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铜合金

合集下载

电镀铜锡合金

电镀铜锡合金

• 低锡青铜含锡质量分数在8%~15%,镀层呈黄色,对钢铁 基体为阴极镀层,硬度较低,有良好的抛光性,在空气中 易氧化变色而失去光泽,因此表面必须套铬,套铬后有很 好的耐蚀性,是优良的防护装饰性底镀层或中间镀层。低 锡青铜现已广泛应用于日用五金、轻工、机械,仪表等工 业中。
• 中锡青铜含锡质量分数为15%~40%,镀层呈金黄色。其硬 度和耐蚀性介于低锡于高锡之间,光亮金黄色镀层通常含 30%~35%的锡。中锡青铜套铬时容易发光和色泽不均匀, 故在工业上应用不多。
阳极的影响
电镀低锡青铜多用铜锡合金可溶性阳极,其阳极溶解曲线比 较复杂。当电解液中的铜含量为18.4g/L锡28g/L、游离氰化钾 27.2g/L,游离氰化钠13.2g/L时,测得的合金阳极极化曲线如 图7-13所示。 在ab段电位下,铜以一价铜离子形式进入溶液,而锡则 以二价锡离子形式溶解哦i,随电流密度升高,电位上升至某 数值,出现电位第一次突跃,在bc段电位下,铜一一价,锡 以四价形式溶解,这时阳极上出现黄绿色的膜,此时阳极处 于半钝化状态。
改变电解液中金属离子的总浓度(金属离子浓度 比不变),对合金镀层成分的影响不大,它主要 影响阴极的电流效率。当总浓度提高时,阴极的 电流效率有所提高,但总浓度不能过高,否则镀 层结晶粗糙。 电解液中铜和锡的含量比,对合金镀层成分影响 较大,如图7-8。通常降低电解液中铜与锡的含量 比,镀层中铜含量下降,而锡含量升高。这是因 为含金沉积的阴极极化增大,使沉积电位向负方 向偏移,有利于锡的析出,因而,合金中锡的含 量升高。为了获得含锡量为10-15%的低锡铜合 金,电解液中应维持Cu:Sn为3:1。
电镀铜基合金
电镀铜-锡合金
电镀铜基合金
• 概述 电镀铜合金可以提高硬度(如作为装饰性的仿古镀 层,仿金镀层等)以及获得其他特殊的性能。 • 电镀铜合金在生产中应用较多的为 铜锌(黄铜)、铜锡合 金(青铜)和仿金镀层。

电镀铜锡合金

电镀铜锡合金
• 氰化物多:利于Sn析出,镀层致密;游离氰化物多 阴极电流效率低,少则阳极易钝化 • 氢氧化物多:利于Cu析出
– 防止Cu2+/Sn2+离子的生成
• 加H2O2处理 • 锡阳极的电涌处理
– 注意控制电流密度
• 电流密度大,镀层Sn含量增加,电流效率降低
– 注意控制温度
• 温度高:镀层Sn含量增加,加速溶液分解 • 温度低:电流效率低,镀层粗糙
• 电镀铜锡合金 • 电镀锡镀液类型
– 酸性镀锡:硫酸盐镀锡、氯化物镀锡 pH~5 – 碱性镀锡:锡酸盐镀锡 pH~11
• 电镀铜镀液类型
– 氰化物镀铜 pH 11~13,硫酸盐镀铜、焦磷酸 盐镀铜pH8~8.8,氟硼酸盐镀铜pH0.2~2,氨 基磺酸盐镀铜pH1~3,有机胺镀铜pH8~9.5, 羧酸盐镀铜(酸性pH2~4,碱性9~10), HEDP(羟基乙叉磷二酸C2H8P2O7)镀铜pH8~10
• 工艺特点 • 工艺规范
– 表6.3 – 钾盐体系和钠盐体系 – 电极电位计算
• CN-与Cu+配位,OH-与Sn4+配位
– 镀液成分对镀层组成的影响
• • • • • 金属离子总浓度和浓度比 配位剂浓度的影响 电流密度的影响 温度的影响 阳极的影响
• 氰化物电镀Cu-Sn合金镀液配制
1)等量与氰化亚铜的氰化钠溶于40C水中,搅拌 下加入氰化亚铜,使之溶解。 2)另一容器中将NaOH溶解,加热至沸腾,搅拌 下加入锡酸钠,完全溶解。 3)将1)2)溶液充分混合,加入游离氰化钠,调整 溶液体积。 4)小电流处理~,需将光亮剂先溶解 后在加入。
二、电镀铜锡合金
• 混合单金属电镀溶液配置合金电镀溶液
– pH值匹配 – 无气体、沉淀产生 – 尽可能少的离子种类

