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
冠心病中医药健康指导表
![冠心病中医药健康指导表](https://img.taocdn.com/s3/m/b602455c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70.png)
冠心病中医药健康指导表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主要病理机制是冠脉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
传统中医药在治疗冠心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且与现代医学相结合,提供了一套综合的健康指导表,旨在帮助患者有效控制病情、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一、调整饮食饮食对冠心病患者的康复与病情控制至关重要。
传统中医药认为,饮食应当清淡、易消化,以利于消化吸收和防止消化道不适。
建议冠心病患者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少摄入过多油脂和加工食品。
此外,药膳也是一种可行的调理方式,如绿豆、糯米等具有清热解毒、滋养心脏的作用,可适当食用。
二、调节情绪情绪波动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非常不利,经常会导致病情加重。
中医药强调情绪与心脏健康的密切关系,认为内心的平静对于冠心病的康复至关重要。
因此,患者需要尽量避免紧张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学会调节情绪,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同时,适当的运动和参与社交活动也可以促进身心健康,帮助冠心病患者恢复。
三、中医药调理传统中医药提供了一系列草药配方,可辅助治疗冠心病。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中医医生会选择适当的中药进行调理,以改善心血管功能、减轻症状。
例如,黄连、丹参等草药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适合心脏供血不足、胸闷等症状较为明显的患者。
四、辅助治疗除了传统中医药的治疗方法外,冠心病患者可以尝试一些辅助治疗方法来帮助缓解病情。
针灸、推拿等中医疗法可以通过调节气血循环、促进身体内部能量的平衡来改善症状。
此外,冠心病患者还可以进行一些物理疗法,如理疗、按摩等,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心肺功能。
五、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是冠心病康复的重要一环。
患者需要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足够的睡眠,避免过度饮食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
此外,适度的运动对于心脏健康也非常重要。
冠心病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病情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有氧运动有助于增强心肌功能。
综上所述,冠心病中医药健康指导表提供了一套综合性的指导方案,旨在帮助患者改善心血管功能、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冠心病中医药管理方案1
![冠心病中医药管理方案1](https://img.taocdn.com/s3/m/79f9c4c3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59.png)
冠心病属于祖国医学中的“胸痹”范畴,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为主症。
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后者又称“真心痛”,为“胸痹”重症。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由冠状动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纤维化、坏死和功能障碍,或者称缺血性心脏病,其可分为心绞痛、心肌梗死、隐形或者无症状型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和冠心病猝死 5 种类型。
本病多发于 40 岁以上人群,男性多于女性,常与高脂血症、高血压、吸烟、遗传因素、糖尿病、肥胖、高胰岛素血症等有关。
冠心病患者往往因天气寒冷、情志不遂、过度疲劳、进食油腻或者饱餐后等诱发。
…病因病机‟本病的发生多与寒邪内侵,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年老体虚等因素有关。
其病机有虚实两方面:实为寒凝、气滞、血瘀、痰阻,痹遏胸阳,阻滞心脉;虚为心脾肝肾亏虚,心脉失养。
在本病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大多先实而后致虚,亦有先虚而后致实者。
临床表现,多虚实夹杂。
寒邪内侵:素体阳衰,胸阳不足,阴寒之邪乘虚侵袭,寒凝气滞,痹阻胸阳,而成胸痹。
饮食不当:饮食不节,如过食肥甘生冷,或者嗜酒成癖,以致脾胃损伤,运化失健,聚湿成痰,痰组脉络,则气滞血瘀、胸阳失展,而成胸痹。
情志失调:忧思伤脾,脾虚气结,气结则津液不得输步,遂聚而为痰;郁怒伤肝,肝失疏泄,肝郁气滞,甚则气郁化火,灼津成痰。
气滞或者痰阻,均可使血行失畅,脉络不利,而致气血瘀滞,或者痰淤互阻,胸阳不振,心脉痹阻,不通则痛,而发为胸痹。
年迈体虚: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肾气渐衰,如肾阳虚衰,则不能鼓励五脏之阳,可致心气不足或者心阳不振;肾阴亏虚,则不能滋养五脏之阴,可引起心阴内耗。
心阴亏虚,心阳不振,又可使气血运行失畅。
凡此均可在本虚的基础上形成标实,导致气滞、血瘀,而使胸阳失运,心脉阻滞,发生胸痹。
以上病因病机可以二者或者三者并存,或者交互为患。
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淤血闭阻心脉,可心胸猝然大痛,而发为真心痛。
冠心病的健康管理方案1
![冠心病的健康管理方案1](https://img.taocdn.com/s3/m/aab8e40416fc700abb68fc8c.png)
香山镇卫生院冠心病的健康管理方案一、总述:1、概念:冠心病是指由于脂质代谢不正常,血液中的脂质沉着在原本光滑的动脉内膜上,在动脉内膜一些类似粥样的脂类物质堆积而成白色斑块,称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2、致病原因:(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2)高血压症;(3)血脂异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过低);(4)糖尿病;(5)吸烟;(6)肥胖及精神因素;(7)年龄和性别(45岁以上的男性,55岁以上或者绝经后的女人);(8)家族史(父兄在55岁以前,母亲/姐妹在65岁前死于心脏病);3、症状:(1)心绞痛型:①胸部压迫窒息感、闷胀感、剧烈的烧灼样疼痛,一般疼痛持续1-5分钟,偶有长达15分钟,可自行缓解;②疼痛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前内侧直至小指与无名指;③疼痛在心脏负担加重(例如体力活动增加、过度的精神刺激和受寒)时出现,在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数分钟后即可消失;④疼痛发作时,可伴有(也可不伴有)虚脱、出汗、呼吸短促、忧虑、心悸、恶心或头晕症状。
(2)心肌梗塞型:①突发时胸骨后或心前区剧痛;②向左肩、左臂或他处放射,且疼痛持续半小时以上,经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③呼吸短促、头晕、恶心、多汗、脉搏细微;④皮肤湿冷、灰白、重病病容;⑤大约十分之一的病人的唯一表现是晕厥或休克。
4、易感人群:(1)45岁以上的男性,55岁以上或者绝经后的女性;(2)父兄在55岁以前,母亲/姐妹在65岁前死于心脏病;(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过低的人群;(4)高血压病人;(5)糖尿病患者;(6)吸烟人群;(7)其他:超重、肥胖、痛风、不运动等情况的人群。
5、疾病分类:(1)隐匿型:患者有冠状动脉硬化,但病变较轻或有较好的侧支循环,或患者痛阈较高因而无疼痛症状。
心绞痛型: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的增加引起心肌急剧的、短暂的缺血与缺氧的临床综合征。
冠心病健康管理方案
![冠心病健康管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45cdb6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65.png)
冠心病健康管理方案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为了降低冠心病患者的发病率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制定一个科学、有效的冠心病健康管理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冠心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阶段,介绍一个全面的健康管理方案。
