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上学期期中专题训练

合集下载

专题07:诗歌鉴赏 2024-2025学年上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复习专项训练题型( 统编版)

专题07:诗歌鉴赏  2024-2025学年上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复习专项训练题型( 统编版)

专题07:诗歌鉴赏诗歌鉴赏(一)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观”字统领全篇。

B.“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六句,动静结合,写出了大海波澜壮阔、山岛高耸屹立、草木生机勃发的特点。

C.“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四句,是诗人对眼前实景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磅礴气势。

D.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2.全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诗歌鉴赏(二)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3.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所展现的画面。

4.诗中峨眉山、平羌、清溪、三峡、渝州五个地名连用,空间迅速转换,这一妙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诗歌鉴赏(三)与浩初②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柳宗元①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注释】①柳宗元早年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永贞改革”,积极进行政治活动。

不幸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

十年之后,时从临贺到柳州会见作者。

“上人”,对和尚的尊称。

5.“秋来处处割愁肠”一句中的“割”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诗歌鉴赏(四)田园乐(其六)唐·王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7.这首诗写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8.这首诗末句“莺啼”二字在诗中有什么作用?诗歌鉴赏(五)插秧歌杨万里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装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注:兜鍪:头盔。

古代士兵所戴。

初一语文上册期中试卷附答案

初一语文上册期中试卷附答案

初一语文上册期中试卷附答案七年级上册期中语文试卷及答案篇一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9分)1、下列词语是广告设计的谐音仿词,请改正用错的字,恢复其本来面目。

(4分)(1)衣衣不舍(某洗衣粉广告)()(2)闲妻良母(某洗衣机广告)()(3)鸡不可失(某烤鸡店广告)()(4)万事具备(某房地产广告)()2、对下列各句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4分)()A.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初愈的人。

(比喻)B.有了崇高的理想、豪迈的气概和乐观的态度,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吗?(反问)C.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反复拟人)D.火辣辣的太阳把人的手和脊背都要晒裂了。

(夸张)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3分)A、《西游记》的是吴承恩的故居坐落在风光秀丽的淮安。

B、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

C、在酷热的夏季,雪碧,娃哈哈,农夫山泉等矿泉水是深受考生喜爱的夏季饮品之一。

D、中国珠峰登山队之所以能成功登上珠峰,是因为全体队员不畏艰险,团结协作的精神。

4、古诗文默写。

(8分)(1)己所不欲,_______________。

(《论语十则》)(2)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_______________。

(《童趣》)(3)《论语十则》中写曾子每天从以下哪三个方面反省自己:(4)写出古诗词中你喜欢的连续两句描述优美景色的句子(课内外均可):二、阅读(59分)(一)文言文阅读(24分)(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7分)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

献玉者曰:“此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

故敢献之。

”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5、用“/”给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2分)6、这则故事表明子罕是怎样的人?(5分)(乙)阅读下面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7分)终身食鱼汉刘向昔者,有馈鱼于郑相者,郑相不受。

或谓郑相曰:“子嗜鱼,何故不受?”对曰:“吾以嗜鱼,故不受鱼,受鱼失禄,无以食鱼,不受得禄,终身食鱼。

期中模拟试题1-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高频考点专题训练(原卷版)

期中模拟试题1-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高频考点专题训练(原卷版)
C. 山市晴岚 渔村夕照D. 野渡新晴 绿杨春晓
11. 两首诗歌都展现了美好的情景。第二首诗歌的情景中,有榔声、歌声,可能还有人们晒网时交谈的声音。如果第一首诗歌的情景中也有声音,哪两种声音最恰当?请简要描绘这个情景。(3分)
5. 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比喻的基本类型有明喻、暗喻、借喻三种。“理想是肥皂,洗濯你的自私心。”这一句属于暗喻。
B. 随着“双减”政策的正式发布, 一场前所未有的“双减”之战正在席卷全国。句中的“前所未有”指以前从来没有过,用在这里恰当。
C.古人交往中有谦辞和敬辞的区别,“惠顾”“赐教”“垂爱”就是敬辞,“见谅”“小女”“奉陪”就是谦辞。
C.匿笑(nì) 皂荚(jiá) 蝉蜕(tuì) 三省(xǐng)吾身
D. 确凿(záo) 收敛(liǎn)憔悴(jiāo) 博学笃志(dǔ)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 嘹亮 诀别 分岐 水波鳞鳞B. 瘫痪 云霄 攲斜 人迹罕至
C. 骄媚 贮蓄 委屈 截然不同D. 荫蔽 搓捻 高邈 翻来复去
E.沈从文的《湘行散记》这部散文集,创作于1934年初,是他构建“文学湘西”世界的一块重要拼图。
8. 古诗默写(10分)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2)_______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遥怜故园菊,_________________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2021·江苏江阴华士片期中)9. 综合性学习。(4分)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卷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卷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1.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每空1分,共10分)(1)《春》中,朱自清用“_________,_________”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

