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一些认识

合集下载

理解财政货币政策,加强对社会经济政策的把握心得体会500字

理解财政货币政策,加强对社会经济政策的把握心得体会500字

理解财政货币政策,加强对社会经济政策的把握心得体会500

1.我一直对社会经济政策及其对我们的影响感到好奇。

因此,学习理解财政货币政策及其相关内容,让我有更深入的认识。

由于财政货币政策和社会经济政策是互相联系的,了解财政货币政策也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社会经济政策。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财政货币政策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涵盖了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的调节举措。

包括财政政策手段、货币政策手段、金融管制政策、税收政策、汇率政策和支出政策等。

这些政策有助于应对宏观经济结构性变化和外部环境变化,保障宏观经济稳定,调节市场经济,改善民生福祉。

此外,我还了解到,财政货币政策的实施要考虑复杂的因素,涉及政策目标、宏观经济变化情况、金融市场发展情况和社会因素等。

因此,制定财政货币政策时,需要综合考虑,根据当前宏观经济变化及金融市场发展情况,合理确定政策措施,达到政策目标。

通过理解财政货币政策,我认识到财政货币政策及其实施对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能够起到调节宏观经济的作用,以及促进社会和谐和发展。

此外,从宏观经济发展把握到财政货币政策的灵活有效实施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也至关重要,必须仔细分析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科学预测,指出财政货币政策的具体实施办法。

在学习财政货币政策的过程中,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加强对社会
经济政策的把握及相应的政策调整是十分重要的。

应急政策也应根据实际情况科学确定,以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

当前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及其原因

当前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及其原因

当前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及其原因当前,我国所实行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失为眼下的“最优”政策组合。

目前情况下,政府需要通过“稳健的货币政策”,对信贷投放、货币发行,特别是热钱流入,适当地进行控制。

或许也意味着整个应对金融危机的刺激政策正式开始逐步退出。

实行上述政策的原因:一、积极的财政政策1、我国目前就业形势严峻。

大量劳动者长不到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这就要求就业者提高自己的就业素质(文化素质和劳动素质)。

而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了教育上的支出,也扩大了社会福利保障支出,这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

2、经过金融危机后,我国国民经济虽然得到较好的恢复,但是还是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国内的物价还是呈增长趋势,此时可以说是经济过冷,国家财政盈余。

人们不愿意花钱消费,都选择了储蓄。

所以国家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拉动国内需求,刺激消费,加快经济的恢复。

二、稳健的货币政策1、货币政策改为稳健表明,金融危机后新兴市场国家已逐步采取退出政策。

随着近来通胀压力明显增加,及国外经济环境明显变化,近一步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条件已经逐步发生了变化,各方普遍认为,政策转向已势在必行。

2、目前国际、国内经济复苏的前景并不明确。

尤其是海外因素,美国经济复苏是否反复,欧洲债务危机是否蔓延恶化,重重疑问都尚未完全解决。

2011年中国很可能面临“增量滞涨”的局面,即经济增长趋势放缓,伴随着通胀加速攀升,实属“两难”局面。

而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将可以为此“留一手”。

譬如针对经济中需求不足的问题,就可以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来振兴消费;此外,还可以通过财政支出的办法来进行部分项目的投资。

其实,实施“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期间开工的大量项目,尚在建设中,需要后续建设资金。

从这个层面看,财政政策在2011年将被动扩张。

此外,政府为加大在保障性住房等民生工程和公共服务方面的投资,也有进一步扩张的动力。

结合ISLM曲线分析当前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结合ISLM曲线分析当前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结合ISLM曲线分析当前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当前全球经济环境下,各国都在不断调整和优化自己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应对经济的波动和挑战。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亦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通过结合ISLM曲线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我国目前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ISLM模型是一种宏观经济学的模型,由收入支出平衡(IS)曲线和货币供应量和货币需求相等(LM)曲线组成。

IS曲线代表了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利率之间的关系,而LM曲线则表示货币供求平衡时的利率和产出水平。

首先,我们来分析我国的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国家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的一种手段。

我国在近年来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增加政府支出,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福利方面的支出,以推动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

在ISLM模型中,增加政府支出将导致IS曲线向右移动,即国内生产总值增加。

当政府增加投资,特别是在基础设施领域增加投入时,会刺激私人投资和消费,进一步拉动经济增长。

同时,政府支出的增加还会带动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促进就业的增加,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进而增加消费需求。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我国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指央行通过调整货币供给量和利率,影响经济的一种手段。

近年来,我国的货币政策相对稳健,央行保持了适度的流动性和利率水平,以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和控制通胀。

在ISLM模型中,央行的货币政策会通过改变货币供给量和利率来影响LM曲线。

如果央行降低利率或增加货币供给量,LM曲线将向右移动,利率降低,推动私人投资和消费的增长,从而刺激经济增长。

此外,适度的通胀目标也是货币政策的一部分,通胀率的控制有助于维持价格稳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

