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
乾隆历史故事

乾隆历史故事
乾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清朝的一位伟大君主,他在位时期,实行了一系列改
革措施,使得清朝经济繁荣、政治稳定、文化昌盛。
乾隆皇帝本人也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他精通诗词、书法、绘画等艺术,也对历史文化极为热爱。
下面,我们来讲述一些乾隆历史故事,一起了解这位伟大皇帝的风采。
乾隆皇帝的治国理念是“仁政”,他十分重视民生,曾多次下江南巡视,了解
民情,解决民生问题。
他还大力发展农业,提倡种植水稻、棉花等农作物,鼓励农民发展生产。
在他的治理下,社会风气清朗,民风淳朴,人民安居乐业。
乾隆皇帝对文化艺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他曾在故宫设立“文渊阁”来收藏和
研究古代书籍,还亲自撰写了大量的诗词和书法作品。
他还大力支持绘画艺术的发展,提拔了不少优秀的画家,使得绘画艺术在他的时代达到了一个辉煌的阶段。
在外交方面,乾隆皇帝也做出了许多重要的决策。
他通过一系列的战争和外交
手段,扩大了清朝的领土,使得国家的实力得到了增强。
他还多次派遣使臣出使西域和东南亚国家,开展友好交流,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乾隆皇帝在位期间,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得清朝的政治制度更加完善,
国家的经济得到了大力发展,社会的稳定得到了保障。
他的治国理念和领导才能,使得他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备受尊敬的一位君主。
乾隆历史故事就是这样,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位伟大的
皇帝,他的治国理念、文化艺术和外交战争等方面的成就,都是我们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希望我们能够继承乾隆皇帝的治国智慧,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乾隆皇帝的小故事 50字

乾隆皇帝的小故事50字
摘要:
1.介绍乾隆皇帝的背景和地位
2.一个小故事的主题和情节
3.故事中的启示和感悟
正文:
乾隆皇帝,我国历史上的一位伟大君主,他在位期间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
在他的统治下,我国迎来了一个长达六十年的稳定时期,这就是著名的“乾隆盛世”。
在这段辉煌的历史中,有一个小故事令人难忘。
有一天,乾隆皇帝微服私访,来到了一个乡村。
在那里,他遇到了一个聪明伶俐的农民,他们交谈甚欢。
农民向皇帝请教了一个问题:“陛下,我听说您治理国家有方,百姓安居乐业。
那么,您是如何做到的呢?”
乾隆皇帝微笑着回答:“其实很简单,我只需要做对的事情,并且全力以赴。
”这个小故事揭示了乾隆皇帝治理国家的智慧:正确的决策和全力以赴的执行。
这也正是他能够创造出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的原因。
从这个小故事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
首先,我们要明确目标,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事情。
其次,我们要全力以赴,付出努力,才能实现目标。
最后,我们要坚持不懈,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生活和工作中取得成功。
乾隆皇帝的这个小故事,不仅让我们了解了他卓越的领导才能,还给我们
带来了宝贵的人生启示。
清朝乾隆帝的生平简介

清朝乾隆帝的生平简介乾隆帝名为爱新觉罗·弘历,清朝的第六位皇帝,入关之后第四位皇帝,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的第四个儿子。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清朝乾隆帝的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乾隆帝的生平简介乾隆原名叫爱新觉罗·弘历,弘历于1711年出生在雍亲王府,他的父亲是雍正皇帝,生母是钮祜禄氏。
弘历从小十分聪明,五岁就开始上学,有过目不忘的本事。
因为弘历从小天资过人,康熙皇帝看见孙子弘历这么优秀,就直接把他接到了宫中念书。
能被康熙接到身边亲自教导的孙子本就不多,可见弘历确实才气过人。
雍正一登基就秘密将弘历立为皇位继承人,后来又将名门之女富察氏赐婚给弘历。
雍正去世后,弘历顺利登基成为乾隆皇帝,并将嫡长子永琏立为皇太子。
乾隆上位后缓和了雍正在位时紧张的政治气氛,使朝廷各方面的关系得到改善;乾隆还十分注重官员的选拔,并且实行了严格的考察制度。
除了政治方面的贡献之外,乾隆在军事上的建设更为突出,乾隆派兵平定了瞻对、苗疆、金川、西藏、准噶尔等各部的动乱,扩大了清朝疆域。
可以说乾隆在位期间,为清朝统治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乾隆为大清做了什么贡献乾隆在25岁的时候登基,成了第六个接手清朝的皇帝,在位60年,中国古代有很多皇帝,他掌握最高权力的时间最长。
他执政期间,清朝自康乾盛世后又一次达到了最高峰,由此可见乾隆皇帝位清朝做出了很多的贡献。
据史料记载他曾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了伟绩:政治:乾隆的父亲雍执政的时候政治上的气氛十分的紧张,乾隆登基后最先的举措就是缓解这种气氛,同时他还对雍正的政策做出了调整。
作为一个君主,重视官员的素质是很重要的,乾隆十分注重这一点,登基后他立刻把雍正年间的贪官进行了严惩。
乾隆这样的举措是很不易的,因为这必将会掀起朝廷的动荡,可是乾隆还是公正地将贪官一一地揪出来,大多直接被处死。
严惩了贪官后,乾隆在选拔官员上十分用心,甚至亲自筛选,这极大地提高了官员的质量。
乾隆招收的官员大多都很有本事,因此乾隆很看重对他们的约束,所以雍正善于对人才的驾驭。
乾隆皇帝的故事

乾隆皇帝的故事乾隆皇帝(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是中国清朝的一位伟大皇帝,他在位时期长达六十年之久,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
乾隆皇帝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和政策,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乾隆皇帝出生在北京紫禁城,是康熙皇帝的第四子,他的母亲是康熙皇帝的嫡福晋。
乾隆皇帝自幼聪慧过人,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精通文学、书法、绘画、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
他对文学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也因此对文化艺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
乾隆皇帝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推行了一些有利于国家发展的政策。
他注重农桑,提倡农业生产,改善农民生活,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他还重视海外贸易,开放了一些港口,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在文化方面,乾隆皇帝也非常重视,他大力支持文学、绘画、戏曲等艺术形式的发展,使得中国文化在他的统治下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乾隆皇帝还注重对外交往,他派遣使者到欧洲各国进行外交活动,加强了中国与外国的联系。
他还大力支持科学技术的发展,鼓励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乾隆皇帝在位期间,国家政治比较稳定,经济发展较快,文化艺术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他的统治时期被认为是中国清朝的鼎盛时期,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乾隆晚年却因为过度享乐、铺张浪费,导致国家财政出现了严重问题。
他的统治晚期,国家出现了一些混乱和动荡,给中国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乾隆皇帝在位期间,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皇帝。
他的统治时期,中国的国力得到了很大的增强,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
乾隆皇帝的故事

