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市基本情况
赤水地理
![赤水地理](https://img.taocdn.com/s3/m/fa275e17783e0912a2162a87.png)
④七大风景区:十 丈洞、四洞沟、 天台山、丙安 (月台山)、月 亮湖、九曲湖、 长嵌沟
⑤景区特点:
瀑布、竹海、桫椤、丹霞地貌、原始森林
4、赤水的特色经济
①竹产业 竹建材、竹装饰板材、竹工艺品、竹家具、竹笋加 工。
②旅游业 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相结合 ③工业 赤天化、纸浆厂、竹加工企业、笋加工企业 ④农业(林业) 以工养农的林业经济
二、赤水的地方特色
1、优越的地理位置 优越的地理位置与省内与省外的联系发展
旅游的条件
2、生态环境(森林、竹海)
雨热同期的 亚热带季风气候 植被和生态环境 良好。全市森林 覆盖率达54%, 景区达90%。
3、旅游资源
①千瀑之乡
②丹霞之冠——世界 遗产保护地
③桫椤王国—— 赤水金沙沟桫 椤自然保护区
赤水市**学校 ***
一、赤水概况
赤水
市
1、地理位置
东经105°42′,北 纬28°35 ′。贵州 西北部,与四川南 部三县接壤北连巴 习赤 线、马合线、 赤长线
3、人口 赤水人口30万,
绝大多数为汉族。 少数民族为苗族。
4、面积: 总面积1801.2k㎡,市区面积8k㎡
5、赤水的代表事物
市花:金钗石斛 市树:桫椤 市歌:赤水情
同学们对我们家乡赤水发展的 认识??
贵州省赤水市
![贵州省赤水市](https://img.taocdn.com/s3/m/12a24b40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35.png)
贵州省赤水市1. 引言贵州省赤水市位于中国贵州省中部,是一个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地方。
本文将介绍赤水市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人文景观、经济发展以及旅游资源等方面的内容,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个美丽的城市。
2. 地理位置赤水市位于贵州省中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28°34′15″,东经105°42′22″。
它属于贵州省遵义市管辖,东邻仁怀市,西接桐梓县,南接汇川区,北靠桐梓县和修文县。
赤水市地处丘陵地带,地势较为起伏,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3. 历史背景赤水市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
古时候,这里是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交汇点,因其地势险要,被视为军事要冲。
随着历史的发展,赤水市逐渐成为商贸中心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4. 人文景观赤水市拥有丰富多样的人文景观,其中最著名的是赤水古城。
这座古城建筑风格独特,保存完好,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除了古城,赤水市还有许多古迹和纪念碑,如赤水烈士陵园、赤水纪念碑等,这些都是鲜活的历史见证。
5. 经济发展赤水市始终把经济发展作为重要任务,并通过改革开放不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
现在,赤水市已经形成以工业和农业为主的多元化经济结构。
工业方面,该市拥有一些大型企业和工厂,如赤水市九鼎黄金有限公司、赤水火药厂等。
农业方面,该市重视农村经济建设,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
6. 旅游资源赤水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其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而闻名。
其中最有名的景点是猴场起义纪念馆。
这是一个以纪念猴场起义为主题的博物馆,通过图片、文物等展示,向游客展示了猴场起义的历史和意义。
此外,赤水市还有一些自然景点,如九龙洞、红岩群峰等,这些地方让人们流连忘返。
7. 交通与交通设施赤水市交通便利,市内有多条公路连接各个地区。
赤水市还有火车站和长途客运站,提供便捷的交通服务。
此外,该市还拥有完善的市内交通系统,方便市民和游客出行。
8. 教育与文化赤水市重视教育和文化发展,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娱乐环境。
赤水市旅游胜地探索
![赤水市旅游胜地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82619a56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56.png)
赤水市旅游胜地探索
赤水市位于贵州省中部,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旅游胜地。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交相辉映,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索。
本文将带您深入赤水市,一起探索这个旅游胜地的魅力所在。
赤水市的自然景观多样丰富,山水相间,风景如画。
首先,赤水河是该市的母亲河,河水清澈见底,蜿蜒流淌于丘陵之间,给人一种恬静宁谧的感觉。
沿河而建的古镇、古桥与绿树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其次,赤水市还拥有壮丽的自然山水景观,群山环抱,峡谷纵横,瀑布飞流,让人仿佛置身仙境。
历史悠久的赤水市蕴藏着丰富的人文历史。
赤水的古建筑、民俗文化、传统手工艺等皆展现着古老而深厚的文化底蕴。
探访古镇老街,品尝当地美食,体验传统手工艺,感受赤水人民的热情好客,都是探索这片土地不可或缺的体验。
赤水市旅游胜地探索,不仅是一场对自然景观的探访,更是一次对人文历史的感悟。
在这里,您可以与自然亲近,感受历史的沉淀,体验不同文化的碰撞。
赤水市等待着您的到来,一起探索这个充满魅力的旅游胜地。
赤水县简介
![赤水县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321ebcd2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94.png)
赤水市地理环境
赤水市位于贵州省中部,地处贵阳市和遵义市之间,地理位置优越。
该市地处贵州高原中部,地形多山,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
赤水市境内河流众多,主要有赤水河、瓮安河等,水资源丰富。
山地森林覆盖率高,植被丰富多样,是生态环境优美的地区之一。
自然资源
赤水市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炭、铁矿、石灰石等。
