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运营主要数据的计算方法
(干货)猪场4种常用PSY计算方法解析
(⼲货)猪场4种常⽤PSY计算⽅法解析作者:嘉吉饲料营养刘朋昌PSY是每年每头母猪提供的断奶仔猪数,是猪场最关键的⽣产指标,体现母猪⽣产效率,决定猪场盈利能⼒。
但PSY计算⽅法却有多种,同⼀猪场⽤不同的计算⽅法,得出的PSY数值会有差异,如果选择的计算⽅法不恰当,得出的PSY数值可能会有很⼤偏差,从⽽影响猪场管理者对猪场运营成绩的正确把握。
今天我们⼀起来聊⼀聊猪场PSY计算的那些事⼉,为您详细解析业内常⽤的4种计算⽅法,及不同计算⽅法对猪场PSY数值的影响。
PSY=每头母猪年产窝数(LSY)窝均断奶头数。
窝均断奶头数是实际统计的数据,PSY计算的差异就在于LSY计算⽅法的差异。
我们⼀起来探讨⼀下,以下4种LSY计算⽅法差异。
1、妊娠期115天凑数法:所谓妊娠期115天凑数法就是把期间妊娠总天数每够115天当作分娩⼀窝,⽤期间总妊娠天数 ÷115(平均妊娠期)作为分娩窝数;期间配种母猪总天数每够365天作为⼀头配种母猪,⽤期间配种母猪总天数 ÷ 365作为期间配种母猪平均存栏。
妊娠期115天凑数法公式有点不好理解,公式的由来推导如下:这种算法是根据NPPC(美国猪⾁⽣产商理事会)的⽣产和财务标准委员会的提供的标准制定的算法。
嘉吉饲料营养提供的农场数据管理软件猪知富™(链接猪知富⽂章)就是利⽤115凑数法来计算LSY。
期间处于妊娠状态的母猪的有效妊娠天数之和计为期间有效妊娠总天数。
有效妊娠天数是个动态变化的数字,如果母猪有流产、返情、死淘等最终没有分娩,猪知富™会在过去的数据中减去这些母猪的妊娠天数,直到所有母猪都有明确的配种结果(分娩、流产、返情、空怀或死淘)。
例如:某猪场2017年配种母猪平均存栏274头, 2018年1⽉15⽇在猪知富™查看2017年总妊娠天数为:74157天, LSY为:2.35,PSY:24.08。
今天(2018年4⽉23⽇)再看该猪场2017年总妊娠天数为:73546天,LSY:2.33,PSY:23.88 。
运营管理中的mps怎么算
运营管理中的MPS怎么算什么是MPSMPS,全称为Manufacturing Planning and Control System,即制造计划与控制系统。
它是一种在运营管理中使用的工具,用于制定和控制制造业的生产计划。
MPS主要依靠预测需求、安排生产、控制库存、协调供应链等功能,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废品率和库存成本,以满足市场需求。
MPS的计算方法MPS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预测需求首先,需要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需求进行预测。
预测需求的方法有很多种,如基于历史销售数据进行趋势分析、市场调研和客户访谈等。
预测需求的关键是要准确预测市场需求的波动,并将其转化为对产品数量的具体要求。
这样可以更好地安排生产计划,避免过多或过少的库存。
2. 安排生产在预测需求的基础上,根据生产能力和资源情况,制定生产计划。
生产计划需要考虑生产周期、所需材料、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因素。
生产计划应该在满足需求的基础上,尽量减少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
对于批量生产的产品,还可以使用统计学中的优化算法,如经济批量运行法则(EOQ)。
3. 控制库存生产计划确定后,需要进行库存控制。
库存控制的目标是在满足需求的同时,尽量减少库存量和冻结资金。
库存控制包括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最终产品的控制。
通过设定最低库存量和最大库存量,并定期进行库存盘点,可以及时发现库存异常和失衡,以便及时调整生产计划。
4. 协调供应链MPS还需要对供应链进行协调。
供应链协调是确保生产计划顺利实施的关键环节。
供应链协调包括与供应商的合作和沟通、跟踪供应物料的进度、协调交付时间等。
通过及时沟通和信息共享,可以有效避免供应链中的延迟和不确定性,并保证生产计划的准时执行。
MPS的优势与挑战MPS作为一种运营管理工具,有以下几个优势:•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和控制库存,可以充分利用生产能力,并减少生产中的浪费。
•降低废品率:通过准确预测需求和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可以避免过多或过少的库存,减少废品率和报废成本。
TPM管理中的ROI计算方法
TPM管理中的ROI计算方法TPM(全面生产维护)是一种旨在优化设备和生产线性能的方法。
它旨在通过从预防性保养到操作端改进和培训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
TPM管理系统需要的投资很大,但它可以通过提高设备效率、减少停机时间和优化维护计划来节省运营成本。
ROI(投资回报率)是衡量投资成功的一种方法。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TPM管理中的ROI计算方法。
