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本科生培养实施方案
河南大学本科生通识课程开设方案
河南大学本科生通识课程开设方案
开设通识课程旨在贯彻落实通识教育人才培养教育理念,为学生提供宽广的教育平台和成长环境,促进大学生思想品格、思维方式、人文修养、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及其综合素质的全面持续发展。
1.通识课程模块设置
根据通识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为了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方便学生选课,将全校开设的通识课程进行模块化分类,共分为五个模块。
模块一:文化传承与人文素养;
模块二:人类文明与社会发展;
模块三:科学精神与科技进步;
模块四:生命教育与卫生健康;
模块五:艺术情操与审美感悟。
2.学生修读通识课程要求
(1)通识课程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每位本科生在校学习期间均须修读并完成通识课程学分,毕业要求通识课程总学分不少于8学分。
(2)每位本科生应按照所学专业类别,选修除本专业所属学科之外四个模块中的通识课程,每个模块不少于2学分。
建议每位学生一个学期选修不超过2学分的通识课程。
3.通识课程资源建设
(1)通识课程资源建设按照共建共享原则,由全校各教学单位共同建设并资源共享。
通识课程录入学校教务管理系统,面向全校本科生开放。
(2)每个学院应按照通识教育理念和通识课程开设宗旨,组织本单位教师申报10门以上的通识课程。
学校鼓励公共教学单位积极开设通识课程,门次不限。
(3)每门通识课程的总学时原则上应控制在32学时以内,根据课程具体情况可以是16学时或32学时,与之对应的课程学分分别为1学分或2学分。
开课学期可在每学年的一个或多个学期(秋季、春季、夏季)开设。
河南师范大学培养方案说明
河南师范大学本科培养方案(摘要2013年12月)培养方案是高校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是以课程为载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总体设计,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是学校组织、管理教学过程,对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监控、评价的纲领性文件。
基本框架1、学制、学分、学时、教学周(1)学制:4年。
修业年限3-7年。
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提前或推迟毕业。
(2)学分:由I类、II类学分组成,共160学分。
其中II类学分为1-10学分(详见《河南师范大学本科生创新实践学分管理办法(试行)》);必修课112学分(物理学院+1,2分),占70%;限选课32学分,占20%,任选课16学分,占10%。
必修课、限选课与任选课的比例为7:2:1。
(3)学时:文科类专业2400-2600学时;理科类专业2700-2800学时。
周学时控制在23-28之间。
(4)教学周:141周。
其中第一学期教学周为17周(含新生报到和入学教育1周、军事训练2周);第二至第七学期教学周均为18周;第七或八学期集中安排实践教学环节,其中教育实习由学校统一安排,专业实习和科研训练在学校统一指导下由各学院负责安排;第八学期教学周为16周(含毕业教育1周)。
2、学业成绩考核与要求学生学业成绩的考核分考试和考查两种,具体要求参见《河南师范大学关于改进和完善学分制的实施意见(试行)》及《河南师范大学学分制学籍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本科毕业生必须获得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最低毕业学分方能毕业。
关于学分计算办法的说明:(1)理论课教学原则上每18学时记1学分,特殊课程另行规定。
(2)大学体育、大学英语听力、实验、计算机上机、课程设计等教学环节,原则上每36学时记1学分,特殊课程另行规定。
(3)实习学分:师资型人才实习计14学分,其中教育(专业)实习Ⅰ(第七学期,2周)记2学分,教育实习Ⅱ(第七学期,16周)记8学分,教育实习Ⅲ(第8学期,8周)记4学分。
学术型人才实习计6学分,其中教育(专业)实习Ⅰ(第七学期,2周)记2学分,科研训练4学分(第七学期,8周,另加考研课程8学分)。
河南大学本硕连读生管理办法(修订)
河南大学文件校发〔2015〕105号河南大学关于印发《本硕连读生管理办法(修订)》的通知全校各单位:《河南大学本硕连读生管理办法(修订)》已经学校研究通过,现予印发,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二〇一五年四月十四日河南大学本硕连读生管理办法(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硕连读学生培养计划是我校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规范本硕连读生的管理,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章专业及招生第二条本硕连读专业主要依托学科专业性质适合、师资力量雄厚、有较强科研基础的学院承办。
第三条每年的本硕连读招生专业和招生人数由学校研究确定,并列入当年的河南大学本科生招生计划。
符合条件的高中毕业生报考我校本硕连读专业并被录取后即为本硕连读生。
第三章学制第四条以本科4年为基本学制的专业,本硕连读学制定为6年,本科阶段4年、硕士阶段2年。
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本硕连读学制定为8年,本科阶段5年、硕士阶段3年。
第四章教学组织第五条实行本科阶段与硕士阶段一体化的贯通培养模式。
由招收本硕连读生的学院负责制定本专业的本硕连读生培养方案,报教务处和研究生院审定后实施,培养方案分别录入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务管理系统。
第六条课程设置既要保证较为完整的本科教育课程体系,又要注重学生进入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的系统性和创新实践与科研训练实效。
第七条本硕连读生原则上单独组班上课。
第八条本硕连读生实行学分制和导师制。
第五章教务管理第九条本硕连读生的学籍和党团关系由举办本硕连读班的学院负责管理,其中本科和硕士阶段的教务管理分别由教务处、研究生院负责督导监管。
第十条本硕连读生不允许调换本硕连读专业和转出学习。
第十一条本硕连读生本科阶段学习结束后,达到本科毕业标准和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学校颁发本科毕业证书,并授予相应学士学位。
第十二条本硕连读生在本科学习阶段出现下列情形之一者,取消本硕连读生资格,不能进入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并从出现下列情形起随同专业普通班学习和管理。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本科生培养方案
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学类历史学专业世界历史专业历史学类(博物馆学)博物馆学专业工商管理类旅游管理专业公共管理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历史学类培养方案一、公共基础平台课和学科基础平台课设置1.公共基础平台课共32学分2.学科基础平台课共48学分世界上古及中世纪史(一)Ancient and Medieval History of theWorld(Ⅰ)4 4 72 1世界上古及中世纪史(二)Ancient and Medieval History of theWorld(Ⅱ)4 4 72 2史学概论Introduction to Historiography4 4 72 3世界近代史(1640—1911)Modern History of the World4 4 72 3世界现代史(1911—1945)Modern History of the World4 4 72 4世界当代史(1945—)Contemporary History of the World4 4 72 5中国考古学Chinese Archaeology4 4 72 1二、专业培养方案历史学专业1、培养目标及要求(1)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系统扎实的专业知识,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应用型、复合型历史学专门人才;毕业生适宜到国家机关、文化教育、科研机构、新闻出版、外交外贸、国际交流、文博档案及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也可报考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研究生。
