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传统艺术:歌舞伎、能、狂言、落语、演歌
日本传统戏曲文化---歌舞伎
⽇本传统戏曲⽂化---歌舞伎⽇本的歌舞伎是其传统戏曲⽂化之⼀,起源于战国时代,其创始⼈就是出云⼤社的巫⼥阿国。
出云阿国、千两狂死郎等与歌舞伎有关的游戏⼈物相信不少朋友都会有印象。
到底什么是歌舞伎呢?歌舞伎是后来才起的雅号,在此之前,歌舞伎称为“倾倚”。
后来⽇本⼈借⽤了汉字,将这种艺术正式命名为“歌舞伎”。
“歌舞伎”⼀词包含了三种意思,分别是歌艺、舞技和表演的技能。
这是对歌舞伎演员的基本要求。
说来奇怪,歌舞伎的发明者是⼀位美⼥,歌舞伎的始祖出云阿国⼩姐当年还反串过男性⾓⾊。
可是到了后来,歌舞伎的演员却变成清⼀⾊的男⼦汉,剧中的男觉⼥觉统统由男性来演出。
这是歌舞伎发展史上的⼀怪也。
歌舞伎主要演员的脸通常会涂得⽩⽩的,看上去⼗分滑稽、有趣。
据说⽇本语中⽤汉字“⾯⽩”来表⽰“有趣”就是来源于此。
第⼀次在⽇本观看歌舞伎演出是在东京,那是⼀部名叫《夏祭浪花鑑》歌舞伎剧。
主演的歌舞伎演员是当今⽇本歌舞伎界⼤名⿍⿍的“⼤⽼官”(借⽤粤剧的称呼)中村勘三郎。
《夏祭浪花鑑》是⼀部传统的歌舞伎剧⽬,讲述了江户时代⼀个杀害了⾃⼰义⽗的⼈,在逃脱捕快追捕的过程,打⽃丰富,剧情引⼈⼊胜。
歌舞伎剧的表现形式类似于我们的粤剧,观众⼀般是⽇本的中⽼年⼈和像我这样的外国⼈。
前者是真正的歌舞伎发烧友,后者则是为了开眼界⽽来的外国⼈。
夏祭浪花鑑的剧情正好弥补了歌舞伎剧⼜唱⼜跳舞的沉闷,打⽃的场⾯在歌舞伎剧中算是⾮常丰富的了。
可是演员的“打”戏却跟粤剧差不多,中看不中⽤,花拳绣腿的多,⼀拳还没有打到对⼿就会有“啪”⼀声的配⾳,然后在拳头距离⽬标还有⼏厘⽶时就会停住,对⼿则会表现出中拳后的痛苦被击倒。
其他的剑⽃和枪⽃(剧中是拿两块牌⼦代替长枪)也是差不多,武打场⾯不算精彩,我倒是觉得很滑稽,可以当喜剧⼀看。
这⾥还有⼀⼩段插曲,原来⽇本⼈也有醒狮的习惯,只是他们的“狮⼦”跟中国的不⼀样。
⽇本的醒狮不及中国的华丽,尤其是狮头部分更为粗糙,⼀个圆圆的狮头(拜托,怎么看也不像是狮⼦,不信你⾃⼰看看下⾯的插图),眼睛和嘴巴有点那种万圣节的南⽠头的感觉,醒狮由两个⼈躲在狮⾝⾥操控。
日本传统艺术
日本传统艺术
14
落语
落语是日本的传统曲艺形式之一。 落语起源于300多年前的江户时期, 无论是表演形式还是内容,落语都 与中国的传统单口相声相似。据说, 落语的不少段子和中国渊源甚深, 有的直接取自中国明末作家冯梦龙 所编的《笑府》。后来又受到《宫 廷野史》和《聊斋志异》等文学作 品的影响,经过不断发展,才变成 落语今天的这个样子。
其从宗教仪式拓展为民间艺术。
当时每年的“七夕”节都要举
行花展,女人们相互比赛插花
技巧。明治维新以后,花道作
为一种文化得到官方的承认和
支持,逐渐成为妇女进行品德
艺术修养的手段。即使在今天,
许多日本姑娘出嫁前到“家政
学校”学习时,花道和茶道一
样是不可或缺的“必修课”。
日本几乎每年都举行全国性的
展览,并且有不少研究插花的
最初由巫女(游女)来跳,后来 也有男性(游男)跳的。原始社会 的这种舞蹈根据祭祀活动分为定期 和不定期的两种。定期的与狩猎、 农耕等有关,根据季节和时令而定; 不定期的因人间的生死、灾病、婚 姻、战争而举行。封建时代,宫廷 制定御神乐,巫女的职务由男性神 官所代替。
流传在民间的神乐称乡神乐或
里神乐。至今犹存的“翁”和“三 番叟”等祈祷舞,都保留了古代神 乐的传统。
日本传统艺术
12
日本传统绘画艺术
日本传统艺术
13
茶道
日本茶道是在日本一种仪式化的、为客人奉茶之事。原称为
“茶汤”。日本茶道和其他东亚茶仪式一样,都是一种以品茶为主 而发展出来的特殊文化,但内容和形式则有别。茶道历史可以追溯到 13世纪。最初是僧侣用茶来集中自己的思想,从谂禅师曾经以“吃 茶去”来接引学人;后来才成为分享茶食的仪式。现在的日本茶道分 为抹茶道与煎茶道两种,但茶道一词所指的是较早发展出来的抹茶道。
日本传统艺术:歌舞伎、能、狂言、落语、演歌
戴面具的时候,表演者会小心翼翼地从木盒 中取出面具,两手捏着面具的两侧,把面具 的正面对着自己的脸,说:“我要演你了。” 这是千百年来的传统,每个能剧表演者表演 前都会这样做。说完,就小心翼翼地把面具 反过来戴好。在戴上面具之后,演员即不再 是自己,而是面具上所表现的人物。
(三)“能剧”与日本人的精神世界
(二)歌舞伎发展历史
阿国 游女歌舞伎 若众歌舞伎 野 郎歌舞伎 元禄歌舞伎(1688-1704) 明治维新以后的歌舞伎
歌舞伎的成熟时期——元禄时期
以元禄时代(1688-1704)为中心的约半个世纪, 以元禄时代(1688-1704)为中心的约半个世纪, 是歌舞伎发展跃进的时代, 是歌舞伎发展跃进的时代,许多表演的形式是在这 个时代确立的。后人称这个时代的歌舞伎为“ 个时代确立的。后人称这个时代的歌舞伎为“元禄 歌舞伎”时期。 歌舞伎”时期。 元禄时期,歌舞伎逐渐发展到了成熟阶段。 元禄时期,歌舞伎逐渐发展到了成熟阶段。这一阶 段的歌舞伎在剧本结构、表演技巧、情节内容方面, 段的歌舞伎在剧本结构、表演技巧、情节内容方面, 都逐渐成熟起来。当时出现的一大批的剧作家( 都逐渐成熟起来。当时出现的一大批的剧作家(比 较有代表性的就是近松门左卫门), ),将能和狂言的 较有代表性的就是近松门左卫门),将能和狂言的 剧目以及木偶净琉璃的剧本改变成为歌舞伎剧本。 剧目以及木偶净琉璃的剧本改变成为歌舞伎剧本。