1. 个人资料和基础评估在制定健康管理方案之前,首先需要收集冠心病患者的个人资料和进行一次基础评估。
个人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职业、生活习惯等,而基础评估包括身体检查、心理评估和生活方式评估。
2. 个性化健康目标根据基础评估的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目标是非常重要的。
包括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和不规律的饮食,设定合理的体重目标,控制血脂、血压和血糖等。
3.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冠心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病情严重程度、合并症和不良反应等,医生会开具适当的药物处方,如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等。
患者需要按时按量服药,并定期将服药情况告知医生。
4. 心理支持冠心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着许多心理压力,而心理支持对他们的康复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心理疏导、心理咨询和心理干预等方式来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恐惧和抑郁等情绪。
5. 饮食调理合理饮食对冠心病患者的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建议患者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结构,多摄入水果、蔬菜、全谷物等健康食物,适量摄入蛋白质和脂肪,并维持适当的体重。
6. 体育锻炼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血管弹性和预防并发症。
冠心病患者需要根据个人健康状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7. 康复治疗冠心病患者在康复阶段需要接受一系列的康复治疗,如定期复诊、心电图监测、心功能评估等。
此外,康复治疗还包括心理康复和生活方式改变,以促进患者身体功能的恢复和提高生活质量。
8. 定期随访冠心病健康管理方案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定期随访。
医生将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管理效果,定期安排随访并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调整。
冠心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冠心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aaa0ca6770bf78a652954ee.png)
冠心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一、服务对象辖区内40岁以上常住居民中冠心病患者。
二、服务内容(一)冠心病筛查1、对辖区内4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每年在其第一次到乡镇卫生院就诊时为其做心电图。
2。
对第一次发现休息时心肌明显缺血,并有下列三项其中两项: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可初步诊断为冠心病、包括可疑冠心病:有可疑心绞痛或严重心律失常,无其她原因可解释并有下列三项中两项者:40岁以上、高胆固醇血症、休息时或运动后心电图可疑。
如有必要,建议转诊到上级医院确诊,2周内随访转诊结果,对已确诊得冠心病患者纳入冠心病患者健康管理、对可疑继发性冠心病患者,及时转诊。
3。
建议高危人群每半年至少测量1次血压,做一次心电图,并接受医务人员得生活方式指导。
(二)随访评估对冠心病患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每年要提供至少4次面对面得随访、1。
测量血压并评估就是否存在危急症状,如出现收缩压≥180mmHg与(或)舒张压≥110mmHg;心绞痛、心悸胸闷、喘憋不能平卧等危险情况之一,或存在不能处理得其她疾病时,须在处理后紧急转诊。
对于紧急转诊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在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2、若不需紧急转诊,询问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得症状。
3、测量体重、心率,计算体质指数(BMI)。
4、询问患者症状与生活方式,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吸烟、饮酒、运动、摄盐情况等。
5、了解患者服药情况。
(三)分类干预(1)对胸痛控制满意、无药物不良反应、无新发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无加重得患者,预约进行下一次随访时间。
(2)对第一次出现胸痛控制不满意,即收缩压≥140与(或)舒张压≥90mmH g,或药物不良反应得患者,结合其服药依从性,必要时增加现用药物剂量、更换或增加不同类得降压药物,2周时随访。
(3)对连续两次出现血压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控制以及出现新得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加重得患者,建议其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冠心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冠心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addde07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03.png)
冠心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冠心病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威胁着全球各地的健康。
为了更好地管理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冠心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应运而生。
该规范旨在确保冠心病患者能够得到全面、科学、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以提高生活质量和延缓疾病进展。
一、健康管理服务的基本原则1. 个性化服务:针对每位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状况、病史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计划,包括医学、营养、心理等方面的服务。
2. 科学指导:基于最新的冠心病研究和治疗指南,提供科学的指导,确保冠心病患者得到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
3. 全程管理:从初诊到长期治疗,提供全程管理服务,包括定期随访、检查和评估,确保治疗效果的监测和调整。
4. 多学科合作:医生、护士、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等多学科专业人员之间的合作,确保提供全面的健康管理服务。
二、健康管理流程1. 初诊评估:冠心病患者首次就诊时,医生应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患者的病史、症状、体格检查、心电图和相关血液检查。
2. 目标制定: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和疾病阶段,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目标,例如控制血压、降低血脂、减轻体重等。
3. 风险评估:评估患者的心血管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计划,例如戒烟、改善饮食、增加运动等。
4. 治疗选择: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健康管理目标,制定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等。
5. 定期随访:规定冠心病患者的随访频率,包括临床评估、心电图、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的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6. 评估和调整:定期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包括症状改善、指标控制等,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治疗方案的调整。
三、健康管理内容1. 药物管理:根据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提供用药指导和监测,包括药物的剂量、频率、不良反应等。
