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讨论题

合集下载

药理讨论

药理讨论

1.该患者是否可以诊断为有机磷农药中毒?为什么?该患者可以诊断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因为出现咳嗽,呼吸急促,呕吐等症状,符合有机磷中毒的临床表现。

主要为毒蕈碱样(M样)症状,烟碱样(N样)症状,即急性胆碱能危象。

(一)毒蕈碱样症状:瞳孔明显缩小,腺体分泌增加,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痉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尚有流泪、流涕、流涎、尿频、大小便失禁、心跳减慢和血压下降等。

(二)烟碱样症状:肌无力、不自主肌束抽搐,肌纤维颤动,甚至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肌麻痹引起周围性呼吸衰竭;血压增高、心跳加快和心律失常等。

(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头晕、头痛、意识模糊、疲乏、共济失调、烦躁不安、诡妄、抽搐和昏迷等。

2.该患者可以诊断为什么程度的有机磷农药中毒?为什么?该患者是有机磷农药中度中毒。

有机磷农药中毒,根据其出现的中毒症状,一般分为轻、中、重度中毒。

①轻度中毒:以M样症状为主,表现为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出汗,胸闷,视力模糊,无力等,瞳孔可能缩小。

②中度中毒:以M样+N样症状为主,还会出现肌束震颤等,具体表现为瞳孔缩小,轻度的呼吸困难,大汗,流涎,腹痛,腹泻,步态蹒跚,神志清楚或模糊,血压可以升高。

③重度中毒:以M样+N样+CNS症状为主,具体神志不清,昏迷,瞳孔针尖大小,肺水肿,全身肌束震颤,大小便失禁,呼吸衰竭。

CNS由兴奋到抑制直至昏迷。

根据患者的症状,肠鸣音亢进,双眼瞳孔缩小明显,抽搐及肌束震颤,神志略模糊,呼吸急促,鼻翼煽动,患者可以诊断为中度有机磷中毒。

3. 与治疗前比较,哪些症状改善了,哪些未改善?为什么?改善:肺部无罗音,肠鸣音减少,心率加快,呼吸平顺,瞳孔散大,神志清醒。

未改善:肌束震颤,体温升高,皮肤潮红原因:因为阿托品是抗胆碱药,与乙酰胆碱争夺胆碱能受体,拮抗乙酰胆碱的作用。

所以能拮抗乙酰胆碱的M样作用,提高机体对乙酰胆碱的耐受性,故可解除平滑肌痉挛,减少腺体分泌,促使瞳孔散大,制止血压升高和心律失常,对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也有显著疗效,且为呼吸中枢抑制的有力对抗剂;但对N样作用无效,也无复活胆碱酯酶的作用,故不能制止肌肉震颤、痉挛和解除麻痹等.所以会有肌束继续震颤,也导致发热增多,体温身高,面色潮红,皮肤干燥。

药理学研究课题的一些基本问题

药理学研究课题的一些基本问题

1、消化道的定义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消化管是一条起自口腔延续为咽、食管、胃、小肠、大肠、终于肛门的很长的肌性管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结肠、直肠)等部。

消化腺有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两种。

小消化腺散在于消化管各部的管壁内,大消化腺有三对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肝和胰,它们均借导管,将分泌物排入消化管内。

2、pKa值酸度系数酸度系数,又名酸离解常数,代号Ka值,在化学及生物化学中,是指一个特定的平衡常数,以代表一种酸离解氢离子的能力。

药理学中的PKa当溶液中药物离子浓度和非离子浓度完全相等,即各占50%时,溶液的pH值称为该药的离解常数,用PKa表示。

3、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吸收--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

非血管内给药都存在吸收过程。

1)胃的结构与药物吸收--胃的吸收面积有限,不是药物吸收的主要部位;--一些弱酸性药物可在胃中吸收(一般弱碱性药物在胃中几乎不吸收);--特别是液体剂型与胃壁接触很好,有利于药物通过胃粘膜上皮细胞,吸收较好;--药物在胃中吸收机制主要是被动扩散。

2)小肠的结构与药物吸收--小肠表面有环状皱褶、绒毛和微绒毛,故有效吸收面积很大(约70平方米),是药物、食物等吸收的主要部位;--药物吸收途径主要是血液系统,也可通过淋巴系统(作用很小)。

--药物在小肠中的吸收以被动扩散为主,同时存在其他吸收机理;--小肠中存在许多特异性载体,是药物主动转运的特异吸收部位。

3)大肠的结构与吸收--无绒毛结构,有效吸收面积比小肠小得多,不是药物吸收的主要部位;--结肠段药物降解酶较少且活性较低,可能成为蛋白质多肽类药物较理想吸收部位;--直肠下端近肛门处,血管丰富,是直肠给药的良好吸收部位;--大肠中药物吸收以被动扩散为主,兼有胞饮和吞噬作用。