ROI的定义ROI是利润除以投资的比率。
它是指一项投资能够创造的净利润与投资成本的比率。
ROI的公式如下:ROI = (净收益÷投资成本)×100其中,“净收益”指的是净利润,即除去运营成本后的总收益,“投资成本”是指实际投入的货币,包括购买设备、材料、人员和培训等费用。
TPM的ROI计算在TPM实施期间,公司花费的成本通常与培训、设备购买、设备改进、部件更换、必要的工具和设备维护等相关。
这些成本可以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减少停机时间、降低维护成本等方式进行回收。
以下是如何计算TPM投资回报率的步骤:1.计算TPM实施前的生产成本为了计算ROI,必须知道实施TPM前的运营成本。
例如:员工工资、维护成本、设备停机损失等。
2.计算TPM实施后的生产成本实施TPM后,公司应评估生产的新成本。
统计员工工资、设备维护和更换部件的花费、设备停机时间减少所造成的损失等。
3.计算净收益净收益是指实施TPM后的收益与实施前的成本差异。
简单地说,净收益等于实施TPM后的生产成本减去实施TPM前的生产成本。
4.计算投资成本投资成本包括实施TPM的各种成本,例如:购买设备、培训员工、维护设备等的成本。
5.计算ROI当您有了以上数据后,即可计算相应的ROI百分比。
ROI百分比越高,意味着投资越成功。
例子假设公司实施TPM的投资成本为2000万美元。
在实施TPM前,公司每年的平均运营成本为1000万美元。
在TPM实施后,公司的平均运营成本降低到800万美元。
因此,净收益为200万美元(1000万 - 800万)。
生产总值和总产值的计算方法
生产总值和总产值的计算方法
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三种: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1. 生产法:从生产过程中生产的货物和服务总产品价值入手,剔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的价值,得到增加价值。
公式为: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总产出是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常住单位生产的所有货物和服务的价值,既包括新增价值,也包括转移价值。
中间投入是常住单位在生产或提供货物与服务过程中,消耗和使用的所有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的价值。
2. 收入法:也称分配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对常住单位的生产活动成果进行核算。
按照这种计算方法,增加值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个部分组成。
用公式表示为: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增加值之和等于国内生产总值。
3. 支出法:从产品使用出发,把一定时期内购买各项最终产品的支出加总,包括居民消费、企业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而总产值的计算方法为:用提供产品和劳务的各部门产值来计算总产值。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您咨询专业会计师。
财务管理-制造业成本核算公式
财务管理-制造业成本核算公式
在制造业的日常运营中,准确计算完工产品的成本是企业进行决策和盈利分析的关键。
今天,我们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完工产品成本计算公式的应用,并通过一家电子产品厂的实例来具体展示其实际操作。
一、完工产品成本计算公式概述
完工产品成本是指产品已全部完工时计入该种产品的生产费用总额。
计算公式如下:
完工产品生产成本= 期初在产品成本+ 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 期末在产品成本
二、实例解析:电子产品厂的成本计算
让我们通过一家电子产品厂的实例来深入了解完工产品成本计算公式的应用。
该电子产品厂在月初有在产品成本为5,000元,本月发生生产费用为25,000元。
到月末时,在产品成本为3,000元。
家具门店运营-常用财务数据及计算方法
这个数据能反应 门店的什么状况?
一般家具商场定金比例为开单总金额的30%左右!
产品定价系数
产品的定价系数,指的是商品的标价系数,商品在本商场的标价(原价) =商品出厂价*产品定价系数
通常家具建材的定价系数根据地域不同、商品不同定价系数也不尽相同。
以板式家具为例: 1、平均来讲从1.6~3不等(大部分集中在2~2.5)
作业:
某商场面积1500平米,月租金为15元/平方,全 职销售人员4名,基本工资2000元/月,没有固定 安装工人,装修标准600元/平方,日常每月水电费 大概在3000元左右,每年3次大型促销投入费用5 万元左右,每年6次小型促销活动投入费用在1万元 左右,其它杂费开支在1万元左右。
请计算,该商场的年盈亏平衡点在多少万元?
