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植物生物技术名词解释
植物生物技术
植物生物技术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的生活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在各个领域,科技的应用都在不断地改变着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体验。
而植物生物技术也成为了当今最为热门的技术之一。
植物生物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将现代生物技术应用于植物学领域的一种技术。
通过应用现代的生物分子技术和遗传学原理,对植物进行基因工程改造,从而实现对植物生长发育、结构形态、成分组成、生理代谢等一系列生物特征的调控和改变。
同时还可以通过植物的基因组研究得出与某种植物相关的基因信息,这对于植物分类学以及植物的保护和利用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植物生物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在农业、医药、环保、生物制造等许多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其中,在农业领域,植物生物技术可以用于改变植物的生长特性,如增加生长速度、改造光合作用机制、提高营养含量等,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也可以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将一些致病因子从植物中清除,降低作物遭受病害的风险。
在医药领域,植物生物技术可以用于生产药物,利用植物的基因工程技术来合成人类所需的药物,而这些药物在化学合成成本方面相对较低,也较为精确。
在环保领域,植物生物技术可以用于对环境污染的处理和修复。
利用植物的吸收和代谢机制,将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从而达到净化环境的目的。
尽管植物生物技术已经在多个领域中有了广泛的应用,但是一些争议也随之而来。
首先,基因改造会对植物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产生不良影响,可能引发生态问题。
其次,在农业方面,基因改造也会受到消费者的争议。
消费者担心这些“变异”作物进入食品链中对人类健康带来风险。
因此,在开展植物生物技术研究时,需要遵守道德、伦理和法律的规范,同时也需要开展一系列的风险评估和管理工作。
综合来看,植物生物技术是一项既有极大潜力又需要谨慎对待和应用的技术。
在充分考虑其应用效益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到生态环境和公众利益等方面的问题。
只有这样,才能最大化地发挥植物生物技术的优势,为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植物生物技术
第一章概念:生物技术:是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和其它基础学科的科学原理,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的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的科学。
植物生物技术:对植物的品质和性状进行改造的生物技术。
组织培养:在无菌和人为控制外因条件下,培养,研究植物组织器官,甚至进而从中分化,发育出整株的技术。
细胞工程:指以细胞为基本单位,在体外条件下进行培养,繁殖,或人为地使某些生物学特性按照人们的意愿产生某种物质的过程。
细胞全能性:指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形成完整有机体的潜能或特性。
培养基:含有各种被培养生物材料生长所需要的营养成分的培养基质。
灭菌:指消除实验设备或材料上的所有微生物。
消毒:仅指消除可能造成污染或侵染的有机体。
简答题1植物生物技术包括哪几方面?①植物组织培养(细胞工程)②基因克隆与转基因植物生产③分子标记及辅助育种应用2说明生物技术与农业生产的关系①传统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仍将发挥主导作用,不可用生物技术全面替代,如新品种选育。
②生物技术和传统技术结合可以加速研究进程。
③生物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④生物技术的出现使大批农业公司被生物技术公司替代,使农业经营领域发生变革。
3生物技术涵盖的内容有哪些?4建立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需要哪些实验室设置和主要设备?实验室设置:(1)清洗和贮存玻璃皿器,塑料皿器和其他实验皿器。
(2)培养基的配制,灭菌和贮存(3)植物材料和无菌操作(4)可控温度,光照,湿度的条件,以对材料进行体外培养。
(5)培养物生长发育过程的显微观察。
还有培养室,实验室,培养基室。
主要设备:(1)洗涤设备:洗涤架、干燥箱(2)灭菌设备:高压灭菌锅、消毒器(3)配制培养基设备:纯水器、天平、PH计、搅拌器、移液器、(4)无菌操作设备:超净工作台(5)培养设备:摇床、培养箱、培养架、空调(6)细胞学观察设备。
5培养基的营养成分有哪些?(1)无机营养成分大量元素(浓度>0.5mmol/L):N、P、K、S、Ca、Mg微量元素(浓度<0.5mmol/L) :Fe、Cu、Zn、Mn、B、Cl(2)有机营养成分:主要包括碳源和维生素类(3)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等6灭菌的方法包括哪些?其基本原理是什么?(1)高温灭菌法,原理:将待灭菌的物品放在一个密封的高压高温灭菌锅内,在1210C 高压和每平方厘米1个大气压下,一般持续15~20分钟,就可以杀死一切微生物的营养体及其孢子,适于器皿,工具,衣物和培养基灭菌。
植物生物技术
植物生物技术植物生物技术是指利用生物学原理和技术手段改良和利用植物的过程。
它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到多个领域,如植物遗传和育种、植物病理学、植物组织培养等。
随着现代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植物生物技术在农业、环境保护、药物开发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植物遗传和育种植物遗传和育种是植物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研究植物的遗传特性和进行交配配对,可以改良和培育出具有良好性状的新品种。
