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安全科学技术回顾与展望(一)实用版

合集下载

世界百年技术创新的回顾与展望

世界百年技术创新的回顾与展望

百年技术创新的回顾与展望□路甬祥回顾己经过去的20世纪,考察纵贯100年来技术创新的历史轨迹,分析它给予生产力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所带来的巨大贡献,以及种种矛盾与新的挑战,展望21世纪技术发展的大趋势及将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进人20世纪,人类在技术领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创新成就:在合成化工、能源与环保、材料与先进制造、航空航天、微电子与光电子、自动控制、计算机与通讯网络、科学仪器与生物医学工程、纳米技术与微机电系统等领域中,高新技术创新层出不穷,成为推动生产力空前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促进了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缩小了三大差别,影响了人类社会的组织结构、人类的思维模式和观念,为人类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提供了新的工具、方法与手段,使人类社会发生了空前的变化与进步。

(一)现代技术的创新与解放拓展了人类的体力和脑力。

人类的体力和脑力一般是通过创造和使用工具发挥作用的,生产工具进步的标志一般由制作工具的材料、结构、动力以及动力传递与控制这四个因素所决定,其中尤以动力传递与控制因最为重要。

从17世纪的产业革命开始,手工工具被机器所取代,人、畜、水力被蒸汽机动力所替代。

电力技术革命发生之后,结构复杂庞大的蒸汽机与机械传动机构被汽轮机、发电机与电动机所取代,从而使得动力机械和工作机器在结构、动力传递等方面发生了一场新的革命。

20世纪下半叶以来,以微电子、半导体、集成电路光标志的现代电子技术革命,更使机器的整体结构与控制部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首先是程序控制机床与自动生产线,接着是生产过程采用电脑控制的柔性自动生产线与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智能化机器人的出现以及机电一体化产品所形成的智能化的机器体系,实现了用机器(计算机)代替人对机器的操纵与控制,计算机进人到生产、生活和社会的管理领域,解放和拓展了人类的体力和脑力。

各种家用电器的发明与普及、力、公自动化和弹性工时制的实现等,不但使人类摆脱了繁重的体力劳动,甚至一部分脑力劳动也已经被机器所替代,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使人类有更多的自由从事学习、创造与休息,引发了社会生产力新的革命,推动了人类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结构的变更,促进了人类文明进步。

安全科学技术体系—世纪科学之春

安全科学技术体系—世纪科学之春

安全科学技术体系—世纪科学之春近年来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快,科技的进步也日新月异。

在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里,安全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为了保障人们的安全,科技领域不断探索创新,逐渐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安全科学技术体系。

安全科学技术体系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体生命安全,包括生命安全的保障和预防疾病的技术研究;二是财产安全,包括防火、防盗、防爆等技术研究;三是环境安全,包括环保、食品安全等技术研究;四是信息安全,包括网络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等技术研究。

在人体生命安全方面,医学科技为人类的健康保驾护航。

医学科技的创新使得医疗设备越来越智能化,疾病的防治和病人的康复都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例如,智能医疗设备能够及时监测病人的身体状况,给出相应的治疗建议;而生物技术的发展让各种疑难杂症有了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此外,现代安全科学技术的应用使得工业和交通行业的危险系数降低了不少,人们的生命安全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障。

财产安全是人们极为关注的问题,对此,各种先进技术被研究出来,旨在为人们的财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防火、防盗、防爆等技术的应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保障水平。

例如,防火门、智能锁和监控系统等技术,变得越来越成熟,使得各种财产得到了更好的保护。

环境安全则是人们生存的基础,也是当代科学研究领域的重点之一。

现代环保技术得以广泛应用,严苛的环境标准使得人们的日常生活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同时,食品安全也是一大关切的问题,人们对于食品质量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针对此问题,各种先进技术研发不断推进,例如物联网技术和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让食品品控变得更加严格和高效。

最后,信息安全也是当前社会中比较重要的方面之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人们越来越关心个人隐私和信息的安全。

各种恶意程序、网络诈骗和数据泄露等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而各种先进的信息安全技术,例如加密技术和防火墙系统,则能够保障用户的个人信息和数据安全。

总之,随着科技的发展,安全科学技术体系在不断的更新和完善中,从而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更为全面与深度的保障。

世纪安全科学技术回顾与展望 罗云(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实用版

世纪安全科学技术回顾与展望 罗云(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实用版

YF-ED-J9478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世纪安全科学技术回顾与展望罗云(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实用Management Of Personal, Equipment And Product Safety In Daily Work, So The Labor Process Can Be Carried Out Under Material Conditions And Work Order That Meet Safety Requirements.(示范文稿)二零XX年XX月XX日世纪安全科学技术回顾与展望罗云(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实用版提示:该安全管理文档适合使用于日常工作中人身安全、设备和产品安全,以及交通运输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

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在20世纪即逝,新世纪曙光即现之际,站在世纪之交、千年之交的门槛上,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当代百年人类安全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同时,也对21世纪未来的安全科学技术充满期待和畅想。

从安全立法到安全管理,从安全技术到安全工程,从安全科学到安全文化......,人们期盼着安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壮大,从而在安全生产和安全生活方面服务于人类、造福于人类。

