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质学

合集下载

旅游地质学1

旅游地质学1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地质学1
地貌旅游资源
1. 是自然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和前提 2. 影响与制约着人文旅游资源的发生发展及
其地域分布规律 3. 控制与自然景观演化的促进 4. 能增加美感,强化意境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地质学1
山岳
绝对高度在500m以上的称为山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地质学1
峡谷
PPT文档演模板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地质学1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地质学1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地质学1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地质学1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地质学1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地质学1
v 科罗拉多大峡谷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地质学1
v 科罗拉多大峡谷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地质学1
v 瑞士冰川公园地质漩涡
堆积作用对地貌进行改造 ➢ 与地质形体有关的人类活动资源,则可称人文地质
旅游资源。如石窟、摩崖石刻、岩画等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地质学1
卡卡杜公园壁画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地质学1
内力作用形成的旅游地质资源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地质学1
外力作用形成的旅游地质资源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地质学1
旅游地质学的分类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地质学1
四、旅游地质学的发展与未来
1、帝王出行
西周的周穆王:传说享
寿105岁,在位时间约为55年。周 穆王喜好游历,曾于穆王13年-17年 驾八骏之乘驱驰九万里,西行至 “飞鸟之所解羽”的昆仑之丘,观 黄帝之宫。又设宴于瑶池,与西王 母做歌相和。据现代学者考证,周穆王西游之地应是里海黑 海之间的旷原,这是中国与西域进行交流的最早史料记载。 周穆王是个大旅行家,喜好游山玩水,西巡历时2年多,行 程35000多里。

旅游地质学

旅游地质学

我国旅游地质资源的特点与分布一、旅游地质资源的概念与分类1、旅游地质资源的概念20世纪末,随着世界各地尤其是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各个学科都在向旅游业渗透。

地球科学亦不例外,它不仅仅只是我们早先理解的采掘地质矿产的学科,而是作为自然资源的基底,地质奇观更是作为山水旅游资源的精灵,逐渐走入我们日益丰富的旅游视野,并越来越影响着我们对新时代旅游的定义。

人们对旅游地质的认识与人们的文化科学素质、灵感有关,随着人们地质知识的不断增多,地质资源也越来越多的引起了旅游者的兴趣。

用严格的术语讲,旅游地学资源是适用于旅游业中的地学方面的资源的物质基础形式。

在地球几亿年漫长的演化过程中,由于地壳构造变动、岩浆活动、古地理环境演变、古生物进化等因素而保存在岩层中的化石、岩体、构造形迹、矿床、地貌景观等景象,具有观赏、科学研究与普及教育价值,对游人产生了某些吸引力,这些景象就被叫做地质旅游资源。

通俗的讲,旅游资源中那些在漫长地质历史时期中形成的山水名胜、自然风光等自然遗迹,或者在晚近地质历史时期人类形成过程中遗存的人类文化遗址,人类与地质体相互直接作用的遗迹,都叫做旅游地质资源。

同时,由于旅游地质资源和地质作用、地质体密切相关,而且大多数是在漫长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因此它具备空间定位性、永续性、不可再生性,并且更具有鲜明的科学性。

简而言之,它就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观赏、游乐、考察、科普价值,能够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奇、求乐的心理要求的自然景观及与之有关的人文景观。

2、旅游地质资源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各个学科都在向旅游业渗透,旅游地质资源在旅游业中越来越占据了不可替代的地位,发挥着其自身的优越性。

其在旅游业的作用很多,这里仅说三条典型。

(1)、地质资源丰富了旅游业的内涵。

旅游日渐成了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的休闲方式,求新奇成为人们在旅游中竞相追逐的目标,地质学旅游正满足人们这一“求知”的心理,它通过研究旅游资源的地学成因,揭示了旅游资源在观赏、科学及历史等方面的功能与价值,因此,极大地丰富了旅游的内涵,而且为旅游业发展注入的生机与活力。

旅游地质学论文

旅游地质学论文

旅游地质学论文地质学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旅游业的定义旅游业是社会经济的第三产业,在国际上,称它为旅游产业,是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六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由于它的环保性,在国际社会已经成为衡量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指标。

旅游业的形成要素(一)主观条件(1)游客:有了景区,下面就要有人去参观和浏览了,这就是我们所讲的旅游者。

旅游者是否有意愿去来景区旅游,主要受到经济和条件的约束。

一方面,所在景区的消费水平要在游客承受的范围之内;另一方面,游客倾向于那些条件好的、安全性高的、环境污染小的风景区。

因此,现在世界各旅游区都在通过改善旅游区的条件来吸引顾客。

(二)客观条件(1)旅游景区:旅游景区是旅游业形成和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

可想而知,要想发展旅游业,必须要有美丽的景区来吸引顾客的眼球。

这大概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纯天然的景色,比如巍峨俊俏的高山、浪漫温馨的沙滩;另一种是历史遗迹,比如我们所知的故宫、天坛、长城等,它是人工建筑的结果,不是有自然形成的。

一般来讲,旅游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自然景观。

(2)社会:旅游景区所在国家的风俗信仰,社会条件同样影响着旅游者。

(3)交通:交通是旅游业能否得到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

就像工业的发展需要资源,旅游业的发展除了自然景区外,还需要便捷的交通,交通上的优势,有利于顾客的出行,减少在交通上花费的时间。

(4)经济:这里的经济不仅是游客自身的经济条件,还包括所在景区的消费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

其中,自身的经济条件是限制出外旅游的主要条件,游客倾向于那些花费少、省钱多的旅游景区。

(5)政治:政治在旅游业中的影响相对比较小,它主要涉及到游客自身安全的问题,作为一个游客,当然希望所去的景区,安全有保障了。

除此之外,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因素还有文化因素、时间因素等。

旅游地质学(1)定义:旅游地质学是地质科学中一个正在发展的新的分支学科,也是介于旅游科学和地质科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但严格说来应属地质科学研究范畴。