传统的育种方法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物力,而现代植物生物技术可以加速这一过程。
例如,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直接对植物基因进行修饰,并在短时间内获得具有特定性状的植物。
二、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技术是植物生物技术中的关键技术之一。
通过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基因组中,可以使植物获得新的性状或提高原有性状的表达水平。
转基因技术在植物抗病虫害、耐逆性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例如,转基因作物的广泛应用已经在解决粮食安全和改善人类营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组织培养是一种通过体外培养植物组织和细胞,利用组织再生和植物再生技术繁殖新的植株的方法。
植物组织培养在植物繁殖、病毒检测和植物育种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
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大量复制和保存珍稀植物品种,加速育种进程,并进行植物病毒检测以保护农作物安全。
四、基因组学基因组学是研究植物基因组中基因的组成、结构、功能和相互关系的学科。
通过对植物基因组的研究,可以揭示植物的遗传特性和基因组演化的规律,为植物生物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此外,基因组学还促进了基因工程和转基因研究的发展,推动了植物领域的科学进步和技术创新。
五、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研究植物的生理过程和调控机制。
通过研究植物的生长发育、内外环境对植物的影响以及植物内部代谢过程,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改善植物的抗逆性。
植物生理学与植物生物技术的结合,不仅可以为作物育种提供理论指导,还可以通过调控植物生理过程来提高植物的综合利用价值。
植物生物技术
绪论一、植物生物技术的概念广义植物生物技术:提高和改良植物产量和品质的所有技术。
它主要包括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细胞工程)、植物基因工程和分子标记及其辅助育种三大部分。
狭义的植物生物技术:利用植物器官、组织、细胞以及分子水平上的操作,促进植物繁殖、有用物质生产和品种遗传改良的技术。
3、基因工程改良的目标投入特征主要是指帮助植物降低成本、提高产量或减少使用防治病虫害以及杂草的各种费用。
研究内容:抗各种虫害的危害;抗各种除草剂;抗病毒、细菌、真菌等各种病害;忍耐高温、低温、涝害以及高盐胁迫等各种环境胁迫。
产出特征主要是指帮助植物提高品质和增加产量。
附加特征五、细胞工程的应用细胞工程的应用(1)——快速繁殖细胞工程的应用(2) ——脱毒苗的生产细胞工程的应用(3)——胚培养细胞工程的应用(4)——单倍体和多倍体的培养细胞工程在育种上的应用(5)——原生质体培养与体细胞杂交细胞工程的应用(6)——种质资源的离体保存细胞工程的应用(7)——次生代谢物的生产细胞工程的应用(8)——人工种子的生产第一章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的建设和离体操作技术一.植物组织培养的概述(一)植物组织培养的几个基本概念植物组织培养(Plant tissue culture)通过无菌操作,把植物体的器官、组织、细胞甚至原生质体,接种于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在人工控制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培养,使之生长、繁殖或长出完整植株的技术和方法。
用来培养的材料即外植体通常是离体的,所以又叫植物离体培养(plant in vitro culture)。
外植体 ( Explant )从活体上切取下来用于培养的那部分组织、器官或细胞。
植物细胞全能性(totipotency):一个生活细胞具有的产生完整生物个体的潜在能力称之为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脱分化(dedifferentiation) :一个成熟细胞转变为分生状态的过程。
去分化(redifferentiation) :离体培养的植物组织和细胞形成的处于脱分化状态的细胞(愈伤组织),再度分化成另一种或几种类型的细胞、组织、器官,甚至最终再生成完整植株的过程。
植物生物技术
植物生物技术植物生物技术是指利用生命科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原理和技术手段,对植物进行研究、改良和应用的一门学科。
通过植物生物技术的应用,我们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增强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改变植物的生长特性,开发新的植物品种等。
一、基因工程与转基因技术基因工程是植物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通过改变植物的遗传物质DNA,使其产生新的特征或功能。
其中最为常用的技术是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技术通过将外源的基因导入到植物细胞中,使植物获得新的性状或功能。
例如,转基因作物可以增加耐旱、抗虫害、抗病等特性,提高作物的产量和抗逆能力。
此外,转基因技术还可以用于植物的功能基因研究和新品种的育种。
二、组织培养与无性繁殖植物组织培养是利用植物组织或细胞的再生能力,通过无菌技术将其培养在适当营养基上的一种技术手段。
通过组织培养,我们可以大量繁殖优良品种的植株,加速新品种的选育过程。
同时,组织培养还可用于植物的遗传改良、抗病育种以及植物的快速繁殖等方面。
三、生物除草剂和杀虫剂的开发植物生物技术也可以用于农药的开发。
传统的化学农药往往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而利用生物技术可以开发出更环保、安全的生物除草剂和生物杀虫剂。
这些生物制剂能够通过改变植物的生命活动,抑制杂草或害虫的生长繁殖,达到控制害草害虫的效果,而对作物本身和环境影响较小。