同时,该市农业发达,盛产水稻、小麦、玉米等农作物,农村风景秀丽,风土人情浓厚。
赤水市地理环境优越,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成为贵州省的旅游热点之一。
城市发展
赤水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城,文化底蕴深厚。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兴盛,赤水市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城市建设不断完善。
同时,赤水市地理环境优越,交通便利,成为投资兴业的热门城市之一。
未来,赤水市将继续发挥地理优势,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赤水经济发展课件
![赤水经济发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b2f21a7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57.png)
目录
• 赤水市概况 • 赤水经济发展现状 • 赤水经济发展优势 • 赤水经济发展挑战与对策 • 赤水经济发展前景展望
01
赤水市概况
地理位置
赤水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地处 东经105°36′30″至106°14′19″ ,北纬28°15′37″至28°45′51″
之间。
赤水市东与东南与贵州习水县接 壤,西与西南与四川古蔺县、叙 永县相连,北与西北与四川合江
通讯
赤水市通讯设施不断完善,互联网 、移动通信等覆盖全市,通讯网络 质量不断提升。
03
赤水经济发展优势
政策优势
政策扶持
创新政策
赤水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包括税收减免、财政补贴、金融支持 等,以吸引投资和企业入驻。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创新创 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升经济发 展质量和效益。
县、四川泸州市相邻。
赤水市是黔北通往川渝的重要门 户,是连接川渝黔的重要节点城
市。
人口与民族
01
赤水市总人口约30万人,其中汉 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95%以上, 此外还有苗族、彝族、土家族等 少数民族。
02
赤水市的人口密度相对较高,主 要集中在城区和部分乡镇。
自然资源
赤水市自然资源丰富,其中以森林资源 和水资源最为突出。
市场优势
赤水市地处人口密集、消费需求旺盛的区域,周边城市经济发展水 平较高,为赤水市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04
赤水经济发展挑战与对策
人才短缺问题
总结词
人才短缺是赤水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详细描述
赤水市面临人才短缺的问题,尤其是高端人才和专业技能人才的缺乏,制约了 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人 才储备和吸引力。
家乡赤水发言稿
![家乡赤水发言稿](https://img.taocdn.com/s3/m/b8bd6729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bb.png)
家乡赤水发言稿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胞们:大家好!我是赤水人,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向大家发言。
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下我心中的家乡赤水。
首先,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下赤水的地理位置和发展状况。
赤水位于贵州省遵义市东南部,地处桂东金三角地带,是贵州省国家级贫困县。
赤水地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被誉为“海洋中心扶贫示范县”。
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赤水的气候四季如春,气温适宜,是一个宜居宜游的好地方。
赤水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这里有着丰富的苗族文化和侗族文化,苗族人民勤劳朴实、热情好客,欢歌笑语常常在山间回荡。
著名的苗族风情表演,土家风情表演,不仅吸引了大量旅游,也展示了赤水人民对自己家乡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近年来,赤水县委县政府坚决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赤水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赤水系列扶贫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产业基础日益稳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目前,全县贫困户已全部脱贫摘帽,并实现了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赤水县委县政府加大投入,全面加强县城市容环境建设工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文化旅游和加快新型工业产业发展布局。
特色的农业、旅游等产业成为全县经济的支撑,三产协调发展的方向逐渐显现。
赤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教育赤水、科技富民、文化强县”的发展目标。
近年来,在教育事业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全县教育条件逐渐改善,教育公平逐步得到保障。
目前,赤水有一所高中和一所职业学校,有多所中小学和幼儿园,为全县孩子的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同时,在社会事业建设方面,赤水县委县政府也注重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全县的医疗设施也得到了长足的改善。
在文化建设方面,推动群众文化事业发展,举办了一系列的文化活动,提升了赤水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赤水是一个充满机遇和希望的地方,为广大的投资者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会。
赤水市地理环境
