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CRTS1型双块式无砟道床施工

合集下载

CRTSⅠ型双块式无碴轨道施工流程

CRTSⅠ型双块式无碴轨道施工流程

CRTSⅠ型双块式无碴轨道施工流程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道床施工特点CRTSⅠ型双块式现浇混凝土无砟道床,轨道铺设时以钢轨面作为基准面,使轨道铺设几何形位极为精确,使得铺设施工误差近似于“零”。

该轨道结构具有以下特点:(1)系统施工简化,采用预制桁架式轨枕省去了承轨槽制作的浇注工序;同时采用专门的机械设备及调整定位装置精确的铺设技术;(2)对土质路基、桥梁、高架桥、隧道、道岔区以及减振区段,可以采用同一结构类型,技术要求、标准相对单一,施工质量容易控制,更适用于高速铁路。

(3)槽形板的取消,使得支承层混凝土的浇筑捣固作业质量更易于保证。

(4)桁架式轨枕采用自动的操作铺设工艺,提高了作业效率,利于降低成本;(5)桁架式轨枕与现浇道床混凝土共同形成道床板,提高了轨道结构的整体性,改善了结构受力。

由于桁架式轨枕与现浇道床混凝土为非预应力混凝土,最大的降低了混凝土体积收缩和温度应力形成的变形;(6)两轨枕块之间用钢筋桁梁。

连接,有利于轨矩保持稳定。

(7)道床表面简洁、平整、美观漂亮。

施工准备:CPⅢ测量成果复测,现场安装调试施工设备,原材料的现场运储工作面清理:工作面的清理是将道床上的混凝土渣子,一些树叶等杂物清除干净。

轨道位置放线摆放底层纵向钢筋组装轨排、安装调节器托盘道床混凝土浇筑及抹面关键工序:在道床板施工的各工序中,散布轨枕、轨道精调、道床板混凝土浇筑与养护工艺相对而言是关系到轨道空间位置精度与耐久性的关键工序。

散布轨枕轨道精调道床板混凝土浇筑与养护主要工序及施工方法:1、轨枕、钢筋进场:本工序作业内容包括:材料计划及运输、轨枕的接收、材料的现场堆放。

具体作业方法为:(1)材料计划及运输(2)轨枕的接收(3)材料的现场堆放;2、道床工作面清理、施工放样:本工序作业内容包括:工作面清理、施工放线。

具体作业方法为:(1)工作面清理(2)施工放线;3、布置钢筋:(1)在路基和隧道地段按测量放样位置和轨枕下纵向钢筋设计数量,将纵向钢筋依次散铺到线路上,散布后的钢筋应平顺无重叠,并预设搭接。

高铁轨道工程验收标准

高铁轨道工程验收标准

CRTSI型双块式无碴道床轨排组装,调整轨排几何形位允许偏差序号项目容许偏差备注1 轨距±1mm相当于标准轨距1435mm1/1500 变化率2 轨向2mm 弦量10m3 高低2mm 弦量10m4 水平2mm 不包含曲线,缓和曲线上的超高值5 扭曲(基长3m)2mm 包含缓和曲线上由于超高顺坡所造成的扭曲量6 轨面标高一般情况±2mm 紧靠站台+2 0mm7 轨道中线2mm8 线间距+5 0mm道岔铝热焊钢轨焊接接头平直度允许偏差(mm/1m)序号部位允许偏差1 轨顶面+2 02 轨头内侧工作面+2 03 轨底(焊筋)+5 0注:1轨顶面中"+"表示高出钢轨母材轨顶基准面2轨头内侧工作面中符号“+”表示凹进3轨底(焊筋)中符号"+"表示凸出检验方法:用1m直尺或专用平直度检查仪检查有碴道床初期稳定阶段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 高低 4 10m弦量2 轨向 4 直线10m弦量,曲线20m弦量3 扭曲(基长3m)4 测量4 轨距±2轨距尺量5 水平 4 轨距尺量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5km抽检2处,每处各抽检10个测点轨道过度段过渡段辅助轨,轨枕安装位置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 辅助轨横向偏差 5 尺量2 辅助轨轨面高程0,-15 测量3 特殊轨枕枕间距±20mm,连续6跟轨枕的累计值±30mm尺量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验。

无缝线路有碴轨道铺枕铺轨1轨枕应方正,并与轨道中线线垂直。

枕间距允许偏差±20mm,连续6根轨枕的距离允许±30mm.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2km抽检两处,每处6根轨枕检验方法:尺量2轨道中心线预线路设计中心线应一致,允许偏差为30mm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2km抽检100m,每10m一个测点检验方法:尺量3扣件组装应符合以下要求:1绝缘轨距块的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2 各种零件应安装齐全,位置正确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1km抽检100m检验方法:尺量,观察检查工地钢轨焊接1.工地钢轨闪光焊焊接接头的形式检验应符合铁道行业标准《钢轨焊接第2部分;闪光焊接》(TB/T1632.2-2005)底5.2节规定。

