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日关系研究共44页文档

合集下载

【关键字】论近现代中日关系

【关键字】论近现代中日关系

【关键字】论近现代中日关系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摘要:本文通过论述中日两国近代以来在历史问题、领土问题、经济关系等一系列国家间的关系,表现中日间“政冷经热“的大体态势,并结合实际情况简明分析两国的未来发展前景,为以后中日两国的发展提出见解。

关键字政冷经热中日关系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高,逐步超过德国、日本成为国民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

载人航天的圆满成功更是作为中国迈向世界科技强国的标志,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号“更是用超乎常人的速度列装部队,极大的提升了国民的自信心与自豪感,十八大的成功召开更是彰显着一个更加自信、更加开放的世界性大国的兴起。

前进中的中国,有责任也有义务去更多参与到世界发展当中,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更是意味着着中国作为世界上负责任大国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视,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使亚洲各国间在反恐、经济、资源等方面有了更多的合作机会,中国和欧洲航天局的合作更是意味着新世纪的强强联手,为人类今后的发展共同奠定基础。

中国的发展需要世界的协作。

世界的进步也需要中国的参与。

但是,一些不和谐的、逆时代潮流的声音也不绝于耳,此起彼伏,中国威胁论,中国称霸论等等一系列论调,承载着”Made in China”物美价廉的货品当中散布到世界各处,世界上极少部分国家在需要中国的同时,也在排斥着中国,甚至企图污蔑、诋毁中国在世界上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我们的邻国日本就是生存在这样的矛盾与困惑当中。

日本,位于亚洲东部的一个千岛之国,由本州、四国、九州、北海道四个大岛及6900多个小岛组成,全部国土面积377835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云南省总面积大小,国内以和族为主体的人口约为亿。

自上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美国的帮扶和支持下,经济迅速崛起,一扫二战失利的阴霾,1955年其经济水平已经超过二战前期,1968年国民生产总值正式超过苏联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从近代史看中日关系演化

从近代史看中日关系演化

从近代史看中日关系演化中日近代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这对于中国来说是一段不幸的历史,这些时间也对中日关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现在我们来从近代史看看中日关系演化吧。

1871年9月,清朝和日本在天津签订《中日修好条规》和《中日通商章程》,正式确立了对等的国家关系,中日关系也从此进入近代新阶段1872年,日本宣布琉球群岛是日本的领土。

1874年,以台湾原住民杀害琉球人的牡丹社事件为由,日本出兵入侵台湾。

在美、英、法三国公使的“调停”下中日签订《北京专约》:清朝承认日本出兵是为了“保民义举”,规定日军撤出台湾,中国给予难民抚恤银并购买日军修筑之房舍道路,共50万两。

1879年4月4日,日本废琉球藩,改为冲绳县,完全吞并了琉球。

现在中日在钓鱼岛事件的纠纷和这个事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日本占领琉球群岛,离钓鱼岛的距离近了,就垂涎钓鱼岛。

当然这个事件也是日本想侵略中国的野心的开始,壮了日本人的胆。

1894年8月1日,清政府对日宣战。

同一天,明治天皇发布宣战诏书,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日本取得全胜;曾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不复存在,清政府除乞和外再无出路。

1895年4月17日,清朝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春帆楼签署了《中日马关条约》。

中国割让其东南的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群岛和东北部的辽东半岛给日本;中国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

甲午战争的失败,马关条约的签订,让日本人尝到了甜头,大大削弱了中国的经济和中国人的士气。

同时日本占领了台湾岛,让台湾那一片区域暂时脱离了中国的管辖,这也成为了现在中日纠纷中日本的一个借口。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也有日本的参与。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被迫签署《辛丑条约》。

