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19届高三百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2019届广东省高三质量分析联合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广东省高三质量分析联合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c46df6c3c1ec5da50e27082.png)
2019届广东省高三质量分析联合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1922年3月“十一大”上,列宁就把对新经济政策的强调重点放到了从政治上把握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问题上了,认为新经济政策“是两个不共戴天的敌对阶级(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又一斗争形式”。
这实质上是A.列宁准备放弃新经济政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暗示新经济政策的过渡性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重启 ____________________ D.以阶级斗争作为经济手段2. 丘吉尔呼吁美国人在与苏联的对抗中,不要忘了联合英国人;实现“英语国家兄弟般的联日”,以阻止苏联势力和共产主义的“无限扩张”。
这一呼吁A.迎合了美国的战略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_ B.加深了美英双方的矛盾C.表达了英国的称霸企图____________________ D.道破了苏联称霸的企图二、综合题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古代中国,从男尊女卑的观念出发,统治者制定了一整套法律、伦理道德的原则,用以规范和限制女性的行为……中国古代把“主内”作为对女性的角色定位,把相夫教子作为女性的天职……——摘编自《中国古代社会女性的独特贡献》材料二: 19世纪末,中产阶级的女性地位发生了变化,人们对中产阶级女性的主要期待不再是做家务,而是做母亲。
书刊杂志和社会舆论都在宣传这样一种观念:母亲应该关心全家人的身心健康……人们也期待着母亲们能够保留传统的美德和保持女性的特点。
油画《贝尔利一家》中……作为丈夫和父亲的男人坐在桌子前的椅子上,这暗示着他是与事业和家外的世界相连的;而作为妻子和母亲的女人站在孩子们中间,则表明她处于“主内”地位。
——《19世纪英国中产阶级家庭文化探析》材料三:“口红效应”这一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理论也在海外媒体上不断亮相。
广东省百校联考2019年高三10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
![广东省百校联考2019年高三10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341f498f9b89680203d825eb.png)
广东省2020届高三百校联考10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1.公元前715年,鲁隐公向众仲询问关于赐姓的问题。
众仲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昨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溢,因以为族。
”这说明当时A. 诸侯国对地方管理松弛B. 血缘宗法观念开始形成C. 分封与族的发展合而为一D. 周王踢姓命氏的权力丧失【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昨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溢,因以为族”可知体现了分封之下分封与宗族发展的合一性,C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对地方管理的内容,排除A项;血缘宗法观念在西周之前就已经出现,排除B项;“权力丧失”的说法与题意内容和主旨不符,排除D项。
2.汉武帝以后,随着儒学自上而下的大力推行和民众自下而上的主动学习,汉族民众的民族意识不断增强,其他各族人民在意识、行为、思维和价值观等方面也渐趋一致。
究其原因是,汉代儒学A. 强调天人合一B. 倡导大一统观C. 劝君主行仁政D. 宣扬君权神授【答案】B【解析】【详解】“民族意识不断增强,其他各族人民在意识、行为、思维和价值观等方面也渐趋一致”体现了统一思想,其原因主要是汉代儒学成为官方正统学说,并且蕴含大一统思想,故选B项;天人合一、劝君主行仁政和宣扬君权神授明显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ACD项。
3.宋代的户籍制度按“常产”(主要是土地)的有无划分为主客户。
下面为宋代主客户的数量统计表。
据表可知,这一时期A. 政府的税收收入减少B. 土地流转的速度加快C. 自耕农经济遭到破坏D. 土地集中的程度降低【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表格内容可知,宋代客户数量所占比重逐渐降低,说明拥有土地的主户逐渐增多,由此说明土地集中程度降低,故选D项;材料内容没有反映政府税收的多少,A项无从体现,排除;客户所占比重减少并不能体现土地流转速度加快和自耕农经济遭到破坏,排除BC项。
4.明清时期,棉花种植遍及江北与中州,蚕桑生产发展甚快,甘蔗、烟草生产成东南各省重要经济作物,蓝靛(染料作物)盛产于山区。
2019届广东省高三9月月考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广东省高三9月月考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5fd035458fafab068dc0218.png)
2019届广东省高三9月月考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商王的世系,但长期以来并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真实。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
这说明A. 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有价值B. 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C. 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D. 二重证据更有利于还原历史真相2. 《旧唐书·睿宗本纪》云:“(景云元年七月)中宗时官爵渝滥,因依妃、主墨敕而授官者,谓之斜封,至是并令罢免”。
