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病毒的发展史与特征 计算机科学基础论文 大计基论文
有关计算机病毒发展史的论文
有关计算机病毒发展史的论文随着计算机的广泛普及,计算机病毒也逐步走进大众事业,并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有关计算机病毒发展史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有关计算机病毒发展史的论文篇一《谈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趋势》【摘要】随着计算机的广泛普及,计算机病毒也逐步走进大众事业,并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主要介绍了计算机病毒的一些特性,技艺它们将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只有了解它们才能更好的控制它们。
因此本文也提供了一些如何防止这些病毒的方法。
【关键词】计算机病毒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计算机等高科技产品已经逐步走进了千家万户,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与乐趣。
然而一些病毒也正逐步侵染我们的计算机,为我们制造了不小的麻烦。
所以我们现在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计算机病毒的知识,以便于对它进行更深度的研究与调查,更好的控制它。
一、计算机病毒的特性在我国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目前计算机病毒的繁殖感染能力很强,它虽然是一种程序,但却有着与生物病毒类似的极强的繁殖与感染能力。
计算机病毒一旦进入计算机系统就会自动寻找可被感染的其他程序或文件,迅速在整个计算机上进行扩散。
而且计算机病毒具有极强且速度极快的破坏攻击性,病毒入侵计算机后,计算机的症状可能是程序无法正常运行,计算机内的文件很快地被删除,修改,移动或莫名的增加,导致程序文件等被破坏,甚至也有的会盗取你的个人信息。
计算机病毒不仅繁殖能力强,破坏性大,其传染性也不可忽视。
一旦病毒被激活将会瞬间使你的电脑将瘫痪。
大多数计算机病毒的传染能力甚至远超过生物病毒,它的传染性的发生不需要太多的条件,不像生物病毒只有在适当的条件下,满足其生存,才会进而繁衍,传播,只要你一个不小心激活了相关程序,计算机病毒就会立刻开始它的扩散、繁衍、传播。
计算机病毒毕业论文
计算机病毒毕业论文范文一:计算机病毒网络传播论文1计算机病毒的起源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病毒的类型越来越多,对病毒的定义也越来越广义,即“为了达到特殊目的而制作的计算机程序或者代码”,这又意味着凡是人为进行编译的程序,并对计算机的正常运行产生了干扰,造成了计算机软件或者硬件出现故障,甚至是一些能够破坏计算机数据自我复制的程序或者代码都归类于病毒,我国从法律上定义计算机病毒是在1994年2月正式提出,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直接嵌入到计算机程序中破坏计算机的功能或者破坏数据,让计算机无法正常使用程序或代码,根据这个定义,我国就将计算机木马、蠕虫等破坏性程序纳入到病毒的范畴中进行研究。
2计算机病毒的特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编译人员的编程能力也在不断的变化和进步,所以计算机病毒的种类多种多样,其特征也各不相同。
但总体来说,计算机病毒的主要特征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传染性、可执行性、破坏性、隐蔽性、非授权性、可触发性等,随着计算机编译技术的发展,近年来的计算机病毒还新增了许多特性,如:诱骗性、变形性、抗分析性、远程控制性、攻击手段多样性、攻击目标多元性等,以下简单分析几种计算机病毒的特性。
1非授权性我们知道正常的程序都是由用户主动进行调用然后在计算机上给用户操作提供软件和硬件上的支持,直到用户完成操作,所以正常程序是符合用户主观意愿的,可见并透明的,而对于计算机病毒来说,病毒首先是隐藏的,用户一般是不知情的,当用户使用被感染的正常程序时,实践上病毒优先得到了计算机的控制权,病毒执行的操作也是用户不知情的,其执行的结果用户也是无法得知的。
2破坏性计算机病毒的定义中就可以得知计算机病毒具有破坏性,不仅会感染正常程序,严重的还会损坏计算机软硬件,它是一种恶性的破坏性软件,首先受到攻击的必然是计算机整个系统,最先受到破坏的也是计算机系统。
3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和分类计算机病毒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人们对计算机病毒的认识和理解也在加深,但是至今没有一个完整的计算来定义计算机病毒,我们也知道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性,但是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可以提现在不同的层次,所以从不同角度去分析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其结果迥然不同。
计算机病毒的论文2篇
计算机病毒的论文2篇最近有网友想跟店铺要关于计算机病毒的论文,所以店铺就针对这种情况整合了一些很不错的论文一起分享给你参考参考~希望你满意!计算机病毒的论文一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应用的日益普及,目前计算机病毒几乎已经遍及社会的各个领域,近乎家喻户晓,只要接触过计算机的都能碰上它。
你说它有多恐怖,也不是。
但它总也挥之不去,伴随着计算机的发展,给计算机系统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潜在的威胁。
