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
化学药物评价-含量测定分析方法验证的可接受标准
含量测定分析方法验证的可接受标准本文介绍对含量测定方法进行验证时的可接受标准,仅供参考。
1.准确度该指标主要是通过回收率来反映。
验证时一般要求分别配制浓度为80%、100%和120%的供试品溶液各三份,分别测定其含量,将实测值与理论值比较,计算回收率。
可接受的标准为:各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均应在98.0%-102.0%之间,9个回收率数据的相对标准差(RSD)应不大于2.0%。
2.线性线性一般通过线性回归方程的形式来表示。
具体的验证方法为:在80%至120%的浓度范围内配制6份浓度不同的供试液,分别测定其主峰的面积,计算相应的含量。
以含量为横坐标(X),峰面积为纵坐标(Y),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可接受的标准为:回归线的相关系数(R)不得小于0.998,Y轴截距应在100%响应值的2%以内,响应因子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3.精密度1)重复性配制6份相同浓度的供试品溶液,由一个分析人员在尽可能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测试,所得6份供试液含量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2)中间精密度配制6份相同浓度的供试品溶液,分别由两个分析人员使用不同的仪器与试剂进行测试,所得12个含量数据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4.专属性可接受的标准为:空白对照应无干扰,主成分与各有关物质应能完全分离,分离度不得小于2.0。
以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进行纯度分析时,主峰的纯度因子应大于980。
5.检测限主峰与噪音峰信号的强度比应不得小于3。
6.定量限主峰与噪音峰信号的强度比应不得小于10。
另外,配制6份最低定量限浓度的溶液,所测6份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7.耐用性分别考察流动相比例变化±5%、流动相pH值变化±0.2、柱温变化±5℃、流速相对值变化±20%时,仪器色谱行为的变化,每个条件下各测试两次。
可接受的标准为:主峰的拖尾因子不得大于2.0,主峰与杂质峰必须达到基线分离;各条件下的含量数据(n=6)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粗多糖含量测定方法学验证
粗多糖含量测定方法学研究资料一、仪器与试药 (1)二、方法的研究 (2)1.检测波长的测定 (2)2.样品及对照制备方法 (2)三、方法学验证 (3)1.线性 (3)2.精密度实验 (4)3.稳定性实验 (4)4.重复性试验 (5)5.中间精密度实验 (5)6.准确度试验 (6)芪参颗粒粗多糖含量测定方法起草说明标志性成分粗多糖含量测定的方法来源于《保健食品功效成分检测方法》白鸿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的第二法,该方法的原理是:多糖经乙醇沉淀分离后,去除其他可溶性糖及杂质的干扰,糖与硫酸在沸水浴中加热脱水生成羟甲基呋喃甲醛(羟甲基呋喃糠醛),再与蒽酮缩合成蓝绿色化合物,其显色强度与溶液中糖的浓度成正比,在625nm波长下比色测定。
主要研究资料如下:一、仪器与试药1、仪器(1) 离心机(湘南湘仪实验室仪器开发有限公司,型号TD25-WS);(2) 离心管:50ml;(3) 水浴锅(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型号 DK-S26);(4) 旋涡混合器(DioCote,SA8);(5) SHIMADZU UV-1800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6) JB760-68 石英比色皿(宜兴市伟鑫仪器有限公司);(7) TU-1901 双光束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2、试药(1) 葡萄糖:广州化学试剂厂,分析纯,批号为-1;(2) 无水乙醇:西陇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分析纯,批号为160802 1;(3) 蒽酮: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分析纯,批号为;(4) 硫酸:广州化学试剂厂,分析纯,批号为-1;(5) 葡萄糖标准液:标准称取干燥恒重的分析纯级葡萄糖,加水溶解,并定容至50ml,此溶液1ml含10mg葡萄糖,用前稀释100倍为使用液(ml)。
(6) %蒽酮硫酸溶液(W/V):准确称取蒽酮置于烧杯中,缓缓加入100ml 80%硫酸溶解,溶解后呈黄色透明溶液。
现用现配。
3、试样v1.0 可编辑可修改(1) 样品颗粒:XXXXX 有限公司提供。
含量及有关物质测定分析方法验证的可接受标准简介
含量测定分析方法验证的可接受标准简介20060120化药药物评价>>化药质量控制审评四部黄晓龙摘要:本文介绍了在对含量测定所用的分析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时,各项指标的可接受标准,以利于判断该分析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含量测定分析方法验证可接收标准在进行质量研究的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对质量标准中所涉及到的分析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以保证所用的分析方法确实能够用于在研药品的质量控制。
为规范对各种分析方法的验证要求,我国已于2005年颁布了分析方法验证的指导原则。
该指导原则对需要验证的分析方法及验证的具体指标做了比较详细的阐述。
但是文中未涉及各具体指标在验证时的可接受标准,国际上已颁布的指导原则中也未发现相关的要求。
另一方面,大多数药品研发单位在进行质量研究时,已逐步认识到分析方法验证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大都也在按照指导原则的要求进行分析方法验证,但验证完后却因没有一个明确的可接受标准,而难以判断该分析方法是否符合要求。
本文结合国外一些大型药品研发企业在此方面的要求,提出了在对含量测定方法进行验证时的可接受标准,供国内的药品研发单位在进行研究时参考。
1.准确度该指标主要是通过回收率来反映。
验证时一般要求分别配制浓度为80%、100%和120%的供试品溶液各三份,分别测定其含量,将实测值与理论值比较,计算回收率。