铜及铜合金电镀

铜及铜合金电镀

·40 · Nov. 2007
Electroplating & Pollution Control
Vol. 27 No. 6
铜 清洗 活化 清洗 镀镍 活化 化学镀镍 清洗 下挂
2. 2. 3 黄铜件镀铜2锡2锌三元合金 2. 2. 3. 1 工艺流程
上挂 除油 清洗 出光 清பைடு நூலகம் 活化 清洗 氰化物镀铜 回收 清洗
清洗活化氰化物镀2007年11电镀与环保第27清洗活化清洗活化化学镀镍清洗清洗活化清洗氰化物镀铜回收清洗镀光亮镀层回收清洗镀铜2锡2锌合金回收清洗钝化清洗吹干烘干铜2锡2锌三元合金镀层本身不光亮可加一道电镀光亮镀层工序金
2007 年 11 月
电镀与环保
第 27 卷第 6 期( 总第 158 期) ·39 ·
(3) 有钩影 ,首先检查挂钩是否太粗或上挂不 合理 ,然后检查镀液内铜 、锌杂质是否过多 。如条件 许可 ,用小电流电解或大处理 ;如条件不允许 ,可加 除杂水或掩蔽剂 。
(4) 变形工件镀镍 ,冲压后镍层脱落 ,可能镀层 偏厚 ,光亮剂加入太多 ,或镀液中有机杂质积累太 多 。需用活性炭吸附或大处理 。
收稿日期 :2007204226
镀光亮镀层 回收 清洗 镀铜2锡2锌 合金 回收 清洗 钝化 清洗 吹干
烘干 下挂 铜2锡2锌三元合金镀层本身不光亮 ,可加一道 电镀光亮镀层工序 ,将底材镀光亮后 ,再镀三元合 金 。光亮电镀包括光亮氰化物镀铜 、高分散酸铜 、光 亮仿金 ,但要控制镀层的厚度 。外螺纹的零件不提 倡用高铜低酸的酸铜配方 ,建议采用低铜高酸的高 分散性酸铜 ;不提倡用高整平性酸铜 ,推荐使用结晶 细致光亮低整平的酸铜工艺 。 2. 2. 3. 2 注意事项 (1) 前处理要彻底干净 ,氰化物镀铜层要均匀 细致 ,不烧焦 ,不漏镀 。 (2) 三元合金镀液中 ,铜 、锡 、锌 、氰根 、pH 值 、 镀液温度 、电流密度等工艺参数一旦确定 ,不能随意 更改 。任何一个参数的波动 ,都会引起镀层中各金 属比例的变化 ,从而使镀层物理性能发生变化 ;镀液 中各成分消耗量也会发生很大变化 ,导致镀液比例 失调 。 (3) 在电镀三元合金中 ,工件平面发花 ,一般是 镀液中缺乏光亮剂及湿润剂 。250 mL 霍尔槽试验 很容易验证 。而棱角发黄 ,则是镀液中配位剂过量 , 电流效率下降 ,大量析氢 ,以及添加剂过多 ,从溶液 中析出 ,吸附于棱角与划痕处 ,导致镀层变色 。可用 活性炭吸附 ,过滤 。 (4) 镀层表面有黑线 。这是溶液中润湿剂吸附 在工件上 ,未及时清洗而腐蚀镀层 。 (5) 三元合金镀层要钝化 ,以形成致密的钝化 膜 ,提高耐蚀性 。使用重铬酸钾钝化 ,因钝化膜过 厚 ,不利于焊锡 。可采用铬酸钝化 ,虽耐蚀性稍差 , 但不影响镀层的焊接性能 。 (6) 三元合金镀液充分搅拌是必要的 。一般采 用大功率过滤机 ,起过滤和搅拌作用 ,没有必要担心 K2 CO3 积累 。K2 CO3 能提高镀液的分散能力 。 2. 2. 4 黄铜件镀银

电镀铜锡合金

电镀铜锡合金

电镀铜锡合金在现代工业中,电镀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其中电镀铜锡合金也是一种常见的技术。

电镀铜锡合金是一种通过电化学方法在材料表面制备铜锡合金涂层的过程。

它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导电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因此被广泛用于电子、汽车和航空等领域。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电镀铜锡合金的制备过程。

它通常分为预处理、电解槽和后处理三个步骤。

在预处理阶段,需要对基材表面进行清洁和活化处理,以确保涂层的附着力和质量。

然后基材被放置在电解槽中,与含有铜和锡离子的电解液接触。

通过施加恒定的电流或电压,铜和锡离子将在基材表面还原,形成铜锡合金涂层。

最后,在后处理环节中,采用退火、抛光和封闭等方法来提高涂层的质量和外观。

电镀铜锡合金涂层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

首先,由于铜和锡的特殊属性,电镀铜锡合金涂层既具有铜的导电性能,又具有锡的耐腐蚀性能。

这使得它成为电子产业中理想的导电涂层。

其次,铜锡合金的硬度和抗磨性都相对较高,这使得电镀铜锡合金涂层能够提供更长久的使用寿命。

此外,电镀铜锡合金还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焊接性能,这使得它在汽车和航空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电镀铜锡合金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由于铜和锡的价格相对较高,电镀铜锡合金涂层的成本也相对较高。

因此,在一些应用领域中,寻找代替材料成为一种趋势。

其次,电镀铜锡合金涂层的均匀性和致密性也是一个关键问题。

如果涂层中存在孔洞或裂纹,将会导致涂层和基材之间存在接触不良和腐蚀的风险。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科学家们正在努力研究和改进电镀铜锡合金涂层技术。

他们致力于寻找更加环保和节能的电解液配方,以减少成本和环境影响。

同时,他们还在研究新的电镀工艺和设备,以提高涂层的均匀性和质量。

此外,一些新型的涂层技术,如物理气相沉积(PVD)和化学气相沉积(CVD)等,也被引入到电镀铜锡合金涂层的制备中,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总结起来,电镀铜锡合金是一种重要的电镀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艺的改善,电镀铜锡合金涂层将在更多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铜合金表面处理工艺

铜合金表面处理工艺

铜合金表面处理工艺一、引言铜合金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耐腐蚀性。

然而,由于其表面容易受到氧化、腐蚀和污染等影响,需要进行表面处理以提高其性能和延长使用寿命。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铜合金表面处理工艺。

二、化学镀铜化学镀铜是一种常用的铜合金表面处理方法。

其原理是在铜合金表面通过化学反应沉积一层薄膜以增加其耐腐蚀性和导电性。

化学镀铜工艺主要包括清洗、活化、镀铜和清洗四个步骤。

首先,通过酸洗和碱洗将铜合金表面的污染物清洗干净;然后,通过活化处理提高表面的反应活性;接着,将铜离子溶液浸入铜合金表面,通过还原反应将铜离子沉积在表面形成铜层;最后,再次清洗以去除残留的化学药剂。

化学镀铜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可以得到均匀的铜层,适用于各种形状的铜合金。

三、电镀电镀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通过电解沉积金属薄膜在铜合金表面以改善其性能。

