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海滨小城》详细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海滨小城》部编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海滨小城》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327b80ae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32.png)
4.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合作、探究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5.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朗读、复述、讨论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3)文化背景的拓展与理解:学生需要了解海滨小城的地理、文化背景,增强对地域文化的理解。
-难点解释:如何将课文中的海滨小城与实际的地域文化相结合,让学生对文本有更深入的理解。
(4)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的平衡: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学生需要学会与同学合作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难点解释:如何引导学生既能独立思考,又能有效地与同伴交流,形成良好的学习互动。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修辞手法”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写作中的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经验。
今天在教授《海滨小城》这一课时,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让孩子们从不同角度去感受和理解课文。在课堂上,我发现学生们对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非常感兴趣,他们在讨论和写作练习中表现得积极主动。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关于导入新课的部分,我发现通过提问的方式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积极参与进来。然而,有些学生对海边的印象并不深刻,导致他们在回答问题时显得有些拘谨。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可以在课前提供一些图片或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回忆和想象海滨小城的景色。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海滨小城》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海滨小城》人教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0bb9816b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21.png)
4.分析课文结构,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和描写方法,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
5.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能力,使学生能够体会作者对海滨小城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关注和热爱。
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积极讨论并展示自己的成果。但在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方面,我觉得还有待提高。有时候问题的设置可能还不够开放,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注意调整提问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此外,对于课文中的一些难点,如写作技巧的迁移,学生们在实践操作中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我意识到,除了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练习,还需要在课后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运用所学知识,从而加深理解。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海滨小城》这篇课文的基本内容。它是一篇描写海滨小城美丽景色的文章,通过作者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美的魅力。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的具体描述。这个案例展示了作者是如何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海滨小城的,以及我们如何从中学习写作技巧。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课文的描写方法和结构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句子深层含义理解,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句子解析:分析并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和修辞手法,如“晨雾缭绕,夕阳西下”等。
-写作技巧:学习课文的描写方法和结构,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
举例:
-在理解课文时,重点讲解作者如何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来表达情感,如“海浪拍打着礁石,溅起朵朵白色的浪花”,让学生理解作者通过景物描写来传达对海滨小城的喜爱。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海滨小城》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海滨小城》课文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168f33e53a580216fcfebb.png)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海滨小城》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海滨小城》课文原文我的家乡在广东,是一座海滨小城。
人们走到街道尽头,就可以看见浩瀚的大海。
天是蓝的,海也是蓝的。
海天交界的水平线上,有棕色的机帆船和银白色的军舰来来往往。
天空飞翔着白色的、灰色的海鸥,还飘着跟海鸥一样颜色的云朵。
早晨,机帆船、军舰、海鸥、云朵,都被朝阳镀上了一层金黄色。
帆船上的渔民,军舰上的战士,他们的脸和胳臂也镀上了一层金黄色。
海边是一片沙滩,沙滩上遍地是各种颜色各种花纹的贝壳。
这里的孩子见得多了,都不去理睬这些贝壳,贝壳只好寂寞地躺在那里。
远处响起了汽笛声,那是出海捕鱼的船队回来了。
船上满载着银光闪闪的鱼,还有青色的虾和蟹,金黄色的海螺。
船队一靠岸,海滩上就喧闹起来。
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载了很多树。
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
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
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小城的公园更美。
这里载着许许多多榕树。
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
树下摆着石凳,每逢休息的日子,石凳上总是坐满了人。
小城的街道也美。
除了沥青的大路,都是用细沙铺成的,踩上去咯吱咯吱地响,好像踩在沙滩上一样。
人们把街道打扫得十分干净,甚至连一片落叶都没有。
这座海滨小城真是又美丽又整洁。
【篇二】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海滨小城》教案教学要求: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学习第一段的写法,从不同方面把一个地方的景色写具体。
3.学习课文按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方法。
4.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热爱家乡海滨小城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抓住不同景物的特点,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课文按不同角度连段成篇的方法。
