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试题及部分答案

合集下载

信息科技学科课程标准测试题

信息科技学科课程标准测试题

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测试模拟试题(一)一、填空题1、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内容分为(基础性内容)和(拓展性内容)。

2、课时安排: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不少于(68)学时,建议102学时;上机课时不少于总学时的(70%)。

3、课程教学内容:小学阶段分为模块一(信息技术简介)、模块二(操作系统简单介绍)、模块三(用计算机画画)、模块四(用计算机作文)、模块五(网络的简单应用)、模块六(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模块七(LOGO 绘图)。

4、信息技术课中设计的任务主要以(典型作品设计)和(项目型作业)或实践活动为主。

5、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课程的三维培养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万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6、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

7、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创新,主要采取(考查学生实际操作)或评价学生作品的方式。

8、新课程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的义务教育课程。

9、新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10、新课程从小学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11、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12、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

14、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15、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16、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特征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17、能够在他人的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兴趣和爱好)。

18、知道(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考试题库含答案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考试题库含答案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考试题库含答案E卷1.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答: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指个体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通过选用合适的数字设备.平台和资源,有效地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开展探究性学习,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2.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学业质量内涵。

答: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映核心素养要求。

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整体刻画。

信息科技课程学业质量标准是在每个学段的学习结束后,对学生在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等方面应达到的学业成就及表现特征进行的总体描述,是考试评价的主要依据,对教学活动.课程资源建设等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3.命题原则有哪些?答:(1)坚持素养立意。

强化育人导向,全面考查学生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和信息社会责任。

试题设计应重视网络道德.科技伦理.信息安全等价值观与社会责任感方面的考核。

(2)严格依标命题。

坚持教考一致,依据学业质量标准,制订命题框架,创设试题情境,确定任务难度,科学命制题目;注重情境材料.测试任务与课程内容密切关联,全面落实课程标准要求。

(3)创新试题形式。

推进试题形式改革,增加开放性.综合性.探究性试题,探索在线模拟情境.实践实验.虚拟仿真等类型试题的命制。

4. 计算思维。

答:计算思维是指个体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涉及的抽象.分解.建模.算法设计等思维活动。

5.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核心素养内涵。

答:(1)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2)信息科技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

这四个方面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共同促进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的提升。

6. 信息科技课程总目标?答:(1)树立正确价值观,形成信息意识。

2019-2020年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新课程标准试题(答案)

2019-2020年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新课程标准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1、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内容分为(基础性内容)和(拓展性内容)。

2、课时安排: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不少于(68)学时,建议102学时;上机课时不少于总学时的(70%)。

3、课程教学内容:小学阶段分为模块一(信息技术简介)、模块二(操作系统简单介绍)、模块三(用计算机画画)、模块四(用计算机作文)、模块五(网络的简单应用)、模块六(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模块七(LOGO绘图)。

4、信息技术课中设计的任务主要以(典型作品设计)和(项目型作业)或实践活动为主。

5、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课程的三维培养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6、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

7、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创新,主要采取(考查学生实际操作)或评价学生作品的方式。

8、新课程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的义务教育课程。

9、新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10、新课程从小学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11、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12、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

13、课程标准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14、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15、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16、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特征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17、能够在他人的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兴趣和爱好)。

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

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

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一、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中,以下哪项不属于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A.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B.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C.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D.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2. 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中,以下哪项不属于课程内容的主要领域?A. 计算机基础知识B. 网络与通信C. 多媒体技术应用D. 数学计算3. 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中,以下哪个阶段的学生需要掌握键盘打字?A. 第一学段B. 第二学段C. 第三学段D. 第四学段4. 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中,以下哪个阶段的学生需要学会使用搜索引擎?A. 第一学段B. 第二学段C. 第三学段D. 第四学段5. 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中,以下哪项不是评价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主要方法?A. 观察法B. 测试法C. 访谈法D. 问卷调查法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中,信息技术课程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学段。