因此,为了确保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及网络信息的安全,研究对付计算机病毒的措施已刻不容缓同时计算机病毒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
目前,病毒已成为困扰计算机系统安全和网络发展的重要问题,各行各业中的管理部门更是要增强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意识,最大限度地减少计算机病毒所带来的危害本文将通过我切身对计算机病毒的经历来阐述本人对计算机病毒学的认识,结合参考文献加深对计算机病毒学的理解,以达到对计算机病毒能够防患于未然及普及这方面知识关键词:计算机病毒安全防范计算机病毒的主要来源:1.搞计算机的人员和业余爱好者的恶作剧、寻开心制造出的病毒,例如像圆点一类的良性病毒。
2.软件公司及用户为保护自己的软件被非法复制而采取的报复性惩罚措施。
因为他们发现对软件上锁,不如在其中藏有病毒对非法拷贝的打击大,这更加助长了各种病毒的传播。
3.旨在攻击和摧毁计算机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系统而制造的病毒----就是蓄意进行破坏。
例如1987年底出现在以色列耶路撒冷西伯莱大学的犹太人病毒,就是雇员在工作中受挫或被辞退时故意制造的。
它针对性强,破坏性大,产生于内部,防不胜防。
4.用于研究或有益目的而设计的程序,由于某种原因失去控制或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计算机病毒的类型及特点:归纳一下,计算机病毒有以下几种特点:一是隐蔽性强。
病毒可以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感染计算机而不被人察觉,等到发现时,就已经造成了严重后果。
二是繁殖能力强。
电脑一旦染毒,可以很快“发病”。
三是传染途径广。
论计算机病毒的相关论文
论计算机病毒的相关论文传统的计算机病毒是指利用网络进行传播的一类病毒的总称。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论计算机病毒的相关论文,希望大家喜欢!论计算机病毒的相关论文篇一《浅谈计算机病毒》[摘要]计算机病毒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仅靠信息安全厂商研发的安全产品而没有全社会的配合,是无法有效地建立信息安全体系的。
因此,面向全社会普及计算机病毒的基础知识,增强大家的病毒防范意识,“全民皆兵”并配合适当的反病毒工具,才能真正地做到防患于未然。
我们很高兴地看到战斗在反病毒领域第一线的专业人士,将自己多年的反病毒经验加以总结,与大家共享,帮助普通的计算机使用者揭开计算机病毒的神秘面纱,这无疑是一件有利于促进信息化发展的好事情。
[关键词]计算机病毒病毒危害病毒防范病毒不是来源于突发或偶然的原因。
一次突发的停电和偶然的错误,会在计算机的磁盘和内存中产生一些乱码和随机指令,但这些代码是无序和混乱的,病毒则是一种比较完美的,精巧严谨的代码,按照严格的秩序组织起来,与所在的系统网络环境相适应和配合起来,病毒不会通过偶然形成,并且需要有一定的长度,这个基本的长度从概率上来讲是不可能通过随机代码产生的。
现在流行的病毒是由人为故意编写的,多数病毒可以找到作者和产地信息,从大量的统计分析来看,病毒作者主要情况和目的是:一些天才的程序员为了表现自己和证明自己的能力,出于对上司的不满,为了好奇,为了报复,为了祝贺和求爱,为了得到控制口令,为了软件拿不到报酬预留的陷阱等,当然也有因政治,军事,宗教,民族,专利等方面的需求而专门编写的,其中也包括一些病毒研究机构和黑客的测试病毒。
大部分病毒在激发的时候直接破坏计算机的重要信息数据,所利用的手段有格式化磁盘、改写文件分配表和目录区、删除重要文件或者用无意义的“垃圾”数据改写文件、破坏CM05设置等。
寄生在磁盘上的病毒总要非法占用一部分磁盘空间。
引导型病毒的一般侵占方式是由病毒本身占据磁盘引导扇区,而把原来的引导区转移到其他扇区,也就是引导型病毒要覆盖一个磁盘扇区。
计算机病毒论文优秀范文
计算机病毒论文优秀范文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数据和网络信息急剧增多,计算机病毒也出现,渗透到了各个领域,对重要数据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计算机病毒防范策略摘要:自从1980年计算机病毒的概念首次诞生以来,计算机就无时无刻不处于被攻击的风险之中,伴随着网络共享程度加深、物联网和云时代的来临,新时期计算机病毒呈现出了智能化、组织化、目的化和信息能化的特征,在互联网智能化变革的新时期,如何防范计算机病毒利用强大的自主攻击能力“绑架”甚至摧毁计算机网络系统,就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关键词:计算机;病毒;网络攻击;智能化;信息0前言2017年勒索病毒席卷全球,勒索病毒利用微软视窗老旧系统漏洞,入侵用户文件并加密,向用户勒索比特币。
这和2000年的lovebug 通过自我复制和群发邮件击溃邮件系统网络,2006年中国计算机病毒第一案熊猫烧香肆虐全国,以及1998年CIH病毒通过盗版系统盘直接摧毁计算机主板BIOS令上千万台计算机彻底报销并不相同。
新病毒不再进行纯属破坏的“恐怖主义”,而是直接以勒索为目的,这实际上给全球信息网络病毒防范敲醒了警钟。
尤其是在金融网络化的时代,勒索病毒标志着计算机病毒正在悄然转型。
今天全球任何一台计算机都潜伏着病毒的威胁,因为计算机病毒具有自我复制性、传染性、潜伏性、隐蔽性和彻底的破坏性,而最大的威胁是来自云时代计算机病毒的智能化。
1计算机病毒与防毒的历史1.1计算机病毒发展的历史1949年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提出了计算机程序如何自我复制的学术话题。
1960年代,计算机图形图像的奠基机构麻省理工大学的青年研究员一款小游戏,以摧毁对方的游戏程序为目的,这可能是已知最早的计算机病毒的雏形。
1980年多特蒙德大学学生克劳斯在他的学位论文《程序的自我复制》当中首先提出了病毒的假设。
1983年弗雷德?科恩编写了第一个自我复制的病毒程序,并于1984年在博士论文中提出了病毒的学术界定。
计算机病毒(5篇范文)
计算机病毒(5篇范文)第一篇:计算机病毒未来病毒的发展趋势为了系统了解未来病毒的发展趋势,记者采访了瑞星公司研发部经理蔡骏先生,他向记者分析,归纳起来,未来病毒将呈现以下五大特征。
