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处方中抗菌药物的使用

合集下载

门诊处方中抗菌药物的使用分析

门诊处方中抗菌药物的使用分析
入 ,内源性合成 减少 ,加之透 析清 除丢 失 ,因此 明显缺乏 ,引起 心肌 和其他 肌肉病变 ,影响心肌 收缩力 ,导 致透析患者慢性 心力衰竭 的发 生率 明显增加 ,也是主要 的死 亡原 因。我们观察左 卡尼汀对维持性 血 液透析 患者 慢性心力衰竭 的治疗 作用 ,报道如下 。
关性 [ _ 医学杂 志,091() 8. J 实用 】 2 0,213 1 :
左卡尼汀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陈振峰 许玉 良 陈喜梅 陈伟娜 牛 文革
( 河南煤业 化工集 团鹤煤 总医院肾内科 ,河南 鹤壁 4 8 0 ) 5 0 0
【 要】 摘 目的 观 察左 卡尼 汀对 维持 性血 液 透析 患者慢 性 心 力衰竭 的疗 效。方法 维持 性血 液 透析 患者 4 例 , 为治疗 组 2 例 , 6 分 4 对照 组 2 例 。 2 治疗 组于透 析 结束 前 注射 左 卡尼 汀 1 , 周 2次 , 程 6个 月。观 察 比较 两组 治疗 前后 左 室射血 分数 (V F , 室舒 张末期 内经 (V D , g每 疗 L E )左 L E D) 左 室 收缩 末 期 内径 (VE D)差 异及 治 疗 效果 结 果 治疗 组 总 有 效率 8 . ,对 照 组总 有 效率 6. ,心功 能和 心 脏 收缩指 标 (V F L S 8% 3 3% 7 LE 、 LE V DD、L E D)较 治疗 前及 对照 组 明显好 转 ( V S 尸< O 5 。结论 左 卡尼 汀对 维持性 血 液透析 患者 的慢 性心 力衰 竭有 明显 改善作 用 。 .) 0
3 . 理作用减弱 .3药 4 联用抗 菌药物会 因药理作 用 ,互相抑 制 ,影响药效 发挥 。如 联用
头孢 呋辛酯和双 歧三联 活菌片联用 时 ,前者会灭 活后者 ,同时前者因 后者 影响灭菌效果 ,为此两 药不宜联用 。

门诊处方中抗菌药物的使用分析

门诊处方中抗菌药物的使用分析

升 、资 源 的浪 费 ,还促 使 病 原菌 产 生耐 药性 ,极 大 地 降
低 了抗菌药物的疗效。为此必须对医务人员加强合理使
用 抗 菌药 物 知识 培 训 ,加 强抗 菌 药物 使 用管 理 ,杜 绝无 指 证超 范 围使 用抗 菌药 物 的现象 。
32 品种 选择 .
3 3
医学信息 2 1 年 9 第2 卷 第9 00 月 3 期
2 结 果与分 析
药物 、未诊断明确细菌感染即使用抗菌药物等现象 ,造
成 门诊处 方 抗 菌药 物 的使 用 比率 偏高 ,达5 . %。抗 菌 90 3
药物 的滥 用 不 仅加 重 患者 的 经济 负担 ,导致 医疗 费 用上
21抗 菌 药 物 使用 情 况 :9 1张 门诊 处 方 中 ,抗 菌 . 56 药 物处 方 54 张 ,占5 .0 63 9 3 %。不 合理 应用 抗 菌药 物处 方 共 2 1 ,占总处 方数 的4 8%。说 明我 院合 理应 用抗 菌 7张 .0 药 物仍 是 主流 不合 理应用 仅 占其 中一 小部 分 。 2 . 菌 药物 使用 品种 我 院门诊 处 方选 用 了包括 注 2抗
11 资 料 来 源 抽 取 我 院 2 1 年 4 N 5 的 门 诊 处 . 00 月 月 方 ,共 9 1 张 。 56 1 方法 对 抗 菌药 物 的使用 品种 、给药 途径 、单 用 . 2
和联 合用 药 等情 况 ,由专 职 审核 处方 的药 师进 行逐 张筛
选 ,分 类 统计 分析 。
[ 要】 摘 目的 : 了解 医院 门诊 处方 中抗 菌 药物 的使 用状况 。方法 :随机抽取 医I2 1年4 l 月的 门诊 处 方,共  ̄ r 0o P 到5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

XXX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管理制度为了促进医院抗菌药物规范合理使用,避免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与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文件精神制定。

