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的区位因素分析

合集下载

交通的地理区位因素

交通的地理区位因素

交通的地理区位因素
交通的地理区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地理位置:交通的地理区位因素首先是要考虑地理位置。

不同地理位置的交通条件会有所不同。

例如,沿海地区通常会有较为便利的海上交通,而内陆地区则相对缺乏这方面的条件。

2. 自然条件:自然条件也是影响交通的地理区位因素之一。

例如,地形地势、水系和气候等因素都会对交通的发展产生影响。

例如,高山、河流和湖泊等地貌特征会对道路和铁路的规划和建设带来一定的挑战。

3. 资源分布:资源分布也是影响交通的地理区位因素之一。

当某一地区存在丰富的资源时,交通网络通常会相应地得到优化和完善,以方便资源的开采和运输。

例如,矿区通常会建设铁路和公路等交通设施。

4. 人口分布:人口分布也是影响交通的地理区位因素之一。

人口密集的地区交通需求通常会更大,因此交通网络在这些地区通常会更为发达和完善,以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

5. 城市布局:城市布局也会对交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城市的规模、布局和交通组织方式会影响交通需求和交通网络的设计与建设。

例如,拥有规划良好的城市交通系统的城市通常会更具竞争力,吸引更多的人口和资源。

总的来说,交通的地理区位因素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包括地理位置、自然条件、资源分布、人口分布和城市布局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了解和掌握这些因素对于合理规划和建设交通网络至关重要。

交通区位选择交通运输点区位因素和选址原则

交通区位选择交通运输点区位因素和选址原则
17
(1)①海域宽阔;②台风多;③潮差大;④流速急; ⑤水深,风浪大;⑥海洋环境腐蚀作用严重;⑦桥墩 地基。 (2)(在85~105间的值均可得分) (3)降低交通成本;加强区域经济联系(增进区域经济 整合);实现节能减排(减少运输油耗及尾气排放,减 轻环境污染)。
18
影响交通线路建设的重要因素是资金和技术,但 自然因素,尤其是恶劣的自然环境也是影响交通线路 建设的重要因素,每一个重要交通工程的建设都要充 分考虑分析其建设带来的经济与环境效益(降低交通 成本,加强区域经济联系增进区域经济整合,实现节 能减排)等。
22
(1)B (2)D 误区提示:
受香港面积小、建筑物密度大的影响,第(1)题 误选A;受填海造陆,扩大陆地面积并向海洋延伸的 影响,第(2)题选误选A。
23
12
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杭州湾跨海大桥于2019年5月1日正式通车。大桥
南起宁波慈溪,北至嘉兴海盐(下图),是世界上建造 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之一。
13
(1)分析造成大桥施工困难的自然原因。 (2)从宁波到上海,经该桥将比走原有公路路程短。 据图估算缩短的里程约为__________千米。 (3)试评价大桥建成后产生的主要经济与环境效益。
21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港口建设的区位因素,包括自 然条件(航行、停泊、筑港)和社会经济条件(腹地、 城市依托)。第(1)题可以用排除法,香港地形以山地 丘陵为主,A、C两项排除,香港为岛屿,河流不多, 泥沙较少,排除D项。第(2)题,香港地区平地面积狭 小,填海造陆可增加陆地面积,填海造陆形成的开阔 陆域为港口的建设、城市建筑以及合理的平面布置提 供了有利条件。
4
本题考查的是影响城市道路网络的因素。影响交 通线的区位因素包括:完善路网的需要、经济发展的 需要、人口与城市分布的需要、自然条件、科学技术 等5个方面。上图为典型的环行—放射式道路网络, 交通便捷,反映了城市建筑集中,地势平坦。同时交 通线路密集,结构完整,反映了经济发展水平高。

交通运输对区位选择影响的机理

交通运输对区位选择影响的机理

交通运输对区位选择影响的机理交通运输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和城市规划中至关重要的因素。

它不仅对商品流通、人口迁徙和城市建设产生直接影响,也对区位选择产生了长期而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交通运输对区位选择的影响机理入手,探讨其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1. 交通运输的便捷性交通便捷性是交通运输对区位选择影响的重要机理之一。

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交通便捷性不断提高,使得人们在选择住宅区域或商业地点时更加倾向于交通便利的地区。

便捷的交通可以让人们更加便利地前往工作、上学或进行商务活动,从而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发展。

2. 交通运输的成本交通运输的成本也是影响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

在选择生产基地或商业地点时,企业往往会考虑到交通成本,包括运输成本、交通拥堵成本等。

交通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经营效益,因此交通运输的发展水平和成本水平对于区位选择影响至关重要。

3. 交通运输的可达性交通运输的可达性是影响区位选择的重要机理之一。

有着发达交通运输网络的地区,可以更容易地与其他地区进行联系和交流,从而具有更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空间。

交通运输的可达性对于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影响。

4. 交通运输的影响交通运输的影响也是影响区位选择的重要机理之一。

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不仅可以促进货物流通和人员迁移,同时也会对城市的规划和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高速公路、高铁和机场等交通设施的建设会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区位选择。

