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
选修四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清单
选4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期末知识梳理一、焓变 反应热1.反应热:化学反应过程中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反应热,因为任何化学反应都会存在热量变化,即要么吸热要么放热。
反应热可以分为燃烧热、中和热、溶解热。
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符号:△H ,单位:kJ/mol 恒压下:焓变=反应热,都可用ΔH 表示,单位都是kJ/mol 。
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 化学键形成——释放能量4.键能:拆开1 mol 某化学键所需的能量或形成1 mol 该化学键所释放的能量叫键能5.可以利用计算ΔH 来判断是吸热还是放热。
ΔH =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ΔH 为“-”或△H <0时,为放热反应; ΔH 为“+”或△H >0时,为吸热反应。
对于放热反应,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具有总能量,反应过程中释放出能量,从而使反应本身的能量降低,因此规定放热反应的△H 为“-”。
对吸热反应,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具有总能量,反应过程中释放出能量,从而使反应本身的能量降低,因此规定放热反应的△H 为“+”。
6.能量与键能的关系:物质具有的能量越低,物质越稳定(能量越低越稳定),能量和键能成反比。
7.同种物质不同状态时所具有的能量:气态>液态>固态【特别提醒】(1)常见的放热反应△所有的燃烧反应△酸碱中和反应HCl + NaOH = NaCl +H 2O△大多数的化合反应△常见金属(Al 、Fe 、Zn 等)与酸(HCl 、H 2SO 4等)的反应△生石灰(氧化钙)和水反应△铝热反应△缓慢氧化:食物的腐败等(2)常见的吸热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CaCO 3CaO +CO 2↑ △Ba(OH)2·8H 2O 晶体与NH 4Cl 晶体的反应:Ba(OH)2·8H 2O+2NH 4Cl =BaCl 2+2NH 3↑+10H 2O △碳与CO 2气体的反应:C + CO 22CO △碳与水蒸气的反应:C + H 2O CO + H 2 △氢气还原氧化铜:H 2+CuO H 2O+Cu(3)区分是现象(物理变化)还是反应(生成新物质是化学变化),一般铵盐溶解是吸热现象,别的物质溶于水是放热。
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一、反应热焓变1、定义: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叫做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在恒温、恒压的条件下,化学反应过程中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称为反应的焓变。
2、符号:△H3、单位:kJ·mol-14、规定:吸热反应:△H > 0 或者值为“+”,放热反应:△H < 0 或者值为“-”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燃料的燃烧C+CO2, H2+CuO酸碱中和反应C+H2O金属与酸Ba(OH)2.8H2O+NH4Cl大多数化合反应CaCO3高温分解大多数分解反应小结:1、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化学键生成,放出能量2、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放热反应,体系能量降低,△H为“-”或小于0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吸热反应,体系能量升高,△H为“+”或大于03、反应热数值上等于生成物分子形成时所释放的总能量与反应物分子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之差5、燃烧热(1)概念:25℃、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单位为KJ/mo。
(2)注①对物质的量限制:必须是1mol:②1mol纯物质是指1mol纯净物(单质或化合物);③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
如C→CO2(g);H→H2O(l);N→N2(g);P→P2O5(s);S→SO2(g)等;④物质的燃烧热都是放热反应,所以表示物质燃烧热的△H均为负值,即△H<0 (3)表示燃烧热热化学方程式的写法以燃烧1mol物质为标准来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股灾热化学方程式中常出现分数。
(1)有关燃烧热计算:Q(放)=n(可燃物)×△Hc。
Q(放)为可燃物燃烧放出的热量,n(可燃物)为可燃物的物质的量,△Hc为可燃物的燃烧热。
6、中和热(1)定义:稀溶液中,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的反应热二、热化学方程式1.概念:表示化学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2.意义:既能表示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又能表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总结]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注意事项:(1)反应物和生成物要标明其聚集状态,用g、l、s分别代表气态、液态、固态。
选修4 第一章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教材1页、教辅4~5页)1、化学反应的本质化学反应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的生成,涉及到反应物的化学键断裂,生成物的化学键的形成,而化学键的断裂要吸收能量,化学键的生成要放出能量,使得化学反应中就有了能量的变化。
物质中的原子之间是通过化学键相结合的(有效碰撞)2、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在相同条件下,各物质的能量不相同;能量不能再生,也不会消失,只发生形式的转化或传递物质具有的能量越低越稳定,参加化学反应时,化学键断裂就需要吸收更多的能量;反之,物质具有的能量越高越不稳定,参加化学反应时,化学键断裂需要吸收的能量低。
(物质具有的能量大小与化学键的能量大小刚好相反)物质所具有的能量与物质的状态有关:固体(s)、液体(l)、气体(g)、溶液(aq)某种物质从固体转变为液体、再转变为气体是需要吸收能量的,因此对于同种物质,气体所具有的能量最高,固体最低。
在说一个反应的能量变化时,一定要说明物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
3、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形式化学反应都有新物质的生成,同时伴有能量变化;能量变化可表现为热能、光能、电能、声能、功等,通常表现为热能的变化二、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类型㈠、放热反应1、定义: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2、能量变化:E反应物的总能量>E生成物的总能量3、类型:①酸碱中和反应②可燃物的燃烧反应(所有的燃烧反应)③金属单质与酸的反应④绝大部分化合反应⑤铝热反应类型⑥炸药的爆炸,如NH4NO3、TNT(三硝基甲苯)等的爆炸⑦氧化钙溶于水、强调:①固体氢氧化钠等溶于水通常理解为物理变化(生成水合离子时放热)②浓H 2SO 4溶于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9H 2SO 4·SO 3(生成水合离子时放热)SO 3+H 2O=H 2SO 4是化学变化,但溶液中的溶质主要是H 2SO 4,做题时揣摩题意㈡、吸热反应:1、定义: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2、能量变化:E 反应物的总能量< E 生成物的总能量3、类型: ①铵盐与强碱的反应 NH 4Cl +Ca(OH)2、 NH 4Cl +Ba(OH)2·8H 2O②C 和CO 2的反应,C 与H 2O 在高温下反应,N 2与O 2在放电条件下反应③加热分解的反应(绝大部分分解反应),如KClO 3、KMnO 4、H 2O 2④盐的水解(实质是酸碱中和的逆反应)⑤ H 2+CuO强调:①铵盐溶于水(CH 3COONH 4溶于水)②弱电解质的电离:通常认为电离过程只有化学键的断裂,没有化学键的生成,故不认为是―反应‖三、焓变 反应热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存在着物质变化和能量的变化,而且二者均符合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的,二者密不可分,但以物质为主。
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