![赤水市地理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0020a761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49.png)
赤水市地理环境
赤水市位于贵州省中部,地处贵阳市和遵义市之间,地理位置优越。
该市地处贵州高原中部,地形多山,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
赤水市境内河流众多,主要有赤水河、瓮安河等,水资源丰富。
山地森林覆盖率高,植被丰富多样,是生态环境优美的地区之一。
自然资源
赤水市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炭、铁矿、石灰石等。
同时,该市农业发达,盛产水稻、小麦、玉米等农作物,农村风景秀丽,风土人情浓厚。
赤水市地理环境优越,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成为贵州省的旅游热点之一。
城市发展
赤水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城,文化底蕴深厚。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兴盛,赤水市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城市建设不断完善。
同时,赤水市地理环境优越,交通便利,成为投资兴业的热门城市之一。
未来,赤水市将继续发挥地理优势,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赤水民俗文化简介
![赤水民俗文化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37dd5922eefdc8d377ee320a.png)
赤水民俗文化简介
赤水市,位于东经105°36′35″、北纬28°17′02″。
地处云、贵、川三省边缘交汇地带,紧邻川南。
地形切割强烈,垂直高差明显,最高海拔1703米,最低海拔221米,属中亚热带气候区,为典型的丹霞地貌。
全市总面积1801平方公里,总人口30万,其中苗族3000余人。
据《赤水县志》:“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建城于赤水下游的留元坝(亦称犁辕坝,即今赤水市治所在地)”,已经有628年的建城历史。
1990年12月,撤销赤水县设赤水市。
赤水文化主要是以赤水河运文化为主,集川黔两省文化为一体的多元文化特色。
赤水河是美酒河,洒文化在赤水有丰富的表现形式,从酒的另称“单碗”就能看出酒文化在赤水深厚的引响力,赤水人称喝酒为吃“单碗”,喝没有下酒菜的酒叫喝“寡单碗”,而且各乡镇的喝法也有区别。
赤水好客,是因为有满城的特色餐馆,赤水人各家各户都能做几个拿手好菜,都有几个能做菜的好手。
如:赤水人喜欢麻辣,豆花腊肉等,赤水产竹,以竹为食也是赤水一大特点,全竹宴,熊猫餐等都是赤水很有特点名吃。
所以赤水人好客是因为有好菜,也是因为有好菜待客才好客。
赤水民间音乐是赤水文化的一大亮点,丰富的山歌、民歌,花灯、莲枪调等丰富了赤水先民的生活,赤水民间文化受川南、和巴文化影响,和饮食文化一样,具有浓烈的川味。
赤水竹工艺品制作,竹编、竹雕、根雕等都是很有价值的民间传
统工艺。
赤水四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赤水河船工号子》、《赤水晒醋》、《赤水独竹漂》、《游氏武术》。
赤水调研报告
![赤水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f5bf57b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8b.png)
赤水调研报告赤水调研报告摘要本篇调研报告旨在对赤水市进行综合性调研分析,了解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人口构成、教育医疗水平、旅游资源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实地走访、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对赤水市进行深入探索,并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
一、赤水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根据调查数据显示,赤水市的经济发展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
当地的主要产业包括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农业产值占比最高。
同时,该地区也在积极推动工业结构调整和创新创业,努力提升城市化水平和区域竞争力。
二、赤水市的人口构成和社会问题赤水市的人口构成以农村人口为主,城镇人口增长趋势较为缓慢。
其中,农村劳动力的流失和老龄化问题值得关注,需要采取相应措施解决。
与此同时,赤水市还存在着社会保障问题、医疗资源不足等社会问题,亟需政府和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
三、赤水市的教育医疗水平赤水市在教育和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布和缺乏高水平的教育机构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医疗资源的分配也需要进一步的改进,以满足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
四、赤水市的旅游资源和环境保护赤水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人文景观,具备较高的旅游发展潜力。
然而,目前赤水市的旅游业还存在着融资困难、旅游设施不完善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因此,加大对旅游业的发展支持力度和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是赤水市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
综上所述,从社会经济发展、人口构成、教育医疗水平、旅游资源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综合分析了赤水市的情况。
为了推动赤水市的可持续发展,建议政府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扶持力度,推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加大对教育和医疗资源的投入,提高教育和医疗服务质量;同时,加强对旅游业的支持和保护环境的力度,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
赤水—我的家乡
![赤水—我的家乡](https://img.taocdn.com/s3/m/f86be645cf84b9d528ea7a84.png)
