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麻醉解剖学复习重点

合集下载

麻醉解剖学复习指导.doc

麻醉解剖学复习指导.doc

麻醉解剖学复习指导1 •颅顶部危险区又称腱膜下间隙(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loose connective subaponeurotic tissue):位于帽状腱膜与颅骨外膜之间,前至上眼睑和鼻根, 后达上项线,内有导静脉与板障静脉及颅内的硬脑膜窦相通。

若发生感染,可经上述途径继发颅骨骨髓炎或向颅内扩散。

2•腮腺床parotid bed:与腮腺深面相邻贴的结构成为腮腺床,这些结构包括茎突诸肌,颈内动静脉和舌咽、迷走、畐叽舌下神经。

3•斜角肌间隙:是前斜角肌、中斜角肌与第一肋之间的间隙,内有锁骨下动脉、臂丛通过。

4.Little区:筛前后动脉的中隔支、鼻后中隔动脉、腭大动脉和上唇动脉的中隔支,在鼻中隔前下部的粘膜内和粘膜下吻合成动脉丛,有时还有鼻翼动脉的中隔支参与,约90%的鼻扭发牛于此,故称其为易出血区。

5.气管前间隙pretracheal space:位于气管前筋膜与气管颈部之间,气管切开吋必须经过此间隙。

此间隙内有气管前淋巴结、甲状腺下静脉、甲状腺奇静脉从、甲状腺最下动脉、头臂干和左头臂静脉等。

若此间隙感染,可蔓延到上纵膈。

6.颈动脉鞘carotid sheath:是颈筋膜(颈深筋膜中层)包绕颈部大血管和神经形成的血管神经鞘,其内有颈总动脉,颈内动、静脉,及位于动、静脉后方的迷走神经。

该鞘上起颅底,下达纵膈。

7.心包横窦transverse sinus of pericardium:位于升主动脉、肺动脉与上腔静脉、左心房之间的部分,此处是心血管手术阻断血流的部位。

8.心包斜窦oblique sinus of pericardium:位于两侧肺上、下静脉,下腔静脉、左心房后壁与心包后壁之间的部分。

心包积液常积聚于此不易引流。

9.心包前下窦:位于浆膜心包壁层前部与下部移行处,深广2cm,是心包穿刺抽液的适宜部位。

10.心包裸区:心的前方大部分被肺和胸膜遮盖,只下部一小区域借心包与胸骨体下半和左侧第4~6肋软骨相邻,此区称心包裸区。

中国医科大学麻醉解剖学复习重点

中国医科大学麻醉解剖学复习重点

一、绪论学习麻醉解剖学是为了掌握人体局部配布规律,为学习其他临床医学和麻醉医学等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1人体结构概况:皮肤浅筋膜内有浅动静脉、淋巴管淋巴结和皮神经分布深筋膜躯干部较弱四肢强上肢弱下肢强。

可形成筋膜鞘,阻止感染的扩散,其内注射局部麻醉药可达到最佳的神经阻滞效果。

肌、内脏、脉管、神经2麻解主要内容:动静脉血管穿刺定位、局部器官结构的定位,气管插管通道的解剖,椎管穿刺麻醉入路的解剖,心脏灌注与循环的解剖,疼痛的细胞、分子神经生物学基础,常见手术反射的神经解剖学基础。

二、头部1眶上切迹:眶上缘内中1/3处,有眶上神经和血管穿出,为眶上神经阻滞穿刺点。

沿切迹刺入0.5cm注药即可。

2眶下孔:孔口朝向前下内方,有眶下神经和血管穿出。

眶下神经阻滞定位:经眶外缘至上唇上缘中点做一连线,再经瞳孔中心做一垂直线,交点即为穿刺点。

针头朝外上稍偏后。

可麻醉上牙槽前、中神经,本方法适用于同侧上颌切牙至前磨牙的拔除,牙槽突修整及上颌囊肿刮治术和唇裂修复等手术。

3颏孔:位于下颌第一、二前磨牙间的下方,有颏神经血管穿出。

颏神经阻滞定位:经瞳孔中心做垂直线,与下颌骨上下缘中位线交点为穿刺点。

进针方向为向前内下稍偏后。

在漂唇术中该神经阻滞应用较多。

(注:眶上切迹、眶下孔、颏孔三点大概都在过第一二前磨牙之间的上下垂线上。

)4翼点5海绵窦:为一对重要的硬脑膜静脉窦,位于蝶鞍两侧,是硬脑膜两层间前后狭长的不规则海绵状腔隙,前达眶上裂内侧部,后至颞骨岩侧尖端。

其内血流缓慢,感染时易形成栓塞。

6三叉神经节:位于颞骨岩部三叉神经压迹处,包于硬脑膜两层间的裂隙内。

混合运动神经,其内特殊内脏运动神经纤维支配咀嚼肌运动;一般躯体感觉神经纤维接受面部、口腔及鼻腔的刺激。

三叉神经节阻滞定位:从颧弓后1/3下方,口角外侧2.5cm稍上方正对上颌第二磨牙进针,沿下颌支内面刺向后内方到达翼突基部,到卵圆孔前方,用X线证实针位,再退针,改向后上穿入卵圆孔,到达三叉神经节内,注药。

麻醉解剖学,局部解剖学必备知识点颈部

麻醉解剖学,局部解剖学必备知识点颈部

Left Honer’s syndrome
5.甲状腺的动脉与喉的神经
(1)甲状腺的动脉 ①甲状腺上动脉 Superior thyroid artery
•起于颈外动脉。
•伴喉上神经外支下行
至甲状腺上极附近分 为前、后2支,分布于 侧叶前、后面。 •分支——喉上动脉 --伴喉上神经内支穿 甲状舌骨膜入喉。
6.甲状腺的静脉
甲状腺上静脉 --注入颈内静脉。 甲状腺中静脉 --注入颈内静脉。 甲状腺下静脉 --注入头臂静脉。 --两侧甲状腺下静 脉常于气管颈部前 方吻合成甲状腺奇 静脉丛。
①结扎甲状腺上动脉,应紧贴 侧叶上极,以免损伤喉上神经 外支,导致声音低钝。 ②结扎甲状腺下动脉,应远离 甲状腺侧叶下极,以免损伤 喉返神经,导致声音嘶哑。 ③注意可能存在的甲状腺最下 动脉,如有则一并结扎。 ④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细结扎甲状腺的静脉, 尤其是甲状腺中静脉,并严 格止血。 ⑤必须保留甲状旁腺。

2. 椎前间隙 Prevertebral space
①位置:椎前筋膜与脊柱颈部之间。 ②交通及意义 •颈椎结核时,脓肿聚集于该隙,并可经腋鞘扩散至腋窝。 •颈椎结合脓肿向前溃破椎前筋膜→咽后间隙,向下→后纵隔。

•颈前正中线
•胸锁乳突肌前缘下份
Muscular triangle
•肩胛舌骨肌上腹
•舌骨下肌群
•甲状腺与甲状旁腺
•气管颈部 •食管颈部
1.形态
--“H”形;左、右侧叶;甲状腺峡;锥状叶(50%)
2. 甲状腺的被膜
①外层——假被膜 •又称甲状腺鞘 •由气管前筋膜形成 ②内层——真被膜 •又称纤维囊 形成结构 囊鞘间隙 •位置 •内容(甲状旁腺、 疏松结缔组织、血 管神经) 甲状腺悬韧带

最新麻醉学复习重点

最新麻醉学复习重点

1.麻醉:系指用药物或非药理性方法使人体局部或全身暂时失去知觉,麻醉的目的是为解除患者手术的痛苦。

2镇痛:是指用药物或非药理性方法使病人减轻或消除疼痛。

3蛛网膜下隙阻滞:将局麻药注入蛛网膜下隙,暂时使脊神经前根和后根的神经传导阻滞的麻醉方法称为蛛网膜下隙阻滞。

4硬膜外阻滞:将局麻药注入硬脊膜外隙,暂时阻断脊神经根的神经传导的方法称为硬脊膜外阻滞,简称硬膜外阻滞。

5.全身麻醉:全身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或者经静脉或肌肉注射进入体内,产生可逆发生中框神经系统的抑制,临床主要表现为神志消失,遗忘,全身感觉及痛觉丧失,反射抑制和骨骼肌松弛,称为全身麻醉。

6.局麻药的中毒反应:是指单位时间骨血液中局麻药浓度超过了机体的耐受力而引起的不良反应。

7.吸入麻醉: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体内,产生可逆性全身麻醉作用,称为吸入麻醉。

8. MAC:即最低肺泡有效浓度,是指某种吸入麻醉药在一个大气压下与纯氧同时吸入时,能使50%患者在切皮时不发生摇头。

四肢运动等反应时的最低肺泡药物浓度。

9.肌肉松弛药:是指能够阻断神经一肌肉传导功能而使骨骼肌松弛的药物。

10-麻醉诱导:在传统上是指患者接受全麻药后,由清醒状态到神志消失的这段时间,对于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一般指从开始给全身麻醉药到完成气管插管的这段时间。

11.困难气道:一般是指经过正规训练的麻醉医生或急诊ICU医生在给病人面罩通气和(或)直接喉镜下气管插管时发生困难。

12-氧代谢:氧气从肺部进入循环系统,再由循环系统输送至组织器官,并最终被细胞所利用的过程。

13. P50:血氧饱和度为50%时的氧分压称为P50,是反映Hb与02亲和力的指标,正常情况为26.5mmHg. 14低氧血症:是指循环系统中的氧分压低于正常。

定义为Pa02低于60mml馆,Pa02是判断有无低氧血症的唯一指标。

15.动脉血氧分压(Pa02):指动脉血中物理溶解的02所产生的压力。

正常值为80^-100mmHg.16.血氧饱和度(Sa02):指血液标本中血红蛋白实际结合的氧量与最大结合氧量的百分比,正常值为92%-99%。

大临床的《麻醉学》结业考试复习重点

大临床的《麻醉学》结业考试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1、局部麻醉:是指在患者神志清醒的状态下,应用局部麻醉药暂时阻断身体某一区域的神经传导的麻醉方式。

