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急值报告制度

合集下载

危急值报告制度

危急值报告制度

危急值报告制度“危急值”是指危及患者生命的检查结果,如果临床医生能及时得到检查信息,迅速给子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即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为了增强对患者诊断的预警提示,消除医疗安全隐患,特制定此制度。

一、危急值报告管理流程(一)医技科室1.医学影像、超声、医学检验、病理、内镜中心、电生理室等科室应明确规定本专业的危急值项目、范围、报告程序等,并做好人员培训。

建立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严格遵守危急值报告制度和报告流程,及时准确报告、登记和记录追踪危急值。

2.医技人员应严格遵守技术操作程序,保证检查的质量。

3.医技科室一旦发现有达到“危急值”的检验检查结果,首先应确认仪器设备是否运行正常,立即予以复查(必要时重新采集标本),如果复査结果与第一次检查结果吻合无误,应在第一时间电话通知临床科室。

4.各医技科室需根据医院《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的规定制定本科室的危急值报告流程。

5.针对门急诊患者的危急值报告应设置报告自助打印拦载功能,提示患者检查结果出现危急值,领取报告需由医技人员亲自发放,报告发放人需做好知情告知及登记完善。

同时报告门急诊办公室。

(二)临床科室1.临床科室应认真做好检查前的准备工作,严格按照要求采集标本,保证标本质量。

2.建立危急值报告登记本。

临床科室接报告的人员需立即报告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完整详细的将报告结果登记在《科室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主管医师(值班医师)立即对危急值进行分析,评估病情,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必要时报告上级医师,做好交接班。

3.危急值报告接收、处理的情况应详细记录在病程中(包括报告人员、接到报告时间、医患沟通及处理情况等),及时追踪复查。

(三)门急诊1.门急诊患者危急值报告由门急诊办公室负责管理,接到医技科室危急值报告后立即报告首诊医师,并做好记录。

2.首诊医师接到危急值报告应立即与患者或家属联系,通知其立即来院就诊,如未通知到患者及家属,应报医务科备案(非上班时间报医院总值班),并在门急诊病历上记录检查结果及通知情况;如患者已收住入院,门急诊首诊医师应第一时间通知住院部相应科室,并做好记录,注明接听人。

危急值报告制度与流程

危急值报告制度与流程

危急值报告制度与流程概述危急值报告制度是医疗机构中的重要流程之一,旨在及时通知医务人员危急值出现,以便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患者安全。

本文将介绍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定义、流程以及应该注意的事项。

定义危急值是指在医疗过程中,因病情变化、检查结果异常等原因,可能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的情况。

危急值报告制度是医疗机构为了及时应对危急值而建立的管理流程。

通过该制度,医务人员可以及时获取危急值信息,并采取相应的紧急处理措施。

流程1. 检测危急值医疗机构在进行各类医疗检查和实验室检验时,会对相关指标设定危急值的阈值。

当患者的检查结果达到或超过该阈值时,就被视为危急值。

2. 报告危急值一旦发现危急值,医务人员应立即报告。

通常,危急值应由检测人员首先发现,并通过内部系统或直接与主管医生联系进行报告。

3. 确认危急值接收危急值报告的医务人员需要核实报告的准确性。

他们可能会要求检测人员提供相关信息,以确保危急值的正确性。

4. 通知医生一旦危急值被确认,相关医生应立即得知该消息。

医务人员可以通过电话、短信、电子邮件等方式通知医生。

5. 采取紧急措施接到危急值通知后,医生应立即采取适当的紧急措施。

根据危急值的具体情况,医生可能会下达紧急治疗指令,调整用药方案或做进一步的检查。

6. 记录与反馈所有危急值报告相关的信息都应当详细记录。

这包括危急值的时间、报告人员、接收人员、处理措施等。

另外,医疗机构还应定期回顾危急值的处理情况,并进行总结与反馈。

注意事项•医务人员需要严格遵守危急值报告制度,确保每个危急值都能够及时、准确地被报告和处理。

•报告危急值时,应提供准确的患者信息,以避免混淆和错误。

•接收危急值的医生应保持通讯畅通,确保及时获得报告。

•医院管理层应加强对危急值报告制度的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危急值报告流程应不断优化和改进,以提高效率和准确性。

结论危急值报告制度是医疗机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有效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危急值报告制度

危急值报告制度

危急值报告制度
是医疗机构为保障患者安全、提高诊断和治疗效果而建立的重要管理制度。

该制度的主要目的是及时报告和处理发生在患者身上的严重异常情况,以便医务人员能够迅速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干预和治疗。

危急值是指患者检查结果或相关指标出现严重异常或病情恶化的情况。

这些异常可能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产生严重影响,例如心脏骤停、严重呼吸困难、严重出血等状况。

在面对危急值时,医务人员必须立即采取行动,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和处理人员。

危急值报告制度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 定义危急值的范围和标准:明确哪些检测指标或病情表现被认定为危急值,并设定相应的临界值。

