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黏膜病斑纹类》PPT课件
合集下载
口腔粘膜病讲课PPT课件
口腔炎症是指口腔粘膜的炎症反应, 表现为口腔粘膜的红肿、热痛等症 状
诊断方法:根据 临床表现、病史 和口腔检查进行 诊断
鉴别诊断:与其 他口腔疾病进行 鉴别,如口腔溃 疡、口腔癌等
诊断标准:根据 口腔粘膜病的分 类和诊断标准进 行诊断
误诊原因:早期 症状不明显,易 与其他口腔疾病 混淆
Part Three
注意事项:避免自行用药、 避免过度治疗等
Part Four
保持口腔卫生,定期刷牙漱口
避免食用过硬、过烫、过辣等 刺激性食物
戒烟限酒,避免吸入二手烟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 并处理口腔问题
保持口腔卫生:每 天刷牙两次,使用 牙线清洁牙缝,定 期洗牙。
避免刺激性食物和 饮料:如辛辣、酸 甜、硬性食品和咖 啡、茶等刺激性饮 料。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 质:多吃富含维生 素A、C、E和锌的 食物,或适量服用 维生素和矿物质补 充剂。
戒烟限酒:戒烟可 有效预防口腔粘膜 病,限制饮酒也有 助于维护口腔健康 。
保持饮食均衡, 摄入足够的维 生素和矿物质
避免刺激性食 物和饮料,如 辛辣、酸甜、
硬性食品
多食用富含抗 氧化剂的食物, 如水果、蔬菜
和全谷物
控制饮酒和戒 烟,减少对口 腔粘膜的刺激
保持口腔卫生,每 天刷牙两次,使用 牙线和漱口水。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及早发现口腔问题。
避免吸烟和过量饮 酒,减少刺激性食 品的摄入。
如有口腔不适症状 ,及时就医,遵循 医生建议进行治疗 和护理。
Part Five
病例一基本信息:患者年龄、性别、 病程等
手术目的:去除病变组织,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适用范围:对于严重的口腔粘膜病,如口腔癌等 手术方法:根据病变类型和程度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如切除、移植等 注意事项:手术后需注意口腔卫生,定期复查,避免复发
最新口腔黏膜病图示(1)PPT课件
黄250,白酒1升。 • 炮制方法和用法:上述诸药,用生绢袋装
• 之,缝口,置于酒中,浸泡5-7天,过滤, 去渣备用。每日2次,每次20-30毫升,饭 后饮用为佳。
• 功效和主治:强筋益骨,逐散风湿。主治 肝肾不足,以至筋骨失养,挛急,脚腿不 利,头晕眼花,便秘,须发早白。
巨胜酒的功效与作用/doc-view-316.html
在黏膜的湿润环境下称假膜 在皮肤或唇红上称痂皮
假膜
10. 坏死:局部细胞的病理性死亡 坏疽:坏死又受到腐败菌感染
见于坏死性口炎
坏死
11. 萎缩:黏膜和结缔组织的体积 缩小和数目减少
萎缩性舌炎、干燥综合征
萎 缩
12. 皲裂:黏膜表面的线状裂口
口角炎、慢性唇炎
皲裂
13. 结节:突起或突起于口腔黏 膜的实体病损。
NEXT
血管神经性水肿
多形性红斑虹 膜Biblioteka 状 红 斑口腔黏膜 大疱类疾病
寻常型天疱疮
揭皮试验
天疱疮
增殖性天疱疮
唇舌疾病
干燥综合征
NEXT
沟纹舌
NEXT
肉芽肿性唇炎
剥脱性唇炎
AIDS之毛状白斑
BACK
AIDS之毛状白斑
巨胜酒的功效
• 巨胜酒的制法和作用 • 补益类别:强筋壮骨类 • 药材和用量:巨胜子100,薏苡仁30,干地
口腔粘膜病的病损多种多样, 这里主要介绍 12种基本损害,这 些病损可单发、可并发、也可交 替发生于口腔粘膜。
常见病损
1. 斑— 斑片与斑块— 丘疹 2. 疱— 水疱—血疱 — 脓疱 3. 溃疡— 糜烂— 假膜— 坏死与坏疽 4. 萎缩— 皲裂 5. 结节— 肿瘤
1. 斑:黏膜上局限性颜色改变。
• 之,缝口,置于酒中,浸泡5-7天,过滤, 去渣备用。每日2次,每次20-30毫升,饭 后饮用为佳。
• 功效和主治:强筋益骨,逐散风湿。主治 肝肾不足,以至筋骨失养,挛急,脚腿不 利,头晕眼花,便秘,须发早白。
巨胜酒的功效与作用/doc-view-316.html
在黏膜的湿润环境下称假膜 在皮肤或唇红上称痂皮
假膜
10. 坏死:局部细胞的病理性死亡 坏疽:坏死又受到腐败菌感染
见于坏死性口炎
坏死
11. 萎缩:黏膜和结缔组织的体积 缩小和数目减少
萎缩性舌炎、干燥综合征
萎 缩
12. 皲裂:黏膜表面的线状裂口
口角炎、慢性唇炎
皲裂
13. 结节:突起或突起于口腔黏 膜的实体病损。
NEXT
血管神经性水肿
多形性红斑虹 膜Biblioteka 状 红 斑口腔黏膜 大疱类疾病
寻常型天疱疮
揭皮试验
天疱疮
增殖性天疱疮
唇舌疾病
干燥综合征
NEXT
沟纹舌
NEXT
肉芽肿性唇炎
剥脱性唇炎
AIDS之毛状白斑
BACK
AIDS之毛状白斑
巨胜酒的功效
• 巨胜酒的制法和作用 • 补益类别:强筋壮骨类 • 药材和用量:巨胜子100,薏苡仁30,干地
口腔粘膜病的病损多种多样, 这里主要介绍 12种基本损害,这 些病损可单发、可并发、也可交 替发生于口腔粘膜。