高铁轨道工程验收标准

高铁轨道工程验收标准

CRTSI型双块式无碴道床轨排组装,调整轨排几何形位允许偏差道岔铝热焊钢轨焊接接头平直度允许偏差(mm/1m)注:1轨顶面中"+"表示高出钢轨母材轨顶基准面2轨头内侧工作面中符号“+”表示凹进3轨底(焊筋)中符号"+"表示凸出检验方法:用1m直尺或专用平直度检查仪检查有碴道床初期稳定阶段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5km抽检2处,每处各抽检10个测点轨道过度段过渡段辅助轨,轨枕安装位置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验。

无缝线路有碴轨道铺枕铺轨1轨枕应方正,并与轨道中线线垂直。

枕间距允许偏差±20mm,连续6根轨枕的距离允许±30mm.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2km抽检两处,每处6根轨枕检验方法:尺量2轨道中心线预线路设计中心线应一致,允许偏差为30mm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2km抽检100m,每10m一个测点检验方法:尺量3扣件组装应符合以下要求:1绝缘轨距块的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2 各种零件应安装齐全,位置正确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1km抽检100m检验方法:尺量,观察检查工地钢轨焊接1.工地钢轨闪光焊焊接接头的形式检验应符合铁道行业标准《钢轨焊接第2部分;闪光焊接》(TB/T1632.2-2005)底5.2节规定。

2.工地钢轨闪光焊接接头的生产检验应符合铁道行业标准《钢轨焊接第2部分;闪光焊接》(TB/T1632.2-2005)第5.3节规定。

3.钢轨焊头应进行超声波探伤检查。

超声波探伤应符合铁道行业标准《钢轨焊接第一部分:通用技术条件》(TB/T1632.1-2005)第5章规定。

4.钢轨交接绝缘接头焊接前应测定电绝缘性能,并符合相关技术条件的规定。

检验方法:仪器测量5.加焊轨长度:正线不得小于24m,道岔侧股及到发线不得小于12m。

6.单元轨节左右两股钢轨的焊接接头宜相对,相错量不应大于100mm。

7.单元轨节起止点不应设置在不同轨道结构过渡段以及不同线下基础过渡段范围内。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

4
02
Part Two
施工准备
5/36
2022/4/5
5
2
桥梁地段无砟轨道工程由钢轨、扣件、双块式轨枕、混凝土道床板、隔离层及底座板组成。道床板宽2800mm, 厚度255~270mm,表面设置0.7%向外排水坡,长度采用5~7m的单元板结构,板间设100mm的间隔缝;底座 宽2800mm,厚度为210mm,底座长度与道床板同尺寸,板间设100mm间隔缝,每块板设2个限位凹槽,限位 凹槽在高度方向呈四棱台型,倾角为1:10,高度为110mm。限位凹槽内采用直径12mm的环氧树脂涂层钢筋。 轨枕间距为600~650mm范围,道床板与底座钢筋均采用HRB400级,道床板与底座板之间设一层4mm厚土工 布隔离层,底座与梁面采用预埋套筒钢筋连接。
梁面机械凿毛
10/36 2022/4/5
梁面垃圾清理及清洗
伸缩缝安装 10
3 施工控制
主要施工设备材料准备
主要施工设备、机具有:轨排框架、龙门吊、专用吊具、纵横向模板等。在投入使用前对其进行自验,验收 合格后报监理验收。
主要设备配置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
数量
进场时间 备注
1
轨排
6.5m
16榀 2020.12.30
19/36 2022/4/5
19
4
底座板施工
4、底座板养护
收面完成后由专人覆盖和洒水养护,混凝土强度低于5MPa时,底座板侧面采用带模养护,顶部养护采用 双层覆盖养护;拆模后底座板采用双层包裹养护,先用土工布覆盖,然后洒水润湿土工布,再在土工布上面 加盖一层塑料布保湿,每天洒水养护一次。
20/36 2022/4/5
5~7m
255~270mm

铁路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专项施工方案

铁路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专项施工方案

TA1-3铁路III类施工方案报审表编号:标段名称施工单位施工方案名称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专项施工方案我单位已根据要求编制完成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专项施工方案,并经我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请予以审查。

附: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单位(章)负责人日期监理分站审核意见:监理分站(章)监理组长日期监理站审批意见:监理站(章)总监理工程师日期注:本表一式4份,施工单位2份,公司、监理各1份。