四、遗传改良和新品种选育植物生物技术在遗传改良和新品种选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基因工程和遗传改造,我们可以用更加精准的方式改变植物的遗传信息,使其产生更好的特性。
利用植物生物技术,我们可以研发出抗逆性强、高产高效、品质优良的新品种。
这不仅可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还能提高农作物的耐受力,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结:植物生物技术的应用为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提高了作物的产量和抗逆能力,降低了农业生产的风险和成本。
同时,植物生物技术也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植物生物技术名词解释
植物生物技术:利用生物系统,活生物体或者其衍生物,为特定用途而生产或改变产品或过程的技术应用;植物生物技术包括: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细胞工程、植物基因工程再分化:植物成熟细胞经历了脱分化之后,即形成愈伤组织之后,由愈伤组织再形成完整植株的过程细胞全能性:一个完整的植物细胞拥有形成一个完整植株所必须的全部遗传信息继代培养:组织培养中,培养物(细胞、愈伤组织、器官、试管苗等)培养一段时间后,为了防止培养的细胞团老化、或培养基的养分利用完而造成营养不良及代谢物过多积累毒害等的影响,要及时将其接种到新鲜培养基中,进行继代培养,以使培养物能够顺利地增殖、生长及分化,再生完整的植株体细胞无性系变异:一个体细胞无性系在培养过程中出现的不同于原始无性系的表现外植体:植物细胞组织培养中,由活体植物体上提取下来的,接种在培养基上的无菌细胞、组织、器官等均称为外植体细胞悬浮培养:是指将游离的单细胞或细胞团按照一定的细胞密度悬浮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的方法。
可提供同步分裂的,增值快速的大量细胞,可用于工业化生产体细胞杂交:体细胞完全不经过有性过程,只通过体细胞融合制造杂种的方法称为体细胞杂交。
在植物中指原生质体融合,为克服植物有性杂交不亲和性,打破物种之间生殖隔离,扩大遗传变异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遗传转化:将外源基因转移到植物体内稳定地整合表达与遗传的过程;建立稳定高效的转化体系是先决条件基因克隆:从广义上讲,克隆是指一个细胞或一个生物个体无性繁殖所产生的后代群体;通常所说的基因克隆是指基于大肠埃希菌(E. coli)的DNA 片段(或基因)的扩增,主要过程包括目标DNA的获得、重组载体的构建、受体细胞的转化以及重组细胞的筛选和繁殖组培发展的三个阶段探索阶段奠基阶段快速发展阶段体细胞胚胎发生特点1)具有明显的两极性2)遗传的稳定性3)发生数量大增殖率高4)生殖隔离细胞悬浮培养中震荡的作用1)使愈伤组织破碎成小细胞团和单细胞2)使细胞团和单细胞均匀地分布于培养基3)促进空气交换组培中脱毒苗的检测方法1)指示植物法2)抗血清鉴定法3)电子显微镜鉴定法4)酶联免疫测定法离体培养小孢子发育途径1)营养细胞发育途径2)生殖细胞发育途径3)营养细胞和生殖细胞并进发育途径4)花粉均等分裂途径分离原生质体的三种常用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果胶酶细胞增殖的测定指标1)细胞鲜重:2)细胞干重测定3)细胞密实体积5)细胞计数载体的条件1)具备独立复制能力2)具备多个限制酶切位点3)具有遗传表型或筛选标记4)有足够的容量以容纳外源DNA片段5)可导入受体细胞杂种细胞鉴定方法1)形态学鉴定方法2)细胞学鉴定方法经典细胞学分子细胞学(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3)同工酶鉴定方法4)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RFLP RAPD AFLP SSR植物组织细胞导入外源基因方法1)农杆菌介导法2)基因枪法3)花粉管通道法4)显微注射法5)电击法6)聚乙二醇法非PCR与PCR依赖的DNA分子标记技术1)非PCR依赖的分子标记(基于Southern 杂交技术的分子标记):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标记RFLP原位杂交2)PCR依赖的分子标记: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RAPDDNA扩增指纹印记DAF简单序列重复标记SSR随机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AP-PCR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标记AFLP克隆目的基因连接到载体上时筛选重组DNA的方法1)生物芯片技术2)cDNA微点阵3)基因文库的筛选4)插入式或技术5)T-DNA标签法6)转座子标签法7)图位克隆法8)电子克隆9)依据序列同源性克隆基因。
中药生物技术
考点一、名词解释1.生物技术:对生物或者生物成分进行改造和利用的技术2.植物生物技术:植物生物技术是一门研究植物遗传规律、探索植物生长发育机理,应用现代生物技术改良遗传性状、培育新品种、创造新种质的学科。
3.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的离体器官、组织或细胞在人工制备的培养基上进行无菌培养,并在人工控制的环境条件下,使其发育成完整植株的科学技术4.形态发生:不同表型的细胞构成组织、器官,建立结构的过程。
5.外植体: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从活体植株上切去下来的用于离体培养的一切材料。
6.脱分化:指失去分生能力的细胞回复到分生性状态并进行分裂而形成无分化细胞的愈伤组织的现象。
7.再分化:愈伤组织形成不定芽,不定根或胚状体。
8.愈伤组织:原本指植物在受伤后于其伤口表面形成的一团薄壁细胞。
在组培中,则指人工培养基上由外植体形成的一团无序生长的薄壁细胞。
9.胚状体:在离体的植物细胞,组织,器官培养的过程中,由一个或一些体细胞经过胚胎的发生和发育过程,形成的与合子胚结构类似的中间繁殖体。
10.试管苗快速繁殖: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对植物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使其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遗传性一致的再生植物的方法。
11.植物人工种子:指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将植物的体细胞诱导在形态上和生理上均与合子胚相似的体细胞胚,然后将它包埋于有一定营养成分和保护功能的介质中,组成便于播种的类似种子的单位。