总结回顾通过以上对交通运输对区位选择影响的机理的探讨,我们可以得出交通运输在城市发展和区位选择中的重要性。

交通便捷性、交通成本、交通可达性和交通影响等机理共同影响着人们对区位的选择。

在城市规划和经济发展中,必须充分考虑交通运输的影响,合理规划交通网络,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增长。

个人观点在我看来,交通运输对于区位选择的影响非常重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交通运输的发展对于城市规划和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布局

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布局

3、(2018全国卷2)澳门半岛以低矮的丘陵为 主,现在的部分土地是历年填海而成的。图 2 示意 澳门半岛山丘分布、街道格局及部分街道名称,据 此完成 。
澳门老城区少见自行车,原因可能是老城区街 道(C) A.狭窄 B.曲折 C.坡大 D.路面凹凸
解析 考查影响交通(自行车)发展的因素。自行 车要靠人力驱动,因此地势起伏较大的山区,自 行车行走不便。由图中可以看出,老城区主要分 布在西部多山丘地带,坡度大,不便于骑行自行 车。街道曲折、狭窄对自行车行走影响不大。澳 门经济发达,街道路面不可能凹凸不平。选C.
D.山麓分布
解析 考查读图分析能力。结合图例可以看处 三条铁路从山顶沿河流向山下延伸---铁路线主 要与河流分布一致,所以沿河谷分布。
(2).该区域修建铁路主要是为了运输(A ) A.原木 B.农产品 C.工业品 D.石材
解析 考查区域地理特征。由图可知该地为我国 东北的山地(海拔1393米)(长白山),是我国 重要的木材产地 。又由“该区域铁路修建的年代 较早,近些年几乎废弃”,东北地区的山地是我国 主要的木材生产基地,当时修建铁路的目的是为 了运输东北地区山地中的原木。
1.理解影响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及其关系
2.交通运输线的设计方案的比较思路
比较项目
比较内容
建设成本
包括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搬迁成本 等
路线长短
包括原有线路、建设距离等
沿线村镇 施工难度
包括沿线村镇数量多少、规模大小、人 口多少等
地形起伏、桥涵多少、高寒、缺氧、风 雪、冻土等
沿线灾害
地质灾害、气象灾害
【深度思考2】 在青藏铁路和京沪高铁修建 中都采取了“以桥代路”的模式,其作用相同 吗?
提示 不同。青藏铁路“以桥代路”主要是 为了给高原动物迁徙提供通道,便于保护动 物,保护生态环境;京沪高铁“以桥代路” 主要是为了节省耕地或不影响城市交通。

交通运输点的区位因素分析

交通运输点的区位因素分析
答案 (该国南部沿海少港口)H港依托沿海运河,成 为南部沿海地区的贸易港口;M河流域广阔,腹地 广,河道航运繁忙;H港位于M河河口附近,是M 河、南部沿海运河航运和海运的枢纽。
4、(2018天津)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京、津、冀在
协同发展中的战略定位。(如图12文字所示)
为实现天津市“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的定位, 天津港将原有的煤炭、石油、矿石运输业务分别转 移到周边其他港口(秦皇岛港、黄骅港、唐山港)。 这对天津港和周边其他港口分别有何好处?(6分) 解析 考查产业转移的港口的影响。由材料“天津 港将原有的煤炭、石油、矿石运输业务分别转移 到周边其他港口(秦皇岛港、黄骅港、唐山 港)。” 分析可得。
答案 天津港:促进港口转型升级(促进港口设备 更新;减少港区污染); 周边其他港口:增加吞吐量(提高经济效益;提 升专业化运输功能)。
5、[2016·北京文综]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源远 流长。2016年4月至6月,第十一届“中法文化 之春”在中国举行,促进了两国之间的友好往 来。 法国作家大仲马在《基督山伯爵》中,对马赛 进行了刻画,下图为马赛的地理位置及港区旧 貌图。马赛三面被石灰岩山丘所环抱,气候宜 人,拥有法国最大的海港。读图,回答问题。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交通运输区位。从材料可知甘德机 场是横跨北大西洋航班经停补充燃料所在地,随着飞机 制造技术进步,飞机能耗在降低且可装载的燃料越来越 多,因此大部分飞机不需要在中途补充燃料,所以也就 不需要经停甘德机场,D项正确。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交通运输区位。从材料可知甘 德机场是横跨北大西洋航班经停补充燃料所在地, 随着飞机制造技术进步,飞机能耗在降低且可装载 的燃料越来越多,因此大部分飞机不需要在中途补 充燃料,所以也就不需要经停甘德机场,D项正确。

交通运输线站的区位因素

交通运输线站的区位因素

交通运输线站的区位因素1. 简介交通运输线站的区位因素是指影响交通运输线站选址的一系列因素。

站点的选址对于交通运输线路的运营和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交通运输线站的区位因素,包括交通便捷性、人口分布、土地供应和城市规划等方面的因素。