教学难点:仿照某一段的写法写一段话。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无论你走到哪里,都能欣赏到美丽的景色,今天,我们又要到美丽南国来欣赏,地处广东海滨的一座小城的迷人景色。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海滨小城》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海滨小城》课文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95c254eefdc8d377ee3214.png)
小城(4-6)庭院
花园
街道美丽
整洁 【篇三】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海滨小城》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受到爱家乡、爱大自然的感染教育。
2、学习作者观察景物的方法与角度,提高观察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目标1、2
教学时数:1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3.学习课文按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方法。
4.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热爱家乡海滨小城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抓住不同景物的特点,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法写一段话。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早晨,机帆船、军舰、海鸥、云朵,都被朝阳镀上了一层金黄色。帆船上的渔民,军舰上的战士,他们的脸和胳臂也镀上了一层金黄色。
海边是一片沙滩,沙滩上遍地是各种颜色各种花纹的贝壳。这里的孩子见得多了,都不去理睬这些贝壳,贝壳只好寂寞地躺在那里。远处响起了汽笛声,那是出海捕鱼的船队回来了。船上满载着银光闪闪的鱼,还有青色的虾和蟹,金黄色的海螺。船队一靠岸,海滩上就喧闹起来。
(2)船队一靠岸,海滩上就喧闹起来。
7.二人互读——指名读——男女生分读(要分别读出海滩的宁静与喧闹氛围)
四、学习第二部分。
1.过渡:刚才学习了1-3节,了解了海滨是美丽的,下面用同样的方法自学4-6节。
3.投影显示思考题:
(1)课文写了小城的哪几个地方?用“”标出。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用“()”标出。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
【导语】《海滨小城》是一篇写景美文,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分别描绘了大海、沙滩、庭院、公园和街道几处地方,抓住其中景物的特点,展现了海滨小城特有的美丽景色。无忧考网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海滨小城》课文原文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海滨小城》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海滨小城》课文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470705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fc.png)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海滨小城》课文原文及教案一、课文原文1. 课文海滨小城,小城的名字叫三沙市。
它壮丽的海景、柔软的沙滩、多彩的海洋世界…都让人流连忘返。
岛礁,是三沙市的代表,而南海是它背后的天然屏障。
它的岛礁有的沙滩壮丽秀丽,有的地方石岸嶙峋。
有的岛礁山峰上秀丽的景色,有的热带雨林里葱茏的树木,还有的生长着大片的珊瑚草原,犹如海洋中的花园。
有一次,我们去了兴隆宫的沙滩玩。
兴隆宫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大家听着导游讲解,不自觉地走进了里面。
映入眼帘的是壮丽却凄凉的宫殿。
古代的皇帝在这里修缮岛礁,装点南海,支持海上贸易。
现在,这里已不是皇宫,而是一个美丽的旅游胜地。
一座大的旗杆常年飘扬着鲜艳的五星红旗,证明它是中国的领土。
2. 课文解析本文介绍了三沙市的美丽景观和历史。
三沙市是位于南海的一个小城市,由众多的岛礁组成,其中的兴隆宫曾经是古代皇族施工南海的地方。
今天,三沙市已成为一个美丽的旅游胜地,它的海滩,海洋,和历史文化都很吸引。
二、教案1. 教学目标1.了解三沙市的地理位置以及自然环境;2.了解三沙市的旅游资源、历史文化;3.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
2.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了解三沙市的地理位置以及自然环境;•难点:学生理解中国历史,包括兴隆宫的历史;3. 教学内容及过程3.1 自然环境1.通过地理学习了解三沙市的位置;2.了解三沙市的自然环境;3.观看图片和视频,了解三沙市的沙滩,海洋,和珊瑚草原;3.2 旅游资源1.分享兴隆宫和三沙市的历史;2.观看图片和视频,了解三沙市的旅游资源;3.设计旅游海报,展示学生对三沙市旅游的想象;3.3 历史文化1.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2.聆听教师讲解兴隆宫的历史;3.学生分享他们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想象;4. 教学评估•在课堂上给学生设计小测验,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引导学生输出观后感或回答问题,检查学生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了解;三、课后习题1.三沙市在哪里?它的自然环境有哪些?2.兴隆宫的历史是什么?现在它是一个什么地方?3.考虑一下,如果你去三沙旅游,你会选择做什么事情?四、总结通过教学,我们让学生了解了三沙市的位置和自然环境,也让学生了解了兴隆宫的历史和三沙市的旅游资源,更让学生对中国历史和文化有了初步认识。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海滨小城》教学设计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海滨小城》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8152d7f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88.png)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海滨小城》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海滨小城》是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单元以“祖国山河”为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旨在让学生领略祖国各地的美丽风光,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海滨小城》是一篇写景美文,作者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分别描写了海滨的大海、沙滩和小城的庭院、公园、街道等场景,展现了海滨小城的美丽和整洁。
课文语言清新,表达准确,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景物描写更加生动形象。
二、整体设计思路本教学设计以“读中感悟,读写结合”为基本理念,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海滨小城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同时,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技巧,进行仿写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教学目标认识“滨、鸥”等11个生字,会写“滨、灰”等13个字,会写“海滨、街道”等16个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描写的主要景物及其样子。
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作者对海滨小城的热爱之情。
能仿照课文中的段落,描写一处自己熟悉的景物。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海滨小城的美丽风光。
(2)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仿照课文中的段落,描写一处自己熟悉的景物。
