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原文注释翻译word版本
孟子原文翻译赏析
孟子原文翻译赏析【原文】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
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
尽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译文】孟子说:“一切都是命运,顺应它就承受正常的命运。
所以知道命运的人不站在危险的墙下。
尽力行道而死的人,所承受的是正常的命运;犯罪受刑而死的人,所承受的是非正常的命运。
”“求在我者”与“求在外者”【原文】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译文】孟子说:“求索就能得到,放弃便会失去,这种求索有益于得到,因为所求的东西就在我自身。
求索有一定的方法,能否得到却决定于天命,这种求索无益于得到,因为所求的东西是身外之物。
”万物旨备于我矣【原文】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
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译文】孟子说:“万物我都具备了。
反躬自问诚实无欺,便是最大的快乐。
尽力按恕道办事,便是最接近仁德的道路。
”随波逐流,平庸之人【原文】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译文】孟子说:“做一件事不明白为什么要做,习惯了不想想为什么习惯,一辈子随波逐流不知去向何方,这样的人是平庸的人。
”无耻之耻,无耻矣【原文】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
无耻之①耻,无耻矣。
”【注释】①之:至。
【译文】孟子说:“人不可以不知羞耻。
从不知羞耻到知道羞耻,就可以免于羞耻了。
”耻之于人大矣【原文】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①之巧者,无所用耻焉。
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注释】①机变:奸诈。
【译文】孟子说:“羞耻之心对于人至关重要!搞阴谋诡计的人是不知羞耻的。
不以自己不如别人为羞耻,怎么赶得上别人呢?”古之贤士,乐道忘势【原文】孟子曰:“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古之贤士何独不然?乐则而忘人之势。
故王公不致敬尽礼,则不得亟①见之。
见且由不得亟;而况得而臣之乎?”【注释】①亟(qi):多次。
【译文】孟子说:“古代的贤明君王喜欢听取善言,不把自己的权势放在心上。
(完整word版)孟子全文翻译
《孟子》解读万章上(共九章)(一)万章问曰:“舜往于田,号泣于旻天,何为其号泣也?"万章问道:“舜走到田里,对着天诉说、哭泣,他为什么要诉说、哭泣呢?”孟子曰:“怨慕也。
”孟子说:“因为他(对父母)既抱怨又眷念。
”万章曰:“‘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劳而不怨.'然则舜怨乎?”万章说:“‘父母喜欢自己,高兴而不忘记父母;父母讨厌自己,忧愁而不抱怨父母.’(按您这么说,)那么舜是抱怨父母吗?”曰:“长息问于公明高曰①:‘舜往于田,则吾既得闻命矣;号泣于旻天,于父母,则吾不知也。
’公明高曰:‘是非尔所知也.’夫公明高以孝子之心,为不若是恝②:我竭力耕田,共为子职而已矣,父母之不我爱,于我何哉?帝使其子九男二女,百官牛羊仓廪备,以事舜于畎亩之中,天下之士多就之者,帝将胥天下而迁之焉。
为不顺于父母,如穷人无所归。
天下之士悦之,人之所欲也,而不足以解忧;好色,人之所欲,妻帝之二女③,而不足以解忧;富,人之所欲,富有天下,而不足以解忧;贵,人之所欲,贵为天子,而不足以解忧。
人悦之、好色、富贵,无足以解忧者,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
人少,则慕父母;知好色,则慕少艾;有妻子,则慕妻子;仕则慕君,不得于君则热中。
大孝终身慕父母。
五十而慕者,予于大舜见之矣."孟子说:“(以前)长息曾问公明高:‘舜到田里去,我听您解说过了;对天诉说、哭泣,这样对父母,我还不理解.’公明高说:‘这不是你所能明白的了。
’公明高认为,孝子的心是不能像这样无忧无虑的:我竭力耕田,恭敬地尽到做儿子的职责就行了,(要是)父母不喜欢我,我有什么责任呢?(舜却不是这样。
)帝尧让自己的九个儿子两个女儿,带着大小官员、牛羊、粮食,到田野中侍奉舜,天下的士人投奔他的也很多,帝尧还将把整个天下让给他。
(舜却)因为不能使父母顺心,而像走投无路的人无所归宿似的。
天下的士人喜欢他,这是人人想得到的,却不足消除他的忧愁;漂亮的女子,这是人人想得到的,舜娶了帝尧的两个女儿,却不足以消除他的忧愁;财富,是人人想得到的,舜富有天下,却不足以消除他的忧愁;地位尊贵,是人人想得到的,舜尊贵到当了天子,却不足以消除他的忧愁。
《孟子》原文及翻译鉴赏
《孟子三则》原文及翻译鉴赏《孟子》三则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成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注】①景春:人名,纵横家的信徒。
②公孙衍:著名的说客。
③张仪:纵横家。
④熄:指战火熄灭,天下太平。
⑤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古代男子到二十岁叫做成年,行加冠礼,父亲开导他。
(6)广居、正位、大道:广居,仁也;正位,礼也;大道,义也。
(1)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
(2分)(2)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4分)参考答案:(1)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的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2分,意到即可,酌情给分)(2)“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利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4分,意到即可,酌情给分)二: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①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②往之女家()2.将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3.上文中,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骨气,要坚守 _____.义和。
