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人体反射评定技术

合集下载

人体反射和形态评定技术(康复评定技术课件)

人体反射和形态评定技术(康复评定技术课件)

反射发育的过程 和基本特点
反射的分类及评 定目的
反射产生的结构 基础
一、反射发育的过程和基本特点
脑的发育是否成熟
从构造上,即肉眼观察其形态,测量 其重量
在显微镜下观察神经轴索的髓鞘化、 树突的成长状态
在功能上,通过观察统合、分化作用的姿势 反应、自发运动的发育阶段来进行
生后第4~12个月 出现且终生存在 中脑及大脑皮质 水平的反射称为
2
第三种头部迷路调正反射
第一种视觉调正反射
第四种头部迷路调正反射 第二种视觉调正反射
2
第三种头部迷路调正反射
• 检测体位:将患者眼睛遮上,抱住患者骨盆处。 • 诱发刺激:使患者向右侧倾斜。 • 阴性反应:头不能自动调正至正常位置。 • 阳性反应:头调正至正常位置,面部垂直,口呈水平位。 • 临床意义:出生后大约6~8个月直到终生阳性反应都是正常的,8个月仍是阴
阳性反应,6个月仍是阴性反应可能提示反射 发育迟缓。
第一种头部迷路调正反射
• 检测体位:将患者遮上眼睛,置俯卧位。 • 诱发刺激:维持俯卧位。 • 阴性反应:头不能自动地抬至正常位置。 • 阳性反应:头抬至正常位置,面部呈垂直位,口呈水平位。 • 临床意义:出生后大约1~2个月直到终生阳性反应都是正常的,2个月仍是阴
• 诱发刺激:维持仰卧位。 • 阴性反应:当上下肢被动屈曲时,伸肌张
力无变化。 • 阳性反应:当上下肢被动屈曲时,伸肌张
力增高。 • 临床意义:出生后4个月阳性反应是正常的,
出生4个月后阳性反应的存在可能提示反射 发育迟缓。
2
俯卧位紧张性迷路反射
联合反应 阴性支持反应
俯卧位紧张性迷路反射
• 检测体位:患者取俯卧,头置正中。 • 诱发刺激:维持俯卧位。 • 阴性反应:屈肌张力无变化,头、躯干、四

第二章人体反射和形态评定技术

第二章人体反射和形态评定技术
48
反射的分类
人体的反射一般分为: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的分类: 按生理功能分: 防御反射、摄食反射、姿势反射反
射 按感受器分类:外感受器、内感受器 按反射弧的通路分类:单突触反射、多突触反射
按反射弧在中枢的部位分:脊髓反射、脑干反射、 皮质
49
浅反射:由皮肤或粘膜的刺激引起,反射由 身体同侧的屈肌收缩组成。
人体反射和 人体形态学测量
Reflex and Anthropometric measurement
1
发育性反射与反应的评定
2
3
主要内容:
掌握发育性反射和反应的分类 掌握评定方法 熟悉记录与分析
4
什么是发育性反射和反应?
Development reflexes and reactions: 正常情况下,胎儿在母体妊娠后期,婴儿出 生时和出生后的一段时间里会陆续出现一些 脊髓、脑干、中脑以及大脑皮质水平的反射。 与人体的运动发育密切相关,只有在某一个 水平的反射出现后才能完成与之相适应的运 动动作。
另一侧的上肢屈曲,或屈曲张力增高。犹如“拉弓 射箭”或“击剑”姿势 出现时间:出生时 消失时间:4—6个月 痉挛型和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在出生6个月以后仍存 在上述反射
20
21
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检查体位:膝手卧位,或趴在检查者的腿上 (检查者取坐位)
检查方法;使头部尽量前屈 反应:上肢屈曲或屈肌张力增高,下肢伸展
36
37
保护性伸展反应
保护性伸展反应是在重心超出支持面时(一种位移刺激),为达 到稳定和支持身体的目的而作出的反应。当身体向支持面倾斜 时双上肢和双下肢伸展以支撑体重。
检查体位:被检者取坐位、跪位、站立位或倒立位(降落伞反 应)

医科大学精品课件:人体发育评定-反射

医科大学精品课件:人体发育评定-反射

人体发育评定——反射吴绪波第二节反射的发育⏹原始反射⏹矫正反应⏹平衡反应反射⏹反射(reflex)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的肌体对内外环境刺激的规律性应答,在康复医学中所提到的反射是指运动反射,表现为肌肉的不随意收缩。

反射的物质基础是反射弧反射的初级⏹反射的物质基础是反射弧,反射的初级中枢在脊髓和脑干等部位,例牵张反射运动控制理论⏹阶梯运动控制学说:1978⏹年,Bobath提出的神经发育理论(neurodevelopmental theory,NDT),是目前人们最为熟悉的理论。

