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和狮子教案

合集下载

《蚊子和狮子》教案

《蚊子和狮子》教案

《蚊子和狮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蚊子和狮子》的故事内容,了解蚊子和狮子的特点。

(2)能够运用词汇和句型描述蚊子和狮子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意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故事情节,理解蚊子和狮子的特点。

(2)运用词汇和句型描述蚊子和狮子的特点。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词汇和句型准确描述蚊子和狮子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蚊子和狮子》故事文本、多媒体教学设施、词汇卡片。

2. 教学环境:教室、多媒体教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蚊子和狮子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两种动物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呈现:讲述《蚊子和狮子》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容,掌握蚊子和狮子的特点。

3. 课堂活动:(1)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蚊子和狮子的特点,引导学生运用词汇和句型进行描述。

(2)小组展示:各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讨论成果,鼓励学生大胆表达。

4.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描述蚊子和狮子的特点。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蚊子和狮子的特点,提醒学生关注生态环境,增强环保意识。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复习《蚊子和狮子》的故事内容,巩固所学的词汇和句型。

(2)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动物,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描述它们的特点。

2. 拓展作业:六、教学评估1. 课堂观察: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表达能力以及是否能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描述蚊子和狮子的特点。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家庭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自我评估,反思自己在课堂学习和课后练习中的优点和不足。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反馈。

2023年蚊子和狮子教案8篇

2023年蚊子和狮子教案8篇

2023年蚊子和狮子教案8篇蚊子和狮子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故事情节,感悟人物形象,归纳寓意。

2、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3、学会把寓言与生活结合,指引正确的人生道路。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故事情节感悟人物形象,归纳寓意。

【教学难点】多角度概括寓意。

【教学设计】一、导入1、幻灯片1:寓言是智者的语言:以苏代用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成功劝说赵王退兵来说明用寓言来说理往往能取得极佳的效果。

2、回忆以前学过的寓言,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一下寓言的特点:寓言是一种短小精悍的__,往往用虚构的故事或者拟人的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

(板书:短小精悍虚构拟人寄寓哲理 )3、推荐一位专门讲寓言的智者伊索。

幻灯片2:伊索介绍。

4、揭示课题《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它们都选自古希腊著名的寓言集《伊索寓言》。

幻灯片3课题。

二、学习《赫耳墨斯和雕像者》1、整体感知:集体朗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认识赫耳墨斯。

学生介绍赫耳墨斯,分析赫耳墨斯形象。

幻灯片4:赫耳墨斯图像。

他父亲是宙斯,天上地位最高的神,传说赫耳墨斯多才多艺,是众神的使者,掌管商业、交通,首创字母、数字、天文学,发明古代的竖琴,并把种植橄榄树的技术传给人类。

引导:课文结尾说这个故事适用于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也就是说赫耳墨斯是这样一个人,我们同学同意课文的说法吗?2、研读讨论:刚才同学能从寓言情节入手分析得出自己对人物的感悟,非常好。

可是还有一些情节没有去体会。

默读课文,寻找新的发现。

⑴赫耳墨斯为什么先问宙斯雕像的价钱,而不直接问自己的价钱?⑵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这是一种怎样的笑?⑶幻灯片5:从赫耳墨斯下凡的目的看出他爱慕虚荣;从笑着问道看出他连宙斯、赫拉也看不起,妄自尊大;从他的想法更看出他自命不凡;而只能作个饶头的回答,则无异于给他一记当头棒喝,对他是个绝大的讽刺。

通过这样的故事情节,人物的缺点错误越来越明显了;而情节结尾的出乎意料,更造成了极强的讽刺效果。

蚊子和狮子的教案

蚊子和狮子的教案

蚊子和狮子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蚊子和狮子的生活习性和特点;2.掌握蚊子和狮子的基本知识和分类;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4.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蚊子的生活习性和特点1.蚊子的生活环境和分布;2.蚊子的生命周期和繁殖方式;3.蚊子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2. 狮子的生活习性和特点1.狮子的生活环境和分布;2.狮子的生命周期和繁殖方式;3.狮子的特点和行为习惯。

3. 蚊子和狮子的分类1.蚊子的分类;2.狮子的分类;3.蚊子和狮子的区别和联系。

4. 观察和实验1.观察蚊子和狮子的形态和特点;2.实验蚊子和狮子的生命周期和繁殖方式;3.实验蚊子和狮子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蚊子和狮子的生活习性和特点,让学生了解蚊子和狮子的基本知识和分类。