7. 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中,第一学段的学生需要学会使用______、______等工具。

8. 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中,第二学段的学生需要学会使用______、______等工具。

9. 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中,第三学段的学生需要学会使用______、______等工具。

10. 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中,第四学段的学生需要学会使用______、______等工具。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12. 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主要涉及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与通信、多媒体技术应用等领域。

()13. 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中,第一学段的学生需要学会使用搜索引擎。

()14. 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中,第二学段的学生需要掌握键盘打字。

信息技术学科2022版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含答案

信息技术学科2022版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含答案

聚焦课标学习提升专业素养——信息技术学科课程标准试题一、填空题(60分)1.信息科技是现代科学技术领域的重要部分,主要研究以()的信息及其应用中的()、()和()。

当代高速发展的信息科技对全球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具有()、()和(),为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信息科技课程旨在培养()和(),提升()意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总体(),提升()。

3.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发挥课程育人功能,帮助全体学生学会数字时代的()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遵守()和(引导学生在使用),培育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在()与现实世界中健康成长。

4.以()、()、()、()()()为课程逻辑主线,按照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统筹安排各学段学习内容。

小学低年级注重();小学中高年级初步学习()和(),并体验其应用;初中阶段深化(),探索利用信息科技手段解决问题的()和()。

二、问答题(40分)1、信息科技的课程理念是什么?分别从哪几个维度来阐述理念?2、核心素养分别是什么?并描述一下它们的定义。

答案一、填空题1.数字形式表达科学原理思维方法处理过程工程实现2.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科学精神科技伦理自主可控国家安全观数字素养与技能3.知识积累创新方法信息科技道德规范科技伦理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4.数据、算法、网络、信息处理、信息安全、人工智能认知发展规律生活体验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原理认识过程方法二、问答题1.课程理念从5个维度来阐述:第一,从课程价值来说,第二,从课程结构来说,第三,从课程内容来说,第四,从课程实施来说,第五,从课程评价来说,反映数字时代正确育人方向构建逻辑关联的课程结构遴选科学原理和实践应用并重的课程内容倡导真实性学习强化素养导向的多元评价2.信息科技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及试题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及试题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

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

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各学段的教学目标是:小学阶段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能够通过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学会使用与学生认识水平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初步学会使用网络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能够有意识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6.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初步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一些简单知识。

二、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目前要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教学内容附后)教学内容分为基本模块和拓展模块(带*号),基本模块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拓展模块是对学生的较高要求各区县可根据教学目标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在保证学生掌握基本模块内容的基础上,适当选取拓展模块的内容.课时安排: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不少于68学时,建议102学时;上机课时不少于总学时的70%。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测试卷及答案2022版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测试卷及答案2022版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测试卷及答案2022版(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完整详细难度适中姓名:得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2分)1 .《信息科技课程》的教学要以落实根本任务为导向以与为目标,以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为起点,遵循学生学习规律,系统设计学习活动,突出用信息科技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为学生创设、探究的学习情境和知、、意、行融合发展的成长环境。

2 .小学低年级注重;小学中高年级初步学习和体验其应用;初中阶段,探索利用信息科技手段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3 .创新教学方式,以真实问题或项目驱动,引导学生经历、和数字化工具应用过程,建构知识,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注重创设真实情境,引入多元化数字资源,提高学生的o支持学生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下进行、和自我评价,鼓励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凸显学生的主体性。

4 .注重评价育人,强化素养立意。

坚持与相结合,加强学习结果的和,服务教育教学质量管理。

坚持与相结合,综合运用纸笔测试、上机实践、作品创作等方法,全面考杳学生学习状况。

坚持和相结合,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5 .信息社会责任是指个体在信息社会中的、行为自律等方面应承担的责任。

6 .依据核心素养和学段目标,按照学生的认知特征和信息科技课程的知识体系,围绕、、网络、、人工智能六条逻辑主线,设计义务教育全学段内容模块,组织课程内容,体现循序渐进和螺旋式发展。

