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崔亮传》阅读训练及答案译文
《明史》阅读答案附译文
《明史》阅读答案附译文《明史》阅读答案附译文李徜,字正言,平城人。
嘉靖三十五年进士。
授行人。
擢御史。
历按畿辅、淮、扬,矫然有风裁。
隆庆中擢大理丞以尝劾高拱拱门生给事中程文诬劾徜落职候勘拱罢事白起故官。
万历元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保定诸府。
以严为治,属吏皆惴惴。
按行关隘,增置敌楼①三百余所,筑边墙万余丈。
录功,进右副都御史。
中官冯保家在畿内,张居正属为建坊,徜拒不应。
知二人必怒,五年春引疾归。
其冬大计京官,言路②希居正指劾之。
诏起官时,调南京用。
御史按陕西者,知保等憾不已,密讽西安知府罗织其赃。
知府遣吏报御史,吏为虎噬。
及再报,则居正已死,事乃解。
起应天府尹。
召拜大理卿,进户部右侍郎。
十五年,河北大饥。
徜乡邑及邻县蒲城、同官至采石为食。
徜伤之,进石数升于帝,因言:“今海内困加派,其穷非止啖石之民也。
宜宽赋节用,罢额外徵派有诸不急务,损上益下,以培苍生大命。
”帝感其言,颇有所减罢。
寻由左侍郎擢南京右都御史,以病归。
召拜刑部尚书。
徜以狱多滞囚,由公移③牵制。
议刑部、大理各置籍,凡狱上刑部,次日即详谳大理,大理审允,次日即还刑部,自是囚无淹系。
寻奏,帝报从之。
已,条上省刑省罚各三十二事。
帝称善,优诏褒纳。
自是刑狱大减。
有内监杀人,逃匿禁中。
徜奏捕,卒论戍。
改左都御史。
徜以白首趋朝,非荐贤无以报国。
先后推毂林居耆硕,帝雅意不用旧人,悉寝不报。
徜齿虽迈,帝重其老成清德,眷遇益隆。
而徜乞去不已,疏复二十余上。
既不得请,则于明年二月拜疏径归。
家居二年卒,年八十三。
赠太保。
天启初,追谥恭介。
注:①敌楼:城墙上御敌的城楼,即谯楼。
②言路:言官。
③公移:不相统属的官署间的公文的总称。
(选自《明史》)4.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隆庆中擢/大理丞以尝劾高拱/拱门生给事中程文诬劾徜/落职候勘/拱罢/事白/起故官B. 隆庆中/擢大理丞/以尝劾高拱/拱门生给事中/程文诬劾徜落职候勘/拱罢/事白/起故官C. 隆庆中/擢大理丞/以尝劾高拱/拱门生给事中程文诬劾徜/落职候勘/拱罢/事白/起故官D. 隆庆中/擢大理丞/以尝劾高拱拱门生/给事中程文诬劾徜/落职候勘/拱罢/事白起故官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大理,官名,掌刑法,北齐置大理卿,隋唐之后沿之,此处指大理寺。
文言文阅读训练:《旧唐书崔信明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旧唐书•崔信明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材料一:崔信明,青州益都人也。
信明以五月五日日正中时生,有异雀数头,身形甚小,五色毕备,集于庭树,鼓翼齐鸣,声清宛亮。
隋太史令史良使至青州,遇而占之日:“此儿殁文藻焕烂声名搔于木下灌形既少速住飨不商。
”及长,博闻强记,下笔成章。
大业中为尧城令,窦建德僭号,欲引用之。
信明族弟敬素为建德鸿胪卿,说信明日:“隋主无道,天下鼎沸,衣危礼乐,扫地无余。
兄遁迹下僚,不被收用。
夏王英武,有并吞天下之心,士女襁负而至者不可称数。
此时不立功立事,岂是见几而作者乎?”信明日:“昔申胥海畔小者,尚能固其节,吾终不能屈身伪主,求斗筲之职。
”遂逾城而遁,隐于太行山。
贞观六年,应诏举,授兴势丞,年秦川令,卒。
信明颇蹇傲自伐,常耻学于师,自谓贤于李百药,时人多不嘉之。
又矜其门尊,轻侮四海上犁,由是为世所讥。
(节选自《旧唐书・崔信明传》)材料二:崔信明,少英敏,及长,强记,美文章。
高孝基语人日:“崔生才冠一时,但恨位不到耳。
”隋大业中,为尧城令。
唐贞观六年,诏即家拜兴势丞,迂秦川令。
信明恃才蹇亢,常自矜其文。
时有扬州录事参军荥阳郑世翼,亦警倨忤物,遇信明于江中,谓日:“闻君有'枫落吴江冷’之句,仍愿见其余。
”信明欣然多出旧制,郑览未终,日:“所见不逮所闻!”投卷于水,引舟而去,今其诗传者数篇而已O(节选自《唐才子传・卷一》)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3分)此儿必A文藻B焕烂C声名播于D天下E雀形F既小G禄位殆H不高。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A.“渔”,文中指的是渔人、渔夫,与《赤壁赋》中的“渔樵于江渚之上”中的“渔”意思不同。
B.“迁”,调动官职,多指升官,而“左迁”指降职,如《琵琶行•并序》中“予左迁九江郡司马”中的“左迁”。
C.“族”,文中是指门第、宗族,与《师说》中的“土大夫之族”中的“族”意思相同。
明史节选阅读附答案解析及翻译
明史节选阅读附答案解析及翻译金幼孜,名善,新淦人。
建文二年进士。
成祖即位,改翰林反省,与解缙同等直文渊阁,迁侍讲。
永乐五年,迁右谕德兼侍讲,因谕吏部,直内阁诸臣胡广、金幼孜等考满,勿改他任。
七年从幸北京。
明年北征,幼孜与广、荣扈行,驾驻清水源,有泉涌出。
幼孜献铭,荣献诗,皆劳以上尊。
帝重幼孜文学,所过山川要害,辄命记之,幼孜据鞍起草立就。
使自瓦剌来,帝召幼孜等傍舆行,言敌中事,亲倚甚。
尝与广、荣及侍郎金纯失道陷谷中。
是夜,帝遣使十余辈迹之,不获,比至,帝喜动色彩。
自后北征皆从,所撰有《北征前录》和《北征后录》。
二十二年从北征,中道兵疲。
帝以问群臣,莫敢对,惟幼孜言不宜深刻,不听。
次开平,帝谓荣、幼孜曰:“朕梦神人语上帝好生者再,是何祥也?”荣、幼孜对曰:“陛下此举,固在除暴安民。
然火炎昆冈,玉石俱毁,惟陛下留心。
”帝然之,即命草诏,招谕诸部。
还军至榆木川帝崩秘不发丧荣讣京师幼孜护梓宫归仁宗即位拜户部右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寻加太子少保兼武英殿大学士。
