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素材“诗与远方”材料写作素材与整理
诗与远方作文素材(4篇)

诗与远方作文400字诗与远方作文素材(4篇)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
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
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理解一下吧。
诗与远方作文400字诗与远方作文素材篇一在古诗的描绘中,沙漠通常是边疆战士驻扎戍守的地方。
诗人通过描写沙漠壮观瑰丽的风光抒发胸臆,其中最著名的便是王维在《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737年,王维奉命赴西河节度使府慰问将士,路上有感写出《使至塞上》,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
杜甫在《咏怀古迹》中写道“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他借咏昭君村,思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的抱负,诗中无边的大漠更是凸显了天地无情,青冢有恨的感情。
边塞诗人高适更是屡次在诗中描写大漠风光,“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蓟中作》,“北上登蓟门,茫茫见沙漠”--《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燕歌行》沙漠在古时多寓意着将士们守家护国所驻守的地方。
天地茫茫,不知道多少悲壮唏嘘的故事还掩埋在这黄沙之下,静静地穿越光阴的长河。
诗与远方作文400字诗与远方作文素材篇二清淡的欢愉,最美的本质。
——题记车水马龙,高楼屹立,夜晚的灯红酒绿映在我的脸上,扰乱了我的思绪。
躁动的摇滚,喧嚣的人群,耳边一片纷纷扰扰……在这个十字路口,我迷失了自己,看不清方向——学习的压力层层叠叠地堆积在心头,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如机器般日复一日地循环,愈发迅速的节奏,让我觉得前途一片黑暗。
渐渐地,我跟不上生活的脚步,成了个迷惘的孩子……苟且偷生罢了!我多想逃离这个世界,在这世俗里,隐藏自己。
所以,我回到了那个地方,暂且做个隐逸者。
那儿就是我的故土,一个古朴的乡村。
没有新房,没有科技,只有那灰墙青瓦,低矮的土屋。
放眼遥望,平旷的农田里玉米挺立,点缀着几间木屋。
诗和远方作文素材事例

诗和远方作文素材事例作文一:追逐诗和远方的李白。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大诗人叫李白。
他呀,心里装着满满的诗和远方。
李白生活的地方有高高的山,长长的河。
他可不想只待在一个小角落。
他带着一把剑,就开始出发啦。
他走过好多好多地方,看到那庐山的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那瀑布就像从天上直直地掉下来,水溅起的声音大得像打雷,水珠子还会飞到脸上,凉凉的。
这就是他看到的远方的美景,然后就变成了美妙的诗。
他还一个人坐在船上,看着那月亮的影子在水里晃啊晃。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他觉得自己虽然一个人,可是有月亮和影子陪着,也很快乐呢。
他就这样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写。
他的诗里有远方的山山水水,也有他心里的梦想。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诗和远方就是去看不一样的风景,把看到的、想到的都变成诗。
作文二:徐霞客的远方之旅。
徐霞客是一个特别了不起的人。
他生活在古代,可他不想像别人一样,只在一个地方待着。
他背上简单的行囊就出发去远方了。
他走的路可难走啦,有时候是高高的山,山上全是尖尖的石头,一不小心就会划破脚。
有时候是茂密的树林,里面黑黑的,还有小虫子飞来飞去。
但是他看到了好多神奇的东西。
他到了黄山,看到那奇奇怪怪的石头,有的像猴子,蹲在那里望着远方。
他看到的山有高有低,山上的树有的绿得发黑,有的黄得发亮。
他把这些都写下来,让我们知道远方的山是什么样的。
他走了好多好多路,鞋子都不知道磨破了多少双。
他的远方充满了未知,可他就是不停地走,不停地看。
他的经历就像一首长长的诗,每一步都是一个字,他走的路就是他的诗和远方。
作文三:我心中的诗和远方——乡村之旅。
我是一个住在城市里的小学生。
有一次,我去了乡下的奶奶家。
那就是我心中的诗和远方。
刚到乡下,我就看到大片大片的田野。
田野里有金黄金黄的稻子,风一吹,稻子就像波浪一样翻滚,还发出沙沙的声音,就像在唱歌。
田边有五颜六色的小花,小蝴蝶在上面飞来飞去,我伸手想去抓,可怎么也抓不到。
诗和远方作文素材事例高考作文素材诗中的春夏秋冬