第一章 旅游地质学概述 杨世瑜版旅游地质学

第一章 旅游地质学概述 杨世瑜版旅游地质学

陈传康,1931年------1997年10月,男,广东省潮安县人。我 国最早从事旅游地理研究的地理学者。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 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自然地理 学博士点负责人,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地 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会常务理事。
男,现任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旅游地学”学科的创始 人和学科带头人之一,中国地质公园创议倡导者和推动者主 要人士之一。曾任国家地质公园研究中心副主任兼总工、国 土资源部国家地质公园评委、建设部风景园林专家、中国地 质博物馆副馆长、中国地质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地质学会旅 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副会长、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 筹)创始会长、中国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会副会长。
பைடு நூலகம்
【中国国家矿山公园徽标】National Mine Park logo of China 外圈上缘是汉字“中国国家矿山公园”,下缘为英 文“National Mine Park of China”。内圈象形图案是 :古汉字“山”代表矿山,矿物晶体象征矿产资源的类 型,锤子象征着开采工具,锤子的头尾部的白色空间象 征着井巷开采和露天开采;黄色、绿色象征矿山环境修 复。整个徽标代表着利用修复后的矿山遗址,开展旅游 持续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理念。
3、1985年—1999年初创阶段 1985年,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成立 1985年,李旭旦《人文地理学概论》列出旅游地理学 到1991年,五大旅游地学学术团体成立 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 会)、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区域旅游开发研究会 、丹霞地貌旅游开发研究会、中国地质学会洞穴研究会(中国地 质学会洞穴专业委员会) 4、1999年以后全面发展阶段 2000年,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建立 2001年,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创立 2007年,中国国家矿山公园创立 2015年,世界地质公园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地质公园 出版了大量旅游地学类的出版物,建立了学科体系。 2015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长安大学,在地质学本科专业 开设旅游地学方向。

旅游地质学

旅游地质学

1. 旅游地质学
2.地质旅游资源
3. 岩浆作用
4. 水平运动
5.丹霞风景地貌
1、旅游产品开发包括哪些内容?
2、简述我国山地景观的旅游价值?
3、什么是岩溶?岩溶地貌产生发育的条件是什么?
以滇池为例,说明旅游开发导致哪些问题?如何促进旅游开发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旅游资源按成因或属性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四大石窟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著名的三大水利工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我国,以“泉城”而家喻户晓的城市是________________。

1、我国最深的天然湖泊是()
2、火山地貌按形态可分为四种,下列哪个不属于火山地貌景观()
A、截顶圆锥形
B、扇形
C、盾形
D、穹窿形
3、以下不属于超变质作用形成的花岗岩石山岳地貌景观的是()
A、安徽黄山
B、安徽天柱山
C、山东泰山
D、山东崂山
4、下列哪些是中国第一批国家地质公园()
A、云南石林、云南澄江、湖南张家界、江西庐山
B、四川九寨沟、安徽黄山、黑龙江五大连池、天津蓟县
C、云南腾冲、河南嵩山、江西五虎山、四川龙门山
D、福建漳州、四川九寨沟、广西丹霞山、四川自贡恐龙
5、浙江雁荡山是下列哪种地貌景观的典型代表?()。

旅游地质学复习

旅游地质学复习

旅游地质学的定义与特点
旅游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地质景观的分类与评价、地质景观的演变与形成机制、地质景观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
总结词
在分类与评价方面,主要研究不同类型地质景观的特征、价值及其在旅游活动中的作用。在演变与形成机制方面,重点探究地质景观的形成过程、演化规律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在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关注地质景观的生态保护、资源开发与利用,以及如何实现地质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包括人类历史文化遗产、民俗风情、宗教文化等,与自然景观相互融合,形成独特的旅游资源。
人文景观类
包括地层、古生物、构造等地质遗迹,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和观赏价值。
地质遗迹类
各种美丽的矿物和岩石也是重要的旅游地质资源,如水晶、宝石、玉石等。
矿物与岩石类
旅游地质资源的分类
资源特色
评价旅游地质资源的独特性和吸引力,确定其市场定位和开发价值。
01
旅游地质资源的评价与分类
针对不同类型和特色的旅游地质资源,开展评价和分类研究,为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02
旅游地质景观的形成与演化
深入探究旅游地质景观的形成与演化过程,揭示其科学内涵和美学价值。
未来旅游地质学的研究方向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多元化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旅游地质学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将应用于旅游地质景观的展示和体验。
技术创新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旅游地质学将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推动旅游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可持续发展
旅游地质学的发展趋势
市场竞争与品牌建设
随着旅游市场的竞争加剧,如何打造具有特色的旅游地质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是旅游地质学面临的机遇之一。

