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1.3《声音的特性》导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声现象 三声音的特性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教案

三、声音的特性课程标准要求【教材分析】1.通过体验、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声音的三个要素。
2.通过声音的速度估测增强学生对声速的感性认识,熟悉速度的测量。
【学情分析】1.学生有强烈的活动探究欲望,在方法和环节的把握上不够成熟。
2.学生对声音较为熟悉,而对其特征、规律缺乏认识。
3.学生的直观感性思维较好,而对音调、音色等的抽象思维不够。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声音的特性。
●直到声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
2.过程与方法●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更加热爱世界,【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和总结出对音调、响度、音色概念的理解及其相关因素。
本节中出现的名词:乐音、音调、频率、超声波、次声波、响度、振幅、音色。
难点:引导学生在动手中动脑。
学会自我构建知识体系。
【教学方法】探究法、演示法、讨论法。
【教学器材】学生直尺或钢尺,示波器、弦乐器演示仪、笛子、小鼓、铁架台、音叉、乒乓球、细绳。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世界上的声音千差万别、各种各样:有悦耳动听,使人心情愉快的乐音(如:音乐厅的演奏,歌唱家的歌唱);也有嘈杂刺耳,令人厌烦的噪声(如刹车时的摩擦声、打磨工件的声音、电钻的声音)。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乐音的特性。
二、新课开始声音的特性(板书)乐音:是物体作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但同是乐音,有的调子高,有的调子低,有的声音大,有的声音小,这是怎么回事呢?既然声音是由振动着的物体发出的,我们会这样猜想:声音的差别必然跟物体的振动情况有关,是不是这样呢?[演示1]请听:用弦乐器演示仪弹几个不同的音。
提问:你感觉有什么不同?(生)回答:声音的高低不一样。
我们先来研究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的关系:一、音调(板书)让我们一起来探究:[生分组试验]物品:钢锯条,记录表格。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声音的特性》导学案

《声音的特征》导学案湖北省丹江口市实验中学杨学亮【学习目标】知道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了解音调的高低跟频率的关系,响度大小跟振幅关系,了解不同的发声体的音色不同;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重点难点】声音的三特征及其决定因素,区分声音的音调和响度的不同。
【学习过程】1.引入新课: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请同学们听几段音乐等比较它们发声的现象有什么不同?2.新课教学(1)探究决定声音高低的因素引导学生讨论:音调的大小由什么因素决定的?按照表格的内容设计实验并得出结论:锯条的音调与锯条振动快慢的关系操作关键:(1)按锯条的手要用力压紧。
(2)使锯条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
用二胡演示,学生归纳音调与琴弦的什么有关,什么关系?我们得到的结论是: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板书)那么能不能用一个物理量来表示振动的快慢程度呢?小组讨论: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9-20页,试着回答下面的问题:1.频率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什么叫频率?2.在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是什么?3.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跟音调的关系是什么?4.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多少?5.什么叫超声波?什么叫次声波?6.生活中你对超声波,和次声波了解多少?他们有什么用处?(2)探究声音强弱(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引导学生讨论:怎样可以让鼓发出的声音大一些?特别响时鼓面的振动有何特点?怎样大家都能看到鼓面振幅的大小?观察音叉发声的实验归纳:响度:声音的响度与什么有关实验中采用那些研究方法:(3)音色:介绍古代编钟,音色优美。
得出结论:音色:音色与什么有关:(4)三个特性的比较(波形图的对比)3.典型例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收音机中的音量开关是调节音调的B.收音机中的音量开关是调节响度的C.一个人的音色是不会改变的D.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不会变的(2)弦乐演奏前常常调弦,要使弦发出的声音调变低应把弦调一些,以使它振动地.A.紧 B.松 C.频率变大 D.频率变小声音的特性---课内作业班级姓名成绩1.当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的男声演唱时,小明和小亮齐声说:“是刘欢在演唱!”他们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不同演员声音的()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声速不同2.新年联欢会上,小王在演出前调节二胡弦的松紧程度,他是在调()A.音调B.响度C.音色D.振幅3.图中小明同学用不同的力敲击鼓面,他研究的是()A.音色与用力大小的关系B.响度与振幅的关系C.音调与用力大小的关系D.音调与振幅的关系4.如图所示,用硬卡片以相同的速度分别拨木梳的粗齿与细齿,卡片发出声音的主要区别是()A.音调B.音色C.响度D.振幅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收音机中的音量开关是调节音调的B.收音机中的音量开关是调节响度的C.一个人音色是不会改变的D.声音传播的速度是不会改变的6. 图中,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探究声音的 ( )A.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C.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D.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7.医生在诊病时使用听诊器,听诊器()A.能使心脏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B.能改变心跳的频率,使音调变调C.能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好听些D.能减小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8.如图所示,7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可以发出“1、2、3、4、5、6、7”的声音来.这些声音产生的原因和决定音调的因素分别是()A.水振动,水的高度B.水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C.瓶内空气振动,水的高度D.瓶内空气振动,瓶内空气柱高度9.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运用了声音(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的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填“音调”或“响度”)。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3《声音的特性》示范教案 - 教育城