电镀铜的原理是将金属阳极和铜合金阴极浸入电解液中,施加电流使金属离子在阴极表面沉积形成铜层。

电镀铜工艺需要控制电流密度、温度和电解液成分等参数,以确保获得均匀、致密的铜层。

电镀铜具有较好的附着力和耐腐蚀性,适用于各种形状和尺寸的铜合金。

四、喷涂喷涂是一种简便易行的铜合金表面处理方法,通过将含有铜颗粒的喷涂剂喷洒在铜合金表面形成一层铜膜。

喷涂铜膜可以提高铜合金的耐腐蚀性和导电性,同时还可以修复已经受损的表面。

喷涂工艺简单,适用于各种复杂形状和大面积的铜合金表面。

然而,喷涂的铜层较厚,可能会影响细节的清晰度,并且涂层的附着力较弱,容易剥落。

五、化学氧化化学氧化是一种改善铜合金表面性能的常见方法,通过在铜合金表面形成氧化层来提高其耐腐蚀性和装饰性。

化学氧化工艺主要包括清洗、氧化和封闭三个步骤。

首先,通过酸洗和碱洗将铜合金表面清洗干净;然后,将铜合金浸入含有氧化剂的溶液中,在一定的温度和时间下形成氧化层;最后,通过封闭处理,使氧化层更加稳定和耐久。

化学氧化可以产生不同颜色的氧化层,使铜合金具有更多的装饰性。

电镀工艺学电镀铜合金

电镀工艺学电镀铜合金

电镀铜合金的未来应用前景和挑战
应用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镀铜合金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应用逐渐增多,如太阳能光伏板、燃料 电池等。其优良的导电、导热性能和加工特性将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挑战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电镀工艺的环境友好性成为关注焦点。电镀铜合金的环保生产技术和资源循环 利用是未来发展的关键。同时,新型铜合金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也将为电镀铜合金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和挑战。
02 电镀铜合金的基本原理
电镀的基本原理
电镀是一种利用电解原理在导电 材料表面沉积一层金属或合金的
过程。
在电镀过程中,通过施加电流, 使阳极金属溶解并进入电解液, 然后通过电化学反应在阴极上沉
积形成金属层。
电镀的沉积速率、镀层质量和附 着力等性能受到电流密度、电解 液成分和温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应急预案
制定电镀铜合金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 预案,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够及时处 置。
电镀铜合金的环保处理技术和设备
废水处理
采用沉淀、过滤、吸附、生物处理等方法去除电 镀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和有害物质。
废气处理
采用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烧等方法处理电镀废气 中的有害气体。
固废处理
对电镀产生的固废进行分类处理,可回收利用的 进行回收,不可回收的进行无害化处理。
电镀铜合金的耐腐蚀性能
防腐蚀原理
电镀铜合金通过在基材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铜合金镀层,隔绝基材与外界环境的 接触,从而有效防止腐蚀。
பைடு நூலகம்耐腐蚀性能影响因素
镀层厚度、成分、结构以及表面处理等因素都会影响电镀铜合金的耐腐蚀性能。
影响电镀铜合金性能的因素
镀层厚度
镀层厚度直接影响电镀铜合金的 物理性能和耐腐蚀性能,过薄或

纽扣镀铜合金工艺流程铜锡金

纽扣镀铜合金工艺流程铜锡金

纽扣镀铜合金工艺流程铜锡金一、工艺准备1.准备所需的设备和工具,包括镀液槽、电解槽、加热设备、电源、搅拌器等。

2.清洗纽扣,去除表面的油污和杂质,以确保镀层质量。

3.准备镀液,包括铜锡金合金镀液和电解液。

二、纽扣镀铜1.将准备好的纽扣放入铜锡金合金镀液槽中,确保纽扣完全浸入液体中。

2.打开电源,调节电压和电流,开始电镀过程。

通常情况下,铜锡金镀液的电压为2V至5V,电流为10A至30A。

3.在电镀过程中,使用搅拌器均匀搅拌液体,以保证纽扣表面的镀层均匀。

三、纽扣镀锡1.当纽扣表面的铜层达到一定厚度时,开始进行镀锡工艺。

将镀有铜层的纽扣放入电解槽中。

2.打开电源,调节电压和电流,开始电镀过程。

通常情况下,镀锡的电压为2V至5V,电流为10A至30A。

3.在电镀过程中,使用搅拌器均匀搅拌液体,以保证纽扣表面的锡层均匀。

四、纽扣镀金1.当纽扣表面的锡层达到一定厚度时,开始进行镀金工艺。

将镀有锡层的纽扣放入电解槽中。

2.打开电源,调节电压和电流,开始电镀过程。

通常情况下,镀金的电压为2V至5V,电流为10A至30A。

3.在电镀过程中,使用搅拌器均匀搅拌液体,以保证纽扣表面的金层均匀。

五、清洗和抛光1.将镀有金层的纽扣取出,进行清洗。

可以使用清水冲洗纽扣,去除表面的电镀液和杂质。

2.使用抛光设备对纽扣进行抛光处理,以增加其光泽和质感。

六、检测和包装1.对镀有金层的纽扣进行检测,确保其金层的光泽和质量符合要求。

2.对合格的纽扣进行包装,以便运输和销售。

以上为纽扣镀铜合金工艺流程的简要介绍。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确保镀层质量和生产效率。

甲基磺酸盐体系电镀铅-锡-铜合金工艺

甲基磺酸盐体系电镀铅-锡-铜合金工艺

甲基磺酸盐体系电镀铅-锡-铜合金工艺
甲基磺酸盐体系电镀铅锡铜合金工艺是一种常用的电镀工艺,以下是工艺步骤:
1. 预处理:将待镀件进行清洗、脱脂、酸洗等处理,以去除表面油脂、氧化物等污染物,保证镀液能够均匀附着在基材表面。

2. 镀液配制:将甲基磺酸盐、锡盐和铜盐按一定比例混合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中,加入适量的添加剂调节镀液的性能,如增稠剂、缓冲剂等。

3. 镀液调整:调整镀液的温度、pH值和浓度,一般使用温度在40-60之间,pH值为2.5-3.5,铅的浓度在10-50g/L之间,锡的浓度在5-20g/L之间,铜的浓度在10-30g/L之间。

