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孤独之旅》教案-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孤独之旅》教案
一、学习目标:
能力目标
1、学习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2、学会分析环境描写在推动情节、塑造人物中的作用。
情感目标
1、成长是个艰苦的过程,但是任何人都不能拒绝成长,通过课文学习杜小康的勇敢坚强。
2、了解菲利普夫妇的势利、鄙俗,学习如何正确对待物质与金钱。
二、重点、难点: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三、重点解读分析:
(一)导入: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人们在感到孤独的时候,总会想到陈子昂的这首《登幽州台歌》。有人说孤独是尖锐的针,刺痛脆弱的心灵;有人说孤独是鲜艳的花,让生命更灿烂。孤独,除去浮躁、怯懦,造就的是坚强。世界上最美丽的花往往开在无人知晓的地方,最险峻的山岭往往座落在最荒芜的莽原,最清澈的泉水往往流淌在最深邃的密丛中,最简洁的真理也往往掌握在最孤独的人手中。可是,当孤独成为漫长而艰辛的人生路途上无法回避的生命状态时,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杜小康是怎样面对一场人生的“孤独之旅”的。
(二)作者和写作背景:
曹文轩(1954年—?),江苏盐城人。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后留校任教。著有多部学术著作,另有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等。小说《草房子》及改编的电影荣获多项国家、国际大奖。课文《孤独之旅》即选自《草房子》。这是一部关于少年成长经历的长篇小说。全书共9章,作者写了男孩桑桑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六年中他亲眼目睹或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的事件。本文节选部分写的是不幸少年杜小康与厄运抗争时的悲怆。杜小康原本生活在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人家,生活的富裕,使他一直有一种优越感,他又是班里成绩最好的学生。但由于一次意外变故,导致家中破产,他被迫辍学,过早地担负起生活的重担,跟随父亲背井离乡去放鸭。
(三)探究学习:
1、思考:读完《孤独之旅》,杜小康在你的眼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同学们不妨以“我眼中的杜小康”为题来写一段话,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
杜小康,油麻地小学学生,担任班长,家境富裕。最让孩子们羡慕的是,他还拥有油麻地唯一的一辆旧自行车,要知道就连老师都没有自行车。一次,杜小康的父亲运货时遭遇翻船,赔光了所有的积蓄。父亲大病一场,杜小康含泪辍学,跟着病弱的父亲离开油麻地去放
鸭子。在生活的漫长旅程中,他也曾沮丧过、恐惧过、忍受过孤独和寂寞,但他最终在风雨的洗礼中长大,变得坚强。
我眼里的杜小康:普通到不能再普通,平凡到不能再平凡,人间最令人感动的精神却常与你有关。从小康之家堕入困顿,从人人羡慕的主角陷入孤独的境地,你的沮丧,你的恐慌,你的寂寞,都因为你的平凡,你的普通,你的勇敢,你的坚强,都注定了你的不平凡,不普通。你在苦难中勇敢自救,在孤独中成功突围,诠释了一个强者的真正内涵。于是我们明白了,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心灵的受难史。
2、“成长”,一个深刻甚至有点残酷的话题,因为所有的成长几乎都伴随着泪水和痛苦。在一番风雨、一番挣扎之后,从旧我中蜕变一个新我出来。杜小康是怎样从胆怯、恐慌走向勇敢、坚强的呢?