病毒更加依赖网络。
从今年的统计看,对个人电脑或企事业单位影响最大的是网络蠕虫,或者是符合网络传播特征的木马病毒等,典型病毒是求职信、大无极等。
这些病毒会通过邮件漏洞搜索电脑的邮件地址,然后利用这些地址向外发送大量的病毒邮件,阻塞网络,使邮件服务器瘫痪。
仅这两个病毒就给全球带来了几十亿美元的直接经济损失,具有很强的杀伤力和危害力,而且清除困难。
向多元化发展。
操作系统在不断发展,DOS病毒必然会被淘汰,Windows病毒随着操作系统的升级也会更新换代,比如CIH病毒,它不会再感染Win 2000、XP,自然也将被淘汰,而尼姆达病毒则会感染所有Windows平台。
病毒向多样化发展的结果是一些病毒会更精巧,另一些病毒会更复杂,混合多种病毒特征,如红色代码病毒就是综合了文件型、蠕虫型病毒的特性,病毒的多元化发展会造成反病毒的更加困难。
传播方式呈多样化。
病毒最早只通过文件拷贝传播,随着网络的发展,目前病毒可通过各种途径进行传播:有通过邮件传播的,如求职信;有通过网页传播的,如欢乐时光;有通过局域网传播的,如FUNLOVE;有通过QQ传播的,如QQ木马、QQ尾巴;有通过MSN传播的,如MSN射手……可以说,目前网络中存在的所有方便快捷的通信方式中,都已出现了相应的病毒。
利用系统漏洞传播。
今年的“2003蠕虫王”、“冲击波”病毒都是利用系统的漏洞,在短短的几天内就对整个互联网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病毒技术与黑客技术融合。
随着病毒技术与黑客技术的发展,病毒编写者最终将这两种技术进行了融合,因此,具有这两大特性的病毒将会越来越多。
11月中旬爆发的“爱情后门”最新变种T病毒,就具有蠕虫、黑客、后门等多种病毒特性,杀伤力和危害性都非常大。
病毒在发展,反病毒技术也在发展。
浅谈计算机病毒的论文
浅谈计算机病毒的论文在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被大范围应用的同时,人们的计算机和网络也更加频繁的受到病毒和木马程序的攻击和破坏。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浅谈计算机病毒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浅谈计算机病毒的论文篇一《浅谈计算机病毒》摘要:本文将从计算机病毒的研究背景、计算机病毒的定义、特征、类型以及防治方面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计算机病毒防治措施一、计算机病毒的含义关于计算机病毒的定义,目前国内外有各种各样的定义,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对病毒是这样定义的:“编制或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因此,像炸弹、蠕虫、熊猫烧香等均可称为计算机病毒。
二、计算机病毒的特征①感染性。
计算机病毒的感染性也称为寄生性,是指计算机病毒程序嵌入到宿主程序中,依赖于宿主程序的执行而生成的特性。
计算机病毒的感染性是计算机病毒的根本属性,是判断一个程序是否为病毒程序的主要依据。
②隐蔽性。
隐蔽性是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特征之一。
从计算机病毒隐藏的位置来看,不同的病毒隐藏在不同的位置,有的隐藏在扇区中,有的则以隐藏文件的形式出现,让人防不胜防。
③潜伏性。
计算机病毒的潜伏性是指其具有依附于其他媒体而寄生的能力,通过修改其他程序而把自身的复制体嵌入到其他程序或者磁盘的引导区甚至硬盘的主引导区中寄生。
④可触发性。
计算机病毒一般都具有一个触发条件:或者触发其感染,即在一定的条件下激活一个病毒的感染机制使之进行感染;或者触发其发作,即在一定的条件下激活病毒的表现攻击破坏部分。
⑤衍生性。
计算机病毒的衍生性是指计算机病毒的制造者依据个人的主观愿望,对某一个已知病毒程序进行修改而衍生出另外一中或多种来源于同一种病毒,而又不同于源病毒程序的病毒程序,即源病毒程序的变种。
这也许就是病毒种类繁多、复杂的原因之一。
⑥破坏性。
计算机病毒的破坏性取决于计算机病毒制造者的目的和水平,它可以直接破坏计算机数据信息、抢占系统资源、影响计算机运行速度以及对计算机硬件构成破坏等。
了解计算机病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了解计算机病的发展历程与趋势计算机病毒是指一种能够通过自我复制并传播于计算机系统中的恶意代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病毒也逐渐演化并呈现出多种形态和攻击方式。
本文将探讨计算机病毒的发展历程以及未来的趋势。
1. 起源计算机病毒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
当时,计算机网络的规模还比较小,并且缺乏安全防护措施,这给了病毒传播的机会。
最早的计算机病毒并没有那么复杂,它们主要依赖于自身的复制能力在计算机系统中传播,例如著名的"Creeper"病毒。
这些病毒主要是为了展示自身能力而存在,并没有造成实质性的破坏。
2. 演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病毒也逐渐演化和进化。
在上世纪80年代初,随着IBM个人电脑的兴起,第一个具有破坏性的计算机病毒出现了。
名为"Brain"的病毒是第一个在PC平台上发现的病毒,它能感染软盘并隐藏在系统引导扇区中。
随后,计算机病毒的攻击方式也逐渐扩展。
病毒开始利用系统漏洞、恶意链接、网络传播等方式进行传播。
病毒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包括蠕虫、木马、间谍软件等,它们能够盗取用户隐私、破坏数据、控制计算机等。
3. 防护措施随着计算机病毒的不断演化,人们也意识到了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护措施。
如今,主流的计算机系统都带有防火墙、杀毒软件等安全工具,用以抵御计算机病毒的攻击。
此外,人们也意识到了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用户在使用计算机时,应该注意不轻信陌生链接、不下载未知来源的文件等。
