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考试试题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培训试题及答案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培训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d3ccaf02020740bf1e9ba5.png)
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培训考试试题姓名:职位:成绩:时间: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3分)1.风险点是指伴随风险的部位、、场所和,以及在特定部位、、场所和实施的伴随风险的,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2.危险源:可能导致和(或)和(或)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3.危险行为是指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不当的、以及。
4.危险状态是指不良的的状态和的状态等。
5.危险源辨识是识别危险源的并确定其的过程。
6.风险评价是对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估、对现有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予以确定的过程。
7.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所伴随的风险进行或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进而实现分级管理。
8.风险分级管控是指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管控、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9.风险信息是指包括危险源名称、、、当前状况以及伴随风险、所需管控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
10.事故隐患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规章、、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状态、人的和上的缺陷。
11.隐患排查是组织、、岗位员工以及其他相关人员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采取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对照风险分级管控措施的有效落实情况,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的工作过程。
12.隐患分级是根据隐患的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为标准而进行的级别划分。
可以分为和。
13.隐患治理就是指或隐患的活动或过程。
14.隐患信息是指包括隐患名称、位置、、可能导致后果及其、治理目标、、职责划分、治理期限等信息的总称。
15.为方便事故隐患管理,将事故隐患划分成两大类,即类事故隐患和类事故隐患。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1.以下属于危险作业行为的是()A.未佩带劳动保护用品B.设备地基强度不够C.带电部件裸露D.指挥失误2.以下属于危险作业状态的是()A.操作错误B.高温环境C.带电部件裸露D.监护失误3.本单位采用的危险源辨识方法是()A.安全检查表法B.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C.工作作业危害分析法D.事故树法4.以下选项属于工程控制措施中消除或减弱危害的是()A.较低的动力、电流、电压、温度B.采用隔声罩C.采用机械提升装置D.移开或改变方向.5.以下选项属于管理控制措施的是()A.防护服、耳塞B.减少暴露时间C.培训D.风险转移(共担)三、简答题(共37分)1.本单位采用的隐患排查的方式。
最新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考试答案-精选.pdf
![最新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考试答案-精选.pdf](https://img.taocdn.com/s3/m/27ed90904693daef5ef73daf.png)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考试试题单位:姓名:成绩:一、单选题1.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核心是(B),重点是(A)。
A.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 B. 风险预控管理C.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D. 综合管理2.在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原因中,(A)占有主要地位。
A.人的因素B.物的因素C.不可测知的因素D.环境的因素3.以下选项中属于人员不安全因素的有(B)。
A、防护设施不齐全、完好B、现场指挥的不安全性(指挥失误、违章指挥)C、瓦斯突出威胁D、规章制度不全、不符合实际4.危险度是由(B)决定的。
A.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可控制程度 B.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性C.事故发生的广度和严重性 D.事故发生的时间长度和空间范围5.以下不属于危险源辨识主要方法的是(D)。
A.工作任务分析法 B.事故致因机理分析法C.安全检查表法 D.风险矩阵法6. 事故预防措施应坚持(A)的原则。
A.低成本高效益 B.只考虑成本C.只考虑效益 D.高成本低效收益7.作为防止事故发生和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A)是发现系统故障和异常的重要手段。
A.安全监控系统B.安全警示系统C.安全管理系统D.安全评价系统8.根据对危险、有害因素的风险评价,不属于危险、有害因素划分的是():A.特别重大风险 B.较大风险 C.一般风险 D .低风险二、多选题:1.风险是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AB)的组成。
可能性是指事故发生的概率。
严重性是指事故一旦发生后,将造成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
A.可能性 B.严重性 C.事故发生的概率D.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E.其他相关资料2.危险源辨识的主要内容有(ABCD )。
A.人员不安全因素 B.机器不安全状态 C.环境不安全状态D.管理的缺陷E.制度的不完善3.风险点是指伴随的(ABCD ),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A.设施 B.部位 C.场所D.区域E. 事故发生机理4.风险点排查的方法是应按生产流程的(ABCDE )或上述几种方式的结合进行风险点排查。
(完整版)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考试试题
![(完整版)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42905241a1c7aa00b42acb78.png)
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考试试题单位:姓名:成绩:一、多选题 : (每题 4 分,共计 40 分)1.风险是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AB)的组成。
