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_第三单元溶液 第二节: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本单元两节内容围绕“溶液”这一专题展开,前一节是基础,本节课内容是拓展和延伸。学生已经对溶液组成、溶剂、溶质有了定性了解,对溶液体系中各组分质量关系也基本有清晰的认识。本节课只要学生认同溶液的浓和稀与一定量溶液中溶质的多和少有关,那么对溶质质量分数的引入、计算就迎刃而解了。关于溶质质量分数的相关计算,计算不是难度,重点是对各组分质量关系的确认;教学难点是溶质质量分数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具体应用,需要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探究、总结、应用。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课堂教学效果分析通过前一节对溶液组成体系有了定性认知后,本节课展开了对溶液的定量研究。课程设计深入浅出,结合学生对溶液日常生活感受“甜或咸”去判断溶液“浓或稀”,从而顺理成章地引入了本堂课教学重点---溶质质量分数。
为了更好地加深对新概念含义理解和把握,教师不但要做精当点拨还要调动学生去探究和感悟,也是一堂课是否成功的精髓所在。本堂课的难点在于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相关计算以及其在生活生产中涉及到溶液的稀释和浓缩的具体应用。由于练习到了化学和社会生产,恰恰是培育学生良好情感价值观的切入点,让学生体会到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人类社会发展离不开化学这一主旨。通过本节课堂教学活动,本人就“教”和“学”两个方面做一下教学效果分析。
一、“教”的效果:
1、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课堂伊始用溶液颜色导入课堂,首先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浓和稀去判断溶液,进一步引导学生用准确的化学语言去描述溶液的组成,得出溶质质量分数。
2、课堂内容呈现循序渐进,层层铺垫,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课本重难点。在有关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环节处理上让学生先推演相关变式,在熟知了溶液体系中
各种“量”的关系之后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相关计算,学生接受起来可谓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3、精心设计练习,巩固知识内容。本节内容设计的主要是计算,通过精心设计例题,让学生学会用公式解题,并能够注意到解题的步骤,精心设计课堂练习,让学生对于自己知识掌握的程度有个实践的机会,并在课堂练习时,展开小组间竞赛,学生们练习的氛围浓厚,而且解题的质量非常的好。
二“学”的效果
1、本节从新课的引入开始,几乎全体学生都展现出了极高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思维始终和老师高度吻合,课堂上形成了良好的师生情感场、智慧交融场。
2、由于学生对溶液组成有了一定认知基础,在对溶液各组分“量”的关系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在引入“溶质质量分数”这一概念及其含义时,大部分学生都能轻松驾驭。这为下一步的计算奠定了良好基础。
3、面对有关溶液稀释的综合计算问题时,同学间既能做到合作探究又能在展示环节争芳斗艳,学习效果良好。在课堂感悟环节部分学生又认识到了化学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人类生活、发展离不开化学这一核心论断。
不足之处:
在本节课中不能够持续地给予学生鼓舞,学生在课堂展示自己不够充分,本人将以此为课堂教学提升的重点,不仅让课堂教学效果丰硕,,而且也能使课堂风趣无限,力争打造和谐课堂、生态课堂、高效课堂。
教材分析
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对溶液的组成、溶质和溶剂有了初步的了解。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对溶液组成的定量研究,进一步加深对溶液的理解。本节课学习内容很巧妙地结合了学生们日常体会到的“盐多咸、糖多甜”生活常识引入了溶质质量分数这一概念,是原本枯燥模糊的文字公式变得形象具体清晰;教材中对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是建立在溶液各组分定量关系的确立之后,引入数量关系的运算,只要学生对溶液体系中的物质关系认识清晰,计算就不会出太大问题。溶质质量分数的引入不仅是对溶液组成的描述,更重要的体现是在生产生
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学会利用溶质质量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真正认识到生活处处
有化学,化学对社会发展、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发挥的巨大作用这一核心思想。
评测练习
1、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在100g水中溶解20g食盐,所得食盐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2)从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碳酸钠溶液中取出10g溶液,则取出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2%。
2、为检验糖尿病人的尿液,医院要配制8%的硫酸铜溶液。现有16g 硫酸铜固体,可配制成8%的硫酸铜溶液____g,需水_____g。
3、欲将80g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需加水( )
A 800g
B 80g
C 8g
D 0.8g
4、将100g25%的硝酸钾溶液用水稀释,取10g稀释后的溶液,经测定,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求稀释时所用水的质量?
答案:
1、(1)X (2)X
2、200 184
3、B
4、解:设稀释时所加水的质量为x
100 g × 25%=(100 g +x)× 10%
x=150 g
答:稀释时所用水的质量为150 g。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围绕学生司空见惯的溶液展开,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探究欲望,课堂伊始用溶液颜色导入课堂,首先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浓和稀去判断溶液,进一步引导学生用准确的化学语言去描述溶液的组成,得出溶质质量分数。利用溶质质量分数的内容去分析溶液组成、各成分的定量关系和溶液稀释的问题。
通过本节的教学,点睛之笔如下:
1、精心设计导入,让学生思维跟上课堂,进而用生活中的糖水,进一步引导学生们理溶质质量分数,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接受本节内容。
2、课堂内容呈现循序渐进,层层铺垫,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课本重难点。在有关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环节处理上让学生先推演相关变式,然后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相关计算,学生接受起来可谓水到渠成。
3、精心设计练习,巩固知识内容。本节内容设计的主要是计算,通过精心设计例题,让学生学会用公式解题,并能够注意到解题的步骤,精心设计课堂练习,让学生对于自己知识掌握的程度有个实践的机会,并在课堂练习时,展开小组间竞赛,学生们练习的氛围浓厚,而且解题的质量非常的好。
不足之处:
在本节课中不能够持续地给予学生鼓舞,学生在课堂展示自己不够充分,尽管学情很好,但学生们在课堂学习的趣味性不浓厚,本人将以此为课堂教学提升的重点,不仅让课堂教学效果丰硕,,而且也能使课堂风趣无限,力争打造和谐课堂、生态课堂、高效课堂。
课标分析
本单元内容主要涉及什么是溶液、溶液是怎样形成的、如何表示溶液的组成、如何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四个问题。本节课通过第一课时定性认识溶液到定量来研究溶液的组成,从而引入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并通过一些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基本计算的例题分析和相关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通过本课时学习,学生应达成以下能力:
1、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能进行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2、具备有关溶液稀释问题的简单探究和计算能力。
3、学会利用溶质质量分数解决生产和生活问题,体会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的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