乾隆皇帝的故事乾隆皇帝(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是清朝第四位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统治时间长达六十年。
乾隆帝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乾隆盛世”。
乾隆帝登基后,他一方面继承了前朝雍正帝的政策,继续推行清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另一方面,他也在一定程度上采纳了康熙帝的仁政政策,对百姓实行宽松的政策,使得社会风气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他还大力发展农业,改善水利,加强对外贸易,使得国家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在文化方面,乾隆帝也非常重视。
他提倡儒学,倡导文治,对文化教育事业进行了大力支持,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文化教育的政策,使得当时的文化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在乾隆帝的统治下,中国的文化艺术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诗词、书画、戏曲等各种艺术形式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此外,乾隆帝还非常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他鼓励科技人才,推行科技兴国政策,对科技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在他的统治下,中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然而,乾隆帝的统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在他晚年,由于种种原因,清朝逐渐走向了衰落。
乾隆帝对继承人的选择也存在一些问题,他先后立了多位太子,但最终都被废黜,这也给清朝的继承问题埋下了隐患。
同时,乾隆帝晚年的统治也存在一些弊端,政治腐败、社会不公等问题逐渐加剧,给清朝的未来埋下了隐患。
总的来说,乾隆帝是一位杰出的君主,他在位期间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使得中国在他的统治下达到了一个辉煌的时期。
但同时,他的统治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最终也对清朝的未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乾隆帝的故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话题,他的统治经验对当今社会依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乾隆在位多少年

乾隆在位多少年乾隆是中国清代的一位重要皇帝,他的在位时间非常长,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
乾隆在位期间,国力强盛,经济繁荣,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为富庶、繁荣的时期之一。
那么,乾隆到底在位多少年呢?乾隆帝,姓爱新觉罗,名弘历,出生于1711年,是康熙皇帝的四子。
乾隆帝继位于1735年,享年八十八岁,在位达六十年之久,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
乾隆帝的在位时间之长,对于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带来了众多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变革。
乾隆在位期间,国家安定繁荣,经济发展迅速。
他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加强了官员考核制度,严禁贪污腐败。
他还通过营造良好的商业环境,促进了国内贸易和海外贸易的发展,使得国内经济繁荣起来。
乾隆还大力发展农业,推行种植业现代化,使得中国农业生产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同时,乾隆还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农业、医学、工艺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就。
在文化方面,乾隆皇帝崇尚儒家思想,兴办了许多学校,加强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他还大力保护古代文化遗产,对于历史文物的保护和修复工作非常重视。
乾隆帝本人也非常喜爱书法和绘画,他在这两个领域也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他举办了多次盛大的赏花、观赏书画和品味古董的活动,培养了许多文化人才。
乾隆帝在位期间,对于汉族人民和少数民族人民都采取了开明的政策。
他尊重各地的风俗习惯,保护少数民族的特殊权益,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均给予了大力支持。
他实行了“扬州八怪”等文化政策,鼓励文化艺术的发展。
同时,他也主张融合中原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促进了各个民族的交流和融合。
然而,乾隆在位期间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他采取了过于宽松的政策,导致朝政腐败。
另一方面,他对于西方文化保持着抵制和排斥的态度,限制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和发展。
此外,乾隆晚年极度嗜好,沉迷于后宫和豪华奢侈品,这也是他执政晚期出现衰落的原因之一。
总的来说,乾隆在位期间为中国带来了经济、文化和政治的繁荣,对于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乾隆皇帝活了88岁-期间发生了哪些世界性大事件?

乾隆皇帝活了88岁,期间发生了哪些世界性大事件?生于1711年9月25日,死于1799年2月7日的乾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
他一生经历了从祖父、父亲、自己、儿子、孙子、曾孙、元孙(玄孙)七代人,在74岁时实现了中国人梦寐以求的五世同堂——如果他再挣扎一下,多活一年多时间,就会跨入19世纪,成为与美国科学家爱因斯坦、英国首相丘吉尔、喜剧大师卓别林、小说家海明威同时代的人。
乾隆皇帝乾隆皇帝活在世界上的88年里,世界发生了许多影响深远的大事件,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有的事件,乾隆皇帝也一定程度地受到了影响。
首先当然是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始发于18世纪60年代,发源于英国中部地区,以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而揭开序幕。
从那时候到19世纪40年代,在长达近百年的时间里,英国、法国、美国等欧美主要国家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
珍妮纺纱机发明的那一年,是1765年,乾隆皇帝54岁。
他在皇帝宝座上已经呆了20个年头。
1782年,瓦特改良蒸汽机时,乾隆皇帝71岁。
当时,清朝与西方并没有处于完全隔绝的状态。
在康熙时期以来,陆续有一批法国、英国、葡萄牙传教士,历经艰难险阻来到中国,在将西方工艺品、钟表、药品等送给中国皇帝的同时,还将发生在欧洲的重大事件,向中国皇帝做了报告。
然而,工业革命进行之初,各种技术、产品并不成熟,不足以引起中国皇帝的重视。
因此,当马戛尔尼使团将最新发明的蒸汽机、梳理机、棉纺机、织布机、天体运行仪、连发手枪等送给乾隆皇帝时,乾隆皇帝并没有表现出很惊讶的样子,将它们当作“奇技淫巧”的产物,统统锁到仓库里。
第二件大事件,是美国独立战争。
1775年4月19日清晨,北美莱克星顿小镇响起一阵激烈的枪声,揭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
5月10日,北美各殖民地代表在费城召开第二届大陆会议,建立了大陆军,并任命乔治·华盛顿为总司令。
随后,华盛顿带领大陆军取得独立战争的胜利,成为了美国第一任总统。
当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时,乾隆皇帝在干什么呢?1775年,乾隆皇帝派遣大军,平定了准噶尔部首领达瓦齐的叛乱;出台了所有商民一概不准擅自越过边境进行贸易的规定;继续平定大小金川之乱……乾隆皇帝忙着管理超过1000万平方公里的庞大帝国,顾不上关心遥远北美大陆上发生的美国独立战争。
乾隆皇帝的本名是什么?