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化学反应都伴有能量变化,表现为吸热或放热。
二、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1、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反应称为放热反应。
如:所有的燃烧反应,金属与酸或水的置换反应等。
2、吸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反应称为吸热反应。
如:C与CO2、C与H2O、H2与CO2的反应等。
三、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判断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相对大小判断,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反之为吸热反应。
2、根据反应条件判断,大多数化合反应、活泼金属与酸或水的置换反应、中和反应等均为放热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非金属与酸的置换反应、水解反应等均为吸热反应。
3、根据反应剧烈程度判断,金属与酸或水的置换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等一般较剧烈,为放热反应;C与CO2、C与H2O等非金属氧化物之间的置换反应一般需要较高温度才能进行,为吸热反应。
4、根据物质溶于水吸热或放热的性质判断,物质溶于水的过程往往有热效应发生。
如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属于放热反应;硝酸铵溶于水吸收大量的热,属于吸热反应。
5、根据化学键断裂和形成的过程判断,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化学键形成放出能量。
如化合反应一般是形成化学键的过程,放出能量;分解反应一般是破坏化学键的过程,吸收能量。
6、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程度判断,电子转移方向与氧化还原方向相同时为放热反应;电子转移方向与氧化还原方向相反时为吸热反应。
7、根据可燃物的燃烧判断,可燃物燃烧一般放出大量的热,属于放热反应。
8、根据中和热测定实验判断,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 H2O时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酸碱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
四、燃烧热的定义和燃烧热的符号1、燃烧热的定义:在25℃、101kPa时,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知识点总结-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知识点整理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知识点总结|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知识点整理一、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反应热焓变(1)反应热: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时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2)焓变: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即为焓变。
(3)符号:ΔH,单位:kJ/mol或kJ·molˉ1。
(4)ΔH=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反应物键能总和-生成物键能总和(5)当ΔH为“-”或ΔH<0时,为放热反应当ΔH为“+”或ΔH>0时,为吸热反应热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H2(g)+?O2(g)=H2O(l)ΔH=-285.8kJ/mol表示在25℃,101kPa,1molH2与?molO2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285.8kJ。
注意事项:(1)热化学方程式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数,因此,它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
(2)反应物和产物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数值以及符号都可能不同,因此,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必须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
热化学方程式中不用“↑”和“↓”中和热定义: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这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
二、燃烧热(1)概念:25℃,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2)单位:kJ/mol三、反应热的计算(1)盖斯定律内容: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
或者说,化学反应的的反应热只与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反应热的计算常见方法:(1)利用键能计算反应热:通常人们把拆开1mol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键能通常用E表示,单位为kJ/mol或kJ·mol-1。
方法:ΔH=∑E(反应物)-∑E(生成物),即ΔH等于反应物的键能总和与生成物的键能总和之差。
如反应H2(g)+Cl2(g)===2HCl(g)ΔH=E(H—H)+E(Cl—Cl)-2E(H—Cl)。
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
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一、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关系化学反应过程中,不仅有物质的变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有时也会以光能、电能等形式表现出来。
从化学键的角度来看,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
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会释放能量。
如果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反应就会放出能量;反之,如果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反应则需要吸收能量。
例如,燃烧反应一般都是放热反应,因为燃料和氧气的化学键断裂所吸收的能量小于燃烧产物化学键形成所释放的能量。
而像碳酸钙高温分解这样的反应则是吸热反应,因为分解所需的能量大于生成的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形成新键释放的能量。
二、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1、吸热反应(1)大多数分解反应,如氯化铵受热分解。
(2)一些需要持续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比如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3)以碳、氢气、一氧化碳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例如氢气还原氧化铜。
2、放热反应(1)所有的燃烧反应,如甲烷的燃烧。
(2)酸碱中和反应,比如盐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
(3)金属与酸的置换反应,例如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4)大多数化合反应,比如二氧化硫和氧气生成三氧化硫。
三、反应热反应热是指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通常用符号ΔH 表示,单位是 kJ/mol。
如果ΔH 为正值,表示反应吸热;如果ΔH 为负值,表示反应放热。
例如,对于反应 H₂(g) + Cl₂(g) = 2HCl(g),ΔH =-1846 kJ/mol,表示每生成 2 mol HCl 气体,放出 1846 kJ 的热量。
四、热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化学反应与反应热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它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还表明了能量变化。