当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同方向发力时,其效果会得到进一步增强。

比如,当财政政策通过增加政府支出来刺激经济增长时,货币政策可以进一步降低利率来促进投资和消费的增长,从而加大对经济的刺激。

当前货币政策的认识与建议

当前货币政策的认识与建议
点 也 就顺 理 成 章 。
币 注水
从 国 内看 , 年 以来 , 国经 济 增 速 总 体 趋 缓 , 今 我 第 二季 度 增 速 “ 8 , 8月 的宏 观 数据 并 未 显 现 出 破 ”7、 转 好迹 象 , 济下 行 压 力在 持 续 加 大 : 是进 出 口增 经 一
速 大 幅 波 动并 放 缓 。2 1 0 2年 8 . 国 进 出 口总值 月 我
【 图分 类 号 】 8 01 中 F2 .
【 献标 识 码 】 文 A
【 章 编 号]0 6 19 2 1 )0 0 2 — 4 文 10 — 6 X(0 2 1— 0 6 0
胡 少 维 , 家信 息 中心 预 测 部 副研 究 员 。( 京 1 0 4 ) 国 北 0亿 美 元 , 比略增 02 2 28 同 .%。其 中出 口 17 . 7 97 3
亿 美 元 。 比增 长 2 % ; 口 1 1. 亿 美 元 , 比 同 . 进 7 5 31 3 同
下 降 26 .%。二是 投 资增 长 的 动力 仍 然不 足 。 0 2年 21
从 国外 看 . 在世 界 经 济复 苏 缓 慢 的情 况 下 , 发 各
至 21 0 5年年 中。值 得 注 意 的是 , 联储 此 轮 量 化 宽 美
松 并 没 有 设 定 时 间和 规 模 ,美 联 储 主 席 伯 南 克 表
增 速 的降 幅 , 给 面 与需 求 面 的偏 离 , 明去 库存 的 供 表
压 力 仍 然 较大 。特别 是 电力增 长 率 、狭 义 货 币供 应
金 融 与经 济
ou n r al
2 1 .0 021
Fi an eat Ec no is n c t d o m c

货币发行政策的认识

货币发行政策的认识

货币发行政策的认识货币发行政策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经济学名词,它指的是政府或中央银行在不断调整货币供应量来控制通货膨胀,以及维持宏观经济稳定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货币发行政策是实现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手段之一。

货币发行政策的目的是调节宏观经济的结构,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它的主要目的是保持通货膨胀的控制,调节流动性,改善宏观经济结构,优化货币供给,利用货币政策来改善国际收支,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因此,货币发行政策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货币发行政策的有效开展,首先要求对货币发行政策有深刻的认识,明晰它的宗旨与内容,以及它的作用和影响。

其次,要把握发行政策的正确方向,避开发行政策的容易受影响的方面,例如将注意力集中在市场的流动性以及经济的稳定性上,调节货币供应,以及实施投机政策等,要切实防止金融活动过度繁复导致金融风险增加,有效降低通货膨胀,达到经济稳定目的。

一般来说,货币发行政策采用的政策手段有两种,一种是定向货币发行,一种是投放货币。

定向货币发行是指政府及其中央银行,通过定向货币发行方式,将货币融入实体经济,增加社会投资,来改善宏观经济结构。

投放货币是指政府及其中央银行,通过供给货币,把货币注入市场,改善流动性,调整宏观经济,以及维护通货膨胀率,实现货币政策的目的。

此外,货币发行政策还应该注意到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经济、金融和投机市场的变化,要通过科学的分析,运用合理的政策,最大限度地满足宏观经济需求,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并且加强监督,防止出现金融风险。

综上所述,货币发行政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能够调节宏观经济,稳定社会,抑制通货膨胀,而且可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因此,要完善货币发行政策,有效实施,从而达到经济稳定的目的,有助于我国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

对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一些认识

对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一些认识
向投 资 的 转 化 。 事 实 上 ,始 于 l 9 6年 5月 的 降 息 也 出 现 了 类 似 的 问 9
题 , 观 经 济 对 利 率 下 降 的反 应 迟 缓 而 微 弱 。 以 断 言 , 宏 可 如 果 我 国利 率 在 现 有 水 平 之 上 继 续 降 息 ,结 果 迟 早 会 出现 流 动 性 陷 阱 。因 此 , 一 步 下 调 存 贷 款 利 率 的 空 间 非 常 有 限 , 进 利 率 政 策 实 际 已经 基 本 走 到 尽 头 。
维普资讯

DR C
DEV ELOPM ENT RESEA RCH CENTRE OF THE STATE CO U NCI . L PRC
国务 院 发 展 研 究 中 心
调 查 研 究 报 告
内 部 资 料 2 0 0 2年 1 0月 1 日 8
有 18 。 .



我 们 的 利 率 政 策 究 竟 能 走 多 远
真 正 意 义 上 的第 八 次 降 息 出现 在 2 0 0 2年 2月 : 1年 期 存 款 利 率 从 2 2 降为 1 9 , .5 .8 1年 期 贷 款 利 率 从 5 8 .5
降为 5 3 , 备 金 存 款 利 率 从 2 0 下 调 到 1 8 , 0 .1 准 .7 .9 2
份 的 0 7 。 而 自此 之 后 , 融机 构 存 贷 款 同 比 增 长 率 差 . 然 金
很 快 回升 , 大 在 而
低 于 20 0 2年 2月 同 比增 长 率 差 的水 平 。这 充 分 显 示 ,第 八
次 利 率 下 调 已经 很 难 促 使 商 业 银 行 资 金 更 多地 实 现 从 储 蓄