二、净琉璃
净琉璃是日本传统音乐中的一种说唱故事。在三味 线伴奏下说唱。日本净琉璃兴盛于15世纪中叶,当 时社会上最流行的剧目是反映三河国诸侯的女儿净 琉璃御前与牛若丸之间爱情纠葛的故事,此段故事 名叫《净琉璃姬物语》。由于反映这段恋爱故事的 说唱十分流行,所以这门说唱艺术的便命名成“净 琉璃”。16世纪后半叶净琉璃使用新乐器三弦伴奏, 使它赢得了更多的观众。
日本狂言与歌舞伎
狂言在刚开始时是没有剧本的,后来经过慢慢地发展,逐渐有了剧情的记述,再经过狂言师的记录,就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狂言剧本。现在保存下来的狂言剧本了254个,不过二者有174个剧目是相同的。狂言在表演时,每出剧目演员不超过4人,主角称为“仕手”,配角称为“肋”。狂言的剧目主要分为:胁狂言,大名狂言,他罗狂言,婿狂言,女狂言,鬼狂言,山伏狂言,出家狂言,座头(剃了发的盲人)狂言,杂狂言和舞狂言等几类。除了杂狂言以外,最大的类别就是他罗狂言。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效果呢?“一般所谓喜剧,对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不合理现象和矛盾起一种净化作用。也可以说,它不外是正常社会的自卫意识的表现--防卫那些由于社会性分裂的结果而产生的怪诞的或反社会的现象”(西乡信纲《日本文学史》)。因此,自称为大名的人物,一般来说应该是具有欺压他人的智力和手腕的人(我们可以联想到的就是身披甲胄,手握长刀,指挥千军万马,攻城略地的战国强力大名形象),但有时他反倒是个胆小鬼或者是个窝囊废,在这种情况下就会成为嘲笑的对象。然而,在《两个大名》这出狂言里,登场的大名并不是后来所谓的大名,他们只是居住在京城的领主支配下的至多只拥有两三个仆从的名主罢了。如戏中拿大刀的大名便说:“本想带个人来,无奈都已派出去办事,一个人也不在,我只好自己拿着大刀。等走上进京的大道,找个合适的过路人,让他给我拿着,你看怎样?”同时,当两位大名在遇见了过路人的时候是非常有礼貌的邀请过路人同他们一起走,比如有一句台词就是:“真凑巧,我们也是进京的,想搭个伴儿,正在这里等候,若不嫌弃,咱们一起同行吧!”其后也有诸如:“喂,咱们偶然搭个话儿就一起赶路,也是前生的缘分啊。”在叫过路人给他拿大刀时,同样也是彬彬有礼的先请求并道谢,只到过路人死活不肯拿的时候,才手握刀把(表示出要抽刀杀人的意思)并威胁到:“你说,当真不拿?”当大刀被过路人拿到之后,两位大名便开始被过路人捉弄,只到这出戏结束。假如两位大名从一开始就被赋予威风凛凛、说一不二的形象,可以指挥多数人的资格,然后在万人面前丑态毕露,那么产生的戏剧效果将会是多么的大呀。然而在这出戏里的大名形象一直是寒碜、猥琐、懦弱的。所以从大名与庶民这一对矛盾的大名一方来说,完全是软弱无力,是不能产生喜剧效果的。
日本传统艺术:歌舞伎、能、狂言、落语、演歌
(七)歌舞伎的今天
经过400年的历史演变, 经过400年的历史演变,古典化的歌舞伎已 年的历史演变 经成为日本传统国粹文化的代表。 经成为日本传统国粹文化的代表。一些歌舞 伎演员不断磨练演技,成为名门, 伎演员不断磨练演技,成为名门,至今在日 本拥有崇高的社会地位。现在日本著名的歌 本拥有崇高的社会地位。 舞世家有市川团十郎家、松本幸四郎家、 舞世家有市川团十郎家、松本幸四郎家、市 川段四郎家、坂东三津五郎家、 川段四郎家、坂东三津五郎家、片冈仁左卫 门家、泽村宗十郎家等, 门家、泽村宗十郎家等,这些歌舞伎演出世 家对歌舞伎的发扬光大起到了巨大作用。 家对歌舞伎的发扬光大起到了巨大作用。
能里面以言语来表现所有的剧情部分称为谣。也就 是说戯曲自身,戏曲的词章、科白被称为谣同时, 这些词章、科白里独特的调子或是抑扬变化的部分 也被称作谣。 能的戏曲里,登场人物的科白之外,还包含了被称 作地谣的齐唱表现手法。地谣不仅是舞的部分所使 用之背景唱曲,其使用的言语表现也还包含了登场 人物的心理描写或是情景描写,这种表现手法成为 了日本特有的演剧形式。故而能的戏曲无法等同于 一般西欧的对话剧,因为当中有很大的部分为使用 着独白或是叙述的手法。
(六)歌舞伎乐器