可接受的标准为:各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均应在98.0%-102.0%之间,9个回收率数据的相对标准差(RSD)应不大于2.0%。
2.线性线性一般通过线性回归方程的形式来表示。
具体的验证方法为:在80%至120%的浓度范围内配制6份浓度不同的供试液,分别测定其主峰的面积,计算相应的含量。
以含量为横坐标(X),峰面积为纵坐标(Y),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可接受的标准为:回归线的相关系数(R)不得小于0.998,Y轴截距应在100%响应值的2%以内,响应因子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3.精密度1)重复性配制6份相同浓度的供试品溶液,由一个分析人员在尽可能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测试,所得6份供试液含量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含量测定分析方法验证
含量测定分析方法验证在进行质量研究的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对质量标准中所涉及到的分析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以保证所用的分析方法确实能够用于在研药品的质量控制。
为规范对各种分析方法的验证要求,我国已于2005年颁布了分析方法验证的指导原则。
该指导原则对需要验证的分析方法及验证的具体指标做了比较详细的阐述。
但是文中未涉及各具体指标在验证时的可接受标准,国际上已颁布的指导原则中也未发现相关的要求。
另一方面,大多数药品研发单位在进行质量研究时,已逐步认识到分析方法验证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大都也在按照指导原则的要求进行分析方法验证,但验证完后却因没有一个明确的可接受标准,而难以判断该分析方法是否符合要求。
本文结合国外一些大型药品研发企业在此方面的要求,提出了在对含量测定方法进行验证时的可接受标准,供国内的药品研发单位在进行研究时参考。
1.准确度该指标主要是通过回收率来反映。
验证时一般要求分别配制浓度为80%、100%和120%的供试品溶液各三份,分别测定其含量,将实测值与理论值比较,计算回收率。
可接受的标准为:各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均应在%%之间,9个回收率数据的相对标准差(RSD)应不大于%。
2.线性线性一般通过线性回归方程的形式来表示。
具体的验证方法为:在80%至120%的浓度范围内配制6份浓度不同的供试液,分别测定其主峰的面积,计算相应的含量。
以含量为横坐标(X),峰面积为纵坐标(Y),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可接受的标准为:回归线的相关系数(R)不得小于,Y轴截距应在100%响应值的2%以内,响应因子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
3.精密度1)重复性配制6份相同浓度的供试品溶液,由一个分析人员在尽可能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测试,所得6份供试液含量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
2)中间精密度配制6份相同浓度的供试品溶液,分别由两个分析人员使用不同的仪器与试剂进行测试,所得12个含量数据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
4.专属性可接受的标准为:空白对照应无干扰,主成分与各有关物质应能完全分离,分离度不得小于。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的方法学考察要点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的方法学考察要点一、本文概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基于物质对紫外和可见光的吸收特性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在生物化学和药物分析中,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测定各类化合物的含量,其中包括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也称为黄酮或黄碱素,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它们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并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
因此,对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准确、快速的定量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测定总黄酮含量中的应用,并对其方法学进行考察。
我们将详细介绍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实验操作步骤,以及影响测定结果的各种因素。
我们还将讨论该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全面探讨,我们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推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黄酮类化合物分析中的应用和发展。
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 spectrophotometry)是一种基于物质对紫外和可见光区域内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特性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该方法基于朗伯-比尔定律(Lambert-Beer Law),即溶液对光的吸收与溶液的浓度成正比,与光通过溶液的路径长度也成正比。
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当一束单色光通过被测溶液时,部分光能会被溶液中的吸光物质吸收,导致光强减弱。
吸光度(A)与吸光物质的浓度(c)和光程长度(l)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A = εlc,其中ε为摩尔吸光系数,它表示单位浓度、单位光程长度下的吸光度。
