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设的基本工作
第九章 测设的基本工作
![第九章 测设的基本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57f64d257375a417866f8fcc.png)
例:已知AC1=85.00米,设计值=36°,设测得 1=35°59′42″,计算修正值C1C 。
解:=-1=18″ C1C=85×tan0°0′18″=0.0074m=7.4mm 得:点位修正值为7.4mm(向外)
三、测设已知高程 测设由设计所给定的高程是根据施工现场已有的
•
2、传递高程法
欲测得已知高程点B 在较深的基坑内时,可利 用水准仪观测,a、b、c、 d读数,根据地面的水准点 A的高程,测设出B点高程 HB,然后B点上下移动标尺, 使中丝读数等于d,在尺底划 线即是B点高程位置。当需要 向建筑物上部传递高程时, 一般可沿柱子墙边或从楼梯 口用钢尺垂直向上量取高 度,将高程传递上去。
放样检查:
A
α1
β 1α1 B
(四)距离交会法放样点 已知A、B两点平面位 置,P为设计点位。
具体方法: 1、计算放样数据? 2、现场放样? 适合情况?
(五)角度距离交会法(角边交会法)
放样步骤: 1、在A点设站,放样角度β,在实地标出AP方向线12; 2、以B点为圆心,以S为半径画弧线34;
3、取直线12与弧线34的交点P,则P点即为欲放样的点。
二、测设已知水平角
1.直接测设法
已有:测站A、后视方向B 已知:水平角数据(设计已知) ◆在A安臵经纬仪; ◆盘左瞄准B,平盘读数b; ◆转动照准部至读数(b+), 定C′; ◆盘右瞄准B,平盘读数b1; ◆转动照准部至读数(b1+), 定C″; ◆取C′、C″之中间位臵得C, 则:BAC=
方法如图所示:
a
A b B
假设在设计图纸上查得建筑物的室内地坪高程为HB, 附近有一已知水准点为HA,要求把建筑物的室内地坪 标高测设到木桩B上. • 方法是:安置水准仪与A、B两点之间,先在A点 上立标尺的后视读数为a,然后按 b H A a H B 计算出前视读数b。 • 升高或降低标尺,使前视读数等于b,紧靠尺底 在木桩一侧划一道红线,此线就是室内地坪±0.00标 高的位置。
测设(放样)的基本工作课件
![测设(放样)的基本工作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7bfe069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b2.png)
精度要求与误差控制
设定精度目标
在进行测设(放样)工作时, 应根据工程要求设定合理 的精度目标。
误差分析
对测设(放样)过程中产生 的误差进行分析,找出误 差来源并进行控制。
重复测量
为保证精度,应对关键点 进行多次重复测量,以提 高结果的可靠性。
环境因素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环境因素考虑
在测设(放样)工作中,应充分考虑 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湿度、 风速等。
应对措施
根据环境因素的特点,采取相应的 应对措施,如选择合适的时间窗口 进行测量、使用防风固定装置等。
数据修正
对受环境因素影响的测量数据进行 修正,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
06
测设(放样)的应用与发展趋
势
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道路建设
房屋建设
通过测设放样确定道路中线、边线位 置,控制高程,保证道路线形顺畅。
测设的精度要求
精度标准
根据不同工程的要求和施工规范,制定相应的测设精度标准,包括平面位置误 差、高程误差、角度误差等。
提高精度方法
采用合适的测量仪器和工具,加强测量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提高测量人员的技 能水平,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
02
测设(放样)的准备工作
收集资料与现场勘查
01
收集工程设计图纸、相关文件和 合同协议,了解工程项目的规模、 结构形式、施工要求等基本信息。
在房屋建设中,通过测设放样确定建 筑物的平面位置、高程和角度,确保 建筑物的几何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桥梁施工
在桥梁建设中,通过测设放样确定桥 墩、桥台的位置和高度,确保桥梁结 构的稳定。
在地形测量中的应用
地形图测绘
通过测设放样确定地形图中的各 个地物要素,如山峰、河流、道
测设的基本工作
![测设的基本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2f610e19c5da50e2524d7f3b.png)