(2)专业要求学生应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对有关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有一定的了解;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本掌握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了解国内外史学界最重要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具有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能运用英语阅读历史专业书刊,并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
科教协作:“双一流”建设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一、科教协作:“双一流”建设高校拔尖 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视域
科教协作育人模式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 科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战略选 择 [1],产教研融合育人模式是新时代高等教育 改革的基本方向和重点课题,各个高校应理性 选择契合自身办学目标、学科发展和教学资源 实际的育人模式,构建差异化、特色化和个性 化的育人模式。产教融合育人模式强调职业院
科教协作育人模式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的关键要素。拔尖创新人才是人才体系结构中 的“金字塔”部分,是未来科技进步和学科发 展的领军主力,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的智力基础。科教协作育人模式改变了高等学 校闭门办学的传统教育观念,树立了产学研用 深入融合、旨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新型教育 理念。丰富的研究资源和敏锐的研究洞察力赋 予专业性极强的科研机构以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实效性等特性,丰富的教育资源和睿智的教育 智慧赋予专业性极强的高等学校以人才培养的 高效性和经济性等特性,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 的合作、协同与融合将开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的新理念、新视域、新境界,达成人才培养活 动的针对性、实效性、高效性和经济性等教育 特性。以学生为纽带,将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 联系起来,不仅高等学校增加了对社会发展、 科技进步和科研动态的了解,科研机构增加了 对人才结构、学生科研能力和科研成长规划的 了解,而且双方增加了学术交流和合作培养人 才的机会。
河南大学本科实验班管理办法
河南大学本科实验班管理办法基于高等教育规模及结构发生的重大变化和社会发展对人才质量与规格提出的新要求,为了充分利用我校优良的教育教学资源和学科优势,探索、实践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创新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示范、带动全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改革,决定开设“河南大学本科实验班”。
一、办学目标本着“学生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的教育理念,贯彻“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注重创新”的教学原则,实施“低年级通识基础教育、高年级宽口径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的培养模式,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培养与提高,培养造就基础宽厚、能力强、素质高的创新复合型本科生,为使他们将来能够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为研究生教育输送高质量生源。
二、管理机制1、成立河南大学实验班办公室,下设教学管理办公室和学生管理办公室(分别设在教务处和学生处)。
实验班办公室负责对实验班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学生选拔、导师聘任、经费投入等重要问题进行研讨审定,并对实验班的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考核。
2、依托教学科研水平较高、学科专业优势明显、教育教学改革成效突出的有关学院,负责组织实施本科实验班的日常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工作,并配备一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任本单位实验班班主任。
3、除针对实验班作出的特殊规定外,实验班的教学和学生管理均按照普通本科生的相关管理制度执行。
4、学校实验班办公室和依托学院应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及时沟通和交流总结,对重大和关键问题须提交学校研究决定并执行。
三、学科专业设置1、每年在全校人文社会学科、理工医学科各选择1~2个学科(专业)开办本科实验班。
2、实验班依托学院和开办学科(专业)的遴选,采取学院申报、学校集中评审方式进行。
3、实验班依托学院的选择及学科(专业)的设置与撤销,均有学校研究决定。
四、招生选拔1、根据实际情况,实验班开设的学科专业可连年招生,也可隔年招生,每个实验班各30名学生。
河南大学本科生培养方案
河南大学本科学生培养方案[隶属:管理文件来源:河大教务处点击数:1506 更新:2010/4/15 ]热河南大学本科学生培养方案校发〔2005〕212号为适应高等教育改革步伐,吸收近年来高等教育改革新成果,贯彻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改革精神,进一步完善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一)贯彻素质教育的原则。
本着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精神,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努力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具有现代意识、现代技能、现代精神风貌,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二)构建宽口径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
在培养方案制订中,要把近年来我校在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等方面的研究改革成果固化到培养方案中。
要充分吸收国内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打破按专业培养的单一模式,构建按二级学科门类培养的宽口径人才培养方案。
优化双学位、第二专业培养计划,培养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的一专多能的创造型通识人才,以适应终身教育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
(三)注重课程整合的原则。
课程建设要适应构建宽口径人才培养方案的需要,注重各专业间课程的整合,科学合理地构建融会贯通、紧密结合、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避免简单设课和重复设课现象。
鼓励开设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和普及性课程,文理交叉课程和艺术类课程,以使学生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原则。
将实验教学、实习、社会考察等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织部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各类专门人才,使学生成为素质高、能力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有高度责任心与事业心并有发展潜力的专门人才,同时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提供后备力量。
(二)基本规格1.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知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的道德品质;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为祖国富强、民族昌盛而努力奋斗的志向;具有团结互助、乐于奉献和遵纪守法的观念。