2. 交通便捷性交通便捷性是选择交通运输线站的重要因素之一。

首先,站点应位于交通运输主干线或交通枢纽附近,方便乘客的接驳。

其次,站点附近应有便捷的公共交通网络,如地铁、巴士和火车等,以提供方便快捷的交通服务。

此外,站点周边还应有完善的交通设施,如停车场和自行车道等,以满足不同出行方式的需求。

3. 人口分布人口分布是影响交通运输线站选址的重要因素之一。

站点应位于人口密集的地区,以保证有足够的乘客需求。

通常情况下,城市中心或人口稠密的区域是优选的选址地点。

此外,还需要考虑人口组成,如年龄结构、职业构成和收入水平等因素,以了解目标乘客的出行特点和需求。

4. 土地供应土地供应是选择交通运输线站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站点需要位于土地供应充足的地区,以保证站点的扩建和发展空间。

此外,还需要考虑土地成本,以确保站点建设的经济可行性。

因此,地价和土地规划是影响站点选址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5. 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影响交通运输线站选址的重要因素之一。

站点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交通规划,以确保站点的合理性和可持续发展。

此外,还需要考虑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前景,以预测未来的交通需求和站点扩建的可能性。

因此,与城市规划部门的合作和沟通是选址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6. 站点设施站点设施是选择交通运输线站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站点应提供必要的设施,如售票厅、候车室、洗手间、自动售货机和无障碍设施等,以提供舒适和便利的乘客体验。

此外,站点周边还可以提供商业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如商场、餐厅、医院和学校等,以满足乘客的日常需求。

7. 环境影响环境影响是选择交通运输线站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站点应尽量避免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小专题6 交通运输区位因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小专题6  交通运输区位因素
C.提升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 D.推动产业的全面转型升级
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所以C
正确。
[2015·全国卷Ⅰ] 甘德国际机场(图Z6-4)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当时几乎所
有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经停该机场补充燃料。如今,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不再需要
经停此地。据此完成3~4题。
图Z6­4
3 . 导致甘德国际机场成为世界上最繁忙机场的主要 因素是 ( )
地形
岩港修建难度大,但建成后不易淤积;泥港修建难度小,但建成后容易淤
积 以城市为依托,有铁路(高速公路、河流等)与其他地区相联系,经济腹
地广
港阔水深,便于船只的航行和停泊 位于海湾,背风、避浪 无结冰期,利于全年通航;有结冰期,不利于通航
题组巩固 [2017·江苏卷] 图Z6-3为上海港口迁移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图Z6-6
【答案】位于地中海沿岸;为基岩海岸,港阔水深;海湾风浪小,潮差小;靠近罗讷河口;腹地广阔。
【解析】港口形成和发展的条件要从位置条件、自然条件(水域条件、气候条件、地形条件等)和
社会经济条件(经济发展基础、经济腹地大小、依托的城市及国家政策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2)影响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及其关系
图Z6­1
(3)交通运输线的设计比较思路
比较项目 建设成本 比较内容 包括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搬迁成本等
路线长短
沿线村镇 施工难度 沿线灾害 占用耕地
包括原有线路、建设距离等
包括沿线村镇数量多少、规模大小、人口多少等 地势起伏、桥涵多少、高寒缺氧、风雪、冻土等 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等 占用良田多少
气候
②社会经济因素
区位因素 影响分析 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线路,促进沿线经济发展。铁路线和公路国道线基本以直达为主,

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

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

气候
【归纳总结】 (2)社会经济因素 分析角度 人口 答题模板 联系较多的居民点,带动沿线经济的发展(适用 于地方性道路);经过居民点较少,人口搬迁少
经济
里程 社会
把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距离短,工程量小,节省运营时间 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缓解就业压力); 加强沿线地区人员、物质、文化交流;带动少数 民族脱贫致富,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利于 社会长治久安 少穿过自然保护区(重要文物古迹)和生态环境脆 弱区,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归纳总结】 交通运输区位因素选择的答题模板
1.交通线的区位因素选择 (1)自然因素 分析角度 地形 水文 地质 答题模板 平原地区(山区沿等高线修建或沿河谷分布),地 形相对平坦,施工难度小,工程量小(看是否占 用耕地) 避开沼泽地,少跨越河流,工程量小 地质稳定,避开断层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 暴雨、大风出现次数少;多冻土、受风雪影响大 等
亚欧大陆桥
第一亚欧大陆桥:西伯利亚大铁路,符拉迪沃斯 托克——莫斯科 第二亚欧大陆桥:连云港-鹿特丹铁路,
返回
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条亚欧大陆桥直接沟通的海洋是哪些?
日本海(太平洋)和北海、波罗的海(大西洋)。
(2)第二条亚欧大陆桥主要有何交通意义?
沟通欧洲大西洋沿岸和亚洲太平洋沿岸。
__________
识图技巧——交通运输区位选择的答题规范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12年1月3日,铁道部发布的武广高铁安 全运营两周年报告指出:截至2011年12月25日,武 广高铁列车累计行程7 500万千米,安全开行84 678 列,5 460万名旅客被武广高铁列车安全送达目的地, 答案: 第 (1)武广高速铁路沿线地势比青藏铁路沿线平坦;高速铁路要求弯道 “明确设问, 解 抓住题中关键词“平直的原 带动鄂湘粤三省经济同城化、融入性快速发展。 小以节省运营时间。 题 一 把握答题方 材料二 青藏铁路线格尔木王拉萨段(乙图)全长1 142 因”“比较分析”“区位条 思 (2)青藏铁路“以桥代路”原因:沿线地区冻土多;沿线地区河谷多;给野生 步 千米,“以桥代路”的长度达159.88千米。京沪高速 向” 件”等 路 铁路“以桥代路”的长度更高达1 061千米,占全线 动物迁徙预留通道。 分析第(1)题时,要结合 第 “注意思路, 长度的80%。 京沪高速铁路“以桥代路”原因:沿线跨大江大河多;沿线原有交通线密集; 地形和高速铁路的要求 二 (1)武广高速铁路比青藏铁路走向更平直,请分析 避免多占用耕地。 运用地理 步 其平直的原因。 术语” 分析第(2)题时要结合各 (3)自然条件:沿线地形以平原和低矮丘陵为主,利于施工;跨越南岭,增加 (2)青藏铁路和京沪高速铁路都有“以桥代路”, 自所经地区的自然环境 施工量。 但原因不同,试比较分析其原因。 分析第(3)题时,要注意从自然和 和社会环境特点,充分 社会经济条件:沿线经济较发达,城市多,人口多,客货运输需求量大;技 (3)根据上述材料,简要分析武广高速铁路修建的 社会两方面分析,不可漏要点。 考虑对环境的影响 术是保障,已有京广铁路为建设物资运输提供保障。 区位条件。