中国虽然免于领土被瓜分,但需要向各国赔偿4.5亿两白银,史称“庚子赔款”,由关税及盐税中扣付。

《辛丑条约》基本挖空了中国所有的国力,也激起了中国人的愤怒,爱国情怀高涨。

为后面的反帝反封建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从中国近现代史看当代中日关系

从中国近现代史看当代中日关系

从中国近现代史看当代中日关系[摘要]:当今社会,对各个国家来说,最主要问题还是和平与发展的问题,没有一个相对和平的外交关系,各国不能正常的发展自己的经济。

中日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国际政治讨论的热点。

从近代到当今,中国和日本的关系都是很复杂的。

日本和中国是两个一衣带水的国家,近年来,中日关系问题是一个敏感话题。

两国的关系对世界各国有着很大的影响。

很多人谈到日本时就愤愤不平,而我觉得,中国应该记住历史和耻辱,再去和平发展。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中日关系。

国与国之间,合作的前提是互相收益,在整个中日关系中,经济合作占主导地位,对中日的整体发展具有特别的重要的意义,从现状看,中日两国互为最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之一。

在贸易方面,日本已连续十多年保持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对日本来说,中国也是位居前列的重要贸易伙伴之一。

回顾战后以来中日关系发展的历史,人们可以看到,经济合作推动了整个中日关系改善。

在漫长的历史年代,贸易合作通过民间渠道不断得到加强,促进了政治和文化领域关系的发展,最终经过了长期积累得到了加强,促进了政治和文化领域关系的发展,并最终促成了中日关系的正常化。

七十年代两国关系正常化以后,在第一个关键时期,经济关系,尤其是其中的贸易往来都起到巨大作用,推动中日关系健康发展。

即使在中日两国之间出现政治方面的交涉,甚至面临十分严峻的局面时,经济合作也在不断发展,并且成为改善两国关系的重要因素。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也都是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国家。

中国近代史发生了许多事件。

而许多事件也使中日关系发生着变化。

例如:1871年9月,清朝和日本在天津签订《中日修好条规》和《中日通商章程》,正式确立了对等的国家关系,中日关系也从此进入近代新阶段1872年,日本宣布琉球群岛是日本的领土,不承认中国自1372年起对琉球的宗主国地位,宣布废除琉球国,设置琉球藩,封琉球国王尚泰为藩王,正式合并琉球。

1874年,以台湾原住民杀害琉球人的牡丹社事件为由,日本出兵入侵台湾。

第三专题 中日关系精品文档66页

第三专题  中日关系精品文档66页
小泉2019年8月13日参拜 2019年又拜,没资格访华 2019年,多边场合也不见了 读卖新闻自2019年总结军国主义历史,社长渡
边转变立场
掩盖灭亡中国图谋完全推卸战争责任:
关于“九一八”事变 关于卢沟桥事变
对外侵略不称“侵略”极力强调日本损失
关于对外发动战争 关于南京大屠杀 关于日本的战争罪行
1. 争取成为西方第二号领袖,日本 在国际舞台上扮演举足轻重的角 色。
2. 以亚太地区为依托,争取日本在亚 洲的领导地位。
3. 使日本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 理事国,争取日本在国际舞台上 拥有较大的发言权。
二、中日关系的现状介绍 小泉时代(2019—2019):政冷经热 安倍的短暂过渡(2019.9—2019.9):
战略互惠的基本内涵是:
(1)相互支持和平发展,增进政治互信。 保持两国高层来往。努力提高各自政策透明度。
扩大合深化两国政府、议会、政党的交流与对话。
(2)深化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加强在能 源、环保、金融、信息通讯技术、知识产权保护 等领域的合作,实现合完善合作机制。
台湾问题的实质——日本利用台湾制 衡中国。
3.领土和海洋权益问题
(1)钓鱼岛问题 (2)东海问题
钓鱼岛
钓鱼岛被 日本事实 上占领
钓鱼列岛,又称钓鱼群岛,由8个无人岛 礁组成,包括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北
小岛、南小岛、大南小岛、大北小岛和飞濑 岛等。钓鱼列岛分散于北纬25°40′~26°、 东经123°~124°34′之间;列岛总面积 约为6.3平方千米,钓鱼岛面积最大,约4.3 平方千米,海拔高度约362米。距我国台湾 省基隆市约190千米,距福建省福州市和日 本冲绳的那霸都是420千米。钓鱼列岛周围 海域面积约为17万平方千米,相当于5个台 湾本岛面积。