常见病损
1. 斑— 斑片与斑块— 丘疹 2. 疱— 水疱—血疱 — 脓疱 3. 溃疡— 糜烂— 假膜— 坏死与坏疽 4. 萎缩— 皲裂 5. 结节— 肿瘤
1. 斑:黏膜上局限性颜色改变。
口腔粘膜病科普讲座PPT课件
口腔粘膜病的预防方法
饮食合理搭配:多吃新鲜水果 和蔬菜,避免食物过热过硬。 注意休息和缓解压力:保持充 足的睡眠,减少精神紧张和压 力。
口腔粘膜病的预防方法
定期就医:如果出现口腔不适、溃疡等 症状,及时就医并按医生建议进行治疗 。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斑块,易脱落。
口腔粘膜病的分类
溃疡类 - 口腔溃疡:表现为口腔黏
膜局部有圆形或椭圆形溃疡, 可伴有疼痛感。
- 疱疹性口腔溃疡:表现为 口腔黏膜局部有疱疹样水疱或 溃疡,伴有疼痛、灼热等症状 。
口腔粘膜病的 预防方法
口腔粘膜病的预防方法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刷牙、 使用漱口水,定期口腔检查。 避免过度刺激口腔黏膜:避免辛辣食物 、烟酒等对口腔黏膜刺激过大的食物或 行为。
口腔粘膜病的 分类
口腔粘膜病的分类
口炎类 - 隐性口腔炎:表现为口腔
黏膜局部有灼热感、疼痛等症 状,黏膜表面有细小溃疡。
- 慢性口腔炎:表现为口腔 黏膜局部发炎、充血,口腔疼 痛、痒等症状。
口腔粘膜病的分类
白斑类 - 白斑性口炎:表现为口腔黏膜局部
有白斑,边界清晰,不易脱落。 - 白化病:表现为口腔黏膜发生白色口腔粘膜病科 普 Nhomakorabea座PPT课件
目录 导语 口腔粘膜病的分类 口腔粘膜病的预防方法
导语
导语
口腔粘膜病简介:口腔粘膜病 是一类常见的口腔疾病,主要 表现为口腔粘膜的病变。该讲 座将为大家介绍口腔粘膜病的 常见类型和预防方法。
导语
目的:提高大众对口腔粘膜病的认识, 增加预防意识,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
《口腔黏膜病斑纹类》课件
体征
口腔黏膜上出现白色或灰白色斑纹,斑纹可能呈现为条纹状、网状或斑点状。
PART 02
口腔黏膜病斑纹类的诊断 与鉴别诊断
REPORTING
诊断标准
口腔黏膜出现白色或 灰白色斑纹,形状、 大小不一,边界不清 。
病程较长,病情发展 缓慢,可长期存在或 反复发作。
患者常有口腔干燥、 疼痛、烧灼感等症状 。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病变多发生在口腔黏膜的 白色花纹,同时伴有充血 、糜烂等症状。
口腔白斑
病变部位出现白色斑块, 质地较硬,不易擦去。
口腔念珠菌病
口腔黏膜出现白色假膜, 可伴有疼痛、口臭等症状 。
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
血常规、血沉、免疫球蛋 白等检查有助于了解患者 的全身状况和免疫状态。
全身用药
通过口服或注射药物,如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激素等,调节免疫系统,控制病 情发展。
物理治疗
激光治疗
利用激光的高能量,对病变组织 进行照射,促进组织再生和愈合
。
冷冻治疗
采用低温技术,使病变组织坏死 、脱落,促进新生组织的生长。
高频电疗法
通过电刺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加速炎症消退和组织修复。
手术治疗
戒烟限酒
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有助于预防口腔黏膜病 斑纹类疾病的发生。
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
减少食用辛辣、酸甜、硬性等刺激性食物和 饮料,以免损伤口腔黏膜。
定期口腔检查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口腔问 题,防止疾病恶化。
护理方法
01
02
03
04
保持口腔湿润
经常喝水,使用润唇膏、漱口 水等保持口腔湿润,避免口腔
口腔黏膜上出现白色或灰白色斑纹,斑纹可能呈现为条纹状、网状或斑点状。
PART 02
口腔黏膜病斑纹类的诊断 与鉴别诊断
REPORTING
诊断标准
口腔黏膜出现白色或 灰白色斑纹,形状、 大小不一,边界不清 。
病程较长,病情发展 缓慢,可长期存在或 反复发作。
患者常有口腔干燥、 疼痛、烧灼感等症状 。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病变多发生在口腔黏膜的 白色花纹,同时伴有充血 、糜烂等症状。
口腔白斑
病变部位出现白色斑块, 质地较硬,不易擦去。
口腔念珠菌病
口腔黏膜出现白色假膜, 可伴有疼痛、口臭等症状 。
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
血常规、血沉、免疫球蛋 白等检查有助于了解患者 的全身状况和免疫状态。
全身用药