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指本院医务人员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过程中,选用适宜的抗菌药物,采用适当的剂量与疗程,在适当的时间,通过适当的给药途径用于患者,达到有效的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目的,避免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1、组织机构和职责医院成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小组,院长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第一责任人,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作为医疗质量和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工作日程。

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由医务、药学、感染性疾病、临床微生物、护理、医院感染管理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负责对全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指导和督查,医务、药学等部门共同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2、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职责:1)贯彻执行抗菌药物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定本院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

2)制定本院抗菌药物供应目录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技术性文件,并组织实施。

3)根据本院用药情况,制定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和药品分级目录。

4)对本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情况进行监测,提出干预和改进措施。

一、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则本规定所指抗菌药物,主要包括治疗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不包括治疗结核病、寄生虫病和各种病毒所致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以及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制剂。

1、严格掌握抗菌药物使用的适应症、禁忌症及药物的配伍禁忌,密切观察药物效果和不良反应,科学、合理、有效地使用抗菌药物。

严格掌握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和预防应用的指征。

2、已确定为单纯病毒感染性疾病及非感染性疾病(无细菌混合性感染)者不使用除抗病毒以外的抗菌药物。

3、对发热原因不明,且无可疑细菌感染征象者,不宜使用抗菌药物;对病情严重或细菌性感染不能排除者,可在留取临床标本(血、尿、粪、痰及其他分泌物等)后针对性地选用抗菌药物进行经验性治疗,一旦确认为非细菌性感染,应立即停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处方、医嘱点评实施细则

抗菌药物处方、医嘱点评实施细则

3—07: 抗菌药物处方、医嘱点评实施细则根据卫生部《2012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要求,为贯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加强我院抗菌药物的规范使用,特制订抗菌药物处方、医嘱点评实施细则。

一、组织管理医院成立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工作组,工作组成员由医务科、院内感染科、药学部门、感染性疾病科、临床微生物学室等部门负责人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组成。

药剂科负责具体实施抗菌药物处方、医嘱专项点评及咨询工作。

二、抗菌药物处方、医嘱点评的实施点评周期:每月一次。

点评范围:全院门诊处方、运行病历、出院病历。

(1)利用医院信息化平台,每个月组织对25%的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的门诊医师所开具的处方进行点评,每名医师不少于50份处方,实际处方低于50份的,应全部点评;(2)每个月抽取住院科室具有代表性的运行或出院病历50—100份,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点评,重点抽查感染科、外科、呼吸科等临床科室;(3)抽取全院当月I类切口的出院病历,对I类切口预防性用药情况进行点评。

3、点评要求:处方、医嘱点评工作应坚持科学、公正、务实的原则,有完整、准确的书面记录。

处方点评工作小组在点评工作过程中发现不合理处方、医嘱,应当及时报告药剂科和医务科,并在每月形成点评结果报告。

抗菌药物处方、医嘱点评的内容与结果(一)抗菌药物不合理处方、医嘱包括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

1、不规范处方的判定:有下列情况之一的:⑴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或者字迹难以辨认的;⑵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或者与签名、签章的留样不一致的;⑶药师未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的(处方后记的审核、调配、核对、发药栏目无审核调配药师及核对发药药师签名,或者单人值班调剂未执行双签名规定);⑷新生儿、婴幼儿处方未写明日、月龄的;⑸西药、中成药与中药饮片未分别开具处方的;⑹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的;⑺药品的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或不清楚的;⑻用法、用量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的;⑼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或药品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和再次签名的;⑽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⑾单张门急诊处方超过五种药品的;⑿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的;⒀医师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

抗菌药物规范使用管理制度

抗菌药物规范使用管理制度


②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在值班或急诊时 遇到严重感染的情况,可用二、三线抗 生素,应补报科主任批准,并报医务科 备案。③三线用药、联合用药2种及以 上抗感染药物要有药敏监测报告,且须 经科主任批准并报医务股备案。

下列情况可直接使用二线药物进行治疗, 但若培养及药敏证实二线以下药物有效 时应改为二线以下药物: (1)感染病情严重者如:①败血症、脓毒 血症等血行感染,或有休克、呼吸衰竭、 DIC等合并症;②中枢神经系统感染;③ 脏器穿孔引起的急性腹膜炎、急性盆腔 炎等;

