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流量在线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网络流量在线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网络流量在线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综合实训报告

题目:网络流量在线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华中农业大学

正方教务系统

王枫

指导老师:王建勇

信息学院计算机科学系

目录

一、实训目的 (3)

二、实训内容 (3)

三、主要设备及环境 (4)

四、设计与步骤 (5)

五、整理与小结 (17)

六、参考文献 (18)

一、实训目的

设计并实现一个网络流量的分析系统。该系统具有以下功能:(1)实时抓取网络数据。(2)网络协议分析与显示。(3)将网络数据包聚合成数据流,以源IP、目的IP、源端口、目的端口及协议等五元组的形式存储。(4)计算并显示固定时间间隔内网络连接(双向流)的统计量(如上行与下行的数据包数目,上行与下行的数据量大小等)。在这些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不同网络应用的流量特征。

二、实训内容

(1)能够实时抓取网络中的数据包。并实时显示在程序界面上。用户可自定义过滤条件以抓取所需要的数据包。

(2)分析各个网络协议格式,能够显示各协议字段的实际意义。例如,能够通过该程序反映TCP三次握手的实现过程。

(3)采用Hash链表的形式将网络数据以连接(双向流)的形式存储。

(4)计算并显示固定时间间隔内网络连接(双向流)的统计量(如上行与下行的数据包数目,上行与下行的数据量大小等)。例如,抓取一段时间(如30分钟)的网络流量,将该段时间以固定时长(如1分钟)为单位分成若干个时间片,计算网络连接在每一个时间片内的相关统计量。并在上述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不同应用如WEB、DNS、在线视频等服务的流量特征。注意,可根据实际的流量分析需要自己定义相关的统计量。

三、主要设备及环境

硬件设备:

(1)台式计算机或笔记本计算机(含网络适配器)

软件设备:

(2)Windows操作系统

(3)网络数据包捕获函数包,Windows平台为winpcap (4)编程语言选用C/C++。

(5)编程环境为codeblocks

四、设计与步骤

(1)定义 mac,以太网帧,IPv4 首部,TCP 首部, UDP 首部

与一些用于设置时间的结构体,回调函数原型包括哈希表的插入,搜索,初始化。

* 6字节的mac地址 */

typedef struct mac_address

{

u_char byte1;

u_char byte2;

u_char byte3;

u_char byte4;

u_char byte5;

u_char byte6;

} mac_address;

/* 以太网帧 */

typedef struct ethernet_header

{

mac_address daddr; //目的MAC地址

mac_address saddr; //源MAC地址

u_short etherType //以太网帧类型

} ethernet_header;

/* IPv4 首部 */

typedef struct ip_header

{

u_char ver:4,ihl:4; // 版本 (4 bits) + 首部长度 (4 bits) u_char tos; // 服务类型(Type of service)

u_short tlen; // 总长(Total length)

u_short identification; // 标识(Identification)

u_short flags_fo; // 标志位(Flags) (3 bits) + 段偏移量(Fragment offset) (13 bits)

u_char ttl; // 存活时间(Time to live)

u_char proto; // 协议(Protocol)

u_short crc; // 首部校验和(Header checksum)

struct in_addr saddr; // 源地址(Source address)

struct in_addr daddr; // 目的地址(Destination address) u_int op_pad; // 选项与填充(Option + Padding)

} ip_header;

/* TCP 首部*/

typedef struct tcp_header

{

u_short sport; // 源端口(Source port)

u_short dport; // 目的端口(Destination port)

u_int32_t snumber; //序列号

u_int32_t cnumber; //确认号

u_short reserve:6, //保留位

tlen:4, //报头长度

//后6位标志位

fin : 1, //关闭连接标志

syn : 1, //请求连接标志

rst : 1, //重置连接标志

psh : 1, //接收方尽快将数据放到应用层标志

ack : 1, //确认序号标志

urg : 1, //紧急指针标志

ece : 1, //拥塞标志位

cwr : 1; //拥塞标志位

u_short window; //窗口

u_short csum; //校验和

u_short urgent; //紧急

u_int op_pad; // 选项与填充(Option + Padding)

} tcp_header;

/* UDP 首部*/

typedef struct udp_header

{

u_short sport; // 源端口(Source port)

u_short dport; // 目的端口(Destination port)

u_short len; // UDP数据包长度(Datagram length) u_short crc; // 校验和(Checksum)

} udp_header;

/*用于设置时间的结构体*/

typedef struct argument

{

pcap_t *adhandle;

int time;

}argument;

void crawl_time(void *time_c);

/* 回调函数原型 */

void packet_handler_mac(u_char *param, const struct pcap_pkthdr *header, const u_char *pkt_data);

void packet_handler_ip(u_char *param, const struct pcap_pkthdr *header, const u_char *pkt_data);

void packet_handler_tcp(u_char *param, const struct pcap_pkthdr *header, const u_char *pkt_data);

void packet_handler_udp(u_char *param, const struct pcap_pkthdr *header, const u_char *pkt_data);

void InitHashTable(HashTable* H)

//初始化哈希表

{

int i;

H -> count = MAXSIZE;

H -> Table = ( HashNode* )malloc( ( H->count ) *

sizeof( HashNode ) );

for(i = 0;i < H->count; i++)

{

H->Table[i].ip_source_address;

H->Table[i].ip_dest_address;

H->Table[i].source_port = 0;

H->Table[i].dest_port = 0;

H->Table[i].sum = NULLKEY;

H->Table[i].next = NULL;

}

}

int Hash(int key)

{

return key % MAXSIZE;

}

int InsertHashTable(HashTable *H,struct in_addr

source_address,struct in_addr dest_address,u_int16_t

s_port,u_int16_t d_port,int key)

//插入哈希表

{

int addr;

addr = Hash(key);

if(H->Table[addr].sum != key && H ->Table[addr].sum != NULLKEY)

{

HashNode *hashnode = (HashNode

*)malloc(sizeof(HashNode));

hashnode->next = H->Table[addr].next;

hashnode->ip_source_address = source_address;

hashnode->ip_dest_address = dest_address;

hashnode->sum = key;

hashnode->source_port = s_port;

hashnode->dest_port = d_port;

H->Table[addr].next = hashnode;

addr++;

return addr;

}

else if(H->Table[addr].sum == NULLKEY)

{

H->Table[addr].sum = key;

return addr;

}

}

bool SerchHashTable(HashTable *H,struct in_addr

source_address,struct in_addr dest_address,u_int16_t

s_port,u_int16_t d_port,int key)

//搜索哈希表

{

int addr;

addr = Hash(key);

if(H->Table[addr].sum == key &&

(inet_ntoa(H->Table[addr].ip_source_address) ==

inet_ntoa(source_address)) &&

(inet_ntoa(H->Table[addr].ip_dest_address) ==

inet_ntoa(dest_address)) &&

(H->Table[addr].source_port == s_port) &&

(H->Table[addr].dest_port == d_port))

{

return true;

}

HashNode *p = H->Table[addr].next;

while(p != NULL)

{

if((p->sum == key) && (inet_ntoa(p->ip_source_address) == inet_ntoa(source_address)) &&

(inet_ntoa(p->ip_dest_address) ==

inet_ntoa(dest_address)) &&

(p->source_port == s_port) &&(p->dest_port == d_port)) {

return true;

}

else

p->next;

}

return false;

}

2./*获得设备名,检索机器所连接的所有网络适配器,并在屏幕中显示适配器的名称和详细信息,用户可以输入适配器编号选择指定的适配器用来捕获,代码与结果显示如下:*/

if (pcap_createsrcstr(source, PCAP_SRC_IFLOCAL, NULL, NULL, NULL, errbuf) == -1) {

printf("%s\n", errbuf);

exit(-1);

