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历史遗产保护_原真性原则_的理论探讨(精)

合集下载

对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的探讨

对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的探讨

对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的探讨摘要:“建筑遗产”是国际上历史文化保护方面通用的概念,是人类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构成部分。

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对建筑遗产具体内涵的界定微有不同。

从以往城市发展历程来看,经济建设和建筑遗产保护在时空中相互重叠,两者存在突出的矛盾冲突但又相互支撑。

由矛盾冲突或相互支撑的原因,或造成了城市文脉中断的后果,或造就了鲜明的文化城市特征。

回顾历史、面对现实,能否有效协调城市经济发展和建筑遗产保护的关系是能否建成和保持有文化特色的世界城市的重要问题,不能回避。

文中指出并分析了其中部分冲突和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原则。

关键词:建筑遗产;问题;措施一、价值、历史价值、社会价值一般认为,建筑遗产的价值包括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1.由于某种重要的历史原因而建造, 并真实地反映了这种历史实际;2.在其中发生过重要事件或有重要人物曾经在其中活动,并能真实地显示出这些事件和人物活动的历史环境;3.体现了某一历史时期的物质生产、生活方式、思想观念、风俗习惯和社会风尚;4.可以证实、订正、补充文献记载的史实;5.在现有的历史遗存中,其年代和类型独特珍稀,或在同一类型中具有代表性。

建筑遗产的历史价值是在其历史演变的过程中所产生、积淀的主要价值,它对应于某个历史时期,只可以保护,而无法修复和创造,且一旦消失就将永远失去。

在中国这样一个注重传统和精神追求的国度,许多传统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仍然在发挥作用,而与此相关的建筑遗产在上述各方面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现代社会和人群。

突出的例子如曲阜孔庙、长城,以及众多的宗教建筑,它们今天依然是关于爱国、教育和宗教的文化,受到人们心理上或行为上的膜拜。

而在一般性的建筑遗产中,居住、游憩、集会、祭祀、膜拜等社会活动仍在进行。

重视建筑遗产所蓄积的思想、意蕴和社会意义的保存和延续是中国传统建筑遗产保护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

在建筑遗产的保护过程中,我们应当重视研究和保护其社会或情感价值,通过宣传、展示,引导其健康的发展方向。

谈世界文化遗产的完整性与原真性

谈世界文化遗产的完整性与原真性

谈世界文化遗产的完整性与原真性摘要:原真性与完整性是世界遗产领域的核心理念,我国对遗产原真性和完整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原真性与完整性内涵、遗产类型、遗产保护案例和旅游原真性四个方面。

总体而言,文化遗产研究的丰富程度高于自然遗产,原真性研究的深入程度高于完整性。

从遗产类型日趋多样化、遗产内涵日趋丰富的现实出发,完整性原则的研究、自然遗产和复合遗产的保护研究、原真性与完整性内涵的关联性研究仍需引起更多关注。

关键词:原真性;完整性;遗产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原真性和完整性是世界遗产领域的核心理念,是世界遗产申报、遗产价值评估、遗产保护和环境整治的直接依据.文化遗产研究的丰富程度高于自然遗产,原真性研究的深入程度高于完整性。

从遗产类型日趋多样化、遗产内涵日趋丰富的现实出发,完整性原则的研究、自然遗产和复合遗产的保护研究、原真性与完整性内涵的关联性研究仍需引起更多关注。

1国内外对文化遗产的保护的措施1.1国际文件中的“原真性”原则“原真性”的概念最早出现于《威尼斯宪章》中,这一宪章主要针对欧洲文物古迹的保护与修复。

自《威尼斯宪章》诞生和现代环境保护运动发祥至今,原真性和完整性一直是文物古迹保护和生态保护领域的基本内容。

2008年,《文化遗产地解说与展示宪章》肯定了原真性保护在文化遗产地解说与展示中的重要性,指出:“通过沟通历史构造与文化价值的意义,保护遗产地价值免受强行引入的解说,尊重文化遗产地的原真性。

”1.2国际文件中的“完整性”原则“完整性”一词来源于拉丁词根,表示尚未被人扰动过的原初状态。

《操作指南》对自然遗产的完整性有如下的界定:应包括其自然关系中所有或大部分重要的相关独立元素;应拥有足够的规模,并包含必要的成分,以展示其所具备的、对于长期保存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而言十分重要的过程;应具有突出的美学价值,并包括对维持景点美景至关重要的区域;应包括代表该生物地区最大限度的多样性特点的动植物的栖息地及其生态系统。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1.真实性原则:真实性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原则之一,指的是保护对象的原始状态、历史风貌和文化特征不受损害。

在保护过程中,必须遵循历史证据和学术研究,尽量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

2.可持续性原则: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不能仅仅是保护一时,还需要确保其持续传承和使用。

这就涉及到保护对象的维护、管理和利用问题,不能因为保护而使其陷入荒废或无人问津的境地。

3.全面性原则: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要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因素,包括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

保护的目标是使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不仅仅是保存建筑,还要考虑其所处的环境和周边文化的保护。

4.可读性原则: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要保持其原始特征,还要使之能够传达历史和文化的信息。

保护对象应当能够被观众和游客理解和欣赏,通过展馆、讲解员、标识等方式,提供有关其历史和文化背景的信息。

5.参与性原则: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应该是一个参与的过程,社会各界、居民和相关利益方都应该有参与的权利和义务。

保护工作需要与当地居民和当地文化相关方达成共识,形成共同的保护意识和行动。

6.灵活性原则: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应当一刀切,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保护方案。

在保护过程中,要灵活运用各种手段和技术,根据物质状况和文化价值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

7.可持续发展原则: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应该与地方的可持续发展相结合。

保护工作不应该只关注保护对象本身,还要考虑其对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保护工作应该支持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经济发展,形成可持续的保护模式。