她指出,中枢神经系统人们最为熟悉的理论她指出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会使正常情况下受控制的下位中枢开始活动,从而引发不正常的姿势和异常的动作方式动从而引发不正常的姿势和异常的动作方式反射与反应⏹脊髓水平的反射⏹脑干水平的反射⏹中脑水平的反射⏹皮层水平的反射原始反射--脊髓、脑干原始反射(primitive reflex),是指小儿出生后即有,随年龄增大在一定的年龄期便消失的反射,由脊髓及脑干部位的低级中枢控制,是婴儿初期各种生命现象的基础,也是后来分节运动和随意运象的基础也是后来分节运动和随意运动的基础,由于上级中枢的发育成熟而被整合。

如觅食反射、拥抱反射。

被整合如觅食反射拥抱反射原始反射(primitive reflex)是新生儿与生俱来的非条件反射,也是婴儿特有的一过性反射,其中枢位于脊髓、延髓和桥脑。

众多的原始反射是胎儿得以娩出的动力,是人类初期各种生命现象的基础,也是后来分节运动和随命现象的基础也是后来分节运动和随意运动的基础。

⏹1.觅食反射(rooting reflex)⏹检查方法:用手指触摸婴儿的口角或上下摸婴的角或上唇。

反应婴儿将头转向⏹反应:婴儿将头转向刺激侧,出现张口寻找乳头动作。

⏹存在时期:0~4个月。

⏹2.握持反射(palmar graspreflex)⏹检查方法:将手指或其它物品从婴儿手掌的尺侧放入并按压⏹反应:小儿手指屈曲握物。

人体形态和反射评定技术 反射评定技术 神经反射

人体形态和反射评定技术 反射评定技术 神经反射
神经反射发育评定
反射发育的成熟过程经历脊髓水平、脑干水平、中脑水平和大脑水平 4 个阶段,从初级水平逐渐被高位中枢整合。形成了各级水平的反射模式。这 些反射在某年龄限制范围内是正常的,超越了这个限制,应被看作是异常的。 正常的生长和发育水平有一定的变化,因此,所谓的年龄限制只是近似的。
神经反射发育评定
Hale Waihona Puke 神经反射发育评定(三)中脑水平 1.调正反应是在红核上方的中脑整合的,不包括大脑皮质。调正反应相 互作用,使头和身体在空间保持正常位置。它们是出生后第一批发育的反 射,到 10~12 个月时达到最大效应。当皮质控制增加时,它们逐渐改变并 受到抑制,到 5 岁末时消失。它们的组合动作使得儿童能够翻身、起坐、 手膝位起立和手足支撑俯卧。
神经反射发育评定
2.自动运动反应作为一组反射可在婴幼儿身上观察到,严格地说,它不 是调正反射,但这些反应是随着头部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涉及半规管, 或迷路,或颈部的本体感觉,如调正反射一样,自动运动反应出现在发育 的某个阶段,它的持续存在或缺乏可见于某些疾病的患者。
神经反射发育评定
(四)大脑皮质水平:这些反应是由于大脑皮质、基底神经节和小脑相 互之间有效作用的结果。平衡反应的成熟标志着运动发育进入人类等两足 动物阶段,它们在肌力正常时出现并提供身体对重心变化的适应,出生后 6 个月平衡反应开始出现。任何水平上的阳性反射都提示下一个更高级的水 平出现运动活动的可能性。
(一)脊髓反射:是脑桥下 1/3 的前庭外侧核传导的运动反射,它 协调四肢在屈曲和伸展模式中的肌肉。对脊髓反射检测的阳性或阴性 反应在 2 个月的正常儿童可能存在,超过 2 个月的儿童阳性反应持续存 在,可能预示着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迟缓,阴性反应是正常的。

《康复评定技术》人体反射的评定

《康复评定技术》人体反射的评定
反应:头转向侧的上、下肢伸展,或伸 肌张力增高;另一侧上、下肢屈曲,或 屈肌张力增高,犹如“拉弓射箭”或 “击剑”姿势。
出现时间:出生时。
消失时间:4~6m
.
17
2.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Ⅰ
检查方法:被检查者取膝手卧位,或趴 在检查者的腿上(检查者取坐位),使 被检查者头部尽量前屈。 反应:上肢屈曲或屈肌张力增高,下肢 伸展或伸肌张力增高。 出现时间:4~6m。 消失时间:8~12m。
.
13
二、脑干(张力性)水平反射
脑干水平反射静止的姿势反射,是肌 肉张力的“调整反应”。
全身肌张力随着头部与身体的位置 关系变化而发生变化。
在出生后前4~6个月,脑干反射的阳性或
阴性的存在可见于正常儿童,超过6个月?
.
实训二 14
.
15
前庭外侧核→红核
.
16
1.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检查方法:被检查者取仰卧位,头中立 位,上、下肢伸展,检查者将被检查者 头部转向一侧。
.
8
2.伸肌伸张反射
检查方法:被检查者仰卧位,头呈中立 位,一侧下肢伸展,另一侧屈曲,刺激 屈曲位的足底。
反应:被刺激的下肢失去控制地呈伸展 位。
出现时间:妊娠28w
消失时间:出生后2m
.
9
3.交叉性伸展反射Ⅰ
检查方法:被检查者取仰卧位, 头部呈中立位,一侧下肢屈曲, 另一侧伸展,将伸展位的下肢 做屈曲动作。
消失时间:终生。
.
29
7-10. 视觉调整反应
检查方法:被检者睁眼,呈仰卧位、俯卧位、 直立悬空位,检查者用双手将被检者托起或 将其向前、后、左、右各个方向倾斜。 反应:主动地将头抬起至正常位,即头颈部 与地面垂直,口呈水平位。 出现时间:出生~2m。 消失时间:终生存在。

