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鸡场卫生与防疫制度三篇
加强养鸡场卫生防疫,全力打好疫情阻击战
![加强养鸡场卫生防疫,全力打好疫情阻击战](https://img.taocdn.com/s3/m/61b9e5ff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87.png)
加强养鸡场卫生防疫,全力打好疫情阻击战养鸡场卫生防疫一直是养鸡行业的重中之重,尤其在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下,加强养鸡场卫生防疫工作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
全力打好疫情阻击战,保障养鸡场的生产安全和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全体饲养员的积极配合。
本文将从养鸡场卫生管理、生产环节控制、人员防护三个方面提出加强养鸡场卫生防疫的措施和建议。
一、养鸡场卫生管理1.建立健全的卫生管理制度。
养鸡场要建立健全的卫生管理制度,包括日常卫生清洁、消毒处理、病死鸡处理等方面的规范和操作流程,并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卫生管理制度的执行落实。
2.加强饲料和水源的卫生管理。
饲料和水源是养鸡场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必须保持其卫生安全。
要定期清理和消毒饲料存储设施,保障饲料品质;定期清洗和消毒饮水设备,保证饮水卫生。
3.严格控制养鸡场环境卫生。
要保持养鸡场环境卫生整洁,消除污染源,防止各类害虫和病原体的传播和滋生,为鸡只提供安全的生产环境。
二、生产环节控制1.严格控制鸡苗来源。
选择正规的鸡苗生产基地购买鸡苗,确保鸡苗的健康和质量,杜绝带病鸡苗的进入,减少疫病传播的风险。
2.加强饲养管理。
要科学合理安排饲养密度,确保鸡只养殖环境舒适,增强鸡只的免疫力;规范饲养操作,做好饲料的配制和投喂,保证饲料的品质和卫生;定期进行饲料、垫料和饮水设施的清理和消毒,保障饲养环境的卫生。
3.加强疫病监测和防控。
定期进行疫病监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立即采取措施防止疫病扩散,遏制疫情蔓延。
三、人员防护1.加强员工的健康教育和培训。
要加强员工的健康教育,提高员工的卫生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确保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2.规范员工的操作行为。
要规范员工的操作行为,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操作流程,做好个人防护,避免疫病的人传人传播。
3.加强员工的健康监测。
定期对员工进行健康监测,一旦发现有不适症状的员工要及时进行隔离和治疗,确保员工的健康。
以上就是加强养鸡场卫生防疫的一些措施和建议,希望能引起养鸡行业的重视和广泛关注,共同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种鸡场防疫卫生制度》
![《种鸡场防疫卫生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9a3b7faa5e9856a5712607f.png)
《种鸡场防疫卫生制度》为了确保鸡群健康,增加产蛋量、受精率和孵化率,以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做好鸡场的防疫卫生工作,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措施。
每个干部职工思想上要高度重视,一时一刻也不能疏忽和麻痹,必须坚持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方针,严格控制和杜绝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为此,对防疫卫生制度特作如下规定:一、生产区和生活区必须严格分开,生产人员进入生产区必须淋浴后更换工作服。
任何人或车辆都必须经严格消毒后方可进入生产区。
二、生产区人员在上班时间内,不得随意出入生产区,如有特殊情况,须经领导同意。
三、非生产人员确因工作需要进入生产区者,必须经领导批准,并按规定进行消毒方可进入。
四、非本场人员谢绝参观生产区,确系需要参观者,须经总经理批准后,鸡场方予接待。
五、消毒池配制的消毒药物,一定要按规定配制和投放,以保持消毒有效。
六、严格场外家禽、野禽携带入场,任何部门或个人都不得从场外购入禽类食品。
七、各生产组人员不得相互串联,工具、用具等不得相互调换或混用。
八、生产区的所有工具、用具、设备以及固定在生产区使用的工作服、行李等一切物品,严禁带出生产区,因工作和生产程序安排必须运出生产区的,则应经过严格消毒后方能送回生产区。
生产区外的一切东西未经领导同意,不得擅自带进生产区内。
九、经常性的做好个人、舍内及环境卫生。
饮水器、料盘、料桶经常保持整洁;种蛋周转箱、雏鸡周转箱、蛋托盘及有关工具、用具、包装物等,使用后应每次进行清洗消毒;种蛋按规定程序消毒后方可进入蛋库。
十、要保证饲料新鲜和饮水清洁(饮水须经消毒处理),鸡舍内严格使用潮湿、结块和发霉变质的垫料。
垫料经熏蒸后方可使用。
十一、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切实做好各日龄鸡的疫苗接种工作,要经常掌握鸡群健康状况,定期对鸡群进行疫病监测,及时做好药物防治工作,坚决淘汰白痢血清检出的阳性鸡。
十二、每日进行病死鸡的解剖检查,及时掌握疫情,病死鸡要有专用容器集中统一消毁或经过一定的无害化处理后加以利用。
养鸡场防疫管理制度范文
![养鸡场防疫管理制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e3d9dce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74.png)
养鸡场防疫管理制度范文养鸡场防疫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养鸡场的防疫管理,确保鸡只的健康生长和产品的质量安全,本制度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养鸡行业的标准和规范制定。
第二条养鸡场应制定和完善防疫管理制度,确保其全面有效地开展各项防疫工作。
第三条养鸡场应设立专职兽医人员,负责全面管理和指导防疫工作的开展。
第四条养鸡场应加强员工的防疫知识培训,提高其防疫意识和能力,确保防疫工作的无缝衔接。
第二章养鸡场疫情监测与报告第五条养鸡场应加强疫情监测工作,定期进行鸡只健康检查。
对发现的不正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兽医人员。
第六条养鸡场应建立健全疫情报告制度,对发生的疫情应及时向县级畜牧主管部门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开展疫情调查和控制工作。
第七条养鸡场应统计和分析鸡只疫情,建立疫情档案,并及时更新和提交给相关部门。
第三章养鸡场环境卫生管理第八条养鸡场应制定并执行鸡舍卫生管理制度,确保鸡舍的清洁和环境的卫生。
第九条养鸡场应定期对鸡舍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周期不低于一个月,并做好记录。
第十条养鸡场应建立坚固的隔离设施,对疫情疑似区域和感染区域进行隔离处理。
第十一条养鸡场应建立和完善饲料、饮水、环境的检测制度,确保饲料和水源的安全。
第四章养鸡场禽类疫苗接种第十二条养鸡场应按照国家疫苗使用标准和计划,对鸡只进行规定的疫苗接种工作。
第十三条养鸡场应建立鸡只疫苗接种台账,并向相关部门报备。
第十四条养鸡场应定期对鸡只进行疫苗免疫效果监测,确保疫苗接种的效果。
第五章养鸡场员工防护第十五条养鸡场应加强员工的防疫培训,确保员工了解并掌握防护措施。
第十六条养鸡场应给予员工必要的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等,并定期更换。