我国货币政策的时滞性思考

我国货币政策的时滞性思考
了 阐述 。弗里 德曼 通 过统 计方 法 验证 了休 谟 理论 的 正确 性 , 费 而 雪则首次提出物价变动影响利率变动的货币时滞理论 。 弗里德曼 对 货 币政 策 的时滞 性研 究 贡献 最 大 , 运 用 比较 分析 法 与相 关 回 他 归法进 行 时滞期 的估 计 , 以后 的实 证研 究奠 定 了基 础 。 为
4 政 策 建 议 .
20 年 到2 0 年9 07 0 8 月法 定 存 款 准 备金 率 调 整 了 1次 , 此期 3 在
间, 金融机构的存款利率 , 贷款利率不 断地提高。然而 中央银行 所采取 的一系列措施并没有使货币供 给量下降 ,相反在货币政 策 实 施 后 的一 定 时 期 内 , 价 不 断 创 新 高 , 价 也并 没有 回 落 , 股 房
技术与市场
第 1卷第6 0 9 6 期2 0 年
翁 管 理
我 国货币政 策 的时滞性思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魏 静
四川大 学经 济 学院 成都 606 104
摘 要 : 币政 策存 在 时 滞 性 , 目前 大 多数 学 者 普 遍 接 受 的 观 点 。正 确 认 识 货 币政 策 的 时 滞 性 , 货 是 有利 于 '局提 高 货 3 -
币政 策 的有 效性 , 同时规 避 非 适 时 的货 币政 策 实施 后 对 经 济 产 生 负 面影 响 。 本 文将 回 顾 货 币政 策 时 滞 性 的 相 关 理 论 , 探
讨 我 国 当前 的 货 币政 策 时 滞 性 , 提 出缩 短 货 币政 策 时 滞 性 的 有 效 途径 以及 政 策 建议 。 并
的独 立 性 , 有 很 强 的现 实 意 义 。 具 正确 处 理财 政 与 中央 银 行 的关 系, 增强 中央银行 的地位 , 从而减少决策时滞。加强货币政策 的

货币政策变迁的认识

货币政策变迁的认识

货币政策变迁是指货币政策的调整和变化。

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和金融市场的发展,货币政策也需要不断地调整和优化,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对货币政策变迁的认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货币政策变迁的原因:货币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是由中央银行完成的,其目的是为了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物价稳定、就业充分等宏观经济目标。

因此,货币政策的变迁也是由于经济形势的变化和政策目标的调整所引起的。

2. 货币政策工具的变化: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货币政策工具也在不断地变化和演进。

例如,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而现代的货币政策工具则包括定向降准、中期借贷便利等。

3. 货币政策效果的评估: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需要进行科学评估,以确定政策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评估货币政策的效果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经济增长、物价、就业率等指标的变化,以及政策对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影响等。

4. 货币政策与其他政策的协调:货币政策只是宏观经济政策的一部分,还需要与其他政策进行协调配合,才能更好地实现宏观经济目标。

例如,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都需要与货币政策相互协调,以共同推动经济的稳定发展。

总之,对货币政策变迁的认识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政策变迁的原因、工具的变化、效果的评估以及与其他政策的协调等。

只有全面
深入地了解货币政策的变迁,才能更好地把握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政策走向。

对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一些认识

对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一些认识

对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一些认识【摘要】中国的货币政策在当今经济环境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货币政策工具和调控目标的选择直接影响着经济的稳定发展。

宽松货币政策可以刺激经济增长,但也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

相反,紧缩货币政策可以抑制通货膨胀,但也可能拖累经济增长。

当前我国实施的货币政策措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面临着许多挑战,需要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控方向应当是稳健中性,未来的发展趋势可能会趋向更加灵活和市场化。

只有深入理解和把握好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一些认识,才能更好地应对经济发展中的各种挑战和风险。

【关键词】货币政策、中国、工具、调控目标、宽松政策、紧缩政策、措施、挑战、应对措施、调控方向、发展趋势、认识。

1. 引言1.1 货币政策的重要性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经济发展和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调控货币供给和利率水平,货币政策可以影响整个经济系统的运行。

货币政策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货币政策可以调控经济的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通过适当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可以影响市场利率和资金成本,从而影响企业和个人的消费和投资行为,促进经济活动的增加,推动经济增长。

货币政策可以稳定物价水平。

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对经济都会产生不利影响,而货币政策可以通过控制货币供给来维持物价稳定,保持经济的健康发展。

货币政策还可以调节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

通过调整货币政策,可以引导资金流向不同行业和部门,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提高经济效益。

货币政策在维护经济稳定、促进经济增长、保持物价稳定和调节经济结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1.2 中国的货币政策背景中国的货币政策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实行了计划经济体制,货币政策主要以价格控制和定量控制为主。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中国逐渐向市场经济转型,货币政策也从计划性转变为市场化。

我国货币政策存在的几个问题

我国货币政策存在的几个问题

我国货币政策存在的几个问题论文报告一、中国货币政策存在的几个问题1. 货币波动的不稳定性2. 金融体制改革缺失3.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4. 外部因素对货币政策的影响5. 利率调控的难度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货币政策的重要性日益突显。

然而,当前中国货币政策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1. 货币波动的不稳定性在我国经济中,货币波动不稳定是一大问题。

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货币的价值往往会出现较大的波动,这会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宏观调控。

此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货币供给推动的通胀压力也在不断加大,一旦通胀加剧,就有可能导致经济失去发展的动力。

2. 金融体制改革缺失在货币政策中,金融体制改革是十分必要的一环。

但目前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还存在很大的缺失,传统的银行体系仍然是主流,此外,市场化程度不够,政策性银行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市场的自主运作。

更为关键的是,监管机构的监管能力还需提高,这对于保证金融市场的公正、公平和透明显得尤为重要。

3.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货币政策最直接的落实机制,而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仍然不够顺畅。

这主要是因为我国货币市场中存在诸多影响货币政策的因素,如利率市场化程度低,债券市场稳定性较差等因素。

此外,当前一些财政政策的限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货币政策的传导。

4. 外部因素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我国是开放型经济,外部因素的干扰是经济稳定运行面临的重大挑战。

在货币政策方面,外部因素包括国际汇率波动、国际金融市场风险等,这些因素都会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执行产生影响。

此外,当前我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化程度还不够高,这会使外部因素所带来的影响更加剧烈。

5. 利率调控的难度利率调控是货币政策执行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当前我国利率调控仍然存在一些难点。