与其它国家一样,日本的乐器也可大致分为打击乐 与其它国家一样, 吹奏乐器和弹奏乐器三类。 器、吹奏乐器和弹奏乐器三类。 小鼓:日本典型的打击乐器之一。 小鼓:日本典型的打击乐器之一。多数的鼓是用 两根鼓槌捶击鼓皮进行演奏的,但是, 两根鼓槌捶击鼓皮进行演奏的,但是,日本的小鼓 是用手指捶击鼓皮,为了确保微妙的音色, 是用手指捶击鼓皮,为了确保微妙的音色,演奏者 演奏时根据需要来对鼓皮系带的绷紧度进行调节, 演奏时根据需要来对鼓皮系带的绷紧度进行调节, 或是朝鼓皮上哈气以调节鼓皮的湿度。 或是朝鼓皮上哈气以调节鼓皮的湿度。 竹笛:吹奏乐器之一。 竹笛:吹奏乐器之一。歌舞伎中的歌唱伴奏根据 不同的音域分别使用12种竹笛 种竹笛。 不同的音域分别使用12种竹笛。日本的传统音乐通 过各种细小周密的设计来表现乐曲所需的各种音色。 过各种细小周密的设计来表现乐曲所需的各种音色。 三弦琴:弦弹奏乐器之一, 三弦琴:弦弹奏乐器之一,传统乐器中最具代表 琴长约1 用于歌舞伎、 性。琴长约1米,用于歌舞伎、文乐以及其它各种 演艺,使用琴拨弹拨三根琴弦来乐奏。 演艺,使用琴拨弹拨三根琴弦来乐奏。
第四单元日本传统文化
日本传统文化一、传统表演艺术日本的传统戏剧1.能:也叫狂言能,是日本最古老的戏剧,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它的繁荣盛行还是从14世纪开始的。
能是武士的戏剧。
能的题材内容:神,鬼,男,女,狂等五种。
受佛教的影响较大。
“能”是一种在独特的舞台,伴随着乐曲来舞蹈的音乐剧。
在“能”剧中,演员要头戴面具,动作变化十分缓慢,缺乏戏剧要素。
2.歌舞伎:日本的歌舞伎和中国的京剧一样,也是举世无双的古装戏剧。
它与中国的戏剧有颇多相似之处,如唱、念、做、打俱全,画脸谱以区别人物个性,严格的程式化等等。
歌舞伎虽具有很写实的一面,但基本上仍属于一种自由地摄取音乐、美术、舞蹈等诸要素来表达具有象征意味的戏剧样式。
●隈取化妆法:红,黑,茶色等几种颜色给演员的脸部化妆的方法,来表现歌舞伎中的武打戏,往往以勇猛好斗的武者为主角。
●花道:演员出场的通道。
●转台:一大特点●男扮女装,瞬间更换服装。
歌舞伎的主题:有两类:一是描写贵族和武士的世界的历史剧,二是表现民众生活的世话剧。
歌舞伎的地位:歌舞伎与中国京剧一道被誉为“东方戏剧的双壁”。
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歌舞伎的特征:现代歌舞伎的特征是布景精致、舞台机关复杂,演员服装与化妆华丽,且演员皆为男性。
3.文乐:“文乐”(亦称“木偶净琉璃”)是一种木偶剧。
文乐三要素:文乐是由说唱、三味线以及木偶三个艺术要素构成。
4.狂言狂言是把古代曲艺杂耍中滑稽部分戏剧化的最古老的喜剧表演形式。
与能所展现的「幽玄的世界」相反,狂言将「笑的世界」展现给观众。
狂言起源于民间,穿插于能剧剧目之间表演的即兴简短的喜剧。
狂言与能同属于日本四大古典戏剧,因为它也可以算是能剧的一部分,所以人们常常把它和能剧放在一起合称“能乐”。
狂言与能剧的最大区别在于,它通过在现实世界中取材的人物或事件用幽默的方式给武士和其他贵族阶级以辛辣的讽刺。
因为其作品都是从庶民的生活中取材,再以当时的口语演出,所以比起能剧更能被人们所接受,而成为一种最为典型的平民艺术形式。
日本传统舞蹈
歌舞伎
歌舞伎是有着约400
年历史的日本具有代 表性的古典戏剧。它 最初是一种女性的舞 蹈表演(歌舞伎舞), 但不久便发展成为剧 中所有角色都由男性 扮演的戏剧。歌舞伎 的特点在于其独特的 化妆、豪华的服饰、 大规模的舞台装置以 及夸张且规范化的演 技等,但也正因为如 此,演员本身的艺技 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起 着决定性的作用。
配有道白艺人的旁白和三弦琴音乐。
2002年5月国立剧场文乐公演时「菅原传授手习鉴」的剧照
文乐是由3名木偶剧艺人表演
的“木偶剧”,主角木偶由3 名木偶剧艺人共同操弄。三味 线伴奏与台词朗读配合栩栩如 生的木偶动作,再加上绚丽多 姿的木偶戏装,无论谁看了之 后,都会对惟妙惟肖的表演留 下深刻的印象。文乐多以武士 传说以及民间真实故事为题材, 木偶人衣装华丽,舞台场景宛 如一幅美丽的图画。但是,文 乐所表演的却多是悲剧故事, 描述的都是超出常理的人生挫 折、感情纠葛等等,例如,单 思女子的悲哀恋情,为以身殉 主的儿子感到荣光又因痛失爱 子而悲戚的武士的内心矛盾, 等等。在大众艺术盛行的大阪 有专门上演文乐的剧场-国立 文乐剧场,定期(隔月)举行 文乐的公演。
它结合了舞蹈、戏剧、音
乐和诗歌的舞台美学表演, 在日本传统艺术里占有举 足轻重的地位。能剧本质 上是一种舞剧,剧本乃是 用来创造舞蹈动作的背景。 能剧的主旨不在戏剧行动 的呈现,它所致力的毋宁 在以抒情的形式表达一种 情境。所有的能剧都以一 场舞蹈为极致,之前的台 词主要的功用在为此一高 潮预为铺设。
「歌舞伎」表演场景
雅乐
雅乐是宫廷中流传的日本最
古老的演艺,它由管弦乐和 舞蹈两部分构成,其管弦乐 队由横笛、笙、筚篥、琵琶、 筝、鼓等乐器组成。
雅乐表演场景
日本传统表演艺术
• •
能剧
能剧
日本的能剧和狂言的产生可以追溯到8世 纪,随后的发展又融入了多种艺术表现形 式,如杂技、歌曲、舞蹈和滑稽戏。今天 ,它已经成为了日本最主要的传统戏剧。 这类剧主要以日本传统文学作品为脚本, 在表演形式上辅以面具、服装、道具和舞 蹈组成。
狂言