河南大学本科学生学籍管理条例
河南大学关于印发《河南大学本科学生学籍管理条例》通知全校各单位:为进一步加强本科学生学籍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学校对《河南大学本科学生学籍管理条例》进行了修订,并于2011年1月7日经校长工作会议讨论通过。
本条例自颁布之日起实施,其中第三章第十八条第五款四年制本科学生自2008级学生起实施,五年制本科学生自2007级学生起实施,请各单位贯彻执行。
二〇一一年一月十三日河南大学本科学生学籍管理条例第一章入学与注册第一条凡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录取的我校新生,应持河南大学录取通知书和有关证件在规定日期内到校办理入学手续。
因故不能如期报到者,须事先向学校请假,请假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两周。
未请假或请假逾期不报到者,视为自动放弃入学资格。
第二条新生入学时,应在指定时间内到校医院进行身体健康复查,复查合格者准予办理注册手续。
经校医院诊断确认应离校治疗者,由本人申请,所在学院签署意见,经教务处批准,可保留入学资格一年。
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应在教务处办理备案手续后离校回家治疗,其往返路费和医疗费自理,不享受在校生待遇。
两周内不办理手续者,不再保留入学资格。
第三条新生入学后一个月内,由学校按规定进行新生入学资格复查。
复查合格者,即正式取得学籍。
经复查不符合入学条件者,学校根据情况予以处理。
属徇私舞弊者,一经查实,取消学籍,予以清退;情节恶劣的,报请有关部门查究。
凡因舞弊清退的学生,不退所交学费。
第四条已取得学籍的学生,每学期开学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到校办理注册手续。
每学年第一学期须交齐本学年应交费用后方能注册。
不能如期注册者应事先办理请假手续,否则以旷课论处。
未经请假,开学两周内未注册者,按自行退学处理,已交费用依有关规定退还。
第二章成绩考核与记载办法第五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参加所修课程的考核,考核成绩及学分输入学生成绩库。
第六条课程考核可由平时成绩和课程结束考核成绩两部分组成。
平时成绩主要包括:学习态度、出勤情况、听课情况、作业、课堂讨论、阶段考核等方面,其成绩分值所占比例原则上不得高于总成绩的30%。
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河南科技学院关于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的和基本规格的总体计划和实行方案,是学校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拟定教学编制、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依据。
为全面贯彻贯彻教育部《关于实行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23]1号)和《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23]2号)等文献精神,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构建体现我校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和职教师资,特对2023级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提出以下原则意见。
一、指导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和职业教育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结合学科专业特点,突出专业特色。
坚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实行学分制,扩大学生的选择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成才的能力。
深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强化学科渗透、文理渗透和实践教学环节。
夯实基础、拓宽口径、强化应用、突出能力、激励创新,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基本原则1.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
在保证国家规定的人才培养基本规定和学校人才培养目的的基础上,体现通识教育课程的统一性与学科专业特色的多样性,突出专业特点和特色。
2.优化课程体系,精选教学内容。
准确把握知识结构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整体优化课程体系,杜绝“因人设课”现象。
解决好通识教育、学科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解决好理论与实践、主干学科和相邻学科、课内与课外、教与学等方面的关系。
重新审阅课程教学内容,注重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实用性,重点改革课程内容陈旧、分割过细和简朴拼凑的现象,避免课程内容的脱节和反复。
适当压缩理论学时,增长实践学时,压缩必修课程,增长选修课程。
建立核心课程体系,发挥核心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3.加强课程平台建设,强化通识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
构建“四平台一环节”的课程结构体系,统一设立通识教育平台,按照学科大类设立学科教育平台,实行低年级通识课程与学科大类课程教育,夯实基础,推动学科综合交叉培养。
河南大学推出“英才计划”:开启学生未来职业道路
河南大学推出“英才计划”:开启学生未来职业道路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显著加速,各大高校竞相推出校企合作、实习就业等各类人才培养计划。
河南大学同样不甘落后,积极推进“英才计划”,旨在打造学生生涯规划、职业发展、创业就业的全过程服务平台,助力同学们探寻未来职业道路,开启自己的成功之路。
“英才计划”针对高素质、优秀的学生进行个性化立项,并提供一系列职业化、专业化的服务,覆盖从专业背景提升、职业锤炼、工作实践到创业孵化的全方位教育培养系统。
2023年,预计将有近20%的大学生参与计划,享受到精准的职业规划、优秀的实践资源、深度的职业课程和国际范畴的创新竞赛等培养经历。
首先,该计划要求学生在加入项目前,进行一对一的职业规划咨询,制定个性化职业规划。
中国当前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是培养出来的众多学生缺乏清晰的目标和职业规划。
因此,“英才计划”充分利用学院的人才资源,通过导师每月一对一面谈、实验技能累积、社团活动参与等方式,帮助同学们梳理自己的职业发展路线,打破传统的专业壁垒,使学生真正发挥出自己的独特魅力。
其次,“英才计划”还将为同学们提供专业化、职业化的课程服务。
针对不同职业领域和岗位的特点和要求,学院开设多门选修课程和技能训练课程。
例如英文面试课、职业心态课、身心健康课等,来帮助学生提高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在人才培养中,学生不仅受到学科知识的授予,同时也接受通识教育、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与设计等多方面的课程培养,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除此之外,“英才计划”还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提供有效、安全、而且有益的实践性资源,包括实习机会、创新竞赛、校企联合实验室和研究所等。
该计划采取灵活组合的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实践需求,更好地拓展学生的职场经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与就业市场的对接和适应能力。
最后,同样重要的是,“英才计划”将扶持学生创业。
河南大学将深入实施“大学生创业孵化计划”,以促进学生创业项目的孵化和发展。
大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办法
大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强化对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下简称“培养方案”)的管理,维护培养方案的严肃性,保证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按照《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等文件的有关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培养方案是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标准,是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安排教学任务的基本依据。