一方面,银行间市场利率与实际经济利率的匹配性不够,这会影响经济企业的融资成本;另一方面,当前实行的ICMM(利率市场化)政策由于操作难度大,直接影响了市场预期的稳定性。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分析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分析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货币政策已成为稳定经济、促进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但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们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货币政策挑战,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成为我们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货币政策面临的挑战一、通胀压力增加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物价也随之上涨,尤其是近年来国内外贸易摩擦不断加剧,一些重要商品价格上涨,推动了我国经济进入了通胀周期。

通货膨胀将导致投资回报率的下降,企业利润的下降,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二、科技进步带来的货币创造压力现在,随着我国技术的进步,现代化支付方式的普及,货币供应的增长率将会快于经济增长的速度。

这就需要货币政策的调整,以保证货币不会过多地流入金融市场,进一步推高资产价格。

三、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带来的冲击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经常会对中国货币市场产生影响,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加速也可能会让国际资本从境外进入中国市场。

在此过程中,中国货币和金融市场的灵活性、透明度和流动性将面临更大的风险和压力。

一旦发生外部冲击,我国货币市场可能无法完全抵御影响。

对策分析一、加强调控力度,维护价格稳定为了应对通胀压力,货币政策需要加强调控力度。

央行可以采用加息、降息等方式来调整货币政策,通过稳定价格来控制通货膨胀。

二、优化货币政策的管理结构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货币供应方式也在不断的变化。

因此,货币政策的管理结构需要不断优化,以适应新形势下的货币供应和金融创新。

三、加强金融市场监管对于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中国政府应加强监管,制定更严格的规定和措施。

央行可以通过释放流动性和调整货币政策来应对市场波动,从而维护市场的稳定。

四、加速金融市场改革加速金融市场改革,增强金融体系的透明度和流动性。

中国还应该推动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和商品化,以提高监管和市场化水平,降低风险。

总结货币政策是中国经济成功发展的基石。

要应对货币政策所面临的挑战,需要央行和政府紧密合作,加强监管,设定更加强有力、灵活的货币政策框架,推动金融市场改革,提升金融市场的透明度、流动性和国际化水平,从而使我们的货币政策更加有效,以助推中国经济持续发展。

结合ISLM曲线分析当前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结合ISLM曲线分析当前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结合ISLM曲线分析当前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结合IS-LM曲线分析当前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两大重要工具。

财政政策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活动,而货币政策则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对经济进行调控。

本文将结合IS-LM曲线来分析当前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一、IS-LM模型简介IS-LM模型是一种描述宏观经济的基本模型,用来分析国民收入和利率之间的相互关系。

IS曲线表示商品市场的平衡,LMe曲线表示货币市场的平衡,两者相交点的坐标即为宏观经济的平衡点。

二、当前我国的财政政策由于当前经济增速放缓、企业盈利下滑等问题,我国政府积极采取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

其中,减税是主要手段之一。

通过减少企业和个人的税负,政府希望提高企业利润和个人可支配收入,从而增加投资和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此时,我们可以根据IS-LM模型来分析其效果。

在IS-LM模型中,财政政策通过IS曲线来展示其影响。

当政府减税时,企业和个人的可支配收入增加,导致消费需求上升,使IS曲线向右移动。

随着IS曲线的右移,国内生产总值也会增加,从而实现经济增长。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财政政策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减税的规模,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例如,如果市场预期经济将来可能不稳定,减税将不能有效刺激企业和个人的消费意愿,从而减少了财政政策的效果。

三、当前我国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央行调控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的手段,以实现经济平稳增长和价格稳定。

当前我国的货币政策主要围绕着宽松与收紧之间的平衡。

首先,央行可以通过降低利率来实施宽松货币政策。

通过降低利率,央行希望鼓励企业和个人增加投资和消费,扩大经济活动。

在IS-LM模型中,宽松货币政策会导致LMe曲线向右移动,降低利率,促进货币市场的平衡,并提高整体需求,从而增加国内生产总值。

另一方面,央行也需要考虑通胀风险,特别是在经济过热时。

此时,央行可能采取收紧货币政策,提高利率限制货币供应量。

货币政策:科学还是艺术—兼论对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启示

货币政策:科学还是艺术—兼论对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启示
2 总第 0 0 ( 9 年第5 期

2 0期 ) 2
学 E I 论 U AC D术 F R坛 A MC O M
N . ,0 9 O 520 ( u lt e O 2 0 C muai l N . 2 ) vy
货 币 政 策 :科 学 还 是 艺 术
兼论 对 当 前我 国货 币政 策 的 启 示
中又都存在各 自的局限性 , 在实际操作中具有很大
的灵 活 性 , 要 中央 银 行 家 的审 时 度 势 和灵 活 把 需
握, 也即货 币政策的艺术性 。因此, ldr 19 ) B ne(97 i 的观点在今天仍颇具借鉴意义 , 即货币政策的科学 性与艺术性在实践 中是难 以分割 和同等重要 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当前 , 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动荡不定 , 国内经济
运行态势复杂多变 , 通胀与通缩 之间往往仅是 “ 一
构如下 : 第二部分详细分析货 币政策 的科学性 ; 第
三部分深入探讨货币政策的艺术性 ; 四部分给出 第
线天” 如何提高货币政 策的科学性 和艺术 性 , , 增
结论及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几点启示。
- _
[ 文献标 识码 ]A
[ 章编号 ] 10 43 (09 0 00 0 文 04— 44 20 )5— 12— 5
-L J-
・ -