可能性是指事故发生的概率。
严重性是指事故一旦发生后,将造成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
A.可能性B.严重性C.事故发生的概率D.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E.其他相关资料2.危险源辨识的主要内容有(ABCD )。
A.人员不安全因素B.机器不安全状态C.环境不安全状态D.管理的缺陷E.制度的不完善3.风险点是指伴随的(ABCD ),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A.设施B.部位C.场所D.区域E.事故发生机理4.风险点排查的方法是应按生产流程的(ABCDE)或上述几种方式的结合进行风险点排查。
A.阶段、B.场所C.装臵D.设施E.作业活动5.重大风险确定原则有哪些(ABCDE)。
A.违反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条款的。
B.发生过死亡、重伤、职业病、重大财产损失事故,或三次及以上轻伤、一般财产损失事故,且现在发生事故的条件依然存在。
C.涉及重大危险源的。
D.具有中毒、爆炸、火灾等危险的场所,作业人员在10 人以上的。
E.经风险评价确定为最高级别风险的。
6.风险管控措施类别包括(ABCDE )。
A. 工程技术措施B.管理措施C. 培训教育措施D.个体防护措施E.应急处臵措施7.同一级别或不同级别风险按照从高到底的原则划分为(ABCD)(即 1、2、3、4),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实施分级管控。
A. 重大风险B.较大风险C.一般风险D.低风险E.没有风险8.隐患类别分为:( ABCDE)、自然发火、水害、机电、提升运输和其他。
A. 顶板B.瓦斯C.通风D.煤尘E.放炮9.隐患治理应符合(ABCDE)“五落实”要求,重大事故隐患由矿长组织制定专项治理方案。
A. 责任B.措施C.资金D.时限E.预案10.隐患治理流程包括哪些环节(ABCDE)。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考试试卷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考试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d4ba774d6edb6f1aff001fe2.png)
成绩:),重点是( )。
B. 风险预控管理 D. 综合管理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考试试题单位: 姓名: 一、单选题1.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核心是( A. 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 C. 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A. 人的因素B.物的因素C.不可测知的因素D.环境的因素3. 以下选项中属于人员不安全因素的有( )。
A 、防护设施不齐全、完好B 、现场指挥的不安全性(指挥失误、违章 指挥)C 瓦斯突出威胁D 、规章制度不全、不符合实际4. 危险度是由( )决定的。
A.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可控制程度 B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 性C.事故发生的广度和严重性D .事故发生的时间长度和空间范围5. 以下不属于危险源辨识主要方法的是( ) A.工作任务分析法 B .事故致因机理分析法 C.安全检查表法D .风险矩阵法 6. 事故预防措施应坚持( )的原则。
A.低成本咼效益 B .只考虑成本C.只考虑效益D.咼成本低效收益7. 作为防止事故发生和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 )是发现系统故 障和异常的重要手段。
2. 在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原因中,)占有主要地位。
A.安全监控系统B.安全警示系统C.安全管理系统D.安全评价系统8.根据对危险、有害因素的风险评价,不属于危险、有害因素划分的是():A.特别重大风险 B .较大风险 C .一般风险 D .低风险二、多选题 :1. 风险是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的组成。
可能性是指事故发生的概率。
严重性是指事故一旦发生后,将造成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
A.可能性B.严重性C.事故发生的概率D. 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E. 其他相关资料2. 危险源辨识的主要内容有()。
A.人员不安全因素B.机器不安全状态C.环境不安全状态D. 管理的缺陷E. 制度的不完善3. 风险点是指伴随的(),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A.设施B.部位C.场所D. 区域E. 事故发生机理4. 风险点排查的方法是应按生产流程的()或上述几种方式的结合进行风险点排查。
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 考试题
![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 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8966d68002768e9950e7385b.png)
《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考试题一、填空题(每个3分,共计30分)1、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实现()、精准监管、()、科学预防。
2、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点进行分级,按照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将风险分为1、2、3、4级其中()级最危险。
3、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时事件发生的( )和()的组合。
4、( )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5、对存在安全生产风险的岗位设置告知卡,标明本岗位主要( )、()、()及应急措施、报告电话等内容.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企业针对风险类别和等级,将风险点逐一明确管控层级分为()。
A。
公司、车间、班组(岗位) B.车间、班组、岗位 C。
班组、岗位2、企业要针对各个风险点制定( )标准和清单.A。
考核依据 B。
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C。
领导带班3、排查风险点是风险管控的基础。
对风险点内的不同危险源或危险有害因素(与风险点相关联的人、物、环境及管理等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风险判定标准认定风险等级,采取不同控制措施是( )的核心。
A.检查 B。
领导 C。
风险分级管控4、危险源根源是指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 ).A.物理实体B.车间 C。
班组5、危险源行为是指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以及()。
A.危险源B.作业行为 C。
隐患6、第二类危险源状态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
A.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 B。