参考答案1.①的确,确实;②到.往2.富贵不能使他思想迷乱,贫贱不能使他节操改变。
威武不能使他意志屈服,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3.仁礼。
三:[注释] ①景春:战国时纵横家。
②公孙衍:魏国人,号犀首,当时著名的说客。
张仪:战国时纵横家的代表人物,主张连横,为秦扩张势力。
孟子全集原文注释译文
孟子全集原文注释译文孟子全集原文:沉魄浮魂不可招,遗编一读想风标。
何妨举世嫌迂阔,故有斯人慰寂寥。
注释:孟子:名轲(约公元前的年约公元前年),字子舆。
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
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代。
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他四处游说诸侯,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
但孟轲所如不合,退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史记孟子传》)为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沉魄浮魂:指逝去的魂魄。
魂魄:古时谓人的精神灵气。
人死后,魂升于天,魄》于地。
不可招:指人死不能复生。
招:招魂。
唐人李商隐《奠相国令狐公文》:圣前夫子,廉前伯夷。
浮魂沉魄,公其尚之。
遗编:指《孟子》一书。
风标:风度,品格。
举世:世上所前的人。
迂阔:迂腐而不切实际。
《史记孟子传》:孟子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
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续资治通鉴长编》载,治平四年九月戊戌,招安石为翰林学士。
神宗谓吴奎曰:安石真翰林学士也。
奎曰:安石文行,实高出于人。
神宗曰:当事如何?奎曰:恐迂阔。
神宗弗信,卒招用之。
安石《答孙少述书》云:某天禀疏介,与时不相值,生平所得,数人而已。
故:固,毕竟。
斯人:此人,指孟子。
寂寥:寂寞。
唐明皇之妃江采蘋《谢赐珍珠》: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收起(的的)译文:古代圣贤的孟子早已去世,他的魂魄也无法招回,只前他的遗作永世长存。
每次阅读其经典,就能想见他生前的风度与品格。
不怕被人视作迂腐,因为前孟子安慰自己,从而让寂寞的灵魂充满活力。
中国儒家典籍巨著《孟子》全文注释及译文(公孙丑章句下)
中国儒家典籍巨著《孟子》全文注释及译文(公孙丑章句下)《孟子》系语录体著作,十四卷,战国时代孟子与其弟子万章等编著,约成书于战国中后期。
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以孔门传人自任,后世尊称为“亚圣”。
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而成“王道”,认为人性本善,强调个人人格完善的作用,其学说与孔子学说一起,称为“孔孟之道”。
《孟子》一书,《史记》本传中称有七篇,东汉学者赵岐作《孟子章句》,将每一篇分为上下,成七篇十四卷,各篇名均采撷每篇首若干字词组成,并无实际意义。
至宋代,《孟子》入“十三经”。
孟子·公孙丑章句下本篇除第一章单纯介绍孟子言论外,其余各章兼记孟子的事迹、行为和言论,以立身处世的态度为主,其中有不少名言。
全篇原文共14章,本书选7章。
【第一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原文】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①。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②,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③非不深也,兵革(4)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⑤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6)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7)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8)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9)不战,战必胜矣。
”【注释】①天时、地利、人和:《苟子·王霸篇》说:“农夫朴力而寡能,则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
”苟子所指的“天时”指农时,“地利”指土壤肥沃,“人和”是指人的分工。
而孟子在这里所说的“天时”则指尖兵作战的时机、气候等;“地利”是指山川险要,城池坚固等;“人和”则指人心所向,内部团结等。
②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内城叫“城”,外城叫“郭”。
内外城比例一般是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③池:即护城河。
④兵:武器,指戈矛刀箭等攻击性武器。
革:皮革,指甲胄。
孟子全文及译文读解
孟子全文及译文读解《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由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
1.《梁惠王上》1.原文:孟子见梁惠王。
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
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2.译文:孟子拜见梁惠王。
梁惠王说:“老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有什么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吧?”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呢?只要说仁义就行了。
大王说‘怎样使我的国家有利?’大夫说,‘怎样使我的家庭有利?’一般人士和老百姓说,‘怎样使我自己有利?’结果是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国家就危险了啊!在一个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它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夫;在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它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