总之,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遵循多个原则,包括真实性、可持续性、全面性、可读性、参与性、灵活性和可持续发展原则。

只有在遵循这些原则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我们的历史和文化遗产不断发展进步。

关于建筑历史遗产保护_原真性原则_的理论探讨(精)

关于建筑历史遗产保护_原真性原则_的理论探讨(精)

关于建筑历史遗产保护_原真性原则_的理论探讨(精)⼀.关于“原真性”的含义原真性是英⽂“Authenticity”的译名,⼜译原⽣性、真实性。

“Authenticity”作为⼀个术语,包含了权威性“Authoritative”+本源“Original”双层含义,其所涉及的对象不仅是有关⽂物建筑等历史遗产,更扩展到⾃然与⼈⼯环境、艺术与创作、宗教与传说等。

对于⼀件艺术品、⽂物建筑或历史遗址,原真性可以被理解为那些⽤来判定⽂化遗产意义的信息是真实的1。

⼀般认为:判定⼀件艺术品应该考虑它的两个基本性质,即艺术品的创作和艺术品的历史。

艺术品的问世由创作思维过程和实物营造所组成;历史则包含了能够界定该作品时代性的那些重⼤历史事件及其变化、改动以⾄风⾬剥蚀的现实情况的全部内容2。

由此可见,创作和历史(信息共同构成了“原真”的基本价值。

作为世界遗产委员会明确规定的检验世界⽂化遗产的⼀条重要原则,“原真性”是定义、评估和监控⽂化遗产的⼀项基本因素,是⾃然与⽂化遗产价值的基础,是进⾏遗产的科学研究、保护与修复规划及登录与管理的依据标准。

⾃60年代“原真性”引⼊遗产保护领域以来,有关原真性的观念随着现代社会的演化和对遗产的认识⽽发展,时⾄今⽇已远远超出了它的正统含义。

⼆.关于原真性的历史争论原真性争论的焦点,实际上就是如何定义“真实”的价值标准。

这场由来已久的争论始于东西⽅之间,以⾄于互扣“伪造”、“编纂”论和“效忠”、“愚忠”论的头衔。

西⽅原真性概念主要基于唯⼀性的观点,即艺术品和建筑物被理解为独⼀⽆⼆的作品,⽽不摘要“原真性”⼀直是建筑历史遗产保护中关键的概念性问题,本⽂基于资料分析,展开针对性的理论探讨,并由此简略总结了现代意义上的保护观念和实践⽅法。

提出有关于历史遗产保护原真性问题的争论和当下的现实困惑,正是促使我们向更深层次的理论和实践探索的动⼒。

关键词建筑历史遗产保护原真性ABSTRACT Authenticity has always been a key conceptual problem in the preservation of architectural historical heritage. This paper furthers the discussion on the basis of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then briefly summarizes the protective concept and practice method. Raising the dispute and practical confusion about the authenticity of preservation for historical architectural heritage is just the motivation propelling us to explore further into theory and practice at a deeper extent.KEY WORDS architectural historical heritage preservation, authenticity 中图分类号TU-87⽂献标识码 A⽂章编号 1000-0232(200802-0011-03作者简介东南⼤学建筑学院,博⼠研究⽣(南京,210096关于建筑历史遗产保护“原真性原则”的理论探讨Theoretical Analysis on the Authenticity in the Preservation of Architectural Historical Heritage邹青Zou Qing是重复性⽣产过程的产品。

《2024年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理论和方法研究》范文

《2024年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理论和方法研究》范文

《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理论和方法研究》篇一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研究一、引言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建筑作为文化的载体,是国家和民族文明发展的见证。

我国建筑遗产丰富多样,从古代的宫殿庙宇到近现代的建筑风格,无一不反映了我国文化的深厚底蕴。

然而,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现代生活的变迁,许多珍贵的建筑遗产面临着逐渐消失的危机。

因此,对于我国建筑遗产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不仅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还需要有效的保护方法。

二、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1. 保护理念的演变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的理念也在不断演变。

从最初的单纯保护到现在的可持续发展保护,体现了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对未来发展的思考。

保护理念应注重以人为本,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实现历史与现代的和谐共生。

2. 保护原则的确立在保护理论中,应确立真实性、完整性、可持续性等原则。

真实性原则要求保护建筑的原貌和历史信息;完整性原则强调保护建筑及其周边环境的整体性;可持续性原则则要求在保护的同时,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的方法研究1. 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实施政府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建筑遗产保护的权责关系,规范保护行为。

同时,要加强执法力度,确保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

2. 技术手段的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新的技术手段被应用于建筑遗产的保护。

如三维扫描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可以实现对建筑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保存其历史信息。

此外,还有加固修复技术、防灾减灾技术等,可以有效地保护建筑的结构安全。

3. 社会力量的参与建筑遗产的保护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还需要社会力量的参与。

可以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建筑遗产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同时,鼓励民间组织、企业等参与建筑遗产的保护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四、实践案例分析以某古城为例,该城拥有丰富的建筑遗产资源。

在保护过程中,政府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了保护目标和措施。

同时,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建筑进行数字化保护,保存其历史信息。

建筑遗产保护如何保护历史建筑

建筑遗产保护如何保护历史建筑

建筑遗产保护如何保护历史建筑建筑遗产是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与传承是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历史建筑作为建筑遗产中的重要一环,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建筑技术。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以及现代化建筑的迅速崛起,历史建筑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消失的风险。

因此,建筑遗产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建筑遗产保护的重要性以及保护历史建筑的有效方式。

一、建筑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建筑遗产保护是对历史建筑的钦佩和尊重,也是对当地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历史建筑不仅仅是建筑本身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它所蕴含的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价值。