2. 生活方式干预:提供科学的生活方式干预措施,包括饮食调整、适度运动、戒烟限酒等,以减轻症状、降低风险。
3. 心理支持: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服务,帮助患者应对心理压力和焦虑,提高自我管理和生活质量。
中西医结合的冠心病慢病管理
![中西医结合的冠心病慢病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80bec24a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f6.png)
中西医结合的冠心病慢病管理作者:范怡清刘伟静来源:《家庭医学》2024年第01期中國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
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3.3亿人,其中冠心病的患者人数达到了1139万,因其发病率高,危害严重,是全球第一位的死亡原因。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剧,冠心病成为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之一。
冠心病的治疗需要长期坚持并贯穿于生活之中,那么如何做好冠心病的健康管理呢?在冠心病的治疗中,药物是主要干预措施,其主要目标是缓解心肌缺血症状和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概率,改善预后。
药物治疗的两大基石是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和调脂药物(他汀类等)。
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是冠心病的最常规用药,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阻止血栓形成。
需要注意不可在饮酒后服用,可能会导致胃出血。
他汀则是最常用的调脂类药物,能够降低低密度胆固醇,控制斑块的加重,同时控制心血管的进一步狭窄,还能够抗炎稳定斑块,预防斑块破裂及血栓,预防心肌梗死。
需要注意定期随访肝功能指标等,如果有异常需要调整药物。
缓解心绞痛症状的药物B受体阻滞剂可以通过抑制心肌细胞膜上的B1受体,使心肌收缩力减弱,具有减慢心率、减少心肌耗氧量等作用,一般有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还有的可以通过阻断a1受体,产生周围血管舒张作用,如卡维地洛、拉贝洛尔等;或者通过激动B3受体而增强NO的释放,产生周围血管舒张作用,如奈必洛尔。
钙通道阻滞剂(CCB)临床中常用的CCB类药物有两种,分别为二氢吡啶类和非二氢吡啶类,二氢吡啶类CCB以硝苯地平、氨氯地平为代表;非二氢吡啶类CCB以地尔硫卓、维拉帕米为代表。
可以抑制心肌收缩力,扩张小血管,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冠脉血流和减少心肌缺血。
但其一般不作为治疗冠心病的首选药物,主要适用人群是合并高血压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可以在单-B党体阻滞剂控制不佳或使用禁忌时选择使用。
硝酸酯类是内皮依赖性的血管扩张剂,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黏附,具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
冠心病中医药健康管理实施方案.doc
![冠心病中医药健康管理实施方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3324f7b558f5f61fb6366645.png)
冠心病中医药健康管理实施方案1冠心病中医药健康管理实施方案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规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文件要求,将中医药保健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中。
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特制订本方案。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中医称为胸痹。
冠状动脉供应心脏自身血液,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粥样硬化或痉挛,使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梗死的一种心脏病。
冠心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心肌缺血、缺氧而导致的心绞痛、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发生心肌梗死危及生命。
冠心病已成为当今危害我国人民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
对于冠心病的诊断,目前国际上没有统一的标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是其一项“金标准”,但行此有创检查者还是少数,更多的冠心病的诊断需要依据病史、临床症状、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这也给冠心病的健康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一、冠心病的一级管理(一)一级管理对象对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存在,但尚未确诊冠心病人群采取预防措施,控制或减少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并维持稳定,以减少冠心病的发病率、死亡率与致残率[。
目前,已经确认的冠心病危险因素达300种以上。
主要因素分为不可变因素(如年龄、性别、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等)和可变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缺乏体育锻炼、饮食等)。
对可变因素的干预重点在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防止血管内皮溃疡面形成,阻止脆弱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血栓,减慢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而干预方式除了药物治疗以外,更多的危险因素需要生活方式和行为干预。
冠心病的一级管理即危险因素的管理。
(二)一级管理措施1.戒烟临床研究显示,吸烟能增加患者心血管疾病死亡率50%,心血管死亡的风险与吸烟量直接相关。
吸烟还与血栓形成、斑块不稳定及心律失常相关。
对于所有冠心病高危人群及患者,均需详细询问吸烟史。
对于这个危险因素的控制多用于发病前的预防性措施,对高危人群及患者宣传吸烟的危害,协助其完全戒烟并且避免被动吸烟。
已有一些行为及药物治疗措施,如尼古丁替代治疗等,可以协助其戒烟。
冠心病健康管理工作计划
![冠心病健康管理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86203fbe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18.png)
一、前言冠心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为了提高冠心病的预防、治疗和管理水平,降低发病率,减少死亡率,制定本冠心病健康管理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1. 提高公众对冠心病的认识,普及冠心病防治知识;2. 加强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管理,降低复发率和死亡率;3. 建立完善的冠心病防治体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三、工作内容1. 组织开展冠心病健康教育(1)通过多种形式(如讲座、宣传册、网络等)普及冠心病防治知识,提高公众的认知水平;(2)针对不同人群,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案,如老年人、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者等;(3)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其对冠心病防治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建立冠心病患者档案(1)对冠心病患者进行登记、随访,建立完善的冠心病患者档案;(2)定期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健康检查,了解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3)加强对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疏导,提高生活质量。
3. 加强冠心病诊疗能力建设(1)提高冠心病诊疗水平,开展新技术、新方法的引进和应用;(2)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诊疗能力;(3)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患者满意度。