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因素、选线原则

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因素、选线原则

一、铁路建设区位:自然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战略因素;科技因素等典型铁路:京九铁路;南昆铁路;青藏铁路;泛亚铁路等。

1、合理布局交通网(填补空白、分担压力、活跃路网);2、促进沿线经济发展(有利于矿产资源开发、有利于旅游资源开发、有利于发挥铁路对经济辐射的作用);3、有利于巩固民族团结,加强民族交流;4、有利于加快*区脱贫速度;5、有利于社会稳定;6、有利于加快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7、有利于巩固国防;8、科学技术保障了铁路的建设。

南昆铁路建设的困难:自然:1、地形:高原、丘陵广布,地形复杂、起伏大;2、地貌:卡斯特地貌广布,施工难度大;3地质:地质条件复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4、气候:夏季降水多且集中,诱发地质灾害;人文:1、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资金不足;2、技术条件要求高;南昆铁路建设的区位因素:(1)合理布局交通网(2)经济意义:① 有利于资源开发和物资输出:西南区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少数民族集中。

南昆铁路的修建解决了云南磷矿和贵州煤炭的外运,促进了红水河水能和广西平果铝矿的开发。

② 有利于发挥铁路对经济辐射的作用:铁路的辐射作用可加快对外开放,使西南区形成“沿海、沿江、沿边”的形势,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

③有利于开发旅游资源,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开辟旅游热线,使西南丰富的旅游资源得到开发(喀斯特地形,少数民族风情、世界文化遗产等),并能带动该地区相关产业乃至整个第三产业的发展。

(3)政治意义① 有利于巩固民族团结:西南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人中总数的一半以上,仅云南省就有20多个少数民族。

南昆铁路所经之处分布着10多个少数民族,铁路的通车为他们带来了致富之路。

②有利于加快西南区脱贫速度:西南区是我国贫困人口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南昆铁路通车前,全国贫困人口中的1/3分布在本区,1997年南昆铁路建成通车后,贫困人口数大幅度下降。

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区位因素

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区位因素

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区位因素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交通运输线的布局对城市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合理的交通布局可以提高城市的效率、降低交通拥堵、改善出行环境,因此,对交通运输线布局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区位因素,包括地理、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以期为城市交通规划和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地理因素1.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是交通运输线布局中最基本的因素之一。

区域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交通运输线的起始点、路径和终点。

在城市规划中,需要考虑交通运输线与主要市区或商业中心的相对位置,以便提高交通运输系统的效率。

2. 地形和地势地形和地势对交通运输线的布局有着重要影响。

地形的平缓程度和山脉的分布,直接影响交通线的选择和建设难度。

在平原地区,交通运输线的布局相对较容易;而在山区或高原地区,需要通过隧道或桥梁等工程来克服地形的挑战。

3. 气候和气象条件气候和气象条件对交通运输线的布局也有影响。

例如,气候干燥的地区会导致土地易于沙化,从而影响交通线的建设和维护。

此外,气温、降水等气象条件也会对交通线的使用和维护产生一定影响。

三、经济因素1. 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决定交通运输线布局的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市场需求来规划交通线的起止点和经过城市的路线,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促进经济发展。

2. 资金投入交通运输线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因此,在交通运输线布局中,需要考虑可行性和投资回报率等经济因素,以便选择经济效益较高的交通线路。

3. 产业分布产业分布也会对交通运输线的布局产生影响。

不同产业的聚集程度和分布密度,决定了交通线路的繁忙程度和通行量。

因此,在布局交通运输线时,需要考虑到不同产业的分布情况,以便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便利。

四、社会因素1. 人口分布人口分布是交通运输线布局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人口稠密的地区交通需求相对较大,因此,交通运输线的布局需要考虑到人口分布的集中区域,以方便人们的出行。