诗和远方作文素材事例【高考作文素材诗中的春夏秋冬】诗中春:1.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2.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3.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4.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5.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6.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7.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8.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诗中夏:1.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观刈麦》)诗中秋:2.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3.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 李商隐:《晚晴》 ) ( 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 杜甫:《夏夜叹》 ) ( 戴复古:《大热》 ) ( 李昂:《夏日联句》 ) ( 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 ( 范成大:《喜晴》 ) 。
( 杜甫:《江村》 )1.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2.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李峤:《风》)3.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绅:《悯农》)4.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汉乐府?长歌行》)5.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刘禹锡:《望洞庭》)6.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7.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杜牧:《秋夕》)8.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9.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诗中冬:1.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杜甫:《兵车行》)2. 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
(陶渊明:《四时》)3. 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
诗与远方作文素材

诗与远方作文素材诗与远方。
远方,是一种向往,一种憧憬,一种渴望。
它是一种力量,可以激励我们奋发向前,勇往直前。
而诗,就像是远方的向导,引领我们走向远方,让我们的心灵在远方得到滋养。
诗,是一种美丽的语言,它可以用简洁的文字表达出深邃的情感,让人感受到内心的震撼。
诗歌是一种情感的抒发,是一种心灵的交流,它可以让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一片宁静的天地。
诗歌是一种艺术,它可以让人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感受到世界的多彩。
远方,是一种憧憬,是一种向往。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远方,那里有着美丽的风景,有着未知的奇迹,有着属于自己的梦想。
远方是一种力量,它可以激励我们不断向前,不断努力,不断追求。
远方是一种信念,它可以让我们坚定不移,永不放弃,勇往直前。
诗与远方,是一种奇妙的结合。
诗歌可以让我们在远方感受到内心的震撼,让我们在远方找到心灵的寄托。
诗歌可以让我们在远方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感受到世界的多彩。
诗歌可以让我们在远方找到自己的方向,找到自己的梦想,找到自己的信念。
远方,是一种向往,一种憧憬,一种渴望。
它是一种力量,可以激励我们奋发向前,勇往直前。
而诗,就像是远方的向导,引领我们走向远方,让我们的心灵在远方得到滋养。
诗,是一种美丽的语言,它可以用简洁的文字表达出深邃的情感,让人感受到内心的震撼。
诗歌是一种情感的抒发,是一种心灵的交流,它可以让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一片宁静的天地。
诗歌是一种艺术,它可以让人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感受到世界的多彩。
远方,是一种憧憬,是一种向往。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远方,那里有着美丽的风景,有着未知的奇迹,有着属于自己的梦想。
远方是一种力量,它可以激励我们不断向前,不断努力,不断追求。
远方是一种信念,它可以让我们坚定不移,永不放弃,勇往直前。
诗与远方,是一种奇妙的结合。
诗歌可以让我们在远方感受到内心的震撼,让我们在远方找到心灵的寄托。
诗歌可以让我们在远方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感受到世界的多彩。
诗歌可以让我们在远方找到自己的方向,找到自己的梦想,找到自己的信念。
关于诗和远方议论文800字范文(精选三篇)