第二章人体反射和形态评定技术

第二章人体反射和形态评定技术

04
视觉 调正 反射
检测体位:双手抱患者并使之在空中呈俯卧 位。 诱发刺激:维持俯卧位。 阴性反应:头不能自动抬至正常位置。 阳性反应:头抬至正常位置,面部垂直,口 呈水平位。 临床意义:阳性反应在头部迷路调正反射出 现后不久出现,直至终生(如果迷路调正反射不 存在,那么视觉调正反射在各个位置上都将是 无效的),在此时间之后仍为阴性反应可能提示 反射发育迟缓。
03
头部迷路 调正反射

检测体位:将患者遮上眼睛,置俯卧位。 诱发刺激:维持俯卧位。 阴性反应:头不能自动地抬至正常位置。 阳性反应:头抬至正常位置,面部呈垂直位, 口呈水平位。 临床意义:出生后大约1~2个月直到终生 阳性反应都是正常的,2个月后仍阴性反应 可能提示反射发育迟缓。
大脑皮质水平
这些反应是由于大脑 皮质、基底神经节和 小脑相互之间有效作 用的结果。平衡反应 的成熟标志着运动发 育进入人类等两足动 物阶段,它们在肌力 正常时出现并提供身 体对重心变化的适应
01
仰卧位平衡反应
02
俯卧位平衡反应
03
坐位平衡反应
04
第一种跨步及跳跃反应
01
仰卧位平 衡反应
检测体位:病人仰卧在斜板上,上下肢伸直。 诱发刺激:将斜板斜向一侧。 阴性反应:头和胸不能自我调正,无平衡或 保护反应( 在身体某些部位可能出现阳性反 应,但其他部位不发生阳性反应)。 阳性反应:头和胸调正,抬起的一侧上下肢 外展和伸直(平衡反应),斜板较低侧身体出 现保护性反应。 解释:出生后6个月直至终生出现阳性反应, 6个月后仍出现阴性反应可能是反射发育迟 缓的一个征象。
第一节
人体反射评定技术
反射
是指神经系统在调节机体的活动中,对 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所产生的反应。

人体反射检查文本

人体反射检查文本

第二章人体反射和形态评定技术第一节人体反射评定技术反射的定义:是指神经系统在调节机体的活动中,对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所产生的反应。

临床意义:人体的反射是一切行为和功能活动产生的基础,其变化在临床上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由于每个神经元都通过固定的脊髓节段及周围神经,故通过反射检查有助于判断神经系统损害的部位,为临床诊断及功能评定提供依据。

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

其中任何一个部分损伤,反射都将出现障碍。

反射发育的成熟过程,经历脊髓水平、脑干水平、中脑水平和大脑皮质水平四个阶段,即从初级水平逐渐被高位神经中枢整合。

反射发育具有以下特点:①时间性:特定的反射均在一定阶段出现或消失。

若原始反射在一定的发育阶段延迟出现,或超过了应该消失的时间段而持续存在,则可视为病理现象。

②损害发生的标志:反射发育水平的延迟或倒退常因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而破坏。

反射的分类:人体的反射一般可以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两大类。

①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的,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而且不断得到完善的高级神经反射活动。

②非条件反射:是同种属个体所有的、恒久存在的、先天遗传的初级神经反射活动。

(我们主要讨论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的分类:(1)按生理功能分类防御反射:屈肌反射、角膜反射等.摄食反射:分泌反射、吸吮反射等。

姿势反射:调节骨骼肌紧张度,保持和纠正姿势的各种反射,如摔倒时,平衡功能保持等。

(2)按感受器分类外感受器反射:是位于身体浅层的感受器受到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反射,如触觉、痛觉反射等。