测设的基本工作
第 二 节 点 的 平 面 位 置 测 设
角度交会法是在两个或多个控制点上安置经纬仪,通过测设两个或多 个已知水平角角度,交会出待定点的平面位置。角度交会法适用于待定点 离控制点较远,且量距较困难的建筑施工场地。
1、计算测设数据
如图所示,A、B、C为已知平面控制点,P为待测设点,其坐标均为已 知,现根据A、B、C三点,用角度交会法测设P点,测设数据计算如下。 (1)按坐标反算公式,分别求出αAB 、αAP、αBP、αCB和α 。 (2)计算水平角β1、β2和β3。
D′=L•COSα
求出D′与应测设的已知 水平距离D之差△D=D - D′。 根据△D的符号在实地用钢尺 沿已知方向改正C′至C点, 并在木桩上标定其点位。为了 检核,应将棱镜安置于C点, 再实测AC的水平面距离,与已 知水平距离D比较,若不符合 要求,应再次进行改正,直到 测设的距离符合限差要求为止。
(2)顺时针旋转照准部,使水平度盘增加角值β时,在视线方向定出一点B′。 (3) 纵转望远镜成盘右,瞄准A点,读取水平度盘读数。 (4) 顺时针旋转照准部,使水平度盘读数增加角值β时,在视线方向上定出 一点B″。若B′和B″重合,则所测设之角已为β。若B′和B″不重合,取B′和B″ 中点B,得到OB方向,则∠AOB就是所测设的β角。因为点是B′和B″中点, 故此法亦称为盘左、盘右取中法。
吊 杆 b1
a1
BMR
a2
b2 水平桩 B
第七章
第 一 节 测 设 的 基 本 工 作
测设的基本工作
(三)测设水平面
工程施工中,欲测设设计高程为H设的某施工平面,如下图所示,可 先在地面上按一定的间隔长度测设方格网,用木桩定出各方格网点。然后, 根据已知高程测设的基本原理,由已知水准点A的高程HA测设出高程为H 设的木桩点。测设时,在场地与已知点A之间安置水准仪,读取A尺上的 后视读数a,则仪器视线高程Hi为:
第六章测设的基本工作【测量】
![第六章测设的基本工作【测量】](https://img.taocdn.com/s3/m/f718f767ddccda38376baf46.png)
(4)经纬仪逆时针旋转90°,沿此方向测设距离定出a点。
(5)测设水平距离,定出a点,在已知方向上量取建 筑物的宽度,定出b点。
(6)仪器搬至n点,瞄准Ⅰ点,确定方向。
(7)顺时针旋转90°,确定方向线。
(8)沿此方向线,测设水平距离,确定d点、c点。
检核:建筑物四个角是否为90°,各边长是否等于
1.一般方法
当测设水平角的精度要求不高时,可采用盘左、盘右分 中的方法测设。 例 设地面已知方向OA,O为角顶点,β为已知水平角 角值, OB为欲定的方向线。 (1)在O点安置经纬仪,盘左
A 位置瞄准A点,读取水平度盘读数 a1 。 (2)转动照准部,使水平度 盘读数为a1 +β值,在此视线上 定出B1点。 B1 (3)盘右位置,重复上述步 B 骤,再测设一次,定出B2点。 B2
一、已知水平距离的测设
已知水平距离测设就是根据已知的起
点、线段方向和两点间的水平距离找出另
一端点的地面位置。已知水平距离测设所
用的工具与丈量地面两点间的水平距离相
同,即钢尺和光电测距仪(或全站仪)。
1.钢尺测设
(1)两点间水平距离小于整尺长时
B1 B DAB B2
A
(2)当已知水平距离大于整尺长时
Q
R
S
O
△y
P
△x
D
A
X a 620 .00 600 .00 20.00 m
Ya 530 .00 500 .00 30.00 m
2. 测设步骤
(1)定线。Ⅰ点安置经纬仪,Ⅳ安置观测标志。
(2)测设已知水平距离,确定m点。
(3)m点安置经纬仪,瞄准Ⅳ,确定方向,测设已知水平距 离,定出n点。
土木工程测量-9-测设的基本工作
![土木工程测量-9-测设的基本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02894855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60.png)
=DAC×△β″/206265″
从C0点沿AC垂直方向量出垂距C0C,定出C点,如△β>0,则从
C0点向外量垂距,反之则向内量垂距。
例如△β=+48″,DAC=120.000m,则
C0C =120×48/206265=0.0279m(向外)。
若将距离以㎜为单位,且假定距离为100m,上式变形得: CC0=100×1000×△β″/206265″ =0.5 ×△β″
DA1 1
④计算 : 1 AB A1
(2)现场测设: 测设时,在A点安置经纬仪,瞄准B点,向左测设β1角,由 A点起沿视线方向测设距离D1,即定出1点。同样,在B点安 置仪器,可定出2点。最后丈量1、2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与设计 长度进行比较,其误差应在限差以内。
同理可计算出2点的测设数据β2和D2。
2. 测设的工具:钢尺、光电测距仪和全站仪 3. 测设方法
Ⅰ、钢尺测距
(1) 一般方法