关于诗和远方议论文800字范文(精选三篇)远方那边是什么?我们总是被眼前的忙碌而迷失,局限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却忽略了心中的远方。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诗和远方高三作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诗和远方高三作文800字1民国老课本里有这样一段话:"三只牛吃草,一只羊也吃草,一只羊不吃草,它看着花。
'引子有人曾说:"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我深以为然。
就像德国哲学家康德所说:"在我心中这世界上有两种事物是最为美丽的,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
'诚然,我们身旁充盈着太多能够使人"美好'的事物,以致于我们深陷其间。
且不说这是一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但是大多数人的日常行为,便足矣悲哀了。
从前的车马很远,路途漫漫,人们一旦分别,便只能寄情书信。
行路的人步履安缓,才能见得"霜叶红于二月花'。
现在的科技发展,交通便利,人们一旦分别,便是顷刻间千里。
行路的人神色匆忙,只望得高楼林立,钢筋水泥。
其实你的头顶就有耿耿星河,你的脚下就是万里江山。
只要你想,不论你身在何方,抬头就能望见璀璨,低头就可窥见瑰丽。
只可惜你的心中有远方,但你的灵魂里却没有诗。
我们大多数人都太像那食草的牛羊,只顾得贪婪的吞咽,以保腹中饥辘,而不曾瞥见近在咫尺的花朵,走近一赏。
足下遍地都是青草,而花仅仅一朵。
我们哀叹着纸质书籍的没落,却仍旧捧着手机愉悦地刷新着朋友圈和微博;我们赞美着他人遒劲的书法,挥斥方遒,却摇摇头提笔忘字;我们感慨着传统文化的兴衰,却依然读着情节单一的网络小说,喜笑颜开。
罗丹曾这样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我们不是看不到美,而是美在我们身旁,我们却不愿留意。
摄影师肖全曾多次揽获国际性奖项,他的摄影作品给人以极强的视觉冲击和心理感受。
对于摄影,他这样讲:"我只是比别人多看了一点儿,多等了一会儿。
以诗和远方为话题的高中作文精选

以诗和远方为话题的高中作文精选(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合同协议、学习总结、生活总结、工作总结、企划书、教案大全、演讲稿、作文大全、工作计划、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e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information,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 learning summary, life summary, work summary, plan, teaching plan, speech, composition, work plan, other information, etc.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以诗和远方为话题的高中作文精选以诗和远方为话题的高中作文精选一个人静静思考自己想要的诗歌和远方,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你前进。
诗和远方作文素材

诗和远方作文素材远方,是一种向往,是一种憧憬,是一种渴望。
而诗,是一种表达,是一种情感,是一种思想。
远方和诗,相互交织,相互辉映,构成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远方,是一种无限的憧憬。
它可以是遥远的国度,可以是神秘的世界,也可以是心灵的归宿。
人们总是向往着远方,向往着未知的世界,向往着自由和幸福。
远方给了人们无限的想象空间,让人们可以在心灵中建构一个理想中的世界,让人们可以在远方寻找自己的归宿。
正是这种向往,让人们对远方产生了无限的渴望。
诗,是一种表达内心情感的方式。
它可以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可以是对世界的思考,也可以是对人生的感悟。
诗歌是一种语言艺术,它通过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追求。
诗歌让人们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在感悟生活,思考人生。
正是这种表达,让诗歌成为了人们心中的一种向往和追求。
远方和诗,相互交融,相互辉映。
远方的向往激发了诗人创作的灵感,诗歌的表达也让人们对远方产生了更深的向往。
在诗歌中,远方是一种美好的向往,是一种憧憬的渴望。
在远方中,诗歌是一种心灵的寄托,是一种情感的表达。
远方和诗,构成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也成就了人们对远方和诗歌的热爱和追求。
远方和诗,是人们心中永恒的向往和追求。
它们给了人们无限的憧憬和渴望,也给了人们无限的表达和寄托。
在远方和诗歌的交融中,人们不断地向往和追求着美好生活,也不断地表达和寄托着内心的情感。
远方和诗歌,成就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成就了人们对远方和诗歌的热爱和追求。
高考优秀作文范文:诗与远方

诗与远方“生活不不过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句话感人了很多人,也成为网络上的流行语。
这句经典的话,源于作家高晓松在一篇文章中写的一段话:“我妈说生活不不过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我和我妹妹深受这教育。
