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2传感器在呼气末二氧化碳(ETCO2)
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监测意义
【转】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监测意义2011-05-01 11:52:42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监测意义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作为一种较新的无创伤监测技术,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手术麻醉的监护中,它具有高度的灵敏性,不仅可以监测通气也能反映循环功能和肺血流情况,目前已成为麻醉监测不可缺少的常规监测手段。
一、PETCO2监测的原理组织细胞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经毛细血管和静脉运输到肺,在呼气时排出体外,体内二氧化碳产量(VCO2)和肺通气量(VA)决定肺泡内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即PETCO2=VCO2×0.863/VA,0.863是气体容量转换成压力的常数。
CO2弥散能力很强,极易从肺毛细血管进入肺泡内。
肺泡和动脉CO2完全平衡,最后呼出的气体应为肺泡气,正常人PETCO2≈PACO2≈paCO2,但在病理状态下,肺泡通气/肺血流(V/Q)及交流(Qs/Qt)的变化,PETCO2就不能代表paCO2。
呼气末二氧化碳的测定有红外线法,质谱仪法和比色法三种,临床常用的红外线法又根据气体采样的方式分为旁流型和主流型两类。
二、PETCO2波形及意义正常的CO 2波形一般可分四相四段:(1)Ⅰ相:吸气基线,应处于零位,是呼气的开始部分为呼吸道内死腔气,基本上不含二氧化碳。
(2)Ⅱ相:呼气上升支,较陡直,为肺泡和无效腔的混合气。
(3)Ⅲ相:二氧化碳曲线是水平或微向上倾斜,称呼气平台,为混合肺泡气,平台终点为呼气末气流,为PETCO2值。
(4)Ⅵ相:吸气下降支,二氧化碳曲线迅速而陡直下降至基线新鲜气体进入气道。
2、呼气末CO2的波形应观察以下5个方面:(1)基线:吸入气的CO2浓度,一般应等于零。
(2)高度:代表PETCO2浓度。
(3)形态:正常CO2的波形与异常波形。
(4)频率:呼吸频率即二氧化碳波形出现的频率(5)节律:反映呼吸中枢或呼吸机的功能3、正常二氧化碳波形的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1)呼气中出现二氧化碳:表示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经循环后从肺排出。
呼气末二氧化碳ETCO监测意义
【转】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监测意义2011-05-0111:52:42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监测意义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作为一种较新的无创伤监测技术,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手术麻醉的监护中,它具有高度的灵敏性,不仅可以监测通气也能反映循环功能和肺血流情况,目前已成为麻醉监测不可缺少的常规监测手段。
一、PETCO2监测的原理组织细胞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经毛细血管和静脉运输到肺,在呼气时排出体外,体内二氧化碳产量(VCO2)和肺通气量(VA)决定肺泡内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即PETCO2=VCO2×0.863/VA,0.863是气体容量转换成压力的常数。
CO2弥散能力很强,极易从肺毛细血管进入肺泡内。
肺泡和动脉CO2完全平衡,最后呼出的气体应为肺泡气,正常人PETCO2≈PACO2≈paCO2,但在病理状态下,肺泡通气/肺血流(V/Q)及交流(Qs/Qt)的变化,PETCO2就不能代表paCO2。
呼气末二氧化碳的测定有红外线法,质谱仪法和比色法三种,临床常用的红外线法又根据气体采样的方式分为旁流型和主流型两类。
二、PETCO2波形及意义正常的CO2波形一般可分四相四段:(1)Ⅰ相:吸气基线,应处于零位,是呼气的开始部分为呼吸道内死腔气,基本上不含二氧化碳。
(2)Ⅱ相:呼气上升支,较陡直,为肺泡和无效腔的混合气。
(3)Ⅲ相:二氧化碳曲线是水平或微向上倾斜,称呼气平台,为混合肺泡气,平台终点为呼气末气流,为PETCO2值。
(4)Ⅵ相:吸气下降支,二氧化碳曲线迅速而陡直下降至基线新鲜气体进入气道。
2、呼气末CO2的波形应观察以下5个方面:(1)基线:吸入气的CO2浓度,一般应等于零。
(2)高度:代表PETCO2浓度。
(3)形态:正常CO2的波形与异常波形。
(4)频率:呼吸频率即二氧化碳波形出现的频率(5)节律:反映呼吸中枢或呼吸机的功能3、正常二氧化碳波形的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1)呼气中出现二氧化碳:表示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经循环后从肺排出。