交通运输中的点线区位因素

交通运输中的点线区位因素

交通运输中的点线区位因素一、海港区位因素在港口布局选择时需考虑其航行、停泊、筑港等自然条件。

也要考虑经济腹地、城市等经济和社会条件。

(一)自然条件:陆域——地形平坦开阔;水域——港阔水深、淤积少、风浪小。

(无结冰期或结冰期短)①陆域:地形平坦开阔(便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②水域:港阔水深、风浪小(位于港湾或背风坡),便于船舶的航行停泊。

河流侵蚀侧河道淤积少易发展建设港口即港口布局在等高线稀疏、等深线密集的海湾地区(二)社会经济条件:运输需求量大;完善的交通运输网③靠近…等大城市,以大城市作为依托;城市众多,经济发达,经济腹地、市场腹地广,客货运输量大,便于客货的集散。

④ 政府政策支持。

⑤ 交通便捷,对外联系方便,有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二、铁路线、高速公路的区位因素某些要点既是区位因素,同时也是发展的意义一)、社会经济因素——决定性因素1、经济因素:资金保障、运输需求及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沿线地区人口和城市密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客货运输量大♦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网,促进地区资源开发,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一般交通线应尽可能连接更多的城镇和居民点,方便居民出行和带动经济发展)地区脱贫致富;维持地区的稳定和繁荣等。

如京九线、青藏铁路区位与此相似二)、科技条件——先进科学技术是保障,从而克服各种自然不利因素。

交通线的走向,主要取决于社会经济因素,如城市分布等,同时也受到自然因素尤其是地形、资源分布等的影响高速公路和铁路不应穿过市中心,避免干扰城市内部交通三)、自然因素——基础因素/ 限制性因素① 地形地貌地质:地形平坦——利于交通修建,工程投资少、工程量小地势起伏大、地表崎岖;地质条件复杂,断层发育,地质不稳定。

如断层发育,多地震塌方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或喀斯特地貌发育——不利于交通建设,工程量大、投资大线路应尽量沿山谷、河谷、平原等延伸,避开断层、泥石流、塌方、滑坡等地质灾害多发区;并尽量少占用耕地② 气候:多暴雨、暴风雪、洪灾、大风、台风等气象灾害——工程量大、投资大③ 水文:多河流、湖泊、湿地沼泽——工程量、投资大线路应尽量避开沼泽地,避免跨越河流少架桥梁。

交通运输线路的区位选择

交通运输线路的区位选择

济因素
政策、 政策的支持、资金的投入,有利于铁 修建铁路都需要政府的支
资金 路建设;

民族
社 团结 会 国防 因 安全 素 社会
稳定
沿线有少数民族,修建铁路能促进各 在少数民族多的地区需要 民族的团结,并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 修建铁路
边境地区修建铁路,有利于巩固国防, 在边境地区需要修建铁路 保卫祖国边疆;
拉日铁路全长253千米,设拉萨、曲水、尼木、仁布、日喀则考等点14二个客运站、 会让站。它是青藏铁路的支线,全程单线,最高时速120千米。海拔在3 600米 至4 000米之间,桥隧占总工程量的46.69%。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2.(2018内蒙古包头期末,4)拉日铁路
沿线桥隧占比高,众多桥隧可发挥的作
交通选线要遵循“低、高、大、小”原则。即成本要低,安 全性要高,经济效益要大,环境破坏要小。
京张铁路——被逼出来的“之”字形线路
考点二
京张铁路于1905年9月开工修建,于1909年建成。北京至张家口,相距近二 百公里,军都山横亘其间。山势险峻、地形复杂,京张铁路从南口北上要穿 过崇山峻岭,坡度很大,按照国际的一般设计施工方法,铁路每升高1米, 就要经过100米的斜坡,这样的坡道长达10多公里。没有人相信中国人能够 仅靠自己的力量完成这项工程。
在社会稳定性稍差或需要稳定社会的 地区,修建铁路,有利于社会稳定, 繁荣经济;
在社会稳定性稍差或需要 稳定社会的地区需要修建 铁路
区域 在区域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地区间修 区际之间有经济发展水平 发展 建铁路,有利于缩小区域差异,平衡 差异的地区需要修建铁路
发展的需要;促进革命老区经济发展;
铁路运输区位因素的变化:
(2016,江苏,29,13 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苏北振兴步伐,2016 年5 月,江 苏省出台了《关于加快苏北振兴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若干政策意见》。 材料二 随着江苏省沿海高铁(①)、连淮扬镇高铁(②)、徐宿淮盐高铁(③) 等 开工建设,各省辖市将全面进入高铁时代。下图为江苏已有铁路与规划在建铁 路的空间分布示意图。

影响交通运输线、站的布局的区位因素的总结

影响交通运输线、站的布局的区位因素的总结

影响交通运输线、站的布局的区位因素的总结交通运输线和站点的布局的原则是人文地理中的一个难点之一,教师教和学生学都有很大的难度。

在这里我把几个主要的交通运输线和交通运输站点的布局的原则总结下来,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把条理理顺清楚,从而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部分的难点。

一.影响铁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经济、社会因素成为决定性因素。

以京九铁路为例1、合理布局交通网;2、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3、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繁荣;4、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二.影响公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1、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那些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

