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基本要求

合集下载

全国高中化学竞赛报名开始啦

全国高中化学竞赛报名开始啦

全国高中化学竞赛报名开始啦全国高中化学竞赛是我国中学的一项重要赛事,旨在激发对化学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今年,全国高中化学竞赛的报名已经正式开始啦!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报名方式、竞赛内容和参赛要求,希望能为准备参赛的同学们提供一些参考信息。

一、报名方式首先,做好报名工作是参加全国高中化学竞赛的第一步。

报名方式通常由各地组委会确定,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1. 学校报名:学校组织参赛学生进行报名,收集相关资料并提交给组委会。

2. 个人报名:有些地区允许个人报名,参赛学生可以自行填写报名表并提交相关材料。

具体的报名时间和地点请关注各地区的官方通知,及时了解相关信息并按要求准备所需材料。

二、竞赛内容全国高中化学竞赛的内容丰富多样,主要分为理论试题和实验操作两部分。

参赛学生需要具备扎实的化学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技能。

1. 理论试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试题涉及基础知识、化学原理、常见实验和计算题等方面,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回答各类化学问题并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实验操作:参赛学生需要完成一定数量的实验项目,并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现象。

组委会会根据实验操作的流程、准确性和实验报告的规范性等方面对实验操作进行评分。

三、参赛要求为了保证竞赛的公平性和准确性,参赛学生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和要求。

具体要求如下:1. 年级要求:通常全国高中化学竞赛仅限高中学生参加,分为不同年级组别。

参赛选手应按照自身的年级参与相应的竞赛组别。

2. 报名资格:大部分地区要求参赛学生需要获得所在学校的推荐,或者在区县级化学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方可参加全国级竞赛。

3. 注册费用:有些地区需要参赛学生缴纳一定的注册费用,用于竞赛组织工作的运营和服务。

参赛学生务必按照组委会的要求和要求准备相应的参赛材料,确保自己的报名和参赛资格得到确认。

四、竞赛收获参加全国高中化学竞赛,学生们将获得一系列的收获和奖励,包括但不限于:1. 学术提升:通过竞赛的参与和实践,学生们能够深入学习化学知识,加深对化学科学的理解,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

高一化学申请如何申请参加化学竞赛和奖学金评选

高一化学申请如何申请参加化学竞赛和奖学金评选

高一化学申请如何申请参加化学竞赛和奖学金评选申请参加化学竞赛和奖学金评选是很多高一化学爱好者的目标,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提高自己的化学知识水平,展示自己的才华,同时也能够获得一定的奖励和认可。

本文将介绍如何申请参加化学竞赛和奖学金评选。

一、选择合适的竞赛和奖学金评选项目在申请参加化学竞赛和奖学金评选之前,首先要了解不同的竞赛和奖学金评选项目,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

可以通过搜索相关网站或咨询老师、学长学姐等渠道获取相关信息。

在选择时要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例如自己的化学知识水平、时间安排等。

二、准备相关材料在申请参加化学竞赛和奖学金评选时,一般需要提交一系列的材料。

在准备材料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个人简介:包括姓名、性别、学校、年级、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

2.成绩单:包括化学相关课程的成绩单,可以展示自己的学术优势。

3.推荐信:可以向老师或其他相关人士索取推荐信,推荐信应该全面、真实地反映自己的化学知识水平和个人品质。

4.竞赛/项目计划书:包括申请参加竞赛或奖学金评选的具体计划和目标,列出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实验设计等。

5.其他附件:根据不同竞赛和评选项目的要求,可能需要提交其他相关附件,如论文摘要、科研报告等。

三、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和研究申请参加化学竞赛和奖学金评选,不仅需要有扎实的化学知识基础,还需要具备一些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

因此,在高一期间,可以积极参与一些与化学相关的课外活动和研究,例如参加化学实验室的研究项目、参加科学研讨会等。

这些经历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还能够为申请提供更多的材料和证明。

四、注重个人学习和突出特长申请参加化学竞赛和奖学金评选,首先要注重个人学习,确保自己有扎实的化学基础。

此外,还要突出自己的特长,例如在某个特定的化学领域有独到的见解、技能或研究成果。

这样可以吸引评选人员的注意,增加自己获奖的机会。

五、其他注意事项1.提前了解截止日期和申请方式:申请参加化学竞赛和奖学金评选需要注意截止日期,确保自己能够按时提交申请。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基本要求决赛基本要求本基本要求在初赛要求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基本要求决赛基本要求本基本要求在初赛要求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基本要求决赛基本要求:本基本要求在初赛要求基础上增加下列内容,数学工具不涉及微积分。