五、教学策略朗读感悟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图文结合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海滨小城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读写结合法: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表达技巧,进行仿写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教学课时2课时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都去过哪些地方呢?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美丽的海滨小城,让我们一起去领略那里的风光吧!(板书课题:海滨小城)齐读课题,提问: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课文描写的是一个海滨小城)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海滨小城充满期待。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海滨小城》教学设计含反思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海滨小城》教学设计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b7377b38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30.png)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海滨小城》教学设计含反思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臂”“载”,会写文中生字,认读文中词语。
2.借助关键句、关注关键词,合作学习第四、五,六自然段,感受小城庭院的美丽。
教师适时点拨,感受庭院、公园、街道的美丽。
3.引导学生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借助关键句读懂第四段,关注关键词,感受小城庭院的美丽。
迁移合作,学习第五,六自然段,感受公园、街道的美丽。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大家喜欢旅游吗?都去过哪里?是呀!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美景无限!(图片、音乐、师介绍)苍茫大漠,悠远辽阔;九寨沟,美轮美奂;西湖,犹如一幅丹青画;赛里木湖,湛蓝纯净;黄山云海,好似仙境。
蜿蜒的长城犹如巨龙雄伟壮观。
孩子们,你们最想去哪里?2.引出新课。
今天,我们就跟随作者林遐走进一座美丽的海滨小城。
我们的旅行从了解小城的名字开始。
“滨”是前鼻音,读准它!“滨”象形字,三点水表示意思,右边的“宾”表意!(板书课题)“滨”的意思是水边,海滨小城就是海边小城。
【一段祖国大好河山的视频配上轻音乐让孩子们陶醉于我们祖国的壮丽景色,这时引入课题《海滨小城》,使孩子们对新课充满了期待。
】3.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带着问题,大声朗读课文,想一想海滨小城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读书时,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海滨小城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板书)2.认读生词。
强调后鼻音:石凳、每逢3.讲解、记录多音字“臂”“载”、形近字,引导学生做好记录。
【教师做示范,教会学生在课堂上快速做笔记,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学习习惯。
】4.大家知道我们都要去哪里玩吗?一边读文章一边用横线画出来。
其实细心的孩子已经发现了,大海沙滩是海滨的景色,庭院、公园、街道都是小城的景色。
5.小城的景象别具一格!现在我们就到小城的庭院、公园、街道走一走、看一看。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海滨小城 教学教案(多篇)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海滨小城 教学教案(多篇)](https://img.taocdn.com/s3/m/cc68144e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e7.png)
19 海滨小城【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这是一篇写景的美文,体会小城的迷人风光。
语言运用:课文文字精美,条理清楚,应重在让学生从视觉上去感受,从文字上去懂得海边小城的美丽。
思维能力: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段落的意思,感受南国小城的迷人风光。
审美创造:体会海上、海滩、庭院公园、街道的美。
【课前解析】关注文本:课文的用词丰富,句式多样,很有特色。
文中有很多颜色词,如“棕色”“银白色”“灰色”“银光闪闪”,构词方式多样,写出了事物的色彩美。
有些词语令人有新鲜感,如“寂寞地躺在那里”“开得那么热闹”,容易引发学生的想象。
关注结构:全文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写的是海边美景,第二部分写的是小城美景。
关注描写:本文表述清晰,语言准确、用词丰富,句式多样,很有特色。
【教学目标】1.认识“滨、鸥”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臂”,会写“滨、灰”等13个字,会写“海滨、街道”等15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说出课文描写的主要景物及其样子。
3.能找出第4-6自然段的关键语句,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段落的意思。
(重难点)4.能摘抄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并与同学交流。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滨、鸥”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臂”,会写“滨、灰”等13个字,会写“海滨、街道”等15个词语。
2.能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海滨小城的哪些景象,并感受海滨的美。
3.能摘抄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并与同学交流。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欣赏图片1.(出示课件2)导入:本单元前两课,我们一起领略了风景优美的湖光山色和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这节课我们将走近海滨小城。
2.教师板书课题,(板书:海滨小城)学生齐读课题。
3.(出示课件3)欣赏海滨城市的美景图。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整体感知1.(出示课件4)请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边读边想,这篇课文写了海滨小城的哪些景象?2.学习生字词。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海滨小城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海滨小城优秀教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414087d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02.png)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海滨小城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海滨小城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中小城内各种景物的样子。
2.能找出第4-6自然段的关键语句,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段落的意思。
3.摘抄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与同学交流。
4.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5.读懂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按空间转移的顺序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中小城内各种景物的样子。
2.能找出第4-6自然段的关键语句,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段落的意思。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按空间转移的顺序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 回顾课文主要写了海滨小城内的哪些景物?(海滨:海上、海滩;小城:庭院、公园、街道)二、理解感悟(一)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1. 出示自读要求:自由读课文第4自然段,边读边用“”画出文章具体写了小城庭院的哪些景物?然后和你的同桌说一说这些景物是什么样子的?2. 汇报:(1)第2句话写树的种类多;(2)第3句话写桉树的香味浓;(3)第4句话写凤凰树开花热闹。
3.提问:为什么“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之中”?指导朗读“凤凰树开了花,开的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之中。
”4.在这一自然段中,有一句话很重要,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这句话就是这一自然段的(关键句),你能找到吗?汇报。
