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语言对比:修辞

合集下载

英汉语语音修辞比较2010发给大家

英汉语语音修辞比较2010发给大家

第五节英汉语音修辞比较一、英语的头韵(alliteration)与汉语的双声英语的“头韵”(alliteration)与汉语的双声,在辅音重复出现这一点上,两者很相近。

英语的头韵与汉语的双声,在使用频率、普及程度、使用者的敏感度及历史作用等方面,差异很大。

Dumb dogs are dangerous.不出声的狗是危险的。

(一)头韵的运用1.英语头韵发轫于诗歌,而且也主要用于诗歌。

在英语诗歌史上,在使用韵脚(rhyme)之前,它曾有过作为韵律的重要形式的漫长的光荣历史。

2.散文中使用头韵,容易唤起读者的注意,使用头韵的句子很容易在相对平常的句子中鹤立鸡群。

3.头韵也常用于成语、习语、谚语等熟语中。

如:Money makes the mare go. 有钱能使母马走。

(汉语:有钱能使鬼推磨)Busy as a bee. 忙.如蜜.蜂Kith and kin (亲戚朋友)neither fish nor flesh(不伦不类)in for a penny, in for a pound(一不做,二不休)4.用于广告。

如:Health, Humour & Happiness.My Goodness! My Guinness! (我的天啊!Guinness 啤酒!)这是健力士黑啤(Guinness)的一则广告,堪称广告词中运用头韵的典范。

Guinness与good-ness 不仅押头韵,还押尾韵(rhyme),读起来琅琅上口,惟妙惟肖地勾勒出人们饮用Guinness 啤酒时赞不绝口的情景。

5.用于书名、书内标题及报刊文章题目Pride and prejudice. (by Jane Austin)傲慢与偏见6.头韵还用于文字游戏中。

(二)头韵的修辞效果1.强调渲染Pink tea: giggle, gobble and gabble.女性茶会:咯咯地笑,大声地嚼,不断地聊。

2.简明生动Fit or Fat ?(健康还是肥胖?劝人们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英汉矛盾修辞法比较

英汉矛盾修辞法比较

英汉矛盾修辞法比较中文文化的传播历史悠久,涉及种类广泛。

英文虽已成为世界上最流行的语言,但是在中国,中文仍然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

考虑到中英文本身的文化差异,修辞在英汉语言中也有很大的不同。

因此,探究英汉矛盾修辞法的比较,是有必要性的。

首先,英汉矛盾修辞法的比较需要解释英汉语言内在差异。

英语和中文各有千秋,它们所涉及的文化环境和范畴也大不相同。

英语中更偏重于准确性和直接性,而中文更加强调比喻性和象征性。

在英文里,以短句为主,而汉语中由以长句为主。

同时,英语以主被动关系为主,汉语以被动主动两种关系共存。

由此可见,英汉矛盾修辞法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差异。

其次,英汉矛盾修辞法的比较可以集中在比较英汉语言的修辞手法。

在英语中,主要的修辞手法有强调、对比、排比和押韵;而在汉语中,修辞手法更加多样,比如有赋、讽、等等。

英文的修辞手法偏重于效果的体现,而汉语的修辞手法则更加注重内涵的传达。

英文用语往往简洁、精辟,体现了句子的突出性和准确性,而汉语用语则更加注重含蓄细腻,把一些对深一层次的东西表达出来。

最后,英汉矛盾修辞法的比较有助于改善跨文化传播。

英汉两种语言各有千秋,修辞技巧也完全不同,但借助比较,可以更好地理解双方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而提升双方文化之间的交流水平。

此外,从比较中可以发现,英汉各自的修辞特点,有助于更好地利用修辞手法,从而更有效地传达信息,并用最简单的方式表达最深刻的意义。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英汉矛盾修辞法的比较不仅有助于理解文化差异,而且还有助于改善跨文化传播的能力。

只有充分了解英汉矛盾修辞法,才能很好地把握文化精髓,利用修辞手法,传达深层次的意义。

因此,比较英汉矛盾修辞法,有着重要的意义。

英汉借代修辞方式比较

英汉借代修辞方式比较

英汉借代修辞方式比较一、引言在修辞学中,借代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方式,通过借用其他词语来起到修辞效果。