对于总黄酮含量的测定,黄酮类化合物在紫外可见光区域内有特定的吸收峰,通过测量这些吸收峰处的吸光度,并结合标准品的工作曲线,可以实现对总黄酮含量的定量分析。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还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等优点,因此在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测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需要注意的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只能测定那些具有吸光特性的物质,且受到溶液的颜色、浊度以及其它共存物质的影响。
简述含量测定时方法学考察的内容
简述含量测定时方法学考察的内容含量测定是化学分析领域的一项重要工作,用于确定化学物质中特定组分的含量。
方法学考察是指对含量测定方法本身进行研究和评价,旨在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方法学考察的目标是明确分析方法中各个步骤的准确度、精密度、选择性、线性、稳定性以及测定结果的可靠性等方面的性能。
方法学考察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 准确度(Accuracy):准确度是指测定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
准确度可以通过标准参考材料的测定来评估,标准参考材料是含有已知浓度的物质。
通过与标准参考材料的比对,可以确定测定方法的偏差和误差,从而评估其准确度。
2. 精密度(Precision):精密度是指测定结果的重复性和一致性。
重复性是指同一样品在不同实验条件下测定结果的差异性,一致性是指多个实验人员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对同一样品进行测定时的结果差异性。
通过测定同一样品的重复性和一致性,可以评估方法的精密度。
3. 选择性(Selectivity):选择性是指测定方法对目标分析物的特异性。
在含量测定时,样品中可能存在其他干扰成分,如果测定方法能够准确地测定目标分析物,并排除其他干扰成分的影响,则说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选择性。
4. 线性(Linearity):线性是指测定方法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的测定结果与样品浓度之间的关系。
通常情况下,测定方法应该满足线性关系,即测定结果与样品浓度呈正比关系。
线性评价可以通过测定一系列参考标准溶液的浓度来进行。
5. 稳定性(Stability):稳定性是指测定方法在长期和短期内的测定结果的变化程度。
长期稳定性评价要求测定方法在一段时间内能够保持测定结果的稳定性,而短期稳定性评价要求测定方法在较短时间内,如一天内,能够保持测定结果的稳定性。
6. 检出限(Limit of Detection,LOD)和定量限(Limit of Quantification,LOQ):检出限是指测定方法能够检测到的最低浓度,定量限是指测定方法能够准确测定的最低浓度。
简述含量测定时方法学考察的内容
简述含量测定时方法学考察的内容含量测定是对药品、化妆品、食品等样品中所含物质的浓度进行检测和确定的一种分析方法。
含量测定涉及的方法学考察主要包括精密度、准确度、选择性、线性范围、检出限和定量限等。
精密度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重复测定同一个样品,评价测定结果的稳定程度。
准确度是指测定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
选择性是指在存在干扰物的情况下,测定方法是否能够准确地分析目标成分。
线性范围是指测定方法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测定结果与样品浓度之间的直线关系。
检出限是指测定方法能够可靠地检测到的物质的最低浓度。
定量限是指测定方法可以准确测定物质的最低浓度。
这两个参数通常与仪器灵敏度、噪声水平和信号与噪声比相关。
方法学考察还涉及到实验条件的稳定性和易复性。
实验条件的稳定性是指在不同时间、操作人员、仪器设备等情况下,测定结果是否保持一致。
易复性是指在同一实验条件下,不同批次或者不同地点进行的测定结果是否一致。
这些因素会影响到测定结果的可靠性和再现性。
此外,方法学考察还必须考虑样品的制备和处理步骤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例如,样品的溶解度、稳定性、控制物质质量等因素都会对测定结果产生影响,需要进行合理的样品制备和处理方法。
为了确定测定方法的适用性,方法学考察还需要验证方法的适用范围和特异性。
适用范围是指方法是否可以在不同样品类型和成分范围内进行测定。
特异性是指方法是否可以从复杂矩阵中准确、选择性地分析出目标物质。
最后,方法学考察还需要考虑分析结果的可信度和质量控制。
包括测量误差、标准曲线的合适性、标准样品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等。
总之,含量测定时方法学考察的内容涵盖了精密度、准确度、选择性、线性范围、检出限和定量限、实验条件的稳定性和易复性、样品的制备和处理方法、适用范围和特异性,以及分析结果的可信度和质量控制等方面。
这些考察内容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对于确保测定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非常重要。
含量测定药味的选择药味的指标成分的选择既要考虑到指标成分
一、含量测定药味的选择:药味的指标成分的选择既要考虑到指标成分的性质,又要考虑到能否对新药的有效性、安全性、可控性进行评价及中医的君臣佐使的关系,还有考虑到目前现有分析技术等!选择合理的药味,合理的指标性成分,对于制定含量测定标准可以说已经成功了一半!因此,含量测定药味、指标性成分选择至关重要!选择时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需考虑含测指标与新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的关系。
首选新药的有效成分及毒性成分为含测指标。
如含有罂粟壳的止咳药中药,应测定吗啡的含量,并确定合理的含量限度范围。
(2)需考虑含测指标成分的理化性质。
当新药中所含有效成分或毒性成分,因缺乏标准品、或因其他成分的干扰而确实难以建立含测方法时,可考虑选择与有效成分化学结构相似、理化性质相近的指标成分,或大类成份为含测指标,以间接反映新药的有效性或安全性。
(3)需考虑新药稳定性研究的需要。
