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20以内进位加法的应用》教学设计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3. 练习: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率。
4. 应用:让学生将进位加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分析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20以内进位加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20以内进位加法的重点,强调进位加法的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进位加法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首先,在知识讲解环节,我通过实例和直观的演示,帮助学生理解进位加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通过对比和归纳的方法,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进位加法。但同时也发现,部分学生对于进位加法的理解和计算还存在一些困难,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和练习。
其次,在互动探究环节,我设计了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能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疑问,通过与同伴的交流和讨论,进一步加深了对进位加法的理解和掌握。但在角色扮演活动中,部分学生表现得不够积极,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再次,在技能训练环节,我设计了实践操作和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进位加法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学生在实验中能够积极参与,通过动手操作和实际应用,进一步巩固了对进位加法的理解和掌握。但同时也发现,部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错误,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和纠正。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案一. 教材分析《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的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加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学会将两个数相加,并能够进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运算。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数能力,对加法运算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对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需要被激发和保持。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进位加法的运算过程。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定情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进位加法;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包括教材中的例题和练习题。
2.教学卡片:用于游戏教学,巩固知识。
3.学习用品:如笔、纸等,供学生练习使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加法游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例如,教师出示两个数字,让学生快速说出它们的和。
这样的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巩固他们对加法的认识。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例如,出示一个加法算式:3 + 5 = ? 让学生尝试解答。
在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讲解,说明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
3.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让学生完成PPT上的练习题,或者发放教学卡片,让学生进行小组内的竞赛。
在学生解答过程中,教师进行巡回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进位加法的运算过程。
一年级数学上册《20以内进位加法》教学设计(优秀3篇)

一年级数学上册《20以内进位加法》教学设计(优秀3篇)《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设计篇一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6—10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9加几,因此,我紧密地围绕新课标阐述的建议,结合三维目标确立了本课的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有趣的具体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活动中领会9加几的计算方法。
能力目标:会用凑十法进行计算情感目标:在活动中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快乐,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根据以上目标,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会用凑十法计算。
教学难点:凑十法的理解及运用。
二、教学方式,学习方式。
根据教材的特点,我采用以学生活动为主导取向的活动建构式的教学方式,学生通过一系列既联系生活实际又具有实践性的活动建构新知,让数学学习真正成为师生互动交流的一个过程展示。
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喜好新鲜事物,有很强的求知欲。
在他们的生活中已有过无意识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认识,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索的思维空间。
同时,我还注意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给学生自评、互评的机会,把评价的权力留给学生。
三、教学流程根据学生的自主认知规律和年龄特征,我利用学生熟悉的实物贯穿整个课堂。
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从游戏导入。
游戏较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节课我从游戏引入,9人男女生混合组与4人男女生混合组,算一算两组的总人数。
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算出的(三种计算方法)。
再通过两次的游戏(9+6,9+8)演示如何进行凑十的。
第二环节:数物结合,通过摆一摆,算一算,进一步体会凑十法的算法。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好动,因此把数的计算转化为:让学生对实物进行摆一摆得出结果,再摆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凑十法的步骤。
第一要求学生先按算式摆好,第二移动实物进行凑十,最后得出结果。
在摆移的过程中,让学生互相之间互评。
第三环节:数形结合,通过圈一圈,算一算,感悟算法。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够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进位的概念,掌握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
三、教学准备•教具准备:数学练习册、黑板、彩色粘纸、计数棒等。
•资源准备:相关教学视频、练习题等。
四、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利用彩色粘纸制作进位加法的示意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学习新知•讲解进位的概念,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进位的意义。
•展示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让学生逐步掌握。
3. 练习环节•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4. 拓展应用•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练习题,让他们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5. 总结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自我评价学习的效果,提出不足之处并改进。
五、教学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外时间多进行练习,提高对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掌握程度。
•带领学生探讨进位加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反思•思考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以便下次教学时改进教学方法。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调整教学策略。
七、课后作业•布置一定数量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掌握程度。
以上是本节课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希朿学生能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提高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教案:20以内的进位加法(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进位加法的运算过程。
3.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实用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进位加法的运算过程,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2. 学生用计算器、练习本等学习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10以内的加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 新课导入:讲解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演示。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计算练习,相互交流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