英汉两种语言在借代修辞方式上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也存在一些差异。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英汉借代修辞方式进行比较和探讨,旨在深入了解两种语言的特点和文化背景。

二、比较英汉借代修辞方式的共同点1. 形容词的借代形容词的借代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均有广泛应用。

例如,在英语中,我们可以用形容词”brilliant”来形容一个人的才华,而在汉语中则可以使用”才子”来表示同样的意思。

这种形容词的借代可以使修辞更加生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 动词的借代动词的借代在英汉两种语言中也非常常见。

例如,在英语中,我们可以使用”devour”这个动词来形容一个人狼吞虎咽地吃东西,而在汉语中则可以使用”狼吞虎咽”这个动词短语来表达同样的意思。

动词的借代能够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增强修辞效果。

三、比较英汉借代修辞方式的差异1. 基于不同的文化背景英汉两种语言的借代修辞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主要是由于两种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不同所致。

例如,在英语中,经常使用动物的形象来借代人物特征,比如”as cunning as a fox”(像狐狸一样狡猾)。

而在汉语中,常常使用植物的形象来借代人物特征,比如”如鲜花般美丽”。

这种差异反映了英汉两种语言对于人物特征的不同理解和表达方式。

2. 基于不同的词汇资源英汉两种语言的借代修辞方式还存在着基于不同的词汇资源的差异。

英语作为一种西方语言,受到希腊、拉丁等多种语言的影响,具有较为丰富的词汇资源。

而汉语作为一种东方语言,受到古代文化的影响,具有独特的词汇体系。

因此,在借代修辞方式上,英语可能更倾向于使用外来词汇或特殊词汇,而汉语则更倾向于使用传统的汉字和成语等。

3. 基于不同的语法结构英汉两种语言的句法结构也会对借代修辞方式产生影响。

英语是一种屈折语,句子结构相对自由,可以通过单词的顺序和修辞手法来表达意义。

英汉修辞对比及现代汉语篇章语言学

英汉修辞对比及现代汉语篇章语言学

布 局 谋 篇
第一节 语篇结构
• 线性结构 • 螺旋结构
第二节 衔接手段
• 形合法 • 意合法
第三节 开头起首
• 心理策略 • 体裁制约
第四节 结尾收笔
• “重述”和“感人” • 因作品而异
先陈述中心思想 再分点说明(对主题句的展开)
英语语篇有一种流动的感觉,一种在原先所说东西的基础上向纵深和 高峰的方向发展。
人类活动造成的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急剧增加以及由此引起的全球气候明显的变化, 已成为全球变化中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变化,而且已经对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温室效应问题位列全球问题之首,其危害巨大,波及全球,如何避免全球变暖的任务已摆在 当今人类面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温室气体浓度变化与气候变化的相互关系 会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只要我们人类共同努力,共同关心地球,积极研究控制温室效应的措 施,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是可以得到解决。
“that is, for example”等连接词引起的内容并非重点所在。相反,“in a word, in short, to sum up”等标记着下文是总结后的内容,因此是重要信息所在。
此外,为达到连贯性目的,英语中还有三种手段:人称照应、有意识的重复、 对比。
意合法(重视语义前后连贯)
词句辞格
But sooner or later he finds himself straining against two features of the democratic process. (民主程序/民主化进程)
The hero in a democratic community—the potentially eventmaking man—may sincerely believe that he accepts its underlying philosophy .

英汉写作修辞对比(第二版)

英汉写作修辞对比(第二版)

英汉写作修辞对比(第二版)作英文写作中的修辞技巧通常比中文写作中的要具有更多的优势。

通常来说,中文写作采用的是简单、直接、平凡的语言表达,而英文写作则要求更复杂、多变且富有故事性的语言表达;从写作字迹看,英文拥有更多的修辞手段,可以形象地表达作者的思想和观点,并把自己的内容表达得更加清楚简洁;此外,英文写作还有其正式性和文学性的特质,而中文写作则朴素地列出事实。

另外,尽管两种语言都有共同的修辞手段,比如比喻、排比,但是英文运用修辞技巧的方式更多,更有深度。

首先,英文写作有更精确的修辞。

在英语思维角度来看,英文写作可以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把修辞手段灵活地运用,比如拟人、比喻、排比、押韵等;并且,在英文写作句法上,它可以灵活使用复句、定语从句、名词性从句等,以此可以把文字文字写得更活跃。