2. 报告渠道和流程:规定危急值的报告方式和流程,确保信息能够准确、及时地传递给相关人员。

3. 责任人和责任制:明确各个岗位的责任和职责,确保每个环节都有专门负责的人员参与和处理。

4. 处理措施和流程:制定危急值处理的具体流程和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通知患者、立即采取救治措施、与其他科室或医生协商等。

5. 监督和评估:建立监督机制,对危急值报告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制度的有效运行。

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建立和落实能够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保护患者的生命和健康。

危急值报告制度流程及项目和范围

危急值报告制度流程及项目和范围

危急值报告制度流程及项目和范围危急值报告是医院内部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用于及时通报医院内发生的危急情况,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建立完善的危急值报告制度、流程及项目和范围,能够确保危急情况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有效地提高医疗质量和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

一、危急值报告制度1.危急值的定义和范围:明确各种危急值的定义和范围,涵盖各种危急患者的状况,如临床病情紧急、器官衰竭、意识状态异常等。

2.危急值报告的责任人和责任分工:明确危急值报告工作的责任人,包括医生、护士、检验科技师等,并明确各个责任人的具体职责和工作分工。

3.危急值报告的流程和时间要求:规定危急值的报告流程,如从发现危急状况到报告的具体流程和环节,并要求报告的时间要求,以确保及时报告。

4.危急值报告的记录和归档:要求对危急值报告进行记录和归档,以便日后的查阅和跟踪。

二、危急值报告流程1.发现危急值:发现危急值的人员应当对其进行紧急处理,并立即向危急值报告负责人报告。

2.报告危急值:危急值报告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核实并确认危急值,并按照规定通知相关人员,如医生、护士、实验室技师等。

3.处理危急值:经确认的危急值需要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如开展紧急治疗、采取适当的检查等。

4.归档和跟踪:对于发生的危急值报告,应及时进行记录和归档,并进行后续的跟踪检查和回访。

1.临床业务方面的危急值报告,如血压过高、心电图异常等。

2.化验业务方面的危急值报告,如生命体征异常、药物过敏等。

3.影像业务方面的危急值报告,如肺部疑似感染、脑部出血等。

4.手术业务方面的危急值报告,如手术过程中出现的紧急情况等。

以上仅为一般性的项目和范围,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细化。

总之,建立完善的危急值报告制度、流程及项目和范围,是医院内部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

通过规范和严谨的操作,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危急情况,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同时,也能够提高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与效率。

危急值报告制度

危急值报告制度

危急值报告制度1. 引言危急值是指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病情变化或者危险状态的情况。

为了及时发现和处理危急值,保障患者的安全和生命健康,医疗机构普遍建立了危急值报告制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危急值报告制度的目的、内容、流程和相关要求。

2. 危急值报告制度的目的危急值报告制度的目的是保证医务人员能及时获知患者的病情变化或者危险状态,以便能够立即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对患者造成损害。

通过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建立,可以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同时也有助于医学研究和质量管理的开展。

3. 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内容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危急值的定义医疗机构应根据临床经验和医学指南,制定明确的危急值定义。

危急值的定义应包括不同病种、不同检查项目的临界值,以及相关处理措施和报告要求。

3.2 危急值的分类医疗机构可以根据危急值的紧急程度和危害程度,将危急值分为不同级别。

一般来说,危急值可分为立即报告级别、半小时内报告级别和两小时内报告级别。

不同级别的危急值应有相应的处理要求。

医疗机构应明确危急值的采集和报告要求。

对于实验室检查,医务人员需严格按照危急值定义,将结果与参考范围进行比较,并立即报告给相关责任医师。

对于影像学检查,医务人员需快速识读影像,鉴别异常发现,并立即报告给相关责任医师。

3.4 危急值的确认和记录医务人员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应确认该危急值的准确性和可信度,并将相关信息记录在病历或电子病历中。

危急值的确认和记录应遵循医疗机构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3.5 危急值的处理医务人员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应根据危急值的紧急程度和危害程度,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处理措施可能包括再次检查、立即通知责任医师、采取药物治疗或手术干预等。

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医疗机构的相关规定和流程,进行危急值的处理。

4. 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流程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4.1 危急值的采集医务人员在完成检查或处理患者时,发现危急值情况,需要及时采集相关数据和信息。

危急值报告制度

危急值报告制度

危急值报告制度危急值报告制度(Critical Value Reporting System)是一种在医疗领域广泛使用的系统,旨在及时、准确地通知医务人员有关患者检测结果的重要信息。

该制度的实施对于确保患者安全和提高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危急值报告制度的背景和原则、实施步骤以及其带来的益处以及挑战。

1. 背景和原则医学检验是诊断与治疗的重要环节,而危急值是指可能对患者生命造成直接威胁或导致严重疾病进展的检验结果。

为了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患者的不良后果,危急值报告制度应运而生。

其基本原则包括:即时性、可靠性、准确性和便捷性。

2. 实施步骤(1)确定危急值范围:每个医疗机构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危急值的标准和范围,一般参考国际和国内公认的标准。