P242、神经阻滞:是指局麻药注射到外周神经干(丛)附近,通过暂时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使该神经所支配的区域达到手术无痛的方法。

P263、蛛网膜下阻滞:将局麻药注入蛛网膜下隙,暂时使脊神经前根和后根的神经传导阻滞的麻醉方法。

P334、硬膜外阻滞:将局麻药注入硬膜外隙,暂时阻断脊神经根的神经传导方法。

P335、肌肉松弛药:能阻断神经肌肉传导功能而使骨骼肌松弛的药物,简称肌松药。

P506、口咽通气管:是用金属、硬橡胶或硬塑料制成的、外观略呈J形、中空的人工气管。

P617、困难气道:是指有经验的麻醉科医师在面罩通气遇到困难,或气管内插管时遇到困难,或两者兼有的一种临床情况。

P718、最大通气量MVV:是指尽力作深快呼吸时,每分钟所能吸入或呼出的最大气量。

P929、用力肺活量FVC:是指最大吸气后,尽快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

P9210、急性肺损伤ALI:是在严重感染、创伤、休克及烧伤等非心源性疾病过程中,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损伤造成弥漫性肺间质及肺泡水肿,导致的急性低氧性呼吸功能不全或衰竭。

P10211、SIRS:即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是指各种严重的感染、损伤等原因引起的全身炎性反应的一种临床过程。

P10512、CARS:即代偿性抗炎性反应综合征,是指机体在创伤、感染和休克等引起的SIRS的同时伴发代偿性抗炎性反应,释放内源性抗炎介质以对抗炎症过程,这有助于防止和减轻SIRS引起的自身组织损伤。