在20世纪,我们看到了人类冲破“亡羊补牢”的陈旧观念和改变了仅凭经验应付的低效手段,创造了全新的安全科学理念、思想、观点和方法,给予人类安全生产与安全生活的知识、策略、行为准则与规范,以及生产与生活事故的防范技术与手段,通过把人类“事故忧患”的颓废情绪变为安全科学的缜密;把社会的“生存危机”的自扰认知变为实现平安康乐的动力,最终创造人类安全生产和安全生存的安康世界。

这一切靠的是科学的安全理论与策略、高超的安全工程和技术、有效的安全立法及管理。

即将到来的21世纪将是一个充满希望与光明的时代,人类文明史将要揭开一个新的千年。

安全防范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安全防范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安全防范技术的发展及应用自从计算机应用于社会生活以来,网络安全问题就一直是各国政府、企业、个人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以及黑客技术的不断革新,安全防范技术已经成为信息科技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就安全防范技术的发展历程、主要应用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做一详细阐述。

一、安全防范技术的发展历程1. 第一阶段:密码学时代密码学是信息安全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

以RSA公钥加密算法为代表的密码学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应用于互联网上的数据传输中。

但随着计算机性能不断提升,密码学技术的安全性也被不断挑战。

2. 第二阶段:防火墙时代20世纪90年代初,防火墙开始成为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主流技术,防火墙主要通过限制进出网络的数据包来保护网络系统的安全性。

但防火墙的安全性也逐渐被黑客突破,例如:通过IP欺骗、动态端口扫描等技术,绕过防火墙的防御。

3. 第三阶段:入侵检测与预防时代21世纪初,安全监控技术的兴起,使安全防护进入了入侵检测与预防技术的时代。

入侵检测系统(IDS/IPS)的功能主要是监视网络是否遭受攻击并对攻击进行告警防护。

但该技术仍有着一定的缺陷,攻击者可以通过特定的攻击方式来绕过入侵检测系统检测。

4. 第四阶段:综合安全解决方案时代近年来,综合安全解决方案已经成为了安全防护的趋势。

这种方法主要是为企业和个人提供行为、内容和应用等层面的全方位防护,并加入部署安全系统与IT运营管理、合规等多个方面。

二、安全防范技术的主要应用1. 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技术是目前应用范围最广的安全防护技术之一。

它主要是通过有针对性地设置过滤规则来禁止未授权人员或软件访问网络或内部计算机资源。

2. IDS/IPS技术入侵检测系统(IDS/IPS)主要是在网络中对异常事件进行检测,可以防御未知网络攻击,如零日病毒,漏洞等攻击。

3. 数据加密技术数据加密技术是信息安全领域中的重要技术之一,它可以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使得传输的数据是加密的,只有授权者才能解密获取其中的信息。

安全科学技术及其发展沿革及现状

安全科学技术及其发展沿革及现状
加之安全问题的多因素性和“随机性”,尽 管人们都口头认为应做到“安全第一,预 防为主”,一旦事故发生后就可能后悔莫 及,但对其防患的可能性的信心仍不足,
对安全投入仍有“白投入”的想法,对事
故仍抱有很大的侥幸心理。
第一部分、中国安全科学技术发展回顾
由于目前我国的安全法制法规及监察体系 还不很完善,特别是在当前向社会主义 市场机制转化的阶段,安全法制法规和 监察制度的实施仍有很大的困难和差距。
提出了安全科学学科体系,形成了安全管理学、安全人机 工程学、安全经济学等应用基础学科;发展了安全工程 学并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发展了安全科学技术的 研究和分析方法。
开展了人的工作能力与机器(设备)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人的可靠性、人体疲劳和人为失误等方面的基础研究, 提出了多种人的数学模型和人为失误评价与测试方法。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OHSMS)等国际先进的现代安全管理 方法正在研究和应用;
第一部分、中国安全科学技术发展回顾
4 2000年以来
中国矿业大学、西安科技学院(原西安矿业学 院)安全技术及工程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安全技术及工程博士点、硕士点、本科点激增; 加入WTO,ISO1400和ISO1800认证加速,安全
近20年来,我国共有1000余项安全科学技 术研究成果获得省、部、市级科技进步 奖。
第一部分、中国安全科学技术发展回顾
二、我国安全科学与工程目前面 临的挑战
第一部分、中国安全科学技术发展回顾
现代安全科学的快速发展期在我国还不到 30年。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安全科学 远没有管理科学广博,人们往往认为各 种经济活动中的安全问题仅仅是管理和 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已。 因此,安全科学与工程作为一门独立的 综合科学在中国的根还不很深。

安全科学的发展与学科体系

安全科学的发展与学科体系

安全科学的发展与学科体系我国安全科学学科体系与发展安全科学学科名称确立在我国最初没有安全科学这一学科,生产劳动安全方面只有“劳动保护”,我国的劳动保护工作,是中国共产党1925年在苏维埃政权期间确定的一项政策。

新中国成立后,“劳动保护”成为该领域的主管部门(劳动部劳动保护局)、科研单位(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高等学院设的专业系(劳动保护系)的专用名词术语延用下来。

人们对劳动保护的概念也仅从其政治意义和在生产中的重要性等应用的角度加以阐述或理解。

因而,对“劳动保护”缺乏从科学概念和学科理论上始予系统的探讨和说明,更谈不上对其科学技术体系结构的建立了。

劳动保护的科学理论工作落后,严重制约了它自身的发展和专业人才的培养教育。

1978年,邓小平同志复出后,召开了全国科技大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期真正开始了。