例如:He knew that success would not come overnight, but rather with patience, dedication, and hard work.其次,英文写作重用修辞的方式远与中文相比,英文的句子内部更加精妙,更有深度与张力。

最典型的比喻词汇,如“银色的月光”、“芳香的花儿”、“清澈的湖水”等等,可以让英文的写作雅致、深邃,也能丰富表达的色彩,让读者有另一种更深刻的沉浸体验。

例如:The night was so dark that the stars seemed to glow like fireflies in the sky, and the air was fragrant with the smell of the flowers in the garden.英文写作中拟人手法是人们比较熟悉的一种修辞手段,可以比喻事物,使文章变得活泼、生动。

它可以帮助写作者把让读者更容易把握要点,更好地理解文字内容,或让文字变得更有诗意。

例如:The moon smiled down on the valley, its gentle light illuminating the winding paths like a beacon.最后,从写作形式来看,英文写作更加富有张力和文学气息,写出来的内容更有一定的文采,可激发读者不一样的思想感受。

英汉两种语言的修辞比较——反复修辞

英汉两种语言的修辞比较——反复修辞
,
然而
,
就反 复 这 一 修辞 来 讲

研究 成
既 描述
) 例 (l
,
中一 再重 复


有 了 这 个信 念
,
’ , ,
强 调 这 一 信 念 的重

因此
,
本 文 对 反 复 这 一 修辞 进 行 研究
,
,
要 性 揭示 有 了 这个 信 念 我 们 国家 就 有 团结 的希 望
) 例 (2

两 者 之 间 的相 似 之 处

:

反 复 修辞 的 分类
复可 以用 来抒 发 某种 强 烈情 感
( l )

,
加 强 话 语 的感染 力


1
紧接 反 复 与 间隔 反 复
,
大 山 原 来 是 这样 的 ! 月 亮 原 来 是 这样 的 ! 核 桃 树 原
,
根据重 复 的形式 反 复 和 间接 反 复

可 以把英汉
反复

修 辞格 分 为紧接
一1
to
do b
e
Pe
-
t
h t
e
h
o u s e
to
f 习l
一 bu
1 do
e
x
Pe
t
it
w沮
e e a s e

引言
,
d i
v i
de d
一直以来

修 辞在文 学 中起得 作 用 都 很 大


国 内学 者 对
,
( 林 肯 《 裂开的 房 子 》 )
修辞 的研 究 非 常 透彻

英汉修辞对比

英汉修辞对比

英汉修辞对比外语学院06级4班:杨海燕学号:0611061090621.英汉修辞中语音表达手段对比1).英汉语音表达手段对比相似之处:英语和汉语在运用语音手段来表达修辞功能时都会用到停顿、表达的速度、音色等。

不同之处:英语是语调语言,而汉语是声调语音英语中能对表达效果产生直接影响的语音因素主要包括重音、音长、语调。

如,英语单词中重音有规律地排列是英语的重要语音特征。

单词重音位置的不同说明词类或词义的不同,例如英语单词perfect,当重音在第一个音节是形容词,完美的的意思;重音在第二个音节时是动词,使完美的意思。

句子重音位置的改变还可加强语气,突出对比意义。

汉语中能对表达产生直接影响的语音因素主要包括声调、语调。

汉语的声调特征赋予了汉语抑扬顿挫、高昂洪亮、优美动听的音乐美。

每个汉字为一个音节,每一个音节有四声:阴阳上去。

2).英汉音韵对比英文词汇是多音节的,英语句子的节奏感是有音量、音节、重音等几个因素构成。

英语的节奏一般是通过轻重音的对比,音节的长短交错和音量的多少巧妙安排来实现的。

汉语的音韵美表现在音调的平仄相间、高低起伏、音节的整齐匀称、铿锵有力,以及声与韵的重叠等方面。

此外,汉语句子在表情达意的同时,还讲究句子结构的开合有度,张弛有序,使句子长短搭配,句式整齐,抑扬顿挫。

2.英汉修辞中词汇表达手段对比1)英汉词汇语体对比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多数词语都没有色彩,它们属于词汇中的“共核”成分。