④感染性心内膜炎、化脓性心包炎等; ⑤严重的肺炎、骨关节感染、肝胆系统 感染、蜂窝组织炎;⑥重度烧伤、严重 复合伤、多发伤及合并重症感染者;⑦ 混合感染的患者。


(2)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发生感染时,包括: ①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②接受抗肿瘤 化学疗法;③接受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 素治疗者;④血WBC<1×l0^9/L或中性 粒细胞<0.5×10^9/L;⑤脾切除后不明 原因的发热者;⑥艾滋病;⑦先天性免 疫功能缺陷者。 (3)病原菌只对二线抗菌药物敏感的感染。

越级用药:以下紧急或危重情况,可越级使用抗 菌药物:(1)感染病情严重者,包括:①败血症、 脓毒血症(Sepsis)等血行感染,或有休克、呼吸 衰竭、DIC等合并症;②中枢神经系统感染;③脏 器穿孔引起的急性腹膜炎、急性盆腔炎等;④感 染性心内膜炎、化脓性心包炎等;⑤严重的肺炎、 骨关节感染、肝胆系统感染、蜂窝组织炎等;⑥ 重度烧伤、严重复合伤、多发伤及合并重症感染 者;⑦有混合感染可能的患者。


下列情况可直接使用三线药物进行治疗, 但若药敏证实低线药物有效时应改为低 线药物。 ⑴ 感染病情特别严重者,包括:①败 血症、脓毒血症等血行感染,或有休克、 呼吸衰竭、DIC等合并症;②中枢神经 感染;③经心肺复苏术救回的病人;④ 使用人工呼吸器。

抗菌药物的管理措施

抗菌药物的管理措施

抗菌药物的管理措施1.医院成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组,设立抗菌药物管理办公室,由该办公室负责日常抗菌药物管理工作,办公室设在医务部。

办公室成员为医务科、感染管理、护理部等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及药剂、呼吸等科室抗菌药物指导专家。

2.我院抗菌药物每月住院病人使用率应控制在60%左右,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应控制在20%左右,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控制在40DDD/100人/天左右;I类切口手术及内科介入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控制在30%左右。

3.目前我院共有25种抗菌药物,实行分级管理,按“非限制使用”(一线)、“限制使用”(二线)和“特殊使用”(三线)分级管理,药剂科每季度公布我院使用的抗感染药物分类。

4.临床医师可以开具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限制使用药物必须由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审核签字同意后才能使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必须由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会诊同意签字后才能使用,但头孢匹罗、头孢吡肟、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万古霉素、伊曲康唑注射剂等卫生部规定的特别管理品种除外。

医师在临床使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药师要严格审核处方。

在下列紧急情况下未经会诊同意可越级使用,但处方量不得超过1日用量,并做好相关病历记录。

(1)感染病情严重者:①菌血症、脓毒血症等血行感染,或有休克、呼吸衰竭、DIC等合并症;②中枢神经系统感染;③脏器穿孔引起的急性腹膜炎、急性盆腔炎等;④感染性心内膜炎、化脓性心包炎等;⑤严重的肺炎、骨关节感染、肝胆系统感染、蜂窝组织炎等;⑥重度烧伤、严重复合伤、多发伤及合并重症感染者;⑦有混合感染可能的患者。

(2)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发生感染时,包括:.①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②接受抗肿瘤化疗;③接受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④血WBC<1×109/L或中性粒细胞〈O.5×109/L;⑤脾切除后不明原因的发热者;⑥艾滋病;⑦先天性免疫功能缺陷者;⑧老年患者。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范文(3篇)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范文(3篇)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防止抗菌药物的滥用和不当使用,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提高抗菌药物的使用效果,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所有医务人员使用抗菌药物的行为,包括处方和发放抗菌药物。

第三条使用抗菌药物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严格按照药店操作规范进行。

第四条抗菌药物使用应当按照临床需要进行,遵循科学用药原则,有效地控制感染,减少抗菌药物滥用的风险。

第五条医院应当制定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抗生素合理使用水平。

第二章抗菌药物的处方使用第六条开展抗菌药物处方使用工作的单位应当具备相应的条件和资质,并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

第七条开展抗菌药物处方使用工作的医务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业务能力,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剂量和用药时间进行抗菌药物的处方和使用。

第八条医务人员在处方抗菌药物时应注意以下事项:(一)病情需要确需使用抗菌药物,并选择适宜的抗菌药物。

(二)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用药史、过敏史等因素,确定抗菌药物的剂量和用药时间。