稳定性研究需要反映新药稳定性的灵敏指标。
如含有苷类成分的新药,如采用水解后苷元的含量为含测指标则难以反映在贮存期问苷类成分水解成苷元的情况。
新药中有几个有效成分都可测定含量时,需选择稳定性较差的成分,以反映药物的稳定性。
(4)传统中药需考虑中医理论的指导作用。
传统中药复方制剂为,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采用传统工艺制成、以传统功能主治表述的中药复方制剂。
其含测指标应考虑君臣佐使的配伍理论,首选君药的成分为含测指标。
(5)需考虑含测指标成分与工艺的关系。
如含何首乌的复方,以其水提工艺制成的制剂中大黄素的含量很低,而用四羟基二苯乙烯苷为含测指标较好。
(6)需考虑中药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
处方中含有多个明确有效成分的,或者处方中药味分别按不同路线提取的,建议研究建立多个含测指标;鼓励将有效成分、大类成分、浸出物等指标结合起来,以更全面控制产品质量。
(7)中药含量测定指标的选择需要考虑与基础研究的关联,体现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
应充分利用已有的基础研究成果,为新药的研究和评价提供参考;同时,应结合新药应用研究的需要进行必要的基础研究,以提高中药质量控制的水平。
含量测定分析方法验证的可接受标准简介
发布日20060120期栏目化药药物评价标题含量测定分析方法验证的可接受标准简介正文审评四部黄晓龙摘要:本文介绍了在对含量测定所用的分析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时,各项指标的可接受标准,以利于判断该分析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含量测定分析方法验证可接收标准在进行质量研究的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对质量标准中所涉及到的分析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以保证所用的分析方法确实能够用于在研药品的质量控制。
为规范对各种分析方法的验证要求,我国已于2005年颁布了分析方法验证的指导原则。
该指导原则对需要验证的分析方法及验证的具体指标做了比较详细的阐述。
但是文中未涉及各具体指标在验证时的可接受标准,国际上已颁布的指导原则中也未发现相关的要求。
另一方面,大多数药品研发单位在进行质量研究时,已逐步认识到分析方法验证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大都也在按照指导原则的要求进行分析方法验证,但验证完后却因没有一个明确的可接受标准,而难以判断该分析方法是否符合要求。
本文结合国外一些大型药品研发企业在此方面的要求,提出了在对含量测定方法进行验证时的可接受标准,供国内的药品研发单位在进行研究时参考。
1.准确度该指标主要是通过回收率来反映。
验证时一般要求分别配制浓度为80%、100%和120%的供试品溶液各三份,分别测定其含量,将实测值与理论值比较,计算回收率。
可接受的标准为:各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均应在98.0%-102.0%之间,9个回收率数据的相对标准差(RSD)应不大于2.0%。
2.线性线性一般通过线性回归方程的形式来表示。
具体的验证方法为:在80%至120%的浓度范围内配制6份浓度不同的供试液,分别测定其主峰的面积,计算相应的含量。
以含量为横坐标(X),峰面积为纵坐标(Y),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可接受的标准为:回归线的相关系数(R)不得小于0.998,Y轴截距应在100%响应值的2%以内,响应因子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3.精密度1)重复性配制6份相同浓度的供试品溶液,由一个分析人员在尽可能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测试,所得6份供试液含量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含量及有关物质分析方法验证的可接受标准
溶出介质体积的选择
漏槽条件即做溶出的最佳条件,是指药物 所处释放介质的浓度远小于其饱和浓度,生理 学解释为药物在体内被迅速吸收,制剂的体外 包括释放度等测定需要模仿体内生理条件的, 满足药物溶解-吸收的过程,漏槽条件起到了 修正作用,一般释放介质的体积为药物饱和溶 液所需介质体积的3~5倍。
(3)转篮法与桨法的选择
含量及有关物质 分析方法验证的可接受标准
文章来源:药审中心 审评二部 黄晓龙
本文介绍了在对含量及有关物质测定所用的 分析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时,各项指标的可接 受标准,以利于判断该分析方法的可行性。
内容包括:准确度、线性、精密度、专属性、 检测限、定量限、耐用性和系统适应性 。
1.准确度
含量: 该指标主要是通过回收率来反映。验证时一般 要求分别配制浓度为80%、100%和120%的供 试品溶液各三份,分别测定其含量,将实测值 与理论值比较,计算回收率。 可接受的标准为:各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均 应在98.0%-102.0%之间,9个回收率数据的相 对标准差(RSD)应不大于2.0%。
3.精密度
含量: 1)重复性 配制6份相同浓度的供试品溶液,由一个分析 人员在尽可能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测试,所得6份供 试液含量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2)中间精密度 配制6份相同浓度的供试品溶液,分别由两个 分析人员使用不同的仪器与试剂进行测试,所得 12个含量数据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化学药品溶出度方法研究
文章来源:审评二部 唐素芳
化学药品普通口服固体制剂 溶出度方法验证易忽视的几个问题
文章来源:审评四部审评八室 郑国钢
溶出度研究试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溶出介质的选择 (2)溶出介质体积的选择 (3)溶出方法(转篮法与桨法)的选择 (4)转速的选择 (5)溶出度测定方法的验证 (6)溶出度均一性试验(批内) (7)重现性试验(批间)
化学药物评价-含量测定分析方法验证的可接受标准
含量测定分析方法验证的可接受标准本文介绍对含量测定方法进行验证时的可接受标准,仅供参考。
1.准确度该指标主要是通过回收率来反映。
验证时一般要求分别配制浓度为80%、100%和120%的供试品溶液各三份,分别测定其含量,将实测值与理论值比较,计算回收率。