这些大夫在一万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千辆,在一千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百辆,他们的拥有不算不多。
可是,如果把义放在后而把利摆在前,他们不夺得国君的地位是永远不会满足的。
反过来说,从来没有讲‘仁’的人却抛弃父母的,从来也没有讲义的人却不顾君王的。
所以,大王只说仁义就行了,何必说利呢?”2.《公孙丑上》1.原文: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孟子曰:“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
或问乎曾西曰:‘吾子与子路孰贤?’曾西蹴然曰:‘吾先子之所畏也。
’曰:‘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曾西艴然不悦,曰:‘尔何曾比予于管仲!管仲得君如彼其专也,行乎国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卑也,尔何曾比予于是?’”曰:“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而子为我愿之乎?”曰:“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
《孟子》原文及翻译(通用5篇)
《孟子》原文及翻译(通用5篇)《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属儒家经典著作。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孟子》原文及翻译,希望大家喜欢。
《孟子》原文及翻译篇1原文孟子见齐宣王曰:“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
王无亲臣矣。
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
”王曰:“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曰:“国君任贤,如不得人,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
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
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
故曰国人杀之也。
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
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齐人伐燕,胜之。
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
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
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
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
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
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
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
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
”齐人将取燕,诸侯谋救之。
宣王曰:“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孟子对曰:“臣闻以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
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
书曰:‘汤一征,自葛①始。
’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
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
使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
书曰:‘后来其苏。
’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中国儒家典籍巨著《孟子》全文及译文(梁惠王章句上)
中国儒家典籍巨著《孟子》全文及译文(梁惠王章句上)《孟子》系语录体著作,十四卷,战国时代孟子与其弟子万章等编著,约成书于战国中后期。
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以孔门传人自任,后世尊称为“亚圣”。
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而成“王道”,认为人性本善,强调个人人格完善的作用,其学说与孔子学说一起,称为“孔孟之道”。
《孟子》一书,《史记》本传中称有七篇,东汉学者赵岐作《孟子章句》,将每一篇分为上下,成七篇十四卷,各篇名均采撷每篇首若干字词组成,并无实际意义。
至宋代,《孟子》入“十三经”。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原文】孟子见梁惠王。
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
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译文】孟子拜见梁惠王。
梁惠王说:“老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有什麽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吧?”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呢?只要说仁义就行了。