P10513、低氧血症:是指PaO2低于正常60mmHg。

P11314、有创直接动脉测压:是将导管置于外周动脉内,连接压力换能器,在显示屏上连接显示动脉压力波形和数值的方法。

P13115、中心静脉压CVP:是指位于胸腔内的上、下腔静脉近右心房入口处的压力,主要用于反映右心室前负荷。

正常值为5-12cmH2O。

中国医科大学系统解剖学复习题及答案

中国医科大学系统解剖学复习题及答案

中国医科大学系统解剖学复习题及答案单选题 1.板层ⅨA.前角运动神经元和α运动神经元组成B.前角运动神经元和γ运动神经元组成C.α运动神经元支配梭内肌纤维C.γ运动神经元支配梭外肌纤维D.前角运动神经元是锥体传导路的下运动神经元 2.膀胱的正确描述是 A.属于腹膜内位器官 B.空虚时全部位于盆腔内 C.底朝向后上方 D.在男性,底与前列腺相邻E.在女性,后方与直肠相邻 3.鼻泪管开口于中鼻道后部 A.中鼻道前部 B.上鼻道 C.下鼻道前部 E.非上述各处 4.鼻旁窦开口于上鼻道的有 5.薄束和楔束 A.上颌窦 B.额窦C前筛窦D.中筛窦E.后筛窦 A.是后根内侧部粗纤维的直接延续B.薄束起自第5胸节以上的节细胞 C.楔束起自第4胸节以下的节细胞D.终于脊髓板层I~VE.贯穿脊髓全长 6.不参加腕关节构成的骨是不含味蕾的结构是皮不与脑干相连的脑神经参与跟腱形成的是嗅神经.三叉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副神经比目鱼肌.胫骨前肌.胫骨后肌.长屈肌.趾长屈肌A.月骨.三角骨.手舟骨.豌豆骨.桡骨下端轮廓乳头.菌状乳头.软腭的粘膜上皮.丝状乳头.会厌的粘膜上成对的喉软骨是甲状软骨.会厌软骨.环状软骨.杓状软骨.以上均不是成对的穿过茎乳孔的结构是面动脉.脑膜中动脉.面神经.舌下神经.副神经穿过眶上裂的结构为视神经.眼动脉.滑车神经.上颌神经.下颌神经穿四边孔的神经是旋肩胛神经.桡神经.腋神经.肌皮神经.胸背神经传导头面部痛、温觉冲动的神经是第Ⅲ对脑神经.第Ⅳ对脑神经.第Ⅴ对脑神经.第Ⅵ对脑神经.第Ⅷ对脑神经从锥体与橄榄之间的沟出脑的神经是经大脑后动脉来自椎动脉.分布于颞叶、枕叶及额叶.中央支供应尾状核.中央支供应间脑的大部分核团.来自颈内动脉胆囊三角肝左管、肝右管与肝的脏面围成.肝右管、胆囊管与尾状叶共同围成.肝总管、胆囊管和肝的脏面围成.胆总管、肝总管与肝的下面共同围成.肝总管、门静脉与方叶共同围成骶管麻醉的穿刺部位正对骶角.骶管裂孔.骶前孔.骶后孔.骶岬第Ⅰ躯体运动区位于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额中回后部.额下回后部.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中央前回和中央后回窦房结位于下腔静脉口的右侧.房间隔下方.冠状窦口前上方.界嵴处.以上都不对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间脑和骶2~4脊髓节.脑干和胸1~腰2脊髓节.脑干和骶2~4脊髓节.胸1~腰2脊髓节.脑干腹膜形成的结构包括大网膜.阑尾系膜.肝胃韧带.膀胱上窝.以上都对供应大脑中央后回下2/3的动脉来自脉.大脑中动脉中央支关于膀胱三角的描述何者错误在膀胱底的内面.膀胱充盈时呈平滑状,收缩时则皱缩.输尿管间襞位于左、右输尿管口之间.黏膜与肌层紧密相连.位于两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三者连线之间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后交通动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展神关于鼻旁窦的正确说法是包括额窦、上颌窦、筛窦、下颌窦.窦内无黏膜.额窦开口于上鼻道.筛窦开口于下鼻道.上颌窦开口在中鼻道关于薄束核及楔束核的描述何者错误传导四肢的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在感觉传导路上属第二级神经元.发纤维组成内侧丘系交叉.经对侧内侧丘系上行.止于丘脑的腹后内侧核关于大隐静脉的说法错误的是起自足背静脉弓内侧端.行经内踝前方.为下肢最大的浅静脉.注入股静脉.在股部行于阔筋膜深面关于肺动脉正确的说法是发自左心室.左肺动脉横过胸主动脉的后方.其末端与主动脉弓下缘之间有动脉韧带.是肺的营养性血管.将动脉血运至肺关于膈正确的描述是收缩时,膈穹上升,助吸气.收缩时,膈穹下降,助呼气.舒张时,膈穹上升,助吸气.舒张时,膈穹下降,助吸气.收缩时,膈穹下降,助吸气关于股动脉的说法正确的是是髂内动脉的延续.在大腿前面股三角内下行.发出腹壁下动脉.于收肌管内续于腘动脉.在腹股沟韧带深面行于股神经外侧关于贵要静脉的说法错误的是起自手背静脉网的尺侧.经前臂内侧上行.沿肱二头肌沟内侧上行.在肘窝内与肘正中静脉吻合.一般注入锁骨下静脉关于基底核的正确描述是又称新纹状体.包括尾状核、豆状核和杏仁体.是大脑髓质中的灰质块.包括纹状体,屏状核.参与组成边缘系统关于面静脉的说法错误的是关于气管的说法,错误的是关于肾段的正确说法是与眼静脉吻合.静脉瓣丰富.注入颈内静脉.借面深静脉与翼静颈部较短,胸部较长.气管杈的位置平胸骨角高度.颈段的前方有甲状脉丛交通.伴行于面动脉的后方腺峡.后方有食管.14~16个完整的软骨环连成每支肾动脉及其所分布的一定区域肾组织.每支肾段静脉及其所属的一定区域肾组织.每支肾动脉及肾段静脉所属的一定区域的肾组织.每支肾段动脉所分布的一定区域的肾组织.每支肾段静脉所分布的一定区域的肾组织关于视神经盘的描述哪项错误位于眼球后极的内侧.位于黄斑的内侧.为节细胞轴突汇聚处,也即视神经起始处.视网膜中央动、静脉经此出入.该处视神经纤维最集中,故视力最敏锐关于心腔内结构正确的说法是冠状窦口位于左心房.右心室的出口为主动脉口.三尖瓣口连接左心房与左心室.界嵴为左心室的分部标志.隔缘肉柱位于右心室关于心脏表面标志正确的说法是冠状沟分隔心房、心室.界沟分隔心房、心室.室间沟深部为房室间隔.心尖处有心尖切迹.冠状沟位于人体的冠状面上关于心脏各腔的位置正确的是左心室构成心前壁大部.右心室构成心脏的右缘.右心房构成心后壁大部.左心房构成心脏的左缘.心尖左心室构成关于胰的说法,错误的是位于胃的后方.是腹膜外位器官.胰头被十二指肠环抱.胰管与胆总管汇合.其分泌物均胰管排入十二指肠关于右冠状动脉正确的描述是起于主动脉前窦.窦房节的主要供血动脉.与心大静脉伴行.分布室间隔前1/3.右心耳与肺动脉根部之间走出关于右主支气管的说法,错误的是长约2~3厘米.走行方向较垂直.气管异物易经此入右肺.较为细长.约在第5胸椎体高度入右肺关于子宫正确的描述是上面.以上都不对管理舌内肌和舌外肌运动的神经是舌神经.舌咽神经.舌下神经.舌下神经和舌咽神经.舌神经和舌下神经患者右侧舌肌萎缩,伸舌时舌尖偏向右侧,其病变累及左侧皮质核束.右侧皮质核束.左侧舌下可分为子宫体,子宫峡、子宫颈三部.子宫内腔较大,可分为子宫腔、子宫颈管二部.子宫前倾是指子宫与阴道长轴间开成向前开放的钝角,约170°左右.直立时,子宫体伏于膀胱神经核.右侧舌下神经核.右侧舌神经脊髓灰质、白质、神经核和神经纤维组成.中央管向上通第4脑室,内容脑脊液.中央管内的灰第3颈髓节平对第3颈椎.第7胸髓节平对第7胸椎.第3腰髓节平对质叫中央灰质.前角基部外侧有网状结构.以上都不对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脊髓圆锥第2腰椎.骶尾节平对第3腰椎.以上都不对位于脊髓腰部.向下延续为终丝.长约20cm.为无神经组织.附于尾骨背面甲状腺结构的描述中,不准确的说法是分左、右叶和中间的甲状腺峡.有时有一个向上伸出的锥状叶.左、右叶位于喉和气管上部的侧面.甲状腺可随喉上下移动.甲状腺峡多位于第6气管软骨前方甲状腺峡位于环状软骨前方.第2-4气管软骨环前方.第2-4颈椎前方.甲状软骨前方.舌骨前方间脑中与躯干、四肢特异性躯体感觉传导相关是背侧丘脑内侧核群.背侧丘脑前核群.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背侧丘脑腹外侧核兼有内、外分泌功能的是甲状腺.松果体.胰.睾丸.卵巢腱鞘腱纤维鞘和腱滑膜鞘组成.腱系膜腱纤维鞘形成.腱纤维鞘分内外两层.腱位于滑液囊内.无上述情况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胸1~12脊髓节.胸1或颈8~腰2或腰3脊髓节.骶2~4脊髓节.胸1~腰4脊髓节.胸1~骶3脊髓节中枢神经系统交感神经交通支的说法何者错误颈椎正确的是分灰、白交通支.白交通支含节前纤维.灰交通支含节后纤维.胸、腰神经均有白交通支.每对脊神经均有灰交通支均有椎体及椎弓.第1~2颈椎无横突孔.棘突末端都分叉.第6颈椎棘突末端膨大成颈动脉结节.第7颈椎又名隆椎颏舌肌是成对的舌内肌.起于下颌骨的颏结节.止于舌的两侧.两侧收缩时可拉舌向前下.单侧收缩时,使舌尖伸向同侧阑尾动脉起自下份连接相邻椎弓板的结构是前纵韧带.后纵韧带.黄韧带.棘间韧带.项韧带淋巴器官不包括淋巴结.胸腺.脾.扁桃体.淋巴滤泡颅中窝的孔裂有视神经孔.内耳门.筛孔.舌下神经管.颈静脉孔颅中窝内前往后排列的孔为圆孔、棘孔、卵圆孔.卵圆孔、圆孔、棘孔.圆孔、卵圆孔、棘孔.卵圆孔、棘孔、圆孔.棘孔、圆孔、卵圆孔迷走神经不支配环甲肌.乙状结肠.咽中缩肌.胃.十二指肠拇指不能对掌是因为损伤拇收肌.蚓状肌.尺神经深支.正中神经返支.以上都不对内侧丘系内囊位于发自脊髓胸核.发自薄束核和楔束核.是非意识性传导纤维.发自脊髓固有豆状核与丘脑之间.豆状核与尾状核之间.豆状核与尾状核,背侧丘脑之间.豆状核.传递温、痛觉核与屏状核之间.豆状核,尾状核与屏状核之间内脏大神经属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属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属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胸、腹腔脏器.以上都不是内脏神经的说法何者错误主要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中枢在脑和脊髓内.含有感觉和运动两种纤维.内脏感觉神经元的胞体在脑和脊髓神经节内.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空肠动脉.回肠动脉.中结肠动脉.右结肠动脉.回结肠动脉泪囊窝位于眶上壁内侧.眶上壁前外侧.眶下壁的内侧.眶内侧壁前下份.眶外侧壁前内脏小神经穿过第1~5胸交感干神经节.第10~12胸交感干神经节.第5或第6~9胸交感干神经节.第9、10交感干神经节.以上所有腰交感干神经节男性尿道最宽大部位是部位男性生殖腺是睾丸.附睾.前列腺.精囊腺.尿道球腺脑脊液产生于脑室的室管膜上皮.位于硬脊膜与蛛网膜之间.充满蛛网膜下隙.经室间孔流入硬脑膜窦.经蛛网膜粒渗入下矢状窦皮质核束支配对侧动眼神经核.支配对侧动眼神经副核.支配双侧面神经核.支配对侧舌下神经核.支配对侧疑核胼胝体位于大脑外侧裂底.呈放射状连接两半球皮质.属联络系.属投射系.在脑正中矢状面上,可分为压部,干,膝,嘴骑跨性损伤,易损伤尿道的前列腺部.膜部.海绵体部.尿道球部.膜部和尿道球部位于膀胱与尿生殖膈之间.前方为耻骨联合.后方与直肠壶腹毗前列腺的位置与毗邻,何者错误尿道海绵体部.尿道膜部.尿道前列腺部.舟状窝.不在以上邻.底与精囊腺,输精管壶腹相接触.尖与膀胱颈邻接前庭蜗神经进入颅腔的部位是圆孔.茎乳孔.颈静脉孔.外耳道.内耳门腮腺管发自腺的前缘下份.在颧弓下2横指处越过咬肌表面.开口于与上颌第二前磨牙相对的颊粘膜处.开口于与上颌第二磨牙相对的颊粘膜处.穿咬肌开口于腮腺管乳头三叉神经根位于脑桥小脑三角处.延髓脑桥沟处.脚间窝处.脑桥基底部与小脑中脚交界处.以上都不是伸膝关节的肌肉股四头肌.半腱肌.半膜肌.股四头肌、缝匠肌.股内侧肌使口张开的肌肉是使足外翻的肌肉是咬肌.颞肌.翼内肌.颊肌.翼外肌胫骨前肌.腓肠肌.长屈肌.腓骨长肌.胫骨后肌视觉性语言中枢位于优势半球的中央前回.优势半球的额中回后部.优势半球的顶叶角回.优势半球的顶叶缘上回.优势半球的Broca回手掌刀伤后拇指不能内收,可能损伤的神经是神经深支.桡神经浅支通过海绵窦外壁的脑神经Ⅲ、Ⅳ、Ⅴ、Ⅵ对脑神经.Ⅲ、Ⅳ、Ⅴ对脑神经.Ⅲ、Ⅳ、Ⅵ对脑神经.Ⅲ、Ⅳ对及眼神经、上颌神经.Ⅲ、Ⅳ、Ⅵ对及眼神经通过肩关节囊内的肌腱是冈上肌腱.冈下肌腱.肱三头肌长头腱.肱二头肌长头腱.肱二头肌短头腱通过腕管的神经是尺神经.尺神经深支.指掌侧总神经.正中神经.以上都不对脊神经节.三叉神经节.三叉神经脊束头面部的痛温觉传导路的第一级神经元的胞体位于核.三叉神经脑桥核.三叉神经中脑核唾液腺的副交感纤维走行在面神经和舌下神经.舌下神经和迷走神经.面神经和舌咽神经.动眼神经核,迷走神经背核,疑核.上泌涎核,下泌涎核,迷走神经背舌咽神经和舌下神经.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位于脑干内的一般内脏运动核为背核,动眼神经核位于脑桥内的核团是蜗神经核.舌下神经核.脚间核.迷走神经背核.疑核胃与十二指肠在表面分界的标志是角切迹.中间沟.胃右静脉.幽门前静脉.胃左静脉无折光作用的是房水.玻璃体.虹膜.角膜.晶状体下列各结构何者不位于右肾前面右肾上腺.十二指肠.空肠.结肠.肝下列无屈光作用的结构是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睫状体核.孤束核,迷走神经背核,疑核.孤束核,迷走神经背核,动眼神经核.面神经核,迷走神经正中神经返支.尺神经浅支.尺神经深支.桡下肢深部感觉传导路的交叉部位在脊髓前连合.脑桥臂.延髓丘系交叉.中脑结合臂.间脑视交叉小脑不包括扁桃.蚓垂.蚓锥体.蚓结节.尾叶小脑核不包括胸膜腔的特点上均不对阴茎的描述,何者错误影响性腺发育的腺体是两个阴茎海绵体和一个尿道海绵体构成.可分为头、体、根三部.根为固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松果体定部,体为可动部.头的尖端有冠状位的尿道外口.阴茎的皮肤薄而柔软,富有色素有关颈总动脉的描述错误的是头颈部出血可压迫此动脉.左侧者发自头臂干.分叉处的后壁上有颈动脉小球.分支为颈内、外动脉.两侧均经胸锁关节后方有关松果体的描述,哪项错误位于背侧丘脑后上方.为颜色淡红的椭圆形小体.儿童期比较发达.具有刺激性成熟的作用.成年后可形成钙斑有关右心房错误的描述是界嵴分隔腔静脉窦和固有心房.固有心房的前上部为右心耳.Koch三角的深面为窦房结.右心房收集所有的静脉血.梳状肌起自界嵴有面神经通过的孔是颈静脉孔.破裂孔.卵圆孔.茎乳孔.枕骨大孔右侧内囊后脚后部损伤,可出现与牙齿毗邻最近的鼻旁窦是右耳听力丧失.左耳听力丧失.左眼视野鼻侧和右眼视野颞侧偏盲.右眼视野鼻侧和左眼视野颞侧偏盲.双眼病灶侧视野同向性偏盲额窦.上颌窦.蝶窦.前筛、中筛窦.后筛窦喉前庭感觉消失.吞咽时喉不能上提.声门关闭不全.左侧在颈部损伤左喉返神经,将引起环甲肌瘫痪.右侧环甲肌瘫痪支配下肢的内脏运动神经纤维只有交感神经纤维.有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纤维.以交感神经为主,但也有副交感神经纤维.以副交感神经为主,但也有少量交感神经纤维.只有副交感神经纤维支配旋前圆肌和旋前方肌的神经是腋神经.正中神经.肌皮神经.桡神经.尺神经直窦位于大脑镰游离的下缘.下矢状窦及岩上窦汇合而成.大脑大静脉和下矢状窦汇合而蝶骨.颧骨.额骨.筛骨.颞骨成.行于小脑幕附着缘内.直接通乙状窦指出下列骨不属于脑颅骨者\属海马结构的是\海马和齿状回.海马旁回和海马.海马旁回和钩.海马旁回和齿状回.海马旁回,钩和海马属于腹膜间位器官的是输尿管.肾上腺.卵巢.肝.横结肠属于旧小脑的是中间核.齿状核.红核.顶核.杏仁核属于原小脑的是栓状核.齿状核.球状核.顶核.杏仁核左侧视束完全损伤,表现为左睾丸静脉常注入左眼全盲.左眼视野左侧偏盲.右眼全盲.双眼视野左侧偏盲.双眼右侧视野同向性偏盲下腔静脉.左肾静脉.髂内静脉.肠系膜下静脉.肠系膜上静脉栓状核.齿状核.球状核.顶核.杏仁核腔内呈负压状态.左、右胸膜腔经肺根相通.腔内有肺.与外界相通.以小脑损伤的典型体征包括共济失调.眼球震颤.意向性震颤.以上都对.以上都不对名词解释Broca区McBurney点Meckel憩室白交通支包皮系带被盖鼻旁窦边缘叶腹股沟管腹后内侧核腹直肌鞘肝胰壶腹股三角鼓索后尿道灰交通支会阴会阴浅隙会阴深隙:肌腱袖肌腱与腱膜腱鞘节前纤维精索颈动脉窦颈动脉小球联络纤维内分泌组织脑干基底部脑桥小脑三角尿生殖膈盆膈前尿道乳房悬韧带三叉丘系上丘及上丘臂上神经节上消化道神经胶质肾区肾盂声门裂十二指肠球投射纤维外侧丘系外侧膝状体纹状体心包胸膜与胸膜腔胸锁筋膜血-脑屏障咽淋巴环翼点主动脉小球纵隔判断题膀胱分为尖、体、底和颈四部分。