通过口服或注射药物,如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激素等,调节免疫系统,控制病 情发展。
物理治疗
激光治疗
利用激光的高能量,对病变组织 进行照射,促进组织再生和愈合
。
冷冻治疗
采用低温技术,使病变组织坏死 、脱落,促进新生组织的生长。
高频电疗法
通过电刺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加速炎症消退和组织修复。
手术治疗
戒烟限酒
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有助于预防口腔黏膜病 斑纹类疾病的发生。
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
减少食用辛辣、酸甜、硬性等刺激性食物和 饮料,以免损伤口腔黏膜。
定期口腔检查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口腔问 题,防止疾病恶化。
护理方法
01
02
03
04
保持口腔湿润
经常喝水,使用润唇膏、漱口 水等保持口腔湿润,避免口腔
口腔黏膜病ppt课件
定义:大的水疱性病损,直径5mm以上。 典型的大疱见于天疱疮或类天疱疮;有时也 见于典型的疱性疾病,如多形性红斑,疱疹 性口炎。
(六)脓疱(pustule)
定义:也是一种疱性病损,其内由脓性物 取代了透明的疱液。
除脓性口炎外,较少见。
(七)溃疡(ulcer)
定义:粘膜上皮的完整性发生持续性缺损或破坏, 因其表层坏死脱落团快,迫使其表面上皮向外 突起,形成表浅损害,其大小不等,一般直
径5mm∼2cm,形状不定,颜色从粉红至深紫 色,如纤维瘤或痣。
(十)肿瘤
定义:一种突起自黏膜向外突起的实体性 生长物,其大小、形状、颜色不等。
真性肿瘤:良性、恶性 瘤样病变:肉芽肿、囊肿等
(十一)萎缩(atrophy)
定义:可呈现发红的病变,表面所覆盖的上皮 变薄,结缔组织内丰富的血管分布清楚 可见,病变部位略呈凹陷,其特有的一 些上皮结构消失,被一薄层上皮所取代。 如舌乳头萎缩
(十二)皲裂(rhagades)
定义:粘膜表面的线状裂口,由炎性浸润使 组织失去弹性变脆而成。
如核黄素缺乏——口角皲裂 皲裂线仅限于上皮内——愈合后不留瘢痕 深达粘膜下层——出血、灼痛,愈后留瘢痕
(十五)坏死和坏疽
坏死(necrosis):体内局部细胞的病理性死亡。 坏疽(gangrene):较大范围的坏死,又受腐物寄
生菌作用而发生腐败。
口腔黏膜常见病
口腔黏膜病 一、疱疹性口炎 herpetic stomatitis
病因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临床表现 原发性疱疹性口炎 primary herpetic stomatitis
(二)丘疹(papule)
定义:黏膜上一种小的实体性突起,针头大小至 5mm直径不等。基底形状为圆形或椭 圆形, 表面形状可为尖形、圆形和扁平形。
(六)脓疱(pustule)
定义:也是一种疱性病损,其内由脓性物 取代了透明的疱液。
除脓性口炎外,较少见。
(七)溃疡(ulcer)
定义:粘膜上皮的完整性发生持续性缺损或破坏, 因其表层坏死脱落团快,迫使其表面上皮向外 突起,形成表浅损害,其大小不等,一般直
径5mm∼2cm,形状不定,颜色从粉红至深紫 色,如纤维瘤或痣。
(十)肿瘤
定义:一种突起自黏膜向外突起的实体性 生长物,其大小、形状、颜色不等。
真性肿瘤:良性、恶性 瘤样病变:肉芽肿、囊肿等
(十一)萎缩(atrophy)
定义:可呈现发红的病变,表面所覆盖的上皮 变薄,结缔组织内丰富的血管分布清楚 可见,病变部位略呈凹陷,其特有的一 些上皮结构消失,被一薄层上皮所取代。 如舌乳头萎缩
(十二)皲裂(rhagades)
定义:粘膜表面的线状裂口,由炎性浸润使 组织失去弹性变脆而成。
如核黄素缺乏——口角皲裂 皲裂线仅限于上皮内——愈合后不留瘢痕 深达粘膜下层——出血、灼痛,愈后留瘢痕
(十五)坏死和坏疽
坏死(necrosis):体内局部细胞的病理性死亡。 坏疽(gangrene):较大范围的坏死,又受腐物寄
生菌作用而发生腐败。
口腔黏膜常见病
口腔黏膜病 一、疱疹性口炎 herpetic stomatitis
病因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临床表现 原发性疱疹性口炎 primary herpetic stomatitis
(二)丘疹(papule)
定义:黏膜上一种小的实体性突起,针头大小至 5mm直径不等。基底形状为圆形或椭 圆形, 表面形状可为尖形、圆形和扁平形。
口腔粘膜斑纹类疾病PPT培训课件
condition)
其他 糖尿病
遗传因素
微循环障碍
OLP病因
免疫因素
精神因素
内分泌
感染因素
[临床表现] 1.口腔粘膜病损:中年女性 颊部最多见 左右对称
由小丘疹连成的线状白色、灰白色花纹,白色花纹可组 成网状、树枝状、环状、半环状等多种形状,斑块,突出
可有充血、糜烂、溃疡等 无症状或刺激灼痛等
分型:根据病损形态分为 1)网状型
“白念白斑” 易恶变
3. HPV感染
可能是发病、癌变的因素
4. 全身因素
微量元素、微循环障碍、易感的遗传素质