4. 电镀:将经过预处理的待镀件插入电解槽中,作为阴极,同时将铅锡铜合金板作为阳极,通过外加电压使金属离子在电解液中还原沉积在待镀件上。

5. 后处理:将电镀后的铅锡铜合金件进行清洗,去除镀液残留和表面污染物,然后进行干燥和检验,最后进行包装。

需要注意的是,甲基磺酸盐体系电镀铅锡铜合金工艺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护措施,避免镀液的接触和吸入,同时要严格控制镀液的温度、pH值和浓度,
避免因不当操作导致工艺不稳定或产生废液。

铜及铜合金电镀

铜及铜合金电镀
油 , 在 盐 酸 中 除 氧 化 皮 , 后 在 三 酸 中 酸 洗 , 酸 再 然 铬
去膜。
( )黄 铜件先 碱性 活化化 学镀 镍 , 化学镀 镍 。 1 再
工 艺流程 :
上挂一 化化 学镍一
除 油一 清洗一
清洗一
பைடு நூலகம்活 化一
镀 碱 性 活 下 挂
化 学镀 镍一
清洗 一
( )铍 青 铜 件 除 油 时 , 用 2 0~5 0 gL的 3 需 0 0 / NO a H溶 液煮 1 5~3 i, 可 用 质 量 分 数 分 别 为 0mn 也 2 %的 H S 5 的 双 氧 水 中 除 膜 , 后 在 盐 酸 0 O 加 % 然 中充 分浸泡 , 再在 三酸 中酸 洗 , 酸去膜 。 铬 铜一
中 图分 类号 :Q 1 3 T 5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章 编 号 :0 04 4 (0 7 0 —0 90 10 _7 2 2 o ) 60 3 —2
随着 通信 技术 的发 展 , 于 高频 的产 品 需求 量 用 越 来越大 , 铜 及 铜 合 金 件 电镀 的要 求 日益 提 高 。 对 笔 者简单 介绍 与其 相关 的电镀 经验 。
V0.7NO 6 12 .
铜一

清 洗一 化学镀 镍一
活化一 清 洗一
清洗 一 下 挂
镀镍一
活 化
2 2 4 1 工 艺 流 程 ... 上挂 一 清洗 一 出 光一 清 洗一 活 化一
2 2 3 黄铜件镀 铜 . 锌三元 合金 .. 锡.
2 2 3 1 工 艺 流 程 ...
2 2 黄 铜 件 电 镀 .
2 2 1 黄铜 件镀 镍 ..
2. 1 1 工 艺 流 程 2. .

电镀铜锡合金工艺简介

电镀铜锡合金工艺简介

电镀铜锡合金工艺简介现代电镀网讯:众所周知,锡铅(Sn-Pb)合金焊料能优异,在电子元器件的组装领域得广泛应用。

但是,非常遗憾的是Sn-Pb中的铅对于环境和人体健康有害,限制使用含铅电子材料的活动已正式启动。

在欧洲欧洲委员会已提出电子机器弃物条令案的第3次草案明文规定,在2 004年的废弃物中严禁有铅Pb、镉Cd、汞Hg和6价铬Cr等有害物质。

在亚洲的日本于1998年已制定出家电产品回收法案,从2001年开始生产厂家对已使用过的废弃家电产品履行回收义务。

根据这一法案,日本各个家电·信息机器厂家开始励行削减铅使用量的活动。

在这样的背景下,强烈要求开发无铅焊接技术和相应的锡铜Sn-Cu合金电镀技术。

无铅焊料电镀技术要求关于无铅焊料电镀层和电解液,除了不允许使用含铅物质之外比较难于实现的是要求与以往一直使用的Sn-Pb电镀层有同样的宝贵特性。

具体要求的性能,如下所述:(1)环境安全性——不允许有像铅Pb等有害人体健康和污染环境的物质;(2)析出稳定性——获得均匀的外表面和均匀的合金比例;(3)焊料润湿性——当进行耐热试验和高温、高湿试验后,焊料的润湿性仅允许有很小程度的劣化;(4)抑制金属须晶产生;(5)焊接强度粘着性——同焊料材料之间接合可靠性;(6)柔韧性——不发生断裂;(7)不污染流焊槽;(8)低成本;(9)良好的可作业性——主要是指电解容易管理;(10)长期可靠性——即使是长期使用电解液,也能保证电镀层稳定;(11)排水处理——不加特殊的螯合剂(Chelate),可利用中和凝聚沉淀处理方法清除重金属。

在选择无铅焊料电镀技术时,应当综合分析权衡上述诸多因素,选Sn-Pb电镀性能的无铅焊料电镀技术,选择Sn-Cu(合金焊料)电解液的原因作为无铅焊料电镀技术,现已研究很多种,诸如,试图以Sn-Zn、Sn-Bi、Sb-Ag和Sn-Cu电镀取代一直使用的Sn-Pb电镀。

然而,这些无铅电镀技术也是各有短、长,并非十全十美。

电镀铜锡合金工艺

电镀铜锡合金工艺

电镀铜锡合金工艺
现代电镀网讯:
一、工艺介绍
铜锡合金是广泛采用的优良的代镍镀层,它具有孔隙率低、耐蚀性好、容易抛光和直接套铬等优点。

铜锡合金也叫青铜。

根据锡的含量可分为三类:低锡青铜、中锡青铜和高锡青铜。

目前工业上常用的青铜镀液有氰化物镀液和无氰镀液。

氰化物镀液的均镀能力和分散能力好,镀层的色泽和成分容易控制,得到的铜锡合金镀层结晶细致,结合力好,孔隙率低,抗蚀性强。

含锡15%以下为低锡青铜,常用于装饰性镀层的底层或中间层;中锡青铜的含锡量为15%~30%,它的硬度比低锡青铜搞,可以做保护装饰性镀层的底层,但不宜做表面镀层;含锡超过40%的称为高锡青铜,在空气中稳定性好,具有良好的钎焊能力和导电能力,可以用来代替镀镍或镀铬。