12.单倍体植物:只含有配子染色体组数的植株。
13.细胞悬浮培养:将单个游离细胞或小细胞团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增殖的技术14.诱导子:一类特殊的触发因子,它能够开启代谢过程中酶的活性,因而能增加次生代谢物的含量,有时甚至可以诱导出新的化合物。
15.植物原生质体:指去掉细胞壁的由质膜包裹的有生命活力的裸细胞。
16.植物体细胞杂交:也称原生质体融合,指将不同的种属科间的原声质体通过人工方法诱导融合,然后进行离体培养,使其再生杂种植株的技术。
17.基因工程:又称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
《植物生物技术概论》1
《植物生物技术概论》1《植物生物技术概论》1植物生物技术是指利用植物生物体的分子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和植物生理学等基础理论和技术手段,对植物的结构、功能、代谢、遗传以及物质转运等进行人工调控和改造的一门科学技术。
它是现代生物科技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植物育种、植物保护、农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植物生物技术的发展离不开遗传工程技术的支持。
遗传工程技术是通过重组DNA分子,将外源基因导入到植物细胞中,并使之在整个植物体中表达,从而改变植物的性状和功能。
目前,已有多种植物品种通过遗传工程技术进行改造,如转基因水稻、转基因玉米等,这些转基因植物具有抗虫、抗病、耐盐碱和提高产量等优点,为农业生产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除了遗传工程技术,植物生物技术还包括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细胞工程、植物基因组学和植物代谢工程等方面的研究。
植物组织培养是将植物组织或细胞分离培养,通过调节培养基的成分,使其进行再生和增殖的过程。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用于无性繁殖、植物育种和植物保护等方面。
植物细胞工程是利用植物细胞培养和遗传工程等手段,对植物的基因进行改造和调控的一门学科。
植物基因组学是对植物的基因组进行全面研究和解析,以揭示植物基因组的结构、功能和演化等特征。
植物代谢工程是通过调控植物的代谢途径和产物合成的过程,来增强植物的抗逆性、提高产物的含量和改善植物的品质。
植物生物技术的应用前景广阔,涉及农业、园林、食品和能源等多个领域。
在农业方面,植物生物技术可以应用于农作物的抗虫、抗病和抗逆性等方面,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减少农药的使用,从而实现绿色农业的发展。
在园林方面,植物生物技术可以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培育新的观赏品种,改变植物的花色、花型和花香等特征,丰富园林的多样性。
在食品方面,转基因植物可以用于改善作物的性状和品质,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和抗氧化能力,满足人们对于健康食品的需求。
植物生物学名词解释
植物生物学名词解释植物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植物的生物学科目,它不仅涉及植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而且也涉及植物的进化、繁殖、生态和系统学等方面。
一般而言,植物学家和植物生物学家使用一些专业名词来形容植物的不同特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植物生物学中常见的名词,让读者更好地了解植物生物学。
一、植物结构1、根:根是植物上部构造最底层的部分,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养分,使植物有能力吸收营养。
2、茎:茎是植物的主干,其主要功能是支撑植物的其他部分,亦可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并向上部运输水分和营养物质。
3、叶:叶是植物的最上层部分,其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和食物,并进行水的蒸发。
4、花: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它分男花和雌花,分别含有生殖细胞和受精细胞,可以互相交配进行繁殖。
5、果实:果实是植物结果的载体,它把种子封装在其中,以使种子可以被传播出去,使植物更容易进行繁殖。
二、植物进化1、繁殖:繁殖是植物生存的基本机制,它可以帮助植物种群在一定环境下更快地进行适应性演变。
2、自然选择:自然选择是指植物的基因在一定环境下发生改变,进而对植物的发育、表现形态和繁殖有所影响。
3、进化:进化是指植物在长期繁殖、自然选择和环境变化的作用下,慢慢进化出更适应性的基因,用以应对环境变化。
三、植物生态1、群落:群落是指植物种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的集合,它们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接触互相影响,影响群落的生态状况。
2、栖息地:栖息地是一种群落的基本单位,它指的是植物种类居住的地方,它可以有助于植物种类保持其种群的稳定性。
3、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植物群落中种类之间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平衡,影响植物种类存在的数量和分布状况。
四、植物系统学1、分类:分类是把植物按照其形态、特征和生态状况等特点进行分类的学科,它是植物群落的基础。
2、植物科:植物科是植物分类系统中的第一级,它按照植物的特征和形态将植物分类到不同的科中。
3、植物属:植物属是植物科中的一级分类,它基于根部、茎部、叶部等植物结构中特定的结构特征将植物进行分属。
植物生物学名词解释
植物生物学名词解释1. 植物学研究植物形态、解剖、系统、分类的科学,是一个古老、经典的学科。
2. 植物科学:研究植物的科学,即现在的植物学。
是一个由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基本资料调查三方面内容组成的综合性二级学科。