新建铁路客运专线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复核:审核:铁路客专项目经理部二○一年月目录1、编制依据 (1)2、适用范围 (2)3、工程概况 (2)4、施工资源配置 (3)4.1主要施工人员配置 (3)4.2主要机械配置 (3)4.3施工技术培训 (4)5、施工进度计划 (5)6、工程运输组织 (5)7、施工工艺 (6)7.1 基本工艺流程 (6)7.2 支承层施工 (7)7.3 端梁施工 (10)7.4 桥上混凝土底座施工 (11)7.5 混凝土道床板施工 (16)7.6 路桥、路隧无砟轨道过渡段施工 (27)8、质量目标、体系及措施 (28)8.1质量目标 (28)8.2质量保证体系 (28)8.3质量管理制度 (30)8.4质量保证措施 (31)9、安全目标、体系及措施 (33)9.1安全目标 (33)9.2安全保证体系 (33)9.3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34)9.4安全保证措施 (36)9.5安全应急救援预案 (37)10、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目标及措施 (40)10.1环境保护目标 (40)10.2环境保护措施 (40)10.3文明施工目标 (41)10.4文明施工措施 (41)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专项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国家相关法律、法规;(2)《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3)《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4)《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4-2010);(5)《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6)《铁路轨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5-2009);(7)《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8)《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9)《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5】101号);(10)《客运专线250Km/h和350Km/h钢轨检验及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402);(11)《客运专线综合接地技术实施办法(暂行)》(铁集成〔2006〕220号);(12)《新建铁路***客专(***)段无砟轨道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13)《***客专******段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2013年度动态调整》;(14)《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号〔2009〕9301号);(15)《路基地段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设计》(***客专(***段)施轨01-1-01~12);(16)《隧道地段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设计》(***客专(***段)施轨02-1-01~14);(17)《桥梁地段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设计》(***客专(***段)施修轨03-1-01~23);(18)《桥上CRTS 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预埋件设计》(***客专(***段)施轨04-3-01~07);(19)《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过渡段结构设计桥台与路基过渡》(***客专(***段)施轨15-1-01~25);(20)《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工点结构设计》(***客专(***段)施轨14-2-01~35)(21)《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工点结构设计》(***客专(***段)施轨14-3-01~70)(22)《***局***客专***标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23)《CRTS 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技术及管理骨干室内培训材料》(24)《关于明确******段曲线超高设置标准的通知》(工管函【2013】3号);(25)现场调查相关资料。

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CRTS-1型双块式无砟道床施工

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CRTS-1型双块式无砟道床施工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道床施工一般规定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道床施工基本工艺流程见图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道床施工投入的主要设备有: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运输车、混凝土泵车、混凝土输送泵、混凝土浇注机、滑模摊铺机、钢筋加工设备、线路料运输车、散枕装置、螺杆调整器、粗调机组、汽车吊、龙门吊或其他吊装设备、检测测量仪等。

根据轨枕设计间距提前计算确定轨枕垛间距,桥梁和隧道地段轨枕垛可沿线摆放在线路两侧的电缆槽盖板上,路基地段轨枕垛可沿线摆放在两侧的路肩上。

摆放时轨枕底部应用支垫支撑。

无砟道床施工前应调查当地气温资料,掌握气温、轨温变化规律,合理安排轨排精调和混凝土浇筑时间。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道床宜采用轨排支撑架法施工。

轨排组装用工具轨应采用与正线轨型相同的钢轨,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相关规定。

工具轨应无变形、损伤、硬弯、磨损,工具轨质量及状态应经常检查。

螺杆调整器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满足施工工艺要求。

螺杆调整器应架设牢固,并与钢轨垂直。

轨排调整定位合格后应安装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防止混凝土浇筑时轨排横向移位及上浮。

无砟道床施工过程中应加强轨道部件的防护,避免混凝土等的污染。

道床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75%之前,严禁在道床上行车和碰撞轨道部件。

支承层或混凝土底座与道床板施工间隔时间不宜过长,应形成流水作业,其施工环境温度差不宜太大。

混凝土道床板施工前,应对基底进行彻底的清理,对拉毛不明显的地方应凿毛处理。

支承层施工路基上支承层施工应符合本技术指南第7.2节的规定。

路基与桥梁及路基与隧道过渡时,支承层厚度应按设计要求平顺过渡,支承层厚度大于30cm的地段应分层分步施工,开始上层支承层施工前应将下层表面拉毛,上下相邻两层之间的施工间隔时间宜控制在2h以内。

端刺及锚固销钉施工路基与桥梁及路基与隧道过渡时,路上端刺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端刺的设置位置应在设计范围内根据轨枕位置提前计算确定,不影响后期轨枕的安装。