第十七条养鸡场应建立员工健康档案,定期对员工进行体检,确保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要求。
第十八条养鸡场应对员工进行定期的职业病防护检查,确保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第六章养鸡场进货检疫与销售追溯第十九条养鸡场应严格对进货的鸡只进行检疫和隔离处理,确保无疫情或疫情风险干扰。
养鸡场如何防控疫病的发生
![养鸡场如何防控疫病的发生](https://img.taocdn.com/s3/m/aed14aec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1e.png)
养鸡场如何防控疫病的发生1.重视鸡场卫生。
养殖户应始终把搞好环境卫生放在重要地位。
要定期清扫、消毒,每周至少1次,场区内不能有鸡粪和鸡毛。
死鸡不能乱扔,要及时进行焚烧或深埋。
从鸡舍清出的鸡粪要及时运走。
并进行发酵或烘干处理,鸡舍排出的废水要进行无害化处理。
2.严格隔离饲养。
鸡场位置的选择要有利于隔离,要建在地势高燥,开阔平坦,排水方便、水质良好,远离村镇、工厂、肉类加工厂的地方,既要求僻静,又要交通方便。
场内鸡舍间距不小于12m。
鸡舍不得让外人参观,进场人员要经过严格的消毒方可进入。
不从疫区购买饲料、鸡苗等。
还要做好防鸟、防鼠、防蚊蝇等工作。
3.坚持全进全出。
目前,很多养鸡场(户)尤其是农村养鸡户,常常在一个很小的区域里把雏鸡、育成鸡、成鸡都养在一起,而且老鸡还没淘汰,新雏又进场,鸡场没有间歇的时间,也就不能进行全场的彻底消毒,所以,一旦发生传染病,很快就会殃及全群鸡。
科学的养鸡方法是把成鸡和育成鸡、雏鸡分开饲养,绝对禁止把不同日龄的鸡放在同一鸡舍内饲养,最好做到全进全出。
4.加强饲养管理。
在断喙、转群、免疫或饲养条件发生较大变化及天气骤变时,鸡群会发生应激反应,鸡对维生素A、K、C需求量增加,应及时补充。
也可以在饲料中添加一些微生态制剂(如:EM菌),能增强鸡体质和抗病力,对防治某些特定疾病,如大肠杆菌病等有显著作用,并能提高鸡的生产性能。
5.彻底消毒。
要把消毒工作制度化、经常化,不仅要做好鸡场的各个环节(如大门口、生产区入口及鸡舍入门等)的消毒,而且要坚持做好带鸡消毒,即在鸡舍有鸡的情况下用适当的消毒剂对鸡群进行喷雾消毒,这对环境的净化和疫病的防治具有很大的作用,而且,夏季鸡消毒还可降温。
被污染的饲料和饮水是引发多种疫病的原因。
因此,一定要十分重视饲料和饮水卫生,鱼粉和骨粉中常含有沙门氏杆菌和大肠杆菌,最好不要用来直接喂鸡;发生霉败变质、污染严重的饲料不能喂鸡;鸡的饮水应清洁,无病原菌或病原菌数量不超标。
养殖场卫生防疫管理制度(精选11篇)
![养殖场卫生防疫管理制度(精选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0c0f5bbd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57.png)
养殖场卫生防疫管理制度(精选11篇)养殖场卫生防疫管理制度1养殖场在公司领导与管理指导下,负责具体工作的实施,实行个人负责制,赋予一定的权力,承担相应的责任,权责统一。
1、养殖场人员实行个人负责制,赋予权力,承担责任。
2、养殖场主管负责场部对全体员工和日常事务的管理制度,对公司负责,及时汇报养殖场情况。
3、各岗位员工坚守岗位职责,做好本质工作,不得擅自离岗。
4、做好养殖场的安全防盗措施和工作。
5、晚上轮班,看护好场部的鸡和其他物品。
6、做好每日考勤登记,不得作假或叫同事帮填写。
7、分工与协作统一,在一个合作团队下,开展各自的工作。
8、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监督员的职责1、遵守检验检疫有关法律和规定,诚实守信,忠实履行职责。
2、负责养殖场生产、卫生防疫、药物、有机饲料等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
3、负责对养殖用药品、有机饲料的采购的审核以及技术员开具的处方单进行审核符合要求方可签字发药。
4、监管养殖场药物的使用,确保不使用禁用药,并严格遵守停药期。
5、应积极配合检验检疫人员和公司实施日常监管和抽样。
6、如实填写各项记录,保证各项记录符合公司和其他管理和检验检疫机构的要求。
7、监督员必须持证上岗。
8、发现重要疫病和事项,及时报告公司和检验检疫部门。
技术员的职责1、技术员负责病虫防治、监督员负责药品发放和疫情汇报。
2、依各个季节不同病害,采取本场实际情况采取主动积极的措施进行防护。
3、技术员应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开出当日处方用药,监督员根据当日处方用药与配药一起准备药品,监督员应准备好药品交付当日班长,并按当日处方使用方法和剂量全程监督施药。
4、技术员应每日观察害虫发生及鸡的生长情况,对鸡病虫害应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对异常鸡和死鸡要进行镜检以确定病虫害,遇到无法确定的情况应当日汇报给公司,公司请权威部门予以确定,并把确定的情况及时告诉技术员。
5、如发生重要疫病及重要事项时,应及时做好隔离措施。
6、监督员应监督技术员的病虫害发现情况,同时应将重要疫病及重要事项报告公司及检验检疫局部门。
养鸡场防疫管理制度
![养鸡场防疫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3231b5e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25.png)
养鸡场防疫管理制度一、引言养鸡场的防疫管理是确保家禽免受传染病和疫情影响的重要措施之一。
为了保障鸡只的健康和生产的稳定,养鸡场应建立完善的防疫管理制度,采取科学合理的防疫措施,提高养鸡场的防疫能力。
本文将围绕养鸡场防疫管理制度展开论述。
二、养鸡场防疫管理制度的目的养鸡场防疫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养鸡场的鸡只健康,并防范和控制传染病的爆发。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防疫管理制度,能够提前预防、快速发现和有效处理潜在的传染病风险,最大限度地降低养鸡场的经济损失和生产风险。
三、养鸡场防疫管理制度的内容1. 安全环境建设确保养鸡场的环境卫生和设施安全,保持场内的整洁和干净。
定期清洁、消毒鸡舍和设备,防止病原菌滋生和传播。
加强场内的排水和通风工作,确保空气质量良好。
2. 严格人员管理要求养鸡场工作人员严格遵守防疫管理制度,定期进行相关培训,提高员工的防疫意识和知识水平。
设立专门的检疫区域,对外来人员进行身份审核,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养鸡场。
3. 定期健康检查养鸡场应根据相关规定和要求,定期对鸡只进行健康检查和疫苗接种。
定期开展血液检测、粪便检查等,及时发现疾病迹象并采取相应措施。
落实疫苗接种计划,确保养鸡场鸡只的免疫力。
4. 严格的物资管理对进入养鸡场的饲料、药品和各类物资进行严格的检验和管理,确保其质量和安全。
建立物资台账,做好物资的记录和追踪,及时处理过期或有质量问题的物资。
5. 强化卫生消毒定期对鸡舍、设备、车辆和人员进行消毒处理,采取有效的措施杀灭病原体和蠕虫。
重点加强常用区域和接触面的消毒工作,降低病原体传播的风险。
6. 建立隔离制度建立鸡只隔离的制度,合理划分不同区域和养殖阶段。
新进鸡只要进行隔离观察,确保不带入传染病。
对有疑似病症的鸡只要及时隔离并进行相应的检验。
7. 加强信息监测建立健全的信息监测和报告机制,及时了解周边养鸡场的动态和疫情情况。
加强与相关防疫部门和兽医机构的联系,共享信息和协调防控工作。
养殖场防疫管理制度范本(五篇)
![养殖场防疫管理制度范本(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cfbf190f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18.png)
养殖场防疫管理制度范本(一)免疫制度1、遵守《动物防疫法》,按市级兽医主管部门的统一布置和要求,认真做好免疫工作。
2、严格按场内制定的免疫程序做好其它疫病的免疫接种工作,严格免疫操作规程,确保免疫质量。
3、遵守国家关于生物安全方面的规定,使用来自于合法渠道的合法疫苗产品,不使用实验产品或中试产品。