}

/* 获得设备列表 */

if (pcap_findalldevs_ex(PCAP_SRC_IF_STRING, NULL, &alldevs, errbuf) == -1)

{

fprintf(stderr,"Error in pcap_findalldevs: %s\n", errbuf);

exit(1);

}

/* 打印列表 */

for(d=alldevs; d; d=d->next)

{

printf("%d. %s", ++i, d->name);

if (d->description)

printf(" (%s)\n", d->description);

else

printf("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n");

}

if(i==0)

{

printf("\nNo interfaces found! Make sure WinPcap is

installed.\n");

return -1;

}

while(inum < 1 || inum > i){

printf("Enter the interface number (1-%d):",i);

scanf("%d", &inum);

if(inum < 1 || inum > i){

printf("输入有误,请重新输入!!\n"); }

}

截图如下:

3. /*选择过滤协议*/

int chang1 = 0;

printf("\n过滤协议如下:");

printf("\n\t1、MAC");

printf("\n\t2、IP");

printf("\n\t3、IP and TCP");

printf("\n\t4、IP and UDP");

printf("请选择:");

scanf("%d",&chang1);

while(chang1 < 0 || chang1 > 4){

printf("输入有误,请重新输入:\n");

scanf("%d",&chang1);

}

switch(chang1){

case 1:

strcpy(packet_filter,t0);

break;

case 2:

strcpy(packet_filter,t1);

break;

case 3:

strcpy(packet_filter,t2);

break;

case 4:

strcpy(packet_filter,t3);

break;

}

/*输入读取时间*/

while(time <= 0)

{

printf("\n读取时间(s):");

scanf("%d",&time);

if(time <= 0)

{

printf("输入有误,请重新输入!!\n");

}

}

4. /* 跳转到已选设备*/

for(d=alldevs, i=0; i< inum-1 ; d=d->next, i++);

5. /* 打开适配器*/

if ((adhandle= pcap_open(d->name, // 设备名

65536, // 要捕捉的数据包的部分

// 65535保证能捕获到不同数据链路层上的每个数据包的全部内容

PCAP_OPENFLAG_PROMISCUOUS, // 混杂模式

1000, // 读取超时时间

NULL, // 远程机器验证

errbuf // 错误缓冲池

)) == NULL)

{

fprintf(stderr,"\nUnable to open the adapter. %s is not supported by WinPcap\n",

d->name);

/* 释放设备列表*/

pcap_freealldevs(alldevs);

return -1;

}

6.

/* 检查数据链路层,为了简单,我们只考虑以太网 */

if(pcap_datalink(adhandle) != DLT_EN10MB)

{

fprintf(stderr,"\nThis program works only on Ethernet networks.\n");

/* 释放设备列表 */

pcap_freealldevs(alldevs);

return -1;

}

7. /* 检查数据链路层,为了简单,我们只考虑以太网 */

if(pcap_datalink(adhandle) != DLT_EN10MB)

{

fprintf(stderr,"\nThis program works only on Ethernet networks.\n");

/* 释放设备列表 */

pcap_freealldevs(alldevs);

return -1;

}

/*dump文件,打开指定文件存储捕获的数据包:*/

dumpfp = pcap_dump_open(adhandle, "Output");

if( dumpfp == NULL) {

printf("Error on opening output file\n");

exit(-1);

}

if(d->addresses != NULL)

/* 获得接口第一个地址的掩码 */

netmask=((struct sockaddr_in

*)(d->addresses->netmask))->sin_addr.S_un.S_addr;

else

/* 如果接口没有地址,那么我们假设一个C类的掩码 */

netmask=0xffffff;

//编译过滤器

if (pcap_compile(adhandle, &fcode, packet_filter, 1, netmask) <0 ) {

fprintf(stderr,"\nUnable to compile the packet filter. Check the syntax.\n");

/* 释放设备列表 */

pcap_freealldevs(alldevs);

return -1;

}

//设置过滤器

if (pcap_setfilter(adhandle, &fcode)<0)

{

fprintf(stderr,"\nError setting the filter.\n");

/* 释放设备列表 */

pcap_freealldevs(alldevs);

return -1;

}

printf("\nlistening on %s...\n", d->description);

/* 释放设备列表 */

pcap_freealldevs(alldevs);

8. /*设置抓取时间*/

pthread_t time_pt;

argument time_c;

time_c.adhandle = adhandle;

time_c.time = time * 1000;

if(pthread_create(&time_pt,NULL,crawl_time,&time_c) != 0){ fprintf(stderr,"\n pthread_create is error.\n");

return -1;

}

printf("\n正在写入文件...\n");

/* 开始捕捉并存储dump文件*/

pcap_loop(adhandle, 0, packet_handler_mac,dumpfp);

/*关闭设备*/

pcap_close(adhandle);

printf("文件已写入!\n");

fclose(file_out);

结果如下:

9.

pcap_t *fp;//文件指针

int res;

if ( pcap_createsrcstr(source, // 源字符串

PCAP_SRC_FILE, // 我们要打开的文件

NULL, // 远程主机

NULL, // 远程主机端口

"Output", // 我们要打开的文件名

errbuf // 错误缓冲区

) != 0)

{

fprintf(stderr,"\nError creating a source string\n");

return -1;

}

/* 打开捕获文件*/

if ( (fp= pcap_open(source, // 设备名

65536, // 要捕捉的数据包的部分

// 65535保证能捕获到不同数据链路层上的每个数据包的全部内容

PCAP_OPENFLAG_PROMISCUOUS, // 混杂模式

1000, // 读取超时时间

NULL, // 远程机器验证

errbuf // 错误缓冲池

) ) == NULL)

{

fprintf(stderr,"\nUnable to open the file %s.\n", source);

return -1;

}

HashTable Htcp;//基于TCP协议的哈希链表

InitHashTable(&Htcp);//进行初始化

HashTable Hudp;//基于UDP协议的哈希链表

InitHashTable(&Hudp);//进行初始化

FILE *data_out = fopen("dataout.txt","w+");

/* 从文件获取数据包*/

while((res = pcap_next_ex(fp, &header, &pkt_data)) >= 0)

{

packages_number++;

int tcp_s = 0;

int udp_s = 0;

struct ip_header *ih0;

ih0 = (struct ip_header *)(pkt_data + 14);

int ip_len = ih0->ihl * 4;

struct tcp_header *th0;

th0 = (struct tcp_header *)(pkt_data + 14 + ip_len);

struct udp_header *uh0;

uh0 = (struct udp_header *)(pkt_data + 14 + ip_len);

data_amount += ih0->tlen;

if (ih0->proto == 17)

/*UDP协议*/

{

udp_data_amount += ih0->tlen;

udp_packages_number++;

int sum = inet_addr(inet_ntoa(ih0->saddr));

udp_s = InsertHashTable(&Hudp, ih0->saddr, ih0->daddr,

uh0->sport,uh0->dport,sum);

fprintf(data_out," 这是第%d个数据包",packages_number);

fprintf(data_out," 该数据包为UDP协议:\n");

fprintf(data_out," 源IP地址:%s\n", inet_ntoa(ih0->saddr));

fprintf(data_out," 目的地址:%s\n", inet_ntoa(ih0->daddr));

fprintf(data_out," 源端口:%d\n", uh0->sport);

fprintf(data_out," 目的端口:%d\n", uh0->dport);

if(strcmp(inet_ntoa(ih0->saddr),local_ip) == 0)

{

fprintf(data_out," 目的地址与本地地址对比,判断为上传数据包\n");

upload_udp_data_amount += ih0->tlen;

upload_udp_packages_number++;