呼气末CO2监测技术-精品文档
45
0
患者侧卧时位往往会出现驼峰样的曲线。
45
0
多见于使用肌肉松弛药和麻醉性镇痛药的恢复中,自主呼吸频率 低,峰相呈不连贯状,有如冰山消融,ETCO2高于正常。
45
0
ETCO2持续低值且无平台,平台缺失说明吸气前肺换气不彻 底或呼出气被新鲜气流多稀释,常见支气管痉挛或分泌物增 多造成小气到阻塞,可闻及喘鸣音、啰音。
呼气末CO2监测 技术
东方医院重症医学科
为什么要监测呼气末CO2
呼吸末CO2分压不仅可监测通气,还可反应循环和肺血。 监测通气功能:无明显心肺疾患者,可一定程度上反应PaCO2。
维持正常通气:全麻期间可根据ETCO2来调节通气量,避免通气不足
或通气过度。 代谢功能的监测:监测CO2的排出可评估机体的代谢率,特别有利于
CO2浓度迅速消失至零,CO2波形消失, ETCO2还有助于判断胸外心脏
按压是否有效。
适应症
主要用于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呼气
末CO2的监测可间接反映动脉血CO2分 压的水平。
ETCO2的正常值与曲线
ETCO2的正常值为35-40mmHg,超过45mmHg可能存在通气不足, 低于35mmHg可能存在通气过度。 正常波形分为4个部分:1、上升支P-Q,2、平台期Q-R,3、下 降支R-S,4、基线S-P。(正常的二氧化碳曲线图如下)
2、当通气或血流受影响时均会影响数
值的准确性,故在开始监测时应取动 脉血气分析以了解与PaCO2的关系。
3、影响因素有呼吸机管路漏气,发热
,呼吸加快,低体温,低灌注,失血 ,肺栓塞的减低。
常见的ETCO2改变
ETCO2受吸氧浓度的影响,因氧分压增高,将使CO2分压稍有下降,
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监测意义
4、异常的PETCO2波形
(1)呼气中CO2消失说明有效的肺循环和肺通气不足,或缺乏,麻醉时常由于技术性原因造成,如气管插管误入食管,通气环路接头脱落,或因通气障碍所致如呼吸暂停或呼吸道梗阻,也可以见于心跳停止。
(2)吸气中出现CO2有意识地进行重吸入时,吸入气出现CO2­是正常现象(如MaplesonD型装置的Bain环路),异常的或大量的出现说明麻醉环路有故障,如活瓣关闭失灵。CO2吸收剂失效MaplesonD系统新鲜气流不足。
一、PETCO2监测的原理
组织细胞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经毛细血管和静脉运输到肺,在呼气时排出体外,体内二氧化碳产量(VCO2)和肺通气量(VA)决定肺泡内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即PETCO2=VCO2×0.863/VA,0.863是气体容量转换成压力的常数。CO2弥散能力很强,极易从肺毛细血管进入肺泡内。肺泡和动脉CO2完全平衡,最后呼出的气体应为肺泡气,正常人PETCO2≈PACO2≈paCO2,但在病理状态下,肺泡通气/肺血流(V/Q)及交流(Qs/Qt)的变化,PETCO2就不能代表paCO2。呼气末二氧化碳的测定有红外线法,质谱仪法和比色法三种,临床常用的红外线法又根据气体采样的方式分为旁流型和主流型两类。
(3)呼出气PETCO2波形异常:上升段延长提示因呼吸道高位阻塞或支气管痉挛以致呼气流量下降,肺泡平台倾斜度增加,说明因慢性阻塞性肺疾患或气管痉挛使肺泡排气不均。某些波形改变不一定是病理现象,如潮气量不足时,使用面罩,可看到不规则的或截锥形的波形;侧卧位机械通气时,肺泡平台呈驼峰状,Bain环路时可见慢频率呼吸心源性起伏和“Bain隆凸”波形。
(4)Ⅵ相:吸气下降支,二氧化碳曲线迅速而陡直下降至基线新鲜气体进入气道。
呼气末二氧化碳值
呼气末二氧化碳值(End-Tidal Carbon Dioxide, ETCO2)是指呼吸过程中在呼气末阶段的肺泡气体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它是通过呼吸监测设备如呼气末二氧化碳检测仪来测量的。
ETCO2值通常以毫米汞柱(mmHg)或千帕斯卡(kPa)表示,反映了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在每呼吸周期内的压力水平。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ETCO2值约为35-45 mmHg(4.7-6.0 kPa),这个范围被视为正常呼吸状态的指标。
ETCO2值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可用于评估呼吸功能、血液循环和酸碱平衡等方面的情况。
以下是一些使用ETCO2值的临床应用:
1.监测通气状况:ETCO2值可以用来监测呼吸频率、通气量和通气效果。
异常的ETCO2
值可能提示呼吸抑制、通气不足或通气过度等问题。
2.评估循环系统:ETCO2值与心输出量和血流动力学相关。
在心脏骤停或休克等情况下,
ETCO2值的变化可用来评估心脏功能和循环恢复情况。
3.确认气管插管位置:在气管插管过程中,监测ETCO2值可以确认气管内插管的正确位
置,并排除误插管至食管或其他部位。
4.麻醉管理:在麻醉过程中,监测ETCO2值可以帮助评估患者的通气情况、代谢状态和
麻醉深度。
需要注意的是,单个ETCO2值不能提供完整的临床信息,而是需要结合其他指标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