4. 巩固练习:布置一些20以内进位加法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对答案进行核对。
5. 拓展延伸: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计算物品数量等。
6. 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解答。
六、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 结合生活实际,运用20以内进位加法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七、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并解答学生的问题。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适当调整教学节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3. 加强对学生的鼓励和表扬,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熟练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
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操作环节。
人教版数学一上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上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案一. 教材分析《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人教版数学一上第八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加法的基本运算方法,以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运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能够正确地进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运算。
二. 学情分析在开始本节课的学习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对加法运算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进位加法,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理解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通过实际的操作,让学生能够掌握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
2.能够正确地进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运算。
3.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能够正确地进行进位加法运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理解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掌握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
2.练习题。
3.学生活动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的问题,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小明的妈妈买了3个苹果,又买了5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运算,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进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运算,引导学生发现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进位加法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的内容。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超过20呢?如何进行进位加法运算?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思考。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明确所学的内容。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进位加法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
人教版数学一上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一上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人教版数学一上第八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到10以内数的加法运算。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10以内数的认识和简单的加法运算。
但他们对进位加法的理解和运用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来进一步巩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进位加法的概念,掌握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为什么要有进位,以及如何进行进位。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通过图片、实物和游戏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学生准备:预习相关知识,准备参加课堂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些实际情境的图片,如苹果树、小鱼等,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数学问题。
例如:“苹果树上有5个苹果,老师又摘来了3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介绍进位加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例如,通过计数器或实物,展示5+3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要有进位,以及如何进行进位。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交流,共同完成一些进位加法的练习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并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表扬。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有关进位加法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设置一个“算术奥运会”的游戏,让学生通过完成不同的算术题目,获得相应的奖牌。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20以内进位加法的应用》教学设计

4 20以内进位加法的应用第一课时教学内容20以内进位加法的应用教材第97页内容及练习二十三的第1~3题。
教学目标1.会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训练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1.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 对同一个问题寻求不同的解决方法。
教具学具主题图的课件,视频投影,算式卡片。
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口算。
8+2= 9+4= 9+5= 7+3=9+6= 8+7= 6+4= 10+8=2.看卡片口算。
8+3= 7+6= 6+5= 8+6= 8+8=7+5= 8+4= 7+7= 6+6= 7+4=3.口算小试卷,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9+2= 5+6= 9+3= 8+7= 6+7=2+9= 6+5= 3+9= 7+8= 7+6=4.看图列式计算。
二探究新知出示例5。
(电脑出示)1.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小组讨论)2.汇报,交流。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后排有8人,前排有7人,一共15人。
7+8=15(人)(2)男生有9人,女生有6人,一共15人。
9+6=15(人)三课堂作业新设计1. 教材第97页的“做一做”。
(视频投影出示)2.练习二十三的第1题。
3.练习二十三的第3题。
四思维训练1.听老师读题,学生试做。
在学校甬路两旁种树,左边种8棵,右边种的和左边同样多,一共种了多少棵树?2.填空。
(1)8+( )=7+( )(2)9+( )=8+( )(3)6+( )=8+( )(4)10+( )=8+( )=9+( )参考答案课堂作业新设计1.7+7=14或8+6=142. 8+6=14或9+5=143. 7+7=14或8+6=14思维训练1. 8+8=16(棵)2.(1)8+(7)=7+(8),8+(5)=7+(6)等; (2)9+(8)=8+(9),9+(4)=8+(5)等;(3)6+(8)=8+(6),6+(4)=8+(2)等; (4)10+(8)=8+(10)=9+(9)等。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

一、进位加法的基本概念
- 当两个数相加的结果大于等于10时,需要进位
- 进位加法的目的是确保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二、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 将十位上的数加1
- 个位上的数减去10
三、进位加法的应用
- 购物找零
- 计数
- 财务管理
- 工程计算
四、进位加法的练习题
- 练习题1:7 + 6
- 练习题2:12 + 5
例题1:
计算 7 + 6
解答:
我们将6加到7上,因为6小于10,所以不需要进位。7加6等于13,所以答案是13。
例题2:
计算 12 + 5
解答:
我们将5加到12上,因为5小于10,所以不需要进位。2加5等于7,1加0等于1,所以答案是17。
例题3:
计算 9 + 8
解答:
我们将8加到9上,因为8小于10,所以不需要进位。9加8等于17,所以答案是17。
4. 我还可以通过增加一些游戏和互动性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5. 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时,我应该更加全面和客观,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还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和合作能力。
典型例题讲解