谁要感觉你眼前这点儿苟且就是你的人生,那你这一世就完了。
生活就是合适远方,能走多远走多远;走不远,一分钱没有,那么就读诗,诗就是你坐在这,它就是远方。
”诗与远方已经成为美好神往的代名词,许多人将其作为人生的追乞降改变当下生活的动力。
远方就是和当下不同样的地方,能够是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地方。
但当我们由于各种限制不可以够远行的时候,我们还能够坐在原地读诗。
“苟且”在这里指的是只顾眼前的物质生活,苟且偷生的意思。
假如说这类苟且是“求实” ,那么“诗和远方”就是浪漫,人要吃饭、要活着才能浪漫,因此求实是浪漫的必需基础,浪漫则是求实的升华提纯。
一味苟且,胡里胡涂,那就是个没前程的庸人;而无物质基础的浪漫,则好像望梅止渴,水中捞月。
脚踏实地地说,对绝大部分人而言,更关注的仍是眼前的苟且,这也是很现实、很无奈的选择。
由于,人没有收入就没法生计,没有房屋就没法安居,因此,合适的“苟且”仍是理所应该的。
“诗与远方”尚在其次,人先要填饱肚子,无生计之忧,能够风光地活着,而后才可能“诗意地栖居” 。
自然,也有一种人能把“诗和远方”放在“苟且”从前,饿着肚子去写诗为文,衣不蔽体地奔向远方,“穷且益坚,不坠鸿鹄之志” 。
那种人少之又少,自然也很宝贵,并且大多行程艰辛,结局悲壮。
杜工部住着漏雨的茅草屋,“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隔离” ,还诗兴大发,心忧天下;曹雪芹衣食无着,“满径蓬蒿老不华,全家食粥酒常赊” ,仍著述不仅,砥砺前行,给世人留下伟大的《红楼梦》;诗人食指的名作《相信将来》,就是写在他生活极度困顿窘况之时。
鲁迅先生说:“一要生计,二要饱暖,三要发展。
”令人忧愁的是,很多人早已解决了饱暖问题,甚至先富起来了,却仍在苟且生活,除了吃喝玩乐,纸醉金迷,知足于口腹之欲、感官刺激以外,没任何精神上的追求,这不单是眼光短浅,且是没有前程的。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训练:诗与远方(附文题详解及范文精彩点评4篇)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训练:诗与远方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2018年4月4日晚,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上,来自浙江杭州的37岁外卖小哥雷海为击败了来自北京大学的文学博士彭敏,逆袭成功,夺得冠军。
有人为彭敏感动遗憾,认为他的文学素养深厚,只是输给了自己;有人称赞雷海为: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时刻给你回报;有人感到他们的人生轨迹不会因为诗词大会而改变;有有人反驳,虽然境遇不同,但他们的心中都有对“诗与远方”的追求。
读了上述材料,你对此有怎样的思考和感受?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
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立意参考(一)从彭敏的角度立意:可以分析失败的原因,写保持心态,战胜自己,也可以谈不以成败论英雄。
1、人生中最大的对手是自己。
2、成功和失败都是人生宝贵的财富。
3、人生应不惧失败,勇于追求,坚持梦想。
(二)从雷海为的角度立意:读书的意义与作用,梦想与坚持的作用,英雄不问出处,知识面前人人平等。
1、懂得读书对人生的意义。
2、人需要梦想,人活着要有追求。
3、内心笃定,诗歌未必来自远方。
4、生活纵然负重,心中诗意安然。
5、未卑未敢忘修身。
(三)从两人的角度立意:可以从身份、地位、处境等角度辩证分析对待人生、对待梦想的态度。
1、读书不一定能改变命运,但可以改变人生态度。
2、梦想不论出身,人生自有诗意。
佳作展示一心中有沧海,岂因外物涸?(题目具诗意,有“亮”度,吸引阅卷老师眼球,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很好!)刘艺菲近日,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落下帷幕。
冠军外卖小哥雷海为和亚军北京大学文学硕士彭敏的因文化程度的巨大差异一时引起人们的热议。
(简单概括材料,直指热议缘由:文化程度的差异。
)毫无疑问,彭敏所享有的教育资源和学习环境要远远优于雷海为所拥有的。
人们对雷海为夺冠的惊异着实反映出群众对社会地位高低和个人才能认知的偏见和狭隘。
(针对材料现象,揭示问题实质,进行“归因分析”。
高考作文素材“诗与远方”材料写作素材与范文整理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高晓松“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句话打动了许多人,已成为网络上的流行语。
它源于高晓松在一篇文章中写的一段话:“我妈说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我和我妹妹深受这教育。
谁要觉得你眼前这点儿苟且就是你的人生,那你这一生就完了。
生活就是适合远方,能走多远走多远;走不远,一分钱没有,那么就读诗,诗就是你坐在这,它就是远方。
”“诗与远方”已经成为美好憧憬的代名词,不少人将其作为人生的追求和改变当下生活的动力。
按照高晓松的描述,“远方”就是和当下不一样的地方,可以是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地方。