3. 原生质体细胞壁以内有生命的部分,是细胞各类新陈代谢活动进行的主要场所,可分为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部分。
4. 细胞壁包围在原生质体外具有一定硬度和弹性的结构。
是植物细胞区别于动物细胞的特征之一。
5. 质体植物所独有的一种细胞器,具有双层膜结构,成熟质体有合成和积累同化产物的功能。
分为白色体、叶绿体和有色体。
6. 质外体共质体以外的部分,包括细胞壁、细胞间隙和死细胞的细胞腔。
7. 共质体通过胞间连丝结合在一起的原生质体。
8. 分生组织具有分生能力的植物细胞群。
9. 薄壁组织细胞壁通常较薄,只有初生壁而无次生壁的细胞,细胞质少,液泡较大。
10. 输导组织植物体内长距离输导水分和有机物的组织。
疏导水分的结构为管胞和导管,输导有机物的为筛管和伴胞。
11. 初生结构由顶端分生组织细胞分裂产生的细胞经过生长分化形成的结构。
12. 次生结构由维管形成层活动产生的区别于顶端分生组织形成的初生结构的结构。
13. 外起源在顶端分生组织表面发生的起源方式。
14. 内起源发生在皮层以内的中柱鞘的起源方式。
15. 个体发育多细胞生物体从受精卵开始,经过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器官形成,直到性成熟等的过程。
16. 系统发育某种或某个类群或植物界的形成发展进化及衰退的全过程。
17. 生活周期指植物从生长发育的某一阶段开始,经历一系列的生长发育过程,产生下一代后又重现该阶段的现象。
a) 核相交替生活史中单倍体核相和二倍体核相交替出现的现象。
b) 世代交替生活史中二倍体孢子体世代和单倍体配子体世代有规律的进行交替。
i. 孢子体能产生孢子,进行无性生殖的二倍体个体。
ii. 配子体能产生配子,进行有性生殖的单倍体个体。
植物生物学名词解释
《植物生物学》名词解释(涉及植物分类部分依克朗奎斯特系统)AB孢子:是一种具有繁殖能力的不需要经过结合就可以直接萌发发育成新个体顶的无性生殖细胞。
【比较:A.配子:有性生殖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需要经过两性结合成合子并由合子萌发发育成新的个体或合子萌发发育产生孢子后在长成新个体;B.合子:两个配子结合形成合子。
根据两两配合的配子形状、大小、行为等分为:同配、异配、卵配,卵配形成的合子又称受精卵】孢子植物:由孢子直接萌发为新个体,生活史中能够产生孢子并以孢子进行繁殖的植物。
包括:藻类、菌类、地衣、苔藓和蕨类植物。
又称隐花植物。
【对比: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生活史中开花所以称显花植物】孢粉学:花粉直径、形态、萌发孔等特征在植物中有较强的种属特异性,被用来研究植物的分类系统、演化、地理分布等,并由此发展成一门独立学科。
胞蒴:葫芦藓孢子体重要结构。
由蒴台、蒴壶、蒴盖三部分构成。
胞芽:地钱借助胞芽进行营养繁殖。
胞芽生于地钱叶状体背面的胞芽杯中,呈绿色扁圆形。
散落土中产生2个相对方向的叉形分枝,最终形成两个新叶状体。
半知菌:最大特点是未发现有性阶段。
从已有研究,半知菌多属于子囊菌,半知菌的繁殖方式常见的是产生各种类型的分生孢子进行无性繁殖。
C传递细胞:小叶脉附近一种特化的薄壁细胞,细胞壁向内形成很多不规则内褶,从而增加了相邻细胞间的接触面积。
传递细胞细胞质浓厚,富含线粒体,与相邻细胞间有发达的胞间连丝,负担短途运输的功能。
出土萌发:种子在萌发时下胚轴迅速伸长将上胚轴和胚芽一起推出土面。
【对比:留土萌发:上胚轴迅速伸长】相比之下,子叶留土萌发对于农业更有利。
侧根:主根(初生根)上生出的分枝。
在根毛区的上方,以内起源方式起源于中柱鞘。
D单身复叶:由三出复叶两侧的小叶退化而形成,其小叶柄与叶轴连接处有1个明显的关节。
e.g.橙、橘、柚等面叶:叶在茎上基本成之力状态,两面受光差异不大,从外形上看不出上下面的区别。
植物生物学名词解释
植物生物学名词解释1、生活史:植物体从生长发育的某一阶段开始,经过一系列的生长发育过程,产生下一代后又重现了该阶段的现象称为生活史。
2、世代交替:在植物和某些动物的生活史中,产生孢子的孢子体世代(无性世代,二倍体世代),和产生配子的配子体世代(有性世代,单倍体世代),有规律地交替出现的现象,叫世代交替。
3、植物激素:是指一些在植物体内合成,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微量(1umol/L)就能产生显著生理作用到活性有机物。
4、年轮:在多年生木本植物茎的次生木质部中,可以见到许多同心圆环,这就是年轮,年轮的产生是形成层周期性活动的结果5、吲哚乙酸:植物体内普遍存在的天然生长素是吲哚乙酸,吲哚乙酸对植物抽枝或芽、苗等的顶部芽端形成有促进作用,其前体是色氨酸。
吲哚乙酸就是植物生长素。
6、菌根:菌根为植物根与土壤中的真菌形成的共生结构,菌根主要有两种类型:外生菌根和内生菌根。
外生菌根的菌丝不能进入根的细胞中,可以在根的表面形成菌丝体包在幼根的表面,或穿入皮层细胞的细胞间隙中,以菌丝体代替了根毛的功能。
内生菌根的菌丝通过细胞壁,进入表皮和皮层细胞内形成丛枝状的分支,加强吸收机能,促进根内物质运输。
7、根瘤:根瘤是植物根上的瘤状突起,是土壤中的根瘤菌侵入到根内而产生的共生结构,在豆科植物中发现较多。
8、根瘤菌:根瘤菌是一群具有固氮能力的短小杆菌,群集生活在根毛的周围,能穿过根毛细胞的细胞壁而进入根毛之内,然后沿着根毛向内侵入带皮层细胞。
9、趋同进化:在进化过程中,一些亲缘关系相当疏远的植物,由于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相同,在长期的适应过程中,在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上形成了相似的特征,这种进化方式称为趋同进化。
10、趋异进化:来源于共同祖先的一个种或一个植物类群,由于长期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产生了两个或两个以上方向发展的变异特征,称趋异进化。
趋异进化的结果使一个物种适应多种不同的环境而分化成多个在形态、生理上各不相同的种,形成一个同源的辐射状的进化系统,即适应辐射。
植物生物学名词解释整理
植物生物学名词解释整理:叶序类型:对生、互生、轮生、簇生、基生等单叶:一个叶柄上生有一个叶片的叶。
复叶:在一个叶柄上生有多个小叶片的叶。
心皮:是组成雄蕊的基本单位,是具生殖作用的变态叶。
【由1个心皮组成的雄蕊为单雄蕊;由2个或2个以上的心皮组成的雌蕊为复雌蕊几个心皮也可分别形成单雌蕊,共同着生在一个花托上,这样的心皮称为离生心皮,组成复雌蕊的心皮称为合生心皮。
】真果:单纯由子房发育而成的果实。
假果:植物果实除子房外还有花托、花被,甚至是花序参与发育而成的果实。
个体发育:指植物个体从它生命中的某个阶段(如孢子、合子或种子),经过一系列发育过程,再出现当初这个阶段的整个发育过程。
系统发育:即某种、某个类群或整个植物界的形成、发展、进化的全过程。
生物多样性: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