音色由发生体本身的性质(材料、结构、组织)决定
三:课堂小结
我们根据什么分辨不同的声音
(1)音调由频率决定
(2)响度是由振幅决定
(3)音色由发声体本身决定
学生看书
分组讨论、思考、回答
猜想
分组讨论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实验,其他学生评估利用直尺等
观察实验,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归纳,判断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1.3声音的特性》新课标示范教案
年级
八年级
课题
声音的特性
课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知识
技能
1:了解声音的特性。
2:知道声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频率有关,响度和发声体的振幅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过程
方法
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的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体验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
总结:人的听力范围约为20 Hz~20000Hz的声音。人们把高于20000Hz的声音做超声波;把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
想一想:为什么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却能听到讨厌的蚊子声?
(二)响度:物理学中,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1)猜想: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2)学生分组利用身边器材设计实验
引导学生从感知声音的性质特点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观察到的现象提出猜想
尝试设计实验,对实验的现象、结果进行分析、归纳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概括能力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设计意图
频率: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单位为赫兹(hertz)简称赫符号Hz
物理学用频率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
八年级物理1.3《声音的特性》学案

八年级物理 1.3《声音的特性》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温馨寄语:我参与我快乐我展示我精彩二合作交流、夯实基础1.音调表示声音的,其大小与物体振动的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振幅越小,响度越。
2.用喇叭筒喊话,声音可以传的较远,用听诊器听人的内脏发出的声音,可以听得清楚些,这是为了声音的分散,从而达到响度的目的。
(填“增大”或“减小”)3.牛叫的声音与蚊子叫得声音相比较,牛叫的声调,响度。
4.7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他们,可以发出“1”“2”“3”“4”“5”“6”“7”的声音来,这些声音产生的原因和决定音调的音素分别是()A 水振动,水的高度B 水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C 瓶内空气振动,水的高度D 瓶内空气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三.达标练习1.《三国演义》中,蜀国大将张飞在长板桥头大声呼喊,吓退操兵百万,这说明他的声音很大。
2.医生在检查病人腹中是否有积水时,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的腹部细细倾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叩诊”,医生判断患者腹部是否有积水时主要是一句()A 声音的响度B 声音和音调C 声音的音色D 声音是否悦耳动听3.安静的傍晚,狗竖起耳朵在警觉的谛听,这是由于()A 狗能够听到很远处人的对话B 狗能够听到火星发出的声音C 狗能够听到人耳所不能察觉的高频率的声音D 狗能够听到无线电波四.反馈检查、能力提升1.小提琴发出悠扬的琴声是靠的振动产生的,演奏前,演奏者都要通过拧紧或放松琴弦进行调节,这主要是为了调节琴声的。
2.挑选西瓜时,经常用手帕打西瓜判断西瓜是否成熟,这是因为成熟程度不同的西瓜被拍打时,发出声音的和都不同。
3.有经验的养蜂员根据蜜蜂嗡嗡声就可以知道它是飞出去采蜜还是采蜜回来,这是由于带蜜飞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的比不带密时。
五、课堂小结:六、课后反思:。
八年级物理上册《2.2 第1课时 声音的特性》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2.2 第1课时声音的特性》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2、2 声音的特性第1课时声音的特性1、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2、知道乐音的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3、了解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4、知道人的听觉范围,了解超声波、次声波音调●自主预习阅读教材第32、33面,完成下列填空:1、物理学中用频率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的单位是,简称,符号为、2、振动的频率决定声音的,振动频率越高,声音音调越,振动频率越低,声音音调越、3、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从到;人们把高于的声音叫做超声波;把低于的声音叫做次声波、●小组讨论(1)在水平桌面上放一铁制容器,不断往铁制容器中倒水,同时用同样的力敲击铁制容器发声,倾听声音的变化、可以发现:容器中水越多,水振动得越,音调越、(2)把一根塑料尺按在桌面上,露出桌面一定的距离,用力拔动塑料尺,观察塑料尺振动的快慢,听发出的声音;缩短塑料尺露出桌面的长度,再以大致相同的力拔动塑料尺,仔细观察塑料尺的振动快慢,听发出的声音、可以发现:塑料尺振动得,音调越、(3)用尺子分别以不同的速度刮梳子齿,刮得越快,可以听到声音的音调越、●教师点拨1、在学习声音音调的时候,首先应通过一些事例来帮助学生明白物理学中声音的高低(即音调高低)的含义、如对蚊子的声音与牛的声音进行对比,蚊子声音要高些,但小些,牛的声音要低些,但大些、这样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物理学中声音的“高低、大小”与生活中常讲声音的“高低、大小”是有不同的、2、在探究是什么因素影响声音音调高低问题的时候,应注意保持振动的幅度不变(即每一次用力大小不变),只改变振动的快慢,以避免声音响度不同对要探究的问题造成干扰、答案:(1)慢低(2)快高(3)高●跟踪练习1、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响度●自主预习阅读教材第34面、第35面,完成下列填空:1、物理学中,声音的强弱叫做、2、物理学中用振幅来描述、3、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越大、4、人听到声音是否响亮,除跟发声体发声时的响度有关外,还跟、●小组讨论(1)做教材34面探究实验,发现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大,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说明物体振动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2)把一根塑料尺按在桌面上,露出桌面一定的距离,用力拔动塑料尺,仔细观察塑料尺振动的幅度,听听发出的声音;保持塑料尺露出桌面的长度不变,再以更大的力拔动塑料尺,仔细观察塑料尺的振动的幅度,听听发出的声音、可以发现:塑料尺振动,响度越、(3)让你的同桌站在操场中央,大声的说话,你从距离他较远的地方向他走去,你可以发现听到的声音响度,这说明响度还与有关、●教师点拨1、在响度的探究实验中,要注意使乒乓球慢慢地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否则快速碰撞音叉就会影响实验结果了、2、在响度的探究实验中,除了每一次都要敲击同一个音叉(运用控制变量法)之外,还运用了转换法(通过观察乒乓球的摆动幅度来了解音叉的振幅)、答案:(1)大大(2)幅度越大大(3)变大到声源的距离●跟踪练习2、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大声”喊叫才能让较远处的人听见。
八年级物理 第二章 声现象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导学案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第二节声音的特性导学案人教新课标版第二章声现象第二节声音的特性导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学习目标】1、了解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3、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4、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学习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学习重点】掌握声音的三种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学习难点】区分声音的三种特性,尤其是音调和响度的区别。
【学法指导】用转换法观察物体响度和振幅的关系,用控制变量法学习声音的音调和响度分别与什么因素有关。
【知识链接】世界上的声音千差万别、各种各样:有悦耳动听,使人心情愉快的声音(如:音乐厅的演奏,歌唱家的歌唱);也有嘈杂刺耳,令人厌烦的噪声(如刹车时的摩擦声、打磨工件的声音、电钻的声音)。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声音的特性。
【自主学习】预习导学1、声音的三个特性是:音调、________和音色、2、发声体在1 s内振动的次数,叫__________、3、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___决定的、__________音调越高;__________音调越低、4、响度跟发声体的__________有关系,__________,响度越大;__________,响度越小、响度还跟__________有关系、5、比较牛和蚊子的叫声,__________的叫声音调高,__________的叫声响度大、6、人的听觉范围是__________、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__________Hz的声音;次声波是指频率低于__________Hz的声音、7、男低音歌手独唱时由女高音歌手轻声伴唱,下面对二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A、“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B、“男声”音调高、响度大;“女声”音调低、响度小C、“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D、“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8、在接听熟人的电话时,从声音的特性上,容易辨别对方是谁,其原因是()A、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音调不同B、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频率不同C、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响度不同D、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音色不同9、开大收音机的音量旋钮是为了()A、增大声音的响度B、提高声音的音调C、改善声音的音色D、减小噪音10、有人认为凭听觉能发觉飞行中的苍蝇,却不能发现飞行中的蝴蝶,这是因为苍蝇发声大,蝴蝶发声小,你认为对吗?为什么?11、夏日里买西瓜,要捧起来拍两下听声音,这是为什么?【合作探究】1、音调定义: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完整版)初中物理声音的特性导学案