可接受的标准为:各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均应在98.0%-102.0%之间,9个回收率数据的相对标准差(RSD)应不大于2.0%。
2.线性线性一般通过线性回归方程的形式来表示。
具体的验证方法为:在80%至120%的浓度范围内配制6份浓度不同的供试液,分别测定其主峰的面积,计算相应的含量。
以含量为横坐标(X),峰面积为纵坐标(Y),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可接受的标准为:回归线的相关系数(R)不得小于0.998,Y轴截距应在100%响应值的2%以内,响应因子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3.精密度1)重复性配制6份相同浓度的供试品溶液,由一个分析人员在尽可能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测试,所得6份供试液含量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2)中间精密度配制6份相同浓度的供试品溶液,分别由两个分析人员使用不同的仪器与试剂进行测试,所得12个含量数据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4.专属性可接受的标准为:空白对照应无干扰,主成分与各有关物质应能完全分离,分离度不得小于2.0。
以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进行纯度分析时,主峰的纯度因子应大于980。
5.检测限主峰与噪音峰信号的强度比应不得小于3。
6.定量限主峰与噪音峰信号的强度比应不得小于10。
另外,配制6份最低定量限浓度的溶液,所测6份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7.耐用性分别考察流动相比例变化±5%、流动相pH值变化±0.2、柱温变化±5℃、流速相对值变化±20%时,仪器色谱行为的变化,每个条件下各测试两次。
可接受的标准为:主峰的拖尾因子不得大于2.0,主峰与杂质峰必须达到基线分离;各条件下的含量数据(n=6)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美沙拉嗪肠溶片含量测定方法学研究
1仪器与试剂 A g i l e n t 1 2 0 0型高效液相 色谱仪 、X S l 0 5分析 天平 ( 梅特勒 一 托利多仪器上海有 限公 司 ) 、 u v 一 2 5 5 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 ( 日本 岛 津) 、 乙腈( B u r d i c k & J a c k s o n , 色谱纯 ) 四丁基硫酸氢铵 、 醋酸钠 、 氢氧 化钠 、 磷酸二氢钾 、 苯 甲酸钠 ( 均为分析纯 ) 注射用水 ( 公 司 自制 ) 样品名称 : 美沙拉 嗪肠溶 片 , 规格 : 0 . 5 g ; 批号 : 0 8 C 0 6 7 8 6 L ; 商品 名: 莎尔福 ; 生产厂家 : L o s a n P h a r m a G m b H。
2 方 法 学 实 验 2 . 1测定法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 验。 用 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
80 % 80 %
表 1线 性试 验 结 果
0. 76 82
o . 7 7 8 2
0 . 7 8 3 8 剂; 以四丁基硫酸氢铵溶液 ( 取 四丁基硫酸氢铵 3 . 4 g 与醋酸钠 1 . 4 g , 8 O % 加水 使成 1 0 0 0 m l , 用1 m o l / L氢氧 化钠溶液 , 调节 p H至 6 . 6 ) 一乙腈 1 1 . 25 64 00 % ( 7 7 : 2 3 ) 为流动相 ; 检测波长为 2 4 0 n m。理论板数按美沙拉 嗪计算应 1 . 27 06 l 0 0 % 不低于 2 0 0 0 , 美沙拉 嗪峰与内标 物质峰 的分离度应符合要求 。 1 . 2B 90 0 0 % 内标溶液的制备。 取苯甲酸钠适量 , 加磷酸盐缓冲液 ( 取磷酸二 l 1 . 8 O 34 氢钾 6 . 8 g与氢氧化钠 1 . 6 5 g , 加水至 l O 0 0 m l , 用 1 mo l / L氢氧化钠溶 120% 液调节 p H至 7 . 5 ,摇匀 ) ,溶解并稀释制成每 l ml 中含 1 . 4 m g的溶 1 . 79 72 l 2 0% 液, 即得 。 瑚 珊 彻 柳 撕 柳 m m 似 l _ 7 95 4 2 O% 测定法 。取本品 l 0片 , 除去肠溶衣后 , 精 密称定 , 研细 , 精密称 1 取适 量 , 加上述磷酸盐缓 冲液制成每 l m l 中含美沙拉 嗪 0 。 5 m g的溶 即得 。结果如表 2 。 液。精密量取 该溶液与 内标溶液各 5 m l , 置2 5 ml 量瓶 中 , 加上述磷 法以峰面积计算 , 本品测得 回收率为 1 0 1 . 2 6 %, R S D为 1 . 1 3 %, 方法准确度较好 。 酸盐缓冲液稀释至刻度 , 摇匀 , 滤过 , 精密量取滤液 2 0 l注入液相 2 . 4 精密度 色谱仪 , 记录色谱 图 , 另取美沙拉 嗪对 照品适量 , 同法测定 , 按 内标 取莎尔福 ,照含量测定方法重复测定 6次 , R S D值为 1 . 0 3 %, 表 法以峰面积计算 , 即得 。 明方法精密度 良好 。 2 . 2线性 2 . 5溶液稳定性考察 对照 品浓溶液制备 : 取美沙拉 嗪对 照品 2 5 . 3 0 m g , 置于 5 0 ml 量 取莎尔福 , 照含量测定方法 , 分别在 0 、 0 . 5 、 1 、 2 、 4 、 6 、 8小时取样 肿 Ⅲ 瓶 中, 加上述磷酸盐缓冲液溶解并定量稀 释至刻度 , 摇匀 , 即得 。 m 结果样品溶液在放置 8小时 内供试品峰面积 同内标峰 线性试验样 品溶液制备 :精 密量取对照品浓溶液 3 、 4 、 5 … 6 7 测定峰面积 , R S D值为 0 . 8 5 %, 样品溶液稳定性 良好 。 8 m l 与 内标溶液各 5 ml , 分别置 2 5 m l 量瓶 中 , 加 上述磷酸盐缓 冲液 面积 比值无明显改变 , 2 . 6定量限测定 稀释至刻度 , 摇匀 , 即得 ; 取 美 沙 拉 嗪 对 照 品 ,照 测 定 法 实 验 ,结 果 进 样 浓 度 为 按测定法 进行 测定 ,以样品峰面 积同内标峰面积 比值 为纵坐 O . 8 7 5 5  ̄ g / m t 时美沙拉嗪峰高与基线噪音 比值约为 1 3 . 3 : 1 , 故本品定 标, 样品浓度 为横 坐标 , 作线性方程 , 计算 R值 , 结果见表 1 , 线性 曲
中药颗粒 hplc含量测定 方法学验证方案
中药颗粒hpIc含量测定方法学验证方案中药颗粒HPLC含量测定方法学验证方案一、目的本验证方案旨在确保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在中药颗粒含量测定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后续的实验操作提供指导。