例如,血透析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低于70g/L为危急值。

(2)识别并报告危急值:实验室人员在检测到危急值时应立即识别并通知医务人员。

通过电话、短信或电子邮件等方式发送危急值报告。

(3)接收和确认危急值:医务人员应及时接收和确认危急值报告。

确认后,应采取有效措施对患者进行及时治疗。

(4)记录和追踪危急值:所有危急值相关的信息应当被详细记录,并进行追踪以了解患者的后续情况和处理结果。

3. 益处和挑战(1)益处:- 救治时间缩短:危急值报告制度能够帮助医务人员及时获知患者的危险情况,从而缩短救治时间,降低患者的病情恶化风险。

- 强化医患沟通:该制度促进了实验室与临床科室之间的密切合作,提升了医患间的沟通与协作,增强了患者对医疗过程的信任感。

- 提升医疗质量:通过及时处理危急值,医务人员能够更好地预测和控制患者的疾病进展,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2)挑战:- 大量数据处理:危急值报告制度要求实验室及时、准确地处理和报告海量的患者数据,对数据管理和处理系统提出了较高要求。

- 质量控制问题:该制度必须保证危急值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防止误报和遗漏,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机制。

危急值报告制度

危急值报告制度

危急值报告制度危急值报告制度「篇一」危急值报告制度:为加强临床检验“危急值”的管理,确保"危急值"及时反馈,保证医疗安全,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请各科室遵照执行。

“危急值”是指检验结果与正常参考范围偏离较大,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此时如果临床医生能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可能挽救患者的生命,否则就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时机,甚至危及生命。

各医技科室在确认检查结果出现“危急值”后,应立即报告患者所在临床科室,不得瞒报、漏报或延迟报告,并填写《医技科室危急值报告登记本》,详细记录检验日期、患者姓名、住院号、病床号、检验项目、检验结果、复查结果、临床电话、临床联系人、报告人等项目,并将检查结果发出。

临床科室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并填写详细《临床科室危急值接收登记本》,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抢救病人生命,保障医疗安全。

一、“危急值”报告程序1、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时,检查(验)者首先要确认仪器、设备和检查过程是否正常,操作是否正确;核查检验标本是否有错,检验项目质控、定标、试剂是否正常,仪器传输是否有误。

在确认检查(验)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需立即电话通知临床科室人员“危急值”结果,并在《检查(验)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逐项做好“危急值”报告登记。

2、临床检验科必须在《检查(验)危急值结果登记本》上详细记录,并简要提示标本异常外观性状,如溶血、黄疸、乳糜状等。

3、记录应有以下内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临床诊断、申请医师、检验项目、检验结果、收到标本时间、报告时间、检验报告者、通知方式、接收医护人员姓名。

4、对原标本妥善处理之后保存待查。

5、各医技科室要在检查(验)报告“危急值”项目处加盖“危急值”提示章。

临床检验科凡打印报告除加盖“危急值”提示章外,在项目结果后还有“HH”或“LL”的提示。

6、各医技科室在对病人检查过程中发现急、危、重病人出现危急症状应立即启动急诊急救应急预案,并与临床医生、护士联系,采取紧急抢救措施。

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

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

临床“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为加强对临床辅助检查“危急值”的管理,保证将“危急值”及时报告临床医师,以便临床医师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杜绝医疗隐患和纠纷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一、“危急值”是指辅助检查结果与正常预期偏离较大,当这种检查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此时如果临床医生能及时得到检查结果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二、各医技科室在确认检查结果出现“危急值”后,应立即报告患者所在临床科室,不得瞒报、漏报或延迟报告,并详细做好相关记录。

三、临床科室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抢救病人生命,保障医疗安全。

四、操作流程(一)门、急诊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门、急诊患者出现“危急值”情况时,应立即通知门、急诊护士(分诊员),护士(分诊员)在最短时间内通知接诊医生(或直接通知接诊医生),并做好登记,由接诊医生结合临床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记录在门诊病历中。

(二)住院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住院病人出现“危急值”情况时,应立即通知所在病区,病区接收人员做好登记并立即报告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

(三)登记程序“危急值”报告与接收均遵照“谁报告(接收)、谁记录”的原则。

医技科室与门急诊、病区均建立《危急值及处理措施登记本》,对“危急值”处理的过程和相关信息做详细登记,记录检查日期、患者姓名、病案号、科室、床号、检查项目、检查结果、复查结果、临床联系人、联系电话、联系时间(min)、报告人、备注等项目。

(四)处理程序1、医技科室检查结果出现“危急值”时,检查者首先要确认仪器和检查过程是否正常,在确认仪器及检查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立即复查,复查结果与第一次结果吻合无误后,检查者立即电话通知患者所在临床科室,并在《危急值及处理措施登记本》上详细记录,并将检查结果发出。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

临床危急值报告及工作流程(一)门、急诊病人“危急值”报告及工作流程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门、急诊患者检查(验)出现“危急值”情况,应立即通知门、急诊医生,由门、急诊医生及时通知病人或家属取报告并及时就诊;一时无法通知病人时,应及时向门诊部或医务科报告,值班期间应向总值班报告。