乾隆皇帝的本名是什么?乾隆皇帝(1711年―1799年),是中国清朝第四位皇帝,其正式名号为“弘历”,是康熙皇帝的四皇子。
乾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统治了六十年之久。
他的执政时期被历史学家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都最为繁荣和稳定的年代之一。
乾隆皇帝一生经历了众多重要的政治和军事事件,深深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下面将从他的本名、政治改革、文化繁荣、外交合作和对边疆地区的治理五个方面展开介绍。
一、乾隆皇帝的本名乾隆皇帝的本名为弘历,意为“才德广大”。
这一名号充分展现了乾隆皇帝对自己的自省和期望,也体现了他对国家治理所持有的理念。
乾隆皇帝在位期间,致力于吸纳各方面的人才,以维护国家的稳定和繁荣。
二、政治改革乾隆皇帝执政初期,对清朝法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完善,使得国家政治制度更加合理高效。
他推行了一系列的“乾隆新政”,加强了官员的选拔考核制度,取消了一些陈旧、威权的政治制度,建立了相对人性化的政治管理体系。
这些改革使得官员及时接受民众的诉求,提高了国家治理的效能。
三、文化繁荣乾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时期之一,他本人也是一位文化爱好者,善于诗文书法。
乾隆皇帝崇尚礼制文化,推动了汉文化的复兴,并对藏传佛教进行了加强和保护。
他下令修订《庭史》、《四库全书》等重要文化典籍,大力支持翻译和出版事业,为后代保留了大量珍贵的文化遗产。
四、外交合作乾隆皇帝倡导着务实的外交政策,积极发展与欧洲、中亚和东南亚国家的交流与合作。
乾隆皇帝通过和西方国家的贸易往来,带来了一系列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理念,促进了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同时,乾隆皇帝还通过外交手段巩固了对蒙古、西藏等边疆地区的统治,保持了国家的边疆稳定。
五、对边疆地区的治理乾隆皇帝重视边疆地区的稳定和发展,他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统治。
他推行了优待政策,增加投资,在边疆地区修建水利工程、开垦土地、发展经济,为边疆地区带来了繁荣和稳定。
为什么清朝的乾隆皇帝被称为盛世之君

为什么清朝的乾隆皇帝被称为盛世之君乾隆皇帝(1711年-1799年),是清朝第四位皇帝康熙帝的第四子,也是雍正帝的第三子,于1735年即位。
在位六十年之久,是清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久的皇帝,也被尊称为盛世之君。
那么,为什么乾隆皇帝被称为盛世之君呢?一、政治治理方面乾隆皇帝在政治治理方面展示出卓越的才能和统治能力。
他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来巩固和强化清朝的统治。
首先,他坚持康乾盛世的理念,继承和发扬前朝的治理经验,致力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其次,他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加强中央集权,建立和完善官员选拔制度,使得朝政更加公正和高效。
此外,他还制定了一整套法律法规,确保社会秩序和稳定。
所有这些措施为乾隆时期的繁荣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对经济的重视和推动乾隆皇帝非常重视经济发展,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促进国家的繁荣。
他大力发展农业生产,鼓励农民实施水利工程,提高耕作技术,并进行土地整理。
此外,他还推行了一系列商业政策,鼓励贸易和工商业的发展,特别是对海外贸易的积极推动,使得中国的商业繁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乾隆时期的经济发展为社会的繁荣和人民的安居乐业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三、文化与艺术的繁荣在乾隆的统治下,文化艺术得到了空前的繁荣。
他推崇儒家文化,尊崇文艺的发展,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许多书院和教育机构,培养了大批的人才。
同时,他也鼓励文人墨客的创作,扶持文学、绘画、音乐等艺术事业的发展。
许多杰出的文化艺术作品在乾隆时期涌现出来,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四、对少数民族的治理乾隆皇帝对少数民族的治理采取了一系列开明的政策,使得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和谐相处,并确保国家的疆土安全。
乾隆时期通过开展军事行动、设立监察机构和实施文化政策等手段,有效地掌控了边疆地区,保持了社会的稳定。
综上所述,乾隆皇帝被称为盛世之君,与他在政治治理、经济发展、文化艺术和少数民族治理等方面所作出的卓越贡献是密不可分的。
他的统治期间,清朝处于繁荣发展的黄金时期,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和谐,而这些都离不开他英明的决策和出色的领导才能。
乾隆皇帝盛世之主清朝的最后一位伟大君主

乾隆皇帝盛世之主清朝的最后一位伟大君主乾隆皇帝盛世之主:清朝的最后一位伟大君主清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朝代,而乾隆皇帝则是清朝历史上的一位杰出君主。
乾隆皇帝在位多年,执政期间实施一系列改革措施,推动了清朝的繁荣和发展。
本文将以乾隆皇帝为中心,探讨他在位期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贡献。
一、政治乾隆皇帝登基后,秉承“永继祚考君之道”的理念,充分利用皇权对国家进行了全面的治理。
他实行了清朝历史上最长的统治时间,为稳定国家社会秩序起到了重要作用。
乾隆皇帝重视官员选拔,通过科举制度选拔人才,并进行一系列的考试和选拔,以确保政府官员的能力和廉洁。
他还恢复了历代皇帝与军队的紧密联系,加强了军队的管理和军事力量的发展,巩固了国家的边防安全。
此外,乾隆皇帝还十分注重法律体系和司法制度的建设。
他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对各级法院进行了改革,实行公正审判,维护了社会的正常秩序。
他还对地方自治进行了改革,加强了地方政府的管理和社会稳定。
二、经济在经济方面,乾隆皇帝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商业、工业的发展。
他推行了农田水利建设,加强了农业生产力的提升,并制定了农业税收政策,为农民减轻了负担。
此外,乾隆皇帝还鼓励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积极推动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
他鼓励手工业发展,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效率,并积极促进商人的活动,为商业繁荣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工业方面,乾隆皇帝重视实业兴国,鼓励技术创新和工业生产。
他支持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发展了石油、煤矿、铁矿等行业,为国家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三、文化乾隆皇帝是一位文化爱好者,并且十分重视文化教育的发展。
他鼓励文人墨客的创作和发展,主持编纂了许多重要的文化工程,如《四库全书》等,为文化事业的繁荣贡献了力量。
乾隆皇帝还注重教育事业的发展,重视学校建设和教育资源的配置。
他修建了许多学堂,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教育政策,鼓励人们接受教育,提高国民的素质和技能。
乾隆四万首诗全集