4、哪些药物因素对消化道吸收有影响?由于药物本身理化性质不同,通常在消化道中的吸收也是各不相同的。

药理学思考题2

药理学思考题2

29、普萘洛尔的特点是: 、普萘洛尔的特点是: A 阻断 阻断β-R强度最高 强度最高 B 治疗量时无膜稳定作用 C 有内在拟交感活性 D 个体差异大(口服用药) 个体差异大(口服用药) E 主要经肾排泄 30、酚妥拉明的用途主要有: 、酚妥拉明的用途主要有: A 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 B 感染中毒性休克 C 嗜铬细胞瘤的诊断 D 心力衰竭 E 心律失常
26、肾上腺素作用于下列哪些受体引起心血管作用 、 A α和β1-R B α和β2-R 和 和 C α、β1和β2-R D β1-R 、 和 E β1和β2-R 和 27、麻黄碱的特点是: 、麻黄碱的特点是: A 不易产生快速耐受性 B 性质不稳定,口服无效 性质不稳定, C 性质稳定,口服有效 性质稳定, D 具中枢抑制作用 E 作用快、强 作用快、 28、肾上腺素抢救过敏性休克的作用机制有: 、肾上腺素抢救过敏性休克的作用机制有: A 增加心输出量 B 升高外周阻力和血压 C 松驰支气管平滑肌 D 抑制组胺等过敏物质释放 E 减轻支气管粘膜水肿
4、α-R分布占优势的效应器是: 、 分布占优势的效应器是: 分布占优势的效应器是 A 皮肤、粘膜、内脏血管 皮肤、粘膜、 B 冠状动脉血管 C 肾血管 D 脑血管 E 肌肉血管 5、突触间隙 主要以下列何种方式消除? 主要以下列何种方式消除? 、突触间隙NA主要以下列何种方式消除 A 被COMT破坏 B 被神经末梢再摄取 破坏 C 在神经末梢被 在神经末梢被MAO破坏 D 被磷酸二酯酶破坏 破坏 E 被酪氨酸羟化酶破坏 6、M3-R激动的效应有: 、 激动的效应有: 激动的效应有 A 心脏抑制 B 肾素释放增加 C 腺体分泌增加 D 胃肠平滑肌收缩 E 膀胱平滑肌收缩 7、可能影响血压的受体有: 、可能影响血压的受体有: A α1-R B α2-R C N1-R D N2-R E 是: 、乙醚麻醉前使用阿托品的目的是: A 减少呼吸道腺体的分泌 B 增强麻醉效果 C 镇静 D 预防心动过速 E 辅助松驰骨骼肌 19、患有青光眼的病人禁用的药物有: 、患有青光眼的病人禁用的药物有: A 东莨菪碱 B 阿托品 C 山莨菪碱 D 后马托品 E 托吡卡胺 20、既可直接激动 、β-R,又可促进去甲肾上腺 、既可直接激动α、 , 素能神经末梢释放递质的药物是: 素能神经末梢释放递质的药物是: A 麻黄碱 B 去甲肾上腺素 C 肾上腺素 D 异丙肾上腺素 E 苯肾上腺素

药理重点论述题参考答案

药理重点论述题参考答案

药理学重点论述题——2014级公管1.阐述副作用概念及特点,并列举药物不良反应的6种。

答:副作用概念:治疗剂量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副作用特点:○1是药物固有的作用。

○2是在治疗剂量下出现的,不同于毒性反应。

○3副作用与治疗作用可因治疗目的不同而相互转化。

○4一般反应较轻,并可预知。

○5副作用的产生与药物选择性低有关,药物选择性越低,副作用越多。

不良反应:1.副作用;2.毒性反应(急性毒性、慢性毒性、特殊毒性反应);3.后遗效应;4.停药反应(病情恶化);5.变态反应;6.特异质反应;7.依赖性(生理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2.阐述呋塞米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答:呋塞米的作用机制:○1利尿作用:抑制肾小管髓袢升支粗段Na+-K+-2Cl-同向转运体,抑制髓袢升支粗段皮质部和髓质部对氯化钠NaCl的重吸收。

○2扩张血管:直接扩张血管,可能与该药促进PGE2合成有关。

呋塞米的临床应用:1.急性肺水肿和脑水肿。

迅速扩张血管,使回心血量减少,缓解急性肺水肿。

由于利尿作用,致使血液浓缩,血浆渗透压增高,有利于消除脑水肿。

2.其他严重水肿。

治疗心、肝及肾性水肿等各类水肿。

3.急、慢性肾功能衰竭。

增加尿量和K+的排出,冲洗肾小管,减少肾小管的萎缩和坏死。

4.高钙血症。

抑制钙的重吸收,降低血钙。

5.排毒。

3.一线抗高血压药的分类及其代表药物。

答:一线抗高血压药有5种。

(一)利尿降压药。

代表药物:中效利尿药氢氯噻嗪(二)RAAS抑制药。

代表药物:ACEI 卡托普利;AT1受体阻断药氯沙坦(三)钙通道阻滞药。

代表药物:硝苯地平(四)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代表药物: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4.硝酸甘油和β受体阻断药合用治疗心绞痛的药理学依据。