保护历史建筑不仅是对过去的致敬,更是为了给未来提供一个有价值的资源,让后代子孙能够从中了解并汲取历史的智慧与经验。

其次,建筑遗产保护对于促进城市和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历史建筑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其所呈现出的建筑风格都是城市和社区的重要景观资源,可以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创造就业机会,提升当地经济水平。

此外,历史建筑也是社区居民的精神家园,保护历史建筑有助于增强社区凝聚力,提高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

二、保护历史建筑的有效方式1. 加强立法和政策支持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是保护历史建筑的基础。

政府应当加大对历史建筑保护立法的力度,并完善相应的政策支持体系,加强对历史建筑保护的监督与管理。

同时,政府还可以提供相应的经济和税收政策激励,鼓励个人和企业积极参与历史建筑保护事业。

2. 加强文物普查和研究工作文物普查是保护历史建筑的第一步,通过对历史建筑进行逐一登记,建立起详实的档案资料,为后续的保护工作提供准确基础。

此外,加强对历史建筑的研究工作,挖掘历史建筑背后的故事和内涵,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历史建筑文化。

3. 引进科技手段,提升保护技术水平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激光扫描技术、三维重建技术等,可以更加准确和高效地对历史建筑进行保护工作。

同时,建立并普及历史建筑保护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培训体系,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保证保护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谈世界文化遗产的完整性与原真性

谈世界文化遗产的完整性与原真性

谈世界文化遗产的完整性与原真性摘要:原真性与完整性是世界遗产领域的核心理念,我国对遗产原真性和完整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原真性与完整性内涵、遗产类型、遗产保护案例和旅游原真性四个方面。

总体而言,文化遗产研究的丰富程度高于自然遗产,原真性研究的深入程度高于完整性。

从遗产类型日趋多样化、遗产内涵日趋丰富的现实出发,完整性原则的研究、自然遗产和复合遗产的保护研究、原真性与完整性内涵的关联性研究仍需引起更多关注。

关键词:原真性;完整性;遗产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原真性和完整性是世界遗产领域的核心理念,是世界遗产申报、遗产价值评估、遗产保护和环境整治的直接依据.文化遗产研究的丰富程度高于自然遗产,原真性研究的深入程度高于完整性。

从遗产类型日趋多样化、遗产内涵日趋丰富的现实出发,完整性原则的研究、自然遗产和复合遗产的保护研究、原真性与完整性内涵的关联性研究仍需引起更多关注。

1国内外对文化遗产的保护的措施1.1国际文件中的“原真性”原则“原真性”的概念最早出现于《威尼斯宪章》中,这一宪章主要针对欧洲文物古迹的保护与修复。

自《威尼斯宪章》诞生和现代环境保护运动发祥至今,原真性和完整性一直是文物古迹保护和生态保护领域的基本内容。

2008年,《文化遗产地解说与展示宪章》肯定了原真性保护在文化遗产地解说与展示中的重要性,指出:“通过沟通历史构造与文化价值的意义,保护遗产地价值免受强行引入的解说,尊重文化遗产地的原真性。

”1.2国际文件中的“完整性”原则“完整性”一词来源于拉丁词根,表示尚未被人扰动过的原初状态。

《操作指南》对自然遗产的完整性有如下的界定:应包括其自然关系中所有或大部分重要的相关独立元素;应拥有足够的规模,并包含必要的成分,以展示其所具备的、对于长期保存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而言十分重要的过程;应具有突出的美学价值,并包括对维持景点美景至关重要的区域;应包括代表该生物地区最大限度的多样性特点的动植物的栖息地及其生态系统。

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原则(精)

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原则(精)

阮仪三: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规划系教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林林: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规划系2000级硕士研究生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原则阮仪三林林摘要:原真性是国际上定义、评估和监控文化遗产的一项基本因素。

本文提出原真性原则对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和重要性,用以剖析当前文物古迹的修缮、重建和新建仿古建筑中存在的片面认识和问题。

关键词:原真性;文化遗产;保护原则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Authenticity in R elation to the Conservation of Cultural H eritageRuan Y isan ,Lin Lin(School of A rchitect ure and U rban Planning ,Tongji U niversity ,S hanghai 200092,ChinaAbstract :Authenticity is an essential element in defining ,assessing ,and monitoring cultural heritage.The thesis illustrates the implications of authenticity about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The test and principle of authenticity are applied to the conservation practice in China ,such as in relation to heritage sites and historic buildings.K ey Words :Authenticity ;Cultural Heritage ;Principle of Conservation一、什么是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原真性”是英文“Authenticity ”的译名。

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理论和方法研究

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理论和方法研究

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理论和方法研究一、本文概述建筑遗产,作为历史与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仅体现了人类文明的演进,也承载了民族的精神与记忆。

我国建筑遗产丰富多样,从古代的宫殿、寺庙、园林,到近现代的民居、工业建筑,都是历史的见证,是后人的宝贵财富。

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许多建筑遗产面临着被破坏、被遗忘的风险。

因此,对我国建筑遗产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的理论和方法,以期为实践提供指导。

文章首先将对建筑遗产的定义、分类及其价值进行概述,明确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接着,文章将梳理国内外建筑遗产保护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我国在建筑遗产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重点探讨建筑遗产保护的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包括保护原则、保护策略、保护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文章将通过案例分析,总结我国在建筑遗产保护方面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本文期望通过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探索,为我国建筑遗产保护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推动建筑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发展,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贡献力量。

二、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的理论基础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的理论基础深深植根于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建筑传统之中。

自古以来,我国的建筑艺术和城市规划就展现了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想,如“天人合一”的观念,这一理念在建筑遗产保护中占据了核心地位。