同时,开发者也应该注重代码的安全性,在开发软件时考虑安全防护,及时修补漏洞。
4. 未来发展趋势在未来,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病毒的形态和攻击方式可能会更加复杂和隐蔽。
例如,病毒可能会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自我学习和适应环境,以规避防护措施;病毒也可能会利用物联网设备进行传播,影响更广泛的领域。
为了应对这种趋势,安全研究人员和开发者需要不断加强安全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关于计算机病毒类的论文
关于计算机病毒类的论文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
与此同时,在经历数次计算机病毒爆发灾难洗礼后,如何保障计算机的安全成为社会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计算机病毒类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计算机病毒类的论文范文一:计算机病毒及防范策略[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给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
然而,计算机病毒也如幽灵一般,严重地威胁人们对计算机的使用。
人们甚至因为计算机遭受病毒的攻击,造成了重大损失。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种类、来源和特点,并掌握相应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计算机病毒;程序;计算机系统;防范计算机病毒是人为编写的具有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的程序代码。
在一般情况下,它寄生于其他的计算机程序中,不是独立存在的。
它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和破坏功能,可入侵到计算机系统。
一旦计算机受到病毒侵入,系统数据就会丢失,系统会瘫痪,甚至硬件被破坏。
这给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造成危害,甚至还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为此,笔者着重分析了计算机病毒的种类、来源和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计算机病毒的种类计算机病毒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一是计算机蠕虫。
蠕虫的功能是自我复制并主动传播到网络系统上的其他计算机。
蠕虫与其他病毒不同的是,它不会寄生在其他程序中。
二是引导型病毒。
这种病毒是通过使计算机的硬盘或软盘的引导扇区受到感染来进行传播的。
它主要破坏的是计算机硬件。
三是宏病毒。
这种病毒是我们常见的一种病毒,它通过使数据文件受到感染来执行指令。
四是特洛伊木马。
这种病毒是一种计算机程序,它一般伪装成某种程序,用来迷惑操作者,如算命程序、计算机游戏程序等。
虽然它不会自我复制,也不能传播到别的计算机中去,但它可以破坏数据、骗取密码等。
五是病毒制造以及黑客工具。
黑客的工具程序样式繁多。
它是计算机病毒中破坏性最大的。
计算机病毒的起源和发展探析-计算机病毒论文-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病毒的起源和发展探析-计算机病毒论文-计算机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计算机病毒能够在计算机运行的过程中破坏其正常的功能,同时还可能造成数据的损坏和丢失,计算机病毒的特性和生物病毒是非常相似的,它会直接复制计算机的命令,同时在短时间内就传播到其他的地方,计算机病毒在传播的过程中具有非常强的隐蔽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它能够对数据产生非常明显的破坏。
1计算机病毒的起源1.1科学幻想起源说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科学家构想了一种能够独自完成复制,同时利用信息传播对计算机造成破坏,他将这种程序称为计算机病毒,这也是人类构想出来的第一个计算机病毒。
在这之后,人类通过多种方式对其进行发明和处理,所以从整体上来说也是通过这本书才开启了计算机病毒的发展之旅。
1.2游戏程序起源说在20世纪的70年代,计算机在生产和生活当中的普及程度还不是很高,美国的程序员在实验室当中编制出了能够吃掉对方的程序,这样就可以知道到底能否将对方的程序和相关的数据全部吃光,还有一些人认为这就是第一个病毒,但是这也只是一种假设。
1.3软件商保护软件起源说计算机软件是一种知识指向型的产品,因为人们在应用的过程中对软件资源的使用和保护存在着非常明显的不合理性,所以,也就出现了众多软件在没有许可的情况下就被随意复制,这样一来也就使得软件开发商的利益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2计算机病毒的发展2.1DOS引导阶段在20世纪的80年代,计算机病毒的主要类型是DOS引导型病毒,在这一过程中非常典型的两种病毒是小球病毒和势头病毒,在那个阶段,计算机硬件的种类不是很多,计算机本身也相对比较简单,一般情况下都是需要对软盘进行启动处理之后才能启动的。
引导型病毒是借助软盘当中的启动原理来是实现其目的的。
它们会对系统启动扇区进行全面的修改,在计算机启动的时候一定要首先能够对其进行全面的控制,这样也就可以有效的减少系统当中的内存,严重的还有可能会导致软盘读取中断,这样也就使得系统自身的运行效率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
计算机病毒发展史与防护论文