2.实验法:通过实验蚊子和狮子的生命周期和繁殖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蚊子和狮子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3.观察法:通过观察蚊子和狮子的形态和特点,让学生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4.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蚊子和狮子的形态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蚊子和狮子的基本知识和分类。

2. 讲授环节教师讲解蚊子和狮子的生活习性和特点,让学生了解蚊子和狮子的基本知识和分类。

3. 实验环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蚊子和狮子的生命周期和繁殖方式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蚊子和狮子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4. 观察环节教师组织学生观察蚊子和狮子的形态和特点,让学生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5. 合作学习环节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6. 总结环节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对蚊子和狮子的基本知识和分类有更深入的了解。

五、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正确描述蚊子和狮子的生活习性和特点;2.学生能够正确分类蚊子和狮子;3.学生能够正确实验蚊子和狮子的生命周期和繁殖方式;4.学生能够正确观察蚊子和狮子的形态和特点;5.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蚊子和狮子》教案教案

《蚊子和狮子》教案教案

《蚊子和狮子》教案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教材第五册第四单元的一篇寓言故事《蚊子和狮子》。

故事讲述了蚊子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战胜了强大的狮子,却因得意忘形而被蜘蛛网粘住,最终落得悲惨下场的道理。

详细内容包括:1. 熟悉生字词:蚊、狮、智、粘、悲惨等;2. 理解课文内容,分析寓言故事的寓意;3. 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正确认读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寓言故事的寓意;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3. 情感目标:教育学生谦虚谨慎,不要骄傲自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分析寓言故事的寓意,教育学生谦虚谨慎;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语文教材、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个关于骄傲的动物故事,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动物的结局;2. 讲解生字词,让学生正确认读;3. 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4. 分析课文,讲解寓言故事的寓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5. 例题讲解:选取一个类似的寓言故事,让学生分析寓意;6.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是如何看待骄傲的;8.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预告下节课内容。

六、板书设计1. 《蚊子和狮子》2. 主要内容:生字词:蚊、狮、智、粘、悲惨等;寓意:谦虚谨慎,不要骄傲自满;重点句子:蚊子战胜狮子,却被蜘蛛网粘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抄写生字词,并造句;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述寓言故事的寓意;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谦虚谨慎的理解。

2. 答案:(1)生字词抄写及造句略;(2)寓言故事的寓意:谦虚谨慎,不要骄傲自满;(3)对谦虚谨慎的理解: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寓言故事,提高阅读兴趣和能力。

《蚊子和狮子》 教学设计

《蚊子和狮子》 教学设计

《蚊子和狮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积累“较量、喇叭、凯歌”等词语。

了解寓言的特点,理解寓言的寓意。

培养学生概括、表达和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复述等方式,把握故事情节。

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培养创新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蚊子战胜狮子后得意忘形的心态,教育学生在取得成绩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培养学生敢于挑战权威、面对困难不屈服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寓言的寓意。

分析蚊子和狮子的形象特点。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寓言的寓意,培养创新思维。

三、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寓言的语言特点,感受故事的情节。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深入理解寓言的内涵。

3、讲授法讲解寓言的相关知识和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内容。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展示蚊子和狮子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说对它们的印象。

2、提问:如果蚊子和狮子相遇,会发生什么故事呢?(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重点讲解“较量、喇叭、凯歌”等词语。

(三)整体感知1、请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理清故事的情节发展:蚊子挑战狮子——蚊子战胜狮子——蚊子被蜘蛛网粘住。

(四)分析形象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蚊子和狮子分别具有怎样的特点?蚊子:小巧灵活、自信勇敢但又骄傲自满。

狮子:强大威猛但骄傲自大、轻视对手。

2、让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并进行朗读。

(五)探究寓意1、引导学生思考: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归纳:再强大的人也可能有弱点,再弱小的人也可能有优点,要善于发现自己和对手的优缺点。

胜利时不能骄傲自满,否则可能会遭遇失败。

(六)拓展延伸1、让学生想象:假如蚊子没有被蜘蛛网粘住,它又会怎样?2、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培养创新思维。

(七)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寓言的特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寓意。

《蚊子和狮子》教案教案

《蚊子和狮子》教案教案

《蚊子和狮子》教案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教材第七单元寓言故事章节,《蚊子和狮子》。

该文通过讲述蚊子和狮子的故事,揭示了自信与谦卑的重要性。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寓意;学习寓言故事的写作特点;提高朗读、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能够复述故事情节,把握故事寓意。

2. 学习寓言故事的写作特点,培养写作能力。

3. 提高朗读、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培养谦卑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故事寓意,学习寓言故事的写作特点。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故事中领悟到自信与谦卑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蚊子与狮子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体会故事寓意。