涉爆粉尘 C。
锅炉、压力容器7、危险源的风险评价、分级从方便推广和使用角度,可采用()评价法。
A.班前会B.班后会C.风险矩阵评价法或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8、通常情况下,根据危险度分值进行风险等级用颜色进行分类 ,最高危险等级为()。
A。
红色 B.黑色 C。
白色9、风险分级管控措施中工程控制措施包括( )。
双重预防(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试题及答案
![双重预防(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4bfae001f69e31433294d8.png)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试题一级单位:二级单位:姓名:上岗证号:成绩: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1、“双重预防”是指:与。
2、隐患的分级是以隐患的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影响范围为标准的,可以分为和。
3、事故隐患的三大特征: 、、。
4、安全措施主要包括:、、、、。
5、危险源辩识和判定时应充分考虑三种时态:、、;三种状态:、、;两种活动:常规活动和非常规活动。
二、多选题(每题4分,共32分)1、2016年12月9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合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安全管控基本原则,即:( )A、坚持源头防范;B、做好安全生产工作.C、严防风险演变、隐患升级导致生产;D、着力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2、为什么要构建双重预防机制:( )A、构建双重预防体系,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预防机制的重大决策部署,B、是实现纵深防御、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的有效手段;C、保证企业取得较大经济效益3、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是:( )A、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B、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C、人的不安全行为;D、管理上的缺陷。
4、事故隐患可以分为:()A、较大事故隐患;B、重大事故隐患;C、特大事故隐患。
D、一般事故隐患;5、危险源与事故隐患的关系:()A、危险源包括事故隐患;B、事故隐患是危险源,危险源不一定是事故隐患;C、危险源是事故隐患;D、危险源的现实风险达到不可承受的程度,则构成隐患。
6、危险源根据危险级别分为四级:()A、A 级(公司级);B、B 级(厂级);C、C 级(作业区级);D、D 级(班组级)。
7、危险源由三个要素构成:()A、独特性;B、潜在危险性;C、存在条件;D、触发因素。
8、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包括:()A、重大危险源的控制管理;B、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管理;C、重大危险源监督与检查的主要内容;D、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
民航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培训考试
![民航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培训考试](https://img.taocdn.com/s3/m/ff78ee66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c8.png)
民航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培训考试深圳机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划分为()级。
[单选题] *A.1B.2C.3D.4(正确答案)双重预防机制指的是()和()。
*A.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正确答案)B.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正确答案)C.安全绩效监视测量D.变更管理危险源指的是可能导致()、()以及()等后果的条件或者物体。
*A.民用航空器事故(正确答案)B.民用航空器征候(正确答案)C.一般事件(正确答案)D.事件“危险源”的描述应尽量使用名词,采用“()+()”的表述。
*A.形容词(正确答案)B.动词C.名词(正确答案)D.副词隐患按危害程度和整改难度,分为:()和()。
*A.重大安全隐患(正确答案)B.较大安全隐患C.一般安全隐患(正确答案)D.低安全隐患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流程:危险源辨识→()→()→()→()→风险预警。
*风险分析(正确答案)分级管控(正确答案)风险持续监控(正确答案)风险管控要求(正确答案)双重机制中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关联的是SMS中“安全风险管理”模块,而非“风险控制”。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危险源和隐患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相互独立,危险源的风险控制措施失效形成安全隐患。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双重机制中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关联的是SMS中“风险控制”模块。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隐患排查治理流程为:隐患排查→ 制定整改措施→ 隐患整改→ 隐患情况记录→ 效果验证→ 其他要求。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试题及答案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475bd9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c9.png)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5分,共10分)1.双重预防机制的第一重预防机制是()。
答案解析:安全风险分级管控2.双重预防机制的第二重预防机制是()。
答案解析: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二、单选题(每题5分,共20分)1. ()是指可能导致民用航空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民用航空器征侯(以下筒称“征候”)以及一般事件等后果的条件或者物体。
()A. 危险源(正确答案)B.危险品C.安全隐患2. ()是指风险分级评价中被列为“不可接受”的风险,或者被列为“缓解后可接受”但相关控制措施多次出现失效的风险。
()A.一般风险B.较大风险C. 重大风险(正确答案)3.常态化“日周月”隐患排查:员工上岗前“自查”(查环境是否存在不安全因素、工具设备是否存在不安全状态、安全防护措施是否落实到位等)。
班组长()至少开展一次排查,部门经理()至少开展一次排查,单位负责人()至少开展一次排查。
()A.每日每日每周B. 每日每周每月(正确答案)C.每周每月每年4.动态的危险源识别触发启动条件时,原则上应不晚于()个工作日内开展危险源识别工作,()个工作日内完成风险分析、评价分级、制定控制措施等工作。
