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制作目录教案

合集下载

教科版修订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材目录教案

教科版修订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材目录教案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报告单
实验一:相同体积不同质量的小球的沉浮(从重到轻排列) 小球 1 号 2 号 3 号 4 号 5 号 我们的发现:
第( )小组
预测 结果 实验二:相同质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的沉浮(从小到大排列) 立方体 1 号 2 号 3 号 4 号 5 号 我们的发现:
预测
结果
3、小组领材料,实验观察,记录分析。 4、组织交流:从这两组材料的实验中,我们得出什么结论?(第一层次:物体的沉浮与自 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 第二层次; 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 如果体积相同, 重的物体容易沉; 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第三层次:体积大、质量小的物体容易浮,体积小质 量大的物体容易沉。 )
4、当我们对这些物体进行比较时, 为什么看不出它们的轻重、 体积大小与沉浮之间的关系? 二、控制其他因素进行研究:
1、引导:当遇到这种情况时,科学家往往采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方法,来研究某一个因 素是否对物体产生作用。 今天老师就为大家准备了两套特殊的材料, 希望各位同学都能成为
一个优秀的小科学家。
整理自己的预测理由, 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随机罗列各因素, 如体
积大小、轻重、形状、材料、是否空心等,以备后面活动中进行探究。

(说明: 本活动按 “教师出示材料样本—学生预测和思考沉浮理由—小组实验观察”
的顺序
进行, 因为观察前的预测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 更是调动学生思维的必然条件。 而且选择
把演示实验中的“泡沫塑料块”改为“塑料块” 沫块”。 【教学过程】
,把学生实验中的“泡沫塑料块”改为“泡
一、观察物体的沉浮:
1、谈话: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下沉的, 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上浮的呢? (预设:在自由发表的前提下, 及时抓住学生的错误概念或不完整表述,引发认知冲突,激 发探究沉浮的兴趣。 )

第6课《制作钟摆》教案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

第6课《制作钟摆》教案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钟摆相关的实际问题,如摆长对周期的影响。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制作一个钟摆,并观察其摆动周期。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摆的稳定性:在制作钟摆过程中,如何保证摆的稳定性,避免因摆动不稳定而影响实验结果。
-实验数据的处理:如何正确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得出摆长与周期之间的关系。
举例:在摆长的测量环节,教师需详细解释如何将摆线长度和摆锤长度相加,以及如何使用工具(如直尺、卷尺)进行准确测量。在观察摆动规律时,教师应指导学生使用计时器或秒表来测量摆动周期,确保观察的准确性。
-实际应用:探讨钟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时钟、摆锤等。
举例:在讲解摆的原理时,教师可通过动画演示或实际操作,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摆长变化对周期的影响,强调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2.教学难点
-摆长的测量:如何准确地测量摆长,包括摆线的长度和摆锤的长度。
-摆动规律的准确观察:学生可能难以准确判断摆动的周期和摆幅,需要教师指导观察方法。
5.科学本质理解: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其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和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摆的原理:摆的周期与摆长之间的关系,即摆长越长,周期越长;摆长越短,周期越短。
-钟摆的制作:学生需要掌握制作钟摆的步骤,包括测量摆长、调整摆重、固定摆点等。
-摆动规律的观察:学生需学会如何观察钟摆的摆动规律,包括摆动的周期、摆幅等。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钟摆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摆的原理和钟摆制作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教案目录格式要求

教案目录格式要求

教案目录格式要求教案目录。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

1. 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的难点词汇和句型。

2.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新课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和提出问题。

2. 学习新课。

(1)教师讲解文章内容,重点讲解生词和句型,让学生理解文章意思。

(2)分组讨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进行讨论交流。

(3)学生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理解和表达,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练习与巩固。

(1)词汇练习,让学生进行词汇记忆和拼写练习。

(2)句型练习,让学生进行句型操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3)阅读理解练习,让学生进行阅读理解练习,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4. 作业布置。

布置阅读作业,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手段。

1. 多媒体教学。

2. 分组讨论。

3. 小组展示。

4. 词汇卡片。

5. 阅读练习题。

六、教学反思。

1. 教学目标是否达到?2. 学生的学习情况如何?3. 学生的表现有何亮点和不足?4. 下节课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七、教学反馈。