十丈洞大瀑布
姓名:曾瑗 46号
姓名:曾瑗 46号
姓名:曾瑗 46号
河水静静的流淌着 静静的流淌着 流过这座美丽Biblioteka 小镇 ——赤水 姓名:曾瑗 46号
赤水市美食小吃,舌尖上的赤水市
姓名:曾瑗 46号
物质使用情况表
30 25 20
15
10
5
0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姓名:曾瑗 46号
我爱我的家乡
故乡的山水养育了我们,今天,我们以美丽的 家乡为荣,明天我们将让家乡以我们为傲。
姓名:曾瑗 46号
姓名:曾瑗 46号
赤水
——————我的家乡
赤水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赤水河中下游,与四川 省南部接壤,历为川黔边贸纽带、经济文化重镇,是黔 北通往巴蜀的重要门户,素有“川黔锁钥”、“黔北边 城”之称。赤水山川秀丽,风景优美,全市森林覆盖率 76.2﹪,居贵州省第一位。赤水风景名胜区是国务院唯 一以行政区命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素有“千瀑之 市”﹑“丹霞之冠”﹑“竹子之乡”﹑“桫椤王国”的 美誉。赤水因美丽而赤水河贯穿全境而得名,更因中国 工农红军“四渡赤水”以及赤水丹霞世界自然遗产而闻 名中外。
赤水市名胜古迹游
![赤水市名胜古迹游](https://img.taocdn.com/s3/m/bca77c7a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ff.png)
赤水市名胜古迹游
赤水市位于贵州省中部,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城市。
赤水市名胜古迹众多,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访。
本文将带您领略赤水市的风土人情和独特魅力。
丹霞奇观
赤水市的丹霞地貌独具特色,远观如仙境一般,吸引着众多摄影爱好者。
在丹霞地貌区,您可以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领略壮丽的山水风光。
历史悠久的古镇
赤水市还保留着许多历史悠久的古镇,如永乐古镇、鼓山古镇等,这些古镇保存完好,仿佛将游客带回古代,体验古老的建筑风格和传统文化。
名胜古迹探寻
赤水市的名胜古迹遍布各处,如赤水河、石泉寺、苗族风情园等,每个景点都有着独特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
游客可以在探寻古迹的过程中,领略到赤水市的丰富历史积淀。
美食文化体验
除了名胜古迹,赤水市还有丰富多样的美食文化,如当地特色的酸汤鱼、苗家酸汤粉等,让您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感受当地独特的饮食风情。
赤水市名胜古迹众多,每一个景点都值得您细细品味,感受其独特魅力。
欢迎您前来赤水市,探寻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留下美好的回忆。
赤水调研报告
![赤水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36ae47b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d8.png)
赤水调研报告赤水调研报告赤水是贵州省遵义市的一个县级市,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中部,赤水河上游。
本次调研主要针对赤水市的经济发展、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进行调查。
赤水市的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导,农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玉米等。
但农业发展面临一些问题,比如耕地面积有限,土地肥力下降以及灌溉不足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赤水市政府提出了“一片林,万顷稻”的农耕技术创新方案,通过更加科学的种植管理、节水灌溉和精细施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该方案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农田的产量得到了提升,农民的收入也有所增加。
赤水市还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毛岩风景区、燕子岩景区等。
这些景区的自然风光很吸引人,但目前发展还不够完善。
其中的原因是交通不便和相关设施不完善。
赤水市政府计划加大对旅游业的投资,修建更加便捷的交通路线,改善景区的设施,提升旅游服务品质。
我们调查的结果显示,这些举措已经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赤水市游览观光,旅游收入也有明显增长。
赤水市的生态环境较为优美,水质清澈,空气清新。
但由于工业发展和人口增加等原因,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赤水市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加大了环保投入,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治理工业废水和煤炭污染、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等。
我们调查的结果显示,这些措施已经初见成效,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居民的环境满意度也有所提高。
综上所述,赤水市在经济发展、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就。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农业发展面临的土地资源和灌溉问题、旅游业发展的不足以及环境污染等。
赤水市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些问题,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解决。
我们相信,在不断完善政策和措施的推动下,赤水市的经济和环境将会进一步改善。
赤水旅游文案
![赤水旅游文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6db363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50.png)
赤水旅游文案一、赤水简介赤水市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地处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这里山清水秀,风景绮丽,素有“小桂林”之称。