英汉语中都存在口语词语和书卷词语。

有些“共核”成分的词语经过转义便具有明显口语体色彩的词语。

例如,gonna=going to2) 英汉词汇色彩对比①不同事物表达相同的语用意义。

例如,西方人认为百兽之王是狮子,而汉族人则认为是老虎。

②相同事物表达不同的语用意义。

西方人认为红色表示人物脾气暴躁,而红色在京剧中却是表示人物性格忠勇。

③英汉语中无对应语用意义的词语。

比如“山羊”在汉语中没有特别的含义,但在英语中却表示色鬼的意思。

英汉变异修辞比较与翻译

英汉变异修辞比较与翻译

英汉变异修辞比较与翻译
英汉变异修辞比较是指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由于语言结构、文化背景等的不同而导致的修辞手法表达上的差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英汉变异修辞比较及翻译:
1.比喻
英文中,比喻多使用“like”、“as”等介词,而中文中则使用“像”、“如同”等词语。

比如:
•英文:She was as quick as a fox.(她像狐狸一样灵敏。


•中文:她像狐狸一样灵敏。

1.拟人
英文中,拟人化语言的使用更加自由,比如将物品、动物等赋予人类的特征。

中文中则相对较少使用,但也有类似表达。

比如:•英文:The flowers danced in the
breeze.(花儿在微风中起舞。


•中文:微风中,花儿舞动着身姿。

1.反语
英文中,反语的使用较为普遍,强调语气的变化来达到反语的效果。

中文中也有反语的使用,但是表现形式不同。

比如:•英文:I’m not the kind of person who gives up
easily.(我不是那种容易放弃的人。


•中文:我可不是那种容易放弃的人。

1.借代
英文中,常常使用借代,将事物代替人物进行描述。

中文中也有类似表达,但使用较少。

比如:
•英文:The sun smiled down on us.(阳光对我们微笑着。


•中文:太阳微笑着照耀着我们。

总之,英汉之间存在很多的变异修辞,不同语言之间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结构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修辞表达。

翻译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境和表达方式来进行恰当的转化和表达。

英汉语中几种常用修辞格的对比

英汉语中几种常用修辞格的对比


要: 修辞格是各种语 言的共核现 象 , 各种语 言之 间不存在有无修辞的差别 , 只有分 类、 命名 、 语意 内涵与 所指 的不 同。
当然, 英汉语 言修辞格 的差别也 不例 外 。两种语言 虽然语 系不 同, 同属 于分析语 言 , 言修 辞格 在很 多方面具有相似 但 语 的特征 。明喻 、 隐喻 、 拟人 、 夸张这 四种 常用的修 辞格 就能很好 的说 明它们之 间的异 同。 关键词: 修辞格 ; 常用; 相似性 ; 差异性
语是意合语言 。但 由于它们同属于分析 语言 , 因而两种 语言 中
“ 相似联想 ”是 就两个不 同类对象 之 间的相似点进行 比喻。使 ,
用明喻的 目的是为 了鲜明地刻画人或事 物 , 具有共 同特征 的 将 两种 ( 或几 种) 同人 或事 物加 以 比拟从 而使形 象更加 清晰 的 不 呈现于我们眼前 。明喻一 般有 一 个基 础 和五项 要素 。这个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sc …a ,o ae O s lr O等 , u h scmp r…t ,i a mi t 例如 :
Heh sah a to t n . a e r fso e Hei,a twee l igdcin r s si r ,awakn it ay o
摹的特殊方法 , 又称 为辞 格、 辞式 。 修辞是说话和写作 的一种艺术 , 在语言 实践 中表现为一 些 修辞方 式。人们用这 些修辞 方式来 说 明 问题 、 强语 气 、 加 渲染
气 氛、 增加色彩等等。
2 分 类 .
明喻具有 丰富的修 辞功能 。在英 语 中, 明喻可用作描 写性 功能和说 明性功 能。用 于描 写时 , 明喻能 够形象 、 动地勾 勒 生 出各种不 同的性状 、 动作或状 态等 , 比如 : r rwnhi i l e He o ars i b k