4. 开展冠心病康复治疗(1)针对冠心病患者,开展康复治疗,如运动康复、心理康复等;(2)加强康复治疗师队伍建设,提高康复治疗效果;(3)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5. 加强冠心病防治网络建设(1)建立健全冠心病防治网络,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2)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3)加强与上级医院的合作,提高诊疗水平。
四、工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冠心病健康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各项工作;2. 加大资金投入,保障冠心病防治工作顺利开展;3. 加强部门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冠心病防治工作;4. 定期开展督导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五、预期效果1. 提高公众对冠心病的认知,降低发病率;2. 降低冠心病患者的复发率和死亡率;3.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4. 建立完善的冠心病防治体系,为我国冠心病防治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9a7cf03d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3a.png)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一、引言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是指基于中医药理论和方法,为个体提供全面、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旨在促进个体身心健康,预防疾病发生和发展。
为了规范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保障服务安全,制定本规范。
二、服务对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对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人群:1. 健康人群:希望通过中医药理念和方法来维护健康、预防疾病的人群。
2. 慢性病患者: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的人群。
3. 康复人群:正在康复中的人群,如手术后恢复期、中风康复等。
4. 特殊人群:孕妇、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
三、服务内容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1. 健康评估:通过中医体质辨识、病史询问、体格检查等方法,全面了解个体的身体状况、体质特点、病史情况等,为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提供依据。
2. 健康指导:根据个体的身体状况和需求,制定合理的饮食、运动、作息等健康指导方案,帮助个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 中医药干预:根据个体的体质特点和病史情况,采用中医药理念和方法进行干预,如中药调理、针灸、推拿等,以促进身体的平衡和康复。
4. 随访管理:定期进行随访,了解个体的身体状况和健康管理效果,及时调整健康管理方案,提供持续的健康管理服务。
四、服务流程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应按照以下流程进行:1. 健康评估:通过中医体质辨识、病史询问、体格检查等方法,全面了解个体的身体状况、体质特点、病史情况等。
2. 制定健康管理方案:根据个体的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包括饮食、运动、中医药干预等内容。
3. 健康指导和干预:根据方案内容,进行健康指导和中医药干预,帮助个体调整生活方式,促进身体的健康。
4. 随访管理:定期进行随访,了解个体的身体状况和健康管理效果,根据情况调整健康管理方案。
5. 服务记录和总结:对每次服务进行记录和总结,包括个体的评估结果、健康管理方案、干预效果等,为后续服务提供参考。
冠心病管理工作计划
![冠心病管理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0a1dadba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b2.png)
一、背景分析冠心病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呈逐年上升趋势。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冠心病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制定一套科学、系统的冠心病管理工作计划至关重要。
二、目标设定1. 提高公众对冠心病的认知水平,增强预防意识。
2. 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控制现有患者的病情进展。
3. 提高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预后。
4. 加强医务人员对冠心病诊疗技术的培训,提高诊疗水平。
三、具体措施(一)宣传教育与普及1. 定期开展冠心病知识讲座,通过社区、医院等多种渠道向公众普及冠心病相关知识。
2. 制作宣传海报、宣传册等资料,发放至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
3. 利用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体平台,发布冠心病预防与治疗的相关信息。
(二)健康管理1. 建立冠心病患者健康档案,定期进行随访和评估。
2. 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早期发现并干预。
3. 开展健康生活方式的指导,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三)诊疗规范1. 制定冠心病诊疗规范,规范诊疗流程。
2.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诊疗水平。
3. 定期组织专家会诊,对复杂病例进行讨论和决策。
(四)药物治疗1.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2. 加强对患者药物治疗知识的普及,提高患者对药物的依从性。
3. 定期监测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五)心理支持1.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 提供心理咨询和疏导,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
3. 建立患者互助小组,促进患者之间的交流与支持。
四、实施步骤1. 筹备阶段:成立冠心病管理工作小组,制定工作计划,明确各部门职责。
2. 实施阶段:按照计划开展各项工作,定期评估工作成效。
3. 总结阶段:对工作计划进行总结,查找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五、预期效果通过实施冠心病管理工作计划,预期达到以下效果:1. 提高公众对冠心病的认知水平,增强预防意识。
2. 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控制现有患者的病情进展。
冠心病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
![冠心病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439283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f2.png)
冠心病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冠心病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1.简介冠心病是一种心血管疾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引起心肌供血不足而引发的。
中医药在冠心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
本文档旨在提供冠心病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为患者提供全面的中医药干预措施。
2.冠心病的中医药病因与病机分析2.1 冠心病的中医药病因分析2.2 冠心病的中医药病机分析3.冠心病的中医药诊断与辨证分型3.1 中医药病名与病因辨证3.2 中医药辨证分型与诊断4.冠心病的中医药治疗原则4.1 统一中西医治疗原则4.2 中医药治疗原则5.冠心病的中医药治疗方案5.1 中医药内治疗方案①中药方剂治疗②中药汤剂治疗5.2 中医药外治疗方案①中药外敷治疗②中医按摩治疗5.3 中医药养生调摄方案①中药调养方案②饮食调养方案③运动调养方案6.冠心病中医药康复指导6.1 生活方式指导①合理饮食指导②药膳食疗指导③体育锻炼指导6.2 心理调适指导6.3 康复药膳指导6.4 定期随访和复查7.附件详细记录了本文档所涉及的中药方剂、中药汤剂、中药外敷治疗方法、中医按摩手法等附件。
