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与对策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
4.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现代 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 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 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 现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5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 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 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 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 树立。
第一步,21世纪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 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 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 第二步,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 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 更加完善; 第三步,到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 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 国家。
• 邓小平关于“两个飞跃”的思想,揭示了我国农村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阐明了两个飞 跃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为中国农业改革和发展指 明了方向。
1988年9月,邓小平提出两个大局的思想: “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 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 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 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 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 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 要服从这个大局。这一切,如果没有中央的 权威,就办不到。”
三、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措施
(一)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关键是实 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四)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 农村 (五)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经 济协调发展 (六)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战略目标(精)
12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2、西部大开发战略 意义:(1)实现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最终 达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2)形成一个各个 地区之间互补合作的良好态势;(3)对于支 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增强各民族之 间的团结,对于保持社会安定和国防巩固具 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3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10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三、战略重点 突出战略重点,优化产业结构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能源和交通等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是我国 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 教育和科学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
11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四、战略对策
1、优化产业结构
意义(1)是提高国民经济宏观效益的一个关键 环节。(2)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 个重要条件。(3)是全面完成“三步走”战略 任务的一个根本措施。 原则:一是以市场为导向,使社会生产适应 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二是依靠科技进步,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3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三步走”战略的依据: 1、中国国情 2、当代世界发展趋势 3、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 4、总结历史经验
“三步走”战略的特点
1、指导思想的长期性 2、发展目标的双重性 3、发展目的的人民性 4、战略重点的科学性 5、实现途径的开放性
4
两次现代化 第一次现 代化是以发 展工业经济 (工业化) 为基本特征 的经典现代 化,第二次 现代化是以 发展知识经 济(新经济) 为基本特征 的新现代化
2、西部大开发战略 措施:(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2)切 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3)积极调整 产业结构。(4)发展科技和教育,加快人才 培养。(5)加大改革开放力度。
我国社会主义建立具体发展战略规划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大同社会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 子,使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少有所长, 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 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帝也,不必藏于 己,力,恶其出于身者,不必为己;故 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做,是故, 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7 福建 1494 18 8 辽宁 1455 19 9 山东 1264 20 10 黑龙江 1130 21 11 河北 1010 22
河南 青海 重庆 山西 宁夏
716 29 广西 564 693 30 甘肃 503 683 31 贵州 350 660 32 645 33
香港、澳门、台湾的人均GDP分别为24386、14281、11820。
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十六大报告)
我国社会主义建立具体发展战略规 划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一)小康社会的现状和特点
1.小康社会的渊源
一是指比较安定或宽裕的生活状况。 先秦《诗经.老民》: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南宋《夷坚甲志》:然久困于穷,冀于小康
二是与“大同”社会对应的一种社会状态。
我国社会主义建立具体发展战略规 划
“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 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 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 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 实。”(十六大报告)
我国社会主义建立具体发展战略规 划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经济 Nhomakorabea展水平 14
➢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14
口平均达到八百美元……
这个基础上,再发展三十 年到五十年,力争接近世 界发达国家的水平。
简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战略步骤和战略目标