乾隆四万首诗全集
摘要:
一、乾隆皇帝简介
二、乾隆皇帝的诗歌创作背景
三、乾隆皇帝诗歌的特点
四、乾隆皇帝诗歌的争议
五、总结
正文:
乾隆皇帝,清朝第六位皇帝,其在位期间长达六十年,是清朝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
乾隆皇帝爱好文学,尤其擅长诗歌创作,据传其一生共创作了四万首诗歌。
乾隆皇帝的诗歌创作背景丰富多样,其诗歌中既有山水田园的描绘,也有对生活琐事的记录,更有对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反映。
乾隆皇帝的诗歌风格也很多样,有时清新自然,有时雄浑豪放,有时又婉约柔美。
然而,乾隆皇帝的诗歌也存在一些争议。
一方面,有人认为乾隆皇帝的诗歌创作数量虽然惊人,但质量并不高,很多诗歌都是应景之作,缺乏深度和内涵。
另一方面,有人则认为乾隆皇帝的诗歌风格独特,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
总的来说,乾隆皇帝的诗歌创作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
清朝皇帝乾隆生平简介

清朝皇帝乾隆生平简介乾隆皇帝是中国最有名的皇帝之一,是清朝的第六位皇帝,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乾隆皇帝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乾隆皇帝简介乾隆帝名为爱新觉罗·弘历,清朝的第六位皇帝,入关之后第四位皇帝,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的第四个儿子。
弘历于公元1711年出生于北京雍亲王府,自幼聪慧,五岁就开始学习,十岁时第一次见到康熙便获得了康熙的怜爱,并把他留在了宫中,亲自教育。
公元1723年,雍正帝秘密立储,储君即为弘历。
公元1733年,弘历被封为和硕宝亲王,自此开始参政。
公元1735年,雍正帝去世,弘历继位,次年改年号为乾隆。
弘历在位时期,康乾盛世达到高潮,首先缓和了紧张的政治气氛,又重视吏治,唯才是用,勤政安民。
在经济方面,封五次下诏普免天下钱粮,三次减免八省漕粮,又兴修水利,使农业得到了保护和发展。
军事方面,弘历多次平定了边疆地区的叛乱,并完善对西域的统治,占领新张,是中国的疆土达到最大化。
民间艺术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例如国粹京剧就是在乾隆年间形成的。
公元1795年,弘历宣示密旨,立皇十五子爱新觉罗·颙琰为皇太子,并在次年,禅位于太子,退位为太上皇。
公元1799年,弘历在养心殿去世,享年八十九岁,葬于裕陵,庙号高宗,嘉庆帝得以亲政。
乾隆皇帝的母亲乾隆的母亲是钮祜禄氏,是雍正的宠妃熹贵妃。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个钮祜禄氏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钮祜禄氏生于1692年,是满洲镶黄旗人。
钮祜禄氏出身于功臣之家,她的曾祖父是清朝的开国大将。
钮祜禄氏在12岁的时候,就以格格的身份被被指婚给了大她13岁的雍正,也就是后来的雍正帝。
钮祜禄氏在雍正府里一直默默无闻,直到雍正感染了时疫,病情十分危急。
钮祜禄氏不辞辛苦地照顾雍正,直到雍正痊愈,所以雍正开始渐渐宠爱钮祜禄氏。
公元1711年,钮祜禄氏在雍和宫生下了未来的乾隆帝,取名弘历,因为弘历从小天资过人,康熙皇帝看见孙子弘历这么优秀,直接把弘历接到了宫中念书,更称赞钮祜禄氏是有福之人,之后雍正对钮祜禄氏更加看重了。
乾隆帝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