①对于地势平坦地区
如图,设A为地面上已知点,D为已知(设计)的水平距离, 要在地面上沿给定AB方向上测设出水平距离D,以定出 线段的另一端点B。具体作法是从A点开始,沿AB方向 用钢尺拉平丈量,按已知设计长度D在地面上定出B′点 的位置。然后再量取AB′之间水平距离D′作为校核,若 差值δ=D-D′在容许范围(5㎜)外,则将端点B′加以改正, 求得B的最后位置,使AB两点间水平距离等于已知设计 长度D。当δ为正时,向外改正;反之,则向内改正。
第八章 测设的基本工作
![第八章 测设的基本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d83c799251e79b8968022653.png)
第四节 测设已知高程
测设已知点高程:根据一个已知水准点高程和设计的待定点高程 进行测设。 测设方法:一般把建筑物的室内地坪为±0.000标高,以此为基础对其他进行测设。 例如:设计图纸上查得建筑物的室内地坪为HA=8.500m,附近水准点R点 高程 为HR=8.350m,把室内地坪标高测设到木桩 A上。 (1)在R、A点之间安置水准仪,R点上立水准尺,尺上读数为1.050m,则视线高程: H=8.350+1.050=9.400m A点尺上读数为:b=H- HA=9.400-8.500=0.900m 在A点木桩边立尺,尺上下移动使尺读数为0.900m,在尺底端划一道红线为地 坪 ±0.000标高位置。
2、在O点安置经纬仪瞄准A,沿OA(Y轴)量取 YM得到C点。 3、在C点安置经纬仪瞄准A左转90°, 量取XM得到M点。 4、沿CM方向量取XN得到N点。 5、同样方法得到Q、P 点。
二、 极坐标法
极坐标法:适用于测设距离短,地面平坦,便于量距。 已知条件:已知建筑物轴线两端点A、B和 测量控制点 1、2、3、4、5 的坐标。 测设方法:根据水平角和距离测设 点的平面位置。(如图) 根据已知坐标,反算方位角aij、夹角ß i 和距离Di. 测设A点:在点2安置经纬仪,反拨ß 角。 在2A方向上用钢尺丈量D1得 到A点。
四、距离交会法
距离交会法:根据两段已知距离交会出点的平面位置。 适用条件:建筑场地平坦、量距方便,测设点离控制点不超过 一整尺段长度。 已知条件:已经存在控制点(1、2、3、4、5)。 方法:从设计图上求得A、B点距控 制点的距离为D1、D2、D3、D4 用钢尺量取两距离分别交出控 制点A、B。 再量取A、B长度与设计长度 相比较进行检核。
10 测设的基本工作
![10 测设的基本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62400b19fad6195f312ba6b9.png)
10.3 设计坡度线的测设方法
在修筑道路、敷设排水管道等工程中,要测设设计时所 指定的坡度线。设A、B为设计坡度线的两端点,已知 A点的设计高程为HA,设计坡度为iAB=-1%,则B点的 设计高程为
H B H A iAB DAB H A 0.01DAB
为了施工方便,每隔一定距离d(一般为10m),打一木 桩,测设方法为倾斜视线法。当地面坡度小时采用水 准仪,坡度大时采用经纬仪。
各点测设后,按设计建筑物 的形状和尺寸检核角度和 长度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测设合格。
三、角度交会法:
在量距困难地区用两个水平角测设点位,但必须有第三 个方向进行检核,避免出错。
(1)坐标反算,求AP、BP、CP、AB、BC边的坐标方位角, (2)由相应的坐标方位角计算测设数据(水平角) i (3)用经纬仪定出P点概略位置,并打一个顶面积为10cm10cm的 木桩。 (4)由操作仪器者指挥,在顶面上标出AP、BP、CP的方向线, (5)上述三方向线理论上应交于一点,由于误差的存在,实际形成 一个示误三角形;一般规定:当示误三角形的最大边长不超过34cm时,取该三角形内切圆的圆心或角平分线的交点作为P点的最 后位置。 (6)为提高交会精度,交会角应在300-1500之间,最好近于900。
大型设备的基础施工时,不 仅要定出基础中心P的位 置,而且要定出通过基础 中心的纵横轴线,还需沿 方向线在基础中心的挖土 范围以外设置四个定位点 a、b、c、d,打小木桩, 以测设基础轮廓。
五、距离交会法:
由已知控制点A、B、C测设房角点1、2,先根据控制点的 已知坐标和房角点的设计坐标,反算测设数据(水平 距离),从已知点测设计算距离,相应两距离的交点 即为测设点;再量取两测设点间的距离与设计长度比 较,作为检核。
工程测量技术-测设的基本工作
![工程测量技术-测设的基本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cba3e980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ea.png)
01
总结词
通过已知点的距离值进行测设的方法。
02
详细描述
在测设点时,先计算出测设点的距离值,然后根 据已知点的坐标和距离,使用距离交会法确定点