4、销售人员折扣
5、店长、老板权限折扣
通常销售人员仅具备平时折扣,其它折扣的以门店实际管理者宣布为准(活动之前会开会 宣布活动折扣)。若某一订单需要申请向店长或老板申请更低折扣,则需要该订单满足一定 的条件方可申请,如:正价产品8000元以上,全款付清,清样概不退换等等。 禁止越权销售,禁止擅自做主更改销售折扣!(销售人员、店长、老板均在此列)
售提成、奖金等费用(除进货成本以外的所有费用)
常见家具种类毛利率: 1、板式家具平均毛利率30%~35% (大致超低特价25%左右,常规特价27%~30%,正价软体35~40%) 2、软体家具平均毛利率35~40% 2、实木家具平均毛利率40~50%
盈亏平衡点
盈亏平衡点(Break Even Point,简称BEP)又称零利润点、保本点、盈亏临 界点、损益分歧点、收益转折点。通常是指全部销售收入 等于全部成本时 (销售收入线与总成本线的交点)的产量。以盈亏平衡点的界限,当销售收 入高于盈亏平衡点时企业盈利,反之,企业就亏损。盈亏平衡点可以用销售 量来表示,即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量;也可以用销售额来表示,即盈亏平衡点 的销售额。
运营管理MRP计算方法
运营管理MRP计算方法M R P (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物料需求计划)是一种运营管理工具,通过分析和计算物料需求来帮助企业准确地管理供应链。
MR P 系统能够帮助企业确定需要多少原材料、零件和产品,并在适当的时间采购或生产它们,以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运行。
MRP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三个步骤:需求计算、净需求计算和计划订单释放。
首先是需求计算。
需求计算是为了确定在未来一定时间内所需的所有物料和产品的数量。
这个过程中需要考虑产品销售预测、库存现有量、客户订单和安全库存等因素。
需求计算可以分为基础需求和依赖需求两种。
基础需求是基于销售预测和库存现有量计算得出的,而依赖需求是基于客户订单计算得出的。
接下来是净需求计算。
净需求计算是在需求计算的基础上,去除已有库存和计划订单数量后得出的实际需求。
净需求计算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净需求=需求-现有库存-计划订单数量最后是计划订单释放。
计划订单的释放是根据净需求计算的结果,制定并释放采购订单和生产订单。
根据物料的供应周期、生产周期和交货时间等因素,计划订单将被分配给合适的供应商或生产部门。
使用MRP计算方法的好处是能够有效地管理物料和产品的需求和供应,提高生产效率和准确度。
它可以帮助企业最大限度地降低库存水平,减少过剩或缺少物料和产品的风险,提高交货准时率和客户满意度。
然而,使用MRP计算方法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MRP的准确性依赖于准确的销售预测和实时的库存数据。
如果销售预测不准确或库存数据不及时更新,MRP的计算结果就可能偏离实际情况。
其次,MRP的计算方法假设企业内部各个环节的运作是稳定和可靠的。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出现生产延期、质量问题、供应商延迟交货等不可预见的情况,这就需要及时调整计划订单并进行相应调度。
另外,MRP的计算结果仅仅是建议和指导,实际的采购和生产决策仍需要企业管理层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
因此,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经验来灵活地调整和执行MRP计划。
运营测算方案
运营测算方案一、背景介绍运营测算是指通过对现有运营数据和市场环境进行分析和计算,来评估企业运营活动的成本、收益和效益,为企业决策和规划提供依据。
本文将针对公司的运营测算需求,提出一套可行的运营测算方案。
二、数据收集与整理1. 确定测算指标:根据公司的业务特点和目标,确定需要测算的关键指标,如销售额、成本、利润率等。
2. 数据来源:收集相关数据,包括财务报表、销售数据、市场调研报告等。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3. 数据整理与清洗: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筛选和清洗,确保数据的可用性和一致性。
三、运营测算模型建立1. 建立测算框架:根据测算指标,建立相应的测算框架,包括数据输入、计算过程和输出结果。
确保框架的逻辑性和科学性。
2. 设计计算模型:根据测算需求,设计相应的计算模型,包括各种测算方法和模型参数的设定。
3. 程序开发与测试:根据测算框架和计算模型,进行程序开发和测试,确保程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四、运营测算结果解析与应用1. 结果解析:根据测算结果,进行解析和分析,可以采用图表、报告等方式,将结果直观地呈现给决策者。
2. 决策应用:根据测算结果,辅助决策者进行决策,如制定营销策略、调整产品定价、改进供应链等,以提升运营效益。
五、测算方案的优化与改进1. 定期更新数据:根据实际需求,定期更新相关数据,确保测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优化参数设置:根据实际运营情况,对测算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优化和调整,提高模型的精确度。
3. 改进测算方法:随着市场环境和业务形态的变化,不断改进和优化测算方法,以适应新的需求和挑战。
六、结论通过建立完善的运营测算方案,可以帮助企业全面了解运营情况,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实现运营目标的最大化。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数据收集、模型建立、结果解析等步骤进行,以确保测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需要定期进行优化和改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业务需求。
生产产能评估方法
生产产能评估方法一、引言生产产能评估是指通过对企业生产能力的评估和分析,确定企业能够生产的产品数量和质量,以及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
准确评估生产产能对企业的发展和运营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生产产能评估方法,以匡助企业准确评估自身的生产能力。
二、方法概述本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确定评估指标、采集数据、计算产能、分析结果和提出建议。