因此,在使用ETCO2值进行诊断和判断时,应由专业医务人员进行解读和评估。
旁流式 etco2 测量原理
旁流式 etco2 测量原理
旁流式etco2测量原理是一种常用的呼吸功能监测方法。
该方法通过在呼吸气体通路中嵌入CO2探头,实现对呼吸末端 CO2 浓度的实时监测。
在呼吸过程中,氧气进入肺部,二氧化碳随着呼气被排出。
在旁流式 etco2 测量过程中,将呼气口与 CO2 探头连接,呼气气体流经探头时,探头所处的通道内部与外部由薄膜分离。
当呼气气体中 CO2 浓度高于周围空气时,CO2 分子将通过薄膜扩散到外部通道,引起周围空气中 CO2 浓度的变化。
CO2 探头通过监测周围空气中 CO2 浓度的变化,得出呼气末端 CO2 浓度。
旁流式 etco2 测量方法具有实时性强、非侵入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手术室、ICU 等医疗领域的呼吸功能监测。
同时,由于该方法不需要对患者进行额外的操作,因此对患者的影响非常小,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呼吸功能监测方法。
- 1 -。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现状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现状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End-Tidal Carbon Dioxide Monitoring,ETCO2)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一种监测手段,可以利用呼吸末期的二氧化碳含量来反映呼吸系统的功能状态。
该技术已经在急救科、麻醉科、心肺复苏、手术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ETCO2监测技术的现状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情况。
一、ETCO2监测技术概述ETCO2监测技术基于呼吸气体的组成和流量变化,可测量患者呼出的呼气末总量二氧化碳的分压。
在肺泡和血液之间,存在着不断的二氧化碳扩散。
呼吸末期的二氧化碳分压越高,说明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分压也越高。
因此,ETCO2监测可以用来反映患者的代谢状态和呼吸系统的功能状态。
ETCO2监测技术的监测设备主要包括呼末二氧化碳分析仪、呼吸回路、呼气口氧气混合器等。
呼末二氧化碳分析仪会将呼气过程中的呼气末二氧化碳含量进行实时测量,从而得到ETCO2的数值。
其优点是监测过程无创、无痛。
同时,通过ETCO2监测结果,医护人员可以及时调整患者的呼吸治疗方案,从而改善患者的病情。
二、ETCO2在急救科中的应用急救科是ETCO2监测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
在急诊科、ICU 和其他急救场合,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的监测可以用来判断呼吸道堵塞、呼吸衰竭和有效循环等情况。
此外,ETCO2监测还可以用来评估人工通气是否正确,判断人工通气的质量,检测呼吸道的阻塞程度以及是否产生气胸等。
三、ETCO2在麻醉中的应用麻醉过程中,气管插管和人工通气是常用的麻醉方法,而ETCO2监测技术则可以用来评估呼吸道的通畅性和通气质量。
麻醉过程中医生会选择一种适当的麻醉深度,从而保证患者的呼吸功能正常。
ETCO2监测可以用来检测呼吸中枢的功能状态,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呼吸异常。
此外,ETCO2监测还可以用来确定气体交换的程度,帮助医生对患者进行更加精确的麻醉管理。
四、ETCO2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心脏停止跳动时,身体组织无法获得氧气和营养,而ETCO2的监测可以用来评估心肺复苏过程中的气体交换情况。
呼气末二氧化碳 ETCO 监测意义
【转】呼气末二氧化碳(P E T C O2)监测意义2011-05-01 11:52:42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监测意义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作为一种较新的无创伤监测技术,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手术麻醉的监护中,它具有高度的灵敏性,不仅可以监测通气也能反映循环功能和肺血流情况,目前已成为麻醉监测不可缺少的常规监测手段。
一、PETCO2监测的原理组织细胞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经毛细血管和静脉运输到肺,在呼气时排出体外,体内二氧化碳产量(VCO2)和肺通气量(VA)决定肺泡内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即PETCO2=VCO2×0.863/VA,0.863是气体容量转换成压力的常数。
CO2弥散能力很强,极易从肺毛细血管进入肺泡内。
肺泡和动脉CO2完全平衡,最后呼出的气体应为肺泡气,正常人PETCO2≈PACO2≈paCO2,但在病理状态下,肺泡通气/肺血流(V/Q)及交流(Qs/Qt)的变化,PETCO2就不能代表paCO2。