英汉修辞对比——语音上的修辞方式与功能

英汉修辞对比——语音上的修辞方式与功能

69语言研究英汉修辞对比——语音上的修辞方式与功能沈宇欣南京师范大学摘要:英语和汉语在语音上都有押韵的修辞手法。

两者在押头韵、韵脚上有较多相似点,也有鲜明的区别。

英语中有轻重音组成的音步和抑扬格,汉语则讲究平仄。

从修辞角度欣赏语言有利于学习者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

本文选取中外经典名篇,对比英汉语中修辞的异同点,以期为翻译提供修辞策略上的借鉴。

关键词:修辞策略;语言对比;英汉翻译一、头韵头韵alliteration 是指相同或相似音出现在相邻或相近词的起首发音位置,其本质是通过重复首位音,形成对这个音的强调,达到音韵美的效果。

英国诗人柯勒律治《古舟子咏》运用词首辅音的重复,描写水手们在海上行船过程中清风徐来,碧波荡漾的景色及水手的激动心情。

The air breeze blew,the white foam flew,the furrow followed free;we were the first that ever burst,into that silent sea.(惠风吹拂,白浪飞溅,船儿轻快地破浪前行,我们是这里的第一批来客,闯进这一片沉寂的海面)这一小节的三个押头韵分别由/f/、/b/、/s/构成。

连用六个清辅音摩擦音/f/给人以舒缓的感觉,犹如清风拂面,徐徐而来,使人陶醉在海浪轻摇中。

爆破音/b/短促有力,节奏感强,显得轻快明确,给人留下船只乘风破浪前行的印象。

清辅音摩擦音/s/舒缓悠长,营造绵长深远之感,仿佛一切缓缓归于无际,描绘出大海的沉寂。

这三个押头韵一静一动一静,一个绵长,一个短促,一个归于天际,完美勾勒出这首诗中不同的旋律。

所谓诗歌,有诗也有歌。

马克吐温《美国的一面镜子》运用词首辅音连缀的重复描写美国淘金的拓荒者们:It was splendid population-for all the slow,sleepy,sluggish-brained sloth stayed at home.(这帮人个个出类拔萃—因为凡是呆板、呆滞、呆头呆脑的呆子都呆在了家里)马克吐温一连用四个/sl/押头韵,给人迟钝缓慢的声觉印象,与splendid 形成鲜明词义色彩对比,诙谐幽默。

浅析英汉语言修辞对比

浅析英汉语言修辞对比

. 1 英语 中的排 比( p a r a l l e l i s m) 语 言 在 审 美 内 涵方 面 的 取 向 。 因此 , 笔 者选 的 暗 喻 主 要 有 带 喻 词 和 不 带 喻 词 两 种 情 2
择从英 汉语言的修辞 结构方面 切入 , 试图 意 义 相 关 的短 语 或 成 为、 变成、 当作、 等于” 等, 来判断 。 例 以 上结 构 相 同或 相似 、 分析英、 汉语言在修辞结构方面的差异, 同 了 、 … …全 淀 的 芦 苇 收 割 了 , 垛 起垛来 , 在 句 子 的 平 行 排 列 。 英 语 中使 用排 比 的 目的 时 进 行 两 者 修 辞 结 构 异 同 背 后 的 文化 比较 如 :
所谓 比喻( f i g u r e s o f c o mp a r i s o n ) 就是
不 把 要 说 的 事 物 平 淡 直 白地 说 出 来 , 而 用
1 . 3比较
1 . 3. 1相 同 点
( 1 ) 明喻 和 暗 喻 都 用 事 物 比喻 事 物 。 用
ha nge …I t e a c h be c au s e I l i ke t he f r e e - 即 用 某 种 具 体 的 东 西 来 描 c 另外 的 与 它 有 相 似 点 的 事 物 来 表 现 的 修辞 事 物 比喻 事 物 , m t o mak e m y o w n m i  ̄ak e s, t o l e a r n 并 表 现 出这 种 形 象 do 方式 。 英 汉 语 言 中 的 比喻 一 般 包 括 明 喻 、 暗 写 另一 种 东 西 的 形 象 ,
语 言 学研 究
n 。 。 。 n 。 。 。 。 o 。 。 ’ v 。 a 。 。 …’…・ ‘ 。 t ‘ ‘ l o ’ ‘ 。 。 n 。 。 。 。 。 H 。 。 ’ e 。 ’ ’ ’ 。 P 。 a 。 — f — l d u