}

else{

fprintf(data_out," 目的地址与本地地址对比,判断为下载数据包\n");

download_udp_data_amount += ih0->tlen;

download_udp_packages_number++;

}

fprintf(data_out,"+++++++++++++++++++++++++++++++++++++++++++++\n\n");

}

else

{

if (ih0->proto == 6)

/*TCP协议*/

{

tcp_data_amount += ih0->tlen;

tcp_packages_number++;

int sum = inet_addr(inet_ntoa(ih0->saddr));

tcp_s = InsertHashTable(&Htcp, ih0->saddr, ih0->daddr,

th0->sport,th0->dport, sum);

fprintf(data_out," 这是第%d个数据包",packages_number);

fprintf(data_out," 该数据包为TCP协议:\n");

fprintf(data_out," 源IP地址:%s\n", inet_ntoa(ih0->saddr));

fprintf(data_out," 目的地址:%s\n", inet_ntoa(ih0->daddr));

fprintf(data_out," 源端口:%d\n", th0->sport);

fprintf(data_out," 目的端口:%d\n", th0->dport);

if(strcmp(inet_ntoa(ih0->saddr),local_ip) == 0)

{

fprintf(data_out," 目的地址与本地地址对比,判断为上传数据包

\n\n");

upload_tcp_data_amount += ih0->tlen;

upload_tcp_packages_number++;

}

else{

fprintf(data_out," 目的地址与本地地址对比,判断为下载数据包\n");

download_tcp_data_amount += ih0->tlen;

download_tcp_packages_number++;

}

fprintf(data_out,"++++++++++++++++++++++++++++++++++++++++++++\n");

}

}

}

if (res == -1)

{

printf("Error reading the packets: %s\n", pcap_geterr(fp));

}

fclose(data_out);

printf("\n-----------------统计量-----------------\n");

printf(" 数据包总数量: %d\n",packages_number);

printf(" tcp包数量: %d\n",tcp_packages_number);

printf(" 上传tcp包数量: %d\n",upload_tcp_packages_number);

printf(" 下载tcp包数量: %d\n",download_tcp_packages_number);

printf(" udp包数量: %d\n",udp_packages_number);

printf(" 上传udp包数量: %d\n",upload_udp_packages_number);

printf(" 下载udp包数量: %d\n",download_udp_packages_number);

printf(" 总数据量: %ld\n",data_amount);

printf(" tcp数据量: %ld\n",tcp_data_amount);

printf(" 上传tcp数据量: %ld\n",upload_tcp_data_amount);

printf(" 下载tcp数据量: %ld\n",download_tcp_data_amount);

printf(" udp数据量: %ld\n",udp_data_amount);

printf(" 上传udp数据量: %ld\n",upload_udp_data_amount);

printf(" 下载udp数据量: %ld\n",download_udp_data_amount);

return 0;

}

截图:

五、整理与小结

本次实训的最终目标是将捕获的数据包保存到文件中,通过构造哈希表对文件中的数据包进行分流处理,实现数据流量的统计。根据实验指导书中的步骤,按照Winpcap技术文档中给出的相关代码参考,基本实现了实训指导书中要求的相关任务目标,但是在实验过程中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没有做好对实验的整体把握,在实验中一直将每一个功能分开做,比如在创建线程捕获数据包之前我先实现了捕获固定数量的数据包,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代码,实现按照时间周期捕获数据包,前面的一些功能修改起来很容易,但是到最后的利用哈希表对数据进行分流处理,如果还按照原代码的思路就比较难修改了,所以最后在哈希表的功能实现上处理的不是特别好,如果想要实现数据流量的分开统计,就要大幅度修改代码,如果一开始就能够整理出一个大框架,在设计代码的过程中就能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

通过本次实训我收获了很多东西,比如对于上学期所学的计算机网络这门必修课的相关内容又进行了一次复习,通过动手实践也让我的理论知识掌握地更加牢固,除此之外,阅读老师给的代码以及自己动手编写或者修改一些代码,也同样提高了自己的动手编程的能力。在编程和调试的过程中不断地出现问题,不管是与同学交流还是自己在网上搜索解决方法,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收获。除了对指针调用、哈希表的使用等这些掌握不太牢固的内容进行了巩固之外,也暴露了一些自己经常忽略的问题,例如代码的整理,以前写代码没有养成很好的习惯,除了结构体的定义外,几乎将所有代码全部放在一个文件里了,最后几百行代码查找起来非常不方便;还有结构体的声明,在visual studio和codeblocks中结构体的有些用法是不同的,这也在一开始被我忽略掉了,所以报出了很多错误。

六、参考文献

[1] 赵亚景.基于WinpCap的网络流量监测系统的设计与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16,12:29-30.

[2]孙吉刚.基于WinPcap的网络数据捕获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南开大学,2015.

[3] 沈辉.基于WinPcap的网络数据监测及分析[J].计算机科学,2014,10(10):15-19.

[4] 王慧谦.基于端口号、统计特征和协议特征字的实时数据流分类[D].山东大学,2016.

[5]the winpcap team.Winpcap中文技术文档

课程设计-自动化生产线监控系统

摘要 (2) 一:概述 (3) 二:自动化生产线监控系统的方案设计 (3) 2.1、研究的目的、意义 (3) 2.2、自动化监控系统的控制要求 (4) 三、自动化生产线监控系统电路设计 (4) 3.1、设备选型 (4) 3.1.1、命令输入设备选型 (4) 3.1.2、传感器设备选型 (4) 3.1.3、计算机选型 (4) 3.1.4、I/O选型 (4) 3.2、系统方框图 (5) 3.3、FX2N-48MR 的I/O分配表: (5) 3.4、系统接线图 (5) 3.5、系统软件选型 (6) 四、系统软件的设计与调试 (6) 4.1、建立工程 (6) 4.2、定义变量 (9) 4.2.1变量的分配 (9) 4.2.2变量定义的步骤 (9) 4.3画面的设计与编辑 (12) 4.4 动画连接和调试 (15) 4.5 控制程序的编写 (16) 4.5.1 事件命令语言程序的编制 (16) 4.5.2应用程序命令语言程序的编制 (17) 五、程序的模拟运行遇调试 (18) 5.1 配置画面 (18) 5.2程序的模拟调试 (19) 六、软硬件联调。 (19) 6.1 系统的电路连接 (19) 6.2 FX2N-48MR 型PLC通信参数设置 (19) 6.3 在组态王中进行三菱FX2N-48MR型设备配置 (19) 6.3.2 将I/O变量与设备进行连接 (21) 6.3.3 系统软、硬件的联调 (21) 七、结论 (21) 八、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22) 附录: (23)

带时钟功能的简易电子计算器设计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目录 摘要 (2) 前言 (3) 第一章时间显示计算器的简介 (4) 1.1课题描述和设计任务 (4) 1.2设计内容 (4) 1.3发展趋势 (4) 第二章时间显示计算器的方案设计 (5) 2.1 电源的方案选择 (5) 2.2 单片机的方案选择 (5) 2.3 键盘的方案选择 (6) 2.4显示器的方案选择 (6) 第三章简易计算器的设计 (7) 3.1 最小系统设计 (7) 3.2 键盘输入系统 (7) 3.3 计算器程序设计 (8) 3.4系统硬件设计 (9) 第四章时钟的设计 (11) 4.1系统功能实现总体设计思路 (11) 4.2各部分功能实现 (11) 4.3 显示电路设计 (12) 4.4 闹铃电路设计 (12) 4.5 系统工作原理 (13) 第五章软件总体设计方案 (15) 5.1 主程序流程图 (15) 5.2 简易计算器总流程图 (15) 5.3 秒表中断程序流程 (16) 第六章仿真效果测试 (17) 第七章总结 (22) 致谢 (23) 参考文献 (24) 附录一带时间显示功能的简易计算器设计的PROTUES图 (25) 附录二程序清单 (26)