• 狂言是一种兴起于民间,穿插于能剧剧目 之间表演的一种即兴简短的笑剧,是猿乐 能与田乐能的派生物。狂言与能一样,同 属于日本四大古典戏剧,因为它也可以算 是能剧的一部分,所以人们常常把它和能 剧放在一起合称“能乐”。因为狂言属于 喜剧型科白剧,所以相对于典型的悲剧型 歌舞剧----能剧的最大区别在于,它通过在 现实世界中取材的人物或事件用幽默的方 式给
• 渊源
• 歌舞伎三个字是借用汉字,正名以前原来 的意思是“倾斜”,因为表演时有一种奇 异的动作,后来给它起了雅号歌舞伎:歌 :代表音乐分类
• 歌舞伎的主题大致有两类:一是描写贵族 和武士的世界,二是表现民众生活。 • 剧目可分四种: • “义大夫”狂言 • “时代物”狂言:借古喻今的历史剧 • “世话物”狂言:描写庶民生活和爱情故 事
• 武士和其他贵族阶级以辛辣的讽刺。并且 因为其作品都是从庶民的生活中取材,再 以当时的口语演出,所以比起能剧更能被 广大劳动人民所接受,而成为一种最为典 型的平民艺术形式。
艺妓
• 艺妓日本传统职业,产于17世纪的东京和 大阪,最初的艺妓全部是男性,在妓院和 娱乐场所以演奏传统鼓乐、说唱逗乐为生 。18世纪中叶,艺妓职业渐渐被女性所取 代,这一传统一直沿袭至今。
日本传统表演艺术
• • • •
歌舞伎 能剧 狂言 艺妓
日本能 狂言与歌舞伎
日本能狂言与歌舞伎稍后于中国戏曲,日本的能乐于13实际孕育成熟,造就了东方又一个具备强烈协议特征的戏剧形态。
能乐表演的形式包括能与狂言两种。
后来在17世纪初,日本又产生了歌舞伎的戏剧样式。
由于日本具有独特的民族精神,它的传统戏剧采用了另外一种方式承传。
与古希腊、古罗马戏剧的终灭湮灭、印度焚剧的走向衰竭不同,与中国戏剧的随时演变转行也不同,日本能够在舞台上原封不动地保存自己历史上出现过的任何一种传统戏剧样式,因而前后出现的能、狂言、歌舞伎得以流传到今天.于是,其最古代的能乐成为世界上现存历史最为久远的传统戏剧样式的范本。
第一节历史演变一、能的形成与发展日本自古以来,伴随着传统的水稻农耕生活产生了神道的民俗信仰,并发展成为一种传统的民族宗教。
神道祭祀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表演技艺,一类是公元8世纪以后从中国传入的表演形态,如舞乐、伎乐、散乐;一类是在日本民间自由繁衍发展的舞乐形态,14世纪以前流行于日本列岛,如田乐、延年、踏歌。
由中国传入的表演形态中,舞乐是一种带有浓重宗教意味的宫廷乐舞;伎乐又称吴乐,是一种假面歌舞游行表演;散乐是包容了歌舞、杂伎、器乐、魔术、木偶、哑剧等节目的技艺的总称。
到了平安时代(9-12世纪)末期,散乐逐渐发展为猿乐。
日本民间舞乐里,田乐源于8世纪前后形成的田舞,是农民在插秧时节祈求丰收的祭神仪式表演的发展;延年是佛教寺庙里在法事之后进行的余乐表演;踏歌是宫廷里每年例行节事中的表演(后两者也来源于中国)。
能形成于室町幕府时期(14-17世纪)。
这一时期,在天皇以及掌握统治实权的将军们的提倡下,日本佛教大兴。
原来在各个神社前演出的上述各类民间艺术,开始和佛教活动结合,以各地的寺院为基点,进行综合性演出。
一些专业性的戏班(座)逐渐出现,并开始有了艺人的世袭制度。
在这些组织和专业人员的刻意钻研下,各类技艺经过整和、提高,逐渐发展成为有一定规模、一定诚实戏剧样式——能。
在能的发展严禁过程中,观阿弥、世阿弥父子功不可没。
日本传统艺能歌舞伎
日本传统艺能歌舞伎歌舞伎是日本典型的民族表演艺术,起源于17世纪江户初期,1600年发展为成熟的一个剧种,演员只有男性。
在日本国内被列为重要无形文化财产,也在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歌舞伎是日本所独有的一种戏剧,也是日本传统艺能之一。
在日本国内被列为重要无形文化财产,也在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代歌舞伎的特征是布景精致、舞台机关复杂,演员服装与化妆华丽,且演员清一色为男性。
歌舞伎是日本典型的民族表演艺术,起源于17世纪江户初期,1600年发展为成熟的一个剧种,演员只有男性.近400年来与能乐、狂言一起保留至今。
歌舞伎的始祖是日本妇孺皆知的美女阿国,她是岛根县出云大社巫女(即未婚的年青女子,在神社专事奏乐、祈祷等工作),为修缮神社,阿国四处募捐。
潇洒俊美,老板娘一见钟情,阿国表演时还即兴加进现实生活中诙谐情节,演出引起轰动。
阿国创新的《念佛舞》,又不断充实、完善,从民间传人宫廷,渐渐成为独具风格的表演艺术。
【歌舞伎渊源】歌舞伎三字是借用汉字,正名以前原来的意思是“倾斜”,因为表演时有一种奇异的动作。
后来结它起了雅号“歌舞伎”:歌,代表音乐;舞,表示舞蹈;伎,则是表演的技巧的意思。
阿国创建了歌舞伎后,在京都、大阪一带的“游女”受其影响组织了许多“游女歌舞伎”,她们除了演剧之外还从事卖淫活动。
并没有中断歌舞伎的发展,剧团变更办法,以年轻貌美的男子扮演女人的角色,产生了歌舞伎中的“女形”,这种歌舞伎被称为“若众歌舞伎”。
“若众歌舞伎”中的青年男子演员因为年轻貌美,深受武士的喜爱,演员生活作风糜烂,经常和观众发生同性恋情,时有殉情、私奔等引起社会轰动的事件发生。