位。
04
测设的基本技术
全站仪的使用
全站仪概述
全站仪应用
全站仪是一种集测距仪、电子经纬仪 和计算机技术于一体的先进测量仪器, 具有自动化、数字化、精度高等特点。
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
道路勘测设计
通过测量手段获取道路沿线的地 形、地貌、水文等数据,为道路 设计和规划提供基础资料。
施工放样
在道路施工过程中,进行土方开 挖、道路排水、桥梁架设等环节 的施工放样,确保道路施工按照 设计要求进行。
竣工测量
在道路竣工后,进行最终的测量 和验收工作,确保道路各项指标 符合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
THANKS
感谢观看
测站点标记
在选定测站点后,需要使用明显标记 物进行标记,如木桩、石灰等,以便 后续测量和校准。
选择测量方法
方法选择
根据测量任务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如全站仪测量、GPS定位测量、 水准测量等。
方法验证
在选择测量方法后,需要进行方法验证,确保所选方法能够满足测量精度和可 靠性要求。
确定测量数据
制定测设方案
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和 现场实际情况,制定 合理的测设方案,包 括测量方法、测量精 度、测量步骤等。
准备测量仪器
根据测设方案,准备 所需的测量仪器和工 具,确保其精度和可 靠性。
测设点的平面位置
确定测设点的坐标
根据工程设计图纸和现场 实际情况,计算出测设点 的坐标。
坐标反算法
利用已知的坐标点和待测 设点的坐标,通过坐标反 算法计算出待测设点的位 置。
施工测量的基本知识测设的基本工作(工程测量)
![施工测量的基本知识测设的基本工作(工程测量)](https://img.taocdn.com/s3/m/7bac943f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79.png)
吊杆
b1
a1
BM.R
a2
2 = ( + 1 ) − (1 − 2 ) −
b2
B
用同样的方法,亦可从低处
向高处测设已知高程的点。
三、高程测设
(2)高层建筑物的测设
b
设计B高程点
HB
= − ( + )
1
1.236m
= 1.556m
= 46.236m
±0.00
0
b
0
A
BM3
3 = 44.680m
大地水准面
±0 = 45.000m
三、高程测设
2.钢尺配合水准仪进行高程测设(高程传递法)
当向较深的基坑或较高的建筑物上测设已知高程点时,如水准尺长度不够,可利用
钢尺向下或向上引测。
(1)深基坑的测设
三、高程测设
范例
某建筑物的室内地坪设计高程为45.000m,附近有一水准点BM.3,其高程为H3=44.680m。
现在要求把该建筑物的室内地坪高程测设到木桩A上,作为施工时控制高程的依据。
44.680 m + 1.556 m = 46.236m
= 46.236 m − 45.000 m = 1.236m
后视读数 a
0
钢尺零尺端
已知水准点A
(4)当测量距离约等于设计距离时,打下木桩。
(5)在桩头立棱镜上再次测设,直至距离偏差≤±3mm,
在桩头上打一钉子作为标志。
二、水平角测设
水平角测设是根据地面上已有的一个点和从该点出发的一个已知方向,按设计的已知水平角值,
在地面上标定出另一个方向。水平角测设的仪器工具主要是经纬仪,也可使用全站仪,下面介绍
第十章+测设的基本工作
![第十章+测设的基本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f21d60557e21af45b307a892.png)
x:700.00m
Ⅱ
y:600.00m Ⅲ
x:600.00m y:500.00m
Ⅰ
x:650.00m
b
y:580.00m c
x:620.00m
y:530.00m
hAB 1.000 m
2)计算L的长度。
l 0.003 m ld l0 D 30 m 25 m 0.002 m
lt (t t0 )D 1.25 105 (30 C 20C) 25m 0.003m
h2 (1.000 m) 2 lh 2D 2 25 m 0.020 m L D ld lt lh 25.000 m 0.002 m 0.003 m (0.020 m) 25.015 m
第二节 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方法
2.点位测设方法 (1)在A点安置经纬仪,瞄准B点,按逆时针方向测设β角,定出AP
方向。 (2)沿AP方向自A点测设水平距离DAP,定出P点,作出标志。 (3)用同样的方法测设Q、R、S点。全部测设完毕后,检查建筑物
四角是否等于90˚,各边长是否等于设计长度,其误差均应在限差 以内。
A
β β1 O
∆β
B
B′
图10-4 已知水平角测设的精确方法