旅游地质学 读书报告内容和要求

旅游地质学  读书报告内容和要求

题目3: **地质景观概述
(丹霞、火山、花岗岩、瀑布……,任选一类)
应包括的主要内容:
1、概述
此类地质景观的定义,成因,形成条件,分类等
2、分布及特征
(1)此类地质景观在我国的分布情况 (2)某一具体实例(丹霞山、五大连池、黄山等)详 细介绍 注意:鼓励大家使用上课未讲到的例子 (3)运用地学知识分析其成因及保护
文语句通顺、表达正确,较少错别字。
达基本正确,但没有实例说明,较少错别字。
60-70分:基本阐明了两方面的主要内容,论文语句通顺、表 分 <60:没有阐明论文的主要内容,也没有实例。或基本概念不 :
清、语句不通,较多错别字。或者未按照规定撰写论文。
直接从网上/课件全盘下载的论文最多为“及格”。
成绩
书面报告 80% 平时考勤/表现 平时考勤 表现 20%
写作要求
A4纸, 3-5页 正文5号字体,各级标题2-4号字体 打印、手写均可,不必彩打 附必要的图或表,必须有参考文献 结构合理,层次分明, 一枚钉子装订
提交时间
12月9日之前(最后一次课)
பைடு நூலகம்
提交地点
12月9日的课堂上
《旅游地质学》 旅游地质学》
读书报告 写作要求及评分标准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张 静 zhangjing@
任选一题 题目1:地质学在旅游业发展中 的地位与作用 题目2:我国旅游地质资源 的特点与分布 题目3:**地质景观概述
题目1:地质学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应包括的主要内容:
1、旅游业兴起(形成)与发展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主观条件:必须有旅游者;客观条件:社会、政治、经济、时间; 最重要的是要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等等

旅游地质复习 - 副本

旅游地质复习 - 副本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旅游地质学的含义一、旅游地质学研究的对象及任务1、旅游地质学的含义及研究对象旅游地质学是地质科学中一个正在发展的新的分支学科,也是介于旅游科学和地质科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是专门从事研究并发现、评价、规划、保护地质景观旅游资源的一门应用性的新兴学科。

它集地质学与旅游学的相关知识为一体,用地质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地质作用所产生的各种地质现象,并从中发现可供人们旅游的地质景观,进而开发、综合评价及保护旅游资源。

旅游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是地质景观;目的是服务于旅游事业。

旅游地质学研究范围(1)标准地质剖面和化石产地,如具有地区性、区域性和国际性地质对比意义的地层剖面及重要而珍贵的化石产地,即那些在区域性地质对比上具有摸式、标准或典型意义的地质剖面,或是一些出露齐全、保存完好的生物地层分带,以及具有重要地质意义的剖面、重要的化石产地、古人类化石与古人类居住遗址等。

(2)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岩石、地质构造及矿物、矿产等产出地段,具体来说,即地区性或国际性的岩石产地、有历史性经济价值的矿物矿产地以及具地区性典型意义的地质构造点。

(3)可观察现代地质作用过程和造型地貌的典型地区以及有地质意义的著名风景地貌区,其中包括岩溶、山崩、冰川及其遗迹、滑坡、泥石流、岩洞、泉水瀑布、峡谷、岸湾、峰峦、黄土,以及熔岩、火山、火山口、天池等火山地貌和丹霞地貌,还有石林、土林等自然奇观地貌。

(4)具有特殊的经济、医疗、科普和教育阶值的地质现象,如矿泉、温泉和黄金、宝石、建筑石料等矿产地,以及古代的采矿与冶炼遗址等。

(5)其他地质自然历史遗迹景观和人文历史遗迹景观,包括由于大自然的作用而形成的各种自然景观,如山岳、江河、湖泊、海滨、岛屿、沙漠、草原等,以及古代建筑和历史文物古迹等人文景观,如古城、宫殿、庙宇、园林、陵墓、城堡、古塔、古科学艺术制品与建筑、古书院、石窟、石刻、碑碣、摩崖、壁画、运河、桥梁、渠堰、大坝、水库及一些纪念性建筑或遗址。

旅游地质学

旅游地质学

第一章绪论旅游的主要特点:异地性、业余性、享受性、消费性和知识性。

旅游者的心理中有“求新、求知、求乐”这样三条一、旅游地质学的概念--旅游地质学是研究与旅游有关的地质体、地质现象、地质资源;开发地质景观的观赏性、科学性及其旅游价值;提高人们旅游的游览质量和观赏水平的学科。

旅游地质学的主要任务,是运用地质科学的知识和方法来观察、分析、解释名胜区、风景点、地质景观等旅游资源的成因、演变及发展,并科学性的探讨与研究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规划和保护,提高人们的旅游质量。

二、旅游地质学与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游客产生吸引力、可以为发展旅游业所开发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就其客体属性来说,可以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前者主要指山水名胜、自然风光,如风景区、珍贵动植物生息地、特殊地质构造等。

后者主要指历史古迹、文化遗迹,以及文化艺术、民族习俗、城乡建设等。

自然旅游资源是指自然赋予的、尚未作其他开发利用的、能使人们产生美感的自然环境和物象及其地域组合,包括水光山色、江河湖泊、阳光海滩、奇石异洞、流泉飞瀑、旅游气候、生物资源等有美学价值的景物。

自然旅游资源大部分是地质旅游资源。

人文旅游资源是人类历史与文化的结晶,主要包括一国或一地区特有的民族风情、历史古迹、旅游文化、城乡风光、旅游商品和风味佳肴等。

人文旅游资源则多依附于自然旅游资源。

三、地质旅游资源--地质旅游资源是“具有旅游价值的地质遗迹及与地质体直接相关的人类活动遗迹”。

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山川河流等,均是地质作用的结果。

地质旅游资源包括了旅游资源中的山水名胜、自然风光等自然遗迹,也包括了在晚近地质历史时期人类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人类文化遗址,还有人类与地质体相互作用的遗迹,即人类开发利用地质环境、地质资源以及人类遭受地质灾害等各种遗迹。

地质旅游资源的类型:1、观赏性地质旅游资源--各类山水风光、地质构造地貌景观、岩溶景观、丹霞景观、峡谷瀑布、河流湖泊、冰川雪山、石窟石雕、海岛沙滩等等。

旅游地质学

旅游地质学

旅游的目的
1,观光休闲 2,科学考察 3,探险及野外生存
旅游地质学的回顾和展望
一、古代与地质学有关的旅行
1,帝王出行,封禅 2,科学考察(徐霞客,郦道元,张衡) 3,肩负使命的出游(张骞,郑和,玄奘, 法显) 4,文人漫游(儒生的特权)
二、近当代地质旅游
1,西方人在中国探险,考察(未经我 国批准,非法) 2,老一代科学家的科考活动 3,新中国建立之后国家组织的大规模 地质考察(雅鲁藏布大峡谷,长江三峡, 可可西里,珠峰,长江源,黄河源调查)
科罗拉多大峡谷
科罗拉多大峡谷
瑞士冰川公园地质漩涡