这主要说明当时:A.皇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______________ B.唐中宗滥用皇权并遭到罢免C.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外戚专权,政治腐败3. 古代雅典人将流放视为一种比死刑更为严重的刑罚,因而雅典城邦对被处死刑者以逃亡他乡而逃避死刑的情形加以放任。
材料体现了雅典哪一价值观念A.生命至上 ______________ B.城邦优先C.人民主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法律至上4. 备受世人推崇的《美国1787年宪法》解决了邦联的弊病,但在宪法正文中根本没有出现s1ave这个词,更没有涉及解决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以下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美国宪法违背了民主的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当时黑人对民权要求不强烈C.美国宪法并未实践人民主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体现原则与妥协的宪政精神5. 有人对辛亥革命前后102位知名大学者、大官僚、大资本家的政治态度作一简单统计,其中大学者60人,反对或参加过辛亥革命的31人,占其总数的51.6%,后两类42人,反对或参加过辛亥革命的13人,仅占其总数的31%。
精品解析:【校级联考】广东省华附、省实、广雅、深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校级联考】广东省华附、省实、广雅、深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3a794e7bf01dc281e53af0ce.png)
华附、省实、广雅、深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文科综合命题学校:深圳中学1.周代法律规定士以下的人犯死罪处死刑时,要暴尸于闹市,贵族犯死罪时,则秘密处决。
王族犯罪用刑时不得使用使其丧失生殖能力的刑罚。
这反映了当时A. 法律限制贵族特权B. 法外特权的普遍化C. 宗法伦理的法律化D. 量刑定罪随意性大【答案】C【解析】【详解】题意主要反映了周代不同等级的犯人的死刑处置方式,没有体现法律对贵族特权的限制,更没有涉及到法外特权的内容,故排除A、B项;等级不同的死罪犯人死刑的处置方式不同,反映了宗法伦理的法律化,故选C项;题意只反映了死刑的处置,没有说明量刑定罪的随意性,故排除D项。
2.下表为“东汉、西晋政府户数、口数统计表”,据此可推知A. 西晋时期对地方政权的控制得到加强B. 从东汉到魏晋土地集中现象十分突出C. 战乱死伤是魏晋户口统计下降的主因D. 东汉后期自耕农经济得到持续的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表格内容反映了东汉到西晋人口数目出现大幅度下降,并不能体现西晋时期对地方控制力的强弱,也没有说明人口下降的原因,故排除A、C项;人口的大量减少势必造成土地的集中,所以可以说明从东汉到魏晋土地集中现象比较突出,故选B项;人口数目的下降与自耕农经济的是否发展没有必然联系,故排除D项。
3.在宁夏发现的印制于西夏后期(南宋时期)的一本佛经残本有以下特点:字体歪斜、有个别字排倒;印出的字一半轻、一半重,墨色浓淡不均;有隔行线的痕迹。
另一本佛经上有西夏文刻款“选字出力者”等语。
据此可确证的是A. 西夏已经出现活字印刷术B. 活字印刷术在西夏得到普及C. 佛经的雕版印刷始于宋代D. 西夏的印刷技术落后于宋朝【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字体歪斜、有个别字排倒;印出的字一半轻、一半重,墨色浓淡不均;有隔行线的痕迹”可以推断应该是活字印刷,所以说明西夏应该已经出现了活字印刷术,但不能说明活字印刷术得到普及,故选A项,故排除B项;唐代就已经出现了雕版印刷品,故排除C项;题意并不能反映西夏的印刷技术落后于宋朝,故排除D项。
高三历史 广东省2019届高三百校联考试题(答案+解析)
![高三历史 广东省2019届高三百校联考试题(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068aff083d049649b6658eb.png)
C.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D.世界格局应从整体的角度考虑
【答案】A
【解析】
“美国成了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全球性大国,美国体系就可以成为现成的东西在全球应用”的意思是说明美国具备领导世界并建立单极世界的能力,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比较单极世界和多极世界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并不是说明世界多极化趋势,显然是想建立单极世界,故C项错误;布列津斯基仅从美国角度思考,并不是整体角度,故D项错误。
8.下面是1951-1959年《中国青年报》中新闻漫画题材比例变化的折线图。这些变化
A.说明现实环境对艺术创作影响较大
B.表明“双百”方针得到顺利贯彻执行
C.反映了新闻题材创作形式的多元化
D.弱化了报刊与杂志的政治宣传功能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新闻漫画题材在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社会生活中的比例呈现曲折发展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现实环境对艺术创作影响较大,A项正确。“双百”方针确立于1956年,与材料中“1951-1955年”的信息不符,排除B。材料强调新闻漫画题材比例的变化,与现实环境影响有关,没有涉及新闻题材创作形式的多元化,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弱化了报刊与杂志的政治宣传功能,而是强调现实环境对艺术创作影响较大,排除D。
评价: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对维护国家统一起了积极作用;推动了民族融合与经济文化交流;但也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影响社会的良性发展。
(2)背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加剧;两方民主思想的传播,民主革命运动蓬勃发展;清政府统治危机加深。
(3)趋势:政治日益民主化;社会日益法制化。
【解析】
D.与美国有了军事上的合作
【答案】C
2019年广东高考历史试题和答案详细解析及备考策略
![2019年广东高考历史试题和答案详细解析及备考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9c545619fd0a79563d1e723c.png)
28.