本节课我们将通过几个典型的例题来进一步理解和巩固20以内的进位加法。以下是五个例题及其解答过程: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进位加法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进位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案一. 教材分析《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的一个重要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20以内数字的加法运算,理解进位加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数字的认识和加法运算,但对20以内数字的进位加法运算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索,让学生在已有基础上自主建构知识体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20以内数字的进位加法运算,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索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20以内数字的进位加法运算。
2.难点:让学生理解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够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与本节课相关的图片、教具等。
2.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3.学生活动:提前让学生预习本节课内容,了解20以内数字的进位加法运算。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教具等展示与20以内数字的进位加法相关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20以内数字的进位加法运算,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理解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帮助学生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4.巩固(10分钟)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所学的进位加法知识,巩固所学内容。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进行一些拓展练习,让学生学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20以内数字的进位加法运算方法和步骤。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精品教案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运算方法。
2.难点: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1.展示一些加法算式,让学生口算,引出课题: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新授
1.学习9加几的进位加法,通过实物演示、凑十法等方式让学生理
解算理,掌握运算方法。
2.例如,9+4,可以把4分成1和3,先算9+1=10,再算10+3=13。
3.学习8、7、6加几的进位加法,方法同上。
3.练习
1.做一些进位加法的口算练习,如填空、连线等。
2.做一些应用题,让学生运用进位加法解决问题。
4.总结
1.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掌握进位加法运算方法的重要性。
2.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做一些进位加法练习。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设计(秋)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秋)一. 教材分析《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的教学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加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加法运算的基础,对于后续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运算,对于加法运算的理解和运用还不够熟练。
学生的认知水平参差不齐,对于一些学生来说,理解进位加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运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运算方法。
2.难点:理解进位加法的原理,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进位加法。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教材、多媒体课件、数学卡片、小棒等。
2.教学环境:教室布置成轻松、活泼的氛围,准备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挂图和海报。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片,如水果、动物等,让学生观察并数一数。
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运算方法。
可以使用数学卡片或小棒进行实物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进位加法的原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可以使用数学卡片、小棒等工具进行实际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纠正学生的错误。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的一个重点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计算的能力。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使学生掌握加法进位的规律,能够熟练地进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计算。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对加减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20以内的进位加法,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具体的情景和操作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对数学产生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进位加法的规律,并能够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2.教学卡片3.学生活动材料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故事中的小动物需要进行进位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让学生理解进位加法的规律。
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进行进位加法的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巩固(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进位加法,巩固所学知识。
5.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一些拓展练习,如: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或者进行一些思维训练。
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上学期数学第8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案)

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上学期数学第8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案的重要性,因此我会认真对待每一次教学活动。
下面是我为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上学期数学第8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所准备的教案。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关于20以内进位加法的相关章节。
具体内容包括:进位加法的概念、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以及进位加法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够独立完成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并能够将进位加法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学生对于进位加法的理解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应用进位加法。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学具:练习本、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讲解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加法问题,如购物时找零等,引出进位加法的重要性。
2. 知识讲解:在黑板上用PPT展示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通过例题进行讲解,让学生明白进位加法的原理。
3.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进位加法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进位加法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后进行巩固。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和例题。
通过清晰的板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
七、作业设计1. 请列出5个20以内的进位加法题目,并计算出答案。
答案:(1)12 + 7 = 19(2)9 + 8 = 17(3)11 + 6 = 17(4)7 + 12 = 19(5)8 + 9 = 17答案:5个苹果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学生们对进位加法的理解有所提高,但在实际应用中仍有一些学生存在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进位加法的应用。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们尝试解决一些更复杂的进位加法问题,如50以内的进位加法,以及引导学生们将进位加法应用于解决更复杂的实际问题中。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加法运算的概念和方法,能够正确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加法运算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对加法运算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进位加法的理解和计算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情境和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20以内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能够正确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20以内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能够正确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并能够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和掌握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通过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的物品,如小卡片、小玩具等,用于创设情境和游戏教学。