其制定、执行和修订必须按严格的规范和程序进行,既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又要根据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适时进行调整。
凡我校经批准同意设置且招生的本科专业,须按照本办法制定(修订)培养方案。
第三条培养方案应贯彻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将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体现学科知识前沿和时代特征,融入高等教育研究与改的最新成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促进学生专业水平、综合素质能力的整体提升。
第四条培养方案实行校、院两级管理,在主管校长的领导下,教务处组织,各学院具体实施。
教务处代表学校组织制定培养方案指导意见(含培养方案学时学分要求、课程设置基本框架、基本格式等)、审定培养方案、监控培养方案的实施、评价培养方案的实施效果。
专业所属学院具体负责培养方案的制定(修订)和实施,主要工作包括培养方案的调研论证、制定(修订)、执行(调整)、效果评价等。
第二章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修订第五条培养方案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培养目标、毕业要求、主干学科、核心课程及描述、主要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能力矩阵、毕业及授位条件、学制与学位、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等方面。
第六条培养方案一般每四年修订一次,期间(一般为两年)可根据人才培养需求的实际情况对培养方案进行局部修订。
具体程序如下。
1、在充分调研、广泛征求各学院及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学校制定并发布“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
河南大学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施方案
河南大学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施方案2012年9月,河南大学在2012级入学新生中开始实施新的本科生培养方案。
新的培养方案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政治高度审视修订培养方案,与时俱进地进行改革创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形式进行适当调整,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从每门课程总学时中每周调整出一个学时作为实践学时,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积极探索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贯彻落实《河南大学关于修订本科学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中关于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要求,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实际和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此实施方案。
一、引导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意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能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等学校要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规定学时和学分,提供必要经费。
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也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
……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
”《河南大学关于修订本科学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指出:“各专业在修订培养方案时,应根据专业特点和规律,科学处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重,高度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知识、素质和能力的协调发展,形成课堂与课下相互补充、校内与校外相互联动的实践教学机制和培养模式。
河南大学本科生攻读双学位和辅修专业实施办法
河南大学本科生攻读双学位和辅修专业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执行省教育厅关于《河南省普通高校学分制管理规定》(试行)(教高[2003]91号)等文件精神,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具有交叉学科知识结构的复合型人才,提高我校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与竞争力,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学生经高招所录取的专业为“主修专业”。
在攻读主修专业的同时,如果申请修读另一专业,且该专业与主修专业属同一学科门类,视为申请攻读“辅修专业”;如果在主修专业之外修读的另一专业不属于同一学科门类视为申请攻读双学位。
第二章申请条件和程序第三条全日制在校本科一、二年级学生(不包括开大联办班和二级学院学生)。
第四条品学兼优,德、智、体全面发展,学有余力,主修专业课程考核合格,且无任何违纪行为。
第五条教务处于每年四月、十月向学生公布双学位和辅修专业开设专业。
第六条拟攻读双学位和辅修专业的学生,向所在学院提出书面申请,填写《河南大学攻读双学位和辅修专业申请表》一式二份。
第七条学生所在学院对申请攻读双学位和辅修专业学习的学生进行资格审查,经主管教学院长签字后报送教务处。
第八条教务处对申请攻读双学位和辅修专业学生名单进行审批,并将《河南大学攻读双学位和辅修专业申请表》一份分发开设双学位和辅修专业学院存档,一份留存教务处备案。
第三章教学组织与管理第九条修读双学位和辅修专业学生的教学活动由开设双学位和辅修专业学院负责,在选课时,学生可根据主修专业开课安排,选修双学位和辅修专业课程,选修人数超过20人者,可以单独编班,未经选课的学生不得参加考试。
第十条修读双学位和辅修专业学生须在主修专业弹性学制允许的时间内完成双学位和辅修专业的学习。
第十一条修读双学位和辅修专业按学分收取学费。
开设学院于每学期初按学生所选课程学分收缴学费,并到教务处开具缴费单后交财务处,缴费凭证原件开设学院留存,复印件交教务处备案。
第四章学籍与成绩管理第十二条修读双学位和辅修专业学生首先保证主修专业课程的学习。
大学学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办法
XXXX学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和实施方案,是落实专业定位、专业标准,组织一切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依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依据。
为加强和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管理,进一步规范我校教学工作,保障教学有序运行,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修订、执行和调整修改,必须按严格的规范和程序进行。
第三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经确定,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时代性,各教学单位必须严格遵照执行,一般不得变更;确因特殊原因需要调整或修改的,要按照严格的程序和要求办理。
第二章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修订第四条申请备案或申报新专业前,应制订出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原则上应在人才培养的一个培养周期后,根据需要作一次全面修订。