摘要 本设计采用AT89C52单片机为主控制器,结合每个部件,复位电路,显示电路,报警电路组成带时间显示的简易电子计算器程序运行之后有一个开关是用来切换时间和计算的,还有闹铃的功能。从实用方便的角度出发,采用美国Atmel 公司的单片机AT89C52作为主控芯片和数据采集单元,结合外围的按键输入、数码管显示、报警等电路,用C语言编写主控芯片的控制程序,设计了一个可以将计算和时钟与一体并具有闹铃功能的时间显示计算器。 本设计采用KEIL编程软件进行C语言程序设计,并且结合仿真软件Proteus 进行仿真测试,从而节省开发时间,节省开放成本。 关键词: 8052单片机、计算器、时间显示、KEIL

网络流量在线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综合实训报告 题目:网络流量在线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信息学院计算机科学系 目录 一、实训目的 (3) 二、实训内容 (3) 三、主要设备及环境 (3) 四、设计与步骤 (4) 五、过程与调试 (22) 六、整理与小结 (23) 七、参考文献 (24) 八、附录 (25)

一、实训目的 设计并实现一个网络流量的分析系统。该系统具有以下功能:(1)实时抓取网络数据。(2)网络协议分析与显示。(3)将网络数据包聚合成数据流,以源IP、目的IP、源端口、目的端口及协议等五元组的形式存储。(4)计算并显示固定时间间隔内网络连接(双向流)的统计量(如上行与下行的数据包数目,上行与下行的数据量大小等)。在这些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不同网络应用的流量特征。 二、实训内容 (1)能够实时抓取网络中的数据包。并实时显示在程序界面上。用户可自定义过滤条件以抓取所需要的数据包。 (2)分析各个网络协议格式,能够显示各协议字段的实际意义。例如,能够通过该程序反映TCP三次握手的实现过程。 (3)采用Hash链表的形式将网络数据以连接(双向流)的形式存储。 (4)计算并显示固定时间间隔内网络连接(双向流)的统计量(如上行与下行的数据包数目,上行与下行的数据量大小等)。例如,抓取一段时间(如30分钟)的网络流量,将该段时间以固定时长(如1分钟)为单位分成若干个时间片,计算网络连接在每一个时间片内的相关统计量。并在上述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不同应用如WEB、DNS、在线视频等服务的流量特征。注意,可根据实际的流量分析需要自己定义相关的统计量。 三、主要设备及环境 硬件设备: (1)台式计算机或笔记本计算机(含网络适配器) 软件设备: (2)Windows操作系统 (3)网络数据包捕获函数包,Windows平台为winpcap

高速公路隧道视频监控系统

高速公路监控系统 课程设计 题目名称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提交日期

高速公路隧道视频监控系统课程设计 一、说明 1、高速公路与一般公路相比,具有线型好,交通流量大,车行速度快等特点,高速公路隧道又是高速公路路网的咽喉路段,如不采用先进的监控管理措施,在交通量大、气候恶劣的情况下,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和交通阻塞。视频监控系统的建立可实施高速公路咽喉地段交通流量和交通运行监视,对关键路段实施交通适时控制,及时发现各种异常情况并采取应急措施,以确保高速公路安全、快速、舒适、经济地运营。 2、本次设计某公路隧道为单向双车道双洞隧道,上下行线长均为5km,行车道每隔150m左右设置一台摄像机,双洞大约共要64台摄像机。两洞之间由4个车行横洞相连,每1km设计一个车行横洞。隧道的主要技术条件为:隧道单洞净宽10.5m,净高5m,行车道宽7.5m,设计车速80km/h。 3、根据隧道特点,视频监控系统设计应充分考虑到本隧道具有距离长、照度低、通风条件差、湿度高及有害气体浓度大、以及具有较强腐蚀性等特点。系统要求在隧道正常运行时,能够循环显示监视图像,并还能将所有监视画面集中显示。在右报警时,能自动切换进行监视,并能启动录像机进行录像存档。系统还要求摄像机有自动检测功能。 4、对于高速公路隧道的视频监控方案主要考虑隧道的入口、中间段、出口处的实时图像状况。 视频监控系统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通过网络实现远程视频图像实时浏览; 2)通过图像监控结合远程和本地人员操作经验的优势,避免误操作; 3)通过图像监控报警联动功能,对突发事件及时预警和及时处理; 4)配合其它系统的工作。 5、视频监控系统由视频摄像子系统、图像传输子系统、输出子系统、控制子系统组成。 1)视频摄像子系统,包含摄像机、摄像机镜头、摄像机支架、防护罩、云台等。主要任务是全天候拍摄隧道中监视范围内的车辆及环境场景,完成信息采集。 2)图像传输子系统,主要指视频发射机、中继器、接收机、线缆、视频分配器等。完成采集图像信号的传输工作。 3)输出子系统,包括监视器、硬盘录像机、延时录像机。将接收到的图像一一显示出来。 4)控制子系统,包括云镜控制器或控制键盘、副控键盘、矩阵切换器、画面分割器等。控制系统是实现整个系统功能的指挥中心。 摄像系统将现场的视频信号采集拾取到监视系统中,由传输系统完成视频信号的传递,视频信号在监控室连接到监视器、录像机等输出设备,系统用户通过控制键盘、解码器等控制子系统的设备完成变焦、旋转等功能,其基本原理图如

基于STM32的简易电子计算器设计与实现(DOC)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通信工程学院 基于STM32的简易电子计算器设计与实现---实验综合设计报告 学生姓名陶龑 学号2016301033 所在学院通信工程学院 专业名称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 班级2014级软件班 指导教师刘强 成绩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 二○一六年十一月

基于STM32的简易电子计算器设计与实现内容摘要:电子计算器即将传统意义上的计算器进行电子化和数字化,为其减少时间误差和体积,并提供更多的扩展实用功能,从而使电子计算器的应用更加广泛。在经过资料的查找与收集后,本论文以该理念设计了一款基于STM32芯片作为核心控制器,使用Keil5平台,以C语言为基础进行软件编程的简易电子计算器,其内在TFT-LCD液晶屏进行输出,以四个按键进行输入,从而实现显示输入数据以及加减乘除运算的基本功能。 通过软件程序的编写、硬件电路原理的实现、电子计算器正常工作的流程、原理图仿真实现、硬件实物的安装制作与硬件实物的调试过程,该简易电子计算器现可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关键词:简易电子计算器STM32 C语言Keil5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Multi Function Electronic Clock based on STM32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electronic calculator calculator for electronic and digital, to reduce the time error and volume, and provide more extended utility function, so that the more extensive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calculators. After searching and collecting data, in this paper, the concept of a design based on STM32 chip as the core controller, using Keil5 platform, simple electronic calculator based on C language software programming, the TFT-LCD LCD screen for input and output, with four keys, so as to realize the display of input data and the basic the function of add, subtract, multiply and divide operations. Through the software program, hardware circuit principle of the electronic calculator realization, normal work process and the principle of graph simulation, hardware installation and hardware debugging process, the simple electronic calculator is used in daily life and work. Key words: Simple electronic calculator STM32 language C Keil5