(作用机制)答:(1)硝酸甘油作用机制:1.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心肌耗氧2.扩张冠状动脉,增加缺血区血液灌注3.降低左室充盈压,增加心内膜缺血区供血4. 保护缺血心肌细胞(2)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作用机制:1.降低心肌耗氧量:阻断心脏β1受体,心肌收缩力减弱,心率减慢2.增加缺血区心肌供血和供氧3.改善心肌代谢(3)硝酸甘油和β受体阻断药合用治疗心绞痛的作用机制:硝酸甘油可对抗β受体阻断药由于收缩期心室射血时间延长和舒张期心室容积增大而增加心肌耗氧量的作用,而β受体阻断药可对抗硝酸甘油因扩血管作用引起的反射性心率加快和心肌收缩力增强的作用。

药理学(得分点四:课后重要思考题)

药理学(得分点四:课后重要思考题)

药理学总论简答题1.血浆半衰期的含义和临床意义。

答:血浆中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其长短可反映体内药物消除速度。

它是临床用药间隔的依据。

按一级动力学消除,t1/2恒定,一次给药后经过5个t1/2体内药物基本消除;恒量给药,经过5个t1/2血药浓度可达稳态浓度。

2.一级消除动力学的概念及其特点。

答:1)概念:体内药物在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与血浆药物浓度成正比。

2)特点:①药物的转运或消除与血药浓度成正比;②单位时间内转运或消除按恒定比例药量消除;③药物消除半衰期与血药浓度无关,为常值;④是体内大多数药物消除的方式。

3.简述不良反应的分类,并举例说明。

答:1)副作用,如阿托品用于解除胃痉挛时,可引起口干、便秘等副反应;2)毒性反应,如氯霉素对造血系统有毒性作用;3)后遗效应,如服用巴比妥类催眠药后,次晨出现困倦等现象;4)停药反应,如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后停药可导致医源性肾上腺素皮质功能不全;5)变态反应,如使用青霉素后出现过敏反应;6)特异质反应,略。

4.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有哪些。

答:1)血浆结合率;2)器官和组织的血流量;3)膜的通透性;4)体液的pH和药物的解离度;5)体内屏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和血眼屏障)。

5.不同药物竞争同一血浆蛋白而发生置换现象,其后果是什么?答:药物中毒。

因为结合型的药物被置换出来,使血浆内游离药物浓度明显增加。

如保泰松将抗凝血药华法林从血浆蛋白结合部位置换出来,抗凝作用增强,可造成严重的出血,甚至危及生命。

6.在某一药物的量效曲线可以得到哪些信息?答:1)从量反应的量效曲线可得知:最小有效量、最大效应、半最大效应浓度、效应强度。

2)从质反应的量效曲线可得知:半数有效量、半数致死量、治疗指数、安全范围。

7.由停药产生的不良反应有哪些?答:停药综合征包括:1)戒断现象:对药物吗啡产生了依赖性者在停药后会出现戒断症状;2)反跳现象,如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后停药,导致原病复发或恶化。

药理学思考题

药理学思考题

药理1.硝酸甘油与普萘洛尔合用于治疗心绞痛有何优点?为什么?(从其作用原理解释合用疗效↑,不良影响互相抵消)两种药均为治疗心绞痛的药物,协同降低耗氧量;β受体拮抗药能对抗硝酸酯类所引起的反射性心率加快和心肌收缩力增强;硝酸酯类可缩小β受体拮抗药所致的心室容积增大和心室射血时间延长;合用时用量减少,副作用也减少。

2 硝酸甘油抗心绞痛机制是什么?它有哪些不良反应?如何避免其耐受性的产生?作用机制:(1)硝酸甘油使容量血管扩张,能降低前负荷,降低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及容量。

在较大剂量时也扩张小动脉而降低后负荷,从而降低室壁肌张力及心肌耗氧量;(2)硝酸甘油能明显舒张较大的心外膜血管及狭窄的冠状血管以及侧枝血管,此作用在冠状动脉痉挛时更为明显;(3)硝酸甘油能使冠状动脉血流重新分配。

不良反应:多数不良反应是其血管舒张作用所继发。

(1)暂时性面颊部皮肤发红,搏动性头痛,升高眼内压;(2)大剂量:体位性低血压继晕厥;(3)剂量过大:血压过度下降,冠状动脉灌注压过低,加重心绞痛发作;(4)超剂量:高铁血红蛋白症。

避免其耐受性的措施:(1)调整给药剂量,减少给药频率;(2)采用最小剂量,以及间歇给药方法;(3)每天的停药间歇期必须在8小时以上;(4)补充含巯基的药物,如加用卡托普利,可能阻止耐受性。