1979年到1980年,钱学森带头在全国政协礼堂召开了一系列的科学学知识讲座,宽松的社会环境促进了安全科学思想的蓬勃发展。

我国改革开放的形势对该领域的理论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大量高级专门人才。

安全科学理论的提出,源于社会的客观需要:一是安全专业研究生教育的迫切需要。

我国早在20世纪50 年代就曾在高等院校工科本科中设有安全技术类专业或课程教育,在《矿业工程》专业中一直开设“矿山通风与安全”课程,但在长期的安全研究和教学实践中,其理论研究尚处于单一的应用技术层次上。

1978 年,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开始筹建全国第一个安全专业研究生教育机构,1979 年在全国首次招收研究生并于1981 年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次颁布的《安全技术及工程》学科、专业学位授予单位。

在创办该研究生教育的过程中,首先遇到安全专业知识结构和学科、专业名称以及学科理论问题,开展安全学科理论研究势在必行;二是“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简称“学会”) 创建与加入中国科协的需要。

学会的创立与加入科协迫切需要理论依据,这些社会需要使得安全的学科理论问题(最初称“劳动保护”的理论) 研究显得非常重要。

21世纪安全管理科学展望

21世纪安全管理科学展望

21世纪安全管理科学展望【摘要】本文探讨了21世纪安全管理科学展望的重要性及未来发展方向。

首先介绍了跨学科融合作为新趋势,强调了不同学科之间合作的重要性。

其次分析了信息技术革命对安全管理科学的影响,指出信息技术将在未来安全管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接着探讨了全球化挑战对安全管理的影响,提出了应对全球化挑战的策略。

然后讨论了可持续发展和安全管理科学的关系,强调了可持续发展在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性。

最后探讨了应对新型安全威胁的挑战,呼吁加强对新型安全威胁的研究和应对措施。

结论部分预测了未来安全管理科学的发展方向,并提出了未来安全管理科学需要关注的重点。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分析,本文希望为21世纪安全管理科学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

【关键词】跨学科融合、信息技术革命、全球化、可持续发展、新型安全威胁、发展方向、重点。

1. 引言1.1 21世纪安全管理科学展望的重要性展望未来安全管理科学的发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新兴安全挑战和威胁,及早制定适应性强的应对策略。

展望还可以引导我们在发展安全管理科学的过程中,更好地发挥创新力和前瞻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需求。

21世纪安全管理科学展望的重要性不仅在于为未来应对安全挑战提供指导,更在于推动安全管理科学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以确保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2. 正文2.1 跨学科融合:21世纪安全管理科学展望的新趋势跨学科融合是21世纪安全管理科学展望的新趋势,这种趋势强调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以应对日益复杂和多样化的安全挑战。

跨学科融合将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相结合,为安全管理提供更全面、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在跨学科融合的框架下,安全管理科学可以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例如社会学、心理学、信息技术等,以提高对安全问题的理解和应对能力。

通过与其他学科的合作,安全管理科学可以更好地识别和分析安全风险,并有效地制定和实施应对措施。

跨学科融合还能促进不同领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安全管理科学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更丰富的资源。

百年技术创新的回顾与展望

百年技术创新的回顾与展望

百年技术创新的回顾与展望(中国科学院院士路甬祥)20世纪,人类科学知识的空前积累,技术创新与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值,奇迹般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与此同时,人类社会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冲突、变革和动荡,出现了世界范围的政治、经济乃至军事等方面国际关系的裂变和重组。

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与连绵不断的局部战争,殖民体系的瓦解和社会主义、民族主义浪潮的起伏,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冲击,南北两极分化的加剧,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遭到灾难性的破坏和自然资源的枯竭等,都将作为20世纪人类文明的遗产对新世纪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深刻而长远的影响与挑战。

回顾刚刚过去的20世纪,考察纵贯100年来技术创新的历史轨迹,分析它给予生产力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巨大贡献,以及所带来的种种矛盾与新的挑战,全面而深刻地理解和把握20世纪技术创新与发展的本质、特征与规律,以及技术与科学、社会的相互作用的关系等,展望21世纪技术发展的大趋势及将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20世纪的现代技术创新是推动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进入20世纪,人类在技术领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创新成就:在合成化工、能源与环保、材料与先进制造、航空航天、微电子与光电子、自动控制、计算机与通讯网络、科学仪器与生物医学工程、纳米技术与微机电系统等领域中,高新技术创新层出不穷,成为推动生产力空前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促进了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缩小了三大差别,影响了人类社会的组织结构,人类的思维模式和观念;为人类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提供了新的工具、方法与手段,使人类社会发生了空前的变化与进步。

1、现代技术的创新解放与拓展了人类的体力和脑力人类的体力和脑力一般是通过创造和使用工具发挥作用的,生产工具进步的标志一般由制作工具的材料、结构、动力以及动力传递与控制这四个因素所决定,其中尤以动力传递与控制因素最为重要。

世纪安全科学技术回顾与展望

世纪安全科学技术回顾与展望

世纪安全科学技术回顾与展望前言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科技的发展以及各种技术的普及已经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便利,同时也伴随着各种安全问题的产生。

然而,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安全领域也在不断提升发展。

本文将对世纪安全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历史回顾密码学密码学作为安全领域的重要分支之一,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应用于军事和外交领域。