内感受器反射:是位于身体深层的感受器受到内环境刺激而引起的反射,如肌肉受到牵张刺激发生的牵张反射,血压升高后引起血压下降的颈动脉窦压力感受性反射等。

(3)按反射弧方的通路分类单突触反射:是两个神经元,经一次突触联系所形成的反射,如腱反射等。

多突触反射:是多个神经元,经两个以上的突触联系完成的反射,如浅反射等。

(精品课件)康复评定技术(第2版)——第二章 人体形态和反射评定

(精品课件)康复评定技术(第2版)——第二章  人体形态和反射评定
不能后伸头、后缩肩及伸展躯干和四肢。
临床意义 ➢ 出生后4个月阳性反应是正常的,4个月之后仍存
在可能提示反射发育迟缓。
阳性支持反应(positive supporting reaction)
检测体位 ➢ 抱患者使之维持站立。 诱发刺激 ➢ 使患者用足底跳跃几次。 阳性反应 ➢ 下肢伸肌张力增高,足跖屈,膝反张也许发生。
(3)胸脊柱后凸(驼背)
➢ 它是胸椎体后凸增加的表现(图2-20),重心线位 于椎体之前,在肌肉方面可见牵拉胸部伸肌、肩胛 骨后缩肌、肋间肌、胸肌、背阔肌、前锯肌、肩胛 提肌、上斜方肌紧张。发生这种情况可能与长期前 倾疲劳、过度强调屈肌锻炼、椎间盘前部受压等因 素有关。
(4)胸部畸形
➢ 常见的有胸部凹陷(前胸和胸骨凹陷)、桶状胸( 胸廓的前后径增加)、胸部凸出(胸骨凸向前下方 )。
的一侧肢体出现保护性反应。
临床意义 ➢ 出生后8个月阳性反应是正常的,并持续终生。8个
月后仍为阴性反应可能是反射发育迟缓的征象。
坐位平衡反应(sitting)
检测体位 ➢ 患者坐在椅子上。 诱发刺激 ➢ 拉或使患者向一侧倾斜。 阳性反应 ➢ 头、胸调正,抬高一侧上下肢外展、伸直(平衡
反应),较低的一侧肢体出现保护性反应。
检测体位 ➢ 患者取半仰卧位。 诱发刺激 ➢ 突然将头伸向后下方。 阳性反应 ➢ 上肢外展、伸直(或屈曲)、外旋,手指伸直和
外展。
临床意义
➢ 直到出生后4个月内出现阳性反应是正常的,4个 月后仍有阳性反应可能提示反射发育迟缓,4个月 后阴性反应是正常的。
抬躯反射(landau reflex)
检测体位 ➢ 用手托住患者胸部,俯卧位置于空中。 诱发刺激 ➢ 主动地或被动地抬头。 阳性反应 ➢ 脊柱和下肢伸直(当头向腹侧屈曲时,脊柱和

《康复评定技术》人体反射的评定

《康复评定技术》人体反射的评定

.
18
3.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Ⅱ
检查方法:被检查者取膝手卧位,或趴 在检查者的腿上,使被检查者头部尽量 后伸。 反应:两上肢伸展或伸肌的肌张力增高, 两下肢屈曲或屈肌的肌张力增高。 出现时间:4~6m。 消失时间:8~12m。
.
19
4.仰卧位对称性紧张性迷路反射
检查方法:被检查者取仰卧位,头中立 位,双上、下肢伸展,保持仰卧位。 反应:四肢伸展,伸肌张力增高。 出现时间:出生时。 消失时间:4~6m。
脊髓水平的原始反射一般在妊娠28
周到出生后2个月出现,超过2月?
.
实训二 4
.
5
.
6
.
7
1.屈肌收缩反射
检查方法:被检查者取仰卧位,头部呈 中立位,双下肢伸展,刺激一侧足底。 反应:受到刺激的下肢出现失去控制的 屈曲反应,足趾伸展,踝关节背屈。 出现时间:妊娠28w 消失时间:出生后1~2m
骨膜和关节内的本体感受器所引起的反射。
(三)病理反射:是指由于上运动神经元
损伤所引起或下运动神经元失去高位神经 中枢抑制而释放出的反射现象。
.
实训三 40
浅反射的反射弧除了脊髓节段的反射弧外, 还有冲动循脊髓上升至大脑皮质的中央后 回、中央前回,再经皮质下进入椎体束下 行至脊髓前角细胞。
意义:脊髓反射弧的中断或椎体束的病变 均可引起浅反射减弱或消失,即上运动神 经元损伤和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均可出现浅 反射减弱或消失。
反应:伸展位的下肢一屈曲, 屈曲位的下肢立即伸展。
出现时间:妊娠28w。
消失时间:出生后2m。
.
10
4.交叉性伸展反射Ⅱ
检查方法:被检查者取仰卧位,头部呈 中立位,双下肢伸展,在一侧大腿内侧 给予轻轻叩打刺激。 反应:对侧下肢表现出内收,内旋,踝 关节跖屈(典型的剪刀状体位)。 出现时间:妊娠28w。 消失时间:出生后2m。

人体反射和形态评定技术—人体形态评定技术(康复评定技术课件)

人体反射和形态评定技术—人体形态评定技术(康复评定技术课件)