幕府虽然采取多种措施加以改善,但难见效果,也就是现在日本歌舞伎的原型。
歌舞伎从此改变了侧重以美媚之貌蛊惑观众的做法,转而追求演技,逐渐发展成专门由男演员演出的纯粹演艺。
只能男人演歌舞伎,歌舞伎演员都是男人。
日本表演艺术形式
日本表演艺术形式
日本表演艺术形式:音乐、绘画、木工、插花
1、音乐。
筝三味线尺八三种组成合奏为三曲合奏
中棹三味线太棹三味线长呗三味线龙笛太鼓缔太鼓多用于歌舞伎
太棹三味线独奏多用于地呗曲目
民谣三味线独奏形式多为俗曲
太棹三味线小鼓太鼓龙笛多为三番叟演出用
筚篥龙笛太鼓楽琵琶羯鼓雅楽演奏所用
2、绘画,有浮世绘。
浮世绘是版画类别在明治维新前多是春画,比较粗糙,但是色彩美丽、明确。
3、木工,有漆器。
纯木质木本色的小家具,寄木工艺,莳絵。
4、插花,多为婚后妇女所传承。
日本传统舞踊的流派与风格
日本传统舞踊的流派与风格日本传统舞踊是日本文化中独特而美妙的艺术形式,它以优雅的动作、精致的服装和悠扬的音乐为特点。
这种艺术形式在日本历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并形成了多个流派和风格。
本文将探讨日本传统舞踊的流派与风格,带领读者一窥这一艺术的魅力。
首先,我们来介绍几个著名的日本传统舞踊流派。
其中最有名的要数“能”和“歌舞伎”。
能是一种源自宫廷舞踊的艺术形式,起源于14世纪。
它强调演员的身体控制和表情表达,通常以慢节奏和优雅的动作为特点。
能的服装华丽,舞台布景精致,常常以历史故事为主题。
歌舞伎则是一种戏剧性的舞踊形式,起源于17世纪。
它结合了音乐、舞蹈和戏剧,以强烈的动作和丰富的表情为特点。
歌舞伎的演员通常戴着精美的面具,穿着华丽的服装,以生动的表演吸引观众。
除了能和歌舞伎,日本还有许多其他的传统舞踊流派。
比如,“盆舞”是一种在夏季举行的庆祝活动中常见的舞蹈形式。
它通常以团体形式进行,舞者们手牵手,围绕着装饰华丽的盆子跳舞。
盆舞的动作轻快而欢快,传达着人们对丰收和幸福生活的祈愿。
另外,“茶道舞”是一种与茶道仪式相结合的舞踊形式。
它强调舞者的优雅和内心的平静,舞者们通过舞蹈来表达对自然和美的敬仰。
每个传统舞踊流派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比如,京都的“舞扇”流派以扇子的运用为特色,舞者们通过熟练地摇动扇子来表达情感和意境。
而大阪的“扇舞”流派则更加注重舞者的身体协调和舞蹈技巧,舞者们在舞台上翩翩起舞,展示出优雅而动人的舞姿。
另外,东京的“东京舞”流派以其精致的动作和细腻的表情而闻名,舞者们的舞姿优雅而充满张力,给人以深深的艺术享受。
除了流派和风格,日本传统舞踊还有许多与之相关的元素。
其中最重要的要数音乐和服装。
传统舞踊的音乐通常是由三味线、箏和鼓等乐器演奏的,它们的和谐悠扬的旋律为舞者们提供了节奏和灵感。
而服装则是传统舞踊的重要组成部分,舞者们通常穿着华丽的和服或者特殊的舞蹈服装,这些服装不仅能够凸显舞者的身体动作,还能够展现出日本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日本传统艺能及用语
日本传统艺能及用语
日本传统艺能是利用文化技术和视觉表现,来传承日本的传统文化的活动。
由佛道术、武术、音乐、舞蹈、曲艺、杂艺、戏剧、礼仪、文艺等多个元素组成。
古代日本有着很多习俗,以及一些特别的山川、古老的神社,很多地方有分布着某种传统文化文化,而日本传统艺能便是介绍日本不同地区的地方特色文化活动。
日本传统艺能有一种独特的表演形式,如茶道、书道、剑道、琴道、歌唱、舞蹈等,它们展示了日本文化、传统运动和艺术之精华,都是具有日本文化魅力的历史产物,是日本文化遗产的体现。
在日本传统艺能中,其中一些文化内涵影响显著,即“道”文化,老百姓称其为“道德”。
也就是日本人将一种信仰规范理念包装入每一种传统技能,可以说,道文化是日本传统艺术的灵魂所在,把日本传统艺能融入到日本文化的传承中,是构成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本传统艺能也有着专属的用语。
如“Seiichi”,是日语,指的是一种通过练习
才能发挥的艺术技能,只要能够熟练掌握,就可以打造出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Nani 气”,也是日语,指的是一种技术特点,就是表演者能够把自己的精神活力
特别地融入到技术表演中,以达到与观众内心沟通的效果。
此外,在排练艺术表演时,“Gendai ”这个词也被经常提起,意思是“现代化”,指的是将表演更加现代化,加以改良,用巧妙多样的方式去给观众带来更多的视觉惊喜。
日本传统艺能的发展既保留了古老传统的精髓,又融入现代的审美追求,在表演艺术中有着独特的现代意蕴。
它不仅是日本文化文化的遗产,更是表达日本文化的有力工具,是日本文化精神的象征。
中外戏剧史 第四章 日本能、狂言与歌舞伎
狂言剧作 来自民间的狂言,和其他国家的民间戏剧一样,一般