5.这一自然段围绕关键句,先写了树的种类多,后写了桉树香味浓、凤凰树开花热闹,使文章的条理清晰,我们也可以学习这样的写作手法,写出一句话概括想要写的内容,然后围绕这一关键句,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有条理地写。
6.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
(二)按照第4自然段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第5.6自然段1. 过渡:小城的庭院很美,小城的街道和公园又有怎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任选一个自然段,按照第4自然段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海滨小城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海滨小城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4dd8206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01.png)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海滨小城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海滨小城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要求:学习课文第二部分内容,抓住文中重点词句,了解、体会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从而感受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美,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体会文中描写小城美丽景色的语句。
懂得怎样按一定顺序观察,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的观念方法,休会海滨小城景色的特点,学会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教学难点:理清观察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教具:实物投影,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昨天,我们欣赏了大海的景色,你们觉得美吗好,请大家一边欣赏一边跟着教师回忆课文内容。
2、多媒体播放海滨录像,边看这引读。
3、作者写海滨先写了什么景色,再写了什么景色(板书:大海、沙滩)4、你觉得大海美在哪里沙滩呢(板书:色彩绚丽、动静结合)5、在这样广阔无垠而又绚丽多彩的海滨的衬托下,小城又是什么样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前往――海滨小城。
你会看到另一番迷人的景色。
二、学习第二部分:小城。
1、自由读四-七段,说说作者写了小城的哪几个地方再想想小城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学生读后交流。
(师板书:庭院、公园、街道。
美丽、整洁)找出留给你印象的句子,读一读。
那么,作者是怎样写小城的美丽和整洁的呢3、我们随作者先来到庭院。
学生观看录像,师范读。
指名朗读,找出这一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第一句)自由读这一段,说说你觉得哪句话写得美,为什么实物投影出示句子:“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①热闹:写出花多,花艳,争相开放。
含拟人手法。
笼罩:覆盖,花多,几乎满城都是。
一片片红云:花多,花红,很美。
板书:花美你见过这样的树开这样的花吗这就是海滨城市特有的。
②这是一个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③你能把美的感受带给大家吗指名多人读,齐读。
④再看录像,加深印象。
⑤如果你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庭院中的树――(很多)板书:树多;有……这些树都是亚热带树木,这也是海滨小城的特色。
海滨小城(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海滨小城(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4d4392c9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be.png)
海滨小城(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海滨小城的相关信息和特点。
2.能够理解、朗读课文,并把握主旨大意。
3.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海滨小城的相关信息和特点,并培养学生阅读理解与写作能力。
难点: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海滨小城,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风景画,让学生观察后,询问学生对画中景色的描述和感想。
2. 学习课文(15分钟)教师给学生分发课本,让学生阅读课文《海滨小城》,并对生字和生词进行解释。
3. 梳理知识(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品读课文,梳理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和语言表达方式。
同时,向学生介绍海滨小城的特点和地理位置信息,并将相关知识点记录在板书上。
4. 分组读课文(10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相互之间轮流朗读课文,目的是让学生提高朗读技巧,并加深对课文的记忆。
同时,教师和同学们一起谈论课文中所描述的海滨小城,分析其优美的自然环境、独特的文化和历史遗迹等方面。
5. 完成课堂练习(2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小任务,要求学生回答与课本相关的问题,如:在课文中,作者是如何描绘海滨小城的?学生可以根据课本内容回答或自己表述答案。
6. 课后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课后阅读任务,并要求学生在家中对课文进行复习。
同时,提醒学生练习写作,让他们完成一篇关于海滨小城的作文,发掘出其中的心得体会和感想。
四、教学工具1.课本和笔记本电脑。
2.风景画和图片资料。
五、教学评价1.教师围绕本课教学目标设计具体任务,引导学生对海滨小城进行深入观察和想象,达到了教学目的。
2.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思考、表达,激发其浓厚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写作能力。
3.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和课堂练习,对海滨小城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六、教学体会该课程设计侧重于启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通过描述海滨小城的典型特点和独特魅力,引导学生喜欢大自然、珍视生命和文化积淀,进而激发其爱国主义情感。
19 海滨小城(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19 海滨小城(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c7b48800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ef.png)
19 海滨小城(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海滨小城》,使学生了解我国南方海滨城市的美丽风光,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学习生字、新词,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海滨小城的赞美。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想象等方式,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海滨小城》。
2. 生字、新词的学习。
3. 海滨小城美丽风光的了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讨论、想象等方式,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课文插图、生字卡片。
2. 学具:学生自备课文、笔记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海滨小城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海滨小城的美丽风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圈出生字、新词。
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喜爱的海滨小城风光,并引导学生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表达。
4. 课堂讲解:讲解生字、新词,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和书写方法。