简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战略步骤和战略目标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确定了战略目标之后,还必须确定实现这一目标的战略步骤,这种战略步骤将总的战略目标再加以分解以确定阶段性的具体目标。
先讲一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
(一)邓小平关于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设想我们党曾经在1964年12月召开的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上最早提出了一个“两步走”的设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在重新确立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同时,也认真思考了如何实现这个战略目标的步骤问题。
开始也是“两步走”的设想。
到了1987年,邓小平明确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1987年4月,邓小平在会见外宾的谈话中第一次明晰地构画了他“三步走”设想,他说:我们原定的目标是,第一步在80年代翻一番。
以1980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250美元,翻一番,达到500美元。
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1000美元。
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为小康的中国。
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30年到50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4000美元。
做到这一点,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
这是我们的雄心壮志。
他还说,第三步比前两步要困难得多。
我们还需要五六十年的艰苦努力。
这次谈话,标志着邓小平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思想的成熟。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报告根据邓小平的思想,对男“三步走”的战略思想做了完整的表述。
这个报告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
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
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和战略目标
的 时 间 内集 中调 配 人 力 、 物 力和 财力 , 有 助 于 克 服 高
速 工 业 化 过 程 中 种 种 物 质 上 的 困难 , 这是 这 一 时 期 经 济 发 展 的 一 大 特 色 。只 有 在 计 划 经 济 的体 制 下 , 利 用 国家 的 红 利 , 才 能 为 重 工业 的 发展 打 下坚 实 的 物 质 基 础 。在 这 一 阶 段 社会 发 展 中 中 国“ 在 工业 建 设 中 取 得
中 国 特 色 社会 主 义 建 设 的 过 程 和 战略 目标
刘 欣 然
( 黑龙江大学 哲学 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 5 0 0 8 0 )
[ 摘 要 ] 以 中 国人 民对 中 国特 色 社 会 主义 的艰 辛探 索 为 主 线 , 分 析 中 国 走 向社 会 主 义 的历 史 必 然 性 、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道 路 产 生 与发 展 的 内在 逻 辑 , 指 出 中 国特 色 社 会 主 义 道 路 是 中 国 共 产 党 带 领 中国 人 民 立 足 中国 国情 、 不 断调 整 发 展 方 式 、 挑 战智 慧 的 极 限 开 创 的 。 党 的十 八 大 在 全 面 总结 过 去 实 践 经 验 的 同 时 , 勾 画 了一 幅 未 来 中 国发 展 的宏 伟 蓝 图 , 这为实现 国家 富强、 民族振 兴、 人 民 幸 福 的 中 国梦 提 供 了切 实 可 行
中 国发 展 的根 本 道路 , 这是 回 顾 历史 、 立足现实 、 放 眼
未来 所 得 出 的结 论 , 准 确 把 握 中 国特 色社 会 主 义 的 探 索历 程 和伟 大 成 就 , 有 利 于继 续 把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的伟 大 事 业 推 向前 进 , 并 最 终 夺 取 社 会 主 义 建 设 的 新
第四章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第四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战略,从广义讲,就是指对重大的全局性问题的筹划和指导,其本质是谋求全局的最优化。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和实现目标道路的综合谋划的概括,它包括战略目标、战略步骤和战略措施三个方面。
一、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分“三步走”的战略步骤1987年中共十三大确定。
即:第一步,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152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上实现现代化。
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新“三步走”到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到202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的十六大提出:要用大体20年的时间,全面建成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区别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的16项指标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特点既具有雄心壮志,又坚持实事求是。
既重视国民经济的发展,又重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既强调经济的发展,又注重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
三、战略措施1、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146,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141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其基本要求概括起来就是: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追求数量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转到注重质量和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新型工业化特点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是要求生产要素在各个地区之间合理配置,使各个地区在国民经济整体活动中,能充分发挥各自的特点和优势,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的发展。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具体内容可能因国家和时期而异,以下是一般情况下的参考:
战略目标:
1. 经济发展: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建设富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2. 科技创新: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科技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成为技术创新的引领者。
3. 社会进步:加强社会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强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明的现代社会。
4. 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
步骤:
1. 制定发展战略:根据国家实际情况,制定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战略和规划,明确目标和路径。
2. 调整产业结构:通过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推动技术进步和创新,提高生产力水平。
3. 推动科技创新:加大科技投入,培育创新人才,建立科技创新体系,推动科技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
4. 推进改革开放: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拓展开放领域,吸引外资,提升国际竞争力,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
5. 加强教育培训: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培养适应现代化发展要求的人才。