(1)文章的开头简单交代了一下杜小康的遭遇:因为意外的家庭变故,从没有吃过什么苦的杜小康不得不辍学去放鸭。
“小木船赶着鸭子,不知行驶了多久,当杜小康回头一看,已经不见油麻地时,他居然对父亲说:“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
这段话表现了杜小康的幼稚软弱,恋家。
(2)船行渐远,离开油麻地,来到完全陌生的地方。
“杜小康已不可能再去想他的油麻地。现在,占据他心灵的全部是前方: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前方是未知的。未知的东西,似乎更能撩逗一个少年的心思。他盘腿坐在船头上,望着一片茫茫的水。”
这段话说明杜小康已克服想家的念头,开始展望未来。他对未来是渺茫的,未知的,但又是向往的。
(3)终于来到一望无边的芦苇荡。
“这才是真正的芦荡。是杜小康从未见过的芦荡。到达这里时,已是傍晚。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杜小康有一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他望着父亲,眼中露出了一个孩子的胆怯。”
大自然的浩荡给人压迫感,使人感到自我的渺小和软弱。
(4)在芦苇荡的生活是艰苦的,不止是物质生活的艰苦,还包括精神上的。这里全无人烟,除了杜小康父子再没有其他人,语言似乎成了多余的东西,交谈也成了奢侈品。强烈的孤独感笼罩着父子俩。与这种孤独相比,杜小康退学后将自己关在红门里面产生的那点孤独,简直就算不得什么了。不管怎么说,人在本质上还是社会性的,一旦脱离了人群就不免会有失群的感觉。
“杜小康开始想家,并且日甚一日地变得迫切,直至夜里做梦看到母亲,哇哇大哭起来,将父亲惊醒。”
这是小说第二次写到他想家。跟第一次相比,这一次显然有着更深刻的内涵。第一次是刚离开家,便产生的一种失去依托的感觉;而第二次则是在感受到芦苇荡放鸭生活的艰辛和孤独后在梦境中表现出来的,这才是刻骨铭心的想家,虽然也表现了他的幼稚、软弱,但他毕竟经过一段艰苦生活的磨炼,已成熟多了。
(5)在发现孤独是在所难免的时候,父子俩反而平静下来。
“后来,父子俩都在心里都清楚了这一点:他们已根本不可能回避孤独了。这样反而好了。时间一久,再面对天空的一片浮云,再面对这浩浩荡荡的芦苇,再面对这一缕炊烟,就不再忽然地恐慌起来。”
杜小康更进一步走向勇敢与成熟,敢于面对目前的困境和无边的孤独。
(6)“屋漏偏逢连夜雨”,暴风雨不期而至,对杜小康来说这又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那天,是他们离家以来所遇到的一个最恶劣的天气。一早上,天就阴沉下来。天黑,河水也黑,芦苇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过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支芦苇被风撅断的咔嚓声。
鸭栏忽然被风吹开了,等父子俩一起扑上去,企图修复它时,一阵旋风,几乎将鸭栏卷到了天上。杜雍和大叫了一声“我的鸭子”,几乎晕倒在地上。因为,他看到,鸭群被分成了无数股,一下子就在他眼前消失了。
杜小康忘记了父亲,朝一股鸭子追去。这股鸭子大概有六七十只。它们在轰隆隆的雷声中,仓皇逃窜着。他紧紧地跟随着它们。他不停地用手拨着眼前的芦苇。即使这样,脸还是一次又一次地被芦苇叶割破了。他感到脚钻心地疼痛。他顾不得去察看一下。他知道,这是头年的芦苇旧茬儿戳破了他的脚。他一边追,一边呼唤着他的鸭子。然而这群平时很温顺的小东西,今天却都疯了一样,只顾没头没脑地乱窜。
到暴风雨将歇时,依然还有十几只鸭没被找回来。”
在芦苇荡遇到暴风雨时,杜小康没有惊慌失措,而是跟父亲一起扑上去,企图修复鸭栏。当鸭子逃散时,他紧紧地跟随着它们,不顾脸和脚受伤,一边追,一边呼唤着他的鸭子。到暴风雨将歇时,依然还有十几只鸭子没被找回来,虽然他此时有着“一脸的伤痕和乌得发紫的双唇”,但仍坚持去找鸭子。这些描写都表明杜小康虽然还是个孩子,但在关键时刻能表现出镇定、勇敢、坚强和负责的精神,他已经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了。
(7)杜小康去寻找剩下的十几只鸭,这才是真正的孤独之旅,此时他一个人在风雨后了无人迹的芦苇荡中孤独地行走,找到了鸭子却又迷失了方向。可以想见此时杜小康的境遇:一身泥水,饥饿、孤独、疲惫、伤痛包围着他,四周是无边的黑暗与孤寂。此时杜小康哭了,这时,泪水当中都包含了什么呢?
“杜小康找到了那十几只鸭,但在芦荡里迷路了。一样的芦苇,一样重重叠叠无边无际。鸭们东钻西钻,不一会工夫就使他失去了方向。眼见着天黑了。他停住了,大声地呼喊着父亲。就像父亲听不到他的回应一样,他也不能听到父亲的回应。
杜小康突然感到累极了,将一些芦苇踩倒,躺了下来。
那十几只受了惊的鸭,居然一步不离地挨着主人蹲了下来。
杜小康闻到了一股鸭身上的羽绒气味。他把头歪过去,几乎把脸埋进了一只鸭的蓬松的羽毛里。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
杜小康这时的哭,并不是悲哀,伤心或感到委屈,而是一种情绪的渲泄,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情绪呢?可能是非常复杂的情绪,因此,连他自己也讲不清。同学们不妨思考一下,这泪水里都有什么?(委屈之泪、喜悦之泪、激动之泪、领悟成长真谛之泪)(8)“阳光总在风雨后”,在经历了一场暴风雨的洗礼后,杜小康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