28,崩坡、滑坡、泥石流遗迹 29,陨石坠落遗迹 30,重要古代水利工程 31,古采矿、古冶炼遗址 32,古烧瓷遗址 33,石窟、岩画及摩崖石刻 34,其它地质景观 35,多种地质景观

学习本课程的意义: 1,旅游资源的开发,应当与地质学相结合,在探 讨旅游资源形成的原因时可以更深刻的理解和描 述其本质,扩充旅游资源的内涵。 2,在个人旅游时,可以对旅游的景区的认识更加 深入。避免某些宣传的误导,知其然,更知其所 以然。也可以防止某些不良商家的恶意欺骗。让 自己在旅游时避免出现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回 来一问,什么也不知道的窘境。做一个明明白白 的旅游者
旅游地质学的展望
1,对旅游资源的解释与研究 2,发现景点与开发(巢湖申请国家地质公
园) 3,旅游资源的组合与系列开发 4,人文旅游资源与地质学的结合(香格有关的各种问题,
研究旅游活动的一般规律,包括旅游的资 源,文化,心理,经济,美学以及市场等 各方面的学科。 结合旅游的地质学,交叉学科。对旅游资 源的中的地质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用 以指导旅游资源的认识和合理开发。

旅游地质学基础课程设计

旅游地质学基础课程设计

旅游地质学基础课程设计课程背景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也是我们永远探索不尽的奥秘之地。

地质学作为研究地球构造、成因、演化以及资源和环境问题的科学,为我们认识和探索地球提供了基础和支撑。

而旅游地质学则将地学理论与旅游实践相结合,以地质景观为载体,向游客展示地球物理、化学等方面的知识和美妙的地质景观,既可丰富旅游体验,又可以激发人们对地球科学的兴趣。

因此,本课程的设计旨在介绍旅游地质学基础知识,并将理论内容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帮助学生了解旅游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对旅游地质学研究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课程内容第一部分旅游地质学基本概念本部分主要介绍旅游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包括旅游地质学的定义、历史、领域、特点、意义等方面。

同时,通过讲解地球环境与地质景观的关系、构造地质学与旅游地质学的联系、地球内部结构与岩石圈、地球时代与地质遗迹等基础知识,让学生从宏观上全面认识旅游地质学领域,为后面的课程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

第二部分旅游地质学景观分类本部分主要介绍旅游地质学景观分类及其特征。

通过讲解火山地质景观、地震地质景观、水文地质景观、地貌地质景观以及生态地质景观等不同类型的旅游地质景观,让学生了解每一类景观的形成原理、特征、分布及其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

同时,让学生了解每类景观的独特之处,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加深对景观美的认识。

第三部分旅游地质学实践教学本部分为教学实践环节,包括实地考察、案例分析、模拟旅游等三个部分。

通过实地考察,让学生了解典型景观的特点、形成过程等,配合案例分析,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旅游地质学基本原理。

在模拟旅游中,让学生参与旅游线路的设计及营销策划,帮助其加深对旅游地质学场景的认识,增强实践操作技能,同时促进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

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研讨、案例分析、实地考察、模拟旅游等,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和参与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操作技能。

旅游地质学

旅游地质学

公选课复习题《旅游地质学》一、填空题:1.旅游资源按成因或属性分为: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2.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的叫内力地质作用(即:内营力),内营力包括:构造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地震作用3.外营力是由地球外部因素引起的地质作用,它主要受大气、水和生物因素等的影响而产生的外力地质作用。

按作用过程分类为: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二、名词解释:1、旅游地质学:是结合旅游的地质学,是两个相互交叉与相互渗透的新学科。

2、地质旅游资源: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有吸引力,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的,具备一定旅游功能和价值。

3、岩浆作用:由岩浆侵入地下或喷出地表后冷却凝结而成的岩石,此过程叫岩浆作用。

4、水平运动:是地壳中的地块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相邻地块或相互分离拉开,或相互靠拢挤压,或作剪切错位。

褶皱构造、平移断层等地质构造乃地壳水平运动的产物。

5、丹霞风景地貌是在红色砂岩上发育而成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地貌景观。

6、旅游学:是研究和旅游有关的各种问题,研究旅游活动的一般规律,包括旅游的资源、文化、心理、经济、美学以及市场等各方面的学问。

7、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科学,包括地球的物质成分、外部形态、内部构造、各种地质作用及其演变历史与规律等。

8、地壳运动:是一种机械运动,指由于地球内部动力而引起的地壳产生水平向或垂直向的运动使地壳变形和变位。

9、变质作用:由于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形成较高温度和高压环境,使地壳中先成岩石在固态下发生矿物成分或结构构造的变化而形成的新岩石的过程叫变质作用。

三、论述分析题:(共60分)1、试述旅游地质学的研究内容,旅游地质学与地学、旅游学的之间的相互关系。

(1)旅游风景地学的研究内容:各种地质作用形成旅游自然景观观赏,从地学角度分析成因及其保护;从地学及工程的角度分析中国文化遗产景观的历史发展及其保护。

(2)旅游风景地学是地学与旅游学的交叉学科。

旅游风景地学与地学是从地学的角度研究各种旅游点自然景观美“美”成因以及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发展的科学,是一门新兴地学与旅游学的交叉边缘学科。