计算机病毒发展史与防护论文我国现在计算机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就是网络病毒,所以要加强计算机的网络安全,阻止病毒的侵入是发展现代计算机的重中之重。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病毒发展史与防护论文,供大家参考。
计算机病毒发展史与防护论文范文一:计算机病毒防控对策1计算机病毒的含义、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被明确定义,病毒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现今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给计算机病毒更多元的定义。
一种定义是能够实现自身复制且借助一定的载体存在的具有潜伏性、传染性和破坏性的程序,通过磁盘、磁带和网络等作为媒介传播扩散,能“传染”其它程序的程序。
另一种是通过磁盘、磁带和网络等作为媒介传播扩散,能“传染”其它程序的程序。
还有的定义是一种人为制造的程序,它能通过不同的途径潜伏或者寄生在各种存储媒体(如磁盘、内存)或程序里,当时机成熟会自己复制繁衍和传播,使计算机的资源受到不同程度的迫害。
故计算机病毒就是能够通过某种途径潜伏在计算机存储介质(或程序)里,当达到某种条件时即被激活的具有对计算机资源进行破坏的一组程序或指令集合。
计算机病毒是高技术犯罪,具有瞬时性、动态性和随机性。
它有自己显著的特征:第一,破坏性凡是由软件手段能触及到计算机资源的地方均可能受到计算机病毒的破坏。
其表现:占用CPU时间和内存开销,从而造成进程堵塞或破坏计算机内的文件,打乱屏幕的显示等。
第二,寄生性计算机病毒寄生在其他程序之中,当执行这个程序时,病毒就起破坏作用,而在未启动这个程序之前,它是不易被人发觉的。
第三,潜伏性第一种表现是专用采用病毒检测程序,否则病毒可以静静地躲在磁盘或磁带里呆上几天,甚至几年,等时机成熟,就会四处繁殖、扩散,继续为害。
潜伏性的第二种表现是,计算机病毒的内部往往有一种触发机制,不满足触发条件时,计算机病毒除了传染外不做什么破坏。
计算机病毒论文3篇
计算机病毒论文病毒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计算机安全问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病毒的种类和数量也不断增多,给计算机和网络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本文将从病毒的定义、种类、传播途径、危害以及防范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病毒的定义和种类病毒是一种能够自我复制的程序或代码,可植入到其他程序或系统中,以达到破坏系统、篡改数据、窃取信息的目的。
根据病毒的传播方式和破坏目的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文件病毒:感染文件,并将自己加入到被感染文件的执行代码中,当用户运行时,病毒代码也会被执行,从而破坏系统或窃取信息。
2、引导扇区病毒:感染硬盘的引导扇区或软盘的引导扇区,并在系统启动时被执行。
这种病毒往往会破坏系统资源,甚至彻底使系统崩溃。
3、宏病毒:感染Office文件中的宏代码,当用户打开并执行文件时,病毒也会被执行,常用于窃取机密文件或盗取账户信息等。
4、蠕虫病毒:利用网络或邮件等方式自我复制感染其他计算机,常用于攻击大型网络和网站,献祭带宽和资源。
5、木马病毒:伪装成正常软件植入到系统中,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收集用户信息、窃取密码、破坏系统等。
二、病毒的传播途径病毒的传播途径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可执行文件感染:用户通过下载和安装不安全的软件,或在不信任的网站下载病毒感染的文件,从而把病毒带入到计算机中。
2、媒介感染:用户通过U盘、移动硬盘等外部存储设备将病毒传入到计算机中。
3、网络感染:病毒利用网络传输和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传播,一旦感染到某一个计算机,就会通过网络传播到其他计算机。
4、软件漏洞感染:病毒利用软件漏洞进行自我繁殖。
三、病毒造成的危害计算机病毒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损坏系统:病毒会修改、删除、破坏重要的系统文件和目录,使计算机无法正常启动和使用。
2、盗取信息:病毒通过监视用户的活动、窃取敏感信息和账户密码等,对用户造成损失,甚至导致个人隐私泄露。
计算机病毒发展史论文
计算机病毒发展史论文范文一:计算机病毒网络传播模型分析计算机这一科技产品目前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计算机为我们带来了许多的便利,提升了人们生产生活水平,也使得科技改变生活这件事情被演绎的越来越精彩。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对于计算机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也应进行更为深刻的分析,提出有效的措施,降低这种问题出现的概率,提升计算机应用的可靠性。
在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过程中,出现了计算机网络中毒这一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对于计算机的使用者而言,轻则引起无法使用计算机,重则会导致重要信息丢失,带来经济方面的损失。
计算机网络中毒问题成为了制约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于计算机网络病毒的危害研究,目前已经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人们已经不断的对计算机网络病毒的传播和发展建立模型研究,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模型对计算机网络病毒的传播和发展进行研究,从中找出控制这些计算机网络病毒传播和发展的措施,从而提升计算机系统抵御网络病毒侵害,为广大网民营造一个安全高效的计算机网络环境。