1.原子结构四个量子数的物理意义及取值。

氢原子和类氢离子的原子轨道能量的计算。

s、p、d原子轨道轮廓图及应用。

2.分子结构分子轨道基本概念。

定域键键级。

分子轨道理论对氧分子、氮分子、一氧化碳分子、一氧化氮分子的结构和性质的理解及应用。

一维箱中粒子模型对共轭体系电子吸收光谱的解释。

超分子的基本概念。

3.晶体结构点阵的基本概念。

晶系。

根据宏观对称元素确定晶系。

晶系与晶胞形状的关系。

14种空间点阵类型。

点阵的带心(体心、面心、底心)结构的判别。

正当晶胞。

布拉格方程。

4.化学热力学基础热力学能(内能)、焓、热容、自由能和熵。

生成焓、生成自由能、标准熵及有关计算。

反应的自由能变化与反应的方向性。

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及其应用。

范特霍夫等温方程及其应用。

标准自由能与标准平衡常数。

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

热化学循环。

相、相律和单组分相图。

克拉贝龙方程及其应用。

5.稀溶液的通性(不要求化学势)。

6.化学动力学基础反应速率基本概念。

速率方程。

反应级数。

用实验数据推求反应级数。

一级反应积分式及有关计算(速率常数、半衰期、碳-14法断代等)。

阿累尼乌斯方程及计算(活化能的概念与计算;速率常数的计算;温度对速率常数影响的计算等)。

反应进程图。

活化能与反应热的关系。

反应机理一般概念及推求速率方程(速控步骤、平衡假设和稳态假设)。

离子反应机理和自由基反应机理基本概念及典型实例。

催化剂及对反应的影响(反应进程图)。

多相反应的反应分子数和转化数。

7.酸碱质子理论缓冲溶液的基本概念。

典型缓冲体系的配制和pH值计算。

利用酸碱平衡常数的计算。

溶度积原理及有关计算。

8.Nernst方程及有关计算原电池电动势的计算。

pH对原电池的电动势、电极电势、氧化还原反应方向的影响。

沉淀剂、络合剂对氧化还原反应方向的影响。

用自由能计算电极电势和平衡常数或反之。

中国化学会第24届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中国化学会第24届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评分通则1.凡要求计算或推导的,必须示出计算或推导过程。

没有计算或推导过程,即使结果正确也不得分。

2.有效数字错误,扣0.5分,但每一大题只扣1次。

3.单位不写或表达错误,扣0.5分,但每一大题只扣1次。

4.只要求1个答案、而给出多个答案,其中有错误的,不得分。

5.方程式(不是反应式!)不配平不得分。

6.用铅笔解答(包括作图)无效。

7.使用涂改液涂改的解答无效。

8.不包括在标准答案的0.5分的题,可由省、市、自治区评分组讨论决定是否给分。

9.答案中红色字为标准答案,而蓝字体(加下划线)为注释语不属于答案。

气体常数R=8.31447 J K-1 mol-1 法拉第常数F=96485 C mol-1 阿佛加德罗常数N A=6.022142×1023 mol-1第1题(15分)1-1 2009年10月合成了第117号元素,从此填满了周期表第七周期所有空格,是元素周期系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117号元素是用249Bk轰击48Ca靶合成的,总共得到6个117号元素的原子,其中1个原子经p次α衰变得到270Db后发生裂变;5个原子则经q次α衰变得到281Rg后发生裂变。

用元素周期表上的117号元素符号,写出得到117号元素的核反应方程式(在元素符号的左上角和左下角分别标出质量数和原子序数)。

每式1分,画箭头也得 1分。

两式合并为 23n +Uns 5+Uns =Bk 6+Ca 629397294117249974820也得满分。

(2分)(3分)1-3 一氯一溴二(氨基乙酸根)合钴(III)酸根离子有多种异构体,其中之一可用如下简式表示。

请依样画出其他所有八面体构型的异构体。

第2题 (5 分) 最近我国有人报道,将0.1 mol L -1的硫化钠溶液装进一只掏空洗净的鸡蛋壳里,将蛋壳开口朝上,部分浸入盛有0.1 mol L -1的氯化铜溶液的烧杯中,在静置一周的过程中,蛋壳外表面逐渐出现金属铜,同时烧杯中的溶液渐渐褪色,并变得混浊。

高一化学申请如何申请参加化学竞赛

高一化学申请如何申请参加化学竞赛

高一化学申请如何申请参加化学竞赛化学竞赛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高一化学学科的学生来说,积极参加化学竞赛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学习成绩,还有利于拓宽学科知识面,培养科学实验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下面将从报名条件、报名流程和参赛准备三个方面,介绍高一化学学生如何申请参加化学竞赛。

一、报名条件1. 学业成绩要求:参加化学竞赛的学生需要有一定的化学基础和理论知识,能够熟练掌握高一化学基础知识。

通常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学科成绩和学习态度,能够承受一定的学习压力。

2. 知识储备:参赛学生需要具有一定的化学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基本素养,了解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和化学实验的安全操作规范。

3. 意愿和动机:申请参赛的学生需要表现出对化学竞赛的浓厚兴趣和学习热情,有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和实验的意愿。

同时,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能够与队友共同完成竞赛任务。

二、报名流程1. 了解竞赛信息:学生在参加化学竞赛前应及时了解相关的竞赛信息,包括竞赛的时间地点、报名截止日期、竞赛内容和要求等。

这可以通过查阅学校官方通知、向班主任或化学老师咨询,或在学校官网等渠道获取。

2. 填写报名表格:学生需要根据竞赛官方要求填写相应的报名表格,并如实填写个人信息和学习经历等。

在填写表格过程中,要注意准确无误地填写自己的联系方式,以便竞赛官方及时与学生联系。

3. 提交报名材料:学生需要将填写好的报名表格、个人简历、成绩单等相关材料按照要求提交给竞赛主办方。

材料可以通过邮件、快递或亲自到指定地点提交,要确保材料完整且按时送达。

三、参赛准备1. 学科知识的复习:学生在参加化学竞赛前要对高一化学学科的基本知识进行复习,重点复习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并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

2. 实验操作技能的提升:化学竞赛中通常会涉及到一定的实验操作,因此学生需要提前通过实验学习和实践来提升自己的实验操作技能,掌握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和实验安全。

高中化学竞赛有多难.docx

高中化学竞赛有多难.docx

高中化学竞赛有多难?最近十年,由于高校自主招牛政策的鼓励,越来越多的同学都想通过自主招牛来进入心仪的大学。

而高校自主招生选拔学生的重要项就是考生的创新能力和特长,而特长和创新能力量化的表现就是竞赛证书,尤其是五大学科竞赛证书。

这五大竞赛也被很多网友称为自主招生竞赛,其中包括高中化学竞赛,高中数学竞赛,高中物理竞赛,高中生物竞赛和信息学竞赛。

高中化学竞赛的难度是公认比较大的,很多同学都觉得高中化学竞赛是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山,那么下面同学们來看一看高屮化学竞赛有多难?一、从参赛人数和选拔人数比例上来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分为两个阶段: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简称初赛,和〃全国高中学牛化学竞赛〃简称决赛。