3. 课堂讲解:a. 分析课文结构,讲解寓言故事的写作特点。

b. 讲解故事中蚊子和狮子的形象特点,引导学生领悟自信与谦卑的重要性。

4. 例题讲解:以课文中的句子为例,讲解如何运用修辞手法提高写作质量。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例题,仿写句子,提高写作能力。

6. 朗读指导: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

7.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故事寓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板书设计1. 《蚊子和狮子》2. 主要内容:a. 寓言故事简介b. 故事寓意:自信与谦卑c. 写作特点:生动形象、寓意深刻3. 结构分析:a. 起因:蚊子挑战狮子b. 经过:蚊子利用智慧战胜狮子c. 结果:蚊子因骄傲自大而失败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复述故事情节,用自己的话概括故事寓意。

b. 仿写一个寓言故事,要求运用本节课所学的写作特点。

2. 答案:a. 故事寓意:自信与谦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及时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a. 鼓励学生阅读其他寓言故事,提高阅读兴趣。

《蚊子和狮子》教案

《蚊子和狮子》教案

《蚊子和狮子》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教材第五册第七单元,详细内容为《蚊子和狮子》的故事。

该故事源自古希腊寓言家伊索的寓言,讲述了一只蚊子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战胜了强大的狮子,却又被蜘蛛所捕获的故事。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把握故事寓意;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明白骄兵必败、谦虚谨慎的道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故事寓意,学会生字词。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生活中的寓言故事,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并找出生字词。

3. 合作交流学生分小组讨论,共同解决生字词问题,并探讨故事寓意。

4.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典型例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蚊子和狮子》2. 板书内容:生字词故事梗概寓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造句,运用本节课所学生字词。

阐述故事寓意。

2. 答案:故事复述:略造句:略寓意:骄兵必败,谦虚谨慎。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加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寓言故事,提高阅读兴趣。

开展寓言故事演讲比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的寓言故事,学以致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部分,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把握故事寓意;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蚊子和狮子》(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蚊子和狮子》(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蚊子和狮子》(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蚊子和狮子》(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1《蚊子和狮子》(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蚊子和狮子》是一篇民间故事,讲述了小小的蚊子如何利用自己的聪明和勇气战胜了强大的狮子的故事,寓意着“勇气和智慧胜过力量”的道理。

这篇故事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读写能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蚊子和狮子》的故事情节,理解寓意,通过情节分析,帮助学生发现勇气和智慧的力量。

2. 让学生借由这个故事认识到,不论个体的大小或者是弱或是强,只要有智慧、决心和勇气,就可以战胜困难,克服挑战。

3.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内容:1. 教师通过故事娓娓道来,向学生讲述《蚊子和狮子》的内容,引导学生记忆主要情节,中心思想和寓意。

2. 分组讨论并总结故事的主人公、故事背景、情节发展、故事结局以及寓意。

3. 小组分享讨论结果。

4. 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话,写一篇感想,总结故事的主旨和启示。

教学方法:1. 教师讲述法2. 小组讨论法3. 分组分享法4. 读书笔记四、教学过程1.教师导入用根据情境设计的口语表演活跃课堂气氛,引入故事主题和情境,让学生在参与中愉悦和感受。

2. 教师讲述听取学生对蚊子和狮子两个角色的印象,教师通过故事娓娓道来,向学生讲述《蚊子和狮子》的内容,并引导学生记忆主要情节和中心思想。

3. 小组讨论并总结故事主要内容学生分成多个小组,讨论故事中的主人公、故事背景、情节发展、故事结局以及寓意。

用课程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在同学之间分享不同的看法,扩大学生的思维视野,提高个人思考能力和交际能力。

4. 分组讨论结果分享每个小组都介绍他们的总结和结论,课堂上讨论和比较不同的看法,并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思考故事的意义和寓意。

5. 阅读和课堂讨论教师要求学生进行阅读,同时用笔记记录下自己读到的实用且有意思的句子。

《蚊子和狮子》教案

《蚊子和狮子》教案

《蚊子和狮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蚊子和狮子》的主要内容,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

(2)能够运用汉语拼音正确读写“蚊子、狮子、森林、神气活现”等词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学会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等方法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良好情感。

(2)懂得骄傲自满会导致失败,要谦虚谨慎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的教育意义。

(2)学会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等方法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2. 教学难点:(1)词语的正确运用和理解。

(2)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蚊子和狮子的性格特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图片展示:蚊子和狮子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特点。