表 1 川沙县部分名人简历表
黄彬
国学生,干练有才,上海招商局创办时,章程皆其手订。
朱纯祖
监生,幼时孤苦伶仃,学习米业,中年创设朱丽记花米行。
姚光第
南邑生员,感于地方贫瘠日甚,就其家设机器轧棉厂。
表 1 是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毗邻上海的川沙县部分名人的简历,说明当时国内
A.科举取士转向选拔实务人才
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 应该略有所知。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 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 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 望。
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 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 17 代 30 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 11 代 12 位王。
苏德战争爆发后,开辟第二战场成为苏、美、英三国外交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英国极 力拖延第二战场的开辟,它的战略是首先保卫大不列颠的安全,维护其海上运输线。而只有 控制住北非、地中海和中东地区,英国才可能实现其上述战略目的。这其中,北部非洲的战 略地位极为重要。谁控制了北非、苏伊士运河和直布罗陀海峡,谁就掌握了地中海这条重要 的海上航运线。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利比亚是意大利的殖民地,毗邻的埃及受英国控制。 墨索里尼为实现其建立“新罗马帝国”的梦想,极力要把英国势力赶出北非和地中海。1942 年 6 月,德意军队越过埃及边界,向亚历山大港和开罗逼近。由此,爆发了阿拉曼战役。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省文科综合模拟试卷历史试卷(一)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省文科综合模拟试卷历史试卷(一)](https://img.taocdn.com/s3/m/b8a7f3d8dd36a32d72758114.png)
2019 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一致考试广东省文科综合模拟试卷(一 )24.春秋期间,楚国与晋国开战于邲。
晋国大败,外逃跑途中,晋国的很多战车堕入泥坑,狼狈万状。
楚国士兵不只没有趁机追杀,反而跑上前往教晋军怎样抽去车前横木,以便冲出陷坑。
这反应了当时A. 战争损坏性获得控制B. 楚国以儒学作为治国理念C.宗法分封制受到损坏D. 礼乐制度仍旧拥有影响力25.西晋时,太子的卫兵多达万人以上,太子师傅增至 6 人,太子舍人、庶子、洗马等属官增至三四十人,都是由当时的绅士担当。
南朝宋武帝刘裕即位后,立刻增添太子兵力,到宋文帝时“至实甲万人”。
梁朝太子精兵预计也不下万人。
这些史实表示,西晋南朝期间A. 太子掌控朝廷实权B. 官僚政治日趋完美C.皇权诉诸亲缘维系D. 皇子争立现象屡次26.唐朝开元钱币纠正了隋五蛛偏轻的弊端,恢复到西汉五蛛钱的标准重量。
政府逐渐增设钱炉,打一大铸钱的数目,至玄宗天宝年间,钱炉打一充至 99 座,每岁铸钱三十二万一七千余贯,达到唐朝历史上的最高产量。
据此可知,官营铸币业的上述措施A. 使政府垄断了铸币权B. 促进盈余规模不停扩大C.有益于稳固金融次序D. 知足了商品经济的需要27.以下图为南京博物院所藏的《坤舆万国全图》,据专家研究,这是四百多年从前依据利玛窦所绘世界地图《舆地山海全图》从头绘制的。
《坤舆万国全图》在中国的流传A. 表现中国融入世界的意向B.冲击了传统的华夏中心观C.推进了印刷术的进步完美D.成为明末启发思想的资源28.以下为晚清“单位面积农产量指数”统计表:上述表格反应的状况A. 缘于列强的经济侵略B.不利于近代工业发展C.显示重农抑商合理性D.表示精耕细作的终结29.1876 年,中日就中朝关系睁开论辩,森有礼与李鸿章对答记录节选以下:综合两则对答可知A. 宗藩关系之争是甲午战争的诱因 B 日本运用万国公法挑战朝贡系统C.清廷运用合约系统保护宗藩关系D.中日利益矛盾的本质是看法对峙30.1925 年,华北五所大学分别就辩题“中国宜用武力一致”举办争辩会,此中四所大学正方获胜。
广东省百校联考2019年高三10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
![广东省百校联考2019年高三10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90f5b10b51e79b8969022610.png)
广东省2020届高三百校联考10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1.公元前715年,鲁隐公向众仲询问关于赐姓的问题。
众仲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昨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溢,因以为族。
”这说明当时A. 诸侯国对地方管理松弛B. 血缘宗法观念开始形成C. 分封与族的发展合而为一D. 周王踢姓命氏的权力丧失【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昨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溢,因以为族”可知体现了分封之下分封与宗族发展的合一性,C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对地方管理的内容,排除A项;血缘宗法观念在西周之前就已经出现,排除B项;“权力丧失”的说法与题意内容和主旨不符,排除D项。
2.汉武帝以后,随着儒学自上而下的大力推行和民众自下而上的主动学习,汉族民众的民族意识不断增强,其他各族人民在意识、行为、思维和价值观等方面也渐趋一致。
究其原因是,汉代儒学A. 强调天人合一B. 倡导大一统观C. 劝君主行仁政D. 宣扬君权神授【答案】B【解析】【详解】“民族意识不断增强,其他各族人民在意识、行为、思维和价值观等方面也渐趋一致”体现了统一思想,其原因主要是汉代儒学成为官方正统学说,并且蕴含大一统思想,故选B项;天人合一、劝君主行仁政和宣扬君权神授明显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ACD项。