第一节 已知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程
的测设
三、已知高程的测设
已知高程的测设,是利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根据已知水准点,将设 计高程测设到现场作业面上。
1.在地面上测设已知高程
如图10-5所示,某建筑物的室内地坪设计高程为45.000m,附近有一 水 内地准坪点高BM程.3测,设其到高木程桩为AH上3=,44作.6为80施m。工现时在控要制求高把程该的建依筑据物。测的设室 方法如下:
测量学第十章测设的基本工作
![测量学第十章测设的基本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fa09ff7b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1b.png)
为了防止由于桩点发生移动而导致P点测 设误差,可以在每条直线的两端各设置两个 桩点,以便能够发现错误。
六、全站仪坐标测设法
适用条件:
能用于多种情况,受天气和地形条件
影响小,可直接测设点位。
2
1
A B
全站仪坐标测设法
测设方法:
仪器安置于控制点A,以B点定向。 一人持反光棱 镜立在待测设点附近,用望远镜照准棱镜。
例:如图,欲测设水平距离AB ,所使用钢尺的尺长方程式 为:
lt = 30.000m + 0.003+1.2×10-5 ×30(t-20 C)
t = 5°C,
A
h = 1.2 m,
D = 60 m;
m
h =正: l
l D l0
0 . 003 30
60 0 . 006 m
为A点已知高程,HB为B点待 测设高程。
HA
钢尺悬挂在支架上,零端向 下并挂一重物。
在地面和待测设点位附近安 置水准仪,分别读数a1、b1和 a2。
由于:HB=HA+a-(b1-a2)-b2, 则 b2=HA+a-(b1-a2)-HB。
测设:当尺上读数为b2时, 在尺底画出设计高程HB的标 志线。
标定。
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测设已知水平距离、测 设已知水平角、测设已知高程。
§10.1 测设已知水平距离的方法
测设已知水平距离:从地面已知点开始,沿已知方向测设给定平距的工作。
根据测设精度要求不同,可分为一般测设方法 和精确测设方法。
根据测设采用工具不同,可分为钢尺测设方法 和光电测距仪测设方法。
使仪器置于测设模式,然后输入控制点和测设点坐 标;
按坐标测设功能键,全站仪显示出棱镜位置与测设 点的坐标差;
测设的基本工作
![测设的基本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7b67fd36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f9.png)
测设的基本工作测设的基本工作是指在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等领域中进行实验和验证的核心过程。
它是一种系统性的方法,通过可控制、可重复的实验或观测来获取数据、验证理论、推断因果关系,并为决策提供指导。
测设的基本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设定实验目标:在开始进行任何实验前,需要明确实验的目的和预期结果。
这个目标应该明确、具体,并与整个研究或开发项目的目标相一致。
2. 制定实验方案:根据实验目标,设计实验的步骤、流程和操作方法。
要考虑实验对象、实验条件、数据采集方法等因素,确保实验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3. 收集数据:根据实验方案,执行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这包括观测、测量、采样等操作,以获取与实验目标相关的数量和性质的数据。
4. 数据处理与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清理和分析。
这包括数据的转化、计算、统计和图表展示,以揭示数据间的关系、规律和趋势。
5. 结果与讨论:根据数据处理与分析的结果,对实验的结论进行推断和解释。
这个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实用性和实际意义,进一步展开讨论和思考。
6. 编写实验报告:将整个实验的过程、数据、分析和讨论结果整理成报告。
报告应包括背景介绍、目的、方法、结果、讨论和结论等内容,便于他人理解和复现实验。
测设的基本工作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验证理论假设的可行性,揭示事物内在的规律和机制,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实验的不断迭代和改进,可以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创新。