呼气末二氧化碳的测定有红外线法,质谱仪法和比色法三种,临床常用的红外线法又根据气体采样的方式分为旁流型和主流型两类。
二、PETCO2波形及意义正常的CO 2波形一般可分四相四段:(1)Ⅰ相:吸气基线,应处于零位,是呼气的开始部分为呼吸道内死腔气,基本上不含二氧化碳。
(2)Ⅱ相:呼气上升支,较陡直,为肺泡和无效腔的混合气。
(3)Ⅲ相:二氧化碳曲线是水平或微向上倾斜,称呼气平台,为混合肺泡气,平台终点为呼气末气流,为PETCO2值。
(4)Ⅵ相:吸气下降支,二氧化碳曲线迅速而陡直下降至基线新鲜气体进入气道。
2、呼气末CO2的波形应观察以下5个方面:(1)基线:吸入气的CO2浓度,一般应等于零。
(2)高度:代表PETCO2浓度。
(3)形态:正常CO2的波形与异常波形。
(4)频率:呼吸频率即二氧化碳波形出现的频率(5)节律:反映呼吸中枢或呼吸机的功能3、正常二氧化碳波形的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1)呼气中出现二氧化碳:表示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经循环后从肺排出。
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
呼气末二氧化碳呼气末CO2浓度或分压(ETCO2)的监测可反映肺通气,还可反映肺血流。
在无明显心肺疾患且V/Q比值正常时。
ETCO2可反映PaCO2(动脉血二氧化碳),正常ETCO2为5%相当于5KPa(38mmHg)。
监测的适应征1、麻醉机和呼吸机的安全应用。
2、各类呼吸功能不全。
3、心肺复苏。
4、严重休克。
5、心力衰竭和肺梗死。
6、确定全麻气管内插管的位置。
二、临床评估使用呼吸机及麻醉时,根据ETCO2测量来调节通气量,保持ETCO2接近术前水平。
监测及其波形还可确定气管导管是否在气道内。
而对于正在进行机械通气者,如发生了漏气、导管扭曲、气管阻塞等故障时,可立即出现ETCO2数字及形态改变和报警,及时发现和处理。
连续监测对安全撤离机械通气,提供了依据。
而恶性高热、体温升高、静注大量NaHCO3等可CO2使产量增加,ETCO2增高,波幅变大,休克、心跳骤停及肺空气栓塞或血栓梗死时,肺血流减少可使CO2深度迅即下降至零。
ETCO2也有助于判断心肺复苏的有效性。
ETCO2过低需排除过度通气等因素。
测定ETCO2的原理呼出气二氧化碳监测曲线的问世,是使用无创技术监测肺功能,特别是肺通气功能的又一大进步,使在床边连续、定量监测病人成为可能,尤其是为麻醉病人、ICU、呼吸科进行呼吸支持和呼吸管理提供明确指标。
在呼吸过程中将测得的二氧化碳浓度与相应时间一一对应描图,即可得到所谓的二氧化碳曲线,标准曲线分为四部分,分别为上升支、肺泡平台、下降支、基线。
呼气从上升支P点开始经Q一直至R点,QR之间代表肺泡平台(亦称峰相),R点为肺泡平台峰值,这点代表呼气末(又称潮气末)二氧化碳浓度,下降支开始即意味着吸气开始,随着新鲜气体的吸入,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回到基线。
所以,P.Q.R为呼气相,R.S.P为吸气相。
可将曲线与基线之间的面积类比为二氧化碳排出量。
最常用的方法是红外线吸收光谱技术,是基于红外光通过检测气样时,其吸收率与二氧化碳浓度相关的原理(CO2主要吸收波长为4260nm的红外光),反应迅速,测定方便。
呼气末二氧化碳(ETCO2)监测讲解学习
ETCO2异常波形(4)
C O 2 ( m m H g ) 突然下降
5 0 R e a l - T i m e T r e n d
3 7
0
• 气管插管移位,如进入食管或意外脱管 • 气道或ETT阻塞 • 呼吸停止、循环停止 • 呼吸机失常或松脱
ETCO2异常波形(5)
基线逐渐上升 • 呼吸机呼出阀有故障或呼出端过滤器阻塞 •吸气流速低或吸气时间短
PACO2 PaCO2
ETCO2工作原理(三)
ETCO2
•V/Q=0.84
•在VQ比正常的情况下, PaCO2与PACO2只有约2~ 3mmHg的差别,所以监测
PACO2便能反映出PaCO2的 水平。
•PACO2在临床上难以直接测 量,所以通过ETCO2来反映 PACO2 与PaCO2水平。
PaCO2 VS ETCO2
3 7 0
•不对等的肺通气,如侧卧位通气 •ETT管端抵达气管隆嵴导致双侧肺通气不对等
练习1
•ETCO2监测用于气管插管位置的确定
练习2
•该患者已插管,正在对其进行心肺复苏操作。 •第一分钟内的初始 PETCO2 低于 12.5 mm Hg,指示血流非常 小。 •在第二分钟和第三分钟,PETCO2 上升到 12.5 至 25 mm Hg 之 间,这与后续复苏过程中的血流增加情况一致。 •第四分钟会恢复自主循环 (ROSC)。ROSC 可通过 PETCO2 (仅在第四条竖线后可见)突然上升到 40 mm Hg 以上确定,这 与血流的显著增加一致。
引言
4.不再建议在治疗无脉性心电活动 (PEA)/心搏停止 时常规性地使用阿托品。建议输注增强节律药物, 作为有症状的不稳定型心动过缓进行起搏的替代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法之一。
监护仪呼气末CO2参数的基本工作方式
呼气末CO2参数的基本工作方式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呼气末CO2参数的监测意义和基本工作原理,并对其测量方式和测量结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字] 呼气末CO2;工作原理;主流式;旁流式/微流式;注意事项1、呼气末CO2监测的意义呼气末CO2 (EtCO2)是对患者呼吸系统管理的两个最基本的监测指标之一,其浓度值是判断气道梗阻和通气状况最灵敏的参数。