乾隆帝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乾隆帝(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是清朝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乾隆时期的主要统治者。
他在位的60年期间,实施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和文化改革,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乾隆帝的生平事迹、统治方针以及对中国的贡献。
一、乾隆帝的生平事迹乾隆帝出生于雍正皇帝与慈禧皇后之子,即位于1736年,享年八十八岁。
他的统治时期可以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
早期,乾隆帝巩固了皇位,强化了中央集权,同时致力于吸收藏族和新疆地区的努尔哈赤后裔,扩大了中国版图。
中期,乾隆帝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提高了政府运作效率,推动了经济繁荣和文化发展。
晚期,乾隆帝在政治上更加保守,但依然努力维护社会稳定,为中国留下了一个相对繁盛的局面。
二、乾隆帝的统治方针乾隆帝一直致力于巩固清朝的统治和地位。
他采取了多种手段来保持朝廷稳定,包括重用贤能之人,提高农业生产力,改善税收制度,加强边境防御等。
同时,乾隆帝积极推动经济改革和知识普及,鼓励农耕技术的创新,改进农村管理,促进商业发展,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提高了国家经济实力。
此外,乾隆帝也非常重视文化繁荣和教育普及,注重历史文献的整理和保护,提倡科学研究和艺术创作,在他的统治下,中国的文化发展达到了一个巅峰时期。
三、乾隆帝对中国的贡献乾隆帝以其长寿和睿智的统治给中国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在政治上,乾隆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清朝的稳定和统一。
他着重培养和选拔能人,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官僚体系,为中国历史上的政治改革奠定了基础。
其次,在经济上,乾隆帝推动了中国的商业和农业发展,提高了国家经济实力,为中国的工商业现代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最后,在文化上,乾隆帝注重教育和知识普及,对中国的文化繁荣和学术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他提倡艺术和文学创作,保护历史文献,为中国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综上所述,乾隆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不仅在统治时期保持了政治稳定和国家繁荣,还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名:弘历,爱新觉罗氏。
康熙五十年(辛卯,1711年)八月十三日生于雍亲王府。
清世宗雍正皇帝第四子,母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
弘历自小受祖父康熙皇帝的钟爱,养之宫中。
雍正元年(1723年),世宗即密建其为皇储,雍正十一年(1733年)封为和硕宝亲王,雍正十三年(1735年)即位,年号乾隆。
弘历封和硕宝亲王时,即开始参预军国要务。
即位之后,他更站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至高点,开始施展其“文治武功”。
乾隆帝的“文治”表现于他在政治、经济上的作为和文化上的贡献.乾隆帝即位后,政治上矫其祖宽父严之弊,实行“宽严相济”之策,整顿吏治,厘定各项典章制度,优待士人,安抚雍正朝受打击之宗室。
经济上奖励垦荒,兴修水利,全国呈现出一派繁荣昌盛之势。
从乾隆初年至中期左右,是乾隆帝政治生命中最有活力,备受后人称颂的时期。
后期倚重于敏中、和珅,尤其宠信贪官和珅,加之乾隆帝本人年事已高,致使吏治败坏,弊政丛出,贪污盛行,使乾隆帝辉煌的一生罩上了阴影。
乾隆帝儒雅风流,一生著文吟诗,其诗作竟达四万二千余首,几与《全唐诗》相埒。
又重视文物典籍的收藏与整理,令将内府珍藏编成《石渠宝笈》、《西清古鉴》等。
乾隆帝最突出的文化成就是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图书,编纂巨帙《四库全书》。
然而与此相悖的是他大兴文字狱,焚毁中国历史上许多重要文化典籍,使其“文治”黯然失色。
乾隆帝还曾六下江南,六莅五台,奠孔林等,数十次木兰秋狝,多次于避暑山庄宴见西北边疆少数民族首领,这些举措对发展经济、巩固统治、安定边疆产生了重要作用。
但乾隆帝的视角还仅限于中国本土,对同时期已经蓬勃发展的欧洲各国的科学文化尚无足够的认识。
乾隆帝的“武功”主要是对边疆的战事,虽有胜有负,有义与不义,然而他皆自诩为“十全武功”。
乾隆帝执政60年后,虽禅位与其子颙琰,但又以太上皇的身份进行了3年统治。
他不仅是中国历代帝王中寿命最长的皇帝,而且也是实际执政时间最久的皇帝。
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乾隆帝卒于养心殿,年89岁。
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清高宗乾隆(1711年—1799),姓爱新觉罗,讳弘历,是雍正帝第四子。
生于康熙五十年,卒于嘉庆四年。
于雍正十三年即位,乾隆六十年禅位于十五子颙琰,自封为太上皇帝(非一般的太上皇,意指皇帝的皇帝)。
在位共六十年,禅位后继续训政三年。
其实上已是中国封建史在位时间第一长的皇帝,已超过其祖父康熙帝的在位六十一年,同时也是寿命最长的皇帝。
与其祖父康熙相比,他的一生功过不能一言而尽,被后人归纳为“四功四过”。
四大功:一是在内政方面,“宽严相济”,开创“康乾盛世”。
乾隆帝即位后,政治上矫其祖父之弊,实行“宽严相济”之策,整顿吏治,厘定各项典章制度,优待士人,安抚雍正朝受打击之宗室。
经济上奖励垦荒,兴修水利,全国呈现出一派繁荣昌盛之势。
乾隆在内政方面最大的成绩是继续施行雍正时期的“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等政策,并以个人的威望维持统治高层的稳定,使社会经济在稳定发展中达到繁荣。
这一时期也是清朝国力最鼎盛的时期。
二是在外交上实行“十全武功”,开疆扩土。
所谓“十全武功”包括两次平定西北的准噶尔部,一次平定新疆回部,两次征服西南的大小金川,一次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一次出征缅甸,一次出征越南和两次出征尼泊尔的廓尔喀。
对历史影响较大的有西北方面的军事行动。
乾隆时代,完全清除了准噶尔部的反叛势力,还迫使大、小和卓木逃亡国外。
随后,乾隆设置伊犁将军等职位,同时大幅减轻西北地区的赋税负担。
西北190多万具有离心倾向的土地,终于巩固在中央政权之下,这是乾隆对中国历史的一大贡献。
三是文治“集大成”,封建文化顶峰。
除了“十全武功”外,乾隆时期最大的亮点就是文化上的作为了。
他在位期间组织了许多大规模的文化工程,包括编撰《四库全书》、《大清会典》、《周易述义》、《三礼义疏》、《皇朝通志》、《八旗通志》等书籍,还校刊重刻了《十三经》、《二十二史》、《三通》等书籍,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四库全书》的编撰,共收入古书3457部,共79070卷,装订成36275册,保存了许多珍贵古书,为中国古籍文化的集大成之作。
乾隆皇帝在位多少年?

乾隆皇帝在位多少年?乾隆皇帝是中国清朝时期的一位杰出的君主,他统治了近六十年。
在他的统治下,中国经历了繁荣和安定的时期。
本文将介绍乾隆皇帝的在位时间以及他的一些重要贡献。
一、乾隆皇帝在位长达六十年1.乾隆皇帝于1736年开始登基,他是清朝的第四位皇帝。
他的正式年号是“乾隆”,因此,他在位期间被称为“乾隆皇帝”。
2.乾隆皇帝的统治时间长达60年,是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位皇帝统治时间最久的君主。
3.乾隆皇帝在位期间,中国经历了一段相对稳定和繁荣的时期。
他以清廉治国和天下为公为宗旨,注重农业、手工业、商业和文化教育的发展。
二、乾隆皇帝的政绩和贡献1.经济繁荣:乾隆皇帝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促进了农业生产、手工业和商业的蓬勃发展。
他注重发展经济,提倡节约,并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2.文化繁荣:乾隆皇帝对文化教育的发展非常重视。
他兴办了许多学校和图书馆,大力支持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研究和创作。
在他的领导下,中国的文化繁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3.外交稳定:乾隆皇帝通过持久的外交努力,维护了中国的国际和平。
他与邻国建立了友好关系,并参与了一些重要的外交谈判和条约签订。
4.地方治理:乾隆皇帝非常重视地方治理,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升地方行政能力和减轻百姓的负担。
他建立了有效的监察体系,贪污腐败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
5.文献整理和编纂:乾隆皇帝下令整理和编纂了大量历史文献和古籍,保护了中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三、乾隆皇帝的统治风格和影响1.明君形象:乾隆皇帝被普遍认为是一位明君。
他勤政好学,注重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民福祉,受到了广大民众的尊敬和爱戴。
2.文人皇帝:乾隆皇帝自幼喜爱文学,善于书法和诗词。
他与许多文人雅士交往,开展文化活动,使清代文学艺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繁荣。
3.乾隆盛世:乾隆皇帝的统治时期被称为“乾隆盛世”,因为那个时期的中国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文化繁荣。
综上所述,乾隆皇帝在位长达60年,他以清廉治国和天下为公的理念,推动了中国的经济繁荣、文化繁荣和外交稳定。
乾隆皇帝当了几次皇帝?