(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先生回忆童年时,提到了“_________”的百草园。

(3)《背影》中,朱自清描述父亲的背影时,用了“_________”一词,表达了对父亲深深的怀念。

2. 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每题2分,共10分)(1)A. 虽然 B. 尽管 C. 即使他_________身体不好,但还是坚持每天来上课。

(2)A. 因为 B. 由于 C. 既然_________明天要下雨,我们决定取消郊游计划。

(3)A. 然而 B. 但是 C. 所以他学习很努力,_________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4)A. 况且 B. 而且 C. 反而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_________语言优美,非常值得一读。

(5)A. 只要 B. 只有 C. 除非_________你亲自去体验,才能理解那种感受。

二、阅读理解(共30分)1. 阅读《春》选段,回答问题。

(每题3分,共12分)(1)作者在文中描绘了哪些春天的景象?(2)“春水初生,春林初盛”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作者对春天的感受是怎样的?(4)文中的“春”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2. 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段,回答问题。

(每题3分,共18分)(1)鲁迅先生在百草园中有哪些有趣的经历?(2)“三味书屋”在鲁迅先生心中有怎样的地位?(3)文中提到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分别象征着什么?(4)作者通过回忆童年,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三、古诗文阅读(共20分)1. 阅读《春夜喜雨》并回答问题。

(每题4分,共12分)(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2)诗中“好雨知时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两句诗有什么深刻含义?2. 阅读《论语》选段并回答问题。

初一语文上期中试题及答案

初一语文上期中试题及答案

初一语文上期中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确凿(záo)迸溅(bèng)应有(yìng)尽有B. 霎时(shà)缄默(jiān)锲而不舍(qiè)C. 踌躇(chóu)箴言(zhēn)蹑手蹑脚(niè)D. 踌躇(chú)箴言(zhēn)蹑手蹑脚(niè)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精神得到了提升。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受到了大家的尊敬。

C. 这篇文章的词汇量很大,读起来有些生涩难懂。

D. 我们一定要防止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4. 下列词语中属于贬义词的一项是:A. 勤奋B. 谦虚C. 狡猾D. 勇敢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知识是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

B. 他勤奋学习,成绩优异,品德高尚,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扬。

C.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地回春,生机勃勃。

D.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受到了大家的尊敬。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不停地在知识的海洋中采蜜。

B. 他勤奋学习,成绩优异,品德高尚,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扬。

C.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地回春,生机勃勃。

D. 我们一定要防止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不停地在知识的海洋中采蜜。

B. 他勤奋学习,成绩优异,品德高尚,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扬。

C. 他的知识像海洋一样深不可测。

D. 我们一定要防止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时间吗?B. 他勤奋学习,成绩优异,品德高尚,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扬。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前复习专项训练(部编版)专题18:课外古诗词鉴赏(原卷版)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前复习专项训练(部编版)专题18:课外古诗词鉴赏(原卷版)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前复习专项训练(部编版)专题18:课外古诗词鉴赏(原卷版)一、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次萧冰崖梅花①赵希路(宋)冰姿琼骨净无瑕,竹外溪边处士家。

若使牡丹开得早,有谁风雪看梅花。

【注】①这首诗时唱和萧冰崖的《梅花》诗而作。

1.诗的一、二句写出了“梅花”_____________的特点。

2.诗的三、四句写得意味深长,请作简要赏析。

二、阅读下面唐代诗人王维的两首诗作,完成下面小题。

鹿柴鸟鸣涧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3.诗人将静与动巧妙地统一在诗歌中,共同构成美妙的意境。

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动静相衬手法的一项是()A.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B.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C.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D.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4.这两首诗里对山的描绘,一个是“空山”,一个是“春山”,两者之间有何不同?三、阅读诗歌,完成各题。

东栏①梨花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②。

【注】①东栏:指诗人当时居住的庭院门口的栏杆。

②清明:清澈明朗。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北宋熙宁十年(1077),当时苏轼已经四十—岁,经历了众多的家庭变故,母亲、妻子、父亲相继辞世。

