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热点试题设计 最新版最新版共43页文档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整理热点题型(含多套真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重庆高二下地理月考试卷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6小题,每题3分,共计48分)1.(1)夏季,造成我国飞机航班延误的天气主要是()1.(2)从天气角度考虑,为保证出行的正点率,夏季出行时航班一般选择在()1.(3)低空风切变是指在近地面600米高度以下短距离内风向、风速发生突变的状况,是飞机安全飞行的无形杀手,但是在日常的天气预报中却几乎不播报,是因为其()A. 雾霾和低云B. 扬沙和浮尘C. 雷暴和台风D. 强风和冰雹【答案】C【解析】【答案】A【解析】【答案】A【解析】2.(1)近些年我国不断扩大水稻种植区域的根本原因有()①水稻品种优良②水稻单产较高③我国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④水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2.(2)与江苏沿海地区相比,柴达木盆地种植海水稻的优势是()①日照充足②昼夜温差大③环境清洁、无污染④降水丰富2.(3)限制柴达木盆地海水稻种植规模扩大的因素是()A. ①④B. ②③C. ①②D. ③④【答案】B【解析】(1)我国不断扩大水稻的种植面积,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对于粮食的需求量大,另一方面是由于水稻的单产较高,②③正确;水稻对于环境的要求较高,需要充足的灌溉水源,④错误;水稻品种优良不是我国扩大水稻种植面积的根本原因,①错误,所以B正确。
故选B。
【答案】D【解析】(2)相比较江苏沿海地区,柴达木盆地地处西北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大,降水较少,日照充足,并且地广人稀,环境清洁、无污染,D正确。
故选D。
【答案】A【解析】(3)由材料可知,柴达木盆地位于高寒地区,并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柴达木盆地降水较少,因此水源、气温是限制当地水稻种植规模扩大的原因,A正确。
故选A。
3.(1)甲、乙两地立柱埋藏深度不同的原因可能是两地()3.(2)甲、乙两地立柱底部堆积的碎石层,其主要作用可能是()A. 坡度不同B. 坡向不同C. 土壤质地不同D. 植被覆盖率不同【答案】B【解析】(1)甲、乙两地立柱都在黑龙江某高速公路跨越的河谷地区,该地区植被,土壤等差异小,所以CD错;根据上图可知,甲乙两处坡度大致相同,所以A对;综上分析,B正确。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整理热点题型(含多张真题及答案)
【答案】A【解析】读一地区海拔高度与相应地壳厚度变化对比剖面图,图中可以看出地壳厚度不均。
【答案】B【解析】石灰岩属于沉积岩,它一般形成于地势低洼的地方,而高大的喜马拉雅山上有大量石灰岩分布,说明该地过去地势较低,受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后又由于地壳运动,上升形成高大的山脉。
17.(1)表示埃特纳火山口附近岩石形成的地质作用是________(填序号)。
图中甲、乙代表的岩石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17.(2)下列选项中,符合沉积岩两个突出特征的是________(双选填空)A.具有层理构造B.具有气孔构造C.常含有化石D.坚实致密17.(3)图中序号①②③④中,表示变质作用的是________,表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等外力作用的是________。
17.(4)石材是许多家庭房屋装潢的必需品,列举家庭装潢中常用的甲、乙类岩石各一种。
【答案】(1)①, 岩浆岩, 变质岩【解析】(1)构成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根据该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可推知:图中甲由岩浆冷凝而成,为岩浆岩,则①表示冷凝作用;乙由岩浆岩和沉积岩转化而成,应为变质岩。
火山口附近的岩石由岩浆直接冷凝而成,应为①。
【答案】(2)AC【解析】(2)沉积岩是已形成的岩石经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等作用形成的,一般具有层理构造,且常含有化石,A、C正确;具有气孔构造为玄武岩(岩浆岩中喷出岩)的特征;坚实致密为花岗岩(岩浆岩中侵入岩)的特征,B、D错误。
故选AC。
【答案】(3)③, ②【解析】(3)构成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根据该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可推知,沉积岩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因此②表示外力作用;根据该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可推知乙为变质岩,是先成岩石经变质作用而成,因此③表示变质作用。