但当我们因为各种限制不能够远行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坐在原地读诗。
关于这个话题你需要知道的背景1. 高晓松出生于清华大学里有名的高级知识分子家庭。
他的母亲是着名建筑学家张克群。
在母亲的书《红墙黄瓦》的序言中,高晓松这么写道:“妈妈生在德国,长在中国,现在住在美国,读书画画、考察古建,颇有民国大才女林徽因之风。
”可见,张克群自己便是追寻“诗与远方”之人,也因为张克群的教育,高晓松和他的妹妹高晓江也几乎走遍世界。
2. 高晓松曾说过,王小波是他最欣赏的近现代作家。
“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这是王小波在小说《万寿寺》中的一句话,也是他本人内心最真实的写照。
在高晓松身上,我们也能看到王小波式的对于“精神世界”无限向往的影子。
他会那么推崇“诗和远方”,就再好理解不过了。
焦点考题对于“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句话,有人认为是满满的正能量,也有人认为是廉价的心灵鸡汤,你怎么看?诗与远方中的诗,你认为是什么样的诗?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观点。
写作这道考题你需要了解的多方观点!观点1:正是不美好的细节,构成了生活的全部“眼前的苟且”与“诗和远方”是一对虚假的对立。
我在东京一年的生活,表面:看是诗和远方,生活在迷人的异域,鸡毛蒜皮消失了,可东京的生活同样存在着无奈的人性、琐碎的沟通、窘迫的算计与虚伪的寒暄。
诗和远方高三优秀作文5篇

诗和远方高三优秀作文5篇以诗和远方为话题的高中作文篇1曹文轩在《远方》中说:人有克制不住地离家的冲动。
远方有什么呢?可能会有着喧闹的市街小巷,有被五光十色的霓虹灯照亮的黑夜,还有许许多多可遇而不可求的机遇,而这一切的向往,无非都是源于内心的诗意。
心中最早对“远方”的概念是建立在妈妈喜爱的电视连续剧中。
小时候,妈妈抱着我,我便问她:“那个姐姐好漂亮,她在哪?我也想去。
”每当这时妈妈就会带着笑意抚摸着我的脸颊。
“她在离你很远的地方,等你长大了,有出息了,就能去。
”我记下妈妈的话,并用这一切当作我很长一段时间奋斗的方向。
那个小小的电视机仿佛成为了我通向远方的第一扇窗口。
远方,即外面的世界。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便将重心挪移到学业发展上。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课业也愈发繁重起来,我像无数随着时代的浪潮直奔锦绣前程而去的人一样,在学校与家庭之间穿梭。
初入高中,我的内心是忐忑不安的,当我看到一门门学科作业如小山般堆积在我眼前,学习了一整天的疲累向我涌来。
当时的我无疑是怯懦的,老师一次又一次的谈话,父母欲言又止的眼神和深夜无奈的叹息。
对此,我却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与无措,夜深人静的时候_,在终于结束了一天的繁忙课程之后,我窝在被子里,流着眼泪,仿佛那才是我宣泄一切唯一的出口。
步入高二后,我开始对生活慢慢地适应,我开始慢慢地学会了接受这一切。
正如那句话所言: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开始在失败后选择汲取教训,在压抑中选择自我调整,而不是用被人的眼光自我束缚,用大道理自我约束,一步步走好脚下的路即可。
现实可不像妈妈的偶像剧,情节发展迅速且极尽奢华,让人眼花瞭乱,也不会有什么主角光环轻易落在我的头上。
我开始慢慢地了解到如果生活回馈于你的不是鲜花与掌声,那么就心怀诗意,走向远方,那才是我为之奋斗并永不停歇的根源。
生活不止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我希望自己能做一个被诗意环绕的人。
唯有这样,我的内心才可以不忘初衷,不再摇晃,不惧怕世俗的眼光,做好自己即可。
诗和远方作文生活素材

诗和远方作文生活素材
1. 诗里的那些事儿。
你说诗啊,那就是个梦。
每次翻开那本书,我都感觉自己飘到
了另一个世界。
那山啊,水啊,都像是画儿里走出来的,美得让人
心动。
2. 远方的那个啥。
远方啊,总是让人心心念念的。
就像那海的那边,山的另一边,总觉得有啥特别的东西在等着咱。
有时候,就想去看看,那里是不
是真的像传说中那么美。
3. 生活里的小确幸。
其实吧,生活里也有好多小美好。
比如,早上起床看到阳光照
进来,心里就暖洋洋的。
走在路上,看到一朵花开得特别漂亮,也
会觉得今天是个好日子。
4. 诗和远方的混搭。
有时候想想,如果诗里的世界和远方真的存在,那该多好啊!想象一下,自己就在那诗里走着,看着远方的美景,那感觉,简直了!
5. 回到现实的小窝。
不过啊,无论走到哪儿,心里总觉得有个地方是最温暖的。
那就是家,有爸妈、有猫狗、有那些熟悉的小物件。
那里,才是真的归宿。
诗和远方的作文素材

诗和远方的作文素材
月光下的诗篇啊,你知道吗?那月光真的就像水一样,静静地
撒在湖面上,看得人心都软了。
湖面上飘着一艘小船,船上的人好
像在弹琴,那声音跟月光似的,美得让人想哭。
哎呀,说到山巅啊,我就想起了那次爬山。
妈呀,那山路陡峭
得跟什么似的,但每当你快放弃的时候,远处的山峦就像是在跟你
说话,告诉你别放弃。
那时候,风都好像在抱着你,告诉你,加油,你可以的!
古镇啊,真的是个有味道的地方。
走在那些石板路上,你能感
觉到历史的厚重,好像能听到古人在那儿聊天,看到他们忙忙碌碌
的生活。
那些老店、老手艺,都让人觉得特别亲切。
雨后的彩虹,真的是个奇迹!大雨过后,天空一下子就亮了,
彩虹就像个桥一样挂在天上,美得让人不敢相信。
每次看到彩虹,
我都会想,哇,这就是大自然的力量啊,真的太神奇了!
还有啊,星空真的是个让人做梦的地方。
晚上躺在那儿看星星,感觉整个宇宙都在你眼前。
那时候,你就会开始想,我到底是谁?