初赛在每年9月中旬举行,笔试(3小时),全国统一时间在各省市自治区分若干考场同吋进行。

决赛在来年春节前举办冬令营进行,分理论竞赛(4小吋)和实验竞赛(4・5小时)两轮参加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的选手为普通高中学生。

年龄在来年国际竞赛前小于20岁。

决赛选手名额为每个省、市、自治区5名。

参加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获一等奖的学生不超过总人数的1%,可获得大学保送牛资格。

不管参加比赛的人数是多少,最后获奖的人数是不能超过总人数的1%的,1%的比例可谓是非常小了,很多地区考一本大学的比例高达25%,就算是高考大省河南省的一本比例也有5%,而这个竞赛的获奖比例是1%,所以并不必考大学容易。

二、从比赛的准备过程来看高中化学竞赛的比赛过程比较多,耗时较长,考生需要有空闲时间和精力来做这件事,而高考复习就是分分必争的,考生在极珍贵的高考复习时间里腾出时间来参加比赛,这对体力和心理来说都是极大的考验,同学们要承受住着极大的考验才能通过考试。

全国高屮学生化学竞赛要历经的几个阶段:第一阶段、省级预赛:由省级化学会命题,面向高一和高二的在校生,根据竞赛成绩分为省级预赛一二三等奖,各省市划出分数线,使分数线以上的同学在特定的人数范内,这些同学都将有资格报名参加全国高中牛化学竞赛(省级赛区)。

化学竞赛选拔实施方案

化学竞赛选拔实施方案

化学竞赛选拔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化学竞赛是一项重要的选拔活动,旨在选拔出化学方面的优秀人才,为学校的化学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化学竞赛选拔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二、选拔对象。

本次化学竞赛选拔对象为中学高年级学生,主要包括高二和高三学生。

这两个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了较为系统的化学知识,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适合参加化学竞赛选拔活动。

三、选拔内容。

1. 知识测试,包括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测试,考察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实验操作,要求学生进行一定的化学实验操作,考察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操作能力。

3. 解答题,设置一定数量的解答题,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选拔流程。

1. 报名阶段,学校向学生宣传化学竞赛选拔活动,并组织学生进行报名。

2. 初赛阶段,初赛采用笔试形式,包括知识测试和解答题,筛选出一定数量的优秀学生进入复赛。

3. 复赛阶段,复赛包括实验操作环节,对初赛晋级的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考核,筛选出最终的选拔对象。

五、选拔标准。

1. 知识掌握情况,主要考察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

2. 解答能力,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法等方面。

3. 实验操作能力,考察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安全意识。

六、选拔奖励。

对选拔出的优秀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包括奖金、荣誉证书、学术交流机会等,鼓励学生在化学学科上取得更好的成绩和表现。

七、总结。

化学竞赛选拔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学校的化学教学和科研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合理的选拔流程和标准,可以选拔出更多的化学人才,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希望本次化学竞赛选拔活动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选拔出更多优秀的化学人才。

高中生化学竞赛报名通知

高中生化学竞赛报名通知

高中生化学竞赛报名通知
尊敬的各位高中生: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我校决定举办一场高中生化学竞赛。

现将报名通知如下:
一、竞赛时间和地点
时间:XX年XX月XX日(周六)上午9:00-11:00
地点:学校化学实验室(具体位置详见竞赛指南)
二、竞赛内容
本次竞赛涉及高中化学相关知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基础知识:元素周期表、化学键、离子方程式、物质的性质等;
2.实验技能: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实验器材的使用、实验数据的分析等;
3.综合应用:化学反应平衡、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三、报名要求和方式
1.报名对象:全校高一至高三的学生均可参加。

2.报名方式:请各位同学填写附件中的报名表,并将其连同个人基本信息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至指定邮箱(邮箱地址详见附件)。

附件:报名表
四、竞赛奖励
1.获奖证书:根据成绩排名,我们将颁发一、二、三等奖获奖证书。

2.荣誉称号:竞赛中表现优异的同学还将获得“化学能手”、“实验达人”等荣誉称号,并有机会代表学校参加市级竞赛。

请各位同学积极参与,争取在竞赛中展现自己的才能和学识。

通过
竞赛,相信你们将不仅能够拓宽化学知识面,培养科学思维,还能够
培养科学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特此通知。

祝愿各位同学取得优异的竞赛成绩!
XX中学化学教研组
日期:XX年XX月XX日。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实施细则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实施细则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实施细则一、初赛(省级赛区化学竞赛)的实施1. 组织初赛(省级赛区化学竞赛)的组织工作由各省、市、自治区化学会或化学化工学会负责,在省级学科竞赛管理委员会的指导、支持、监督与合作下,成立化学竞赛机构组织实施。

各省、市、自治区学会须在每年竞赛前选定竞赛总负责人并上报中国化学会备案。

2. 报名报名于赛前三个月开始。

报名费应符合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

报名前须向学生公布与竞赛有关的文件。

坚持学生自愿报名的原则,任何学校和部门不得摊派,不得限制。

报名时须向学生说明竞赛的具体要求,并发放准赛证。

准赛证由各省、市、自治区竞赛机构负责人负责统一印制,不得翻印。

准赛证上必须有编号、参赛学生的姓名、所在学校名称及近期照片、赛场地点(学校及教室)和竞赛时间(开始时间及总时间)等要素,并加盖相应印章。

省级以下单位报名结束后应制作报名花名册(含参赛学生姓名、学校、编号、赛场、参赛总人数等要素,并预留竞赛成绩栏),复印上缴各省、市、自治区竞赛总负责人备案。

各省、市、自治区竞赛总负责人汇总全省参赛学生名册(要素同上)后,于赛前1个月将参赛总人数报中国化学会办公室。

3. 试卷制作与分发试卷由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委员会组织命题小组命题,于每年8月20日前定稿交予中国化学会办公室负责人,由办公室负责人监制并装成小袋通过保密渠道分发至各省、市、自治区竞赛管委会指定的收卷人处。