在政治上,因为王安石变法而引起的新旧党争,苏轼离开京城,带着淡淡的忧愁,在地方为官。

熙宁九年(1076)冬天,苏轼离开密州(今山东潍坊诸城),接任苏东坡密州知府职位的是孔宗翰。

第二年春天,苏轼到徐州赴任,写了五首绝句给孔宗翰。

这是其中的一首。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二句用静态描写满城飞舞的柳絮,“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烘托出春意之浓,春愁之深:同时柳絮点出梨花盛开的季节,衬托出梨花盛开的欢喜心情。

B.第三句写诗人惆怅地站在东栏旁,梨树上满是洁白的梨花,同时柳絮在飘,落在作者身上,作者也成了“一株雪”。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题(含答案)一、积累运用(28分)1.(6分)阅读文字,回答问题。

轻轻打开语文课本,美丽的四季向我们走来。

春天的花,姹紫嫣红,美不胜收;夏天的雨热烈粗犷.,万物争先恐后地成长;秋风中既有“断肠人”的秋思,也有“歌以咏志”的豪迈;冬天的水藻将终年(zhù)蓄的绿色奉献给温晴的济南。

同时,我们在美丽的自然中感悟到世间的美好。

瘫痪的史铁生,在落叶纷纷中与母亲(jué)别,把“好好儿活”的勇气,植入骨髓;莫怀戚在解决散步的分歧.时,彰显着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泰戈尔和冰心借大自然诗意地表达出对母亲最真挚的热爱与祝福。

(1)给语段中加点词语注音。

粗犷.分歧.(2)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

(jué) 别(zhù) 蓄(3)下列语法知识分析有误的一项是①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②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③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A.第①句“是”是动词。

B.第②句“矮松”“白花”“看护妇”都是名词。

C.第②句“看”“上”“顶”都是动词。

D.第②和③句都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2.(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要达到“问责必严”这一要求和目标,必须揪住问题不放、针对问题不求甚解....。

B .如果再不有效进行治沙护理工作,这里的一些绿洲也将会变成不毛之地....。

C .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官僚必须坚决地打翻在地,并踩上一只脚。

D .他是一个喜欢随声附和....的人,总是有很多自己的想法。

3.(3分)下列文学作品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是( )A .朱自清《春》中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和迎春的人们,让人感受到春回大地的生机;老舍《济南的冬天》里,那山、那水、那阳光、那白雪……都给人一种充满温情的美的享受。

B.《荷叶•母亲》写想象之事,以儿童的视角表达对母亲的依恋;而《金色花》则写现实与联想,赞颂伟大的母爱。

专题11:朗读技巧-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前复习专项训练(原卷版)

专题11:朗读技巧-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前复习专项训练(原卷版)

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前复习专项训练(部编版)专题11:朗读技巧(原卷版)1.下面关于朗读停顿或重音的处理,不恰当的一项是()【提示:着重号“·”标示在词语下面,停顿用“∨”标示在词语之间的上方。

】A.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B.风∨轻悄悄的。

C.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

D.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2.同学们制作了语文知识卡片,请选出其中表述有误的一项()A.朗读的停连。

例:《春》中“坐着,∨躺着,∨打几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读的时候前两个逗号停顿,后三个逗号连接,这样节奏富有变化,更有活力。

B.朗读的重音例:《济南的冬天》中,“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一句可以重读“理想”一词,强调作者对济南冬天“温暖”“安适”的特点感到相当满意。

C.同义词例:《秋天的怀念》一文开头“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句中的“央求”可以替换成“请求”。

“央求”和“请求”是同义词,不存在词意轻重的差别。

D.词语的语境义例:《再塑生命的人》这个标题,字面上的意义是“让我重新存活的人”,但在课文里的意思是“给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的人”。

3.句子的重音和停顿标注最恰切的一项是()重音,一般用着重号“·”标在词语的下面。

停连,指朗读语流的停顿和连接。

停顿,用“V”号标示在词语之间,不限于标点处。

A.小山V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儿口儿。

B.小山V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儿口儿。

C.小山整把济南V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儿口.儿。

D.小山整.把济南V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儿口.儿。

4.下面句子朗读的停顿和重音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B.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C.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期中模拟试题4-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高频考点专题训练(解析版)

期中模拟试题4-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高频考点专题训练(解析版)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复习高频考点专题训练期中模拟试题4(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一、积累运用(30分)1.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 窠.巢(kē)发髻.(jì)欹.斜(qī)咄.咄逼人(duò)B. 棱.角(léng)静谧.(mì)菡萏.(dàn)三省.吾身(xǐng)C. 高邈.(miǎo)菜畦.(qí)油蛉.(líng)翻来复.去(fù)D. 吝啬.(shè)憔悴.(cuì)桑葚.(shèn)花团绵.簇(jǐn)【答案】B【解析】A. 咄.咄逼人(duò)——(duō);C.翻来复.去——翻来覆去; D.吝啬.(shè)——(sè),花团绵.簇——花团锦簇;故选B。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A. 暗夜将尽,每一棵树都踮起脚来遥望着东方,企盼..着晨曦。