(2)简要介绍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

(3)学生讨论:蚊子和狮子分别代表了什么性格特点?3. 分析讨论(1)引导学生通过课文描述,分析蚊子和狮子的性格特点。

(2)讨论蚊子和狮子的结局,引导学生明白骄傲自满会导致失败的道理。

四、课堂练习1. 词语填空:(1)蚊子飞到森林里,感到非常____。

(神气活现)(2)狮子看到蚊子,显得很____。

(惊讶)2. 课后作业(1)根据课文内容,续写故事。

(2)观察身边的同学或朋友,用神态、动作等方法表现他们的性格特点。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课文《蚊子和狮子》,学生能够理解故事情节,分析蚊子和狮子的性格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但在词语运用和理解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

要引导学生将课文中的道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谦虚谨慎的品质。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朗读课文,正确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伊索寓言蚊子和狮子优秀教案设计

伊索寓言蚊子和狮子优秀教案设计

伊索寓言《蚊子和狮子》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蚊子和狮子》的故事内容,把握故事的主要情节。

(2)能够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伊索寓言的兴趣和喜爱,了解寓言的特点。

(2)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智慧,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伊索寓言《蚊子和狮子》2.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故事背景、分析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2. 互动式教学: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故事内容。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伊索寓言及其特点,引发学生兴趣。

2. 阅读故事:学生自读《蚊子和狮子》,理解故事内容。

3. 讲解与分析:讲解故事背景,分析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智慧。

4.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故事中的寓意和启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5.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表演,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故事寓意,反思自己在生活中的行为和态度。

五、课后作业:1. 根据故事内容,绘制一幅寓意深刻的插图。

2. 写一篇短文,阐述自己对故事寓意的理解和感受。

3. 推荐一本自己喜欢的伊索寓言故事书,并简要介绍其内容和特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发言和互动,评估他们的积极参与程度。

2. 故事理解: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蚊子和狮子》故事内容的理解程度。

3. 表达能力:通过角色扮演和写作作业,评估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4. 寓意反思: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故事寓意的理解和感受。

《蚊子和狮子》教案

《蚊子和狮子》教案

《蚊子和狮子》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自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课《蚊子和狮子》。

本课主要讲述了蚊子凭借自己的优势轻敌思想,最终被蜘蛛网粘住的寓言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明白不可轻视他人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蚊子因为骄傲自大、轻敌思想而失败的道理,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难点:理解蚊子失败的原因,懂得不可轻视他人的道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课文课件。

2. 学具:课本、练习册、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蚊子和狮子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蚊子和狮子吗?它们之间有什么故事呢?”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

2. 自主学习(10分钟)a. 蚊子为什么会失败?b. 蚊子失败后,蜘蛛网有什么想法?3. 合作交流(10分钟)4. 课堂讲解(10分钟)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蚊子失败的原因是骄傲自大、轻敌思想。

讲解过程中,结合课文示例,让学生明白不可轻视他人的道理。

5.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教师批改并讲解答案。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蚊子和狮子优点:轻盈、敏捷、勇敢缺点:骄傲、轻敌、自大教训:不可轻视他人,要谦虚谨慎七、作业设计a. 蚊子为什么会失败?b. 蚊子失败后,蜘蛛网有什么想法?c. 我们应该从蚊子的失败中吸取什么教训?2. 答案:a. 蚊子失败的原因是骄傲自大、轻敌思想。

b. 蚊子失败后,蜘蛛网觉得蚊子也不过如此,自信心增强。

c. 我们应该从蚊子的失败中吸取教训,不可轻视他人,要谦虚谨慎。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述蚊子和狮子的故事,让学生明白了不可轻视他人的道理。

《蚊子和狮子》教学设计及反思

《蚊子和狮子》教学设计及反思

《蚊子和狮子》教学设计及反思一、背景介绍《蚊子和狮子》是一则寓言故事,源于非洲。

这个故事向人们传达了“勇敢、智慧和诚实”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了解和理解这个寓言故事的背景和故事内容。

•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过程第一步:导入新知识1.展示《蚊子和狮子》故事的封面,简单介绍故事的背景。

2.让学生叙述他们了解的寓言故事,为后面的讲述做铺垫。

3.教师讲解本次课重点内容以及相关概念。

第二步:故事阅读和讲解1.教师分段朗读故事内容,并安排学生跟读。

在阅读中,重点介绍文中的生词和难点。

2.让学生回答故事中出现的问题,如:“为什么蚊子没有跟着狮子走?”、“蚊子最后是怎样帮助狮子的?”等等。

第三步:探究故事中的寓意1.让学生根据故事内容,探究故事的寓意,并思考如何将故事中的寓意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2.教师辅导学生对故事内容进行分析,解读故事的内涵,让学生理解故事中教育人们的道理。