麻醉学重点整理

麻醉学重点整理

麻醉学----------------2012-11-26整理N-----名解10个30分T----填空30—40分W-----问答4—5 题第一章绪论麻醉学精髓:生命机能调控W 临床常见的麻醉方法分类分类麻醉方法麻醉药给药方式麻醉药作用部位全身麻醉吸入全麻吸入中枢神经系统静脉注射静脉全麻肌肉注射直肠灌注局部(区域)麻醉蛛网膜下隙阻滞局麻药注入蛛网膜下隙蛛网膜下脊神经硬膜外阻滞局麻药注入硬膜外隙硬膜外脊神经神经干(丛)阻滞局麻药注入神经干(丛) 神经干(丛)局部浸润麻醉局麻药局部浸润皮肤/粘膜神经末梢N 联合麻醉(平衡麻醉)(balanced anesthesia)::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以达到麻醉的基本要求,以能取长补短综合发挥各种方法的优越性。

N 复合麻醉(combined anesthesia):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麻醉药及|或辅助药物以达到麻醉的基本要求,以能减少单个药物的能量及副作用。

第五章全身麻醉⏹N 全身麻醉:全身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或者经静脉或肌肉注射进入体内,产生可逆性中枢系统的抑制,临床主要表现为神志消失,遗忘,全身感觉及痛觉丧失,反射抑制和骨骼肌松弛,称为全身麻醉。

N 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inimum Alveolar Concentration, MAC):某种吸入麻醉药在一个大气压下与纯氧同时吸入时,50%的病人在切皮时不发生摇头、四肢运动等反应时的最低肺泡药物浓度。

⏹W 常用吸入麻醉药主要优、缺点的比较吸入麻醉药优点缺点氟烷对呼吸道无刺激,舒张支气管平滑肌可致氟烷相关性肝炎,麻醉诱导和苏醒慢恩氟烷苏醒较平稳可能诱发癫痫,对肾功能有潜在损坏异氟烷扩张血管适用于控制性降压高浓度可能导致心肌窃血七氟烷对呼吸道无刺激在钠石灰中不稳定地氟烷麻醉加深和苏醒迅速呼吸道刺激性强,兴奋交感神经氧化亚氮对循环抑制轻,对呼吸道无刺激,麻醉作用弱,使用高浓度时麻醉诱导和苏醒快易发生缺氧,增加体腔的积气⏹T 全身麻醉的实施: 全麻的诱导、全麻的维持、麻醉的苏醒。

麻醉学重点知识点总结精品

麻醉学重点知识点总结精品

麻醉椎管内麻醉蛛网膜下隙阻滞间接作用(全身影响)(1)对循环系统的影响血压下降回心血量削减;心输出量下降四周循环变更皮肤暖和红润心率减慢心排出量削减心脏功能做功削减冠状动脉血流量削减,氧供削减,氧耗削减更多对循环系统的影响:(2)对呼吸的影响低位脊麻对通气影响不大。

阻滞平面上达颈部时,膈神经被阻滞,可发生呼吸停止。

术前用药或麻醉协助用药量过大。

高位脊麻时,PaO2降低,PaCO2轻度上升。

平面过高,诱发支气管痉挛。

(3)对胃肠道的影响胃肠蠕动增加胃液分泌增加括约肌松弛胆汁反流入胃(4)对生殖泌尿系统影响肾血管阻力不受交感神经限制,脊麻对肾的影响是间接的。

血压降至80mmHg时,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量下降,平均动脉压低于35 mmHg 时,肾小球滤过停止。