1. 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

2. 学生的作业情况反馈。

3. 学生的课堂表现反馈。

八、教学总结。

1. 整理学生的学习情况,总结教学效果。

2. 分析教学中的不足和问题。

3. 提出下节课的改进方案。

6.做一顶帽子-教科2017版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6.做一顶帽子-教科2017版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6.做一顶帽子-教科2017版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帽子的种类和用途。

2.掌握简单的手工制作技巧。

3.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
1.帽子的种类和用途。

2.帽子的制作方法和材料。

三、教学重难点
1.手工制作技巧的讲解和演示。

2.创新思维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材料:纸张、剪刀、胶水、彩笔、计时器等。

2.学生准备材料:纸张、剪刀、胶水、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1.问学生平时是否会戴帽子,帽子的种类和用途有哪些。

2.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要为自己做一顶帽子,你会选什么样的材料?以及需要注意哪些制作步骤?
2. 实践环节
1.教师示范:将A4纸折叠成三等份,剪下一个长方形的模板,然后在另一张A4纸上复制两个长方形,剪下制作帽子的材料。

2.学生实践:跟随教师示范,剪下材料并按步骤制作帽子。

3.学生互评:学生之间相互展示自己制作的帽子,并互相评价。

3. 总结反思
1.学生讨论自己对帽子制作的发现和收获。

2.教师点评学生作品,表扬优秀作品,并指出不足之处。

六、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教学实践,学生们了解了不同种类的帽子及其用途,并掌握了简单的手工制作技巧,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同时,教师和学生也通过互动互评达到了交流与反思的效果。

小学科学6《设计与制作:我的小桥》(教案)

小学科学6《设计与制作:我的小桥》(教案)

小学科学6《设计与制作:我的小桥》(教案)设计与制作:我的小桥(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习桥梁的作用和种类。

2. 学习通过简单的材料和工具,设计和制作一座小桥。

3. 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实物桥梁模型、PVC管、木棍、瓶盖、胶带、剪刀等制作小桥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2. 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准备笔记本和文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5分钟)a. 展示实物桥梁模型,引发学生对桥梁的兴趣。

b. 提问:你们见过哪些桥梁?桥梁有什么作用?c. 带领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桥梁,并讨论不同桥梁的特点。

2. 学习设计与制作小桥的方法(30分钟)a. 介绍制作小桥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b. 分组讨论: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设计一座简单的小桥,确定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c. 学生设计方案的展示和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提出改进意见。

d. 教师根据学生的设计方案,总结出制作小桥的步骤并展示PPT辅助教学。

3. 制作小桥(60分钟)a. 学生按照设计方案,动手制作小桥。

b. 教师和助教在制作过程中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安全和正确操作。

4. 小桥展示和评价(40分钟)a.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小桥,并进行简要介绍。

b. 学生通过观察评价其他小组的小桥,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c. 教师对每个小组的展示进行评价,鼓励和表扬学生的努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设计不同形式和材料的小桥,进一步发展学生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2. 引导学生思考桥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讨论如何制作更加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桥梁。

3.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桥梁工程,了解桥梁建设的过程和现实应用。

五、教学总结:通过设计与制作小桥的活动,学生不仅学习了桥梁的作用和种类,还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合作精神。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设计和制作小桥,通过观察和评价其他小组的作品,提升了他们对桥梁结构和设计的理解能力。

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六篇

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六篇

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六篇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六篇1一、学情分析五年级共七个班,总人数有五百余人。

人数多计算机太少,学与练不能很好的结合。

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大多数同学对计算机有了一定的操作技巧和能力。

在计算机的网络方面有的同学在家里上了网,他能自己独立的上网查资料,但是在软件的应用上还是不熟练。

这学期将学习制作主题和数据处理初步知识,学习新的应用软件Excel和制作。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本教材主要讲了应用软件Excel和制作。

教材共有两个单元。

教材内容先进,形式新颖,致力于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本教材以“任务”为驱动,即以某个实例为先导,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完成知识及技能的传授、突破了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培养。

本册是我校第一年用的新教材。

本套教材具有以下主要特点:第一,渗透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结构,精心选取最实用、最前沿的内容,尽力克服以往“偏软、偏微软”的弊端,合理拓展了信息技术学科的内涵。

第二,注重创设高度真实的学习情景,帮助学生根据实际需要,在真实有趣的情景中掌握使用的、易迁移的知识与技能。

第三,将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分散到不同学年的实践活动中,力求通过任务需求的'提升引领学生螺旋上升式学习。