二、工艺流程
手动清洗电解除油水洗水洗酸洗水洗水洗碱性中和镀铜锡合金
水洗水洗钝化水洗热水洗
三、工艺参数
1氰化亚铜 20~30g/l
2锡酸钠 60~70g/l
3游离氰化钠 3~4g/l
4氢氧化钠 25~30g/l
5 PH值 12.0-12.5
6温度 50~60℃
7阴极电流密度 1.0~1.5A/dm2
四,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1、镀前检验镀件尺寸,机加工表面状况,根据镀层厚度准确计算电镀时间。

2、控制好镀液工作条件,勤观察,注意温度变化,液位变化。

仔细操作,如实填写操作记录。

根据化验结果补加药水,校正电镀液。

3、镀后检查镀层质量、尺寸,清洗干净,丝牙、内孔等部位防锈保护。

工件打操作钢号,边角除毛刺。

4、如果酸液溅在皮肤上,应立即用清水冲洗。

5、场地打扫干净,器具摆放整齐。

电镀工艺学电镀铜合金

电镀工艺学电镀铜合金

电镀工艺学电镀铜合金引言电镀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用于增加材料的耐腐蚀性、美观性及导电性。

电镀铜合金是电镀的一种常见形式,它具有优良的导电性、热导性和耐腐蚀性,被广泛应用于电子、通信、汽车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电镀铜合金的工艺及相关知识。

电镀铜合金的应用领域电镀铜合金广泛应用于电子、通信、汽车等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电子产品:电镀铜合金常用于印刷电路板(PCB)的制造中,用于形成导电层和连接线,以实现电路的连通性。

2.通信设备:电镀铜合金可用于制造电缆及连接器,用于传输信号和电力。

3.汽车行业:电镀铜合金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器系统、发动机系统和车身结构中,用于提高导电性和耐腐蚀性。

4.照明行业:电镀铜合金可用于制造灯具的电源和导电部件。

电镀铜合金的制备工艺1. 预处理在进行电镀铜合金之前,需要进行预处理工作,以确保基材的表面质量和附着性。

预处理步骤包括:•清洗:使用碱性清洗剂和酸性清洗剂清洗基材表面,去除油脂、氧化膜等杂质。

•酸洗:使用酸性溶液进行酸洗,去除基材表面的氧化层,增加表面活性。

•洗涤:用水洗涤基材,去除酸洗残余物,保持表面清洁。

2. 阳极制备在进行电镀之前,需要准备正极材料,即铜阳极。

铜阳极应具有高纯度和合适的形状。

阳极制备的步骤包括:•铜阳极制备:将纯铜材料切割成适当形状的阳极,提高电镀过程中的镀层均匀性和质量。

3. 电镀过程电镀铜合金的电镀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配置电镀液:将合适比例的铜盐、酸和添加剂溶解于水中,形成电镀液。

电镀液的成分根据具体要求进行调整。

•温度控制:控制电镀液的温度,一般在40-50摄氏度之间,以促进电镀反应的进行。

•电流密度调节:根据基材的形状和尺寸调节电流密度,以使电镀过程均匀进行。

•铜镀层形成:将基材作为阴极,铜阳极作为正极,通过外加电压,铜离子在电解液中还原为金属铜,形成铜合金的镀层。

•镀层厚度控制:通过控制电镀时间和电流密度,控制镀层的厚度,满足不同应用的要求。

氰化电镀黄铜合金组织

氰化电镀黄铜合金组织

氰化电镀黄铜合金组织
氰化电镀是一种常用的金属表面处理方法,其中包括氰化电镀黄铜合金。

氰化电镀黄铜合金是指在金属基材表面通过电化学方法,将含有铜和锌成分的合金沉积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黄铜合金涂层。

氰化电镀黄铜合金具有以下特点:
1. 颜色鲜艳:氰化电镀黄铜合金具有浓郁的黄色,色泽鲜艳,并且能够保持较长时间的颜色稳定性。

2. 耐腐蚀性强:由于黄铜合金中含有铜和锌两种金属元素,使得氰化电镀黄铜合金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可以有效地防止基材受到氧化、腐蚀等环境因素的侵蚀。

3. 导电性良好:黄铜合金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因此氰化电镀黄铜合金可以作为导电层使用,广泛应用于电子元件、电器设备等领域。

4. 加工性能优异:氰化电镀黄铜合金具有较好的加工性能,可以进行钻、铣、切割等加工操作,方便制造各种形状的零件和产品。

氰化电镀黄铜合金的组织结构一般为均匀的晶粒结构,具有紧密的结合力。

在氰化电镀过程中,通过控制电流密度、温度和电镀时间等参数,可以获得不同厚度和组织结构的黄铜合金涂层。

通常情况下,较低的电流密度和较短的电镀时间可以得到细小且致密的晶粒结构,而较高的电流密度和较
长的电镀时间则会产生粗大的晶粒结构。

总之,氰化电镀黄铜合金是一种常用的金属表面处理方法,具有良好的颜色稳定性、耐腐蚀性、导电性和加工性能。

其组织结构可以根据电镀参数的调控来实现不同的要求。

锑铜合金电镀工艺流程

锑铜合金电镀工艺流程

锑铜合金电镀工艺流程
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好好讲讲锑铜合金电镀工艺流程,这可真是个超级有趣的事儿啊!
你想想看,就像搭积木一样,我们要一步一步地把这个过程搭建起来。

首先呢,得把要电镀的工件清洗干净,这就好比给它洗了个舒舒服服的澡,把身上的脏东西都洗掉啦!比如你拿着一块金属片,仔细地用各种清洗液搓洗它。

然后呢,就进入到活化的环节啦!这就像是给工件打了一针兴奋剂,让它活跃起来,准备好接受电镀啦。

可以想象一下,工件就像一个等待起跑的运动员,经过活化,变得充满了活力。

接下来可就是关键的电镀过程啦!把锑和铜的离子放进电镀液里,就像给工件送上了美味的食物,它贪婪地吸收着这些离子,然后慢慢地就披上了锑铜合金的外衣。

比如说,看着工件一点点地被镀上那漂亮的合金层,心里是不是特别有成就感呢!
在这个过程中,可不能马虎,要时刻关注着各种参数,就像照顾一个小
婴儿一样细心!温度高了不行,低了也不行,电流大了不行,小了也不行。