7 .具体学习内容由内容模块和跨学科主题两部分组成。

六三学制第一学段包括与分享信息隐私与安全,数字设备体验第二学段包括在线学习与生活数据与编码数据编码探秘,第三学段包括身边的算法过程与控制小型系统模拟第四学段包括与与探索人工智能与智慧社会互联智能设计。

8 .学业质量标准是以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整体刻画。

信息科技课程学业质量标准是在每个学段的学习结束后,对学生在、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等方面应达到的学业成就及表现特征进行的总体描述,是考试评价的主要依据,对()()等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试题及部分答案

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试题及部分答案

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试题一、填空。

(14分)1、新课程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的义务教育课程。

2、新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3、新课程从小学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4、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5、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

6、课程标准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7、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8、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9、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特征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10、能够在他人的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兴趣和爱好)。

11、知道(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12、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目前要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

教学内容分为(基础型)和(拓展性),各地区可根据教学目标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在两类模块中选取适当的教学内容。

13、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内容分为(基础性内容)和(拓展性内容)。

14、课时安排: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不少于(68)学时,建议102学时;上机课时不少于总学时的(70%)。

15、课程教学内容:小学阶段分为模块一(信息技术简介)、模块二(操作系统简单介绍)、模块三(用计算机画画)、模块四(用计算机作文)、模块五(网络的简单应用)、模块六(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模块七(LOGO绘图)。

16、信息技术课中设计的任务主要以(典型作品设计)和(项目型作业)或实践活动为主。

2022年版信息科技课程标准新课标考试题库及答案4

2022年版信息科技课程标准新课标考试题库及答案4

2022年版信息科技课程标准新课标考试题库及答案4一、问答题(共计41题,每题1分)1.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的课程理念。

答:(1)反映数字时代正确育人方向.(2)构建逻辑关联的课程结构.(3)遴选科学原理和实践应用并重的课程内容.(4)倡导真实性学习.(5)强化素养导向的多元评价。

2. 信息科技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遵循的基本原则。

答:(1)坚持育人为本。

(2)注重迭代更新。

(3)倡导共建共享。

3. 信息科技课程根据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和目的,命题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答:(1)坚持素养立意。

(2)严格依标命题。

(3)创新试题形式。

4. 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课程理念是什么?答:(1)反映数字时代正确育人方向(2)构建逻辑关联的课程结构(3)遴选科学原理和实践应用并重的课程内容(4)倡导真实性学习(5)强化素养导向的多元评价。

5.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的课程性质。

答:(1)信息科技是现代科学技术领域的重要部分,主要研究以数字形式表达的信息及其应用中的科学原理.思维方法.处理过程和工程实现。

(2)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具有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为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3)信息科技课程旨在培养科学精神和科技伦理,提升自主可控意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升数字素养与技能。

6.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评价主要有哪些环节。

答:(1)课堂评价.(2)作业评价.(3)单元与期末评价。

7. 什么是网页地址?它的英文缩写是什么?请按顺序写出组成网页地址的四部分。

答:网站中的每一个网页都有一个代码,称为网页地址,简称网址”。

英文缩写URL网址是由协议名.主机名.路径及文件名组成。

8.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原则是什么?答:坚持目标导向.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创新导向。

9.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的总目标。

答:(1)树立正确价值观,形成信息意识。

(2)初步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计算思维。

(3)提高数字化合作与探究的能力,发扬创新精神。

2024信息科技课程标准测考试题库及答案

2024信息科技课程标准测考试题库及答案
B 现代科学技术领域
C 小学课程
D 现代网络技术领域
8、信息科技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 )

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 新、信息
社会责任。
A 信息意识(正确答案)
B 过程与方法
C 解决问题
D 信息思想
9、下面( )不属于“身边的算法”模块内容 。
A 算法的描 述
B 算法的思维(正确答案)
C 算法的执 行