赤水市地处赤水河畔,因河水呈红色而得名。
赤水市是贵州省第九个获得“国家级生态市”称号的城市,被誉为贵州的一颗明珠。
二、赤水的自然景观1.大龙潭景区大龙潭景区位于赤水河畔,是赤水市的标志性景点之一。
这里山清水秀,湖光山色令人陶醉。
游客可以乘坐游船,在湖上领略壮美的景色;也可以徒步行走在湖边的小道上,细细品味大自然的风光。
景区内还有许多瀑布、溶洞等自然景观值得一游。
2.张家界赤水溶洞张家界赤水溶洞是一个神秘而壮美的地下世界。
溶洞内有水幕、钻石宫、黄金船、琉璃殿等奇特景观,迷人而美丽。
游客可以参加地下漂流活动,顺着地下河流缓缓流淌,体验别样的刺激与快乐。
3.赤水桃花源景区赤水桃花源景区是一个充满浪漫诗意的地方。
每年春天,桃花盛开的季节,整个景区被粉色的花海覆盖。
游客可以漫步其中,欣赏花的美丽与宛如仙境的美景。
而且,在桃花盛开的时候,景区还会举办各种文化活动,给游客带来更多的乐趣。
三、赤水的文化体验1.赤水苗族风情园赤水苗族风情园是一个展示苗族风情和文化的景区。
游客可以观看苗族传统的歌舞表演,欣赏苗族特色的建筑和手工艺品。
在这里,还可以品尝到正宗的苗族美食,领略苗族独特的饮食文化。
此外,游客还可以穿上苗族传统服饰,体验苗族民俗舞蹈,亲身感受苗族文化的魅力。
2.赤水红色文化广场赤水红色文化广场是一个展示赤水市红色历史和文化的地方。
这里有红色文化墙、红色文化雕塑等红色文化元素,展示了赤水市在革命斗争中的光辉历程。
游客可以通过参观红色文化广场,了解赤水市的革命历史,感受党的光辉。
四、赤水的美食文化赤水市以其丰富多样的美食文化而闻名于世。
1.赤水酸片鱼赤水酸片鱼是当地的一道传统名菜。
这道菜选用当地特产水鱼制作,肉质鲜嫩,汤头酸辣可口,给人味蕾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果你来到赤水,一定要品尝这道美味佳肴。
赤水市调查报告
![赤水市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0c66902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79.png)
赤水市调查报告一、背景介绍赤水市位于贵州省中西部,是贵州省遵义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
该市地处南岭山系的中段,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赤水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质构造,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素有“赤水宝地、华夏明珠”的美誉。
本次调查旨在全面了解赤水市的经济发展现状,社会民生状况以及旅游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情况,为赤水市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经济发展状况据调查结果显示,赤水市经济发展较为稳定。
该市主要以农业、旅游业和工业为支柱产业。
农业方面,赤水市地广人稀,农田资源丰富,农民以种植水稻、小麦、玉米为主,农业产值稳步增长,为当地农民增加了收入。
旅游业方面,赤水市的自然风景优美,拥有龙宫风景区、献皇岩等多个景点,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旅游业收入也在不断增长。
工业方面,赤水市有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主要从事矿产开采和冶炼等行业,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三、社会民生状况调查发现,赤水市的社会民生状况相对较好。
该市的教育事业得到了重视和支持,教育资源丰富,学校设施较为完善,学生的入学率和升学率都较高。
医疗卫生方面,赤水市拥有多家医院和卫生院,基本满足了当地居民的就医需求。
该市的交通设施也较为完善,公路和铁路网络发达,使得居民的出行更加便利。
此外,赤水市还注重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一定的社会保障和福利。
四、旅游资源开发情况赤水市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本次调查发现,赤水市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以喀斯特地貌为主要特色,拥有龙宫风景区、献皇岩等多个旅游景点。
近年来,赤水市加大了旅游资源的整治和开发,提升了景区的服务和管理水平,使得景区的游客数量不断增加。
同时,在宣传推广方面,赤水市也加大了力度,通过网络、电视等各种媒体手段,将赤水市的旅游资源推向全国乃至全球。
五、问题与建议通过对赤水市的调查,本报告还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首先,在经济发展方面,赤水市仍然需要继续加大对农业、旅游业和工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
赤水市
![赤水市](https://img.taocdn.com/s3/m/e2090e53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41.png)
2021年,赤水市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41亿元,增长12.1%。全年旅游总收入100.41亿元。年末拥有 星级宾馆(挂牌)6家,旅行社9家。
2021年,赤水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75.53亿元,增长10.1%;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96.26亿元,增长 12.4%。
社会事业
科技事业 教育事业
赤水市先后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国际休闲旅游城市、国家生态市、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贵州省森林城市等荣誉称号。2021年,赤水市地区生产总值(GDP)117.97亿元,比上年 (下同)增长10.0%。
历史沿革
新石器时期,赤水河中下游已有人类活动,已发现有石斧、石锛、石坠和原始人类用火痕迹及至今仍无人释 读的岩刻符号。
习水河为赤水河下游右岸一级支流,发源于习水县寨坝镇境内的白杨坪,山顶高程1453.2米。河流先由东北 向西南流,经风箱坪、寨坝镇、大坡、龙灯、典礼、白龙潭、狮子、程寨乡等地,在程寨乡转向由东南向西北流, 又经白村坝、沙坝场、大坝塘,在半坡处出县境进入赤水市,然后继续向西北流,再经官渡、缠溪、石笋等地, 在赤水市的白米坝进入重庆市的合川县后汇入赤水河。习水河全流域面积1678平方千米(赤水境内流域面积 570.68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31.3立方米/秒,河长159千米(赤水境内河长48千米),总落差1190米,河 道平均比降7.