必要时门诊部应帮助寻找该病人,并负责跟踪落实,做好相应记录。

医生须将诊治措施记录在门诊病历中。

(二)辅助检查科室“危急值”报告及工作流程辅助检查科室要将检验(查)过程中出现的危急值,严格按照危急值报告流程执行:1、重复检查或复核,有必要时须请上级医生复核。

2、对于出现危急值的病人,检验(查)者应立即向送检临床科室报告检验(查)结果及检查人员姓名,并询问接受报告人员的姓名。

3、在《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中详细记录患者姓名、科室、床号、住院号、收样时间、出报告时间、检验(查)结果(包括复核结果)、向送检科室报告时间、报告接收人员姓名和检查人员姓名等。

4、检验科必要时应保留标本备查。

(三)临床科室“危急值”接警及处理工作流程:1、临床科室医生接危急值电话时同时在《危急值接警登记本》上做好记录,记录项目包括患者姓名、床号、住院号、检查项目、检查结果、接电话的时间、报告人姓名、接获人姓名、通知医师姓名及时间。

2、接电话的医生作完记录后依以下次序通知医生:当日值班医生,主管医生,科主任。

特殊情况时,报医院行政值班人员。

3、被通知医生应当在登记本上确认签字。

4、医生接到危急值报告后30分钟内采取相应诊治措施,并于6小时内在病程记录中详细记录报告结果、分析、处理情况,处理时间(记录到时与分);若为住院医师有向上级医师报告的内容、上级医师查看及处理情况记录。

2020年2月初稿2022年3月修订1。

危急值报告制度(6篇)

危急值报告制度(6篇)

危急值报告制度(一)“危急值”通常指某种检验、检查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

此时,如果临床医师能及时得到检验、检查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危及患者安全甚至生命,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二)各临床医技科室应建立“危急值”项目表及制订“危急值”界限值,并每年对“危急值”项目进行总结分析,修改、删除或增加项目,以逐步建立起适合于我院病人群体和临床工作的“危急值”项目表。

科室如对“危急值”标准有修改要求,或申请新增“危急值”项目,应将要求书面成文,科主任签字后交医务科____同意后检验检查科室修改,检验检查科室将申请保留。

应重点____来自急诊重症医学科、手术室、心血管内科等危重病人较集中科室的标本与检查。

(三)“危急值”报告与接收均遵循“谁报告,谁记录,谁负责”的原则,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应分别建立“危急值”登记本,对“危急值”相关信息做详细记录。

(四)各医技科室人员在发现“危急值”后,应立即进行复核确认,按“危急值”报告流程,____分钟内实行双形式报告(即电话通知相应临床科室,同时在lis系统上发布报告),并在《“危急值”结果登记本》上详细记录,内容包括患者姓名、科室、床号、住院号、检验日期、检验项目、检验结果、临床接收人姓名(工号)、联系电话、____时间、报告人等。

(五)临床科室人员接收到“危急值”报告电话,并按要求复述一遍结果后,必须在《“危急值”接收登记本》上详细记录,内容包括接收电话时间、患者姓名、科室、住院号、检验检查项目、检验检查结果、检验检查报告人等。

护士在接获“危急值”电话时,除按要求记录外,还应立即将检查结果报告主管医师(或当班医师),同时记录汇报时间、汇报医师姓名。

(六)临床医师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应及时进行识别,根据该患者的病情,结合“危急值”的报告结果,____分钟内对该患者的病情做进一步了解,对“危急值”报告进行分析和评估。

危急值报告制度

危急值报告制度

危急值报告制度;
1、“危急值”是指辅助检查结果与正常预期偏离较大,当这种检查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此时如果临床医生能及时得到检查结果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可能出现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2、各医技科室在确认检查结果出现“危急值”后,应立即报告所在临床科室,不得瞒报,漏报或延迟报告,并在《危机值结果登记本》上详细记录。

3、临床科室医务人员在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必须严格按照《接获危急值结果登记表》的内容认真填写,字迹清晰,不得瞒报。

4、临床科室人员在接到医技科通知时,一方面尽快检查核对标本采集方式、方法正确与否、另一方面应立即报告医师,采取相应措施。

5、临床科室医师在接到医技科室通知的结果时,一方面通知护理人员尽快观察患者病情,另一方面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并向上级医师汇报。

6、临床科室医师更改治疗方案、实施抢救措施前,应及时与患方沟通,完善《接获危急值
结果登记表》登记并记载于病程记录中。

7、门、急诊医生接到“危急值”结果时应及时通知病人或家属取报告并及时就诊:一时无法通知病人时,应及时向门诊部、医务科报告。

必要时门诊应帮助寻找该病人,并负责跟踪落实,完善《接获危急值结果登记表》登记。

医生须将诊治措施记录在门诊病历中。

危急值报告制度

危急值报告制度

危急值报告制度1.危急值定义危急值是指某项检查、检验异常结果,当这种异常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正处在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师需及时得到结果,迅速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干预或治疗,有可能挽救患者的生命,否则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2.检查科室值班人员对出现的危急值必须立即通知相关人员:2.1 门诊患者,立即电话通知门诊分诊台护士,由分诊台护士及时通知当班医师,门诊下班期间则通知急诊门诊,急诊门诊护士通知当班医师做好接诊准备;医学检验科危急值同时通过手机号码向患者和接诊医师自动发送信息,告知患者某项检查结果明显异常,需即刻至接诊医师门诊或急诊门诊就诊。