8.法律名词及注释●冠心病:指冠状动脉供应心脏的血管出现病理性变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的疾病。
●中医药:中医药是中医理论和中药学的综合体系,包括中医临床、中药、针灸、推拿、中医养生等。
●预防:指在疾病发生之前,通过控制危险因素,提高机体抵抗力,减少疾病的患病率。
●治疗:指对疾病症状进行干预和修复,恢复机体功能和平衡。
●康复:指通过康复措施和干预,使患者逐渐恢复到疾病前的状态,并提高生活质量和功能。
●辨证:指通过中医四诊(望、闻、问、切)来观察病情,察看病人面色、目色、舌苔、脉象等,来判断病情和病机。
●分型:指根据辨证结果,将疾病按照中医的分类方法进行归类和分析。
●合理饮食:指指导患者根据疾病特点及个体差异,选择适宜的食物和饮食方式,达到调节病情和身体健康的目标。
●心理调适:指通过心理咨询、心理支持等措施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帮助其建立积极乐观的情绪和态度。
冠心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冠心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629b3fe1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be.png)
冠心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冠心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1. 引言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健康。
为了提供优质的健康管理服务,本文档制定了冠心病患者健康管理的规范要求。
2. 健康管理机构2.1 健康管理机构的注册和认证要求2.2 健康管理机构的设备和设施要求2.3 健康管理机构的人员要求3. 冠心病患者健康管理流程3.1 冠心病患者健康评估3.2 冠心病患者健康干预计划制定3.3 冠心病患者健康干预实施3.4 冠心病患者健康管理效果评估4. 冠心病患者健康评估4.1 冠心病患者基本信息采集4.2 冠心病患者健康风险评估4.3 冠心病患者生活方式评估4.4 冠心病患者心理状况评估4.5 冠心病患者家庭和社会支持评估5. 冠心病患者健康干预计划制定5.1 冠心病患者个体化健康干预目标制定5.2 冠心病患者行为干预方案制定5.3 冠心病患者药物干预方案制定5.4 冠心病患者营养干预方案制定5.5 冠心病患者心理干预方案制定6. 冠心病患者健康干预实施6.1 冠心病患者定期复查和检测6.2 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和指导6.3 冠心病患者药物管理和监测6.4 冠心病患者生活方式改变辅导6.5 冠心病患者心理支持和心理干预7. 冠心病患者健康管理效果评估7.1 冠心病患者健康管理效果指标7.2 冠心病患者健康管理效果评价方法7.3 冠心病患者健康管理效果分级标准附件:附件一:冠心病患者健康评估表格附件二:冠心病患者健康干预计划模板附件三:冠心病患者健康管理效果评估表格法律名词及注释:1. 健康管理机构:指提供冠心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的医疗机构或相关机构。
2. 冠心病患者:指被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包括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3. 健康评估:通过收集冠心病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等信息,评估其健康状况和健康风险。
4. 健康干预计划:根据冠心病患者的健康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的健康干预目标和干预方案。
冠心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20200925151717)
![冠心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20200925151717)](https://img.taocdn.com/s3/m/93c59561240c844768eaee56.png)
冠心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一、服务对象辖区内40 岁以上常住居民中冠心病患者。
二、服务内容(一)冠心病筛查1.对辖区内4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每年在其第一次到乡镇卫生院就诊时为其做心电图。
2.对第一次发现休息时心肌明显缺血,并有下列三项其中两项: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可初步诊断为冠心病。
包括可疑冠心病:有可疑心绞痛或严重心律失常,无其他原因可解释并有下列三项中两项者:40 岁以上、高胆固醇血症、休息时或运动后心电图可疑。
如有必要,建议转诊到上级医院确诊,2 周内随访转诊结果,对已确诊的冠心病患者纳入冠心病患者健康管理。
对可疑继发性冠心病患者,及时转诊。
3.建议高危人群每半年至少测量1次血压,做一次心电图,并接受医务人员的生活方式指导。
(二)随访评估对冠心病患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每年要提供至少4 次面对面的随访。
1.测量血压并评估是否存在危急症状,如出现收缩压》180mmH和(或)舒张压》110mmH;心绞痛、心悸胸闷、喘憋不能平卧等危险情况之一,或存在不能处理的其他疾病时,须在处理后紧急转诊。
对于紧急转诊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在2 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2.若不需紧急转诊,询问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的症状。
3.测量体重、心率,计算体质指数(BMI)。
4.询问患者症状和生活方式,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吸烟、饮酒、运动、摄盐情况等。
5.了解患者服药情况。
(三)分类干预(1 )对胸痛控制满意、无药物不良反应、无新发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无加重的患者,预约进行下一次随访时间。
(2)对第一次出现胸痛控制不满意,即收缩压》140和(或)舒张压》90mmH, 或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结合其服药依从性,必要时增加现用药物剂量、更换或增加不同类的降压药物,2 周时随访。
(3)对连续两次出现血压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控制以及出现新的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加重的患者,建议其转诊到上级医院,2 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冠心病健康管理
![冠心病健康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28d56240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99.png)
冠心病健康管理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发生和发展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运动量、心理压力等密切相关。
因此,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进行健康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冠心病健康管理的方法和意义。
一、冠心病健康管理的方法1、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是冠心病健康管理的重要环节。
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心电图、血压、血糖、血脂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并发症。
还需要进行心脏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以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状况。
2、改善生活方式改善生活方式是冠心病健康管理的关键。
患者需要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控制体重和血脂。
还需要适当运动,如散步、游泳、瑜伽等,以增强心肺功能。
3、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手段。
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药物,如抗血小板药物、β受体拮抗剂、钙通道阻滞剂等。
同时,还需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