2021年,赤水市肉类产量吨,禽蛋产量1038吨,生猪出栏头。
2021年,赤水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2.7%,分门类看,制造业增长23.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 和供应业下降31.2%。
2021年,赤水市建筑业总产值21.34亿元,增长25.7%。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35.9%;商品房销售面积下 降25.4%。
赴赤水调研报告
![赴赤水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b2e077f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da.png)
赴赤水调研报告赴赤水调研报告尊敬的领导:我按照您的指示,前往贵州省赤水市进行了一次调研。
现将此次调研的情况进行报告如下。
一、赤水市概况赤水市位于贵州省中部偏西的山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赤水市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人文风情。
市区内分布着多座名山,气候温和,四季如春,适宜人们居住和工作。
二、调研目的和方法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赤水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情况。
我们采取了实地观察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研。
实地观察主要包括参观了当地的工业园区、农田水利和旅游景点等;问卷调查主要就当地居民的生活状况、工作情况以及对本地经济发展的意见进行了调查。
三、调研结果1. 经济发展赤水市的经济以农业和旅游业为主,主要农产品有柑橘、茶叶、辣椒等,旅游资源丰富,吸引了大量游客。
市政府积极推动当地经济转型升级,加大了工业园区的建设力度,吸引了不少企业入驻。
然而,由于工业经济的发展较晚,相关的配套设施和产业链还不够健全,需要进一步完善。
2. 社会发展赤水市的教育事业发展较好,基本教育普及率较高;医疗服务相对落后,远离市区的农村地区缺乏医疗设施。
市政府正在加大对医疗卫生领域的投入,提高农村地区的医疗保障水平。
此外,当地社区建设也比较注重,人们的生活环境较好,居民的满意度较高。
四、问题与建议1. 工业发展问题赤水市的工业园区在吸引企业入驻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交通不便、物流配套不完善等。
建议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交通和物流的便利性,以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促进经济的发展。
2. 医疗服务问题赤水市农村地区医疗设施缺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建议加大医疗保障政策的宣传力度,并在农村地区增设一些医疗机构,提供更便捷的医疗服务。
3. 旅游业发展问题赤水市的旅游资源很丰富,但旅游产业的发展仍然有待提升。
建议加大对旅游景点的保护和开发力度,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赤水市旅游,促进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赤水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潜力巨大,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赤水水土保持方案
![赤水水土保持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170e43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65.png)
赤水水土保持方案1. 简介赤水市位于贵州省东南部,是一个地势起伏较大的地区,因此水土流失问题严重。
为了改善赤水市的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和土壤资源,制定一套完善的水土保持方案势在必行。
本文将介绍赤水市的水土保持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
2. 水土保持现状根据对赤水市的调查和研究,以下是该地区的水土保持现状:1.地貌起伏大:赤水市地势起伏较大,地形复杂。
这种地形使得水流速度较快,容易导致水土流失问题。
2.缺乏植被覆盖:赤水市的植被覆盖率较低,大量的土壤暴露在外,易于受到降雨的侵蚀,导致土壤的流失。
3.雨季降雨量大:赤水市的降雨量在雨季较大,容易引起山洪暴发,加剧水土流失问题。
4.缺乏科学管理:赤水市缺乏科学的水土保持管理措施,导致水土流失问题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和治理。
3. 解决方案为了解决赤水市的水土保持问题,以下是一些可以采取的解决方案:3.1 植被恢复与提升•推广植树造林:在赤水市范围内进行植树造林项目,通过增加植被覆盖率来保护土壤。
•加强植物整地技术:在道路、施工场地等裸露土壤的地方采取植物整地技术,加快植被恢复。
3.2 土壤保护与改良•提倡有机农业:推广有机农业,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提高土壤质量。
•推行轮作休耕制度:通过轮作和休耕,实现土壤养护和修复。
3.3 水资源管理•建设水库和水渠:在赤水市不同地区建设水库和水渠,用于水资源的有效收集和分配。
•加强水土保持设施建设:在河流、溪流等容易形成山洪的地方加强水土保持设施的建设,减少水土流失。
3.4 科学管理与监测•成立水土保持管理机构: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赤水市的水土保持管理工作,协调各方资源,推动水土保持工作的落实。