尿潴留常用局部麻醉药普鲁卡因①纯度较高的普鲁卡因,150mg/支。

②运用时用5%葡萄糖溶液或脑脊液溶解至总量3m1,使成5%浓度。

③成人一次用量为l00-150mg,最多不超过180mg。

④普鲁卡因的起效时间约l一5分钟,作用时间3/4一l小时。

⑤为了延长作用时间,药液内常加0.1%肾上腺素0.2-0.3ml,这样作用可持续l-l.5小时。

丁卡因①丁卡因白色结晶10mg/支。

②运用时用脑脊液lml溶解,再加10%葡萄糖溶液和3%麻黄碱溶液各1m1,配成所谓1:1:1溶液,其丁卡因浓度为0.33%。

也可用5%葡萄糖溶液溶解至1.8ml,加0.1%肾上腺素0.2m1,配成0.5%溶液。

③丁卡因成人一次常用量为10mg,最多不超过15mg。

④其起效时间较长,约5~lO分钟,作用时间2~3小时。

利多卡因布比卡因常用剂量为8~12mg,最多20mg。

浓度0.5%~0.75%,用10%葡萄糖配成重比重溶液。

持续2~2.5小时,诱导时间5~10分钟。

硬膜外麻醉硬膜外阻滞的影响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干脆作用⑴一过性脑脊液压力上升,头晕⑵大量局麻药进入循环而引起惊厥⑶长时间内累积性汲取比超量药物隧然进入循环易为病人耐受间接作用低血压引起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神经性因素⑴阻滞交感神经传出纤维,阻力血管和容量血管扩张⑵平面在T4以上时,心脏交感神经纤维麻痹,心率慢,心脏射血力气减弱药理性因素⑴局麻药汲取后抑制平滑肌、阻滞-受体,心排血量削减⑵肾上腺素汲取后兴奋-受体,心排血量增加,四周阻力下降局部因素局麻药注入过快,脑脊液压力上升,血管张力及心排出量反射性上升对呼吸系统的影响阻滞平面 T8 以下时无影响,T2~4或颈部,膈神经受累,通气量下降局麻药种类、浓度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影响小,依替卡因影响大;0.8 ~1%利多卡因对运动神经纤维影响最小特殊病人老人、体弱、过度肥胖其它因素术前用药、手术硬膜外阻滞失败阻滞范围达不到手术要求穿刺点离手术部位太远,内脏神经阻滞不全;多次硬膜外穿刺,硬膜外粘连阻滞不完全麻醉药的浓度和容量不足;导管进入椎间孔;导管未能按预期方向插入完全无效导管脱出、误入静脉;导管扭曲、被血块堵塞;穿刺失败穿刺失败体位不当、脊柱畸形、过分肥胖、穿刺点定位困难;穿刺针误入椎旁肌群或其它组织全身麻醉志向的吸入麻醉药不燃烧,不爆炸在CO2汲取剂中稳定麻醉效价高,能同时运用高浓度氧气血/气安排系数小,麻醉加深和减浅快速体内代谢率低,代谢产物不导致肝、肾功能损害不刺激呼吸道,适用于吸入麻醉诱导不抑制循环功能不增加心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不导致心律失常能降低中枢神经系统耗氧量,不增加颅内压,不诱发癫痫不致畸,不致癌志向的静脉麻醉药易溶于水,稳定,无组织刺激性起效快,清除快速可控性强,代谢产物无生物活性或毒性不抑制呼吸、循环冷静无不良反应无组胺释放硫喷妥钠主要优点:全麻诱导快速牢靠;单次注射醒悟快;脑血流削减;颅内压下降;脑氧耗量下降主要缺点:抑制循环;反复注射体内蓄积;无镇痛作用;诱发喉和支气管痉挛氯胺酮兼有冷静,镇痛作用木僵状态,分别麻醉Dissociative anesthesia醒悟期幻觉,恐惊等心理反应,提前赐予苯二氮卓类可预防.分泌物增多,应提前赐予抗胆碱药不宜用于冠心病,高血压,肺动脉高压颅内压高,青光眼病人可用于呼吸道应激性高的病人及小儿麻醉主要优点:具有镇痛作用;支气管扩张;易保留自主呼吸;意识及感觉分别现象,因此称之为“分别麻醉”主要缺点:醒悟时常有不开心的梦幻、恐惊、及心情变更交感神经兴奋,有心肌抑制作用呼吸道分泌物增多,不抑制咽喉反射脑血流量,耗氧量和颅内压增加丙泊酚不宜及任何药物混合;超短效,30秒起效,维持7分钟;剂量相关的心血管和呼吸系统抑制减低颅内压和脑代谢率;无镇痛作用主要优点:全麻诱导快速牢靠;注射后无体内蓄积,醒悟完全彻底;脑血流、耗氧量和颅内压下降;有镇吐和抗搔痒作用主要缺点:心搏出量削减: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无镇痛作用:注射局部难受依托咪酯用于危重病人的麻醉诱导,0.3mg/kg.;起效快速,维持3-5分钟对循环系统无影响;对呼吸系统无抑制无镇痛作用;肌震颤;影响肾上腺皮质功能主要优点:对循环系统几无影响;无明显呼吸抑制;降低脑血流和颅内压主要缺点:无镇痛作用;注射后可出现肌震颤;反复给药抑制肾上腺皮质功能咪达唑仑苯二氮卓类,1976年合成,水溶性;剂量相关的中枢性呼吸抑制;作用快,半衰期短,平安性大用于麻醉诱导和静脉复合麻醉;冷静,抗焦虑,提高局麻药中毒阈值;诱导:0.1mg/kg,30秒起效;17分钟意识复原主要优点:抗焦虑、冷静、催眠;抗惊厥;顺行性遗忘,无术中记忆;中枢性肌肉松弛主要缺点:呼吸抑制;无镇痛作用;降低血管阻力和血压肌肉松弛药:不是全身麻醉药应用目的:实施限制呼吸手术区骨骼肌松弛气管内插管需限制呼吸的检查和介入治疗运用呼吸机病人和防治严峻的肌肉抽搐泮库溴铵潘龙:长效;无组胺释放作用;心动过速和高血压病人慎用;ED95为0.06mg/kg哌库溴铵阿端:长效;无组胺释放和迷走神经阻滞作用;对心血管系统无明显影响,;适用于高血压,心脏病病人;ED95为0.05mg/kg阿曲库铵.卡肌宁.:苯肼异喹啉类;组胺释放作用,导致皮肤红,低血压,支气管痉挛和类过敏反应.;Hofmann降解;适用于肝肾功能不全病人;ED95为0.25mg/kg维库溴铵.万可松.仙林:短效;无组胺释放作用;心血管系统影响小;目前应用最多的肌肉松弛药;ED95为0.1mg/kg罗库溴铵爱可松:分子结构类似维库溴铵;起效快;无组胺释放作用;对心率和血压无明显影响;ED95为0.3mg/kg常用肌松药比较吸入麻醉的优缺点优点:作用全面 overall effect麻醉深度易于监控 easy monitoring心肌爱护作用myocardial protection缺点:环境污染 environmental pollution肝毒性 hepatotoxicity抑制缺氧性肺血管收缩 HPV inhibition恶心呕吐 nausea and vomiting恶性高热 malignant hyperthermia静脉麻醉的优缺点Advantages:no stimulusno pollutionno inhibition of hypoxic pulmonary vasoconstrictionDisadvantage:individual differencecontrol difficultyexcept ketamine, no analgesic effect全身麻醉的适应证对生命功能(特殊是自主呼吸)有较大干扰的手术或有创检查不合作病人醒悟病人不能耐受的特殊医疗干预病人必需保持难于耐受的特殊体位或长时间的固定体位时必需机械通气全身多部位的手术损害性刺激剧烈检查和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心房纤颤电复律不能实施局部麻醉手术病人要求危重病人降低全身和重要器官的耗氧量心肺脑复苏关于高血糖加重脑损害的机制:(1)脑内葡萄糖浓度及血糖浓度呈正相关,当急性脑血管病时,病灶处脑组织在缺血缺氧状态下,大量葡萄糖无氧酵解,产生大量乳酸,造成严峻的乳酸中毒,加重脑组织的损害;(2)血糖上升使神经元内线粒体肿胀和破坏,影响脑细胞的能量代谢破坏血脑屏障,加重脑水肿;(3)高血糖使血液黏度上升,红细胞变形实力下降,不能建立有效的侧支循环;(4)高血糖不利于脑血早期灌流的钙离子复原,而细胞内大量的钙离子积累,即钙超载加剧水钠潴留和自由基损伤,从而加速神经的坏死过程。

麻 醉 解 剖 学

麻 醉 解 剖 学

3、腹腔丛阻滞麻醉 fig (1)途径: (2)注意事项:两侧均要进行。
(2)途径: (略) (3)意义
(五)赫—白反射(肺牵张反射):
(1)概念:
(2)途径: (略) (3)意义:
(六)疼痛反射 1、概念: 2、途径: (略) (七)气管插管反射 1、概念: 2、途径: (略)
(八)中枢神经缺血反应
颅内压增高使中枢神经系统缺血,促 使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和肾 上腺素,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减慢。
一、交感神经sympathetic nerve
1、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fig fig
2、交感神经的周围部:fig 交感神经节、交感干、交感神经和神经丛 1)交感神经节:椎旁节和椎前节。 (1)椎旁节:fig (1)椎前节: 2)交感干: 组成:fig 位置:
3)交感干与脊神经之间的联系:fig 白交通: 灰交通支:
二 、副交感神经parasympathetic nerve
低级中枢:包括脑部和骶部。 1、脑部 fig (1)动眼神经副核:
(2)上泌涎Biblioteka :(3)下泌涎核:(4)迷走神经背核:
以上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伴动眼神经、 面神经、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分支和分布。
2、副交感神经骶部:位于脊髓骶部的 第2、4节段的骶副交感核,其节前纤 维盆内脏神经,加入下腹下丛。节后 纤维分布于结肠左曲以下的消化管及 盆腔器官。fig
2、经副交感神经的传导途径:
(1)途径: (2)作用:与内脏反射有关;部分器官的痛觉可经它传导 3、经相应脊神经的传导途径: 心包、胆道的感觉经膈神经传导;胸、腹膜 的感觉经胸神经、腰神经传导;外生殖的感觉经 阴部神经传导。其假单极神经元胞体位于相应的 脊神经节内。

麻醉学重点总结x

麻醉学重点总结x

麻醉考试题型为名解(6个左右)、填空、简答(约6~7)个、问答2个、无选择题。

另外简答和问答是教研室老师给的重点,名解是代课老师上课所强调的,其余散在细节知识点可能出现在填空里,试卷是教研室所出,故名解与填空仅供参考,谢谢。

一、名解P1.麻醉:是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产生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周围神经系统的可逆性功能抑制,这种抑制的表现特点是人的整体或局部感觉特别是痛觉的暂时性丧失,以达到无痛的目的进行手术治疗。

P26神经阻滞:指将局麻药注射到外周神经干(丛)附近,通过暂时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使该神经所支配的区域达到手术无痛的方法。

P33蛛网膜下隙阻滞:将局麻药注入蛛网膜下隙,暂时使脊神经前根和后根的神经传导阻滞的麻醉方法称为蛛网膜下隙阻滞。

P33硬膜外阻滞:将局麻药注入硬脊膜外隙,暂时阻断脊神经根的神经传导的方法。

P46最低肺泡浓度(MAC):指某种吸入麻醉药在一个大气压下与纯氧同时吸入时,能使50%患者在切皮时不发生摇头、四肢运动等反应时的最低肺泡浓度。

P46全身麻醉: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或静脉、肌内注射进入人体,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临床表现为神志消失、全身的痛觉丧失、遗忘、反射抑制和一定程度的肌肉松弛,这种方法称全身麻醉。

P9 潮气量:是指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者呼出的气体量,正常自主呼吸时潮气量为5-7ml/kgP94氧合指数:为PaO2与吸入氧浓度的比值,正常值应大于300mmHg. (<=300mmHg提示肺的氧弥散功能受损,患者存在急性肺损伤;<=200mmHg提示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P98肺顺应性:指单位跨肺压改变时所引起的肺容量的变化,正常值为50-100ml/cmH2OP181心搏骤停(CA):指心脏因急性原因突然丧失其有效的排血功能而导致循环和呼吸功能停止,周身血液循环停滞,组织缺血缺氧临床死亡状态。

P223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和潜在的组织或类似的损伤有关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体验。

(完整word版)麻醉解剖学

(完整word版)麻醉解剖学

麻醉解剖学参考答案一、填空:1。

蛛网膜下隙阻滞的后正中入路:皮肤,浅筋膜,深筋膜,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膜外隙,硬脊膜,硬膜下隙(潜在),蛛网膜,蛛网膜下隙2212.气管切开由浅入深:皮肤,浅筋膜,颈筋膜浅层,舌骨下肌群,气管前筋膜543。