但是在20世纪,密码学迎来了一次革命性的突破。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政府的硅谷组织(Government Code and Cipher School)成功破解了德国的恩尼格玛密码,这一事件成为了密码学历史上的重要事件。

此后,密码学不断发展,出现了DES、AES等加密标准,这些标准的出现提高了信息的加密程度和安全性,对于军事、政治和经济等领域的信息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生物识别早期的生物识别技术是通过指纹和视网膜扫描等方式进行身份确认,但是这些技术的不足之处是受外部因素的影响较大。

在20世纪70年代,人们开始利用语音识别技术用于保障银行交易和语音密码的识别,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

90年代初,成功利用手指指纹作为身份认证手段被广泛应用,由此开启了生物识别技术的新纪元。

在生物识别技术的成功应用中,虹膜识别、人脸识别和声纹识别等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网络安全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成为了出现频率最高的安全问题之一。

1990年代中期,美国国家安全局(NSA)独立发明了第一个数据加密标准SSL(Secure Sockets Layer),这使得网络数据传输得以加密,从而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

此后,各种网络攻击手段也随之出现,比如网络钓鱼、网络病毒、网络蠕虫和黑客攻击等。

这些攻击手段威胁到了网络的安全性,因此网络安全问题一直受到高度关注。

未来展望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未来,基于人工智能的安全技术有望在各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比如利用人工智能来分析网络信息安全风险,预测网络攻击发生的时间、地点等,从而及时进行针对性的准备和应对。

安全科学技术概述及其发展

安全科学技术概述及其发展

安全科学技术概述及其发展安全科学技术是研究人类生存条件下人、机、环境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保障人类生产与生活安全的科学和技术,或者说是研究技术风险导致的事故和灾害的发生和发展规律以及为防止意外事故或灾害发生所需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方法,它是一门新兴的交叉科学,具有系统的科学知识体系。

18世纪中叶,蒸汽机的发明使人类从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劳动生产率空前提高。

但是,劳动者在自己创造的机器面前致死、致伤、致残的事故与手工业时期相比也显著增多。

资本主义初期,劳动条件极端恶劣,生产中人身安全毫无保障。

工人的斗争和大生产的实际需要,迫使西方各国先后颁布劳动安全方面的法律和改善劳动条件的有关规定。

如美国麻省于1867年通过工厂检查员的法律;法国北部联邦于1869年制定了工作灾害防止法案。

1871年德国建立了研究噪声与振动、防火防爆、职业危害防护的科研机构。

20世纪初,英、美、法、荷兰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建立了安全技术研究机构。

(安全管理交流)20世纪7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随着生产的高度机械化、电气化和自动化,尤其是高技术、新技术应用中潜在的危险常常突然引发事故,使人类生命和财产遭到巨大损失。

因此,保障安全,预防灾害事故从被动、孤立、就事论事的低层次研究,逐步发展到系统的综合的较高层次的理论研究,最终导致了安全科学的问世。

1974年美国出版了《安全科学文摘》;1979年英国W·J·哈克顿和G·P·罗滨斯发表了《技术人员的安全科学》;1984年西德A·库赫曼发表了《安全科学导论》;1983年日本井上威恭发表了《最新安全工学》;1990年“第一届世界安全科学大会”在德国科隆召开,参加会议者多达1500人。

由此可见,安全科学已从多学科分散研究发展为系统的整体研究,从一般工程应用研究提高到技术科学层次和基础科学层次的理论研究。

在我国,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安全科学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

安全科学技术及其发展沿革及现状

安全科学技术及其发展沿革及现状
它涉及到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医学、工程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以及法律、经济、文化等多 个社会层面。
安全科学技术不仅关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还涉及到人类生活和活动的各个方面,如交通安全、食 品安全、网络安全等。
安全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安全科学技术是保障人类生命财产安 全的重要手段,通过预防和减少事故 的发生,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近代安全科学技术开始引入科学理论和方法,如安全系统工程、人机工程等,提 高了安全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现代安全科学技术
现代安全科学技术在应对复杂的安全问题方面取得了显著进 展,涉及领域不断扩大。
现代安全科学技术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和方法,如风险评估 、应急管理等,为保障人类生产生活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持。
工业安全
安全科学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包括危险源辨 识、风险评估、事故预防和应急管理等,旨在保 障工业生产过程的安全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信息安全
安全科学技术在信息安全领域的应用,包括网络 安全、数据加密、身份认证等,旨在保护信息系 统的安全和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交通安全
安全科学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应用,涉及道路交通 安全、铁路交通安全、航空交通安全等,通过安 全设计和交通管理措施,降低交通事故的风险和 损失。
安全技术研发
在安全技术方面,研发了各种新型的安全设备和系统,如智能 监控系统、紧急救援装备、危险源监测仪器等,提高了安全防
范和应急响应的能力。
安全标准制定
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标准和规范,如安全生产标准、交通安全 规则、信息安全准则等,为各领域的安全管理提供了依据和指
导。
安全科学技术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安全意识不足
应急救援安全科学技术

信息安全技术发展历程回顾与未来趋势预测

信息安全技术发展历程回顾与未来趋势预测

信息安全技术发展历程回顾与未来趋势预测国际上最早关注信息安全技术是在二战时期,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为了保护通信内容而进行了大规模的密码学研究,早期的密码学技术常常只提供基本的保密性,缺乏完整的保护机制,容易被破解。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安全威胁也日益增加。