第五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或修订,应在主管校长领导下,由教务部组织进行实施。
第六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修订,应广泛征询教师、学生、用人单位、毕业生、行业企业专家等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充分开展调查研究。
第七条制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按以下程序进行;(一)教务部提出制订、修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经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核、发布;(二)各系根据指导性意见的要求,成立专项工作组,组织本系专业教研室骨干教师,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结合上一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报告和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报告中的修订意见,拟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三)各系组织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校友、学生代表等对本系各专业拟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审议、修改,审定后报教务部;(四)教务部组织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审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各系根据审议意见建议修改定稿后报教务部;(五)教务部汇总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交校长办公会批准后执行。
(六)教务部组织各系将批准的人才培养方案录入教务系统统一管理。
第八条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专业基本信息、培养目标与规格、毕业能力要求、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教学计划等,以每次修订指导意见核定的模板内容为准。
河南大学本科生培养方案
河南大学本科生培养方案河南大学本科学生培养方案[隶属:管理文件来源:河大教务处点击数:1506 更新:2010/4/15 ]热河南大学本科学生培养方案校发〔2005〕212号为适应高等教育改革步伐,吸收近年来高等教育改革新成果,贯彻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改革精神,进一步完善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一)贯彻素质教育的原则。
本着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精神,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努力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具有现代意识、现代技能、现代精神风貌,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二)构建宽口径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
在培养方案制订中,要把近年来我校在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等方面的研究改革成果固化到培养方案中。
要充分吸收国内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打破按专业培养的单一模式,构建按二级学科门类培养的宽口径人才培养方案。
优化双学位、第二专业培养计划,培养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的一专多能的创造型通识人才,以适应终身教育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
(三)注重课程整合的原则。
课程建设要适应构建宽口径人才培养方案的需要,注重各专业间课程的整合,科学合理地构建融会贯通、紧密结合、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避免简单设课和重复设课现象。
鼓励开设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和普及性课程,文理交叉课程和艺术类课程,以使学生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原则。
将实验教学、实习、社会考察等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织部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各类专门人才,使学生成为素质高、能力强、基础扎实、知原则上理论课周1学时为1学分,实验课周2学时为1学分。
属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门类的专业以150-170学分为宜,属理学和以4年为基本学制的工学、医学门类专业以160-180学分为宜,以5年为基本学制的专业以170-190学分为宜。
河南大学本科生培养方案
河南大学本科学生培养方案[隶属:管理文件来源:河大教务处点击数:1506 更新:2010/4/15 ]热河南大学本科学生培养方案校发〔2005〕212号为适应高等教育改革步伐,吸收近年来高等教育改革新成果,贯彻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改革精神,进一步完善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一)贯彻素质教育的原则。
本着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精神,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努力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具有现代意识、现代技能、现代精神风貌,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二)构建宽口径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
在培养方案制订中,要把近年来我校在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等方面的研究改革成果固化到培养方案中。
要充分吸收国内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打破按专业培养的单一模式,构建按二级学科门类培养的宽口径人才培养方案。
优化双学位、第二专业培养计划,培养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的一专多能的创造型通识人才,以适应终身教育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
(三)注重课程整合的原则。
课程建设要适应构建宽口径人才培养方案的需要,注重各专业间课程的整合,科学合理地构建融会贯通、紧密结合、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避免简单设课和重复设课现象。
鼓励开设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和普及性课程,文理交叉课程和艺术类课程,以使学生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原则。
将实验教学、实习、社会考察等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织部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各类专门人才,使学生成为素质高、能力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有高度责任心与事业心并有发展潜力的专门人才,同时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提供后备力量。
(二)基本规格1.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知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的道德品质;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为祖国富强、民族昌盛而努力奋斗的志向;具有团结互助、乐于奉献和遵纪守法的观念。
《河南大学综合改革方案》,我们应该知道这些!