β受体阻断药抗心绞痛机制是什么?作用机制:(1)通过阻滞β受体,抑制心脏活动,降低后负荷和心肌耗氧量,而缓解心绞痛;(2)改善缺血区心肌的供血;(3)促进氧自血红蛋白的解离而增加全身组织包括心肌的供氧。

3.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可分为哪几类?每类各举一代表药。

分类:(1)利尿药:氢氯噻嗪(2)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抑制药如卡托普利及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断药如氯沙坦(3)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4)钙拮抗药:硝苯地平(5)交感神经抑制药:①中枢性抗高血压药:可乐定;②神经结阻断药:美加明;③抗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药:利舍平;④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α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α1受体阻断药,哌唑嗪;α和β受体阻断药,拉贝洛尔(6)扩血管药:①直接舒张血管药:肼屈嗪;②钾通道开放药:吡那地尔;③其他扩血管药:吲达帕胺4.β受体阻断药抗心绞痛机制是什么1.降低心肌耗氧量;2.改善心肌缺血区供血;3.其他:减少心肌游离脂肪酸含量;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促进氧合血红蛋白解离。

药理学思考题

药理学思考题

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剂型、制剂、药剂学的概念是什么?2. 药剂学的分支学科有哪些?3.简述药物剂型的重要性4.简述药物剂型的各分类方法的优缺点?5.药典的定义和性质6.什么是处方药与非处方药7.什么是GMP与GLP第二章液体制剂1.液体制剂的按分散系统如何分类?2.液体制剂的定义和特点是什么?3.液体制剂的质量要求有哪些?4.液体制剂常用附加剂有哪些?5.简写溶液剂制备方法及注意事项。

6.糖浆剂概念及制备方法7.芳香水剂、酊剂、醑剂、甘油剂的概念8.高分子溶液剂的制备过程有哪些?9.混悬剂的基本要求有哪些10.何为絮凝,加入絮凝剂的意义何在?11.乳剂和混悬剂的特点是什么?12.混悬剂的制备方法有哪些?13.用stoke’s公式描述影响沉降的因素,并说明加入高分子助悬剂具有哪些作用?14.说明多相分散液体制剂混悬剂物理不稳定性的表现及其解决方法?15.简述混悬剂中常用的稳定剂及在制剂中的作用。

16.混悬剂的质量评定17.乳剂的类型、组成、特点18.乳化剂的种类19.乳剂中药物加入方法20.如何选择乳化剂?21.影响乳化的因素.22.乳剂的制备方法有哪些?23.乳剂的物理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24.复合型乳剂的类型制备25.乳剂的质量评定有哪些?26.简述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有哪些?27.简述助溶和增溶的区别?28.简述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有哪些?29.增加溶解速度的方法。

30.什么是胶束?形成胶束有何意义?31.表面活性剂分哪几类,在药剂中主要有哪几个作用?第三章注射剂1.注射剂的定义和特点是什么?2.注射剂的质量要求有哪些?3.纯化水、注射用水、灭菌注射用水的区别?4.热源的定义及组成是什么?5.热原的性质有哪些?6.简述污染热原的途径有哪些?7.简述安瓶注射剂生产的工艺流程。

8.制备安瓶的玻璃有几种?各适合于什么性质的药液?9.某一弱酸性易氧化的药物,若制备成注射剂,请简要回答以下问题①注射剂制备过程中哪些生产环节需要在洁净区完成,洁净区洁净度级别一般规定为多少级?②应采用何种玻璃的容器?③制备过程中应采取哪些措施防止药物氧化?10.输液按规定的灭菌条件灭菌后,为什么还会出现染菌现象?11.输液常出现澄明度问题,简述微粒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方法。

药理学思考题

药理学思考题

思考题一、药理学总论第1章1、名词解释药理学药物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2、新药研究过程大致可分哪几步?第2章药动学名词解释:离子障首过消除肝肠循环生物利用度时量(药时)曲线半衰期表观分布容积一级消除动力学零级消除动力学简答题:1.药物的转运有哪些类型?2.药物的体内过程有哪些?3. 试述溶液pH值对弱酸性药物跨膜转运(被动转运)的影响。

第3章药效学1、名词解释药物作用药理效应不良反应药源性疾病副反应毒性反应后遗效应停药反应量效关系半数有效量(ED50)效能半数致死量(LD50)效价强度药物作用的选择性量效关系构效关系量反应质反应治疗指数亲和力指数pD2激动药完全激动药部分激动药拮抗药竞争性拮抗药非竞争性拮抗药拮抗参数pA2受体调节向上调节向上调节2、不良反应包括哪些?什么是变态反应?什么是特异质反应?试举例说明。

二、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第5章—第11章1.传出神经系统药物有哪些类型?代表药物名称(通用名、商品名)?分别产生哪些药理作用?2.毛果芸香碱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3.新斯的明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4.有机磷酸酯类中毒有哪些临床表现?如何解救?5.阿托品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6.比较除极化型肌松药和非除极化型肌松药的作用特点与应用。