6. 保障社会权益: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7.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强化环境保护意识,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友好型社会。
需要注意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具体的战略目标和步骤可能因国家的发展阶段和实际情况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具体实施时需要根据国家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制定相应的措施。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ppt 83页)
2、我国 经济发 展战略 的特点
注重社会协调发展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提出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 和指标体系
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国 民经济持续增长,国家经济实 力显著增强;改革开放取得重 大的突破性进展;人民生活实 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总体小康还是低水平、不 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
2、为轻工业提供相当份额的 工业原料
3、为工业生产的扩大补充新 的劳动力
4、为工业生产提供巨大的市 场
农业始终是我们国 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 和国家自立的基础,农 村、农业和农民问题始 终是中国革命、建设和 改革的根本问题。
2、加快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建 设,为实现工业化奠定基础
青藏铁路、南水北调、西气 东输、西电东送
全面繁荣农村经济 实现城乡统筹 发展
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 促进区域经 济协调发展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促进国民经济 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一)优化产业结构
战略重点
产业结构的含义
1、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繁荣农村经 济
农业对工业发展Βιβλιοθήκη 支持1、为奠定工业化提供资金的 原始积累
我们要在二十一世纪,集 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 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 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 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 活更加殷实。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 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 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 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 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的市 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 放的经济体系。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东部上述资源 奇缺,仅占全 国的3-8%左 右
国年 民递 生增 产速 总度 值
0
(1979—1994年的15年间) 19.88%
16.2% 15.78%
东部 中部 西部
(1979—1994 年的15年间)
1 : 0.54 : 0.43
1 : 0.67 : 0.55
东、中、西部人均国内生产 总值的比例
主要内容: *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合理布局 * 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分“三步走”, 基本实现现代化
一、“三步走”发展战略
1、以前的战略目标
(1)1954年,周恩来在全国人大 一届一次会议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 一次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任务
(2)1964年,周恩来在三届人大作 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这个目标可 分“两步走”的设想:
4、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 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 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社会更加和谐 文化更加繁荣 科教更加进步 民主更加健全 经济更加发展
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特点
1、既具有雄心壮志,又实事求是
政策障碍。
我国城镇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比较
50 40 30 20 10 0
1950 1955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工业化率 城镇化率
三、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远意义
(1)为21世纪我国经济的发展开拓 新的广阔空间。
第六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
意义:①“三步走”战略把小康水平和达到中等发达国家 水平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两个阶段性标志,使社会 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有了明确的内容。
②“三步走”战略把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作为重要标志, 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了具体的体现。
战略步骤:“三步走” ①第一步解决人民温饱问题
战略目标的内容
②第二步达到小康水平
Hale Waihona Puke ③第三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战略重点: ①农业;②能源和交通;③教育和科学
战略特 点:
①注重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②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③既坚持实事求是,又具有雄心壮志。
其他战 略问题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含义、三方面措施)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着重于人口、资源、环境三方面) 区域经济梯次推进的战略构想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战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1、如何认识3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
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极大调动了亿万农民积极 性,极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极大改善了广大 农民物质文化生活。
⑴农村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初步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
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
⑵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依靠自己力量稳定解
决了13亿人口吃饭问题。
⑶农村经济全面繁荣,切实巩固了新时期工农联盟。
⑷农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 设不断加强,显著提高了广大农民思想道德 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
⑸农村党的建设不断加强,有效夯实了党在 农村的执政基础。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 组织配套建设全面推进。
2、简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三步走”战略步骤及其 意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这一章主要是阐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战略问题,具体包括战略目标、战略步骤、战略重点;为实现战略而采取的结构调整包括产业结构调整和地区结构调整,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最后阐述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本章内容较多,涉及许多重要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与现实的经济发展联系较为密切,热点问题比较多。