急诊患者,立即电话通知急诊分诊台护士,由分诊台护士及时通知当班医师。

2.2 住院患者,立即通知病区值班护士,由其及时通知医师。

2.3危急值检查结果报告方式:医学检验科通过信息系统和电话两种方式,医学影像科、输血科、心电图室、病理科、无痛内镜部采用电话通知。

2.4 报告危急值检查结果的科室在专用记录本上记录日期、时间、患者姓名及病案号、检查项目及其结果、接电话人员的姓名等。

3.接报:3.1 信息系统接报:医学检验科通过信息系统通知病区值班护士,接报人详细记录危急值检查结果内容,及时通知医师,如5分钟系统未回复,立即改用电话通知。

短信通知开单医师或病区负责人作为信息系统接报的备份。

3.2 电话接报:值班护士应先记录危急值检查结果的内容,然后读出相关内容,经报告人确认记录无误后,及时通知医师。

3.3 床旁检查:床旁进行的任何检查危急值结果,由检查者立即通知医务人员。

3.4 接报后值班护士在专用记录本上记录日期、时间、患者姓名及病案号、检查项目及其结果、报告者的姓名等。

4.接到危急值通知的临床医师,必要时请示上级医师,结合患者病情及时给予处理,并应将危急值检查项目、结果、处理措施及病情分析记入病程记录。

处理后观察并记录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复查危急值项目。

危急值报告制度

危急值报告制度

危急值报告制度危急值报告制度是指建立复核、报告、记录等管理机制,以保障患者安全,提示患者处于生命危急状态的检查、检验结果。

医院应当建立住院和门急诊患者危急值报告具体管理流程和记录规范,确保危急值信息准确、传递及时、信息传递各环节无缝衔接且可追溯。

同时,医院应当制定可能危及患者生命的各项检查、检验结果危急值清单并定期调整。

在出现危急值时,出具检查、检验结果报告的部门应当双人核对并签字确认,夜间或紧急情况下可单人双次核对。

对于需要立即重复检查、检验的项目,应当及时复检并核对。

外送的检验标本或检查项目存在危急值项目的,医院应当和相关机构协商危急值的通知方式,并建立可追溯的危急值报告流程,确保临床科室或患方能够及时接收危急值。

临床科室任何接收到危急值信息的人员应当准确记录、复读、确认危急值结果,并立即通知相关医师。

医院应当统一制定临床危急值信息登记专册和模板,确保危急值信息报告全流程的人员、时间、内容等关键要素可追溯。

在执行原则和流程方面,医技科室应当建立危急值报告登记本,并采用多种途径向临床报告患者危急值,如电话、网络等。

危急值报告要及时,发现危急值后5分钟之内。

报告登记信息要全面,包括检查日期、患者姓名、病案号、科室、床号、检查项目、检查结果、复查结果、临床联系人、联系电话、联系时间(分)、报告人、备注等。

报告时间登记要准确到“分”,严格执行“谁报告、谁记录”的原则。

科室危急值管理要进行自查、分析及整改并有记录。

医技科要定期与临床科室共同修订危急值报告范围(每年)。

临床科室接到危急值报告要立即处理,在病例中记录,并要有危急值追踪记录。

同时,临床科室要有对危急值项目及内容的病例讨论记录。

危急值报告制度和程序

危急值报告制度和程序

危急值报告制度和程序一、危急值报告的定义和目的危急值是指一些检测结果(如生命体征、临床实验室检验结果等)明显异常,可能对患者生命产生严重威胁或造成重大健康损害的情况。

危急值报告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医务人员能够迅速、准确地接收到危急值信息,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二、危急值报告的程序1.在发现危急值时,医务人员应及时进行确认和复核,确保结果准确可靠。

2.医务人员应立即向负责报告危急值的人员进行通报,通常是医疗实验室的相关工作人员或负责接收危急值信息的危急值管理人员。

4.危急值管理人员应尽快将危急值报告传达给医生或治疗团队,并确保医生能够及时查看报告信息。

5.医生在接收到危急值报告后,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向其他医护人员通报、提供紧急治疗、调整患者治疗方案等。

三、危急值报告的要求1.确保报告的及时性:医务人员在发现危急值后,应立即进行报告,确保危急值信息能够及时传达给相关人员。

2.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医务人员在进行危急值报告前,应先进行确认和复核,确保结果准确可靠。