英汉修辞格对比

英汉修辞格对比

比喻翻译的困难在于:某种形象和某种意义的结合往往是约定俗成的。因 此译者往往必须在保留源语形象、转换源语形象、舍弃源语形象只传达喻 义做选择。 1.直译法 因此这李纨虽青春丧偶,居家处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无 见无闻。 《红楼梦》曹雪芹 高鹗 So this young widow living in the lap of luxury was no better off than withered wood or ashes, taking no interest in the outside world. 杨宪益 戴乃迭 译 2.转换法 爱自己尊如菩萨,待他人秽如粪土 《红楼梦》曹雪芹 高鹗 She had as high an opinion of herself as if she were a goddess, and treated others like dirt. 杨宪益 戴乃迭 译
3.意译法 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 的站着。 《祝福》鲁迅 she withdrew her hand as if scorched, her face turned ash grey, and instead of fetching the candle-sticks she just stood there in a daze. 杨宪益 戴乃迭 译
英汉修辞格对比
一、拟声vs Onomatopoeia 拟声 明喻vs 二、明uphemism
一、拟声vs Onomatopoeia 拟声
英汉语言中的拟声词(onomatopoeic words)都是根据“语音 理据”即模拟自然声音造成或构成词项。因此两者在造词理据 及修辞功效上是基本一致的。 1.各民族对同一声音的听觉感知和模拟习惯也不尽一致。再加 上民族文化传统的差异,不同语言中的拟声词在语音形式上就 可能出现种种差别,甚至大相径庭。 The bird twitters 鸟儿吱吱 The bull bellows 公牛哞哞 The dog barks 狗汪汪 She was uttering a soft little cluck in her throat, a call to the little balls of mottled down that on their tiny pink legs came toddling after, and peeping softly and plaintively if left even a few inches behind, 她轻声召唤着绒毛斑驳的孩子们,他们正用粉红色的小腿蹒跚地 走着,即使被落下几英寸远,他们也会唧唧 唧唧地叫个不停, 唧唧

英汉修辞对比

英汉修辞对比
· Synecdoche(提喻):提喻则是借助于部分相似。提喻通 常是用局部来代替整体,间或也有整体来代替局部,局部 与整体之间总有相似之处。
· Miranda set a good table for us.(=She provided good food for us.) 米兰达做了一顿每餐给我们吃。 (Metonymy)
生成
演讲者→论辩话语 觅材取材 构思布局 文体风格 记 忆 演讲技巧
传播媒 介:声 波 传播方 式:面 对面
思考判断
听众 → 反应
劝说活动
• 文体风格传统
与人文传统相比,文体风格传统的特点是重表达, 轻思想,重审美,轻社会功能,着眼于奇特新颖华 丽的表达手段和由此形成的文体风格。
西方新修辞学的主要主要研究对象和领域
语体文体修 辞学 语体 文体 文学语言 风格
西 方 修 辞 学
个人风格
流派或时代风格
人文修辞学
• 语言符号在各种交际中的影响力 • 劝说听众接受或信奉论题的各种 辩论技巧 • 作家影响读者反应的各种技巧 • 人类通过符号取得“同一”的各 种手段 • 解决“表达什么”以及“如何表 达”的问题
中国修辞学的収展倾向
1.1 Alliteration & Assonance
英语中的Alliteration和Assonance在汉语中没有 对应的修辞格,但与汉语的双声和叠韵有相似之 处,但汉语的双生和叠韵不是修辞格。翻译中只 能适当用该方式加以替换。
bread and butter 黄油和面包 fair and square 正大光明 The fat is in the fire. 火上浇油
西方新修辞学的主要主要研究对象和领域语体文体文学语言风格个人风格流派或时代风格人文修辞学劝说听众接受或信奉论题的各种辩论技巧人类通过符号取得同一的各种手段解决表达什么以及如何表达的问题中国修辞学的发展倾向中国的修辞学研究正经历着从狭义修辞学到广义修辞学的转型

浅谈汉英语言修辞对比

浅谈汉英语言修辞对比

浅谈汉英语言修辞对比摘要:汉语和英语是世界上最流行的两门语言,对它们所做的对比研究无疑有着巨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文章主要对这两门语言的区别进行了分析,并重点论述了修辞格的应用,以期能为翻译教学和实践提供有用的见解。