强货币政策调控 的预见性 、 针对性和灵活性 , 是我 国货币政策所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本文认为 , 有
货币政策是一 门实证性很强的科学 , 理论和实
币政策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从
而有 助于 深刻 理解 货 币政 策 科 学 性 与艺 术 性之 间

对当前货币政策的些认识

对当前货币政策的些认识

对当前货币政策的些认识当前货币政策是国家制定并实施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之一,主要目的是通过调整货币供应、利息水平和汇率等手段,控制通货膨胀率、促进经济增长、维护金融稳定。

以下是我对当前货币政策的一些认识:首先,当前货币政策的取向是稳健中性。

稳健中性货币政策指的是根据实际经济形势和经济发展阶段制定适当的货币政策,既不过分收紧也不过分宽松,力求保持货币和经济的总量平衡,以达到稳定物价、实现经济增长和推动就业的目标。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倾向于保持稳健中性,力求维持经济发展的平稳增长。

其次,当前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稳定物价。

保持物价稳定是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也是维护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

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有着十分严重的影响,可能导致财产流失、失业率上升、生活水平下降等问题。

基于此,当前货币政策的主要任务就是控制物价上涨,确保物价在适度的水平上波动。

第三,当前货币政策的工具和手段主要包括利率和货币供应调控等。

此外还有汇率、存款准备金率等一系列手段。

一般来讲,货币政策的工具主要是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在货币政策中处于核心地位。

央行通过调整利率和货币供应量等手段,管理货币市场供求,用以调整实际利率、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营造有益于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的环境。

最后,当前货币政策也强调了不断优化货币政策框架和制度体系。

一些新的制度或改革已经或正在得到推行,比如利率市场化、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完善、外汇市场开放等,进一步提升货币政策的科学性、透明度和灵活性,从而更好地适应现代经济的需要。

总之,我国当前货币政策是以稳健中性为取向,以稳定物价为主要目标,采取利率、货币供应调控等手段,加强制度改革等,使其逐渐丰富和完善。

这是推动我国经济平稳增长、实现全面开放、提高民生福利等目标的重要手段。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效果分析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效果分析
金融 投资
当前我 国货 币政策 效果分析
口文 /李 叶 杜 丽颖
( 河北经贸大学研 究生学院 河北 ・ 石家庄 )
[ 提要] 本文以次贷危机为背景, 对我国 至通货膨胀。显然, 我们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并 国资本市场能够有效地将中国货币政策的信 货币政策与 H I C I P 及 P 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没有把资产价格尤其是房地产价格考虑在内。 息传导到中国实物经济。孙伯良、 于黄以此为
R = .7 7 2 08 2 ,
14 o .7 o
2 08 7 , 1 08 , W = = .6 0 F: 5 .8 D
该模型无论是其整体拟合效果还是显著 修正目前以货币总量为中介 目标的货 币政策
立场 , 当产 出缺 口为正 ( 和 通胀 缺 口超过 性水平都很好, 负) 参数估计值 M 在 t 0 统计量 5 操作框架可能是不可避免的, % 但由于 目 前我国
( 低于) 标值时, 目 应提高( 降低) 实际利率。也 的检验水平上显著, 0的增加与居民消费价 还没有一个指标可以完美地取代货币供应量 M 即强调央行制定政策时应将利率水平保持中 格指数 (P) 在短期内, 我们还 C I显著正相关, 然而 C I M 、 2 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P 与 1M 性, 使之对经济既不起刺激作用也不起抑制作 无明显相关关系。将模型 1 2进行对 比, 和 不 是 应当着眼于金融 体制的改 革来推动 货 币调 货币政策当局在设定货 用,其 目的在于形成一个稳定的利率环境, 避 难发现: 影响 C I P 的货币供给量主要是 M : O而 控机制的改革和完善。 免利率波动与经济走势的背离扰乱经济运行。 影响 H I P 的因素主要为广义货币供给量 M 。 2 而且利率指标的相关性、 可测性和可控性都优 币政策时应该充分考虑到房地产市场对货 币

当前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解读

当前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解读

当前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解读1.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内涵财政政策是指政府运用财政手段调控经济运行和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主要包括政府收支预算、税收政策、财政补贴等一系列措施。

而货币政策则是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控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以达到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和维护金融稳定的目标。

2. 当前我国的财政政策当前我国的财政政策以积极的财政政策为主导。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推出了一系列的财政刺激计划,加大了政府的财政支出,以促进市场活力、稳定经济增长。

我国也通过适当的税收政策和财政补贴来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3. 当前我国的货币政策当前我国的货币政策以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为主导。

在保持货币供应量合理增长的中央银行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维护金融稳定和防范金融风险。

通过适当调整利率、定向降准和公开市场操作等方式,来平衡流动性和控制通货膨胀。

4. 对当前政策的个人观点和理解在当前经济环境下,积极的财政政策可以有效地拉动需求、稳定市场,促进经济增长。

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则可以保持通货膨胀在合理水平内。

这两种政策相互配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经济稳步增长。

总结与回顾当前我国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均以稳定经济、保持金融稳定为目标。

政府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来支持实体经济,而中央银行则以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来保持货币供应和通货膨胀在合理水平内。

这两种政策相互支持、相互配合,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通过上述分析,相信您对当前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了全面、深刻的理解。

希望本文的解读能够帮助您更好地把握经济形势,做出明智的决策。

我们可以看到,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压力。

国际贸易摩擦、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等因素都可能对我国的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

我们需要更加灵活地调整政策,有效化解各种风险,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在财政政策方面,除了继续积极的财政政策外,我们也需要更加注重财政支出的效益和结构性调整。

对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一些认识

对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一些认识

对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一些认识【摘要】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性在于稳定经济,实现经济增长和控制通货膨胀,其主要目标包括维护货币稳定、促进经济增长和实现就业。

