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的焊接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的焊接性

一、金属焊接性

1.概念:金属焊接性就是金属是否能适应焊接加工而形成完整的、具备一定使用性能的焊接接头的特性。

含义:一是金属在焊接加工中是否容易形成缺陷;二是焊成的接头在一定的使用条件下可靠运行的能力。

评价标准:如果某种金属采用简单的焊接工艺就可获得优质焊接接头并且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或满足技术条件的要求,就称其焊接性好;如果只有采用特殊的焊接工艺才能不出缺陷,或者焊接热过程会使接头热影响区性能显著变坏以至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则称其焊接性差。

2.影响焊接性的因素

1)材料因素

材料是指用于制造结构的金属材料及焊接所消耗的材料。前者称为母材或基本金属,即被焊金属。后者称为焊接材料包括焊条、焊丝、焊剂、保护气体等。

材料因素包括化学成分、冶炼轧制状态、热处理状态、组织状态和力学性能等。其中化学成分(包括杂质的分布与含量)是主要的影响因素。碳对钢的焊接性影响最大。含碳量越高,焊接热影响区的淬硬倾向越大,焊接裂纹的敏感性越大。也就是说,含碳量越高焊接性越差。除碳外钢中的一些杂质如氧、硫、磷、氢、氮以及合金钢中常用的合金元素锰、铬、钴、铜、硅、钼、钛、铌、钒、硼等都不同程度地增加了钢的淬硬倾向使焊接性变差。

若焊接材料选择不当或成分不合格,焊接时也会出现裂纹、气孔等缺陷,甚至会使接头的强度、塑性、耐蚀性等使用性能变差。

2)设计因素

设计因素是指焊接结构在使用中的安全性不但受到材料的影响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到结构形式的影响。例如结构刚度过大或过小,断面突然变化,焊接接头的缺口效应,过大的焊缝体积以及过于密集的焊缝数量,都会不同程度地引起应力集中,造成多向应力状态而使结构或焊接接头脆断敏感性增加。

3)工艺因素

工艺因素包括施焊方法(如手工焊、埋弧焊、气体保护焊等)、焊接工艺(包括焊接规范参数、焊接材料、预热、后热、装配焊接顺序)和焊后热处理等。在结构材料和焊接材料选择正确、结构设计合理的情况下工艺因素是对结构焊接质量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4)使用因素

使用因素指焊接结构的工作温度、负荷条件(动载、静载、冲击、高速等)和工作环境(化工区、沿海及腐蚀介质等)。一般来讲环境温度越低钢结构越易发生脆性破坏,承受交变载荷的焊接结构易发生疲劳破坏。

二、如何分析金属的焊接性

(一)从金属的特性分析焊接性

1.化学成分

1)碳当量法

钢材中的各种元素,碳对淬硬及冷裂影响最显著,所以有人将钢材中各种元素的作用按照相当于若干含碳量折合并迭加起来,求得所谓的“碳当量”(C eq),以C eq值的大小估价冷裂纹倾向的大小,认为C eq值越小,钢材的焊接性能越好。

碳当量公式没有考虑元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也没有考虑板厚、结构拘束度、焊接工艺、含氢量等因素的影响。因而用碳当量评价焊接性是比较粗略的,使用时应注意条件。

2)焊接冷裂纹敏感系数

除碳当量外,考虑到焊缝含氢量和接头拘束度

2.利用物理性能分析

金属的熔点、导热系数、密度、线胀系数、热容量等因素、都对热循环、熔化、结晶、相变等过程产生影响

3.利用化学性能分析

铝、钛合金与氧的亲和力较强,在焊接高温下极易氧化因而需要采取较可靠的保护方法,如:惰性气体保护焊,真空中焊接等

4.利用合金相图分析

主要是分析热裂纹倾向。依照成分范围,查找相图,可知道结晶范围,脆性温度区间的大小,是否形成低熔点共晶物,形成何组织等

5.利用CCT图或SHCCT图分析

(二)从焊接工艺条件分析焊接性

1.热源特点

各种焊接方法所采用的热源在功率、能量密度、最高加热温度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别,使金属在不同工艺条件下焊接时显示出不同的焊接性

电渣焊:功率很大,能量密度很低,最高加热温度也不高,加热缓慢,高温停留时间长,焊接热影响区晶粒粗大,冲击韧度下降

电子束焊、激光焊:功率小、能量密度高、加热迅速、高温停留时间段、热影响区窄、没有晶粒长大危险

2.保护方法

保护方法是否恰当也会影响金属焊接性的效果

3.热循环的控制

正确选择焊接工艺规范控制焊接热循环

预热、缓冷、层间温度改变焊接性

4.其它工艺因素

彻底清理坡口及其附近

焊接材料处理、烘干、除锈、保护气体要提纯、去杂质后使用

合理安排焊接顺序

正确制定焊接规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