第四步:小组讨论和写作1.将学生分成小组,自由讨论故事中所传达的道理,并撰写小组讨论记录。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讲述故事,并将自己的感想和体会写在下面。

四、教学反思在这节课上,我们通过教师讲解、学生阅读、思考和写作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寓言故事《蚊子和狮子》的核心内容和教育意义,同时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

教师在讲解故事的同时,针对学生在文化和语言背景上的差异,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写作,让学生有机会进行实际应用和实践训练,从而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蚊子和狮子》教案三篇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蚊子和狮子》教案三篇

【导语】《蚊⼦和狮⼦》是⼀篇篇幅短孝情节明晰的经典寓⾔。

⽆忧考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篇⼀ 教学⽬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寓⾔以⼩见⼤、含意深刻的特点。

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中动物们富有表现⼒的语⾔、动作,体味寓⾔的含义。

过程与⽅法:通过启发、分⾓⾊朗诵、讨论等多种⽅法相结合。

情感与态度:了解两则寓⾔所蕴含的深刻寓意,学习做⼈的道理。

教学过程: ⼀、课⽂导⼊: 1、交流:以前学过哪些寓⾔?是怎样学习寓⾔的?你还知道哪些的寓⾔作家? (让学⽣知道,学习寓⾔了解寓⾔故事,懂得其中讲的道理。

) 2、揭⽰单元主题“⼩故事,⼤智慧”,明确:本单元通过短⼩的寓⾔故事,来说明⼀些深刻的道理。

⼆、简介寓⾔: 寓⾔是⼀种⽂学体裁。

它是⼀种隐含有劝喻或讽刺意义的故事。

寓——寄托,即把作者的思想寄寓在⼀个故事⾥,让⼈们从中领悟到⼀定的道理,获得⼀些教训。

我国古代尤其是先秦时期的寓⾔创作成就很⾼,许多寓⾔故事流传⾄今。

古希腊的伊索、17世纪法国的拉封丹、18世纪德国的莱⾟、19世纪*的克雷洛夫四位享有盛名的寓⾔⼤师被称为“世界四⼤寓⾔家”。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克雷洛夫和伊索的寓⾔。

三、《受宠的象》 (⼀)散读《受宠的象》,整体把握。

这则寓⾔讲了⼀个什么故事? (⼆)品味语句,理解课⽂。

1、分⾓⾊朗读课⽂,圈画出描写这些动物动作、神态、语⾔的关键词语。

如:“它的尾巴轻轻地摇动着哩”通过动作写出了狐狸的得意之⾊。

“插嘴”写出了熊的急不可耐。

“或者可能”“也许”表现出公⽜的貌似谦虚。

“难道”这⼀反问句写出了驴⼦的⽓势汹汹。

2、体会故事中这些旁观者对象获得恩宠后的⼼理和态度。

明确:象得到恩宠,⼤家都觉得奇怪,因为⼤象在它们眼中⼀⽆是处。

狐狸以“尾巴”媚⼈,所以它议论的是“象尾”;熊以“脚掌”,所以它议论的是“象脚”;公⽜以“⽜⾓”取胜,所以它议论的是“象⽛”;⽑驴以“⽿朵”见长,所以它议论的是“象⽿”。

第22课《寓言四则:蚊子和狮子》教案

第22课《寓言四则:蚊子和狮子》教案
举例:《蚊子和狮子》中,蚊子勇敢挑战狮子,却因得意忘形而被蜘蛛捕获。这个故事强调了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
2.教学难点
-寓意的深入理解:学生容易理解故事表面情节,但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故事背后的寓意,联系实际生活。
-修辞手法的运用:学生需要学会在写作中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难点在于如何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
-小组合作与分享:在小组合作创作寓言故事时,如何协调组内意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如何在班级分享作品,进行有效评价。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寓言故事,提出自己的见解,难点在于如何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
举例:在分析蚊子与狮子的性格特点时,学生需要理解蚊子勇敢但过于骄傲,狮子虽然强大但过于自信,这些都是故事中的难点内容。教师需要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这些难点。在创作实践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如何运用修辞手法,使故事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突破写作难点。
-故事内容的理解:学生需要掌握《蚊子和狮子》的故事情节,理解寓言的主题思想,从中汲取人生智慧。
-人物形象分析:学会分析蚊子和狮子两个角色的性格特点,理解作者如何通过对比塑造形象,表达寓意。
-寓言写作特点:掌握寓言故事的基本结构,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创作实践: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小组合作创作一则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
4.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创作一则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
教学内容读兴趣和文学素养。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文化素养:通过学习《蚊子和狮子》,使学生了解寓言文学的特点,感受寓言故事的魅力,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2.培养思维品质:引导学生分析寓言中的人物形象和寓意,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蚊子和狮子优秀教案