大王说'怎样使我的国家有利?’大夫说,'怎样使我的封地有利?’一般人士和老百姓说,'怎样使我自己有利?’结果是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国家就危险了啊!在一个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它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夫;在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它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
这些大夫在一万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千辆,在一千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百辆,他们的拥有不算多。
可是,如果把义放在后而把利摆在前,他们不夺得国君的地位是永远不会满足的。
反过来说,从来没有讲“仁”的人却抛弃父母的,从来也没有讲义的人却不顾君王的。
孟子全文及翻译
孟子全文及翻译《孟子》全文翻译《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皱国(今山东皱县东南人),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
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479)大约百年左右。
关于他的身世,流传下来的已很少,《韩诗外传》载有他母亲“断织”等故事,《列女传》载有他母亲“三迁”和“去齐”等故事,可见他得力于母亲的教育不少。
据《列女传》和赵岐《孟子题辞》说,孟子曾受教于孔子的孙子子思。
但从年代推算,似乎不可信。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他“受业子思之门人”,这倒是有可能的。
无论是受业于子思也罢,孟子的学说都受到了子思的影响。
所以,荀子把子思和孟子列为一派,这就是后世所称儒家中的思孟学派。
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曾带领学生游历魏、齐、宋、鲁、滕、薛等国,并一度担任过齐宣王的客卿。
由于他的政治主张也与孔子的一样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乡聚徒讲学,与学生万章等人著书立说,“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今天我们所见的《孟子》七篇,每篇分为上下,约三万五千字,一共二百六十章。
但《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比现存的《孟子》多出四篇。
赵岐在为《孟子》作注时,对十一篇进行了鉴别,认为七篇为真,七篇以外的四篇为伪篇。
东汉以后,这几篇便相继亡佚了。
赵岐在《孟子题辞》中把《孟子》与《论语》相比,认为《孟子》是“拟圣而作”。
所以,尽管《汉书·文艺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但实际上在汉代人的心目中已经把它看作辅助“经书”的“传”书了。
汉文帝把《论语》、《孝经》、《孟子》、《尔雅》各置博士,便叫“传记博士”。
到五代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
后来宋太宗又翻刻了这十一经。
《孟子》原文及翻译完整版中(收藏)
《孟子》原文及翻译完整版中(收藏)尽心下(共三十八章)(一)孟子曰:“不仁哉梁惠王也!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
” 孟子说:“梁惠王真不仁啊!仁人把给予他所爱的人的恩德推及到他所不爱的人,不仁者把带给他所不爱的人的祸害推及到他所爱的人。
”公孙丑问曰:“何谓也?”公孙丑问道:“为什么这么说呢?”“梁惠王以土地之故,糜烂其民而战之,大败,将复之,恐不能胜,故驱其所爱子弟以殉之,是之谓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也。
” (孟子说:)“梁惠王因为土地的缘故,糟踏百姓的生命驱使他们去打仗,大败后准备再打,担心不能取胜,所以又驱使他所爱的子弟去为他送死,这就叫把带给他所不爱的人的祸害推及到他所爱的人。
”(二)孟子曰:“春秋无义战。
彼善于此,则有之矣。
征者,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
” 孟子说:“春秋时代没有符合义的战争。
那一次(战争)比这一次好一点的情况,还是有的。
所谓征,是指天子讨伐诸侯,同等的诸侯国是不能相互征讨的。
”(三)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吾于《武成》①,取二三策而已矣②。
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孟子说:“完全相信《尚书》,不如没有《尚书》。
我对于(《尚书》中的)《武成》篇,就只取其中二三处罢了。
仁人无敌于天下,凭(武王那样)最仁的人去讨伐(商纣那样)最不仁的人,怎么会血流得把舂米的木棒都漂起来呢?”[注释] ①《武成》:《尚书》篇名,早已亡佚。
东汉王充《论衡?艺增》上说:“夫《武成》之篇,言武王伐纣,血流浮杵,助战者多,故至血流如此。
”②策:竹简。
(四)孟子曰:“有人曰,‘我善为陈①,我善为战。
’大罪也。
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南面而征,北狄怨;东面而征,西夷怨,曰:‘奚为后我?’武王之伐殷也,革车三百两,虎贲三千人。
王曰:‘无畏!宁尔也,非敌百姓也。
’若崩厥角稽首。
征之为言正也,各欲正己也,焉用战?” 孟子说:“有人说,‘我善于布阵,我善于打仗。
《孟子》三章原文、译文及注释
《孟子》三章原文、译文及注释题记:选自《孟子·公孙丑下》,孟子出身于鲁国贵族,他的祖先即是鲁国晚期煊赫一时的孟孙。
但当孟子出生时,他的家族已趋没落。
春秋晚期的大混乱,使他们的家族渐趋门庭式微,被迫从鲁迁往邹。
再以后历事维艰,到孟子幼年时只得“赁屋而居”了。
孟子父母的状况,今已不可考。
流传下来的只知孟子幼年丧父,与母亲过活。
为了孟子的读书,孟母曾三次择邻而居,一怒断机。
孟子从40岁开始,除了收徒讲学之外,开始接触各国政界人物,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宣传自己的思想学说和政治主张。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学”思想,提倡“以民为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反对兼并战争,他认为战争太残酷,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
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
孟子说“侧隐之心,人皆有之。