旅游地质学结课论文

旅游地质学结课论文

我国旅游地质资源的特点与分布1001111324夏锦胜一、旅游地质资源与分布1、旅游地质资源的概念旅游地质资源是指具有旅游价值的地质遗迹和与地质体直接有关的人类活动遗迹。

或者说旅游资源就是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上对人们能产生吸引力并能激发旅游者动机,具备一定旅游价值,能带动经济发展和对环境有好处的各种自然景观和与地质有关的东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生活已变成人们追求的东西,而旅游却与地质资源紧密相关,开发好地质资源就等于提高了旅游资源。

2、旅游地质资源在旅游业中的发展和作用:旅游地质资源是十分重要,旅游地质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我们都知道现在的旅游地质资源都是和地质资源结合的,所以地质资源是和自然科学和社会人文学相结合的产物,是以地质景观结合的产物,是把地质资源作为观赏性的、科学性级旅游价值开发的重要途径。

3旅游地质资源的分类:根据旅游地质资源的旅游价值可以大致分为:(1)地质科学考察;(2)山水风光观赏;(3)增长文化历史知识;(4)疗养;(5)开展体育运动与探险活动。

地质学分类方法:(1)岩石矿物和旅游资源:花岗岩,玄武岩,中、酸性喷出岩,红砂岩,石灰岩,变质岩与旅游资源;(2)地质构造和旅游资源:掩饰的产的和岩层变形,节理、断层与景点形成;(3)外力地质作用成景:河、湖、海、瀑、风化、风、泉、土;(4)人类活动与旅游地质资源:古人类遗址、古文化艺术遗存、探险旅游;(5)新构造运动与旅游资源:地壳强烈上升、地壳一般上升、地壳下沉作用与景点形成。

在旅游地质学中,对旅游资源的分类是与资源的形态特征及其自然属性为基础的,有的类别如:二、中国旅游地质资源的特点与分布1、中国旅游地质资源的特征旅游地质资源是非产丰富的,和其他旅游资源一样,我们对旅游地质资源的认识是和人们的文化科学素养、灵感有密切关系,同时,有与旅游地质资源和地质作用密切相关,所以我国的旅游地质资源和人们的生活是紧密相关的,旅游地质资源和地质作用的关序决定了我们必须对地质现象的关注。

旅游地质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旅游地质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喀斯特地质景观概述对于大家来说,喀斯特地貌这个词很早就有接触过,而在那时我们仅仅只是知道喀斯特地貌是一种由于外力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可供人们欣赏的景观,可却没有更深层次的探讨过这个概念的真正含义。

上完旅游地质学这门课后,我对喀斯特地质景观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一、概述。

(一)喀斯特地貌定义喀斯特一词源自前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碳酸盐岩高原的名称,当地意为岩石裸露的地方,“喀斯特地貌”因近代喀斯特研究发轫于该地而得名。

“喀斯特”一词即为岩溶地貌的代称,是水对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石膏、岩盐等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流水的冲蚀、潜蚀和崩塌等机械作用为辅的地质作用,以及由这些作用所产生的现象的总称。

中国是世界上对喀斯特地貌现象记述和研究最早的国家,早在晋代即有记载。

(二)喀斯特地貌成因喀斯特地貌形成为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

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后者可溶于水,于是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

而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外力作用。

当然,没有一种地貌是完全由一种作用力组成也有可能是内力作用将石灰岩抬升再经过水流侵蚀而成。

(三)喀斯特地貌形成条件1、地表附近有节理发育的致密石灰岩可溶性岩石是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根本条件,在我国西南地区之所以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最主要的是这里有其发育的主体。

大量的碳酸盐岩、硫酸盐岩和卤化盐岩在流水的不断溶蚀作用下,在地表和地下形成了各种奇特的喀斯特景观。

2、中等到较大的降雨量我国西南地区气候湿润,降水量大,地表径流相对稳定,流水下渗作用连续,并且降水使流水得以更新和有效补充。

因此岩溶作用得以延续进行,形成典型的喀斯特地质景观。

3、地下水循环通畅岩石具有一定的孔隙和裂隙,它们是流动水下渗的主要渠道。

岩石裂隙越大,岩石的透水性越强,岩溶作用越显著。

在溶洞中,岩溶作用愈强烈,溶洞越大,地下管道越多,喀斯特地貌发育越完整,并且形成一个不断扩大的循环网。

旅游地质学课程设计

旅游地质学课程设计

旅游地质学课程设计1. 课程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介绍旅游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地质现象对特定旅游地区的影响及其相关景观、文化和区域发展。

此外,本课程还将涵盖旅游业在地质资源管理和保护中的角色和职责。

2. 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旅游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识别不同地质现象对景观和区域特征的影响•了解旅游业在地质资源管理和保护中的作用•运用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进行地质资源管理和旅游业发展的规划3. 课程设计和安排3.1 课程设计本课程共分为以下几个章节:1.旅游地质学概述2.旅游地区的地质背景3.地震、火山和地质灾害对旅游业的影响4.风化和侵蚀对旅游景观的影响5.地质资源管理和保护6.旅游业的地质相关规划3.2 课程安排本课程为15周,每周2节课,每节课2.5小时,总共75个学时。

具体的课程安排如下:章节主题授课时间授课方式1 旅游地质学概述第一周至第二周课堂授课2 旅游地区的地质背景第三周至第四周课堂授课3 地震、火山和地质灾害对旅游业的影响第五周至第六周课堂授课4 风化和侵蚀对旅游景观的影响第七周至第八周课堂授课5 地质资源管理和保护第九周至第十周课堂授课6 旅游业的地质相关规划第十一周至第十五周课堂授课和实践教学注:第六章节的课堂授课将涵盖现场调研和案例研究。