3.确保报告的完整性:危急值报告应包含患者个人信息、危急值的具体结果、危急值的紧急程度评估等内容,以便医生能够全面了解患者的情况。

4.确保报告的机密性:危急值报告涉及患者个人隐私,医务人员在进行报告时应严格遵守相关的保密规定,保护患者的隐私权。

四、危急值报告制度的评估和改进1.定期总结和评估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效果,包括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等,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改进。

2.建立反馈机制,允许医务人员对危急值报告制度提出意见和建议,并进行及时的回应和改进。

3.组织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危急值报告制度的认识和理解,确保其能够有效地执行和操作该制度。

五、结语危急值报告制度和程序是医疗行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制度,它的实施能够在患者危急情况发生时,确保他们能够及时得到医疗干预和紧急处理。

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制度和程序要求执行危急值报告,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危急值报告制度

危急值报告制度

危急值报告制度为了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疾病的交接和处理、最大程度的实现对生命健康的保障,故设立此制度。

一、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意义提示患者处于生命紧急状态时的检查、检验结果,建立复核、报告、记录等管理制度,用以确保患者生命健康。

其中《危急值报告记录本》及《危急值接获记录本》应如实完成记录和接收的工作。

危急值报告之前,需要双人核对签字或者单人双次核对,确保数值的准确。

二、危急值报告流程(一)核实:包括但不限于双人核实或单人双次核实等。

(二)通知:检验或影像学科室应当最快速度通知处方科室,包括但不限于电话通知或系统告知,电话通知的还应要求接话人身份信息及复述,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若电话通知应在5分钟内完成,否则应及时告知医院医务值班人员。

(二)记录:当检验科室或影像学科室将危急值信息告知临床科室后,应同时将患者信息、收样时间、检查结果、报告人姓名、时间、接收人姓名、时间等信息详细记录于《危急值报告记录本》上。

(四)报告:当临床护士接收到危急值信息后,应立即告知值班医生或管床医生,并将相关信息记录于《危急值接获记录本》上。

(五)复查:当医生发现病人临床症状与检验值或影像学不符的情况下,可要求重新取样复查,复查结果应按照同样流程及时告知医生。

三、临床科室接收到危急值后的处置流程(一)核实:当临床科室接收到报告的危急值后,应第一时间对患者信息进行确认,确保是本科管理的病人。

(二)记录信息:在《危急值接获记录本》上将相关病人信息及检查结果如实记录,并标记接收时间备查。

(三)报告:第一时间将危急值消息告知值班医生或管床医生。

(四)医生处置流程:医生接到报告后,应第一时间对患者进行查体和处置,首先要确认结果是否需要复查,当情况危急时应及时开展临床救护,并完善相关救护记录。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为了确保医疗机构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危急值情况,减少病人的风险和医疗纠纷,建立了危急值报告制度和相应的流程。

以下是一种典型的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包括定义危急值、报告人员、接收人员、报告渠道、报告内容及处理流程等方面的要点。

一、危急值的定义危急值是指在医学检验过程中发现的可能对病人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危害的检验结果,即时通知相关医务人员需要立即采取措施处理的情况。

二、报告人员1.检验科医师/技师:负责检验过程中对危急值的筛查和检验结果的判读。

2.报告医师/临床医生:负责接收并处理危急值情况,根据病情判断是否需要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3.护理人员:负责记录危急值的日志,保留相关资料和处理记录。

4.管理人员:负责监督和审阅危急值报告的合规性和及时性。

三、接收人员1.临床医生:危急值通知会直接发送给患者的主治医生或者接班医生。

2.医疗安全科主任:危急值通知同时发送给医疗安全科主任,以便做后续的跟进和处理。

3.急救中心/急诊科主任:如危急值是在急诊就诊过程中发现,则需及时汇报给急诊科主任。

四、报告渠道1.系统自动报告:检验仪器连接到医院信息系统,可以自动发出危急值报警,并发送给相关人员。

3.电子邮件:将危急值报告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相关人员,可作为备份和记录。

五、报告内容1.病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门诊号等。

2.检验结果:详细描述危急值的检验结果,包括数值、单位、参考范围等。

3.报告时间:标注危急值发现的确切时间。

4.发现人员:记录发现该危急值的人员姓名或者工号。

5.报告人员:记录实际进行危急值报告的人员姓名或者工号。

六、处理流程1.检验过程中危急值发现:当检验过程中发现危急值时,检验科医师/技师负责筛查和判读,确认危急值后立即向报告医师/临床医生报告。

4.相关记录和报告:危急值处理完毕后,护理人员负责记录相关内容和处理过程,并保留相关资料作为备案和分析参考。

以上是一种典型的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的简要描述,不同医疗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危急值报告制度

危急值报告制度

危急值报告制度概述危急值报告制度是医疗机构为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性,及时识别和处理患者的危急状况而建立的一套管理机制。

危急值是指患者的生命体征或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且需要立即采取行动的情况。

建立危急值报告制度可以有效地促进医疗机构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以及提高患者的就诊体验和治疗效果。

危急值的定义危急值是指具有以下特点的诊断或治疗结果:1.对患者的生命体征或状况有重大影响;2.需要立即进行干预或采取紧急措施;3.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严重后果或损害患者的健康。