”他认为善性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本性,也是区别人和动物的一个根本标志。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先秦-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对照翻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孟子三章》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孟子三章》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作品简介《孟子三章》出自孟子,文章分别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富贵不能淫》《鱼我所欲也》等,经典文言文。
具体可参考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里面就有明确的叙述。
课文分别出自于《孟子·告子下》《孟子·公孙丑下》《孟子·滕文公下》《孟子·告子上》。
参考资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富贵不能淫》《鱼我所欲也》作品内容简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
作者先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炼而终于担当大任的人的事例,证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
接着,作者从一个人的发展和一个国家的兴亡两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论证忧患则生、安乐则亡的道理。
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
全文采用列举历史事例和讲道理相结合的写法,逐层推论,使文章紧凑,论证缜密;此外,文章多用排比句和对仗句,即使语气错落有致,又造成一种势不可挡的气势,有力地增强了论辩的说服力。
指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仁义,必然陷于孤立。
文章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递进。
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淫,按古语正解,应释为“过分”,即整句为富贵权势不能使自己的言语举止过分、超越常理;另一解为”迷惑“,即整句意思为不受富贵权势所迷惑,明道而行正;如若将”淫“释为”淫色“、”荒淫“,是现代人见文生意,严格讲偏离本意。
《鱼我所欲也》出自《孟子·告子上》是孟子以他的性善论为依据,对人的生死观进行深入讨论的一篇代表作。
强调“正义”比“生命”更重要,主张舍生取义。
孟子性善,自认为“羞恶之心,人皆有之”,人就应该保持善良的本性,加强平时的修养及教育,不做有悖礼仪的事。
《孟子·告子下》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孟子·告子下》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12·1 任人有问屋庐子曰①:“礼与食孰重?”曰:“礼重。
”“色与礼孰重?”曰:“礼重。
”曰:“以礼食,则饥而死;不以礼食,则得食,必以礼乎?亲迎②,则不得妻;不亲迎,则得妻,必亲迎乎?”屋庐子不能对,明日之邹以告孟子。
孟子曰:“于答是也何有? 不揣其本而齐其末③,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④。
金重于羽者,岂谓一钩金与一舆羽之谓哉⑤?取食之重者,与礼之轻者而比之,奚翅食重⑥? 取色之重者,与礼之轻者而比之,奚翅色重? 往应之曰:'紾兄之臂而夺之食⑦,则得食;不紾,则不得食,则将紾之乎?逾东家墙而搂其处子⑧,则得妻;不搂,则不得妻,则将搂之乎?’”〔注释〕①任:周初诸侯国名,故地在今山东省济宁市。
屋庐子:孟子的弟子,名连。
②亲迎:古代婚姻制度“六礼”之一,新郎必须亲迎新娘。
③揣:衡量。
④岑楼:尖顶的高楼。
⑤一钩金:意谓一丁点金子。
⑥翅:同“啻”,仅,只。
⑦紾(zhěn):扭转。
⑧处子:处女。
12·2 曹交问曰①:“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孟子曰:“然。
”“交闻文王十尺,汤九尺,今交九尺四寸以长,食粟而已,如何则可?”曰:“奚有于是? 亦为之而已矣。
有人于此,力不能胜一匹雏②,则为无力人矣;今曰举百钧③,则为有力人矣。
然则举乌获之任④,是亦为乌获而已矣。
夫人岂以不胜为患哉? 弗为耳。
徐行后长者谓之弟,疾行先长者谓之不弟。
夫徐行者,岂人所不能哉?所不为也。
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
子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是尧而已矣;子服桀之服,诵桀之言,行桀之行,是桀而已矣。
”曰:“交得见于邹君,可以假馆⑤,愿留而受业于门。
”曰:“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 人病不求耳。
子归而求之,有余师。
”〔注释〕①曹交:曹国国君的弟弟,名交。
②雏:小鸡。
③ 百钧:一钧为三十斤,百钧为三千斤。
④乌获:古时候的大力士,能举千钧。
⑤假馆:借住处。
假,借。
馆,住处。
孟子文言文翻译及译文
原文: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夫仁者,爱人也;义者,正也。
仁者无不爱也,义者无不行也。
王如仁义,则天下归之,一国以仁,天下莫之能倾也;以义,天下莫之能害也。
故曰:‘仁者无敌。
’今也欲无敌于天下,不亦难乎?”王曰:“不违吾志也。
吾闻君子之教也,以忠信为宝,而以仁义为田。
吾愿夫子教吾,夫以忠信为宝者,不亡国;以仁义为田者,不亡身。
吾闻君子之教也,必以仁义为本,而后可以言政。
吾愿夫子教吾,夫以仁义为本者,必能安天下。
”孟子对曰:“王言乎?君子言乎?”王曰:“君子言乎?”孟子曰:“然则吾将言之。
夫君子之教也,必以仁义为本,而后可以言政。
政者,正也。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是以君子必先正其身,而后可以正天下。
是以君子之教也,必以仁义为本,而后可以言政。
政者,正也。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是以君子必先正其身,而后可以正天下。
是以君子之教也,必以仁义为本,而后可以言政。
政者,正也。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是以君子必先正其身,而后可以正天下。