•建立监测系统:建立水土保持监测系统,及时了解赤水市水土流失情况,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4. 结论赤水市的水土保持问题严重影响了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加强植被恢复与提升、土壤保护与改良、水资源管理以及科学管理与监测等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控制和治理水土流失问题,实现赤水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
赤水市自然资源
![赤水市自然资源](https://img.taocdn.com/s3/m/0672339c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15.png)
赤水市自然资源
赤水市位于贵州省中部,是一座充满自然资源宝藏的城市。
赤水市境内山川起伏,河流纵横,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优美的自然风光。
赤水市的自然资源丰富多样,为
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了重要支撑。
赤水市的森林资源是其重要的自然财富之一。
市内森林覆盖率高达60%,各类珍稀植物和野生动物在这片原始森林中生长繁衍。
赤水市政府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和森林
公园,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促进生态平衡。
水资源是赤水市的又一重要自然资源。
赤水河、乌江等河流穿城而过,为当地居
民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赤水市积极开展水资源保护工作,加强水质监测和治理,确保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土地资源是赤水市的重要支柱之一。
赤水市拥有肥沃的农田和广阔的草原,适宜
农作物种植和畜牧业发展。
政府通过实施农田水利工程和土地整治,提升土地资源的
利用效率,促进农业现代化。
总体来说,赤水市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
基础。
未来,赤水市将继续加强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市情概况
赤水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赤水河中下游,地处云贵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因神秘美丽的赤水河贯穿全境而得名,因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四渡赤水”名扬中外。
全市行政区域面积1852平方公里,辖9镇5乡3个街道办事处,100个行政村,22个社区,总人口近31万人,居住着汉、苗、土家、仡佬、布依等26个民族。
赤水是中国丹霞世界自然遗产地,先后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全国园林绿化模范县(市)、全国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国家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市)、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县(市)、全国文明村镇建设先进县(市)、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市)、全国文明单位(风景名胜区)等,并被评为国际休闲旅游城市、中国长寿之乡、中国最美丽的地方、中国最佳绿色生态旅游景区、中国摄影家协会摄影创作基地、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基地等。
2015年成功创建为国家级生态市、贵州省森林城市。
图为赤水全景
二、历史沿革
赤水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在此生息。
曾长期隶属巴蜀,北宋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始建仁怀治所(今复兴镇),距今已有900余年的建置历史,明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迁至留元坝(今赤水市中),清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随遵义府划归贵州,民国3年(公元1914年)改设赤水县,1929年,贵州省第一个地方党组织——“中共赤合特支”在此诞生,1949年12月赤水解放,1990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是贵州省省委、省政府划定的“革命老区”。
赤水历来是川盐入黔之古道、川黔边贸枢纽、经济文化重镇,也是贵州通往四川、重庆的重要门户,素有“川黔锁钥”、“黔北明珠”之称。
三、交通区位
赤水市东南与贵州习水县接壤,西北分别与四川省古蔺、叙永、合江三县交界。
赤水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是黔川渝毗邻地区的物资集散地和贵州实施“北上”战略的一个重要窗口。
陆路方面,高速公路贯穿黔川渝,距遵义225公里、贵阳377公里、重庆172公里、成都293公里、泸州40公里。
遵义-赤水-泸州-成都的城际快铁将于2016年启动建设,预计2018年建成通车。
航空方面,周边分布有成都、重庆、贵阳三大国际机场和泸州、遵义等支线机场。
航运方面,“黄金水道”赤水河绕城而过,在下
游60公里处汇入长江,距泸州市集装箱港口40公里,通航能力达800吨;赤水港是贵州最大的通江港口,客货船可达重庆至上海的各大港口和码头。
四、环境资源
赤水市地处东经105°36′至106°14′,北纬28°15′至45′,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18℃,年均降雨量1195.7毫米,年均相对湿度83%,日照时数1193小时。
全市森林覆盖率达80.17%,景区森林覆盖率达96%,景区负氧离子含量达36000个/cm³。
赤水资源富集,境内初步查明物种有2500种,现存有红豆杉、银杏、桫椤等珍稀植物和达氏鲟、中华鲟等珍稀鱼类,已划定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地方特色资源金钗石斛、竹乡乌骨鸡、赤水晒醋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特色农产品主要有干鲜竹笋、晒醋、虫茶、龙眼、竹乡腊制品等。