僵木蠕检测平台的实现思路 - NSFOCUS绿盟科技

僵木蠕检测平台的实现思路 行业技术部王卫东 关键词: 僵尸网络木马蠕虫DDoS 摘要:本文从僵尸、木马、蠕虫主机的检测目标出发,给出了僵木蠕检测的工作原理、 僵木蠕检测平台的系统组成、各组件的具体作用以及将各组件整合成一个统一的检测平台 的思路。 1.引言 近年来,DDoS攻击愈演愈烈,最大规模攻击已经超过了300Gbps, 100Gbps以上的攻击也屡见不鲜了。僵尸网络是DDoS的罪魁祸首,而蠕虫是僵尸网络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APT (Advanced Persistent Threat,高级持久性威胁)攻击逐渐成为信息安全领域的热点话题,而木马的传播与控制是APT攻击的主要步骤。为了更好的防御这两类攻击,需要在预防环节上加大检测力度,从而在源头上实现攻击防御。 1.1僵木蠕的定义 僵尸网络从诞生之日到现在,技术原理经历了很多演化,但本质上没有太大的改变。早期的僵尸网络定义还局限于最初的实现技术,不够通用。后来Bacher 等人[1]给出了一个更具通用性的定义:僵尸网络是可被攻击者远程控制的被攻陷主机所组成的网络。但是这个定义又过于简单,没有给出僵尸网络的特性。综合分析各种文献,这里尝试给出一个相对完整的定义:控制者(称为Botmaster)出于恶意目的,利用一对多的命令与控制信道对感染僵尸程序的大量主机进行控制而组成的网络。僵尸网络一般由C&C服务器和大量的僵尸主机组成。 木马是攻击者在目标主机上植入的恶意程序,主要用于暗中窃

取目标主机上的身份、账号、密码及数据文件等机密信息。 蠕虫是一种可以自我复制,通过网络自动传播的病毒。单纯的蠕虫危害不是很大。有些僵尸程序利用蠕虫的机制进行传播。因此 国外的有些文献将蠕虫和僵尸程序混淆在一起。 表1-1 僵木蠕属性对比 1.2僵木蠕检测目标 僵尸、木马与蠕虫是三种不同类型的恶意程序,其传播方式和工作机制等都有很大差别。因此在检测目标上也有很大不同。 僵尸网络的检测目标: 1)定位僵尸主机的IP地址:对于使用私有地址的僵尸主机,从公网一侧进行检测,只需定位其网络出口的公网地址。 2)发现僵尸网络所使用的域名:僵尸主机在与控制主机进行通 讯的时候,经常需要使用域名作为联系地址。 3)定位C&C服务器IP地址:由于攻击者采取了很多保护机制防止C&C服务器被定位,所以实际检测过程中很难直接定位到真正的C&C服务器。姑且认为直接向僵尸主机发布指令的主机就是C&C服务器。 木马检测目标 定位感染木马程序的主机IP地址:对于使用私有地址的木马主机,从公网一侧进行检测,只需定位其网络出口的公网地址。 蠕虫检测目标: 检测蠕虫爆发事件。 2.僵木蠕检测的工作原理 由于运营商网络有流量大,接入用户数量多、应用繁杂等特点,有些检测方法在这种环境中缺乏可行性。本文中只论述运营商网络(例如城域网)中的僵木蠕检测方法。 2.1僵木蠕检测原理 根据僵尸网络的工作原理,其生命周期可以分为传播阶段、感染阶段、加入阶段与响应阶段。理论上完善的检测方案应该覆盖到僵尸网络的整个生命周期,但是考虑到网络部署环境的限定,这里讨论的检测方法只能覆盖到某些特定的阶段。另外根据控制协议不同,僵尸网络又可以分为基于IRC、基于HTTP、基于DNS和基于P2P等类型。好的检测方法应尽可能覆盖更多类型的僵尸网络。早期相关文献介绍方法主要针对基于IRC协议的僵尸网络,由于这种

XX工厂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工厂 视频监控系统工程 工 程 设 计 方 案 地址:传真:联系电话:

网址:邮箱:1 目录 一、系统应用概述 (3) 二、项目需求 (3) 三、前端设计 (4) 四、XXXXXXXXXXX工厂监控点分布及选型: (5) 五、设备安全 (5) 六、系统主要设备介绍: (6) 1、智能球型摄像机 (6) 2、低照度摄像机 (7) 3、超宽动态摄像机 (8) 4、强光抑制照车牌红外摄像机 (9) 5、一体化摄像机 (10) 6、海康威视嵌入式硬盘录像机 (11) 七、报价清单: (13) 技术支持与人员培训 (15) 售后服务 (15) 附平面设计图 (15) 2 一、系统应用概述 视频监控系统是安全防范技术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先进的、防范能力极强的综合系统,它可以通过嵌入式硬盘录像机及辅助设备(云台、镜头等)直接观看被监视场所的情况,一目了然;同时它可以把监视场所的图像和声音全部或部分记录下来,这样就为日后对某些事件的处理提供了方便条件及重要依据。 二、项目需求 XXXXXXXXXXX工厂是将各摄像机的图像接入本地录像设备(即嵌入式硬盘录像机),通过嵌入式硬盘录像机将模拟图像进行数字化压缩处理后存储在硬盘中,然后通过网络访问嵌入式硬盘录像机,来查看、监视工厂内的安保情况。 系统主要实现功能如下: 1) 图像摄取功能 图象质量好、画面质量清晰逼真 对重要部位进行实时远程监控录像

可进行多画面分割和单画面显示。 可对整个场所进行全方位视频监控。 2) 录像功能 单路和多路图像信号同步录入,本地能保持将近15天的录像时间。 录像方式有以下几种: A、手动录像:人工操作录像; B、全天候录像:一天24小时不间断的录像; C、移动侦测录像:当有移动物体时开始录像,移动物体离开时停止录像; D、报警联动录像:当有传感报警时开始录像; E、事件录像:当发生某些事件时,系统自动开始录像。 录像的存储介质是硬盘,所有资料都存储在硬盘中,当硬盘存满时,系统会自动覆盖之前的录像,以最新的代替最老的,一天覆盖一天的覆盖过去。 3) 显示功能 本地通过显示器,用于终端显像,每一个监视器可显示4/9/12/16分割画面。监控中心可配备电视墙、视频矩阵和控制键盘,可以控制任意画面的任意切换,对监控范围内的所有摄像机进行切换监看。 3 4) 图像检索功能 对录像能方便检索回放;可指定某个时间段任意回放。 录像存储在硬盘录像机的硬盘里,用户可以在任意时间调查录像,可以选择任意一个通道、任意一个时间段的录像,再进行回放查看,如果录像存在疑问,还可以通过USB设备将录像直接拷贝下来。 系统中所用的嵌入式硬盘录像机具有网络功能,将录像机接入到网络上,无论是局域网里的用户还是广域网的用户,都可以通过网络录像机,查看现场的情况。 5) 远程传输功能 可将本地的硬盘录像主机的图像通过网络传输到有关部门进行远程监看。 系统中所用的嵌入式硬盘录像机具有网络功能,将录像机接入到网络上,无论是局域网里的用户还是广域网的用户,都可以通过网络录像机,查看现场的情况。 三、前端设计 根据甲方的需求及提供的图纸,设计大门口安装2支强光抑制照车牌红外摄像机,监看出入车辆情况及大门的情况;设计在侧门(消防紧急出入口)安装1个强光抑制照车牌红外摄像机,监看侧门出入的情况;设计在外围围墙安装15个低照度摄像机,监看外围围墙及厂周边的安保情况;设计在摩托车停放区安装1个低照度摄像机,监看停车场内的停车情况;设计在修车房安装1个低照度摄像机,监看修车房的情况;设计在车间一靠侧围墙通道安装2个低照度摄像机,监看走道的情况;设计在原纸仓的两个装卸货区安装2个低照度摄像机,监看货物的拆卸及出入的情况;设计在成品仓安装7个超宽动态摄像机,主要监视货物的出入情况;设计在车间一安装4个球型摄像机,监看车间内的工作情况;设计在3号厂房一层安装4个低照度摄像机,监视四个产品成品出口;在3号厂房二层安装3个球型摄像机,监视二层厂房内的工作情况;设计在4号厂房的一层、二层共安装6个球型摄像机,监视一、二层厂房内的工作情况;设计在办公楼安装若干个摄像机,确保办公室安保情况和协助管理;设计在宿舍楼安装若干个摄像机,确保宿舍楼的安保情况。