这一章是历年考试的重点,2005年复习备考时应高度重视。
通过对以往真题的分析,可以看出本章题型以选择题、分析题为主。
本章还可能会联系实际出高分值的综合题目,复习时应特别注意联系当前改革开放的实际去思考问题。
考生在复习这一章的时候,一方面要注意全面理解一些概念;另一方面要把握一些重点问题,如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重要意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及实施这一战略,提高经济效益的意义等。
在复习的时候,考生对容易出错的地方要特别注意。
可持续发展是指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包括经济可持续、社会可持续和生态可持续。
不要把可持续发展片面地理解为经济的持续发展或者生态的保护。
本章内容2005年考试大纲有较大调整,该部分原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现改为“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发展战略”。
具体变动如下:新增考点:本章第一节“全面理解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包括知识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删减考点:无修订考点:第四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以及实施这一战略的意义。
”修改和添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兴国战略的内涵;推进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实现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培养、吸引和用好各类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以及实施这一战略的意义。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目标是什么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目标是什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内容是:第一步,实现1981年-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是实现1991年到二十世纪末期国民生产总值在翻一番,使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内容是:第一步,实现1981年-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是实现1991年到二十世纪末期国民生产总值在翻一番,使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是二十一世纪中期基本实现现代化,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目标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步走的目标就是通过全国人民长期的不断努力,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完成的。
幸福生活是靠奋斗创造的,在不断实现三步走的过程中,就是党和人民群众一起奋斗的过程。
在三步走的每一个阶段中,温饱型、小康型以及比较富裕型的阶段里都包含着质变和量变的过程,在每一个量变的过程中都有一定的质变,而质变的过程中又有量的扩张,国民生产总值不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也推进了国民经济的向前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也就在循序渐进中不断强大。
实现三步走的目标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与奋斗。
广大人民群众的工作影响着总的经济发展的积累。
因此,必须以身作则,从点滴做起。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意义1、在发展战略中,每一步都有相应的人民生活水平的标准,规定在第一步走向第二步时,我国将从“温饱型”走向“小康型”,温饱问题解决了再解决人民过小康生活的问题。
从第二步走向第三步时将从“小康型”走向“比较富裕型”,人生生活物质水平不断提高,精神层面也提出更高要求,层层递进,不断积累,最后实现社会主义目标,进行质的飞跃。
2、在每一个阶段中,量变和质变不断渗透。
温饱型、小康型和比较富裕型阶段里都包含着质变和量变的过程,在每一个量变中有部分质变,质变中又有量的扩张,国民生产总值不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同时也推动国民经济向前推进,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步骤,了解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性,理解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科学内涵,掌握“两大战略”的实质。
教学重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步骤;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新型工业化道路教学难点:可持续发展战略授课时数:4学时导入新课:1927年大革命失败,全国一片白色恐怖,毛泽东分析了国内形势,指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他还指出:“我们的战略是‘以一当十’,我们的战术是‘以十当一’。
”1946年8月,毛泽东在和美国记者谈话时,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表明了对反动派的极大蔑视。
“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这是毛泽东战略思想的核心。
打仗的时候,我们要制定切合实际的战略、战术。
和平建设年代,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也要从整体战略上布局,从局部战术上设计。
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目标和步骤(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是根据对经济、社会发展各种制约因素的分析,从全局出发制定一个较长时期内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和方法。
它主要包括战略目标、战略步骤及实现战略目标的措施,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的特点。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是: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这一战略目标,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共同进步的目标,是一个符合中国实际的目标,也是一个要经过艰苦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
(二)邓小平同志“三步走”发展战略。
第一步,从1980年到1990年,用十年的时间,使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第四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2、决定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3、按照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到下个世纪中叶,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将: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4、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5、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人民利益。
6、处在我国经济工作首位的是:农业。
7、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是指:地区经济梯次推进。
8、速度、比例、效益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三个重要因素,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效益。
9、用经济办法管理经济是指:运用市场机制管理。