3.学习小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3-4人,便于小组合作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教学课件,展示一些实际情境,如购物场景,让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小明买了2个苹果,小红买了3个苹果,他们一共买了几个苹果?”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加法运算的实际意义。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
数学人教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数学人教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数学人教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主要讲解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加减法运算的重要基础,也是学生掌握数学运算的关键。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例题,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数学运算,对于加减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
同时,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也需要通过教学设计来激发和保持。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进位加法的概念,掌握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进位的概念,以及如何进行进位操作。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图片的展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
2.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实际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和运用进位加法。
3.采用分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互相交流和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物和图片,用于直观演示和教学。
2.准备教学PPT,用于呈现教学内容和例题。
3.准备练习题和作业,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情境,如购物场景,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进位加法的问题。
例如,展示一个购物场景,有苹果和香蕉两种水果,每种水果的价格分别是3元和5元,让学生思考如果要买2个苹果和3个香蕉,需要支付多少钱?2.呈现(10分钟)通过教学PPT,呈现进位加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用具体的例题和图片,解释进位的概念和进位操作的步骤。
例如,展示一个加法算式:7 + 5,通过图片和实物演示,解释进位的概念,让学生观察和理解进位的过程。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20以内进位加法的应用》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20以内进位加法的应用教材第98页内容及练习二十三的第4~8题及思考题。
教学目标1.能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已知用的部分和剩下的部分,求原来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2.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利用20以内的进位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主题图,圆片。
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填一填。
2.看图列式。
○=3.口算。
6+3= 9+5= 2+5= 9+8=9+7= 5+5= 9+6= 9+4=二探究新知出示例6主题图。
1.看图列式。
(1)认真观察,说图意。
(2)怎样列式能解决“原来有多少个”的问题?学生答,老师板书:7+5=(个)2.探讨算法。
小组合作利用圆片讨论怎样计算。
老师在听汇报时板书个)3.老师说解题过程。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1.教材第98页的“做一做”。
2.练习二十三的第5题。
3.练习二十三的第8题。
四思维训练1.一(1)班有老师1名,男生9名,女生8名,一(1)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名)2. 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9+1+5=9+()9+5=9+()+()3. 练习二十三的思考题。
参考答案课堂作业新设计1. 8+6=142. 7+6=133. 6+8=14思维训练1. 9+8=172. 9+1+5=9+6 9+5=9+1+4(答案不唯一)3. 9+5+1=15(人)教材习题练习二十三4. < < > > < =6. 8+8=167. 16 10 11 13 12 4板书设计20以内进位加法的应用应用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已知条件就是题中给的内容,未知条件就是所求问题。
半文半图的应用题的解决方法:先通过看图收集图画中的信息,再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确定计算方法。
备课参考教材与学情分析教材第98页例6,是“用数学”的内容,引导学生用20以内的进位加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课堂设计说明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习数学知识又能为生活服务,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追求算法多样化,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20以内进位加法的应用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20以内进位加法的应用
教材第97页内容及练习二十三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会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训练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1.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 对同一个问题寻求不同的解决方法。
教具学具
主题图的课件,视频投影,算式卡片。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算。
8+2= 9+4= 9+5= 7+3=
9+6= 8+7= 6+4= 10+8=
2.看卡片口算。
8+3= 7+6= 6+5= 8+6= 8+8=
7+5= 8+4= 7+7= 6+6= 7+4=
3.口算小试卷,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9+2= 5+6= 9+3= 8+7= 6+7=
2+9= 6+5= 3+9= 7+8= 7+6=
4.看图列式计算。
○=
二探究新知
出示例5。
(电脑出示)
1.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小组讨论)
2.汇报,交流。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1)后排有8人,前排有7人,一共15人。
7+8=15(人)
(2)男生有9人,女生有6人,一共15人。
9+6=15(人)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 教材第97页的“做一做”。
(视频投影出示)
2.练习二十三的第1题。
3.练习二十三的第3题。
四思维训练
1.听老师读题,学生试做。
在学校甬路两旁种树,左边种8棵,右边种的和左边同样多,一共种了多少棵树?
2.填空。
(1)8+( )=7+( )
(2)9+( )=8+( )
(3)6+( )=8+( )
(4)10+( )=8+( )=9+( )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1.7+7=14或8+6=14
2. 8+6=14或9+5=14
3. 7+7=14或8+6=14
思维训练
1. 8+8=16(棵)
2.(1)8+(7)=7+(8),8+(5)=7+(6)等; (2)9+(8)=8+(9),9+(4)=8+(5)等;
(3)6+(8)=8+(6),6+(4)=8+(2)等; (4)10+(8)=8+(10)=9+(9)等。
教材习题
练习二十三
2. 13 13 6 11 12 14 15 3 11 12 15 10
板书设计
20以内进位加法的应用
(1)后排有8人,前排有7人,一共15人。
8+7=15(人)
(2)男生有9人,女生有6人,一共15人。
9+6=15(人)
备课参考
教材与学情分析
教材第97页的例5,是“用数学”的内容,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呈现男生、女生跳舞的情境,让学生看图,说图意,找条件,再列算式解决问题。
围绕“一共有多少人”的问题,教材中显示了两种不同的解决方法。
一种是按前排和后排分成两部分做加法的,另一种是按男生和女生分成两部分做加法的。
只要学生能采用他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就可以了。
教材第97页的做一做和例5的解决办法相同。
课堂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中围绕“一共有多少人”的问题,显示出不同的解决方法。
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思考问题,探寻不同的解答问题的方法。
学习励志名言
~~~~~~~~~~~~~~~~~~~~~~~~~~~~~~~~
相信自己
人身如开车,不怕慢,就怕钻!不能原地踏步,不能天天折返跑!转机只在前进的路上,一个躺在沟里不想爬出来的人不配谈成功。
不要抱怨,不要等待。
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别错位,别越位,别失位。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只要坚持再长的路,也能一步步走完,反之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加油!顶着困难大踏步向自己的目标迈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