2、尽量少占农田耕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设施的关系和与城镇发展的关系。

3、尽量穿过居民点。

三.港口建设的条件:港口的区位不仅要受到水域条件(如航行条件、停泊条件)的影响,还要受到陆域条件(如筑港条件、腹地条件)的影响。

上海港的主要区位因素主要有:一是上海港是长江三角洲的一个河口港,兼作海港,主要港区沿黄浦江分布。

二是长江三角洲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建设提供了条件,长江一方面为港口提供了淡水,另一方面保证了船舶航行的空间,但是三角洲坡度小,泥沙容易沉积淤塞河道。

三是上海港的经济腹地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四是上海港以上海市为依托。

五是上海港还通过长江干支流与铁路、公路与全国各地相连接,集散客货流。

四.航空港选址的区位因素:1、地质:地质条件好,地基稳定。

2、风向:飞机要逆风起飞,跑到要沿盛行风方向修建。

3、水文与地形:地形平坦开阔,坡度适当的地形,好有利于排水。

4、有一定的净空条件(高度和宽度)。

5、与城市要保持适当的距离,防止噪音等对城市污染,同时与城市之间要有便捷的联系。

6、从气候条件上看应该选择在低云,低雾和暴雨出现频率最少的地方。

五.汽车站选址的区位因素:1、面积较大,地形平坦。

2、要远离市中心,防止出现交通拥堵的现象。

3、与城市干道,火车站,港口等有便捷的联系。

交通运输网中点的区位因素分析知识点

交通运输网中点的区位因素分析知识点

交通运输网中点的区位因素分析知识点一、概述在交通运输网中,点的位置往往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

通常我们把这些影响因素分为两类: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内部因素主要包括交通设施、运输线路、载体、服务设施等,而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地理、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因素。

本文将围绕着交通运输网中点的区位因素展开阐述。

二、内部因素1.交通设施交通设施是影响交通运输网中点位置布局的重要因素之一。

交通设施的完善程度和质量直接关系着运输效率和运输成本。

例如,高速公路在交通运输网中的地位日益重要,除了基本的快速连接要求外,还要考虑其他一些更为复杂的因素,如地貌、气候、环保、美学等。

2.运输线路运输线路是体现交通运输网中点位置布局的重要因素。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路和交叉口之间的空间布局规划,也是研究交通运输网络的工程与管理领域研究的基础。

线路的设计应考虑到空间需求、行车速度、安全程度、交通需求、容量等多种因素,以保证交通运输网络的高效稳定运行并尽可能降低成本。

3.载体运输所需的载体可以从多种角度考虑,主要涉及到交通运输工具的种类、规格尺寸及运输品质量。

合理的载体选择,能够使得交通运输网络的运作效率和运输成本都得到最优化,同时也能够为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

4.服务设施服务设施在交通运输网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例如,加油站、修理厂、物流仓库、停车场、过渡停车场等配套设施能够更好地满足交通运输网络的资源利用需求,使得交通运输网络更加完善,运输效率更高。

三、外部因素1.地理因素地理因素是影响交通运输网络中点位置的重要因素之一。

地理条件,包括地形、气象、土地规划等,会对交通运输网络的维护、管理和行车安全等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

例如,在山地区和海岸线区域运输,需要考虑地质环境与自然环境,更加谨慎安全进行运输。

2.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是影响交通运输网络中点位置的重要因素之一。

经济因素关系到交通运输网络的建设成本、运输服务价格、运输效率及成果。

例如,运输中物价、税收、汇率等经济因素的变化会影响交通运输网络的服务价格,或者说网络的服务价格又会影响到经济活动的成果。

交通运输网中线的区位因素分析方法

交通运输网中线的区位因素分析方法

交通运输网中线的区位因素分析方法
交通运输网中线的区位因素分析包括社会经济因素决定因素;自然因素制约因素;科技因素保障因素。

1、从自然因素考虑归纳如下;⑴地形地势平坦,对交通线的选择限制少;地形起伏大,铁路多要筑洞架桥;工程难度大,公路、管道需沿等高线延伸,延长里程;河流湍急,不利航行;但对航空影响小。

⑵地质喀斯特地形防塌陷、渗漏;地质不稳定加固地基,避开断层等。

⑶气候暴雨、洪涝、冻土、泥石流公路、铁路;气象灾害(大风、雾等)水运、航空。

⑷土地;少占耕地,尤其是良田。

2、从人为因素考虑,归纳如下⑴合理布局交通网分配交通线上的客货运量,获取最大经济效益。

⑵经济经济发展了客货运量大增,资金充足;反过来,交通建设加快物资流通,促进区域发展。

⑶资金尽量减少桥梁、隧道,缩短里程,节省投资。

⑷人口分布尽量联系城镇、人口稠密区,最大限度受益。

⑸污染干线不要穿过城区,远离重要文物古迹等。

⑹政治;京九线维持香港稳定与繁荣;进藏铁路加强援藏,巩固国防等。

⑺科技如在冻土上修筑铁路的技术已解决等。

注;公路选线的分析⑴国道选线的一般原则;路线基本方向以直达运输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尽量缩短线路长度,以节省运营时间。

⑵地方性公路选线的一般原则地方性公路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的需要为主,可以尽量多地通过当地的居民点、铁路车站、码头等。