是年十月,命幼孜、荣、士奇会录罪囚于承天门外。
诏法司,录重囚必会三学士,委寄益隆。
帝御西脚门阅廷臣制诰,顾三学士曰:“汝三人及蹇、夏二尚书,皆先帝旧臣,朕方倚以自辅。
尝见前代人主恶闻直言,虽素所心腹,亦畏威顺旨,缄默取容。
贤良之臣,言不见听,退而杜口。
朕与卿等当深用为戒。
”幼孜等顿首称谢。
洪熙元年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学士如故,并给三俸。
寻乞归省母。
幼孜简易静默,宽裕有容。
眷遇虽隆,而自处益谦。
名其宴居之室曰“退庵”。
疾革时,家人嘱请身后恩,不听,曰:“此正人所耻也。
”(节选自《明史》)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份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还军至榆木川/帝崩/秘不发丧/荣讣京师/幼孜护梓宫归/仁宗即位/拜户部右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寻加太子少保兼武英殿大学士B.还军/至榆木川帝崩/秘不发丧/荣讣京师/幼孜护梓宫归/仁宗即位拜户部右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寻加太子少保/兼武英殿大学士C.还军至榆木川/帝崩/秘不发丧荣讣京师/幼孜护梓宫归仁宗/即位拜户部右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寻加太子少保/兼武英殿大学士D.还军/至榆木川帝崩/秘不发丧荣讣京师/幼孜护梓宫归/仁宗即位/拜户部右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寻加太子少保兼武英殿大学士5、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陛下”是臣子对帝王的尊称。
高中文言文阅读之明史翟銮传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明史翟銮传阅读附答案附翻译翟銮,字仲鸣,举弘治十八年进士。
嘉靖中,累迁礼部右侍郎。
六年春,廷推阁臣。
帝意在张孚敬,弗与。
命再推,乃及銮。
中贵人多誉銮者,帝遂逾次用之。
杨一清以銮望轻,请用吴一鹏、罗钦顺。
帝不许,命銮入直文渊阁。
銮初入阁,一清辅政,既而孚敬与桂萼入,銮皆谨事之。
孚敬、萼皆以所赐银章密封言事,銮独无所言。
诘之,则顿首谢曰:“陛下明圣,臣将顺不暇,何献替①之有。
”帝心爱之。
一清、萼、孚敬先后罢,銮留独秉政者两月。
其后李时入,位居銮上,銮亦无所怫。
帝数召时、銮入见,尝问:“都察院拟籍谷大用资产,当乎?”时曰:“所拟不中律。
”銮曰按律籍没止三条谋反叛逆及奸党耳不合三尺法何以信天下帝曰:“大用乱政先朝,正奸党也。
”銮曰:“陛下,即天也。
春生秋杀,何所不可。
”帝卒从重拟。
丁生母忧归。
服阕,久不召。
夏言居政府,銮与谋召己。
会帝将南巡,虑塞上有警,议遣重臣巡视,言等因荐銮充行边使。
二十一年,言罢,銮为首辅,进少傅、谨身殿。
严嵩初入,銮以资地居其上,权远出嵩下,而嵩终恶銮,不能容。
会銮子汝俭、汝孝同举二十三年进士,嵩遂属给事中劾其有弊。
帝怒,下吏部、都察院。
銮疏辨,引西苑入直自解。
帝益怒,勒銮父子为民,而下主考及乡试主考诏狱,并杖六十,褫其官。
銮初辅政,有修洁声。
中持服家居,至困顿不能自给。
其用行边起也,诸边文武大吏俱櫜鞬郊迎,恒恐不得当銮意,馈遗不赀。
事竣,归装千辆,用以遗贵近,得再柄政,声誉顿衰。
又为其子所累,讫不复振。
逾三年卒,年七十。
(节选自《明史·翟銮传》)[注]①献替,即献可替否,给君主提出建议。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帝遂逾次用之逾:按照。
B.銮皆谨事之事:服事。
C.銮留独秉政者两月秉:执掌。
D.所拟不中律中:符合。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銮曰/按律籍没止/三条/谋反/叛逆及奸党耳/不合三尺法/何以信天下/B.銮曰/按律籍没止/三条/谋反叛逆及奸党耳/不合/三尺法何以信天下/C.銮曰/按律/籍没止三条/谋反/叛逆及奸党耳/不合三尺法/何以信天下/D.銮曰/按律/籍没止三条/谋反叛逆及奸党耳/不合/三尺法何以信天下/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翟銮受人赞誉,得到皇帝的重用。
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2部分 文言文阅读第一单元 第三节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 word版含答案
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时间:45分钟分值:53分)题组一基础题一、(·湖北卷,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15分)吴德基传[明]宋濂吴德基者,名履,婺之兰溪人也。
有司举于朝,为南康丞。
南康俗悍,其民以为丞儒者也,易之,德基自如。
数月皆周知其情伪,有所发擿,一县惊伏。
德基乃更以宽化之。
民有诉,召使前与语,弗加咄叱。
民或援丞裾相尔汝,弗责也。
县令周以中初至,召民转输至郡不得,躬至乡召之。
一民逸去,命卒笞之。
不肯伏,走入山,骂令曰:“官当在县,何以至此为?”令怒,吏卒因以语动令,欲诬一乡民图贿利,获六七人下狱,扃钥甚严。
德基计民无罪,自出巡狱,叱卒释之,卒以他辞解。
德基槌碎狱门遣之,曰:“若无罪,还告父兄无恐。
”乃往告令,令怒,曰:“民无道,众辱我,君乃释之,何轻我至是耶?”德基曰:“犯使君者一匹夫尔,其乡人何罪?且法乃天子法,岂使君解怒具乎?”令意惭,乃已。
入朝,擢知莱之潍州事。