三、确定评估指标1. 产能利用率:表示企业实际生产能力与最大生产能力之间的比例,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2. 产能效率:表示企业实际生产能力与计划生产能力之间的比例,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3. 产能弹性:表示企业对市场需求变化的适应能力,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4. 产能缺口:表示企业实际生产能力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差距,通常以数量或者金额表示。
四、采集数据1. 生产能力数据:包括设备数量、设备利用率、生产线数量等。
2. 生产效率数据:包括生产时间、生产数量、废品率等。
3. 市场需求数据:包括市场规模、市场份额、产品需求量等。
五、计算产能1. 计算产能利用率:将实际生产能力除以最大生产能力,并乘以100%。
2. 计算产能效率:将实际生产能力除以计划生产能力,并乘以100%。
3. 计算产能弹性:将实际生产能力与计划生产能力之差除以计划生产能力,并乘以100%。
4. 计算产能缺口:将市场需求量减去实际生产能力。
六、分析结果根据计算得出的产能利用率、产能效率、产能弹性和产能缺口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
例如,如果产能利用率高,说明企业生产能力得到有效利用;如果产能效率低,说明企业存在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如果产能弹性高,说明企业能够灵便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如果产能缺口大,说明企业需要增加生产能力以满足市场需求。
七、提出建议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改善生产产能。
例如,如果产能利用率低,可以考虑优化生产计划、提高设备利用率等;如果产能效率低,可以考虑优化生产流程、提高员工技能等;如果产能弹性低,可以考虑增加生产线的灵便性等;如果产能缺口大,可以考虑增加生产设备、扩大生产规模等。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方法及步骤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方法及步骤在工业企业的运营中,成本核算无疑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它不仅能够帮助企业了解产品的成本构成,为定价策略提供依据,还能揭示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关键点,从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探讨一下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方法及步骤。
一、成本核算的基本概念成本核算是按照一定的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以确定各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会计方法。
简单来说,就是要弄清楚企业为了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到底花了多少钱。
二、成本核算的重要性1、为产品定价提供依据准确的成本核算能够让企业了解产品的真实成本,从而制定出合理的价格,既能保证企业的盈利,又能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2、成本控制与优化通过成本核算,企业可以发现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和低效环节,采取措施加以改进,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3、决策支持管理层在进行投资、扩大生产、调整产品结构等决策时,都需要依赖成本核算提供的信息。
三、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方法1、品种法品种法是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的企业,比如发电、采掘等。
2、分批法分批法是按照产品的批别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它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的企业,比如船舶制造、重型机械制造等。
3、分步法分步法是以产品生产步骤作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的企业,比如纺织、冶金等。
四、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步骤1、确定成本核算对象这是成本核算的基础。
成本核算对象可以是产品的品种、批次、生产步骤等。
比如,对于一家汽车制造企业,成本核算对象可以是某种型号的汽车,也可以是某一批次的汽车零部件。
2、设立成本项目常见的成本项目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
直接材料是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主要材料以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直接人工是指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工人的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制造费用则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如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水电费、折旧费等。
生产运营管理的分析方法
生产运营管理的分析方法1. 引言生产运营管理是指管理和控制企业内部生产和运营活动的过程,目标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
为了达到这些目标,需要使用各种分析方法来评估和改进生产运营管理。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生产运营管理分析方法,包括流程分析、质量管理、供应链分析和绩效评估。
通过运用这些方法,企业可以深入了解其生产运营过程并提高效率。
2. 流程分析流程分析是一种方法,用于评估和改进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它可以帮助企业识别生产过程中的瓶颈和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流程分析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制定目标:确定流程分析的具体目标,例如降低生产时间、提高生产质量等。