论近代中日关系的发展及演变

论近代中日关系的发展及演变

论近代中日关系的发展及演变论近代中日关系一、同在改革路中的博弈(1840—1894)1、日新月异与天朝上国19世纪中叶以前,中国清朝和日本的江户幕府都奉行锁国政策。

1854年日本被美国“佩里舰队”强行打开国门。

日本面临着与中国被列强侵占、瓜分一样的命运,但江户幕府仍然实行保守政策。

可是在1868年,革新派成功推翻江户幕府,开始了一场自上而下的、全面西化的现代化改革运动,史称“明治维新”1。

日本由于进行了明治维新在国内引起了一场日新月异的变革,直接促成了近代日本的崛起。

而当时的中国也在鸦片战争中被英国打败,被迫打开国门,面对着被瓜分的命运,当时的清政府也同样进行“维新变法”来学习西方,可是由于守旧派还沉浸在天朝上国的美梦里,维新派力量还比较软弱、弱小,所以维新变法失败了。

同样都在同一时期走在改革的道路上,可是日本经历明治维新却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促成了日本的崛起,而中国的变法却被扼杀在了摇篮里,结果导致中国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上了落后挨打的道路。

2、紧随修好条规而来的阴谋当时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国内产生了矛盾,政治上,由军阀,地主和官僚垄断,人们没有民主。

经济上,由旧式封建特权商人转化来的资本家垄断,封建剥削残余大量存在,劳动人民生活贫困,日本国内市1《简明日本近代史》吕万和,天津人民出版社场狭小。

所以统治集团需要对外侵略扩张来转移国内矛盾,争取国外市场,大力发展军国主义,推行大陆政策,走上“争韩侵华”的道路。

为此确立了三大外交目标:一是修订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二是与朝鲜订约以打开其门户;三是与中国订约建交,谋求在华领事裁判权和通商特权,并为入侵朝鲜创造条件。

2与西方列强修约阻力较大,一时难以实现,与朝鲜订约也遭到拒绝,于是明治政府就把与中国订约作为其外交的突破口。

于是,在1871年9月,清朝和日本在天津签订《中日修好条规》和《中日通商章程》,正式确立了对等的国家关系,中日关系也从此进入近代的新阶段,可是要知道这些修好条约只是日本的阴谋而已。

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

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

1.1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一)已完成1日本是哪一年被美国打开大门的?A、1852年B、1854年C、1860年D、1864年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2近代日本什么时候开国?A、1854年B、1855年C、1856年D、1857年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350年代时,北京大学的历史系是几年制教学?A、3年B、4年C、5年D、6年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4美国打开日本大门后,与日本签订了《日美神奈川条约》。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5《日本国志》作者是魏源。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1.2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二)已完成1“千岁丸”访问上海的时间是()A、1840年B、1842年C、1860年D、1862年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2日本访华旅行记《观光游记》的作者A、A川端康成B、B佐久间象山C、C冈千仞D、D吉野作造3“千岁丸”访华的日本人不包括()A、高杉晋作B、中牟田仓之助C、伊藤博文D、日比野辉宽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4最早去日本交流的文人A、A魏源B、B罗森C、C黄遵宪D、D李鸿章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5“千岁丸”访华是在1862年。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1.3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三)已完成1《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的作者是谁?A、王芸生B、王晓秋C、陈布雷D、张立生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2辛亥革命间接推动了日本大正初年的护宪运动和大正政变。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3中日关系史是介于中国史和日本史之间的边缘学科。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4日本比中国更早被西方列强打开国门。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5日本的广大有志之士是支援和同情辛亥革命的。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1.4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的视角和方法(四)已完成1以下属于明代的著作的是()A、日本考B、瀛寰志略C、日本游记D、海国图志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2历史研究的基本功是什么?A、发表议论B、搜集、研究史料C、思想研究D、史学史研究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3中国最早对日本有明确记载的朝代是()A、周B、春秋C、汉D、唐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4《海外拾遗》是日本江户时代描写鸦片战争的小说。