信息安全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从单一的密码学技术逐步演化为多元化的信息安全体系,形成了一系列信息安全技术手段和标准化体系。

本篇文章将对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并对未来信息安全技术的趋势进行预测。

一、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历程早期人们只是使用简单的密码方法进行通信,但结果常常被泄漏,后人开始研究一种叫做密码学的技术。

密码学是保护通信内容的数学方法和技术,它包括将明文加密成密文的加密技术,将密文解密成明文的解密技术以及密钥的管理和分配方法等内容。

在二战期间,密码学技术为国际间的通信提供了保密性的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1950年代开始,计算机技术逐渐兴起。

但是,早期的计算机没有任何安全保障措施,被攻击的可能性极大。

1970年代后,新加坡、荷兰、美国等国家人们开始研究网络安全技术,各国先后提出了第一个网络安全体系结构、互联网安全体系结构、世界互联网安全管理体系等多种标准和理论。

此时的网络安全已经不再仅仅是传统的密码学技术,而是将多个技术体系集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安全保障体系。

1980年代,计算机病毒开始出现,导致了大量个人电脑被攻击,这也推动了计算机反病毒技术的发展。

在1990年代,随着互联网逐渐普及,计算机网络安全形势日益严峻。

发生了一系列严重的网络安全事件,例如“CIH”病毒攻击,美国FBI计算机事务部门调查“幽灵”黑客事件、Code Red 和Nimda 蠕虫病毒泛滥等。

为了应对这些安全威胁,业界提出了多种网络安全技术,如网络防火墙、网络入侵检测系统、虚拟专用网络等。

近几年,信息技术水平迅速发展,信息安全防范也在不断加强。

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正日渐成熟,可以应用于社交网络安全、用户行为分析等,并结合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形成了新一代信息安全保障方案。

技术预见历史回顾与展望一:概述?

技术预见历史回顾与展望一:概述?

技术预见历史回顾与展望一:概述技术预见人类对于未来社会的推测和预言活动早已有之。

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领域在探索和完善各种技术预测方法的同时,逐步形成了以德尔菲调查、情景分析和技术路线图等为核心的技术预见方法,同时在技术预见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出与文献计量、专利分析、环境扫描、头脑风暴等方法相结合的技术预见综合方法。

技术预见研究已把未来学、战略规划和政策分析有机结合起来,为把握技术发展趋势和选择科学技术优先发展领域或方向提供了重要支撑。

随着科技政策和管理环境的不断复杂,面向未来的技术分析从最初简单、确定性环境下的技术预测,逐渐转向复杂、不确定性环境下的技术预见。

近几年,技术预见的方法和应用趋于系统性的综合集成,其网络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的特征逐渐显现。

技术预见历史回顾与展望概述穆荣平杨捷陈凯华一、技术预见历史回顾技术预见是由德尔菲调查为核心的技术预测活动演变而来。

20世纪40年代技术预测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技术预测在美国海军和空军科技计划制定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促进了技术预测方法的发展。

尽管如此,技术预测仍然多表现为已有技术发展轨迹的外推,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外界因素较少得到关注。

20世纪70~80年代,技术预测在美国商业领域备受争议,主要是因为20世纪60年代末以后,科技、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复杂多变,传统的技术预测已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发展节奏,基于定量方法的技术预测的整体关注度呈下滑趋势。

80年代,基于德尔菲法的技术预见逐渐受到政府和学术界的关注。

1983年,Irvine和Martin研究了英国政府部门、研究资助机构、科技公司和技术咨询机构展望科学未来、识别长期研究优先领域的方法。

在1984年出版的《科学中的预见:挑选赢家》(Foresight inScience:Picking the Winners)提出了“预见(foresight)”概念。

目前比较主流的观点认为,“技术预见是对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的远期未来进行有步骤的探索过程,其目的是选定可能产生最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战略研究领域与通用新技术。

科学技术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科学技术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蒙昧时代(几百万年) 野蛮时代(几万年) 文明时代(几千年)
文明时代
农业文明(几千年) 工业文明(几百年) 科业文明(几十年)
科技发展促进人类文明进程
古代科学技术的萌芽催生人类农业文明 近代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引发工业文明 20世纪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
迎来知识经济时代 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预示未来辉煌前景
知道不难,行动是最难的
我们不仅要读书,而且要实践; 不仅要学知识,而且要学技术。 要“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 ,即不仅要学会动脑,而且要学 会动手;不仅要懂得道理,而且 要学会生存;不仅要提高自己的 修养,而且要学会与人和谐相处
读书好 好读书 读好书
读活书 活读书 读书活
谢谢大家 敬请批评指正
知欲望 。
---阿西莫夫
科学家的研究工作有严格的观 察、实验、分析、探讨,有明 确的目的性和确定的结论。
孩子们的研究活动往往是盲目 的、不规范的,重复着众所周 知的实验。
必须通过教育引导,使孩子们 从“天生的” 科学家成长为 真正的科学家,而这正是家长 、教师和科技辅导员的责任和 值得用心之处。
“两弹一星” 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 杂交水稻 陆相成油理论和应用 高性能计算机 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基因组研究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历届获奖情况
2000年 吴文俊 (1919— ),著名数学家
袁隆平 (1930— ),杂交水稻之父
2001年 王 选 (1937—2006 ) ,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创始人
教授
北京市科协副主席 科普委员会主任 中国科技馆研究员 原馆长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青少20年10科年技7月辅1导6日员协北会京副理事长
孩子是天生科学家。 ---波特