5. 课堂小结:总结课文内容,强调海滨小城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珍惜大自然、热爱家乡。
6.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海滨小城的美丽风光,并尝试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表达。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海滨小城》2. 教学目标: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风光,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3. 教学重点:阅读、讨论、想象,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4.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七、作业设计1. 描述海滨小城的美丽风光,要求使用课文中的词语。
《海滨小城》教学设计11篇优选
![《海滨小城》教学设计11篇优选](https://img.taocdn.com/s3/m/1b64becf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a5.png)
《海滨小城》教学设计11篇优选《海滨小城》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海滨小城》是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让学生感受祖国的壮美山河,表达对祖国土地的热爱。
同时需要掌握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海滨小城》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教学本文可以从段落结构的相似性和句式表达的多样性方面进行指导教学,同时借助色彩明丽的插图和大胆的想象进行对学法的总结和朗读的指导,从而将语文要素的渗透和体会祖国山河美好的人文主题融入到教学环节中。
二、教学目标1、认识“滨、胳、臂”等12个生字,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查字典、结合语境等方式重点认识“滨、臂”,理解“来来往往”的意思。
正确认读多音字“臂”,写好“滨、载”两个字。
2、借助表示地点的词语,梳理文章结构,了解作者写了海滨小城的哪些景象,整体感知海滨小城的特点,提高概括的能力。
3、借助关键词句,从颜色词、动词等方面感受海滨小城“大海”和“沙滩”的美丽以及美的不同特点。
借助对比教学感受原句描写的生动,借助对话教学等方式,体会海滩场面的静态美和动态美,通过朗读感受海滨小城独特的美以及作者的喜爱之情,积累文中的`优美词句。
三、教学准备学生:熟读课文;教师:多媒体设备、课件、教具。
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小朋友们,我们的祖国有许多美美的地方,(列举几个学生熟悉的美景)今天我们要去另一个美丽的地方旅游。
瞧,这是哪里?(出示地图)这里有一座美丽的海滨小城,特别吸引人,我们一起去看看,读(课件出示课题“海滨小城”)。
2、学习“滨”字。
(1)猜“滨”的意思,出示字典释义,请生选择。
拓展理解“湖滨”、“江滨”、“河滨”。
(2)正确书写“滨”。
强调左右结构的字部件之间要靠拢。
(3)再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课件出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思考“课文写了海滨小城的哪几个地方”,同时完成《课堂作业本》第4题。
2、认读词语,学习生字。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海滨小城优秀教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海滨小城优秀教案(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23d5956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e8.png)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海滨小城优秀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海滨小城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
2.熟读课文,体会海滨小城景色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按照空间变换顺序记叙的方法。
3.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感情,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熟读课文,体会海滨小城景色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按照空间变换顺序记叙的方法。
教学步骤:(一)导入1.出示课题:海滨小城2.课题由哪两个词组成的?我们一看课题,就知道课文写哪些内容?(课题由“海滨”和“小城”两词语组成。
课文是写海滨和小城的美丽景色。
)3.什么叫海滨?(靠近大海的地方。
)(二)提出学习目标1.海滨小城美丽的风景有什么特色?2.作者是怎样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抓住的特点进行描述的?(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1.学生轻声朗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讲些什么?2.学生交流自学情况。
第1自然段:蔚蓝色的浩瀚的大海上,许多船只来来往往。
天空飞翔着海鸥,飘着云朵。
第2自然段:早晨,海面上到处都被朝阳镶上了一层金黄色。
第3自然段:沙滩上遍地是各种各样的贝壳。
捕鱼的船队归来时,海滩上就喧闹起来。
第4自然段: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许多树。
第5自然段:小城公园里的榕树很美。
第6自然段:小城的街道多,而且用细沙铺成,十分干净。
(四)指导分段1.第一段:1-3自然段。
第二段:4-6自然段。
(提示:课文是根据“海滨”和“小城”不同的类别分段的。
)2.作者按照什么顺序来观察海滨小城的?明确:从海滨→小城,也就是从远→近的顺序观察的。
(五)学习写“海滨”部分的课文1.自学这个部分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词语的意思。
浩瀚:本课指海面辽阔无边。
交界:两地相连的地方。
本课指远远看去海面和天空相接的地方。
水平线:本课指海平面。
镀:使一种金属附着到别的金属或物体表面上,形成一个薄层,如镀金、镀银。
本课指阳光照在物体和人身上,好像镀上一层金黄色。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海滨小城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海滨小城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54d20c0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b5.png)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海滨小城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海滨小城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一,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二,理清脉络,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一,谈话设疑,激情导趣。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优美,我们刚刚牛腩了《富饶的西沙群岛》今天老师又要带领大家一起走进具有南国风光的海滨小城。
(板书课题:海滨小城,生齐读课题。
)2、鼓励质疑: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3、生自由发言,师板书有价值的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读音。
(2)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长句子,请运用做停顿标记或想象画面的方法读一读。
(3)一边读一边想:海滨小城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课前同学们的质疑能否回答?2、学习生字新词。
(1)读一读下面的词语,从里面找到本课要求会认读的生字,读给同学们听。
(2)读一读下面的词语,从里面找到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仔细观察这些生字。
3、生交流难读的句子。
4、读了课文,你可以解决课前大家提出的哪那些些问题?生讨论解决自己提出的疑问。
5、这座海滨小城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原来课文就是围绕最后一个自然段来写的。
6、默读课文,思考。
课文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海滨小城的美丽和整洁呢?7、有人说在阅读海边小城这边课文时,眼前浮现出六幅美丽的图画,你能找到吗?和你的.同桌一起找一找。
三,读文绘图,翻转预学1、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出土的课文学习了生字,薪资,知道了作者是围绕最后一句话为我们展示了六幅美丽的图画。