二、适用范围本验证方案适用于采用HPLC法测定中药颗粒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实验。
三、验证内容1.仪器与试剂:确认HPLC仪器的性能,确保其能够满足实验要求;检查试剂的纯度、有效期,确保符合实验要求。
2.色谱条件:对色谱柱、流动相、流速、检测波长等条件进行优化,以获得最佳的分离效果和响应值。
3.线性关系:通过制备不同浓度的样品溶液,测定其峰面积,绘制浓度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图,确定线性范围。
4.精密度:对同一浓度样品溶液进行多次重复测定,计算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以评估方法的精密度。
5.稳定性:将样品溶液分别在0、2、4、8、12小时进行测定,比较峰面积的变化情况,以评估样品的稳定性。
6.重复性:在不同时间、由不同实验人员对同一样品进行测定,比较结果的差异,以评估方法的重复性。
7.回收率:通过添加已知量的标准品到样品中,测定其回收率,以评估方法的准确度。
8.耐用性:对不同批次的色谱柱进行比较,考察其对方法的影响,以评估方法的耐用性。
四、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等指标,判断HPLC法是否适用于中药颗粒含量测定。
如验证结果不满足要求,需对实验条件进行调整优化。
五、总结与建议总结实验结果,提出改进建议,不断完善HPLC含量测定方法。
六、实验操作步骤1.仪器与试剂准备:确认HPLC仪器性能,检查试剂纯度、有效期,准备所需玻璃仪器和移液器等。
2.样品处理:按照标准操作流程,对中药颗粒样品进行处理,提取有效成分。
3.制备标准品溶液:根据实验需求,制备不同浓度的标准品溶液。
4.制备样品溶液:根据实验需求,制备不同浓度的样品溶液。
5.色谱条件优化:调整色谱柱、流动相、流速、检测波长等条件,获得最佳分离效果和响应值。
含量测定方法学稳定性考察的意义
含量测定方法学稳定性考察的意义引言:在化学分析和质量控制领域中,对于待测物质的含量测定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各种因素会影响方法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其中重要因素之一是方法的稳定性。
本文将讨论含量测定方法学稳定性考察的意义,并解释其对实验可靠性和分析结果的重要性。
方法学稳定性考察的定义和意义:方法学稳定性考察指的是通过对测定方法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复测定来评估方法结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该过程包括对方法的可再现性、重复性、准确性和可靠性等指标的综合评价。
稳定性考察的意义在于确认分析方法的可靠性,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并提供实验质量控制的依据。
以下是方法学稳定性考察的几个重要意义:1.评估方法的可靠性:稳定性考察可通过多次反复测定来评价方法的可靠性。
通过测定准确度、精密度等指标,可以判断方法是否有足够的稳定性来满足实验需求。
如果方法稳定性较差,测定结果的可靠性就无法得到保证,会对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3.确保实验质量的可控性:稳定性考察是实验室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定期进行稳定性考察,可以追踪方法的性能变化和数据准确性,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修正。
这有助于实验室维持高质量的实验操作和数据记录,确保实验质量的可控性。
4.与其他方法的比较和验证:在实际分析中,可能会存在多个测定方法可供选择。
通过稳定性考察,可以对比和验证这些方法的稳定性,并选择最适合的方法进行分析。
这样可以确保分析结果的一致性,并为实验数据提供可信度。
5.为质量控制提供依据:稳定性考察结果可用于建立质量控制相关的规范和标准操作程序。
例如,可以基于方法稳定性的数据来确定允许的标准偏差范围,以及制定周期性校准和验证的策略。
这有助于保证实验室分析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结论:含量测定方法学稳定性考察对实验可靠性和分析结果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通过评估方法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可以为实验室提供高质量的实验操作、准确的分析结果和可靠的质量控制系统。
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
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含量测定是化学分析中常用的一种手段,用于确定化合物样品中其中一种成分的含量。
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是对含量测定方法进行系统评价的过程,目的是确定适用于特定物质或特定分析对象的含量测定方法。
在进行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准确性:准确性是衡量分析方法可靠性的重要指标。
准确性可以通过标准物质加标回收率,多次重复测定等方法进行评价。
如果分析结果与已知标准物质的理论值差异较小,则说明该方法准确度较高。
2.灵敏度:灵敏度是指分析方法对分析物质浓度变化的敏感程度。
通常可以通过检出限和定量限来评价灵敏度。
检出限是指使得分析结果中含量与背景噪声相区分的最小浓度,定量限是指精确测定含量的最小浓度。
3.选择性:选择性是指分析方法能否排除样品中其他组分的影响而准确测定所需分析物质的能力。
对于复杂样品,需要通过方法对比、多样品对照等方式进行评价。
4.线性范围:线性范围是指分析方法能够有效测定的分析物质浓度范围。
通常可以通过线性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来评价线性范围。
5.实用性和经济性:实用性是指分析方法在实验操作方面的简便性和可操作性。
经济性是指分析方法所需的仪器设备、试剂消耗以及分析时间和成本等方面的考虑。
同时还要考虑方法的可重复性和可比性。
在考察含量测定方法时,还需要注意样品性质和测定要求的特殊性。
不同样品的性质会对分析方法的适用性产生影响。
例如,对于有机物质的含量测定,通常会选用色谱法或光谱法;对于无机物质的含量测定,通常会选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或荧光光谱法等。