近代史上的中日关系_图文

近代史上的中日关系_图文

近代史上的中日关系【考点梳理】(1)1894年--1895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

内容: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③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④增辟通商口岸等。

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2)1900--1901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

(3)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中国开始局部抗战。

(4)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开始全面侵华战争,并制造了南京大屠杀;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胜利,台湾也回到祖国的怀抱。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扭转了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屡败的局面;洗涮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中国人民的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历史感悟】一.中国近代史上,日本曾经发动了哪两次侵华战争?中国在这两次战争中一胜一败,试简要分析这两种不同结局的原因。

日本发动的两次侵华战争是:甲午中日战争和全面侵华战争。

1.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1)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2)原因:清王朝政治腐败、妥协退让,经济和军事落后,而日本政治制度先进,经济和军事力量强大,蓄谋已久。

2.抗日战争:(1)结果:1937 -1945年抗日战争:中国胜利。

(2)原因:①国共两党合作,实行全民族抗战。

②中共坚持敌后抗战,成为抗击日本侵略的中流砥柱。

③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的对日作战,牵制了日本进攻。

④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家的支持。

二.近年来中日政治关系结“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或目前影响中日关系的主要因素)日本不能正视侵华历史。

如:修改历史教科书,否认南京大屠杀以及参拜靖国神社,钓鱼岛的归属问题等;三.如何正确处理目前的中日关系?(或对中日关系谈谈你的看法。

中日关系概述

中日关系概述

中日关系概述一、近代史上中日关系近代以前,中日两国之间已经存在国家的交往,同时,民间领域的交流也在频繁展开。

中国和周边国家之间的关系常被称为朝贡关系。

如果周边国家向中国派遣使节并进献贡品,中国就承认该国国王的权位,并回赠礼品。

之后,中国对其他国家的内政和外交就不再进行特别的干涉。

16世纪后期以后,中国与日本已经不存在朝贡外交关系,两国关系主要以商品贸易为中心展开。

在这种大的框架下,中、日两国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关系。

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末,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欧美各国为了顺利地销售商品和获取原料,开始侵占亚洲各地。

这一时期东亚的历时就不能不在欧美各国的强大压力下展开。

中国试图击退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的倾入,但是在战争中失败,被迫以不平等的关系同西方国家交往。

中国在战争中失败的的消息是日本幕府政府感到震惊。

在10年后,即1853年,当美国军舰来到日本逼迫其开港的时候,幕府在第二年就结束了持续200余年的锁国政策而开国了。

接着日本也相继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1868年日本武士中反对幕府的势力上升,推翻了将军的政权,建立了新政府。

幕府被推翻,新国家诞生,这一政治、社会的巨大变化被称为“明治维新”。

新政府成立后积极向欧美学习,从而逐步实现现代化的仿真。

为此,积极展开对外交流,政府聘用了许多外国人作教师,并把留学生派往欧美。

日本新政府在成立四年后拍使节团前往欧美学习,用1年零10个月的时间考察了美国、英国、法国、普鲁士、俄罗斯等12个国家的政治、法律、经济、社会等情况后回国。

使节团的出访清楚地表明了日本要走的道路,即脱离亚洲,加入西洋强国之中。

因为这时的主导思想是:亚洲比西洋落后,应将亚洲“先进”的日本的支配之下。

二、日本帝国主义的扩张与中国的抵抗通过明治维新建立了新国家的日本,随着实力的增强开始动用军队对东亚地区实施侵略。

1895年日本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取得胜利后,遂将台湾变为殖民地;1905年日俄战争取得胜利后,又将韩国变成保护国;在控制大连、旅顺和库页岛等南部地区的同时,日本又开始加速对大陆进行侵略。