安全评价的沿革及展望

安全评价的沿革及展望

环境影响评价等证明文件,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
特别重大损失的。
有前款行为,同时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构成犯罪
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第一款规定的人员,严重不负责任,
出具的证明文件有重大失实,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
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对人员的要求
敬畏
敬畏法规 敬畏标准 敬畏生命 敬畏工作
敬业
面对困难 迎接挑战
责任心
学习
终生学习 不断进步
1 咨询服务行业永生不灭 2 规范发展,是机构未来的方向 3 将更依赖于咨询服务人员的技术水平
总 结
《安全评价机构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22号)
《安全评价检测检验机构管理办法》(应急管理部令第1号)
政策在变化,但是技术机构一直在
安全评价入法
2002 年6 月,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发出了 《关于加强安全评价机构管理的意见》。 2002年11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颁布实施,对于安全评价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随着包括《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配套法 规的出台,安全评价逐步深入展开。
资格认可与管理
A/B
2
资格条件 资格分类 技术标准 定期年检
《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单位资格认可与管理规则》 (原劳动部令第11号, 1998年2月5日施行,现已废止)
技术机构
1998年 2003年 2009年 2019年
《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单位资格认可与管理规则》 (原劳动部令第11号 《安全评价机构管理规定》 (国家安监局 国家煤监局令〔2004〕第13号)

最新21世纪安全科学展望汇总

最新21世纪安全科学展望汇总

21世纪安全管理科学展望21世纪安全管理科学展望摘要:以超前的意识、展望的眼光,对21世纪安全管理科学的发展进行畅想和描述。

其中论及安全原理、安全立法、安全管理方法、安全管理模式等问题。

关键词:安全管理安全原理安全立法管理模式作者;罗云(中国地质大学.北京)Prospects of Safety Management Science in the 21st CenturyLuo Yun(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Abstract:Prospects of safety management science in the 21stCentury were discussed involving safety principles, safety legislation, and method and mode of safety management.Key words:Safety principles Safety legislation Method of safety management Mode of safety management1引言21世纪将是一个充满希望与光明的时代,同时也是经济与文化矛盾、环境与技术冲突、人类与自然牵制的时代。

由此,不仅人类文明史要揭开一个新的百年,更应引起人类关注的是,如果不引起高度的警惕,21世纪将会是灾害、事故、环境公害更为恶化的时期。

其实,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中,笔者已深切地体验到这一点:人口爆炸、资源枯竭、环境危害、重大事故与灾害频发……。

还清楚地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那些不科学、欠文明的落后文化习俗,形成了与社会发展不相协调的背景:人类的科学素养不尽人意;地区或国家间的技术、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不顾代价而高速发展经济在很长一段时期将仍是不少人的主导追求;企业经营人员的短视与只顾眼前利益的行为盛行;……。

高中物理 《高新科技的回顾与展望》素材 新人教版

高中物理 《高新科技的回顾与展望》素材 新人教版

高中物理教学参考资料高新科技的回顾与展望素材新人教版一、二十世纪的重大科学发现和应用技术1、相对论、量子理论以及遗传密码的发现,是科学领域二十世纪人类三项最伟大的理论和发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了时间、空间、物质和运动的普通性规律,是人类探索物质世界的巨大成果,并为高能物理、天体物理、化学等一批新兴基础科学以及航天技术、核能应用等一批高技术的诞生开辟了道路。

普朗克、薛定谔等人创立的量子理论成为结构化学,凝聚态物理、理论生物学等的理论基础,也为微电子、光电子、激光技术、新材料、核技术等及其产业的问世打开了大门。

沃森和光里克1953年根据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揭开了大千生物世界的奥秘,诞生了微生物学。

人类开始从分子水平上了解遗传发育等行为,对生命活动规律的认识产生了质的飞跃,迎来了生命科学突飞猛进的新进代。

由此导致的基因工程技术为人类解决了人口、粮食、健康、环境等问题的困扰。

2、计算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特别是Internet的普及,标志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3、现代生物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其中的克隆技术和人类基因组计划最为引人注目1997年2月22日英国斯林研究所宣布“多莉”克隆绵羊问世。

这是人类首次将高度分化的体细胞无性系列应用于哺乳动物,是生物界的里程碑。

1998年美国一家公司宣布其资助的一个研究机构将在未来的3年内完成人类基因图的排序,借助于它将研制成功新一代DNA排序机,加快人类基因排序工作的步伐。

这就是著名的人类基因组计划。

科学家相信,利用基因修复技术,到2030-2040年,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将被根治。

科学家们断言,生物工程将会影响世界经济、社会、科学技术的面貌。

21世纪将是以生物工程为代表的生命科学的世纪。

4、激光──神奇的世纪之光20世纪60年代初发明的激光器和观察到的激光现象,是基础研究走向应用成果的范例。

这项发明引起科技、军事、工业、农业和医疗等一系列的变革。

从第一台激光器运转至今的40年内,光学获得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F-ED-J6324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世纪安全科学技术回顾与展望(一)实用版Management Of Personal, Equipment And Product Safety In Daily Work, So The Labor Process Can Be Carried Out Under Material Conditions And Work Order That Meet Safety Requirements.(示范文稿)二零XX年XX月XX日世纪安全科学技术回顾与展望(一)实用版提示:该安全管理文档适合使用于日常工作中人身安全、设备和产品安全,以及交通运输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