7.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多巴胺和麻黄碱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8.酚妥拉明和普萘洛尔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三、中枢神经系统类药物第15章镇静催眠药1、试述地西泮(安定)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2、简述地西泮(安定)的作用机制。

3、苯二氮卓类与巴比妥类相比,前者的镇静催眠作用有何优点?第16章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1、巴比妥类急性中毒时抢救可采取哪些主要措施?为什么碱化尿液可加快其排泄?2、试述苯妥英钠的体内过程特点、药理作用及主要不良反应。

3、苯妥英钠有哪些主要临床用途?4、癫痫大发作、失神性小发和精神(神经)运动性发作各选用什么药物?5、简述硫酸镁的药理作用,硫酸镁急性中毒如何抢救?第17章治疗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药1、左旋多巴治疗震颤麻痹的特点有哪些?为什么常与卡巴多巴合用?2、应用左旋多巴治疗震颤麻痹时,如何提高疗效减轻不良反应?3、抗震颤麻痹药主要通过哪些途径发挥治疗作用?第18章抗精神失常药1、氯丙嗪引起的锥体外系反应有哪些?2、氯丙嗪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哪些药理作用?3、中枢神经系统有几条多巴胺神经通路?4、与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比较,氯丙嗪降低体温作用特点有哪些?5、简述氯丙嗪阻断多巴胺受体与抗精神病作用及不良反应的关系。

药理学论述题大全(包括真题和答案)

药理学论述题大全(包括真题和答案)

药理学●监测血药浓度在临床上有什么意义(22)1.保证最大的疗效,同时防止药物在体内浓度过高,而产生相应的毒副作用;2.血液浓度是指药物吸收后在血浆的总浓度,包括与血浆蛋白结合或在血浆游离的药物,也可泛指药物在全血中的浓度,体内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可以通过光谱法,色谱法,免疫法来监测血药浓度;3.同样剂量的药物对于同种病症的不同患者,其疗效相差较大,有的疗效一般,有的疗效甚好,其毒副作用表现也不同。

4.测定血药浓度可以防止药物在体内浓度过高而产生毒副作用。

●药物体内代谢对药理作用影响,各举一例(21)1.吸收:吸收是药物发挥药效的前提,如片剂进入体内要崩解、溶出后才可以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发挥作用2.分布:药物进入体循环达到病灶起作用,如左旋多巴能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经脑内的多巴胺脱羧酶催化转化为多巴胺而产生治疗作用。

3.代谢:有些药物会经代谢失活,有些会生成活性代谢物,使发挥疗效或毒性增强,如服用普罗加比需经代谢后起效,释放出氨基丁酸;4.排泄:将药物排出体外便不再对人体起作用,有些会以原形药物排出,有些以代谢产物排出,如硝苯地平在肝脏内转化为无活性的代谢产物,约80%肾脏排泄,约20%随粪便排出,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硝苯地平的排泄速率降低。

●从药代动力学方面考虑,药物相互作用可能在那些环节上产生1.吸收:抑制胃排空的药物如阿托品或阿片类麻醉药可延缓合并应用药物的吸收;2.分布:血浆蛋白结合率的药物可被同时应用的另一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所置换,导致被置换药物的分布加快,作用部位药物浓度增高,毒性反应或临床效应增强;3.代谢:酶诱导剂和酶抑制剂可使肝药酶的活性增强或减弱,如利福平,乙醇,卡马西平等,合并使用其他药物会使后述药物代谢加快或减慢,从而影响药物的作用时间;4.排泄:近曲小管细胞能以主动方式将药物自血浆分泌入肾小管内,同一机制分泌的药物可竞争转运载体而发生竞争性抑制,通常分泌速度较慢的药物能更有效地抑制分泌速度较快的药物,丙磺舒竞争性抑制青霉素的排泄。

药理学重点 简答题与论述题

药理学重点 简答题与论述题

1. 氯丙嗪阻断哪些受体?产生哪些作用及不良反应①氯丙嗪阻断DA受体,产生以下作用:a阻断中脑-皮层和中脑-边缘系统的D2样受体,产生抗精神病作用;b阻断黑质-纹状体系统D2受体,产生锥体外系反应不良反应;c阻断结节-漏斗系统D2受体,对内分泌系统有影响;d阻断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的D2受体,产生镇吐作用;②氯丙嗪阻断α受体,引起血压下降;③氯丙嗪阻断M受体,引起视物模糊、口干、便秘等不良反应。

2.氯丙嗪的降温作用与阿司匹林的解热作用有何不同?①作用机制不同,氯丙嗪对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使体温调节中枢丧失调节体温的作用,机体的体温随环境的温度变化而变化。

而阿司匹林则是通过抑制中枢PG合成酶,减少PG的合成而发挥作用的;②作用特点不一,氯丙嗪在物理降温的配合下,不仅降低发热的体温,还可使正常体温降至正常水平以下;在炎热天气,可使体温升高。