我国传统的建筑技艺和营造法则,如“斗拱”“榫卯”等独特的建筑结构,也为建筑遗产保护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进入现代,我国的建筑遗产保护理论开始吸收和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历史街区保护、建筑风貌保护等,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遗产保护理论体系。

这一体系不仅强调对历史建筑的原真性、完整性和持续性的保护,也注重其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功能和价值的体现。

在建筑遗产保护方法上,我国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历史建筑保护中“原真性”理论与实践初探

历史建筑保护中“原真性”理论与实践初探

历史建筑保护中“原真性”理论与实践初探摘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为我们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然而,很多时候我们都不懂得保护这些文化遗产,而被破坏。

,造成无法弥补的遗憾,随着社会与世界接轨,我国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逐渐增强,保护制度也日趋完善,笔者就历史建筑保护中的“原真性”为中心进行分析,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讨我国对于历史建筑的错误保护之处,有利于更好的保护文化遗产。

关键字:原真性;历史建筑;保护与发展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保持其“原真性”是进行历史建筑保护的目标,也是长期以来备受争议的,怎样才能完全保证文物的“原真性”?尽管对于“原真性”的判断和定义一直在完善,但真正的范围界定是什么,由于每个人的理解不同,定义的理解也不相同,即使是科技与知识飞速发展的现在,国际上对于“原真性”依然存在众多争议。

1. 什么是原真性早在中世纪,欧洲就已经出现了“原真性”而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古代的遗迹实则是人类共同的财产和无法衡量的财富,于是在一九六四年,真正将“原真性”在《威尼斯宪章》中纳入文化遗产的保护制度,这代表文化古迹的珍贵,不仅仅是共同的财产,保护它更是人类后代共同的责任。

一九九四年就“原真性”进行讨论,世界遗产委员会将“原真性”重新定义,在历史中,所有形式的文化遗产都应该以“遗址真实”为基础,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不同,历史建筑也大不相同,因此“原真性”的定义仍存在诸多争议,其范围与概念也在不断的修复完善。

2. 对“原真性”不同理解与实践2.1 重建将历史性建筑重建,主要是针对一些年久失修,或者遭到人为性及非人为性的,无法修复的破坏,在遗址上进行重建重现遗迹的方法。

重建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按照遗址以前的原始,完整地进行还原,另一种是,保留残留遗迹,修复部分采用科技方法进行再造重现。

重建这一保护历史性建筑的方法在国际上并未得到相关人员的广泛认可,前一种方法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后一种方法似乎并不符合保护历史性建筑“原真性”中的真实。

中国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的理论和方法

中国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的理论和方法

中国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的理论和方法近现代建筑是指中国近代以来所建造的建筑物,包括清朝末年至今的建筑。

由于中国近代历经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变革,这段时期的建筑物具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为了保护中国近现代建筑遗产,需要运用一系列的理论和方法。

一、理论方面:1.文化认同理论:近现代建筑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见证,代表着中国社会进步和变革的过程。

通过对建筑的保护,可以唤起人们对历史的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

2.传承与创新理论:近现代建筑保护需要在传承传统建筑的基础上注入现代意识和技术,推动传统建筑与现代社会的融合。

保护工作应该兼顾保持建筑原貌和满足现代功能的需求。

3.可持续发展理论:保护近现代建筑需要考虑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通过可持续的管理和利用方式,才能实现建筑遗产的长期保护。

二、方法方面:1.认定与登记:对于具有历史价值的近现代建筑,需要通过相关部门的鉴定和认定,确定其保护等级,并进行建筑登记,确保其合法性和存在性。

2.修复与维护:对于受损的近现代建筑,需要进行修复与维护,保持其原有的历史风貌和关键元素。

修复工作需要依据历史文献、照片和遗留构件等资料进行科学的复原。

3.功能转化与再利用:对于无法保持原有功能的近现代建筑,可以通过功能转化和再利用,使其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

可以将建筑改造成博物馆、艺术中心或文化创意产业园等。

4.社会参与与教育:保护近现代建筑需要引导公众参与其中,增强社会对建筑遗产的重视和保护意识。

可以通过开展建筑展览、举办讲座和举办相关教育活动等方式,提高公众对建筑遗产的认识和理解。

5.法律法规与资金支持: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明确近现代建筑保护的责任和要求。

同时,需要向近现代建筑保护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保障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6.国际合作与经验交流:中国的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还可以借鉴国际经验,积极与国际组织和相关国家开展合作,共同探索建筑遗产保护的理论和方法。

总之,保护中国近现代建筑遗产需要运用文化认同、传承与创新、可持续发展等理论,并采取认定登记、修复维护、功能转化再利用、社会参与教育、法律法规资金支持和国际合作经验交流等方法。

国内外世界遗产原真性与完整性研究综述

国内外世界遗产原真性与完整性研究综述

国内外世界遗产原真性与完整性研究综述国内外世界遗产原真性与完整性研究综述引言:世界遗产是人类历史和文化遗产的瑰宝,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具有全球重要价值的地点、建筑和自然景观。

维护和保护世界遗产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对于后世的传承与演进至关重要。

因此,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都对世界遗产的原真性与完整性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探索。

本文将对这方面的研究综述进行梳理,旨在促进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世界遗产。

一、世界遗产原真性研究1. 定义与内涵世界遗产原真性是指世界遗产地在历史、文化和自然方面保持其最初状态、真实性和独特性的程度。

原真性的保护要求尊重遗产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以确保其无论是在现实中还是在时间推移中,都能够真实地展示和传达其独特的价值。

2. 评价指标体系为了评价世界遗产的原真性,学者们制定了一套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历史真实性、文化对比性、整体性和传统技艺等。

这些指标能够从不同角度全面评估世界遗产的原真性,为后续的保护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3. 保护与传承实践在实际操作中,各国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世界遗产的原真性,例如修复和恢复古建筑、保护文物和推行传统技艺等。