锰、锶和钙的含量与白斑发病呈显著性负相关 ,
上皮代谢与维生素关系密切,
维生素A缺乏 可引起粘膜上皮过度角化
维生素E缺乏 能造成上皮的氧化异常,
使之对刺激敏感而易患白斑
[临床表现] 性别年龄:中老年男性 部位:好发于牙龈、颊粘膜咬合线区,舌、唇等 表现:白色斑块、结节或疣状等,粗涩感,可有溃
2)环状型 3)条纹型 4)斑块型 5)丘疹型 6)水疱型 7)糜烂型
8)萎缩型
根据病损基部粘膜状况
非糜烂型:白色斑纹间及周围粘膜正常, 无充血粘膜充血、 糜烂或溃疡,刺激痛或自发痛明显
不同部位的表现特征 舌部: 萎缩型、斑块型,灰白透蓝的斑块(前2/3区) 唇部: 白纹(下唇红 网状或环状 不超出唇红缘) 秕糠状鳞屑、糜烂、结痂 牙龈: 萎缩、糜烂型、白色细花纹
流行病学
患病率:较实际情况高: 国内 1980 10.49% 瑞典 1976 10% 发病率:男性是女性的12倍 38.9%的患者有吸烟习惯 40~69岁为高发年龄
[病因] 与局部长期刺激以及某些全身因素有关
1. 吸烟等理化刺激 (饮酒、食过烫或酸辣食物,咀嚼槟
其他 糖尿病
遗传因素
微循环障碍
OLP病因
免疫因素
精神因素
内分泌
感染因素
[临床表现] 1.口腔粘膜病损:中年女性 颊部最多见 左右对称
由小丘疹连成的线状白色、灰白色花纹,白色花纹可组 成网状、树枝状、环状、半环状等多种形状,斑块,突出
可有充血、糜烂、溃疡等 无症状或刺激灼痛等
分型:根据病损形态分为 1)网状型
“白念白斑” 易恶变
3. HPV感染
可能是发病、癌变的因素
4. 全身因素
微量元素、微循环障碍、易感的遗传素质
锰、锶和钙的含量与白斑发病呈显著性负相关 ,
上皮代谢与维生素关系密切,
维生素A缺乏 可引起粘膜上皮过度角化
维生素E缺乏 能造成上皮的氧化异常,
使之对刺激敏感而易患白斑
[临床表现] 性别年龄:中老年男性 部位:好发于牙龈、颊粘膜咬合线区,舌、唇等 表现:白色斑块、结节或疣状等,粗涩感,可有溃
2)环状型 3)条纹型 4)斑块型 5)丘疹型 6)水疱型 7)糜烂型
8)萎缩型
根据病损基部粘膜状况
非糜烂型:白色斑纹间及周围粘膜正常, 无充血粘膜充血、 糜烂或溃疡,刺激痛或自发痛明显
不同部位的表现特征 舌部: 萎缩型、斑块型,灰白透蓝的斑块(前2/3区) 唇部: 白纹(下唇红 网状或环状 不超出唇红缘) 秕糠状鳞屑、糜烂、结痂 牙龈: 萎缩、糜烂型、白色细花纹
流行病学
患病率:较实际情况高: 国内 1980 10.49% 瑞典 1976 10% 发病率:男性是女性的12倍 38.9%的患者有吸烟习惯 40~69岁为高发年龄
[病因] 与局部长期刺激以及某些全身因素有关
1. 吸烟等理化刺激 (饮酒、食过烫或酸辣食物,咀嚼槟
口腔黏膜病ppt课件
诊断
特殊检查 活检 细胞学:涂片寻找棘层松解细胞(天疱疮细胞) 免疫荧光法:直接法 间接法
显示棘细胞层间抗细胞粘合物质的抗体
治疗
支持疗法:高蛋白 高维生素饮食 水电解质平衡 输血
皮质激素 首选 规则用药:起始 控制 减量 维持
注意禁忌证和不良反应
第四节 唇 疾 病
慢性非特异性唇炎 腺性唇炎 良性淋巴增生性唇炎 肉芽肿性唇炎 梅-罗综合征 光化性唇炎
病因
病因不明。 先天遗传、牙龈牙周炎等局部病灶; 长期吸烟、进食辛辣食物等。
临床表现
好发于下唇。 导管口可呈紫红色颗粒状突起。 挤压口唇时有稀薄或带淡黄色的分泌物自 导管口溢出。 唇内有散在多个粟粒样小结节。 少数可发生鳞状细胞癌。
诊断及鉴别诊断
唇部粘液腺活检有助于作出病理诊断。 肉芽肿性唇炎 良性淋巴增生性唇炎 唇部粘液性肿囊
预防
尽可能避免日光爆晒。 户外活动时戴遮光帽或戴口罩。 唇部涂避光软膏。
谢谢
口腔黏膜病
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院 张凌
第五节 舌 疾 病
地图舌
一种浅表性非感染性的舌部炎症,形态各 异,常类似于地图中绘出国界。 又因其具有形态和病损位置多变,似会 “游走”的特点,而被称为游走性舌炎。
病因
与遗传,精神,内分泌,营养等因素有关。
治疗
局部治疗 :消炎、止痛、防止继发感染、 促进愈合。 全身治疗 :对因治疗、减少复发、促进 愈合。
预防
摸索复发规律,寻找复发诱因,避免和减 少诱发因素的刺激。 注意调节生活工作节律,调整情绪,均衡 饮食,少吃刺激性物质。
第二节 扁平苔藓
精神因素:失业、亲属亡故等 内分泌因素 免疫因素 感染因素 微循环障碍因素 遗传因素 糖尿病、肝炎、消化道功能紊乱
口腔黏膜病(斑纹类)
BACK
四.口腔红斑病 (oral erythroplakia)
奎来特红斑(erythroplasis of Queyrat) 红色增殖性病变(erythroplatic lesion) 红色肥厚症 博温病(Bowen disease)皮肤、龟头、
阴道、口腔
精品ppt课件
22
NEXTΒιβλιοθήκη 1.病因(不明) 2.临床表现(分类、部位、特征) 3.病理特点(萎缩、上皮异常增生;原位癌) 4.诊断和鉴别(LK、LP ) 5.治疗(手术、理疗 )
精品ppt课件
3
NEXT
精品ppt课件
4
BACK
二.白色海绵状斑痣 (white sponge nevus)
1.病因(遗传性、家族性) 2.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皱褶、滤泡状;