⑶公路选线的一般原则①从宏观上要考虑自然、社会经济、科技等因素②从微观上考虑是在交通量最大、线路最短、占用耕地最少三者之间寻求平衡。

交通运输的区位条件分析学案

交通运输的区位条件分析学案

交通运输的区位条件分析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交通运输区位的概念和构成要素。

2、掌握交通运输线和点的区位选择因素及分析方法。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具体的交通运输线路和站点的区位进行合理分析和评价。

二、知识梳理(一)交通运输区位的概念交通运输区位是指交通线、点的空间分布和组合,以及与其他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

(二)交通运输线的区位条件1、自然因素(1)地形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对交通线建设的限制较少,工程造价低;山区地形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对交通线建设的限制较多,工程造价高。

(2)气候气候条件会影响交通线的建设难度和运营状况。

例如,暴雨、大风、冻土等恶劣气候条件会增加施工难度和运营风险。

(3)水文河流、湖泊等水文条件会影响交通线的走向和桥梁的建设。

(4)地质地质条件不稳定的地区,如地震多发区、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区,不利于交通线的建设。

2、社会经济因素(1)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交通线建设的决定性因素。

经济发达地区,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大,交通线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更强。

(2)人口和城市人口和城市密集的地区,交通需求量大,交通线建设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人员往来。

(3)资源开发资源丰富的地区,为了将资源运出,需要建设交通线。

(4)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交通线的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使交通线能够跨越更复杂的地形和地质条件。

(三)交通运输点的区位条件1、港口(1)陆域条件港口要有广阔的陆地面积,便于港口设施的建设和货物的装卸、存储。

(2)水域条件港口要有水深、风浪小、不淤不冻的水域,便于船舶的停靠和航行。

(3)经济腹地港口的经济腹地越广阔,货物运输量越大,港口的发展前景越好。

(4)城市依托港口要有城市作为依托,为港口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

2、航空港(1)地形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跑道的建设和飞机的起降。

(2)气候气候条件良好,能见度高,少云雾、暴雨等恶劣天气。

(3)与城市的距离航空港与城市要有一定的距离,既要保证机场的净空条件,又要便于城市与机场的联系。

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分析

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分析

运具与线路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
管道 运输
式。用管道运输货物气体不挥发, 管道运输要铺设专门管道 液体不外流,损耗小,连续性强, ,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平稳安全,管理方便,而且可以昼 。
油、天然气、煤浆以 及其它矿浆
夜不停地运输,运量很大。

•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技术经济特征的比较
方式 运量 运速 运费 灵活性 连续性
•航空
•省级综 合运输 网

•水路运输
优点:运量大,投资少 ,成本低。
•缺点:速度慢,灵活性和 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 况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 大。
•适宜运输的货物:大宗、 远程、时间要求不高的货物 。

•航空运输
优点:速度快,效率高 。 •缺点:运量小,耗能大,运费高, 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高。 •适宜运输的货物:急需、贵重、数量不大的物品 。
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 素分析
2020年5月31日星期日
• 导入新课
• 所谓“衣食住行”,其中“行” 是我们生产生活中的重要环节, 简单说“行”指的是交通运输业, 它密切地联系了农业、工业两大 生产生活部门,是经济发展的“先 行官” 。

•交通运输的概念
•交通:广义——运输和通信
• 狭义——只包括运输,借助于客观 物质实体,实现人和物的位移
受自然影响
投资
铁路
较大 较快 较低

公路
小 较快 较高 最强
水运
最大 最慢 最低
差 大 最低
航空
小 最快 最高
差 大 高
管道

最差 最强 最小


•空运:贵重、急需、数量不大的货物。 •公路:短途、量小、容易死亡、变质的活物、 鲜货。 •铁路:远程、量大、不容易死亡、变质货物 •水运:大宗、笨重、远程、不急需的货物。

交通的区位

交通的区位


空运

公路
铁路 水运
0 80
550
运距(千米)
二、交通运输的区位分析
1、交通线的区位因素分析
交通线区位因素包括自然、经济、社会、科技等因素。 ⑴ .自然因素 ◆地形地质: 平原:限制少成本低,少占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
镇发展的关系; 山地: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地质复杂的地区(隧道 避开断层,陡坡上修成“之”字形弯曲或开凿隧道)。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水文: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 减少桥梁总长度、投资、施工量。
◆气候:注意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 率,冻土、积雪的深度。
1、交通线的区位因素分析
⑵ .经济因素
◆合理布局交通运输,促进沿线经济发展。 ◆铁路、公路国道线基本方向以直达为主,并适当照顾沿 线重要经济点,通过城市时应从城市边缘经过(减轻对市内交通 的影响)。 ◆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 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
水路
运量大,投资少,成本 低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 续性差,受自然条件 影响大
飞行速度快,运输效率 航空 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
运输方式
运量小,能耗大,运 费高,且设备投资大, 技术要求严格
货物损耗小,连续性强, 管道 平稳安全,管理方便,
运量很大
管道设备投资大,灵 活性差
五种交通运输方式运距与运价的关系图(欧洲)
中最适合建设港口的位置是( ) 图 3-4-8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交通点的区位因素选择(以港口为例)
分析角度
答题模板
陆域 条件
地形
经济 腹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运输的区位因素分析
江西省井冈山市宁冈中学(343600)龙吉忠
【方法归纳】
一、交通线的区位因素分析
交通线的建设一般投资大,主要考虑社会经济的需要(资源开发与调配、促进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和科技文化交流、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合理布局交通网、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巩固国防等),自然因素(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影响线路的选择(趋利避害,减少工程量,如尽量选择平原或河谷地形,避开陡坡、断层、沼泽等不利地形);科技是保障,可以克服不利的自然条件的制约。