一、计算机病毒的特征一非授权性正常的计算机程序,除去系统关键程序,其他部分都是由用户进行主动的调用,然后在计算机上提供软硬件的支持,直到用户完成操作,所以这些正常的程序是与用户的主观意愿相符合的,是可见并透明的,而对于计算机病毒而言,病毒首先是一种隐蔽性的程序,用户在使用计算机时,对其是不知情的,当用户使用那些被感染的正常程序时,这些病毒就得到了计算机的优先控制权,病毒进行的有关操作普通用户也是无法知晓的,更不可能预料其执行的结果。
二破坏性计算机病毒作为一种影响用户使用计算机的程序,其破坏性是不言而喻的。
这种病毒不仅会对正常程序进行感染,而且在严重的情况下,还会破坏计算机的硬件,这是一种恶性的破坏软件。
在计算机病毒作用的过程中,首先是攻击计算机的整个系统,最先被破坏的就是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系统一旦被破坏,用户的其他操作都是无法实现的。
计算机病毒发展趋势及防范措施-计算机病毒论文-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病毒发展趋势及防范措施-计算机病毒论文-计算机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计算机病毒逐渐渗透进社会的各个领域,包括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其对网络信息安全造成的威胁越来越大。
本文简要介绍了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发展历程及特点,并针对目前的网络安全现状提出了一些防范病毒的措施。
关键词:计算机;病毒;防范措施1引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来带了前所未有的效率和便利。
但计算机病毒作为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社会信息化进程发展的必然产物,其诞生却造成了计算机资源的损失与破坏,甚至可能造成社会性的灾难。
网络技术的兴起更是极大推动了计算机病毒的传播,对人们的威胁也与日俱增,世界各地每天遭受计算机病毒感染和攻击的数以万计。
[1]因此深入了解计算机病毒的起源与发展史,从而提出有效措施以便防范于未然成了当务之急。
2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国际上对于计算机病毒有着各种各样的定义,我国于1994年2月18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明确指出,“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3计算机病毒的发展3.1计算机病毒的雏形,计算机之父约翰冯诺依曼(JohnVonNeumann)在他的《复杂自动机组织》一书中提出了计算机程序能够在内存中自我复制。
3.2第一个计算机病毒1987年,巴基斯坦盗拷软件的风气盛行一时,一对经营贩卖个人计算机的巴基斯坦兄弟巴斯特(Basit)和阿姆捷特(Amjad)为了防止他们的软件被任意盗拷,编写出了一个叫作“C-BRAIN”的程序。
只要有人盗拷他们的软件,C-BRAIN就会发作,将盗拷者的剩余硬盘空间给“吃掉”。
虽然在当时这个病毒并没有太大的破坏性,但许多有心的同行以此为蓝图,衍生制作出一些该病毒的“变种”,以此为契机,许多个人或团队创作的新型病毒如雨后春笋似的纷纷涌现。
计算机病毒论文范文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和计算机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运用,计算机病毒也随之产生,给计算机系统带来了潜在的威胁和巨大破坏。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篇一《浅谈计算机病毒》摘要:本文将从计算机病毒的研究背景、计算机病毒的定义、特征、类型以及防治方面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1.Abtract:Thiarticefromcomai携带传播扩散。
由于这种病毒能够自我复制,一旦用户打开这个附件,“美丽杀手’镝毒就会使用Outoo按收件人的Outoo地址簿向前50名收件人自动复制发送,从而过载E—mai服务器或使之损坏。
“美丽杀手”病毒的扩散速度之快可达几何级数据计算,如果“美丽杀手”病毒能够按照理论上的速度传播,只需要繁殖5次就可以让全世界所有的网络用户都都收到—份。
“美丽杀手”病毒的最令人恐怖之处还不仅是拒绝电子邮件服务器而是使用户的非常敏感和核心的机密信息在不经意问通过电子邮件的反复传播和扩散而被泄漏出去,连扩散到了什么地方可能都不得而知。
>。
该病毒通过感染文件传播,可造成用户文件损坏,无法运行。
由于被该病毒感染的文件,图标会变为一只举着三炷香的熊猫,因此该病毒又被称作“熊猫烧香”。
它是一个能在WIN9X/NT/2000/Xa模板”,退出Word,文件的属性改成只读。
中将“宏病毒防护”选项打开。
—ova:病毒被识别后,对病毒所感染的程序可能发生的变化进行检查,清除病毒并使程序还原到感染前的状态,并清除所有被感染系统中的病毒从而使其无法继续传播。
一为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打上补丁每一个操作系统或应用软件都不可能是无缺陷或和漏洞的,这就使我们的计算机处于危险的境地。
黑客攻击这通过这种缺陷或漏洞对计算机进行网络远程攻击或直接攻击,因此要及时的为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打上最新的补丁。
二反病毒软件不可少杀毒软件英文名Anti-viruoftware,目前世界上反病毒软件众多,各有所长。
用户在装机时,应根据自身环境与使用习惯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反病毒软件。
有关计算机病毒的毕业论文范文