是所有生物种类、种内遗传变异和它们的生存环境的总称,包括多个层次或水平:如基因、细胞、组织、器官、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
种:种是分类学基本单位,是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
同一个种的所有个体具有基本相同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并能持续稳定的遗传。
同一种的个体间能进行有性生殖,产生有正常生育能力的后代。
同一种植物占有一定的自然分布区和要求适合该种生存的一定的生态条件。
双名法:1. 植物的学名由两个拉丁文词汇构成(即植物学名采用拉丁文命名)2. 学名=属名+种加词+命名人姓氏缩写营养繁殖:植物营养体的一部分脱离母体后在适宜环境中可成长为独立植物的繁殖方式。
无性生殖:【广义】不经雌、雄性细胞的结合而由母体直接产生子代的繁殖方式。
【狭义】指在植物体上产生一些无性生殖细胞——孢子,然后由孢子直接发育为新个体。
(又叫孢子生殖)有性生殖:植物在个体发育的一定阶段形成特殊的生殖细胞——配子。
由两个配子相互融合形成的合子萌发为一个新个体的繁殖方式。
生活史:世代交替:在植物的生活史中单倍体的配子体世代(有性世代)和双倍体的孢子体世代(无性世代)有规律的循环交替就叫世代交替。
植物生物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细胞全能性:有机体内每一生活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有机体或分化为任何细胞所必需的全部基因和潜在能力细胞周期:从一次细胞有丝分裂结束开始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之间细胞所经历的全部过程胞间连丝:相邻的生活细胞之间,在细胞壁上通过一些很细的原生质丝,称为胞间连丝纹孔:细胞在进行次生壁加厚时,未加厚的那部分相对薄的区域/(书)初生壁上一些不增厚的薄壁区域叫做纹孔(穿孔是细胞端壁溶解后形成的孔)植物组织:在个体发育中,来源相同,功能相同,形态结构相似并相互联系在一起,执行共同生理机能的细胞群称为组织细胞分化与脱分化:同源细胞逐渐变为结构、功能及生化特性各异的细胞的过程;已分化的细胞在一定条件的诱导下,从基因的激活状态恢复到关闭状态,成为具有分生能力的胚性细胞的阶段输导组织:运输植物体内水分和各种营养物质的组织称为输导组织维管组织:以输导组织为主体,由输导、机械、薄壁等几种组织组成的复合组织维管束:当维管组织在器官中呈分离的束状结构存在时,称为维管束维管系统:包括植物体内所有的维管组织,是贯穿于整个植株、与体内物质的运输、支持和巩固植物体有关的组织系统。
定根与不定根:在植物体上有固定发生位置的根称为定根;将从胚轴、茎、叶和老根上产生的,发生位置不固定的根称为不定根直根系与须根系:直根系由主根及其各级侧根组成,主根发达,较各级侧根粗而壮,能明显区别出主根和侧根;须根系:主要由不定根组成,由胚根长出的主根生长不久就停止发育或死亡,而在胚轴或茎基部的节上长出的许多粗细相似的不定根,呈须状,无明显的主根和侧根之分。
凯氏带:内皮层细胞的上下横向壁和左右径向壁上常有栓化、有时也木化的带状加厚,环绕细胞一周,从切向面观察呈矩形环带,称凯氏带心材与边材:是早期形成的次生木质部,质地坚硬,颜色较深,并呈现一定的色泽。
是近几年形成的次生木质部,含水量较多,颜色较浅,质地较软。
生长轮与年轮:在木材的横切面上看到的许多同心圆环,即为生长轮。
植物生物技术
植物生物技术植物生物技术是一门利用生物学原理和技术手段,研究与应用于植物的科学。
它涵盖了植物的遗传改良、组织培养、转基因技术等多个领域,为农业、林业和生物工程等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进步。
一、植物生物技术的概述植物生物技术通过对植物生物体的形态、生理和遗传性状进行研究和改良,实现对植物的优良品质、抗病虫害性、适应环境能力等方面的提升。
它以生物学为基础,运用生物工程、遗传工程、分子生物学等现代科学技术,探索并利用植物潜在的遗传资源和生物活性物质,以提高植物的产量、品质、抗病虫害性和适应力为目标。
二、植物遗传改良技术植物遗传改良技术是植物生物技术中的重要分支,它通过植物杂交、选择育种、突变育种和基因工程等手段,改良植物的遗传性状,培育出更加适应不同环境和需求的新品种。
植物遗传改良技术不仅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还可以增强作物的抗逆性和适应性,从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一种通过离体培养的方式繁殖植物,使植物细胞或组织在无菌条件下生长和分化,最终形成完整的植株。
该技术广泛应用于林木、花卉、水果以及经济作物的繁殖和病毒清除等方面。
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快速繁殖优良的植株,加快良种的推广和应用。
四、植物转基因技术植物转基因技术是通过向植物细胞或组织中导入外源基因,使其在植物体内表达并产生相应的功能蛋白。
这项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改良植物的抗病虫性、耐旱抗逆性、提高产量和改进品质等方面。
植物转基因技术不仅可以提高作物的抗病虫能力,还可以改善食物的营养价值和品质,满足人类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需求。
五、植物生物技术的应用前景植物生物技术的应用前景广阔,将会对农业、林业和生物工程等领域带来重大影响。
通过植物生物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可以培育出更多的抗逆性植物品种,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植物生物技术的发展还可以推动林业的进步,改善森林资源的利用效率。
植生名词解释
●质外体:细胞原生质以外的部分,包括细胞壁、细胞间隙、木质部导管和管胞等部位。
●水势:每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差。
●细胞全能性:植物体的每一个生活细胞都携带有一套完整的基因组,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力。
:●平衡石:细胞内感受重力的淀粉粒。
●ROS:活性氧,化学性质活拨,氧化能力很强的含氧物质的总称。
如:超氧化物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过氧化氢(H2O2)●荧光现象:叶绿素溶液在透射光下呈绿色,而在反射光下呈红色的现象。
●荧光:第一单线态的叶绿素分子回至基态时所发出的光。
●光呼吸:植物和绿色细胞在光照下吸收氧气和放出CO2的现象。
●HSP:热激蛋白,在高于植物正常生长温度下诱导刺激合成的新蛋白。