(三)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用药效果,调整抗菌药物的剂量和用药时间。

(四)遵循抗菌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和禁忌症,防止药物不良反应和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第九条医务人员在处方抗菌药物时应当填写完整的处方笺,明确患者的姓名、病历号、药物名称、剂量和用法等信息,并经患者签字确认。

第十条临床科室应当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价,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当使用抗菌药物的行为。

第三章抗菌药物的发放管理第十一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完善的抗菌药物供应系统,确保抗菌药物的发放符合规定和要求。

第十二条抗菌药物的发放应当经过医疗机构药品管理部门和临床科室的审核和确认,保证发放的药物符合处方要求。

第十三条抗菌药物的发放应当交由专业人员进行,并做好发药记录,包括患者姓名、病历号、药物名称、剂量等信息。

第十四条抗菌药物的发放应当定期进行质量管理检查,确保药物的存储和使用符合规定和要求。

某口腔医院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某口腔医院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 论 著 ·此外,在病原体上则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埃希菌等,此外,也有沙眼衣原体等性传播病原体。

与此同时,感染、机械性刺激和损伤都会导致该疾病的发生。

从病理分类上看,则可以分为宫颈糜烂、宫颈吸收、宫颈腺囊肿、宫颈肥大和宫颈粘膜炎[4]。

这就需要女性患者注重自身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就医检查,控制炎症发展。

在西医治疗措施中则包括了物理治疗、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针对不同病情程度的患者可以使用不同的治疗措施。

自拟宫糜散的主要成分则为五倍子、紫草、黄柏、青黛、冰片、枯矾等。

在中药典籍的记载中,五倍子、紫草的功效在于凉血活血,可清热解毒,对于糜烂、疮疡的治疗效果十分显著[5]。

此外,青黛、黄柏则可以泻火解毒,清热燥湿、凉血散肿,对于该疾病的治疗也有功不可没的作用。

此外,在结合冰片、枯矾等药物,可以消肿止痛,解毒杀虫,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

在诸药联合应用下,能够起到清热解毒、祛腐生肌的作用。

在使用过程中,将自拟宫糜散作用在宫颈部位,可以从毛孔而入,贯通于经络,有助于促使局部组织再生,有利于糜烂部位的修复,患者接受度也更高。

结合本次调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且有助于患者的病情康复,患者治疗满意度高。

综上所述,采用自拟宫糜散治疗措施对于慢性宫颈炎患者的病情改善具有积极作用,有助于提升治疗疗效,缓解不良症状,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1]付楝.宫糜散治疗慢性宫颈炎宫颈糜烂(湿热下注型)的临床疗效观察[D].湖北中医学院,2008.[2]吴红星.中药治疗慢性宫颈炎合并宫颈糜烂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1):163-166.[3]陈碧川,戴卫波,王小云.中医药治疗慢性宫颈炎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10,(06):141-144.[4]巢超君.中医治疗妇科慢性宫颈炎、阴道炎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01):59-61.[5]林丽波.妇科慢性宫颈炎应用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1):174-175.抗菌药物为在临床工作中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类药物,如若使用不当,会给患者精神、身体带来危害。

抗菌药物临床使用规定

抗菌药物临床使用规定

抗菌药物临床使用规定在临床医疗实践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是非常常见的,但是其滥用与不合理使用也是存在的问题。

为了规范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同时减少药物滥用导致的耐药性问题,临床上对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了规定和指导。

1. 适应症的明确在使用抗菌药物前,首先需要明确患者的病原体类型,抗菌药物的作用谱以及药敏试验结果。

根据病原体的类型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对病原体敏感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2. 合理的药物选择在选择抗菌药物时,除了考虑病原体的敏感性外,还要考虑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性、患者的肝肾功能情况等因素。

选择合适的药物剂量和给药途径,避免过度或不足的用药。

3. 限制使用时间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临床反应随时调整用药方案,避免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导致耐药性的产生。

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定期评估疗效,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必要时可以根据病原体的培养结果调整抗菌药物的种类。

4. 预防交叉感染在医院环境中,预防交叉感染是非常重要的。

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范围和剂量,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同时,对于存在传染风险的患者,及时隔离并进行相应的消毒措施,减少疾病传播的可能性。

5. 注意药物不良反应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是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使用抗菌药物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用药反应,及时处理不良反应。

对于有严重过敏史的患者,应慎重选择抗菌药物,必要时进行过敏试验,避免严重的过敏反应的发生。

总的来说,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规定是为了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和有效性,预防药物滥用导致的耐药性问题。