第四,鼓励学生将学到的信息技术技能应用到其他学科领域中,以推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实现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与学习工具的双重价值。

第五,注重对相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本套教材主要设置了以下栏目:1、阅读与思考:本栏目首先向学生提供了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相关的问题情境,引发大家进行思考,进而引出个性化的问题,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铺垫。

新教科版2021秋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6计量时间》教案

新教科版2021秋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6计量时间》教案

6.《制作钟摆》教案【教材简析】本课是五年级上册《计量时间》单元的第6课。

在上一课的教学中,学生通过研究已经发现,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长短有关。

摆绳越长,摆动就越慢;摆绳越短,摆动就越快。

但是教科书又为学生的研究设置了新问题,机械摆钟里的钟摆每分钟摆动60次,如果要制作一个1分钟正好摆动60次的摆,该怎样来制作呢?在本课中,学生将用调节摆绳长度的方法来调节摆的快慢。

经过本课的研究,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钟摆,并学会控制钟摆的快慢。

根据前面的学习基础,学生也将制作一个1分钟摆动60次的摆,也就是机械摆钟的钟摆。

【学情分析】在前面几课学习中,学生已经认识了摆的基本特点,知道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长短有关。

本课需要学生设计制作一个1分钟正好摆动60次的摆,能运用测量与比较的方法来研究摆的摆动快慢。

学生在之前的科学学习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与比较能力,并能根据分析进行预测,也初步意识到获得精确的测量结果是需要反复测量,这些知识和技能储备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

●同一个摆,摆绳长度越长,摆动越慢;摆绳长度越短,摆动越快。

科学探究目标●能在真实的情境中研究摆绳长度如何影响摆动快慢,不断地调整摆,直至每分钟正好摆动60次。

●能运用测量与比较的方法来研究摆的摆动快慢。

科学态度目标●认识到细心观察与准确测量的重要性。

●对新问题的研究保持积极的探究欲望。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人类对产品需要不断地改进以适应现实的需求。

【教学重难点】重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制作一个1分钟正好摆动60次的摆。

难点:能运用测量与比较的方法来研究摆的摆动快慢,学会制作钟摆。

【教学准备】小组:细长绳、铁架台、计时器(秒表或者手表)、摆锤(金属球)、尺子。

教师: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聚焦:制作一个1分钟正好摆动60次的摆(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细长绳、铁架台、金属球、秒表]1.出示材料:细长绳、铁架台、金属球。

苏科版六年级下册劳动第6课《毕业纪念册》教案

苏科版六年级下册劳动第6课《毕业纪念册》教案

苏科版六年级下册劳动第6课《毕业纪念册》教案一. 教材分析《毕业纪念册》是苏科版六年级下册劳动第6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制作毕业纪念册,回顾小学生活的点点滴滴,感受成长的快乐,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

同时,通过制作纪念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即将面临毕业,对小学生活有深厚的感情。

他们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但部分学生对电脑操作还不够熟练,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关注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回顾小学生活的点点滴滴,感受成长的快乐,培养感恩情怀。

2.培养学生动手制作、审美和创新能力。

3.提高学生电脑操作技能,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制作毕业纪念册的基本方法,如收集素材、设计版面、插入图片等。

2.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发挥创意,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毕业纪念册。

五. 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法:以制作毕业纪念册的任务为导向,引导学生全程参与。

2.案例教学法:通过展示优秀毕业纪念册案例,激发学生创意。

3.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分工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师生互动法:教师引导学生,学生主动提问,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毕业纪念册的素材,如图片、文字等。

2.准备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3.提前让学生分组,每组选一个组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毕业纪念册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优秀毕业纪念册案例,引导学生关注版面设计、图片选取等方面。

3.操练(2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确定组内分工。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5分钟)学生开始动手制作毕业纪念册,教师继续巡回指导,关注学生操作规范性和创意发挥。

5.拓展(10分钟)教师邀请学生展示制作成果,让学生互相评价、借鉴。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强调毕业纪念册的制作技巧。

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教学进度、教案和总结

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教学进度、教案和总结

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教学进度、教案和总结一、教学计划1. 教学目标:2. 教学内容:(1)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操作界面及功能。