标签:修辞手法意象性汉英语言差异修辞与翻译教学语言学界普遍认同形合与意合是英汉语言之间最重要的区别特征。

意合和形合是语言组织法,所谓形合,指借助语言形式手段(包括词汇手段和形态手段)实现词语或句子的连接;所谓意合,指不借助语言形式手段而借助词语或句子所含意义的逻辑联系来实现它们之间的连接。

前者注重语言形式上的接应,后者注重行文意义上的连贯。

比较语言学主要指对同一语系不同语言或语种的语言进行比较研究的一种语言科学。

实践证明它对语言研究和语言翻译教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8世纪末叶,由于对印度的梵文和欧洲的希腊及拉丁语的比较研究而盛行的比较语言学,为确定印欧诸语的亲属关系奠定了基础。

外语教学中的语法、翻译法就是根据印欧诸种语言中虽有差异,却有相同、相似或者相通之处而建立起来的。

分属两种不同语系的汉语和英语(汉语属汉藏语系,英语属印欧语系)无疑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但却有很多的类似之处。

通过对这两种语言的异中有同、同中有异的对比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对有关语言现象的深入理解和探讨,而且有助于翻译教学实践,提高我们对有关语言现象的认识和两种语言对译的能力。

一、英语修辞格的意象性英语修辞手法丰富多彩,探讨其意象性可使英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原文、把握语篇的整体意义,领会作者措辞和布局谋篇的技巧。

有意识地细心揣摩英语各种修辞格的特点并且经常加以实践能使英语学习者的英语变得更加地道。

修辞手段在英语语言运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幽雅的文学语言,还是通俗的日常用语,人们在应用时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借助修辞手段,以期达到最佳表达效果。

修辞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更加具有魅力和说服力。

为了使我们在运用语言,尤其在写作中丰富地、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在学习英语时有必要体会和把握好文章中修辞手段的运用。

英汉语言对比:修辞

英汉语言对比:修辞

翻译是两种语言的转换艺术,除掌握两种语言的基
础外,还必须掌握一定的修辞知识和修辞手段这包 括译文词语的锤炼,句式的选择以及各种修辞方式 的运用等。要移植原文的风姿、风味和感情色彩, 以达到“化境”,如果离开了修辞,译文就不能达 意、移情、传神。译文的流畅与简练是与深厚的 修辞素养有很大关系的。
译文:在你听到险恶、沉重的钟声向人们宣告。
我已经离开这个肮脏的世界,与最肮脏的蠕虫为伍时。 不要再为我悲伤。
英语重形合,表达讲究简洁流畅和准确严谨;而汉
语重在“意会”, 英语中修辞手法形式美主要体现为:均衡美、比喻 形象美、简洁美,排比气势美,诗歌的韵律美等; 而汉语往往侧重华丽词语的描写,多用对偶、排 比等 。表达风格上,多用“四言”,“八句”,多 对仗。
例: 他着魔似的驾车狂奔。 He
drove as if possessed by the devil.
她的脸色苍白而带光泽,仿佛大理石似的;一双眼睛又黑
又大,在黯淡的囚房中,宝石似的闪着晶莹的光。 Her face was pale and yet as lustrous as marble, and her large, black eyes sparkled like jewels in that murky cell.