同时,通过开展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社区的参与度和对遗产的认同感,以促进世界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二、世界遗产完整性研究1. 定义与内涵世界遗产完整性是指世界遗产地所包含的遗址、建筑和景观等方面的完备性和完整性。

完整性的保护要求保存遗产地的原貌、结构和环境,以确保其整体完整呈现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2. 评价指标体系为了评价世界遗产的完整性,学者们提出了一套评价指标体系,包括遗存完整性、功能完整性、环境完整性和认知完整性等。

这些指标能够测定世界遗产的各个方面的完整性,为合理保护和管理提供指导。

3. 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保护世界遗产的完整性需要平衡遗产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方面,要采取措施防止人类活动、自然灾害和环境污染对遗产的侵害;另一方面,需要结合社会经济发展,为世界遗产提供必要的保护和管理。

《2024年历史建筑保护导则与保护技术研究——沈阳近代建筑保护利用的理论与实践》范文

《2024年历史建筑保护导则与保护技术研究——沈阳近代建筑保护利用的理论与实践》范文

《历史建筑保护导则与保护技术研究——沈阳近代建筑保护利用的理论与实践》篇一一、引言沈阳,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历史名城,拥有丰富的近代建筑资源。

这些建筑不仅是城市发展的见证,也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有效保护和利用这些历史建筑,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沈阳近代建筑保护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同类城市的历史建筑保护提供参考。

二、历史建筑保护导则1. 确立保护原则在历史建筑保护工作中,应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

保护工作应注重原真性、完整性、可持续性,确保历史建筑的原有风貌和历史文化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2. 明确保护对象保护对象主要包括具有历史、艺术、科学、文化价值的各类建筑,如近现代重要史迹类建筑、传统风貌建筑等。

同时,对于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也应加强保护。

3. 制定保护措施(1)修缮维护:对破损严重的历史建筑进行修缮,恢复其原有风貌。

(2)规划控制:在城市规划中划定历史建筑保护区,严格控制保护区内的建设活动。

(3)法制保障: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为历史建筑保护提供法制保障。

三、保护技术研究1. 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在历史建筑保护中,应采用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方法。

传统工艺能够更好地保留建筑的原真性,而现代技术则可以提高保护效率和质量。

例如,采用三维扫描技术对建筑进行精确测量,运用传统工艺进行修复。

2. 材料与技术研发针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应研发适合的材料和技术。

如开发耐久性强的新型建筑材料,研究有效的防潮、防虫、防火等技术,以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

四、沈阳近代建筑保护利用的实践1. 成功案例沈阳近年来在历史建筑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如沈阳故宫的修缮工作,采用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恢复了其原有风貌。

此外,沈阳还成功地将一些历史建筑转化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实现了历史建筑的合理利用。

2. 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尽管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沈阳在历史建筑保护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梁思成先生提出的古建筑保护的基本原则

梁思成先生提出的古建筑保护的基本原则

梁思成先生提出的古建筑保护的基本原则说到古建筑保护,这可是个相当严肃的话题,然而咱们今天就用轻松的方式来聊聊梁思成先生提出的那些原则。

梁思成,这位老爷子不仅是建筑师,还是一位对中国古建筑有着深刻见解的学者。

说他是“古建筑的守护神”也不为过。

咱们就来看看他提出了哪些重要的原则,听起来简单,但可都藏着大智慧呢。

1. 保护为主,修缮为辅1.1 保护的根基首先,梁思成就强调了保护的重要性。

他觉得,古建筑就像老人的故事,保护它就是在保留一段历史。

我们可不能为了个新鲜感就把老建筑拆了,真是“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

保护古建筑的原汁原味,让人走进去就像走进了一段历史。

想象一下,站在一座古老的庙宇前,砖瓦上岁月的痕迹让人心生敬畏,这种感觉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1.2 修缮的技巧不过,保护不是说就不动了,适当的修缮是必须的。

梁思成说得好,修缮得当,可以延续古建筑的生命力。

可是,这个修缮可不是随便糊弄的。

得用对的材料和技术,让古建筑依然保持它的古韵,简直就像给老爷子换了身新衣,却不能让他看起来像个小年轻。

想想看,修缮得当的古建筑就像那位智慧的老者,外表虽然有些沧桑,但内心依旧年轻。

2. 尊重历史,保持原貌2.1 历史的厚重感接下来,咱们聊聊尊重历史这件事。

梁思成认为,历史就是我们的根,没有根就像一棵树,随时可能倒下。

每一块砖、每一根梁都承载着历史的故事,我们得尊重它们,不随便改变。

就像一杯好酒,时间越久,味道越香。

咱们在古建筑面前,应该心存敬畏,不能随便给它“整容”。

2.2 原貌的重要性说到保持原貌,哎呀,这可真是个大问题。

很多地方为了“美观”就动手脚,结果把古建筑弄得面目全非。

梁思成特别强调,古建筑的原貌是它的灵魂,失去了原貌,就像失去了记忆的老人,空有一副好皮囊,内里却一片空白。

所以,保护古建筑的时候,得小心翼翼,绝不能心急火燎地想要“升级换代”。

3. 科学保护,合理利用3.1 科学的方式再来聊聊科学保护这个话题。

建筑工程中的历史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

建筑工程中的历史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

建筑工程中的历史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建筑工程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不仅为人们提供住所和办公场所,还代表着文化和历史的传承。

因此,在进行建筑工程时,历史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是十分关键的,既要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又要将历史和文化传承下去。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来探讨建筑工程中的历史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一、建筑工程中的历史保护1. 建筑物的历史价值很多建筑物都具有深厚的历史价值,代表着某个时代的风貌和文化特征。