肆、身体围度(周径)的测量
一、四肢围度的测量
3.大腿围度
测量体位:下肢稍外展,膝关节伸展位。
测量点:分别从髌骨上缘起向大腿中段每隔 6、8、10、12cm处测量围度,在记录测量 结果时应注明测量的部位。
肆、身体围度(周径)的测量
一、四肢围度的测量
4.小腿围度 可以分为最大围度和最小围度 测量体位:下肢稍外展,膝关节伸展位。 测量点:分别在小腿最粗的部位和内、外
一、四肢围度的测量
1.上臂围度 (2)肘屈曲位 测量体位:上肢在体侧自然下垂,肘关节 用力屈曲。 测量点:同肘伸展位。
肆、身体围度(周径)的测量
一、四肢围度的测量
2.前臂围度
(1)前臂最大围度 测量体位:前臂在体侧自然下垂。 测量点:在前臂近端最膨隆部测量围度。
(2)前臂最小围度 测量体位:前臂在体侧自然下垂。 测量点:在前臂远端最细部位测量围度。
3.腹围
测量体位:坐位或站立位,上肢在体侧自 然下垂 。 测量点:通过脐或第12肋骨的下缘和髂前上棘连线 中点的水平线。测量腹围时,应考虑消化器官和膀 胱内容物充盈程度对其结果的影响。
陆、躯干围度测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臀围
测量体位:站立位,上肢在体侧自然下垂。 测量点:测量大转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间上臀 部的最粗部分。
5.腰臀比
即测量的腰围除以臀围的比值, 腰臀比=腰围/臀围 。
壹、上肢长度的测量
1.上臂长
测量体位:坐位或站位,上肢在体侧自然下垂, 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腕关节中立位。
测量点:从肩峰外侧端到肱骨外上 髁的距离
壹、上肢长度的测量
2.前臂长
测量体位:坐位或站位,上肢在体侧自然下垂, 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腕关节中立位。

《康复评定技术》第二章人体反射和形态评定

《康复评定技术》第二章人体反射和形态评定

5.胸部畸形 (1)扁平胸 (2)圆柱胸 (3)鸡胸 (4)漏斗胸 (5)不对称胸 6.骨盆后倾 7.骨盆前倾 8.膝过伸 9.膝屈曲
(二)后面观 1.头部倾斜 2.肩下垂 3.肩内旋、外旋 4.脊柱侧弯 5.骨盆向侧方倾斜 6.骨盆旋转 7.扁平足 8.高弓足
脊柱侧弯悬垂测量法
异常足弓
(三)前面观 1.下颌骨不对称 2.锁骨和其他关节不对称 3.髋外旋、髋内旋 4.膝外翻 5.膝内翻 6.胫骨外旋 7.胫骨内旋 8.拇外翻 9.爪形趾
4.手长 测量体位:手指伸展位。 测量点:从桡骨茎突与尺骨茎突连线的中 点到中指尖的距离。
手长度测量
(二)下肢长度的测量 1.下肢长 测量体位:患者仰卧位,骨盆水平位,下 肢伸展,髋关节中立位。 测量点:从髂前上棘到内踝的最短距离, 或从股骨的大转子到外踝的距离。
下肢长度测量
2.大腿长 测量体位:患者仰卧位,骨盆水平位,下 肢伸展,髋关节中立位。 测量点:从股骨大转子到膝关节外侧关节 间隙距离。
大腿长度测量
3.小腿长 测量体位:患者仰卧位,骨盆水平位,下 肢伸展,髋关节中立位。 测量点:从膝关节外侧关节间隙到外踝的 距离。
小腿长度测量
4.足长 测量体位:踝关节呈中立位。 测量点:从足跟末端到第二趾末端距离。
足长度测量
(三)截肢残端长度的测量 1.上臂残端的长度 测量体位:坐位或站位,上臂残肢自然下垂。 测量点:从腋窝前缘到残肢末端的距离。 2.前臂残端的长度 测量体位:坐位或站位,上臂残肢自然下垂。 测量点:从尺骨鹰嘴沿尺骨到残肢末端的距离。
下肢异常姿势
三、异常姿势的影响 (一)肌肉和韧带失平衡 (二)关节负重增加和压力分布异常 (三)继发性功能障碍 (四)诱发疼痛

人体反射和形态评定技术—人体反射评定技术脑干水平反射(康复评定技术课件)

人体反射和形态评定技术—人体反射评定技术脑干水平反射(康复评定技术课件)

壹、脑干水平反射
全身肌张力随着头部与身体的位置关系变化以 及体位变化(兴奋激活前庭系统)而发生变化。 事实上,脑干水平的反射几乎不产生运动,它 主要是通过调整肌张力对姿势产生影响,故又 将脑干水平的反射称为“调整反射”。
贰、脑干水平反射
一 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检查体位:仰卧位,头中立位,上、下肢伸展。
检查方法:使被检者头部尽量后伸。 反应:两上肢伸展或伸肌的肌张力增高,两下肢
屈曲或屈肌的肌张力增高(+)(图11-10)。
出现时间:4~6个月。 消失时间:8~12个月
贰、脑干水平反射
(四)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仰卧位
检查体位:被检者取仰卧位,头中立位,双上、 下肢伸展。
检查方法:保持仰卧位。 反应:当上下肢被动屈曲时,伸肌张力增高(+)(
图11-11)。 出现时间:出生时。 消失时间:4~6个月。
贰、脑干水平反射
五、对称性紧张性迷路反射----俯卧位
检查体位:被检者取俯卧位,头中立位,双上、下 肢伸展。
检查方法:保持俯卧位。
反应:四肢屈曲,屈肌张力增高;或不能完成头部 后仰,肩后伸,躯干及上、下肢伸展动作(+) (图11-12)。
叁、检查结果分析
脑干水平的反射在正常小儿出生时出现,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 射、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在出生后4个月至6个月内阳性,6个月 之后阴性。仰卧位、俯卧位紧张性迷路反射在出生后四个月内阳 性,4个月后阴性,阳性、阴性支持反应在出生后8个月内阳性, 8个月后阴性。
叁、检查结果分析
反射在该消失的月(年)龄消失为正常;如超过应当消失的月 (年)龄反射仍存在,提示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迟滞如脑瘫。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导致肢体偏瘫的成年患者月。