民畜官驴四十匹,莱守核其孳息状,与籍不合,曰:“驴当岁产驹,今几岁宜得几驹,乃何少也?”欲责欺罔罪而征其偿。
诸县皆已勒民买驴,德基独戒民勿偿。
守怒,问德基:“潍不偿驴,何辞也?”德基曰:“民实不欺妄,乌可责其偿?国家富极海内,为吏者宜宣布德泽,为民除疾苦,宁少数匹驴耶?”守语塞。
德基因画不便者数事,守不敢复言,并诸县已偿者皆罢之。
山东民愿以羊牛代税者,官从其言。
德基与民计,羊牛后有死瘠患,不如纳粟便,独收民粟。
他县牛羊送陕西,民驱走二千里,皆破家,郡以潍独完,令役千人部送邻县牛,德基列其不可,曰:“有牛家送牛,虽劳不敢怨。
使人代之,脱道中牛死,谁当代偿耶?”力争不奉命。
德基为吏,不求威名,以爱民为先,民感之。
居潍二年,召还。
潍民遮门抱其足泣拜,曰:“自得吾父,潍民肤无笞瘢。
今舍我去,愿得只履事之,以慰我思!”德基至京师,遂谢事归。
濂为德基交甚狎,时亦致仕将归,呼德基谓曰:“若愿受长者教乎?”德基曰:“唯,何以命之?”濂曰:“慎毋出户,绝世吏勿与交。
《李昭亮传》阅读练习
《李昭亮传》阅读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李昭亮,字晦之,明德太后兄继隆子也。
四岁,补东头供奉官,许出入禁中。
继隆北征契丹,遣昭亮持诏军中。
问方略及营阵众寡之势,昭亮年虽少,还奏称旨。
累迁西上阁门使。
出为潞州兵马钤辖,徙领麟府路军马事,寻为管勾军头引见司兼三司衙司。
军士有逃死而冒请官廪者数百人,昭亮按发之。
领高州刺史,知代州。
以四方馆使复领麟府路军马事。
累迁真定路都总管。
保州兵叛,杀官吏,诏遣王果招降之,叛者乘埤呼曰:“得李步军来,我降矣。
”于是遣昭亮,昭亮从轻骑数十人,不持甲盾弓矢,叩城门呼城上曰:“尔辈第来降,我保其无虞也。
不尔,几无噍类矣。
”卒稍稍缒城下。
明日,相率开城门降。
改淮康军节度观察留后,复知定州。
敕使存劳,赐黄金三百两,给节度使奉,以褒其功。
都转运使欧阳修言:“昭亮入保州,以叛卒女口分隶诸军。
”置不问。
时承平久将士多因循乐纵弛昭亮本将家子虽以恩泽进然习军中事既统宿卫政尚严多所建请万胜、龙猛军蒲博争胜负,彻屋椽相击,士皆惶骇,昭亮捕斩之,杖其主者,诸军为之股栗。
帝祠南郊,有骑卒亡所挟弓,会赦,当释去。
昭亮曰:“宿卫不谨,不可贷。
”卒配隶下军,禁兵自是顿肃。
以宣徽北院使判河阳,徙延州。
以南院使判澶州,徙并州、成德军,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大名府。
仁宗以涂金纹罗书曰:“李昭亮亲贤勋旧。
”命其子惟贤持以赐。
徙定州,改天平、彰信、泰宁军节度使。
在定州数言老疾不任边事,愿还京师,乃以为景灵宫使,又改昭德军节度使。
卒,赠中书令,谥良僖。
(节选自《宋史•李昭亮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时承平久/将士多/因循乐纵弛/昭亮本将/家子虽以恩泽进/然习军中事/既统宿卫/政尚严/多所建请B.时承平久/将士多因循乐纵弛/昭亮本将/家子虽以恩泽进/然习军中事/既统宿卫政/尚严多所建请C.时承平久/将士多因循乐纵弛/昭亮本将家子/虽以恩泽进/然习军中事/既统宿卫/政尚严/多所建请D.时承平久/将士多/因循乐纵弛/昭亮本将家子/虽以恩泽进/然习军中事/既统宿卫政/尚严多所建请【答案】C【解析】正确断句:时承平久,将士多因循乐纵弛,昭亮本将家子,虽以恩泽进,然习军中事,既统宿卫,政尚严,多所建请。
南京市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含答案)(1)
南京市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含答案)(1)一、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崔神庆传•崔神庆,贝州武城人也。
明经举,则天①时,累迁莱州刺史。
因入朝,待制于亿岁殿,奏事称旨。
则天以神庆历职皆有美政,又其父尝有翊赞之勋,甚赏慰之,擢拜并州长史。
因谓曰:“并州,朕之枌榆,又有军马,比日简择,无如卿者。
前后长史,皆从尚书为之,以其委重,所以授卿也。
”因自为按行图,择日而遣之。
②神庆到州,有豪富伪作改钱文敕,文书下州,谷麦踊贵,百姓惊扰。
神庆执奏,以为不便,则天下制褒赏之。
先是,并州有东西二城,隔汾水,神庆始筑城相接,每岁省防御兵数千人,边州甚以为便。
③寻而兄神基下狱当死,神庆驰赴都告事,得召见。
则天出神基推状以示之,神庆据状申理,神基竟得减死。
神庆亦缘坐贬授歙州司马。
④长安中,累转礼部侍郎,数上疏陈时政利害,则天每嘉纳之。
转太子右庶子。
⑤时有突厥使入朝。
准仪注②:太子合预朝参,先降敕书。
神庆上疏曰:“伏以五品已上所以佩龟者,比为别敕征召,恐有诈妄,内出龟合,然后应命。
况太子元良国本,万方所瞻,古来征召皆用玉契,此诚重慎之极,防萌之虑。
昨缘突厥使见,太子合预朝参,直有文符下宫,曾不降敕处分。
然古人虑事于未萌之前,所以长无悔吝之咎。
况太子至重,不可不深为诫慎。
以臣愚见,太子既与陛下异宫,伏望每召太子,预报来日,非朔望朝参,应须别唤,望降墨敕及玉契。
”则天甚然之。
寻令神庆与詹事祝钦明更日于东宫侍读。
⑥俄历司刑、司礼二卿。
神庆尝受诏推张昌宗,而竟宽其罪。
神龙初,昌宗等伏诛,神庆坐流于钦州。
寻卒,年七十余。
明年,敬晖等得罪,缘昌宗被流贬者例皆雪免,赠神庆幽州都督。
⑦开元中,神庆子琳等皆至大官,群从数十人,趋奏省闼。
每岁时家宴,组佩辉映,以一榻置笏,重叠于其上。
开元、天宝间,中外族属无缌麻之丧,其福履昌盛如此。
东都私第门,琳与弟太子詹事珪、光禄卿瑶,俱列棨戟,时号“三戟崔家”。
琳位终太子少保。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检测:文言文阅读(二)(含解析)
文言文阅读(二)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9分)李昭亮,字晦之,明德太后兄继隆子也。
四岁,补东头供奉官,许出入禁中..。
继隆北征契丹,遣昭亮持诏军中。