试题未经批准不得复制,一经发现使用未经批准而自行复制的试卷竞赛,竞赛成绩无效。

竞赛试卷由中国化学会根据各省、市、自治区参赛总人数分发到各省、市、自治区竞赛管委会指定的收卷人处后,由总负责人于竞赛前按赛场人数在监督下分封后由各赛场监考负责人专程携往竞赛试场于开赛时当众拆封。

分发与拆封均需签名存档。

试题标准答案于竞赛后二天在因特网公布。

4. 竞赛赛场竞赛赛场必须有各省、市、自治区选派的监考负责人在场, 各省、市、自治区竞赛总负责人须将分赛场和各赛场负责人报告中国化学会办公室。

化学竞赛铜牌强基录取

化学竞赛铜牌强基录取

化学竞赛铜牌强基录取
一、竞赛成绩
在化学竞赛中获得铜牌及以上成绩的考生,具备参加强基计划的资格。

这一条件是强基计划录取的重要依据之一,表明考生在化学学科领域具备一定的学科特长和实践能力。

二、学科基础
在化学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考生,通常具备较强的学科基础和广泛的化学知识储备。

这些考生在强基计划录取过程中,更容易适应高校的高水平学科要求,具备更强的学术潜力和发展前景。

三、综合素质
除了学科基础外,强基计划录取过程中还需要考虑考生的综合素质。

这包括考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沟通能力、实践经验等方面。

在化学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考生,通常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能够更好地适应强基计划的培养模式和学术要求。

四、高考成绩
强基计划录取过程中,高考成绩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

考生的高考成绩通常要求达到一本线或自主招生控制线,这是进入强基计划的基本条件之一。

对于化学竞赛成绩优异的考生,高考成绩的要求可以适当放宽,但仍然需要达到一定的标准。

五、其他条件
除了以上条件外,强基计划录取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考生的年龄、性别、身体条件等。

这些因素可能会对考生的录取产生
一定的影响,具体情况需要根据高校的具体要求而定。

综上所述,化学竞赛铜牌强基录取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包括竞赛成绩、学科基础、综合素质、高考成绩以及其他条件。

对于化学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考生,高校强基计划会给予一定的优先录取机会,并根据考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和选拔。

高中化学竞赛全套课件(无机化学)

高中化学竞赛全套课件(无机化学)
8.配合物 路易斯酸碱。配位键。重要而常见的配合物的 中心离子(原子)和重要而常见的配体(水、羟离子、卤离子、拟 卤离子、氨、酸根离子、不饱和烃等)。螯合物及螯合效应。重要 而常见的配合反应。配合反应与酸碱反应、沉淀反应、氧化还原反 应的关系(定性说明)。配合物几何构型和异构现象的基本概念和 基本事实。配合物的杂化轨道理论。用杂化轨道理论说明配合物的 磁性和稳定性。用八面体配合物的晶体场理论说明Ti(H2O)63+的颜 色。软硬酸碱的基本概念和重要的软酸软碱和硬酸硬碱。
化学——实用的、创造性的中心科学。
无机化学——一个古老的学科。近60多年来飞跃 发展,与其他学科交叉产生许多边缘学科。
无机化学的前沿领域: 配位化学、金属有机化学、 无机材料化学、生物无机化学、超分子化学等。
无机化学课程——高等学校化学化工类专业以及 近化学类专业的第一门重要化学基础课。
无机化学内容: 1. 化学反应基本原理(第1~7章); 2. 物质结构基础理论(第8~11章); 3. 元素化学基本知识(第12~18章)。
9.分子间作用力 范德华力、氢键以及其他分子间作用力的能 量及与物质性质的关系。
10.晶体结构 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和金属晶体。晶 胞(定义、晶胞参数和原子坐标)及以晶胞为基础的计算。点阵 (晶格)能。配位数。晶体的堆积与填隙模型。常见的晶体结构类 型:NaCl、CsCl、闪锌矿(ZnS)、萤石(CaF2)、金刚石、石墨、 硒、冰、干冰、金红石、二氧化硅、钙钛矿、钾、镁、铜等。
3.溶液 溶液浓度。溶解度。浓度和溶解度的单位与换算。溶 液配制(仪器的选择)。重结晶方法以及溶质/溶剂相对量的估算。 过滤与洗涤(洗涤液选择、洗涤方式选择)。重结晶和洗涤溶剂(包 括混合溶剂)的选择。胶体。分散相和连续相。胶体的形成和破坏。 胶体的分类。胶粒的基本结构。

(最新版)全国高中化学竞赛考纲

(最新版)全国高中化学竞赛考纲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基本要求1.本基本要求旨在明确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及决赛试题的知识水平,作为试题命题的依据。

本基本要求不包括国家代表队选手选拔赛的要求。

2.现行中学化学教学大纲、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及高考说明规定的内容均属初赛要求。

高中数学、物理、生物、地理与环境科学等学科的基本内容(包括与化学相关的我国基本国情、宇宙、地球的基本知识等)也是化学竞赛的内容。

初赛基本要求对某些化学原理的定量关系、物质结构、立体化学和有机化学作适当补充,一般说来,补充的内容是中学化学内容的自然生长点。

3.决赛基本要求是在初赛基本要求的基础上作适当补充和提高。

4.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课外活动。

针对竞赛的课外活动的总时数是制定竞赛基本要求的重要制约因素。

本基本要求估计初赛基本要求需40单元(每单元3小时)的课外活动(注:40单元是按高一、高二两年约40周,每周一单元计算的);决赛基本要求需追加30单元课外活动(其中实验至少10单元)(注:30单元是按10、11和12月共三个月约14周,每周2~3个单元计算的)。

