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前后的变化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然而,开国以后,在沿海通商地区,受西方平等观念 影响,先是在新式知识分子内部,逐渐采用握手、鞠 躬等见面方式,并且用“先生”、“女士”、“小 姐”、“同志”取代了先前的称谓。行鞠躬礼,使用 “先生”、“君”的称呼,反映出近代社会人与人之 间的平等关系。总之,脱帽、靶躬、握手、鼓掌等新 礼俗逐渐成为中国通常的“文明仪式”、“文明礼”, 反映出社会礼俗的进步趋向。此外,在城市中交际舞 的流行、生日聚会以及同事宴请等,都反映出近代交
任何一场较大的社会变革,都是社会各 个领域各种因素经过一定历史时期积变 的结果,同时又反过来在一定历史时期 中对这些领域或因素发生着程度不同的 推进效力,使整个社会在既有历史基点 上跨上更高一级的台阶或跨入更新的发 展历程。辛亥革命,作为近代中国波涉 社会范国最广、动摇传统根基最深的社 会变革,它既是社会各个领域较长时问 不断渐变的历史必然,又必然对各社会 领域发生着较为深远的历史影响,从而 在某一历史发展阶段上成为社会各有关 领域变化发展的中介点。近代社会观念 的现代变迁,就是以辛亥革命为其中介 点的。它前承晚清社会变革以来社会观 念推陈出新的历史成果,后启民国成立 以降社会观念步入现代化轨道的历史新 程。
辛 亥 革 命 前 后 的 变 化
艺术设计4班
1911年发生的辛亥革命,快要100年了。一个 纪念日,到了纪念100回的时候,无论如何,都 会热闹一下。况且,1911年双十这个日子,又是 中国帝制告终的开始,走向共和的中国,经过了 100年。民主共和思想,是否深入人心不知道, 至少在名号上,跟上了世界潮流。就凭这一点, 也值得庆祝一番。
革命给了国人一个世界上最先进的制度, 但却没法像魔棒一样,给中国带来立竿见 影的变化。中国不仅没有因此而走向富强, 反而更加混乱。
很多人都明白,一个有两千年帝制传统 的国度,骤然民国,其实难免消化不良, 但是,人们不情愿看着刚刚确立的进化 论历史观在自己身上破产,不愿意承认 自己跟西方人其实不一样,没法原封不 动地移植一个“最好的制度”,因为这 样,似乎就等于承认自己种族的劣质。 于是,只能把混乱归咎于变革的不彻底, 革命的不彻底,因此只好在前进方向上 做更激进的动作,革命,再革命,从制 度变革走向文化和伦理革命,再则阶级 革命,把中国社会翻过来,将传统的结 构彻底打碎,建设一个人们谁也弄不明 白的新世界。
皇帝就代表着专制,所以革命后,人们已经清 醒的认识到这是一种落后的制度,严重的阻碍 了人民的创造力,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皇帝 仅仅是封建的象征,人民要民主,要自己来管 理自己,不再受别人的压迫
辛亥革命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是工业文明对
我国全方位的冲击造成的,实质上体现了西方 生活方式、民主自由精神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同时也是中国人自己追求自由、民主、富裕的 结果,从而引起了中国社会生活方式、价值观 念的深刻变化。
教育上
以前的科举考试制度、小私塾 等等 而后统统‘改革了’
开办京师大学堂,各地设立中 小学堂,兼习中西文科;废除 八股,改试策论,开设经济特 科;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新 书;准许设立报馆、学会;派 人出国留学、游历。
饮食习俗的变化
清代已逐渐形成了川、粤、鲁等各种菜系 以及其它各地方风味菜肴及小吃。小农经 济日益瓦解。
至鸦片战争以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随着 西方文化的进一步渗入,西方的一些饮食 也逐渐传入中国,总之,在以“洋”为时 尚中,具有西方风味的食品渐受中国人的 欢迎,如啤酒、香槟酒、奶茶、汽水、冰 棒、冰淇淋、面包、西点、蛋糕等皆被国 人接受。说明西式饮食已引起了中国饮食 习俗的较大变化,丰富了我国人民的日常 生活。早还是在上海和南昌等小农经济最 先遭受解体的地方出现,留学学生通过与 学监的斗争也开始出现剪辫易服的思潮, 还有某些为洋人服务的地方买办也开始学 习穿西装,吃西餐为一种时尚。
辛亥革命 前后
人们生活 的变化
礼仪习俗的变化