《河南大学综合改革方案》,我们应该知道这些!近日,我校召开学校党委全委(扩大)会议,专题研究学校综合改革方案审定及上报工作。
会议听取了校党委书记关爱和关于《河南大学综合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有关情况的说明。
与会人员对《方案》第36稿进行了认真研讨。
最后,全体党委委员举手表决,一致同意《方案》修改后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下面,小编就带您了解即将出台的《方案》主要内容吧!一《方案》的起草背景教育部2014年开展了“两校一市”教育综合改革试点。
河南省启动了“一市四县两校”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其中“两校”即河南大学、郑州大学。
我校被确定为河南省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后,认真学习贯彻国家和教育部有关精神,并按照有关文件要求,认真组织开展了《方案》的起草编制工作。
二《方案》的起草过程充分调研科学论证广泛征求虚心借鉴1、第十次党代会把“深化综合改革、完善治理体系”作为大会的重要主题,专门部署综合改革工作;2、把编制综合改革方案列入我校2015年度重要工作;3、学校第十七届五次教职工代表大会以综合改革为主题。
4、成立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发展规划处,负责方案编制及相关工作。
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研究方案制定问题。
5、深入开展综合改革理论研究、实地调研工作。
6、今年暑期会议专门研讨、部署《方案》修订工作。
7、广泛征求意见,多次召开不同层次的座谈会。
8、党政联席会、校长办公会多次研究部署《方案》编制工作。
三《方案》的起草思路和基本框架起草思路《方案》必须坚持三个导向:必须充分体现服务导向,充分考虑国家、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及对我校综合改革的要求;必须充分体现问题导向,有利于我校在建设高水平过程中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的解决;必须充分体现目标导向,紧紧围绕高水平大学建设这条主线,走“国家一流、区域引领、中原风格”的发展道路。
基本框架《方案》分三章、22条。
第一章是总体思路,由改革背景、指导思想、改革目标三部分组成。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本科生培养方案
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学类历史学专业世界历史专业历史学类(博物馆学)博物馆学专业工商管理类旅游管理专业公共管理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历史学类培养方案一、公共基础平台课和学科基础平台课设置1.公共基础平台课共32学分2.学科基础平台课共48学分二、专业培养方案历史学专业1、培养目标及要求(1)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系统扎实的专业知识,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应用型、复合型历史学专门人才;毕业生适宜到国家机关、文化教育、科研机构、新闻出版、外交外贸、国际交流、文博档案及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也可报考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研究生。
(2)专业要求学生应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对有关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有一定的了解;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本掌握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了解国内外史学界最重要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具有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能运用英语阅读历史专业书刊,并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
2、学制与学位(1)实行弹性学制。
本专业基本学制4年,学生可在3-7年完成学业。
(2)符合《学位条例》规定的毕业生,授予历史学学士学位。
3、毕业要求毕业总学分156学分,其中必修课94学分(公共基础平台课32学分,学科基础平台课48学分,专业基础平台课14学分);选修课42学分(专业选修课36学分,公共选修课6学分);实践性教学环节20学分(其中包括“专项学分”5学分)4、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5、主干课程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世界上古及中世纪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史学概论、中国历史文选、历史文献学6、课程安排参考表世界历史专业1、专业培养目标及要求(1)培养目标本专业通过对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历史的整体、系统的教学与研究,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技能,主要为外事、外经贸部门,大、中专院校、科研单位及行政管理机构等培养具有现代意识、国际视野、专业知识技能的国际交流型、专业研究型和教学型、管理型人才。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河南省高校本科生学业导师制改革试点建设的通知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河南省高校本科生学业导师制改革试点建设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20.12.31•【字号】教高〔2020〕545号•【施行日期】2020.12.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河南省高校本科生学业导师制改革试点建设的通知各本科高校:为深入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高〔2019〕6号)要求,充分发挥教师在大学生学业发展中的指导作用,省教育厅决定开展河南省高校本科生学业导师制改革试点建设工作。
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建设目标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建立健全本科生学业导师制,构建“三全育人”格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遴选10所左右高校开展本科生学业导师制改革试点,探索在双一流、特色骨干大学、应用型本科分类建设不同类型本科生学业导师制模式,推动我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
二、申报条件本科生学业导师制改革试点应已具备或近期可以达到以下基础条件:1.已实施学业导师制的高校;2.教师资源充足,师资结构合理,高层次教师占比较高;3.具有相对丰富的教学、科研资源,实行选课制度,学科竞赛组织得力,创新创业教育成效明显;4.学校能够提供工作开展所需的场地、设备,每年都有稳定的经费支持;5.学校给予试点建设所需政策扶持。
三、遴选程序1.申报高校结合自身教育教学改革实际情况,明确本校试点工作目标、建设思路和特色,在充分论证基础上创新体制机制,完善配套政策,开展试点建设。
2.具备试点建设条件的高校自愿向教育厅提出申请。
3.省教育厅组织专家进行遴选,重点考察建设基础、人才培养模式、政策支持和条件保障等,按照分类指导、统筹兼顾的原则遴选试点建设高校。
四、工作要求1.开展本科生学业导师制试点建设,是加强三全育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河南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实施办法》的通知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河南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