乾隆皇帝当了几次皇帝?乾隆皇帝是清朝的第六位皇帝,一直主持政务长达60年之久,成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
乾隆皇帝登基后,未曾离开过这个皇位,他的统治期间可以看作是清朝的全盛时期。
然而,对于乾隆皇帝到底当了几次皇帝,有关他的治理方式、政策成就以及个人贡献的讨论至今仍在进行。
一、乾隆皇帝的“即位”与“退位”之争乾隆皇帝于1736年正式登基,代表清朝皇帝的身份,开始他的统治生涯。
但是,由于历史上存在着“乾隆老年”等说法,使得有人认为乾隆曾多次“即位”和“退位”,并以此对他的统治进行质疑。
然而,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和研究,可以得知乾隆皇帝只在1736年登基一次,没有发生过其他的“即位”和“退位”事件。
二、乾隆皇帝的长期统治乾隆皇帝的统治时间长达60年,他极具政治才能和难以企及的统治能力,使得清朝在乾隆时期达到繁荣的巅峰。
乾隆皇帝善于政务处理,注重国家利益和民众福祉,推行一系列有益于国家发展的政策。
他加强了中央集权,整顿吏治,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使得国家在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三、乾隆皇帝的政策成就乾隆皇帝的统治时期,实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政策,包括社会政策、农业政策、经济政策和文化政策等。
他注重土地政策的整顿和改革,提倡节俭,鼓励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使得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
此外,乾隆皇帝还大力扶持文化事业,提倡科学技术的发展,并进行了许多文化建设和文化保护的工作。
四、乾隆皇帝的个人贡献乾隆皇帝在统治期间对国家的贡献不容忽视。
他具有卓越的领导才能和政治智慧,善于倾听各方意见,并作出明智的决策。
乾隆皇帝继续完善了清朝的官僚体制和政治制度,提高了统治效率和政府机构的运作,使得国家能够长期保持稳定和繁荣。
综上所述,乾隆皇帝只在1736年一次性登基,未曾发生退位和再次登位的情况。
他的长期统治期间,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和创新,为清朝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乾隆皇帝的统治时期可以被视为清朝的鼎盛时期,他的治理方式和政策成就影响深远,堪称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典范之一。
乾隆在位文言文翻译注释

乾隆皇帝,姓爱新觉罗,名弘历,清朝第六位皇帝,年号乾隆,在位六十年,自1735年至1796年。
乾隆帝在位期间,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是清朝的鼎盛时期。
以下是对乾隆在位期间的一段文言文及其翻译注释:原文:乾隆二十五年,春,上御太和殿,宴群臣。
诏曰:“朕临御六十年,政通人和,天下大治。
今春,百谷丰登,五谷俱熟,岁稔时和。
朕心欣慰,特赐群臣宴,以示朕与尔等同乐之意。
”翻译:乾隆二十五年春天,皇帝亲自前往太和殿,宴请群臣。
皇帝下诏说:“朕在位六十年,政治通达,百姓和睦,天下安定。
如今春天,各种谷物丰收,五谷皆熟,岁末时节和顺。
朕心中感到非常欣慰,特别赐予群臣宴会,以此表达朕与你们同享欢乐的意愿。
”注释:1. 乾隆二十五年:指乾隆帝在位的第二十五年,即公元1760年。
2. 上御太和殿:皇帝亲自前往太和殿。
太和殿,位于紫禁城内,是皇帝举行大典和朝会的地方。
3. 群臣:指朝廷中的官员和士人。
4. 诏曰:皇帝下诏书。
5. 临御:临朝理政。
6. 政通人和:政治通达,百姓和睦。
7. 天下大治:国家安定,治理得很好。
8. 百谷丰登:各种谷物丰收。
9. 五谷俱熟:五种谷物都成熟。
10. 岁稔时和:岁末时节和顺。
11. 特赐群臣宴:特别赐予群臣宴会。
12. 以示朕与尔等同乐之意:以此表达朕与你们同享欢乐的意愿。
乾隆帝在位期间,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他重视农业生产,提倡节俭,使国家粮食储备充足。
同时,他还重视教育,提倡儒学,选拔人才,使得清朝在文化、科技、艺术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乾隆帝的统治,被誉为“乾隆盛世”,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光辉的时期。
乾隆皇帝简介

乾隆皇帝简介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入关之后的第四位皇帝。
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
关于乾隆皇帝最爱的女人和乾隆皇帝生母是谁,大家都很想知道!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乾隆皇帝简介,以及乾隆皇帝最爱的女人和乾隆皇帝生母的介绍,希望能帮到大家!乾隆皇帝简介乾隆皇帝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任三年零四个月太上皇,实际行使国家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
弘历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汉学在此期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弘历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
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
弘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受灾百姓,在位期间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并且重视水利建设,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的国库日渐充实。
弘历武功繁盛,在平定边疆地区叛乱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并拓广了领土,并且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占领了新疆,正式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了最大化。
弘历在位期间,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形成于乾隆年间。
但是在位后期奢靡,吏治有所败坏,多地爆发起义。
并且闭关锁国政策也达到了最高,拉大了和西方的差距,使清朝统治出现了危机。
文字狱之风比康熙、雍正时期更加严酷。
卒于嘉庆四年(1799年),享年89岁。
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
葬于清东陵之裕陵。
乾隆皇帝身世争议相传弘历不是雍正的亲生儿子,而是海宁陈阁老陈世倌之子。
在雍亲王(雍正)福晋分娩的那一天,恰好陈阁老的夫人也生下了一个孩子,只是前者是女孩,后者则是个男孩。
此时的雍正听说后,密令家人将陈阁老请来,并强调一定要带着小孩。
然后借口福晋要看孩子,将小孩带入内室,将自己的女孩换给陈家。
乾隆皇帝:清朝历史上的杰出皇帝与十全老人