(2)文字处理:Word的基本操作、排版及美化。

(3)电子表格:Excel的基本操作、数据处理及分析。

(4)演示文稿: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设计及展示。

(5)网络应用:浏览器使用、搜索引擎、网络信息安全。

3. 教学方法:采用任务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分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实践能力。

4. 教学评价:结合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操作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二、教学进度1. 第一周: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操作界面及功能。

2. 第二周:文字处理教学,学习Word的基本操作、排版及美化。

3. 第三周:电子表格教学,掌握Excel的基本操作、数据处理及分析。

4. 第四周:演示文稿教学,学习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设计及展示。

5. 第五周:网络应用教学,了解浏览器使用、搜索引擎、网络信息安全。

三、教案1. 第一课时: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操作界面及功能。

教学内容:讲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如硬件、软件等;展示操作界面及功能。

2. 第二课时:文字处理教学目标:学习Word的基本操作、排版及美化。

教学内容:讲解Word的启动与退出、文本输入、字体设置、段落排版等。

3. 第三课时:电子表格教学目标:掌握Excel的基本操作、数据处理及分析。

教学内容:讲解Excel的启动与退出、单元格操作、数据输入、公式函数等。

4. 第四课时:演示文稿教学目标:学习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设计及展示。

教学内容:讲解PowerPoint的启动与退出、幻灯片制作、动画效果、演讲演示等。

5. 第五课时:网络应用教学目标:了解浏览器使用、搜索引擎、网络信息安全。

教学内容:讲解浏览器的启动与退出、网页浏览、搜索引擎使用、网络信息安全等。

亿童大班数学教案6册目录

亿童大班数学教案6册目录

亿童大班数学教案6册目录目录一:基本常识• 1.1 数字0-10• 1.2 数字11-20• 1.3 数字21-30• 1.4 数字31-40• 1.5 数字41-50目录二:加法与减法• 2.1 加法基础– 2.1.1 加法运算规则– 2.1.2 垂直加法算式练习– 2.1.3 横式加法算式练习• 2.2 减法基础– 2.2.1 减法运算规则– 2.2.2 借位减法算式练习– 2.2.3 减法应用练习目录三:乘法与除法• 3.1 乘法基础– 3.1.1 乘法口诀表– 3.1.2 基础乘法算式练习– 3.1.3 竖式乘法算式练习• 3.2 除法基础– 3.2.1 除法概念与运算规则– 3.2.2 除法算式练习– 3.2.3 故事题应用练习目录四:综合应用• 4.1 数字序列– 4.1.1 数字序列规律– 4.1.2 数字序列填空练习– 4.1.3 数字序列应用题• 4.2 数字问题– 4.2.1 数字问题解答步骤– 4.2.2 数字问题应用练习– 4.2.3 图表问题解答步骤目录五:几何与图形• 5.1 基本图形– 5.1.1 点、线、面– 5.1.2 直线、曲线、封闭曲线– 5.1.3 基本图形认知练习• 5.2 二维图形– 5.2.1 正方形– 5.2.2 长方形– 5.2.3 三角形• 5.3 三维图形– 5.3.1 立方体– 5.3.2 圆柱体– 5.3.3 圆锥体目录六:时间与测量• 6.1 时间– 6.1.1 时钟上的时间– 6.1.2 年、月、日– 6.1.3 时间问题应用练习• 6.2 长度– 6.2.1 米与厘米的换算– 6.2.2 长度问题应用练习• 6.3 重量– 6.3.1 千克与克的换算– 6.3.2 重量问题应用练习以上为《亿童大班数学教案6册目录》的内容概要,包括基本常识、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综合应用、几何与图形、时间与测量等六个部分。

每个部分都有具体的章节内容,以列点方式进行呈现。

清华版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案、反思.docx

清华版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案、反思.docx

小学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第一部分:教学计划第一课花朵Z美一—制作桌面壁纸第二课从林之美一—电子相册制作第三课动物之美一—图像分类管理第四课人物之美—处理图片第五课录制Z法—录制朗读的声音第六课拼接指法一—对录咅进行剪辑和加工第七课合成之法—为录音添加背景音乐第八课特效之法—为录咅添加特殊效果第九课濒危动物—初识会声会影并制作电子相册第十课声文并茂一—添加文字信息和背景音乐第十一课国z瑰宝一—影片剪辑和添加转场效杲第十二课画外之苜—添加画外音和字幕第1 •三课春色酒园—制作配乐朗诵短片第十四课数字故事一—素材准备及故事合成一、指导思想以《屮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下称《指导纲要》)为依据, 以《技术课程标准》为参照,在充分体现《指导纲要》各项要求的基础上,给合我省信息技术教育的实际,把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实施义务教冇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教材以信息处理为主线,而向现代社会的发展,从知识层而、意识层而、技术层而上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着力引学生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展示信息,以及协作学习。