医护人员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应遵守相关规定,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

休克者肠道监测:休克时,肠粘膜PH是放 反映肠粘膜氧合指标,用肠腔内气体分压 测定仪,经鼻或肛门置入待测部位,用血 气分析仪测知肠粘膜PH以估计缺血氧的情 况,若能保证肠粘膜血氧的供应,可预防 BD。
给休克患者肠别嘌呤醇,以减弱黄 嘌呤氧化醇活性,阻止产生氧自由基。 用含钨食物喂动物,亦可灭活黄嘌呤 氧化醇活性。双歧杆菌能预防内源性 感染。
二、医院对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
(一) 各医疗机构应将临床抗菌药物应用的 管理纳入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和综合目标 考核中,要有具体的管理办法并有保证 实施的监督措施。 (二) 各级医疗机构应在医疗质量管理委员 会内成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专家咨询 小组”,由主管业务院长、医院感染科、 医务科、临床抗感染专家、临床微生物 医师及临床药师组成。
(2)免疫功能低政患者发生感染时,包括: 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 接受抗肿瘤化学疗法; 接受大剂量肾上腺皮激素治疗者; 血WBC<1*109/L或中性粒细胞<0.5*109/L; 脾切除后不明原因的发热者; 艾滋病; 先天性免疫功能缺陷者; 老年患者。
(3)病原菌只对二或三线抗菌药物敏感的感 染。
清洁大手术,手术时间长、创伤较大, 清洁大手术,手术时间长、创伤较大, 或一旦发生感染后果严重者,如开颅手术、 或一旦发生感染后果严重者 , 如开颅手术 、 心脏和大血管手术、 心脏和大血管手术、门体静脉分流术或断 流术、脾切除术等; 流术、脾切除术等; 病人有感染高危因素如高龄、糖尿病、 病人有感染高危因素如高龄、糖尿病、 免疫功能低下、营养不良等。 免疫功能低下、营养不良等。
五、细菌性感染经验治疗选药方案 经验治疗选药原则 1、临床医生必须熟悉和掌握常用 抗菌药物的抗菌谱、抗菌活性、药物 动力学特征、不良反应等,了解本地 区、本单位重要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 耐药水平,进行个性话给药。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制度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制度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制度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令84号), 为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原则, 建立健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

现对《xx医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进行重新修定, 具体如下:一、门诊抗菌药物分级管理1.住院医师只能开具一线抗菌药物, 不能开具二线及三线抗菌药物。

2.主治以及以上职称医师只能开具一线及二线抗菌药物, 不能开具三线抗菌药物。

3、副高职称和专家组成员也只能开具一线及二线抗菌药物, 不能开具三线抗菌药物。

二、急诊抗菌药物分级管理1.仅限急诊内科和急诊外科。

2.住院医师只能开具一线抗菌药物, 不能开具二线及三线抗菌药物。

3、主治医师只能开具一线及二线抗菌药物, 不能开具三线抗菌药物。

4、副主任医师及其以上职称医师可以开具一线、二线及三线抗菌药物, 但是三线药物需要填写《xx医院特殊抗菌药物使用申请单》, 经特殊使用级药物会诊专家组(以下简称专家组)审批后才能开出来。

5.专家组医师开具三线药物时无需审批。

三、住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1.住院医师, 只能开具一线抗菌药物, 不能开具二线以及三线抗菌药物。

2.主治医师, 只能开具一线和二线抗菌药物, 不能开具三线抗菌药物。

3.副主任医师及其以上职称医师, 可以开具一线、二线及三线抗菌药物, 但是开三线抗菌药物时, 必须要填写《xx医院特殊抗菌药物使用申请单》, 发送给专家组审批。

待会诊专家审核后即可使用。

4.专家组成员, 开具三线抗菌药物时无需审批。

5.副高及以上医师开三线药品时需要填写《xx医院特殊抗菌药物使用申请单》, 并选择“会诊专家”, 原则上由本科室会诊专家完成会诊审批;如果本科室会诊专家不在, 也可向其他科室会诊专家和临床药师申请会诊, 但务必电话通知会诊专家。

6.会诊专家审核后, 副高及以上医师就才可以开出抗菌药物, 审核不通过, 仍无法开出该药品。

7、副高及以上医师提交的《xx医院特殊抗菌药物使用申请单》, 会诊专家必须在24小时内审核, 如果超过24小时未审, 该《xx医院特殊抗菌药物使用申请单》自动作废。