3.宋代的户籍制度按“常产”(主要是土地)的有无划分为主客户。
下面为宋代主客户的数量统计表。
据表可知,这一时期A. 政府的税收收入减少B. 土地流转的速度加快C. 自耕农经济遭到破坏D. 土地集中的程度降低【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表格内容可知,宋代客户数量所占比重逐渐降低,说明拥有土地的主户逐渐增多,由此说明土地集中程度降低,故选D项;材料内容没有反映政府税收的多少,A项无从体现,排除;客户所占比重减少并不能体现土地流转速度加快和自耕农经济遭到破坏,排除BC项。
4.明清时期,棉花种植遍及江北与中州,蚕桑生产发展甚快,甘蔗、烟草生产成东南各省重要经济作物,蓝靛(染料作物)盛产于山区。
2019年10月广东省2020届高三毕业班百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9年10月广东省2020届高三毕业班百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c9d733bb68a98271fefa6a.png)
绝密★启用前广东省2020届高三毕业班上学期10月百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2019年10月24.公元前715年,鲁隐公向众仲询问关于赐姓的问题。
众仲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昨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溢,因以为族。
”这说明当时A.诸侯国对地方管理松弛B.血缘宗法观念开始形成C.分封与族的发展合而为一D.周王踢姓命氏的权力丧失25.汉武帝以后,随着儒学自上而下的大力推行和民众自下而上的主动学习,汉族民众的民族意识不断增强,其他各族人民在意识、行为、思维和价值观等方面也渐趋一致。
究其原因是,汉代儒学A.强调天人合一B.倡导大一统观C.劝君主行仁政D.宣扬君权神授26.宋代的户籍制度按“常产”(主要是土地)的有无划分为主客户。
下面为宋代主客户的数量统计表。
据表可知,这一时期A.政府的税收收入减少B.土地流转的速度加快C.自耕农经济遭到破坏D.土地集中的程度降低27.明清时期,棉花种植遍及江北与中州,蚕桑生产发展甚快,甘蔗、烟草生产成为东南各省重要经济作物,蓝靛(染料作物)盛产于山区。
这些现象A.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分工B.表明政府重农抑商政策松弛C.进一步增强了江南经济实力D.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28.鸦片战争爆发前,林则徐时常“探访夷情,知其虚实”,并购买西方人出版的报纸,招募翻译“以定控制之方”,大且购买西洋炮,还仿造了两艘“底用铜包,篷如洋式”的西洋船,并将购买的武装商船改造成清军水师的训练舰。
这表明林则徐A.洞悉英国的武装实力B.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发展C.具有强烈的优患意识D.已摆脱传统“夷夏”观念29.1861年,清朝海关的总税收共为5036370库两,到1910年,增加到34518589库两,在50年中增长了5.8倍。
这种增长A.表明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便利了西方列强在华的商品输出C.源于近代中国海关实现了独立自主D.反映出中国近代工业竞争力增强30.20世纪20年代初,北洋政府渐失驾驭力,而南北大小军阀已实际形成占地而治的割据局面。
广东省深圳实验、珠海一中等六校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含小题解析)
![广东省深圳实验、珠海一中等六校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含小题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e1f833b10a6f524cdbf851c.png)
试卷类型:A 广东省六校(广州二中,深圳实验,珠海一中,中山纪念,东莞中学,惠州一中)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试题文科综合历史24.《论语》中,孔子门徒在社会问题和哲学问题上多有分歧;孔子死后,“儒分为八”。
这反映出当时儒学的特征是( )A.思想内涵的丰富性B.核心理念的多样性C.治国措施的深刻性D.传播阶层的广泛性25.下图为西汉农业分布图。
图中信息反映出当时( )A.铁犁牛耕在东北地区普遍使用B.西南巴蜀地区的农业得到开发C.曲辕犁推动黄河流域农业的发展D.主要农业区分布取决于水利工程26.隋至唐前期的中书门下是决策首脑机关,从不负担琐碎事务。
唐代中后期至宋代的中书门下承担了大量的日常政务性工作,出现了中枢机构政务化的趋向。
宋代的设官分职方式,在“从睉芜杂”的表象背后,突出了国家政务的核心内容。
上述变化主要表明( )A.吏治渐趋清廉化B.部门间关系更融洽C.官员日趋专业化D.中央集权显著加强27.有学者指出:明朝完整的科举考试共有三场,不仅包括《四书》《五经》的记诵,还包括诏、诰、表、判和策问等内容,八股文只占第一场中的一小部分。
假如只知道有第—场,那么这个所谓科举,只不过是其全部内容的1/4甚至1/5而已。
材料旨在说明A.科举考试存在复杂程序 B.应该全面评判科举制度C.八股文不利于人才选拔 D.应辩证评价八股文考试28.近代以前,全国最重要的交通线是连接首都的交通线。
在各地区,通往行政中心所在城市的道路是区域内最重要的道路。
到了近代,中国的新式交通,无论轮船、主要公路还是航空,大多或以港口城市为起点,或与通往港口城市的道路相连接。
出现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央集权解体B.中西贸易发展C.经济结构变迁D.社会动荡加剧29.1911年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独立,并提出召开会议组建中央政府。
而在政体实践中,各省的政体模式不尽相同。