蚊子和狮子优秀教案

蚊子和狮子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9课《蚊子和狮子》。

本课主要讲述了蚊子在狮子面前夸下海口,被蜘蛛消灭的故事。

故事通过蚊子和狮子的对话,揭示了骄傲自大、轻敌的思想会导致失败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了解蚊子和狮子的性格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会课文中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骄傲自大、轻敌的思想会导致失败,培养谦虚、谨慎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了解蚊子和狮子的性格特点。

难点:学会课文中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懂得骄傲自大、轻敌的思想会导致失败,培养谦虚、谨慎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课文朗读录音。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盒。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内容。

提问:同学们,你们听完课文朗读后,觉得蚊子和狮子分别是什么样子的动物?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疑问。

3. 合作交流(10分钟)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例题,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分析。

例题:蚊子为什么会被蜘蛛消灭?5.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批改练习题,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蚊子和狮子骄傲自大、轻敌→ 失败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第19课《蚊子和狮子》的练习题。

2. 写一篇关于蚊子和狮子的故事,可以是续写、改编或想象创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例题讲解等形式,让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蚊子和狮子》教案

《蚊子和狮子》教案

《蚊子和狮子》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教材第五册第四单元,详细内容为《蚊子和狮子》。

该篇文章主要通过讲述蚊子和狮子的故事,教育学生明白自信和谦虚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故事寓意。

2. 学会本课生词,并能正确书写。

3. 培养学生自信、谦虚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寓意。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故事中领悟自信和谦虚的辩证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蚊子与狮子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这两种动物的认知,进而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并找出自己认为重要的生词和句子。

3. 课堂讲解(1)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文章结构,讲解生词、短语。

(2)讲解故事内容,引导学生体会故事寓意。

4. 例题讲解(1)找出文章中表现蚊子自信的句子。

(2)分析文章中狮子失败的原因。

5. 随堂练习(1)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2)谈谈自己对自信和谦虚的认识。

6. 小组讨论六、板书设计1. 文章《蚊子和狮子》2. 生词:谦虚、自信、辩证关系3. 故事寓意:自信与谦虚的辩证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内容。

(2)谈谈你对自信和谦虚的认识,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

2. 答案:(1)文章讲述了一只蚊子通过自信和聪明才智战胜了狮子,但后来因为过于自信而被蜘蛛捕捉的故事。

(2)示例:我认为自信和谦虚是相辅相成的。

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有自信,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但同时,也要保持谦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不断努力,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引导学生理解自信与谦虚的辩证关系,教学效果较好。

但在讲解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理解程度,适时调整教学节奏。

2. 拓展延伸:(1)让学生收集关于自信和谦虚的名言警句,进行分享。

《蚊子和狮子》教案

《蚊子和狮子》教案

《蚊子和狮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蚊子和狮子》的主要内容,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3)运用想象力,描绘故事中的场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角色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

(3)学会与他人合作,进行讨论和交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教育学生要有自知之明,学会谦虚。

(3)引导学生学会面对挫折,勇敢面对困难。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 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3. 人物性格特点的把握。

三、教学难点:1. 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

2. 学生如何运用想象力进行创意描绘。

3. 学生如何从故事中领悟道理。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

2. 相关图片或动画资源。

3. 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动画资源,引导学生关注蚊子和狮子这两种动物。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蚊子和狮子在故事中的角色。

2. 学习课文:(1)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故事情节的发展。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掌握。

(3)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书写。

3. 分析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蚊子和狮子的性格特点。

(2)学生讨论蚊子和狮子在故事中的表现,总结他们的优点和不足。

(3)教师总结,强调自知之明、谦虚待人的重要性。

4. 创意描绘:(1)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描绘故事中的场景。

(2)学生分享自己的创意描绘,互相交流。

5. 领悟道理:(1)教师引导学生从故事中领悟道理。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进行讨论和交流。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保护生态环境、自知之明、谦虚待人和勇敢面对困难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1)抄写生字词。

(2)课后阅读相关故事,下周分享。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合作情况。

《蚊子和狮子》教案(精选8篇)

《蚊子和狮子》教案(精选8篇)