4. 课程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课堂讲授:通过PPT、课件和视频讲解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课堂互动:通过提问、讨论和小组合作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参与和思考。

•实践教学:通过现场调研、案例分析和论文撰写等项目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和培养实践技能。

5. 课程评估方式本课程的评估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平时表现(20%):包括课堂参与、笔记和阅读报告等。

•期中考试(30%):包括选择题和简答题等。

•期末考试(40%):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论述题等。

•实践项目(10%):包括现场调研、案例分析和论文撰写等。

旅游地质学-1

旅游地质学-1
(科学考察)
激发旅游产生旅游动机的方法
1. 旅游客体
① 景点形、声、色的和谐美感 ② 设施的美观、实用、方便,以刺激旅游者的兴
趣爱好
2. 旅游媒体
① 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② 树立良好形象 ③ 传播媒介的宣传
2、旅游媒体 ——导游人员的心理要求
1. 知识结构的合理性 2. 兴趣广泛 3. 性格随和 4. 情感丰富 5. 思维敏捷
其地域分布规律 3. 控制与自然景观演化的促进 4. 能增加美感,强化意境
山岳
绝对高度在500m以上的称为山
峡谷
火山
水景旅游资源
❖ 有海洋水、河流水、湖沼和水库水、冰川水、 地下水等
❖ 淡水资源显得稀少与珍贵
风景河段
❖ 除长江、漓江、京杭大运河等开发,潜力很 大
❖ 开发着眼于:水质和河岸景色
人文旅游资源是人类历史与文化的结晶, 主要包括一国或一地区特有的民族风情、历 史古迹、旅游文化、城乡风光、旅游商品和 风味佳肴等。
人文旅游资源则多依附于自然旅游资源, 所以,通常在旅游资源中自然旅游资源,也 即地质旅游资源是重要基础。
自然旅游资源及功能
❖ 指自然条件和自然风光,即能使人们产生 美感的自然环境和物象的地域组合
旅游地质学
1. 旅游是人类高层次需要 2. 旅游成为时尚 3. 传播旅游和享受旅游 4. 地质资源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 普及地质知识,倡导旅游文化,保
护旅游地质环境
第一章 旅游地质学概述
1. 旅游地质学 2. 旅游的构成
➢ 旅游者 ➢ 旅游媒体 ➢ 旅游资源
3. 旅游地质资源
一、旅游地质学的涵义
人文旅游资源多依附于自然旅游资源 自然旅游资源以地质资源为其主体
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游客产生吸 引力、可以为发展旅游业所开发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 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旅游地质学教案

旅游地质学教案
教授思路:
简要回顾自然旅游资源类型,然后介绍各类自然旅游资源的成因。②在简要介绍各类自然旅游资源的成因的基础上,重点讲解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旅游资源景观。
教学方法和辅助手段:以多媒体讲授为主,辅以视频动画。
板书设计:正板反映重点内容,条理清楚;副板绘制示意图、简单表格及附加内容。
重点突出的方法:①强调②使用色笔③举例和演示。
教学目的:
《旅游地学》是当代大学生通识教育的公共基础课,它是将地质学与旅游学的结合在一起,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兴交叉学科之一。该课程重点介绍不同地质条件下旅游景观的特点、成因、分布规律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地质作用与旅游景观的关系,从成因层面上规律性地把握旅游景观的分布,欣赏不同旅游资源美学特征,探寻天、地、生、人的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联系。
难点的解决方法:①举常见的实例,设问,深入浅出;②使用多媒体课件。
师生互动:在新概念的引入、推导、分析和总结时注意及时地提出问题。
本章思考题和习题
1、地质作用的能量来源?
2、地下水的地质作用有哪些?
西安石油大学教案
课时:4
章节
第六章精美的地史珍品-宝玉石
知识点和分析方法
知识点: 基本概念:宝玉石学、天然有机宝石、人工宝石、拼合宝石。
西安石油大学教案
课时:4
章节
第四章自然旅游资源的地质环境
知识点和分析方法
知识点:①基本概念:地壳岩石圈、丘陵、平原、高原和盆地。分析方法:问题的引出,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影响因素,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重点
难点
地壳运动与构造阶段
地层与地质历史演化概况
要求掌握内容
大地构造运动与地学旅游资源的形成
教授思路,采用的教学方法和辅助手段,板书设计,重点如何突出,难点如何解决,师生互动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西安石油大学素质选修课大作业瀑布地质景观概述课程名称:旅游地质学学生姓名:XXX院(系):石油工程学院学号:********XXXX专业:油气储运专业一、瀑布的定义瀑布在地质学上叫跌水,即河水在流经断层、凹陷等地区时垂直地从高空跌落。

在河流的时段内,瀑布是一种暂时性的特征,它最终会消失。

侵蚀作用的速度取决于特定瀑布的高度、流量、有关岩石的类型与构造,以及其他一些因素。

二、瀑布的成因多姿多彩的瀑布是如何形成的呢?按照地学原理,地表上任何一种地貌单元,均是地球的内营力和外营力相互作用的产物。

所谓内营力,主要是指地球深部物质运动引起的地壳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

地壳运动又有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之分,岩浆活动则往往形成火山地貌。

所谓外营力是指起源于太阳能和重力能影响所产生的冰川、水流波浪和风力等的作用,其地质意义可归结为剥蚀作用、搬运作用和堆积作用三种。

瀑布的形成也是地球内、外营力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瀑布形成过程中,内营力起着重大的作用。

一种是由水平运动或垂直运动造成的断层或裂谷,为瀑布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此时若有溪流或江河流经断层或裂谷,则可形成瀑布。