5.最近三年同一级别竞赛试题涉及符合本基本要求的知识自动成为下届竞赛的要求。

6.本基本要求若有必要做出调整,在竞赛前4个月发出通知。

新基本要求启用后,原基本要求自动失效。

初赛基本要求:1.有效数字在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中正确使用有效数字。

定量仪器(天平、量筒、移液管、滴定管、容量瓶等等)测量数据的有效数字。

数字运算的约化规则和运算结果的有效数字。

实验方法对有效数字的制约。

2.气体理想气体标准状况(态)。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气体常量R。

体系标准压力。

分压定律。

气体相对分子质量测定原理。

气体溶解度(亨利定律)。

3.溶液溶液浓度。

溶解度。

浓度与溶解度的单位与换算。

溶液配制(仪器的选择)。

重结晶的方法及溶质/溶剂相对量的估算。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基本要求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基本要求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基本要求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对提高广大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帮助青少年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对促进化学教学的改革,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基本要求,一起来看看吧。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基本说明1. 本基本要求旨在明确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及决赛试题的知识水平,作为试题命题的依据。

本基本要求不包括国家代表队选手选拔赛的要求。

2. 现行中学化学教学大纲、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及高考说明规定的内容均属初赛要求。

高中数学、物理、生物、地理与环境科学等学科的基本内容(包括与化学相关的我国基本国情、宇宙、地球的基本知识等)也是化学竞赛的内容。

初赛基本要求对某些化学原理的定量关系、物质结构、立体化学和有机化学作适当补充,一般说来,补充的内容是中学化学内容的自然生长点。

3. 决赛基本要求是在初赛基本要求的基础上作适当补充和提高。

4.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课外活动。

针对竞赛的课外活动的总时数是制定竞赛基本要求的重要制约因素。

本基本要求估计初赛基本要求需40单元(每单元3小时)的课外活动(注:40单元是按高一、高二两年约40周,每周一单元计算的);决赛基本要求需追加30单元课外活动(其中实验至少10单元)(注:30单元是按10、11和12月共三个月约14周,每周2~3个单元计算的)。

5. 最近三年同一级别竞赛试题涉及符合本基本要求的知识自动成为下届竞赛的要求。

6. 本基本要求若有必要做出调整,在竞赛前4个月发出通知。

新基本要求启用后,原基本要求自动失效。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基本要求1. 有效数字在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中正确使用有效数字。

定量仪器(天平、量筒、移液管、滴定管、容量瓶等等)测量数据的有效数字。

数字运算的约化规则和运算结果的有效数字。

实验方法对有效数字的制约。

2. 气体理想气体标准状况(态)。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基本要求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基本要求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基本要求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是为了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选拔和培养具有科学素养、创新意识和实验技能的优秀学生而举办的,具有一定知识性和综合性的全国性竞赛活动。

1.知识体系要求:参赛学生应具备扎实的化学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包括元素周期表、化学键、化学方程式、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基础概念和理论知识。

同时,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和物理化学的知识,包括有机物的基本结构、官能团及其反应,无机物的性质和反应,化学平衡和化学动力学等内容。

2.实验能力要求:参赛学生应有一定的实验能力,包括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等。

他们需要能够独立设计实验方案,正确选择实验仪器和试剂,掌握实验操作的技巧和规范,能够准确收集和处理实验数据,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分析和归纳。

3.创新思维要求:参赛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思维,在解决问题和实验设计过程中能够提出新颖的观点和思路。

他们需要能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能够充分利用已有知识和方法,提出新的理论和应用。

4.团队合作要求:参赛学生应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他们需要能够积极主动地与其他队员合作,分工合作,相互帮助,共同完成竞赛任务。

在团队中,他们要善于倾听和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够合理协调、统一意见,保持团队的凝聚力和合作效率。

5.提高教育质量要求: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要求各参赛学校和学生在竞赛过程中注重科学教育质量的提高。

学校要提供良好的化学教学资源和实验条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意识。

学生要主动学习化学知识,关注化学前沿,积极参与化学科研项目和实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化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总之,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基本要求包括对学生知识体系、实验能力、创新思维、团队合作和教育质量的要求。

只有学生在这些方面均能取得较好的表现,才能在竞赛中有更好的成绩和表现。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奥林匹克)竞赛考纲精编版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奥林匹克)竞赛考纲精编版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基本要求说明:1.本基本要求旨在明确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及决赛试题的知识水平,作为试题命题的依据。

本基本要求不包括国家代表队选手选拔赛的要求。

2.现行中学化学教学大纲、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及高考说明规定的内容均属初赛要求。

高中数学、物理、生物、地理与环境科学等学科的基本内容(包括与化学相关的我国基本国情、宇宙、地球的基本知识等)也是本化学竞赛的内容。

初赛基本要求对某些化学原理的定量关系、物质结构、立体化学和有机化学作适当补充,一般说来,补充的内容是中学化学内容的自然生长点。

3.决赛基本要求在初赛基本要求的基础上作适当补充和提高。

4.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课外活动。

针对竞赛的课外活动的总时数是制定竞赛基本要求的重要制约因素。

本基本要求估计初赛基本要求需40单元(每单元3小时)的课外活动(注:40单元是按高一、高二两年约40周,每周一单元计算的);决赛基本要求需追加30单元课外活动(其中实验至少10单元)(注:30单元是按10、11和12月共三个月约14周,每周2~3个单元计算的)。

5.最近三年同一级别竞赛试题所涉及的符合本基本要求的知识自动成为下届竞赛的要求。

6.本基本要求若有必要做出调整,在竞赛前4个月发出通知。

新基本要求启用后,原基本要求自动失效。

初赛基本要求1.有效数字在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中正确使用有效数字。

定量仪器(天平、量筒、移液管、滴定管、容量瓶等等)测量数据的有效数字。

数字运算的约化规则和运算结果的有效数字。

实验方法对有效数字的制约。

2.气体理想气体标准状况(态)。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气体常量R。

体系标准压力。

分压定律。

气体相对分子质量测定原理。

气体溶解度(亨利定律)。

3.溶液溶液浓度。

溶解度。

浓度和溶解度的单位与换算。

溶液配制(仪器的选择)。

重结晶方法以及溶质/溶剂相对量的估算。

过滤与洗涤(洗涤液选择、洗涤方式选择)。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章程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章程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章程(2006年4月20日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工作会议通过)第一条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的目的是:(1)普及化学根底学问,鼓励中学生接触化学开展的前沿,理解化学对科学技术、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以及社会开展的意义,学习化学家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以培育他们学习化学的爱好爱好、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初步的创新实力;(2)探究早期发觉和培育优秀学生的思路、途径和方法;(3)促进化学教化教学新思想与新方法的沟通,推动大、中学化学教化教学改革, 进步我国化学教化教学程度;(4)选拔参与一年一度的国际化学竞赛选手。