养工程实施办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河南省教育厅
•【公布日期】2004.10.08
•【字号】
•【施行日期】2004.10.08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教育
正文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河南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
实施办法》的通知
各高等学校:
为全面落实“科教兴豫”和“人才强省”发展战略,在全省高等学校中积极推进“人才强校”工程,根据《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豫发〔2004〕5号)和《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豫教高〔2004〕160号)的精神,现将修订的《河南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实施办法》、《河南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候选人推荐表》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附件:1.河南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实施办法
2.河南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候选人推荐表
二○○四年十月八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大学本科生培养方案————————————————————————————————作者:————————————————————————————————日期:2河南大学本科学生培养方案[隶属:管理文件来源:河大教务处点击数:1506 更新:2010/4/15 ]热河南大学本科学生培养方案校发〔2005〕212号为适应高等教育改革步伐,吸收近年来高等教育改革新成果,贯彻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改革精神,进一步完善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一)贯彻素质教育的原则。
本着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精神,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努力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具有现代意识、现代技能、现代精神风貌,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二)构建宽口径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
在培养方案制订中,要把近年来我校在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等方面的研究改革成果固化到培养方案中。
要充分吸收国内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打破按专业培养的单一模式,构建按二级学科门类培养的宽口径人才培养方案。
优化双学位、第二专业培养计划,培养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的一专多能的创造型通识人才,以适应终身教育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
(三)注重课程整合的原则。
课程建设要适应构建宽口径人才培养方案的需要,注重各专业间课程的整合,科学合理地构建融会贯通、紧密结合、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避免简单设课和重复设课现象。
鼓励开设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和普及性课程,文理交叉课程和艺术类课程,以使学生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原则。
将实验教学、实习、社会考察等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织部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各类专门人才,使学生成为素质高、能力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有高度责任心与事业心并有发展潜力的专门人才,同时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提供后备力量。
(二)基本规格1.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知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的道德品质;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为祖国富强、民族昌盛而努力奋斗的志向;具有团结互助、乐于奉献和遵纪守法的观念。
2.系统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了解所学专业的最新成果和发展方向,以及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获得初步的科研能力;掌握计算机和一门外语的基础知识与运用能力,并达到规定的等级要求;初步具有图书、情报和资料检索能力;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
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修读双学位和第二专业,使之掌握跨学科、跨专业知识和能力。
3.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和科学锻炼的基本方法,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雅情趣;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意志品质,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个性。
4.欲取得教师资格的学生必须修读规定的相关课程,具有现代教育观念,掌握基本的教学规律、教学技能和中外教育理论;了解未来教育对象,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具有初步的教学管理能力、教学组织能力和扎实的教育基本功,在教学中能体现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学制与培养制度(一)学制实行弹性学制,以4年为基本学制的本科专业学生可在3-7年完成学业,以5年为基本学制的本科专业学生可在4-8年内完成学业。
(二)培养制度实行双学位、第二专业制度。
四、学分安排原则上理论课周1学时为1学分,实验课周2学时为1学分。
属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门类的专业以150-170学分为宜,属理学和以4年为基本学制的工学、医学门类专业以160-180学分为宜,以5年为基本学制的专业以170-190学分为宜。
五、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是培养方案的核心,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中心环节。
各专业要参照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介绍》,本着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进行课程设置,积极按二级学科门类构建培养方案,以有利于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素质与能力。