4、在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指导下,根据本场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并严格遵守。
5、建立疫苗出入库制度,严格按照要求贮运疫苗,确保药苗的有效性。
6、废弃疫苗按照国家规定无害化处理,不乱丢乱弃疫苗及疫苗包袋物。
7、疫苗接种及反应处置由取得合法资质的兽医进行或在其指导下进行。
8、遵守操作规程、免疫程序接种疫苗并严格消毒,防止带毒或交叉感染9、疫苗接种后,按规定佩戴免疫标识,并详细记入免疫档案。
10、免疫接种人员按国家规定作好个人防护。
11、定期对主要病种进行免疫效价监测,及时改进免疫计划,完善免疫程序,使本场的免疫工作更科学更实效。
(二)用药制度1、场内预防性或治疗性用药,必须由兽医决定,其它人员不得擅自使用。
2、兽医使用兽药必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不得使用非法产品。
3、必须遵守国家关于休药期的规定,未满休药期的畜禽不得出售、屠宰,不得用于食品消费。
4、树立合理科学用药观念,不乱用药。
5、不擅自改变给药途径、投药方法及使用时间等。
6、做好用药记录,包括:动物品种、年龄、性别、用药时间、药品名称、-----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生产厂家、批号、剂量、用药原因、疗程、反应及休药期。
必要时应付医嘱:用药动物种类、休药期及医嘱等。
7、做好添加剂、药物等材料的采购和保管记录。
(三)检疫申报制度1、本场饲养的畜禽水产在地区出售或迁移,提前向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其派出的报检点申报检疫,并取得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2、本场饲养的畜禽水产迁移出市外,应将畜禽水产运至指定地点,向____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派出的换证处申报,并取得《出县境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养殖场消毒防疫制度范文(3篇)
![养殖场消毒防疫制度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f0d250b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35.png)
养殖场消毒防疫制度范文一、养殖场谢绝参观,严禁闲杂人员及车辆进入畜禽养殖场。
二、养殖场所有职工必须严格遵守养殖场各项工作制度,认真执行消毒制度。
定期对养殖场及其周围环境进行消毒;动物饲养舍要保持通风,坚持每日打扫舍内卫生,保持料槽、水槽干净,消毒程序和消毒药物的使用等按规定执行。
三、养殖场职工在自己家中不得饲养与所在养殖场同类的动物,不应到市场购买与所在养殖场同类的动物产品。
养殖场内不得饲养与本场不相关的动物。
不得承接场外其他养殖场动物诊疗和现场指导。
四、坚持自繁自养,引进畜种前调查产地是否为非疫区并有产地检疫证明,新引进的畜禽必须隔离饲养一个月以上,确认无传染病后,方可混群饲养。
五、畜禽养殖场内发生重大疫情,要及时上报当地兽医防疫部门,经确诊后,应配合有关部门采取紧急有效的防制措施。
六、对病死畜禽应采取妥善办法在场内进行无害化处理,禁止出售和食用或流入它处,防止疫病扩散。
七、严格执行本场动物免疫程序,所用疫苗均来自正当渠道,每次免疫都应详细记录,且通过免疫识读器上传本场动物免疫情况,初免动物加施____耳标。
八、认真填写养殖档案,其内容包括。
动物来源,饲料消耗情况,发病率、死亡率及发病死亡原因,无害化处理情况,实验室检查及检疫结果,用药及免疫接种情况。
所有记录应在清群后保存两年以上。
九、禁止饲喂发霉、变质等不清洁的饲料和动物副产品。
定期对所饲动物驱虫,搞好灭鼠、灭蚊蝇及吸血昆虫等工作。
患病动物选择适当药物进行疫病防治,严格执行休药期。
十、积极配合上级动物防疫监督部门的检疫监督和病源检测、免疫抗体水平检测。
养殖场消毒防疫制度范文(2)1. 目的与范围本制度旨在加强养殖场的消毒防疫工作,确保养殖场环境卫生,预防和控制疾病传播,保障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本制度适用于养殖场的消毒防疫工作。
2. 原则2.1科学性原则本制度制定的消毒防疫措施,应基于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确保其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2.2综合性原则养殖场的消毒防疫工作应综合考虑养殖环境、养殖方式、病原体特性等多方面因素,制定合理的防疫措施。
养鸡场防疫管理制度(共5篇)
![养鸡场防疫管理制度(共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b6a9534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76.png)
养鸡场防疫管理制度(共5篇)第一篇:养鸡场防疫管理制度养鸡场防疫管理制度为了加强太湖鸡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特指定本制度并严格执行。
一、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动物防疫法及有关畜禽防疫卫生条例。
二、阻断病源的传入和传播1、鸡场出入口,设消毒池,池内保持有效消毒液(使用:2%烧碱)。
保证进出人员及车辆消毒工作。
2、外来人员未经负责人或兽医部门同意不得进入生产区。
3、任何其它禽及其禽产品不得带入生产区。
4、饲养员每天要保持环境清洁卫生,不得在不同鸡群间串门。
5、生产区一周消毒一次,工作区和周围环境两周彻底消毒一次。
6、任何外来人员在得到批准后方可进入生产区,进入前必须更衣、消毒,紫外线下照射10分钟,穿全封闭一次行工作服在技术员的陪同下进入。
7、场内兽医人员不得对外诊疗鸡只及其他动物的疾病。
8、生产人员不得随意离开生产区,在生产区穿工作服和胶靴,工作服应保持清洁,定期消毒。
三、严格淘汰1、饲养员每天观察鸡群,每天早晨放牧后到鸡舍角落及其它偏僻处查看有无离群独居、精神不好的鸡,发现后立即淘汰。
2、经技术员同意后饲养员方可对淘汰鸡进行无害处理,即离饲养基地3公里以外定点深埋。
四、传染病应激措施1、当鸡群发生疑似传染病时,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同时向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报告并尽快加以确诊。
2、当场内或附近出现烈性传染病或疑似烈性传染病病例时,立即采取隔离封锁,并向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报告。
3、如场内发生传染病后,如实填报疾病报表,该次传染终结后,提出专题总结报告留档并报上级主管部门。
4、决不调出或出售传染病患鸡和隔离封锁解除之前的健康鸡。
第二篇:养鸡场防疫管理制度养鸡场防疫管理制度为了加强鸡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特指定本制度并严格执行。
一、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动物防疫法及有关畜禽防疫卫生条例。
二、阻断病源的传入和传播1、鸡场出入口,设消毒池,池内保持有效消毒液(使用:2%烧碱)。
保证进出人员及车辆消毒工作。
2、外来人员未经负责人或兽医部门同意不得进入生产区。
鸡舍的防疫与卫生管理
![鸡舍的防疫与卫生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69d59481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17.png)
鸡舍的防疫与卫生管理鸡舍是养殖禽类的重要场所,良好的防疫与卫生管理对于保障鸡群的健康、提高养殖效益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鸡舍内部环境净化、消毒与消毒频次、饮水和饲料的卫生管理等方面,阐述鸡舍的防疫与卫生管理的必要性和具体操作方法。