如著名的黄河壶口瀑布就是这样形成的。

另一种形成瀑布的内营力是火山爆发过程,熔岩的漫溢将河道阻塞,使原来的河床形成一个新生的岩坎,河水由岩坎上翻跌而下,形成瀑布。

如黑龙江宁安县境内的吊水楼瀑布(又称境泊湖瀑布)就是这样形成。

外营力作用形成瀑布的机理是由水流对河底软、硬岩基岩的差别侵蚀造成的。

在两者出露处,硬岩层突露于易受侵蚀的软岩层之上成为陡崖,水流在此陡落形成瀑布。

我国大多数瀑布的形成都是缘于此因。

形成瀑布的动力若不仅只有水流的冲蚀,而且还有水流的溶蚀作用,则往往形成喀斯特瀑布。

这些瀑布发育于可溶性的碳酸盐岩地区,我国云南、贵州以及华南地区的瀑布,多半是这类喀斯特瀑布,而著名的黄果树瀑布就是它们代表。

喀斯特瀑布之中还有更为独特的一种类型,它并不露在地表之上,而是深藏在洞穴之内,称为暗瀑。

如贵州安顺龙宫的龙门飞瀑和浙江金华冰壶暗瀑等,均是著名的喀斯特暗瀑。

形成瀑布的第三种原因,是由河流的袭夺造成的。

所谓河流袭夺,指的是处于分水岭两侧的两条河流,其中侵蚀力较强、侵蚀较深的河流进行下切侵蚀,最终将另一侧那条河流的一部分袭夺过来,使之成为袭夺河流的支流。

由于袭夺河的下切程度大,河床高于被袭夺河流的河床,因此,在被袭夺河流汇入袭夺河时,往往产生跌水,形成袭夺瀑布,或称悬河瀑布。

瀑布的第四种成因是由于冰川的刨蚀作。

如庐山王家坡瀑布,就是发育在庐山王家坡冰川上的。

大约距今二三百万年的第四纪,现在庐山一带因气候寒冷而发育了大量冰川。

王家坡冰斗便是当时一个冰川悬谷。

后来随着气候变暖,庐山一带变成了现代的亚热带气候。

这样,王家坡古冰斗便成了一个积水潭——碧龙潭。

碧龙潭水外流时,翻崖跌入王家坡谷地时,便形成了王家坡瀑布。

此外,在一些地区,由于山崩或泥石流等阻塞了河流的通过,使河床之上形成一个拦水的石坎,水从石坎上跌落下来,便产生了瀑布。

但这种类型的瀑布并不常见。

三、瀑布的分类•据瀑布水流的高宽比例划分•垂帘型瀑布•细长型瀑布•据瀑布岩壁的倾斜角度划分•悬空型瀑布•垂直型瀑布•倾斜型瀑布•据瀑布有无跌水潭划分•有瀑潭型瀑布•无瀑潭型瀑布•据瀑布的水流与地层倾斜方向划分•逆斜型瀑布•水平型瀑布•顺斜型瀑布•无理型瀑布•据瀑布所在地形划分•名山瀑布•岩溶瀑布•火山瀑布•高原瀑布四、瀑布之最1、最高的瀑布世界上最高的瀑布是四川眉山市洪雅县瓦屋山境内的兰溪瀑布,它的高度是1055米。

2、流量最大的瀑布孔恩瀑布(Khone Falls)位于老挝占巴寨省湄公河段上.孔恩瀑布是老挝一大名瀑,占巴塞省南部临近柬埔寨边境边,离柬埔寨不远。

孔恩瀑布由两部分组成,西边的是桑法尼瀑布,地势较高,枯水时断流,东边的名为发芬瀑布(Phapheng Falls),是孔恩主瀑。

孔恩瀑布总宽9.0千米,落差15~24米 ,年均流量1.2万立方米/ 秒,号称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

3、声音最大的瀑布维多利亚瀑布位于非洲赞比西河中游,赞比亚与津巴布韦接壤处。

宽1,700多米(5,500多英尺),最高处108米(355英尺),为世界著名瀑布奇观之一。

198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4、最长的瀑布位于非洲的刚果(金)的刚果河的上游段,刚果河从高原突然坠落到平原,形成了世界上最长的瀑布--基桑加尼瀑布群。

5、最宽的瀑布伊瓜苏大瀑布是世界上最宽的瀑布,位于阿根廷与巴西边界上伊瓜苏河与巴拉那河合流点上游23公里处,为马蹄形瀑布,高82米,宽4公里。

198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6、落差最大的瀑布安赫尔瀑布是世界上最高的瀑布,丘伦河水从平顶高原奥扬特普伊山(Auyan-tepui)直流而下,宽150米,总落差979米(3122英尺),以离丘伦河谷地172米的分结晶岩平台为界,瀑布分为两级,而最长一级瀑布高807米(2648英尺)。

7、最大的人造瀑布桂林人造瀑布“九天银河”成为迄今世界最大的人造瀑布。

日前,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向桂林市授予证书,将桂林漓江大瀑布饭店的这条人造瀑布列入2002年大世界吉尼斯纪录。