简易计算器

单片机课程设计题目:简易计算器的设计 专业:06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姓名:倪耀兴 学号:060303008 指导老师:蔡植善 理工学院电信系 设计日期:2009年5月 12日

简易计算器的设计 1.引言------------------------------------------------2 2. 设计任务和要求-------------------------------------2 2.1设计要求-------------------------------------------0 2.2设计方案的确定-------------------------------------2 2.3主要元器件介绍--------------------------------------------------------3 3.简易计算器的硬件设计--------------------------------4 3.1键盘电路的设计----------------------------------4 3.2显示电路的设计---------------------------------4 4.简易计算器的软件设计-------------------------------6 4.1简易计算器的软件规则--------------------------------6 4.2中断查键的按键程序设计-------------------------------7 4.3显示模块程序的设计----------------------------7 4.4主程序的设计---------------------------------------7 5.调试及性能分析--------------------------------------7 5.1硬件调试--------------------------------------------7 5.2软件调试--------------------------------------------7 5.3相关可靠性软件设计----------------------------------7 5.4完整的源程序---------------------------------------------------------8- 6.关键程序的流程图-------------------------------------17 7.设计心得------------------------------------------19 8. 参考文献-----------------------------------------19

远程监控课程设计

远程监控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电气1203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2015年7月22日

1设计内容及要求 1.1具体题目 依据给出的牵引供电的典型控制对象—纽结型开闭所主接线如图1.1所示。要求每位同学设计时对所有开关器件进行编号,一般为8位二进制编码,模拟量对采集节点进行编号,一般为电流、电压及功率,然后根据各自选择不同的节点进行设计。 TV1TV2 TV3TV4 QS1 QS4 QF1 QF2 QF3 QF4 QF5 QF6 QS3 QS6 QS2 QS7 QS8 QS9 QS5 QS10 TA1 TA2 TA3 TA4 TA5 TA7 TA6 TA8 TA9 TA10 TA11 TA12 图1.1 纽结型开闭所主接线 设计内容包含:8路遥信量采集和一路功率量和一类常用电参量测量。数据采集点编号如表1所示。 数据采集 Q Q Q Q Q Q Q Q 1H2H3H4H5H6H7H8H 2硬件系统设计

2.1遥测量采集系统设计 2.1.1采集系统框图设计 遥测信息是表征系统运行状况的连续变化量,分为电量和非电量两种。电量指的是一次系统中母线电压、支路电流、支路有功和无功等,非电量指的是发电机定子和转子的温度、水库的水位等。不论是电量还是非电量都需要转换成计算机能够处理的弱电信号,如0~5V或-5~+5V的直流模拟电压。由于电力系统中的电量均为强电信号,因此这些量必须先经过电压互感器TV和电流互感器TA,再经过相应的变送器,转换成弱电信号。这些弱电直流模拟信号受多路开关控制分时接入模/数(A/D)转换电路,经A/D转换电路后转换成一组二进制代码。遥测量的转换过程如图2.1所示。 图2.1 遥测量的采集框图 2.2遥信量采集系统设计 遥信信息是二元状态量,在电力系统中,遥信信息可以表示设备的启停、断路器的投切、隔离开关的开合、告警信号的有无、保护动作与否等 (1) 遥信对象状态的采集 遥信信息通常由电力设备的辅助接点提供,辅助接点的开合直 接反应出该设备的工作状态。提供给远动装置的辅助接点大多为无源接点,即空接点,这种节点无论是在“开”状态还是“合”状态下,接点两端均无电位差。断路器和隔离开关提供的就是这一类辅助接点。另一种辅助接点则是有源节点,有源节点在“开”状态时两端有一个直流电压,是由系统蓄电池提供的110V或220V直流电压。一些保护提供此类接点,遥信量采集如图2.2所示。 无论无源还是有源触点,由于他们来自强大系统,直接进入远动装置将会干扰甚至损坏远动设备,因此必须加入信号隔离措施。通常采用继电器和光电耦合器作为遥信信息的隔离器件,如图2.3所示。

网络流量分析解决方案

1 网络流量分析解决方案 方案简介 NTA网络流量分析系统为客户提供了一种可靠的、便利的网络流量分析解决 方案。客户可以使用支持NetStream技术的路由器和交换机提供网络流量信息, 也可以使用DIG探针采集器对网络流量信息进行采集。并且可根据需求,灵活启动不同层面(接入层、汇聚层、核心层)的网络设备进行流量信息采集,不需要改动现有的网络结构。 NTA网络流量分析系统可以为企业网、校园网、园区网等各种网络提供网络流量信息统计和分析功能,能够让客户及时了解各种网络应用占用的网络带宽,各种业务消耗的网络资源和网络应用中TopN流量的来源,可以帮助网络管理员及时发现网络瓶颈,防范网络病毒的攻击,并提供丰富的网络流量分析报表。帮助客户在网络规划、网络监控、网络优化、故障诊断等方面做出客观准确的决策。2方案特点 ● 多角度的网络流量分析 NTA网络流量分析系统可以统计设备接口、接口组、IP地址组、多链路接口的(准)实时流量信息,包括流入、流出速率以及当前速率相对于链路最大速率 的比例。 NTA网络流量分析系统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网络流量进行分析,并生成报表,包 括基于接口的总体流量趋势分析报表、应用流量分析报表、节点(包括源、目 的IP)流量报表、会话流量报表等几大类报表。 ● 总体流量趋势分析 总体流量趋势报表可反映被监控对象(如一个接口、接口组、IP地 址组)的入、出流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 图形化的统计一览表提供了指定时间段内总流量、采样点速率最大值、 采样点速率最小值和平均速率的信息。对于设备接口,还可提供带宽 资源利用率的统计。 支持按主机统计流量Top5,显示给定时间段内的流量使用在前5位 的主机流量统计情况,以及每个主机使用的前5位的应用流量统计。 同时还支持流量明细报表,可提供各采样时间点上的流量和平均速率

银行视频监控系统课程设计报告书

银行视频监控系统课程设计

目录 1.引言 (4) 1.1设计背景 (4) 1.2建筑概况 (5) 1.3设计目标 (6) 2.设计依据和设计要求 (6) 2.1设计依据 (6) 2.2设计原则 (7) 2.3确定风险等级 (9) 3.系统组成 (12) 3.1 前端设备 (12) 3.1.1 摄像机 (13) 3.1.2 镜头的选择 (14) 3.1.3 其它前端设备 (16) 3.2 传输设备 (16) 3.2.1 视频信号传输 (17) 3.2.2 摄像机电源线 (17) 3.2.3 控制信号传输 (17) 3.2.4 传输部分的管槽敷设 (18) 3.3 终端设备 (18) 3.3.1 视频分配放大器 (18) 3.3.2 监视器 (18) 3.3.3 视频多画面分割器 (19) 3.3.4 录像机 (19)

4.系统功能说明 (19) 5.系统布设介绍 (20) 5.1前端监控设备布设 (21) 5.2系统原理图 (23) 5.3中心控制室布局设计 (23) 6. 设备选型 (24) 6.1 前端摄像机焦距计算 (24) 6.2 设备选择 (26) 7. 工程点位表 (31) 8. 结论 (32) 参考文献 (33)