一、鸡舍内部环境净化1. 定期清理鸡舍内部杂物和鸡粪,保持鸡舍内部整洁,避免杂草丛生和饲料残渣的滋生,以减少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
2. 利用物理和化学手段,除去鸡舍内部的异味和臭气。
可以通过通风换气、光照杀菌、植物吸附等方式,保持鸡舍空气清新,降低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风险。
3. 保持鸡舍内部湿度适宜,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湿度对鸡群健康的不利影响。
可利用空气湿度调节设备和适当的通风方式,调控鸡舍内部的湿度,提供适宜的养殖环境。
二、鸡舍的消毒与消毒频次1. 选用符合标准的消毒剂,根据鸡舍的用途和具体情况选择消毒剂的种类和用量。
常用的消毒剂有过氧化氢、石灰熏蒸、氯气、双氧水等,消毒剂的选择应根据养殖物种和具体疫情情况来确定。
2. 消毒的频次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
通常,每次批次鸡禽进鸡舍前要进行全面的彻底消毒,包括鸡舍内、设备器具、供水系统等。
此外,定期对鸡舍进行消毒也是必要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消毒频次,一般建议3个月进行一次全面的消毒。
3. 消毒操作要正确,避免对鸡群和人员造成伤害。
操作时应注重个人防护,佩戴适当的防护用品,确保消毒剂的稀释和使用按照要求进行。
三、饮水和饲料的卫生管理1. 饮水系统的清洁与消毒。
定期清洗饮水器和饮水管道,清除水垢和细菌,避免饮水器成为病原微生物繁殖的场所。
可以使用饮水器清洁剂进行清洗,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并进行消毒处理。
2. 饲料卫生管理。
要确保饲料的质量安全,控制饲料中的霉变菌和细菌污染。
饲料存储要注意防潮、防鼠,避免霉变。
使用时应根据鸡舍内鸡群的情况,合理搭配、定量喂养,避免过度喂食和过量浪费。
3. 水源和饲料源的管理。
要确保鸡舍的供水和饲料来源的安全和卫生。
鸡场卫生防疫制度
![鸡场卫生防疫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768ca03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01.png)
鸡场卫生防疫制度一、引言:鸡场卫生防疫制度是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的实施对于保障禽类健康、提高鸡群生产能力以及确保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鸡场卫生防疫制度的内容和要求,以期提高鸡场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最终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鸡场卫生防疫制度的内容:1. 鸡舍清洁:鸡舍是鸡群居住和孵化的地方,保持鸡舍的清洁是预防疾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鸡场应定期清洁鸡舍,包括清除粪便、死鸡以及过期饲料等,保持鸡舍空气流通和干燥。
清洁过程中应注意避免鸡舍内外的交叉感染。
2. 消毒措施:消毒是预防疫情发生和传播的重要手段。
鸡场应根据需要采取不同的消毒措施,包括表面消毒和空气消毒。
表面消毒可使用适宜的消毒剂,如过氧乙酸、次氯酸钠等,对鸡舍、设备、器具进行定期消毒。
空气消毒可采用紫外线灯等设备,对鸡舍内部空气进行杀菌处理。
3. 饲料管理:饲料是鸡群生长发育的重要营养来源,因此对饲料的管理至关重要。
鸡场应确保饲料的质量安全,选择合格的供应商,防止饲料受潮、发霉和污染,同时妥善存放和使用饲料,避免发生饲料中毒或细菌感染等情况。
4. 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提高鸡群免疫力的重要措施。
鸡场应根据相关规定和疫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疫苗接种方案,并确保疫苗的质量和有效性。
疫苗接种前后应注意鸡群的健康监测和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5. 病理检测与监测:鸡场应定期进行病理检测和监测,及时了解鸡群的健康状况和发展趋势。
对于异常情况,鸡场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调查和处理,预防疾病的发生和蔓延。
6. 防疫记录与报告:鸡场应建立健全的防疫记录和报告体系,详细记录和统计鸡群的免疫接种情况、疫情发生情况以及防疫措施的实施情况。
这些记录和报告对于制定下一步的防疫计划和进行疫情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三、鸡场卫生防疫制度的要求:1. 科学合理:鸡场卫生防疫制度应根据鸡群的特点和生产条件进行科学合理的制定,充分考虑疫情防控的需求和实际情况,避免盲目和无效的措施。
养鸡场卫生防疫的措施
![养鸡场卫生防疫的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1231f1e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fd.png)
养鸡场卫生防疫的措施养鸡场是养殖家禽的场所,为了确保鸡只的健康和生长,卫生防疫工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养鸡场卫生防疫的措施,以确保养鸡环境的清洁和鸡只的健康。
一、养鸡场环境清洁1. 定期清理鸡舍养鸡场应定期进行鸡舍的清理,清除鸡舍内的残饲料、粪便和废弃物。
鸡舍内应保持干燥、通风良好,以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滋生。
2. 消毒处理定期对鸡舍进行消毒处理是防止传染病的重要措施。
可以使用消毒液对鸡舍内墙壁、吊顶、地面等部位进行喷洒或涂抹,以杀灭病原微生物,防止疾病扩散。
3. 鸡舍内外清洗定期对鸡舍内外进行清洗,包括清洗饮水器、喂料器、环境控制设备等。
清洗时要充分用水进行冲洗,确保彻底清除污垢和病菌。
二、健康饲养管理1. 合理饲喂养鸡场应制定合理的饲养管理方案,包括合理的饲料配方和科学的饲喂量。
饲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避免使用过期或质量不合格的饲料。
2. 清洁饮水鸡只需要清洁卫生的饮水,饮水器应定期清洗和消毒。
同时,要确保喂水设备的正常运行,及时修复漏水或堵塞等问题。
3. 控制环境温度鸡只对环境温度较为敏感,养鸡场应合理设置环境温度,确保鸡只的舒适度和生长发育。
在寒冷季节,可以使用加热设备提供适宜的温度。
三、疫病监测和防控1. 病害监测养鸡场应定期对鸡只进行疫病监测,包括观察鸡只的行为、体型、食欲等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可以配备专业的兽医人员进行疫病的监测和诊断。
2. 预防接种养鸡场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疫苗接种,以预防常见病的发生。
接种疫苗能够提高鸡只的免疫力,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3. 隔离治疗对于病情发现的鸡只,应及时进行隔离治疗,以防止疾病的扩散。
隔离治疗时,需注意鸡只的饲养管理和环境卫生,以促进其康复。
四、员工卫生教育1. 员工培训养鸡场员工应进行相关的卫生防疫培训,了解疫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培养正确的操作习惯和卫生意识。
2. 穿戴防护养鸡场员工在工作中应正确佩戴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等,以减少与鸡只的直接接触,降低感染风险。
养殖场卫生防疫制度(4篇)