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利率调控、公开市场操作等,对经济发展有积极影响。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取向为稳健中性,实施效果显著,但也存在一些挑战。

货币政策调整和优化是必要的,应更加灵活应对不确定性。

我国货币政策的稳健性需得到重视,建议加强政策协调和监管,促进金融市场健康发展。

未来我国货币政策发展方向将更加注重逆周期调节,强化信贷政策引导作用,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

【关键词】货币政策,重要性,主要目标,工具种类,作用,取向,实施效果,经济发展,影响,调整,优化,稳健性,建议,未来发展方向1. 引言1.1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性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运行的稳定和发展。

通过调控货币供应量和流动性,货币政策可以控制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速度,实现经济的平稳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货币政策对于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和防范金融风险具有重要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的灵活运用可以有效应对金融市场波动和风险事件,保障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

货币政策还是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和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

通过适时调整货币政策目标和手段,可以引导资源配置向高效领域集中,推动经济结构优化,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和长期繁荣。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性不可忽视,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科学制定和有效实施货币政策,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1.2 我国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我国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主要包括维护货币稳定、促进经济增长、调节金融市场和促进就业等方面。

维护货币稳定是我国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之一。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都会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货币政策旨在稳定物价水平,防止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促进经济增长也是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

对货币政策的理解

对货币政策的理解

对货币政策的理解一、前言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持经济稳定、促进经济增长、控制通货膨胀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对货币政策进行全面的理解和阐述,以期为读者提供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二、货币政策的概念货币政策是指国家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手段来影响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和发展的一种宏观经济政策。

其主要目标是维护通货稳定,促进经济增长,保持就业水平等。

三、货币政策的类型1.紧缩型货币政策:通过加强对信贷市场的控制,降低银行贷款利率等手段来控制通货膨胀。

2.扩张型货币政策:通过提高银行贷款利率,放松信贷市场管制等手段来刺激经济增长。

3.中性型货币政策:既不过于紧缩也不过于扩张,保持适度稳定。

四、货币政策的工具1.利率政策:通过调整银行贷款利率、存款利率等手段来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市场的运行。

2.公开市场操作:通过购买或出售国债等金融工具来调节货币供应量。

3.存款准备金率政策:通过调整商业银行必须保留的存款比例来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市场的运行。

五、货币政策的目标1.维护通货稳定:保持物价稳定,防止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2.促进经济增长:刺激投资和消费,提高经济增长速度。

3.保持就业水平:促进经济增长,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六、货币政策的实施1.央行是实施货币政策的主体,其需要根据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和目标来制定相应的政策方针。

2.央行需要与其他部门紧密合作,如财政部门、监管机构等,共同推动货币政策的实施。

3.央行需要及时调整政策,根据经济形势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七、货币政策的影响1.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货币政策可以刺激或抑制经济增长。

2.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货币政策可以控制通货膨胀水平。

3.对汇率的影响:货币政策可以影响国内外汇率的变化。

八、结语货币政策作为宏观经济政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实施和效果对于国家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其理解和认识,积极参与到宏观经济决策中来,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浅析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特点

浅析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特点
维普资讯
金融与财务
浅肖我货政的点 析翦国币策特
浅析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特点
周明 周述 忠 ( 桂林空军学院教研部 摘 广西桂林 5 10 ;桂林工学院旅 游管理学院 404 广西桂 林 5 10) 404 要:为抑制 当前我 国宏观经济运行 中货 币信贷增长过快 的趋势 ,央行综合运用各种货 币政 策工具 ,实施 了一 系列 肾缩性货 币政策。
然 后才使 1 乃至 Y 发生变化。根据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 导机 制理 率会相应 上升 : 升的利 率将会 抑制投 资, 上 并 I 起总支 出的减 少, 而 进
5月 1 和 6月 1 7日 3日,央 行先 后对放 贷 “ ”的商业银行各发行 论 , 超速 在紧缩性货币政策下 , 假定货币供给减少 , 如果产 出水平不变 ,利



比上年同期提高 2 个百分点以上。二、 上半年金 融机构 人民币各项存款 所愿 意持有的货 币量 从而必然减少支 出; 支出的减少使得投 资结构单 余额为 3 ・ l 5万亿元 ,同比增长 1・ %,其 中居民存款增加 1 2 8 86 3 . 万亿 ‘ 一化 即在投资收益发生对 比变化的情况下 , 4 金融资产的投资行年会期间明确表示 :“ 了实现更好 与原来 的均衡水平相 比,可能利息率更低 ,而产 出量则更高。 为 的经济结构 ,央行将作出政策调整 ,但同时将适度收紧货币政策” 。根 与凯恩斯学派不同 ,货币学派认为 ,利率 r 在货 币传导机制 中不起
据这一表述 ,紧缩仍将是 我国下 阶段货币政策的基调。 重要作用 , 应更强调货币供应量在整个 传导机 制上的直 接效 果 这 是 因
, , 。
在 20 0 6年上半年 的贷款增加 了近 10 0 0亿 ,多增部分 占新增贷 款的 指标也好

当前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解读

当前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解读

当前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解读当前,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维护经济稳定、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财政政策主要通过调整财政收支和运用财政手段,影响经济运行,而货币政策则通过调整货币供应和利率等相关因素,对金融市场进行引导,进而影响经济发展。

首先,当前我国的财政政策着重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由于疫情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政策,包括增加财政支出、减税降费、发行特别国债等。