1.引言 1.1设计背景 为了遏制和打击犯罪、减少金融风险,银行需要对重要地点和营业场所进行有效和可靠的监控,实现对重要地点和营业场所的音、视频资料进行录像保存。 目前,电视监控虽实现了由模拟到数字的技术提升,但使用管理方式并未发生质的变化,仍然停留在单点式管理阶段,其弊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监控由营业网点自行管理,由于人员素质及管理精力不足等原因,设备出现故障不能及时发现;二是网点分布广,查阅调用录像不方便;三是报警后不能自动及时上传图像资料,重点在事后查证;四是录像资料的调阅在就可直接办理,基层网点有关人员可以删除信息资料,甚至可以借所谓的"客观原因"停用录像;五是由于基层机构人力限制和岗位轮换等原因,掌握监控设施管理流程和技术的

简易计算器

辽宁工业大学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论文)题目:简易计算器 院(系):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教师职称: 起止时间:2012.12.17---2012.12.28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

摘要 这次的课程设计的任务是设计一个具备加减乘运算功能的电路,能够通过开关控制进行加减法计算和乘法计算,并利用LED灯显示计算结果。 本次设计通过开关的闭合和开通来代表电平的高地位继而代表0和1来输入所要计算的十进制数字。加减运算电路主要由74LS283的级联电路组成。通过异或门将原码全部转换为补码,然后采用个位和个位相加,十位和十位的相加的原则,将两个的个位的代码送入到一个加法器中,将进位依次传递。但是加法器只可以做加法运算,不满足我们的设计要求,于是我们将减法也变成加法进行运算,运算都为补码,最后再将结果在转换为原码,通过LED灯显示出来。乘法运算电路主要由移位寄存器74LS194和加法器74LS283组成。 显示电路主要由7段显示译码器构成,将加减和乘法运算电路计算所得的运算结果每4为输入到一块7448芯片中,按高低位排列就得到了我们所需要的十进制的运算结果了。 关键词:运算;反码;LED显示;移位寄存器

目录 第1章绪论 (1) 1.1简易计算器概况 (1) 1.2本文设计要求 (2) 1.3方案论证 (2) 1.4总体设计方案 (3) 第2章简易计算器各单元电路设计 (4) 2.1简易计算加法电路设计 (4) 2.2简易计算器减法电路设计 (5) 2.3乘法运算电路设计 (6) 2.4译码显示电路设计 (7) 第3章简易计算器整体电路设计 (8) 3.1系统原理图 (8) 3.2部分电路仿真 (9) 3.2.1 加法电路仿真 (9) 3.2.2 减法电路仿真 (10) 第4章设计总结 (11) 参考文献 (12) 附录 (13)

监控技术课程设计_第三次作业

监控技术及课程设计_第三次作业 14.调度端由哪些设备构成?各完成什么功能?你想象中调度端是什么样子? 答: 调度端由服务器,WEB服务器,调度员工作站,维护工作站,分析员工作站, 通信前置机及打印机,模拟屏(大屏幕显示器)等外设组成,其结构图如下图所示。 服务器:网络服务、数据处理、设备监管、定时服务、进程监管 调度员工作站:网络通信、上行实时信息处理、操作管理 通信前置机:网络通信、查询RTU、上下行信息转发、信道监视 维护工作站:用于生成、维护、修改、管理系统的实时数据库、历史数据库及用户画面,并定义、修改系统运行参数等 模拟屏:系统状态同步显示 打印机:打印报表或记录等 不停电电源UPS系统:保证在停电状保持运行30分钟(60分钟) GPS系统:保证调度端与执行端及的一致性,便于故障分析和判断 15.简述调度端软件的结构、功能。 答: 远动系统调度软件是指对在调度端系统运行的所有程序总称,一般分为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数据库软件。结构图如下图所示:

系统软件:计算机中所使用的操作系统,面向计算机本身,不针对特定用户,具有一般性。 支持软件:开发支持环境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应用软件:在远动监控系统中特指为实现调度自动化功能设计的应用程序,面向用户,具有针对性。实现五遥、数据报表统计、记录事件分析等调度自动化管理各项功能。 16.被控站置于何处?由哪些设备构成?有哪些功能模块? 答: 被控站是置于变电所、开闭所、分区亭用以采集和发送实时运行参数,接收并执行调度中心控制与调节命令的终端设备。 其硬件结构包括:主处理器CPU,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储器RAM,定时器,中断管理及串、并接口和外围电路等。 其功能模板包括:CPU板,系统支持板,键盘显示板,开关量输入板,A/D板,通信板,控制输出板。 17.什么是事件顺序记录?什么是事件分辨率? 答: 事件顺序记录是记录变位信号的位置和发生时间,便于对相关事件进行分析;

异常流量产品分析

支持自定义流量异常阈值 支持基于自适应基线 P2P检测与控制 DOS/DDOS检测蠕虫检测其他攻击检测业务流量统计服务器流量统计传输层流量统计应用层流量统计IP流量统计告警类型分布攻击源统计串联旁路流级数据(NetFlow/sFLow) 流量镜像(SPAN) 主要功能 响应方式 部署方式 采集方式网络异常检测流量统计流量分析的目的 协议识别 带宽管理流量清洗主动响应被动响应告警统计

H3C AFC异常流量清洗产品 及时发现网络中各种DDOS威胁并实现对攻击流量的快速过滤√ 对应用层协议支持很少 √ √ × √ 支持对各种网络层和应用层的DOS/DDOS攻击的检测 × × √ √ √ √ √ √ × √ √ 流量的清洗与回注 √ √ √

天融信 TopFlow应用流量管理系统 专业的应用流量分析及控制系统 √ 支持的协议很多,偏重P2P类的协议√ √ 较弱,UDP Flood类垃圾包攻击检测× × √ √ √ √ √ √ √ ×

联想网域异常流量管理系统 网络流量可视,可控。 √ √ √ P2P应用的识别与阻断、带宽限制、连接数限制 √ 支持对各种网络层和应用层的DOS/DDOS攻击的检测√ × √ √ √ √ √ √ 黑洞路由导入、流量牵引及净化。 支持与异常流量过滤设备联动 √ 实时的邮件SNMP Trap及Syslog报警和日志 √ √ (集中部署/分布式部署) √

绿盟网络流量分析系统 解决与网络和业务规划相关的问题;解决与网络安全运营相关的问题。√ 支持默认端口的协议 √ √ √ P2P应用的识别 支持对各种网络层和应用层的DOS/DDOS攻击的检测 √ √ × √ √ √ √ √ √ × × √ 支持与异常流量过滤设备联动 √ 实时的邮件SNMP Trap及Syslog报警和日志 √ √ (集中部署/分布式部署) √

流量分析系统方案

网络流量监控分析系统方案 网络流量监控分析系统方案 广州源典科技有限公司 Guangzhou U&D. T echnology Co.,LTD.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东路155号骏源大厦7楼702室 2011年07月

网络流量监控分析系统方案 目录 1. 概述 (1) 2. 网络流量监控分析系统需求分析 (2) 2.1. 流量监控分析系统需求 (2) 2.2. 需求分析 (2) 3. NetScout nGenius网络流量监控分析解决方案 (4) 3.1. NetScout公司简介 (4) 3.2. nGenius企业级网络和应用性能管理系统 (5) 4. 系统方案 (7) 4.1. 系统部署示意图 (7) 4.2. 系统部署说明 (7) 4.3. 系统组成 (8) 4.4. 产品的主要功能 (13)