为了进行有效的测设工作,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确定变量:要明确实验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控制其他可能的干扰变量。
在实验设计中应考虑变量的选择和控制,以减少误差和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2. 重复实验:为了增加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应进行多次重复实验,获取多组数据。
通过统计分析这些数据,可以获得更加稳定和可信的实验结论。
3. 安全和伦理:在进行实验时,要考虑安全和伦理的问题。
确保实验操作的安全性,保护被试者和研究人员的权益,遵守伦理规范和法律法规。
建筑施工测量—测设的基本工作(工程测量)
![建筑施工测量—测设的基本工作(工程测量)](https://img.taocdn.com/s3/m/884c7b64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42.png)
(五)高程放样
1、高程测量基本原理
前进方向
➢ 四个数量:
后视尺
前视尺
后视——HA,a 前视——HB,b
➢ 在施工测量中,有时安置一次仪器,需测定多个地面点的 高程,采用视线高法就比较方便
2、 一般的高程放样
B点前视读数 应为:
后视读数 a=1.534
•HA=24.376m
前视读数 b=0.910
➢ 极坐标法是根据一个水平角和一段水平距离,测设点的 平面位置,
➢ 极坐标法适用于量距方便,且待测设点距控制点较近的 建筑施工场地
4、放样元素的计算 ✓ 计算测设数据:αAB和αAP ,
X
B
A
✓ 放样方法:将经纬仪安置于A点,
后视B点,顺时针方向拨角β定
出AP方向,然后沿AP方向量距离,D即得P点。 P
前视——HB,b
(四)点位测设的基本工作
1、平面点位的放样
已知距离的放样:从地面上一个已知点出发,沿给
定的方向,量出已知(设计)的水平距离,在地面
上定出另一端点的位置。
已知方向
水平距离D
•B •已知点A
已知方向
•已知点A
D D •B′ •B
2、已知角度的放样(定方向)
已知:测站A、后视方向B 已知:水平角数据(设计已知),
项目九 建筑施工测量
任务三 测设的基本工作
一、测设的基本工作 1、平面位置的确定(X、Y) 2、高程位置的确定(Z)H
二、概述
测定 测设
测定:测绘某一区域地球表面的地貌(山地 、丘陵等地表自然起伏形态)和地物(房屋、道 路、河流、桥梁等人工构筑物体)的位置,按一 定比例缩绘成各种地形图、专题图和工程图纸等 ,为各种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建设及质量评 估等提供技术和数据保障。
测设的基本工作
![测设的基本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dd49ac4fe518964bcf847cab.png)
2、仪器的安置
(1) 在测量场地上根据要求选择好测站和观测点; (2)将全站仪安置于测站点,进行对中、整平; (3)在观测点安置棱镜组。
3、竖直度盘和水平度盘指标的设置
(1) 竖直度盘指标设置 松开竖直度盘制动钮,将望远镜纵转一周(望远镜处于盘左,当物 镜穿过水平面时),竖直度盘指标即已设置,并显示出竖直角。 (2)水平度盘指标设置。 松开水平制动螺旋,旋转照准部360º ,水平度盘指标即自动设置, 显示水平角。至此,竖直度盘和水平度盘指标已设置完毕。注意:每当 打开仪器电源时,必须重新设置。 4、调焦与照准目标 操作步骤与一般经纬仪相同,注意消除视差。
1、一般方法
当测设精度要求不高时,从已知点出发,沿给定的方向,用钢尺直接丈量出 已知水平距离,定出这段距离的端点。为了检核,应返测一次,若两次丈量的相 对误差在1/3000-1/5000内,取平均位置作为该端点的最后位置。
2、精确方法
当测设精度要求1/10000以上时,则用精密方法,使用检定过的钢尺,用经纬 仪定线,水准仪测定高差,根据已知水平距离D经过尺长改正△ld、温度改正 △lt和倾斜改正△lh后,用下列公式计算出实地测设长度L,再根据计算结果, 用钢尺进行测设。 L= D-(△ld+△lt+△lh ) (7-1)
全站型电子速测仪简称全站仪,是由电子经纬仪、光电测距仪和微 处理器组成的一种新型测量仪器。全站仪可以完成几乎所有的常规 测量工作,现已应用于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工程测量等测量工作 中。 一、全站仪的主要特点