根据表2概括当时中国的政治特点是省份政体模式湖北民主共和制江苏单一的中央集权制浙江议会为权利核心的代议制A.先有独立的地方民选政府,再有统一的中央政府B.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日渐明确,效仿美国的联邦制C.地方权力是由中央权力赋予,中央拥有绝对权力D.存在着革命派、立宪派与旧官僚的政治力量博弈30.全面抗战爆发以后,国民党第一、二、五战区等虽然都部署了大股部队留驻敌后,开展游击战争,但多以失败而告终,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则获得了重大发展。
【详解】广东省广州市普通高中2019届综合测试(一)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
![【详解】广东省广州市普通高中2019届综合测试(一)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22fec39e3143323968938c.png)
2019年5月2019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文综历史试题2019.31.公元前632年晋文公大败楚国后,在黄河以北的河阳举行诸侯会盟,并召周襄王参加。
《春秋》将周襄王参加此次会盟记为“天子狩河阳”(“狩”是天子的大权之一,以狩猎为名巡视境内),这表明A. 《春秋》意图维护礼乐秩序B. 周天子丧失了天下共主地位C. 晋文公履行了分封制的义务D. 春秋时期诸侯兼并战争频繁【答案】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争之后,晋国举办“践土之盟”。
此次盟会,周襄王策命晋文公为“侯伯”,并给了晋文公“敬服王命,以绥四国,纠逖王慝”的任务,从此晋拥有了代表周王室行使征伐大权的“尚方宝剑”,在"尊王"的旗帜下,顺理成章地登上了霸主宝座。
可知这时期周王室衰微,处于春秋争霸混战时期,但“《春秋》将周襄王参加此次会盟记为‘天子狩河阳’”,说明《春秋》意图维护礼乐秩序,故A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周王室衰微,但不是丧失了天下共主的地位,故B选项错误;晋文公作为诸侯国他的义务有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并随从作战拱卫王室,材料无法体现晋文公履行了分封制的义务,故C选项错误;春秋时期是争霸战争,战国时期是兼并战争,故D选项说法有误。
2.汉初严格限制马匹出关,王国欲在关中买马,必须经皇帝批准。
西汉初年颁布的《二年律令》中,有长沙国、鲁国等请求在关中买马并获得批准的令文。
这反映了西汉初年A. 君主专制得到进一步加强B. 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C. 王国对中央存在军事威胁D. 关中地区农耕经济发达【答案】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初推行郡国并行的地方制度,为防止诸侯王国尾大不掉甚至割据称雄举兵内向,汉王朝采取了严密的防范措施,如为限制王国军事力量的增强,汉朝严格限制马匹出关,王国欲在关中买马,必须经皇帝批准,即材料“王国欲在关中买马,必须经皇帝批准”“有长沙国、鲁国等请求在关中买马并获得批准的令文”说明这时期地方王国对中央存在军事威胁,才导致汉初严格限制马匹出关防范王国,故C选项正确;材料内容强调的是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与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无关,故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汉初为了防范王国威胁而严格限制马匹出关,没有体现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内容,故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汉初中央为了防范王侯势力威胁中央而采取的措施,无法得出关中地区农耕经济的发展问题,故D选项错误。
2019届广东省高三二模文综历史卷
![2019届广东省高三二模文综历史卷](https://img.taocdn.com/s3/m/b34c4077336c1eb91a375d70.png)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省文科综合模拟试卷(二)文综历史试题 2019.424.先秦史籍和文物铭文在记载周公旦主政西周期间进行“东征”等大事时,多称周公为“王”,但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及其后的史籍中却记述为“周公代成王摄政”。
这反映出A.中央集权的发展B.儒家影响的扩大C.贵族政治的衰落D.宗法制度的瓦解25.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招募了大批商人到西域各国经商,沿线设置关卡征税,并置西域都护府管辖西域,扼制匈奴的侵扰。
这些举措A.旨在攫取西域经济利益B.是汉朝抑商政策的延伸C.有利于丝路的繁荣有序D.将西域纳入了郡国体制26.宋初,朝廷重用士大夫,对宗室子弟优以爵禄,却严格限制其应举,宗室由此逐渐成为朝廷的负担,被讥讽为豢养。
后期朝廷转而鼓励宗室子弟应举和补官,使其融人士大夫群体,凭学识、品行赢得认可。
宋朝这些措施A.体现了理性施政的精神B.维护了科举程序公正性C.扩大了平民人仕的机会D.防范了宗室交结士大夫27.据学者研究,雍正朝有权向皇帝密折奏事的官员从康熙朝100多人增至1200多人。
除京官和地方督抚大员外,甚至部分品位较低的官员也获得了上奏权。
这表明当时A.官员制衡机制初步建立B.权力机构设置混乱失序C.皇权专制制度得以强化D.特务机构渗透领域广泛28.为适应西方外交代表驻京的需要,中国被迫设立总理衙门作为办理涉外事务的机构。
19世纪70年代后,该衙门的职权逐渐被有意识地转移给直隶总督所兼任的北洋大臣和两江总督所兼任的南洋大臣,尤其是李鸿章的直隶总督衙门实际上成了中国的“外交部”。
这反映出当时A.列强势力集中在两江和直隶总督辖区B.地方实力派崛起冲击了中央集权体制C.李鸿章处理外交事务的能力举世公认D.天朝上国观念对中国外交仍存在影响29.表2反映了1913—1918年上海从国外进口金属原料的变化情况。
据表可推知,当时表2——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编《上海近代五金商业史》A.中国对金属的需求量呈下降趋势B.欧美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经济控制C.中国对外贸易逆差局面日益加剧D.一战给中国机械工业造成了瓶颈30.图5是英国驻华大使馆新闻处于1942年6月出版的《胜利版画》杂志第一期封面。