B. 紧握拳头,他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和曾经幼稚可笑的自己诀别..。

C. 王家姊妹俩人品好,长得又漂亮,一个泼辣热情,一个温柔恬静,可谓各得其所....,人见人夸。

D. 随着“双减”政策的正式发布, 一场前所未有....的“双减”之战正在席卷全国。

【答案】C【解析】A.企盼:盼望,想做成或实现某件事。

符合“踮起脚来遥望着东方”的语境。

使用恰当;B.诀别:指再无会期的离别。

符合“告别自己的幼稚可笑”的语境。

使用恰当;C.各得其所:表示各如其所愿,后表示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安排。

“一个泼辣热情,一个温柔恬静”不是安排的,应改为“各有千秋”。

使用不恰当;D.前所未有:指以前从来没有过,用在这里恰当;故选C。

3. 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比喻的基本类型有明喻、暗喻、借喻三种。

“理想是肥皂,洗濯你的自私心。

七年级语文上册 期中模拟卷 全国通用(原卷+详解详释)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 统编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期中模拟卷  全国通用(原卷+详解详释)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 统编版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模拟卷(全国通用)(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第一部分(23分)1.阅读语段,完成各题。

春天姗姗来迟,阳光和煦,燕子呢喃,草长莺飞。

nèn绿的麦苗从土里钻了出来,与田边的高树俯仰生姿。

微风拂面,令人心旷神怡,湖水波光粼粼,柳丝轻拂河堤。

轻捷的鸟儿总是唱着liáo亮的歌,呼朋引伴地卖弄着清脆的喉咙,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赏花踏青的男女老少,离开喧嚣的城市奔向田野。

喜欢露营的人,在幽寂的山涧旁驻足,把帐篷安扎在潺潺的溪水边,热衷拍摄的人背起相机,长途跋涉,奔赴天涯海角。

人们沉醉在明媚的春光里,不负韶华。

(1)(4分)阅读上面文字,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nèn绿( )(2)liáo亮( ) (3)河堤.( )(4)热衷.( )(2)(2分)结合语境解释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

和煦:卖弄:2.七年级(1)班开展“有朋自远方来”的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在“展示自我”环节中,小明准备了自我介绍,并为此写了一段介绍自己的文字,里面有几处写错了,请你帮他修改。

我叫小明,今年十二岁,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学生。

平时我不大出门,就是在家里看看书。

【A】通过这次“有朋自远方来”的专题学习活动,使我知道了许多交友的方法。

【B】我以后要和朋友多交流、多认识,【C】我还要向同学和老师不耻下问,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①(1分)【A】句有语病,应将______删去。

②(1分)【B】句语序不当,应修改为:_________。

③(1分)【C】句用词不当,应将“______”改为“______”。

(2)下面是活动中的三道题,请你回答。

①(2分)本次专题学习活动,除了“展示自我”这一环节外,你还想安排哪两个环节?(每个环节不超过6个字)环节一:环节二:②(2分)小红要到好朋友小云家里玩,小红问小云:“你妈妈在家吗?”如果是在古代,小红应该称呼小云的妈妈为()A.令尊B.家母C.令堂D.阿姨③(3分)你知道古代人们交友的不同称谓吗?请写一写。

初一语文上期期中试卷

初一语文上期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祭祀(sì)B. 炊烟(chuī)C. 领略(lǐng)D. 悲切(qiè)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为了考试能取得好成绩,每天晚上都复习到深夜。

B.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住房条件也得到了很大改善。

C. 由于天气原因,火车晚点了两个小时,导致我们误了飞机。

D. 我们要努力学习,争取早日实现我们的梦想。

3.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落落大方(lào)B. 谦虚谨慎(qiān)C. 息息相关(xī)D. 呼啸风云(xiào)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里的风景如画。

B. 小明长得非常帅。

C. 这本书很有趣。

D. 那朵花真美啊!5. 下列成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 耳闻目睹B. 耳濡目染C. 耳濡目染D. 耳提面命6.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呼风唤雨B. 拔地而起C. 碧波荡漾D. 惊涛骇浪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座山像一只巨兽。

