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类方剂学期末考试考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3】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方书:《五十二病方》。
《伤寒杂病论》被称为方书之祖。
【P7】宋元时期:《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组织编制的成药典。
明清时期:我国现存载方最多的方书《普济方》,第一部方论专著吴昆的《医方考》。
【P11】方剂与治法的关系:以法统方---方从法出,法随证立。
【P14】七方:大、小、缓、急、奇、偶、复七种制方理论。
十剂: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十种对方剂以治法分类。
【p17】(多选)方剂药物配伍的作用:1,、增强药力,2、产生协同作用,3、控制多功用单味中药的发挥方向,4、扩大治疗范围,适应复杂病情,5、控制药物的毒副作用。
【p20】1、药味增减,2、药量增减,3、剂型更换。
【p30
【p32
姜枣合用调和营卫;’
【p35】九味羌活汤:体现‘分经论治’思想代表方。
【p38】小青龙汤: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主治外寒里饮证。
【p46】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麻黄:甘草=1:2
【p51】败毒散: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p58】大承气汤:主治1、阳明腑实证,2、热结旁流证,3、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
【p61】大黄牡丹汤:主治肠痈初起,湿热瘀滞证。
【p67】麻子仁丸:主治胃肠燥热,脾约便秘症。(大便干结,小便频数)
【p70】十枣汤:功用:攻逐水饮。
【p75】小柴胡汤:功用:和解少阳。主治:1、伤寒少阳证,2、热入血室证,3、疟疾、黄疸以及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者。
【p77】大柴胡汤:主治:少阳阳明合病。
【p82】四逆散:功用:透邪解郁,疏肝理脾;主治:1、阳郁厥逆证,2、肝脾气郁证。
【p84】逍遥散:功用:疏肝解郁,养血健脾。(肝脾同治,气血并调)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
【p94】清营汤:功用:清营解毒,透热养阴,主治:热入血分证。
【p96】犀角地黄汤:主治:热入血分证。1.热扰心神,身热谵语,舌绛起刺,脉细数。2.热伤血络,斑色紫黑、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等,舌红绛,脉数。3.蓄血瘀热,喜忘如狂,漱水不欲咽,大便色黑易解等。
【p98】黄连解毒汤:苦寒直折,清热解毒的基础方。
【p101】普济消毒饮:主治:大头瘟。
【p102】仙方活命饮:疮疡之圣药,外科之首方。
【p104】导赤散:主治:心经火热证。
【p106】龙胆泻肝汤:功用: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主治:1、肝胆实火上炎证;2、肝经湿热下注证。
【p108】左金丸:黄连:吴茱萸=6:1
【p118】青蒿鳖甲汤:养阴透热。主治:温病后期,邪热内伏证,表现为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p121】当归六黄汤:主治:阴虚火旺盗汗。
【p125】香薷散:主治阴暑证代表方。
【p127】六一散:滑石:甘草=6:1
【p133】理中丸:主治:1、脾胃虚寒证;2、阳虚失血证;3、脾胃虚寒所致的胸痹。
【p135】小建中汤:主治: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证。
【p141】当归四逆汤:功用: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主治:血虚寒厥证。
【p143】阳和汤:主治:阴疽。
【p147】四君子汤:组成:人参(去芦9克)白术(9克)茯苓(去皮)(9克)炙甘草(6克)。功用:益气健脾。主治:脾胃气虚症。面色萎白,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
【p149】参苓白术散:功用:益气健脾,渗湿止泻。主治:脾虚湿盛证。
【p149】参苓白术散与补中益气共有的药物:人参,白术,甘草。
【p150】补中益气汤:甘温除热代表方;主治:1、脾虚气陷证(久泻久痢,崩漏)。2、气虚发热证。方中重用黄芪,味甘微温,入脾肺经,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为君药。
【p152】生脉散:组成:人参9g 麦门冬9g 五味子6g 功用:益气生津,敛阴止汗;主治:1、温热,暑热,耗气伤阴证,2、久咳伤肺,气阴两虚证。
【p153】玉屏风散:主治:表虚自汗。
【p155】完带汤:功用:补脾疏肝,化湿止带。
【p156】四物汤:熟地12g、当归9g、白芍9g、川芎6g 功用:补血调血。主治:营血虚滞证。心悸失眠,头晕目眩,面色无华,妇人月经不调,经量少或闭经,脐腹作痛,甚或瘕块硬解,舌淡口唇爪甲色淡,脉细弦或细涩。
【p158】当归补血汤:主治血虚阳浮发热证。甘温除热代表方。
【p159】归脾汤:益气补血,健脾养心。(心脾同治,气血并重)
【p161】八珍汤:四君加四物。
【p164】六味地黄丸: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是为三补;泽泻,茯苓,牡丹皮是为三泻。
【p171】肾气丸:补阳之品药少量轻,滋阴之品药多量重,取少火生气之义。
【p175】地黄饮子:治疗喑痱证。舌强不能言,足废不能走。
【p181】牡蛎散:主治:体虚自汗,盗汗证。
【p184】四神丸:功用:温肾暖脾,固肠止泻;主治脾肾阳虚之肾泄证;五更泄泻。补火生土代表方。【p206】凉开三宝:安宫牛黄丸(清热解毒),紫雪(熄风止痉),至宝丹(芳香开窍)。
【p212】越鞠丸:主治:六郁证;由气、血、痰、火、湿、食致病,叫六郁证。
【p213】枳实薤白桂枝汤:主治:胸阳不振,痰气互结之胸痹。
【p214】半夏厚朴汤:主治:梅核气。
【p220】苏子降气汤:主治:上实下虚喘咳症。
【p222】定喘汤:主治:风寒外束,痰热内蕴证。
【p224】旋覆代赭汤:主治:胃虚痰阻气逆证。
【p225】生姜:旋覆代赭汤15g;橘皮竹茹汤9g;丁香柿蒂汤6g
【p229】桃核承气汤:主治:下焦蓄血证。
【p231】血府逐瘀汤:功用: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主治:胸中血瘀证。
【p233】补阳还五汤:组成:黄芪120克(生)当归尾6克赤芍5克地龙3克(去土)川芎3克桃仁3克红花3克;主治:中风治气虚血瘀证(益气活血法的代表方,中风后遗症常用方);本方重用生黄芪,补益元气,意在气旺则血行,瘀去络通,为君药。
【p236】温经汤:主治: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
【p240】桂枝茯苓丸:主治:瘀阻胞宫证。(胎动不安)
【p243】十灰散:主治:血热妄行之上部出血症。京墨:收涩止血。
【p247】槐花散:风热或湿热邪毒引起的肠风、脏毒。
【p246】黄土汤:主治:脾阳不足,脾不统血证。
【p252】川芎茶调散:外感风邪头痛。方中川芎辛温香窜,为血中气药,上行头目,是治诸经头痛之要药,善于祛风活血而治头痛,长于治少阳,厥阴经之头痛,故为君药。
【p253】大秦艽汤:风邪初中经络证。
【p258】消风散:功用:疏风除湿,清热养血。主治:风疹湿疹。皮肤疹出色红,或遍身云片斑点,瘙痒,抓破后渗出津水,苔白或黄,脉浮数。
【p260
【p261
【p263
黄,脉弦或数。
【p264】大定风珠:主治阴虚风动证。
【p268】杏苏散:主治:外感凉燥证。本方为轻宣凉燥的代表方。
【p269】桑杏汤:主治:外感温燥证。本方为治疗温燥伤肺轻证的常用方。
【p272】增液汤:增水行舟法。玄参30g,麦冬24g,细生地24g三药合用,养阴增液,以补药之体为泻药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