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在20世纪即逝,新世纪曙光即现之际,站在世纪之交、千年之交的门槛上,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当代百年人类安全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同时,也对21世纪未来的安全科学技术充满期待和畅想。

从安全立法到安全管理,从安全技术到安全工程,从安全科学到安全文化......,人们期盼着安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壮大,从而在安全生产和安全生活方面服务于人类、造福于人类。

在20世纪,我们看到了人类冲破“亡羊补牢”的陈旧观念和改变了仅凭经验应付的低效手段,创造了全新的安全科学理念、思想、观点和方法,给予人类安全生产与安全生活的知识、策略、行为准则与规范,以及生产与生活事故的防范技术与手段,通过把人类“事故忧患”的颓废情绪变为安全科学的缜密;把社会的“生存危机”的自扰认知变为实现平安康乐的动力,最终创造人类安全生产和安全生存的安康世界。

这一切靠的是科学的安全理论与策略、高超的安全工程和技术、有效的安全立法及管理。

即将到来的21世纪将是一个充满希望与光明的时代,人类文明史将要揭开一个新的千年。

但更应引起人类关注的是,如果放松警惕,21世纪将会是灾害、事故、环境公害更为恶化的时期。

还强调的是,现实社会以极大的势力维护着诸多与之不协调的音符和背景:人类的科学素养不尽人意;地区或国家间的技术、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不顾代价高速发展经济在很长段时期将仍是人们的主导追求;企业经营人员的短视与只顾眼前利益的行为盛行;....。

因此,可持续发展战略仍是21世纪人类社会活动的主旋律。

显然,安全生产、安全劳动、安全生存,平安、健康、少灾都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涵。

面对上述的现实与背景,人类唯一的出路就是重视发展安全科学技术。

回顾20世纪安全科学技术历程,展望21世纪安全科学技术趋势,将有益于我们推进其科学进步与发展。

安全立法-20世纪百年不钝的利器人类最早的劳动安全立法,可追溯到十三世纪德国政府颁布的《矿工保护法》,1802年英国政府制订的最初工厂法"保护学徒的身心健康法"。

这些法规都是为劳动保护而设,制定了学徒的劳动时间,矿工的劳动保护,工厂的室温、照明、通风换气等工业卫生标准。

针对世界范围的安全立法,人类进入20世纪才迈出了步伐,这就是1919年第一届国际劳工大会制定的有关工时、妇女、儿童劳动保护的一系列国际公约。

中国最早的劳动安全相关法规,要数1922年5月1日在广州召开的第一次劳动大会,提出了《劳动法大纲》,其主要内容是要求资本家合理地规定工时、工资及劳动保护等。

英国、德国、美国等工业发达国家是劳动安全立法最早和最为完善的国度。

除此,很多国家的安全立法一般起步于20世纪,包括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1915年才正式实施《工厂法》,比英国晚了近百年。

在工业社会的很长一段时期,人类的安全立法是个别的、分散的,是事后而为之,就事论事的。

只到进入了二十世纪,人类的劳动安全法规才从个别走向整体,从分散走向体系,特别是70年代以来,安全立法重在预防,体现出超前性和系统性。

二十世纪的百年之间,人类的劳动安全立法,建立了如下的结构体系:1.立法的目标体系:劳动安全的目标,不但包含防止生产过程的死伤,还包括避免劳动过程的的危害(职业病)以及财产的损失。

2.立法的行业体系:针对不同行业的生产特点,世界各国建立了自己不同行业的安全法规。

3.立法的层次体系:本世纪,人类的安全立法,已建立了最为广泛的国际通用安全法规(ISO标准、ILO法规等);各国的国家安全法规;世界范围及本国的行业安全法规(石油、核工业等)、地区安全法规(欧盟、亚太等)等。

4.立法的功能体系:有建议性法规,如ISO 国际标准;强制性法规,一般各国制定的国内安全法规都属此类;承担不同法律功能的法规,如法律、技术标准、行政法规、管理规章等。

安全管理-20世纪不断深化的主题最早的安全管理是为落实法规而产生。

有了法规,就要落实,要落实需要进行监督,监督就是基本的管理手段。

本世纪以来,人类的安全管理为了适应工业技术、生产方式和经济体制,走过了漫长之路。

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出其发展的轨迹。

从历史学的角度,下表给出了安全管理哲学的发展进程。

阶段时代生产技术特征管理认识论管理方法论Ⅰ工业革命前农牧业及手工业听天由命无能为力,被动无意识Ⅱ17世纪至本世纪初蒸汽机时代局部安全就事论事,亡羊补牢,事后型管理Ⅲ本世纪初至50年代电气化时代系统安全综合对策及管理系统工程Ⅳ50年代以来宇航、核能等新技术安全系统本质安全化,预防超前型管理从管理对象的角度:由近代的事故管理,发展到现代的隐患管理。