髂内动脉的壁支:髂腰动脉,骶外侧动脉,臀上动脉,臀下动脉,闭孔动脉1784.下腹部浅筋膜分两层:Camper筋膜,Scarpa筋膜1215。

腹股沟管四壁:上壁为腹内斜肌与腹横肌的弓状下缘下壁为腹股沟韧带前壁为腹外斜肌腱膜(管的外侧三分之一其后尚有腹内斜肌起始部)后壁为腹横筋膜(管的内侧三分之一其前尚有联合腱)1286.臂丛组成及其阻滞麻醉:臂丛是由5~8颈神经前支及第1胸神经前支的大部分纤维交织而成,其中颈5~6神经合成上干,颈7神经延续为中干,颈8及胸1神经合成下干,各神经干均分成前后两股,所有的后股合成后束,上干和中干的前股合成外侧束,下干的前股合成内侧束斜角肌肌间沟阻滞途径:在环状软骨水平线与前中斜角肌肌间沟相交处,为穿刺点,穿刺针于穿刺点垂直刺入皮肤,略向足侧进针,直至上肢出现异感或触及颈椎横突为止,回抽无血或脑脊液后,注入局麻药(麻醉整个肩关节和上肢,麻醉位置高一般不会导致气胸)锁骨上臂丛阻滞途径:患者仰卧位,肩下垫一薄枕,头转向对侧,摸锁骨下动脉的搏动,在其外侧进针,向内、后、下方推进,直达第1肋,穿破血管鞘有落空感,在肋骨上找异感,当出现异感回抽无血或无气体时,可注入局麻药(易造成血胸、气胸)腋窝麻醉法:外展腋窝,触及腋动脉的搏动,在搏动点处进针,刺破腋鞘,针随腋动脉的搏动有起伏,针尖向两侧偏移,回抽无血,注射药物,向内注射药物可麻醉尺神经,向外注射药物可以麻醉肌皮神经和正中神经(适应的范围小) (系解362,麻解48,230)7.额顶枕区头皮层次: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颅骨外膜108.下颌后静脉的组成及汇入相关:由颞浅静脉和上頜静脉在腮腺内汇合而成,上頜静脉起自翼内、外肌之间的翼静脉丛,下頜后静脉下行至腮腺下端处分为前、后两支,前支注入面静脉,后支与耳后静脉和枕静脉汇合成颈外静脉,下頜后静脉收集面侧区和颞区的静脉血(系解235)9.腘窝:腘窝的境界:一顶一底与四壁,顶即腘筋膜,底自上而下依次为股骨腘面,膝关节囊后部(腘斜韧带)与腘肌上内侧壁为半腱肌和半膜肌上外侧壁为股二头肌下内侧壁为腓肠肌内侧头下外侧壁为腓肠肌外侧头。

大学《麻醉学》期末复习重点及习题解析(名词解释、选择、填空、简答、病例分析)

大学《麻醉学》期末复习重点及习题解析(名词解释、选择、填空、简答、病例分析)

大学《麻醉学》期末复习重点及习题解析(名词解释、选择、填空、简答、病例分析)目录《麻醉学》各章核心知识点 (1)《麻醉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汇总 (22)名词解释: (22)简答题 (25)《麻醉学》习题集及答案解析 (29)一、名词解释 (29)二、单项选择题 (29)三、填空题 (39)四、简答题 (41)五、病案分析题 (42)答案 (43)《麻醉学》各章核心知识点第一章绪论1.临床麻醉学的5大组成部分:(考题)对病人的术前评估与准备;麻醉的实施与处理;专科病人的麻醉处理;为重疑难病人的麻醉处理;麻醉并发症的预防与诊治。

2.复合麻醉/平衡麻醉(balanced anesthesia):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麻醉药/或辅助药物以达到麻醉的基本要求,以能减少单个药物的用量及副作用。

3.联合麻醉(combined anesthesia):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以达到麻醉的基本要求,以能取长补短综合发挥各种方法的优越性。

4.临床麻醉工作包括:麻醉科门诊、临床麻醉、RR、ICU、疼痛诊疗。

5.麻醉:用药物或非药理性方法使人体局部或全身暂时失去知觉,麻醉的目的是为解除患者手术的痛苦。

第二章麻醉前病情评估与准备1.麻醉前访视的步骤:复习病历(史)→分析各项术前检查和化验结果→访视病人和系统检诊→进行麻醉和手术风险判断→知情同意2.麻醉前准备:1) 心血管系统:控制血压小于180/100mmHg,术前当天停用洋地黄、降压药;2) 呼吸系统:术前停止吸烟2周,进行呼吸功能锻炼,雾化吸入,有效抗生素治疗3-5天;3) 糖尿病:择期手术,控制血糖≤8.3mmol/L,尿糖低于(++),尿酮体阴性;4) 胃肠道准备:成人禁食12h,禁饮8h;小儿小于36个月者,禁食6h,禁饮2-3h;大于36个月者禁食8h,禁饮2-3h。

(考题)3.麻醉前用药的目的:1) 镇静2) 镇痛3) 抑制呼吸道腺体分泌,预防局麻药的毒性反应4) 调整自主神经功能,消除或减弱一些不利的神经反射活动4.麻醉前用药的常用药物:1) 镇痛药:吗啡、哌替啶、芬太尼2) 苯二氮卓类:地西泮、咪达唑仑3) 巴比妥类药物:苯巴比妥4) 抗胆碱药:阿托品、东莨菪碱5) H2受体阻断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5.术前需要停用的药物主要是某些抗抑郁药和抗凝药,阿司匹林术前需停药1-3周,华法林术前停药3-5天。

麻醉解剖学考点

麻醉解剖学考点

麻醉解剖学考点(适用于麻醉中级考试)A型题1、冠状动脉起自升主动脉的主动脉窦2、有关脊髓:与脊神经直接相连;在L1-L2腰椎穿刺可能损伤脊髓;发出全部的颈神经的根;被脑脊液直接包围着;被止于第一腰椎水平的硬脊膜所包裹。

3、有关脊柱:由椎骨以及椎间盘、椎间关节、韧带等连接装置组成;有4个生理弯曲;仰卧位时L3最高;仰卧位时T6最低;椎管内有3个潜在的腔隙。

4、有关椎骨间连结:椎体借椎间盘、前纵韧带和后纵韧带相连;相邻椎弓板之间由黄韧带连结;后纵韧带有限制脊柱过度前屈的作用;前纵韧带有限制脊柱过度后伸的作用;5、关于胸锁乳突肌:位于颈外侧部;一侧肌收缩使头向同侧倾斜(非使面转向同侧);两侧肌收缩使头后仰;起自胸骨柄和锁骨内侧端,止于颞骨乳突。

6、有关枢椎:有齿突;棘突最大最坚固。

7、两肺下界的体表投影;在肩胛线处与第10肋相交。

8、肺根内包括: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神经、淋巴管。

(无气管杈)9、椎动脉入颅的位置:枕骨大孔10、颈外动脉的分支包括:面动脉、甲状腺上动脉(甲状腺下动脉起自锁骨下动脉的甲状颈干)、颞浅动脉、上颌动脉、舌动脉11、有关肱动脉:自大圆肌下缘续于腋动脉;与正中神经伴行;至肘窝平桡骨颈处分支;分支为桡动脉和尺动脉;在肘窝内上方,肱二头肌腱内侧可触到肱动脉搏动。

12、咽与食管相续的平面是第6颈椎下缘。

13、环状软骨后方平对第6颈椎。

14、鼻中隔是鼻腔内侧壁的结构。

15、供应窦房结和房室结的动脉来源于右冠状动脉。

16、关于骶骨:有5块骶椎构成;岬向前;有4对骶孔;内有骶管;骶角是骶管麻醉的进针标志。

17、脊柱后面观的特点:隆椎棘突长而突出;胸椎棘突呈叠瓦状排列;棘上韧带纵贯脊柱全长;腰椎椎体较大。

(胸椎棘突间隙较宽错误)18、关于硬膜外隙的描述:硬脊膜与椎管内面的骨膜及黄韧带之间的狭窄腔隙;有脊神经根通过;略呈负压;硬膜外麻醉即将药物注入此隙。

19、脊髓的背膜:由外到内依次为硬脊膜、脊髓蛛网膜、软脊膜。

(完整word版)麻醉解剖学重点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完整word版)麻醉解剖学重点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头部】1.颅顶部危险区又称腱膜下隙,位于帽状腱膜与颅骨外膜之间,内有导静脉与板障静脉及颅内的硬脑膜窦相通。

2。

面部危险三角:是两侧口角至鼻根连线所围成的三角,此三角内静脉无瓣膜,故此处感染易逆行导致颅内感染。

3.腮腺床:与腮腺深面相邻贴的结构成为腮腺床,这些结构包括茎突诸肌,颈内动静脉和舌咽、迷走、副、舌下神经。

【颈部】1.斜角肌间隙:是前斜角肌、中斜角肌与第一肋之间的间隙,内有锁骨下动脉、臂丛通过。

2。

静脉角:为颈内静脉与锁骨下静脉汇合处的夹角,左右静脉角分别有胸导管及右淋巴导管注入。

3.颈动脉三角:是胸锁乳突肌上份前缘、肩胛舌骨肌上腹和二腹肌后腹之间的区域,又称肩胛舌骨肌舌骨角.4。

腋鞘:又称颈腋管,是椎前筋膜向下外侧包绕腋血管及臂丛而形成的鞘管。

【胸部】1.乳房悬韧带:乳腺叶间结缔组织中有许多与皮肤垂直的纤维束,一端连于皮肤和浅筋膜浅层,另一端连于浅筋膜深层,为乳房悬韧带,又称Caoper韧带。

2.纵隔:是在左右纵隔胸膜之间的器官、结构以及其间的结缔组织的总称。

3.动脉导管三角:位于主动脉弓的左前方,前界为左膈神经,后界为左迷走神经,下界为左肺动脉。

三角内有动脉韧带或者动脉导管,左喉返神经和心浅丛等。

4。

心包腔:浆膜心包脏壁二层之间有一层狭窄密闭的腔隙。

【气管插管】1.咽淋巴环:由咽扁桃体、双侧咽鼓管扁桃体和腭扁桃体、舌扁桃体共同围成,它们围绕在口、鼻腔与咽腔连通处附近,具有重要的防御功能。

2.弹性圆锥:又称环声膜,是圆锥形的弹性纤维膜。

起自甲状软骨前角后面,呈扇行向后向下止于杓状软骨声带突和环状软骨上缘。

其上缘游离增厚,紧张于甲状软骨至声带突之间,叫声韧带。

弹性圆锥前份较厚,呈垂直方向张于甲状软骨下缘与环状软骨弓上缘中份,成为环甲正中韧带。

3.气管隆嵴:在气管分叉处的内面,形成向上突的纵嵴,呈半月状,常略偏向左侧,是支气管镜检的重要标志,也作为气管插管深度的定位标志.粘膜内有较丰富的迷走神经分布,极为敏感。