【答案】(4)甲:花岗岩。
乙:大理岩。
【解析】(4)甲由岩浆直接冷凝而成,应为岩浆岩,岩浆岩中的花岗岩属于侵入岩,致密坚硬,适于用作家庭装潢;乙为变质岩,变质岩中的大理岩多为块状构造,也有不少大理岩具有大小不等的条带、条纹、斑块或斑点等构造,它们经加工后便成为具有不同颜色和花纹图案的装饰建筑材料。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整理热点题型(含多张真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高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3小题,每题3分,共计39分)1.(1)造成图示阶段Ⅰ和阶段Ⅱ耕地平均海拔变化的主要原因是()1.(2)推测阶段Ⅳ耕地面积减少的最可能原因是()A. 水土流失严重B. 农业结构变化C. 气候变暖D. 人口增加,水资源利用过度【答案】D【解析】读图可知,实线为耕地面积变化曲线,虚线为耕地平均海拔变化曲线。
图中阶段Ⅰ耕地平均海拔缓慢增高,而耕地面积却在下降,说明低海拔区域耕地被弃耕,原因是其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导致土地荒漠化被弃耕;阶段Ⅱ耕地平均海拔在不断增高,耕地面积也在扩大,原因是该阶段人口增加,耕地需求量大,冲积扇顶端的土地被大量开垦。
【答案】C【解析】结合材料我们知道该地水资源紧张,生态脆弱,土地荒漠化严重,现在在政策引导下,改善生态环境势必在行,退耕还林、还草是最基本的改善环境的措施,所以答案为C。
2.(1)图中①~⑤分别是()2.(2)有关图中④功能保护区内生态问题的自然原因,错误的是()A. 草原荒漠化防治区、水土保持区、江河水源涵养区、石漠化防治区、森林生态功能区B. 水土保持区、草原荒漠化防治区、江河水源涵养区、森林生态功能区、石漠化防治区C. 江河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区、草原荒漠化防治区、森林生态功能区、石漠化防治区D. 石漠化防治区、水土保持区、草原荒漠化防治区、江河水源涵养区、森林生态功能区【答案】A【解析】根据图中①﹣⑤的位置可知图中①﹣⑤分别代表荒漠化区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河源区、云贵高原、森林地带,故其相应生态保护区依次是草原荒漠化防治区、水土保持区、江河水源涵养区、石漠化防治区、森林生态功能区。
【答案】D【解析】根据图示,④位于中国的西南地区,主要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导致的“土地荒漠化”。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整理热点题型(含多张真题及答案)
A. 山东省2010年迁移人口规模不足百万B. 2010sim 2030年中国省际人口迁移速度放缓C. 2020年和2025年的人口迁移规模相差最小D. 2010sim 2030年上海人口迁移规模超过2000万【答案】B【解析】读图表信息可知,山东省2010年迁移人口规模多于百万,A错;2010\sim 2030年中国省际人口迁移曲线变化幅度变小,迁移速度放缓,B对;2020年和2025年的人口迁移规模相差较大,C错;从总迁移规模看,2010\sim 2030年上海人口迁移规模不到1500万,D错。
【答案】C【解析】读图可知:2010\sim 2030年中国省际人口迁移规模减小,主要是因为区域间的差距缩小,乡村推力减小。
7.(1)下列不属于我国人口普查对象的是()7.(2)人口普查增加“查房”项目的主要目的是()7.(3)人口普查的积极意义是()①指导人口生育政策,改善人口性别比②摸排人力资源,为国家制定可行的人口及发展政策③精准施策,迅速提高国民受教育水平④为布局医疗、健身、教育设施提供理论支撑A. 获得在中国长期居住绿卡的篮球人马布里B. 留学英国的中国学生张某某C. 美国访华外交团成员D. 中国驻美国大使崔某某【答案】C【解析】(1)由所学知识可知,人口普查对象是指普查标准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
由上述所知,获得在中国长期居住“绿卡”的篮球人马布里、留学英国的中国学生张某某、中国驻美国大使崔某某都是我国人口普查对象,A、B、D正确。
美国访华外交团成员不是我国人口普查对象,C错误。
依题意,故选C。
【答案】A【解析】(2)由材料信息“本次人口普查以入户调查统计为主,并结合智能手机自主申报等方式辅助“查人”,同时还进行“查房”,结合大数据分析,精准查找在中国长期居住及具有中国国籍的自然人”可知,“查房”项目的主要目的是人口普查的精准化,A正确。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整理热点题型(含多张真题及答案)
【答案】A【解析】【答案】C【解析】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12.【地理一选修6:环境保护】火(灾)是草原生态系统重要的干扰因素之一,根据起火原因可分为人为火(灾)和雷击火(灾)两类。
下图示意我国内蒙古草原近25年间草原火(灾)的月份分布。
指出草原火(灾)的时间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并推测草原火(灾)对草原生态系统产生的主要危害。