而且,呼吸末CO2浓度监测已被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列为术中常规监测项目之一。
2、呼气末CO2主要的临床用途①、机械通气期间呼吸监测;②、过度通气、肺泡低通气和呼吸暂停的判断;③、判断气管插管是否误入食管;④、支气管痉挛、气道梗阻的判断;⑤、判断是否存在循环障碍及评估心肺复苏有效性等。
3、呼气末CO2参数测量的基本原理CO2测量原理主要是基于CO2能吸收波长为4.3um红外线的特性进行的。
测量方法是将CO2气体送至采样室,一侧用红外线照射,另一侧用传感器测出所接受红外线的衰减程度,其衰减程度与CO 2浓度成正比。
当CO2气体流过时,经过红外光源的照射,该红外光被红外探测器接收。
若CO2浓度升高,由于C O2分子的吸收作用,红外线总数减少;反之,当CO2浓度降低,红外线总数增加。
也就是说,CO2传感器实际上是检测采样气体中的CO2分子数目。
当CO2浓度较大时,即CO2分子数比较多,吸收的红外光也将多,传感器输出电压将较小;当采样室中CO2浓度较小时,即CO2分子数比较少,吸收的红外光也较少,传感器输出电压将较大。
4、呼气末CO2参数的主要测量方式①、主流式主流式的气体传感器直接放置在病人的气管导管的接口上,使呼吸气体直接与传感器接触,直接对病人呼吸气体中的CO2进行浓度转换,然后将电信号送入监护仪进行分析处理,得到CO2浓度参数。
主流式只适用于进行机械通气(气管插管)的病人。
②、旁流式/微流式旁流式的气体传感器置于监护仪内,由气体采样管实时抽取病人呼吸气体样品,送入监护仪中进行CO2浓度分析。
EtCO2旁流呼末二氧化碳监测模块技术参数
▲参数7
分辨率:≤1 mmHg;
2.8
参数8
采样速率控制精度:≤设定值的±15%或±15 ml/min;
3
配置需求
(一行只写一个配置)
3.1
配置1
旁流EtCO2监测模块,1个
3.2
配置2
旁流EtCO2成人附件包,1套
4
售后服务
4.1
维修到达现场时间≤ 12小时(市内)
EtCO2旁流呼末二氧化碳监测模块技术参数
序号
技术和性能参数名称
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
备注
1
设备使用需求
1.1
设备用途
用于对患者呼末二氧化碳浓度进行监测;
1.2
实验对象
需进行呼末二氧化碳浓度监测的患者;
1.3
特殊功能需求
无;
2
主要技术参数
(一行只写一个参数)
2.1
★参数1
可插入科室现有同品牌床旁监护仪使用;
维修到达现场时间≤24小时(市外)
4.3
维修支持
配件供应时间不限时间
4.4
耗材及零配件
提供耗材及主要零配件目录(含报价)
4.5
维修资料
提供详细操作手册、维修保养手册、安装手册等
4.6
维修工具
提供维修专用工具清单
4.7
预防性维修
/定期维护保养
保修期内提供定期维护保养服务≥1次/年
4.8
维修密码支持
开放
4.9
升级
终身免费软件升级
4.10
使用培训
支持
4.11
工程师培训
支持
2.2
★参数2
采用红外吸收技术测量病人呼吸气路中的呼末二氧化碳浓度;
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
呼气末二氧化碳(ETCO2)监测的应用
• 确定导管的位置 • 在气管内放置人工气道,并建议在气管插管后利用 ETCO2监测气管插管的位置。 • 如果患者的肺部出现了连续的CO2波,那么就可以百分 百确定气管导管就在气管里了。 • 通过监视器观察到CO2的状态,从而避免因为一时的判 断失误而导致的误拔管。
呼气末二氧化碳(ETCO2)监测的应用
• 诊断定气道阻塞
呼气末二氧化碳(ETCO2)监测的应用
• 判定麻醉和呼吸机故障 • 麻醉和呼吸机设备出现故障 如 呼气阀门失灵或钠石灰 失效时,CO2在整个呼吸中都会出现,ETCO2上升, 麻醉装置或呼吸器连接脱出,ETCO2马上降至0。
呼气末二氧化碳(ETCO2)监测的应用
• 调整呼吸机参数 • 在全麻或呼吸功能不全的情况下,通过ETCO2值调整 通气量,避免出现高或低碳酸血症。 • 选用最优 PEEP,一般认为PEEP的最低ETCO2是 PEEP的最优值。
呼气末二氧化碳(ETCO2)监测的应用
• 指导撤机 • ETCO2监测是一种持续的非侵入式监控,它能指导临 时停止使用呼吸机。 • 在自主呼吸状态下,SPO2和ETCO2维持在正常水平 ,可以撤机。
• PETCO2正常值为35-40 mmHg。PaCO2与 PETCO2的差 值正常值为(5-10 mmHg)。
呼气末二氧化碳(ETCO2)波形图
• 正常 EtCO2监测波形大致呈矩形,由呼吸周期的4个不同阶段组成。
呼气末二氧化碳(ETCO2)波形图
• Ⅰ相为基线,代表呼气开始部分,呼出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呼吸道中无 效腔气体,一般不含 CO2。
结语
• EtCO2监测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ETCO2监测 也被认为是一种先进的气道安放的金标准,是一种必不 可少的现代监护技术,它可以大大改善机械通气患者的 安全性,让病人获益。
广西icu呼气末二氧化碳采集
广西icu呼气末二氧化碳采集呼气末二氧化碳(EtCO2)是一种反映肺泡通气情况的指标,对于重症患者的监测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介绍广西ICU呼气末二氧化碳采集方法及其应用。