课程体系由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性教学环节三部分组成,具体由“平台课”+“模块课”构成,其结构如下:课程性质课程结构备注必修课(58%) 公共基础平台课思想道德素质(两课)身体与心理素质(大学体育、国防教育)基本知识与能力(大学英语、计算机等) 学科基础平台课二级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平台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选修课(30%) 专业方向模块专业内涉及某具体领域课程,各专业至少设置2个以上的专业方向模块,每个模块的学分数要保持一致专业任选课专业任选课可以作为其他专业的非专业任选课,面向全校开放选修非专业任选课可从其他专业的专业任选课中选修实践性教学环节(12%)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创作)专项学分国防教育修订培养方案时要适当压缩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三者分别占58%、30%、12%(可上下浮动不超过5%),构建培养方案时要认真研究和把握专业内部课程间的先修后继关系。
(一) 必修课1.公共基础平台课公共基础平台课旨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增强法制意识,熟悉中国近现代革命和建设历程,了解时国际时事和国内最新形势与政策;提高大学生身体与心理素质,保持强健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掌握必要的国际交流语言和获取信息的现代化手段。
具体见下表: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总数学期学时各学期周学时分配备注讲授实验研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0010000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 54 54 3 0010000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54 54 300100003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一)3 54 54 300100004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二)3 54 54 30010000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36 36 200100006 形势与政策 2 36 36 2* 2* 两学期均开课00200000 大学英语预备级 3 72 54 18 4 体育艺术修读00200001 大学英语(一) 3 72 54 18 400200002 大学英语(二) 3 72 54 18 400200003 大学英语(三) 3 72 54 18 400200005 大学英语读写译(一) 2 36 36 200200006 大学英语视听说(一) 2 36 36 200200007 大学英语读写译(二) 2 36 36 200200008 大学英语视听说(二) 2 36 36 200200009 大学英语读写译(三) 2 36 36 200200010 大学英语视听说(三) 2 36 36 200200011 大学英语读写译(四) 2 36 36 200200012 大学英语视听说(四) 2 36 36 200300001 大学体育(一) 1 36 36 200300002 大学体育(二) 1 36 36 200300003 大学体育(三) 1 36 36 200300004 大学体育(四) 1 36 36 200400001 大学计算机基础 2 54 36 18 3 普通学院学生修读00400002 计算机程序设计 2 54 36 18 300400003 计算机应用基础(一 2 54 36 18 3 艺术00400004 计算机应用基础(二)2 54 36 18 3 学院和体育学院学生修读公共基础平台课中某一课程,已在其他平台课中开设,不再重复修读。
2.学科基础平台课学科基础平台课是二级学科的基础课,是该二级学科中各专业均应修读的课程,旨在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专业基础平台课专业基础平台课是指为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开设的必修课,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等。
(二)选修课1.专业方向模块根据专业特点、社会需求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各学院要科学合理地构建2个以上专业方向课程模块。
每个课程模块要体现专业各领域的鲜明特点和内容,每一模块的学分要保持一致。
学生必须选修其中的一个模块,并一经选中,就要修完该模块的全部课程。
2.专业任选课专业任选课是为丰富学生专业知识而设置的非主要课程。
某个专业的专业任选课可以作为其他专业的非专业任选课,面向全校开放选修。
3.非专业任选课非专业任选课旨在拓宽学生专业外的知识,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和专长,学生可从其他专业的“专业任选课”中任意选修。
此外,学生还必须从公共艺术教研部开设的艺术类课程中选修2学分以上的课程。
专业任选课和非专业任选课在学生毕业总学分中,要占一定比例。
(三)实践性教学环节各专业在修订培养方案时,要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特别重视实践性环节,根据专业特点和内容科学处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把加强教学、科研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包括专业实习、毕业论文、专项学分等,其内容可根据专业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时数可参考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执行。
根据《河南大学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暂行办法》之规定,学分还必须完成7学分“专项学分”。
见下表:项目名称内容和要求学分读书学生每读完推荐书目中的6本,且每本均有1500字左右的读书笔记 1学年论文或课程设计学生所做的学年论文(或课程设计)经教师评定合格 1 听讲座学生参加6次讲座活动,并做有较为详细的笔记 1社会实践活动每参加2次社会实践活动并有2篇主题报告可记为1学分。
个人被校团委或团省委评为社会活动积极分子者且有主题报告者分别获得1学分、2学分。
集体被团省委评为优秀社会实践队且有主题报告者可每人记1学分1-3发表文章在全国性刊物发表论文每篇2学分。
在省级刊物发表论文每篇1学分。
5篇文学类文章可记1学分1-2普通话达到省级普通话测试合格标准 1竞赛校级获一等奖者 2获二等奖者 1 省级获一等奖者 3获二等奖者 2获三等奖者 1全国获一等奖者 6 获二等奖者 4 获三等奖者 3创新与发明创造凡学生的发明创造获得有关技术部门认定或获得国家专利,根据认定部门的组织及发明创造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给予相应的学分1-7 六、课程编号说明(一)课程编号由8位数字组成,含义规定如下:□□□□□□□□第一至三位为开课单位代码001 马列德育部002 大学外语教学部003 公共体育部004 公共计算机教研部005 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006 公共艺术教学部011 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012 经济学院013 法学院 014 教育科学学院 015 体育学院 016 文学院 017 外语学院 018 新闻与传播学院 019艺术学院(音乐) 020 艺术学院(美术)021 历史文化学院 022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023 物理与光电子学院 024 化学化工学院 025 生命科学学院 026 环境与规划学院027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028 土木建筑学院 029 医学院 030 护理学院 031 药学院 032 东京临床学院033 淮河临床学院 034工商管理学院035 国际教育学院 036 民生学院 037 人民武装学院第四位至第八位为课程序号,由小到大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