1、可在一个测站上同时实现多项功能,并能存储一定数量的观测数据。 全站仪的功能: 测角度 水平角(HR或HL)与垂直角(V); 测距离 斜距(SD) 、平距(HD) 、高差(VD); 测坐标 X 、Y 、Z; 放 样 线放样与坐标放样
第9章测设的基本工作
![第9章测设的基本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85c99ad880eb6294dd886ce2.png)
A1 tg 1
y1 y A X1 X A
AB tg 1
YB YA XBXA
1 AB A1
D1 ( X 1 X A ) 2 (Y1 Y A ) 2
A 点安 J,瞄准 B,向左测设 三、角度交会法 测设点 P 和控制点 A、B 坐标已知,求
CC0
,定出
从 C 沿 AC 的垂线方向量垂距
C0
点
为正, ,则从 C 点向外量垂距,反方向内改正。
三、已知高程的测设 利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根据已知水准点,将设计高程测设列地面上。 已知 BMA:HA=32.481m,设计高程 HB=33.500m a=1.842m。 Hi=HA+a=32.481=1.842=34.323 b=Hi-HB=34.323-33.500=0.823m 测设时,将水准尺沿 B 点木桩侧面上下移动,当标尺读数为 0.823m 桩顶高程即为所求。
=25+0.003+0.004+0.008=25.001m 3、用光电测距仪测设 二、已知水平角的测设 已知角顶点及一已知边方向标定另一边已知方向,使两方向的水平角已知已知角值 1、一般方法
A 点安 J, 用盘左照准 B 点, 配置 0 0000 , 转动照准部使平盘读数为 , 按视线方向定出 C ,
教 学 内 容
10′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及其处理
(一)、教学重点:已知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程的测设,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 (二)、教学难点:已知水平距离,水平角的精密测设方法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讨论、练 习、作业
1.讲授为主,讨论为辅 2.用 powerponit 制作动画、演示图片,意在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
测设的基本工作是什么
![测设的基本工作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8ae48444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5d.png)
测设的基本工作是什么测设是指在工程领域中对某一物理量进行测量和确定其数值的过程。
测设的基本工作包括测量、记录、分析和报告。
在实际工程中,测设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和安全。
下面将详细介绍测设的基本工作内容。
首先,测设的基本工作之一是测量。
测量是指利用测量仪器对待测物理量进行观测和记录。
在测设过程中,测量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它直接影响到后续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进行测量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并严格按照测量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测设的基本工作还包括记录。
记录是指将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保存。
在测设过程中,记录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报告提供依据。
在记录过程中,需要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同时也需要标明数据的来源和测量时间,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验证。
另外,测设的基本工作还涉及到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是指对记录下来的数据进行整理、处理和分析,以获取有关物理量的信息和规律。
在数据分析过程中,需要运用数理统计和相关的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合理的处理和解释,以获取准确的测量结果和结论。
最后,测设的基本工作还包括报告。