全部有关竞赛的活动与宣扬均应符合本竞赛目的。

第二条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属于课外活动,是对课内教学的补充和开展,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讨论性学习的方式之一。

竞赛必需坚持学生有爱好、有余力和自愿参与的原则。

反对不顾学生是否有爱好、学校是否有条件而盲目开展竞赛活动的做法。

反对任何设置障碍,阻挡学生参与竞赛的行为。

第三条竞赛阶段、时间与选手第一款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分为下述两个阶段: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简称初赛;“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简称决赛。

初赛于每年9月实行,笔试(3小时),全国统一时间在各省、市、自治区分若干赛场同时进展。

决赛于来年春节前的冬令营期间进展,分为理论竞赛(4小时)和试验竞赛(4~5小时)两轮。

第二款参与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的选手为一般高中学生。

初赛应以高三学生为主,不鼓励高一、高二学生参与。

已高中毕业的学生不在其列,非一般高中学生不得参赛。

参赛学生应品德良好、身心安康、学有余力、对化学及相关学科有特别爱好,中学各科学习成果优良。

坚决反对偏科。

符合参赛资格的学生自由报名参与初赛,人数、学校、地区、性别、民族不受限制。

参赛资格的认定由学生所在学校负责。

第三款参赛选手的培育以当地中学老师指导下的课外活动为主,严格遵守教化部有关文件的规定,不要搞层层培训,不得冲击其他学科的学习。

ccc化学竞赛考试内容介绍及考纲要求

ccc化学竞赛考试内容介绍及考纲要求

ccc化学竞赛考试内容介绍及考纲要求CCC化学竞赛是针对高中学生进行的一项全国性选拔赛事,主要目的是通过考试来评估学生的化学知识、理解能力以及实验技能等方面的水平。

下面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CCC化学竞赛的考试内容及考纲要求。

一、考试内容CCC化学竞赛通常分为两个部分:理论考试和实验考试。

理论考试是通过选择、填空、判断等形式,考查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具体内容包括化学基础知识、化学实验、化学反应平衡、化学计量等多个方面。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考试部分的题目内容涉及面广,题目难度程度普遍较高,需要同学们在考试前充分准备。

实验考试则主要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考试中会有一定的实验项目,需要学生按照要求进行操作,同时也需要根据实验结果进行相关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实验考试部分的内容相对较为简单,但需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实验。

同时,也需要将实验结果和理论知识相结合,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判断。

二、考纲要求CCC化学竞赛的考纲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化学基础知识:需要学生掌握化学元素周期表、化学键的种类、化学基本概念等方面的知识。

2. 化学实验:需要学生明确化学实验的基本流程,能够正确使用化学实验所需要的仪器和试剂。

3. 化学反应平衡:需要学生理解物质的变化和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掌握化学反应平衡的相关知识。

4. 化学计量:需要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化学计量的操作,掌握计算热量、浓度、物质的化学方程式等方面的知识。

5. 题海练习:需要学生认真阅读相关的化学学习资料,进行大量的题目练习,以提高自己的化学考试水平。

总体来说,CCC化学竞赛考试的难度较高,需要同学们在正式考试前进行充分的复习和回顾。

同时,也需要认真了解考试大纲,重点掌握考试所需要的内容和难点,以取得更好的成绩。

高中化学竞赛报名通知公告

高中化学竞赛报名通知公告

高中化学竞赛报名通知公告尊敬的全体学生:为了提高同学们对化学学科的兴趣与热爱,促进学科交流与学习,我校将举办一次高中化学竞赛。

现将有关竞赛报名事宜通知如下:一、竞赛时间和地点本次化学竞赛将于XXXX年X月X日在我校XX教室举行,请各位参赛选手准时到达。

二、参赛对象本次竞赛面向全体高一、高二和高三学生,欢迎对化学学科充满热情、愿意参与学科竞赛的同学积极报名参加。

三、报名方式请有意参加竞赛的同学在规定日期内向所在班级班主任报名,班主任将统一汇总报名信息并上报至学校竞赛组委会。

四、竞赛内容本次竞赛将侧重考察同学们对化学原理和实验操作的掌握能力。

竞赛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和实验题。

具体题目将根据各年级的学科要求进行设计,既有基础知识的考察,也有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要求。

五、竞赛奖励根据参赛选手的表现,设立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和参与奖,并颁发荣誉证书,以此鼓励同学们积极投身于化学学科的学习中,提高学科水平。