二、基木情况分析1、学生情况:本学期六年级共六个班,每班50多人,本学期教学内容对学生的有-定的要求,键盘要熟悉,操作要熟练,六年级学生经过三年的操作练习已具备此条件。

三、教材分析本学期所教学的信息技术内容是小学六年级上册,耍操作的软件是ACDScc软件、ColdWave 软件、Cordl Video Studio Pro X4 (会声会影)软件。

在学期第四单元,集合以上三个软件,做以综合运用,让学生能够对这三款软件有更深的了解, 能够更加熟练地掌握软件的操作方法。

本册教材共分四个单元,第一、二、三单元各冇四课,第四单元二课,每课均为1课时的教学时间。

总体看來至少需耍16周才能上完,机动三课时。

但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可能采取选择性的教学,选择的内容主要是常识性,基础性的内容,让学生有个粗略的了解,可以让学有余力和兴趣较浓的学生进一步加深学习。

六年级美术上册册教案目录及教案集

六年级美术上册册教案目录及教案集

六年级美术教案目录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序号内容页码1远近的奥秘(1)感知透视22远近的奥秘(2)体验透视43风景写生(1)64风景写生(2)85风景写生(3)106会动的剪影(1)127会动的剪影(2)148会动的剪影(3)169水墨画——动物(1)18 10水墨画——动物(2)20 11形体切挖(1)22 12形体切挖(2)24 13我们做乐器(1)26 14我们做乐器(2)29 15电脑美术31 16中国画和油画33教学内容远近的奥秘(2)体验透视教学课时一课时课型新授课主备教师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透视的基本变化规律。

2、学习、了解平行线和消失点概念。

3、欣赏名家作品,品味透视在美术中的魅力。

4、联系生活,感受生活中的透视变化。

重难点1、了解和掌握透视变化的基本规律。

教学内容风景写生(1)教学课时三课时课型新授课主备教师教学目标1、学习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利用所学的透视和构图知识进行风景写生。

2、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提高造型能力与构图能力。

重难点1、了解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

2、如何把透视和构图知识运用到绘画实践中。

教学准备水粉颜料、画笔、画纸教学内容风景写生(2)教学内容风景写生(3)教学课时三课时课型新授课主备教师教学目标1、学习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利用所学的透视和构图知识进行风景写生。

2、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提高造型能力与构图能力。

重难点1、了解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

2、如何把透视和构图知识运用到绘画实践中。

教学准备绘画铅笔、素描纸、画板教学步骤师生活动二次备课拓展训练35分钟一、承接上节课,本节课主要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生训练。

取景构图实地风景写生选择操场或顶楼阳台先集中引导学生进行取景,观察建筑物的透视变化,然后以小组的形式分散开进行实地风景写生。

老师巡视辅导,及时帮助学生改正错误。

二、作业点评。

教学内容会动的剪影(1)教学课时三课时课型新授课主备教师教学目标1、学习用黑色卡纸制作剪影人物。

小学制作课本教案

小学制作课本教案

小学制作课本教案课时:2课时年级:小学四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课本制作的基本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通过制作语文课本,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教学准备:1. 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2. 空白纸张、彩笔、剪刀、胶水等制作材料。

3. 事先准备好的课文素材。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课本制作的基本过程,引发学生的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

二、制作课本(15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四人。

2. 教师发放事先准备好的课文素材,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课文进行制作。

3. 学生通过讨论,确定课本的结构和小标题。

4. 学生开始制作课本,可以使用彩笔、剪刀、胶水等工具,将课文内容进行排版、插图等设计。

三、展示和评价(5分钟)1. 每个小组展示自己制作的课本,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2. 教师对每个小组的制作情况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建议。

第二课时:一、复习和导入(5分钟)1. 教师回顾上节课的制作过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自己的作品。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改进想法。

二、再次制作课本(15分钟)1. 教师鼓励学生根据上节课的评价和建议,再次进行课本制作。

2. 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制作,可以继续使用之前的材料,也可以尝试新的设计思路。