某院门诊抗菌药处方点评及合理使用分析

某院门诊抗菌药处方点评及合理使用分析

海峡药学2021年第33卷第(期需要预防性地使用抗菌药物,只有在一些高危因素存在时,如患者高龄、有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有异物置入或涉及重要器官、营养不良等情况下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944年3月5日卫生部医政司发布的《204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规定,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最高上限为34%〔-。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该院200例I类切口手术病例中,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例为59例,占比29.50%,没有超过规定。

调查显示该院关节置换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比例为60.53%。

3.2I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品种选择I类切口手术部位的感染主要是由金葡球菌引起,I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选择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要结合手术的种类、手术部位常见的病原菌和患者的基本情况,抗菌药物中一、二代头抱类药物对金葡球菌具有较强的杀伤作用,并且它们安全性高、价格低廉,一、二代头抱类药物已经成为I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首选,如果对头抱类药物过敏的患者,可以选用克林霉素、万古霉素等4S-。

本调查结果显示,头抱唑林钠和头抱咲辛的使用率最高,但也有选用左氧氟沙星或三代头抱药物的情况,使用高级别的头抱类抗菌药物预防I类切口手术部位的细菌感染,非常容易引起耐药细菌的产生,同时目前细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趋势越来越严重,喹诺酮类药物对于手术部位的细菌感染应严格限制预防性应用,这也表明该院还有不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3.5I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输注给药时机本次调查发现,3例住院手术患者的抗菌药物预防给药时间与规定不符,其中术前>、h输注抗菌药物6例,术中输注抗菌药物5例,术后输注抗菌药物2例。

根据规定住院患者围术期预防性静脉输注抗菌药物的时间控制在术前0.2 ~14h或麻醉开始的时候,目的是保证手术部位暴露时,局部组织中抗菌药物浓度已经达到可以杀灭手术过程中沾染细菌的药物浓度〔-,提前或者太晚给予抗菌药物,并不能有效预防手术部位的细菌感染。

抗菌药物规范使用管理制度

抗菌药物规范使用管理制度

抗菌药物规范使用管理制度一、基本原则1.个体化用药: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适应症、毒副反应和给药剂量、用法,制定个体化的给药方案。

感染性疾病应根据药敏结合临床分析选择药物,避免滥用。

抗菌药物的选择结合临床诊断、感染部位,尽量选用有效、价廉、毒性小的药物,能用窄谱抗菌药物控制的感染,尽量不用广谱,以减少耐药菌株和二重感染的发生。

2.有样必采:在使用或更换抗菌药物治疗前应正确采集标本,做病原学及药敏试验,力求做到“有样必采”。

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或更换原来抗菌药物治疗方案。

3.分线管理:根据抗菌药物的抗菌谱、疗效和不良反应分为一、二、三线,并实施分线分级管理。

4.审批制度:使用三线抗菌药物或二联抗菌药物必须有微生物药敏试验结果为依据,无药敏试验的必须有科主任及医务科审批。

5.记录用药:所有使用、更换抗菌药物必须有病程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所用药物的通用名称、用药剂量、给药途径和次数、疗程等,必须有合理的病情分析。

6.疗程用药:抗菌药物使用的疗程,一般感染的不超过5天,超过5天的必须有明确的感染证据并在病程录上具体分析记录7.换药有理:抗菌药物的更换,一般感染患者用药72小时(重症感染48小时)后,可根据临床反应或临床微生物学检查结果,决定是否更换所用抗菌药物。

8.联合有据:抗菌药物的联合使用适应症:对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混合或难治性感染,以及既需要长期用药而又使病人免于产生细菌耐药或避免药物的毒副作用的产生,可采用联合用药。

9.拒绝滥用:非感染性疾病和病毒性感染疾病,原则上不使用抗菌药物。

10.预防用药:严格执行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有关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原则和用药方案,不得无针对性使用广谱抗菌药物作为预防感染手段。

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仅限于外科围手术期及符合预防用药指征的非手术病人。

11.越级用药:以下紧急或危重情况,可越级使用抗菌药物:(1)感染病情严重者,包括:①败血症、脓毒血症(Sepsis)等血行感染,或有休克、呼吸衰竭、DIC等合并症;②中枢神经系统感染;③脏器穿孔引起的急性腹膜炎、急性盆腔炎等;④感染性心内膜炎、化脓性心包炎等;⑤严重的肺炎、骨关节感染、肝胆系统感染、蜂窝组织炎等;⑥重度烧伤、严重复合伤、多发伤及合并重症感染者;⑦有混合感染可能的患者。