![养殖场卫生防疫制度(4篇)](https://img.taocdn.com/s3/m/b7505373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9e.png)
养殖场卫生防疫制度养殖场的卫生防疫制度是指养殖场对动物养殖过程中采取的卫生措施和疾病预防措施。
下面是一些通常的养殖场卫生防疫制度:1. 清洁和消毒:养殖场应定期清洁和消毒饲料槽、水槽、饮水设备、粪便清理设备等。
清洁和消毒可以有效杀死病原体,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2. 分离和隔离:养殖场应建立合理的动物分离和隔离制度。
对于有疾病或感染风险的动物,应尽快隔离并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
3. 病死动物处理:养殖场应制定病死动物的处理方法。
病死动物应及时处理,防止疾病传播和环境污染。
4. 饲料和水源的安全:养殖场应保证饲料和水源的质量安全。
饲料和水源可能是传播疾病的重要途径,应定期进行质量检测。
5. 动物健康监测:养殖场应建立动物健康监测制度,定期进行动物健康检查和疫苗接种。
对于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疾病控制。
6. 人员卫生管理:养殖场应指导养殖人员做好个人卫生和防护工作,包括洗手、换衣服、佩戴口罩等。
这有助于防止人员将病原体带入养殖场。
7. 记录和报告:养殖场应建立和维护动物健康档案和卫生记录,记录每只动物的生长情况、疫苗接种情况、疾病发生情况等。
同时,养殖场应及时报告动物疫情,配合相关部门开展疾病防控工作。
以上只是通常的养殖场卫生防疫制度,实际养殖场的卫生防疫制度还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并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养殖场卫生防疫制度(2)是为了确保养殖场的健康发展和动物的生命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养殖场卫生防疫制度:1. 定期清洁消毒:养殖场应定期对饲养场地、设施、器具等进行清洁和消毒,以杀灭病菌和寄生虫,预防疫情的发生。
2. 动物健康检查:定期对养殖动物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隔离病变动物,防止疾病传播。
3.养殖动物隔离:将新进动物、疑似患病动物、病死动物等隔离管理,以减少病菌传播的风险。
4. 饲料和饮水卫生:保证养殖动物的饲料和饮水源的卫生安全,防止污染和感染。
5. 疫苗免疫:根据不同养殖动物的需求和疫病情况,周期性进行疫苗接种和免疫,提高动物的抗病能力。
2024年养殖场卫生防疫制度样本(三篇)
![2024年养殖场卫生防疫制度样本(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6fa1c0a7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fa.png)
2024年养殖场卫生防疫制度样本畜禽及环境消毒管理规范一、在面临传染病威胁或疫情终止之际,应立即实施紧急消毒措施,并确保详细记录消毒过程。
二、一旦发现畜禽疑似传染病症状,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并迅速向乡镇畜牧兽医站或县级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以便尽快确诊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
三、当畜禽养殖场内或其周边地区出现烈性传染病或疑似病例时,应立即启动隔离封锁程序及其他应急措施,并立即向县级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汇报。
四、引进畜禽时,必须严格索要检疫证明,并审查相关资质证明,以防止疫情传入。
五、畜禽养殖场内严禁饲养除目标畜禽以外的其他动物。
六、制定并执行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确保所有畜禽均按程序接种,并佩戴标识,同时详细记录免疫情况。
七、积极配合县级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疫情调查与监测工作,接受动物卫生监督所的监督与指导。
八、对于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尸体及污染物,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
畜禽养殖场环境卫生管理办法第一条为提升畜禽养殖场(基地)环境卫生与防疫管理水平,构建长效管理机制,打造标准化、宜居宜业的养殖环境,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本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各乡镇需成立畜禽养殖场(基地)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大型养殖基地则需设立管委会,负责基础设施规划及公共环境卫生管理。
养殖场的卫生与防疫工作由本场(基地)负责,大型基地的管委会需指定专人进行管理。
各乡镇应建立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专业人员与群众共同参与的管理机制。
第三条推行多元化投入机制,强化养殖场(基地)环境卫生工作。
明确基地管委会与养殖户的责任,实行日清、周检、月结、季评制度,全面提升养殖场(基地)的卫生与文明水平。
第四条养殖场(基地)应根据养殖规模与污染防治需求,建设畜禽粪便、污水与雨水分流设施,以及粪便、污水贮存与处理设施。
已委托第三方进行废弃物处理的,可不自建处理设施。
第五条养殖场的污水、污物处理需符合国家环保标准,确保不污染环境。
养鸡场卫生与防疫制度三篇
![养鸡场卫生与防疫制度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d4b1f288ed630b1c58eeb505.png)
养鸡场卫生与防疫制度三篇篇一:肉鸡养殖卫生与防疫制度(一)、防疫制度:1、卫生制度:卫生制度是环境卫生控制的理论指导和行为规范,通过良好的制度约束和卫生控制能解决环境污染的根本问题,并能从防疫的意义上解决环境的净化问题(能有效地减少和消灭病源微生物)。
(1)、保持生活区、生产区的环境卫生,清楚一切杂草、树叶、羽毛、粪便、污染的垫料、包装物、生活垃圾等,定点设立垃圾桶并及时清理。
生活区和生产区彻底分开,达到现代养殖的相关卫生标准和商检局相关的出口备案要求。
(2)、保持饲养人员个人卫生,每个饲养员至少有三身可供换洗的工作服,坚持每1-2天洗一次澡,保持工作服整洁。
(3)、保持餐厅、厕所卫生,定期冲刷、擦洗,做好无油污、无烟渍、无异味。
养殖期间杜绝食用外来禽类产品(禽肉、禽蛋),养殖过程中禁止食用本场的病死家禽。
(4)、保持道路卫生,不定期清扫,定期消毒。
有条件的养殖场可以将净道和污道水泥硬化,便于交通运输、便于内部人员日常操作、便于冲刷消毒。
(5)、保持宿舍,被褥的整洁卫生,每个人至少有两套床上用品(床单、被套、枕巾),做到每批鸡出栏以后彻底换洗,必要时熏蒸消毒后在阳光下暴晒。
(6)、消毒池的管理,保持进入生活区、生产区大门的消毒池内干净,池内无漂浮污物、死亡的小动物和生活垃圾,定期(5-7天)更换消毒液一次,特殊情况可以随时更换,最常见的消毒也是3-5%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俗话说的火碱水)。
(7)、要求鸡场配备兽医室、剖检室、焚尸炉,能对病死的家禽剖检、禽病的诊断和病禽、病料的无害化处理提供条件和方便。
(8)、养殖用水最好是自来水或深井水,定期检测饮水的卫生标准,确保卫生无污物,大肠杆菌污染指数符合国家规定的饮用水的卫生指标。
(9)、在场区配备粪便生物发酵处理池确保鸡场作为肥料的鸡粪和垫料对社会对其他养殖没有危害性。
(10)、养殖所用饲料要保持新鲜和干净,饲料场、散装料罐、养殖场、散装料仓,都要避免人为的接触和污染。
养殖场防疫管理制度范本(三篇)