问方略及营阵众寡之势,昭亮年虽少,还奏称旨。
累迁西上阁门使。
出为潞州兵马钤辖,徙领.麟府路军马事,寻为管勾军头引见司兼三司衙司。
军士有逃死而冒请官廪者数百人,昭亮按发之。
领高州刺史,知代州。
以四方馆使复领麟府路军马事。
累迁真定路.都总管。
保州兵叛,杀官吏,诏遣王果招降之,叛者乘埤呼曰:“得李步军来,我降矣。
”于是遣昭亮,昭亮从轻骑数十人,不持甲盾弓矢,叩城门呼城上曰:“尔辈第来降,我保其无虞也。
不尔,几无噍类矣。
”卒稍稍缒城下。
明日,相率开城门降。
改淮康军节度观察留后,复知定州。
敕使存劳,赐黄金三百两,给节度使奉,以褒其功。
都转运使欧阳修言:“昭亮入保州,以叛卒女口分隶诸军。
”置不问。
时承平久将士多因循乐纵弛昭亮本将家子虽以恩泽进然习军中事既统宿卫政尚严多所建请万胜、龙猛军蒲博争胜负,彻屋椽相击,士皆惶骇,昭亮捕斩之,杖其主者,诸军为之股栗。
帝祠南郊..,有骑卒亡所挟弓,会赦,当释去。
昭亮曰:“宿卫不谨,不可贷。
”卒配隶下军,禁兵自是顿肃。
以宣徽北院使判河阳,徙延州。
以南院使判澶州,徙并州、成德军,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大名府。
仁宗以涂金纹罗书曰:“李昭亮亲贤勋旧。
”命其子惟贤持以赐。
徙定州,改天平、彰信、泰宁军节度使。
在定州数言老疾不任边事,愿还京师,乃以为景灵宫使,又改昭德军节度使。
卒,赠中书令,谥良僖。
(节选自《宋史·李昭亮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C) A.时承平久/将士多/因循乐纵弛/昭亮本将/家子虽以恩泽进/然习军中事/既统宿卫/政尚严/多所建请/B.时承平久/将士多因循乐纵弛/昭亮本将/家子虽以恩泽进/然习军中事/既统宿卫政/尚严多所建请/C.时承平久/将士多因循乐纵弛/昭亮本将家子/虽以恩泽进/然习军中事/既统宿卫/政尚严/多所建请/D.时承平久/将士多/因循乐纵弛/昭亮本将家子/虽以恩泽进/然习军中事/既统宿卫政/尚严多所建请/解析:“将士多因循乐纵弛”语意相连,主语是“将士”,谓语是“纵弛”,中间是状语,不可断开,排除A、D两项;“昭亮本将家子”意思完整,不可断开,排除B项。
崔光文言文翻译及阅读答案
崔光文言文翻译及阅读答案崔光文言文翻译及阅读答案《洛阳伽蓝记》简称《伽蓝记》,中国古代佛教史籍。
是东魏迁都邺城十余年后,抚军司马杨炫之重游洛阳,追记劫前城郊佛寺之盛,概况历史变迁写作的一部集历史、地理、佛教、文学于一身的历史和人物故事类笔记。
崔光文言文翻译及阅读答案,我们来看看。
洛阳伽蓝记之《崔光》原文及翻译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崔光原文:后魏自太和迁都之后,国家殷富,库藏盈溢,钱绢露积于廊庑间,不可校数。
太后赐百姓负绢,任意自量,朝臣莫不称力而去。
唯章武王融与陈留侯李崇负绢过任,蹶倒伤踝。
太后即不与之,令其空出。
时人笑焉。
侍中崔光止取两匹。
太后问曰:“侍中何少?”对曰:“臣有两手,唯堪两匹,所获多矣。
”朝贵服其清廉。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译文:南北朝时的北魏自从于太和年间由平城迁都洛阳以后,国家富裕,府库充盈,以致连国库的'走廊、廊屋里也堆满了不加覆盖的钱币和绢帛,清点也困难。
一天,太后突发奇想,何不将多余的绢帛赏赐百官,既是对他们工作的奖励,也可减少库存压力。
条件是只能自取,量力而行。
在太后的督导下官员们大都凭自己的力气扛回绢帛。
只有章武王元融和尚书令李崇,因扛得太多而跌倒伤及踝骨。
太后认定他俩违规,责令其空手回去,一时成为众人的笑料。
当时任侍中的崔光也在场,但他只拿了两匹绢帛。
太后见了问道:“侍中啊,你怎么只拿这么点?”崔光回答说:“臣只有两只手,所以只能拿两匹,但这已经够多的了。
”朝廷中人都服膺他的清正廉洁。
阅读理解习题及答案崔光后魏自太和迁都之后,国家殷富,库藏盈溢,钱绢露积于廊庑问,不可校数。
(]太后赐百官负绢,任意自量,朝臣莫不称力而去。
唯章武侯王融与陈留侯李常崇绢过任,蹶倒伤踝。
太后即不与之,令其空出,时人笑焉。
侍中崔光止取两匹。
太后问曰:“侍中何少?”对曰:“臣有两手唯堪两匹所获多矣。
”朝贵服其清廉,(选自《洛阳伽蓝记》)【注】①露积:堆积后不加覆盖。
廊庑:走廊、廊房。
宋史·曾公亮传 阅读附答案
宋史·曾公亮传阅读附答案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
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
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
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
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囊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之者廋耳索之果然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久,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韩琦每咨访焉。
仁宗末年,琦请建储,与公亮等共定大议。
密州民田产银,或盗取之,大理当以强。
公亮曰:此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
固争之,遂下有司议,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
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
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