()A.110B.310(正确答案)C.315三、多选题(每题5分,共20分)1.安全隐患:民航生产经营单位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规定,或者因风险控制措施失效或弱化可能导致事故、征候及一般事件等后果的( ) 、 ( ) 和 ( ) 。
()A.人的不安全行为(正确答案)B.物的危险状态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正确答案)C.管理的缺陷(正确答案)D.人的精神状态2.安全风险:危险源后果或结果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
根据容忍度不同,分()、 ()、 ( ) 三级。
()A.一般风险B.可接受风险(正确答案)C. 缓解后可接受风险(正确答案)D.不可接受风险(正确答案)3.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程序:系统描述→() →风险分析及风险评价分级→() →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台账。
双重预防(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试题及答案
![双重预防(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77acd5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cc.png)
双重预防(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试题及答案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试题一级单位:二级单位:姓名:上岗证号:成绩: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1、“双重预防”是指:与。
2、隐患的分级是以隐患的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影响范围为标准的,可以分为和。
3、事故隐患的三大特征:、、。
4、安全措施主要包括:、、、、。
5、危险源辩识和判定时应充分考虑三种时态:、、;三种状态:、、;两种活动:常规活动和非常规活动。
二、多选题(每题4分,共32分)1、2016年12月9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合下发了《XXX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安全管控基本原则,即:()A、坚持源头防范;B、做好安全生产工作.C、严防风险演变、隐患升级导致生产;D、着力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2、为什么要构建双重预防机制:()A、构建双重预防体系,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预防机制的重大决策摆设,B、是实现纵深防御、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的有效手段;C、保证企业取得较大经济效益3、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是:()A、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B、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C、人的不安全行为;D、管理上的缺陷。
4、事故隐患可以分为:()A、较大事故隐患;B、重大事故隐患;C、特大事故隐患。
D、一般事故隐患;5、危险源与事故隐患的关系:()A、危险源包括事故隐患;B、事故隐患是危险源,危险源不一定是事故隐患;C、危险源是事故隐患;D、危险源的现实风险达到不可承受的程度,则构成隐患。
6、危险源根据危险级别分为四级:()A、A级(公司级);B、B级(厂级);C、C级(作业区级);D、D级(班组级)。
7、危险源由三个要素构成:()A、独特性;B、潜在风险性;C、存在条件;D、触发因素。
8、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包括:()A、重大危险源的控制管理;B、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管理;C、重大危险源监督与检查的主要内容;D、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
双重预防机制考试试题
![双重预防机制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8eb7fe14763231126edb1193.png)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考试试题单位:姓名:成绩:一、单选题1.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核心是(),重点是()。
A.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 B. 风险预控管理C.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D. 综合管理2.在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原因中,()占有主要地位。
A.人的因素B.物的因素C.不可测知的因素D.环境的因素3.以下选项中属于人员不安全因素的有()。
A、防护设施不齐全、完好B、现场指挥的不安全性(指挥失误、违章指挥)C、瓦斯突出威胁D、规章制度不全、不符合实际4.危险度是由()决定的。
A.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可控制程度B.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性C.事故发生的广度和严重性 D.事故发生的时间长度和空间范围5.以下不属于危险源辨识主要方法的是()。
A.工作任务分析法 B.事故致因机理分析法C.安全检查表法 D.风险矩阵法6. 事故预防措施应坚持()的原则。
A.低成本高效益 B.只考虑成本C.只考虑效益 D.高成本低效收益7.发生事故可能性与事故后果二者结合后风险值被认定为()类型。
A.一般风险B.较大风险C.重大风险D.特别重大风险8.作为防止事故发生和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是发现系统故障和异常的重要手段。
A.安全监控系统B.安全警示系统C.安全管理系统D.安全评价系统二、多选题:1.风险是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的组成。
可能性是指事故发生的概率。
严重性是指事故一旦发生后,将造成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
A.可能性 B.严重性 C.事故发生的概率 D.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 E.其他相关资料2.危险源辨识的主要内容有()。
A.人员不安全因素 B.机器不安全状态 C.环境不安全状态 D.管理的缺陷 E.制度的不完善3.风险点是指伴随的(),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A.设施 B.部位 C.场所 D.区域 E. 事故发生机理4.风险点排查的方法是应按生产流程的()或上述几种方式的结合进行风险点排查。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考试试题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39a9b1556294dd88d1d26b3d.png)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考试试题一、单选题1.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核心是(B),重点是(A)。
