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合作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团队合作学习、自主管理课堂建模
一、期望目标:
1.寻找两大对立的核心理论即培养塑造人、引导生成人的中间体;
2.通过课堂建模,探求解决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3.通过寻找中间体和课堂建模找到解决五个“过于”和一个“过分”的方法,即: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学科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
二、理论基础:
人们已经习惯了模式,习惯了按照一定的程式去思考,去工作,去做事。因此只有顺势而为,建立引导生成模式,才能有所作为。
培养塑造人的理论在我们国家早已深入人心,根深蒂固。引导生成人的这一理论其实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接受。但为什么很难坚持和持续遵守?因为前者相对于后者操作简单,短期见效快。而后者操作程序复杂,需要因人而异,因群而异,因域而异,复杂多变,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框架。要想实现引导生成就必须克服浮躁心理,静下心来,心平气和,精心设计;关注细节,审时度势,抓住时机,及时点拨和引导。
我们课堂建模的核心理念是创造环境,营造氛围,在学生自我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尊重,互相启发,彼此诱导,互为人师,让学生在这种环境和氛围中,人格独立,生长知识,产生动力,娴熟技能,自构体系,实现三维目标!
三、课堂建模
1.课堂教学程序(环节)
合作预习:(3分钟)
1.合作预习内容:即上节课老师布置的学生团队课外预习的问题或习题。问题或习题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巩固所学知识;二是为讲授新课提供知识铺垫或为讲授新课扫清知识障碍或下节课学习新知识所应具备的方法技能。
2.合作形式:
(1)学生:
上课前,各小组长把小组课外合作研究问题的情况、课外作业的情况,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向科任教师汇报。
(2)教师:
教师阅读小组长上交的书面材料或作业,巡视各小组,察看学生合作交流情况,洞察学生存在的疑惑,综合后有效点评或讲解。
课堂教学:(15分钟)
1.教师向同学展示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和期望达到的目标。
2.按照解决问题的基本模型引导学生学习本节课的核心知识内容(解决核心问题图示)
3.解决核心问题或教学过程中新生成问题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合作运用:(8分钟)
这个环节,由教师出示自己设计,具有很强针对性,能侦测所授新课同学是否真正掌握该知识点的变试题,以试探学生的掌握情况,并及时引导和矫正,具体程序和解决核心问题相同。此环节强调发挥团队成员之间的影响,相互交流,互为师长的团队作用。由此来提高课堂效率,以此来营造知识自然生成的环境和氛围。
当堂作业:(10分钟)
当堂完成课后习题或变式题,变式题应汇聚科任教师及备课组全体老师的智慧、结合本班学生实际确定,难易适度,便于侦测出学生的知识缺陷。
学生当堂作业,教师巡视,及时发现学生问题,并与自己设计初衷相对照,心中有数,作好记录。到了规定时间,团队小组长迅速将作业本收齐并交给科任老师。没有完成的作业教师也一并带走,教师到办公室及时批改并填好学生课堂作业批改记录表。
合作指导:(4分钟)
老师收完作业,还有两项工作要做。一是对本节课的小结,小结这节课学生参与情况,收获和不足;二是为下节课做好准备的两件事复习巩固和提前预习,
复习巩固和预习要求具有针对性强,可以是问题,也可以是试题。预习题先由学生个人独立完成,再团队交流补充,攻关。
四、课前准备
为了使课堂建模发挥更好的效益和作用,教师还必须做好下面这几件事情:1.组建团队:(见团队合作学习、自主管理实施方案)
2.培训团队:(见团队合作学习、自主管理实施方案)
3.教师课时备课
教师个人先确定课时所授核心内容,再按照建模设计的流程,核心问题的教学步骤,精心设计(案例附后)。教师带着自己的设计参加集体备课,教师集体备课要求如下:
时间:每周科组活动半天时间,该时间段学校不给活动科组安排课程,专门留给教师集体备课和研究学术问题。
地点:实验室或多媒体教室,这些地方给教师提供了和教学一样的环境,教师可以模拟课堂上课。
形式:备课组长当主持人,必须确定一个中心发言人,备课组长必须提前一周通知中心发言人,做好充分准备。按照建模要求,先备学生,确定核心知识点,知识点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再备课堂流程以及学生团队间的有机配合。中心发言人陈述自己的教学设计供大家商榷,最后确定备课组集体教学设计方案。教师还可以结合本人和本班学生实际修改成更符合自己教学实际的教学设计。
五、评价标准
为了使课堂建模产生很好的效益,彻底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实施发展性教育。必须建立强有力评价体系,以保证学生顺利实施。以下是几项硬措施:
(一)课堂观察
课堂观察分为宏观观察和微观观察。
宏观观察是学校教务科的领导或工作人员对教室的环境状况,例如教室的环
境卫生,包括地面,黑板,墙壁,书籍和物品的摆放进行评价;对师生的考勤,教室上课精神面貌,上课睡觉的人数等进行观察并记录。并将当天的记录及时输入学校计算机管理系统。
微观观察是指学校对某个年级的某个班进行半天课堂录像观察,并通过局域网对全校进行现场直播。通过这一形式,可以非常全面,详细地了解教师对课堂建模的理解和执行情况。微观观察从五个方面对教师执行情况进行评价:
评价标准:(共100分)
1、课堂建模性:课堂教学流程是否符合学校课堂建模的核心理念。
2、教学目的性
(1)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具有目的性,教师能流畅回答教学环节设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