10、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指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二、多项选择题1、提高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基本要求是(BDE)A.保持高速度增长;B.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C.不断扩大生产规模D.尽可能减少劳动消耗;E.产品应符合社会需要2、邓小平提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是(BCD)A.工业;B.农业;C.能源和交通;D.教育和科学;E.第三产业3、党的“十五大”提出我国要实施:(AC)A.科教兴国战略;B.稳步发展战略;C.可持续发展战略;D.三步走战略;E.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战略4、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ABCDE)A.加强农业基础地位;B.改造和提高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C.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调整加上工业,振兴支柱产业D.把发展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工业结合起来;E.鼓励和引导第三产业的发展5、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ABE)A.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B.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C.提高经济增长速度; D.实行粗放型经济增长; E.实行集约型经济增长6、地区经济布局与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是(ABC)A.统筹规划、合理分工; B.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C.利益兼顾、共同发展D.发挥优势、自成体系; E.相互照顾、均衡发展7、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包括(CDE)A.战略准备; B.战略条件; C.战略目标; D.战略重点; E.战略步骤8、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到2010年(ABCD)A.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 B.人口控制在14亿以内C.人民的生活更加宽裕; D.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E.接近或赶上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9、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正确处理发展同(ACE)A.人口的关系;B.市场的关系;C.资源的关系;D.速度的关系;E.生态环境的关系10、当前我国要振兴的支柱产业有(ABCD)A.机械、电子;B.石油化工;C.汽车制造;D.建筑业;E.加工业11、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即(DE)A.企业从国有国营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B.农业从家庭承包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C.政府从直接管理经济向间接管理经济转变D.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E.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形转变12、现代经济发展的三个重要因素是(ABC)A.科学;B.技术;C.管理;D.工具;E.人力资本三、简答题1、简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步骤。
我国建设发展战略
东部沿海地区一般指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 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广西等12个省、自治区、直 辖市。
中部地区指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西、河南、湖北、湖 南、安徽、江西等9个省、自治区。
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蓝图 十五大
21世纪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是人民小 康生活国家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建党100年时,使国民经济国家发展,各项制度国家完善
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 主义国家
“三步走”的实施
比较富裕
全面小康
人均
GNP4000$
2000年 翻两番
人均GNP翻两番 人均800——1000¥
2000年 翻一番
温饱 小康
1980年 1988 1990年1995 2000年 2010年 2020年
2056年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 十六大
总体小康
全面小康
低水平——人均800美元 不全面——侧重于物质
(四)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经济增长方式: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关系
所谓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在生产要素质量不变的情况下, 单纯依靠大量生产要素投入的积聚,通过扩大生产场地、添加机器 设备、增多劳动力等方式,来实现提高产出的增长方式。其特征主 要是重速度轻效益,重数量轻质量,重外延扩张轻内涵发展,重总 量单纯增加轻资源合理配置,重短期增长轻可持续发展。它也被称 作“速度型增长方式”。
第六章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是指一个国家根据本国实际,根据经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
第6页/共49页
附:我国经济发展战略 “三步走”图 示
富强 小康
(人均 4000 美元)
(人均1000美元)
温饱
80年 90年 2000年
在这个目标设计中,社会主义的方向和道 路是坚定不移的。
第3页/共49页
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个目标的统一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如 果说得展开一点,那就是“建设富强、 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家”。
第4页/共49页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
一、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
第14页/共49页
[相关链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10项指标
①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 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00元; ③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000元; ④恩格尔系数低于40℅; ⑤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 “户均一套房、人均一间房、功能配套、 设备齐全”。
第15页/共49页
[相关链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10项指标
2050年
第7页/共49页
附:我国小康社会的现状及特点 ★ 低水平的小康; ★ 不全面的小康; ★ 很不平衡的小康。
第8页/共49页
附:何谓小康? 小康是一种社会生活的状态,邓 小平说:“虽不富裕,但日子好 过。”这就是小康社会。
第9页/共49页
二、党的十五大与“新三步走”发展战略
1997年9月,党的 十五大提出了“新三步 走”的发展战略,“新三步走”战略是在新的 历史起点上对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的 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是具体落实第三步发展 战略的一种部署。《 P105 》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
所谓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在生产要素质量不变的情况下, 单纯依靠大量生产要素投入的积聚,通过扩大生产场地、添加机器 设备、增多劳动力等方式 , 来实现提高产出的增长方式。其特征主 要是重速度轻效益,重数量轻质量,重外延扩张轻内涵发展,重总 量单纯增加轻资源合理配置,重短期增长轻可持续发展。它也被称 作“速度型增长方式”。 所谓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 提高以及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通过技术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 增加资金、设备、原材料的利用率等来提高产出水平的增长方式。 其特征主要是重速度更重效益 ,重数量更重质量 , 重近期发展更重可 持续发展。它也被称作“效益型增长方式”。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一)