4、心理干预心理干预是冠心病健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患者需要接受心理干预,如认知行为疗法、心理疏导等,以减轻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二、冠心病健康管理的意义1、控制病情发展通过健康管理,患者可以有效地控制冠心病的病情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提高生活质量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心理干预,患者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3、降低医疗费用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和健康管理,患者可以减少住院次数和医疗费用。
冠心病健康管理是冠心病患者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
通过定期检查、改善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等方法,患者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这些变化也带来了一些健康问题。
其中,高血压和冠心病是两种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这两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都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因此,高血压与冠心病健康管理成为了人们的焦点。
高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中的压力过高,是冠心病、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发生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
冠心病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
![冠心病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f14c33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1d.png)
冠心病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1. 引言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一个大家可能都听说过但不一定了解的话题——冠心病。
这个病名一听就让人心里咯噔一下,仿佛它就在那儿张牙舞爪。
其实,冠心病就是心脏供血不足的表现,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吓人?别担心,咱们有中医的“金钟罩”,能够帮助大家管理健康,保持心脏的活力!2. 冠心病的成因2.1 不良生活习惯首先,咱们得知道冠心病的“老朋友”——不良生活习惯。
你是不是喜欢熬夜追剧,或者每天都要来一份油腻的大餐?这可是给心脏“下马威”呢!这些习惯就像是在心脏上贴上了“危险”标签,久而久之,心脏就可能开始发脾气了。
2.2 心理因素还有啊,心理因素也不能忽视。
现代生活压力大,工作、家庭、各种琐事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长期的紧张情绪就像给心脏加了个重磅包袱,日积月累,它就容易出现问题。
咱们得学会“抛掉包袱”,轻松面对生活!3. 中医的智慧3.1 辩证施治说到中医,那可真是一门大学问!中医讲究“辩证施治”,也就是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症状,咱们得根据个人的情况来制定方案。
比如,有的人心气不足,容易疲惫;而有的人则是阴阳失衡,情绪波动大。
找到症结所在,才能对症下药,轻松应对。
3.2 食疗法宝接下来,咱们来聊聊中医的食疗法宝。
其实,很多食材都是咱们的好朋友,像枸杞、山药、红枣这些,都是养心的好东西。
常吃点这些,就能给心脏“加加油”,让它工作得更顺利。
再来点适量的运动,心情愉快,生活质量自然蹭蹭上涨!4. 健康管理方案4.1 定期体检首先,定期体检是必不可少的,就像给心脏做个“年检”。
早发现早治疗,问题也不至于闹得太大。
体检时,医生会给你做一些相关检查,了解心脏的健康状态,心里也踏实。
4.2 养成良好习惯接着,咱们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每天适量运动,选择一些心肺锻炼的项目,比如快走、游泳,这些都是不错的选择。
饮食上要尽量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减少油盐的摄入,真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啊!5. 心理健康5.1 学会放松心理健康同样重要,大家一定要学会放松自己。
冠心病健康管理方案
![冠心病健康管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d4c405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ba.png)
冠心病健康管理方案1. 引言1. 背景介绍: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2. 目标: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全面而详尽的冠心病健康管理方案,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和预防该疾病。
2. 冠心病简介1. 定义与分类:解释什么是冠心病以及其不同类型(如稳定型、不稳定型等)。
2. 确诊方法:列出常用于确诊或排除其他可能性的检查手段(如电动图、超声波检查等)。
3. 高危因素评估与风险分层说明导致发展为冠脉粥样硬化并最终引起急性缺血事件所需考虑到高危因素。
这些包括吸毒史,家族中有无类似情形,年龄(男>45岁;女>55岁),抽菸乐趣程度(每天大约10支以上) ,肝功能异常 (AST/ALT >40 U/L),总胆固醇>6.2 mmol/L (240 mg/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4.1mmol/L(160mg/dl) ,高血压,糖尿病等。
4. 冠心病健康管理方案1. 药物治疗:介绍常用的药物类别(如抗凝剂、降压药等)及其作用机制。
2. 饮食调整:提供冠心病患者应遵循的健康饮食原则,包括限制盐分和动物性脂肪摄入,并增加水果、蔬菜和全谷类食品的摄入量。
3. 运动计划:建议适当运动对于改善冠心病患者体力活力以及预防并发证是非常重要。
这里可以列出一些合适数目或类型例如散步,游泳或自行车之類有氧运動.4.戒除不良习惯: 引导患者停止吸毒与控制嚼叶子.5.定期随访与监测说明需要进行长时间跨越多个周期来评估在过去三年中是否存在任何新事件;并且在每个周期结束时进行评估。
这包括心电图,血液检查(例如,肝功能、胆固醇水平等)以及其他相关测试。
6.附件1. 表格:提供一个表格,用于记录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和定期随访结果。
2. 图片:插入一些示意性图片或图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冠心病健康管理方案的内容。
7.法律名词及注释- 冠脉粥样硬化: 是指由于动脉内皮损害引起的斑块形成,并逐渐堵塞了冠状动脉.- 急性缺血事件: 指发生急剧而持续不断减少或完全中止某器官(如大脑)对氧合作用与营养素需求所造成之异常状态.。
冠心病健康管理方案
![冠心病健康管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535b21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ca.png)
冠心病健康管理方案冠心病健康管理方案一、概述冠心病是一种以冠状动脉系统狭窄或堵塞引起的心肌缺血为主要表现的心血管疾病。
为了管理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并预防心脏事件的发生,制定冠心病健康管理方案至关重要。
二、评估与诊断在制定个性化的冠心病健康管理方案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与诊断。
包括以下内容:1:病史收集: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信息,包括家族史、既往病史等。
2:体格检查:对患者进行身体各系统的检查,包括心脏听诊、血压测量等。
3:心电图:通过心电图检查来评估心脏电活动及心律的异常情况。
4:血液检查:包括血脂、血糖、肾功能等指标的检测。
5:冠状动脉造影: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来确定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及位置。
三、治疗目标根据患者的评估与诊断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目标,以指导后续的管理措施。
治疗目标可以包括以下内容:1:控制症状:减少冠心病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程度。
2:减少心肌缺血:通过药物治疗或介入治疗来改善心肌缺血情况。
3:降低心脏事件风险:采取措施降低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包括心脏猝死、心肌梗死等。