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
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
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
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
熙宁三年,拜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明年,起判永兴军。
居一岁,还京师。
旋以太傅致仕。
元丰元年卒,年八十。
帝临哭,辍朝三日,公亮方厚庄重,沉深周密,平居谨绳墨,蹈规矩;然性吝啬,殖货至巨万,初荐王安石,及同辅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计,凡更张庶事,一切听顺,而外若不与之者。
常遣子孝宽参其谋,至上前略无所异,于是帝益信任安石。
安石德其助己,故引擢孝宽至枢密以报之。
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B. 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C.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D.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高中语文一轮任务突破练16 落实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和用法(含答案)
任务突破练十六落实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和用法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先解释加框文字的含义,再完成1~5题。
(20分)窦建德谓其群下曰:“吾为隋民,隋为吾君;今宇文化及弑逆(),乃吾仇也,吾不可以不讨()!”乃引兵趣()聊城。
淮安王神通攻聊城,化及粮尽,请降,神通不许()。
安抚副使崔世幹劝神通许之,神通曰:“军士暴露日久,贼食尽计穷,克在旦暮,吾当攻取以示国威,且散()其玉帛以劳()将士,若受其降,将何以为军赏乎!”世幹曰:“今建德方至若化及未平内外受敌吾军必败夫不攻而下之为功甚易奈何贪其玉帛而不受乎”神通怒,囚世幹于军中。
既而宇文士及自济北馈()之,化及军稍振(),遂复拒战。
神通督兵攻之,贝州刺史赵君德攀堞()先登,神通心害()其功,收兵不战,君德大诟而下,遂不克()。
建德军且至,神通引兵退。
建德与化及连战,大破之,化及复保聊城。
建德纵兵四面急攻,王薄开门纳之。
建德入城,生擒化及,先谒()隋萧皇后,语皆称臣,素服()哭炀帝尽哀();收传国玺及卤簿..仪仗,抚存()隋之百官。
以槛车载化及并二子承基、承趾至襄国,斩之。
化及且死,更无余言,但云:“不负夏王!”建德每战胜克城,所得资财,悉以分将士,身无所取。
又不啖()肉,常食蔬,茹()粟饭;妻曹氏,不衣()纨绮,所役婢妾,才十许人。
及破化及,得隋宫人千数,即时散遣之。
以隋黄门侍郎裴矩为左仆射、掌选事..,兵部侍郎崔君肃为侍中,少府令何稠为工部尚书,右司郎中柳调为左丞,虞世南为黄门侍郎....,欧阳询为太常卿。
自余随才授职,委()以政事。
其不愿留,欲诣()关中及东都者亦听之,仍给资粮,以兵援()之出境。
隋骁果①尚近万人,亦各纵遣,任()其所之()。
又与王世充结好,遣使奉表于隋皇泰主,皇泰主封为夏王。
建德起()于群盗,虽建国,未有文物法度,裴矩为之定朝仪..,制律令,建德甚悦,每从之谘访典礼()。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三》,有删改) 注①骁果:隋炀帝为扩充军队,除征发府兵外又招募新军,新军骁勇善战,称为骁果。
【语文】语文 文言文的专项 培优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2)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崔亮,字敬儒。
清河东武城人,十岁。
居贫,佣书自业。
时陇西李冲当朝任事,亮族兄光往依之,谓亮曰:“安能久事笔砚而不往托李氏也?彼家饶书,因可得学。
”亮曰:“弟妹饥寒,岂容独饱?自可观书于市,安能看人眉睫乎!”光言之于冲,冲召亮与语,因谓曰:“比见卿先人《相命论》,使人胸中无复怵迫①之念。
今遂亡本,卿能记之不?”亮即为诵之,涕泪交零,声韵不异。
冲甚奇之,荐之为中书博士。
除安西将军、雍州刺史。
城北渭水浅不通船,行人艰阻。
亮谓寮佐曰:“昔杜预乃造河梁,况此有异长河,且魏、晋之日,亦自有桥。
吾今决欲营之。
”咸曰:“水浅,不可为浮桥;泛长无恒,又不可施柱,恐难成立。
”亮曰:“昔秦居咸阳,横桥渡渭,以像阁道,此即以柱为桥。
今唯虑长柱不可得耳。
”会天大雨,山水暴至,浮出长木数百根。
藉此为用,桥遂成立,百姓利之,至今犹名崔公桥。
亮性公清,闵俞决断,所在并号称职,三辅服其德政。
世宗嘉之,诏赐衣马被褥。
(选自《魏书·崔亮列传第第五十四》,有删改)(注释)①怵迫诱迫。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彼家饶书./家贫,无以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B.冲甚奇.之/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核舟记》)C.会.天大雨/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岳阳楼记》)D.所在并号称.职/先帝称.之曰能(《出师表》)2.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安能久事笔砚而.不往托李氏也A.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醉翁亭记》)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C.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D.温故而.知新(《论语》十二章)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自可观书于市,安能看人眉睫乎!4.请说出崔亮形象的特点。