赤水是中国“十大竹乡”,全市现有竹林面积130万亩,其中楠竹51万亩、杂竹79万亩,年产商品楠竹600万根、竹材65万吨、鲜竹笋4万吨,建有目前全球工艺技术最先进的年产30万吨生活原纸和纸制品项目。
五、经济社会建设
赤水市委、市政府紧密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围绕“三个率先”的奋斗目标,坚守生态、发展和民生三条底线,走“四化”(新型工业化、绿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的生态经济强市新路,大力实施“三市”(工业强市、生态立市、旅游兴市)战略,聚焦“三区”(景区、园区、城区),加快建设国际知名“四城”(竹城、丹霞城、休闲旅游度假体验城、大数据健康城),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201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1.45亿元,同比增长16.6%;财政总收入完成8.8亿元,增长16.0%;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93%,比2013年上升两个百分点。
六、风景名胜及重点景区简介
赤水山川秀丽,风景优美,是天然的绿色氧吧,是红色革命圣地,是全国唯一以行政区划名称命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地质公园。
景区规划面积630平方公里,境内风光以原始古朴、自然天成而著称,被中外专家称誉为“千瀑之市”、“丹霞之冠”、“竹子之乡”、“桫椤王国”、“长征遗址”,是观光旅游、富氧运动、休闲度假的理想胜地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图为赤水大瀑布
赤水大瀑布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赤水丹霞世界自然遗产核心景区。
位于两河口乡境内风溪河上游,距市区38公里,由赤水大瀑布及其周围的中洞瀑布、蟠龙瀑布、两河口瀑布、鸡飞崖瀑布等构成,是一个天然的瀑布公园。
景区内最著名的赤水大瀑布高76米、宽81米,被专家学者誉为“神州又一瀑布奇观”、“长江水系第一大瀑布”、“世界丹霞第一大瀑布”。
四洞沟景区:赤水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骨干景区。
位于大同镇闵溪河谷,距市区15公里。
景区内曲径通幽、翠竹拥溪、峡谷拥翠、飞泉成瀑,特别在一段大约4公里的山溪河谷地段上分布着四级形态各异的瀑布,有的秀美,有的壮观,被国务院旅游资源考察团专家赞誉为“万竹之园、小家碧玉、没有败笔的景区”。
燕子岩国家森林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位于两河口乡风溪河西岸,距市区26公里,总面积1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99%,以幽、奇、险著称,峡谷幽深,西北部丘陵起伏,河谷开阔平缓,最高处海拔1730米,是赤水市“千瀑之市、竹子之乡、丹霞之冠、桫椤王国”的缩影,景点有一帘幽梦、燕子岩瀑布、长寿泉、生命之源、猕猴穴天桥、古竹道等。
图为竹海国家森林公园
竹海国家森林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位于赤水市葫市镇,距市区40公里。
景区以“竹海”风光为主,有楠竹林17万亩,竹类40余种,遍布群山峻岭。
登上公园“观海楼”,一览莽莽绿野,山风吹过,竹涛阵阵,碧波涟漪,“天锣”、“地鼓”、“八仙树”、“夫妻树”等奇特的自然景观令人流连忘返,林间滑道、立式摩托艇和空中飞人等体验项目更是惊险无比。
图为佛光岩景区
佛光岩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位于赤水市元厚镇,距市区40公里,距“四渡赤水”元厚红军渡口8公里,以“丹霞绝壁、天下奇观”的佛光岩和“天造地设、鬼斧神工”的五柱峰为主体景观,分别由小金驿、小金驿沟、五柱峰、世外桃源、太阳谷等五大景点构成。
景区内谷深坡陡,溪流纵横,切割深度在500米至1300米之间,山峰
多在1200米以上,断岩嶂谷,高差悬殊,因此被誉为赤水“丹霞地貌发育最好、出露最齐、特色最典型”的景区,是赤水丹霞世界自然遗产的核心景区之一。
中国侏罗纪公园:世界上唯一侏罗纪地球史迹自然生态园林。
位于赤水市葫市镇,距市区40公里。
公园内桫椤多达4万余株,种群分布集中,连片生长良好,被科学家们称为“地球上桫椤的避难所”,是科学考察、教学研究和旅游观光的重要基地。
图为丙安古镇
丙安古镇: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位于赤水市丙安乡,距市区25公里。
古镇历史悠久,以保存完好的石砌古寨门和依山临河的悬空木质串架吊脚楼而闻名,有“千年军商古城堡”和“红色古镇”的美誉,是红军长征“四渡赤水”一渡战役中红一军团指挥部所在地,建有全国唯一的红一军团纪念馆以及耿飚将军纪念馆,是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已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
大同古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位于赤水市大同镇,距市区6公里,原名“大洞场”,因附近多激流飞瀑且古汉语称激流为“洞”而得名。
古老静谧的大同河穿镇而过,古镇房屋依山傍水呈串架结构沿河修建,建筑用材及格式古朴,古建筑有建于清代的天后宫、禹王宫、万寿宫、王爷庙等,有“清朝议大夫陈贡珊碑”等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和贵州省第一个党组织诞生地---中共赤合特支旧址。
复兴古镇:位于赤水市复兴镇,距市区12 公里。
是赤水著名古商城和黔北军事要塞,赤水古县城所在地。
高墙青瓦的江西会馆又名万寿宫,始建于清道光十二年,是江西籍商人集资修建,现保存完好。
高耸林立的木楼和临街的老店铺成为复兴古镇最重要的标志。
红军复兴场战斗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期毛泽东指挥“四渡赤水”的典型战役之一,为四渡赤水伟大战略奠定了基础,现建有复兴场红军战斗遗址纪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