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

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

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
根据卫生部、省卫生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治理活动》的通知及实施方案,为了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

1、由医院合理用药监督小组监督,处方点评小组负责组织相关人员对我院临床科室医师的抗菌药物处方,医嘱实施专项点评。

2、处方点评小组每个月组织对临床科室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医师的处方,医嘱进行点评,重点为外科、妇产科及Ⅰ类切口手术的病例,点评结果上报医院。

3、医院将根据有关规定,将处方点评结果给予奖罚和公示,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10名医师,提出表扬并在全院公示和奖励,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10名的医师在全院进行通报,并按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4 遵照上级部门的规定,医院今年将加大抗菌药物处方查处力度,对出现抗菌药物超常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予以警告,限期整改,依照抗菌药物分级管理规定,限制其特殊使用级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制处方权后,仍2次以上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将视情依法、依规予以取消其处方权、降级使用、吊销医师执业证书等处理。

卫生部规定: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控制合理范围
1、医疗机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
2、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处方比例不超过20%,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40DDD 以下。

静滴处方比例不超过20%。

3、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
4、住院患者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 小时,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为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按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和特殊使用分级管理规定,建立抗菌药物分线分级管理制度,明确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预防和纠正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现象。

一、抗菌药物分级原则(一)第一线药物:抗菌谱相对较窄、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小、价格低廉、货源充足的抗菌药物,依临床需要使用。

(二)第二线药物:抗菌谱较广、疗效较好但不良反应较明显或价格较昂贵的药物,例如第三代头孢菌素等,应控制使用。

(三)第三线药物:疗效独特但毒性较大、价格昂贵、新研制上市的抗菌药物以及一旦发生耐药即会产生严重后果的品种,例如万古霉素、第四代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两性霉素b、恶唑烷酮类等,应严格控制使用。

各医疗机构应根据医院具体情况制订一、二、三线药物名录,并定期调整、更新。

二、抗菌药物分级使用管理(一)对轻度与局部感染患者应首先选用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一般为一线药物,主治医师及以下专业职称可使用)。

(二)根据患者病情需要,按临床治疗用药方案需要二线药物治疗时,由药敏结果证实;若无,应由高级职称医师签名,无高级职称医师的科室须由科室主任签名或有感染专科医生会诊记录。

(四)下列情况可直接使用一线以上药物进行治疗,但若培养及药敏证实第一线药物有效时应尽可能改为第一线药物。

1.感染病情严重如:①败血症、脓毒血症(sepisis)等血行感染,或有休克、呼吸衰竭、dic等合并症;②中枢神经系统感染;③脏器穿孔引起的急性腹膜炎、急性盆腔炎等;④感染性心内膜炎、化脓性心包炎等;⑤严重的肺炎、骨关节感染、肝胆系统感染、蜂窝组织炎等;⑥重度烧伤、严重复合伤、多发伤及合并重症感染者;⑦有混合感染可能的患者。

2.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发生感染时,包括:①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②接受抗肿瘤化学疗法;③接受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者;④血wbc<1×109/l或中性粒细胞<0.5×109/l;⑤脾切除后不明原因的发热者;⑥艾滋病;⑦先天性免疫功能缺陷症;⑧老年患者。

医院门诊使用抗菌药物处方统计分析

医院门诊使用抗菌药物处方统计分析

医院门诊使用抗菌药物处方统计分析目的对医院门诊处方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及用药趋势进行统计分析,对抗菌药物使用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方法对我院2011~2012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

结果2年来我院抗菌药物处方占处方总数的38.2%,头孢类、青梅素类及喹诺酮类药使用位于前3位。

结论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占12.6%,医院的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水平。

标签:抗菌药物;门诊处方;合理用药从1942年青霉素首次被临床使用后,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已有近70年的历史,基本上医院每个科室、每个专业医师都在使用抗菌药物。

但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滥用抗菌药物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细菌耐药性的问题也日趋严重,因此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降低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调查方法与结果随机抽查我院2011~2012年门诊的每月2d的处方共5378张,其中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有2055张,对2055张使用抗菌药物的剂型、用法用量、给药途径、给药间隔、用药目的的合理性进行统计分析。

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有2055张,占总处方总数的38.2%。

按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氨基苷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林可霉素类、喹诺酮类、磺胺类,其它类区分,各类抗菌药物所占比例数和比例见表1。