你还在为论文而忧愁吗?下面就让给大家分享几篇有关计算机病毒的毕业论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计算机病毒毕业论文一随着计算机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程度日益加深,计算机病毒也在科技的推动之下日益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困扰甚至对用户造成各种损失。
因此,采取适当手段防御计算机病毒,减少乃至避免病毒感染对计算机用户造成损失已经成为一项势在必行的任务。
1、计算机病毒的定义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为制造的程序,意在在计算机运行过程中对计算机的信息或系统进行破坏。
这种程序通常隐匿于一些可执行程序之中,而非独立存在,具备破坏性、传染性和潜伏性。
这种病毒程序对计算机的影响轻则降低运行速度,使之无法正常运行,重则会造成机器瘫痪,这将给用户造成不可预计的损失。
就是这种具备破坏作用的程序,人们称之为计算机病毒。
2、计算机病毒的特点一是攻击隐蔽性强。
这些计算机病毒往往能够以不易被察觉的形式悄无声息破坏计算机系统,等到被发现时,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二是繁殖能力强。
电脑一旦被病毒感染,就会感染其他计算机。
三是传染途径广。
软盘、有线及无线网络、硬件设备等都是病毒传播的有效媒介,病毒就是通过这些媒介自动入侵计算机并四处蔓延。
四是潜伏期长。
此种病毒在发作前可以长期潜伏于计算机之中,待条件成熟则进行破坏。
五是破坏力强、计算机病毒一旦发生作用,轻则导致系统无法正常运行,重则通过损坏数据和删除文件等方式致使整个计算机陷入瘫痪状态。
六是针对性强。
计算机病毒的效能能加以准确设计以适应各种环境和时机的需求。
3、计算机病毒的类型在不同范畴对计算机病毒类型有着不同的定义,以下就对计算机病毒的分类进行简要介绍:①引导区病毒。
引导区病毒即隐藏于硬盘或软盘引导区的病毒,当计算机从被病毒感染的硬盘或软盘启动时,隐藏于引导区的病毒就会发作;②文件型病毒。
文件型病毒主要寄存于一些文件之中,往往利用对病毒进行编码加密或者其他技术来伪装自己;③脚本病毒。
脚本病毒通过特殊语言脚本发挥作用,与此同时,它需要主软件或者其应用的环境可以对其进行准确的识别并翻译这种脚本语言中的指令;④“特洛伊木马”程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毒的发展史与特性计算机病毒被公认为数据安全的头号大敌,据调查显示全球每天就有1万个新病毒出现1,从1987年电脑病毒受到世界范围内的普遍重视,我国也于1989年首次发现电脑病毒。
目前,新型病毒正向更具破坏性、更加隐秘、感染率更高、传播速度更快等方向发展。
因此,必须深入了解电脑病毒的发展史与基本常识,加强对电脑病毒的防范。
病毒的设想:第一份关于计算机病毒理论的学术工作(虽然"病毒"一词在当时并未使用)于1949年由约翰·冯·诺伊曼完成。
当时是以"Theory and Organization of Complicated Automata"为题的一场在伊利诺伊大学的演讲,稍后改以"Theory of self-reproducing automata"为题出版。
冯·诺伊曼在他的论文中描述一个计算机程序如何复制其自身。
1972年,Veith Risak根据冯·诺伊曼在自我复制上的工作为基础发表"Self-reproducing automata with minimal information exchange"1一公司调查显示全球每天就有1万个新病毒出现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05-03-15.,新华网一文。
该文描述一个以西门子4004/35计算机系统为目标,用汇编语言编写,具有完整功能的计算机病毒。
1980年,Jürgen Kraus于多特蒙德大学撰写他的学位论文"Self-reproduction of programs"。
在他的论文中,他假设计算机程序可以表现出如同病毒般的行为。
“病毒”一词最早用来表达此意是在弗雷德·科恩(Fred Cohen)1984年的论文《电脑病毒实验》。
而病毒一词广为人知是得力于科幻小说。
一部是1970年代中期大卫·杰洛德(David Gerrold)的《When H.A.R.L.I.E. was One》,描述了一个叫“病毒”的程序和与之对战的叫“抗体”的程序;另一部是约翰·布鲁勒尔(John Brunner)1975年的小说《震荡波骑士》,描述了一个叫做“磁带蠕虫”、在网络上删除数据的程序。
2病毒雏形的诞生:1960年代初,贝尔实验室中等一群年轻的研究员制作出了称为Core War的小游戏供闲暇时消遣,将两个人所写的程序放入同一台电脑之后,这两个程序会互相攻击直到有一方失效为止。
这个以最终生存为目标的游戏程序运用了内存重写技术和受困时自我复制以脱离险境等防御其它程序攻击的手法,已经具有了一些计算机病毒的面貌,也被普遍认为是病毒程序的最初原型。
2黑色的病毒产业,新华网文件病毒时代:早期的计算机病毒大都采用将自己寄生于文件的方式进行传播,作为主要的文件交换方式,软盘乃至光盘等文件介质成为病毒滋生的温床。
不过在这个年代,病毒的破坏力普遍不强,病毒作者们热衷于显示一些稀奇古怪的信息,以告诉感染病毒的用户自己是被玩耍的对象。
不过在一些编写失误的病毒感染后,用户的程序可能会遭到破坏,不过这个时代的用户已经习惯于不断的从DOS软盘中复制干净的程序以恢复自己的工作环境。
事实上,文件病毒的统治即使到了今天也没有完全结束,它的基因一直被各种后裔所延续。
包括威金这样的现代化蠕虫,其中也集成了文件寄生机制,透过宿主文件进行感染、隐蔽和传播,已经成为病毒家族的通用战法。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精力旺盛的程序员掌握了更快速传播病毒的方法,纯粹的文件病毒开始走向了没落,文件病毒时代也悄悄地结束了。
宏病毒的盛行:由于办公应用软件的功能日益强大,将病毒代码植入到文档当中也可以达到植入可执行文件类似的效果,这让很多编写病毒的程序员欣喜不已,因为文档的交换频率要远远大过可执行文件。
这种基于办公软件宏功能的病毒被理所当然地称之为宏病毒,宏病毒的最早范例已经很难追溯,Concept作为一个典型的宏病毒程序一般被公认是这种病毒的开端。
当微软在打造自己的Office王朝时,肯定没有意识到伴随所生的这种影响深远的病毒种类。
有趣的一点在于,宏病毒的起源似乎就是来自于微软内部,而微软则将这种程序视为一个恶作剧,甚至有一些软件公司贸然地将宏病毒程序打包在自己的软件发行版中。