近代史,论中日关系

近代史,论中日关系

浅谈中日关系背景:在参观完中国国家博物馆系列展出——复兴之路后,日军在中国土地上横行霸道,所到之处杀伤抢掠的图片依然历历在目,馆内所陈列的文物,油画不仅仅是带给了人视觉上的冲击,更多的是人心灵上的震撼和感悟。

返校之后,遂决定进一步了解和深入的探讨一下中日关系,纠正自己对历史的错误认识,弥补对中日历史的盲点。

下文主要从从中日关系发展史、中日关系的现状和中日关系的症结三个方面来谈中日关系。

恩恩怨怨——中日关系发展史“发展中日关系要以史为鉴。

”这句话告诉我们,研究中日关系的现状与未来,离不开对中日关系史的考察。

中日两国由于地缘相近,不管愿意与否,同处于一个对各自发展发展有至关影响的利益互动体中。

因此,探求与总结二千余年中日关系发展史上的经验与教训,对于21世纪中日关系建立良性互动模式、选择最佳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最早称日本为“倭”。

中国南北朝时期,大和国统一日本,中日之间形成朝贡关系,隋唐盛世,日本屡派“遣唐使”大举学习中国文化,但到了13世纪上半期,倭寇开始侵略朝鲜半岛和中国大陆沿海地区,长达300多年。

此时中国正处明朝,与日关系分分合合,明太祖还曾绝日本贸易,严海禁,派兵剿御倭寇,看来中国人对日本的坏印象是由“倭寇”这一侵掠形象慢慢积累加深的。

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

日本的国力日渐强盛。

然而日本内部矛盾激化,日本政府为安定内部,决定转内征为外征,把士气转向国外,他们很自然的把目光转向中国,开始推行向中国侵略扩张的政策。

日本开始对中国血腥的侵略史。

日军所到之处烧伤抢掠,其中就有惨无人道的旅顺大屠杀、南京大屠杀、细菌战等等,迫使腐朽的清政府签订各种不平等条约,如《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日辽南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是日本侵略中国的另一种手段,通过条约对清政府进行经济掠夺、政治控制和文化渗透。

一步一步走向灭亡的清政府不断的割让土地,赔偿白银,转让自主权。

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近代以来的中日关系

近代以来的中日关系

切入,把握日本人的文化特质。
1、“个人不安”与“从众无惧”
成 长过程中都要加入并且深深地依赖大大小小的社会集 团。否则,此人将被众人厌弃,无以自存。所以,人 际关系是头等大事,它会带来温情和保护,也是天罗 地网,有时还是枷锁,使身在其中的每一个体都有透 不过气的复杂感觉。 A、娇宠(amae )心理 ‚amae”是日语中特有的一个词汇。大体是指一种 类似婴幼儿对父母依赖、希望得到父母宠爱的心理和 行为。成年的日本人在集体中寻找温柔、友好、安全 和被照顾的感受,尤其是下位者对上位者的依赖,好 象幼年时对母亲的依恋。
2、耻感文化与“他律”道德
在外国人眼中,日本人(特别是男性)的道德表 现是‚矛盾‛的,清醒时和醉酒后、公共场合与无人 之 处、和平时与战争中、国内与国外……
本尼迪克特的‚耻感‛文化说解释了这些表面上 的 矛盾。 在道德领域,延续至现代的大多数文明属于‚罪 感 文化‛(以此为主):一是支配个人行为的终极动力 源 于内部,二是个人遵循非此即彼的绝对的善恶标准, 比如中国人所说的‚良心‛。但日本人不是这样。他
C、名誊感。‚罪感文化‛以及其他文化背景下
的 个人不是没有名誉感,但‚耻感文化‛下的个人趋于 把 名誉看得比正义、善行更为重要。对传统的日本人来 说,‚永恒不变的目标是名誉‛。为了名誉,可以不 顾 事实,不分善恶。它发展到极至,就是武士道拼命鼓 吹的‚死亡哲学‛——为了自己避免受耻辱,就选择 消 灭自我。在日本,由于公司破产,老板自杀的不在少 数。情人们如果姻缘难了,也喜欢选择手拉手蹈海。 农民一旦在约定的时间内还不了债务,也会选择自 杀,以避免失去信用。
文化是日本的致胜之道,日本人的团结、 服从、细致精神,为举世所公认。然而,精致 细腻、华美温柔的外表下面还精心掩盖着服强 欺弱、排外、野蛮的成份。客观地认识这种双 面性,是恰如其分地与日本打交道的关键所在。