《蚊子和狮子》教案(精选8篇)《蚊子和狮子》篇1语文基础知识积累目标:进一步了解寓言的相关知识。

口语交际训练的设计目标:揣摩人物心理,转换言表达。

阅读需要突破的核心问题目标:怎么理解蚊子可以打败强大的狮子,却死在不值一提的蜘蛛手里?写作训练的借鉴目标:用传神的语言、动作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二、沉浸文本,整体感知请学生散读课文,思考:这篇寓言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学生概述故事内容。

三、体验文本,品味语句,理解课文1、请学生再读课文,圈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2、请学生站起来说出喜欢哪句句子,为大家有感情地朗读后,解释为什么喜欢这句话。

重点品味的内容:蚊子的语言、动作描写部分。

*分析品味课文过程中涉及的需要深入讨论、理解的问题:1小小的蚊子为何能战胜强大的狮子?2挑战前、获胜后蚊子都吹响了他的小喇叭,这两次的心情分别如何?3和狮子比较,蜘蛛是多么的不值一提,可蚊子为何却命丧其手?4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3、全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四、适当地穿插口语交际设计“当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如果你就是那只“小小的蜘蛛”,你想要对这只“阴沟里栽了船”的蚊子说什么?五、延伸体会寓意1、我们生活中有蚊子这样的人吗?你们在学习生活有过蚊子的表现吗?2、你能再讲一个寓言故事,对我们的学习、生活有一定的警示作用吗?六、质疑教材故事讲的是蚊子和狮子的故事,蚊子被蜘蛛吃了,故事也就结束了,为什么课文又加了第二段和故事情节“无关”的内容?简单介绍寓言的结构特点:大部分寓言第一段讲述一个故事,第二段则说明其中蕴含的道理。

前面为记叙,后面是议论。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一个寓言可分为身体和灵魂两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们的教训好比是灵魂。

” 但并不是所有的寓言都是这种结构。

七、教学建议:教师可带领学生排演,引导学生通过表演来体会蚊子的心理,分析蚊子被蜘蛛消灭的原因,从而明确寓意。

《蚊子和狮子》 教学设计

《蚊子和狮子》 教学设计

《蚊子和狮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积累文中的生字词,了解寓言的特点。

能够准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和分析,概括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寓言的寓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从寓言中领悟到做人的道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寓言的内容,概括故事情节。

分析蚊子和狮子的形象,领悟寓言的寓意。

2、教学难点深入理解寓言的寓意,并能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提问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简单的寓言故事,如《龟兔赛跑》,引起学生对寓言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蚊子和狮子》。

(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解决。

2、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重点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理解。

3、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语调、停顿等。

4、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三)整体感知1、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寓言的主要内容。

(蚊子战胜了狮子,却被蜘蛛网粘住了。

)2、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结构。

(故事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蚊子战胜狮子,第二部分是蚊子被蜘蛛网粘住。

)(四)精读课文1、分析蚊子的形象蚊子在与狮子战斗前说了什么?(“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

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

我比你强得多。

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从蚊子的话中可以看出蚊子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自信、勇敢、聪明)蚊子在与狮子战斗时是怎么做的?(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

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

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

)从蚊子的战斗过程中可以看出蚊子具有怎样的特点?(灵活、机智)2、分析狮子的形象狮子在与蚊子战斗前有怎样的表现?(狮子很骄傲,根本不把蚊子放在眼里。

《蚊子和狮子》教案精选

《蚊子和狮子》教案精选

《蚊子和狮子》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教材第五册,第九单元,具体内容为《蚊子和狮子》。

该篇文章主要通过讲述蚊子和狮子的故事,教育学生明白弱小也能战胜强大,自信与智慧的力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章的字词、句型及语法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使学生通过故事理解自信、智慧的重要性,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表达、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文章寓意及道理的理解。

教学重点:字词、句型及语法知识的掌握;故事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蚊子和狮子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两者之间的关系,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了解故事梗概。

过程细节: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了解故事内容。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疑问。

3.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文章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

过程细节:教师通过PPT展示文章重点词语、句型,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分析文章寓意,教育学生自信、智慧的重要性。

4. 例题讲解:讲解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过程细节: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进行讲解,指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5.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

过程细节: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疑问。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文章寓意,分享感悟。

过程细节: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强调文章重点、难点。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蚊子和狮子》2. 内容:重点词语:骄傲、智慧、自信、胜利句型:虽然……但是……文章寓意:弱小也能战胜强大,自信与智慧的力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寓意。