B. 小明的成绩越来越好。

C. 这本书很有趣。

D. 那朵花真美啊!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只小鸟在树枝上欢快地唱歌。

B. 那座山像一只巨兽。

C. 这本书很有趣。

D. 那朵花真美啊!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只小鸟在树枝上欢快地唱歌。

B. 那座山像一只巨兽。

C. 这本书很有趣。

D. 那朵花真美啊!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只小鸟在树枝上欢快地唱歌。

B. 那座山像一只巨兽。

C. 这本书很有趣。

D. 那朵花真美啊!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下列诗句出自哪位诗人?______《登鹳雀楼》。

2. 下列词语出自哪篇课文?______《草船借箭》。

部编版语文初一上学期期中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年)

部编版语文初一上学期期中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年)

2024年部编版语文初一上学期期中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1)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喧哗(xuān huá)融洽(róng qià)暂且(zàn qiě)B. 悠然(yōu rán)振奋(zhèn fèn)美轮美奂(měi lún měi huàn)C. 崇拜(chóng bài)炽热(chì rè)恣意(zì yì)D. 沉默(chén mò)岁月(suì yuè)神采飞扬(shén cǎi fēi yáng)2、(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为了这次演讲比赛,小王准备了很长时间,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做了充分的准备。

B. 在这次数学竞赛中,他不仅成绩优异,还积极帮助其他同学解题。

C. 通过这次参观,我对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D.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

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 漂流 / 飘扬B. 供给 / 供品C. 假如 / 放假D. 强大 / 勉强4、下面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这次考试我成绩优异,真是出人头地了。

B. 班长在班级管理上总是先声夺人,赢得了同学们的尊重。

C. 老师的话醍醐灌顶,使我茅塞顿开。

D. 同学们对他的表演赞不绝口,说他演技炉火纯青。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欣赏、枯萎、垂头丧气、振作精神B. 奋发、飘洒、无精打采、枯枝败叶C. 跃然纸上、翩翩起舞、枯木逢春、一马平川D. 跃跃欲试、飘洒、垂头丧气、一马平川6、请根据拼音写出下列词语的正确汉字。

(1)lǚ xíng()(2)fēn chāo()(3)fēn zhēn()(4)fù zhēng()7、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小明在运动会上跑得飞快,他真是【势如破竹】。

初一上语文期中试卷真题

初一上语文期中试卷真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A. 悲切(qiè)B. 热烈(liè)C. 沉重(zhòng)D. 恣意(zì)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每天早晨都去图书馆看书,而且学习非常认真。

B. 通过这次旅行,我对我国的山山水水有了更深的了解。

C. 在这次比赛中,我们班获得了第一名,这得益于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

D. 我非常喜欢看电影,尤其是科幻片和动作片。

3. 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窃窃私语B. 精彩绝伦C. 妇孺皆知D. 惊心动魄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夜晚的星空像一张巨大的蓝色帷幕。

B. 她的歌声像春风一样温暖。

C. 小明跑步的速度像飞一样快。

D. 他的脸色苍白,像一张白纸。

5. 下列词语中,属于同音字的一项是()A. 洒水B. 洒脱C. 洒脱D. 洒脱6.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他聪明伶俐,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 这个故事情节曲折离奇,引人入胜。

C. 她的笑声清脆悦耳,像泉水一样。

D. 他的性格温和,从不与人争执。

7. 下列句子中,用词准确、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 您好,我能否打扰一下,请问这里有洗手间吗?B. 嘿,你怎么还没来?我等你半天了。

C. 请问您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D. 喂,你能不能别在这里大声喧哗?8.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小明很喜欢看书,他每天都会花很多时间在阅读上。

B. 他喜欢唱歌、跳舞、画画,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

C. 她的成绩一直很好,但这次考试却失利了。

D. 妈妈告诉我,明天要下雨,记得带上雨伞。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雨后的彩虹像一座七彩桥。

B. 花儿在微风中摇曳,好像在跳舞。

C. 河水潺潺,好像在低声吟唱。

D. 月亮升上了天空,好像一个大玉盘。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前复习专项训练(部编版)专题07:排序衔接(原卷版)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前复习专项训练(部编版)专题07:排序衔接(原卷版)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前复习专项训练(部编版)专题07:排序衔接(原卷版)1.给下列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②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③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④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⑤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的。

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A.③④①②⑤B.①②③④⑤C.③④②①⑤D.③①②④⑤2.依次填入空缺处最恰当的一项是()春,是那样的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混沌无涯。