六、竞赛要求1. 参赛选手需要自备2B铅笔、橡皮擦、直尺、速写本等考试用品,禁止携带与竞赛无关的物品。

2. 参赛选手需准时到达考场,迟到者一律不得参加竞赛。

3. 参赛选手需自觉遵守竞赛纪律,不得相互交谈、抄袭以及使用任何非法的复印、传输等行为。

七、组织机构本次竞赛由学校化学教研组承办,全体教师将组成竞赛评委团,确保竞赛的公正、公开和公平。

八、其他事项如对竞赛报名流程有疑问,请与所在班级班主任联系。

祝各位同学能够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参与竞赛,争取优异的成绩。

特此通知。

高中化学竞赛组委会敬上。

氧化还原滴定法

氧化还原滴定法
加入一定量且过量的Na2 C2O4,于磨细的矿样中,加H2SO4 并加热,当样品中无棕黑色颗粒存在时,表示试样分解完全。 用高锰酸钾趁热返滴定剩余的草酸。
2020/7/1
26
思考题: 1.为什么MnO2不能用KMnO4标准溶液直接滴定? 答:因MnO2是一种较强的氧化剂,所以不能用KMnO4标准溶 液直接滴定。 2.用高锰酸钾法测定软锰矿中的MnO2的含量时,应注意控制 哪些实验条件?如控制不好,将会引起什么后果? 答:应以H2SO4控制溶液酸度,酸度不能过低,否则KMnO4生 成MnO(OH)2沉淀,酸度过高,引起H2C2O4分解。溶液的温度应 控制在70~80℃,若超过90℃易引起H2C2O4分解,过低反应慢。
2020/7/1
20
标准溶液标定时的注意点(三度一点) :
速率:滴定时,应如何控制滴定速率? 先慢后快,临近终点再慢。室温下反应速率极慢,滴入速 度快, KMnO4来不及和C2O42-反应,就在热的酸性溶液中 分解: 4MnO4- + 12H+ = 4Mn2+ + 5O2↑+6H2O 利用反应本身产生的Mn2+起自身催化作用加快反应进行
温度:滴定时,常将溶液加热到70~80℃,为什么?
反应温度过高会使H2C2O4部分分解,低于60℃反应速率太慢
2020/7/1
21
酸度:保持的酸度(0.5~1.0 mol ·l-1 H2SO4),为什么?
酸度过低, MnO4- 会被部分还原成MnO2,酸度过高,会促 进H2C2O4分解 为避免KMnO4氧化 Cl-的反应发生,不使用 HCl 提供酸性 介质
5
Fe3+ + e = Fe2+
E =1.33 V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基本要求1. 本基本要求旨在明确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及决赛试题的知识水平,作为试题命题的依据。

本基本要求不包括国家代表队选手选拔赛的要求。

2. 现行中学化学教学大纲、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及高考说明规定的内容均属初赛要求。

高中数学、物理、生物、地理与环境科学等学科的基本内容包括与化学相关的我国基本国情、宇宙、地球的基本知识等也是化学竞赛的内容。

初赛基本要求对某些化学原理的定量关系、物质结构、立体化学和有机化学作适当补充,一般说来,补充的内容是中学化学内容的自然生长点。

3. 决赛基本要求是在初赛基本要求的基础上作适当补充和提高。

4.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课外活动。

针对竞赛的课外活动的总时数是制定竞赛基本要求的重要制约因素。

本基本要求估计初赛基本要求需40单元每单元3小时的课外活动注:40单元是按高一、高二两年约40周,每周一单元计算的;决赛基本要求需追加30单元课外活动其中实验至少10单元注:30单元是按10、11和12月共三个月约14周,每周2~3个单元计算的。

5. 最近三年同一级别竞赛试题涉及符合本基本要求的知识自动成为下届竞赛的要求。

6. 本基本要求若有必要做出调整,在竞赛前4个月发出通知。

新基本要求启用后,原基本要求自动失效。

1. 有效数字在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中正确使用有效数字。

定量仪器天平、量筒、移液管、滴定管、容量瓶等等测量数据的有效数字。

数字运算的约化规则和运算结果的有效数字。

实验方法对有效数字的制约。

2. 气体理想气体标准状况态。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气体常量R。

体系标准压力。

分压定律。

气体相对分子质量测定原理。

气体溶解度亨利定律。

3. 溶液溶液浓度。

溶解度。

浓度与溶解度的单位与换算。

溶液配制仪器的选择。

重结晶的方法及溶质/溶剂相对量的估算。

过滤与洗涤洗涤液选择、洗涤方式选择。

重结晶和洗涤溶剂包括混合溶剂的选择。

胶体。

分散相和连续相。

胶体的形成和破坏。

胶体的分类。

胶体的基本结构。

4. 容量分析被测物、基准物质、标准溶液、指示剂、滴定反应等基本概念。

酸碱滴定曲线酸碱强度、浓度、溶剂极性对滴定突跃影响的定性关系。

酸碱滴定指示剂的选择。

以高锰酸钾、重铬酸钾、硫代硫酸钠、EDTA为标准溶液的基本滴定反应。

分析结果的计算。

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5. 原子结构核外电子运动状态: 用s、p、d等来表示基态构型包括中性原子、正离子和负离子核外电子排布。

电离能、电子亲合能、电负性。

6.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系周期。

1—18族。

主族与副族。

过渡元素。

主、副族同族元素从上到下性质变化一般规律;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性质变化一般规律。

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

s、p、d、ds区元素的基本化学性质和原子的电子构型。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核外电子结构电子层数、价电子层与价电子数的关系。

最高氧化态与族序数的关系。

对角线规则。

金属与非金属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半金属类金属。

主、副族的重要而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及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常见氧化态及主要形态。

铂系元素的概念。

7. 分子结构路易斯结构式。

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杂化轨道理论对简单分子包括离子几何构型的解释。

共价键。

键长、键角、键能。

σ 键和π 键。

离域π 键。

共轭离域体系的一般性质。

等电子体的一般概念。

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

相似相溶规律。

对称性基础限旋转和旋转轴、反映和镜面、反演和对称中心。

8. 配合物路易斯酸碱。

配位键。

重要而常见的配合物的中心离子原子和重要而常见的配体水、羟离子、卤离子、拟卤离子、氨分子、酸根离子、不饱和烃等。

螯合物及螯合效应。

重要而常见的配合反应。

配合反应与酸碱反应、沉淀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定性说明。

配合物几何构型和异构现象基本概念和基本事实。

配合物的杂化轨道理论。

用杂化轨道理论说明配合物的磁性和稳定性。

用八面体配合物的晶体场理论说明TiH2O63+的颜色。

软硬酸碱的基本概念和重要的软酸软碱和硬酸硬碱。

9. 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氢键以及其他分子间作用力的能量及与物质性质的关系。