”译文:孟子拜见梁惠王,惠王说:“老先生不远千里而来,难道有什么对我国家有益的东西吗?”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一定要说‘利’呢?仁义不就可以了吗?大王问如何使国家获利,大夫问如何使家族获利,士人和百姓问如何使个人获利,上下都追求利益,国家就危险了。
仁者,是爱护他人的人;义者,是正义的人。
仁者没有不爱的,义者没有不行的。
大王如果实行仁义,那么天下的人都会归附于您,一个国家实行仁义,天下就没有人能够颠覆它;实行正义,天下就没有人能够伤害它。
所以说:‘仁者无敌。
’现在想要在天下无敌,难道不是很难吗?”惠王说:“不违背我的意愿。
我听说君子教育人,把忠诚和诚信当作宝贝,把仁义当作田园。
文言文孟子原文及翻译
《孟子·梁惠王上》梁惠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万乘之国,弑其君,五马分尸,可为寒心哉!”孟子曰:“不仁不义而可以得利者,未之有也。
仁者无敌,义者无难。
王欲得天下,必先自正也。
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
左右皆曰可杀,未可也;诸大夫皆曰可杀,未可也;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
故曰:‘国人皆曰可杀,然后杀之。
’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
”孟子曰:“吾闻之也:‘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子欲孝,而亲不待;子欲悌,而兄不待;子欲忠,而君不待;子欲信,而友不待;此五者,君子所以庇其身也。
不仁不义,而可以庇其身者,未之有也。
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其所待者近,则必有所归。
故曰:‘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孟子曰:“昔者大王居邠,狄人侵之。
事之以皮币,不得免焉;事之以犬马,不得免焉;事之以珠玉,不得免焉。
乃属其耆老,与之谋曰:‘吾闻之也:‘天子有道,守在四夷。
’今天子无道,诸侯力政,不仁不义而可以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今吾狄人所为,非仁义也。
吾闻之也:‘仁者无敌。
’吾欲以仁义伐之,何如?’众曰:‘善。
’遂起而攻之,狄人亡去。
大王之仁,盖有如此。
孟子曰:“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仁者如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孟子曰:“昔者齐景公问于孔子曰:‘吾欲行仁政,可乎?’孔子对曰:‘有诸?’景公曰:‘吾欲招怀天下之民,而天下之民归我,为之奈何?’孔子曰:‘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欲为仁者,必先自正也。
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
左右皆曰可杀,未可也;诸大夫皆曰可杀,未可也;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
孟子三章原文注释
孟子三章原文及注释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注释:•发:兴起,被任用。
•畎亩:田间,田地。
•举:被选拔,被任用。
•版筑:古人筑墙时,在两块夹板中间放土,再用杵捣土,使它坚实。
•士:狱官。
•任:责任,使命。
•苦:使…… 痛苦。
•劳:使…… 劳累。
•饿:使…… 饥饿。
•空乏:使…… 穷困缺乏。
•拂乱:使…… 不顺,违背。
•所以:用来(通过那样的途径来……)。
•动:使…… 惊动。
•忍:使…… 坚韧。
•曾:同“增”,增加。
•恒:常常。
•过:犯错误。
•衡:同“横”,梗塞,不顺。
•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征:征验,表现。
•喻:了解,明白。
•入:在国内。
•法家拂士:法家,守法度的大臣。
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
“拂”,同“弼”,辅佐。
•出:在国外。
•译文:舜从田野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选拔,胶鬲从贩卖鱼盐的工作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后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被推举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被赎出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受到贫困之苦,使他做事不顺。
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韧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才能。
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内心困惑,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
在国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国家常常会灭亡。
孟子书文言文翻译及翻译
原文:孟子见梁惠王。
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夫苟无仁义,则国之所以为国者,无以异于一家之私也。
”翻译:孟子拜访梁惠王。
梁惠王说:“老先生不辞千里之遥而来,是否有什么对我国家有益的东西?”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一定要说‘利’呢?只要讲求仁义就可以了。
大王问如何使国家得利,大夫问如何使自家得利,士人、平民问如何使自身得利,上上下下都追求利益,那么国家就危险了。
如果没有仁义,那么国家之所以成为国家的原因,与一家一户的私利并无二致。
”孟子在这段话中,首先表达了自己对梁惠王的尊敬,同时也传达了自己对仁义的重要性的认识。
他认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并非仅仅依赖于追求利益,而是要注重仁义道德的传承。
孟子接着指出,当国家上下都追求利益时,国家就会陷入危机。
这是因为,如果人们只关注自己的利益,那么就会忽视道德和仁义,从而导致国家的不稳定。
最后,孟子强调,国家之所以成为国家,并非仅仅是因为领土和人口的聚集,而是因为国家有着共同的道德和仁义。