![养殖场防疫管理制度范本(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440a7fab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2b.png)
养殖场防疫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为了保障养殖场的生产安全和动物健康,控制疫情的发生和传播,制定本防疫管理制度,确保养殖场的正常生产运营。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养殖场内的所有人员,包括养殖场经营者、工作人员以及相关合作单位。
三、责任与义务1. 养殖场经营者负责制定并执行防疫管理制度,配合相关监管部门的工作,保障养殖场的生产安全。
2. 养殖场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防疫管理制度,如实填写相关资料,积极配合防疫工作,并及时上报疫情。
3. 相关合作单位应遵守防疫管理制度,配合养殖场的防疫工作。
四、防疫管理措施1. 养殖场应建立健全的防疫档案,包括不同动物种类的防疫程序、疫苗接种记录、疫情报告等内容。
2. 养殖场应严格控制动物的来源,避免感染源的引入。
3. 养殖场应加强动物的健康管理,定期对动物进行体检,及时发现疾病症状。
4. 养殖场应定期进行消毒工作,对养殖场的环境进行清洁消毒,防止病原体的滋生和传播。
5. 养殖场应建立隔离区,对发病动物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疫情传播。
6. 养殖场应加强员工的防疫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防范意识和防疫技能。
五、疫情应急处置1. 如发现养殖场内有动物出现异常症状或疾病症状,应立即上报相关部门,并采取严格措施进行处置。
2. 如果发现疫情的扩散趋势,养殖场应及时划定隔离区,采取隔离、治疗和消毒等措施,控制疫情的蔓延。
3. 养殖场应积极参与相关部门的疫情调查和疫病防控工作,配合相关工作人员的检查和取样工作。
六、奖惩制度1. 对于严重违反防疫管理制度的人员,将追究相关责任,给予相应的处罚。
2. 对于积极参与防疫工作,并表现出色的人员,将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表彰。
七、制度的执行与监督1. 养殖场经营者应确保防疫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并对防疫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2. 防疫工作人员应认真履行职责,对养殖场的防疫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3. 合作单位应配合养殖场的防疫工作,积极参与防疫工作的执行和监督。
此为养殖场防疫管理制度的范文,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养殖场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养殖场卫生防疫制度范文(3篇)
![养殖场卫生防疫制度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6c9ac9d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29.png)
养殖场卫生防疫制度范文1. 引言养殖场卫生防疫制度是为了确保养殖场环境的卫生和畜禽健康,降低疾病传播和损失,并保证畜禽产品的质量安全。
本制度旨在规范养殖场的卫生防疫措施,落实食品安全责任,提高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2. 养殖场卫生管理责任2.1 养殖场负责人应明确卫生防疫工作的重要性,树立卫生防疫意识,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并指定专人负责卫生防疫工作。
2.2 养殖场负责人应组织卫生防疫培训,提高养殖场员工的卫生防疫意识和技能,确保其具备适应性和专业性。
3. 养殖场卫生防疫措施3.1 环境卫生管理a) 养殖场应定期清理垃圾,保持场内外环境的清洁卫生。
b) 养殖场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和排水设施,防止污水积聚和恶臭产生。
c) 养殖场应进行定期除害,如消杀、灭鼠等,防止虫害和害兽对畜禽的潜在威胁。
3.2 疫病监测与预防a) 养殖场应建立畜禽健康档案,定期检测畜禽的健康状况。
b) 养殖场应严格控制畜禽的进出,确保生物安全。
c) 养殖场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疫苗接种和药物预防,防止疫病的传播和暴发。
3.3 饲料及水源管理a) 养殖场应使用符合质量要求的饲料,防止因饲料感染造成畜禽疾病。
b) 养殖场应定期检测水源质量,防止因水源感染造成畜禽疾病。
c) 养殖场应保持饮水设施的清洁卫生,定期清洗消毒饮水设备。
3.4 畜禽屠宰及产品加工卫生a) 养殖场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进行畜禽的屠宰工作,确保卫生安全。
b) 养殖场应建立畜禽产品追溯体系,确保产品来源可追溯,防止潜在食品安全风险。
4. 养殖场卫生防疫记录4.1 养殖场应建立健全的卫生防疫记录档案,详细记录卫生防疫措施的执行情况和效果。
4.2 卫生防疫记录应包括但不限于入场禽畜检疫证明、饲料、水源和环境检测结果、疫苗接种记录、药物使用记录等。
5. 养殖场卫生防疫督查与考核5.1 养殖场应接受相关部门的卫生防疫督查,配合督查人员的工作,积极整改不足之处。
5.2 养殖场应定期对自身的卫生防疫工作进行评估与考核,根据考核结果采取相应措施改进工作。
养殖场卫生防疫制度(三篇)
![养殖场卫生防疫制度(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07ea4815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26.png)
养殖场卫生防疫制度一、严格执行《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做好畜禽疫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二、养殖场出入口应设消毒池,池内保持有消毒夜,消毒池每周更换两次消毒液。
保证出入人员及车辆做好消毒工作。
三、外来人员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进入生产区,疾病流行期间,非生产人员不得进入生产区。
四、做好进前、出后彻底大扫除、大消毒一次,饲养期定期进行带畜(禽)消毒和环境消毒。
遇有传染病威胁及终止流行时须进行紧急消毒,做好记录。
五、畜禽发生疑似传染病时,应及时采取隔离措施,同时向乡镇畜牧兽医站或县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尽快加以确诊,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扑灭疫情。
六、当场内或场区附近出现烈性传染病或疑似烈性传染病例时,应立即采取隔离封锁和其它应急措施,并向县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七、进畜(禽)时应索要检疫证明,查阅种畜(禽)场相关资质证明,严防疫情传入。
八、场内严禁饲养其他畜禽。
九、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并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实施免疫,佩戴畜禽标识,并做好免疫记录。
十、积极配合县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疫情调查、疫情监测,接受县动物卫生监督所防疫监督和指导。
十一、病死或死因不明畜禽尸体及污染物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