A.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B. 风险预控管理C.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D.综合管理2.在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原因中,(A)占有主要地位。
A.人的因素B. 物的因素C. 不可测知的因素D.环境的因素3.以下选项中属于人员不安全因素的有(B)。
A、防护设施不齐全、完好B、现场指挥的不安全性(指挥失误违章指挥)C、瓦斯突出威胁D规章制度不全、不符合实际4.危险度是由(B)决定的。
A.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可控制程度B.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性C.事故发生的广度和严重性D.事故发生的时间长度和空间范围5.以下不属于危险源辨识主要方法的是(D)。
A.工作任务分析法B.事故致因机理分析法C.安全检查表法D.风险矩阵法6.事故预防措施应坚持(A) 的原则。
A.低成本高效益B.只考虑成本C.只考虑效益D.高成本低效收益(B) 类类型7.发生事故可能性与事故后果二者结合后风险值被认定为A.一般风险B.较大风险C .重大风险D.特别重大风险8.作为防止事故发生和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A) 是发现系统故障和异常的重要手段。
A.安全监控系统B.安全警示系统C.安全管理系统D.安全评价系统多选题1.风险是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AB) 的组成。
可能性是指事故发生的概率。
严重性是指事故一旦发生后, 将造成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
A.可能性B.严重性C.事故发生的概率D.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E.其他相关资料2.危险源辨识的主要内容有(ABCD)。
A.人员不安全因素B.机器不安全状态C.环境不安全状态D. 管理的缺陷E.制度的不完善3.风险点是指伴随的(ABCD),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A.设施B.部位C.场所D.区域E.事故发生机理4.风险点排查的方法是应按生产流程的(ABCDE)或上述几种方式的结合进行风险点排查。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内部测试题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内部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01db08befab069dc502201fc.png)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内部测试题(一)岗位:姓名:成绩:日期: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1、根据省有关部门制定的安全风险管控实施方案及风险等级评定指导手册,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点,按照危险程度分为()级,()级最危险。
A、1、2、3;1B、1、2、3、4、5 ;1C、1、2、3、4、5;5D、1、2、3;32、()是企业各类风险信息的集合。
A.风险点统计表B.风险分级管控清单C.危险源统计表3、企业要经常性开展从业人员岗位()和自救互救、避险逃生技能培训,并定期组织()。
A、应急知识教育,考核B、岗位技能教育,演练C、岗位技能教育,考核D、应急知识教育,演练4、全员参与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是指企业从()到最高管理者,应参与风险辨识、分析、评价和管控。
A.安全管理人员B.基层操作人员C.职能部门负责人5、班组采用专用人车运送人员的斜井,应装设符合规定的声、光信号装置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每节车箱均能在行车途中向提升司机发出紧急停车信号B. 多水平运送时,各水平发出的信号应有区别,以便提升司机辨认C. 所有收发信号的地点,均应悬挂明显的信号牌D. 信号装置损坏时可以继续开车运送人员6、企业应组织以下人员开展本单位的隐患排查工作()。
A.安全生产管理人员B.工程技术人员C.岗位员工D.厂级领导7、隐患排查治理应制定《职业卫生检查表》,将职业卫生检查应与()相结合,建立《职业卫生检查台账》、《职业病隐患整改台账》。
A、专业排查B、环保检查C、安全检查D、日常检查8、企业内部事故隐患排查可与日常巡查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A、专项安全检查B、班组安全检查C、车间安全检查D、政府安全检查9、隐患排查应做到全面覆盖、责任到人。
()A.定期排查与日常管理相结合B.专业排查与综合排查相结合C.以上两种均包括10、()是公布本企业的主要风险点、风险类别、风险等级、管控措施和应急措施,让每名员工都了解风险点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对策。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考试答案完整版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考试答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9953cfe1804d2b160a4ec03f.png)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考试答案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考试试题单位:姓名:成绩:一、单选题1.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核心是(B),重点是(A)。
A.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 B.风险预控管理C.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D.综合管理2.在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原因中,(A)占有主要地位。
A.人的因素B.物的因素C.不可测知的因素D.环境的因素3.以下选项中属于人员不安全因素的有(B)。
A、防护设施不齐全、完好B、现场指挥的不安全性(指挥失误、违章指挥)C、瓦斯突出威胁D、规章制度不全、不符合实际4.危险度是由(B)决定的。
A.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可控制程度 B.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性C.事故发生的广度和严重性 D.事故发生的时间长度和空间范围5.以下不属于危险源辨识主要方法的是(D)。
A.工作任务分析法 B.事故致因机理分析法C.安全检查表法 D.风险矩阵法6.事故预防措施应坚持(A)的原则。
A.低成本高效益 B.只考虑成本C.只考虑效益 D.高成本低效收益7.作为防止事故发生和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A)是发现系统故障和异常的重要手段。
A.安全监控系统B.安全警示系统C.安全管理系统D.安全评价系统8.根据对危险、有害因素的风险评价,不属于危险、有害因素划分的是():A.特别重大风险 B.较大风险 C.一般风险 D .低风险二、多选题:1.风险是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AB)的组成。
可能性是指事故发生的概率。
严重性是指事故一旦发生后,将造成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