Odland 小体)
3.诊断和鉴别(白斑、扁平苔藓 ) 4.治疗(VitA)
精品ppt课件
5
NEXT
精品ppt课件
6
BACK
丘疹型:双颊
水疱型:翼颌韧带、软腭、唇
糜烂型:双颊、唇、舌腹、牙龈
萎缩型:舌背
精品ppt课件
29
NEXT
精品ppt课件
30
NEXT
精品ppt课件
31
NEXT
(2) 皮肤损害
多角形扁平丘疹
(3) 指(趾)甲损害
甲板有纵沟及变形
(4) 自觉症状:粘膜粗糙感、木涩感、烧灼感,
遇辛辣、热等刺激时有疼痛感
⑼ 核浓染
⑹ 核分裂象增多及出 现异常核分裂象
⑻ 细胞异型性
⑽ 核仁增大
⑾ 细胞间粘聚力减低
⑿ 棘层出现单个或
一群细胞角化
轻度:累及上皮层1/3以下 中度:累及1/3~2/3
四.口腔红斑病 (oral erythroplakia)
奎来特红斑(erythroplasis of Queyrat) 红色增殖性病变(erythroplatic lesion) 红色肥厚症 博温病(Bowen disease)皮肤、龟头、
阴道、口腔
精品ppt课件
22
NEXTΒιβλιοθήκη 1.病因(不明) 2.临床表现(分类、部位、特征) 3.病理特点(萎缩、上皮异常增生;原位癌) 4.诊断和鉴别(LK、LP ) 5.治疗(手术、理疗 )
精品ppt课件
3
NEXT
精品ppt课件
4
BACK
二.白色海绵状斑痣 (white sponge nevus)
1.病因(遗传性、家族性) 2.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皱褶、滤泡状;
Odland 小体)
3.诊断和鉴别(白斑、扁平苔藓 ) 4.治疗(VitA)
精品ppt课件
5
NEXT
精品ppt课件
6
BACK
丘疹型:双颊
水疱型:翼颌韧带、软腭、唇
糜烂型:双颊、唇、舌腹、牙龈
萎缩型:舌背
精品ppt课件
29
NEXT
精品ppt课件
30
NEXT
精品ppt课件
31
NEXT
(2) 皮肤损害
多角形扁平丘疹
(3) 指(趾)甲损害
甲板有纵沟及变形
(4) 自觉症状:粘膜粗糙感、木涩感、烧灼感,
遇辛辣、热等刺激时有疼痛感
⑼ 核浓染
⑹ 核分裂象增多及出 现异常核分裂象
⑻ 细胞异型性
⑽ 核仁增大
⑾ 细胞间粘聚力减低
⑿ 棘层出现单个或
一群细胞角化
轻度:累及上皮层1/3以下 中度:累及1/3~2/3
《口腔黏膜病》PPT课件 (2)
呈矮柱状,高约1~1.5mm,直径约1~3mm,四周有轮廓 沟 表面上皮有角化,侧壁上皮无角化,上皮内有圆形小体, 称味蕾 在轮廓沟底附近有味腺(Ebner gland)
41
口腔粘膜的分类及结构/特殊粘膜
42
口腔粘膜的分类及结构/特殊粘膜
舌背的乳头/轮廓乳头/味蕾(taste bud) 超微结构:Ⅰ型暗细胞,约占味蕾细胞的60%;Ⅱ型
29
口腔粘膜的分类及结构/被覆粘膜
唇(lip):皮肤、粘膜及唇红(vermilion) 粘膜 上皮为无角化复层鳞状上皮,中间层较厚 固有层乳头短而不规则 粘膜下层较厚,与固有层无明显界限
30
口腔粘膜的分类及结构/被覆粘膜
31
口腔粘膜的分类及结构/被覆粘膜
唇(lip):皮肤、粘膜及唇红(vermilion) 唇红(vermilion border) 上皮有角化,细胞中含较多的角母蛋白,透明度较高 固有层乳头狭长,含许多
皮 功能参与咀嚼、味觉感受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36
37
口腔粘膜的分类及结构/特殊粘膜
舌背的乳头 丝状乳头(filiform papillae): 数量、分布,大小、方向 表面有角化。如角化上皮剥落延迟,同时与食
物残渣、唾液、细菌等混杂,附着于乳头表面 即形成舌苔 结构变化:地图舌
38
口腔粘膜的分类及结构/特殊粘膜
2
口腔粘膜的一般结构
学习要点:口腔粘膜的一般结构与皮肤相似, 区别是无透明层和皮肤附件。
上皮(epithelium):由角质形成细胞 (keratin-producing cell or keratinocyte) 和非角质形成细胞组成,前者构成上皮的主体, 形成典型的4层结构。
41
口腔粘膜的分类及结构/特殊粘膜
42
口腔粘膜的分类及结构/特殊粘膜
舌背的乳头/轮廓乳头/味蕾(taste bud) 超微结构:Ⅰ型暗细胞,约占味蕾细胞的60%;Ⅱ型
29
口腔粘膜的分类及结构/被覆粘膜
唇(lip):皮肤、粘膜及唇红(vermilion) 粘膜 上皮为无角化复层鳞状上皮,中间层较厚 固有层乳头短而不规则 粘膜下层较厚,与固有层无明显界限
30
口腔粘膜的分类及结构/被覆粘膜
31
口腔粘膜的分类及结构/被覆粘膜
唇(lip):皮肤、粘膜及唇红(vermilion) 唇红(vermilion border) 上皮有角化,细胞中含较多的角母蛋白,透明度较高 固有层乳头狭长,含许多
皮 功能参与咀嚼、味觉感受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36
37
口腔粘膜的分类及结构/特殊粘膜
舌背的乳头 丝状乳头(filiform papillae): 数量、分布,大小、方向 表面有角化。如角化上皮剥落延迟,同时与食