第四篇:畜禽养殖场(基地)环境卫生防疫管理办法畜禽养殖场(基地)环境卫生、防疫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了加强畜禽养殖场(基地)环境卫生和防疫管理,健全养殖场(基地)卫生和防疫管理长效机制,打造环境优美、文明整洁、宜居宜业的标准化养殖场(基地),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区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各乡镇要成立畜禽养殖场(基地)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同时,规模较大的畜禽养殖基地要组建基地管委会,负责该基地水、电、路等基础建设规划和公共环境卫的管理工作。
畜禽养殖场(基地)的卫生、防疫工作由本场(基地)承担,对规模较大的畜禽养殖基地,管委会要指定专人负责。
养鸡场卫生防疫制度(共五则)
![养鸡场卫生防疫制度(共五则)](https://img.taocdn.com/s3/m/8b221c17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6b.png)
养鸡场卫生防疫制度(共五则)第一篇:养鸡场卫生防疫制度养鸡场卫生防疫制度目的为加强养鸡场卫生管理,防止疫病的发生与蔓延,保证养鸡生产的正常进行和健康发展,避免因发生疫情造成的损失,根据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公司所有养鸡场 3 各部门的职责3.1各养鸡场负责按本制度的要求做好养鸡场的卫生防疫工作,并由场长负责做好养鸡场卫生防疫工作的落实。
3.2生产技术部负责做好对各个养鸡场卫生防疫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与检查,并对未按规定做好卫生防疫工作的进行处理。
负责做好对鸡场防治疫病的指导。
4 鸡场卫生防疫规范4.1 养鸡场内禁止外界人员和车辆进入生产区。
养鸡场大门口设消毒池,每周更换消毒药物,饲料和排泄物运输车辆进出必须走消毒池。
第1页,共4页4.2 饲养员、技术人员工作时间都必须身着卫生清洁的工作衣、鞋、帽,每天需进行清洗、消毒,工作衣、鞋、帽不准穿出生产区。
任何非生产人员不准进入鸡舍,必须进入鸡舍的人员经同意后应身着消毒过的工作衣、鞋、帽,经消毒后方可进入。
4.3 养鸡场消毒更衣室内安装紫外线灯或其它消毒设备,工作人员必须经过紫外线灯等消毒15分钟以上,更换鞋和衣帽,方可进入生产区。
4.4 搞好场区内环境卫生,及时清除杂草和生产、生活垃圾。
4.5 生产区每周应进行一次彻底消毒,特殊情况下增加消毒次数,选用烧碱、复合酚、氯制剂等药物进行喷雾消毒,每月更换一次消毒药物。
4.6用过的药品包装及疫苗等应当天进行焚烧。
4.7 饲养人员和工作人员要勤换、勤洗工作服,胶鞋等。
饲养用具要做到专栏专用,防止交叉感染。
4.8 凡是患病死亡或不明原因死亡动物均不准销售和食用,必须深埋或焚烧处理。
第2页,共4页 4.9 禁止在外购入禽类食品食用。
4.10 鸡舍空栏后,应马上对鸡舍进行彻底清除、冲刷,不留死角。
将舍内的粪、尿、蛛网、灰尘等全部彻底清除干净。
并对鸡舍地面、器具、墙壁、顶棚等进行严格的消毒。
4.11 鸡场应对每日的卫生防疫工作做好记录,以便备查。
养鸡场防疫管理制度
![养鸡场防疫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ff50200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b4.png)
养鸡场防疫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养鸡场的防疫管理工作,确保鸡群健康、产品安全,提高养鸡效益,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管理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养鸡场的日常防疫管理工作,包括鸡舍卫生、疫苗接种、疫病监测等方面。
三、管理原则1. 预防为主。
采取预防措施,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2. 经常、及时。
对鸡舍卫生、饮水、饲料等进行经常性检查和清洁,及时发现疫情,及时处理。
3. 系统、科学。
按照科学的方法和流程进行防疫管理,建立健全的防疫体系。
四、养鸡场防疫管理制度1. 鸡舍卫生管理(1)对鸡舍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保持鸡舍内干净、通风。
(2)定期更换鸡舍内的垫料、铺草,保持鸡舍内干燥。
2. 饮水管理(1)保证饮水设施的干净卫生,定期清洁消毒,保证饮水无污染。
(2)保证饮水的新鲜,水质清洁。
3. 饲料管理(1)储存饲料要保持干燥、通风,防潮、防虫。
(2)定期清理饲料箱,避免发霉变质。
4. 鸡群监测(1)对鸡群进行定期体检,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隔离处理。
(2)定期检测鸡群的体温、产蛋量等指标,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5. 疫苗接种(1)根据养鸡场的实际情况,对鸡群进行疫苗接种,保证鸡群的免疫力。
(2)严格按照疫苗接种计划进行操作,确保接种的有效性。
6. 疫病监测(1)对鸡群进行常规疫病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2)建立疫病监测台账,记录每次监测情况,做好疫情追溯。
7. 疫情处理(1)一旦发现疫情,立即采取隔离措施,防止传播。
(2)对发病鸡进行治疗,尽快恢复健康。
(3)对疫情原因进行调查,做好病株分离、鉴定工作。
8. 防疫培训(1)定期组织员工进行防疫培训,提高员工防疫意识和知识水平。
(2)建立员工防疫培训档案,记录每次培训情况。
五、附则1. 养鸡场应严格按照本管理制度进行防疫管理,不得擅自变更管理措施。
2. 养鸡场应建立完善的防疫档案,定期进行自查和外查,确保防疫措施的执行。
3. 对违反本管理制度的行为,养鸡场应给予相应的处罚,并及时整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鸡场卫生与防疫制度三篇篇一:肉鸡养殖卫生与防疫制度(一)、防疫制度:1、卫生制度:卫生制度是环境卫生控制的理论指导和行为规范,通过良好的制度约束和卫生控制能解决环境污染的根本问题,并能从防疫的意义上解决环境的净化问题(能有效地减少和消灭病源微生物)。
(1)、保持生活区、生产区的环境卫生,清楚一切杂草、树叶、羽毛、粪便、污染的垫料、包装物、生活垃圾等,定点设立垃圾桶并及时清理。
生活区和生产区彻底分开,达到现代养殖的相关卫生标准和商检局相关的出口备案要求。
(2)、保持饲养人员个人卫生,每个饲养员至少有三身可供换洗的工作服,坚持每1-2天洗一次澡,保持工作服整洁。
(3)、保持餐厅、厕所卫生,定期冲刷、擦洗,做好无油污、无烟渍、无异味。
养殖期间杜绝食用外来禽类产品(禽肉、禽蛋),养殖过程中禁止食用本场的病死家禽。
(4)、保持道路卫生,不定期清扫,定期消毒。
有条件的养殖场可以将净道和污道水泥硬化,便于交通运输、便于内部人员日常操作、便于冲刷消毒。
(5)、保持宿舍,被褥的整洁卫生,每个人至少有两套床上用品(床单、被套、枕巾),做到每批鸡出栏以后彻底换洗,必要时熏蒸消毒后在阳光下暴晒。
(6)、消毒池的管理,保持进入生活区、生产区大门的消毒池内干净,池内无漂浮污物、死亡的小动物和生活垃圾,定期(5-7天)更换消毒液一次,特殊情况可以随时更换,最常见的消毒也是3-5%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俗话说的火碱水)。
(7)、要求鸡场配备兽医室、剖检室、焚尸炉,能对病死的家禽剖检、禽病的诊断和病禽、病料的无害化处理提供条件和方便。
(8)、养殖用水最好是自来水或深井水,定期检测饮水的卫生标准,确保卫生无污物,大肠杆菌污染指数符合国家规定的饮用水的卫生指标。
(9)、在场区配备粪便生物发酵处理池确保鸡场作为肥料的鸡粪和垫料对社会对其他养殖没有危害性。
(10)、养殖所用饲料要保持新鲜和干净,饲料场、散装料罐、养殖场、散装料仓,都要避免人为的接触和污染。
在鸡群发病时期特别要注意剩料的处理。
(11)、鸡舍内卫生①、地面卫生:确保网架干净,选用大小适中的塑料网便于粪便能漏下去。