第二章 人体反射评定技术

第二章  人体反射评定技术

教学设计医学系康复治疗技术专业2014—2015 学年2学期康复1401、1402班课程康复评定技术任课教师:苏德那木课次 4 学时 2 年月日第二章人体反射评定技术反射 :机体在神经系统调节下,对各种刺激不随意运动的应答反应。

反射的出现,反射弧必须完整,反射是人类一切神经活动的基本形式,是随意运动的基础。

反射弧:感觉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一切反射都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第一节人体反射评定技术反射发育的成熟过程经历脊髓水平、脑干水平、中脑水平和大脑皮质水平四个阶段,即从初级水平逐渐被高位神经中枢整合。

反射发育具有以下特点:1)时间性:正常的反射发育的时间大体分为4种情况:出生即有且终生存在,如:吞咽反射、牵张反射等;出生即有切短期存在,如:吸吮反射、抓握反射、拥抱反射;出生以后形成且短期存在,如:紧张性颈反射、阳性支持反应;出生以后形成且长期存在,如:翻正反应、保护性伸展反应、平衡反应.2)损害发生的标志:反射发育水平的延迟或倒退常因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而破坏。

教学设计医学系康复治疗技术专业2014—2015 学年2学期康复1401、1402班课程康复评定技术任课教师:苏德那木课次 5 学时 2 年月日一、脊髓水平(一)屈肌收缩反射检查体位:仰卧位,头部中立位,双下肢伸展。

检查方法:刺激一侧足底。

阳性反应:受到刺激的下肢出现失去控制的屈曲反应,足趾伸展,踝关节背屈。

临床意义:出生后2个月内阳性反应时正常的,在之后仍存在可能提示反射发育迟缓。

(二)伸肌伸张反射检查体位:被检者仰卧位,关呈中立位,一侧下肢伸展,另一侧屈曲。

检查方法:刺激屈曲位的足底。

阳性反应:被刺激的下肢失去控制地呈伸展位。

临床意义:出生后2个月内阳性反应时正常的,在之后仍存在可能提示反射发育迟缓.(三)第一种交叉性伸展反射检查体位:被检者仰卧位,头部中立位,一侧下肢伸展,另一侧屈曲. 检查方法:将伸展位的下肢做屈曲动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医学系康复治疗技术专业2014-2015 学年2学期康复1401、1402班课程康复评定技术任课教师:苏德那木课次 4 学时 2 年月日第二章人体反射评定技术反射:机体在神经系统调节下,对各种刺激不随意运动的应答反应。

反射的出现,反射弧必须完整,反射是人类一切神经活动的基本形式,是随意运动的基础。

反射弧:感觉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一切反射都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第一节人体反射评定技术反射发育的成熟过程经历脊髓水平、脑干水平、中脑水平和大脑皮质水平四个阶段,即从初级水平逐渐被高位神经中枢整合。

反射发育具有以下特点:1)时间性:正常的反射发育的时间大体分为4种情况:出生即有且终生存在,如:吞咽反射、牵张反射等;出生即有切短期存在,如:吸吮反射、抓握反射、拥抱反射;出生以后形成且短期存在,如:紧张性颈反射、阳性支持反应;出生以后形成且长期存在,如:翻正反应、保护性伸展反应、平衡反应。

2)损害发生的标志:反射发育水平的延迟或倒退常因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而破坏。

教学设计医学系康复治疗技术专业2014-2015 学年2学期康复1401、1402班课程康复评定技术任课教师:苏德那木课次 5 学时 2 年月日一、脊髓水平(一)屈肌收缩反射检查体位:仰卧位,头部中立位,双下肢伸展。

检查方法:刺激一侧足底。

阳性反应:受到刺激的下肢出现失去控制的屈曲反应,足趾伸展,踝关节背屈。

临床意义:出生后2个月内阳性反应时正常的,在之后仍存在可能提示反射发育迟缓。

(二)伸肌伸张反射检查体位:被检者仰卧位,关呈中立位,一侧下肢伸展,另一侧屈曲。

检查方法:刺激屈曲位的足底。

阳性反应:被刺激的下肢失去控制地呈伸展位。

临床意义:出生后2个月内阳性反应时正常的,在之后仍存在可能提示反射发育迟缓。

(三)第一种交叉性伸展反射检查体位:被检者仰卧位,头部中立位,一侧下肢伸展,另一侧屈曲。

检查方法:将伸展位的下肢做屈曲动作。

阳性反应:伸展位的下肢一屈曲,屈曲位的下肢立即伸展(图11-3)临床意义:出生后2个月内阳性反应时正常的,在之后仍存在可能提示反射发育迟缓。

(四)第二种交叉性伸展反射检查体位:仰卧位,头部中立位,两下肢伸展。

检查方法:在一侧大腿内侧给予轻轻叩打刺激反应:在侧下肢表现出内收,内旋,踝关节跖屈(典型的剪刀状体位;)临床意义:出生后2个月内阳性反应时正常的,在之后仍存在可能提示反射发育迟缓。