嘿,这可不是容易的事儿呢!
镀完之后,还得进行一些后续处理,让这个合金层更加牢固、更加美观。

这就像给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再进行最后的修饰一样。

总之啊,锑铜合金电镀工艺流程就像一场精彩的表演,每个步骤都缺一
不可,都有着它独特的魅力和重要性。

我觉得这真的是一个非常神奇又好玩的过程,它能让普通的工件变得闪闪发亮,焕发出全新的光彩!你们难道不觉得很有意思吗?这不就是科技和工艺的奇妙结合嘛!。

银铜合金电镀工艺

银铜合金电镀工艺

银铜合金电镀工艺
一、前处理
在开始电镀银铜合金之前,需要对基材进行彻底的前处理。

这包括清洁和预处理两个步骤。

清洁主要是去除基材表面的油脂、污垢和其他杂质,以确保基材表面的清洁度和良好的电接触。

预处理则包括对基材进行研磨和抛光,以增强其表面的粗糙度和附着力,从而更好地固定电镀层。

二、电镀铜
在完成前处理后,接下来是电镀铜的步骤。

这一步骤的目的是在基材表面形成一层均匀、光滑的铜层。

这一层铜层将作为后续电镀银层的基底,对于保证银铜合金的整体性能至关重要。

三、电镀银
在铜层形成后,下一步是电镀银。

在这一步骤中,需要在铜层表面形成一层均匀、光亮的银层。

这一过程需要精确控制电流密度、镀液温度和浓度等参数,以确保银层的厚度、硬度和耐腐蚀性等性能达到要求。

四、后处理
电镀银完成后,需要进行后处理以增强银铜合金的耐腐蚀性和提高其使用寿命。

后处理通常包括钝化、热处理和涂层等步骤。

钝化可以增强银铜合金的耐腐蚀性,而热处理则可以改善其物理性能。

根据需要,还可以在银铜合金表面涂覆保护层,以进一步增强其耐腐蚀性和耐磨性。

五、品质检测
最后一步是品质检测,这一步骤对于保证银铜合金电镀工艺的质量至关重要。

品质检测应包括对银铜合金的外观、附着力、厚度、耐腐蚀性和其他相关性能进行全面检测。

如果发现任何问题,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或调整工艺参数。

通过持续改进和优化工艺参数,可以不断提高银铜合金电镀工艺的质量和效率。

电镀黄铜Cu-Zn合金的工艺与原理

电镀黄铜Cu-Zn合金的工艺与原理

电镀黄铜(Cu-Zn合金)的工艺与原理组员:赵子媛、布阿依谢、孙维、战立杰、龚健概述1841年劳尔兹获得在氰化物溶液中电镀黄铜的专利黄铜镀层具有良好外观和较高的耐腐蚀性镀铜含铜量70% 为黄色黄铜(仿金镀层)含铜量80%为白色黄铜 含铜量90%为高铜黄铜目录一、电极反应与电极材料二、电镀液的组成及作用三、电沉积合金原理四、调整电镀合金成分的方法五、防止阴极析氢,提高电流效率一、电极反应与电极材料电极材料阳极材料是黄铜板,通电后其中铜和锌失去电子变成离子进入溶液并与络合剂进行络合,再向阴极迁移并得到电子同时在阴极析出。

阳极材料要求:包含电镀合金组成。

阴极材料为铁片和钢丝。

电镀液一般为氰化物溶液电极反应阳极反应:2Cu + 6CN-→ 2[Cu(CN)3]2-+ 2e-Zn + 4CN-→ [Zn(CN)4]2-+ 2e-阴极反应:2[Cu(CN)3]2-+2e-→2Cu +6CN-[Zn(CN)4] 2-+2e-→ Zn +4CN-镀液中需要加入氰化钠二、电镀液的组成及作用直接用CuSO4, ZnSO4混合溶液作为电镀液:Cu的标准电极电位:φ⊖Cu2+/Cu= 0.337V,φ⊖Cu+/Cu= 0.52V;Zn的标准电极电位:φ⊖Zn2+/Zn= -0.76V不能共沉积需要加入络离子加入氰化钠原因:在碱性氰化物溶液中铜和锌的电极电位都向负方向移动,导致电位差缩小:φ⊖[Cu(CN)3]2-/Cu-1.165Vφ⊖[Zn(CN)4]2-/Zn-1.26V电位相差很小利于共沉积电镀液的组成(1)主盐:主盐是在镀液中提供放电金属离子的主要来源,氰化镀液中主盐多用氰化亚铜和氰化锌。

(2)氰化钠:可以与Cu+和Zn2+均能形成非常稳定的络离子。

适量的游离量有利于阳极的正常溶解、稳定镀液及保证两金属按比例沉积。

(3)碳酸钠和氢氧化钠调节pH和提高镀液导电性。

(4)氨水或氯化铵利于得到均匀有光泽的黄铜镀层,还有利于阳极合金的正常溶解。

铜合金电镀的前处理技术

铜合金电镀的前处理技术

铜合金电镀的前处理技术发布时间:2021-05-25T10:21:04.593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作者:潘林山[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电子行业的飞速发展,对铜合金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提高铜合金的耐磨性、导电性等。

在使用前,需对铜合金进行电镀处理,本文主要介绍铜合金电镀的前处理技术。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安徽省合肥市 230011 摘要:随着我国电子行业的飞速发展,对铜合金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提高铜合金的耐磨性、导电性等。

在使用前,需对铜合金进行电镀处理,本文主要介绍铜合金电镀的前处理技术。

关键词:铜合金;电镀;原理;前处理技术1、引言在电镀生产中,最容易发生镀层与金属结合力不佳的情况,其中有80%是由于镀前清洁、除油等步骤处理不佳所致,从而造成所镀元件容易生锈、磨损、受到腐蚀。