一、采集方法1. 采集设备常用的EtCO2采集设备有两种:呼吸回路、单独采集装置。
呼吸回路采集法是在呼吸机管路中加入二氧化碳吸收剂,通过连接呼吸机与监测仪器,获得呼吸末二氧化碳的数据。
单独采集装置则是将呼气管道与采集管连接,将呼气气体引入采集管,通过光学传感器获取EtCO2数据。
2. 采集步骤(1)准备工作:首先将采集设备与呼吸机连接,检查连接是否牢固,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2)预热:启动呼吸机,进行预热,使EtCO2采集器达到稳定状态。
(3)放置采集器:将EtCO2采集器放置在患者呼吸管道的近端,确保采集器与呼吸机管道连接牢固。
(4)监测:开始监测患者呼吸末EtCO2数据,记录监测结果。
二、应用1. 监测呼吸功能EtCO2是反映肺泡通气情况的指标,可用于监测患者的呼吸功能。
在ICU中,对于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患者,EtCO2可作为调整呼吸机参数的重要参考指标,监测患者的通气状态,避免通气不足或过度通气等问题。
2. 监测循环功能EtCO2也可作为监测循环功能的指标。
在正常情况下,EtCO2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呈正相关关系。
因此,若患者循环功能出现异常,如心输出量下降或肺栓塞等,可通过监测EtCO2变化反映其循环状况。
3. 监测麻醉深度在麻醉过程中,EtCO2与麻醉深度呈正相关关系。
因此,通过监测患者的EtCO2值,可判断麻醉深度,避免麻醉过度引起的不良反应。
4. 监测高碳酸血症高碳酸血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病理生理状态,可通过监测EtCO2值判断其严重程度。
当EtCO2值升高时,提示患者出现高碳酸血症,需及时采取措施降低EtCO2水平。
总之,广西ICU呼气末二氧化碳采集方法及其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为患者的治疗和监测提供更为准确和可靠的指标。
旁流式 etco2 测量原理
旁流式 etco2 测量原理二氧化碳是人体生理代谢的产物,我们通过呼吸将其排出体外。
而在医疗行业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也是评价病人呼吸道通畅程度和呼吸代谢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
旁流式 CO2 检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麻醉、急诊、复苏和危重病人监测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着重介绍旁流式etCO2 测量原理。
一、检测原理概述旁流式 etCO2 测量原理是利用光学原理侦测呼吸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该技术通过红外光源照射样本气体,测量样本中 CO2 分子吸收红外线的光强度。
当红外线通过样本气体时,会被气体里面的 CO2 分子所吸收,其光强度随之减弱,检测器测出的经典强度与 CO2 浓度成正比关系。
二、系统组成旁流式 etCO2 检测系统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患者端盖、呼吸腔、样本管、气体分析仪和显示器。
患者端盖与患者呼吸机连接,实时监测患者呼吸道中的 CO2 含量。
样本管从患者端盖中收集呼出气体,送入气体分析仪进行分析。
气体分析仪定期校准,以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显示器则显示 CO2 浓度值和呼吸波形。
三、具体测量步骤1、首先设置正常参数范围。
可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基础疾病等因素,确定正常的呼气末二氧化碳含量(etCO2)值范围,以此作为后续监测结果的参考标准。
2、接通气体分析仪。
开机后等待系统预热,然后对仪器进行校准,以保证测量精度和准确性。
3、盖好患者端盖。
将患者端盖与呼吸机连接,确认管道连接牢固无漏气,然后对患者端盖进行氧化亚化碳试漏,以确保患者端盖密封良好。
4、设置参数。
在系统中设置 CO2 目标值,以及监测参数,例如呼气末二氧化碳含量阈值警报值,CO2 波形范围等。
5、开始监测。
启动呼吸机,患者开始呼吸,CO2 传感器自动采样并实时监测患者呼出气体的二氧化碳含量、CO2 浓度波形等信息。
监测完成后,及时关闭呼吸机,防止因操作不当造成患者二次损伤。
总之,旁流式 etCO2 测量技术的应用,可以为医生提供更准确、可靠的信息,促进对患者呼吸状态的全面监测和评估,为医生们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有力的支持。
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监测意义
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监测意义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作为一种较新的无创伤监测技术,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手术麻醉的监护中,它具有高度的灵敏性,不仅可以监测通气也能反映循环功能和肺血流情况,目前已成为麻醉监测不可缺少的常规监测手段。