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CRTS1型双块式无砟道床施工

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CRTS1型双块式无砟道床施工
一般项目
8.6.2预埋件和预埋孔留置检验应符合本标准第6.2.3条的规定。
8.6.3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8.6.3的规定。
表8.6.3道床板模板安装允许偏差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备注
1
顶面高程
±5
均为模板内侧面的允许偏差
2
宽度
±5
3
中线位置
2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5m检查一次。
检验方法:测量。
8.6.4模板拆除检验应符合本标准第6.2.6条的规定。
8.1.3支承层施工应符合本标准第7.1.3条的规定。
8.1.4桩板地段底座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清扫干净底座表面后,方可按设计要求铺设隔离层和弹性垫层。
8.1.5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宜采用轨排支撑架法施工。
8.1.6轨排精调合格后应安装轨排固定装置,轨排固定装置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可防止混凝土浇筑时轨排横向移位及上浮。
4
水平
2mm
不包含曲线、缓和曲线上的超高值
5
扭曲(基长3m)
2mm
包含缓和曲线上由于超高顺坡所产生的扭曲量
6
轨面高程
一般情况
±2mm
紧靠站台
+2,0mm
7
轨道中线
2mm
8
线间距
+5,0mm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采用全站仪及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连续检测,监理单位见证检测。
2轨枕应方正,间距允许偏差不应大于5mm。
3扣件应安装正确,无缺少、无损坏、无污染,扭力矩达到设计标准,弹条中枝部与轨距挡板凸出部分应密贴,最大空隙不应大于0.5mm。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施工安全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施工安全

02
施工前的安全准备
安全培训与教育
01
培训目的
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水平,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操 作。
培训内容
02
03
培训方式
包括无砟轨道道床施工的基本安 全知识、应急救援措施、安全操 作规程等。
采用集中培训、现场教学、模拟 演练等多种形式,确保培训效果。
安全检查与设备维护
安全检查
对施工现场的设备、设施进行全 面检查,确保其安全可靠。
事故原因与教训
事故原因主要包括施工方案不合理、现场管理混乱、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作业人员违章 操作等。教训包括加强施工组织管理、完善安全防护措施、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和监督检查 等。
启示
应充分吸取国内外无砟轨道道床施工安全事故的教训,加强安全管理,完善安全制度和技 术措施,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确保施工安全。
案例启示
应注重施工安全管理和技术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加强施工 现场的安全监管和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水平。
国内外无砟轨道道床施工安全事故教训与启示
国内外案例概述
国内外无砟轨道道床施工过程中,发生过多起安全事故,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和财 产损失。这些事故的原因和教训为后续的施工安全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设备维护
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维护保养, 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延长设备 使用寿命。
安全风险评估与预防措施
安全风险评估
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的安全风险评估 ,识别出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风险 点。
预防措施
根据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 预防措施,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
03
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控制
高处作业安全控制
现,作为奖惩和晋升的依据。

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CRTS1型双块式无砟道床施工

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CRTS1型双块式无砟道床施工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道床施工一般规定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道床施工基本工艺流程见图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道床施工投入的主要设备有: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运输车、混凝土泵车、混凝土输送泵、混凝土浇注机、滑模摊铺机、钢筋加工设备、线路料运输车、散枕装置、螺杆调整器、粗调机组、汽车吊、龙门吊或其他吊装设备、检测测量仪等。

根据轨枕设计间距提前计算确定轨枕垛间距,桥梁和隧道地段轨枕垛可沿线摆放在线路两侧的电缆槽盖板上,路基地段轨枕垛可沿线摆放在两侧的路肩上。

摆放时轨枕底部应用支垫支撑。

无砟道床施工前应调查当地气温资料,掌握气温、轨温变化规律,合理安排轨排精调和混凝土浇筑时间。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道床宜采用轨排支撑架法施工。

轨排组装用工具轨应采用与正线轨型相同的钢轨,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相关规定。

工具轨应无变形、损伤、硬弯、磨损,工具轨质量及状态应经常检查。

螺杆调整器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满足施工工艺要求。

螺杆调整器应架设牢固,并与钢轨垂直。

轨排调整定位合格后应安装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防止混凝土浇筑时轨排横向移位及上浮。

无砟道床施工过程中应加强轨道部件的防护,避免混凝土等的污染。

道床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75%之前,严禁在道床上行车和碰撞轨道部件。

支承层或混凝土底座与道床板施工间隔时间不宜过长,应形成流水作业,其施工环境温度差不宜太大。

混凝土道床板施工前,应对基底进行彻底的清理,对拉毛不明显的地方应凿毛处理。

支承层施工路基上支承层施工应符合本技术指南第7.2节的规定。

路基与桥梁及路基与隧道过渡时,支承层厚度应按设计要求平顺过渡,支承层厚度大于30cm的地段应分层分步施工,开始上层支承层施工前应将下层表面拉毛,上下相邻两层之间的施工间隔时间宜控制在2h以内。

端刺及锚固销钉施工路基与桥梁及路基与隧道过渡时,路上端刺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端刺的设置位置应在设计范围内根据轨枕位置提前计算确定,不影响后期轨枕的安装。

高速铁路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关键技术

高速铁路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关键技术

高速铁路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关键技术摘要:高速铁路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由于工艺复杂,技术指标要求严格,施工质量管理难度较大。

本文结合工程实践,全面阐述了高速铁路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关键技术,对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和技术重点进行了认真的研究总结。

关键词:高速铁路双块式无砟轨道关键技术近年来。

我国的高速铁路里程不断增长,无砟轨道的工程实践越来越多。

其中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由于工艺复杂,技术指标要求严格,施工质量管理难度较大。