热化学方程式与普通化学方程式的区别在于:1、要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如果是在 25℃、101 kPa 下进行的反应,可以不注明)。
《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大全
《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大全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考点1: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1、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的区别特别注意: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与反应的条件没有必然的联系,而决定于反应物和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或焓)的相对大小。
2、常见的放热反应①一切燃烧反应;②活泼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③酸碱中和反应;④铝热反应;⑤大多数化合反应(但有些化合反应是吸热反应,如:N2+O2=2NO,CO2+C=2CO等均为吸热反应)。
3、常见的吸热反应①Ba(OH)2·8H2O与NH4Cl反应;②大多数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③等也是吸热反应;④水解反应考点2:反应热计算的依据1.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热与反应物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2.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计算ΔH=E生成物-E反应物。
3.根据键能计算ΔH=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4.根据盖斯定律计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即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时的反应热是相同的。
温馨提示:①盖斯定律的主要用途是用已知反应的反应热来推知相关反应的反应热。
②热化学方程式之间的“+”“-”等数学运算,对应ΔH也进行“+”“-”等数学计算。
5.根据物质燃烧放热数值计算:Q(放)=n(可燃物)×|ΔH|。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考点1:化学反应速率1、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___________。
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和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表达式:___________ 。
其常用的单位是__________ 、或__________ 。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内因(主要因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2)外因(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一个条件)3、理论解释——有效碰撞理论(1)活化分子、活化能、有效碰撞①活化分子: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
②活化能:如图图中:E1为正反应的活化能,使用催化剂时的活化能为E3,反应热为E1-E2。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知识点总结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知识点总结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 化学反应的实质。
化学反应的过程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
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会释放能量。
2. 反应热与焓变。
反应热: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焓变(ΔH):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 吸热反应:ΔH > 0。
- 放热反应:ΔH < 0。
3. 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氯化铵与氢氧化钡的反应、以 C、CO、H₂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等。
放热反应:大多数化合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活泼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等。
二、热化学方程式。
1. 定义。
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2. 书写注意事项。
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g、l、s)。
要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若在 25℃、101kPa 条件下进行,可不注明)。
要注明ΔH 的正负号、数值和单位。
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三、燃烧热和中和热。
1. 燃烧热。
定义:101kPa 时,1mol 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单位:kJ/mol。
注意:燃烧热是以 1mol 可燃物为标准进行测量的。
2. 中和热。
定义:在稀溶液中,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1mol 液态水时所释放的热量。
单位:kJ/mol。
注意: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反应,若有弱酸或弱碱参与,中和热数值偏小。
四、盖斯定律。
1. 内容。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具体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
2. 应用。
可以通过已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进行相应的加减运算,得到目标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热。
五、能源。
1. 分类。
一次能源:直接从自然界获取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风能、水能等。
二次能源: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化得到的能源,如电能、氢能等。
2. 新能源。
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等,具有资源丰富、可再生、对环境影响小等优点。
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1页(共8页) 第2页 (共8页)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一、“有效碰撞”模型。
从物质结构变化上看,化学反应的过程,其实是怎样的一个过程? 旧的 断裂、新的 形成的过程。
1、有效碰撞:分子都在不停的运动,反应物分子能够发生碰撞是反应发生的先决条件,如果每次碰撞都是有效的话,任何反应都会在瞬间完成,而事实不是这样,所以并不是所有的碰撞都是有效的。
有效碰撞:能够导致化学键断裂,引发化学反应的碰撞。
2、活化分子:要有效碰撞,要求分子必须具有足够高的能量。
我们把这样的分子叫做“活化分子”。
活化分子:具有足够高的能量,可能发生有效碰撞的反应物分子。
活化分子发生的碰撞一定是有效碰撞吗? 。
还要求取向正确。
发生有效碰撞的条件: 3、活化能:活化能 。
活化能的作用是 ,与课本第3页图中表示的哪部分能量相等? 参看教材所举的“公司贷款”一例: 活化能的大小决定了一般分子变为活化分子的难易,也就是化学反应的难易,它会影响反应热的大小吗? 结论:某一化学反应的速率大小与单位时间内 有关;有效碰撞次数的多少与单位体积内反应物中 的多少有关;活化分子的多少又与该反应的 大小有关。
活化能的大小是由反应物分子的性质决定的,而反应物分子的性质又与分子的内部结构密切相关,可以说反应物分子的内部结构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内因。
那么,对于一个特定的反应人们可以通过改变它的外部条件加以控制和利用。
活化能是决定化学反应难易的关键。
不同的化学反应,活化能差别很大。
一个具体的反应,活化能的值只能通过实验方法测得。