我要去哪里?我的梦想到底是什么?真的,星空就像个魔法盒子,装着我们所有人的梦想和秘密。
【高二作文】诗与远方

【高二作文】诗与远方诗“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那是年少的直往,是风华正茂的少年;“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未尝过那愁苦的滋味,却能体味它的分量之重;“取次花丛懒回顾”,虽未品尽一生,却是想赞美那份成熟;“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诗人的落寞、黯淡与春光的明媚……而这一夜他又是如何度过的呢?我年纪尚小,却从诗里感受了不少,或是不会经历的,或是还未经历的。
在诗中存有景有情,有时更是景语皆情语。
领略了北国风光和那湖心亭的大雪;大漠的孤烟与落日;斑斑的满园春色,欣欣然的欢欣;秋水,共长天一色。
堪称就是一幅青天碧水,水天相连的景色呐,而这些又就是诗人以怎样的心境写给的呢?那些词句中蕴含的深情与真意引发了的猛烈新鲜感又抚慰了多少人们的心灵,不足以使人们体会世间的满腹温柔。
远方读过万卷也需行过万里。
我想去许多地方,去西藏触摸那儿连绵的雪峰,净化心灵,祛除心灵的污浊;去沙漠仰望一望无垠的星空,倾听星星的呼唤;去南极瞧一只只呆头呆脑的企鹅和快快晶莹剔透的冰块儿;去海南闻椰子的馨香,追赶海浪;还要去法国的首都,那个罗曼蒂克的地方——巴黎,驻足在埃菲尔铁塔下,徘徊在夜晚泛着金光的卢浮宫前,也去法国的亚眠、南锡里的小村庄去过流浪艺人的生活;去马尔代夫周围潜水区,亲眼瞧瞧五颜六色的海绵和可爱的无脊椎动物。
天南海北都要留下我的足迹。
更要回去布拉格那个频频在电影里发生的背景,回去日本感觉不一样的盛开与花落除了富士山,回去故宫前体味那份庄重……回去相同的地方,与相同的人碰触,体验相同的生活……走在世间,心灵难免会蒙尘,以诗与远方来自省,并常写字与自己谈心。
肉体和灵魂至少存有一个必须在路上。
愿意此生如此。
实用的诗和远方作文集合[全文5篇]
![实用的诗和远方作文集合[全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ded4945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5c.png)
实用的诗和远方作文集合[全文5篇]第一篇:实用的诗和远方作文集合实用的诗和远方作文集合七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
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诗和远方作文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诗和远方作文篇1远方的天蓝得澄澈,让人心醉;远方的诗美妙婉转,让人神往。
无意间在微博上看到了颇具文艺风的散记《我的诗和远方》《被冷落的手机》,便也背上行囊想要去远方,去逃离这被手机主导的城市。
桂林的山水果然名不虚传!那不高的叠山被云雾缭绕,这般朦胧,似那羞涩尚未出阁的少女。
随便的一处池塘里便可见池底的水草,妖娆舞动,撩人心弦。
天空很静,安宁得像是饱饮母乳后酣睡的婴儿,这般柔润而又新鲜。
身旁擦肩而过的游客们几乎都身挂名牌相机,颇有范儿地拍着在城市未曾见过的风景,这架势像要把风景搬回家。
过后,便坐在路旁的亭宇里,低头赞叹手机或是相机里的檐牙高啄。
我也是个俗客。
看到美景也想用手机定格瞬间,每天发一波照片,用绮丽的语言,来期待一场接连不断的点赞和类似于“真性情”“好文艺”这等赞叹之声。
有个阳光明媚的好日子,去坐竹筏漂流。
这竹筏由五六根又大又粗的绿竹排列制成,筏上有两把躺椅,水会趁着竹筏的空隙渗上来,由当地船民掌船,一支长杆来回翻转,竹筏便在这硕大的湖心漂流。
坐于此上,脚踩汪汪潭水,周围一片诗意盎然的美景,宛如一代隐居之士所在之处,妙趣横生。
期间,便偷摸违背游客规定,拿起手机一通拍。
可,一个晃荡间,“扑通”一声,手机掉入湖中,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一直往下沉,往前飘……这河势险峻,它又是个无情之物,头也不回地流向远方。
因当地有明确规定:乘坐竹筏是不得使用手机,我只好讪然低头。
那几天以后,我突然变得很空虚,开始心神不定。
眼中的美景也逐渐千篇一律,我的手开始不知如何安放,变得焦躁。
有关诗与远方的作文写作素材

有关诗与远方的作文写作素材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
著名诗人汪国真说:“凡是遥远的地方,对我们都有一种诱惑。
”是啊,生活中,人们总想到远方去旅行。
远方对我们的诱惑不仅仅是风光美景、人文历史,更多的是一种梦幻,一种精神的归宿,一种看不见的灵魂里涌动的向往。
生活中近的是现实,远的才是诗。
所以远方总像一簇圣火,在人们心头燃烧。
于是我们总是期盼着远方……