本文结合工程实践,全面阐述了高速铁路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关键技术,对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和技术重难点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和总结,对后续工程项目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工程概况该标段线路位于陕西省大荔县境内,线路自大荔特大桥桥头(DK724+070引出后沿途经过两宜镇、双泉镇、户家乡、许庄镇在DK748+762处跨国道108,在大荔县北设大荔车站,出站后跨洛河至标段终点(DK782+750.84),标段全长52.805Km。

该段主要为桥梁工程大荔特大桥25.536Km,渭洛河特大桥段1长24.897Km。

本标段全线铺设CRTSI双块式无咋轨道,一次性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

其中桥梁地段无砟轨道长105.09公里;路基地段无砟轨道长4.225公里;含大荔车站,5组路基上18号无咋道岔,车站到发线(综合维修工区岔线除外)长1.555公里(单线),均采用CRTSI双块式无咋轨道。

2.CRTS 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介绍CRTS 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自上而下依次由:钢轨、扣件、轨枕、道床板和底座板或支撑层构成。

(见图1)图1CRTS 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钢轨:正线焊接用钢轨采用60kg/m、100m定尺长、非淬火无螺栓孔新轨,钢轨质量应符合相关技术要求。

扣件:采用WJ-8型弹性扣件,扣件支点间距一般为650mm,施工时可根据道床板分段情况合理调整,但不宜小于600mm;梁缝处最大扣件节点间距按700mm控制,但不应连续设置。

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CRTS1型双块式无砟道床施工

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CRTS1型双块式无砟道床施工

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CRTS1型双块式无砟道床施工引言随着交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高速铁路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发展方向之一。

而对于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对于铁路公司和有关施工企事业单位等皆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

本文档将介绍一种新型的CRTS1型双块式无砟道床施工工艺,旨在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该工艺施工技术。

施工工艺简介CRTS1型双块式无砟道床工艺是在传统的现浇法施工的基础上,采用预制节能环保双块式无砟道床,并配合专用的浮法施工机械工具进行现场预制、运输、装载、铺装等一系列工序。

该工艺施工过程中,采用了混凝土预制件与钢构件相互协作的方式,将原来独立的钢板更换成预制钢混凝土构件,极大地降低了现场浇灌、补偿、磨平等工序的耗时。

工艺流程断面测量首先进行道床的现场测量和勘察,确定道床长度、宽度和铺装高度。

确定好道床后,根据给定的道床长度进行标准化造型。

道床预制在场地预制出道床,我们需要制作上/下梁节、中段节和侧向支承,预制构件必须保证尺寸精确合理,角度划定很准确,确保安装进度达到最优。

道床现场架设道床预制好后,按照道床设计图纸进行现场堆叠安装。

安装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现场的调整,确保梁体安装牢固可靠。

钢筋现场制作在道床已安装好的情况下,需要根据钢筋施工图和回焊工艺进行图纸编定,钢筋加工制作,并进行收网、捆扎,现场组装固定。

空心界面板施工安装好的道床和钢筋之后,再浇灌混凝土,并进行振捣、养护,保证施工精度和设备质量。

施工注意事项在施工CRTS1型双块式无砟道床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保持道床预制与现场施工之间的协调与合作,确保现场施工的顺利进行。

2.在道床安装的过程中,需要严格以设计图为蓝本,按照规定要求进行安装和调整。

3.在施工现场,需要保持工作区域的整洁和工具的清洁,避免安全隐患。

4.在进行钢筋制作和钢筋现场加工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相关的安全规定,确保工人的人身安全。

以上是对于CRTS1型双块式无砟道床施工工艺的详细介绍。

浅析高速铁路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技术

浅析高速铁路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技术

浅析高速铁路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技术道路桥梁2015.10︱133︱浅析高速铁路CRTS CRTS--I 型双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技术块式无砟轨道施工技术块式无砟轨道施工技术冉鹏李正全(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81)【摘要】本文依托沪昆客专贵州段的CRTS-Ⅰ型双块式高速铁路工程,详细阐述了CRTS-I 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中的技术难点、工艺要点,以期为今后同类型的CRTS-Ⅰ型双块式高速铁路工程施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CRTS-I 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技术;高速铁路工程;工艺要点无砟轨道,由于结构高度低、维修量小、无道砟飞溅、稳定性好、耐久性好、弹性均匀等显著优点,已经成为国内外高速铁路的首选轨道结构。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建设事业的发展,我国成功通过自主研发出了一种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技术,即CRTS-I 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技术。

同较早进行无砟轨道施工的德国、法国、日本及中国台湾的施工技术相比,有着较大的区别。

由于我国高速铁路CRTS-I 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技术基于其他国家的技术成果之上,目前已经成功走出国门,在世界高速铁路建设上发光发彩,成为了中国自主研究技术的一张名片。