A.可能性B.严重性 C.事故发生的概率D.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E.其他相关资料2.危险源辨识的主要内容有(ABCD)。
A.人员不安全因素 B.机器不安全状态 C.环境不安全状态D.管理的缺陷E.制度的不完善3.风险点是指伴随的(ABCD),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双重预防机制考试试题
![双重预防机制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55206d1831b765ce05081497.png)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考试试
题
单位:
姓名:成绩:
一、单选题
1.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核心是(),重点是()。
A.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
B. 风险预控管理
C.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
D. 综合管理
2.在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原因中,()占有主要地位。
A.人的因素
B.物的因素
C.不可测知的因素
D.环境的因素
3.以下选项中属于人员不安全因素的有()。
A、防护设施不齐全、完好
B、现场指挥的不安全性(指挥失误、违章指挥)
C、瓦斯突出威胁
D、规章制度不全、不符合实际
4.危险度是由()决定的。
A.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可控制程度
B.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性
C.事故发生的广度和严重性
D.事故发生的时间长度和空间范围
5.以下不属于危险源辨识主要方法的是()。
A.工作任务分析法
B.事故致因机理分析法
C.安全检查表法
D.风险矩阵法
6. 事故预防措施应坚持()的原则。
A.低成本高效益
B.只考虑成本
C.只考虑效益。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试题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e33c6f52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2f.png)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试题单位:姓名:成绩:一、判断题1.安全文化的核心思想是安全。
(V)2.风险管控措施是企业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针对该风险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
(")3.风险判定是结合企业可接受风险实际,制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严重性和风险度取值标准,明确风险判定准则,以便准确判定风险等级(V)4.危险源辨识是对各单元或各系统的工作活动或任务中部分可能产生或诱发事故的不安全因素的识别。
(V)5.危险源监测模式有实时监测和定期监测两种。
(V)6.风险分级是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
(")7.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V)8.事故的发生是完全没有规律的偶然事件。
(x)9.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只是针对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要求。
(x)10.每一起重大事故的发生都对应有相当多的未遂事故或大量的不安全行为。
(V)11.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目的,是运用科学的、理智的观点,将“安全第一”的概念变为人们生活中的习惯。
(V)12.风险评价是对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V)13.将风险降低和保持在可容许水平,是实现持续安全的文件化、程序化、系统化的一种管理方法和体系。
(V)14.风险预警是为了推动隐患治理,预防事故发生。
(V)15.一般事故隐患,根据隐患治理的分级,由企业各级负责人或有关人员负责组织整改,不用安排专人进行确认。
(x)16.通过罚款,消除管理缺陷,防止因管理失误造成现场失误。
(x)17.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是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基础。
(V)18.风险管理主要工作内容是: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
(V)二、单项选题1.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核心是(B),重点是(A)。
A.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B.风险预控管理C.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D.综合管理2.在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原因中,(A)占有主要地位。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培训试题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培训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5343467b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89.png)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培训试题此次考试满分1。
分,80分及格一、单选题(2分一题)1、危险源的定义:可能导致民用航空器事故、民用航空器征候以及一般事件等后果的条件或者()。
()A、车辆B、人员C、物体(正确答案)D、行为2、危险源定义中的“条件”通常指:()A、天气B、环境(正确答案)C、人的不安全行为D、管理上的缺陷3、危险源定义中的“物体”通常包括()存在的能量或物质。
()A、管理程序上B、机器设备上C、运行体系内(正确答案)D、运行体系外4、“危险源”的基本描述应尽量使用:()A、动词B、名词(正确箸C、名称D、形容词5、“人的不安全行为”属于什么范畴:()A、危险源B、安全隐患(正确答案)C、风险D、风险源6、民航生产经营单位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规定,或者因风险控制措施失效或弱化可能导致事故、征候及一般事件等后果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危险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是指:()A、安全隐患(正确答案)B、危险源C、风险源D、风险7、安全隐患按()分为一般安全隐患和重大安全隐患。
()A、危害程度和整改难度(正确答案)B、危害程度和严重程度C、可能性和严重程度D、可能性和整改难度8、安全风险:()的后果或结果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
()A、危险源(正确答案)B、风险源C、安全隐患D、安全事件9、安全风险:危险源的后果或结果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
根据容忍程度不同通常分为几级。
()A、二级B、三级(正确答案)C、四级D、五级10、重大风险:风险分级评价中被列为()的风险。