没有固定的文学脚本,多为即兴表演。
和能相比,狂言的讽刺性是他最为独特的艺术风格,
讽刺的矛头直指王侯贵族武士僧侣等上层阶级。其人物 常常是懒惰而聪明的仆人、受到妻子虐待的丈夫、傲慢 而愚蠢的权贵、傻里傻气的新郎、内心怯懦的恶霸等。
传世的狂言代表作品有《两个侯爷》、《骨皮》等。 狂言中还有一些取材于民俗信仰的驱疫逐鬼、祛病消
歌舞伎和能类似,戏剧演出高度程式
化,演员必须刻苦练习才能承担演出的 重任。
歌舞伎的舞台动作不同于日常动作,而是 歌舞伎表演乐队常用的乐器为三味线、大
鼓、太鼓、笛、铜锣、风琴等。
从现实生活中汲取典型的精美姿势,经过艺 术加工后形成。例如跑步就是抬高脚步,哭 泣就是抬起手臂平空擦拭眼睛。
歌舞伎的演出服饰是在能与木偶净琉璃等
稍晚于中国戏曲,日本的能乐于13世纪孕育成熟,造就了东方又一个具备强烈写意特征
的戏剧形态。能乐表演的形式包括能与狂言两种。后来17世纪初,日本又产生了歌舞伎的 戏剧样式。
由于日本具有独特的民族精神,日本能够在舞台上原封不动的保存自己历史上出现过的
任何一种传统戏剧样式,因而前后出现的能、狂言和歌舞伎都得以流传到今天。
除了这三大类,还有一些无法归类的“杂狂言”。
歌舞伎的舞台特征
歌舞伎和能不同,多为多幕剧。从江
户时代开始,歌舞伎的创作者把喜怒哀 乐四中情感巧妙地融入演出的四幕。
第一幕的序多为游览观赏场面,为喜;
第二幕多是谋反或者忠义之士切腹自杀, 为怒;第三幕为世话场,多为家庭不幸 的场面,为哀;第四幕坏人受到惩罚, 矛盾得以解决,为乐。
没有故事情节,以迎合一般观众的习俗和趣味。
第二类为“大名戏”,有时分为“大名狂言”和“小名狂言”,大名即 第三类为“新人戏”,多为描写男女婚事、岳父和女婿之间口角的开心
【歌舞伎】日本传统表演艺术の观赏指南
【歌舞伎】日本传统表演艺术の观赏指南歌舞伎,对于喜欢日本文化的你来说相信不会陌生。
这是一种日式的音乐剧,由歌:悦耳的台词和演奏、舞:华丽的舞蹈、伎:一定形式的表演风格和技艺,三者组成。
如今,正宗的歌舞伎舞台仍然保留着许多传统的规则。
因此这里也是了解日本传统文化的绝佳场所。
歌舞伎的来源是源自一位名叫“阿国”的出云巫女,她在京都河滩表演的舞蹈受到了人们的欢迎,自此歌舞伎便诞生了。
在歌舞伎中,演员被称为“立役”,全部由男性担任,而被称为“女形”的女性角色也是由男性出演。
现在的歌舞伎舞台形式沿用了鼎盛时期的江户时代风格,其独特的表演方式、服装、化妆和台词也继承了当时的传统。
对于歌舞伎,有些常识是你所需要了解的。
—隈取歌舞伎的舞台不适用聚光灯,而使用明亮且平面的灯光照明。
色彩艳丽的舞台美术、华丽的服饰以及“隈取”这种歌舞伎独特的脸谱,都让舞台气氛更加火热。
歌舞伎的另一特点在于其独特的表现手法。
其中“型”和“见得”表演形式十分夸张。
所谓的“见得”便是指演员在表演时突然静止,用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此外,慢动作演绎的杀阵(格斗)场面更是加深了该场景在观众心中的印象。
另外,更有全身包裹黑色服装的“黑衣人”,他们是舞台上独特的一种助手,对他们“视而不见”则是歌舞伎舞台上的规则。
—歌舞伎—歌舞伎的剧目以江户时代以前的历史为题材,也有反映江户时代的风俗和流行。
在三味线和太鼓等现场演奏下,华丽绝赞的“歌舞伎舞蹈”就会展现在你的眼前。
尤其是表演女形的演员,他们的优美舞姿甚至令女性都自叹不如。
对于歌舞伎舞台来说,花道是不可少的。
所谓“花道”是指舞台左侧贯穿观众席的直线通道,它就像是舞台的红毯,主角便会从这里登场。
位于东京东银座的歌舞伎座是日本唯一一座歌舞伎专用剧场。
每月都会更换剧目,几乎每天都能欣赏到歌舞伎。
当然,除了东京的歌舞伎座之外,在日本各大城市的剧场也会偶尔上演歌舞伎剧目。
当你来到日本时,不妨观赏一下日本的传统艺术,体验一下歌舞伎给你带来的艺术享受吧!。
日本的表演艺术
歌舞伎是日本所独有的一种戏剧,也是日本传统艺能之一。
在日本国内被列为重要无形文化财,也在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代歌舞伎的特徵是布景精致、舞台机关复杂,演员服装与化妆华丽,且演员清一色为男性歌舞伎:具有节奏感的台词、色彩鲜艳的化妆、精雕细琢的舞台形象,最大特征是女性角色全部由男演员扮演。
木偶戏又叫做木偶净琉璃。
“人形”的意思就是木偶或者傀儡,“琉璃”的意思则是一种伴以三味线演奏的戏剧说唱。
能乐是以歌舞为中心的音乐剧。
是一种特别好笑的笑剧,穿插于能剧剧目之间表演的一种即兴简短的笑剧。
近世初期,时常举行御灵会以祭拜在战乱中死於非命的人,后来御灵会便发展成风行全国的风流舞。
而所谓的歌舞伎舞,则是以风流舞为基础,所发展成的一种不戴面具、动作整齐划一,和中世舞蹈不同的舞台艺能。
阿国歌舞伎歌舞伎舞最初起源於出云大社的女巫「阿国」,为劝募修复神殿的经费,来到京都所表演的一种叫做<念佛舞>的艺能。
当时在寺庙和神社中常举行酬神祭,「阿国」也以此名目开始表演歌舞伎舞,后来还借用「能」的舞台,而大受欢迎。
此时正值 17 世纪初,德川家康在 1603 年成为将军,之后德川 300 年的发展也奠定了歌舞伎的历史。