10. 晶体结构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和金属晶体。

晶胞定义、晶胞参数和原子坐标及以晶胞为基础的计算。

点阵晶格能。

配位数。

晶体的堆积与填隙模型。

常见的晶体结构类型:NaCl、CsCl、闪锌矿ZnS、萤石CaF2、金刚石、石墨、硒、冰、干冰、金红石、二氧化硅、钙钛矿、钾、镁、铜等。

11. 化学平衡平衡常数与转化率。

弱酸、弱碱的电离常数。

溶度积。

利用平衡常数的计算。

熵混乱度的初步概念及与自发反应方向的关系。

12. 离子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13. 电化学氧化态。

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和反应的书写与配平。

原电池。

电极符号、电极反应、原电池符号、原电池反应。

标准电极电势。

用标准电极电势判断反应的方向及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强弱。

电解池的电极符号与电极反应。

电解与电镀。

电化学腐蚀。

常见化学电源。

pH、络合剂、沉淀剂对氧化还原反应影响的说明。

14. 元素化学卤素、氧、硫、氮、磷、碳、硅、锡、铅、硼、铝。

碱金属、碱土金属、稀有气体。

钛、钒、铬、锰、铁、钴、镍、铜、银、金、锌、汞、钼、钨。

过渡元素氧化态。

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酸碱性和两性。

常见难溶物。

氢化物的基本分类和主要性质。

常见无机酸碱的基本性质。

水溶液中的常见离子的颜色、化学性质、定性检出不包括特殊试剂和一般分离方法。

制备单质的一般方法。

15. 有机化学有机化合物基本类型——烷、烯、炔、环烃、芳香烃、卤代烃、醇、酚、醚、醛、酮、酸、酯、胺、酰胺、硝基化合物以及磺酸的命名、基本性质及相互转化。

异构现象。

加成反应。

马可尼科夫规则。

取代反应。

芳环取代反应及定位规则。

芳香烃侧链的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

碳链增长与缩短的基本反应。

分子的手性及不对称碳原子的R、S构型判断。

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概念、通式和典型物质、基本性质、结构特征及结构表达式。

16. 天然高分子与合成高分子化学的初步知识单体、主要合成反应、主要类别、基本性质、主要应用。

本基本要求在初赛要求基础上增加下列内容,数学工具不涉及微积分。

1. 原子结构四个量子数的物理意义及取值。

氢原子和类氢离子的原子轨道能量的计算。

s、p、d原子轨道轮廓图及应用。

2. 分子结构分子轨道基本概念。

定域键键级。

分子轨道理论对氧分子、氮分子、一氧化碳分子、一氧化氮分子的结构和性质的理解及应用。

一维箱中粒子模型对共轭体系电子吸收光谱的解释。

超分子的基本概念。

3. 晶体结构点阵的基本概念。

晶系。

根据宏观对称元素确定晶系。

晶系与晶胞形状的关系。

十四种空间点阵类型。

点阵的带心体心、面心、底心结构的判别。

正当晶胞。

布拉格方程。

4. 化学热力学基础热力学能内能、焓、热容、自由能和熵。

生成焓、生成自由能、标准熵及有关计算。

反应的自由能变化与反应的方向性。

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及其应用。

范特霍夫等温方程及其应用。

标准自由能与标准平衡常数。

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

热化学循环。

相、相律和单组分相图。

克拉贝龙方程及其应用。

5. 稀溶液的通性不要求化学势。

6. 化学动力学基础反应速率基本概念。

速率方程。

反应级数。

用实验数据推求反应级数。

一级反应积分式及有关计算速率常数、半衰期、碳-14法断代等。

阿累尼乌斯方程及计算活化能的概念与计算;速率常数的计算;温度对速率常数影响的计算等。

反应进程图。

活化能与反应热的关系。

反应机理一般概念及推求速率方程速控步骤、平衡假设和稳态假设。

离子反应机理和自由基反应机理基本概念及典型实例。

催化剂及对反应的影响反应进程图。

多相反应的反应分子数和转化数。

7. 酸碱质子理论缓冲溶液的基本概念。

典型缓冲体系的配制和pH值计算。

利用酸碱平衡常数的计算。

溶度积原理及有关计算。

8. Nernst方程及有关计算原电池电动势的计算。

pH对原电池的电动势、电极电势、氧化还原反应方向的影响。

沉淀剂、络合剂对氧化还原反应方向的影响。

用自由能计算电极电势和平衡常数或反之。

9. 配合物的晶体场理论化学光谱序列。

配合物的磁性。

分裂能、电子成对能、稳定化能。

利用配合物平衡常数的计算。

络合滴定。

软硬酸碱。

配位场理论对八面体配合物的解释。

10. 元素化学描述性知识达到国际竞赛大纲二级水平。

11. 自然界氮、氧、碳的循环。

环境污染及治理、生态平衡、绿色化学的一般概念。

12. 有机化学描述性知识达到国际竞赛大纲二级水平不要求不对称合成,不要求外消旋体拆分。

13. 氨基酸、多肽与蛋白质的基本概念。

DNA与RNA。

14. 糖的基本概念。

葡萄糖、果糖、甘露糖、半乳糖。

糖苷。

纤维素与淀粉。

15. 有机立体化学基本概念。

构型与构象。

顺反异构trans-、cis-和Z-、E-构型。

对映异构与非对映异构。

endo-和exo-。

D,L构型。

16. 利用有机物的基本反应对简单化合物的鉴定和结构推断。

17. 制备与合成的基本操作用电子天平称量。

配制溶液、加热、冷却、沉淀、结晶、重结晶、过滤含抽滤、洗涤、浓缩蒸发、常压蒸馏与回流、倾析、分液、搅拌、干燥。

通过中间过程检测如pH、温度、颜色等对实验条件进行控制。

产率和转化率的计算。

实验室安全与事故紧急处置的知识与操作。

废弃物处置。

仪器洗涤和干燥。

实验工作台面的安排和整理。

原始数据的记录与处理。

18. 常见容量分析的基本操作、基本反应及分析结果的计算。

容量分析的误差分析。

19.分光光度法。

比色分析。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