()A、可接受B、缓解后可接受C、缓解后不可接受D、不可接受(正确答案)11、重大风险:被列为()但相关控制措施多次出现失效的风险。
()A、可接受B、缓解后可接受(正确答案)C、缓解后不可接受D、不可接受12、职责:民航生产经营单位的()应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发现安全隐患或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管理人员或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双重预防机制考试试题
![双重预防机制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6edf05d1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6d.png)
双重预防机制考试试题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考试试题单位:姓名:成绩:一、单选题1.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核心是(),重点是()。
A.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B.风险预控管理C.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D.综合管理2.在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原因中,()占有主要地位。
A.人的因素B.物的因素C.不可测知的因素D.环境的因素3.以下选项中属于人员不安全因素的有()。
A、防护设施不齐全、完好B、现场指挥的不安全性(指挥失误、违章指挥)C、瓦斯突出威胁D、规章制度不全、不符合实际4.危险度是由()决定的。
A.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可控制程度B.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性C.事故发生的广度和严重性D.事故发生的时间长度和空间范围5.以下不属于危险源辨识主要方法的是()。
A.工作任务分析法B.事故致因机理分析法C.安全检查表法D.风险矩阵法6.事故预防措施应坚持()的原则。
A.低成本高效益B.只考虑成本C.只考虑效益D.高成本低效收益A.平安监控系统B.平安警示系统C.平安管理系统D.平安评价系统二、多选题:1.风险是平安变乱或健康损伤事件发生的()的组成。
可能性是指变乱发生的概率。
严重性是指变乱一旦发生后,将造成职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
A.可能性B.严重性C.事故发生的概率D.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E.其他相关资料2.危险源辨识的主要内容有()。
A.人员不安全因素B.机器不安全状态C.环境不安全状态D.管理的缺陷E.制度的不完善3.风险点是指伴随的(),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A.设施B.部位C.场所D.区域E.变乱发生机理4.风险点排查的方法是应按生产流程的()或上述几种方式的结合进行风险点排查。
A.阶段、B.场所C.装置D.设施E.作业活动5.重大风险确定原则有哪些()。
A.违反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条款的。
B.发生过死亡、重伤、职业病、重大财产损失事故,或三次及以上轻伤、一般财产损失事故,且现在发生事故的条件依然存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考试试题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考试试题单位:? ? ? ? ? ? ? 姓名:? ? ? ? ? ? ? ? ? ? 成绩:一、多选题 : (每题 4 分,共计 40 分)1.风险是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AB)的组成。
可能性是指事故发生的概率。
严重性是指事故一旦发生后,将造成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
A.可能性 B.严重性C.事故发生的概率D.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 E.其他相关资料2.危险源辨识的主要内容有(ABCD )。
A.人员不安全因素 B.机器不安全状态C.环境不安全状态 D.管理的缺陷 E.制度的不完善3.风险点是指伴随的(ABCD ),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A.设施B.部位C.场所D.区域E.事故发生机理4.风险点排查的方法是应按生产流程的(ABCDE)或上述几种方式的结合进行风险点排查。
A.阶段、B.场所C.装臵D.设施E.作业活动5.重大风险确定原则有哪些(ABCDE)。
A.违反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条款的。
B.发生过死亡、重伤、职业病、重大财产损失事故,或三次及以上轻伤、一般财产损失事故,且现在发生事故的条件依然存在。
C.涉及重大危险源的。
D.具有中毒、爆炸、火灾等危险的场所,作业人员在10 人以上的。
E.经风险评价确定为最高级别风险的。
6.风险管控措施类别包括(ABCDE )。
A. 工程技术措施B.管理措施C. 培训教育措施D.个体防护措施E.应急处臵措施7.同一级别或不同级别风险按照从高到底的原则划分为(ABCD)(即 1、2、3、4),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实施分级管控。
A. 重大风险B.较大风险C.一般风险D.低风险E.没有风险8.隐患类别分为:( ABCDE)、自然发火、水害、机电、提升运输和其他。
A. 顶板B.瓦斯C.通风D.煤尘E.放炮9.隐患治理应符合(ABCDE)“五落实”要求,重大事故隐患由矿长组织制定专项治理方案。
A. 责任B.措施C.资金D.时限E.预案10.隐患治理流程包括哪些环节(ABCDE)。
A. 通报隐患信息B.下发隐患整改通知C.实施隐患治理D. 治理情况反馈E.验收二、单选题(每题 4 分,共计 40 分)1.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核心是(B),重点是( A)。
A.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B.风险预控管理C. 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 D.综合管理2.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由(A)组织实施,有具体工作方案,人员、资金有保障,并在划定的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区域设定作业人数上限。
A. 总工程师B.矿长C.安全矿长D.生产矿长3.在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原因中,(A)占有主要地位。
A.人的因素B.物的因素C.不可测知的因素D.环境的因素4.以下选项中属于人员不安全因素的有(B)。
A、防护设施不齐全、完好B、现场指挥的不安全性 ( 指挥失误、违章指挥 )C 、瓦斯突出威胁D、规章制度不全、不符合实际5.危险度是由( B)决定的。
A.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可控制程度B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性C .事故发生的广度和严重性D.事故发生的时间长度和空间范围6.以下不属于危险源辨识主要方法的是(D)。
A.工作任务分析法B.事故致因机理分析法C.安全检查表法D.风险矩阵法7.事故预防措施应坚持(A)的原则。
A.低成本高效益B.只考虑成本C.只考虑效益D.高成本低效收益8.发生事故可能性与事故后果二者结合后风险值被认定为(B)类型。