歌舞伎舞与女歌舞伎「歌舞伎舞」一词最早出现於史料的时间是1603年。
井少五在现在的汉字中写成歌、舞、伎,但它原先是由「井少仁」而来的,其意为「异於平常的新倾向」。
故名思义,歌舞伎舞是和传统的能的舞蹈大不相同的新风俗舞。
当时都市中设立了许多游里,并出现了大批的游女,她们以华丽的团体舞蹈在门口招揽顾客,后来这些游女便被称做「游女歌舞伎」。
此时不但伴奏中加入了三味线,她们也组成艺团不停地巡回表演。
此外,各地也都成立了游女歌舞伎座而风行全国。
但是宽永 6 年,幕府以伤风败俗为由,下令禁止了游女歌舞伎及所有的女性艺能。
男歌舞伎(从若众歌舞伎到野郎歌舞伎)女歌舞伎被禁后,代之而起的是「若众歌舞伎」,这些将浏海梳起的美少年们所表演的舞蹈和狂言艺能,在女歌舞伎的全盛时期就已经存在,但直到当时才展露头角。
日本的传统表演艺术(日语)
芸 者 業 の 衰 退
1750年
今
踊りや楽曲や楽器
満足男たち
女性承母業なければならない
従業期間内に結婚してはならない
近 代 現 代 の 百 年
第三期
第四期「義医者」狂言 Nhomakorabea「時代物」狂言
「世話物」狂言
「仕事」狂言
日本の伝統芸能
————芸者
芸者簡介 芸者の発展の変遷 芸者のキーワード 画像を鑑賞する 老いの道
東 京 と 大 阪 生 ま れ
17世纪
初 め て の 女 性 が 芸 者
基 本 的 な 女 の 人 の 代 わ り に
第二期第三期第四期第一期源流創生科白劇確立時代拡大時代近代現代百年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团队介绍
自己设计的写吧,
日本の伝統芸能
————歌舞伎
歌舞伎の紹介
歌舞伎の発達は、次の4期
演目分類 画像を鑑賞する 男女比
源 流 と 創 生
第一期
科 白 劇 の 確 立 時 代
第二期
拡 大 時 代
歌舞伎r 文档 (7)
●歌舞伎“歌舞伎”(かぶき)是日本代表性的传统演剧,与“能”(のう)、“文乐”(ぶんらく,人形净琉璃)并称为日本的三大国剧,也是以音乐作为重要因素之一的综合艺术代表例子。
“歌舞伎”是后世的音译字,应该是沿袭了当时的“倾く”(かたぶく)的日常用语。
后来人们为这种舞蹈起了雅号“歌舞伎”:歌,代表音乐;舞,表示舞蹈;伎,则是技巧的意思。
故名思义,歌舞伎舞是和传统的能的舞蹈大不相同的新风俗舞。
8EP&ixZ-此资料来源于:和*风*日*语 # 9[Qda?歌舞伎舞最初起源于岛根县出云神社的女巫阿国,为劝募修复神殿的经费到各地巡回演出募款,她从中世纪后半产生于各地的风流踊中创新歌舞伎踊,来到京都表演了一种叫做“念佛舞”的艺能,广受好评。
传说她身着深红色男装,其它舞者亦穿风格奇异显眼的华美服装,一边跳舞,内心一边念着短歌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眼光挂在阿弥陀佛的佛号上,这样就有了念佛舞的说法。
总称这些和歌舞伎踊变得当时在寺庙和神社中常举行酬神祭,阿国也以此名目开始表演歌舞伎舞,后来还借用“能”的舞台,又不断充实、完善,从民间传人宫廷,渐渐成为独具风格的表演艺术。
而大受欢迎。
宽永六年,幕府以伤风败俗为由,下令禁止了游女歌舞伎及所有的女性艺术。
女歌舞伎被禁后,代之而起的是“若众歌舞伎”,这些将刘海梳起的美少年们所表演的舞蹈和狂言艺能,在女歌舞伎的全盛时期就已经存在,但直到当时才展露头角。
若众歌舞伎主要都是美少年,他们以表演舞蹈和惊险的杂技为主,但也兼有男同性恋卖淫,所以承应六年,以和女歌舞伎相同的理由遭禁止。
后来以接受了剪掉若众的象征刘海,以及不跳煽情舞蹈而以对白代替等两项条件,于次年才被允许继续上演,此后则被称为“野郎歌舞伎”。
0]X\Ou2B此资料来源于:和*风*日*语 I%4rL5s|元禄时代(1688-1704)歌舞伎则转以写实性为中心。
此时,在都市商人阶层经济成长及财富累积的背景下,各式庶民文化蓬勃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在现在的日本社会,像中国的京剧一样,歌舞伎也 面临着如何发展的问题。共通的课题是:理解和观 赏歌舞伎的年轻观众越来越少。
二、净琉璃
❖ 净琉璃是日本传统音乐中的一种说唱故事。在三味 线伴奏下说唱。日本净琉璃兴盛于15世纪中叶,当 时社会上最流行的剧目是反映三河国诸侯的女儿净 琉璃御前与牛若丸之间爱情纠葛的故事,此段故事 名叫《净琉璃姬物语》。由于反映这段恋爱故事的 说唱十分流行,所以这门说唱艺术的便命名成“净 琉璃”。16世纪后半叶净琉璃使用新乐器三弦伴奏, 使它赢得了更多的观众。
(二)歌舞伎发展历史
❖ 阿国
游女歌舞伎 若众歌舞伎 野
郎歌舞伎 元禄歌舞伎(1688-1704)
明治维新以后的歌舞伎
歌舞伎的成熟时期——元禄时期
❖ 以元禄时代(1688-1704)为中心的约半个世纪, 是歌舞伎发展跃进的时代,许多表演的形式是在这 个时代确立的。后人称这个时代的歌舞伎为“元禄 歌舞伎”时期。
歌舞伎演员的服装是十分 华丽的和服,做工、质地 和装饰都十分上成,因此 也异常昂贵.