阿司匹林只能使发热的体温恢复至正常水平,对正常的体温没有影响。

3.氯丙嗪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抗精神病作用;镇吐;调节体温作用;增强中枢抑制药的作用。

临床应用:精神分裂症;呕吐和顽固性呃逆;低温麻醉与人工冬眠。

主要不良反应:中枢抑制;M受体阻断;α受体阻断;锥体外系反应;精神异常;内分泌系统反应;过敏反应。

4. 氯丙嗪过量引起的低血压能否用肾上腺素治疗?为什么?应选用什么药物?不能。

氯丙嗪能阻断肾上腺素激动α受体的作用,取消肾上腺素收缩血管作用,而肾上腺素激动β2受体作用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

应选用去甲肾上腺素。

1.阿斯匹林与氯丙嗪对体温的影响在机制、作用和应用上有何不同?阿司匹林:1.机制:抑制下丘脑PG合成。

2.作用:使发热体温降至正常,只影响散热过程3.应用:感冒等发热。

氯丙嗪:1.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2.使体温随环境温度改变,能使体温降至正常以下,影响产热和散热过程3.人工冬眠2.解热镇痛抗炎药的镇痛作用和镇痛药有何异同?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镇痛药:吗啡):1.镇痛强度中等(强)2.作用部位:外周(中枢)3.机制:抑制PG合成(激动阿片受体)4.成瘾性无(有)5.呼吸抑制无(有)6.应用:慢性钝痛(急性剧痛)3.乙酰水杨酸通过什么机制防止血栓形成?有何临床意义?抑制PG合成酶,以至血小板中血栓烷A2(TXA2)减少,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

临床药理学思考题

临床药理学思考题

临床药理学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临床药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及职能是什么?主要研究内容:药效学、药动学、毒理学、临床试验、药物的相互作用研究. 职能:新药的临床研究与评价(GCP)、市场药物的再评价、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承担临床药理学教学与培训工作、开展临床药理学服务2.新药临床试验一般分为Ⅰ、Ⅱ、Ⅲ、Ⅳ四期,主要研究内容分别是什么?(P5)3.临床试验的伦理要求(赫尔辛基宣言的原则)1. 坚持符合医学目的的科学研究2. 保护受试者的权益3. 知情同意的原则贯穿整个临床试验4. 发挥伦理委员会的重要作用5. 提高实验人员的素质第二章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1、一级动力学和零级动力学的特点一级:1)等比转运,但单位时间内药物转运量随时间下降。

2)半衰期、总体清除率恒定,与给药剂量或浓度无关。

3)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的面积(AUC)与所给的剂量成正比零级:1)等量转运。

2)半衰期、总体清除率不恒定,加大剂量,半衰期超比例可延长,总体清除率可超比例减小,3)AUC与剂量不成正比,剂量增加,其面积可超比例增加。

2、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P11血浆蛋白结合率、细胞膜屏障、器官血流量和膜的通透性、体液的PH和药物的解离度、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药物转运体第三章治疗药物检测和给药个体化1、哪些药物需要进行TDM并举例(简述治疗药物监测的临床应用。

)(1) 药物的有效血药浓度范围窄。

此类药物多为治疗指数小的药物如强心苷类地高辛,它们的有效剂量与中毒剂量接近。

(2) 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的药物。

如三环类抗抑郁药丙咪嗪。

(3) 具有非线性药代动力学特性的药物。

苯妥英钠,茶碱,水杨酸等。

(4) 肝肾功能不全或衰竭的患者使用主要经过肝代谢消除(利多卡因,茶碱等)或肾排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的药物时,以及胃肠道功能不良的患者口服某些药物时。