例如,古建筑物、历史建筑遗址等,它们承载着历史事件和文化记忆,对于人们了解和研究过去的生活和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在建筑工程中要注重历史保护,保留建筑物的历史特点。

2. 建筑物的文物保护一些具有特殊文物价值的建筑物需要经过专业的保护和修缮,以保护文物的完整性和独特性。

这些建筑物经过世世代代的使用和修缮,所蕴含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不容忽视。

在进行建筑工程时,需要有相关专业人士参与,确保文物的完整性和安全。

二、建筑工程中的文化遗产保护1. 文化遗产的多样性不同地区和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遗产,代表着不同民族和文化的传统和特点。

这些文化遗产包括建筑物、工艺品、习俗等,对于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发展历程至关重要。

在进行建筑工程时,应该尊重当地文化遗产的特色和传统,避免对其造成破坏。

2. 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未来的负责。

通过合理的保护和修缮,文化遗产可以得到有效的保存和利用,为后代留下宝贵的财富。

同时,文化遗产的保护还能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为经济带来收益。

三、建筑工程中的历史保护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挑战1. 经济问题历史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修缮和维护建筑物、培训专业人员等方面的费用。

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状况有限,难以承担起保护历史和文化遗产的责任。

因此,需要寻找合适的经济模式和支持机制。

2. 现代化需求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建筑工程满足更多的功能和技术要求,这就对历史建筑物和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出了挑战。

建筑遗产保护与修复的原则和方法

建筑遗产保护与修复的原则和方法

建筑遗产保护与修复的原则和方法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建筑遗产的保护和修复成为了一个重要话题。

建筑遗产既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史的见证,因此,正确的保护和修复方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建筑遗产保护与修复的原则和方法,以期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原则1.历史真实性原则建筑遗产保护与修复的首要原则是保持历史真实性。

这意味着保留原有建筑的历史痕迹和风貌,尽可能减少对其结构和外观的改动。

修复过程中,应尽量使用与原材料相似的材料,保持建筑原有的材质与色彩,并通过严谨的考古和文献研究,恢复建筑的原貌。

2.可持续发展原则建筑遗产的保护与修复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保护工作应注意利用可再生的材料,采用节能环保的技术,确保修复后的建筑长久保存并对环境造成最小的负面影响。

此外,应注重社会、经济和环境三个方面的平衡,确保保护与修复工作对当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有积极的影响。

3.综合管理原则建筑遗产保护与修复需要进行综合管理,包括规划、设计、施工等各个环节的有效协调。

在保护过程中,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按照既定的计划和标准进行。

同时,需要充分考虑建筑及其周边环境的整体性,保护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

二、方法1.文物保护与修复对于建筑遗产中的文物,应采取科学的保护与修复方法。

首先,需要进行彻底详细的文物调查,了解其历史背景和特点。

其次,基于文物的状况,采取适当的保护手段,包括环境控制、防护措施等。

对于受损较严重的文物,需要进行修复,但修复过程中应注意保留原有的痕迹,并通过专业机构的协助进行修复工作。

2.结构保护与加固建筑遗产的结构保护和加固是保护工作中的重点。

首先,需要进行详细的结构评估,分析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并制定合理的保护和加固方案。

在加固过程中,应尽量保留原有结构,并采用适当的加固材料和技术手段,确保建筑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具备足够的抗震能力和结构稳定性。

3.环境保护与整治建筑遗产的保护不仅仅是对建筑本身的保护,还包括对周边环境的保护和整治。

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

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

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原创实用版)目录一、引言二、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1.原真性原则2.整体性原则3.生产性保护原则4.自然流变性原则5.修旧如旧原则6.不破坏原状原则7.立法保护三、结论正文一、引言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事业,对于传承文化、维护民族特色、促进人类文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在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中,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进行详细的介绍。

二、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1.原真性原则原真性原则是指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要尽可能保持文化遗产的原始状态,避免对其进行过多的人为干预。

这有助于提高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认识,坚持正确的保护理念和实践,有效地防止伪民俗和伪遗产占用可贵的保护资源和财富。

2.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是指在保护某一具体文化遗产时,不能只关注该遗产本身,而要连同与其生命休戚相关的生态环境一起保护。

这有助于维护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连续性,确保其在新的环境中能够继续传承和发展。

3.生产性保护原则生产性保护原则是指在保护文化遗产的过程中,要兼顾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使其在现代社会中能够得以延续和繁荣。

这需要我们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关注其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发挥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4.自然流变性原则自然流变性原则是指文化遗产在保护过程中,要考虑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允许文化遗产在一定程度上发生自然流变。

这有助于文化遗产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其生命力。

5.修旧如旧原则修旧如旧原则是指在修复文化遗产时,要尽可能恢复其原有的面貌和特征,避免对其进行过多的改造和更新。

这有助于保持文化遗产的原真性,使其在传承文化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6.不破坏原状原则不破坏原状原则是指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对文化遗产进行破坏性的干预,保护其原有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

这有助于维护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真实性,确保其在传承文化过程中不受过多的损失。

7.立法保护立法保护是指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监管。

古建筑保护利用的基本理念

古建筑保护利用的基本理念

古建筑保护利用的基本理念
古建筑保护利用的基本理念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 保护性利用:在保护古建筑原有风貌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其功能和价值,使其在现代社会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2. 原汁原味:尽量保留古建筑的原汁原味,包括建筑结构、装饰材料、色彩等,以展示古建筑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3. 整体保护:古建筑是一个整体,保护时应注重保持其建筑形态和空间布局的完整性,避免随意的拆改或增建。

4. 适度修缮:经过岁月风雨的古建筑常需要修缮,但修缮应坚持“不破坏、不改变、不伪造”的原则,力求做到修旧如旧。

5. 依托功能:保护利用要将古建筑与现代社会的需求相结合,注重其功能性利用,赋予其新的用途,使其能够满足现代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需求。