实践性 和综合性,为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 程的学习
奠定基础。
A 基础性(正确答案)
B 科学性
C 应用型
D 创造 性
14、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全面贯 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 )根本任务。
A 立德树人(正确答案)
B教育方针
C 数字素养与技能
15、下列哪一项不是具备信息社会责任的学生所具有的能力( )
A能理解信息科技给人们学习、生活和工作带来的各种影响
D 算法的效 率
10、以下不属于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学段 目 标的是:
( )。
A 采用防护措施保护 数据(正确答案)
B 将算法应 用于数字化学习过程中
C 借助信息科技进 行简单的多 媒体作品创
D 利用在线平台和数字设作备获取学习资 源
11、课程标 准面向( )

不同 地区不同学校 应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标 准
D 学习能力 学习方法
33.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从信息科技实践应用发,注重帮助学生理解(

A 基本概念
B 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正确答案)
C 基本原理
D 知识经验
34.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引导学生认识信息科技对人类社会的贡献与挑战,提升(

新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

新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

新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根据新课程标准,学生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包括以下哪一项?A. 知识掌握B. 技能熟练C. 情感态度价值观D. 以上都是答案:D2. 新课程标准强调的“三维目标”是指:A.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B. 知识、技能、态度C. 知识、技能、价值观D. 过程、方法、情感答案:A3. 在新课程标准中,教学活动的设计应该注重:A. 教师的讲授B. 学生的主动参与C. 课堂纪律的维护D. 教材内容的全面覆盖答案:B二、填空题4. 新课程标准提倡的课堂教学模式是_________。

答案:学生中心5.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_________。

答案:个体差异6. 新课程标准中,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方式包括_________。

答案: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三、简答题7. 简述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如何实现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结合。

答案: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应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结合:首先,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生活背景和兴趣点,选择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教学素材。

其次,教师可以设计情境教学,将抽象的教学内容置于具体的情境之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再次,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看法,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和贴近学生实际。

最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8. 描述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答案:新课程标准下,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实现:首先,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对所学知识进行质疑和反思。

其次,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多角度思考能力。

再次,教师可以组织辩论、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倾听、表达和评价不同观点。

此外,教师应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包括案例分析、问题探究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最后,教师应重视学生思维过程的评价,而不仅仅是结果,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和犯错,从而培养其批判性思维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试题及部分答案一、填空。

(14分)1、新课程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的义务教育课程。

2、新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3、新课程从小学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4、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5、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

6、课程标准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7、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8、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9、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特征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10、能够在他人的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兴趣和爱好)。

11、知道(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12、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目前要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

教学内容分为(基础型)和(拓展性),各地区可根据教学目标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在两类模块中选取适当的教学内容。

二、判断下列说是否正确。

并将错误的加以改正。

(5分)1、新的课程体系涵盖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

对2、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国家课程管理政策和本地实际情况,制订本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实施国家课程计划,规划地方课程。

对3、教学评价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创新,主要采取考试。

错4、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一般不少于70-140学时。

错5、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

对三、选择正确的答案。

(把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1、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课程有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体育和( B)。

A 信息技术B 综合实践活动C 美术D 音乐E 艺术2、小学课程教学内容安排有:信息技术初步、操作系统简单介绍、用计算机画画、用计算机作文、网络的简单应用和(A )。

A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B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C用计算机处理数据3、小学信息技术初步模块内容安排有:了解信息技术基本工具的作用;了解计算机各个部件的作用,掌握键盘和鼠标器的基本操作;认识多媒体,了解计算机在其他学科学习中的一些应用和( B)。

A信息技术发展趋势B认识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道德和责任C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4、小学用计算机作文模块内容安排有:文字处理的基本操作和( C)。