一声雷,;一阵杜鹃啼,一阵风起,。

①就猛然间惊醒了一山桃花②便让每一棵柳吐出一团团洁白轻柔的飞絮③则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A.①②③B.③②①C.③①②D.①③②3.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①“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

②“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

③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

④借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比我的文字直截了当,美丽得多?⑤“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

⑥“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撩逗酒姑娘了。

A.③①⑥②⑤④B.③⑤②⑥①④C.③⑥①②⑤④D.③②①⑥⑤④4.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②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③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④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A.③②④①B.④①③②C.①③②④D.②③④①5.读下面文字,把正确的选项写在横线上。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①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

考点3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高频考点专题训练(统编版)

考点3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高频考点专题训练(统编版)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复习高频考点专题训练考点3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我回家的路上,才想起没有和朋友告别。

B.在假期里,我读了小说、文学作品和诗歌。

C.王老师的个性是十分豪爽坦率的人。

D.为了防止腐败问题反弹,省督导组要求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能力。

解答此类题,可先通读所给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

如果不能判断的,可通过压缩句子,分析主要成分之间的搭配情况,来找出病因。

A.有误,成分残缺,可将“我”调至“在”的前面;B.有误,分类不当,“小说”“诗歌”都属于文学作品,可修改为:在假期里,我读了小说、诗歌等文学作品;C.有误,句式杂糅,可将“是……的人”或“的个性”删去;故选D。

【点评】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成分赘余等。

2.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是能否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B.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培养自己分析、解决、观察问题的能力。

C.纷纷扬扬的大雪,把我们深爱着的这座城市装扮得更加美丽了。

D.有关政府部门要继续增强对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处理能力和范围。

【答案】C【解析】A.有误,两面对一面,去掉“能否”;B.有误,语序不当,把“分析、解决、观察”改为“观察、分析、解决”;D.有误,搭配不当,去掉“和范围”。

故选C。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有没有扎实的阅读基础,是青少年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

B.在元旦晚会上,我们听到了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

C.通过这次内容丰富的展览,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D.放学了,大家过马路时要注意安全,防止不发生事故。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

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

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前复习专项训练(部编版)专题15:名著阅读(原卷版)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前复习专项训练(部编版)专题15:名著阅读(原卷版)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前复习专项训练(部编版)专题15:名著阅读(原卷版)1.下列关于名著《朝花夕拾》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共包括六篇回忆性散文,鲁迅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又夹杂着有趣的议论和犀利的批判,既有温情与童趣,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洞察。

B.《五猖会》记述了“我”儿时盼望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以及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与痛苦,表现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三味书屋不是“我”的乐园,但其中也不乏乐趣,如大家放开喉咙读书的情形以及到后花园去折梅花、寻蝉蜕都是好玩的事情。

D.《无常》生动描绘了无常“鬼而人,理而情,可怖而可爱”的性格,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鞭挞。

2.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社戏》都是出自鲁迅先生的自传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B.鲁迅的《朝花夕拾》不是为少年儿童写的,全书十篇文章,其中《二十四孝图》里批判了“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孝道。

C.《父亲的病》回忆儿时为父亲请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D.《狗·猫·鼠》这篇文章主要通过对猫和鼠的一些秉性、行为的描写,阐述作者仇猫——即不喜欢猫的原因,也是借猫来讽刺当时的论敌。

3.下列关于《西游记》《白洋淀纪事》《湘行散记》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孙悟空因争强好胜,将师父的袈裟拿出来给众僧阅览,不料那观音院的主持暗起歹心想将唐僧的袈裟占为己有,竟命人纵火烧死唐僧师徒,却被悟空所知。

悟空从天界借来避火罩罩住了唐僧所在的禅房,自己鼓风,把禅院最终烧得一干二净。

B.孙悟空和黄毛貂鼠变的妖精大战三十回合不分胜负,后来使出分身术,变出成百上千个孙悟空来对付妖精。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卷(人教版24年秋)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卷(人教版24年秋)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卷(人教版24年秋)一、积累与运用(22分)你所在的班级拟举办“大美河南”主题班会,以下是班长小豫准备的部分材料,请你帮他完善。

1.下面是一段开场白,其中有些字词小豫拿不准,请帮他判断。

(共5分) 在历史发展长河中,河南形成了独①________(具俱)特色的中原文化,而甲骨文、小篆、《说文解字》、活字印刷术等正是中原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绽.开的花朵。

它们阐.释着中原文化的奥②________(秘密)。

中原文化是河南宝贵的财富,文化的力量正在河南越来越多的领域勃发。

河南近年来频频因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而成为热门话题,河南正以年轻人③________(乐此不疲喜闻乐见)的方式,让传统文化全面融.入当代人的生活。