百校大联考全国推荐2019届高三联考试卷(六)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百校大联考全国推荐2019届高三联考试卷(六)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85408172af90242a895e590.png)
百校大联考全国推荐2019届高三联考试卷(六)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西周初年兼并无数,封建制度遂发生大变革。
分封同宗以树屏藩,授土勋旧以拓疆域。
材料表明“封建制度”A. 有助于消除地方与中央的矛盾________B. 推动了西周政治文化的传播C. 是西周稳固统治的的重要途径________D. 加速了“大一统”局面的形成2. 两宋时期,中国的民间茶叶贸易除了陆地向西的茶马古道外,还可以通过官方港口从海上直接运输到东南亚、西非、北非,中国茶叶远销到58个国家。
材料表明A. 农业的经济地位在当时有所下降________B. 两宋时期经济严重依赖对外贸易C. 两宋重农抑商的政策有较大松动________D. 两宋政府重视与外域的经济交流3. 黄宗羲认为,古者天子之位不传子而传贤,到了后来天子之位传子,而自宰相以下无不传贤,天子之子不皆贤,可赖宰相传贤以补之。
他旨在强调A. 嫡长子维承制的弊端及落后性B. 扩大相权以防止专制的必要性C. 专制下官僚政治存在的合理性D. 晚清恢复宰相制度的进步意义4. 蔡元培认为,民族文化如果能贡献于世界者,重要两个条件,第一应以固有文化为基础,第二要能吸收其他民族文化以为养料。
材料表明蔡元培A. 已经有兼容并包的教育思想________B. 思想观点具有文化融合的痕迹C. 对中国的儒家文化非常推崇________D. 对西方文化有绝对肯定之倾向5. 1948年5月5日,包括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在内的各民主党派代表联名致电毛泽东,响应中共号召,拥护召开新政协。
该宣言发表的背景是A. 全面内战揭开序篇________B. 战略态势明显转折C. 内战局势己然明朗________D. 北平即将和平解放6. 中国经济转型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起点是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修补与完善。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广东卷)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广东卷)](https://img.taocdn.com/s3/m/cafc2035bd64783e09122b7f.png)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B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12.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分封制的加强B.宗法制的衰落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D.井田制的推行【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解析】从题意可知,百姓一词从称呼贵族到称呼民众,从贵族专有到与平民共有,说明贵族地位下降,只有宗法制的衰落符合。
【答案】B13.东汉初年桓谭上书说:“(重本抑末)此所以抑并兼、长廉耻也。
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货……收税与封君比入。
”据此推论合理的是A.东汉初年金融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东汉初年商人与封君勾结,中央集权削弱C.东汉初年商人经济实力强,桓谭建议厉行重农抑商D.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基本政策,桓谭描述的现象不存在【考点】重农抑商【解析】‚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货……收税与封君比入‛说的是富商大贾实力与封君一样。
‚比‛是差不多的意思。
因而选C项。
A项‚资本主义萌芽‛是在明中叶。
材料没有说与封君勾结。
D项过于绝对。
【答案】C14.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
这位思想家可能是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陆九渊【考点】宋明理学【解析】关键是‚明理‛一词,说明理学已经产生,则A、B可排除。
而朱熹是主张格物致知的,是通过处在手段明理,而材料是反对的,因而选D。
【答案】D15.“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中间地带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指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一部分是指以欧洲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这两部分都反对美国的控制。
在东欧各国则发生反对苏联控制的问题。
——毛泽东 A .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B .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C .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D .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考点】辛亥革命 【解析】从‚剪掉辫子反朝廷‛可知此时为清末,则此时的指导思想为旧三民主义,没有明确反帝反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2019届高三百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24.《尚书》载:“臣不匡,其刑墨。
”《礼记》载:“史定墨……扬火以作龟,致其墨。
”《物原》载:“周宣王时的史籀始墨书于丝绸。