如果国家失去了这些,那么国家就如同一家一户的私利,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
这段话反映了孟子对仁义道德的重视,以及他对国家治理的深刻思考。
在当今社会,孟子的思想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提醒我们在追求利益的同时,更要注重道德和仁义的传承,以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以下是对原文的详细翻译:孟子拜见梁惠王。
梁惠王说:“老先生不辞千里之遥而来,是否有什么对我国家有益的东西?”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一定要说‘利’呢?只要讲求仁义就可以了。
大王问如何使国家得利,大夫问如何使自家得利,士人、平民问如何使自身得利,上上下下都追求利益,那么国家就危险了。
如果国家没有仁义,那么国家之所以成为国家的原因,与一家一户的私利并无二致。
”在这段话中,孟子首先表示了对梁惠王的尊敬,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仁义道德的重视。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解说与注释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解说与注释“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亦有写作“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选自《孟子》(战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现常用下列一段文字: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本段文字书法本段通解:所以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事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解说与注释【原文】孟子曰:“舜发于畎(quan)亩之中,傅说(yue)举于版筑之间①,胶鬲举于鱼盐之中②,管夷吾举于士③,孙叔敖举于海④,百里奚举于市⑤。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⑥,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⑦,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解说】孟子说:“舜在田野中兴起,傅说从筑墙的苦役中提拔出来,胶鬲从鱼盐贩子中提拔出来,管夷吾从狱官手中提拔出来,孙叔敖从海边的隐居生活中提拔出来,百里奚从买卖场所提拔出来。
所以上天要把重大的担子加给这个人,必定要先使他的心志受困苦,使他的筋骨受劳累,使他的肌体受饥饿,使他的身子受困乏,使他每做一事都受干扰、被打乱,以此来使他心理受振动、性格变坚韧,增加他所缺少的才能。
一个人常有过失,才能改正;心志遭困苦,思虑被阻塞,才能发愤有为;表露在脸色上,抒发在言语中,才能使人了解。
国内没有执法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士人,国外没有势均力敌的国家和外患的威胁,国家常常会灭亡。
《孟子·告子下》原文及其翻译解释
《孟子·告子下》一、文言文原文告子下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二、现代汉语翻译孟子说:“上天要把重大的责任交给一个人,必定先让他内心痛苦,筋骨劳累,肌肤饥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不顺心,以此来激发他的内心和忍耐力,增强他的能力。
一个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困惑,思虑纠结,然后才能奋发有为;情绪表现在脸色上,声音中流露出来,然后才能被人理解。
一个国家如果内部没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外部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部的祸患,这样的国家往往会灭亡。
这样,我们才能明白,人是在忧患中生存,在安乐中死亡。
”三、课文解说《孟子·告子下》是《孟子》中的一篇著名章节,主要阐述了孟子关于个人成长和国家兴衰的哲学观点。
以下将从几个方面对课文进行解说。
1.个人成长与担当孟子认为,一个人要想承担重大的责任,必须经历各种磨难。
这些磨难包括内心痛苦、身体劳累、饥饿、贫困等。
这些困境能够激发一个人的潜能,使其不断成长。
在这个过程中,人会遇到挫折,但正是这些挫折使人不断反思、改正错误,最终达到更高的境界。
孟子提出的“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等观点,强调了个人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
这些困境并非坏事,而是上天对人的考验。
只有通过这些考验,人才能具备担当大任的能力。
1.忧患意识与国家兴衰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长治久安,必须有内外两种因素的共同作用。
内部因素是指国家要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外部因素是指国家要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部的祸患。
这两种因素共同促使国家不断强大。
反之,如果一个国家内部没有贤臣辅佐,外部没有竞争对手,那么这个国家往往会走向衰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告子曰:“……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 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孟子曰:“水信①∣无分于东西,无分 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②而 跃之,可使过颡③ ;激而行之,可使在山。 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
穷达不失志