2、布置作业。
:课后请同学们从六幅图画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衣服,认真阅读相应的自然段,尝试把脑海中想象的图像画出来,读的越细致画的就会越好。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海滨小城教案与反思第【2】篇〗教学目标:1、学习第二部分小城的内容,运用学法进行分步学习并进行学法迁移。
2、欣赏小城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海滨小城》教案三篇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海滨小城》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6cf5ade05901020207409cfc.png)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海滨小城》教案三篇二、教学目标:1、使生从对海滨小城的介绍与描绘中,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热爱家乡海滨小城思想感情。
2、学习文按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方法。
、3、学本课生字新词。
4、学习第一段的写法,从不同方面把一个地景色写具体。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三、教学重点:1、抓住不同景物的特点,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课文按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方法。
四、教学难占:仿照一段写法写一段话。
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无论你走到哪里,都能欣赏到美丽的景色,我们刚刚告别美丽神奇的四川藏龙山的五彩池。
今天,我们又要到美丽南国来欣赏地处广东海滨的一座小城的迷人景色。
(板书课题:17海滨小城)2、分析审题:海滨指的是哪?课文写的是什么地方?(二)理清文章思路:1、自由读课文,标清段的序号,思考:课文哪几个自然是海滨的,哪几自然段是写小城的?2、讨论分析;(A(1—3 )海滨的景色°E(4 — 6 )小城的景色。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1、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海滨的哪些景物?用“。
” 标出来。
(板书:大海沙滩)2、自由读1—2节,用“()”标出体现大海是美丽的词语,加以理解。
3、学生找句子----- 抓词语------ 谈体会(板书:蓝棕银白白灰金黄)小结:这两段主要抓住了颜色的描写,表现了大海是迷人的,景色异常美丽。
4、自由练读----- 互读------ 指名读(要求读出颜色的美,大海景色的迷人)5、默读3节,思考:这段主要写了什么景物?(板书:贝壳船队)6、投影显示,理解带点词的意思,并思考:为什么会这样?(1)这里的孩子见得我了,都不去理睬,贝壳只好寂寞地躺在那里。
(2)船队一靠岸,海滩上就喧闹起来。
7、二人互读----- 指名读------ 男*分读(要读出海滩下的宁静与喧闹)(四)学习第二段:1、过渡:刚才学习了1—3节,了解了海滨是美丽的,下面用同样的方法自学4 —6节。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海滨小城》优秀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海滨小城》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63d35f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ee.png)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海滨小城》优秀教案一、导入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复海滨的美丽景色。
二、读议第二部分:小城。
1.出示思考题,让学生边读边思考。
1)小城里有哪些美丽的景色?2)作者是怎么描写小城的?3)小城的街道有什么特点?2.讨论自学情况。
3.作者怎么写出小城之美?(画出表示色彩的词)1)色彩词——描绘出小城的自然、清新、洒脱之美。
2)练——让学生描述小城庭院里的树和公园里的榕树,使学生更深入地感受小城的美丽。
4.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
5.总结小城之美,体会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三、课堂练1.认读生字和多音字“臂”。
2.写出生字和多音字“臂”。
3.描述自己家乡的美丽景色,用色彩词描绘出它的特点。
四、课堂小结通过研究本课文,我们了解了作者按空间转移的顺序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方法,掌握了多音字“臂”的用法,体会了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同时,我们也学会了用色彩词描绘出景物的美丽和特点。
一、读议课文第二部分:小城。
作者在写小城时,主要写了庭院、公园和街道。
文章中概括小城特点的句子是:“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小城的庭院以树多、XXX、花美为特点。
总述句是:“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
”作者先写了庭院的特点,后写了花草的种类和颜色,这样可以让读者更加生动地感受到小城庭院的美丽。
1)作者先写了庭院的特点,后写了花草的种类和颜色。
这样写的好处是可以让读者更加生动地感受到小城庭院的美丽。
2)“热闹”在这里的意思是热闹非凡,非常热闹。
而“笼罩”则是指小城好像被一片片红云所包围,给人一种梦幻的感觉。
3)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加入适当的情感色彩,让朗读更加生动有感情。
通过找总述句、看围绕其写作的方法和感情朗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研究文章。
二、总结全文,研究写法最后一自然段的作用是总结全文,强调小城的美丽和整洁,以及海作为背景的美丽无比。
海滨小城”之所以与大城市不同,是因为它的“小”。
它没有大城市的拥挤和喧嚣,街道不长,沙滩上人很少,庭院很大,树很多,街道宁静。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海滨小城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海滨小城教学设计(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834563c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02.png)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海滨小城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海滨小城教学设计第【1】篇〗《海滨小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分类识字、图片巩固等方法学习本课“滨”、“胳”、“臂”等12个生字。
读准多音字“臂”。
观察“载”、“栽”两个生字,写好“戈字部”的汉字。
2.能理清文章脉络,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3自然段。
通过欣赏图片、找近义词等方法理解“浩瀚”、“镀”、“喧闹”。
3.了解作者观察、描写海滨的方法(抓住颜色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从远到近),并尝试运用这种方法说一段话。
4.初步体会作者对海滨小城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通过分类识字、图片巩固等方法学习本课“滨”、“胳”、“臂”等12个生字。
读准多音字“臂”。
观察“载”、“栽”两个生字,写好“戈字部”的汉字。
2.能理清文章脉络,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3自然段。
通过欣赏图片、找近义词等方法理解“浩瀚”、“镀”、“喧闹”。
教学难点:1.了解作者观察、描写海滨的方法(抓住颜色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从远到近),并尝试运用这种方法说一段话。
2.初步体会作者对海滨小城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3分钟)1.出示一些中国小城图片。
导入:小朋友们,刚才我们欣赏了我国许多有特色的小城,它们有的风景优美,有的历史悠久,还有的非常具有当地特色。
我们伟大的祖国山川秀丽,风景优美。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一起走进一座有意思的海滨小城。
你想去看一看吗?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课文——海滨小城。
(板贴——海滨小城)2.指名读课题,正音:滨,前鼻音。
3.齐读课题。
4.理解课题:(1)师:小朋友们,通过课题,你发现了这座小城有什么特点?(跟海有关系)(2)学习生字“滨”师总结:“海”和“滨”都带有“氵”,这座海滨小城跟水有关。
“滨”的本义就是指水边,靠近水的地方。
师:靠近海的地方叫——海滨。
靠近湖的地方叫——湖滨。