麻醉学复习资料

麻醉学复习资料

⿇醉学复习资料⿇醉学资料第⼀章绪论1、⿇醉科的⼯作任务包括:临床医疗、教学、科研。

2、⿇醉科的组成:⿇醉科门诊、临床⿇醉、RR、ICU、疼痛诊疗、实验室等。

3、RR:RR是⼿术之后继续观察病情,预防和处理⿇醉后近期并发症,保障患者安全,提⾼医疗质量的场所。

4、ICU:凡有⿇醉科主管的ICU都可以称为⿇醉科ICU(AICU),主要针对是⼿术后患者,是围⼿术期危重病诊治、保障重⼤⼿术安全、提⾼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是现代⽔平、⾼效益医院的必然产物。

第五章全⾝⿇醉1、全⾝⿇醉的概念:全⾝⿇醉药经呼吸道吸⼊,或者经静脉或肌⾁注射进⼊体内,产⽣可逆性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临床主要表现为神智消失,遗忘,全⾝感觉及痛觉消失,反射抑制和⾻骼肌松弛。

2、吸⼊⿇醉:⿇醉药经呼吸道吸⼊体内,产⽣可逆性全⾝⿇醉作⽤,称为吸⼊⿇醉。

3、吸⼊⿇醉药:经呼吸道吸⼊产⽣全⾝⿇醉作⽤的药物称为吸⼊⿇醉药。

4、MAC(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指某种吸⼊⿇醉药在⼀个⼤⽓压下与纯氧同时吸⼊时,能使50%患者在切⽪时不发⽣摇头,四肢运动等反应时的最低肺泡浓度。

MAC越⼩⿇醉效能越强。

5、⽓体⿇醉药:在室温和⼀个⼤⽓压下为⽓态,⼀般在⾼压下以液态的形式储存,使⽤时经减压变为⽓态供吸⼊⿇醉⽤的⿇醉药。

6、挥发性⿇醉药:在室温和⼀个⼤⽓压下为液态,使⽤时经过专⽤⿇醉药蒸发器变为⽓态供吸⼊⿇醉⽤的⿇醉药。

7、理想的吸⼊⿇醉药的特点:①不燃烧,不爆炸;②在CO2吸⼊剂中稳定;③⿇醉效价⾼,能同时使⽤⾼浓度氧⽓;④⾎/⽓分配系数⼩,⿇醉加深和减浅迅速;⑤体内代谢率低,代谢产物对肝、肾等⽆毒性;⑥对呼吸道⽆刺激性;⑦不抑制循环功能;⑧不增加⼼肌对⼉茶酚胺的敏感性;⑨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耗氧量,不增加颅内压,不诱发癫痫;⑩不致畸,不致癌。

8、静脉⿇醉药:为经静脉注⼊⼈体后,可使病⼈镇静、催眠、遗忘,直⾄神志完全消失的药物。

可⽤于全⾝⿇醉的诱导和维持。

9、理想的静脉⿇醉药的特点:①易溶于⽔,⽔溶液性能稳定,对于组织⽆刺激性。

麻醉解剖学复习指导

麻醉解剖学复习指导

麻醉解剖学复习指导1.颅顶部危险区又称腱膜下间隙(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loose connective subaponeurotic tissue):位于帽状腱膜与颅骨外膜之间,前至上眼睑和鼻根,后达上项线,内有导静脉与板障静脉及颅内的硬脑膜窦相通。

若发生感染,可经上述途径继发颅骨骨髓炎或向颅内扩散。

2.腮腺床parotid bed:与腮腺深面相邻贴的结构成为腮腺床,这些结构包括茎突诸肌,颈内动静脉和舌咽、迷走、副、舌下神经。

3.斜角肌间隙:是前斜角肌、中斜角肌与第一肋之间的间隙,内有锁骨下动脉、臂丛通过。

4.Little 区:筛前后动脉的中隔支、鼻后中隔动脉、腭大动脉和上唇动脉的中隔支,在鼻中隔前下部的粘膜内和粘膜下吻合成动脉丛,有时还有鼻翼动脉的中隔支参与,约90%的鼻扭发生于此,故称其为易出血区。

5.气管前间隙 pretracheal space:位于气管前筋膜与气管颈部之间,气管切开时必须经过此间隙。

此间隙内有气管前淋巴结、甲状腺下静脉、甲状腺奇静脉丛、甲状腺最下动脉、头臂干和左头臂静脉等。

若此间隙感染,可蔓延到上纵膈。

6.颈动脉鞘 carotid sheath:是颈筋膜(颈深筋膜中层)包绕颈部大血管和神经形成的血管神经鞘,其内有颈总动脉,颈内动、静脉,及位于动、静脉后方的迷走神经。

该鞘上起颅底,下达纵膈。

7.心包横窦 transverse sinus of pericardium:位于升主动脉、肺动脉与上腔静脉、左心房之间的部分,此处是心血管手术阻断血流的部位。

8.心包斜窦 oblique sinus of pericardium:位于两侧肺上、下静脉,下腔静脉、左心房后壁与心包后壁之间的部分。

心包积液常积聚于此不易引流。

9.心包前下窦:位于浆膜心包壁层前部与下部移行处,深1~2cm,是心包穿刺抽液的适宜部位。

10.心包裸区:心的前方大部分被肺和胸膜遮盖,只下部一小区域借心包与胸骨体下半和左侧第4~6肋软骨相邻,此区称心包裸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绪论学习麻醉解剖学是为了掌握人体局部配布规律,为学习其他临床医学和麻醉医学等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1人体结构概况:皮肤浅筋膜内有浅动静脉、淋巴管淋巴结和皮神经分布深筋膜躯干部较弱四肢强上肢弱下肢强。

可形成筋膜鞘,阻止感染的扩散,其内注射局部麻醉药可达到最佳的神经阻滞效果。

肌、内脏、脉管、神经2麻解主要内容:动静脉血管穿刺定位、局部器官结构的定位,气管插管通道的解剖,椎管穿刺麻醉入路的解剖,心脏灌注与循环的解剖,疼痛的细胞、分子神经生物学基础,常见手术反射的神经解剖学基础。

二、头部1眶上切迹:眶上缘内中1/3处,有眶上神经和血管穿出,为眶上神经阻滞穿刺点。

沿切迹刺入0.5cm注药即可。

2眶下孔:孔口朝向前下内方,有眶下神经和血管穿出。

眶下神经阻滞定位:经眶外缘至上唇上缘中点做一连线,再经瞳孔中心做一垂直线,交点即为穿刺点。

针头朝外上稍偏后。

可麻醉上牙槽前、中神经,本方法适用于同侧上颌切牙至前磨牙的拔除,牙槽突修整及上颌囊肿刮治术和唇裂修复等手术。

3颏孔:位于下颌第一、二前磨牙间的下方,有颏神经血管穿出。

颏神经阻滞定位:经瞳孔中心做垂直线,与下颌骨上下缘中位线交点为穿刺点。

进针方向为向前内下稍偏后。

在漂唇术中该神经阻滞应用较多。

(注:眶上切迹、眶下孔、颏孔三点大概都在过第一二前磨牙之间的上下垂线上。

)4翼点5海绵窦:为一对重要的硬脑膜静脉窦,位于蝶鞍两侧,是硬脑膜两层间前后狭长的不规则海绵状腔隙,前达眶上裂内侧部,后至颞骨岩侧尖端。

其内血流缓慢,感染时易形成栓塞。

6三叉神经节:位于颞骨岩部三叉神经压迹处,包于硬脑膜两层间的裂隙内。

混合运动神经,其内特殊内脏运动神经纤维支配咀嚼肌运动;一般躯体感觉神经纤维接受面部、口腔及鼻腔的刺激。

三叉神经节阻滞定位:从颧弓后1/3下方,口角外侧2.5cm稍上方正对上颌第二磨牙进针,沿下颌支内面刺向后内方到达翼突基部,到卵圆孔前方,用X线证实针位,再退针,改向后上穿入卵圆孔,到达三叉神经节内,注药。

可有效缓解三叉神经痛。

(注:由于蛛网膜下腔延入三叉神经腔内,故少量麻醉药误入脑脊液中课引起意识丧失心搏骤停等后果)三叉神经位于颅中窝,颅中窝为颅底骨折好发部位,且多发生于蝶骨中部和颞骨岩部。

三叉神经分眼神经、上颌神经、下颌神经三支。

7舌咽神经阻滞定位:(1)从外耳道外口下方,乳突前缘稍前方垂直进针,刺入1.25-2.5cm,深度可达茎突部位,过茎突后方继续进针1.25-2.5cm可达颈静脉孔下方,注入局麻药。