中日近代关系

中日近代关系

中日关系的“政冷经热”人们把近年来的中日关系形容为“政冷经热”。

尽管“政冷经热”不是一个十分严密的概念,但也大体反映了中日关系的基本特征。

政治关系与经济关系密切相关,一般来说成正比关系,但其毕竟是经济外因素,而起决定作用依然是经济因素。

不可否认,近两年中日之间的“政冷”开始影响到经济关系,并且已经出现局部“经冷”现象,而且,这种局部“经冷”被放大许多,“政冷经凉”的说法似乎成为目前舆论的主流。

但是,笔者认为,对局部“经冷”的无限放大,可能会造成舆论压力直接影响到具体企业的实际投资行为和贸易行为,因此,对当前中日经济关系做出全面客观评价十分重要。

对中日经济关系的判断,首先需要明确几个问题:第一,应当从长期和中期数据考虑,而不能仅凭一年甚至半年的指标为依据;第二,需要从综合指标分析,而不能只从单一数据判断;第三,不仅要看到中日经济关系对中国的影响,还要看到对日本的影响;第四,经济关系的局部降温究竟是经济自身原因还是政治原因。

根据以上原则,笔者通过中日双方公布的1990年至2005年15年的长期数据以及中日之间“政冷”凸现的2001年以来的5年中期数据,对双边经贸关系加以综合考察,得出的结论是:中日经贸关系仍处于健康发展之中,“政冷经热”状态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而且这种状态将会长期持续下去。

双边贸易和日本对华直接投资数量不断上升日方统计数据第一,日中贸易迅速增长。

1990—2004年,日中贸易从2.6万亿日元,增长到19.0万亿日元,增长7.3倍,年平均增长率达14.6%,远高于同期日本外贸3.6%的平均增长率。

2001-2004年4年期间,日中贸易从10.8万亿日元,增长到19.0万亿日元,增长76.3%。

年平均增长率达21.2%,远高于同期日本外贸4.6%的平均增长率。

2005年日中贸易达到20.8万亿日元,同比增长14.4%,也高于日本外贸11.0%的增长。

第二,日中贸易占日本外贸的比重迅速提高。

论中日关系.doc

论中日关系.doc

论中日关系中日两国有着两千余年的交往历史。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多数时期两国人民和睦相处,与亚洲各国人民一道,共同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东方文明。

当历史走向近代,由于日本军国主义、帝国主义发展,使得其走上了外殖民扩张的道路,给亚洲人民,尤其是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的灾难。

来到现代,由于日本历届政府中一直有人在刻意回避历史,不敢勇于承认错误,更有甚者企图篡改,美化日军国主义的对外侵略行为。

加之中日两国在地理上离得很近,即使在和平时期也难免磕磕碰碰,产生各种矛盾。

正由于种种原因,使得中日两国关系在近几十年中一直曲折发展,难以从根本上得以提升和进步。

中日存在的主要矛盾对历史的不同认知对于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中日两国存在着截然不同且不为彼此所理解、接受的认知。