二.用“有效碰撞”模型解释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我们知道,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温度降低,反应速率减慢。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知识点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知识点化学反应是物质间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使物质的成分和性质发生改变。
每一种化学反应都會涉及到能量变化,能量的产生和消耗,是影响化学反应过程的主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深入探讨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中会有所谓的反应热、放热和吸热等反应现象。
热量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因为它决定着反应的方向和速率。
反应热是指在常压下,化学反应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的热量,一般用化学符号ΔH表示。
反应热可以是负数,表示反应释放热量;也可以是正数,表示反应吸收热量。
当化学反应放热时,ΔH是负数,称作放热反应或自发反应;当放热反应很强烈时,会产生爆炸、火花等现象。
反之,当化学反应吸热时,ΔH是正数,称作吸热反应或非自发反应。
吸热反应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进行,例如加热、分解、电解等。
二、化学反应的热化学计算化学反应的热化学计算是指利用热量平衡原则计算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各种热量变化量。
在热化学计算中,常用的计算方法有热容法和焓变法。
热容法是指通过测量各个化学物质的热容和温度变化,推导出反应热的计算方法。
它的计算过程虽然简单,但它不太适合于反应系统发生状态变化的情况。
焓变法是热化学计算中的另外一种主要方法。
通过测定反应前后各种化学物质的标准热焓,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计算合成或分解反应过程中的焓变,推导出反应热的计算方法。
它的计算过程需要一定的复杂化学物质的相关数据,可靠性比较高。
三、热力学法则和能量转化热力学法则是指在化学反应中,物质间能量的转化满足一些基本的规则。
其中比较知名的热力学法则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的规律,在化学反应中能量始终守恒,既不会减少,也不会增加。
因此,我们在计算反应热的过程中要确保能量的平衡性。
热力学第二定律是指物理过程从高能状态向低能状态不可逆的趋向。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同样也是不可逆的,化学反应只能进行到能量平衡的状态。
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
注意:足够的空气不是越多越好,而是通入量要适当,否则 过量的空气会带走部分热量,造成浪费。扩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 面,工业上常采用固体燃料粉碎或液体燃料以雾状喷出的方法, 从而提高燃料燃烧的效率。
(4)我国目前的能源利用状况 目前主要能源是化石燃料,它们蕴藏有限且不能再生, 终将枯竭,且从开采、 运输、 加工到终端的利用效率
和热内。
二、燃烧热
(1)概念:25℃,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 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单位为kJ·mol-1。如果是1g物质完全
燃烧的反应热,就叫做该物质的热值。
(2)对燃烧热的理解 ①燃烧热是反应热的一种,并且燃烧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其ΔΗ为“-” 或 ΔΗ<0。 ②25℃,101kPa时,可燃物完全燃烧时,必须生成稳定的化合物。如 果该物质在燃烧时能生成多种燃烧产物,则应该生成不能再燃烧的物质。 如C完全燃烧应生成CO2(g),而生成 CO(g)属于不完全燃烧,所以 C的燃烧热应该是生成CO2时的热效应。 (3)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书写 燃烧热是以员1mol物质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来定义的,因此在书 写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时,应以燃烧1mol物质为标准,来配平 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故在其热化学方程
(2)计算方法
列出方程或方程组计算求解。
明确解题模式:审题→分析→求解。
②有关热化学方程式及有关单位书写正确。
③计算准确。
(3)进行反应热计算的注意事项: ①反应热数值与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成正比,因此热 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改变时,其反应热 数值需同时做相同倍数的改变。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是指反应按所给形 式完全进行时的反应热。
高中化学键 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
化学键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第一节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一、化学键1.定义:相邻的原子之间强的相互作用。
注:①非相邻原子或分子之间不存在化学键,如稀有气体中不存在化学键;②原子:中性原子(形成共价键)、阴阳离子(形成离子键);③相互作用:相互吸引和相互排斥。
2.分类:离子键:只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共价键:存在于共价化合物中,也可能存在离子化合物中(1)离子化合物:含离子键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
(一定有离子键,可能有共价键)。
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形成的化合物。
如NaCl、Na2O、K2S等强碱:如NaOH、KOH、Ba(OH)2、Ca(OH)2等大多数盐:如Na2CO3、BaSO4铵盐:如NH4Cl(2)共价化合物: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叫做共价化合物。
(只有共价键)极性共价键(简称极性键):由不同种原子形成,A-B型,如,H-Cl。
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简称非极性键):由同种原子形成,A-A型,如,Cl-Cl。
(3)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 · ”或“×”来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式子。
①原子:让电子尽可能分散到原子四个方向上;②离子:阳离子即离子符号;阴离子加括号,标明电荷数钠离子镁离子氯离子硫离子氢氧根离子③单质:原子之间共用电子,形成相应的稳定结构;分子式:H2N2F2Cl2电子式:键型离子键共价键概念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成键方式通过得失电子达到稳定结构通过形成共用电子对达到稳定结构成键粒子阴、阳离子原子成键元素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特殊:NH4Cl、NH4NO3等铵盐只由非金属元素组成,但含有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④化合物:共价化合物原子之间共用电子;离子化合物阴阳离子结合。
分子式:HCl CH4NH3H2O CO2电子式:分子式:NaCl MgCl2Na2S NH4Cl NaOH二、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判断1.根据化合物类别判断(1)离子化合物(金属+非金属):强碱、盐、大多数碱性氧化物;(2)共价化合物(非金属+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氢化物、含氧酸、多数有机化合物。
《选修4_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整理(超全)
高三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知识清单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一、焓变、反应热要点一:反应热(焓变)的概念及表示方法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都可以用热量来描述,叫做反应热,又称焓变,符号为ΔH,单位为kJ/mol,规定放热反应的ΔH为“—”,吸热反应的ΔH为“+”。
特别提醒:(1)描述此概念时,无论是用“反应热”、“焓变”或“ ΔH”表示,其后所用的数值必须带“+”或“—”。
(2)单位是kJ/mol,而不是kJ,热量的单位是kJ。