•收集数据:收集关于生产过程的数据,包括生产时间、成本、质量指标等。
•绘制流程图:绘制生产过程的流程图,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分析。
•识别问题:通过分析流程图和数据,识别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瓶颈和问题。
•提出改进方案:针对识别出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例如优化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等。
•实施改进:将改进方案付诸实施,并监控效果。
通过流程分析,企业可以深入了解其生产流程,优化操作,提高效率和质量。
3. 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指通过一系列措施来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达到预期标准的过程。
质量管理在生产运营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质量管理分析方法:3.1 矢量图分析矢量图分析是一种用于检测产品质量问题的方法。
它通过绘制矢量图来显示产品特性的变化情况,进而判断产品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矢量图分析的步骤如下:•收集数据:收集产品质量相关的数据,例如尺寸、重量、性能等。
•绘制矢量图: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绘制产品特性的矢量图。
•分析矢量图:分析矢量图,判断产品特性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提出改进方案: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改进产品质量的方案。
3.2 样本抽样样本抽样是一种常用的质量管理方法。
它通过从生产批次中随机抽取一部分样本进行检测,以评估整批产品的质量水平。
如何进行商业运营的成本核算
如何进行商业运营的成本核算商业运营的成本核算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和盈利能力至关重要。
通过准确计算和分析各项成本,企业可以更好地制定经营策略,提高盈利能力。
本文将从成本的定义、成本核算的重要性以及实施成本核算的步骤和方法等方面,探讨如何进行商业运营的成本核算。
一、成本的定义成本是指企业在产品生产和销售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指能够与产品直接相关的成本,如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等。
间接成本是指与产品生产和销售间接相关的成本,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二、成本核算的重要性1. 帮助企业了解产品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各项成本,从而更好地控制和管理成本。
2. 为企业提供参考依据,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实现利润最大化。
3. 提供决策支持,帮助企业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竞争力。
三、成本核算的步骤和方法1. 确定成本的分类:根据企业的产品类型和特点,将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在间接成本中又可细分为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等。
2. 收集成本数据:通过财务报表、凭证、票据等途径,收集相关的成本数据,确保数据准确可靠。
3. 分配直接成本:将直接成本按照产品相关性分配到各个产品上,如原材料成本按照产品的使用量进行分配。
4. 分配间接成本:利用成本驱动因素,如人工工时、机器使用时间等,按照一定的比例将间接成本分配给各个产品。
5. 计算成本总额: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进行累加,得出各个产品的总成本。
6. 分析成本结构:通过对成本的分析,了解各项成本占比情况,确定主要的成本构成因素。
7. 应用成本信息:根据成本信息,制定合理的价格政策,控制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四、成本核算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 成本核算需要准确收集和记录各项成本数据,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 不同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可能有所差异,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成本核算方法。
3. 成本核算需要持续进行,定期总结和分析成本情况,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和成本控制措施。
运营管理的预测计算公式
运营管理的预测计算公式概述运营管理是指在企业的生产、销售、采购等运营活动中,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提供更好的服务,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在运营管理中,预测计算公式主要用于预测运营活动的相关指标,帮助企业做出科学的决策,并制定相应的运营策略。
预测计算公式1. 需求预测计算公式需求预测是运营管理中最基础的预测工作之一,它可以用来预测产品的需求量、销售量等。
常用的需求预测计算公式包括:•移动平均法 (Simple Moving Average, SMA):计算过去一段时间内需求的简单平均值。
公式如下:SMA = (D1 + D2 + ... + Dn) / n其中,SMA代表移动平均值,D1, D2, …, Dn代表过去n个时间段内的需求数据。
•指数平滑法(Exponential Smoothing, ES):在移动平均法的基础上,通过加权计算更多关注近期的数据,降低对历史数据的依赖性。
公式如下:ES = α * Dn + (1 - α) * ES其中,ES代表指数平滑值,α代表平滑系数,Dn代表最新的需求数据。
•趋势分析法 (Trend Analysis, TA):通过分析历史数据的趋势,预测未来的需求。
常用的趋势分析方法包括线性趋势分析、曲线趋势分析等。
公式如下:Y = a + bx其中,Y代表需求量,a、b代表参数,x代表时间。
2. 产能预测计算公式产能预测是运营管理中的另一个重要的预测工作,它可以用来预测企业的产能需求、产能利用率等。
常用的产能预测计算公式包括:•产能需求计算公式:可以通过预测的需求量和单位产品的生产工时,计算出所需的产能。
公式如下:产能需求 = 需求量 / 单位产品的生产工时其中,产能需求代表需要的产能,需求量代表需求的产品量。