2 统计结果与分析在使用抗菌药物的2055张处方中,不合格处方258张,占12.6%。

主要问题和所占比例见表2。

2.1抗菌药物联用不合理此问题比例较高,占35.3%,主要表现在同类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①头孢肤辛钠、头孢噻肟钠与青霉素联用,属同类抗生素联用,不能明显提高疗效,会导致抗药性产生;②氨苄西林与青霉素合用,两种联用药物同属β2内酰氨类,可产生拮抗作用,导致不良反应发生;抗菌药物与其他药物的不合理使用:①头孢噻肟钠、头孢呋辛与速尿联合应用,可造成对肾脏的损害;②杀菌剂与抑菌剂合用,如克林霉素针与头孢曲松钠针合用,前者是繁殖期抑菌剂,后者是繁殖期杀菌剂,两药合用,可降低后者效价;抗菌药物联用激素及广谱抗菌药物联用现象:如地塞米松分别加入含有青霉素、克林霉素、头孢派酮、氟罗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等的输液中静滴,有滥用的趋势。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制度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制度

附件一:十堰市西苑医院(传染病医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为贯彻《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文件精神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实施细则,加强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根据医院用药目录和用药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1、根据各种抗菌药物的作用特点、疗效和安全性、以及药品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与特殊使用三类。

2、抗菌药物分级原则:(1)非限制使用:经临床长期应用证明安全、有效,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

(2)限制使用:鉴于此类药物的抗菌特点、安全性和对细菌耐药性的影响,需对药物临床适应证或适用人群加以限制,价格相对较非限制类略高。

(3)特殊使用:包括某些用以治疗高度耐药菌感染的药物,一旦细菌对其出现耐药,后果严重,需严格掌握其适应证者,以及新上市的抗菌药,后者的疗效或安全性方面的临床资料尚不多,或并不优于现用药物者;药品价格相对较高。

3、临床选用抗菌药物应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根据感染部位、严重程度、致病菌种类以及细菌耐药情况、患者病理生理特点、药物价格等因素加以综合分析考虑,参照“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原治疗”。

4、临床医师可根据诊断和患者病情开具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处方;患者病情需要应用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时,应根据该类药物适应证或适应人群使用,并应受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的监督检查,有相关医疗文书记录和签名。

5、“特殊使用”抗菌药物须经由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委员会认定、具有抗感染临床经验的感染或相关专业专家会诊同意,经主治医师填写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审批表、主管院长签字,由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开具处方后方可使用。

医师在临床使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药师要严格审核处方。

6、紧急情况下未经会诊同意或需越级使用的,处方量不得超过1日用量,并做好相关病历记录,必须办理相关审批手续。

处方管理办法与抗菌药物的使用

处方管理办法与抗菌药物的使用

精选2021最新课件
9
《处方管理办法》制定背景
❖ 原称《处方制度》82年1月再次修订 ❖ 多次修订:一直视为“管理制度” 并
在此范畴内进行规范 ❖ 内容较简单 主要规范处方书写
精选2021最新课件
10
组织起草《处方管理办法》
❖ 2002年3月开始组织起草《处方管理办法 (试行)》 2004年8月颁布试行
❖ 部长令发布 ❖ 《处方管理办法》充分体现以患者为中
心的原则 ❖ 法律、法规依据明确 ❖ 增加“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两章
强化了法律责任
精选2021最新课件
14
3、补充、完善《处方管理办法(试行)》 以提高处方管理办法的科学性、可操 作性和权威性
❖明确提出开具处方用药品通用名及具体措 施实施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管理办法
➢药师是卫生技术人员之一
➢医、药、护、技是医疗工作的四大技术支 持系统
➢对医师和药师培养、职责、任务都是对应 的、要求是一样的
精选2021最新课件
17
❖ 要求医疗机构领导重视、支持医院药学 的发展和药师作用的发挥
➢ 改变医院药学部门技术力量弱、人才结 构不合理的状况
➢ 必须改变非药学人员从事药学技术工作 和任命药学部门主任违法的人事安排
精选2021最新课件
5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
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医疗机构药事管理 是指医疗机构内以服务病人为中心,以临床 药学为基础,促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药的药 学技术服务和相关的药品管理工作。 第十条 ……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 临床药学工作,参与临床疾病诊断、治疗, 提供药学技术服务,提高医疗质量。
(7)组织药学教育、培训和监督、指导本机构 临床各科室合理用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