(3)在比较大小时,所带“+”“—”符号均参入比较。
要点二: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1.放热反应的ΔH为“—”或ΔH<0 ;吸热反应的ΔH为“+”或ΔH >0 ∆H=E(生成物的总能量)-E(反应物的总能量)∆H=E(反应物的键能)- E(生成物的键能)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①放热反应: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多数化合反应。
②吸热反应:多数的分解反应、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水煤气的生成反应、炭与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的反应3.需要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不需要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放热反应4.通过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可用来比较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对稳定性。
如C(石墨,s) C(金刚石,s)△H3= +1.9kJ/mol,该反应为吸热反应,金刚石的能量高,石墨比金属石稳定。
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除了遵循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求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的数值和符号可能不同,因此必须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用s、l、g分别表示固体、液体和气体,而不标“↓、↑”。
2.△H只能写在热化学方程式的右边,用空格隔开,△H值“—” 表示放热反应,△H 值“+”表示吸热反应;单位为“kJ/mol”。
3.△H的值要与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相对应,如果化学计量数加倍,△H也要加倍。
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
高二化学教学资料(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一、焓变反应热1.反应热: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符号:△H(2)单位:kJ/mol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
(放热>吸热) △H 为“-”或△H <0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吸热>放热)△H 为“+”或△H >0☆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金属与酸的反应⑤生石灰和水反应⑥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常见的吸热反应:①晶体Ba(OH)2·8H2O与NH4Cl 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应③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④铵盐溶解等二、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l,s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⑤各物质系数加倍,△H加倍;反应逆向进行,△H改变符号,数值不变三、燃烧热1.概念:25 ℃,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表示。
,※注意以下几点:①研究条件:101 kPa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 mol 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
(ΔH<0,单位kJ/mol)四、中和热1.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 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H+和OH-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H+(aq) +OH-(aq) =H2O(l) ΔH=-mol\3.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收热量,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mol。
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
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规则:反应热位于化学方程式的右侧,与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用“△H=”连接。
反应热的单位一般为kJ/mol。
热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应该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___比例,而非质量比例。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如固体、液体、气体、溶液等)应该明确标记。
四、燃烧热的计算1、燃烧热定义:单位质量物质在氧气存在下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叫做燃烧热。
2、计算方法:燃烧热=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燃烧热=反应物的每摩尔能量-生成物的每摩尔能量3、燃烧热的应用:可以用来比较不同物质的燃烧性质,也可以用来计算燃料的热值和燃料的消耗量。
总结:化学反应与能量密切相关,化学反应中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反应热和焓变是描述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重要概念,可以用来计算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热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重要工具。
燃烧热是描述物质燃烧性质的重要指标,可以用来比较不同物质的燃烧性质和计算燃料的热值和消耗量。
掌握这些知识对于理解化学反应和应用化学具有重要意义。
1.在中学化学中使用的ΔH数据通常是在25℃、101Kpa 下的数据,因此不需要特别注明温度和压强。
2.必须注明ΔH的正负号,"+"表示吸热,"-"表示放热。
3.热化学方程式中应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如"g"表示气体,"l"表示液体,"s"表示固体。
不需要使用气体符号或沉淀符号。
4.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物质的物质量,而不是物质的分子或原子数。
因此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5.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已完成的反应数量,因此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必须与ΔH相对应。
对于相同的物质反应,当化学计量数不同,其ΔH也不同。
当化学计量数加倍时,ΔH也加倍。
当反应逆向进行时,其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6.对于化学式形式相同的同素异形体,必须在化学式后面标明其名称,如C(s,石墨)。
高一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一、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化学键的断裂需要吸收外界的能量,化学键的形成会向外界释放出能量,因此在化学反应中,参与反应的物质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1、化学变化中能量变化的本质原因①当化学键键能越大,断开时所需的能量就越多,形成时所释放出的能量也越多。
②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总键能E1)断裂时,吸收能量E1,在形成化学键变成生成物(总键能E2)时,放出能量E2。
整个过程中,反应体系从外界吸收的能量为ΔE=E1-E2 .2、有的化学反应会吸收能量,有的化学反应会放出能量。
据图可知,一个化学反应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3、任何化学反应除遵循质量守恒外,同样也遵循能量守恒。
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能量差若以热量形式表现即为放热反应(化学能转化成热能)或吸热反应(热能转化成化学能)。