【答案】人为火主要发生在春、秋季,雷击火主要发生在春末夏初。
春秋季干旱少雨,气温较高,风速大,可燃物多且易燃;人员活动量较大;春末夏初多强对流天气。
主要危害:(破坏草原生态系统)土壤焦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解析】13.(1)分析在“魔鬼风区”选线时,将线路优先设在阳坡、地表粗糙路面的原因。
13.(2)据图2指出与克塔铁路南方案相比,北方案的主要优势。
13.(3)说明克塔铁路建成通车对塔城市居民出行的有利影响。
【答案】(1)阳坡日照时间较阴坡长,太阳辐射强,积雪融化快;地表粗糙的路面能阻碍雪的移动,减轻风吹雪危害。
【解析】(1)原因:阳坡日照时间较阴坡长,光照较充足,太阳辐射强,积雪融化快,车辆不易打滑,不影响通行;地表粗糙的路面能阻碍雪的移动,减轻风吹雪危害,减少交通事故发生。
【答案】(2)强风风速较小;受强风影响的里程短;月积雪累计天数变化小,地面积雪稳定,受风吹雪影响较小。
【解析】(2)主要优势:读图可以看出,北方案最强风的风速较小(最大风速北方案才40,南近60),减轻交通阻塞;受强风影响的里程较短,避开强风里程较多;月积雪累计天数变化小,地面积雪比较稳定,大风扬雪现象较轻,南方案变化大,波动大,大雪飞扬的现象比较严重,影响行车安全。
【答案】(3)铁路出行费用较低,可以降低出行成本;受天气等自然条件影响小,安全性和准点率高;完善交通运输网,增加出行的交通方式选择。
【解析】(3)有利影响:铁路运载量大,速度快,出行费用较低,可以降低出行成本;受天气等自然条件影响小,安全性高,准点率高,不会交通拥堵,提高出行的舒适度;完善当地的交通运输网,增加出行的交通方式选择,出行更加便利和快捷。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整理热点题型(含多套真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全国高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9小题,每题3分,共计27分)1.(1)引起西北地区沙漠化进程速度快的自然原因是()1.(2)保护和恢复西部的生态环境,可采取的措施有()①把生态建设放在首位②加强天然气输气管道沿途村镇的资源使用,减少对林草的开发③重点地区实行严格退耕还林还草④停止开发自然资源以保护生态环境⑤将西部农村居民全部迁入城市A. 西部地区的耕作与放牧的粗放B. 远离海洋,降水少,风蚀严重C. 西部地区易发生虫害和鼠害D. 西部地区毁林和开垦草原现象严重【答案】B【解析】(1)引起西北地区沙漠化进程速度快的自然原因是深处内陆,远离海洋,降水少,风蚀严重,B正确;耕作与放牧的粗放、毁林和开垦草原属于人为原因,不符合题意,AD错误;虫害和鼠害不只是西部地区易发生,并且它不是沙漠化进程速度快的主要原因,C错误。
故选B。
【答案】A【解析】(2)西部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荒漠化,保护和恢复西部的生态环境,可采取的措施有退耕还林还草,恢复植被,恢复生态,加强天然气输气管道沿途村镇的资源使用,缓解农村能源紧张问题,减少对林草的开发,只有改善生态环境,才能促进经济发展,所以生态建设放在首位,①②③正确;停止开发自然资源,将西部农村居民全部迁入城市,说法太绝对,不符合实际,④⑤错误。
故选A。
2.(1)解放后棋子湾形成大面积流动沙漠的主要原因可能是()2.(2)棋子湾荒漠化治理过程中经历了十几次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缺乏()2.(3)林业专家在造林之前先栽种野菠萝,其主要的生态作用是()A. 地处山地背风坡,降水少B. 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C. 地处沿海,海风风力强劲D. 发展需要,人为破坏植被【答案】D【解析】(1)材料中提到“解放前这里青山环绕,分布着高大的热带雨林”,说明这里有适宜森林生长的自然条件,沙漠的形成并不是自然因素导致的。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整理热点题型(含多套真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全国高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1小题,每题3分,共计33分)1.科学技术的进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的便利。
9月1号,刘柳同学前去武汉大学报到,她从家乡坐火车到达武汉站后,不知道去学校的路线,她用手机的“滴滴出行”这个软件约了网约车,最终快速顺利到达学校。
“滴滴出行”可以查找附近可用车辆并且规划最优出行路线。
据此回答题。
“滴滴出行”中所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有()①GIS②RS③GPS④数字地球A. ①②B. ③④C. ②④D. ①③【答案】D【解析】软件可以查找附近可用车辆,这需要定位,采用了GPS技术,而规划出行路线需要分析,采用的是GIS技术,因此①③正确。
2.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快速获取北京市顺义至人民大学的乘车方案,以及准确的票价和时间信息。