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①矣。故士穷不 失义,达②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 ③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 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⑤于世。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注释: ①嚣嚣:悠然自得的样子。②达:显 达。 ③得己:已得,自得。 ④泽:福泽, 恩泽。 ⑤见:通现
• 译文:崇尚德,爱好义,就能悠然自得无 所求。所以士人穷困时不失掉义,得志时 不背离道。穷困时不失掉义,所以士人能 保持自己的操守;得志时不背离道,所以 不会使百姓失望。古代的人,得志时,施 给人民恩泽;不得志时,修养品德立身在 世。穷困时,独自保持自己的善性,得志①诐行②,放 淫辞③,以承三圣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 已也 。 译文: ①距:通拒 反对。
②诐行:bì 偏颇的行为。 ③放淫辞:驳斥荒诞的言论。 ④三圣:大禹 周公 孔子。
• 译文:我也要端正人心,消灭邪说,反对 偏颇的行为,驳斥荒诞的言论,以继承 (大禹、周公、孔子)三位圣人的事业, 这难道是喜好辩论的吗?我是不得已才这 么做的。
四过不足为
• 从流下而忘反①谓之流,从②流上而忘反谓 之连,从兽③无厌④谓之荒,乐酒⑤无厌谓 之亡。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
注释: ①反:通返 返回。②从:顺从。 ③从兽:沉迷打猎。 ④厌:满足。 ⑤酒:喝酒。
• 译文:顺流而下地玩乐而忘了返回叫做流; 逆流而上地玩乐忘了返回叫做连;沉迷于 打猎不知疲倦叫做荒;不知节制地喝酒叫 做亡。先王既无流连之乐,也无荒亡之行。
第一课:求仁自可得
恻① 隐之心②,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 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 外铄③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 “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注释: ①恻: cè②恻 隐之心:同情心
③铄:shuò 强加,熏染
• 译文:孟子说:“同情心就是仁;羞耻心 就是义;恭敬心就是礼;是非心就是智。 (可见)仁、义、礼、智不是由外界强加 给我的,是我本来就具有的,只是不去思 考这些罢了。所以说,‘探求就能得到它 们,放弃就会失掉它们。”
注释: ①信:确实 ②搏:拍打 ③颡:sǎng 额头
• 译文:告子说:“人性本来就不分善与不 善,就像水流本来不分向东向西一样。”
孟子说:“水流确实是本来不分向东向西 的,难道也不分向上向下吗?人性的善, 就好比水朝下流一样。人性没有不善的, 水没有不向下流的。水,拍打一下叫它飞 溅起来,也能使它高过人的额头;阻挡住 它叫它倒流,可以使它流到山上。这难道 是水的本性吗?是形势导致这样的。
注释: ①降大任:使其担任大事。 ②于:给 ③是:这 ④苦:使……受苦
⑤空乏:使……穷困缺乏 ⑥拂:拂逆不顺 ⑦曾通增
• 译文:所以,上天要把重大的责任给这个人, 一定要先使他的心志困苦,使他的筋骨劳累, 使他的体肤饿瘦,使他身受贫困之苦,所行 不顺, 做事时拂逆扰乱他的所作所为. 以此 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 所缺少的才能.
• 注释: ①钧:钧通均 同样。 ②从:随 ③蔽:蒙蔽。 ④此:这 ⑤与 :赋予 ⑥大者:主要
• 译文:公都子问道:“同样是人,有的成为君子, 有的成为小人,为什么?”
• 孟子说:“顺从大体的人成为君子,顺从小体的 人成为小人。”
• 公都子说: “同样是人,有的顺从大体,有的顺 从小体,为什么?”
第二课:良知、良能
•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 而能者,其良能 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 童︱无不︱爱其亲①者,及②其长③也︱无 不知︱敬其兄也。亲④亲,仁也;敬长⑤, 义也;无他,达⑥之天下也。”
• 注释:①亲:父母。 ②及:等到。 ③长:长大。 ④亲:爱。 ⑤长:兄长。 ⑥达:通达。
译文: 孟子说:“人不经学习就能做的, 那是良能;不经思考就能知道的,那是良 知。孩童没有不知道爱自己父母的;等到 长大了没有不知道要敬重自己兄长的。爱 父母就是仁,敬兄长就是义,这没有别的 原因,只因为(仁和义)是通行于天下 的。”
思则得之
• 公都子问曰:“钧①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 小人,何也?”孟子曰:“从②其大体,为大人。 从其小体,为小人。”曰:“钧是人也,或从其 大体,或从其小体,何也?”曰:“耳目之官, 不思而蔽③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 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④天之所 与⑤我者,先立乎其大者⑥ ,则其小者不能夺也。 此为大人而已矣。"
• 链接: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yú) 。战国 时期邹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 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 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 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再传弟子共同 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 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属儒家 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 道”,主张德治。
• 孟子说: “耳朵、眼睛的官能是不会思考的,所 以容易被外物蒙蔽,它们与外在事物相接触时即 被诱惑。心的官能是思考,思考便有所得,不思 考便无所得。这是上天赋予我们的,先确立主要 的东西,次要的东西就无法与它争夺了。之所以 成为君子仅此而已。”
第三课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故︱天︱将降大任① ︱于②是③人也,必︱ 先苦④ ︱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空乏⑤ ︱其身,行︱拂乱⑥其所为,所以︱ 动心忍性,曾⑦益︱其所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