在鸦片战争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传统的社交礼 俗和祭典礼俗,包括称谓、见面礼等仍在社会上占据 主导地位。人们见面要行作揖、拱手、跑拜、请安等 礼。跪拜本是互相致意的姿势,但在封建时代成为敬 重、臣服的一种礼节,以体现封建社会的等级尊卑, 跪拜主要对尊长,最隆重的是行三跪九叩大礼,平辈 之间一般用作揖、拱手方式即可。与此相适应还有一 套“大人”、“老爷”、“太太”、“老太太”等称 谓。
服饰打扮上的
变化
至清代中国服饰则多以长袍马褂为主,女子则穿旗袍。民谚有“孔雀翎,马蹄袖” 之说。服饰具有体现等级森严、褒衣博带特点,这些弊端与近代人的平等要求以 及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很不协调 。 此后,部分中国人开始接受西式服饰。康有为力倡“易服”。20世纪初,当时 青年穿西服的人渐多起来。清亡后,曾出现过“洋装热”,在通都大邑,人们 “趋改洋服洋帽,其为数不知凡几” 康有为在给光绪皇帝的《请断发易服改元折》中公开要求清政府“断发来自百度文库易服, 一般开明人士也发出了剪辫的呼声。清政府更在1911年允许官民自由剪发了。 辛亥革命爆发后,辫子陆续剪掉。当时甚至出现了众多的理发店取代了众多的 “剃头匠”。连袁世凯也剪掉了辫子。民国的成立更带来了短发的普及。 以及 反对缠足,主张放足
辛亥革命真正给中国带来的变化,既不是 风俗的变化,西化的习染,也不是新事物 的出现,零星的现代化,甚至也不是制度 的革命。如果没有革命,清朝如果能正常 立宪的话,代议制民主早晚都会来,西方 的法律、政治制度,总会进来,只是技术 上到底学谁的问题,而没有不学的道理。 在我看来,辛亥革命带给中国和中国人的, 其实是制度的困扰和变化的焦虑。
革命成功后不久 ,上海 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 命前后的变化
共和政体成,专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 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 成,旧官制灭,新教育成,旧教育灭,枪炮兴, 弓矢灭,新礼服兴,翎顶礼服灭,剪发兴,辫子 灭,盘上髻兴,堕马髻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 ,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卡片 兴,大名刺灭,马路兴,城垣栏栅灭,律师兴, 讼师灭,枪毙兴,斩绞灭,舞台名词兴,茶园名 词灭,旅馆名词兴,客栈名词灭。
任何一场较大的社会变革,都是社会各 个领域各种因素经过一定历史时期积变 的结果,同时又反过来在一定历史时期 中对这些领域或因素发生着程度不同的 推进效力,使整个社会在既有历史基点 上跨上更高一级的台阶或跨入更新的发 展历程。辛亥革命,作为近代中国波涉 社会范国最广、动摇传统根基最深的社 会变革,它既是社会各个领域较长时问 不断渐变的历史必然,又必然对各社会 领域发生着较为深远的历史影响,从而 在某一历史发展阶段上成为社会各有关 领域变化发展的中介点。近代社会观念 的现代变迁,就是以辛亥革命为其中介 点的。它前承晚清社会变革以来社会观 念推陈出新的历史成果,后启民国成立 以降社会观念步入现代化轨道的历史新 程。
辛 亥 革 命 前 后 的 变 化
艺术设计4班
1911年发生的辛亥革命,快要100年了。一个 纪念日,到了纪念100回的时候,无论如何,都 会热闹一下。况且,1911年双十这个日子,又是 中国帝制告终的开始,走向共和的中国,经过了 100年。民主共和思想,是否深入人心不知道, 至少在名号上,跟上了世界潮流。就凭这一点, 也值得庆祝一番。
革命给了国人一个世界上最先进的制度, 但却没法像魔棒一样,给中国带来立竿见 影的变化。中国不仅没有因此而走向富强, 反而更加混乱。
很多人都明白,一个有两千年帝制传统 的国度,骤然民国,其实难免消化不良, 但是,人们不情愿看着刚刚确立的进化 论历史观在自己身上破产,不愿意承认 自己跟西方人其实不一样,没法原封不 动地移植一个“最好的制度”,因为这 样,似乎就等于承认自己种族的劣质。 于是,只能把混乱归咎于变革的不彻底, 革命的不彻底,因此只好在前进方向上 做更激进的动作,革命,再革命,从制 度变革走向文化和伦理革命,再则阶级 革命,把中国社会翻过来,将传统的结 构彻底打碎,建设一个人们谁也弄不明 白的新世界。
皇帝就代表着专制,所以革命后,人们已经清 醒的认识到这是一种落后的制度,严重的阻碍 了人民的创造力,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皇帝 仅仅是封建的象征,人民要民主,要自己来管 理自己,不再受别人的压迫