1 昆客专贵州段的CRTS-Ⅰ型双块式高速铁路工程概况昆客专贵州段的CRTS-Ⅰ型双块式高速铁路,是中国境内第一条山岭重丘区的CRTS-Ⅰ型双块式高铁工线路。

沪昆客专贵州段1标段,全长35.058km,其中路基区间35段,全长9916.323m。

CRTS-I 型双块式无砟轨道单延米70.116km,均处于贵州山岭重丘区位置。

由于地处山岭重丘区,程地质条件复杂,当地环境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加之,工期仅有两个月,物流物流组织难度大,需要做好现场的施工组织工作,确保每一项施工工艺落实到位,以保证工程质量。

2 CRTS-I 型双块式高速铁路施工中的技术难点通过对工程概况的了解与分析,考虑到复杂的施工环境和高速铁路设计要求,本工程有较大的施工困难。

高铁轨道工程验收标准

高铁轨道工程验收标准

CRTSI型双块式无碴道床轨排组装,调整轨排几何形位允许偏差道岔铝热焊钢轨焊接接头平直度允许偏差(mm/1m)注:1轨顶面中"+"表示高出钢轨母材轨顶基准面2轨头内侧工作面中符号“+”表示凹进3轨底(焊筋)中符号"+"表示凸出检验方法:用1m直尺或专用平直度检查仪检查有碴道床初期稳定阶段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5km抽检2处,每处各抽检10个测点轨道过度段过渡段辅助轨,轨枕安装位置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验。

无缝线路有碴轨道铺枕铺轨1轨枕应方正,并与轨道中线线垂直。

枕间距允许偏差±20mm,连续6根轨枕的距离允许±30mm.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2km抽检两处,每处6根轨枕检验方法:尺量2轨道中心线预线路设计中心线应一致,允许偏差为30mm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2km抽检100m,每10m一个测点检验方法:尺量3扣件组装应符合以下要求:1绝缘轨距块的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2 各种零件应安装齐全,位置正确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1km抽检100m检验方法:尺量,观察检查工地钢轨焊接1.工地钢轨闪光焊焊接接头的形式检验应符合铁道行业标准《钢轨焊接第2部分;闪光焊接》(TB/T1632.2-2005)底5.2节规定。

2.工地钢轨闪光焊接接头的生产检验应符合铁道行业标准《钢轨焊接第2部分;闪光焊接》(TB/T1632.2-2005)第5.3节规定。

3.钢轨焊头应进行超声波探伤检查。

超声波探伤应符合铁道行业标准《钢轨焊接第一部分:通用技术条件》(TB/T1632.1-2005)第5章规定。

4.钢轨交接绝缘接头焊接前应测定电绝缘性能,并符合相关技术条件的规定。

检验方法:仪器测量5.加焊轨长度:正线不得小于24m,道岔侧股及到发线不得小于12m。

6.单元轨节左右两股钢轨的焊接接头宜相对,相错量不应大于100mm。

7.单元轨节起止点不应设置在不同轨道结构过渡段以及不同线下基础过渡段范围内。

CRTS 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工法(2)

CRTS 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工法(2)

CRTS 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工法CRTS 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工法一、前言CRTS 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是一种新型的轨道施工技术,通过在铺轨现场进行轨枕联合装载和铺设连续长轨,实现高速铁路轨道的快速施工。

本文将详细介绍CRTS 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以及工程实例。

二、工法特点1.快速施工:该工法采用机械化铺设技术,施工速度快,可以达到每天数公里的铺轨速度。

2.质量可控:通过精确计算和严格控制,确保铺轨和联接质量,以保证轨道的安全和舒适。

3.无砟施工:无需传统的石质或混凝土轨道基底,减少工程施工周期,降低施工成本。

4.弹性调整:通过轨枕的弹性连接和轨枕基座的设计,可以对轨道进行调整,适应各种复杂的地质条件。

5.环保节能:节约了大量的天然材料和能源,减少了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三、适应范围CRTS 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工法适用于新建和改建的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尤其适用于在土石方工程后期进行的铁路基础建设。

四、工艺原理CRTS 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工法的核心原理是将特殊设计的轨枕通过机械装载方式固定在轨枕基座上,然后在轨枕之间铺设连续长轨并进行焊接。

其中,轨枕基座能够对轨道进行弹性调整,以适应地质条件的变化。

五、施工工艺1.准备工作:包括土方工程、基底处理、轨枕基座安装等。

2.连续长轨敷设:使用特殊设备将长轨从一侧推进至另一侧,并与轨枕连接。

3.焊接:对相邻的长轨进行场焊接,确保整个轨道的均匀性和连接强度。

4.终验、修正和收紧:对轨枕进行终验,修正和收紧轨道,确保轨道的平直度和几何要求。

六、劳动组织该工法采用机械化施工技术,需要具备相应的机械操作和维修人员,以及工地组织和管理人员。

七、机具设备主要包括轨枕联合装载机、连续长轨敷设机、轨道焊接机、轨道终验仪等。

八、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每个环节的质量,包括轨枕基座的安装质量、焊接质量、轨道的平直度和几何要求等。