为了保证镀件的正常工作,还需消耗额外的润滑剂、防锈油脂等物质进行镀件的维护、保养,被镀物件丧失本身应有的抗腐蚀性、耐磨等特性,导致资源、资金的浪费。

因此,为了更好发挥电镀的优势,提高镀件的使用寿命,在进行电镀前必须做好相应处理,尽可能排除影响镀层与金属进行结合的因素,并且要不断完善和提高电镀的前处理技术。

2、铜合金电镀概述2.1电镀原理进行电镀处理主要是利用电解反应、金属电沉积、电镀反应等,通过电解作用使需要电镀的金属表面产生一层金属膜,从而起到抗氧化、耐腐蚀、增加被电镀金属表面亮度的作用。

电镀时,在盛放电镀液的电镀槽中,将镀层金属或其他不溶性材料作为阳极,经过清洁处理的待电镀金属作为阴极,并与直流电源的正负极连接。

通电后再电位差的作用下,电镀液中的金属离子向待镀金属形成的阴极移动,在被镀的金属表面生成镀层,而阳极的镀层金属则在电解作用下生成金属离子,进入到电镀液中发挥平衡金属离子浓度的作用。

2.2电镀方式常用的电镀方式有滚镀、连续镀、刷镀、挂镀,电镀方式的选择主要是由被镀物件的尺寸、数量来决定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温度的影响 温度对镀层成分,质量和电流效率都有影响。对于电镀
低锡青铜,温度常控制在60—65℃,这时镀层的色泽, 电流效率和阳极溶解情况都较好。
升高温度,镀层中锡含量提高,
降低温度,镀层锡含量减少,电流效率下降,镀层光泽 性差,阳极工作也不正常。
(5) 阳极 电镀低锡青铜多用铜锡合金可溶性阳极,其阳极 溶解曲线比较复杂。当电解液中的铜含量为18.4g/L锡28g /L、游离氰化钾27.2g/L,游离氰化钠13.2克/升时,测 得的合金阳极极化曲线如图9-7所示。
60-65 3-4
2. 电解液成分和工艺条件对合金镀层成分的影响
(1) 放电金属离子总浓度和浓度比的影响
改变电解液中金属离子的总浓度(金属离子浓度比不变), 对合金镀层成分的影响不大,它主要影响阴极的电流效率。 当总浓度提高时,阴极的电流效率有所提高,但总浓度不能 过高,否则镀层结晶粗糙。
电解液中铜和锡的含量比,对合金镀层成分影响较大,如图。 通常降低电解液中铜与锡的含量比,镀层中铜含量下降,而 锡含量升高。这是因为合金沉积的阴极极化增大,使沉积电 位向负方向偏移,有利于锡的析出,因而,合金中锡的含量 升高。为了获得含锡量为10—15%的低锡铜合金,电解液中 应维持Cu∶Sn为2—3∶1。
(2) 络合剂浓度的影响
电解液中的CuCN与NaCN生成铜氰络合物,
即 CuCN+NaCN=Na[Cu(CN)2] K不稳=1×10-24 在阴极上放电的是铜氰络离子
[Cu(CN)2]-+ e = Cu + 2CN- 电解液中游离氰化钠的含量,影响铜氰络离子的稳定性, 提高溶液中游离CN-离子的含量,使络离子稳定性增加, 使阴极极化增大。随着游离氰化钠含量的提高,在溶液中 可能生成配位数更高、更加稳定的络离子
Cu(CN)32- Cu(CN)43-
当几种不同形式的离子在溶液中同时存在时,直接在 阴极上放电的将首先是低配位数和负电荷较少的络离子。 当溶液中游离氰化钠含量足够高时,[Cu(CN)3]2-络离子可 能参加电极反应
[Cu(CN)3]2- + e = Cu + 3CN- 从而进一步提高阴极极化。因此,电解液中游离氰化钠 影响着铜氰络离子在阴极上放电的速度,也必定影响镀层 中铜的含量。随着溶液中游离氰化钠含量的增加,镀层中 铜含量下降。
(2) 中锡青铜 合金中含锡量大致在15—35%范围内。中 锡青铜的硬度、抗氧化性和防蚀能力均较低锡青铜为好。 中锡青铜一般也可以套铬,作为底层,但容易发花和色泽 不均,故应用较少。
(3) 高锡青铜 含锡量大致在40—55%范围内,镀层呈银 白色,抛光后有良好的反光性能。在空气中不易失去光泽, 能耐弱酸、弱碱和食物中的有机酸。高锡青铜的硬度介于 镍和铬之间,同时还有良好的导电性和钎焊性。一般可用 来代银或代铬,可用作反光镀层及仪器仪表、日用商品、 餐具,乐器等装饰性镀层。高锡青铜的缺点是脆性较大, 产品不能经受变形。
(3) 电流密度的影响
在合金电镀中,阴极电流密度对镀层的质量和成分都有 一定的影响,低锡青铜电流密度以1.5—2.5 A/dm2为宜。 电流密度对合金成分的影响比较复杂,还没有得到统一的 规律。对铜锡合金而言,随电流密度的提高,镀层内电位 较负金属(锡)的含量下降,即提高电流密度,使合金中锡 含量下降。
由于铜与锌的标准电势相差甚大,从简单盐镀液中难以共 同沉积,因此,只能用络合物来调整使铜和锌离子析出电势接 近。这样才有利于铜的锌共同沉积。
在氰化物电解液中
[Z n(C N )4 ]2- Zn2 4CN [C u(C N )3 ]2- Cu 3CN
K不=110-16.9 K不=2.610-29
(3) 低氰化物—三乙醇胺电解液 该电解液一般是由氰化 物—踢酸盐电解液过渡过来的。在氰化物含量逐渐降低的 过程中,补充三乙醇胺络合剂,氰化物含量保持在3—8克 /升范围内,这样一价铜基本上都以铜氰络离子的状态存 在。该电解液也能获得满意的低锡合金镀层。
(4) 无氰铜锡合金电解液 我国在70年代就研究了无氰电镀 铜锡合金工艺,并取得一定的成果。例如,焦磷酸盐—锡 酸盐电镀铜锡合金已成功的用于生产。
两种络合剂分别络合两种金属离子,以氰化钠与一价铜
离子络合,氢氧化钠与四价锡络合成锡酸钠,两种络合
剂互不干扰,电解液稳定,维护容易。