”这些记载表明A.古代制墨技术高超B.墨的用途较为单一C.我国用墨历史久远D.周代书写材料广泛25.贞观三年(629年),魏征任门下省给事中,由于在征兵年龄上坚持依法办事,不同意降低年龄标准,“敕救三四出,征执奏以为不可”,唐太宗怒而再出敕,“征又不从,不肯署敕”,唐太宗无奈,只得召魏征商量,最后听从了魏征的意见。
这说明A.三省六部制利于政治民主化B.门下省是中央最高决策机构C.皇帝的独断得到了根本遏制D.给事中有相对独立的封驳权26.下面是北宋熙宁十年(1077年)的商税统计情况表。
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当时南方A.已成为全国经济中心B.商业环境较北方优越C.农业生产较北方发达D.人口增长率高于北方27.下面分别是传统社会治理结构图和黄宗羲设想的社会治理结构图。
由此可知,黄宗羲认为图一传统社会治理结构图二黄宗羲设想的社会治理结构A.应从根本上否定君主制度B.应建立平等和谐的君臣关系C.君主专制存在严重的弊端D.统治者应重视对百姓的教化28.1861年,清政府设立了处理各国事务的总理衡门;1864年,清政府翻译出版了有关国际法的教科书;1873年,清帝接见外国外交官时准予免行叩拜礼;1876年以后向外国派驻了外交使团。
这反映了A.清政府已被西方国家控制B.中国外交逐渐步入近代化C.传统外交造成观念的落后D.清廷崇洋媚外心理较严重29.1917年5月,陈独秀说,若就“吾国之恢复帝政,垂辫缠足,罢学校,复科举,一切布旧除新之事”。
征诸国民,难保“不为多数赞成”。
材料可用来说明A.国人仍有浓厚的封建思想B.传统文化孕育着巨大价值C.专制主义已为社会所淘汰D.民主政治是社会发展溯流30.1944年,当美军观察组全部到达延安后,毛泽东称这是“中国抗战以来最为令人兴奋的一件大事”,周恩来认为“不能把他们(美军观察组)的访问和观察当成普通行为,而应把这看作是我们在国际间统一战线的开展,是我们外交工作的开始”。
这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A.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B.积极开展官方的外交活动C.积极争取国际外援的支持D.与美国有了军事上的合作31.下面是1951—1959年《中国青年报》中新闻漫画题材比例变化的折线图。
这些变化A.说明现实环境对艺术创作影响较大B.表明“双百”方针得到顺利贯彻执行C.反映了新闻题材创作形式的多元化D.弱化了报刊与杂志的政治宣传功能32.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提到:“民众会(公民大会)并不能通过未经议事会准备和未经主席团事先以书面公布的任何法案”,同时“凡议事会所通过的判决必须送交陪审法庭,而陪审官的任何投票都应当具有最高权力”。
这揭示了古代雅典A.公民大会权力最大B.审判流程公开公正C.公民是城邦的主体D.具有权力制约思想33.英国内阁权力的发展是缓慢的、渐进式和积累式的,而这几乎完全是自然的,并非是按预定的、经审慎拟定的计划进行的。
这一现象说明英国A.国王作为国家元首却缺乏实权B.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制尚不成熟C.政治保守主义的色彩较为浓厚D.政党交替执政难以形成凝聚力34.下面是1937年苏联国民经济的情况统计图。
据此可知,当时苏联A.经济体制僵化使国民经济比例失调B.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C.新经济政策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D.优先发展重工业严重损害农民利益35.美国的国家安全顾问布列津斯基说:“美国体系的大多数内容是在冷战期间出现的,并成为美国遏制全球性对手前苏联的努力的一部分。
一旦那个对手倒下,而美国成了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全球性大国,美国体系就可以成为现成的东西在全球应用。
”布列津斯基意在说明A.美国具备建立单极世界的能力B.单极世界比两极世界更加稳定C.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D.世界格局应从整体的角度考虑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从古至今,我国政治改革与政治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也积累了重要的经验教训。
材料一中国古代社会的变迁始终没有脱离氏族一部族一宗族一家族的发展脉络,“父前子名,君前臣名”,“在家为孝,在朝为忠”已经成为几千年社会关系的真实写照,形成了“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治于法者,民也”的社会现象。
——摘编自曾小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独特类型及其特征》材料二1901年1月29日,清政府“变法革新”上谕:“法令不更,痼习不破,欲求振作,当议更张。
”“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修。
”——据韦庆远、柏桦编著《中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三1949年6月,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9月第一届政协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指出“必须镇压一切反革命活动”。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从1957年开始就不能正常工作,1966年到1975年几乎完全处于停顿状态。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向了经济建设。
邓小平复出后提出了“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等著名论断。
2004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摘编自俞可平《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年政治发展的逻辑》(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结构的基本特征,并对其进行简要评价。