【答案】1.A2.C185.我自可以到市上租书,又怎能去他家看他们的脸色呢!4.(1)贫而有志,不肯轻易依附于人:(2)理政有方,有不俗政绩;(3)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百姓。
明史·崔恭传文言文练习及答案带译文
明史·崔恭传文言文练习及答案带译文明史崔恭传阅读原文崔恭,字克让,广宗人。
正统元年进士,除户部主事。
出理延绥仓储,有能声。
以杨溥荐,擢莱州知府。
内地输辽东布,悉贮郡库,岁久朽敝,守者多破家。
恭别构屋三十楹贮之,请约计岁输外,余以充本府军饷,遂放遣守者八百人。
也先犯京师遣民兵数千入援廷议城临清檄发役夫恭以方春民乏食请俟秋成居府六年莱人以比汉杨震景泰中,超迁湖广右布政使。
诸司供给,率取之民。
恭与僚佐约,悉罢之。
公安、监利流民擅相杀。
恭下令愿附籍者听,否则迨秋遣归,众遂定。
寻迁江西左布政使。
司有广济库,官吏干没五十万,恭白于巡抚韩雍,典守者咸获罪。
定均徭法,酌轻重,十年一役,遂为定例。
天顺二年,宁王奠培不法,恭劾之,削其护卫,王稍戢。
迁右副都御史,代李秉巡抚苏、松诸府。
按部,进耆老言利病,为兴革。
与都督徐恭浚仪真漕河,又浚常、镇河,避江险。
已,大治吴淞江。
民赖其利,目曹家港为“都堂浦”。
初,周忱奏定耗羡则例,李秉改定以赋之轻重递盈缩。
其例甚平,而难于稽算,吏不胜烦扰。
恭乃罢去,悉如忱旧。
吏部缺右侍郎,李贤、王翱举恭。
遂召用。
置“劝惩簿”,有闻皆识之。
翱甚倚恭,转左,父忧起复。
宪宗即位,乞致仕。
不允。
成化五年,尚书李秉罢。
商辂欲用姚夔,彭时欲用王概,而北人居言路者,谓时实逐秉,喧谤于朝。
时称疾不出,侍读尹直以时、概皆己乡人,恐因此得罪,急言于辂,以恭代秉。
越五月,母丧归。
服除,起南京吏部,劾罢诸司不职者数人。
十一年春,命参赞机务。
居三年,致仕。
又二年卒。
(选自《明史列传第四十七》)明史崔恭传阅读题目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也先犯 / 京师遣民兵数千入援 / 廷议城临清 / 檄发役夫 / 恭以方春民乏食 / 请俟秋成/居府六年 / 莱人以比汉杨震 /B. 也先犯 / 京师遣民兵数千入援 / 廷议城临清 / 檄发役夫 / 恭以方春民乏食请 / 俟秋成 /居府六年 / 莱人以比汉杨震 /C. 也先犯京师 / 遣民兵数千入援 / 廷议城临清 / 檄发役夫 / 恭以方春民乏食 / 请俟秋成 /居府六年 / 莱人以比汉杨震 /D. 也先犯京师 / 遣民兵数千入援 / 廷议城临清 / 檄发役夫 / 恭以方春民乏食请 / 俟秋成 /居府六年 / 莱人以比汉杨震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除”即拜官,就是授官拜职,说“除”一般指除去原有的官职而就任新的官职。
高考语文名师押题文言文部分
2008年高考名师押题文言文部分【名师押题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魏崔亮攻硖石未下,与李崇屡约水陆并进,崇违期不至。
胡太后以诸将不壹,乃以吏部尚书李平为使持节、镇军大将军兼尚书右仆射,将步骑二千赴寿阳,别为行台,节度诸军,如有乖异,以军法从事。
萧宝寅遣轻车将军刘智文等渡淮,攻破三垒;二月,乙巳,又败将军垣孟孙等于淮北。
李平至硖石,督李崇、崔亮等刻日水陆进攻,无敢乖互,战屡有功。
上使左卫将军昌义之将兵救浮山,未至,康绚已击魏兵,却之。
上使义之与直阁王神念溯淮救硖石。
崔亮遣将军博陵崔延伯守下蔡,延伯与别将伊瓮生夹淮为营。
延伯取车轮去辋,削锐共辐,两两接对,揉竹为纟亘①,贯连相属,并十馀道,横水为桥,两头施大鹿卢,出没随便,不可烧斫。
既断赵祖悦走路,又令战舰不通,义之、神念屯梁城不得进。
李平部分水陆攻硖石,克其外城;乙丑,祖悦出降,斩之,尽俘其众。
胡太后赐崔亮书,使乘胜深入。
平部分诸将,水陆并进,攻浮山堰;亮违平节度,以疾请还,随表辄发。
平奏处亮死刑,太后令曰:“亮去留自擅,违我经略,虽有小捷,岂免大咎!但吾摄御万机,庶几恶杀,可特听以功补过。
”魏师遂还。
(节选自《资治通鉴·梁纪》有删节)注①纟亘:大索,此处指竹做成的索。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无敢乖.互,战屡有功乖:违背B. 揉.竹为纟亘揉:柔软C. 横水为桥,两头施.大鹿卢施:设置D. 李平部.分水陆攻硖石部:部署2、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句子意思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A. 无敢乖互,(李崇)战屡有功。
B. (刘智文)又败将军垣孟孙等于淮北。
C. 可特听(崔亮)以功补过。
D. 与李崇屡约水陆并进(硖石)。
3、文中“胡太后以诸将不壹”的“以”字,与下列句中加点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焉用亡郑以.陪邻B.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C.不然,籍何以.至此D.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梁武帝派左卫将军昌义之领兵去解救浮山,军队没有赶到时,康绚已经开始攻打北魏军队,击退了他们。