三、展示和评价(5分钟)1. 每个小组展示自己改进后的课本,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2. 教师对每个小组的制作情况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建议。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了解了课本制作的基本过程,还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在制作课本的实践中,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得到了加深,同时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制作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帮助学生提高制作水平。

历史目录整理初中教案

历史目录整理初中教案

历史目录整理初中教案初中历史教案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等。

其中,教学目标是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达到的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和突破的知识点和问题。

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包括讲授、讨论、实验、考察等。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的教学活动的具体步骤和安排。

教学反思是教师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对教学效果进行的自我评价和反思,以便于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水平。

在编写初中历史教案时,教师需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教案的内容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既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复杂。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

二是注重启发式教学。

教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师应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是注重实践性教学。

教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考察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是注重教学评价。

教案应包含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教师应通过考试、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和帮助。

总之,编写优秀的初中历史教案,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历史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需要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需要教师注重启发式教学和实践性教学,需要教师注重教学评价和改进。

只有这样,才能编写出符合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的历史教案,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制作文章目录教学设计模板

制作文章目录教学设计模板

制作文章目录教学设计模板文章目录教学设计模板。

一、前言。

二、教学目标。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四、教学准备。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2. 学习新知识。

3. 练习。

4. 拓展。

5. 归纳总结。

六、教学反思。

七、课后作业。

八、延伸阅读。

九、参考资料。

一、前言。

文章目录教学设计模板是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为了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而设计的一种模板。

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模板,可以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活动,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文章目录教学设计模板的结构和内容,掌握其基本要素和设计原则。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根据教学设计模板,设计出符合教学要求的文章目录。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文章目录教学设计模板的结构和内容,掌握其基本要素和设计原则。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文章目录教学设计模板的相关知识和案例,以便于向学生进行讲解和示范。

2. 学生准备,学生需要提前了解文章目录的基本结构和内容,以便于在课堂上更好地跟随教师的教学。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或者展示相关案例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目录的作用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新知识,教师向学生介绍文章目录教学设计模板的基本结构和内容,讲解其设计原则和要点。

3. 练习,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文章目录设计的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文章目录的设计技巧。

4. 拓展,教师可以邀请学生展示自己设计的文章目录,进行互相交流和讨论,拓展学生的思维。

5. 归纳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文章目录设计的重要性和技巧。

六、教学反思。

教师可以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为今后的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科学:目录 教案(浙教版七下)

科学:目录 教案(浙教版七下)

七年级下册课时教案目录第一章对环境的观察(14课时)第1课时1、1 感觉世界(一)第2课时1、1 感觉世界(二)第3课时1、2 声音的发生和传播第4课时1、3 耳和听觉(一)第5课时1、3 耳和听觉(二)第6课时1、4 光和颜色(一)第7课时1、4 光和颜色(二)第8课时1、5 光的反射和折射(一)第9课时1、5 光的反射和折射(二)平面镜和球面镜第10课时1、5 光的反射和折射(三)光的折射现象第11课时1、6 眼和视觉(一)第12课时1、6 眼和视觉(二)第13课时1、7 信息的获取和利用第14课时本章复习第二章运动和力(12课时)第1课时2、1 运动和能的形式第2课时2、2 机械运动(二)第3课时2、2 机械运动(二)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和平均速度第4课时2、3 力的存在(一)第5课时2、3 力的存在(二)第6课时2、4 力的图示第7课时2、5 物体为什么会下落第8课时2、6 摩擦的利和弊第9课时2、7 牛顿第一定律第10课时2、8二力平衡的条件第11课时本章复习第三章代代相传的生命(15课时)第1课时3、1 动物的生命周期第2课时3、2 新生命的诞生(一)第3课时3、2 新生命的诞生(二)第4课时3、3 走向成熟(一)第5课时3、3 走向成熟(二)第6课时3、4 动物新老个体的更替(一)第7课时3、4 动物新老个体的更替(二)第8课时3、5 植物的一生(一)第9课时3、5 植物的一生(二)第10课时3、5 植物的一生(三)第11课时3、6 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一)第12课时3、6 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二)第13课时3、6 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三)第14课时学生实验——嫁接第15课时本章复习第四章不断运动的地球(16课时)第1课时4、1 地球的自转(一)第2课时4、2 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一)第3课时4、2 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二)第4课时4、3 地球的绕日运动(一)第5课时4、3 地球的绕日运动(二)第6课时4、4 日历上的科学(一)第7课时4、4 日历上的科学(二)第8课时4、5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一)第9课时4、5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二)第10课时4、5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三)第11课时4、6 地球表面的七巧板——板块第12课时4、7 地形和表示地形的地图(一)第13课时4、7 地形和表示地形的地图(二)第14课时本章复习。