日本民众承认侵略战争,也承认战争的失败。

但两颗原子弹的“教训”和大批青壮年埋骨战场的惨状使他们同时认为,中国人和日本人都是这场战争的受难者,理应受到同样的对待。

在日本人看来,东条英机等战犯和战死的其他普通士兵一样,都是可怜的人;而参拜靖国神社则是表达对这些人的怜悯的一种方式。

对于这一点,中国民众在感情上不仅无法理解,更是难以接受。

和日本人的矛盾与模糊相比,中国人对历史的认知是明确而一致的。

举国上下均认定,在二战中,日本对中国犯下了侵略的罪行,日本是侵略者,并一直要求其作出明确的道歉。

对此,日本民众不仅无法理解,而且觉得就历史而言,中国多少有些可拍。

而日本一再地回避正视侵略历史、回避道歉的行为使中国人对日本产生了日益浓重的憎恨与猜忌。

这种情绪逐渐成为中国在中日关系中挥之不去的历史心结。

在制定对日政策时,通过舆论,民众总是给政府施加巨大的压力,时刻提醒政府“小心日本”、“小心日本”。

台湾问题从历史上看,日本曾通过武力吞并台湾并进行了长达50年的殖民统治。

1972年中日两国签署《中日联合声明》时,日本政府就明确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工作文档近代以来中日关系的过去

工作文档近代以来中日关系的过去

近代以来中日关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商学院10财会2班招杏梅学号:2010244228虽然抗日战争一个已过去六十多年了,但每当提起日本的时候,我还是无法平息心中那份愤怒。

可我还是告诉自己要冷静去看待近代中日关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因为“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抓住现在,把握未来;才可以时时提醒自己要有忧患意识;才可以更加强大,对于那些反华势力大胆地说“不”。

其实中日关系可以追溯到二千多年汉唐两朝,当时既有日本使者到达中国,又有著名的鉴真东渡日本的事迹。

在这期间两国的文化得以广泛交流,唐朝的服饰、茶道等习俗文化传到了日本。

作为与中国隔海相望的邻国日本,一直都把我国当作学习与友好交往的对象。

可是到了近代(即1840年——1949年)、现代(1949年至今)以来,日本的态度却截然相反。

19世纪60年代明治维新之后,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同时也伴随着走上了对外殖民扩张的道路。

先挑衅发起了中日甲午战争,另中国签订了不平等的《马关条约》。

让台湾在它的统治下长达几十年之久,期间还对台湾的人民实行“同化”教育。

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一)从九一八事变到华北事变。

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主持召开“东方会议”,宣示了八条《对华政策纲要》,并对“大陆政策”进一步发展和具体化。

1931年9月18深夜,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炸毁南满铁路沈阳北郊柳条湖的一小段路轨,反而诬陷是中国军队破坏的。

(二)卢沟桥事变到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

1937年7月7日,日本借口一个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拒绝后,就发动了卢沟桥事变,由此日本全面战争拉开了序幕。

侵华日军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给我国极为深重的灾难。

首先,制造了一场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他们对手五寸尺的中国老百姓和俘虏士兵进行集体射杀、火焚、活埋及其他方法处死者高达30多万人。

当我看了《南京、南京》中那些死去的“慰安妇”赤裸着身子被他们抬到马车上的时候,心情更加沉重了,我简直无法想象日军居然这么没有人性。

近现代中日关系史浅谈

近现代中日关系史浅谈

近现代中日关系史浅谈华中科技大学;曾奕昂;U201212022;15摘要:一个国家想要成立,足够强大的军事力量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从军事方面入手,简单分析了从古至今中日军事力量的对比对国家关系所形成的影响。

关键词:中日关系近现代军事一、明治维新之前中国与日本的交流可以追溯到隋唐时期,当时的中国,可以算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几个国家之一。

日本作为还没有完全发展的国家,以大化改新为代表,积极的学习中国的知识文化。

从那时起中国就对日本有着深远的影响。

但是,日本从来都不甘于屈居人下,从在600年和602年,推古政权曾派兵征新罗,但没有获得成功。

同时,先后四次派使节访隋,其中在607年派小野妹子使隋时,在国书中使用了“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之语;608年,再次派遣小野妹子与8名留学生、留学僧赴隋时,国书中带有“东天皇敬白西皇帝”之语,其中用语中表达的希望与中国平起平坐的欲望显而易见。