•产能利用率计算公式:可以通过已有的产能和实际产出的产品量,计算出产能利用率。
公式如下:产能利用率 = (实际产出 / 已有产能) * 100%其中,产能利用率代表已有产能的利用率,实际产出代表实际生产的产品量。
运营成本与管理费用
运营成本与管理费用1. 引言运营成本和管理费用是企业在日常运营过程中所需承担的各项费用。
它们是企业运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成本,在企业运营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运营成本和管理费用的概念、计算方法、影响因素和管理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
2. 运营成本运营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销售和提供服务等运营活动中所发生的各项成本。
它包含了直接与产品或服务相关的成本,如原材料采购成本、生产线设备维护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等。
同时也包括了间接的运营支出,如广告宣传费用、运输费用和包装费用等。
2.1 运营成本计算方法企业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计算运营成本:•直接成本法:将直接与产品或服务相关的成本累计计算,可通过成本核算系统进行详细记录,包括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直接生产费用等。
•间接成本法:将间接运营支出按照一定的分配比例分摊到各个产品或服务上,其中包括间接材料费用、间接人工费用和间接生产费用等。
•全面成本法:将直接和间接成本都计入运营成本中,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全部支出。
2.2 运营成本的影响因素运营成本的大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生产规模:生产规模越大,生产效益越高,单位产品的运营成本会相应减少。
•原材料价格: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会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运营成本,价格上涨会导致成本增加。
•劳动力成本: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也会导致运营成本的增加,因为劳动力成本直接关系到产品的生产效率。
•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运营效率,从而减少运营成本。
•税费政策:税费政策的调整也会对运营成本产生影响,税费的增加会使企业的运营成本增加。
为了降低运营成本,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几种管理策略:•供应链管理:通过优化供应链,控制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和库存成本,以降低运营成本。
•基于数据的运营决策: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数据,进行运营决策,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引入自动化设备和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工成本和运营成本。
运营费用测算方案
运营费用测算方案一、概述运营费用测算是企业在进行经营活动时,为了全面了解各项运营费用开支,制定合理预算和控制成本的重要手段。
本方案旨在通过科学的测算方法和细致的分析,帮助企业合理评估运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项费用,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提高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
二、运营费用种类1.人力资源费用:包括员工薪酬、社会保险、福利费用、培训费用等。
2.生产及制造费用:包括原材料采购费用、生产成本、设备维护费用、生产线运营费用等。
3.销售与市场费用:包括销售人员提成、广告费用、会展费用、市场推广费用等。
4.管理与行政费用:包括办公设备租赁费用、办公用品采购费用、管理人员薪酬、办公场地费用等。
5.物流与仓储费用:包括运输费用、仓储费用、包装费用、物流服务费用等。
6.研发与创新费用:包括研发人员薪酬、研发设备购置费用、研发项目费用、专利申请费用等。
7.财务费用:包括利息支出、融资费用、外汇损益等。
8.其他费用:包括差旅费用、维修费用、意外险费用等。
三、运营费用测算流程1.确定测算周期:一般按年度为一个测算周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为半年度或季度。
2.收集相关数据:涉及到的费用数据,需要从企业内部各个部门进行收集,包括财务、人力资源、生产、销售、市场、物流等。
3.分类整理数据:将收集到的数据按照不同的费用种类进行分类整理,形成完整的费用清单。
4.费用计算与分析:对每一项费用进行具体测算和分析,确定各项费用的组成及其占比。
5.制定总体预算:根据费用计算和分析结果,制定总体的运营费用预算,包括每个费用种类的预算金额和分配比例。
6.控制措施制定:根据预算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费用开支标准、费用审批流程、费用管控责任人等。
7.监测与反馈:按照测算周期,定期对实际费用开支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对偏差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和调整。
四、运营费用测算方法1.历史数据法:以历史费用数据为基础,结合企业发展规划和市场环境变化,对未来费用进行推算和测算。
运营管理计算题
运营管理计算题1. 产能计算根据任务要求,我们需要计算某公司的产能。
假设该公司每天工作8小时,每小时能生产100个产品。
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可以进行如下计算:每天的产能 = 每小时的产能 ×每天的工作小时数每天的产能 = 100 × 8 = 800个产品2. 利润计算根据任务要求,我们需要计算某产品的利润。
假设该产品的售价为100元,每一个产品的成本为50元。
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可以进行如下计算:每一个产品的利润 = 售价 - 成本每一个产品的利润 = 100 - 50 = 50元3. 生产效率计算根据任务要求,我们需要计算某公司的生产效率。
假设该公司在某个月内生产了10000个产品,每天工作8小时。