通过提高财政支出,可以带动消费和投资的增加,刺激经济增长。

减税降费可以减轻企业和个人的负担,促进消费和增加企业投资。

发行特别国债则是为了增加资金投入,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

其次,货币政策在当前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供应的合理增长,维持货币的稳定。

对于货币供应量的调控,央行可以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工具来实现。

在当前,我国央行采取了灵活的货币政策,坚持稳健中性的原则,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灵活调整政策力度。

如果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央行可以适当降低利率,增加货币供应,以促进经济的增长。

反之,如果出现通胀压力,央行则可以适度加大货币供应的调控,以控制通胀。

除了对经济增长的促进,当前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还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财政政策的实施需要一定的财政资源,其中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平衡。

目前,我国一些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和债务风险较大,对财政资源的利用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其次,货币政策的调控需要考虑各种因素的变化,包括经济数据、金融市场的情况等。

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国际金融市场也面临一定挑战,这对货币政策的灵活调控提出了更高要求。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在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可以增加财政支出和减税降费,刺激消费和投资,推动经济增长。

同时,通过货币政策的调控,可以维持货币的稳定,保持货币供应的合理增长,提供金融支持,促进经济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一些认识 在实现经济软着陆之后,中国开始出现需求不足的矛盾。

在此背景之下,尽管中央银行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但实际中央银行 的货币政策开始逐渐趋松。

从 1996 年 5 月到 1999 年 6 月,人民银行曾经 7 次下调利率,1 年期 存款利率从 1996 年 4 月的 1098 下降到 1999 年的 225, 同期 1 年期贷款利 率从 1206 下降到 585。

同时,国务院决定从 1999 年 11 月 1 日开始,恢复对储蓄存款利息征 收个人所得税,这对于存款者来说,相当于第八次降息,按照利息税税率 20 计算,居民从 1 年期存款中获得的利率就只有 18。

一、我们的利率政策究竟能走多远 真正意义上的第八次降息出现在 2002 年 2 月 1 年期存款利率从 225 降为 198, 1 年期贷款利率从 585 降为 531, 准备金存款利率从 207 下调到 189,20 天、3 个月、6 个月和 1 年期再贷款利率分别从 324 下调到 27、 从 351 下调到 297、从 369 下调到 315、从 378 下调到 324。

由此,我们可以把始于 1996 年 5 月以来的货币政策视为降息周期。

第八次降息是在世界经济增长持续放缓的背景下做出的。

按照中央银行的意图,此次降息是针对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和消费物价连续数月下降而采取的一项措施,目的在于减轻企业借贷的利息支出,降 低企业的经营成本,进而促进生产经营发展。

同时,存款利率下调幅度小于贷款利率,使得银行存贷款利率差异缩 小,以鼓励商业银行改进经营管理,增强竞争能力。

但是,中央银行的第八次降息政策对分流储蓄,刺激投资的作用仍然 有限。

中央银行从 2002 年 2 月 21 日开始下调存贷款利率及其利差以后,3 月份金融机构存款同比增长率下降到只有 142,而贷款同比增长率则上升 为 135,同比增长率差突然从 2 月份的 44 下降到 3 月份的 07。

然而自此之后,金融机构存贷款同比增长率差很快回升,在大约 4 的 水平波动, 而不是维持在一个大大低于 2002 年 2 月同比增长率差的水平。

这充分显示,第八次利率下调已经很难促使商业银行资金更多地实现 从储蓄向投资的转化。

事实上,始于 1996 年 5 月的降息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宏观经济对 利率下降的反应迟缓而微弱。

可以断言,如果我国利率在现有水平之上继续降息,结果迟早会出现 流动性陷阱。

因此,进一步下调存贷款利率的空间非常有限,利率政策实际已经基 本走到尽头。

图1 金融机构存贷款同比增长率差数据来源中国经济信息网数据中心。

就目前的利率水平而言,我们不能不说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已经很松。

尽管我国的货币当局始终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但实际上中央银行 8 次降息以来推行的是一种趋于扩张的货币政策。

然而,困扰我国的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而我 国中小企业数量已经占到全部企业数的 90 以上, 在工业产值中占 60 左右, 在实际利税上占 40 左右,在就业人数中占 75 左右,在新增就业机会中占 90 以上参见 2002 年 9 月 13 日《经济日报》第 10 版,加强对中小企业信 贷支持,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此外,我国从 2001 年 9 月开始,通货紧缩现象又断断续续出现,特 别是在 2002 年 3 月以后,物价水平始终处于下降状态。

既然所有这些现象不是因为利率过高造成,那么是否是因为中央银行 的货币发行量不足造成的呢? 二、对中央银行货币供给适度性的考察 关于货币供给究竟是内生性的还是外生性的,理论界一直存在争论。

所谓货币供给的外生性是指当代世界各国无不建立起独享货币发行 权的中央银行体制,中央银行既是信用货币的发行者,又是货币供应量的 调节者。

同时,货币供给量的变动也不完全受制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它还 受制于客观经济过程,即受经济社会中其他经济主体的货币收付行为的影 响,所以货币供给同时又是一个内生变量。

首先,就货币供给数量看,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仿佛并不存在问题。

从 2002 年 8 月份的统计数字看,广义货币 余额为 173 万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 155,增幅比上年末提高 11 个百分点,是自 2000 年 8 月份以来增幅最高的年份,狭义货币余额为 65 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6,增幅比上年末高 19 个百分点。

流通中现金 百分点。

显然,广义货币增长被稳定在 13~15 这一平稳区间,说明我国货币 供给量指标具有外生性。

既然货币供给量是充分的,而货币又是通过金融中介输送到企业去的, 那么为什么中小企业的资金普遍感到紧张呢?难道是大中型企业掌握了 过多的资金吗?实际上,中央银行在货币发行保持 2 适度平稳增长的过程 中是遇到困难的,但是因为我国的外汇储备不断上升,借助于中央银行维 持汇率水平的冲销操作,以外汇占款逐渐增多的形式,货币供给的预期目 标才得以实现。