在明治维新之前,中国也与日本有过几次小规模的战争,其主要焦点也集中在朝鲜半岛。

如公元663年的白江口之战,唐军凭借着优良的造船技术与丰富的作战经验。

以13000人,战船170余艘战胜倭军42000人,战船1000余艘。

而当时,而当时的中国,光北京的范阳节度使就管兵九万一千人,马六千五百疋,衣赐八十万疋段,军粮五十万石。

远非日本可比。

而到了中国明代,日本有着很长一段时间的群雄割据时期。

最终由丰臣秀吉统一了日本大部。

而那时日本大的战役也不过是过万人的军队,例如奠定了秀吉统一日本基础的山崎合战中明智军有1.6万人,羽柴军也仅有3.5万人。

而当时的明朝,则是强过日本数倍。

以捕鱼儿海大捷为例,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三月“大将军永昌侯蓝玉率师十五万,由大宁进庆州,闻虏主脱古思贴木儿在捕鱼儿海,从间道,兼程而进”。

通过记载,蓝玉捕鱼儿海大捷,共灭敌数万,俘虏七万多人。

在战争规模与激烈程度来看都远超日本。

而到了1585年,一统日本后的秀吉说:“如今为已征服全日本,地位晋升,邻国在握,财富充裕,已无他求。

近代中日关系的发展

近代中日关系的发展

近代中日关系的发展观察近来中日关系的特征,一言以蔽之,“政冷”。

岂止是政冷,身在东京,接触种种社会现象,有时简直让人觉得心凉齿寒。

媒体的报道是反映社会的晴雨表通过美化侵略的右翼教科书、在对历史不加反省的前提下争当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等事件引发的中国民众对日抗议传到日本,日本社会的右翼势力立即出动宣传车到中国驻日使领馆驻地疯狂叫喊。

笔者亲眼看到几个暴徒在中国使馆前面口吐脏话、叫嚣不止。

这些反华分子不仅用高音喇叭喊话、打骚扰电话,还把红漆偷偷涂在中国驻日大使官邸的门上。

媒体的报道是反映社会的晴雨表。

与闯馆事件和球场风波一样,日本不少媒体导演了一场煽动仇华的闹剧。

在东海划界问题上,一些媒体掩盖真相,大肆宣传中国并不承认的“中间线”说法,煽动“日本海洋资源被吸走”的谬论。

有些媒体甚至说要为针对中国的“未来战争”做“准备”。

更令人吃惊的是,一家大报竟在头版的“编辑手账”专栏里把中国比喻为浮出海面的“深水鱼”。

当深水鱼浮出水面时,为了减轻体内的压力会吐露内脏、并突出眼球。

而中国就如同一条浮出发展中国家水面的深水鱼,为减轻体内因贫富差距等社会矛盾造成的压力,政府正通过“憎恨日本”的反日教育转移国民的视线。

这家媒体别有用心地说,中国把日本当成“历史的奴隶”,使日本人“无休止地在中国人面前垂下头来”。

当然,在这场感情对立的风波中,并不是所有媒体都像上述报纸那样。

《朝日新闻》、《日本经济新闻》等媒体的报道和言论还是比较严肃、冷静的。

它们指出,中日间出现情感对立的根本原因在于日本美化侵略的言行触怒了中国的民众。

日本政府一方面在公开场合多次重复1995年村山首相发表的“村山谈话”,承认日本在错误国策下,因推行殖民统治和侵略政策,给亚洲各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害。

一方面又继续坚持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并“拒绝把一般的死者与甲级战犯相区别”,这与“村山谈话”的精神大相径庭。

这样下去无法从根本上改善两国关系。

这些媒体主张为了两国的共同利益,中日之间应尽快消除对立,寻求合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