大部分属于伴侣蛋白,在植物抗热性中的作用为a、维持变形蛋白的可溶状态或使其恢复原有的空间构象和生物活性;b、与一些酶结合成复合体,使酶的热失活温度明显提高。
●NAA:萘乙酸,人工合成生长素类物质。
●水孔蛋白:一类具有选择性、高效转运水分的膜通道蛋白●Respiratory rate:呼吸强度●生理酸性盐:植物根系从溶液中有选择的吸收离子后使溶液酸度增加的盐类,●诱导酶:又称适应酶,是植物体内本来不含有,但在特定条件诱导下生成的酶,如硝酸还原酶为硝酸根诱导生成。
●单性结实:有些植物的胚珠不经过受精,子房仍然能够继续发育成为没有种子的果实。
●渗透调节:指逆境胁迫下植物体内主动积累各种有机和无机物质来提高细胞液浓度,降低渗透势,提高细胞保水能力,从而适应水分胁迫环境的现象。
●ACC合酶:催化S—腺苷甲硫氨酸(SAM)裂解为5’—甲硫基—腺苷和ACC的酶,为乙烯合成的限速酶。
●自由水和束缚水:前者指距离胶粒较远而可以自由流动的水分,后者指靠近胶粒而被其束缚不易自由流动的水分。
●极性运输:IAA在胚芽鞘、幼茎、幼根中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的运输方式●PCD●PCR:卡尔文循环●PCO:C2光呼吸碳氧化循环●CCC:矮壮素,抑制GA合成,进而抑制细胞伸长的人工合成生长延缓剂●Stress tolerance:耐逆性:植物通过代谢的变化来阻止、降低或修复由逆境造成的伤害,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技术:也称生物工程, 是指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和其他基础科学的科学原理, 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 为人类生产出所需要的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的一系列技术。
重组DNA技术:采用分子生物学操作方法,在体外将外源DNA与载体DNA构建成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DNA分子,通过转化或转染宿主细胞,筛选出含有该外源DNA的转化细胞,在进行增殖。
细胞工程:指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在细胞水平进行的遗传操作。
愈伤组织:植物外植体脱分化、经过细胞分裂形成的一团无序生长的薄壁细胞。
体细胞胚:又叫胚状体,是指离体培养条件下没有经过受精过程而形成的胚胎类似物。
人工种子:是将植物离体培养产生的体细胚包埋在含有营养成分和保护功能的物质中,在适宜的条件下发芽出苗。
茎尖培养:取植物茎尖组织放入培养液中进行的无菌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在含有营养物质及植物生长物质的培养液中,培养离体植物组织(器官或细胞)并诱导使其长成完整植株的技术。
细胞全能性:广义的细胞全能性指一个细胞发育成一个完整有机个体的潜能和特性。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指具有完整细胞核的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分化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在能力。
无病毒苗:未被病毒感染,或经人工处理去除病毒的植物苗株。
外植体:从植株上切离、用于培养的部分或器官称为外植体。
植物胚胎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对植物的胚、子房、胚珠和胚乳进行离体培养,使其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技术。
单细胞培养:指从植物器官、愈伤组织或悬浮培养物中游离出单个细胞,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外培养,使其生长、发育的过程。
细胞悬浮培养:指将植物的细胞和小的细胞聚集体悬浮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使之在体外生长、发育,并在培养过程中保持很好的分散性。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指植物体细胞在组织培养过程发生变异,进而导致再生植株发生遗传改变的现象。
细胞突变体:指将植物细胞培养在附加一定化学物质的培养基上,用生物化学的方法诱导细胞遗传物质的改变,从细胞水平上大量筛选拟定目标突变体。
花粉培养:将花粉粒接种到培养基上,发育成单倍体植株的过程。
原生质体:用酶解法等除去植物细胞壁而获得的具有生活力的原生质团。
原生质体融合:指通过人为的方法,使遗传性状不同的两个细胞的原生质体进行融合,借以获得兼有双亲遗传性状的稳定重组子的过程。
基因工程:指通过体外DNA重组技术将外源基因转移到受体物种中去,从而使受体生物产生新的遗传特性的遗传操作技术。
器官发生:指培养细胞在适宜的诱导培养条件下形成不定芽和不定根等器官,形成完整植物的过程。
胚状体:非合子细胞经过胚胎发生和发育形成的胚状结构。
褐变:指外植体在培养过程中,自身组织从表面培养基释放褐色物质,以致培养基逐渐变成褐色,外植体也随之进一步变褐而死亡的现象。
形态建成:外植体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经脱分化、再分化产生芽和根或者形成胚状体,发育成苗或完整植株的过程。
体细胞杂交:又称体细胞融合,指将两个遗传性状不同的体细胞融合成一个体细胞的过程。
基因编辑:技术指能够让人类对目标基因进行“编辑”,实现对特定DNA片段的敲除、加入等。
遗传转化:(植物的遗传转化)又称植物转基因,是通过某种途径或技术(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方法),将从动物、植物、微生物中分离的甚至是人工合成的目的基因导入植物受体细胞并整合到基因组中,使之在受体细胞中得以正确表达和稳定遗传,并且赋予受体植物一个新的预期性状的技术体系。
Ti质粒:是存在于根癌农杆菌中的一种能够自我复制的共价闭合的dsDNA分子.遗传标记:是指可稳定遗传、能用肉眼明确观测的差异化个体外部形态特征。
分子标记:以生物体核酸多态性为基础的遗传标记。
如,nDNA、cpDNA、mtDNA标记。
选择标记基因:是指一些具有解除筛选压力的基因。
报告基因:是一种编码易被检测的蛋白质或酶的基因。
1.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主要包括哪些环节。
答:(1)培养基的配制及灭菌;(2)外植体的选择及灭菌;(3)外植体的接种及培养;(4)试管苗的驯化与移栽。
2.如何对外植体进行表面消毒。
答:(1) 将需要的材料用水洗干净。