网络流量监控分析系统方案 1.概述 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网络的运行质量,实现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对网络的数据流量进行综合分析,对潜在隐患争取提前预警,对各种发生的故障进行及时定位、分析、处理,保障全网安全、高效、稳定的运行,合理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等就变得日趋重要。一个运行良好的网络系统,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节约的运行费用是非常可观的,而一个运行不好的网络系统,可能带来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因此,网络监控和安全管理已成为一个倍受瞩目的焦点领域,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它是整个网络环境中必不可少而且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网络监控和维护就是在已运行的网络系统上叠加部分计算机网络资源,在不影响系统正常运行和不改变系统内核的情况下,完成对系统运行情况数据的采集、系统故障预警和告警、部分调整工作的实施并提供分析数据和部分参考解决方案等项功能。NetScout网络监控系统正是这样一种可以为流量监控与分析方面的需求提供最好的解决方案,是目前市面上唯一具备完整网络性能管理方案的厂家,产品包含硬件探针及软件系统。NetScout网络性能管理方案可为用户提供主动式的网络管理,通过7×24小时的网络监控,帮助用户了解网络带宽的使用情况,业务应用的行为规律,业务应用的响应时间,及时发现网络故障隐患,保证业务应用的正常。

实时监控报警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中北大学 课程设计报告 (实时监控报警系统) 学院:软件学院 专业:软件工程系 学生姓名:严云飞学号:0921010447 设计题目:实时监控报警系统 设计地点:软件学院机房 指导教师:尹四清薛海丽

目录 一、课程设计题目……………………………………………………… 二、设计目的…………………………………………………………… 三、需求分析………………………………………………………… 四、概要设计…………………………………………………………… 五、详细设计…………………………………………………………… 六、心得体会…………………………………………………………

一、课程设计题目: 实时监控报警系统 二、设计目的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是计算机科学的算法理论基础和软件设计的技术基础。它主要研究信息的逻辑结构及其基本操作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和实现。 数据结构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程设计是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一个强有力手段。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在完成程序设计的同时能够写出比较规范的设计报告。严格实施课程设计这一环节,对于学生基本程序设计素养的培养和软件工作者工作作风的训练,将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 三、需求分析 1.程序设计任务: 建立一个报警和出警管理的系统。 2. 明确规定: 1. 采用一定的存储结构存储报警信息,要求有内容、时间; 2. 有一次的出警就应该在待处理的信息中删除这条信息; 3. 记录出警信息; 4. 待处理信息过多时会发出警告; 四、概要设计 1本程序中用到的抽象数据类型定义如下 ADT List { 数据对象:D={ai|ai∈ElemSet,i=1,2,....,n,n>=0} 数据关系:Rl={|ai-1,ai∈D,i=2,...n} 基本操作; IntList(&L) 操作结果:构造一个空的线性表L。 ListEmpty(L) 操作结果:若L为空表,则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基于STM32的简易计算器

基于STM32的简易计算器 一.总体方案设计 1.任务要求 (1)在开发板的显示屏上设计并显示一个简易的计算器界面,包括结果显示窗、0~9数字键、+、-、×、÷、X2、√、=、Del等按键; (2)可使用开发板上的键盘或触摸屏输入上述按键,并在显示窗中显示计算结果; (3)支持基本的整数加减乘除运算; 2.设计方案 设计的整体思路:选用意法半导体基于ARM Cortex—M3内核的STM32F103ZET6芯片来处理计算器中加减乘除运算,选用3.5寸的TFT-LCD电阻触摸屏模块来进行控制输入并同时将输入参数及运算结果显示出来,同时通过移植emWin,优化计算器界面,使计算器在视觉上效果上更为人性化。 二.系统硬件设计 系统主要器件包括ALIENTEK精英STM32F103V1开发板,3.5寸TFTLCD触摸屏。 1.最小系统开发板 1.1 微控制器 Cortex-M3采用ARM V7构架,不仅支持Thumb-2指令集,而且拥有很多新特性。较之ARM7 TDMI,Cortex-M3拥有更强劲的性能、更高的代码密度、位带操作、可嵌套中断、低成本、低功耗等众多优势。 STM32的优异性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超低的价格。以8位机的价格,得到32位机,是STM32最大的优势。 2. 超多的外设。STM32拥有包括:FSMC、TIMER、SPI、IIC、USB、CAN、IIS、SDIO、ADC、DAC、RTC、DMA等众多外设及功能,具有极高的集成度。 3. 丰富的型号。STM32仅M3内核就拥有F100、F101、F102、F103、F105、F107、F207、F217等8个系列上百种型号,具有QFN、LQFP、BGA等封装可供选择。同时STM32还推出了STM32L和STM32W等超低功耗和无线应用型的M3芯片。 4. 优异的实时性能。84个中断,16级可编程优先级,并且所有的引脚都可以作为中断输入。 5. 杰出的功耗控制。STM32各个外设都有自己的独立时钟开关,可以通过关闭相应外设的时钟来降低功耗。 6. 极低的开发成本。STM32的开发不需要昂贵的仿真器,只需要一个串口即可下载代码,并且支持SWD和JTAG两种调试口。SWD调试可以为你的设计带来跟多的方便,只需要2个IO口,即可实现仿真调试。 MCU部分原理图如图1-1所示:

基于组态软件的中央空调监控系统的仿真课程设计报告书

目录 一.课程设计题目 (2) 二.设计目的及意义 (2) 三.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 (2) 四.空调系统组成 (2) 五.主界面的设计 (2) 六.组态王的运行 (8) 七.心得与总结 (13) 八.参考文献 (14)

一、课程设计题目: 基于组态软件的中央空调监控系统的仿真 二、设计目的及意义: 本次课程设计对于提高智能楼宇空调监控系统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 意义。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了解空调的物理模型,同时针对空调监控系统进行控制,该系统具有报警和查询功能。通过课程设计,学生用组态软件进行主界面的设计、编程以及仿真,使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为学生今后从事楼宇智能方面的相关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 中央空调的自动监控系统可以实现以下几个功能: (1)室温度和湿度的监测; (2)设备的启停自动控制; (3)根据室温度的高低实现冷热源控制系统和加湿器控制系统的全面自动调节与控制; 四、空调系统组成: 中央空调系统主要包括通风管道、回风机控制系统、新风机控制系统、加热盘管控制系统、加湿器控制系统、制冷控制系统、控制按钮等。 五、主界面的设计: 1、构建组态画面 本次设计的中央空调系统主要针对水系统的制冷系统、加热系统及加湿系统的监控,故组态画面由空调监控主画面、温度指示、湿度指示、阀门指示组成。主画面如图1所示。

图1 主画面 2、组态王与现场的I/O设备直接进行通讯 I/O设备的输入提供现场的信息,例如:产品的位置、机器的转速、炉温等等。I/O设备的输出通常用于对现场的控制,例如启动电动机、改变转速、控制阀门和指示灯等等。有些I/O设备,其本身的程序完成对现场的控制,程序根据输入决定各输出值。 输入输出的数值存放在I/O设备的寄存器中,寄存器通过其他地址进行引用。大多数I/O设备提供与其他设备或计算机进行通讯的通讯端口或数据通道,组态王通过这些通讯通道读写I/O设备的寄存器,采集到的数据可用于进一步的监控。不需要读写I/O设备的寄存器,组态王提供一个数据定义方法,定义了I/O变量后,可直接使用变量名用于系统控制、操作显示、趋势分析、数据记录和报警显示。 在本次设计过程中现场的I/O设备主要采用的是亚控仿真PLC。 3、组态王与PLC连接 (1)组态王与仿真设备连接 将仿真软件与组态王软件连接,在组态王设备定义里定义设备为亚控—仿真PLC。如图2,图3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