6. 文化传承:古建筑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利用要注重传承和传播其历史文化价值,通过各种形式的展览和教育活动,使公众对古建筑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7. 可持续发展:古建筑的保护利用应考虑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包括环保节能、资源循环利用等,使其可以长期保持活力和可持续发展。

历史遗产保护的关键词是“原真性”

历史遗产保护的关键词是“原真性”

历史遗产保护的关键词是“原真性”
A+C
【期刊名称】《建筑与文化》
【年(卷),期】2008(000)009
【摘要】1.影响历史遗产保护的因素如此说来,不管是之前中国自己的原则,还是加入《世界遗产公约》以后按照他们所执行的规则,在进行遗产保护修复时都强调了“原真性”,而且在加入了《世界遗产公约》之后,我国相关的决策机制也逐步的走向法制,虽然它的完成还需要一个过程,这使得现阶段的中国仍然存在着大量的人治,
【总页数】2页(P12-13)
【作者】A+C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243
【相关文献】
1."历史纪念物"与"原真性"——从《威尼斯宪章》的两个关键词看城市建筑遗产保护的发展 [J], 徐震;顾大治
2."原真性"的"原"与"真"之辩证关系探讨——以原国立中山大学旧体育馆保护修缮为例 [J], 陈海峰;梁凯庆
3.关于建筑历史遗产保护"原真性原则"的理论探讨 [J], 邹青
4.遗产原真性·旅游者价值观偏好·遗产旅游原真性 [J], 徐嵩龄
5.纽约城市空间的“原真性再造”——读佐金《裸城:原真性城市场所的生与死》[J], 高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关于“原真性”的含义原真性是英文“Authenticity”的译名,又译原生性、真实性。

“Authenticity”作为一个术语,包含了权威性“Authoritative”+本源“Original”双层含义,其所涉及的对象不仅是有关文物建筑等历史遗产,更扩展到自然与人工环境、艺术与创作、宗教与传说等。

对于一件艺术品、文物建筑或历史遗址,原真性可以被理解为那些用来判定文化遗产意义的信息是真实的1。

一般认为:判定一件艺术品应该考虑它的两个基本性质,即艺术品的创作和艺术品的历史。

艺术品的问世由创作思维过程和实物营造所组成;历史则包含了能够界定该作品时代性的那些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变化、改动以至风雨剥蚀的现实情况的全部内容2。

由此可见,创作和历史(信息共同构成了“原真”的基本价值。

作为世界遗产委员会明确规定的检验世界文化遗产的一条重要原则,“原真性”是定义、评估和监控文化遗产的一项基本因素,是自然与文化遗产价值的基础,是进行遗产的科学研究、保护与修复规划及登录与管理的依据标准。

自60年代“原真性”引入遗产保护领域以来,有关原真性的观念随着现代社会的演化和对遗产的认识而发展,时至今日已远远超出了它的正统含义。

二.关于原真性的历史争论原真性争论的焦点,实际上就是如何定义“真实”的价值标准。

这场由来已久的争论始于东西方之间,以至于互扣“伪造”、“编纂”论和“效忠”、“愚忠”论的头衔。

西方原真性概念主要基于唯一性的观点,即艺术品和建筑物被理解为独一无二的作品,而不摘要“原真性”一直是建筑历史遗产保护中关键的概念性问题,本文基于资料分析,展开针对性的理论探讨,并由此简略总结了现代意义上的保护观念和实践方法。

提出有关于历史遗产保护原真性问题的争论和当下的现实困惑,正是促使我们向更深层次的理论和实践探索的动力。

关键词建筑历史遗产保护原真性ABSTRACT Authenticity has always been a key conceptual problem in the preservation of architectural historical heritage. This paper furthers the discussion on the basis of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then briefly summarizes the protective concept and practice method. Raising the dispute and practical confusion about the authenticity of preservation for historical architectural heritage is just the motivation propelling us to explore further into theory and practice at a deeper extent.KEY WORDS architectural historical heritage preservation, authenticity 中图分类号TU-8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0-0232(200802-0011-03作者简介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南京,210096关于建筑历史遗产保护“原真性原则”的理论探讨Theoretical Analysis on the Authenticity in the Preservation of Architectural Historical Heritage邹青Zou Qing是重复性生产过程的产品。

即意味着每一物品都具有各自独特的历史,涉及各种变迁、发展、退化、剥蚀、现代装饰、扩建等等。

因此,任何一件“赝品”,无论它是复制品、仿制品或是复原的成果,也无论是否得到过分的修复,即便可以乱真,也不应被理解为原物(Original。

构筑物应该作为自己时代的产物被识别,其易于识别的最初的品质或特征不应被破坏。

那些未以历史性为基础的更改和恢复最初面貌的创作将被阻止,可能发生的消除或更改历史性材料或者与众不同的建筑外观特征的行为应该被避免。

1964年的《保护和修复纪念建筑和遗迹的国际宪章》(《威尼斯宪章》明确强调历史遗迹的一切“原始”特征都应当予以妥善保护——严谨忠实的“效忠”论。

其实追朔“原状”的观念,我国文物古迹保护法中“不改变文物原状”的法律原则(1982第12章15条就详细规定了不可改变文物的四种原状3。

东方对于“原真原件”的看法基于一种长期的传统观念,即不对原件和复制品进行本质的区别,常常会更换建筑物的构件和材料,甚至色彩4,以保持整体性和传统工艺的延续不断。

可以说,东方传统注重的是“无形价值”,而西方注重的是有形的物质特征。

单从结构技术角度上分析,西方古建筑作为刚性结构的石建构与东方建筑作为榫铆式柔性结构的木建构本身历久性就有很大区别。

东方传统有对木构建筑落架大修的做法。

如日本的伊势神宫,保持“式年造替”的传统祭祀惯例重建,新建的宫殿建筑完好地保持了奈良时代的传统式样和施工技法。

按照《威尼斯宪章》,文化遗产作为历史的见证物,这一做法显然不符合世界文化遗产的登录标准,“原真性”的判定成了一个很大的问2008.2 South Architecture / 南方建筑 / Architectural Forum 建筑论坛11从以上几方面分析可见,原则中的“原真性”与历史和实际发展的“原状”是有界沟的。