②、空气质量卫生,从育雏到出栏,根据养殖的需要、季节温度的变化、空气质量的变化等,不断调节通风量,确保舍内空气质量新鲜、氧气充足、有害气体不超标。
③、育雏期间每日都要清理掉水杯中的垫料并擦洗干净。
每批鸡出栏以后根据需要用相关的酸(碱)性消毒剂或特殊的除垢剂侵泡或高压冲刷自动饮水线,以便能有效去除水线中的青苔、沉积物和滋长的生物膜等。
④、顶棚卫生:在饲料中添加灭蝇蛆药物或采取药杀措施,避免苍蝇粪便污染顶棚、灯泡、墙壁设备等,同时也避免了大量的苍蝇滋生而加大禽病传播的风险。
顶棚不能有蛛网挂附也是起码的卫生要求。
⑤、每批鸡出栏以后,对鸡舍内的所有设施设备、控制仪表等都要仔细的除尘、擦洗,避免留有卫生死角。
⑥、凡是接触过病、死鸡以后要及时用消毒药清洗双手,避免人为地扩大污染。
2、隔离制度:隔离制度是维护养殖环境安全和约束外来疫病入侵的有效保障,现代肉鸡的养殖周期在42-45天左右,在养殖过程中,有很多因素和可能性会由于隔离不力而让外来的疫病侵害和感染到鸡群。
尽管我们讲“全进全出”很多年了,但是真正意义上的“全进全出”几乎还没有多少鸡场能做得到,即使有些相对严格的鸡场也只是局限在鸡群周转意义上的“全进全出”。
之所以关注隔离制度和措施,关键是很多养鸡场在这一点上吃过大亏甚至栽过跟头。
(1)、在思想上一定要有养殖“全程独立”的概念,隔离从开始到结束,来不得半点马虎。
(2)、对外来人员的隔离,在养殖场周围除了必要的净道和污道的门口之外,要有能够阻挡人员和大的野生动物出入的篱笆等作为防护屏障。
(3)、减少养殖过程中的一切对外交往,每一次外出购物、残鸡处理、拉鸡粪、垫辅料等等都是有风险的。
(4)、必要的散装料车进入鸡场要经过严格的冲刷消毒,尤其是轮胎和底盘的消毒,司机原则上不允许随便下车。
(5)、在养殖过程中遇有特殊情况需要外出的如采购药物、疫苗、生活用品等,回来后要经过严格的更衣、沐浴消毒手续才能允许再次进入生产区,正常情况下可联系供应商送货上门。
(6)、在养殖区内定期灭鼠、灭蝇:在鸡舍通风窗上安装防止野鸟进入的铁丝网,必要的警卫用的家犬要拴养或圈养,不能到处乱跑,更不能喂食病死鸡。
(7)、饲养人员不能相互串舍,鸡舍门口必设消毒盆以供进入鸡舍的必要消毒之用。
(8)、哥哥鸡舍内日常所用的工具和用具要严格管理、配套使用,不能相互转借。
(9)、通过政府干预或依照《畜牧法》的相关规定禁止在鸡场周围2-4公里内发展同类养殖场或相关的养殖场(养猪场、养鸭场、蛋鸡养殖场)屠宰场等。
(10)、在养殖过程中应谢绝同行业组织的参观、考察和访问。
一切观摩活动可安排在出栏过程中或出栏后进行,有条件的养殖场也可以设置并安装鸡舍内的监控系统。
3、防疫制度:(1)、常规消毒制度:①、育雏前的喷雾消毒和熏蒸消毒②、养育过程中的带鸡消毒③、生活区的一次消毒,生产区的二次消毒,进入鸡舍的三次消毒。
④、个人卫生和宿舍卫生,每批进雏前对所有服装、被褥等进行一次彻底消毒(2)、预防性用药制度:①、根据经验在育雏前1-5天投服抗生素针对性控制雏鸡沙门氏菌感染(如果雏鸡来源于健康的种禽场,预防用药也就没有必要了)。
②、根据以往的养殖体会,在常见多发病的危险日龄前1-3天针对性投服抗生素或抗球虫药物,有助于提高防治效果。
③、根据环境条件的变化和气候变化的结合养殖经验做好针对性预防用药,坚持看天气预报是养殖场的必修科目。
④、在健康养殖阶段,大力推广酶制剂和微生态产品的应用,提高机体抵抗力和家禽抗感染能力。
(3)、免疫接种制度:①、必须进行的免疫接种如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炎、传染性支气管炎等要进行合理的免疫接种。
②、在疫区可考虑增加的免疫接种如禽流感灭活疫苗。
③、根据区域差异或个人经验可以考虑介入的免疫如大肠杆菌多价灭活疫苗、沙门氏菌灭活疫苗、多种球虫卵囊制成的球虫苗等。
(4)、病群封锁制度:①、对疑似或确诊的发生疫情的病群进行空间上的隔离,本着对行业负责的态度,禁止与外界交流。
②、对可能受到病群威胁的健康的鸡群落实针对性的保护和防范措施(紧急接种、预防性用药、强化消毒、提前出栏等)。
③、病群处理或康复后,先全面消毒再解除封锁。
(5)、疫病档案管理制度;①、疫情记录,对发生疫情的鸡群的日龄、表现、外观症状、剖检变化、诊断结果或疑似诊断结果、伤亡情况等进行实事求是的记录。
②、疗效评估:对治疗方案、用药情况、疗程、治疗效果等进行详细记录并进行评估,为以后的疫情防制(防治)提供经验和参考。
(6)、疫情报告制度:①、按照动物防疫法的相关规定,对发生在养殖场内的经过确诊或存在可疑的急性、重大疫情要及时上报当地畜牧行政主管部门。
②、疫情上报后,本着对行业负责的态度积极与相关部门进行协调和沟通。
制定合理的控制和扑灭方案,尽量杜绝和减轻疫情的蔓延。
(7)、疫情扑灭制度:①、对已经发生的疫情采取科学合理的控制措施(药物治疗、疫苗紧急接种、淘汰病弱残、隔离病群、有计划扑杀等等)。
②、对综合防治方案进行具体落实,对因治疗、对症治疗、辅助治疗、保健治疗等。
③、根据疫情的发展及时进行治疗方案的调整。
(二)、卫生消毒:1、卫生清理:借助机械和物理的方法对环境进行清理和初级净化,主要是通过彻底的铲除、清扫、高压冲刷等方法对养殖环境中的垫料、粪便、羽毛以及其他的污染物和有机物进行处理,为药物消毒创造条件和奠定基础。
2、消毒药的选择:消毒药的选择受消毒目的、季节、病原的特点、环境温度、价格等影响很大。
例如可根据禽病的流行情况选择对相关病原微生物敏感的药物,针对性杀灭病源,有的放矢,药敏试验的目的就在于此;当季节气温高的时候可以不用高锰酸钾,只用福尔马林喷雾就可以达到熏蒸的消毒效果;含碘的消毒剂由于挥发性强,最好不要在夏季使用;当多种消毒药物交替使用的情况下,要充分考察药物的性质特别是酸碱性和两次消毒间隔的时间,以免相互中和或拮抗而影响或降低消毒的效果。
3、消毒的方法:现代养殖场消毒方法最常用的是喷雾消毒、熏蒸消毒、浸泡消毒、紫外线照射、焚烧或深埋、生物发酵消毒等等。
4、消毒程序:(1)、鸡舍:物理消毒(铲除、清扫、冲刷)…干燥…化学消毒(消毒剂喷雾、浸泡等)…干燥…熏蒸消毒(常用的是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的熏蒸消毒,当然也可以选择一些其他类型的烟熏剂)…通风…使用。
(2)、环境和道路:喷雾消毒,消毒池浸泡消毒,泼洒消毒等。
(3)、衣服和被褥等:在清洗干净的前提下暴晒…熏蒸或紫外线照射消毒。
(4)、粪便和污染的废弃物:主要是通过堆积、密封进行生物热发酵消毒或深埋、焚烧处理。
5、消毒效果的检测:在消毒前后对环境进行局部或空气取样,培养后进行简单的细菌数的检查,对消毒效果做到心中有数。
对养殖和以后的消毒都是一个有价值的参考。
很多时候我们消毒完了不检测容易让消毒流于形式而影响到消毒的效果。
(三)免疫接种:1、免疫程序:(1)、秋季、冬季、春季免疫程序:(仅供参考)1日龄、新城疫VH-28/86-H120,1.5倍喷雾免疫。
同时新城疫油苗颈部皮下注射0.25-0.3毫升/只。
14日龄、法囊疫苗MB或卫法囊2倍,饮水。
20日龄、新城疫VH-28/86-H120,2.5倍,饮水。
24日龄、法氏囊苗MB或卫法囊2倍,饮水。
30日龄、新城疫克隆30-H120、3倍,饮水。
也可以用新城疫克隆30-Ma5代替新城疫VH-28/86-H120。
如果是肾型传支流行的季节和地区可以在3日龄内用肾型传支疫苗喷雾免疫。
(2)、夏季免疫程序:(仅供参考)1日龄、新城疫VH-28/86-H120,1.5倍喷雾免疫。
同时新城疫油苗颈部皮下注射0.25-0.3毫升/只。
14日龄、法囊疫苗MB或卫法囊2倍,饮水。
20日龄、新城疫VH-28/86-H120,2.5倍,饮水。
也可以用新城疫克隆30-Ma5代替新城疫VH-28/86-H120。
(3)、对禽流感的预防:根据禽流感的发病情况,再受疫情威胁的区域养殖要考虑选用禽流感灭活苗,选用地方流行毒株生产的免疫效果会更好一些。
(4)、对传支的预防:肉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有很多种表现,如呼吸性、腺胃型、肾型、生殖道型等,要根据当地流行的情况选用不同株的疫苗进行预防接种。
2、免疫方法:常用的免疫方法:喷雾、点眼、滴鼻、皮下注射、饮水等。
3、疫苗:根据使用效果选择比较可靠的疫苗,当然在有新疫病流行的区域为了确保养殖安全也可以随时允许有新的疫苗加盟进来。
4、免疫注意事项:(1)、喷雾免疫最好在孵化室内进行,如果在育雏舍进行要调整好温度(30-33)和湿度(相对湿度在65-75%),停止通风20-30分钟雾滴适中,最好是选用疫苗供应商的专用喷雾设备并在对方技术员的亲自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