(E反:反应物具有的能量;E生:生成物具有的能量):4表现形式放热反应吸热反应键能变化生成物总键能大于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小于反应物总键能由1、2联系得键能越大,物质能量越低,越稳定;反之键能越小,物质能量越高,越不稳定,图示5、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与缓慢氧化。
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
④大多数化合反应(特殊:C+CO2△2CO是吸热反应)。
注意:有热量放出未必是放热反应,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必须是化学变化。
某些常见的热效应:放热:①浓硫酸溶于水②NaOH溶于水③CaO溶于水,其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③☆常见的吸热反应:①以C、H2、CO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如:C(s)+H2O(g)△CO(g)+H2(g)。
②铵盐和碱的反应如Ba(OH)2·8H2O+NH4Cl=BaCl2+2NH3↑+10H2O③大多数分解反应如KClO3、KMnO4、CaCO3的分解等。
[思考]一般说来,大多数化合反应是放热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放热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吸热反应都需要加热,这种说法对吗?试举例说明。
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
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1、反应热与焓变:△H=H 产物-H 反应物2、反应热与物质能量的关系3、反应热与键能的关系△H=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4、常见的吸热、放热反应 ⑴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 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燃烧反应 ④多数的化合反应 ⑤铝热反应 ⑵常见的吸热反应①多数的分解反应 ② 2NH 4Cls+BaOH 2·8H 2Os=BaCl 2+2NH 3+10H 2O ③ Cs+ H 2Og高温CO+H 2 ④CO 2+ C高温2 CO5、反应条件与吸热、放热的关系: 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与反应的条件没有必然的联系,而取决与反应物和产物具有的总能量或焓的相对大小.6、书写热化学方程式除了遵循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要求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放热反应△H 为“-”,吸热反应△H 为“+”,△H 的单位为kJ/mol②反应热△H 与测定条件温度、压强等有关,因此应注意△H 的测定条件;绝大多数化学反应的△H 是在298K 、101Pa 下测定的,可不注明温度和压强.③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系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并不表示物质的分子或原子数,因此化学计量数可以是分数或小数.必须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热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反反应过程物反应过程应已完成的数量,所以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计量数必须与△H相对应;当反应逆向进行时,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7、利用盖斯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8、电极反应的书写:活性电极:电极本身失电子⑴电解:阳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发生氧化反应惰性电极:溶液中阴离子失电子放电顺序:I->Br->Cl->OH-阴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发生还原反应,溶液中的阳离子得电子放电顺序:Ag+>Cu2+>H+注意问题:①书写电极反应式时,要用实际放电的离子.......来表示②电解反应的总方程式要注明“通电”③若电极反应中的离子来自与水或其他弱电解质的电离,则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中要用化学式表示⑵原电池:负极:负极本身失电子,M→Mn+ +ne-① 溶液中阳离子得电子Nm++me-→N正极:2H++2e-→H2↑②负极与电解质溶液不能直接反应:O2+4e-+2H2O→4OH-即发生吸氧腐蚀书写电极反应时要注意电极产物与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是否反应,若反应,则在电极反应中应写最终产物.9、电解原理的应用:⑴氯碱工业:阳极石墨:2Cl-→Cl2+2e-Cl2的检验:将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靠近出气口,试纸变蓝,证明生成了Cl2.阴极:2H++2e-→H2↑阴极产物为H2、NaOH.现象滴入酚酞:有气泡逸出,溶液变红.⑵铜的电解精炼:电极材料:粗铜做阳极,纯铜做阴极.电解质溶液:硫酸酸化的硫酸铜溶液⑶电镀:电极材料:镀层金属做阳极也可用惰性电极做阳极,镀件做阴极.电解质溶液是用含有镀层金属阳离子的盐溶液.10、化学电源⑴燃料电池:先写出电池总反应类似于可燃物的燃烧;再写正极反应氧化剂得电子,一般是O 2+4e -+2H 2O →4OH -中性、碱性溶液O 2+4e -+4H +→2H 2O 酸性水溶液. 负极反应=电池反应-正极反应必须电子转移相等⑵充放电电池:放电时相当于原电池,充电时相当于电解池原电池的负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做阴极,原电池的正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做阳极,11、计算时遵循电子守恒,常用关系式:2 H 2~ O 2~2Cl 2~2Cu~4Ag~4OH -~4 H +~4e -12、金属腐蚀:电解阳极引起的腐蚀>原电池负极引起的腐蚀>化学腐蚀>原电池正极>电解阴极 钢铁在空气中主要发生吸氧腐蚀.负极:2Fe→ 2Fe 2++4e - 正极:O 2+4e -+2H 2O→4OH - 总反应:2Fe + O 2+2H 2O =2FeOH 2第二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和速度1、反应方向的判断依据:△H -T△S<0,反应能自发进行;△H -T△S=0,反应达到平衡状态△H -T△S>0反应不能自发.该判据指出的是一定条件下,自发反应发生的可能性,不能说明实际能否发生反应计算时注意单位的换算课本P 40T 3 2、化学平衡常数:①平衡常数的大小反映了化学反应可能进行的程度,平衡常数越大,说明反应进行的越完全.②纯固体或纯溶剂参加的反应,它们不列入平衡常数的表达式③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式有关,单位与方程式的书写形式一一对应.对于给定的化学反应,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互为倒数④化学平衡常数受温度影响,与浓度无关.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是通过影响平衡常数实现的.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常数增大还是减小与反应吸放热有关.3、平衡状态的标志:①同一物质的v 正=v 逆 ②各组分的物质的量、质量、含量、浓度颜色保持不变 ③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总压强、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保持不变只适用于△vg≠0的反应④密度适用于非纯气体反应或体积可变的容器 4、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⑴恒压时充入惰性气体,体积必增大,引起反应体系浓度的减小,相当于减压对平衡的影响⑵恒容时充入惰性气体,各组分的浓度不变,速率不变,平衡不移动⑶对于△vg=0的可逆反应,平衡体系中加入惰性气体,恒容、恒压下平衡都不会移动5、⑴等效平衡:①恒温恒压,适用于所有有气体参加的可逆反应,只要使转化后物质的量之比与最初加入的物质的量之比相同,均可达到等效平衡;平衡时各组分的百分含量相同,浓度相同,转化率相同.②恒温恒容,△vg=0的反应,只要使转化后物质的量之比与最初加入的物质的量之比相同,均可达到等效平衡;平衡时各组分的百分含量相同,转化率相同.