读了上述材料之后,你有什么感受?请自选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的作文。
诗与远方究竟是什么?我想它们绝不代表无度的挥霍和无聊的炫耀。
诗与远方,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常在朋友圈里看到很多人去到某个景点,发一张美图过的照片,再配上“诗和远方”这几个字,这仅仅是些许人的一厢情愿和一往情深,他们觉得,这,就是诗与远方。
我们在构思行文时,提示语中有句话很值得揣摩:“远方对我们的诱惑不仅仅是风光美景、人文历史,更多的是一种梦幻,一种精神的归宿,一种看不见的灵魂里涌动的向往。
”它暗示此题可以实写,也可以虚写。
实写,比如写向往某处风景名胜;虚写,则具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可以写对一种理想境界的追求等。
本材料关键词“远方”是个虚实相生的词汇,其含义具有虚实多个层面,我们写作时要注意如下方面:
一是“远方”的内容要明确,不可含糊其辞;
二是文章的基调要与所给材料相符,不要出现破败、阴暗、名利等特象;
三是不能舍弃远方,只关注眼前,全文中要出现“远方”。
写作时立意可重点从如下方面着手:
一是活在当下,追求远方;二是描画某种理想境界,如教育、环境、人生图景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高晓松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句话打动了许多人,已成为网络上的流行语。
它源于高晓松在一篇文章中写的一段话:“我妈说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我和我妹妹深受这教育。
谁要觉得你眼前这点儿苟且就是你的人生,那你这一生就完了。
生活就是适合远方,能走多远走多远;走不远,一分钱没有,那么就读诗,诗就是你坐在这,它就是远方。
”
“诗与远方”已经成为美好憧憬的代名词,不少人将其作为人生的追求和改变当下生活的动力。
按照高晓松的描述,“远方”就是和当下不一样的地方,可以是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地方。
但当我们因为各种限制不能够远行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坐在原地读诗。
关于这个话题你需要知道的背景
1. 高晓松出生于清华大学里有名的高级知识分子家庭。
他的母亲是着名建筑学家张克群。
在母亲的书《红墙黄瓦》的序言中,高晓松这么写道:“妈妈生在德国,长在中国,现在住在美国,读书画画、考察古建,颇有民国大才女林徽因之风。
”可见,张克群自己便是追寻“诗与远方”之人,也因为张克群的教育,高晓松和他的妹妹高晓江也几乎走遍世界。
2. 高晓松曾说过,王小波是他最欣赏的近现代作家。
“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这是王小波在小说《万寿寺》中的一句话,也是他本人内心最真实的写照。
在高晓松身上,我们也能看到王小波式的对于“精神世界”无限向往的影子。
他会那么推崇“诗和远方”,就再好理解不过了。
焦点考题
对于“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句话,有人认为是满满的正能量,也有人认为是廉价的心灵鸡汤,你怎么看?诗与远方中的诗,你认为是什么样的诗?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观点。
写作这道考题你需要了解的多方观点!
观点1:正是不美好的细节,构成了生活的全部
“眼前的苟且”与“诗和远方”是一对虚假的对立。
我在东京一年的生活,表面:看是诗和远方,生活在迷人的异域,鸡毛蒜皮消失了,可东京的生活同样存在着无奈的人性、琐碎的沟通、窘迫的算计与虚伪的寒暄。
另外,网络的发达让“远方”的概念消失了,我身在异国,却时刻关注着国内的人与事,为我触手而不可即的苦难感到悲伤。
可正是这些并不美好的细节,才构成了生活的全部。
(蒋方舟)
观点2:生活中没有苟且,又何谈远方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苟且”可以代替生活中的一切现状,“诗和远方”是自己蠢蠢欲动的渴望和幻想。
与其大张旗鼓地说“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不如直接挑明一句话:“你要努力学习工作,怀揣梦想,然后去实现它!”
很多人惯于热血澎湃地讴歌“诗与远方”,却不肯低头完成脚下的“苟且”,心比天高,寸步不挪。
一天幻想出未来无限种可能,有了这些远方,你也不一定能活好,说到底,这些梦想也只是激励你前进的目标,而不是放下眼前苟且的托词。
这不是让你摒弃现在的生活,而是让你设身处地去想明白,如果你真的厌恶现在的生活,那么你该怎么做,才可以得到诗和远方呢?(思桐)
写作这道考题你需要积累的素材!