A. 一般风险B.较大风险C.重大风险D. 特别重大风险9.以下各选项属于危险源的是(C)。
A.井下瓦斯超限后不采取措施继续作业B. 矿井总风量不足C. 未能及时地对监控设备故障进行排除D. 瓦斯检查员配备数量不足10.作为防止事故发生和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A)是发现系统故障和异常的重要手段。
A.安全监控系统B.安全警示系统C.安全管理系统D.安全评价系统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ⅹ”每题 1 分,共计 20 分)1.安全文化的核心思想是安全。
(√)2.风险管控措施是企业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针对该风险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
(√)3.风险判定是结合企业可接受风险实际,制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严重性和风险度取值标准,明确风险判定准则,以便准确判定风险等级(√)4.煤矿危险源辨识是对煤矿各单元或各系统的工作活动或任务中部分可能产生或诱发事故的不安全因素的识别。
(√)5.危险源监测模式有实时监测和定期监测两种。
(√)6.我国煤矿伤亡事故分析常用的统计指标是百万吨死亡率。
(√)7.风险分级是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
(√)8.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9.事故的发生是完全没有规律的偶然事件。
(ⅹ)10.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只是针对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要求。
(ⅹ)11.每一起重大事故的发生都对应有相当多的未遂事故或大量的不安全行为。
(√)12.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目的,是运用科学的、理智的观点,将“安全第一”的概念变为人们生活中的习惯。
(√)13.风险评价是对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14.将煤矿风险降低和保持在可容许水平,是实现煤矿持续安全的文件化、程序化、系统化的一种管理方法和体系。
(√)15.风险预警是为了推动隐患治理,预防事故发生。
(√)16.一般事故隐患,根据隐患治理的分级,由企业各级负责人或有关人员负责组织整改,不用安排专人进行确认。
(ⅹ)17.通过罚款,消除管理缺陷,防止因管理失误造成现场失误。
(ⅹ)18.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是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基础。
(√)19.风险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
(√)20.煤矿风险预控体系就是国家煤矿质量标准体系。
(ⅹ)1、煤矿使用的涉及安全生产的产品必须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未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的,不得使用。
2、普通型携带式电气测量仪表必须在瓦斯浓度1%以下的地点使用,并实时监测使用环境的瓦斯浓度。
3、专职防爆检查员必须经过上级主管部门培训考试,并取得合格证。
兼职防爆检查员必须经过矿级培训考试并取得合格证。
4、防爆电气设备,在入井前必须经专职防爆检查员检查其“产品合格证”、“防爆合格证”、“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及安全性能;检查合格并签发合格证后,方准入井。
5、作工业性试运行的防爆电气产品必须有质量监督检验部门核发的“工业试验许可证”,使用单位制定安全措施,经矿机电副总审查同意,否则不准入井。
6、井下防爆电气设备变更额定值使用和进行技术改造时,必须经国家授权的矿用产品质量监督检查部门检验。
7、井下防爆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和修理工作,都必须符合防爆性能的各项技术要求。
8、防爆性能受到破坏的电气设备,必须立即处理或更换,严禁继续使用。
9、防爆外壳的维修,应执行《煤矿防爆型电气设备外壳修理规程》,而且必须由取得防爆检修资质的单位或厂家进行修理。
10、防爆电气的维修工(兼职防爆检查员),对自己所管辖的防爆电气每班至少检查一次。
11、专职防爆检查员对高瓦斯矿井或低瓦斯矿井的高瓦斯区域的防爆电气每周至少检查二次。
对低瓦斯矿井的防爆电气每周至少检查一次。
12、专职和兼职防爆检查员,人员配备必须满足防爆检查工作的需要。
13、、防爆电气设备(包括小型电器)电缆的使用电压等级不得高于其标称电压等级,否则视为失爆。
14、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使用的防爆磁力开关9#接线端接地或某种原因使防爆外壳带电的,视为失爆。
15、利用开关控制进线装置出入动力线的视为失爆(但出入检漏继电器,控制回路电源的除外)。
16、凡是防爆电气设备不论在井下任何地点使用,都应按防爆要求进行管理。
17、外壳有裂纹、开焊、严重变形的(变形长度超过50㎜,且凸凹深度超过5㎜者),为失爆。
18、防爆外壳内外有锈皮脱落(锈皮厚度达0.2mm及以上)的,为失爆。
19、隔爆室(腔)的观察孔(窗)的透明板松动、破裂或使用普通玻璃的,为失爆。
20、隔爆设备隔爆腔直接贯通,去掉防爆设备接线盒内隔爆绝缘座的;接线柱、绝缘座管烧毁,使两个空腔连通的,为失爆。
21、闭锁装置不全,变形损坏起不到闭锁作用的,为失爆。
22、快动门式的隔爆接合面的最小有效长度不小于25mm,否则为失爆。
23、隔爆接合面的平均粗糙度不得高于6.3μm,否则为失爆。
24、防爆面无锈蚀(用棉纱擦后,仍留有锈蚀斑痕者为锈蚀,而只留云影,不算锈蚀),否则为失爆。
25、螺栓、弹簧垫圈必须齐全和紧固(紧固程度以将垫圈压平为合格),否则为失爆。
26、弹簧垫圈的规格须与螺栓相适应,(偶尔出现个别弹簧垫圈断裂或失去弹性时,检查该处防爆间隙,若不超限,更换合格弹簧垫圈不为失爆),否则为失爆。
27、螺栓或螺孔不能滑扣(但换同径长螺栓加螺母紧固者除外),否则为失爆。
28、螺栓和不透螺孔的配合,紧固后螺栓和螺孔上剩余螺纹轴向长度应大于弹簧垫圈厚度的2倍;螺孔周围及底部厚度大于3mm,则为失爆。
29、同一部位螺栓、螺母规格应一致,钢紧固螺栓拧入螺母的深度不能小于螺栓直径,则为失爆。
30、深孔钢紧固螺栓伸入螺孔长度应大于该螺栓的直径,铸铁、铜、铝件不小于螺栓直径的1.5倍;如果螺孔深度不够,则必须上满孔,否则为失爆。
31、电动机接线盒盖不得上反,则为失爆。
32、隔爆面上,在规定长度及螺孔边缘至隔爆面边缘的最短有效长度范围内,对局部出现的直径不大于1mm;深度不大于2mm的砂眼,在40、25、15mm的隔爆面上,每平方厘米不超过5个,10mm的隔爆面不超过2个,否则为失爆。
33、隔爆面上,在规定长度及螺孔边缘至隔爆面边缘的最短有效长度范围内,偶然产生的机械伤痕,其宽度与深度不大于0.5mm,剩余无伤隔爆面有效长度2/3,否则为失爆。
34、爆面上不准涂油漆(发现有油漆时检查该处间隙不超过规定,无油漆的接合面长度在接合面长度不小于规定长度2/3的不为失爆)。
否则为失爆。
35、动机轴与轴孔的隔爆接合面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不应产生摩擦。
采用圆筒隔爆接合面时,轴与轴孔配合的最小单边间隙须小于0.075mm。
否则为失爆。
36、内径大于电缆外径超过1mm,为失爆。
37、封圈宽度小于电缆外径0.7倍的,或最小宽度小于10mm的,为失爆。
38、、密封圈厚度小于电缆外径0.3倍的(70平方毫米及以上电缆除外),或最小厚度小于4毫米的,为失爆。
39、密封圈的单孔内穿进多根电缆的,为失爆40、将密封圈割开套在电缆上的,为失爆41、密封圈硬度不满足绍尔氏硬度45度—55度,老化(龟裂、发粘、硬化、软化、粉化、变色等现象)失去弹性,永久变形、有效尺寸配合间隙达不到要求起不到密封作用的,为失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