如果撇开语言体系差异因素不谈,而只着眼于修
辞现象时,英汉语言在修辞格式上显然存在着既 相一致又有更有区别的特点。所以,对这两种语 言的修辞现象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借鉴和吸收其 中的有益成分,可以丰富本民族语言,提高本民 族语言的交际功能,同时对英汉互译也是一项极 富意义的工作。
从某种角度来看,
例③ No
longer mourn for me when I am dead. Than you shall hear the surly sullen bell Give warning to the world, than I am fled. From this vile world, with villest worms to dwel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译的划线部分理解错误,原文中the logic and simplicity,意 为: the simple logic,应译为“运行的基本规则”
Ⅲ. 汉英语言修辞对比
如果撇开语言体系差异因素不谈,而只着眼于修 辞现象时,英汉语言在修辞格式上显然存在着既 相一致又有更有区别的特点。所以,对这两种语 言的修辞现象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借鉴和吸收其 中的有益成分,可以丰富本民族语言,提高本民族 语言的交际功能,同时对英汉互译也是一项极富 意义的工作。
例④: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 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 众,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相统一。创作更多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 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
We must keep to the orientation of serving the people and socialism, uphold the principle of letting a hundred flowers blossom and a hundred schools of thought contend, and maintain close contact with reality, life and the public. We must always give top priority to social benefits and try to ensure both good economic returns and social benefits. We must create more excellent popular works that reflect the peoples' principal position in the country and their real life.
e.g.. cruel kindness、falsely true….。 译文:“全场鸦雀无声,让人透不过气来。”
例②He knew what he wanted and he wanted only this :to understand within his limits as a human being the nature of the universe and the logic and simplicity in its functioning.
例③ No longer mourn for me when I am dead. Than you shall hear the surly sullen bell Give warning to the world, than I am fled. From this vile world, with villest worms to dwell
◎ 修辞资源: 由于英语是表音文字,英语中的语音修辞手段
(资源)形成由来已久。但是,最初的语音修辞是 用于诗歌,现在已经不再拘限于诗歌。在许多演说 辞和散文中都可以见到它的影子。英语中的语音 修辞包括音步、格律、停顿、脚韵、半谐音和头 韵几种。而汉语是表义文字,因此在语音修辞上二 者之间的差别很大。 头韵原来是古英语诗歌的重要押韵形式, 所谓头 韵就是在一个诗行或一句话中,在2个或2个以上的 词的开头重复同一个元音或相同辅音,甚至同样的 音节,头韵的修辞作用在于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富 有诗意,形意生动。 如:。“He is all in fire and fight”用了两个“f”表 现了一个人怒气勃勃、情绪沸腾的样子。
译:(斜体部分):在他作为一个人的能力范围之内理解宇宙 的性质以及宇宙运行的逻辑和单纯。
重言法是修辞格的一种。所谓重言法(hendiadys)就是指用 “and” 连接两个独立的词以代替一个独立词加上其修饰词 的惯用词组,如用to look with eyes and envy代替with envious eyes,用nice and warm代替nicely warm。这种结构是用来提 高语言的表达效果的,它们表示的不是并列关系,而是修饰和 被修饰关系。
例①:The silence was deafening.
“deafening” ---- 噪音、怒吼、咆哮等让人震耳 欲聋,鸦雀无声怎么可能震耳欲聋呢?
直观印象或心理感受与客观事实之间的矛盾。
Oxymoron : “a figure of speech by means of which contradictory terms are combined, so as to form an expressive phrase or epithet. ‘
译文:在你听到险恶、沉重的钟声向人们宣告。 我已经离开这个肮脏的世界,与最肮脏的蠕虫为伍时。 不要再为我悲伤。
◎ 审美观念
英语重形合,表达讲究简洁流畅和准确严谨;而汉语 重在“意会”,
英语中修辞手法形式美主要体现为:均衡美、比喻 形象美、简洁美,排比气势美,诗歌的韵律美等;
而汉语往往侧重华丽词语的描写,多用对偶、排 比等 。表达风格上,多用“四言”,“八句”,多 对仗。
Ⅰ. Rhetoric和“修辞”
Rhetoric“言说术”,在古希腊语里是流水的意思 不管西方所理解的修辞是被定义为“说服艺 术”,“良言学”(“the science of speaking well”), 还是“通过象征手段影响人们的思想,感情,态度, 行为的一门实践”,它在语言的语意特定表达效 果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Contrastive Studi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英汉语言对比
May 6th , 2019 Instructor: Dr. Jiang Lihua
英汉修辞方式对比及其互译
Comparison of Rhetoric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for its translation
从某种角度来看, 有些修辞格是英、 反问、借 代等。而有些修辞格则是较能体现汉语特点的。例
如: 对偶、紧缩、镶嵌、等等。 注: 词义修辞和结构修辞: rhetoric question(设
问), anticlimax(突降)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修辞资源、语言习惯、文化意识、 审美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修辞格存在着难以“跨 越”的障碍。
Ⅱ. 翻译与修辞
翻译是两种语言的转换艺术,除掌握两种语言的基 础外,还必须掌握一定的修辞知识和修辞手段这包 括译文词语的锤炼,句式的选择以及各种修辞方式 的运用等。要移植原文的风姿、风味和感情色彩, 以达到“化境”,如果离开了修辞,译文就不能达意、 移情、传神。译文的流畅与简练是与深厚的修辞 素养有很大关系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