⑵等同平衡:恒温恒容,适用于所有有气体参加的可逆反应,只要使转化后物质的量与最初加入的物质的量相同,均可达到等同平衡;平衡时各组分的物质的量相同,百分含量相同,浓度相同. 6、充气问题:以aAg+bBgcCg⑴只充入一种反应物,平衡右移,增大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但它本身的转化率降低 ⑵两种反应物按原比例充,恒容时相当于加压,恒压时等效平衡⑶初始按系数比充入的反应物或只充入产物,平衡时再充入产物,恒容时相当于加压,恒压时等效平衡化学反应速率: 速率的计算和比较 ; 浓度对化学速率的影响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 V-t图的分析第三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1、强弱电解质:⑴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其溶液中无溶质分子,电离方程式用“=”,且一步电离;强酸、强碱、大多数盐都属于强电解质.⑵弱电解质:部分电离,其溶液中存在溶质分子,电离方程式用“”,多元弱酸的电离方程式分步写,其余的弱电解质的电离一步完成;弱酸、弱碱、水都是弱电解质. ⑶常见的碱:KOH 、NaOH 、CaOH 2、BaOH 2是强碱,其余为弱碱; 常见的酸:HCl 、HBr 、HI 、HNO 3、H 2SO 4是强酸,其余为弱酸;注意:强酸的酸式盐的电离一步完成,如:NaHSO 4=Na ++H ++SO 42-,而弱酸的酸式盐要分步写,如:NaHCO3=Na++HCO3-, HCO3- CO32- +H+2、电离平衡⑴ 电离平衡是平衡的一种,遵循平衡的一般规律.温度、浓度、加入与弱电解质相同的离子或与弱电解质反应的物质,都会引起平衡的移动⑵ 电离平衡常数Ka或Kb表征了弱电解质的电离能力,一定温度下,电离常数越大,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越大.Ka或Kb是平衡常数的一种,与化学平衡常数一样,只受温度影响.温度升高,电离常数增大.3、水的电离:⑴ H2O H++OH-,△H>0.升高温度、向水中加入酸、碱或能水解的盐均可引起水的电离平衡的移动.⑵ 任何稀的水溶液中,都存在,且H+·OH-是一常数,称为水的离子积Kw;Kw是温度常数,只受温度影响,而与H+或OH-浓度无关.⑶ 溶液的酸碱性是H+与OH-浓度的相对大小,与某一数值无直接关系.⑷ 当溶液中的H+浓度≤1mol/L时,用pH表示.无论是单一溶液还是溶液混合后求pH,都遵循同一原则:若溶液呈酸性,先求cH+;若溶液呈碱性,先求cOH-,由Kw求出cH+,再求pH.⑸ 向水中加入酸或碱,均抑制水的电离,使水电离的cH+或cOH-<10-7mol/L,但cH+H2O =cOH-H2O.如某溶液中水电离的cH+=10-13mol/L,此时溶液可能为强酸性,也可能为强碱性,即室温下,pH=1或13向水中加入水解的盐,促进水的电离,使水电离的cH+或cOH->10-7mol/L,如某溶液中水电离的cH+=10-5mol/L,此时溶液为酸性,即室温下,pH=5,可能为强酸弱碱盐溶液.4、盐的水解⑴在溶液中只有盐电离出的离子才水解.本质是盐电离出的离子与水电离出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使H+或OH-的浓度减小,从而促进水的电离.⑵影响因素:①温度:升温促进水解②浓度:稀释促进水解③溶液的酸碱性④ 同离子效应⑷水解方程式的书写:①单个离子的水解:一般很微弱,用,产物不标“↑”“↓”;多元弱酸盐的水解方程式要分步写②双水解有两种情况:Ⅰ水解到底,生成气体、沉淀,用=,标出“↑”“↓”.Ⅱ部分水解,无沉淀、气体,用,产物不标“↑”“↓”;⑸ 盐类水解的应用:①判断溶液的酸碱性②判断盐溶液中的离子种类及其浓度大小③判断离子共存④加热浓缩或蒸干某些盐溶液时产物的判断,如AlCl3溶液⑤某些盐溶液的保存与配制,如FeCl3溶液⑥某些胶体的制备,如FeOH3胶体⑦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如明矾净水、化肥的施用等.解释时规范格式:写上对应的平衡-----条件改变平衡移动-----结果5、沉淀溶解平衡:⑴ Ksp:Am BnmA n++nB m-,Ksp=A n+m B m-n.①Ksp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变化只能使平衡移动,不改变Ksp.②对于阴阳离子个数比相同的电解质,Ksp越大,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越强.⑵ Q>Ksp,有沉淀生成;Q=Ksp,沉淀与溶解处于平衡状态;Q<Ksp,沉淀溶解.⑶ 一种沉淀可以转化为更难溶的沉淀.如锅垢中MgOH2的生成,工业中重金属离子的除去.6、离子反应:⑴ 与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设量少的物质物质的量为1mol,与另一过量的物质充分反应.⑵ 离子共存推断题解答时应注意:①判断一种离子存在后,一定注意与之不共存的离子一定不存在;②前面加入的试剂对后面的鉴定是否有影响.⑶ 离子或物质检验的一般步骤:取少量——加试剂——观现象——定结论.。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一.反应热焓变1.定义: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能量都属于反应热,又称为焓变(ΔH),单位kJ/mol。
解释:旧键的断裂:吸收能量;新键的形成:放出能量,某一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取决于上述两个过程能量变化的相对大小。
吸热:吸收能量>放出能量;放热:吸收能量<放出能量。
2.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关系3.放热反应: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放热>吸热)ΔH<0;吸热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吸热>放热) ΔH>0。
【学习反思】⑴常见的放热、吸热反应:①常见的放热反应有a 燃烧反应b 酸碱中和反应c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d大多数化合反应②常见的吸热反应有:a 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晶体混合发生反应b CO2+C = 2COc 大多数的分解反应⑵△H<0时反应放热;△H> 0时反应吸热。
【概括总结】焓变反应热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不仅有物质的变化,同时还伴有能量变化。
1.焓和焓变焓是与物质内能有关的物理量。
单位:kJ·mol-1,符号:H。
焓变是在恒压条件下,反应的热效应。
单位:kJ·mol-1,符号:ΔH。
2.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反应物分子中旧化学键断裂和生成物生成时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
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反应热,这是由于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当反应物分子间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克服原子间的相互作用,这需要吸收能量;当原子重新结合成生成物分子,即新化学键形成时,又要释放能量。
ΔH=反应物分子中总键能-生成物分子中总键能。
3.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当反应完成时,生成物释放的总能量与反应物吸收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1)当ΔH为“-”或ΔH<0时,为放热反应,反应体系能量降低。
(2)当ΔH为“+”或ΔH>0时,为吸热反应,反应体系能量升高。
4.反应热思维模型:(1) 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2) 反应热的本质以H2(g)+Cl2(g)===2HCl(g) ΔH=-186 kJ·mol-1为例E1:E(H—H)+E(Cl—Cl);E2:2E(H—Cl);ΔH=E1-E2二.热化学方程式1.概念:能表示参加反应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_3
第一章化学反映与能量第1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放热反应: 燃烧中和多数化合反应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铝热反应吸热反应: 多数分解反应碳与CO2.水蒸汽的反应等 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化学键能量越低, 其能量(或焓)越高, 越不稳定ΔH=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ΔH=断键吸收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键能)—成键释放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键能)中和热测定: (m1+m2)·C·(t2-t1)= ΔH.KJ·mo1-1中和热是稀酸, 稀碱生成1mol水时的反应热中和热测定: 盐酸与NaOH的浓度均宜小不宜大误差分析: (1)体积、温度测量不准;(2)仪器保温效果不好或操作缓慢造成热量损失;(3)实验过程中液体外溅等操作误差: (1)实验过程中液体洒落桌面(2)混合酸、碱溶液时动作缓慢(3)用温度计测量酸的温度后未清洗而直接去测量碱的温度读数方面: (1)温度计的读数有误差(2)量取溶液体积时, 读数有误差第2节燃烧热能源101kpa时, 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ΔH=Q放/n(可燃物)能源包括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阳光、风力、流水、潮汐以及柴草等。