二、脑干水平脑干水平反射是静止的姿势反射。

它是肌肉张力的调整反应,而不是能用肉眼观察到的运动反应。

全身肌张力随着头部与身体的位置关系变化以及体位变化(兴奋激活前庭系统)而发生变化。

事实上,脑干水平的反射几乎不产生运动,它主要是通过调整肌张力对姿势产生影响,故又将脑干水平的反射称为“调整反射”。

(一)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检查体位:仰卧位,头中立位,上、下肢伸展。

检查方法:检查者将被检者头部转向一侧。

阳性反应:头转向侧的上、下肢伸展,或伸肌张力增高;另一侧的上、下肢屈曲,或屈肌张力增高,犹如“拉弓射箭”或“击剑”姿势(。

临床意义:出生后4-6个月阳性反应是正常的,但任何时候出现强制性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都是病理性的,出生6个月后的阳性反应可能提示反射发育迟缓。

(二)第一种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检查体位:被检者取膝手卧位,或趴在检查者的腿上(检查者取坐位)。

检查方法:使被检者头部尽量前屈。

反应:上肢屈曲或屈肌张力增高,下肢伸展或伸肌张力增高。

临床意义:出生后4-6个月阳性反应是正常的,但任何时候出现强制性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都是病理性的,出生6个月后的阳性反应可能提示反射发育迟缓。

(三)第二种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检查体位:被检者取膝手卧位,或趴在检查者的腿上。

检查方法:使被检者头部尽量后伸。

反应:两上肢伸展或伸肌的肌张力增高,两下肢屈曲或屈肌的肌张力增高。

临床意义:出生后4-6个月阳性反应是正常的,但任何时候出现强制性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都是病理性的,出生6个月后的阳性反应可能提示反射发育迟缓。

(四)仰卧位紧张性迷路反射检查体位:被检者取仰卧位,头中立位,双上、下肢伸展。

检查方法:保持仰卧位。

阳性反应:四肢伸展,伸肌张力增高。

临床意义:出生后4个月阳性反应时正常的,4个月之后仍存在可能提示反射发育迟缓。

(五)俯卧位紧张性迷路反射检查体位:被检者取俯卧位,头中立位,双上、下肢伸展。

检查方法:保持俯卧位。

阳性反应:四肢屈曲,屈肌张力增高;或不能完成头部后仰,肩后伸,躯干及上、下肢伸展动作。

临床意义:出生后4个月阳性反应时正常的,4个月之后仍存在可能提示反射发育迟缓。

(六)联合反应联合反应是指当身体某一部位进行抗阻力运动主动用力时,处于休息状态下的肢体所产生的不随意运动反应。

联合反应是刻板的张力性活动,该活动使一肢体对另一肢体的姿势将产生影响。

检查体位:被检者取仰卧位。

检查方法:身体任何部位的抗阻力随意运动。

检查脑瘫患儿时,令患儿一只手用力握物。

阳性反应:对侧的肢体出现同样的动作或身体的其他部位肌张力明显增高。

临床意义:若阳性反应发生于伴有其他异常反射的患者,可能提示反射发育迟缓。

(七)阳性支持反射检查体位:被检者保持立位。

检查方法:被检者脚掌着地跳数次或脚掌坚定地着地。

反应:下肢伸肌肌张力增高,僵硬伸展;甚至引起膝反张;踝关节跖屈临床意义:出生后4-8个月阳性反应是正常的,在8个月之后仍存在可能提示反射发育迟缓。

(八)阴性支持反射检测体位:帮助患者成站立位。

诱发刺激:使之自我负重位。

阴性反应:由于阳性支持产生的伸肌张力缓解,允许呈跖行足和下肢屈曲。

阳性反应:伸肌张力未缓解,阳性支持持续存在。

临床意义:正常反应时伸肌张力充分缓解,并允许屈曲;异常反应是超过8个月阳性支持反应。

4个月后负重下肢的过度屈曲也是异常的。

教学设计医学系康复治疗技术专业2014-2015 学年2学期康复1401、1402班课程康复评定技术任课教师:苏德那木课次 6 学时 2 年月日三、中脑水平(一)调整反应大部分调整反应为中脑水平的反应,包括颈部调整反应、躯干旋转调整反应、头部迷路性调整反应及躯体调整反应。

颈部调整反应、身体旋转调整反应是在相同刺激下出现的躯干整体或分节运动反应。

头部迷路性调整反应、视觉调整反应及躯干调整反应是在身体位置变化或运动时为维持头部于正常直立位(即头颈部与地面垂直,口呈水平位)或维持头部与躯干的正常对线关系而作出的反应。