“九天银河”人造瀑布位于桂林市中心广场南侧,东临漓江,南邻桂林山水奇景象鼻山,北望“南天一柱”独秀峰。

瀑布上部宽72米,下部宽75米,水流由45米高的屋顶沿83度的弧形玻璃幕墙,流泻到饭店二楼5.6米高处的水池后,再落入地面水池,每小时流量达2560立方米。

五、中国著名的瀑布1、壶口瀑布。

《书.禹贡》中只用八个字:“盖河漩涡,如一壶然。

”壶口瀑布的形象跃然纸上。

2、庐山瀑布庐山瀑布群的主要瀑布有:三叠泉瀑布、开先瀑布、石门涧瀑布、黄龙潭和乌龙潭瀑布、王家坡双瀑和玉帘泉瀑布等。

因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的名句为人熟知。

3、马岭河瀑布:中国最大瀑布群。

马岭河发源于乌蒙山脉,马岭河的瀑布飞泉有60余处。

4、流沙瀑布:最细腻的瀑布。

位于湘西的流沙瀑布落差达216米,据说居全国之冠。

从德夯镇出来,村寨小路步行前往流沙瀑5、九寨沟瀑布:最洁净的瀑布群.在九寨沟里,沿着水流步行是一种无比美妙的享受。

从箭竹海、熊猫海、五花海、孔雀河到珍珠滩,从皑皑的积雪到淙淙的溪水,从纷乱的瀑布到静守的湖泊,无论多么清纯的溪流走的也是如大江大河一样坎坷的生命之路,水的幸运和悲壮都裸露在大地。

6、镜泊湖瀑布:中国最大火山瀑布。

长久以来,镜泊湖呼啸奔腾的湖水漫过平滑的熔岩床面,从断层峭壁上飞泻而下,在丰水期时形成宽40米、落差20多米的大瀑布,它是中国最大的火山瀑布。

7、黄果树瀑布黄果树瀑布是白水河上最雄浑瑰丽的乐章,它将河水的缓游漫吟和欢跃奔腾奇妙地糅合在一起。

8、九龙漈瀑布:华东仅有的特大瀑布群。

位于福建省周宁县,距县城东南约14公里,瀑布总落差300多米,被誉为“福建第一”、“中国少有”,1987年被评为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

9、银练坠瀑布银练坠瀑布在天星桥景区内,离黄果树瀑布只有7公里。

天星桥是一个岩溶地貌公园,这里有很多小山,路是绕湖而过的,攀上一座石峰,才发现到对面的山峰去必然过一座形状独特的桥,它是天然形成的石桥,中间插着一块石头如流星坠落时碰巧构成,天星桥正是得名于此。

过了桥,就到了天星洞,洞里特别令人叫绝的是一片石笋群,酷似传说中的八仙,边上又有一泓浅水,故称“八仙过海”。

出洞之后,眼前是冒水潭,乱石丛由于高低不平,流水便有了瀑布的形态,众多小瀑布又构成壮丽的气势。

接着出现的就是银练坠瀑布了,几块巨岩犹如自然垂下的肩膀,让流水轻盈地漫过,缓缓地汇聚在深潭里。

岩石表面就像粗糙的皮肤,流水在上面形成了美丽的银色颗粒,因此整个景观就仿佛银练纷垂,其柔美风韵让人的心一下子软了几分。

10、德天瀑布:德天瀑布位于大新县归春河上游,距中越边境53号碑约50米,离自治区首府南宁市约208公里。

主体瀑布宽100米,纵深60米,落差70米,与越南的板约瀑布连为一体,瀑布总宽208米,是东南亚仅次于孔恩瀑布的第二大瀑布,也是世界第四大跨国瀑布。

五、具体实例的成因及保护壶口瀑布东濒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壶口镇,西临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壶口乡。

北距山西太原387千米;南距陕西西安449千米。

壶口瀑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

在水量大的夏季,壶口瀑布气势恢宏;而到了冬季,整个水面全部冰冻,结出罕见的巨大冰瀑。

壶口瀑布在漫长的地质岁月中位置是不断变化的,河水长年累月地对河床进行侵蚀,使瀑布不断向上游退移,这种现象在地貌学上被称为“溯源侵蚀”,也叫“向源侵蚀”。

而壶口瀑布就是因河流的溯源侵蚀形成的。

瀑布之所以形成并不断退移的原因有三点,其一是壶口瀑布当时形成的位置很可能是在大约距壶口60千米的韩城龙门,由于北东向的韩城大断裂拦腰通过河床,断层两盘的相对升降运动,使河床形成最初的陡坎,陡坎由较坚硬的灰绿色砂岩和泥页岩组成,从而为瀑布的形成创造了构造条件,随着流水落差逐渐增大以及新构造运动所形成的地壳抬升,流水切割侵蚀加剧,瀑布最终形成。

其二是因为黄河水的流量大,泥沙含量高,河流比降大,所以侵蚀能力强。

其三是瀑布围岩自身的机械强度低,细粒长石砂岩岩性较软,而夹层泥岩经不起冲蚀,往往泥岩被冲走,使上覆砂岩悬空极易因重力作用而垮塌。

再加上地壳运动中东西向、南北向两组垂直节理的切割,使砂岩形成棋盘格式构造,而导致失去岩层的横向拉力,极易被冲走。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瀑布已由龙门附近后退至今日的壶口,位置是不断向上游移动的。

据史料记载,河流溯源侵蚀的空前高速度曾达2m/年。

在最近的2700年间,这条瀑布已后退3000多米。

地质遗迹和地质景观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它不能仿造,更不可能再生,因此在地质公园的建设过程中,在对这些景观独特的地质遗迹进行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必须自始至终贯彻“以保护求利用,以利用促保护”和“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总原则,将人类的一切开发建设活动统一在可持续发展的意志下,以保护自然地质遗产的完整性和永续性。

具体到壶口瀑布地质遗迹资源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保护利用,则需要注意以下几个主要方面:1、对地质遗迹点进行专业化的分级管理,保持遗迹的自然属性不被破坏2、对壶口瀑布周围的地区进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3、合理调配黄河流域的各项用水,确保壶口瀑布正常的生态用水量4、深入挖掘景区的历史文化内涵,建设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5 、对地质公园实行统一管理,按市场化模式运作,进行管理创新六、参考资料1、壶口瀑布。

山西旅游政务网[引用日期2014-12-04]。

2、壶口瀑布地质遗迹资源及其保护发展策略。

新浪环保[引用日期2014-12-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