四、治疗方案1: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选择抗血小板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进行治疗。
2:心脏再血管化治疗:对于冠状动脉狭窄较严重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或搭桥手术。
3:生活方式干预:指导患者进行合理饮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等,以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五、康复管理康复管理是冠心病健康管理方案中的重要环节,包括以下内容:1:心理支持:通过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方式,帮助患者应对心理压力,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2:运动康复:设计个性化的运动康复计划,帮助患者提高运动能力,改善心肺功能。
3:膳食管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健康的膳食方案,合理控制摄入的热量、脂肪和盐分。
4:管理心脏风险因素:对患者的各项健康指标进行监测,以控制心脏风险因素,如血压、血脂、血糖等。
六、附件1:冠心病风险评估表2:冠心病药物治疗指南3:冠心病康复运动方案法律名词及注释:1:冠心病: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所引起的一组病征、病理与临床综合征的总称。
冠心病健康管理方案
![冠心病健康管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2ad65f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d7.png)
冠心病健康管理方案一、引言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命质量和健康。
为了有效地控制冠心病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本文将介绍一种全面的冠心病健康管理方案。
二、冠心病健康管理方案的内容1、建立健康档案为每位患者建立健康档案,记录患者的病史、家族史、生活习惯、饮食结构、身体状况等信息。
以便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定期体格检查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包括血压、心率、血糖、血脂等指标的检测,以及心脏超声、心电图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3、健康生活方式的宣教对患者进行健康生活方式的宣教,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戒烟限酒等,以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控制病情的发展。
4、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包括抗血小板药物、降脂药物、降压药物等,以控制患者的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5、心理干预冠心病患者往往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因此需要进行心理干预,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增强信心,积极面对疾病。
6、随访管理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生活习惯的改变等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的健康得到有效管理。
三、结论冠心病健康管理方案是一种全面的、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旨在控制病情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通过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体格检查、健康生活方式的宣教、药物治疗、心理干预以及随访管理等措施,可以有效地管理患者的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18年冠心病健康管理方案冠心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的管理和控制。
以下是一份为期18年的冠心病健康管理方案,旨在帮助患者有效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一、健康饮食1、控制总热量摄入,保持每天摄入的热量适宜,以避免体重过重。
2、坚持低盐、低脂、低糖、高纤维的饮食原则,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少吃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高的食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冠心病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新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冠心病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中医称为胸痹。
冠状动脉供应心脏自身血液,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粥样硬化或痉挛,使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梗死的一种心脏病。
冠心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心肌缺血、缺氧而导致的心绞痛、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发生心肌梗死危及生命。
冠心病已成为当今危害我国人民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
对于冠心病的诊断,目前国际上没有统一的标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是其一项“金标准”,但行此有创检查者还是少数,更多的冠心病的诊断需要依据病史、临床症状、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这也给冠心病的健康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1冠心病的一级管理一级管理对象对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存在,但尚未确诊冠心病人群采取预防措施,控制或减少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并维持稳定,以减少冠心病的发病率、死亡率与致残率[。
目前,已经确认的冠心病危险因素达300种以上。
主要因素分为不可变因素(如年龄、性别、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等)和可变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缺乏体育锻炼、饮食等)。
对可变因素的干预重点在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防止血管内皮溃疡面形成,阻止脆弱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血栓,减慢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而干预方式除了药物治疗以外,更多的危险因素需要生活方式和行为干预。
冠心病的一级管理即危险因素的管理。
一级管理措施1.2.1戒烟临床研究显示,吸烟能增加患者心血管疾病死亡率50%,心血管死亡的风险与吸烟量直接相关。
吸烟还与血栓形成、斑块不稳定及心律失常相关。
对于所有冠心病高危人群及患者,均需详细询问吸烟史。
对于这个危险因素的控制多用于发病前的预防性措施,对高危人群及患者宣传吸烟的危害,协助其完全戒烟并且避免被动吸烟。
已有一些行为及药物治疗措施,如尼古丁替代治疗等,可以协助其戒烟。
适量运动运动应尽可能与多种危险因素的干预结合起来,成为冠心病高危人群及患者综合治疗的一部分。
目前有资料显示,运动锻炼能减轻患者症状、改善运动耐量,减轻同位素显像的缺血程度及动态心电图上的ST段压低[6]。
以症状限制性有氧运动为主,运动方式有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
每次20~30 min,逐渐延长至40~60 min左右,每周4~5次,以能耐受、感觉舒适为宜,运动过程中自测心率以达到(170-年龄)次/min为宜。
减轻体重按照中国肥胖防治指南定义,肥胖指体重指数(BMI)≥28 kg/m2;腹形肥胖指男性腰围≥90 cm,女性≥80 cm。
肥胖多伴随其他促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胰岛素抵抗、HDL-C降低和TG升高等。
与肥胖相关的冠心病危险的增加多由上述危险因素导致[8]。
减轻体重(控制饮食、活动和锻炼、减少饮酒量)有利于控制其他多种危险因素,是冠心病高危人群及患者健康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