高速铁路高架站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工法

高速铁路高架站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工法

高速铁路高架站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工法1.前言高速铁路要求轨道具有高平顺性和高稳定性,因此采用整体道床、无砟轨道是铁路建设的必然趋势。

无砟轨道由于结构高度低、维修量小、无道砟飞溅、结构耐久性强等优势已成为高速铁路的首选轨道结构。

CRTS 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主要有下部支撑体系、现浇混凝土道床板、双块式轨枕、高弹性扣件、钢轨组成。

中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京雄项目部在雄安站无砟轨道施工中,针对高架站内双块式无砟轨道的施工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研究,形成了高速铁路高架站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关键技术,并总结形成本工法。

2.工法特点2.1采用工具轨法施工,可充分利用站内有限的作业空间和劳动力资源,整体施工效率高、经济技术效果显著;一次性设备投入少,周转材料利用率高;施工灵活性大,各股道流水施工,劳动力能充分利用,避免窝工。

2.2将所有双块枕木全部运输进场,提前存放于两线间设备沟边墙上。

2.3底座板混凝土采用地泵灌注,每个做业面由站台端向站中心布满地泵管道,由站中心向两侧施工底座板,之后开始以站台中心分界分两个作业面进行道床施工。

3.适用范围本工法对于高架站CRTS 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具有普遍适用性。

4.工艺原理工作面交付后,采用自卸吊将钢筋、模板、地泵砼输送管道、双块轨枕等材料运输至站内,并将钢筋堆码至站台上,将所有双块枕木全部运输进场,存放于两线间设备沟边墙上;底座板混凝土采用地泵灌注,每个做业面由站台端向站中心布满地泵管道,由站中心向两侧施工底座板;之后开始以站台中心分界分两个作业面进行道床施工,铺布绑底筋,并采用人力将存放于两线间的双块枕木抬放分布就位,组装轨排,人工铺轨调整线路,绑扎上层钢筋,同样采用地泵由内向外浇筑混凝土150m,之后重复上述施工顺序,完成第二次浇筑。

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5.1施工工艺流程图5.1-1 CRTS 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工艺流程图图5.1-2 CRTS 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施工工艺流程图5.2 施工操作要点5.2.1基础处理利用CPIII建站放出轨道中心线及底座板边线,用凿毛机在底座板范围内的混凝土面进行凿毛处理,凿毛面积不得小于原混凝土面积的90%,凿毛深度为1.8~2.2mm。

高速铁路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技术

高速铁路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技术

______________市政•交通•水利工程设计Municipal•Traffic•Waler Resources Engineering Design 高速铁路CRTS-1型双块式无碓轨道施工技术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CRTS-I Double Block Ballastless Trackfor High Speed Railway杨立(中铁十五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天津300131)YANG Li(The5th Construction Company Ltd.of China15th Corporation,Tianj in300131,China)【摘要】结合实际工程,分析了桥梁底座板及路基支承层施工的工艺要点,并对道床板施工技术展开了具体的探讨,从而做好CRTS-I型双块式无酢轨道施工。