据此,一些学者认为,中小企业之所以资金偏紧,是因为尽管我国货 币供给连年增长,但是中央银行货币供给中用于海外增值的外汇储备资产 在持续增长,国内信用中用于支持政府支出的部分又迅速增长,以及由于 银行贷款存量中一部分已被不良资产所抵消等原因。

观察从 1998 年到 2001 年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发现用于国外的资产 总共增长了 934, 而用于国内的资产仅仅增长了 596, 并且从绝对额来看, 2001 年 158302 亿元的广义货币供应量中竟有 26425 亿元未用于国内经济, 而是以海外资产的形式流离在国外。

但是,上述将中小企业资金紧张归结为我国中央银行外汇占款迅速增 加,因而货币供应总量用于国内信贷的货币量实际较少的分析是存在问题 余额 157 万元,同比增长 93,增幅比上年末高 22 个的。

如果从中央银行资产负债平衡表来考察货币基数,应该是 基础货币=国外资产净额+对政府债权+对商业银行债权+对其它 金融机构债权+其它有价证券-政府存款+其它项目净额 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货币乘数 而货币供应量同时取决于基础货币的数量和货币乘数,是两者的乘积。

国外资产净额是基础货币的一部分,它是通过中央银行冲销行为转化 为人民币,又是通过银行的贷款行为转化为货币供给的,它和其它形式的 项目,如对政府债权、对商业银行债权、对其它金融机构债权和其它有价 证券等形成货币供给的方式并没有差异,只不过其它几项无需再通过中央 银行将其转化为本币罢了。

考察企业资金是否紧张不能孤立地从基础货币及其构成考虑,而只能 从货币供应量总量及其组成结构角度考察。

所以,得出中央银行外汇占款过多是我国中小企业普遍感到资金紧张 的观点是有失偏颇的。

基于以上逻辑,对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的考察,是借助商业银行的资 产负债平衡表进行的。

在货币当局不允许商业银行资金进入股市的前提下,作为一个理性的 商业银行,在没有风险的条件下,它将首先选择为企业提供贷款,其次它 会选择购买国债,最后才会选择增加在中央银行的储备,因为商业银行在 这三项上的投资收益率是依次递减的。

问题在于,在银行对企业信用了解不够充分的条件下,企业的道德风险很高,它们对给企业贷款的预期收益率会相当低,可能低于国债利率甚 至低于中央银行储备金利率。

这样,商业银行就会把剩余资金用于国债、用于超额准备金。

一旦变为中央银行的准备金,这部分资金就失去了存款创造功能。

同时,与商业银行贷款相比,银行资金用于从中央银行购买国债,也 加大了对经济的紧缩作用。

所以中小企业资金紧张是因为银行惜贷,商业银行将很大一部分资金 用于国债或中央银行储备金。

事实 上,如果商业银行惜贷程度得到缓解,在货币基数不变的条件下,由 于货币乘数得到扩大,我国的货币供给数量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由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即使中央银行能够准确控制货币基数, 实现对货币乘数的完全控制也是不可能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央银行货币供给的整个过程应该被视为内生的。

三、短期货币政策的灵活多元化与长期金融结构改革 一短期货币政策的灵活多元化 1 降低准备金利率 当前,为了加强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仅仅依靠中央银行下调利率 是不够的,必须执行灵活多变的货币政策。

在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但是,国家经贸委的一份对部分城市 1688 户企业的调查显示,88 的 企业认为信贷资金供应紧张或非常紧张。

看来,解决中小企业的资金紧张问题应当成为当前货币政策制定的重 要方面。

2002 年 8 月,中央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强对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 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指导意见》要求商业银行在坚持信贷原则的前提下, 加大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力度,对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中小企业, 积极给予信贷支持,尽量满足这部分中小企业合理的流动资金需求。

实际上,这一指导性意见只能是权益之计。

商业银行惜贷是从自身利润最大化出发,是它们比较为企业提供贷款 的风险和收益的结果。

如果不按经济规律办事,硬让商业银行贷款给那些实际并不符合贷款 条件的中小企业,一旦将来发生风险,贷款难以收回,就很难说清究竟这 个指导意见又给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带来多少呆坏帐。

因此,中央银行的最佳选择应该不是通过行政命令,而是通过市场手 段,疏导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的贷款。

由于 2002 年 2 月第八次降息几个月后存贷款同比增长率差重新徘徊 在 4 的水平,商业银行拥有大量闲散资金不能贷出,它们的选择只能是增 加其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和国债。

表1 2002 年 1~7 月我国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率数据来源中 国人民银行。

存款储备金政策是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

一般来说,当经济出现过热的时候,金融机构贷出资金的倾向加大,由未来期资金无法偿还所导致的贷款风险也随之上升时,中央银行就会提 升储备金利率,甚至是升高储备金率,为经济降温;反之,中央银行会考 虑降低储备金利率乃至储备金率,以刺激银行的贷款行为。

目前,我国中央银行法定准备金率为 6,但在此之外,商业银行却有 4~6 的超额准备金, 这意味着商业银行吸收存款的 10 到 12 都存在中央银 行准备金帐户上生息,而没有用于为企业提供贷款。

中央银行已经在 2002 年 2 月将存款准备金利率从 1999 年 6 月 10 日 的 207 下调到 189,但是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仍然在 4 以上。

因此,中央银行对下调准备金利率是大有文章可做的。

事实上,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中央银行是不为准备金支付利息的,因 此中央银行下调准备金利率也是可以有国别参照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