早期人们把安全管理等同于事故管理,仅仅围绕事故本身作文章,安全管理效果是有限的,只有强化了隐患的控制,消除危险,事故的预防才高效,因此,60年代发展起来的安全系统工程强调了系统的危险控制,揭示了隐患管理的机理。

从管理过程的角度:从早期的事故后管理,进展到60年代强化超前和预防型管理(以安全系统工程为标志)。

随着安全管理科学的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安全管理是人类预防事故三大对策之一,科学的管理要协调安全系统中的人-机-环诸因素,管理不仅是技术的一种补充,更是对生产人员、生产技术和生产过程的控制与协调。

从管理理论的角度:从建立在事故致因理论基础上的管理,发展到现代的科学管理。

30年代美国著名的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提出了1:29:300安全管理法则,事故致因理论的研究为近代工业安全作出了非凡贡献。

到了世纪后期,现代的安全管理理论有了全面的发展,如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人机工程、安全行为科学、安全法学、安全经济学、风险分析与安全评价等,安全管理科学园地,百花争妍。

从管理方法的角度:从传统的行政手段、经济手段,以及常规的监督检查,发展到现代的法治手段、科学手段和文化手段;从基本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发展到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的技巧与方法。

我国安全管理的起步是建国以后的事,不同的历史时期,体现了不同的管理体系。

50年代至60年代建立了劳动保护管理体系;70年代在劳动保护管理体系下,强调了事故管理系统;到了80年代出现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和安全生产管理的概念;进入90年代,现代安全科学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体系逐步发展和完善。

显然,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不同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模式,不同的经济体制和劳动安全理论指导下,表现出不同的安全管理特色。

80年代以来,现代安全管理逐步实现了:变传统的纵向单因素安全管理为现代的横向综合安全管理;变事故管理为现代的事件分析与隐患管理(变事后型为预防型);变被动的安全管理对象为现代的安全管理动力;变静态安全管理为现代的安全动态管理;变过去只顾生产效益的安全辅助管理为现代的效益、环境、安全与卫生的综合效果的管理;变被动、辅助、滞后的安全管理程式为现代主动、本质、超前的安全管理程式;变外迫型安全指标管理为内激型的安全目标管理(变次要因素为核心事业)。

从方法技术上,在实践证明有效的全面安全管理、检查表技术、安全监察、三同时管理、五同时管理、三不放过原则、安全认证制、班组安全建设等传统安全管理的基础上,发展了系统工程、安全评价、风险管理、预期型管理、目标管理、无隐患管理、行为抽样技术、重大危险源评估与监控等现代安全管理方法。

安全科学-20世纪突出的前沿20世纪的很长一段早期,劳动安全、劳动保护是作为事业、工作、常识的概念出现的。

这样的时代,安全学问在学术上层次较低,在学科上没有地位。

进入世纪的中后期,有了安全技术和安全工程的认识,这使劳动安全的科技含量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但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人类科学技术大家庭中成为独立的一员,这是20世纪八十年代才出现的事。

世界第一本《安全科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Safety Science)专著的出版,这是德国著名工业安全科学学者库赫曼(Kuhlmann)所著,1985年在欧州发行了原文的德文版本,1993年在我国出版了中文版本。

在此之前,1974年美国出版了《安全科学文摘》,1979年英国W.J.哈克顿和G.P.罗滨斯发表了《技术人员的安全科学》也为安全科学概念的确立提供了重要基础;1990年在德国科隆召开的第一届世界安全科学大会,与以往的劳动安全国际性专业会议不同,这是用科学学的概念,站在科学的高度来诠释劳动安全的理论和方法的大会;在中国,1992年国家颁布的国标GB/T13745-92《学科分类与代码》中,安全科学技术成为独立的一级学科,被列为交叉科学一类。

安全科学的诞生标志着人类对于劳动安全命题的认识发展到了较高的层次,这是人类劳动安全活动推进的结果。

在百年回顾之时,让我们想起本世纪以来人类不同时期为此努力的重要事件。

在学术推进组织方面:1876年德国以锅炉安全运行为目标的"锅炉和电气设备所有者协会"成立;1917年英国成立“安全第一协会”;1923年美国帅先成立“国家安全协会”;1947年在日内瓦成立国际劳工组织(ILO);1947年在美国成立"国际飞行安全基金会";1957年日本成立“全国安全协会”;1991年在德国成立"世界安全联合会"。

在我国,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之后,根据大会决议,成立了"劳动组合书记处";1983年9月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在天津成立。

在专业学历教育方面:英国20年代在大学设立职业安全专业;美国30年代开始培养工业安全专门工程师,1956年在世界上设立第一个消防工程系;日本1957年在大学开办安全工学专业;我国在60年代开办劳动保护专业,1985年在本科目录中列出安全工程专业,1999年最新修订的本科、硕士、博士学科目录中均设有安全技术与工程学历教育专业。

在安全科学技术进步方面,我国原劳动部于1987年首次颁发"劳动保护科学技术进步奖"(1999年转入国家经贸委颁发国家安全生产科学技术进步奖);1989年国家颁布的《中长期科技发展纲要》中列入了安全生产专题,国家“八五”、“九五”科技攻关计划中分别列入了《劳动安全关键技术》、《重大工业事故和建筑火灾预防与控制技术》攻关项目;1997年11月19日人事部和劳动部联合颁发了《安全工程专业中、高级技术资格评审条件(试行)》等等,这些对于推进中国的安全科学技术进步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