辛亥革命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是工业文明对
我国全方位的冲击造成的,实质上体现了西方 生活方式、民主自由精神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同时也是中国人自己追求自由、民主、富裕的 结果,从而引起了中国社会生活方式、价值观 念的深刻变化。
教育上
以前的科举考试制度、小私塾 等等 而后统统‘改革了’
开办京师大学堂,各地设立中 小学堂,兼习中西文科;废除 八股,改试策论,开设经济特 科;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新 书;准许设立报馆、学会;派 人出国留学、游历。
饮食习俗的变化
清代已逐渐形成了川、粤、鲁等各种菜系 以及其它各地方风味菜肴及小吃。小农经 济日益瓦解。
至鸦片战争以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随着 西方文化的进一步渗入,西方的一些饮食 也逐渐传入中国,总之,在以“洋”为时 尚中,具有西方风味的食品渐受中国人的 欢迎,如啤酒、香槟酒、奶茶、汽水、冰 棒、冰淇淋、面包、西点、蛋糕等皆被国 人接受。说明西式饮食已引起了中国饮食 习俗的较大变化,丰富了我国人民的日常 生活。早还是在上海和南昌等小农经济最 先遭受解体的地方出现,留学学生通过与 学监的斗争也开始出现剪辫易服的思潮, 还有某些为洋人服务的地方买办也开始学 习穿西装,吃西餐为一种时尚。
辛亥革命 前后
人们生活 的变化
礼仪习俗的变化
在鸦片战争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传统的社交礼 俗和祭典礼俗,包括称谓、见面礼等仍在社会上占据 主导地位。人们见面要行作揖、拱手、跑拜、请安等 礼。跪拜本是互相致意的姿势,但在封建时代成为敬 重、臣服的一种礼节,以体现封建社会的等级尊卑, 跪拜主要对尊长,最隆重的是行三跪九叩大礼,平辈 之间一般用作揖、拱手方式即可。与此相适应还有一 套“大人”、“老爷”、“太太”、“老太太”等称 谓。
服饰打扮上的
变化
至清代中国服饰则多以长袍马褂为主,女子则穿旗袍。民谚有“孔雀翎,马蹄袖” 之说。服饰具有体现等级森严、褒衣博带特点,这些弊端与近代人的平等要求以 及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很不协调 。 此后,部分中国人开始接受西式服饰。康有为力倡“易服”。20世纪初,当时 青年穿西服的人渐多起来。清亡后,曾出现过“洋装热”,在通都大邑,人们 “趋改洋服洋帽,其为数不知凡几” 康有为在给光绪皇帝的《请断发易服改元折》中公开要求清政府“断发来自百度文库易服, 一般开明人士也发出了剪辫的呼声。清政府更在1911年允许官民自由剪发了。 辛亥革命爆发后,辫子陆续剪掉。当时甚至出现了众多的理发店取代了众多的 “剃头匠”。连袁世凯也剪掉了辫子。民国的成立更带来了短发的普及。 以及 反对缠足,主张放足
辛亥革命真正给中国带来的变化,既不是 风俗的变化,西化的习染,也不是新事物 的出现,零星的现代化,甚至也不是制度 的革命。如果没有革命,清朝如果能正常 立宪的话,代议制民主早晚都会来,西方 的法律、政治制度,总会进来,只是技术 上到底学谁的问题,而没有不学的道理。 在我看来,辛亥革命带给中国和中国人的, 其实是制度的困扰和变化的焦虑。
革命成功后不久 ,上海 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 命前后的变化
共和政体成,专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 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 成,旧官制灭,新教育成,旧教育灭,枪炮兴, 弓矢灭,新礼服兴,翎顶礼服灭,剪发兴,辫子 灭,盘上髻兴,堕马髻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 ,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卡片 兴,大名刺灭,马路兴,城垣栏栅灭,律师兴, 讼师灭,枪毙兴,斩绞灭,舞台名词兴,茶园名 词灭,旅馆名词兴,客栈名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