歌舞伎演员的化妆也十
分讲究,浓妆的施用有特 殊的程序,用料也以传统 原料为主。最醒目的是, 歌舞伎演员会用一种液状 的白色颜料均匀涂满脸部、 颈项,看起来犹如雕饰华 美的人偶一般。
(六)歌舞伎乐器
与其它国家一样,日本的乐器也可大致分为打击乐 器、吹奏乐器和弹奏乐器三类。
❖ 元禄时期,歌舞伎逐渐发展到了成熟阶段。这一阶 段的歌舞伎在剧本结构、表演技巧、情节内容方面, 都逐渐成熟起来。当时出现的一大批的剧作家(比 较有代表性的就是近松门左卫门),将能和狂言的 剧目以及木偶净琉璃的剧本改变成为歌舞伎剧本。
❖ 歌舞伎在艺人的改进下,表演中除了歌舞,更加入 了剧情。形成了一出优美的舞蹈戏。
(一)歌舞伎概况
❖ 歌舞伎是日本所独有的一种戏剧,也是日本 传统艺能之一。在日本国内被列为重要无形 文化遗产,也在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问题
❖ 歌舞伎是指具体的人吗? ❖ 歌舞伎的表演者是男是女? ❖ 歌舞伎与京剧有何异同?
歌舞伎与京剧有何异同?
❖ 同: ❖ 1、历史悠久; ❖ 2、都有观众喜闻乐见的经典曲目; ❖ 3、都要画脸谱,观众从脸谱可以知道剧中人物的
❖ 参演电影 ❖ 2003年《座头市》 ❖ 2007年《娑婆气》饰演 铃彦姬 ❖ 2008年 《甜甜小公主1》 饰演 桃山三太夫
(真实身份:影子忍者)
❖ 2008年《娑婆气2》饰演 铃彦姬
❖ 参演电视剧 ❖ 2007年《风林火山》饰演 北条氏政 ❖ 2010年《新参者》 饰演 上杉和博
2010年《獣医ドリトル》
小鼓:日本典型的打击乐器之一。多数的鼓是用 两根鼓槌捶击鼓皮进行演奏的,但是,日本的小鼓 是用手指捶击鼓皮,为了确保微妙的音色,演奏者 演奏时根据需要来对鼓皮系带的绷紧度进行调节, 或是朝鼓皮上哈气以调节鼓皮的湿度。
竹笛:吹奏乐器之一。歌舞伎中的歌唱伴奏根据 不同的音域分别使用12种竹笛。日本的传统音乐通 过各种细小周密的设计来表现乐曲所需的各种音色。
性格; ❖ 4、都有饰演女性角色的男性演员,在日本称为
“女形(おんながた)”。 ❖ 异:京剧讲究唱、念、做、打。而歌舞伎表演者一
般是不唱的。
“歌舞伎”三个字的意思?
歌舞伎三个字原来的意思是“倾奇(かぶ き)”,因为表演时有一些奇异的动作。后来 给它起了雅号“歌舞伎”: 歌,代表音乐; 舞,表示舞蹈; 伎,则是技巧的意思。
❖ 元禄歌舞伎在戏剧人物造型方面,还确定了男性饰 演“女形” 的典型变身风范,为其后的近代歌舞 伎、现代歌舞伎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这一时期 创造并确立的戏剧文学样式、表演技巧、戏剧艺风, 虽然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却仍旧完美地体现在 现代的歌舞伎舞台上。
明治维新后的歌舞伎
❖ 在明治维新以后,西洋剧的大量引入,使得 歌舞伎的表演艺术开始走下坡路。在第二次 世界大战后,麦克阿瑟占领日本期间,因为 歌舞伎中的剖腹自杀等封建忠君内容,一度 禁止歌舞❖ 一、以历史武士故事为主的“荒事(あらご
と)”,即以脸谱或夸张的演技表现超人的力 量。 ❖ 二、以民间社会男女爱情故事为主的“和事 (わごと)”。
(三)经典剧目介绍
❖ 《忠臣藏》 ❖ 《曾根崎情死》 ❖ 《鸣神》
(四)歌舞伎舞台
歌舞伎舞台设施
(五)歌舞伎演员的着 装
第六讲 日本传统表演艺术
❖ 歌舞伎(かぶき) ❖ 能剧(のうげき) ❖ 净琉璃(じょうるり) ❖ 狂言(ひょうげん)
一、歌舞伎
❖ (一)歌舞伎概况 ❖ (二)歌舞伎的发展历史 ❖ (三)歌舞伎经典剧目介绍 ❖ (四)歌舞伎的舞台 ❖ (五)歌舞伎表演者着装 ❖ (六)歌舞伎中使用的乐器 ❖ (七)歌舞伎的今天
日本当红歌舞伎少年 ——早乙女太一
❖ 被誉为“大众演剧界百年历史里独一无二的奇才” 的女形舞蹈演员早乙女太一,本名“西村太一”(に しむら たいち),现在是日本大众演剧剧团朱雀的继 承人。在日本,他拥有超高人气,被称作“流し目 王子”(媚眼王子)。太一演绎的女性冷艳妖媚,而且 本人面容俊秀,在日本颇具人气,15岁的他便拥有 了正式的fans团。太一4岁首次登台,10岁便开始以 女形形象进行表演。他的表演充满魔力,华丽的舞 蹈和表演使观众陶醉其中,无法自拔。
三弦琴:弦弹奏乐器之一,传统乐器中最具代表 性。琴长约1米,用于歌舞伎、文乐以及其它各种 演艺,使用琴拨弹拨三根琴弦来乐奏。
(七)歌舞伎的今天
经过400年的历史演变,古典化的歌舞伎已 经成为日本传统国粹文化的代表。一些歌舞 伎演员不断磨练演技,成为名门,至今在日 本拥有崇高的社会地位。现在日本著名的歌 舞世家有市川团十郎家、松本幸四郎家、市 川段四郎家、坂东三津五郎家、片冈仁左卫 门家、泽村宗十郎家等,这些歌舞伎演出世 家对歌舞伎的发扬光大起到了巨大作用。
❖ 后来因为占领军副官巴瓦斯是歌舞伎的爱好者,他 认为应该把艺术和现实政治分离开来考虑,在巴瓦 斯担任演剧审查官之后,才逐渐解除了歌舞伎上演 禁令。此后,各歌舞伎世家通过多种渠道宣传普及 歌舞伎艺术,电视台也现场转播,并且开办欣赏讲 座,一些文化人经常撰文介绍,使得歌舞伎得以复 兴,欧美等西方国家也纷纷邀请歌舞伎前往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