《新唐书·褚亮传》阅读训练及答案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褚亮,字希明,杭州钱塘人。
曾祖湮,父玠,皆有名梁、陈间。
亮少警敏,博见图史,一经目辄志于心。
年十八,诣陈仆射徐陵,陵与语,异之。
后主召见,使赋诗,江总诸词人在席,皆服其工。
累迁为尚书殿中侍郎。
入隋,为东宫学士,迁太常博士。
炀帝议改宗庙之制,亮请依古七庙,而太祖、高祖各一殿,法周文、武二祧,与始祖而三,余则分室而祭,始祖二祧,不从迭毁。
未及行,坐与杨玄感善,炀帝矜己嫉才,因是亦贬西海司户。
时博士潘徽贬威定主簿,亮与俱,至陇山,徽死,为敛瘗,人皆义之。
后为薛举黄门侍郎。
举灭,秦王谓曰:“寡人受命而来,嘉于得贤。
公久事无道君,得无劳乎?”亮顿首曰:“举不知天命,抗王师,今十万众兵加其颈,大王释不诛,岂独亮蒙更生邪?”王悦,赐乘马、帛二百段,即授王府文学。
高祖猎,亲格虎,亮恳愊致谏,帝礼纳其言。
王每征伐,亮在军中,尝预秘谋,有裨辅之益。
贞观中累迁散骑常侍,封阳翟县侯,老于家。
太宗征辽,子遂良从,诏亮曰畴日师旅卿未尝不在中今朕薄伐君已老俯仰岁月且三十载眷言及此我劳如何今以遂良行想君不惜一子于朕耳善居加食亮顿首谢。
及寝疾,帝遣医,中使候问踵相逮。
卒,年八十八,赠太常卿,陪葬昭陵,谥曰康。
初,武德四年,太宗为天策上将军,寇乱稍平,乃乡儒,宫城西作文学馆,收聘贤才。
以大行台司勋郎中杜如晦、记室考功郎中房玄龄、文学褚亮等,并以本官为学士。
七年,收卒,复召东虞州录事参军刘孝孙补之。
凡分三番递宿于閤下,悉给珍膳。
每暇日,访以政事,讨论坟籍,榷略前载,无常礼之间。
命阎立本图象,使亮为之赞,题名字爵里,号“十八学士”,藏之书府,以章礼贤之重。
(节选自《新唐书·卷一百二·列传第二十七》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诏亮曰/畴日师旅/卿未尝不在中/今朕薄伐/君已老/俯仰岁月/且三十载/眷言及此我劳/如何/今以遂良行/想君不惜一子于朕耳/善居加食/B.诏亮曰/畴日师旅/卿未尝不在中/今朕薄伐/君已老/俯仰/岁月且三十载/眷言及此/我劳如何/今以遂良行/想君不惜一子于朕耳/善居加食/C.诏亮曰/畴日师旅/卿未尝不在中/今朕薄伐/君已老/俯仰岁月/且三十载/眷言及此/我劳如何/今以遂良行/想君不惜一子于朕耳/善居加食/D.诏亮曰/畴日师旅/卿未尝不在中/今朕薄伐/君已老/俯仰/岁月且三十载/眷言及此我劳/如何/今以遂良行/想君不惜一子/于朕耳善居加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后主,始自《三国志》称刘禅,后来用于称与其经历相似,被俘的割据政权末代君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崔亮,字宝明,藁成人。
元浙江行省掾。
明师至旧馆,亮降,授中书省礼曹主事。
迁济南知府。
以母忧归。
洪武..元年冬,礼部尚书钱用壬请告去,起亮代之。
初,亮居礼曹时,即位,大祀诸礼皆其所条画,丞相善长上之朝,由是知名。
及为尚书,一切礼制用壬先所议行者,亮皆援引故实,以定其议。
考证详确,逾于用壬。
二年,议上仁祖陵曰“英陵”,复请行祭告礼。
太常博士孙吾与以汉、唐未有行者,驳之。
亮曰:“汉光武加先陵曰‘昌’。
宋太祖亦加高祖陵曰‘钦’。
曾祖陵曰‘康',祖陵曰‘定’,考.陵曰‘安’,盖创业之君尊其祖考,则亦尊崇其陵,既尊其陵,自亦祭告,礼固缘人情而起者也。
”廷议是亮。
帝尝谓亮:“先贤有言:‘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今祭祀省牲于神坛甚迩,心殊未安。
”亮乃奏考古省牲之仪,远神坛二百步。
帝大喜。
帝虑郊社诸祭坛而不屋或骤雨沾服亮引宋祥符九年南郊遇雨于太尉厅望祭及元《经世大典)坛垣内外建屋理避风雨故事奏之遂诏:建殿于坛南,遇雨则望祭。
而灵星诸祠亦皆因亮言建坛屋焉。
时仁祖已配南北郊,而郊祀礼成后,复诣太庙恭谢。
帝以日中有黑子,疑祭天不顺所致,欲增郊坛从祀之神。
亮执奏:汉、唐烦渎,不宜取法,乃止。
帝一日问亮曰:“朕郊祀天地,拜位正中,而百官朝参则班列东西,何也?”亮对曰:“天子祭天,升自午陛,北向,答阳之义也;祭社,升自子陛,南向,答阴之义也。
若群臣朝参,当避君上之尊,故升降皆由卯陛.,朝班分列东西,以避驰道,其义不同。
”亮仓卒占对。
必傅经义,多此类。
自郊庙祭祀外,朝贺山呼、百司笺奏、上下冠服、殿上坐墩诸仪及大射军礼,皆亮所酌定。
帝以灾异所系尤重,命有司..驿闻,与亮议异焉。
三年九月。
卒于官。
(节选自《明史·崔亮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帝虑郊社诸祭坛/而不屋/或骤雨沾服/亮引宋祥符九年南郊遇雨于太尉厅/望祭/及元《经世大典》坛垣内外建屋/避风雨故事/奏之/B帝虑郊社诸祭坛/而不屋/或驟雨沾服/亮引宋祥符九年南郊遇雨/于太尉厅望祭/及元《经世大典》坛垣内外建屋避风雨故事/奏之/C.帝虑郊杜诸祭/坛面不屋/或骤雨沾服/亮引宋祥符九年南郊遇雨/于太尉厅望祭/及元《经世大典》坛垣内外建屋避风雨故事/奏之/D.帝虑郊社诸祭/坛而不屋/或骤雨沾服/亮引宋祥符九年南郊遇雨于太尉厅/望祭/及元《经世大典》坛垣内外建屋避风雨故事/奏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洪武,年号名。
年号是我国古代帝王用来纪年的名号。
用年号纪年,是从汉文帝开始的。
B.考,指父亲,又指已故的父亲;妣,指母亲,又指死去的母亲。
已故父母合称“考妣”。
C.陛,意为台阶,又特指帝王宫殿的台阶。
“陛下”一词的尊称与“殿前阶下”有关。
D.有司,泛指官吏。
在古代朝廷中设官分职,官员有具体的职务,各有专司,故称有司。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崔亮任职期间能力强,名声响。
因丞相李善长举荐而出名,他曾筹办重大祭祀活动以古礼上奏改迁省牲与神坛的距离,支持修建祭祀宫殿与房屋。
B.崔亮为官勤勉,恪尽职守。