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可以进行如下计算:生产效率 = 总产量 / 工作小时数生产效率 = 10000 / (30 × 8) = 41.67个产品/小时4. 库存周转率计算根据任务要求,我们需要计算某公司的库存周转率。
假设该公司在某个年度内的销售额为1000000元,年末的库存为50000元。
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可以进行如下计算:库存周转率 = 销售额 / 平均库存平均库存 = (年初库存 + 年末库存) / 2库存周转率 = 1000000 / ((年初库存 + 年末库存) / 2 + 年末库存)库存周转率 = 1000000 / ((年初库存 + 2 ×年末库存) / 2)5. 资本回报率计算根据任务要求,我们需要计算某公司的资本回报率。
假设该公司在某个年度内的净利润为500000元,资产总额为10000000元。
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可以进行如下计算:资本回报率 = 净利润 / 资产总额资本回报率 = 500000 / 10000000 = 0.05 = 5%6. 质量损失计算根据任务要求,我们需要计算某产品的质量损失。
假设该产品的总产量为1000个,其中有10个次品。
煤矿生产运营分析管理办法生产运营指标分析
煤矿生产运营分析管理办法生产运营指标分析第十九条生产运营主要指标分析要求开展生产运营指标分析是促进作业相关人员及各级生产管理人员掌握设备性能及其变化规律,保证设备安全、经济运行的主要措施。
要难题有时及时分析和发现问题,采取对策,不断提高运营水平。
分析工作要真实、准确、及时;分析要突出重点,找准半导体技术原因及管理原因,并提出有效措施,制定解决方案;针对在执行计划中,与计划指标偏差较大的或有重要代表性的问题,进行重点分析、典型分析或专题讨论分析。
统计报表是分析的基础,应按照规定填报生产日报及月、年度综合分析数据表,并及时上报给**公司生产技术部等。
分析工作要在重点分析本企业的同时,注意收集和分析同行业的情况,为科学决策为客户提供参考依据。
第二十条生产运营指标分析的时间供货运营指标分析的流程,制定日分析计划;分类整理生产相关资料,进行科学系统分析;与年度计划、月度分解投资计划比较;与国内先进指标比较;提出存在问题,进行趋势预测,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等。
(一)日分析是对前一日生产指标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由调度室完成;每日安全生产调度会议上以总结报告,提出再进一步改进措施并组织落实。
(二)周分析是对两天一周指标完成情况的分析,由生产技术部负责基本完成。
(三)月总结分为各区队运营月度总结,各专业月总结及部门月总结,分别由各生产管理部门、各专工及部门负责人组织完成,最后进行整体总结归纳。
(四)专题分析分析在适时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主要是对定期分析及设备运行维护过程中反映的重大问题、技术性强、涉及面广的问题进行专题分析。
由于企业生产过程复杂、环节多、数据分散,必须借助信息化的手段来已经完成,应充分运用网络资源和系统应用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增加信息获取量,提高数据分析的真实性和及时性,并运用图表展示、预警提示等功能,为领导决策提供简捷实用鼓励的信息支持,大大提高运营管理的效果。
第二十一条生产运营管理指标分析方法以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包括调查法(通过收集资料、了解情况、查询问题,解出影响经营活动的原因)、效益评价法(可更为用于与其他先进企业进行比较时使用,通过比较其他企业与自身规模效益指标的分析,从而为确定宏观管理目标提供方向性根据)等。
生产能力的计算和查定
生产能力的计算和查定引言生产能力是一个企业或工厂在特定时间内所能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的数量。
对于企业来说,了解和确定生产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能够帮助企业规划生产计划、满足市场需求并提高效率。
本文将介绍生产能力的计算和查定的方法。
生产能力的定义与分类生产能力是指企业在一定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下,以一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能够在规定时间内生产出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的数量。
生产能力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设计能力、实际生产能力和有效生产能力。
•设计能力:设计能力是指企业在设计阶段所确定的生产能力,是理论上的能力。
•实际生产能力:实际生产能力是指企业在实际运营中所能达到的生产能力,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设备状况、人力资源、原材料供应等。
•有效生产能力:有效生产能力是指企业在现有资源条件下所能达到的生产能力,是企业能够稳定生产的能力。
生产能力的计算方法1. 设计能力的计算设计能力的计算是在生产计划阶段进行的,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 设备的产能:包括生产设备的数量、速度和效率等参数。
- 生产通道:即产品从原材料到最终成品的制造流程,需要考虑每个环节的处理能力和吞吐量。
- 人力资源:确定可用的人力资源数量和效率,以及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的合理分配。
2. 实际生产能力的计算实际生产能力的计算需要考虑实际运营中的各种因素,包括设备的可用性、生产线的稳定性、人力资源的实际状况等。
计算方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确定设备的可用时间:计算设备的运行时间,并减去设备的维修和保养时间,得到设备的可用时间。
2. 计算设备的产能:根据设备的生产速度和效率,计算设备在可用时间内能够生产的产品数量。
3. 考虑人力资源:根据实际的人力资源状况,调整设备的产能,考虑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等因素。
4. 考虑其他因素:如原材料供应的稳定性、生产线的稳定性等,对实际生产能力进行调整。
3. 有效生产能力的计算有效生产能力是指企业能够稳定生产的能力,通常要考虑实际生产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计算步骤如下: 1. 确定设备的可用性:考虑设备的维修和保养时间,得到设备真实可用的时间。
铁路主要运营效率指标的计算方法
铁路主要运营效率指标的计算方法1、“上座率”指标列车上座率是指购票上车的旅客人数与列车定员的比率,反映了列车席位利用率。
上座率由于存在内在局限性,因此并没有成为中外铁路历来的重要运营指标。