最后,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权衡各种因素的重要性和实际需求,选择最适合的含量测定方法。
对于需要测定的物质,可以通过实验证明所选择的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与其他方法进行比较,以确定该方法的可行性和优势。
总之,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是一项综合评价各种因素的过程,以确定适用于特定物质或特定分析对象的含量测定方法。
通过系统的考察和比较,可以选择出最合适的分析方法,以保证含量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简述含量测定时方法学考察的内容
简述含量测定时方法学考察的内容含量测定方法学是化学分析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它涉及到对样品中其中一种物质含量进行测定的具体方法、技术和过程的研究。
在含量测定方法学的研究中,需要考察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在含量测定方法学的研究中,需要考察测量的目标物质的特性和属性。
这包括物质的性质、化学反应性、稳定性等方面的研究。
了解目标物质的特性有助于确定合适的测定方法和技术。
其次,研究者需要考察测定方法的选择和适用性。
在选择测定方法时,需要综合考虑测量的准确性、精确度、选择性和灵敏度等指标,并与研究者的预期结果相匹配。
不同的测定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样品和目标物质,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在实际测定过程中,试剂的纯度和质量也是需要考察的重要内容之一、试剂的不纯物质可能导致测定结果的误差,因此需要选用高纯度的试剂,并进行有关试剂的质量考察和验证。
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标准品的制备和使用。
标准品是进行含量测定的依据,因此需要确保标准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制备标准品时,需要参考相关的标准和规定,并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和操作过程,避免因为实验误差而产生偏差。
另外,样品的前处理和处理过程也是需要考察的内容,这包括样品的前处理方法和技术。
前处理步骤的正确性和完整性对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针对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前处理方法,并进行验证和考察。
此外,测定方法的精密度和可重复性也是需要考察的内容。
精密度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连续、重复测定同一样品所得结果的一致性,而可重复性是指在不同条件下,用同一测定方法对同一样品进行测定所得结果的一致性。
这两个指标是评价测定方法优劣的重要依据。
最后,研究者还需要考察测定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准确性是指测定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关系,可靠性是指测定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程度。
为了保证测定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进行恰当的测量控制和质量控制,包括使用合适的仪器设备、校准仪器、重复测定和比对等。
简述含量测定时方法学考察的内容
简述含量测定时方法学考察的内容含量测定是化学分析的一个重要环节,用于确定样品中某种成分的含量。
在进行含量测定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方法学考察。
方法学考察是指对测定方法进行评估和验证,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含量测定时方法学考察的内容。
方法学考察需要对测定方法的选择进行评估。
在选择测定方法时,需要考虑到样品的特性以及测定的目的。
不同的样品可能需要不同的处理方法和测定手段,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同时,还需要考虑方法的可行性、操作的简便性、测定结果的准确性等因素,以确保选择的方法能够满足测定要求。
方法学考察需要对测定方法进行优化和改进。
在实际测定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如干扰物的存在、分析结果的不稳定等。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对测定方法进行优化和改进,以提高测定的准确性和精密度。
例如,可以通过改变溶剂的配比、调整仪器的参数、优化样品的处理方法等途径来解决问题,从而得到更可靠的测定结果。
第三,方法学考察还需要对测定方法进行验证。
方法的验证是指通过一系列实验,验证所选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验证实验应该包括对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重复性等方面进行评估。
通过与标准方法或其他已知方法进行比较,可以验证所选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验证实验的结果应该能够证明该方法能够满足测定要求,并且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
方法学考察还需要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可以帮助评估测定结果的可靠性和精确性。
常用的统计方法包括平均值、标准偏差、置信区间等。
通过统计分析,可以评估测定结果的可靠性,并对其进行合理的解释和判断。
方法学考察还需要对测定方法的稳定性进行评估。
测定方法的稳定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方法的测定结果是否稳定。
稳定性评估可以通过重复测定、长期测定等方式进行。
通过对稳定性的评估,可以判断测定方法是否适用于长期使用,并能够得到一致和可靠的测定结果。
含量测定时的方法学考察是确保测定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含量测定方法学验证内容及可接受标准
1.准确度