(1)语段中三个加点字怎么读?请帮他选择()(2分)A.zhàn chán lónɡB.diàn chán lónɡC.zhàn chǎn rónɡD.diàn chǎn rónɡ(2)语段中三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或词语?请工整地书写在横线上。

(3分) 2.小豫想在下面一段话中引用一些古诗文名句,请帮他补写。

(8分)吟诵古典诗文,赴一场传统文化盛宴。

读“我寄愁心与明月,①______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感受李白对友人的劝勉与安慰之情;读“夕阳西下,②________________”(《天净沙·秋思》),感受马致远那无尽的羁旅飘零与惆怅凄楚;读“③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体悟大自然蕴含的生活真理;读“④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夜上受降城闻笛》),体会李益的思乡之情;读“峨眉山月半轮秋,⑥__________________”(《峨眉山月歌》),跟随李白欣赏秋夜美景;读“⑦____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学习孔子不取不义之财的做人原则。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前复习专项训练(部编版)专题10:语法知识(原卷版)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前复习专项训练(部编版)专题10:语法知识(原卷版)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前复习专项训练(部编版)专题10:语法知识(原卷版)1.阅读下面的文字,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A.从感情色彩看,“卖弄”为贬义词。

B.“呼朋引伴”是动词,“宛转”是形容词。

C.“上”是方位词,“这”是指示代词。

D.“牧童”“短笛"是名词。

2.下列语法知识分析有误的一项是()①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②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③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A.第①向中的“妙”,第②句中的“青黑”,第③句中的“白”都是形容词B.第②句中的“看”“上”“顶”都是动词。

C.第②句中的“矮松”“白花”“看护妇”都是名词。

D.第②向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倭松”比作“看护妇”,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后的小山秀气温柔的一面。

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儿叫人害怕。

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从感情色彩看,“毒”为贬义词。

B.“响亮”“温晴”不是动词。

C.“天气”“冬天”是名词。

D.“日光“宝地“是名词。

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花苞”“波浪”“果子”“斗笠”“衣裳”都是名词。

B.《雨的四季》从形、声、气等方面写出了雨的趣味、雨的性格,将雨写得可感可触。

C.《雨的四季》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

D.《雨的四季》抒发了作者对雨的爱恋之情。

5.下列词语不全是名词的一项是()A.秋天农夫娃娃前面B.以上早晨水藻姑娘C.过去干净镰刀学生D.东边里头爱情传统6.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忽然到了晚间,水银柱降下来,黎明提前敲着窗户,你睁眼一看,屋顶、树枝、街道,都已经盖上柔软的雪被,地上的光亮比天上还亮。

初一语文上学期期中专题训练

初一语文上学期期中专题训练

初一语文上学期期中专题训练基础知识训练题1、加点字注音:痴.想嶙峋..啜.泣忍俊不禁.洗濯.泯.灭寥.阔猝.然长逝黄晕.枯涸.贮.蓄应和.2、根据拼音写汉字。

小心yìyì( )在枝头小qì( )丘hè( ) chú( )形山岛sǒng zhì( ) róu lìn( ) yùn niàng( )梦mèi( ) zhàn( )蓝清lìe( ) diàn( )污3、把成语补充完整。

( )撼地玲珑( ) 抑扬( ) 心惊( )( )引伴盘虬( ) 头晕( ) 险象( )( )起敬德高( ) 繁弦( ) 仙露( )( )终生花枝( ) 津津( ) 多愁( )( )逢生问心( ) 具体( ) 天灾( )4、选词填空。

⑴我永远追求(安静宁静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⑵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盖着插着)一髻儿白花:好象日本看护妇。

⑶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长露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⑷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嬉戏玩耍)。

⑸而我们居然站在这儿: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坠落)。

⑹那满(淌含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⑺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踩)那块岩石:而踩到了它。

5、仿照示例扩写句子。

例:海在喧腾。

——海在远方为我喧腾。

——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

树在点头。

————6、指出下列诗句朗读停顿恰当的一句。

A、理想/ 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行。

B、理想使你微笑地/观察着生活。

C、平凡的人/ 因有理想/ 而伟大。

D、有理想者就是/ 一个/“大写的人”。

7、默写⑴潮平两岸阔:⑵稻花香里说丰年:⑶:青山郭外斜。

⑷子曰:“:思而不学则殆。

⑸几处早莺争暖树:。

⑹夕阳西下:⑺:潭影空人心。

初一语文上册期中试卷真题

初一语文上册期中试卷真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鱼落雁惊弓之鸟B. 狐假虎威风驰电掣C. 指点江山风和日丽D. 水滴石穿走马观花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了集体主义精神的重要性。