物残渣、唾液、细菌等混杂,附着于乳头表面 即形成舌苔 结构变化:地图舌
38
口腔粘膜的分类及结构/特殊粘膜
2
口腔粘膜的一般结构
学习要点:口腔粘膜的一般结构与皮肤相似, 区别是无透明层和皮肤附件。
上皮(epithelium):由角质形成细胞 (keratin-producing cell or keratinocyte) 和非角质形成细胞组成,前者构成上皮的主体, 形成典型的4层结构。
口腔粘膜斑纹类疾病-医学课件
腭部: 少见,硬腭龈缘附近 中萎红 边白隆
2.皮肤病损 多角形扁平丘疹(呈紫红或暗红色) 上覆盖鳞屑或痂皮蜡样光泽,wickham纹
左右对称 痒
3.指甲病损 对称,甲板萎缩变薄、凹陷,沟、裂隙, 或增厚(拇指),脱落
[病理] 1 上皮过度不全角化 2 上皮钉突呈锯齿状、伸长 3 基底层液化变性 4 固有层有密集的淋巴细胞浸润带 5 可有胶样小体(凋亡产物)
4.天疱疮:尼氏征阳性,棘层松解,上皮内疱 上皮棘细胞周围有IgG为主的免疫球蛋白沉积
类天疱疮:上皮完整,棘层无松解,上皮下疱 基底膜处可见均匀细线状翠绿色荧光带
5.苔藓样反应
(1)服用甲基多巴、阿的平、氯喹、氨苯 唑、开博通、奎尼丁等药后
(2)银汞合金充填物、修复体,当去除原 因后,苔藓样病变就减轻或消失
2)环状型 3)条纹型 4)斑块型 5)丘疹型 6)水疱型 7)糜烂型
8)萎缩型
根据病损基部粘膜状况
非糜烂型:白色斑纹间及周围粘膜正常, 无充血、糜烂,患者多无症状 糜烂型:白色斑纹间及周围粘膜充血、 糜烂或溃疡,刺激痛或自发痛明显
不同部位的表现特征 舌部: 萎缩型、斑块型,灰白透蓝的斑块(前2/3区) 唇部: 白纹(下唇红 网状或环状 不超出唇红缘) 秕糠状鳞屑、糜烂、结痂 牙龈: 萎缩、糜烂型、白色细花纹
6.多形性红斑 发热等,唇红,厚血痂 虹膜 状红斑
7.迷脂症 属皮脂腺异位、错生 散在或成簇为团块状的、粟粒大 小的淡黄色或黄白色斑疹或丘 疹,质软
[治疗] 1.应详细询问病史,了解全身情况,调整心理状态
如精神状态、睡眠、月经、消化道情况、高粘血症等 2.局部治疗
(1)去除局部刺激因素 (2)肾上腺皮质激素: 安全效好 (3)维A酸软膏局部涂擦:角化程度高 3.全身治疗 (1)口服肾上腺皮质激素应慎重:
口腔斑纹类疾病PPT课件
上皮过角化
伴或不伴有上皮异常增生
(轻、中、重度)
(12项指标)
精选2021最新课件
19
病因
烟草 最重要因素
流行病学 动物实验 治疗实验
饮酒
DMBA(二甲基苯丙蒽) 丙烯醛、氰化物 高温、辅料
感染 白色念珠菌、HPV
病损真菌检出、真菌培养、动物实验、治疗实验
全身因素
微循环障碍、微量元素缺乏、精选易202感1最新的课件 遗传素质、脂溶性维生素2缺0 乏
4 外科切除、组织病理检查而作出的诊断
(切除组织病理证实诊断)
精选2021最新课件
22
鉴别诊断
迷脂症 颊白线 口腔白角化病 口腔扁平苔藓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
精选2021最新课件
23
迷脂症
异位皮脂腺 精选2021最新课件
24
颊白线
精选2021最新课件
25
口腔白色角化症
刺激因素:机械、烟
病损平伏、柔软、灰白、界不清
癌前病变 癌前状态 癌前状态
4
随着医学和诊断技术的发展, 目前国际卫生组织建议使用潜在恶 性疾患(potentially malignant disorders,PMD)一词给以统称。
精选2021最新课件
5
口腔白斑病
精选2021最新课件
6
斑块?
又名丘斑,直径>1cm,界限清楚,大小不等, 稍隆起而坚实的精病选2021损最新课,件 为白色或灰白色 7
口腔白斑病
oral leukoplakia,OLK
定义(国际卫生组织)
指口腔黏膜上以白色为主的损 害,不具有其他任何可定义的损害 特征,一些口腔白斑可转化为癌。
精选2021最新课件
第六章口腔粘膜斑纹类疾病白斑ppt课件
均质型 (斑块状、皱纹纸状)。 非均质型(颗粒状、疣状、溃疡状)。
-
20
➢ 斑块状:白、灰白、 乳白色,平或稍高 出粘膜表面,不粗 糙或稍粗糙,柔软 (无症状或轻度不 适),角化较重者 为乳白色,表面隆 起,很粗糙,有沟 裂(有不适感)。
-
21
-
22
-
23
-
24
➢ 皱纹纸状:
口底及舌腹。灰白色、 白垩色,表面粗糙, 界清,周围粘膜正 常,有粗糙感或疼 痛。
➢1.白色角化病: 有明显的理化刺激因素,浅白色, 界不清的斑块或斑片。无症状,去 除刺激2—4周后,病损变薄或消失。
-
38
口腔白色角化病
口腔白斑病
病 因 明确的理化刺激因素 吸烟白念全身因素
部 位 唇 、颊 、腭
颊舌唇 、腭、口底
损害特征 灰白色、表浅、 白色斑块、粗糙、
界不清、质软 界清
症 状 无症状 粗糙
-
3
三、临床表现
➢浅白色边界不清的斑块或斑片,不高 或微高于粘膜表面,斑块表面平滑, 基底柔软无结节。
➢无自觉症状。 ➢发生于受刺激部位。
-
4
-
5
-
6
➢烟碱性白色角化病:
因长期吸烟所致。
患者上腭及其牙龈。
呈灰白色或浅白色病损,病变均匀、 弥散、边界不清晰,软硬腭交界处可 见有腭腺开口呈小红点 ,稍凹陷 。
➢ 1.去除刺激因素,戒烟酒,少吃烫、辣食 物。去除残根、残冠、 不良修复体。