小学生劳动教育教案教学设计[6篇 带目录]

小学生劳动教育教案教学设计[6篇 带目录]

小学生劳动教育教案教学设计[6篇带目录]教学过程:一、通过观察图片和讨论,引导学生认识不注意公共卫生的危害和影响。

二、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收集身边的注意公共卫生和不注意公共卫生的事例,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三、引导学生制定注意公共卫生的行为准则,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四、通过角色扮演和情境模拟,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注意公共卫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五、进行评价和反思,让学生自评、互评和师评,并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为下一步的研究打下基础。

第三课讲究个人卫生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个人卫生的重要性,掌握正确的洗手、刷牙、洗脸等卫生惯,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意识和惯。

教学准备:1.讲究个人卫生的图片和实物。

2.收集个人卫生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如洗手、刷牙、洗脸等。

教学过程:一、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引导学生认识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洗手、刷牙、洗脸等卫生惯。

三、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制定个人卫生计划,并分享和交流。

四、通过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五、进行评价和反思,让学生自评、互评和师评,并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为下一步的研究打下基础。

第四课睡觉要讲卫生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睡眠对健康的重要性,掌握正确的睡眠卫生知识和技能,培养良好的睡眠惯。

教学准备:1.睡眠卫生的图片和实物。

2.收集睡眠卫生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如保持睡眠环境清洁、合理安排睡眠时间等。

教学过程:一、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引导学生认识睡眠对健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掌握正确的睡眠卫生知识和技能,如保持睡眠环境清洁、合理安排睡眠时间等。

三、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制定睡眠卫生计划,并分享和交流。

四、通过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睡眠卫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五、进行评价和反思,让学生自评、互评和师评,并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为下一步的研究打下基础。

第五课洗头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洗头方法和技巧,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意识和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掌握艺术字的制作,学会设置艺术字效果;
2.掌握文本框的制作,学会利用文本框规划版面;
3.掌握应用“项目符号和编号”来制作目录内容;
4.培养学生审美情操,培养学生互助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制作艺术字、制作文本框
教学难点:制作文本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导入语:“我们每个人都想做一本属于自己的作文集,在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作文集卷首语的制作和正文的制作,为了方便读者选择浏览,我们的作文集还需要设置目录。

今天我们的学习内容就是目录的制作。


教师:让学生观察《生命拔节》的目录,让学生观察目录页有哪些内容?
学生:上面有标题,下面有目录内容,目录的右边还有主编、出版社等。

二、新授
以制作“目录页”为主线,学习艺术字与文本框的使用,体会文本框在排版中的重要作用。

1.用艺术字制作标题
先请学生做一个“目录”的艺术字,做好以后让学生思考如何来修改艺术字,让它更适合自己的审美观念?
教师:许多同学以前就已经接触过,请告诉大家你是怎样插入艺术字的。

学生:“插入——图片——艺术字,……”
教师:艺术字是图形对象,可以像处理图形一样用工具栏中的工具进行编辑。

教师带领学生探索艺术字的工具按纽。

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帮助,并且要求学生勇于尝试,勇于探索。

2.文本框的操作
“为增强排版的灵活性,一般用文本框来规划版面布局。


操作:执行“插入——文本框——横排”命令,思考文本框的大小如何改变,它的颜色、版式如何发生变化。

以边演示边操作的教学方法来完成。

要求学生制作一个文本框,设置文本框的颜色,在里面任意录入一些文字。

3.让学生观看其他一些作文集的目录,观察一下。

4.介绍应用“项目符号和编号”来制作目录内容
操作:执行“格式——项目符号和编号”命令,任意选择样式
5.发送学件给学生,要求学生美化目录。

6.作品展示:
教师有选择的播放几个学生的作品,简单评价作品的优点和待改进之处。

三、小结
1.艺术字的操作。

2.文本框的使用。

3.项目符号和编号
4.整体美化。

5.自动生成目录页。

四、教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