氰化物电镀铜锡合金电解液的组成及工艺条件列于表6-2-1
表6-2-1 氰化物电镀铜锡合金电解液组成及工艺条件
组成
低锡青铜
中锡青铜
高锡青铜
铜(CuCN) 锡(Na2SnO3) 游离NaCN 游离NaOH 明胶 温度
氨水NH4OH/mL·L-1
5~8
1~3
2~4
醋酸铅Pb(CH3COO)2·3H2O/g·L—1 894光亮黄铜盐/g·L—1 894A光亮剂/mL·L-1 894B光亮剂/mL·L-1 pH值 温度℃
1 电镀铜锡合金
一、概述
铜锡合金(俗称青铜)是合金电镀中应用较多的一个镀 种。1934年首先提出了含有锡酸盐—氰化物电镀铜—锡 合金的专利。在50年代由于金属镍供应短缺,曾作为代 镍镀层得到推广使用。近年来随着金属镍供应情况的改 善,作为代镍的铜—锡合金用量有所减少。铜锡合金还 可用来作为最后的加工精饰,合金镀层经过清漆保护后, 外观为金黄色似黄金,可作为仿金镀层,另外,还可用 于电视机和无线电底板以及代替铜作底层。虽然电镀合 金层比电镀铜成本高,但抗蚀性、硬度和沉积速度等方 面都比镀铜好。
由于氰化物对两中主盐所形成的络合物具有不同的K不稳 常数,故可以调节两者的析出电位达到一致,实现共沉 积的目的。
作为装饰用,一般在光亮镍镀层上闪镀一层很薄的铜锌 合金镀层(约l µ m~2 µ m),以达到装饰的目的。如果 还要在铜锌合金镀层表面上着色或制作花纹,则需按镀 件要求镀得较厚。
铜锌合金镀层在大气中很快变色,因此,镀后必须用流动 水和纯水分别清洗干净,然后进行钝化或着色处理和涂覆有机 涂料。
2 铜锡合金电解液的类型 电镀铜锡合金电解液可分为氰化 物、低氰和无氰三种。
(1) 氰化物电镀铜锡合金 氰化物电镀铜锡合金应用最广, 也最成熟。常用的氰化物—锡酸盐电解液。通过对电解液 成分和工艺条件的调整,可得到低锡、中锡和高锡的合金 镀层。该工艺的主要缺点是氰化物剧毒,不利于环境保护。
(2) 低氰化物—焦磷酸盐电解液 该电解液采用少量氰化物 与一价铜离子络合,二价锡离子与焦磷酸盐络合,也能得 到低锡、中锡和高锡的合金镀层,外观比较光亮,其主要 缺点是电解液中仍含有剧毒的氰化物,合金阳极溶解性差。
另外,由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或氧不断地与溶液中的氢氧 化钠和氰化钠作用生成碳酸盐,过量的碳酸盐应定期的除 去。
三、不良铜锡合金镀层的退除
质量不合格的低锡青铜镀层可用以下方法退除。
1. 化学法 化学法退除铜锡合金镀层的溶液及工艺条件如下:
浓硝酸(工业) 100毫升/升
氯化钠(工业) 40克/升
温度
65—75 ℃
4OH--4e = 2H2O+O2↑
阳极出现黑色膜 阳极处于钝化状态
Cu+;Sn4+ 阳极出现黄绿色膜 阳极处于半钝化状态
Cu+;Sn2+
合金阳极溶解时,可能伴随有二价铜离子和二价锡离子生 成,都是有害的:二价锡离子能与氢氧化钠形成亚锡酸钠, 亚锡酸钠易水解,生成亚锡酸沉淀而消耗金属
Na2SnO2+2H2O=2NaOH+H2SnO4↓ 二价锡对镀层也有不良影响,使镀层发灰或发生毛刺等, 一般可加入双氧水将其氧化为四价锡。
1.5~4
酒石酸钾钠KNaC4H4O6·4H2O/g·L-1 焦磷酸锌Zn2P2O7/ g·L-1 焦磷酸钾K4P2O7·3H2O/g·L-1 碳酸钠Na2CO3/g·L-1 氢氧化钠NaOH/g·L-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0~30
20~30
15~30 4~6
20~30 4~8
100~140
20~30 6~12
100~140
电镀工艺学
Plating technology
第六章-Ⅱ 电镀铜合金 Chapter Ⅵ-Ⅱ
Copper Alloy Plating
第六章-Ⅱ 电镀铜合金
概述 电镀铜合金可以提高硬度、改变颜 色(如作为装饰性的仿古镀层、仿金镀 层等)以及获得其他特殊的性能。
电镀铜合金在生产中应用较多的为铜锌 合金(黄铜)、铜锡合金(青铜)和仿金镀层。
极化曲线分为三段:在ab段电位下,铜以一价铜离子形式 进入溶液,而锡则以二价锡离子形式溶解,随电流密度升 高,电位上升至某数值时,出现电位第一次突跃,在bc段 电位下,铜以一价、锡以四价形式溶解,这时阳极上出现 黄绿色的膜,此时阳极处于半钝化状态。继续提高电流密 度,接近于4 A/dm2时,电位又一次发生突跃,在cd段电 位下,阳极上被—层黑色膜所覆盖,合金阳极完全钝化, 溶解停止,大量氧气析出,即
成分及操作条件
1
2


3
4
5
6
7
氰化亚铜CuCN/g·L-1
26
30~40 26~33
4~8
6~10
氰化锌Zn(CN)2/ g·L-1 总氰化钠NaCN/g·L-1
11.3
6~8
4~6
45
55~75 42~60 6.5~12 9~14
游离氰化钠NaCN(游离)/g·L-1
6~7
15~21
8~6
1.5
阴极电流密度
1 7-9 10-12 7-8 7-8
58-62 1.5
2
25-30 14-18 16-20
6-9 0.2-0.5 55-65
2.5
3 10-14 40-45 14-17 20-25
55-60 2.5
4 10-15 30-45 10-15
5-7
60-70 1.5-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