乾隆皇帝:清朝历史上的杰出皇帝与十全老人
乾隆皇帝是清朝的第六位皇帝,名爱新觉罗·弘历,他于1736年即位,至1796年退位,共在位60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
乾隆皇帝自称为“十全老人”,这是因为他在位期间有着众多的成就和辉煌的历史。
1.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乾隆时期,清朝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史称“康乾
盛世”。
乾隆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政策,如减轻农民的税收负担、推广高产作物等,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同时,他鼓励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的繁荣。
2.巩固边疆:乾隆皇帝非常重视边疆地区的治理和巩固。
他派遣军队平定了
新疆、西藏等地的叛乱,加强了对这些地区的控制。
此外,他还通过外交手段与周边国家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维护了边境的稳定。
3.文化繁荣:乾隆时期,清朝文化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他重视教育,大力
推广儒家文化,促进了文化的繁荣。
同时,他还资助了许多文化项目,如编纂《四库全书》、修筑颐和园等。
4.对外关系:乾隆时期,清朝对外关系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他与俄罗斯、英
国、法国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签订了一系列条约,为后来的中外交往奠定了基础。
5.个人品质:乾隆皇帝是一位聪明睿智、有远见卓识的领导者。
他善于用人,
关心民生,深受百姓的爱戴。
同时,他还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人,喜欢诗词、书法、绘画等艺术,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产。
总之,乾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皇帝,他的“十全老人”之称是名副其实的。
他的治国理念和政策对清朝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第三,他是世界上统治成绩最辉煌的君王之一。 • 乾隆年间的满清帝国,政治安定,满人旗人的特 权地位较为稳固;经济繁荣,人口大幅度增长。 他远征回疆,一举拓土二万余里,帝国的疆域由 此巩固。此时的清朝帝国气派恢宏,威震遐迩, 环顾四周,悉为属国,“通译四方,举踵来王”。 甚至以前从来和清朝没有交往的国家也纷纷遣使 来朝,“以亘古不通中国之地,悉为我大清臣仆, 稽之以牒,实为未有之盛事”。 • 除了统治的成功之外,他在许多方面也都很成功。
四、文化
• 1、重用汉人 • 2、编纂图书 • 弘历汉文水平很高,能诗善画,精于骑射。清朝 皇帝中对文化事业的重视和功绩当以他为最。在 他统治期间,各种官修书籍达100余种,图书编 撰方面的最大成就是亲自倡导并编成了大型文献 丛书《四库全书》,共收录古籍三千五百零三种、 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卷、装订成三万六千余册, 保存了大量古典文献,是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书。 然而,弘历毁书多,为了彻底斩断汉人反清复明 的念头,弘历毁掉了很多明王朝时期汉人的图书。
• 乾隆六年(1741年),处死了纳贿银千两 的兵部尚书兼九门提督鄂善。从乾隆二十 年开始到四十年代,还处死了10余名职位 很高的巨贪,如云贵总督恒文、云南布政 使钱度、山东巡抚国泰、陕甘总督勒尔谨、 浙江巡抚王亶 dǎn望都被赐死、正法。慧 贤皇贵妃的亲兄高恒担任内务府总管,侵 贪两淮提引,慧贤皇贵妃亲侄高朴担任兵 部右侍郎,滥索金宝、盗卖官玉,乾隆帝 也都未予以宽待
• • • • • • • • •
•
• •
子女:16子,8女 继位人:爱新觉罗· 颙琰(嘉庆帝) 最得意:“十全武功”(清乾隆时期的十次重大军事行 动 ),《四库全书》 最痛心:最亲密的爱妃贤后——慧贤皇贵妃、孝贤纯皇后先后去 世 最擅长:诗文、书法、骑射、驾驭群臣 最先列:清朝第一位以密诏藏于正大光明匾后而登基的皇帝 最负面的评价:好大喜功,穷兵渎武,刚愎自用 最长寿:中国封建史中,寿命最长的一位皇帝 (在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上,享年80岁以上的皇帝只有四人。 除乾隆而外的三位皇帝是: (1)梁武帝萧衍,享年85岁,在位48年。但他局处一隅, 三次舍身入寺,长于文学,精通音律;侯景之乱后,饥病而惨死。 (2)宋高宗赵构,享年80岁,在位36年,建都临安(今杭 州),半壁山河。 (3)元世祖忽必烈,享年81岁,在视官吏的选拔,他强调官吏应该年富力强,五 十五岁以上的官吏要详细甄别,六十五岁以上的官员要 带领引见,能否继任他要亲自定夺。他将不称职的官吏 分成8类:年老、有疾、浮躁、才力不及、疲软无力、 不谨、贪、酷,并给予不同的处理。在乾隆一朝,因考 绩不合格受到降级或处分的官吏达6万多人。 • 第二,禁止向皇帝进献,在初中期他禁止各省大员向皇 帝进献方物、土产。 • 第三,注重考绩,为了整顿吏治,弘历严格运用“京 察”、“大计”考核官吏,过去那些不用考核的藩臬 (布政史与按察司),也要考绩。他要京官以密折报告 属吏是否贤良。 • 第四,注意解决官员及其家属的生活费问题,给京官加 薪,给外官发放养廉银,使官员安心职守。 • 第五,处置贪官。这是指初中期的情形。
• 第二,他是世界上运气最好的君王之一。 • 其一,他一生身体健康,没有遇到大灾大 病。其二,他在25岁的盛年继位,获得最 高权力的过程非常顺利,毫无波折。其三, 他在一个恰到好处的历史节点登上帝位。 在此之前,三位皇帝—顺治、康熙和雍正 91年(1644年至1735年)的统治,已经给 他打下了良好的统治基础。
• 为了搞思想统治,弘历还屡下禁书令,销 毁了大量涉及反清复明但有价值的图书。 他在编《四库全书》时,烧毁了大量“违 禁”书籍,成为汉文化的浩劫。 • 文字狱、毁书、禁书加上“八股取士”等 政策严重地限制了人的创造力,禁锢了人 的思想,是清朝帝国落后于欧洲,这些政 策是很重要的原因。
外交
• 1、闭关锁国 • 乾隆以后,清朝开始实行全面的闭关锁国 政策,一开始是四口通商,到后来只开放 广州一口对外通商,且由十三行垄断其进 出贸易,对出口货物的种类也多有限制。 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与西方世界的 接触,丧失了与世界同步发展的最佳时期, 为后来的百年积弱落后埋下伏笔。当时欧 洲的科技发展蓬勃,渐渐地超越了以奥斯 曼帝国为首的伊斯兰世界和以清朝帝国为 首的东方世界。