微观选线方面,不同性质和等级的线路要求不同,要区别对待。

如铁路、高速公路一般要求线路平直,而一般性公路可选择沿等高线延伸或走“之”字形爬坡;国道以直达运输为主,而地方性公路则要尽量多连接一些经济点。

管道尽可能利用现有管道,充分考虑沿线油气供应地和消费市场,尽量避开山脉、河流等自然条件恶劣的地方。

当然,方便快捷、少占好地、减少对居民区的不必要干扰是共同的原则。

应从“两头地域、沿线区域”建设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来分析。

从自然条件、政治效益、经济效益、技术条件等角度综合采点。

如:分析青藏铁路建设的区位。

①促进西藏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维护边疆的稳定和安全。

②完善全国铁路网,激活兰青线。

③促进西藏的资源开发,特别是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④技术上克服了高寒、缺氧和冻土等难关。

二、交通点的区位因素分析
1、长途汽车站:一般建在市区边缘、城市交通干线附近或火车客运站附近。

2、港口:社会经济条件――经济腹地(服务范围)、城市依托,是影响港口兴衰的最主要因素;自然条件――航行、停泊、筑港条件,如水道的通畅、避风避浪的条件、近岸水深、陆地建筑条件、水源等。

3、航空港:占地广,要平坦开阔,利于跑道建设,以及飞机起飞有净空保证;坡度适当的地形,以利排水;良好的地质条件,保证地基稳定;机场建在与城市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跑道沿盛行风的方向修建,利于飞机逆风起降;雾和低云较少,大气能见度好;航空港噪音较大,与城市应有一定的距离,并有快速交通干线连接。

【典例精析】
下图为我国华北平原某城市的可闻噪声分贝强度(单位:PNdB)等值
线分布图,图中黑色圆点代表交通运输网中的点(资料来源:《城市规划原理》2001.6)。

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M点最有可能是( )
A.汽车站 B.码头 C.火车站 D.飞机场2.对图示内容分析正确的是( )
①M地有公路直达市区,交通便利,布局合理
②M地噪声污染市区,布局不合理
③M地主要运输工具进出M地的方向为西北—东南向
④M地主要运输工具沿公路从市区北部通过,方便居民出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随着城市的发展,当地政府决定将M地整体搬迁至远郊,现有甲、乙、丙、丁四个地点
供选择,比较合理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第1题,等值线的轴线呈西北—东南向。

码头供船舶进出,船舶产生的噪声等值
线应以港口为中心,轴线走向与河流延伸方向一致。

M点通向城区北部的公路延伸方向和噪声等值线的轴线延伸方向一致,但是图中信息显示M点没有通向东南方向的公路,因此不会产生图示效果的等值线轴线延伸方向。

M地无铁路通过,不可能是火车站,只能是飞机场。

第2题,飞机飞越城区上空,噪声污染影响城区,存在安全问题,布局不合理。

第3题,甲位于城区冬季风(西北季风)的上风向,且飞机飞越城区上空,噪声污染影响城区,存在安全问题;乙、丁虽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远郊,但飞机飞越城区上空,也存在噪声污染和安全问题;丙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远郊,飞机又不飞越城区上空,噪声污染很小,安全系数高。

答案:1.D 2.C 3.C
【同步练习】
杭州湾跨海大桥于2008年5月1日正式通车。

大桥南起宁波慈溪,北至嘉兴海盐,是世界上建造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之一。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造成大桥施工困难的自然原因。

(2)从宁波到上海,经该桥将比走原有公路路程短。

据图估算缩短的里程约为多少千米?
(3)试评价大桥建成后产生的主要经济与环境效益。

解析:⑴该题目主要是分析杭州湾的自然环境,杭州湾自然条件有以下特点:①)海域宽阔,台风多、潮差大、流速急,具有典型的海洋性气候特征,有效工作日少;②软土层厚、持力层深,给海上基础设计和施工带来一系列问题;③南岸滩涂长,施工条件复杂,采用常规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法很难满足工期要求;④环境的腐蚀作用严重;⑤南滩涂多个区域浅层气富集,危及施工安全。

⑵从宁波到上海,经该桥将比走原有公路路程短,可以根据慈溪、嘉兴和杭州大体是一个等边三角形,缩短的里程为一个边长,用比例尺量算一下,大约3厘米,换算为96千米。

答案:(1)①海域宽阔②台风多③潮差大④流速急⑤水深、风浪大⑥海洋腐蚀作用严重⑦桥墩地基(2)(在85-105间的值均可得分)(3)降低交通成本 加强区域经济联系 实现节能减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