危急值的分类根据危急值的不同类型,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临床危急值:指与患者生命相关的临床指标,如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

当这些指标超出正常范围,可能表明患者病情恶化,需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2.实验室危急值:指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异常,如血液检查、生化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这些结果可能提示潜在的健康问题,需要及时解读和处理,以避免患者的病情进一步恶化。

3.感染危急值:指与患者感染相关的指标,如血液培养、病原学检测等。

当这些指标显示患者可能存在感染病原体时,需要尽快采取相应的治疗和预防措施,以避免感染的蔓延和严重后果的发生。

危急值报告流程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流程一般可以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检测/观察:医疗机构的实验室、检查科室等根据患者的医嘱进行相应的检测和观察工作,生成相关的报告结果。

2.判定:医疗机构的相关专业人员(如临床医生、实验室技术人员等)对危急值进行判定,根据危急值的定义和医疗标准确定是否为危急值。

3.通知/报告:一旦确认为危急值,医疗机构会立即通知相关责任人和医生,同时将危急值报告记录于系统中,以备参考。

4.处理/干预:相关责任人和医生在接收危急值报告后,根据危急值的紧急性和严重程度,立即采取相应的处理和干预措施,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5.反馈/追踪:医疗机构会对危急值的处理结果进行反馈和追踪,以便及时评估和改进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效果和可靠性。

危急值报告制度

危急值报告制度

危急值报告制度危急值报告制度是医疗机构稳定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患者的生命安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定义、目的、程序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期提高医疗机构的紧急情况应对能力和患者的安全保障水平。

危急值报告制度是指医疗机构为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卫生权益,规定了对危急值的报告及处理的一整套制度。

危急值是指有可能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的生命体征、检查结果或其他医学观察结果。

危急值报告制度的目标是在第一时间内报告危急值,及时采取正确的措施,确保患者的安全。

危急值报告制度的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首先是危急值的认定,即通过标准化的判定标准评估判断是否属于危急值。

其次是危急值的报告,这需要医务人员对危急值的发现及时向相应的负责人报告,确保信息的畅通和共享。

接下来是危急值的处理,即相关部门要根据报告的危急值,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最后是危急值报告的追踪和反馈,医务人员要将处理结果及时反馈给上报的人员,以便随时了解情况。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危急值报告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认定标准不统一,导致危急值的认定存在主观因素,给医务人员的判断带来了困扰,进而影响了危急值的报告和处理。

为解决这一问题,医疗机构应建立起科学、客观、标准的危急值认定标准,明确相应的判定依据,降低主观性因素所带来的误判。

二是报告的不及时,这可能由于医务人员对危急值的认识不足,或者是信息传递不畅所致。

为了提高报告的及时性,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危急值的培训,增强医务人员的意识,同时建立起科学的信息传递机制,确保信息的快速传达。

三是处理不规范,即在处理危急值的过程中存在程序不规范、措施不到位等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医疗机构应建立起科学的处理流程,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得到规范的执行,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的利益和安全。

四是反馈不及时,即在处理危急值后,对报告的反馈较慢或者是没有进行反馈。

医疗机构应有意识地将处理结果及时反馈给上报人员,以便他们及时了解情况,并对相关工作做出调整和改进。

“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

“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

“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一)什么是检验“危急值”?所谓检验“危急值”(critical values),就是当这种试验结果出现时,说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此时如能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生命可以得到挽救或有效的改善,否则,有可能出现不良后果,因为这是一个危及生命的试验或检查结果,所以把这种实验数值称为“危急值”。

但鉴于我院眼科的专科性质,除以上情况外,特将严重威胁眼球功能及形态的疾病检查结果,也纳入我院“危急值”管理范围。

(二)“危急值”项目设置1、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及登记制度:①“危急值”项目及范围②“危急值“报告程序及登记内容1) “危急值”结果准确性确认程序:检验人员在检测样本过程中遇“危急值”结果时,先检查一遍检测系统是否正常(包括仪器、试剂),再检查室内质控情况,再检查其他患者的结果情况及该患者的其他结果情况,再核对原始样本的信息及留取过程(必要时重取样本),最后再将原始样本进行一次复检,检测结果一致时方可发出报告。

2) 病区报告流程:检验人员在发送电子报告后立即启动“危急值”报告流程,相应病区护士工作站在2分钟内可以接收到“危急值”提示窗,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样本号、报告时间等,##检查项目结果##,高于危急值,请注意查收!”,若5分钟内无人确认该信息,检验科将有危急值未被确认的提示窗,提醒检验科工作人员即刻采用电话途径,将“危急值”结果报告相关病区的医护人员;向病区医护人员电话报告危急值时,要求接听者重复一遍所报结果;及时将听取信息记录于《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危急值“登记表》。