(2) 表面灭菌:用 75%酒精浸 30-60s 左右。
(3) 灭菌剂处理:0.1%升汞 10 分钟、或在 10%漂白粉上清液中浸泡 10-15 分钟。
(4) 用无菌水冲洗 3-5 次左右。
3.简述外植体的褐变及其预防措施。
答:(1)褐变是指在组织培养过程中,培养材料向培养基中释放褐色物质,致使培养基逐渐变成褐色,培养材料也慢慢变褐而死亡的现象。
(2)预防措施:选择适宜的外植体及最佳培养基、连续转移、加抗氧化剂、加活性剂。
4.论述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在组织培养中的作用,并列举常见的种类。
答:(1)生长素:用于诱导细胞的分裂和根的分化,促进细胞分裂和伸长,促进生根等。
常见种类有:吲哚乙酸(IAA)、吲哚丁酸(IBA)、苯乙酸(PAA)、4-氯-3-吲哚乙酸(4-Cl-IAA)等。
(2)细胞分裂素:防止器官衰老,打破休眠,促进果实生长等作用,可诱导芽的产生。
常见种类有:激动素(KT)、6-苄基腺嘌呤(BA)、玉米素(ZT)等。
(3)赤霉素:刺激体细胞胚生长发育成小植株,促进少数植物培养细胞的形态发生。
常见种类:GA3。
(4)多胺和一些生长抑制剂:多胺对有些植物的体细胞胚发生有促进作用。
部分生长抑制剂对某些植物的试管苗增殖有促进作用。
5.植物组织培养后,外植体发育成形成植株的途径有哪些。
答:(1) 外植体→愈伤组织→根、芽→试管苗①同时长芽和根②先长芽,再长根③先长根,再长芽 (2) 外植体→胚状体→试管苗 (3) 外植体→根、芽→试管苗。
6.简述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脱病毒的原理。
答:病毒和宿主对高温的耐受性有差异,在植物受到高温伤害前杀死病毒或使病毒活性有效钝化。
7.目前鉴定脱毒苗脱毒效果的方法有哪些答:1、指示植物鉴定2、血清学技术3、电镜技术4、核酸杂交及PCR技术8.接种后离体培养物对光、温、湿等环境条件的要求。
答:(1) 光照:愈伤组织的诱导不需光照或弱光,器官分化需要光照,一般 12-16h/d,光照度1000-5000lx。
(2) 温度:一般 25±2℃ (3) 湿度:培养室内的湿度要求保持 70%-80%的相对湿度。
9.植物组织培养主要应用于哪些方面。
答:(一)脱毒及快速繁殖: 1.无病毒苗培育应用 2.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二)育种研究1、单倍体育种 2、胚培养3、单细胞培养突变体的选择与应用 4、体细胞杂交育种 5、转基因育种(三)药物及其它生物制剂的工业化生产 1、通过组织培养药用植物 2、利用细胞培养的方法,获得次生代谢产物,直接生产药物。
(四)建立低温储存及种质库,保护物种。
10.如何配制组织培养用的培养基。
答:(1)配制母液:一般母液配成比所需浓度高 10-100 倍的浓缩液,配制时可分别配成大量元素、微量元素、铁盐、有机物和激素类等。
(2) 配制方法:①将母液按顺序摆放②取适量的蒸馏水入容器③按需要量依次取母液及生长调节物质④加入蔗糖(30g/L)溶解⑤定容⑥调 PH 值⑦分装培养瓶,并加琼脂(6-10g/L),封口⑧高压灭菌○9接种11.怎样进行培养基的高压湿热灭菌。
答:(1)首先将内层锅取出,再向外层锅内加入适量的水,使水面与三角搁架相平为宜。
(2)放回内层锅,并装入待灭菌物品。
不要装的太挤,三角烧瓶与试管口端均不要与桶壁接触。
(3)加盖,并将盖上的排气软管插入内层锅的排气槽内,盖好盖子,以防漏气。
(4)用电炉或煤气炉加热,并同时打开排气阀,使水沸腾以排除锅内的冷空气。
待冷空气完全排尽后,关上排气阀,让锅内的温度随蒸汽压力增加而逐渐上升。
当锅内温度升到所需温度时,控制热源,维持温度至所需时间。
(5)灭菌所需时间到后,切断电源,让灭菌锅内温度自然下降,当压力表的压力降至零时,打开排气阀,打开盖子,取出灭菌物品。
(6)将取出的灭菌培养基放入37℃温箱培养24h,经检查若无杂菌生长,即可待用。
12.原生质体分离的方法。
答:1)机械分离法先将细胞放在高渗溶液中预处理,待细胞发生轻微质壁分离、原生质体收缩成球形,再用机械法磨碎细胞,从伤口处可以释放出完整的原生质体。
优点:可避免酶制剂对原生质体的破坏作用。
缺点:获得完整的原生质体的数量比较少。
2)酶解分离法利用酶的作用去除细胞壁。
常用的细胞壁降解酶种类: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果胶酶等。
优点:可获得大量的原生质体。
缺点:酶制剂中含有核酸酶、蛋白酶、过氧化物酶及酚类物质,影响原生质体的活力。
13.原生质体融合有哪几种主要方法。
答:盐类融合法;高Ca2+和高PH值融合;聚乙二醇(PEG)融合法;PEG与高Ca2+和高PH值结合融合法;电融合法。
14.什么是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的基本步骤。
答:(1)基因工程:利用人工的方法,把生物的遗传物质在体外进行切割、拼接和重组,获得重组DNA分子,然后导入宿主细胞或个体,使受体的遗传特性得到修饰或改变的过程。
(2)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或片段)的获取;2.重组载体的构建;3.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4. 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15.植物转基因常用的载体是什么,有哪些主要结构元件。
答:克隆载体、表达载体、测序载体、质粒载体、噬菌体载体、人工染色体载体 1)具有复制起点2)有若干个限制酶识别位点3)具备合适的筛选标记4)具备合适的拷贝数目5)分子量相对较小6)在细胞内稳定性高7)易分离纯化作为克隆载体:(1)较高的拷贝数;(2)具有复制起点;(3)具有若干限制酶识别位点;(4)带有选择标记;(5)较小的相对分子质量。
作为表达载体的条件:(目的基因能在宿主细胞表达)(1) 自主复制;(2) 克隆位点和筛选标记;(3) 可受诱导调控的启动子;(4) 具有终止子;(5) 具有翻译起始信号。
16.外源基因导入植物受体的方法有哪些。
答:(1)生物介导,如农杆菌等介导的基因转移;(2)物理方法:基因枪法、电击法、显微注射法;(3)化学方法:PEG诱导法、脂质体导入法。
17.什么是分子标记。
试列举几种常用标记的名称。
答:分子标记:也称DNA分子标记。
本质上是指能反映生物个体或种群间基因组中某种差异特征的DNA片段,是 DNA 水平上遗传多态性的直接反映。
以生物体核酸多态性为基础的遗传标记。
如,nDNA、cpDNA、mtDNA标记。
RFLP、RAPD、 AFLP、 ISSR、 SSR、SRAP、STS、SNP。
18.影响体细胞胚发生和发育的因素基因型与体细胞胚发生、植物激素与体细胞胚发生、多胺与乙烯与体细胞胚发生、糖类和金属离子与体细胞胚发生、外植体与体细胞胚发生能力、光对体细胞胚形成的影响(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