(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实行变法革新的历史背景。
(9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后政治建设变迁的趋势。
(4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材料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举了这样的例子:“您想,他(朱)看到了什么?一间又湿又低的地下室,家具就只有两把旧椅子、一张三条腿的圆桌、一只箱子,没有床,只是墙角有一堆陈麦秸,上面盖着两条脏床单,火炉旁有两个木墩子。
我这位可怜的朋友走进去的时候,可怜的杰克坐在火炉旁的一个木墩子上正用缝衣针替老婆补袜子。
”杰克很不好意思地说:“我知道这不是我干的活,可是我那可怜的老婆在工厂里;她早晨五点半就到那里去,一直要工作到晚上八点钟,回家时已累得啥也不能干了。
所以只要是我能做的,我就得替她做。
我没有工作,已经三年多没有工作了,我这一辈子再也找不到事情了。
”说着就痛哭起来。
朱后来告诉我,他听了这些话以后,就用他所有从小在工厂里学会的骂人的话咒骂工厂、厂主和政府。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
(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信息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唐初,《田令》载:“应收授之田,每年起十月一日,里正预校勘造簿,县令总集应退应受之人,对共给授。
”据《唐律疏议·户婚》栽:“卖口分田者”,“占田过限者”,“盗耕种公私田者”,“妄认公私田”,“在官侵夺私田者’’,均处以轻重不同的笞刑、杖刑。
唐律令规定:“若一户之内,尽脱漏不附籍者,所由家长合徒三年”;“里正不觉脱漏增减者”,“州县不觉脱漏增减者”,要依据脱掉家户漏掉人口的多少,处以相应的笞刑、杖刑和徒刑;“里正及官司,妄脱漏增减以出入课役”,要处以徒刑;“相冒合户者,徒二年”;“于法应别立户而不听别,应合户而不听合者,主司杖一百”。
(1)根据材料,概括唐朝在土地和户籍管理上的主要措施。
(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朝土地和户籍管理措施的作用。
(6分)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一战争之初,中国政府宣布了中立的立场。
但此后协约国在争取盟邦的斗争中,曾敦促中国参战,日本却竭力阻扰。
日本阻扰的原因是,惧怕中国在战后的和会上,以战胜国资格收回山东的权利。
1919年4月30日,威尔逊(美)、劳合·乔治(英)和克里孟梭(法)举行“三巨头”会议,最后一次讨论山东问题,日本代表被邀出席,中国代表团被摒除在外。
会议决定把日本继承在山东的权益的要求写入对德和约。
——摘编自董继民、董俊霞<论一战外交与中国》材料二1943年3月,罗斯福会见英国外交大臣安东尼·艾登时坚持“在解决世界问题时,需要把中国和其他世界强国联合在一起”。
尽管英国当局持否定观点,但还是和美国一道同国民政府签署了新条约,正式废除了在中国的治外法权。
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召开,美、英、苏三国均表示保证中国作为将建立的新联合国组织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据[美]费正清、费维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国际地位的不同。
(4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造成中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地位不同的原因。
(11分)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1944年初,法国政治家让·莫内就提出,战后“欧洲的繁荣与必不可少的社会发展意味着欧洲各国应该组成一个联邦,或是一个‘欧洲实体’,使欧洲成为一个共同的经济单位”。
1945年,他进一步提出建立一种新体制,即“通过把欧洲各国人民所同意的那部分主权,转移到一种类似中央联盟的形式中去求得统一。
这个中央联盟将有能力打破欧洲各国之间的关税壁垒,建立巨大的欧洲市场,防止各种民族主义势力重新抬头”。
但在遍地废墟、严重饥荒的西欧,在德国完全丧失主权的情况下,这样的计划还提不上日程。
1950年的春天政治时机成熟了,莫内迅速行动,一举成功,法国和联邦德国政府欣然接受了新体制,并受到意、比、荷、卢等国的响应。
——摘编自朱健安、汪建锋《试论西欧联合的开端》(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莫内计划成功的原因。
(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莫内计划的意义。
(6分)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41.(25分)(1)特征:血缘关系浓厚;家困同构;君权、父权至上(或君主专制);人治。
(6分,答出三点即可)评价: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对维护国家统一起了积极作用;推动了民族融合与经济文化交流;但也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影响社会的良性发展。
(6分)(2)背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加剧;两方民主思想的传播,民主革命运动蓬勃发展;清政府统治危机加深。
(9分)(3)趋势:政治日益民主化;社会日益法制化。
(4分)42.(12分)示例情节:杰克已三年多没有工作,但是他的妻子却在工厂工作。
(1分)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了英国工业革命造成工人失业,百姓生活困苦等社会问题。
(2分)概述和评价:英国工业革命使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工厂取代了手工工场,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改变了人类的生产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