◇月亮与六便士
英国小说家威廉·毛姆的经典小说《月亮与六便士》,讲述了一个英国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本已有牢靠的职业、地位和美满的家庭,却迷恋上绘画,像“被魔鬼附了体”,突然弃家出
走,到巴黎去追求绘画理想的故事。
在小说里,他的行为没有人能够理解,在异国,他不仅肉体受着贫穷和饥饿的煎熬,精神也在忍受痛苦的折磨。
经过一番离奇的遭遇后,主人公最后离开文明世界,远遁到与世隔绝的塔希提岛上。
他终于找到灵魂的宁静和适合自己艺术气质的氛围,创作出一幅又一幅使后世震惊的画作。
通过这样一个一心追求艺术、不通人情世故的怪才,毛姆探索了艺术的产生与本质、个性与天才的关系、艺术家与社会的矛盾等等引人深思的问题。
同时,这本小说也引发了人们对摆脱世俗束缚、逃离世俗社会、寻找心灵家园这一话题的思考。
六便士不就是苟且,月亮不就是诗与远方吗?满地都是六便士,却有人抬头看到了月亮。
◇清华北大与蓝翔技校
高晓松曾应邀回清华大学演讲,发现现在的大学生中追求理想者寥寥。
当他给学生们讲了半天的“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应该有诗和远方”,学生们的提问依然是“进国企好还是进外企好”,以至于高晓松认为现在的清华大学已经成了和蓝翔一样的技校,决定以后再也不回去演讲了。
他也在综艺节目中训斥过一位清华学弟:“一没有胸怀天下,二没有问自己能为改变这个社会做些什么,却问我们该找什么工作,你觉得愧不愧对清华十多年的教育?”而另一方面,蓝翔技校的校长荣兰成先生曾训导学生:“同学们,咱们蓝翔技校就是实打实的学本领,咱们不玩虚的,你学挖掘机就把地挖好,你学厨师就把菜做好,你学裁缝就把衣服做好。
咱们蓝翔如果不踏踏实实学本事,那跟清华北大还有什么区别呢?”
佳作范本
“苟且”与“诗和远方”
佚名
“苟且”在这里指的是只顾眼前的物质生活,得过且过的意思。
如果说这种苟且是“务实”,那么“诗和远方”就是浪漫,人要吃饭、要活着才能浪漫,所以务实是浪漫的必要基础,浪漫则是务实的升华提纯。
一味苟且,浑浑噩噩,那就是个没出息的庸人;而无物质基础的浪漫,则如同画饼充饥,水中捞月。
实事求是地说,对绝大多数人而言,更关注的还是眼前的苟且,这也是很现实、很无奈的选择。
因为,人没有收入就无法生存,没有房子就无法安居,所以,适当的“苟且”还是理所应当的。
“诗与远方”尚在其次,人先要填饱肚子,无生存之忧,可以体面地活着,然后才可能“诗意地栖居”。
当然,也有一种人能把“诗和远方”放在“苟且”之前,饿着肚子去写诗为文,衣衫褴褛地奔向远方,“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那种人少之又少,自然也很珍贵,而且大多行程艰辛,结局悲壮。
杜工部住着漏雨的茅草屋,“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还诗兴大发,心忧天下;曹雪芹衣食无着,“满径蓬蒿老不华,举家食粥酒常赊”,仍着述不止,砥砺前行,给世人留下伟大的《红楼梦》;诗人食指的名作《相信未来》,就是写在他生活极度困顿窘迫之时。
鲁迅先生说:“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
”令人忧虑的是,许多人早已解决了温饱问题,甚至先富起来了,却仍在苟且生活,除了吃喝玩乐,纸醉金迷,满足于口腹之欲、感官刺激之外,没任何精神上的追求,这不仅是目光短浅,且是没有前途的。
而如果一个民族处于这种状态——只知苟且,忘记诗与远方,则是没有什么希望的。
二战后的柏林,一片废墟,缺衣少食,但仍有人在昏暗的地下室养着鲜花,在一片狼藉的广场上朗诵诗歌,一个联合国官员当时就断言说:这个民族的崛起只是时间问题。
因为文化在,对美的追求在,会激励人们走出困境,创造新的生活。
人和动物的最大区别,就是人除了有“苟且”的生活,还有“诗和远方”。
人如果放弃精神追求,没有文化传承,只知吃喝享受,只顾眼前,忘记长远,早晚有一天会退回动物界,变成卡夫卡《变形记》里的虫子,变成莫言《生死疲劳》里的驴子。
“诗和远方”,需要物质基础,也需要情趣。
现在的中国人需要恶补的正是情趣,科学、文明、睿智、阳光的情趣,是把物质基础变成诗意的催化剂。
情趣需要培养,多读好书,多
结交有品位的朋友,多参加高雅的文化活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
久而久之,追求高尚了,谈吐不俗了,举止儒雅了,“诗和远方”也就自然而然地光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