➢ 2.局部用药: ⑴ 0.1—0.3%维A(甲)酸软膏局部涂(充血、 糜烂病损禁用)。 。 ⑵ 1%维胺酸糊剂局部涂。 ⑶ VitA局部涂擦。
-
43
➢ 3.口服 维胺酯:25mg/次,3次/日,2—3月为一疗程。
-
20
➢ 斑块状:白、灰白、 乳白色,平或稍高 出粘膜表面,不粗 糙或稍粗糙,柔软 (无症状或轻度不 适),角化较重者 为乳白色,表面隆 起,很粗糙,有沟 裂(有不适感)。
-
21
-
22
-
23
-
24
➢ 皱纹纸状:
口底及舌腹。灰白色、 白垩色,表面粗糙, 界清,周围粘膜正 常,有粗糙感或疼 痛。
➢1.白色角化病: 有明显的理化刺激因素,浅白色, 界不清的斑块或斑片。无症状,去 除刺激2—4周后,病损变薄或消失。
-
38
口腔白色角化病
口腔白斑病
病 因 明确的理化刺激因素 吸烟白念全身因素
部 位 唇 、颊 、腭
颊舌唇 、腭、口底
损害特征 灰白色、表浅、 白色斑块、粗糙、
界不清、质软 界清
症 状 无症状 粗糙
-
3
三、临床表现
➢浅白色边界不清的斑块或斑片,不高 或微高于粘膜表面,斑块表面平滑, 基底柔软无结节。
➢无自觉症状。 ➢发生于受刺激部位。
-
4
-
5
-
6
➢烟碱性白色角化病:
因长期吸烟所致。
患者上腭及其牙龈。
呈灰白色或浅白色病损,病变均匀、 弥散、边界不清晰,软硬腭交界处可 见有腭腺开口呈小红点 ,稍凹陷 。
➢ 1.去除刺激因素,戒烟酒,少吃烫、辣食 物。去除残根、残冠、 不良修复体。
➢ 2.局部用药: ⑴ 0.1—0.3%维A(甲)酸软膏局部涂(充血、 糜烂病损禁用)。 。 ⑵ 1%维胺酸糊剂局部涂。 ⑶ VitA局部涂擦。
-
43
➢ 3.口服 维胺酯:25mg/次,3次/日,2—3月为一疗程。
口腔斑纹类疾病ppt课件
口腔黏膜上以白色为主的损害(斑块)
癌前病变
9
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率 好发性别 好发年龄 3.6-10.5% 男性 中老年
好发部位现—体征
边界
表面 清晰 粗糙
色
形 质
白色
高出于黏膜表面 硬实,弹性及张力减退
11
临床表现—症状
通常 溃疡或癌变时 无症状/自觉粗糙 刺激痛或自发痛
伴有癌变风险显著增高的一种全身性
临床状态,如口腔扁平苔藓,盘状红斑狼 疮,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
3
口腔白斑病
癌前病变 癌前状态
口腔扁平苔藓
口腔白色角化症 口腔红斑病
癌前病变 癌前状态 癌前状态
4
盘状红斑狼疮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
随着医学和诊断技术的发展, 目前国际卫生组织建议使用潜在恶 性疾患(potentially malignant disorders,PMD)一词给以统称。
去除可疑致病因子2-4周后,损害无改善 (复诊) (临床观察诊断) 外科切取、组织病理上未发现其它可定义病损 (切取组织病理证实诊断)
外科切除、组织病理检查而作出的诊断 (切除组织病理证实诊断)
22
鉴别诊断
迷脂症
颊白线 口腔白角化病 口腔扁平苔藓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
23
迷脂症
异位皮脂腺
24
颊 白 线
25
口腔白色角化症
刺激因素:机械、烟 病损平伏、柔软、灰白、界不清
26
治 疗—原则
卫生宣教
消除局部刺激因素
去角化 严密随访,防止癌变(3-5%)
27
治 疗—方案
药物治疗
去角化药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度:累医学及PPT2/3以上
15
NEXT
▪ 癌前病变 Precancerous lesion (WHO 1972)
一种比正常组织发生癌的可能性更大的 在形态上已有变化的组织。
医学PPT
16
NEXT
5.诊断与鉴别
(1) 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病理检查 脱落细胞检查 甲苯胺蓝染色
医学PPT
17
NEXT
甲苯胺蓝染色阳性结果
医学PPT
18
NEXT
(2) 两段式诊断
• 临时性诊断——临床术语 → “ 某某 损害” • 肯定性诊断——去除刺激因素 2 ~ 4周后损
害仍存在
组织学诊断——病理
医学PPT
19
NEXT
(3) 鉴别诊断
病因
白斑 白色 白色水肿 白色海 迷脂症 LP OSF 梅毒
角化病
绵状痣
NEXT
医学PPT
11
NEXT
(2) 好发部位
颊 唇 舌 口角 前庭沟 腭 龈
(3) 自觉症状:粗、痛、硬、烂、紧、木、涩
医学PPT
12
NEXT
(4) 癌变易感因素
• 年龄 • 性别 • 部位 • 类型
• 病程 • 刺激因子 • 症状 • 病理背景
医学PPT
13
NEXT
4.病理特征
• 增生性变化 • 上皮异常增生评价标准
1.定义
• 传统定义
• 1983年定义
• 1996年定义:白色为主,不具其他任何可
定义的损害特征。一些白斑可以转化为癌。
医学PPT
7
NEXT
2.病因
• 吸烟 • 槟榔 • 白念珠菌 • 其他:微量元素、微循环、遗传素质、
VitA
医学PPT