• 一、政治 • 1、缓和内部矛盾 弘历即位后首先缓和雍正在位时期造成的政治紧张 气氛。乾隆二年,他就释放了雍正末因贻误军机 而判死罪的岳钟琪、傅尔丹,赐予允禟táng 、允 禩sì 公;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还为多尔衮昭 雪,复其王爵。这些措施缓和了统治阶级内部的 矛盾,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对稳定王朝的局 势是很有意义的
• 乾隆后期好大喜功,生活奢侈,对吏治也 没有初中期抓得紧了,在位后期重用大贪 官和珅二十余年,致使这二十年间贪污成 风,政治腐败。吏治的腐败又给人口压力, 土地兼并等社会矛盾火上浇油,从乾隆三 十九年(1774年),山东王伦起义起,各 地农民反叛频繁:
二、军事:维护统一
• 1、镇压贵州苗疆起义 • 2、安定西藏 :确立了达赖喇嘛为政教合一的代 表和驻藏大臣共治西藏的体制。 • 3、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攻取了新疆地区,天山南 北从此完全归入清朝帝国。 • 4、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弘历在新疆设伊犁 将军,实行军府制,修筑城堡,驻扎军队;设置 卡伦,巡查边界;移民实边,进行屯垦。巩固和 完善了清朝对新疆地区的管辖。
人物评价
• 正面评价 • 第一,他是世界上统治时间最长的君王。 • 有人说,统治纪录的创造者应该归为法国 “太阳王”路易十四,此人在位72年之久。 然而众所周知,太阳王5岁登基,22岁才对 统治国家产生兴趣。他的实际掌权时间不 过50年。而从胤禛咽气那一分钟起,到自 己咽气那一刻,弘历手握专制皇权64年, 一天也没有与他人分享。
奠定近代中国版图
• 对边疆的经营是弘历最大的功绩。清朝的 疆域经过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的努力而 最后形成:东北到外兴安岭、库页岛、鄂 霍次克海,西北到巴尔喀什湖、葱岭,北 到恰克图(贝尔加湖以南,色愣格河以 北),南到南沙群岛。
三、经济
• 1、重视农业 • 2、兴修水利 • 3、乾隆帝重视发展商业并给予宽松政策。 他也采取了一些恤商政策。规定商人到歉 收的地方销售粮食,可以免关榷què(关卡 征税)米税,允许百姓贩运少量食盐(这 在雍正朝是不允许的)。金融机构(经营 汇兑和存款、信贷的票号)在乾隆朝也开 始出现。
乾隆皇帝
个人档案
• 出生: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1711.9.25) • 卒年:嘉庆四年正月初三日(1799.2.7) • 享年:八十九岁 • 属相:兔 • 执政时间:在位六十年(1736~1796),实际掌权六十 四年(1735~1799) • 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 圣纯皇帝 (简称“纯皇帝”) • 庙号:高宗 • 陵寝:清东陵裕陵 • 父亲:胤禛(雍正帝) • 母亲: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 • 配偶:29人,皇后富察氏、乌拉那拉氏、孝仪纯皇后
• 文化上编修了《四库全书》等大型文化典籍;外 交上乾隆时清朝继续以“天朝上国”自居,和周 边属国友好往来,而对西方则坚持“闭关锁国”。 他六下江南,大修宫殿、园林;大兴文字狱加强 思想统治。后期宠信大贪官和珅,加之乾隆帝年 事已高,吏治败坏,弊政丛出,激化了社会矛盾。 乾隆六十年(1795年)宣布于次年将皇位禅让给 皇十五子永琰,改元嘉庆,自己称太上皇帝。此 后乾隆帝仍然掌握实权。 嘉庆四年(1799 年) 正月初三,乾隆病逝,终年八十九岁。谥 “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 纯皇帝”,庙号高宗,葬河北遵化清东陵马兰峪 裕陵。
大兴文字狱
• “文字狱”是乾隆时期最重要的一大弊政。 • 文字狱”并非乾隆首创,也非清朝首创,以言获 罪是很早就有的事。清朝王朝以满洲人入主中原, 对汉人知识分子心怀戒备,因而从顺治起就开始 兴文字狱,康熙在位六十一年搞了十余起文字狱, 雍正在位十三年搞了数十起文字狱。 • 乾隆帝为加强思想统治,奴化汉人思想,也效法 祖先大搞文字狱。弘历把文字狱当成家常便饭, 制造130多桩,占整个清朝帝国时期文字狱的 80%,其中47案的案犯被处以死刑,这意味着生 者凌迟、死者戮尸、男性亲族十五岁以上者连坐 立斩,好多是捕风捉影
英使访华
• 弘历完全拒绝英国的要求,使清朝帝国失 去了一次与世界接轨的机会。47年后的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清朝政府 被迫与英国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 《南京条约》。乾隆时期英国使团想得到 而没有得到东西,大英舰队用坚船利炮都 得到了。
与西方国家差距
• 在西方世界发生一系列划时代巨变的时候,清朝不仅闭 关锁国,自己的发展也陷于停滞。“八股取士”、“文 字狱”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重农抑商”压制了资本主 义萌芽的发展;在西方工业革命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 满人统治者却视科技发明为“奇技淫巧”,既不鼓励科 技发明,也不学习西方先进科技,使清朝帝国的科技水 平越来越落后;在西方国家相继发生资产阶级革命的情 况下,清朝统治者还在不断加强皇权,帝国的政治制度 也落后于西方。 • 世界发生了划时代性巨变,清朝政府却仍固步自封,妄 自尊大。虽然康雍乾时期在一些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就, 但终究赶不上西方国家日新月异的发展,清朝帝国和西 方实力的此消彼长终于在几十年后的鸦片战争得到体现。
3、勤于政事
• 赵翼(1727-1814年)于乾隆十九年(1754年)入值军 机,曾亲见乾隆勤政情况。 • 弘历总是卯时(早上5:00-7:00)起床。要是夏天, 这时天已亮了;要是冬天,五更才尽。在军机值班的10 多人,每晚留一人值班。恐怕第二天一早有事,非一人 对付得了,便每日轮一人早上班相助,于是也在五更上 班。平时大家不知乾隆帝何时起床。但从十二月二十四 日以后,弘历从他寝室出来,每过一门,必响鞭炮一声, 凭此就知道乾隆圣驾已到乾清宫了。这个时候,要燃一 寸长的蜡烛天才亮。军机处的十多人,过五六天才轮上 一个早班,已觉辛苦,但弘历则是天天这么早就上朝了。 • 平时无事时弘历也是如此。当西北用兵征准噶尔部和回 疆之时,军事情报到达,即使是半夜,弘历也一定要起 来亲自过目,如有要事立即召集军机大臣指示机宜,说 很多话。赵翼作记录,有时从起草到恭楷誊正,得要一 两个时辰,这时弘历还披着衣服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