[Abstract]Combining with practical engineering,this paper analyses the key points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bridge base plate and roadbed supporting layer,and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ballastless track bed plate in detail,so as to do well the construction of CRTS-I double-block ballastless track.【关键词1CRTS-I型;双块式无祚轨道;施工技术[Keywords]CRTS-I type;double-block ballastless track;construction technology【中图分类号】U213.2+44;U215.4+4【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1007-9467(2019)05-0097-02 [DOI]10.13616/ki.gcjsysj.2019.05.0341工程概况汉十铁路HSSG-6标线路全长36.43km,设计时速350km/h.起讫里程为DK233+198.91-DK269+606.4(其中有21.08m长链),位于枣阳站与东津站之间,其中,路基长i1.54km,桥梁长24.89km o轨道结构设计为CRTS-I型双块式无酢轨道,自上而下依次为60型钢轨、WJ-8B型扣件、SK-2型轨枕、道床板、底座板(支承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般项目
8.3.8底座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8.3.8的规定。
表8.3.8底座外形尺寸允许偏差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值(mm)
1
底座
长度
±10
宽度
±10
顶面高程
±10
中线位置
3
平整度
10mm/3m
2
凹槽
中线位置
3
相邻凹槽中心间距
±3
横向宽度
±5
纵向宽度
±5
深度
±10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个底座检查一次。
检验方法:测量。
8.3.9混凝土外观质量应符合本标准第6.2.20条的规定。
8.4隔离层、弹性垫层
主控项目
8.4.1隔离层及弹性垫层原材料应符合设计和相关技术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检验项目及频次应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观察检查和试验检验。
8.4.2隔离层应铺贴平整,无破损,接缝处及边沿无翘起、空鼓、皱折、脱层或封口不严等缺陷。
8.1.7轨排精调完成后,应及时浇筑混凝土。当间隔时间过长,或环境温度变化超过15℃,或受到外部条件影响时,必须重新检查或调整轨排。
8.1.8道床板混凝土浇筑前,应复测轨排几何形位、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钢筋网绝缘性能,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
8.1.9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加强对轨枕底部及其周围混凝土的振捣,并随时监测轨排几何形位的变化。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观察、专用工具测量;监理单位见证检测。
8.5.3轨排组装用工具轨应采用与正线轨型相同的钢轨,工具轨应无磨损、变形、损伤、毛刺等。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观察、专用工具测量;监理单位见证检测。
8.5.4扣件型号、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关产品标准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8.3.3底座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8.3.3的规定
表8.3.3底座模板安装允许偏差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值(mm)
1
底座
长度
±5
宽度
±5
顶面高程
±5
中线位置
2
2
凹槽
中线位置
2
相邻凹槽中心间距
±2
横向宽度
±3
纵向宽度
±3
高程
±5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个底座检查一次。
检验方法:测量。
8.3.4底座模板拆除检验应符合标准第6.2.6条的规定。
8.2支承层
Ⅰ引导线或模板
主控项目
8.2.1支承层模板及支架的材质和安装质量应符合本标准第6.2.1条和6.2.2条的规定。
一般项目
8.2.2引导线和模板安装偏差应符合本标准第7.2.2条和第7.2.3条的规定。
8.2.3模板拆除检验应符合本标准第6.2.6条的规定。
Ⅱ水硬性混合料或混凝土
主控项目
8.2.4支承层原材料、配合比设计、施工检验应符合本标准第7.2.5条~第7.2.14条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观察检查。
8.5.5轨排支撑架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材料质量及结构应符合施工工艺设计要求。支撑架应架设牢固,并与钢轨垂直,间距及安置应便于调整、拆卸和混凝土浇筑。
8.1.10混凝土初凝前后应采取喷雾保湿养护措施,初凝后应立即解开夹板螺栓、松开扣件等固定装置。
8.1.11混凝土终凝后,方可拆除支撑螺栓和扣件等固定装置,支撑螺栓所留孔洞采用同标号无收缩细石混凝土进行封堵。
8.1.12道床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75%之前,严禁在道床上行车或碰撞轨道部件。
8.1.13无砟道床施工过程中应加强轨道部件的防护,避免混凝土等产生的污染。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8.4.3弹性垫层与凹槽侧面应粘贴牢固,顶面与底座表面平齐,接缝处及周边无翘起、空鼓、皱折、脱层货封口不严等缺陷。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一般项目
8.4.4隔离层材料的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同一厂家、品种、规格的卷材每5000m为一批,不足5000m按一批计,施工单位每批抽检3卷。
8.1.3支承层施工应符合本标准第7.1.3条的规定。
8.1.4桩板地段底座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清扫干净底座表面后,方可按设计要求铺设隔离层和弹性垫层。
8.1.5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宜采用轨排支撑架法施工。
8.1.6轨排精调合格后应安装轨排固定装置,轨排固定装置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可防止混凝土浇筑时轨排横向移位及上浮。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道床
8.1一般规定
8.1.1双块式轨枕应工厂化生产,其质量要求、检验标准、标识、存放、运输、装卸等应符合《客运专线铁路双块式无砟轨道双块式混凝土轨枕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74号)的规定,出厂时工厂应提供轨枕制造技术证明书。
8.1.2依据轨道控制网CPⅢ采用全站仪自由设站进行模板及轨道中心线平面放样,采用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检测轨排几何型位,进行轨排精确调整。
检验方法:尺量。
8.4.5隔离层、弹性垫层的基底应平整清洁、干燥,不得有空鼓、空洞、蜂窝、麻面、浮渣、浮土和油污。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8.5轨排组装、调整
主控项目
8.5.1双块式轨枕的型号、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客运专线铁路双块式无砟轨道双块式混凝土轨枕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74号)的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观察。
8.5.2双块式轨枕的外观质量应符合《客运专线铁路双块式无砟轨道双块式混凝土轨枕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74号)第3.5.1条的相关规定。轨枕桁架钢筋应位置正确,无明显锈蚀、扭曲变形,并不得有开焊或松脱。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验数量的10%进行见证检验。
Ⅱ钢筋
主控项目
8.3.5钢筋原材料、加工、连接、安装质量应符合本标准第6.2.7~第6.2.10条的规定。
一般项目
8.3.6钢筋外观质量、加工允许偏差、接头设置、绑扎质量及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本标准第6.2.11条~第6.2.14条的规定。
Ⅲ混凝土
主控项目
8.3.7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设计、施工质量应符合本标准第6.2.15条~第6.2.17条的规定。
一般项目
8.2.5支承层外观质量、允许偏差、切缝、拉毛质量应符合本标准第7.2.15条~第7.2.19条的规定。
8.3桩板地段混凝土底座
Ⅰ模板
主控目
8.3.1底座模板及支架的材质和安装质量应符合本标准第6.2.1条和第6.2.2条的规定。
一般项目
8.3.2预埋件和预留孔留置检验应符合标准第6.2.3条的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