一、PETCO2监测的原理组织细胞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经毛细血管和静脉运输到肺,在呼气时排出体外,体内二氧化碳产量(VCO2)和肺通气量(VA)决定肺泡内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即PETCO2=VCO2×0.863/VA,0.863是气体容量转换成压力的常数。
CO2弥散能力很强,极易从肺毛细血管进入肺泡内。
肺泡和动脉CO2完全平衡,最后呼出的气体应为肺泡气,正常人PETCO2≈PACO2≈paCO2,但在病理状态下,肺泡通气/肺血流(V/Q)及交流(Qs/Qt)的变化,PETCO2就不能代表paCO2。
呼气末二氧化碳的测定有红外线法,质谱仪法和比色法三种,临床常用的红外线法又根据气体采样的方式分为旁流型和主流型两类。
二、PETCO2波形及意义正常的CO 2波形一般可分四相四段:(1)Ⅰ相:吸气基线,应处于零位,是呼气的开始部分为呼吸道内死腔气,基本上不含二氧化碳。
(2)Ⅱ相:呼气上升支,较陡直,为肺泡和无效腔的混合气。
(3)Ⅲ相:二氧化碳曲线是水平或微向上倾斜,称呼气平台,为混合肺泡气,平台终点为呼气末气流,为PETCO2值。
(4)Ⅵ相:吸气下降支,二氧化碳曲线迅速而陡直下降至基线新鲜气体进入气道。
2、呼气末CO2的波形应观察以下5个方面:(1)基线:吸入气的CO2浓度,一般应等于零。
(2)高度:代表PETCO2浓度。
(3)形态:正常CO2的波形与异常波形。
(4)频率:呼吸频率即二氧化碳波形出现的频率(5)节律:反映呼吸中枢或呼吸机的功能3、正常二氧化碳波形的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1)呼气中出现二氧化碳:表示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经循环后从肺排出。
(2)吸气中无二氧化碳:表示通气环路功能正常,无重吸入。
呼气末二氧化碳(ETCO2)监测
15
ETCO2异常波形(1)
逐渐上升
• 发热
•代谢增加
•呼吸频率减低、潮气量减低导致的通气不足
•也可见于腹腔镜手术后患者(腹膜吸收CO2)
精选ppt课件
16
ETCO2异常波形(2)
• 低温
逐渐下降
•代谢减低
•呼吸频率增加、潮气量增加导致的通气过度
•休克、心衰、肺灌注减少等
精选ppt课件
17
ETCO2异常波形(3)
C O 2 ( m m H g ) 5 0 R e a l - T i m e T r e n d
3 7 0
•不对等的肺通气,如侧卧位通气 •ETT管端抵达气管隆嵴导致双侧肺通气不对等
精选ppt课件
26
练习1
•ETCO2监测用于气管插管位置的确定
精选ppt课件
27
练习2
•该患者已插管,正在对其进行心肺复苏操作。
精选ppt课件
23
ETCO2异常波形(9)
•肌松药开始代谢,患者自主呼吸恢复 •呃逆
精选ppt课件
24
ETCO2异常波形(10)
C O 2 ( m m H g ) 5 0 R e a l - T i m e T r e n d
3 7 0
•心源性的振动
精选ppt课件
25
ETCO2异常波形(11)
4
精选ppt课件
ETCO2
5
概述
• 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 (End-Tidal Carbon Dioxide ,ETCO2) 是连续测量呼气末二氧化碳水平的一项临 床监测手段。
• ETCO2能持续反映肺泡通气水平。 • ETCO2能在VQ比正常情况下反映血中二氧化碳分压
呼末二氧化碳操作说明
5.6 测量二氧化碳〔CO2〕测量简介本监护仪采用红外吸收技术测量病人呼吸气路中的二氧化碳(CO2)浓度。
其原理基于CO2分子能吸收特定波长的红外光线能量,且吸收能量的多少与CO2的浓度有直接关系。
当红外光源发射的红外光线穿透含有CO2的气体样本时,局部能量将被气体中的CO2吸收。
在红外光源的另一侧利用光电探测器来测量剩余的红外光线能量,并转换成电信号,该电信号与红外光源的能量进展比拟并调整后,即可准确的反映气体样本中的CO2浓度。
CO2的测量方式分为以下两种:1. 主流式:在直接连接病人的呼吸系统的气道适配器上安装CO2传感器。
2. 旁流式/微流式:对病人呼吸气道中的呼吸气体,采用恒定的采样流量进展采样,通过CO2传感器对其进展分析。
测量准备.1 主流CO2模块1. 连接CO2传感器电缆将CO2传感器电缆插入监护仪侧面板上的CO2插座中。
2. 选择适宜的主流气道适配器按照病人的体形、气管内导管的直径和监护环境来选择适当的气道适配器。
详细的信息可参考以下表格或与制造商联系。
童新生儿〔可重复使用的〕≤3. 将气道适配器嵌放在CO 2传感器上连接气道适配器和传感器时,应确保气道适配器的窗口是干净和枯燥的,如有需要,请清洁或改换气道适配器。
将气道适配器嵌放在CO 2传感器上,等待气道适配器与传感器预热。
屏幕上显示提示信息“传感器加温〞,此时传感器和气道适配器升至工作温度。
当传感器预热完成,该提示信息消失。
注意:预热时间会随传感器周围温度的转变而改变。
4. 参照本说明书章节的描述,进展校零操作。
5. 校零完成后,按下列图5-6-1所示连接气路。
图5-6-1 主流CO 2连接图6. 确认气路的密闭性后,即可开场测量。
.2 旁流CO 2模块CO 2模块带有脱水瓶:1. 将脱水瓶安装在脱水瓶支架上,按下列图5-6-2连接CO 2测量组件。