好在更多的人认识到了这类程序的危险性,否则这个事件真的有可能发展成为一个巨大的玩笑。
随着微软Office不断的发展,宏病毒也进入一个全盛的时期,甚至成为当年发作最多的病毒类型。
直到微软改进了自己的文档格式并采用了更严格的安全规则之后,宏病毒才逐步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3电子邮件病毒的狂欢:最初的电子邮件都是以文本形式存在的,虽然有可能携带恶意代码,但是病毒本身并不利用电子邮件进行传播。
例如,早期通过电子邮件传播的蠕虫病毒主要依靠操作系统和电子邮件服务的漏洞进行3浅析计算机病毒的危害与防范.万方.2019传播。
真正将电子邮件作为一个传播途径并引起广泛关注的病毒,是被称为Melissa的散播带毒邮件的病毒。
在1999年的3月,就像希腊神话中的女妖Medusa头上的毒蛇一样,Melissa将大量的电子发送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就好似巨浪一般席卷了全球用户的电子邮箱。
事实上,Melissa不仅仅是一个电子邮件病毒,它是一个多种元素的综合体,所采用的机制被之后出现的各种流行病毒所效仿,这使其在病毒发展史上具有非凡的意义。
例如,它利用了Word的宏机制、具有蠕虫病毒的繁殖特性、从Outlook地址簿中获得传播地址、使用带有社交工程意味的欺骗性邮件标题,难怪作者在病毒的代码中写下了“It's a new age!”的字样。
从Melissa开始,不断有病毒作者利用电子邮件作为传播机制以达到快速而广泛地传播病毒的目的,而Melissa 创下的病毒传播记录也在不断地被刷新。
也许没人能统计出有多少病毒是通过电子邮件传播的,不过至少在目前所发现的流行病毒中,能够通过电子邮件传播者要占到多数。
电子邮件应用的普及性和发送过程的便利性很适合用来进行病毒传播。
特别是当人们收到来自亲朋好友的邮件时,往往会降低警惕。
可能只有当他们发现自己陷入信任危机时,才会意识到自己成了病毒传播的“帮凶”。
网络蠕虫——病毒发展的里程碑:通过网络传播的蠕虫病毒,事实上在整个计算机病毒的现代史上处于统治地位,它的各种特性已经成为现代病毒的基准。
在1988年,莫里斯蠕虫的出现可以算是病毒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某大型机构安全主管Robert Morris博士的儿子Robert Tappan Morris编写了一个程序,这个程序可以在特定型号的UNIX主机之间传播。
尽管有多种不同版本的传说,但比较可信的说法是莫里斯只是为了编写一个探测网络范围和组成的程序,因为莫里斯蠕虫的机制是每感染一台主机就会向回传数据包。
该程序惊人的传播能力给美国尚处于襁褓阶段的网络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大量的带宽被占用,许多服务器都发生了异常。
莫里斯蠕虫可以通过网络传播,同时具有自我复制特性,这两点也被视为网络蠕虫的基本特性。
可能更为重要的一点在于,这个病毒的传播模式和所造成的破坏性后果令病毒研究团体认识到了病毒程序的威力。
尽管莫里斯蠕虫的释放极有可能是无心之失,但其示范性作用彻底将网络蠕虫时代的大幕拉开了。
在此后的时间里,蠕虫病毒的地位一直在不断增强,进入2000年之后更是达到了顶峰。
各种传播速度极快同时威力极大的网络蠕虫成为了最令计算机用户头痛的安全威胁。
当代:随着软件的大量应用,以及移动电子设备的普及,间谍软件、移动设备病毒等一些新的形式也开始出现。
感染策略:为了能够复制其自身,病毒必须能够运行代码并能够对内存运行写操作。
基于这个原因,许多病毒都是将自己附着在合法的可执行文件上。
如果用户企图运行该可执行文件,那么病毒就有机会运行。
病毒可以根据运行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分成两类。
非常驻型病毒会立即查找其它宿主并伺机加以感染,之后再将控制权交给被感染的应用程序。
常驻型病毒被运行时并不会查找其它宿主。
相反的,一个常驻型病毒会将自己加载内存并将控制权交给宿主。
该病毒于背景中运行并伺机感染其它目标。
传播途径和宿主:病毒主要通过网路浏览以及下载,电子邮件以及可移动磁盘等途径迅速传播。
逃避侦测的方法:隐蔽、自修改、随机加密、多态、变形。
主要特征详解:电脑病毒具有的不良特征有传播性、隐蔽性、感染性、潜伏性、可激发性、表现性或破坏性,通常表现两种以上所述的特征就可以认定该程序是病毒。
传播性。
会不断传播。
隐蔽性。
一般的病毒仅在数KB左右,这样除了传播快速之外,隐蔽性也极强。
部分病毒使用“无进程”技术或插入到某个系统必要的关键进程当中,所以在任务管理器中找不到它的单独运行进程。
而病毒自身一旦运行后,就会自己修改自己的文件名并隐藏在某个用户不常去的系统文件夹中,如果凭手工查找很难找到病毒。
感染性。
某些病毒具有感染性,比如感染中毒用户计算机上的可执行文件,通过这种方法达到自我复制,对自己生存保护的目的。
通常也可以利用网络共享的漏洞,复制并传播给邻近的计算机用户群,使邻里通过路由器上网的计算机或网吧的计算机的多台计算机的程序全部受到感染。
潜伏性。
部分病毒有一定的“潜伏期”,在特定的日子,如某个节日或者星期几按时爆发。
可激发性。
根据病毒作者的“需求”,设置触发病毒攻击的条件。
表现性。
病毒运行后,如果按照作者的设计,会有一定的表现特征:如CPU占用率100%,在用户无任何操作下读写硬盘或其他磁盘数据,蓝屏死机,鼠标右键无法使用等。
但这样明显的表现特征,反倒帮助被感染病毒者发现自己已经感染病毒,并对清除病毒很有帮助,隐蔽性就不存在了。
类型:1)网络病毒:通过计算机网络感染可执行文件的计算机病毒2)文件病毒:主攻计算机内文件的病毒3)引导型病毒:是一种主攻感染驱动扇区和硬盘系统引导扇区的病毒此外,还可以基于计算机特定算法对计算机病毒进行分类,主要病毒类型是:1)附带型病毒:通常附带于一个EXE文件上,其名称与EXE文件名相同,但扩展是不同的,一般不会破坏更改文件本身,但在DOS 读取时首先激活的就是这类病毒。
2)蠕虫病毒:它不会损害计算机文件和数据,它的破坏性主要取决于计算机网络的部署,可以使用计算机网络从一个计算机存储切换到另一个计算机存储来计算网络地址来感染病毒。
3)可变病毒:可以自行应用复杂的算法,很难发现,因为在另一个地方表现的内容和长度是不同的。
44浅析计算机病毒及预防的现实意义.万方.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