视觉调整反应为大脑皮质水平的反应。

上述各种调整反应消失或终生存在实际上反映了姿势调整发育的成熟过程。

检查中应重点观察被检者当体位被改变后为恢复正常对线和头位置所做的自动调整表现。

1、颈调整反应检查体位:被检者仰卧位,头中立位,上、下肢伸展检查方法:被检者头主动或被支向一侧旋转。

阳性反应:整个身体随意头的旋转而向相同方向旋转临床意义:出生后6个月阳性反应是正常的,超过6个月仍存在阳性反应可能提示反射发育迟缓。

超过1个月的儿童阴性反应是发育迟缓指征。

2、身体调整反应检查体位:仰卧位,头中立位,上、下肢伸展。

检查方法:被检者头主动或被支向一侧旋转。

骨盆旋转。

阳性反应:在骨盆和肩之间的躯干部分的旋转,如先是头转,然后是肩,最后是骨盆。

阴性反应:身体作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分段旋转。

临床意义:大约出生后6-18个月出现阳性反应,6个月后仍是阴性反应可能提示反射发育迟缓。

3、第一种头部迷路调正反射4、第二种头部迷路调正反射5、第三种头部迷路调正反射6、第四种头部反射调正反射7、第一种视觉调整反射8、第二种视觉调正反射9、第三种视觉调正反射10、第四种视觉调正反射11、两栖动物反应(二)自动运动反应自动运动反应作为一组反射可在婴幼儿身上观察到,严格地说,他不是调正反射,但这些反应是随着头部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涉及半规管,或迷路,或颈部的本体感觉。

像调正反射一样,自动运动反应出现在发育的某个阶段,它的持续存在或缺乏可见于某些疾病患者。

1、拥抱反射检测体位:患者取半仰卧位。

诱发刺激:突然江头伸向后下方。

阴性反应:无或轻微惊愕反应。

阳性反应:上肢外展、伸直(或屈曲)、外旋,手指伸直和外展。

临床意义:出生后四个月内出现阳性反应时正常的,4个月后仍出现阳性反应可能提示反射发育迟缓,4个月后阴性反应是正常的。

2、抬躯反射检测体位:用手托住患者胸部,仰卧位置与空中。

诱发刺激:主动地或被动的抬头。

阴性反应:脊柱和下肢维持屈曲位。

阳性反应:脊柱和下肢伸直(当头向腹侧屈曲时,脊柱和下肢屈曲)。

临床意义:出生后6个月到2岁或2岁半阳性反应是正常的,超过2岁半仍阳性可能提示发育迟缓。

从出生到6个月和从2岁半直至终身反应都是正常的。

3、保护性伸展反射检测体位:患者俯卧位,两上肢向头的方向伸展诱发刺激:抓住踝或骨盆将患者悬吊在空中,然后突然将头地板方向运动。

阳性反应:上肢不能保护头,但显示原始反射,如对称或不对称紧张性颈反射。

阴性反射:上肢立即伸展伴手指外展和伸直保护头。

教 学 设 计医学 系 康复治疗技术 专业 2014-2015 学年 2学期 康复1401、1402班 课程 康复评定技术 任课教师:苏德那木 课次 7 学时 2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第二章 人体反射评定技术大脑皮层水平 教 学目标1、掌握大脑皮层水平反射的评定方法。

四、大脑皮层水平(三)平衡反应平衡反应指当身体重心或支持面发生变化时,为了维持平衡所作出的应对反应。

平衡反应为皮质水平的反应,它整合前庭、视觉及触觉刺激输入,是大脑皮质、基底节与小脑相互作用的结果。

肌张力正常并且能够适应身体重心的变化(即肌张力随身体重心的变化而及时调整)时平衡反应出现。

随着平衡反应的成熟,身体能够为了适应重心的变化而出现一系列的调整。

因此,平衡反应成为人站立和行走的重要条件之一。

平衡反应状况可以通过活动的支持面和随意运动或破坏被检查者的体位而获得。

1、平衡反应——倾斜反应检查体位:将被检者于平衡板或体操球上呈仰位、俯卧位、坐位、膝手卧位或站立位。

检查方法:通过倾斜平衡板或移动体操球来改变身体重心。

反应:头部和躯干出现调整,即平衡板翘起(上斜)的一侧躯干向上弯曲,同侧上、下肢伸展并外展;对侧肢体(平衡板下斜侧)出现保护性伸展反应。

出现时间:俯卧位,出生后6个月;仰卧位和坐位,出生后7~8个月;膝手卧位,出生后9~12个月;站立位,出生后12~21个月。

消失时间:终生存在。

2、平衡反应——姿势固定检查体位:将被检者呈坐位、膝手卧位、跪位或站立位。

检查方法:通过外力(检查者推患者躯干或将上肢向一侧牵拉)或随意运动来改变重心与支持面的位置关系。

反应:推被检者时,头、躯干向受力侧屈曲,受力侧上、下肢伸展、外展;对侧可见保护性伸展反应。

牵拉一侧上肢时,被牵拉肢体的对侧出现上述平衡反应即躯干侧弯,上下肢伸展、外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