图5-6-2 旁流CO 2连接图2. 进入CO 2菜单,按下〈启动采样泵〉按钮即开场测量。
呼气末二氧化碳 ETCO 监测意义
【转】呼气末二氧化碳(P E T C O2)监测意义2011-05-01 11:52:42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监测意义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作为一种较新的无创伤监测技术,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手术麻醉的监护中,它具有高度的灵敏性,不仅可以监测通气也能反映循环功能和肺血流情况,目前已成为麻醉监测不可缺少的常规监测手段。
一、PETCO2监测的原理组织细胞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经毛细血管和静脉运输到肺,在呼气时排出体外,体内二氧化碳产量(VCO2)和肺通气量(VA)决定肺泡内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即PETCO2=VCO2×0.863/VA,0.863是气体容量转换成压力的常数。
CO2弥散能力很强,极易从肺毛细血管进入肺泡内。
肺泡和动脉CO2完全平衡,最后呼出的气体应为肺泡气,正常人PETCO2≈PACO2≈paCO2,但在病理状态下,肺泡通气/肺血流(V/Q)及交流(Qs/Qt)的变化,PETCO2就不能代表paCO2。
呼气末二氧化碳的测定有红外线法,质谱仪法和比色法三种,临床常用的红外线法又根据气体采样的方式分为旁流型和主流型两类。
二、PETCO2波形及意义正常的CO 2波形一般可分四相四段:(1)Ⅰ相:吸气基线,应处于零位,是呼气的开始部分为呼吸道内死腔气,基本上不含二氧化碳。
(2)Ⅱ相:呼气上升支,较陡直,为肺泡和无效腔的混合气。
(3)Ⅲ相:二氧化碳曲线是水平或微向上倾斜,称呼气平台,为混合肺泡气,平台终点为呼气末气流,为PETCO2值。
(4)Ⅵ相:吸气下降支,二氧化碳曲线迅速而陡直下降至基线新鲜气体进入气道。
2、呼气末CO2的波形应观察以下5个方面:(1)基线:吸入气的CO2浓度,一般应等于零。
(2)高度:代表PETCO2浓度。
(3)形态:正常CO2的波形与异常波形。
(4)频率:呼吸频率即二氧化碳波形出现的频率(5)节律:反映呼吸中枢或呼吸机的功能3、正常二氧化碳波形的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1)呼气中出现二氧化碳:表示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经循环后从肺排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2传感器在呼气末二氧化碳(ETCO2)监测中的应用
呼气末二氧化碳(ETCO2)监测是一项无创、简便、实时、连续的功能学监测指标。
其在急诊科的临床工作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使用。
工采了解到在呼吸过程中将测得的二氧化碳浓度与相应时间一- -对应描图,即可得到所谓的二氧化碳曲线。
对于小气道梗阻导致通气困难的患者,如重症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在采用二氧化碳分压监测仪时,由于肺泡内气体排出速度缓慢,时相Ⅱ波形上升趋于平缓。
气体存留在肺泡内的时间较久,肺泡气的二氧化碳分压更接近静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这一部分气体在呼气后期缓慢排出,使得二氧化碳波形在时相Ⅲ呈斜向上的鲨鱼鳍样特征性改变。
严重气道梗阻患者,因死腔通气比例增大,可导致呼出气二氧化碳分压显著下降。
对于治疗性低通气患者,例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进行保护性肺通气策略治疗时,小潮气量(6mL/kg甚至更低)通气增加了二氧化碳滞留的风险。
实时监测ETCO2,可以及时发现二氧化碳潴留,并减少动脉血气检查频次。
低通气高危患者监测,推荐深度镇静镇痛或麻醉患者监测ETCO2。
对于存在低通气风险的患者,例如镇痛镇静、门急诊手术的患者,使用ETCO2监测仪发现的通气异常早于氧饱和度下降和可观察到的低通气状态。
呼吸末二氧化碳测量技术近年来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二氧化碳检测设备的关键部件,如红外光源和红外探测器的发展,为二氧化碳传感器检测技术的进步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该技术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临床对该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例如,对信号质量控制、呼吸参数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工采英国GSS高速响应红外二氧化碳传感器(NDIR CO2传感器) - SprintIR,具有高速检测(20Hz)的特性,其非扩散红外光吸收技术的感测技术适用于捕捉CO2浓度快速度变化的领域,如新陈代谢评估和呼吸机。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