B. 他的学习成绩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这与他的刻苦努力是分不开的。

C. 学校组织了一次义务植树活动,旨在提高同学们的环保意识。

D. 她为了帮助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出国留学的机会。

3. 下列词语中,意思最接近“坚定不移”的一项是()A. 坚持不懈B. 坚贞不屈C. 坚如磐石D. 坚忍不拔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夜幕降临,星星像钻石一样闪烁。

B. 她的笑声像百灵鸟一样清脆。

C. 那条小河弯弯曲曲,像一条银色的丝带。

D. 这本书的内容像一场马拉松,让人疲惫不堪。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你猜我是什么动物?”小明问。

B. 这个故事很有趣,令人捧腹大笑。

C. 我喜欢秋天,因为秋天的景色美如画。

D. “我要去图书馆借书。

”妈妈说。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下列词语中,形近字、同音字各一字,请写出它们的正确书写。

()(1)形近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同音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下列句子中,画横线的词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 他一连几天都在______(liú)连不绝地工作。

B. 这条鱼______(liú)得真好,我已经钓了三条了。

C. 他对这次比赛______(liú)有信心。

D. 我______(liú)到了一个好朋友。

8.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引人入胜。

B. 她的舞蹈动作优美,令人叹为观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语文上学期期中专题训练
基础知识训练题
1、加点字注音:
痴.想嶙峋
..忍俊不禁.
..抽泣
洗濯.消灭
..寥.阔猝.然长逝
黄晕.枯涸.贮.蓄应和.
2、依照拼音写汉字。

小心yìyì( )在枝头小qì( )丘hè( ) chú( )形
山岛sǒng zhì( ) róu lìn( ) yùn niàng( )
梦mèi( ) zhàn( )蓝清lìe( ) diàn( )污
3、把成语补充完整。

( )撼地玲珑( ) 抑扬( ) 心惊( )
( )引伴盘虬( ) 头晕( ) 险象( )
( )起敬德高( ) 繁弦( ) 仙露( )
( )终生花枝( ) 津津( ) 多愁( )
( )逢生问心( ) 具体( ) 天灾( )
4、选词填空。

⑴我永久追求(安静宁静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
⑵山上的矮松更加的青黑,树尖上(顶着盖着插着)一髻儿白花,仿佛日本看护妇。

⑶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长露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⑷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认真看时,才明白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嬉戏玩耍)。

⑸而我们难道站在这儿,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坠落)。

⑹那满(淌含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⑺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踩)那块岩石,而踩到了它。

5、仿照示例扩写句子。

例:海在喧腾。

——海在远方为我喧腾。

——我听到海依旧在远方为我喧腾。

树在点头。

————
6、指出下列诗句朗读停顿恰当的一句。

A、理想/ 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行。

B、理想使你微笑地/观看着生活。

C、平凡的人/ 因有理想/ 而伟大。

D、有理想者确实是/ 一个/“大写的人”。

7、默写
⑴潮平两岸阔,
⑵稻花香里说丰年,
⑶,青山郭外斜。

⑷子曰:“,思而不学则殆。

⑸几处早莺争暖树,。

⑹夕阳西下,
⑺,潭影空人心。

⑻子曰:“岁寒,。


8、依照课文填空:
(1)《观沧海》中抒发作者博大的胸怀和远大抱负的句子是:
(2)《春》中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来写春花的色彩鲜艳的句子是:
(3)《次北固山下》蕴涵着新事物在旧事物中产生的哲理的句子是:
(4)《龟虽寿》中抒发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答案:
1、chīlínxún chuòjīn zhuómǐn liáo cùyùn hézhùhè
2、翼翼小憩丘壑雏形竦峙蹂躏酝酿梦寐湛蓝清冽弄脏
3、擎天撼地玲珑剔透抑扬顿挫心惊肉跳呼朋引伴盘虬卧龙头晕目眩肃然起敬德高望重繁弦急管玉露琼浆碌碌无为花枝招展津津乐道多愁善感绝处逢生问心无愧具体而微天灾人祸
4、宁静顶着钻挑逗堕落流探
5、树在高处为我点头。

我看到树依旧在高处为我点头。

6、C
7、风正一帆悬。

谁家新燕啄春泥,
听取蛙声一片。

断肠人在天际。

绿树村边合,山光悦鸟性,学而不思则罔,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8、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辉煌,若出其里。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