报告是指将测量和数据分析的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形成书面或口头的报告。
报告是测设工作的重要成果,它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安全。
在进行报告时,需要清晰地陈述测量的目的、方法和结果,同时也需要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建议。
总之,测设的基本工作包括测量、记录、数据分析和报告。
这些工作环节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只有严格按照测设的基本工作流程进行操作,才能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X=698.000m Y=832.000m
待建房屋
50.000m
②
60.000m
A X=600.000m
建筑基线
Y=700.000m
68.000m X=600.000m Y=900.000m
B
二、极坐标法
1.适用:范围广。 2.方法:
(1)计算放样数据: YB - YA tgAB= X -X AB AP B A A Y -Y tgAP= XP -XA (XA,YA) D P A B
讲题:测设基本工作
内容提要:
第九章 测设的基本工作
§9.1 测设基本工作 §9.2 点平面位置的测设
§9.1 测设基本工作
一、测设工作的概念
1.定义:测设,又称放样,是测绘的逆过程。
根据待建建筑物、构筑物各特征点与控制 点之间的距离、角度、高差等测设数据, 以控制点为根据,将各特征点在实地桩定 出来。
例:已知OP’=100.00米,设计值=40, 后视A 设测得’=395920,计算 修正值PP’。 解:=-’=40 PP’=100tan0040 =0.0194m 测站O ≈19mm 得:点位修正值为19mm(向外) ’
D
待定点 P’ P
四.高程的测设
a
Hi=HBM+a
b=Hi-HP P
BM
HP=25.000 HBM=24.376 大地水准面
1、方法
(1)在已知点BM和待放样点P的中间位置架仪后视 BM点,读后视读数a ,得视线高程Hi=HBM+a (2)上、下移动水准尺,使前视读数b=放样
待测设高差大,用钢尺代替水准尺。 b1
2、测设基本工作:
测设三个基本量:
水平距离 D
水平角
高 差
h
通过测设D、来放样点的平面位置X、Y;
通过测设h来放样点的高程H。
3、测设方法分类:
一般方法(直接法) 精确方法(归化法)
归化法定义——为提高精度,先用直接法放样一个
点,作为过渡点,接着测量过渡点与已知点之间的
关系(边长、角度、高差等),把测算值与设计值
的方向线打“骑马桩”, 然后交会出P点位置。 注意交会角 30150
1
A
(XA,YA)
(XB,YB)
B
四、距离交会法
1、适用:距离较短,便 于量距时。
2、方法: P
(XP,YP)设计
(1)计算平距AP、BP。
(2)量取AP、BP,交会 出点P。 B
(XB,YB)
A
(XA,YA)
比较得差数,最后从过渡点出发,修正这一差数, 把点归化到更精确的位置上去。这种比较精确的放 样方法叫归化法。
二.水平距离测设
(一)直接法——从起点A直接
B
反 光 棱 镜
用钢尺或测距仪在给定方向上,
(二)归化法
测 丈量待放样的水平距离,得B点。距 仪
用直接法测设出B点——精密丈 A 量其距离——根据差值,实地改
正。
三、水平角的测设
(一)正倒镜分中法——较精确的直接法。
后视A
P P
P
测站O
待定点 P(盘左) P(盘左盘右平均) P(盘右)
(二)归化法
直接法放样出角值——实测角值和距离 ——计算归化值——距离修正。
D tan( ) D
( ) 206265
测设方法有:
1、直角坐标法 2、极坐标法 3、距离交会法 4、角度交会法
一、直角坐标法
1.适用:有建筑基线或建筑方格网时。 2.方法: 量距——拨角90°——量距,得4点——检核(4点的夹 角及长度是否符合要求)
A
①
X=650.000m Y=760.000m 50.000m
72.000m(检核)
钢 尺
①
a1
A
hAB
HB=HA+a1-|b1-a2|-b2
a2 ②
b2 B HB
HA
注:此法也可向高处传递高程。 3.水平线50线:在各楼层的墙上测设一条比设计 高程高50cm的水平线。
§9.2 点平面位置的测设
正拨、反拨的概念:
水平角正拨——顺时针测设;
水平角反拨——逆时针测设
关系:反拨角值=3600-正拨角值
(XB,YB)
P
(XP,YP) 设计
=AP-AB D=(XP-XA)+(YP-YA)
(2)拨角,量边D,得P点设计位置——检核。
三、角度交会法
1、适用:不便量距时 P
(XP,YP)设计
2、方法:
(1) 计算测设元素1、 2。 (2)拨水平角,交出P点。
2
测设时,通常先沿AP、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