计算公式:上座率 = 售票数 / 定员数台湾高铁数据验证:上座率 = 旅客人数(万人次)/ 运营客座数(万)= 1555.6 / 2413.2 = 0.6446(2007)= 3058.1 / 4539.5 = 0.6736(2008)= 3234.9 / 4478.8 = 0.7222(2009)2、“客座利用率”指标客座利用率(简称客座率)是反映客运工具载客能力利用程度的指标,它是载运工具完成的旅客周转量与其客座公里总数之比,也就是用百分率表示的平均每一客座公里所完成的人公里数。
计算公式:客座率= 旅客周转量/客座公里总数。
= 平均载运人数/平均定员人数台湾高铁数据验证:客座率 = 客运周转量(亿人公里)/ 客座公里(亿客座公里)= 35.2 / 78.38 = 0. 4491(2007)= 65.66 / 150.89 = 0.4344(2008)= 68.63 / 148.21 = 0.4631(2009)3、“实载率”与“空载率”指标实载率是有更加普遍意义的运输营业指标,可适用于各种载运工具,并可同时适用于客运与货运。
与实载率相对应的指标是空载率,空载率的数值不会大于100%,而且在不超载的情况下,某一趟或某一时期运营的实载率与空载率之和应该为100%。
计算公式:实载率 =(实际载重×运距)/(标定载重×行驶里程)空载率 = 空置客座公里数/总客座公里数= 1 - 实载率台湾高铁数据验证:实载率 = 客运周转量(亿人公里)/ 客座公里(亿客座公里)= 35.2 / 78.38 = 0. 4491(2007)= 65.66 / 150.89 = 0.4344(2008)= 68.63 / 148.21 = 0.4631(2009)空载率 = 1 - 实载率= 1 - 0. 4491 = 0.5509(2007)= 1 - 0. 4344 = 0.5656(2008)= 1 - 0. 4631 = 0.5369(2009)4、“运输密度”指标一定时期内(通常指一年)平均每千米运输线路所负担的货物周转量或旅客周转量,分别称为货运密度和客运密度,以吨千米/千米和人千米/千米为单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运营主要数据的计算方法
一、生产周期:生产周期是指从原材料投入生产的时候起,到成品完工的时候
为止,其间经历的全部日历时间。
机械产品的生产周期通常包括毛坯制造、机械加工、部件装置和总装配等工艺阶段经历的时间,以及各工艺阶段之间的停顿时间之和。
1、生产时间:计划期有效工作时间=计划期制度工作时间×时间利用系数=F×K;
计划期制度工作时间(分钟)=(365天-法定节假日天数-休假天数)×8小时×生产班次×60分钟;
2、产品均衡生产批量=每月最大生产批量×0.8(系数);
3、顺序移动生产;
4、平行移动生产:
tmax 最长的单件工序时间
5、平行顺序移动生产:
二、生产节拍:
节拍就是流水线上前后出产两件相同产品之间的时间间隔。
节拍是一种期量标准,是流水线设计的重要参数,它决定了流水线的生产能力,以及生产的速度和效率。
(1)计算流水线的节拍:流水线的平均节拍可按下式计算:r =Te/N =Toβ/N
r——流水线的平均节拍
N ——计划期制品的产量
Te——计划期流水线的有效工作时间
To ——计划期流水线的制度工作时间
β——工作时间有效利用系数;
(2)进行工序同期化:进行工序同期化时,先要粗算一下各工序的设备负荷,凡工序时间大于节拍或大于(n×r)的(r是节拍,n是整数),都要采取措施以压缩这些工序的工序时间。
(3)确定各工序的工作地数(设备数量),计算设备的负荷率。
设备负荷率决定了流水线工作的连续程度。
一般当负荷率低于75%时,宜组织间断流水线。
如果线上大多数工序的工时定额均超过流水线的平均节拍,可以采用两条流水线。
1、生产节拍(R)=计划期有效工作时间(分钟)/计划期产品产量(件)=T/Q;
2、生产节奏(Rg)=生产节拍×产品批量=R×N;
三、生产能力:
1、生产能力=(月/季/年)有效工作时间/单位产品生产周期(日/小时/分钟)×(单位产品生产周期/生产节拍);
2、设备生产能力=设备年有效工作时间÷单位产品台时定额;
设备有效工作时间=全年工作日数×每天工作小时数×(1-设备停修率);
四、生产同期化:
生产同期化就是根据流水线节拍的要求,采取各种技术、组织的措施,来调整各工作地的单件作业时间,使它们等于节拍或节拍的整数倍。
组织工序同期化的基本方法,是将整个作业任务细分为许多小工序(或称作业元素),然后将有关的小工序组合成为大工序,并使这些大工序的单件作业时间接近于节拍或节拍的倍数。
工序同期化一般分为两步,首先是初步同期化。
主要是找出影响同期化的关键并解决,使各工序的单件工时定额与流水线节拍之比基本上达到0.85—1.05的范围内;其次是在流水线的掌握与调整过程中进行,这时主要是发现初步同期化的遗留问题并加以解决,以进一步提高工序同期化的水平。
大量系数kF是指某一工作地加工某一工件的单件工时与该工件出产节拍的比值。
也可以理解为加工某一种工件所需的设备数量或某工序工作量在某设备上的负荷。
设备负荷条件:大量系数KF>0.5。
KF=t/r=t · N/F0 · φs
流水线设备负荷系数Ka :间断线 Ka < 0.75 , 连续线 Ka>0.75
某工序需要生产设备台数(Si)=该工序单件产品时间定额÷流水线生产节拍=Ti/Ri
五、物资采购批量、采购周期、储备定额;
1、物资需求数量=计划产品产量×标准配置定额7=4×5;或者=计划产品产量×材料消耗定额7=4×6;
2、某种零部件保险储备定额=(每月平台设备均衡发货(销售)数量×单位平台配置定额)×(进货时间+1);
3、采购计划数量=物资需求数量+保险储备定额—现有库存量—生产现场库存量×(1+10%);
4、某种物资需求量=期内产品产量(或产品发货量)×配置标准定额。
六、劳动定额、劳动组合、劳动力调度;
计算流水线所需作业人数
以手工劳动或使用手工工具为主的流水线上,工人人数P的计算公式如下:
P=∑Sei · Wi · g
式中:Wi——第i工序每一工作地同时工作人数;
g——每日工作班次;
以设备加工为主的流水线上,计算工人数量时,要考虑后备工人和工人的设备看管定额。
计算公式如下:
P = (1+b)∑(Sei · g / f)
式中:b——考虑代替缺勤工人和替换流水线上临时离开的工人的后备工人百分比。
f——第i工序每个工人的设备看管定额。
七、生产流水线的设计
顺序生产成组流水线
1)特征:
一个零件组、一个零件组地进行加工,成组地在工序间转移;
在组内各零件不是平行地加工,而是顺序地加工,即先加工 A 零件,再加工 B 零件,再加工 C 零件,每道工序都是这样重复地、顺序地加工零件组内的零件;
零件组在各道工序加工的时间与流水线节拍相等或成整数倍比关系。
Tg = tAi + tBi + tCi =φrg (φ= 1,2,3,··· )
由加工一种零件转换为加工另一种零件时,不需要设备和工艺装备进行重新调整。
2)组织设计
节拍:rg = Fo · η / Ng 各工序设备需要量: Si = tgi / rg
各工序工人人数 Pi = [ ti / r ] Wi g;
整个流水线操作工人总数P = ∑ Pi
八、其它计算公式:
1、单位成本=固定成本/产品产量+单位变动成本;销售收入=产品销量×单价;
2、物资需求数量=计划产品产量×标准配置定额7=4×5;或者=计划产品产量×材料消耗定额7=4×6;
3、某种零部件保险储备定额=(每月平台设备均衡发货(销售)数量×单位平台配置定额)×(进货时间+1)
4、采购计划数量=物资需求数量+保险储备定额—现有库存量—生产现场库存量×(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