下图信息的获取过程为()①全球定位系统确定起止点的位置②遥感技术监测有几条可选路径③地理信息系统获取路网信息,选择最佳路径④数字地球计算全程所用时间A. ①③B. ②③C. ②④D. ①④【答案】A【解析】全球定位系统具有定位的功能,可以确定乘车起止点的具体位置,①正确;地理信息系统主要是进行地理信息分析,因而可获取路网信息、选择最佳乘车路径,并预估出乘车所用的时间,③正确。
遥感主要是监测,不能获取定位数据;数字地球是地理信息的数字化传输。
要获取图中所示信息,首先需确定乘车起止点的具体位置,然后由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分析,选择处最佳路径,②④错误。
故本题选A。
3.现在智能手机不仅提供出行最佳路线查询服务功能,还提供导航功能。
实现这两种功能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分别是()A. 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B. 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C. 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D. 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答案】C【解析】故选C。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整理热点题型(含多套真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全国高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1)图Ⅱ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材料中描述的波浪岩(如图Ⅰ)与图Ⅱ中数字表示的岩石类型一致的是()1.(2)波浪岩的形成依次经历了()①固结成岩②风化剥蚀③侵蚀搬运④地壳抬升⑤岩浆侵入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C【解析】图中的波浪岩是一块巨大而完整的花岗岩体,花岗岩属于岩浆岩。
岩浆岩只能通过岩浆活动才能形成。
在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中,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才是岩浆岩,对应的是③。
【答案】B【解析】澳大利亚西部沙漠中的波浪岩,是一块巨大而完整的花岗岩体,所以应该是属于岩浆岩,是岩浆侵入到上部形成的侵入岩;题目的问题是:波浪岩的形成过程,所以先是岩浆活动形成岩浆岩,再地壳上升,出露地表,后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现在的景观;景观的形成应该先是岩浆活动形成侵入岩。
2.(1)下列符合图示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是2.(2)若该地的岩层年龄为P>Q>S,则该地可能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答案】B【解析】略【答案】D【解析】略3.(1)初始砂岛至中期砂岛阶段,沿岸沙丘多分布在砂岛的()①东北部②东南部③西南部④西北部3.(2)沿岸沙丘在地势较高处有粒径较大的生物骨骼碎屑混杂其中是由于()3.(3)在砂岛的形成过程中,有关植被演变及其作用的判断错误的是()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答案】A【解析】略【答案】B【解析】略【答案】D【解析】16.【答案】D4.(1)图中甲区域的地形类型成因说法正确的是()4.(2)图中乙区域3月平均气温低于9月平均气温,下列原因正确的是()A. 海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而形成B. 板块张裂,岩浆喷出冷却凝固而形成C. 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D. 板块挤压抬升而形成【答案】A【解析】【答案】B【解析】5.(1)图中地质构造与地形的组合正确的是()5.(2)有关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甲一背斜谷B. 乙一向斜谷C. 丙一背斜山D. 丁一向斜山【答案】D【解析】【答案】D【解析】6.(1)三叶虫大规模灭绝的地质时期是()6.(2)图甲中的岩石所属类型与图乙中相一致的是()A. 太古代末期B. 古生代末期C. 中生代末期D. 新生代末期【答案】B【解析】古生代末期,发生了地球历史上最大的生物灭绝事件,三叶虫等海洋无脊椎动物大规模灭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 留。
•
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48、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
4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 有所长 。
•
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 屡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