8
NEXT
病因 吸烟习惯 机械刺激 嗜酒 梅毒 流电现象 白念感染 无明显原因 多因素
临床特征
病理特征 预后
皮肤症状
医学PPT
20
NEXT
6.防治
• 局部处理 • 全身治疗
西药
▪ 药物治疗
中草药
▪ 理疗 ▪ 手术 ▪ 生物治疗
医学PPT
21
BACK
四.口腔红斑病 (oral erythroplakia)
奎来特红斑(erythroplasis of Queyrat) 红色增殖性病变(erythroplatic lesion) 红色肥厚症 博温病(Bowen disease)皮肤、龟头、
BACK TO INDEX
口腔粘膜斑纹类疾病
医学PPT
1
NEXT
口腔白色角化病
白色海绵状斑痣 口腔白斑病 口腔红斑病 口腔扁平苔藓 盘状红斑狼疮 口腔粘膜下纤维化 本课小结
医学PPT
选择相应内容点击
2
BACK
一.口腔白色角化病 (leukokeratosis)
1.病因(机械、化学) 2.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 3.诊断和鉴别(灼伤、颊白线、白色水肿) 4.治疗(去除刺激因素)
阴道、口腔
医学PPT
22
NEXT
1.病因(不明) 2.临床表现(分类、部位、特征) 3.病理特点(萎缩、上皮异常增生;原位癌) 4.诊断和鉴别(LK、LP ) 5.治疗(手术、理疗 )
医学PPT
23
NEXT
医学PPT
24
NEXT
• 鉴别
白斑
扁平苔藓
红斑
病因
局部刺激,白念
临床表现 高出粘膜
斑块、颗粒、
恶变出现率 77.0 45.0 33.0 10.0 19.0 65.0 3.2 52.0
医学PPT
危险系数 0.93 1.41 2.54 4.00 6.43 4.81 0.76 1.39
9
NEXT
3.临床表现
(1) 分类: 均质型
(2) 质型
非均
斑块状
皱纸状 颗粒状
疣状
溃疡状 糜烂状
医学PPT
10
皱褶、疣状
病理
上皮增生,
异常增生
预后
可能癌变
精神,内分泌, 感染 稍高或平 网状
基底细胞变性, 淋巴细胞浸润带 可能癌变
不明
萎缩 均质、红白 相间、颗粒 上皮萎缩, 原位癌 可能癌变
医学PPT
25
BACK
五.口腔扁平苔藓 (oral lichen planus, OLP)
1.概述
• 非感染疾患,可同时累及粘膜和皮肤 • 患病率0.51%,女多于男 • 慢性疾病,病程迁延反复
医学PPT
3
NEXT
医学PPT
4
BACK
二.白色海绵状斑痣 (white sponge nevus)
1.病因(遗传性、家族性) 2.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皱褶、滤泡状;
Odland 小体)
3.诊断和鉴别(白斑、扁平苔藓 ) 4.治疗(VitA)
医学PPT
5
NEXT
医学PPT
6
BACK
三.口腔白斑病 (oral leukoplakia, OLK)
遇辛辣、热等刺激时有疼痛感
医学PPT
32
NEXT
医学PPT
33
NEXT
4. 病理
• 上皮过度或不全角化 • 颗粒层增厚,棘层肥厚,少数萎缩变薄 • 基底层液化变性 • 基底膜下淋巴细胞带状浸润
医学PPT
34
NEXT
5.诊断与鉴别
(1) 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病理检查
医学PPT
35
NEXT
(2) 鉴别诊断
环状型:双颊、舌缘、舌腹、唇红
条纹型:前庭沟、附着龈、口底
斑块型:舌背
丘疹型:双颊
水疱型:翼颌韧带、软腭、唇
糜烂型:双颊、唇、舌腹、牙龈
萎缩型:舌背
医学PPT
29
NEXT
医学PPT
30
NEXT
医学PPT
31
NEXT
(2) 皮肤损害
多角形扁平丘疹
(3) 指(趾)甲损害
甲板有纵沟及变形
(4) 自觉症状:粘膜粗糙感、木涩感、烧灼感,
• 盘状红斑狼疮 • 白斑 • 口腔红斑 • 粘膜天疱疮、类天疱疮、剥脱性龈炎 • 苔藓样反应 • 多形性红斑
医学PPT
36
NEXT
6.治疗
• 局部处理 • 全身治疗
▪ 药物治疗 西药:免疫抑制剂等
中草药
▪ 调整全身情况
医学PPT
37
BACK
六. 盘状红斑狼疮
(discoid lupus erythematosus, DLE) 1.概述
医学PPT
26
NEXT
2.病因
• 精神因素
•感染因素
• 内分泌因素
•微循环障碍因素
• 免疫因素
•遗传因素
• 其他:微量元素缺乏、糖尿病、消化系
统疾病等
医学PPT
27
NEXT
3.临床表现
(1) 口腔粘膜病损 对称性 广泛性
• 根据病损部位分 颊舌唇龈腭
医学PPT
28
NEXT
• 根据病损形态分
网状型:双颊、前庭沟、咽旁
(WHO 1978年)
医学PPT
14
NEXT
⑴ 基底细胞极性 消失紊乱
⑶ 核浆比增加
⑵ 基底细胞增生, 复层样变
⑷ 钉突滴状增大
⑸ 上皮层次紊乱
⑺ 上皮浅1/2出现 有丝分裂
⑼ 核浓染
⑹ 核分裂象增多及出 现异常核分裂象
⑻ 细胞异型性
⑽ 核仁增大
⑾ 细胞间粘聚力减低
⑿ 棘层出现单个或
一群细胞角化
轻度:累及上皮层1/3以下 中度:累及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