他担任礼部尚书后,对钱用壬先前考虑施行的一切礼仪制度都进行了详细的考查验证。
考查验证详细准确,堪比钱用壬。
C.崔亮精通礼制,贡献巨大。
他不但在开国之初的郊庙祭祀活动及场所建设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祭祀形式、朝贺山呼等力面也做出了独特贡献。
D.崔亮学识渊博,对答如流。
即使在仓促间应对太祖祭祀天地时太祖位置居中而百官上朝却分别于东西内侧的问题时,他也能引经据典.对答如流。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 分)(1)盖创业之君尊其祖考,则亦尊崇其陵,既尊其陵,自应祭告,礼固缘人情而起者也。
(2)天子祭天,升自午陛,北向,答阳之义也;祭社,升自子陛,南向,答阴之义也14.崔亮深得太祖的赏识,在文中有哪些具体体现?(3分)参考答案:10 C此句句意:太祖忧虑祭祀天地等祭祀活动时,祭坛没有屋檐遮盖,有时突然下雨会淋湿衣服。
崔亮引用宋祥符九年(1016)南郊遇雨,在太尉厅望祭,元《经世大典》上说坛垣内外兴建房屋用以避风雨的典故,上奏。
从句法结构和句意上看,首先,“虑”的宾语是“郊社诸祭”,故“帝虑郊社诸祭”是一个完整句子,应断开;据此排除AB两项;依据语境,如果“亮引宋祥符九年南郊遇雨于太尉厅”断开的话,语意是“崔亮引用宋祥符九年(1016)南郊遇雨在太尉厅”,这样的理解显然不合逻辑且不合文意,故“于太尉厅”作“望祭”的状语,和“于太尉厅望祭”构成一完整句意,应断开,据此排除D。
故选C。
11 A“用年号纪年,是从汉文帝开始的”表述有误。
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
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
如《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琵琶行》“元和十年”、《游褒禅山记》“至和元年七月某日”、《石钟山记》“元丰七年”、《梅花岭记》“顺治二年”、《<指南录>后序》“德祐二年”、《雁荡山》“祥符中”(“祥符”是“大中祥符”的简称,宋真宗年号)等。
12 B“对钱用壬先前考虑施行的一切礼仪制度都进行了详细的考查验证。
考查验证详细准确,堪比钱用壬”理解有误。
依据原文文句“及为尚书,一切礼制用壬先所议行者,亮皆援引故实,以定其议。
考证详确,逾于用壬”的分析得知,此句的意思是“到他担任尚书后,钱用壬制订实行的一切礼制,崔亮都授引了典故,以制定其议。
考证详细准确,超过了用壬”,不是“对钱用壬先前考虑施行的一切礼仪制度都进行了详细的考查验证”,是“钱用壬制订实行的一切礼制,崔亮都授引了典故”;另外,原文文意是“超过了……”,不是“堪比……”。
13.(1)大概创业的君主尊崇他们的祖先,也尊崇他们的陵墓,既然尊崇他们的陵墓,自然应该祭告,礼本来就是因为人情而产生的。
( “盖”“祖考”“固”各1分,句意1分)(2)天子祭祀天神,从午位的台阶登上祭祀的位置,面向北面,这是报答上天的恩情;祭祀土地神,从子位的台阶登上祭祀的位置,面向南面,这是报答大地的恩情。
( “北向”“社”各1分,“答阴之义也"判断句式1分,句意1分)14.①太祖任用崔亮筹划操办登基及祭祀天地、宗庙等活动。
②太祖想增加祭祀天地时附祭的神灵,因崔亮进谏而停止。
③朝廷各种礼仪都由崔亮酌情裁定。
④如果遇到异常的自然灾害,君主想命令驿站传达消息,与崔亮共同商议。
(每点1 分,答出三点、意思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参考译文:崔亮,字宗明,是藁城人。
元浙江行省掾。
明朝军队到达旧馆,崔亮投降,授予中书省礼曹主事。
晋升为济南知府。
因母亲忧虑而归。
洪武元年(1368)冬,礼部尚书钱用壬请求辞职,起用崔亮取代。
最初,崔亮居礼曹时,即位、大祀诸礼都由他条划,丞相李善长将他举荐给朝廷,因此知名。
到他担任尚书后,钱用壬制订实行的一切礼制,崔亮都授引了典故,以制定其议。
考证详细准确,超过了用壬。
二年(1369),商议仁祖陵为英陵,又请求行祭告礼。
太常博士孙吾与因汉、唐没有执行此礼,而加以驳斥。
崔亮说:“汉光武帝加封先陵名为昌,宋太祖也加封高祖陵名为钦,曾祖陵为康,祖陵名为定,父亲的陵名为安,创业君主都尊崇他们的祖先,也尊崇他们的陵墓。
既然尊崇他们的陵墓,则自然应该祭告。
礼是因为人情而来的。
”朝廷议论崔亮是对的。
太祖曾对崔亮说“:先贤有这种说法‘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现祭祀把牲畜放在神坛附近,心里不安。
”亮于是考据省牲之礼,远离神坛二百步。
太祖大喜。
太祖忧虑郊社诸祭,坛没有屋檐遮盖,有时突然下雨会淋湿衣服。
崔亮引用宋祥符九年(1016)南郊遇雨,在太尉厅望祭,元《经世大典》上说坛垣内外兴建房屋用以避风雨的典故,上奏。
于是诏令兴建殿于坛南,遇雨则望祭。
而灵星诸祠也因崔亮所说而兴建了坛屋。
当时仁祖已配祭南北郊,而郊祀礼兴起在后,又到太庙恭谢。
崔亮说应予取消,惟先祭三日,到太庙以配享告。
诏令认可。
太祖认为太阳中有黑子,怀疑是祭天不顺所导致的,想增郊坛从祀之神。
崔亮上奏汉、唐代祀仪繁琐、轻漫,不宜效法,于是停止。
太祖有一天问崔亮说:“我郊祀天地,拜位在正中,而百官朝参则班列东西,这是为什么?”崔亮回答说:“天子祭天,升自午陛,面向北,是答阳之义。
祭社,升自子陛,面向南,是答阴之义。
如群臣朝参,就应当回避君上之尊,故升降皆由卯陛,朝班分列东西,以避开驰道,这意义就不同了。
”崔亮仓促回答,也引经据典,不厌其烦。
自郊庙祭祀外,朝贺山呼、百司笺奏、上下冠服、殿上坐墩诸仪及大射军礼,都由崔亮酌定。
唯独大祀帝亲省牲,中祀、小祀之牲当遣官代,皇上命令亲祭者皆亲省。
又请求依照唐制,命令郡国奏祥瑞。
太祖认为差异关系甚大,命令有关部门用驿站传闻,与崔亮共同商议。
三年(1370)九月死于官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