(以下简称《登记表》)。

3) 门诊报告流程:检验人员即刻用电话联系门诊开单医师,开单医师立即通知该患者,并建议患者作相应的诊治,必须在门诊病历中记录“危急值”及处理措施。

开单医生联系不上患者,上报门诊部,由门诊部负责寻找该患者并做好《登记表》记录。

4) 必要时检验科应保留标本备查。

2、特检科“危急值”报告及登记制度:①“危急值”项目及范围以下疾病属于危急值汇报项目:1) 眼内异物2) 感染性眼内炎3) 眶蜂窝织炎凡以上疾病出现以下情况时要按“危急值”报告制度执行。

危急值报告制度

危急值报告制度

危急值报告制度
一、“危急值”是指当这种检验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这种可能危及患者安全或生命的检验数值称为危急值,危急值也称为紧急值或警告值。

二、检验科工作人员发现“危急值”时,检验者首先要确认仪器设备和检查过程是否正常,操作是否正确;核查检验标本否合格和标本信息是否正确,检验项目室内质控是否在控,试剂是否正常,仪器传输是否有误。

在确认检验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立即取原标本进行复查。

复查结果与第一次结果吻合无误后,需立即通过电话和LIS系统通知临床科室人员“危急值”结果,并在医技科室《危急值登记本》上逐项做好“危急值”报告登记。

三、记录应有以下内容:检验日期、患者姓名、病案号、科室、床号、项目名称及危急值、危急值复查结果、临床联系人、联系时间(具体到分钟)、报告人等项目。

报告“危急值”时要询问临床医生结果与患者症状是否相符,若临床医生有质疑,立即抽血复查。

四、对分析完后的原标本妥善处理之后保存待查。

附:1、常见检验项目危急值
2、多重耐药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VRE)(包括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等)、耐碳青霉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多重耐药/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XDR/PDR-AB)、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急值报告处理规范
一、危急值报告制度:
(一)危急值报告涉及临床及医技各科。

(二)建立本院的危急值报告项目及报告范围。

(三)建立本院的危急值报告程序。

(四)医技科室发现危急值情况时,必须按报告程序第一时间通知临床科室,并作好相关记录。

(五)临床科室在接获危急值报告时,必须立即按规定给予相应处置,并作好记录。

(六)医院必须建立危急值报告登记制度。

各科室根据制度须建立危急值报告登记本。

(七)医教部、护理部、质管办应加大危急值报告制度执行情况的督查。

(八)医教部应每年组织一次危急值报告工作的评估,不断完善危急值项目,进一步确定危急值项目的界限值。

二、危急值报告程序:
(一)门、急诊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
1、门、急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如疑有可能存在危急值时,应详细记录患者的联系方式。

2、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门、急诊患者检查(验)出现危急值情况,应及时通知门、急诊医生,由门、急诊医生及时通知病人或家属取报告并及时就诊。

3、门、急诊医生在采取相关治疗措施前,应结合临床情况,并向上级医生或科主任报告,必要时与有关人员一起确认标本采取、送检等环节是否正常,以确定是否要重新复检。

4、一时无法通知病人时,应及时向医教部报告,值班期间应向总值班报告。

必要时医教部应帮助寻找该病人,并负责跟踪落实,做好相应记录。

门、急诊医生须将诊治措施记录在门诊病历中。

(二)住院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
1、医技科:(1)医技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时,检查(验)者首先要确认检查仪器、设备和检验过程是否正常,核查标本是否有错,操作是否正确,仪器传输是否有误,在确认临床及检查(验)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2)立即电话通知病区医护人员危急值结果;(3)及时出具检查(验)报告并发出;(4)同时报告本科室负责人或相关人员,并做好本科室危急值详细登记。

2、临床科室:(1)临床护士在接到危急值报告电话后,须立即通知主管医生(主管医生不在,就通知当班医生);(2)临床医生接到通知后,如果认为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情不相符或标本的采集有问题时,应重新留取标本送检进行复查;(3)如结果与上次一致或误差在许可范围内,应在报告单上注明“已复查”,医技科应重新向临床科室报告危急值;(4)管床医生或当班医生接报告后,应立即报告上级医生或科主任,并结合临床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并根据病情及时跟踪治疗效果。

3、主管医生或当班医生需在6小时内在病程中记录接收到的危急值报告结果和诊治措施,治疗效果。

(三)体检科危急值报告程序
1、医技科室检出危急值后,立即打电话向体检科工作人员或主任报告。

2、体检科接到危急值报告后,需立即通知病人速来医院接受紧急诊治,并帮助病人联系合适的医生。

3、医生在了解情况后应先行给予该病人必要的诊治。

4、体检科负责跟踪落实并做好相应记录。

三、危急值报告登记制度:
(一)各临床、医技科室必须建立危急值报告登记本。

(二)各临床、医技科室在报告或接获危急值信息时,均要对危急值的相关信息和处理的过程做详细记录。

(三)危急值报告与接收均遵循“谁报告,谁记录”、“谁接收、谁记录”的原则。

(四)临床科室在接获电话通知的危急值结果时,必须进行复述确认后方可提
供给医生使用。

四、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围:(一)检验科
(二)放射科
(三)功能科
附件一:临床科室危急值报告登记表附件二:医技科室危急值报告登记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