(5) 长期用要的患者依从性下降;或者某些药物长期使用后产生耐药性、诱导(抑制)肝药酶的活性而引起药效降低(升高),以及原因不明的药效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时期的治疗措施
少尿期 多尿期 恢复期
少尿期
少尿期常有急性肺水肿、高钾血症、上消 化道出血和并发感染等导致死亡。故治疗 重点为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控制 氮质潴留,供给适当营养,防治并发症和 治疗原发病
“量出为入” 每日液体入量 = 前一日尿量 + 大便、呕吐、 引流液量、伤口渗出量+500ml 发热者体温每升高1。C,增加入水量0.1ml/kg/h
③甘露醇具有潜在的肾毒性,可引起实验动物的渗 透性肾病。
甘露醇对肾血管具有双重影响,小剂量使肾血管扩 张,而大剂量可引起肾血管收缩、肾小管缺血。
综上分析,此治疗方案不合理 1. 静注时间过长 2. 不应限水摄入
急性肾功能衰竭
(Acute renal failure, ARF)
急性肾功能衰竭定义:
透析指征
少尿或无尿2天 尿毒症症状明显 Ccr较正常下降超过50%, 或在原肾功不全基础上有下降超过15%, 或Scr>442umol/L、BUN>21mmol/L 血钾6.5mmol/L 代谢性酸中毒、CO2CP13mmol/L 有肺水肿、脑水肿等先兆
透析方式
血液透析 腹膜透析 单纯超滤和/或序贯超滤 CAVH、CAVHD 血液灌流 血浆置换 吸附式血液透析
甘露醇药理作用
1.脱水作用 甘露醇静脉注射后能升高血浆渗透压, 使细胞内液及组织间液向血浆转移而产 生脱水,可降低颅内压和眼内压。给药 30min起效,2~3h达高峰,可维持6h左右 。
2、利尿作用 静注甘露醇后,血浆渗透压升高,血容量增加,
血液黏滞度降低,通过稀释血液而增加循环血 容量及肾脏小球滤过率。加之肾脏小球滤过后 不易被重吸收,使水在近曲小管和髓袢升支的 重吸新收减少,促进水的排出而利尿。另外,可 间接抑制Na+、-K+、-2Cl-同时转运系统,抑制 髓袢升支对Nacl的重新收,降低髓质高渗区的 渗透压而利尿,当尿液流经集合管时,水的重 新收明显减少,使尿量明显增多。一般在 10~20min起效, 2~3h达高峰,可维持6~8h。
总结发现,绝大多数病人虽然入院前肾功能正常 ,但是静脉注射甘露醇5~7天后可出现肾脏损害 。
长期或大量应用甘露醇可致水电解质平衡紊乱、肉 眼血尿急性肾功能衰竭。
分析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机制为:
①大量利尿带走体内大量电解质,引起低钠、低钾 血症,血容量相对不足,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管缺 血;
②大量的甘露醇由肾脏排出,长期使用堆积于肾小 管中,堵塞管腔,并形成结晶损害肾小管;
对于老年人,少儿以及肾功能不全危险 因素患者,应采用小剂量甘露醇125ml/ 次静滴,2~3次/日,以降低肾毒性;
如出现肾功能损害,应及时停用甘露醇 ,改用其他利尿剂。
甘露醇应用时间不宜过长,应根据患者情况及时 停药。甘露醇应用时间过长而使肾小管变性及堵 塞,最后引发肾功能衰竭。
甘露醇致肾损害与使用剂量呈正相关,随着用量 的增加,甘露醇在体内积蓄.长期大剂量的使用 可引起渗透性肾病,临床上出现少尿、无尿、血 尿、蛋白尿及血尿素氮、肌酐升高等肾脏损害, 甚至发生急性肾衰。因此甘露醇应用时间不宜过 长。
急性肾功能肾衰竭的诊断
1. 血象检查 了解贫血及其程度,以判定有无腔道出 血及溶血性贫血征象,观察红细胞形态 有无变形,破碎红细胞、有核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增多及/或血红蛋白血症等提 示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改变,对病因诊 断有助
2.尿液检查
ATN患者的尿液液检查对诊断和鉴别诊断甚为重要,但必 须结合临床综合判断其结果: ①尿量改变:少尿期每日尿量在400ml以下,非少尿型尿 量可正常或增多。 ②尿常规检查:外观多混浊,尿色深。有时呈酱油色; 尿沉渣检查常出现不同程度血尿,以镜下血尿较为多见 ,但在重金属中毒时常有大量蛋白尿和肉眼血尿。此外 尚有脱落的肾小管上皮细胞、上皮细胞管型和颗粒管型 及不同程度的白细胞等,有时尚无色素管型或白细胞管 型。 ③尿比重降低且较固定,多在1.015以下。因肾小管重吸 收功能损害,尿液不能浓缩。 ④尿渗透浓度低于350mOsm/kg,尿与血渗透浓度之比低 于1.1。
[治疗方案是否可行]
[肾功能 指眼球内的眼内液的压力,由房 水正常循环维持。房水由睫状体上皮细 胞分泌及血管渗出而产生,经后房-瞳孔前房角-排出进入血液,这样眼内压可得 到调节。
眼内压升高的原因:a 房水生成增加b 房水 流通受阻
甘露醇
甘露醇是六碳多元醇,其分子量为182.17 是尿素的三倍,PH值为5-7,等渗液为 5.07%,为高渗透压性脱水剂,无毒性, 作用稳定。临床用其20%高渗溶液。口 服不吸收,静脉给药后,在体内几乎不 被代谢而由尿排出,仅剩部分在肝脏内 变为糖原。
严密检测 体重、血钠和中心静脉压 血钾、心律和心电图
严格控制 钾、钠入量 积极控制 感染 避免输注 库存血 积极纠正 酸中毒、高血钾、电解质紊乱 辅助采取透析疗法
多尿期
多尿期开始,威胁生命的并发症依然存在。 治疗重点仍为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控制
氮质血症,治疗原发病和防止各种并发症。
部分急性肾小管坏死病例多尿期持续较长, 每日尿量多在4L以上,补充液体量应逐渐减少( 比出量少500~1000ml),并尽可能经胃肠道补 充,以缩短多尿期。对不能起床的病人,尤应防
治肺部感染和尿路感染
防止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逐渐增加蛋白质摄入量以利细胞修复 和再生 逐渐减少透析次数至停透
恢复期
无需特殊治疗 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复查肾功能(1-2月) 受损的肾细胞完全恢复结构和功能约 需半年到一年
透析治疗
单纯性ARF首选间歇性血透,复杂性 ARF首选是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 ,CRRT的优点是血流动力稳定,可连续清 除致病介性和内源性毒物,去除大量液体和 持续的营养治疗。
(Acute tubular necrosis, ATN) 引发原因:外源性毒素,内源性毒素
药物中毒
如抗生素、造影剂、化疗药及免 疫抑制剂、汞利尿剂、农药、其 他如麻醉药、右旋糖酐、大量甘 露醇、甘油注射、海洛因等
外 源
重金属中毒
锑、铋、钡、镉 、铜、金、铅、 锂、汞、铬、银、钛、铀等中毒