靠近河的地方叫——河滨。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海滨小城优秀教案(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海滨小城优秀教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cd37f80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1d.png)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海滨小城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海滨小城优秀教案第【1】篇〗一、导入我们大多数人的家乡都是北京,你们爱自己的家乡吗?我们的作者也十分热爱自己的家乡。
这节课我们就同文章的作者一同去他的家乡游历一番。
二、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1、小组自学生字词2、反馈:⑴字音:海滨⑵填空:遮:除部首外()画。
繁:部首是(),除部首外()画。
甚:部首是(),除部首外()画。
凳:部首是(),除部首外()画。
⑶组词:踩()淌()宣()掌()蓬()堪()睬()躺()喧()撑()逢()甚()⑷字词意思:寂寞:孤独、冷清喧闹:喧哗,热闹。
本课指人们因为高兴而大声呼喊,场面非常活跃。
甚至:提出突出的事例,有更进一层的意思。
⑸造句:喧闹繁茂三、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思考:哪几个自然段写海滨?哪几个自然段写小城的?(1~3段)海滨(4~6段)小城四、理解课文1、默读课文,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海滨是美丽的?主要景物:海面、海滩海面:⑴颜色(蓝色、棕色、银白色、白色、灰白色、金黄色)⑵镀上:一种金属附着在另一种金属上,形成一个薄层。
⑶如此多的色彩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你能读出海面的美丽吗。
海滩:⑴描写景物的顺序上有什么特点?(静寂——喧闹)⑵静寂的海滩什么样?指名读⑶出示:“这里的孩子见得多了…寂寞地躺在那里。
”展开想象,体会句子。
(贝壳太多,生活在这里的孩子见得多了,对漂亮的贝壳不理会,那些色彩斑斓、花纹多样的贝壳只好冷清地躺在沙滩上)⑷你喜欢这寂静美丽的海滩吗?读出你的感受。
⑸寂静的海滩令人神往。
听,这时是谁打破了这种宁静?(指名读)⑹想象理解当时“喧闹”的场面?(捕鱼的船队满载而归,人们无比喜悦,高兴的大声呼喊,非常活跃,海滩立刻喧哗热闹起来。
)⑺你能读出海滩的喧闹和人们的喜悦吗?⑻静动对比读(背)过渡:海滨景色是绚丽多彩的,美丽的海滨是令人神往的。
小城中又有哪些独特的风情呢?2、默读课文4~6自然段,思考:课文写了小城哪几个地方?各有什么特点?是怎样把这写地方写具体的?⑴地方:庭院、花园、街道⑵选择你最喜欢的地方朗读体会庭院:⑴写出了庭院的什么特点?(树多)⑵从哪几方面写树多?(种类多、香味飘满街、凤凰树开的像一片片红云。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海滨小城教学设计合集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海滨小城教学设计合集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8120c61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60.png)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海滨小城教学设计合集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海滨小城教学设计第1篇】《海滨之城》教学设计图片教材分析本文主要描写了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语言清新,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小城的热爱之情。
全文共七个自然段,主要写了5个场景。
图片教学目标1. 认识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臂”,会写“滨”字,并理解“海滨”的词义。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描写的主要景物及其样子。
3. 能摘抄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并与同学交流。
4. 通过朗读,感悟海滨小城的美丽与整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之情。
图片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臂”,会写“滨”字,并理解“海滨”的词义。
能摘抄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并与同学交流。
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描写的主要景物及其样子。
通过朗读,感悟海滨小城的美丽与整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之情。
一、导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具有南国风光的海滨小城。
1. 现在请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相机讲解“滨”字)这是一个左右结构的字,并且左窄右宽,书写时要注意避让。
2. 请同学们拿出学习单,在上面自己写两个。
写好的同学请用端正的坐姿和整洁的书桌告诉老师。
3. 通过同学们的行动,老师看出来大部分同学已经写好了,谁能来读准这个字的字音呢?这是一个前鼻音的字,注意读得时候不要拖音。
4. 你知道这个字(滨)的意思吗?字典给了它这样的解释。
而在“海滨”一词中你觉得应该选择注释几?(相机用画笔功能打勾)所以,“海滨”就是指海边、沿海地带,出示海滨的图片。
图片5. 今天,我们要认识的海滨小城在哪儿?现在让我们走进作家林遐笔下的广州,一睹这海滨小城的风采。
二、认读词语1. 首先,请同学们借课后的二类字的读音,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要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度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快点开始吧!2. 课文中的这些字音你读准了吗?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大家一行一行地读?3. 现在老师要随机抽取一些词语来读,谁愿意来接受挑战?4. 在这些词语中藏着一个多音字,你找到了吗?对,就是胳臂的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海滨小城【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滨、鸥”等12个生字,正确认读多音字“臂”,会写“灰、渔”等13个生字,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海滨小城几个场景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场景特点,按照空间变换顺序记叙的方法。
3.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感情,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4.学习第一段的写法,从不同方面把一个地方的景色写具体。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的场景及其特点,从中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1.理解本课是从海滨和小城两个方面来介绍海滨小城的景色的,学习这种按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方法。
2.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本课“滨、鸥”等12个生字,正确认读多音字“臂”,会写“灰、渔”等13个生字,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2.初读课文,了解内容,理清段落。
3.练读课文,质疑问难。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课堂作业新设计】一、给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海滨(bīn bīng) 胳臂(bì bei) 理睬(cǎi chǎi) 栽(zāi zhāi)树喧(xiān xuān)闹除(cú chú )了二、比一比,再组词。
宾()睬()密()笼()滨()踩()蜜()拢()三、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大海()的海鸥()的贝壳()的鱼()的虾和蟹()的海螺()的绿绒大伞()的树叶()的大路()的街道()地响()地躺在那里参考答案:一、bīn bei cǎi zāi xuān chú二、宾客理睬秘密笼罩海滨踩住蜜蜂聚龙三、浩瀚的大海灰色的海鸥各种花纹的贝壳银光闪闪的鱼青色的虾和蟹金黄色的海螺撑开的绿绒大伞密不透风的树叶沥青的大路整洁的街道咯吱咯吱地响寂寞地躺在那里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熟读课文,体会海滨小城景色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按照空间变换顺序记叙的方法。