(2)结合文章,谈谈你对自信、智慧的认识。

2. 答案:(1)文章寓意:弱小也能战胜强大,自信与智慧的力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对自信、智慧的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蚊子与狮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有关寓言得基本知识,了解伊索及《伊索寓言》。

2、学会分析寓言得故事情节,能用自己得话概括寓意。

3、学习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与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会分析寓言得故事情节,能用自己得话概括寓意
2、学习编写寓言
一、导入
瞧图片,猜成语。

今天,让我们把目光投向五彩斑斓得世界文化长廊,去领略一下世界《伊索寓言》得美好。

二、简介与本文有关得知识
1、寓言及其特点:
寓言,用假托得故事寄寓意味深长得道理,给人以启示。

大多篇幅简短,主人公可以就是人,或拟人化得生物、非生物。

主题多就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使深奥得道理从简单得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得哲理性与讽刺性。

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与拟人等表现手法。

2、简介伊索:
伊索,公元前6世纪得希腊寓言家。

奴隶出身,她善于讲寓言故事,用这些来讽刺权贵,最后遭到杀害。

她得寓言经过加工,成为《伊索寓言》,流传于世。

《伊索寓言》故事短小精悍,描写形象生动,语言简洁朴素,富有幽默得特点。

三、朗读寓言,感知故事
分角色朗读课文:
通过分角色朗读,朗读时请注意语气、带上动作,让同学们一边瞧一边听,更好地熟悉寓言内容,感知文中三种不同动物得形象。

四、分析品味课文(请君对学)
1、蚊子为什么能打败狮子?(方法指导:可以从她们得语言与动作描写入手分析)
智谋得当,轻便灵活,抓住狮子得弱点――以已之长克敌之短。

2、蚊子为什么会败给蜘蛛?
在文中哪里瞧得出她骄傲、得意忘形(“吹”、“唱”动作描写)
3、寓意:诫人讽刺了那些取得一些成绩得意忘形得人,由于忽视自己得短处,势必要被小人物打败。

告们不要被暂时得胜利冲昏头脑,应谨慎行事。

三、大胆想象、完成创作(任选其一)
1、给开头,写寓言:
老鹰在天空展翅翱翔,被正在沙滩上晒太阳得乌龟瞧见了,她也渴望飞翔……
……便请求鹰教她飞行。

鹰劝告她,说她不能飞行。

可乌龟再三恳求,鹰便抓住她,飞到高空,然后将她松开。

乌龟落在岩石上,被摔得粉身碎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那些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得人必将失败。

2、给题目,写寓言:
嘴与眼睛得对话;树与斧子;蜜蜂与苍蝇
一个人来到森林里,请求树给她一根木做斧子柄。

树答应了她得请求,给她一根小树枝。

她用小树枝做成了斧子柄,完好得装在斧子上,斧子上,接着抡起斧子砍起树来。

她很快就砍倒了森林中最贵重得大树。

一棵老橡树悲伤地瞧着同伴被砍毁,无能为力,她对身旁得柏树说:“我们就是自己先葬送了自己。

如果我们不给她那根小树枝,她就无法砍伐我们,也许我们能永久地站立在这里。

”这就是说我们不能帮助对自己造成威胁得对象,那怕就是一个小小得帮助。

3、给寓意写寓言:
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团结。

从前,人得每只手都有五个兄弟--大哥(大拇指)、二哥(食指)、三哥(中指)、四弟、(无名指)、五弟(小指)。

她们都有各自得分工,尽职尽责团结得生活在手上。

可就是时间一长,她们得思想都发生了微妙得变化,都认为自己得本领最大。

最终矛盾激化,一场不可避免得争吵发生了。

大哥说:“我天天带领着您们早出晚归,辛勤得为手服务,我得本领最大。

”二哥说:“您分配不均有失职之处,出了事都就是我给您顶着,我得本领最大。

”三哥一把鼻涕一把泪得哭诉:“您们都把脏活累活压在我得身上,美其名我得身材修长体格健美。

”四弟尖着嗓子插嘴道:“那就是您自找。

瞧我管理得外交处那可就是顶呱呱,我得本领最大。

”五弟也争吵着说她得本领最大。

她们激烈得争吵,谁也不让谁。

这时人说话了:“要不您们比比谁能拿起地上得球,谁得本领就最大。

”于就是,她们争先恐后得去拿球,可就是,不管怎么努力就就是拿不起那个球。

人说:“您们一起拿试试。

”她们走在一起轻轻一拿,球就很轻松得拿了起来。

她们终于明白,团结就就是力量。

四、课堂小结
•这堂课我得收获:
•这堂课我得遗憾:
•这堂课我得感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