指标:该指标主要是通过回收率来反映。
方法:验证时一般要求分别配制浓度为80%、100%和120%的供试品溶液各三份(9份样品),分别测定其含量,将实测值与理论值比较,计算回收率。
可接受的标准为:各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均应在98.0%-102.0%之间,9个回收率数据的相对标准差(RSD)应不大于2.0%。
2.线性
指标:线性一般通过线性回归方程的形式来表示。
方法:在80%至120%的浓度范围内配制6份浓度不同的供试液,分别测定其主峰的面积,计算相应的含量。
以含量为横坐标(X),峰面积为纵坐标(Y),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可接受的标准为:回归线的相关系数(R)不得小于0.998,Y轴截距应在100%响应值的2%以内,响应因子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3.精密度
1)重复性
方法:配制6份相同浓度的供试品溶液,由一个分析人员在尽可能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测试,所得6份供试液含量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2)中间精密度
方法:配制6份相同浓度的供试品溶液,分别由两个分析人员使用不同的仪器与试剂进行测试,所得12个含量数据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4.专属性
可接受的标准为:空白对照应无干扰,主成分与各有关物质应能完全分离,分离度不得小于2.0。
以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进行纯度分析时,主峰的纯度因子应大于980。
5.检测限
主峰与噪音峰信号的强度比应不得小于3。
6.定量限
主峰与噪音峰信号的强度比应不得小于10。
另外,配制6份最低定量限浓度的溶液,所测6份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7.耐用性
方法:分别考察流动相比例变化±5%、流动相pH值变化±0.2、柱温变化±5℃、流速相对值变化±20%时,仪器色谱行为的变化,每个条件下各测试两次。
可接受的标准为:主峰的拖尾因子不得大于2.0,主峰与杂质峰必须达到基线分离;各条件下的含量数据(n=6)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8、系统适应性
方法:配制6份相同浓度的供试品溶液进行分析,主峰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主峰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1.0%。
另外,主峰的拖尾因子不得大于2.0,主峰与杂质峰必须达到基线分离,主峰的理论塔板数应符合质量标准的规定。
有关物质测定方法学验证内容及可接受标准:
1.准确度
该指标主要是通过回收率来反映。
验证时一般要求根据有关物质的定量限与质量标准中该杂质的限度分别配制三个浓度的供试品溶液各三份(例如某杂质的限度为0.2%,则可分别配制该杂质浓度为0.1%、0.2%和0.3%的杂质溶液),分别测定其含量,将实测值与理论值比较,计算回收率,并计算9个回收率数据的相对标准差(RSD)。
该项目的可接受的标准为:各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均应在80%-120%之间,如杂质的浓度为定量限,则该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可放宽至70%-130%,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10%。
2.线性
线性一般通过线性回归方程的形式来表示。
具体的验证方法为:在定量限至
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配制6份浓度不同的供试液,分别测定该杂质峰的面积,计算相应的含量。
以含量为横坐标(X),峰面积为纵坐标(Y),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可接受的标准为:回归线的相关系数(R)不得小于0.990,Y轴截距应在100%响应值的25%以内,响应因子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10%。
3.精密度
1)重复性配制6份杂质浓度(一般为0.1%)相同的供试品溶液,由一个分析人员在尽可能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测试,所得6份供试液含量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15%。
2)中间精密度配制6份杂质浓度(一般为0.1%)相同的供试品溶液,分别由两个分析人员使用不同的仪器与试剂进行测试,所得12个含量数据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4.专属性
可接受的标准为:空白对照应无干扰,该杂质峰与其它峰应能完全分离,分离度不得小于2.0。
5.检测限
杂质峰与噪音峰信号的强度比应不得小于3。
6.定量限
杂质峰与噪音峰信号的强度比应不得小于10。
另外,配制6份最低定量限浓度的溶液,所测6份溶液杂质峰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5.0%。
7.耐用性
分别考察流动相比例变化±5%、流动相pH值变化±0.2、柱温变化±5℃、检测波长变化±5nm、流速相对值变化±20%以及采用三根不同批号的色谱柱进行测定时,仪器色谱行为的变化,每个条件下各测试两次。
可接受的标准为:各杂质峰的拖尾因子不得大于2.0,杂质峰与其他成分峰必须达到基线分离;各条件下的杂质含量数据(n=6)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杂质含量的绝对值在±0.1%以内。
8、系统适应性
配制6份相同浓度的杂质溶液进行分析,该杂质峰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1.0%。
另外,杂质峰的拖尾因子不得大于2.0,理论塔板数应符合质量标准的规定。
9.溶液稳定性
按照分析方法分别配置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平行测定两次主成分与杂质的含量,然后将上述溶液分别贮存在室温与冰箱冷藏室(4℃)中,在1、2、3、5和7天时分别平行测定两次主成分与杂质的含量。
可接受的标准为:主成分的含量变化的绝对值应不大于2.0%,杂质含量的绝对值在±0.1%以内,并不得出现新的大于报告限度的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