A版式的设计 B特殊效果的处理 C文章的编辑、排版和保存5、小学网络的简单应用模块内容安排有:学会用浏览器收集材料和(A )。

A学会使用电子邮件 B网页制作 C网络通信基础新课程理论试题及答案1、当前整个时代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同时代发展的主要特征中,可以看到,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对于21世纪人类发展具有越来越关键的意义。

所谓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掌握基本的学习工具,即阅读、书写、口头表达、计算和问题解决;二是要具备基本的知识、技能,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

只有这样他才能具有能够和生存下去、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才能积极参与社会的发展,并能终身学习。

2、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是什么?第一,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第二,重建新的课程结构。

第三,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

第四,倡导建构的学习。

第五,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

第六,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

4、为什么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第一,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所产生的危害影响至深,这与时代对人的要求形成极大的反差。

第二,传统的应该教育势力强大,素质教育不能真正得到落实。

5、各个国家的课程改革有什么特点?各国的课程改革表现出以下一些共同趋势。

第一,政府参与并领导课程改革。

第二,课程改革的焦点是协调国家发展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二者之间的关系。

第三,课程改革具有整体性。

6、这次课程改革的任务是什么?这次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高速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7、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什么?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8、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

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9、什么是课程结构的均衡性?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是指学校课程体系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

10、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体现在哪些方面?第一,加强学科的综合性。

第二,设置综合课程。

第三,增设综合实践活动。

11、新课程中的分科课程具有什么特点?第一,在课程目标上,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太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摒弃了以往分科课程片面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倾向,从而使分科课程的目标也实现了由知识本位向学生发展位的转向。

第二,在课程内容上选择和组织上,注重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和综合性。

12、这次课程改革设置了哪些综合课程?1)《品德与生活》(1——2年级);2)《品德与社会》(3——6年级);3)《科学》(3——6年级);4)《历史与社会》(7——9年级);5)《科学》(7——9年级);6)《艺术》(1——9年级);7)《体育与健康》(7——9年级)13、实施综合课程要注意哪些问题?第一,知识的锁碎化问题。

第二,教师的知识和经验问题。

第三,管理的问题。

14、综合实践活动包括哪些内容?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须课程,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15、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是什么?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

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

16、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是什么?第一,整体性。

第二,实践性。

第三,开放性。

第四,生成性。

第五,自主性。

17、作为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与作为课程的“研究性学习”,二者是什么关系?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为“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充分展开所提供的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学习机会。

具体地说,是在课程计划中规定一定的课时数,以更有利于不家务事从事“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为使“研究性学习方式”尽快深入人心,有必要设置专门的“研究性学习”课程。

再者,即使各门学科有效渗透了“研究性学习方式”,也有必要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

18、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我国基础教育中的信息技术教育面临任务是:第一,加强中小学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

第二,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迅速全面地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第三,加信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19、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如何?1)教材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者必须领会和掌握本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和各部分内容,并在教材中予以充分体现。

2)义务教育的课程标准应适应普能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

3)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

4)教材的编写和实验可以检验课程标准的合理性。

20、怎样理解“课程标准”代替“教学大纲”?第一,课程价值趋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

第二,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第三,从只关注教师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

第四,课程管理从刚性转向弹性。

21、我国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是什么?大致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等各部分。

在目标的陈述上,都包括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

22、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有哪些主要特点?一、努力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二、突破学科中心三、改善学学习方式四、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评价建议有更弗的操作性五、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广泛的空间23、国家课程标准的基本思路是什么?一是根据本学科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划分具体的划分具体的学习领域。

二是根据本学科的内容特征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状况划分学习水平,这种学习水平不一定与学年水平相重合,在不同的水平设置相应的水平目标。

三是在各学科课程目标的陈述方面,使用明确的行为动词,以精确表述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应表现出来的学习结果。

四是确立了恰当的评价系统。

24、为了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需要遵循哪些原则?第一,要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探究与教师的有效指导之间的关系。

第二,要恰当处理学校结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主题之间的关系;第三,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第四,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第五,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四大指定领域;第六,把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整合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