控制饮食摄入高脂肪和饱和脂肪酸、胆固醇、过量糖、过量盐和高热量的饮食易致冠心病,特别是长期食用饱和脂肪酸或动物脂肪者更易患冠心病。
饮食调节主要是控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研究显示,增加食用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膳食,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可防止体内胆固醇积聚,预防或延缓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心理干预情绪是心理因素的表现,情绪也影响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
不良的情绪如愤怒、焦虑、抑郁、惊恐等都会诱发冠心病心绞痛发作、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甚至猝死[11]。
对于冠心病高危人群及患者治疗过程中,药物及手术治疗固然重要,利用心理干预减轻患者的病后心理反应也十分重要。
干预方法有[12]:(1)集体心理治疗:对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有关的知识及治疗措施,使他们正确理解疾病,积极配合饮食及药物治疗。
(2)个体心理治疗:采取精神支持疗法,耐心倾听,鼓励病人,暗示预防性谈话等。
(3)音乐疗法:感受式音乐为主,曲调轻松明快,有利于病人树立信心。
(4)放松疗法:松弛训练对有焦虑情绪的冠心病患者采取简单、易行、有效的放松训练。
控制血压通过生活方式改变及使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于140/90 mm Hg以下,对于糖尿病及慢性肾病患者,应控制在130/80 mm Hg以下。
选择降压药物时,应优先考虑β受体阻滞剂和(或)ACEI[7]。
调脂治疗脂代谢紊乱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冠心病患者应积极纠正脂代谢紊乱。
TG水平在临界范围(~ mmol/L)或升高(> mmol/L)是冠心病的一个独立的预测因素。
TG与冠心病危险的相关性多与其他因素(包括糖尿病、肥胖、高血压、高密度脂蛋白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有关。
药物治疗包括烟酸和贝特类药物,他汀类药物在某种程度上也有作用。
糖尿病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症,一旦确诊应立即开始纠正生活习惯及使用降糖药物治疗,使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血糖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同时应对合并存在的其他危险因素进行积极干预。
代谢综合征诊断为代谢综合征的患者,治疗的目标是减少基础诱因(如肥胖、缺乏锻炼)和治疗相关的脂类和非脂类(如高血压、高血糖)危险因素。
2冠心病的二级管理冠心病二级管理对象冠心病二级管理的对象包括: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有心肌梗死的病史、血管重建病史和(或)心电图缺血的证据、有冠状动脉造影异常或负荷试验异常而无相应症状者。
对这部分人群进行健康管理,防止疾病复发或加重。
二级管理措施二级管理措施包括一级管理中对危险因素的预防干预、合理药物治疗、长期追踪督促定期复查及病后咨询指导。
二级管理对象需在专科门诊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
应用药物主要根据适应证选择:(1)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2)β受体阻滞剂可降低心肌耗氧量、抗心肌缺血及预防猝死;(3)他汀类等药物降脂治疗,利于斑块稳定,冠心病患者LDL-C的目标值应< mmol/L,对于极高危患者(确诊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治疗目标为LDL-C< mmol/L也是合理的。
选择这一治疗目标还可扩展到基线LDL-C< mmol/L的极高危患者;(4)钙离子拮抗剂治疗变异型心绞痛疗效最好;(5)ACEI类药物预防心力衰竭后的心室重塑;(6)硝酸酯类药物或其他冠脉扩张剂以及手术防治心肌缺血;(7)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治疗等。
3冠心病的三级管理冠心病三级管理对象冠心病的三级管理主要是对不稳定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人群,因为不稳定心绞痛是稳定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之间的中间状态,它包括除稳定性心绞痛以外的劳累性心绞痛和自发性心绞痛,其中恶化型心绞痛和自发性心绞痛又称为“梗死前心绞痛”。
三级管理措施三级管理措施主要是对急性冠脉事件的抢救,以及预防再次梗死与死亡危险,其中还包括康复治疗。
对于不稳定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期,需积极抢救并院内治疗。
即根据美国心肺康复学会1990年的建议,将冠心病康复分为4期[13]:(1)住院期: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或心脏手术后住院阶段,主要健康管理内容为低水平体力活动和教育,一般为1~2周;(2)恢复期:出院后回家或去疗养院,主要健康管理内容为逐步增加体力活动,继续接受卫生宣教,以取得最佳疗效,并恢复工作,一般为8~12周;(3)持续发展维持期:主要健康管理内容为长期追踪督促定期复查,调整药物用法及剂量,病后咨询指导,4~12个月不等;(4)维持期:恢复后的患者都应采取积极的二级管理措施,包括健康教育、非药物治疗(合理饮食、适当锻炼、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及药物治疗。
同时应积极治疗作为冠心病危险因素的高血压和血脂异常,严格控制作为冠心病危险的等同情况的糖尿病,预防心肌梗死或再梗死的发生。
4分级管理方法冠心病对人群健康的危害是有目共睹的,但因为其病情诊断和监控的措施不够直观,除了冠脉造影检查可作为诊断的“金标准”外,临床症状和心电图、运动平板、心脏彩超等检查都只能起辅助作用,这就给冠心病的健康管理工作带来难度。
结合我院的情况,对我中心体检人群进行冠心病的分级健康管理。
冠心病分级管理的人员以医院为阵地,以临床医师为主体,护理人员共同参与对冠心病人群进行健康管理和教育,旨在提高冠心病患者多重危险因素的控制效果。
冠心病分级管理的指标主要管理可能与冠心病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控制情况。
包括:(1)一般情况:吸烟、饮酒、体育锻炼、睡眠、情绪、压力;(2)饮食情况:主食、蔬菜、豆制品、猪肉、鱼类、奶制品、水果摄入量;(3)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指标:身高、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臀围、血压水平、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脂、血尿酸、动脉硬化程度、X线胸片、心脏彩超。
冠心病分级管理内容(1)根据个体制定个性化的体检方案,全面了解个体的身体情况。
(2)报告体检结果并给出书面诊断和治疗建议。
(3)根据疾病和危险因素进行分级管理,建立健康档案等信息化资料。
(4)定期电话提醒血压和相关生化指标的复查,进行生活方式指导和体重、体重指数测定,药物控制的指导和治疗合并的其他疾病。
(5)将健康管理指标的控制、冠心病的发病率、并发症的发生、死亡率作为评价指标。
5、冠心病中成药、有两种常用类型治疗冠心病的中成药有很多种,但是大致可分为活血化淤药和芳香温通药两种常用类型,但很多医生在使用当中常常混淆两者的区别。
活血化淤药通常含丹参、三七、水蛭、蜈蚣等活血化淤成分。
从现代药理角度来看,具有降低血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甚至溶栓的作用,主要针对血液起作用;芳香温通药的代表药是麝香保心丸,含有麝香、苏合香、肉桂、人参、蟾酥等,具有保护血管内皮、阻遏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稳定血管斑块等作用,近年研究发现,麝香保心丸能够促进缺血心性血管新生(通俗称为“药物搭桥”)。
活血化淤和芳香温通药特点各异,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加以选择。
活血化淤药重在抗凝对于冠心病患者,活血化淤药可有效改善血黏高凝状态,随着血黏度的降低,淤阻解除,循环状态也得以改善。
血液呈高凝状态的患者,适合使用活血化淤类药物。
可以起到类似阿司匹林的作用。
临床上对活血化淤的副作用以及潜在的危险性往往不够重视,下列冠心病患者尤其要慎用活血化淤药:冠心病合并慢性肝病、肝硬化患者;冠心病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冠心病且脑部检查发现有先天性血管畸形、动脉瘤的患者;冠心病伴发其他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有出血性脑卒中史或长时间服用阿司匹林的心脑血管病的患者应慎用活血化淤药。
如上述人群已在服用活血化淤药,则要随时注意监测血小板、出凝血指标、微循环指标等,防止出现凝血异常。
芳香温通药重在护“脉”芳香温通药的代表药是麝香保心丸,顾名思义,主要由一些芳香类的药物如麝香、苏合香以及温性药物肉桂、人参等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