开源节流, 即开发新的能源和节约现有的能源, 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新能源:太阳能、氢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和生物质能等(资源丰富, 可再生, 没有污染或很少污染)太阳辐射能——热能、电能或化学能——利用氢—火箭和燃料电池的燃料第3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 而有反应的途径无关—盖斯定律第二章化学反应速论和化学平衡第1节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 V=1Δcl/Δt (Δc表示其浓度变化, Δt表示时间变化)气体的体积、体系的压强、颜色的深浅、光的吸收、光的发射、导电能力等。
化学反应速率通常是指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 而不是瞬时反应速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果生成物的焓小于反应物的焓, 说明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大于产 物具有的总能量,需要释放一部 分的能量给外界才能生成生成物, 反应必须放热才能进行。即当 Η(生成物)<Η(反应物), ΔΗ<0,反应为放热反应。
2、热化学方程式 (1)定义 表示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 学方程式,叫热化学方程式。 (2)表示意义 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化,也表明了化学反 应中的能量变化。 (3)书写热化学方程式须注意的几点 ① ΔΗ只能写在标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状态的化学方 程式的右边。 若为放热反应,ΔΗ为“-” ; 若为吸热反应,ΔΗ为“+” 。 ΔΗ的单位一般为kJ· mol-1。 ②焓变ΔΗ与测定条件(温度、 压强等)有关。因 此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应注明ΔΗ的测定条件。
③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 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并不表示物质的分子数或 原子数。因此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④反应物和产物的聚集状态不同,焓变ΔΗ不同。因 此,必须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才能完整地体现出热化 学方程式的意义。气体用“g” ,液体用“l” ,固体用 “s” ,溶液用“aq” 。热化学方程式中不用“↑” 和 “↓” 。若涉及同素异形体,要注明同素异形体的名 称。 ⑤热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反应已完成的量。 由于ΔΗ与反应完成的物质的量有关,所以方程式中 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必须与ΔΗ相对应,如果化学 计量数加倍,则ΔΗ也要加倍。当反应向逆向进行时, 其焓变与正反应的焓变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3)焓变的定义 对于在等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如果反应中物质 的能量变化全部转化为热能(同时可能伴随着反应体系 体积的改变),而没有转化为电能、光能等其他形式的 能,则该反应的反应热就等于反应前后物质的焓变,称 为焓变,符号ΔΗ。 ΔΗ=Η(反应产物)—Η(反应物) 为生成物的总焓与反应物总焓之差,称为反应焓变。 如果生成物的焓大于反应物的焓,说明反应物具有的总 能量小于产物具有的总能量,需要吸收外界的能量才能 生成生成物,反应必须吸热才能进行。 即当Η(生成物)>Η(反应物), ΔΗ>0,反应为吸热反应。
二、燃烧热 (1)概念:25℃,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 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单位为kJ· mol-1。 如果是1g物质完全燃烧的反应热,就叫做该物质的热值。 (2)对燃烧热的理解 ①燃烧热是反应热的一种,并且燃烧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其 ΔΗ为“-” 或 ΔΗ<0。 ②25℃,101kPa时,可燃物完全燃烧时,必须生成稳定的化合 物。如果该物质在燃烧时能生成多种燃烧产物,则应该生成不能再 燃烧的物质。如C完全燃烧应生成CO2(g),而生成 CO(g)属 于不完全燃烧,所以C的燃烧热应该是生成CO2时的热效应。 (3)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书写 燃烧热是以员1mol物质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来定义的,因此 在书写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时,应以燃烧1mol物质为标准, 来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故在其热化学方程 式中常出现分数。
(4)研究物质燃烧热的意义 了解化学反应完成时产生热量的多少,以便更好地控制反应条件,充分利用 能源。
3、能源 凡是能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统称能源。 (1)能源的分类 ①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 从自然界直接取得的自然能源叫一次能源,如原煤、原油、 流过水坝的水等;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后获得的能源称为二次 能源,如各种石油制品、煤气、蒸气、电力、 氢能、沼气等。 ②常规能源与新能源 在一定历史时期和科学技术水平下,已被人们广泛利用的 能源称为常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等。人类采用先 进的方法刚开始加以利用的古老能源以及利用先进技术新发展的 能源都是新能源,如核聚变能、风能、太阳能、海洋能等。 ③可再生能源与非再生能源 可连续再生、永远利用的一次能源称为可再生能源,如水 力、风能等;经过亿万年形成的、短期内无法恢复的能源,称为 非再生能源,如石油、煤、天然气等。
3、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1)实验原理 将两种反应物加入仪器内并使之迅速混合,测量反应前后 溶液温度的变化值,即可根据溶液的热容C,利用下式计 算出反应释放或吸收的热量Q。 Q=Cm(T2-T1) 式中:C表示体系的热容;T1、T2 分别表示反应前和反 应后体系的温度。 (2)实验注意事项: ①作为量热器的仪器装置,其保温隔热的效果一定要好。 ②盐酸和NaOH溶液浓度的配制须准确,且NaOH溶液的 浓度须大于盐酸的浓度。为了使测得的中和热更准确,所 用盐酸和NaOH的浓度宜小不宜大,如果浓度偏大,则溶 液中阴阳离子间相互牵制作用就大,电离度就会减少,这 样酸碱中和时产生的热量势必要用去一部分来补偿未电离 分子的离解热,造成较大的误差。
4.中和热 (1)定义: 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 H2O(l)时所释放的热量为中和热。中和热是反应热的一 种形式。 (2)注意: 中和热不包括离子在水溶液中的生成热、 物 质的溶解热、电解质电离的吸收热等。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H+与OH-化合生成H2O,若反应过程中有其他物质生成, 这部分反应热也不在中和热内。
(2)反应热的定义 当化学反应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所释 放或吸收的热量称为反应在此温度下的热效应, 简称为反应热。通常用符号Q表示。 反应热产生的原因:由于在化学反应过程中, 当反应物分子内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克服原子 间的相互作用,这需要吸收能量;当原子重新结 合成生成物分子,即新化学键形成时,又要释放 能量。生成物分子形成时所释放的总能量与反应 物分子化学键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的差即为该 反应的反应热。
③宜用有0.1分度值的温度计,且测量时尽可能 读准,并估读到小数点后第二位。温度计的水 银球部分要完全浸没在溶液中,而且要稳定一 段时间后再读数,以提高所测温度的精度。 (3)实验结论 所测得的上溶液中所发生的反应均为H++OH-=H2O。 由于三次实验中所用溶液的体积相同,溶液中 H+和OH-的浓度也是相同的,因此三个反应的 反应热也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