战略目标 到21世纪中叶,把 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 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 化国家
十三 大
基本实现 现代化
战略步骤
小康
温饱
比较富裕
21世纪中叶
1980年 1990年 2000年
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蓝图
十五大
21世纪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是人民小 康生活国家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这不但是给占世界总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
界走出了一条路,更重要的是向人类表明,社会主义 是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二)
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战 略 措 施
促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从全局出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和谐发展
在经济方面:结构性矛盾日渐突出,经济增长方式粗放, 劳动就业压力大;农村贫困人口、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和贫困 居民等社会困难群体的问题急待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压 力进一步加大。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地 区间收入差距拉大,社会群体之间收入差距拉大。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
作者: 连俊沛
出版物刊名: 思想政治课教学
页码: 2-2页
主题词: 战略步骤 小康目标 十年 十四大报告 共同富裕 小康水平 现代化建设 解放思想 经济发展 杰弗里
摘要: 党的十四大报告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作了明确的概括。
这一概括,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
(一) 基本实现现代化分步走 1979年12月,邓小平同志在同日本前首相大平正芳举行会谈时说,我们提出四个现代化,最低的目标是到本世纪末达到小康社会。
小康目标提出以后,邓小平同志进一步构思中国21世纪的发展战略。
1984年4月,他在会见英国前外交大臣杰弗里·豪时提出:达到小康水平以后,我们还要在下世纪三十年到五十年内,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1987年4月,他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
总体小康
全面小康
低水平——人均800美元 不全面——侧重于物质
不平衡——城乡、东西、 个人收入差距还较大
更高水平
内容比较全面丰富 发展较为均衡
总之,我国生产力和科技教育比较 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 长的路要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地区差距、贫富差别没有改变;人 口总量增加,老龄人上涨,就业压 力大;面临发达国家科技发展的压 力;经济、政治、文化体制不健全; 民主法制和思想道德建设不够。
经济:GDP翻两番,综合国力 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政治: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 法制更加更加完备
文化: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科学 文化和健康素质提高
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
2056年
二、党的十五大与“新三步走”发展战略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在邓小平的“三步走”
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新三步走”的发展 战略:即在21世纪前50年,我们的目标是:
⑴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 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 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⑵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年时, 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⑶到21世纪中叶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 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个“新三步走”发展战略,是对邓小 平“三步走”发展战略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是 具体落实邓小平第三步发展战略的一种部署。
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节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 节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 节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对策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
——“四个现代化”目标的确立。
战略目标:到21世纪中叶,把我 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 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
3、不平衡:城市与农村之间、东部与西部之间、 收入水平不同的各个社会群体之间、经济发 展与生活水平之间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同 时,在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诸多方面 以及小康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进展状况和 达到的水平也是不平衡的。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1、2002年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一、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设 想
1987年,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制定的。
内容为:第一步,从1980年到1990年, 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 问题;第二步,从1990年到20世纪末,实现 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 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 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 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
目标: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步骤:
基本实 现代化
小康
温饱
比较富年
21世纪中
“三步走”的实施
比较富裕
全面小康
2000年 翻两番
人均 4000$
人均翻两番
2000年 翻一番
温饱 小康 人均800——1000¥
1980年 1988 1990年1995 2000年 2010年 2020年
2、此目标是要在本世纪前20年实现的, 其最大特点是惠及10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 小康社会。
3、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 出的五个新要求:
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 会的公平正义。
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质。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一、我国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我国20世纪末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其特点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 1、低水平:我国人均收入属于中下收入国家水平,
刚刚迈入小康社会的门槛。 2、不全面:主要是偏重于小康社会的经济方面,
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建设的发展还不够。即 使在经济方面更多的也还是侧重于物质层面,解决 生存需要,还不能满足高层次的享受需要和发展需 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