(2)从乳突尖与下颌角两者连线中点垂直进针,针尖过茎突前方少许,将药注入茎突前方。

该法可有效抑制呕吐反射,但易损伤迷走神经和副神经。

8大脑动脉环:又称Willis环,位于脑底下方,由前交通动脉、两侧大脑前动脉起始段、两侧颈内动脉末段、两侧后交通动脉和两侧大脑后动脉组成。

在蝶鞍上方围绕视交叉和灰结节周围形成环状。

9危险三角:两侧口角至鼻根连线所形成的三角区域。

因其与海绵窦交通且该处面静脉无瓣膜,故该区域发生化脓性感染时,可导致海绵窦血栓或化脓性脑膜炎。

10腮腺咬肌区:上:颧弓与外耳道下:下颌体下缘前:咬肌前缘后:乳突和胸锁乳突肌上份前缘。

11腮腺管体表投影:相当于自鼻翼与口角间的中点到耳屏间切迹连线的中1/3段。

可经腮腺管乳透进行腮腺管造影。

12腮腺内由浅至深:面神经分支→下颌后静脉→颈外动脉→耳颞静脉。

13面神经阻滞定位:面神经阻滞穿刺点在乳突前方0.5cm处,穿刺针方向与正中矢状面约呈30°角,针尖向内上方,深约2.5-4cm,达茎乳孔,针压面神经,出现面神经麻痹,给药。

可治疗面痉挛。

14下颌神经主干阻滞定位:病人口稍张开,在颧弓下缘与下颌切迹中点处垂直刺入,针抵翼突外侧板基部时退针,转向后15°-20°角、上5°-15°角,刺过翼突外侧板后缘即至卵圆孔下颌神经出颅处,出现异感,注药。

适用于下颌骨及舌的手术。

15耳颞神经分布于外耳道、耳廓及颞区皮肤。

阻滞定位:近耳部的颧弓上缘约1cm的发迹触到颞浅动脉搏动,在搏动点同一水平处进针约0.5cm。

三、颈部1舌骨:C3C4椎间盘平面,可扪及舌骨大角,为寻找或结扎舌动脉标志。

此外也为颈外动脉结扎的常用部位2甲状软骨:上缘平C4椎体,为颈总动脉分叉处。

3环状软骨:平C6。

计数气管环。

喉与气管、咽与食管分界处。

环甲膜穿刺应用于急救中气道的建立。

4胸锁乳突肌:是颈部重要肌性体表定位标志,前缘和后缘是手术切口标志,后缘中点是神经点(颈丛阻滞)颈内静脉穿刺、锁骨下静脉穿刺、臂丛阻滞定位标志。

5颈动脉三角:前上:二腹肌后腹前下:肩胛舌骨肌上腹后:胸锁乳突肌6颈部相关神经阻滞定位①颈丛(C1-C4)阻滞:临床少用。

易损伤喉返神经造成声音嘶哑,易造成全脊髓麻醉,呼吸困难。

颈丛浅支阻滞: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为穿刺点,适宜于颈部手术如甲状腺、颈部浅表手术、锁骨内侧段骨折内固定术,呼吸功能障碍者禁用。

②臂丛(C5-C8、T1前支)阻滞:应用于上肢手术。

入路一:肌间沟径路。

环状软骨水平线与肌间沟相交处为穿刺点,垂直皮肤略向足侧进针,当上肢出现异感或针尖触及颈椎横突为止,回抽无血或脑脊液,注药。

此法可能误入椎管间隙;麻药也可能波及膈神经或星状神经节,造成呼吸困难;针尖可能刺破椎动脉,造成血肿。

入路二:锁骨上径路。

患者仰卧,头转向对侧,在锁骨中点上方1-1.5cm处刺入皮肤,针尖向内、后、下推进,直达第一肋,寻找异感,回抽无血和气体,注药。

易刺伤胸膜顶或肺尖,造成血胸、气胸。

入路三:锁骨下入路。

在肌间沟最低处,触到动脉搏动,向内压,在指外侧进针,沿中斜角肌内侧缘推进,传入腋鞘,稍向前寻找异感,注药。

并发症:气胸,膈神经及星状神经节阻滞。

入路四:喙突下入路。

在喙突下2cm刺入,外下倾斜10度推进,2次落空感至腋鞘,给药。

入路五:腋路法。

(少用)在腋窝中点触到动脉搏动,在指尖前方向腋腔顶刺入,刺破腋鞘时有落空感。

经腋动脉上注药可麻醉肌皮神经正中神经,经动脉下方注药可麻醉尺神经桡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

③膈神经阻滞:于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外侧,距锁骨3cm处,提起胸锁乳突肌,向内后方深入3cm,给药。

此阻滞法适用于顽固性膈逆、膈疝或其他需要膈肌活动暂时固定的手术注意:(1)注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呼吸。

(2)可能损伤喉返神经、颈交感神经。

(3)进针过深易致胸膜顶、肺尖损伤出现气胸④副神经:为自下颌角与乳突尖连线的中点、经胸锁乳突肌后缘中、上1/3交点至斜方肌前缘中、下1/3交点的连线。

(只需记住走形投影)7气管杈:气管在胸骨角平面分为左右主支气管,分叉处称气管杈,其内面有一向上的半月状隆起,称气管隆嵴,为支气管镜检查时重要标记。

其内黏膜有丰富的迷走神经末梢分布,遇支气管导管刺激时,可引起反射性血压降低、心动过缓甚至心搏骤停。

8气管切开术经过层次:皮肤→浅筋膜→颈深筋膜浅层→胸骨上间隙及颈静脉弓→舌骨下肌群→气管前筋膜、间隙9脉管相关①颈总动脉及颈外动脉:投影于下颌角与乳突尖连线中点至右侧胸锁关节的连线,或左侧胸锁乳突肌两脚间的连线。

颈总动脉末端和颈内静脉起始处稍膨大称颈动脉窦,可感受动脉血压升高的刺激,反射性引起心率减慢,末梢血管扩张,使血压下降。

颈总动脉分叉处后方有颈动脉小球,感受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氢离子浓度变化并反射性地调节。

②颈内、外动脉的鉴别※(1)颈内动脉初在后外侧,继而转到后内侧(2)颈内动脉颈部无分支,颈外动脉有分支(3)暂时阻断试验③锁骨下动脉:相当于自胸锁关节至锁骨中点处凸向上方的弧形线,该线的最高点距锁骨上缘处约1cm。

④颈外静脉:为自下颌角至锁骨中点的连线。

小儿静脉穿刺以及临床观察静脉充盈程度及静脉压高低常用部位。

⑤颈内静脉:为颈部最粗大的静脉干,在胸锁关节后方与锁骨下静脉汇合成头臂静脉,汇合处称静脉角。

左侧有胸导管注入,右侧有右淋巴导管注入。

颈内静脉体表定位※(1)前路:在颈动脉三角处触及颈总动脉搏动,在搏动的外侧旁开0.5~1cm,相当于甲状软骨上缘水平进针,指向胸锁乳突肌下端所形成的三角,与颈内静脉走向一直进针,针干与皮肤成30°~40°。

(2)中路:在三角肌的顶端约离锁骨上缘2~3横指处作为进针点,针干与皮肤成30°角,与中线平行直接指向尾端。

若未成功,针尖向外偏斜5°~10°指向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内侧的后缘,常成功。

(3)后路:胸锁乳突肌的外侧缘中、下1/3交点或锁骨上2~3横指处作为进针点。

穿刺时肩部垫高,头尽量转向对侧,针干保持水平位,在胸锁乳突肌深面指向胸骨柄上窝方向前进。

④锁骨下静脉穿刺锁骨下穿刺进路:选择在锁骨中、外1/3交界处,锁骨下方约1cm为进针点,针尖向内轻度向头端指向锁骨胸骨端的后上缘前进。

10胸膜顶:相当于自胸锁关节至锁骨内、中1/3交点处凸向上的弧形线。

最高点高出1-4cm。

四、胸部1颈静脉切迹:胸骨柄上缘凹陷,平对T2、T3之间。

2胸骨角:平对T4下缘,两侧平对第二肋。

胸骨角平面为主动脉弓起止端、气管杈、食管第二狭窄、胸导管由右转向左的部位。

胸骨最下端剑突平T9。

3剑肋角:剑突与肋弓构成。

左侧剑肋角为心包穿刺常用部位。

4乳头:男性乳头一般在锁骨中线与第四肋间隙交界处。

5肩胛骨下角:平第七肋或第七肋间隙。

平T7棘突6乳腺癌发生淋巴转移时,可侵犯淋巴结和胸骨旁淋巴结。

淋巴回流受阻,肿瘤细胞可转移至对侧乳房或肝。

7肋间神经:胸神经前支12对,T1有纤维参与组成臂丛,T12有纤维参与组成腰丛。

其余独立经行于相应肋间隙,称肋间神经。

T12行于十二肋下,称肋下神经。

(肋间由上到下为静脉、动脉、神经。

即VAN)肋间神经阻滞:①在骶脊肌外侧缘距后正中线约8cm进针,可阻滞整条肋间神经。

②腋前线进针,只能阻滞远端1/3。

自肋骨下缘进针,针尖稍向上刺到肋骨骨面,然后改变方向使针尖沿肋骨下缘滑过,再进针0.2-0.3cm注药。

可能刺破胸膜引起气胸。

8胸膜腔穿刺:于腋后线第7、8肋间隙,沿下位肋骨上缘进针,刺入肋膈隐窝。

①肋膈隐窝后部较深,易抽液。

②远离肺下缘,不会损伤肺。

③不会损伤肋间神经和血管。

入路:皮肤→浅筋膜→胸壁肌→肋间肌→胸内筋膜→壁胸膜→胸膜腔。

气胸穿刺常在锁骨中线第二肋间隙进行9胸腔镜手术入路:皮肤→浅筋膜→深筋膜→胸廓外肌层→肋间肌→肋骨→胸内筋膜→壁胸膜。

10膈:(1)两个薄弱三角,胸肋三角、腰肋三角。

膈疝多发部位,肾、胸腔感染可通过腰肋三角互相蔓延。

三角后方为肋膈隐窝,故肾手术要注意保护胸膜。

(2)三个裂孔:主动脉裂孔,平T12。

内有主动脉和胸导管;食管裂孔,平T10,内有食管和迷走神经,膈疝好发部位之一;腔静脉孔,平T8,内有下腔静脉。

11肺。

迷走神经和胸交感干分支分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