2.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感情,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3.学习第一段的写法,从不同方面把一个地方的景色写具体。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6.练习背诵第五自然段。
7.从文章中找出一句能概括小城特点的句子来。
(这座海滨小城真是又美丽又整洁。
)(课件出示21)(1)交流体会。
(2)教师小结:小城中庭院树木繁多,花园榕树更美,街道干净整洁。
这一切都是家乡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建设的。
我们一起来大声读最后一句,读出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五、总结全文,学习写法。
1.齐读最后一节。
思考:这部分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总结全文。
)2.“海滨小城”写得最为精彩的是作者紧紧把握其“小”字。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把这“小城”区别于“大城市”之处划下来。
(1)人们走到街道尽头,就可以看见浩瀚的大海。
(街道不长,出走不行;大城市街道很长,居民要到郊外去,一般要借助于交通工具。
)(2)海边是一片沙滩,沙滩上遍地是各种颜色、各种花纹的贝壳。
(这里很少有人来;沿海大城市就不同,贝壳再多也早就被捡光了。
)(3)船队一靠岸,海滩上就喧闹起来。
(海滩上平时并不“喧闹”。
而沿海的大城市,码头一个接一个,货物吞吐,船只往来,笛鸣不断,终日喧闹。
)(4)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
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居民住房基本上是庭院式的,且庭院很大,平房居多。
而大城市,由于建筑拥挤,只好向空中发展,很少有庭院,更没有很多树的大院子,人们为了栽一盆花,还要到处找土呢。
)(5)除了沥青的大路,都是用细沙铺成的,踩上去咯吱咯吱地响,好像踩在沙滩上一样。
(可见行人稀少,街道宁静。
而大城市的街道,熙熙攘攘,笛鸣铃响,根本听【设计意图:欣赏优美的句子,总结文章写法,为小练笔打下基础,做好铺垫。
】【课堂作业新设计】一、根据原文完成填空。
小城的公园更美。
这里栽着()榕树。
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树叶(),可以遮太阳,挡风雨。
树下摆着石凳,每逢休息的日子,石凳上()坐满了人。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热闹”的意思是。
2.“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这里把比做。
参考答案:一、许许多多绿绒大伞密不透风总是二、 1.凤凰花茂盛、繁多2.一棵棵榕树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板书设计】海滨小城海滨:景色美丽生机勃勃小城:庭院树多、花园更美、街道干净【课后反思】成功之处:语文新课标指出: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主动地进行学习。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渗透学法指导,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我教学《海滨小城》这篇课文时在此方面下了一番工夫,具体表现如下。
一、抓住重点,教出特点,交给学生一把自学的金钥匙在这节课里,教师做到有扶有放,半扶半放,扶得自如,放得洒脱,着力于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教给他们一把独立欣赏文章的金钥匙。
如教师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先是诱导学生由表及里逐层深入地品读这一重点段,接着就让学生运用同一方法去自学第五、六自然段,并作出小结。
这样的“扶”“放”就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精讲巧练,抓准训练点。
教师的精讲巧练符合时代的特点,如理解第二部分课文内容后,教师让学生一个接一个有感情地朗读文中优美的句子;当小结第四自然段后,紧接着让学生完成填空题,这样不但反馈了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体现了教学目标的落实。
是符合大纲中的要精心设计作业,要有启发性的要求。
又如:总结全文后还设计了内容相似,结构相同,要求一致的语言训练,使学生觉得内容丰富有话可写。
进而体现了读写结合的优越性。
不足之处:规范教师的语言。
说话时应该尽量简炼,评价语应该尽量多元化。
备课素材【教材分析】《海滨小城》这篇课文介绍了家乡海滨小城美丽的景色,抒发了热爱家乡的感情。
课文第一部分写海滨的景象。
由远及近,先写浩瀚大海的景色,再写海滩的景观。
这部分突出景物色彩的描写,文中描绘的景物色彩斑斓:有蓝色、棕色、银白色、灰色、金黄色、青色……这些丰富多彩的颜色,展示了海滨的美丽。
课文第二部分写小城美丽的景色。
分别描写了小城的庭院、公园、街道三处景物,突出了美丽、整洁的特点。
课文先写海滨,再写小城,把小城放在海滨这个大的背景下,更加突显小城的美丽。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是加强学生自主阅读实践活动,加强对写景状物这一类文章特点的感悟,进一步学习抓住事物特点、按空间变换顺序记叙的表达方法。
【作者介绍】林遐(1921-1970),辛集市白龙邱村人,当代作家。
原名江林,笔名苏夫、刘爽军、江水心等。
1943年,林遐开始写作,他的创作以散文、特写、评论为主,其创作高峰期在1957年至1966年间。
1960年前作品以抒情为主,之后,他深入生活,联系实际,增强了作品的思想深度。
他的散文受朱自清、秦牧等大家影响较深,风格清丽,富有地方色彩。
他叙事写人,不尚藻饰渲染,总是满怀朴实之情,如数家珍,亲切动人。
抒发感情,剖折事理,常常引物取比,娓娓而淡。
他主要著作有散文集《风雷小记》《山水阳光》《撑渡阿婷》,剧本《船在航行》等。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桉树源自澳洲。
作为一种常青美化植物,桉树在1856年首次在加利福尼亚种植。
桉树的品种较多,每一种都有各自的特点。
树叶有圆形的、椭圆形的、锥形的、分叉形的或沿着杆茎分布的。
树叶衬映着众多的花朵,散发着浓烈的香味。
椰子树树干高大,有圆环围绕。
树叶大片,成束的长在树顶上。
花呈奶白色,成串生长,雄花较多,长在花串末端,雌花较少,长在花串基部。
果实是大而圆的硬壳果。
椰子树的用途很多:小叶的中脉可用来做扫帚;果皮可造绳索或用作燃料;果壳可用来制成工艺品或器皿;果肉、果仁可供食用或用来提炼成椰油;果液可作饮品;嫩芽可造椰子酒和椰糖。
橄榄树又名青果、白榄。
长绿乔木,奇数羽状复叶,小叶长椭圆形,揉碎后有香气。
春夏开花,白色。
核果呈椭圆、卵圆、纺锤形等,绿色,成熟后呈淡黄色。
我国广东、福建多有栽培。
果实除食用以外,中医用作清肺利咽药,主治咽喉肿痛。
凤凰树也称火树,豆科。
落叶乔木,高可达20米,树冠宽广,二回羽状复叶,羽片1024对;每个羽片有小叶2040对,小叶长椭圆形。
夏季开花,总状花序,花大,红色,有光泽。
荚果木质,长可达50厘米。
原产非洲,我国南方多有栽培。
木质细致,质轻,有弹性,耐腐,可制成家具等。
还是优美的庭院树、行道树。
榕树常绿乔木,树干分枝多,树冠大,有气根。
叶子椭圆形或者卵形,花黄色或淡红色,果实倒卵形,黄色或赤褐色,生长在热带地方。
木材可制器具,叶、气根、树皮均可入药。
课后作业一、用部首查法查下面的字。
“靠”查()部,再查(),共()画,组词()。
“除”查()部,再查(),共()画,第13笔是()“遍”查()部,再查(),共()画,第5笔是()。
二、给下面一段话加上标点。
早晨机帆船军舰海鸥云朵都被朝阳镀上了一层金黄色帆船上的渔民军舰上的战士他们的脸和胳臂也镀上了一层金黄色这篇课文分、两部分,是按照的顺序写的。
第一部分写了、、的景色;第二部分描写了、、的景色。
四、重点段落品析。
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
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
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
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小城的公园更美。
这里栽着许许多多榕树。
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
树下摆着石凳,每逢休息的日子,石凳上总是坐满了人。
1.仔细读第一自然段,再回答问题:(1)从这一段的中心句,可以看出庭院的主要特点是。
(2)哪些句子具体写出了庭院的这个特点?()A.第1句B.只有第2句C.第2、3、4句D.第1、2、3、4句(3)朗读第3句话时,哪个词语要读重音?(4)第4句是个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了“红云”?()A.凤凰树的枝叶B.凤凰树的花C.小城D.火烧云(5)“开得那么热闹”中的“热闹”,意思是凤凰花。
2.仔细阅读第2自然段,联系上下文理解“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这句话,再回答问题:(1)把这句话缩到最简:(2)“一棵棵、一顶顶”可以换成“一棵、一顶”吗?为什么?(3)“撑开的绿绒大伞”写出了榕树的几个特点,下面哪一个不是它所描写的特点?()A.数量多B.颜色绿C.树冠大D.形状像一把撑开的伞五、你的家乡有什么美景?用几句话写下来。
参考答案:一、“靠”查(非)部,再查(7)画,共(12)画,组词(依靠)。
“除”查(阝)部,再查(7)画,共(9)画,第9笔的笔画名称是(点)“遍”查(辶)部,再查(9)画,共(12)画,第5笔的笔画名称是(竖)。
二、早晨,机帆船、军舰、海鸥、云朵,都被朝阳镀上了一层金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