历史从来不会轻易的显露它的真实面貌。

物质性真实的实践困惑。

已经谈论多年的古建筑“修旧如旧,以存其新”究竟以何种程度为标准呢? 依然缺少量化的尺度。

是“化石”的思路,还是“蒙太奇”的拼贴、“历时情景性”地展现?对此,手法和计划的困惑依旧。

历史信息的真实如何认知?这也是本文试图探究诸多问题的核心:在背景错综复杂的保护对象面前,如何以辨证的建筑史观和特定的设计方法来化解矛盾,从而更好地在保护原则、历史情节和各方的实际利益诉求之间找到恰当的“平衡点”。

生活的真实性如何依附?真实性到底是生活内容还是物质环境呢?能否这样理解,真实性必然存在于合理性之中,变化又是生活的特征,那么合理性本身就必然“随时随地”随着生活而变化的,所以生活乃是真实性的最终注解。

那么,“真实”的标准岂不是变化的,又由谁来作公证的评判?由此,现实实践的立足点该何以为据呢?我们所谓的修复工作(restoration该如何开展?如何干预?如何所为?又如何所不为?困惑由此而生。

四.关于原真性的实践方法目前欧美国家进行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实践,主要有以下几种措施8:(1修护与复原(Restoration(2内部改建(Conversion(3重塑核心(Stoning(4重建(Reconstruction(5增建(New-Construction以上五种方式在历史建筑保护及再利用中交互运用,体现在物态到信息的二个层面:一是物态景象层面上的原真。

对于历史建筑物保持物态的原真,首当提及威尼斯宪章所倡导的“最小干预原则”。

最少干预原则要求尽可能保持外观原样和构建形式,同时尽量采用当时的加工方法和传统工艺等。

这皆为物态层面上的原状对保护的要求,在我国保护实践中也经常被提及。

其基本原则可概括为“修旧如旧,以存其真”。

从历史遗产保护的社会和文化价值意义上看,无论是“随旧”还是“修新”的处理手法,至少应尊重以下二条基本原则9:(1尊重原物(The Original是一项保护要求需要①最低限度的干预,②使用原材料,③替代材料与原材料相同,④新材料不致于造成破坏,⑤所有的干预活动都是“可逆的(Revenlble”,或基于“可撤消性(Reteatability”上的,⑥能用肉眼题。

为此1994年专门在日本古都奈良召开了国际性“关于原真性的奈良会议(Nara Conference on Authenticity”,讨论形成了与《世界遗产公约》相关的《关于原真性的奈良文件(Nara Documenton Authenticity》(简称《奈良文件》。

文件指出:原真性不应被理解为文化遗产的价值本身,而是我们对文化遗产价值的理解取决于有关信息来源是否确凿有效,原真性的原则性就在于此5。

所有的文化和社会均扎根于由各种历史遗产所构成的有形或无形的固有表现形式和手法之中,对此应给予充分的尊重6。

《奈良文件》中肯定并强调了文化和文化遗产的多样性。

从会议的结果看,日本人取得了胜利。

反复强调原真性的多样标准,是在为“伪造”、“编纂”论开脱吗?其实从关注于历史遗迹的文化价值上看,西方早已有之的干预修复的做法,难道不是另一种物态层面上的“效忠”吗? 追溯1962年法国《马尔罗法》(历史街区保护法,恰恰纵容了伪造建筑“原型”的出现。

关于原真性的历史争论正是一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混战。

三.关于原真性的标准、依据及其困惑现代国际检验原真性的标准主要参照美国的历史性场所的国家登录(National Register标准和操作办法执行。

美国国家登录的标准为7:在历史、建筑、考古、工程技术、及文化方面有重要意义,在场所(Location、设计(Design、周边环境(Setting、建筑材料(Materials、工艺技术(Workmanship、情感(Feeling、关联性(Association方面具有完整性的历史地段、古迹、建筑物、构筑物、环境构件(Objects。

检验历史遗产的原真性着眼于以上各因素的综合评价。

有关真实性的判断,必然是与极其丰富的信息资源联系在一起的:形态和设计、材料和物质实体、使用和功能、传统和技术、位置和布置、精神和感观,以及其他内外部因素,包括多样化的文化及其信仰体系的各方面都应该得到尊重以纳入考察。

尽管关于原真性的价值标准有着不同的解释,但至少存在这么一条共识:关注于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价值, 文化情感价值和功用价值”,还是一条具有普适性价值的核心原则。

由此对于原真性的依据,我们可以从涵盖物态到信息的四个价值标准来考察:(1 设计实体(原物、材料的原真性设计的真实性包含了构成建筑文化遗产诸种因素的综合,包括建筑形式、平面、空间、风格等。

这里的真实,需要体现当时有意识的决策过程,包括总体构思、空间组织、比例尺度、技术、装饰等方面。

建筑材料标识了在某一特定的时代以特定的范例和范式构成的文化遗产的物质因素。

威尼斯宪章要求历史不同部分的信息必须具有明显的可识别性,可识别性与原真性是一对不能分离的概念。

实物的原真性主要体现在建造物建造的明显不同阶段及建筑在建成后由于使用和自然过程所留下的印记上,保护就是将其上所承载的历史沧桑的印记一并保留下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