毒 素
4.血气分析
主要了解有无酸中毒及其程度和性质 ,以及低氧血症。血pH、碱储和碳酸氢 根常低于正常,提示代谢性酸中毒。动 脉血氧分压甚为重要,低于 8.0kPa(60mmHg),特别吸氧不能纠正, 应检查肺部,排除肺部炎症及有无成人 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对重危病例 ,动态检查血气分析十分重要
⑤尿钠含量增高,多在40~60mmol/L,因 肾小管对钠重吸收减少。
⑥尿素与血尿素之比降低,常低于10。因 尿素排泄减少,而血尿素升高。
⑦尿肌酐与血肌酐之比降低,常低于10。
⑧肾衰指数常大于2,该指数为尿钠浓度 与尿肌酐、血肌酐比值之比。由于尿钠排 出多,尿肌酐排出少而血肌酐升高,故指 数增高。
应用甘露醇输注时应监测K+、Bun以及尿常 规,同时记录出入量,注意尿量变化,保证 出入液体平衡;幻灯片 12
预防肾脏损害的关键是要遵守边脱边补的原 则,脱出多少水,补充多少。
临床案例中有注射MANNITOL后ARF的5例 病人(均为青年患者),其中4例是因为在 大剂量脱水的情况下,液体补充不足,1例 是长时间应用(大一个多月),没有监测 RF。而在应用MANNITOL 的同时注意补充 液体,则可以预防、减缓肾功能衰竭。
5.血电解质检查
少尿期与多尿期均应严密观察血电解 质浓度测定。包括血钾、钠、钙、镁、 氯化物及磷浓度等。少尿期特别警惕高 钾血症、低钙血症、高磷血症和高镁血 症;多尿期应注意高钾或低钾血症、低 钠与低氯血症以及低钾、低氯性碱中毒 等。
6.肝功能检查
除凝血功能外了解有无肝细胞坏死和 其他功能障碍,包括转氨酸、血胆红素 、血白球蛋白等。除了解肝功能受损程 度外,尚了解有无原发肝功能衰竭引起 急肾衰。
3.肾小球滤过功能检查
检查血肌酐(Scr)与血尿素氮(BUN)浓度及每 日上升幅度,以了解功能损害程度以及有无高分解 代谢存在。一般在无并发症内科病因ATN,每日 Scr浓度上升 40.2~88.4µmol/L(0.5~1.0mg/dl), 少尿期多数在353.6~884µmol/L(4~10mg/dl)或更 高;BUN每日升高约3.6~10.7mmol/L(10~ 30mg/dl),多数在21.4~35.7mmol/L(60~100mg/dl) ;若病情重、少尿期延长伴有高分解状态则每日 Scr可上升176.8µmol/L(2mg/dl)以上,BUN每日可 上升7mmol/L以上;在挤压伤或肌肉损伤时,Scr 上升可与BUN上升不平行。
2.脑水肿及青光眼
甘露醇不易透过脑组织和前房等有屏障 的特殊组织。
甘露醇是治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安全 有效的首选药。
可用于青光眼急性发作和手术前降低眼 内压。
甘露醇应用时的注意事项
甘露醇输注速度不宜过快,一般以10ml/min 为宜。血中甘露醇浓度高于10g/L,很可能发 生肾功能不全,过快的输注速度使单位时间 浓度过高,加重肾小管的损害;
血流
急性肾衰时

内皮细胞肿胀 血流减少 内皮细胞损伤 血小板聚集
急性肾功能衰竭
广义:肾前性、肾性、肾后性 狭义:急性肾小管坏死
(一) 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Prerenal acute renal failure)
有效循环血量↓
心排量↓
肾血管收缩
肾血流灌注急剧↓
GFR↓
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功能性肾衰)
(二) 肾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Intrarenal acute renal failure)
急性肾小管坏 肾小球损伤

急性肾间 质疾患
肾实质损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