声音的特性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和技能1、知道声音的三个特性。
2、知道音调、响度各与什么有关。
3、知道不同发声体发声的音色不同。
2、过程和方法通过预习和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
研究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时的丰富多彩,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
重、难点:声音的三个特征是音调、响度和音色及其各与什么有关。
音调与响度的区分。
器材:收音机、发音齿轮、钢尺、乒乓球。
学习课时:2课时一、课前预习:1、声音的三个特性包括:、和。
2、音调是指声音的,越高,音调(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表示物体振动的,单位是,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
)3、响度是指声音的;物体越大,响度;听者距发声者越响度越。
4、音色又叫,它反映了声音的品质。
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发的声音靠。
5、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高于叫超声波;低于叫次声波。
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同,大象靠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声波。
6、常见的乐器一般分为管、弦、打击乐器,管乐是靠发声的;如,弦乐是靠发声的,如;打击乐是靠发声的,如。
二、课前展示1、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不能传声。
3、声音在、体中比体中传播的快。
声音在15°C时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4、下列关于人感知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鼓膜损坏的人,仍能够感知声音B.将耳朵堵住后,仍能够感知声音C.听小骨损坏的人,仍能够感知声音D.听觉神经损坏的人,仍能够感知声音5、人们凭听觉可判断声源位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靠骨传导判断的B.靠声源的音调判断的C.靠双耳效应判断的D.靠声源的响度判断的三、创设情景:声音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那我们为什么还会听到不同的声音?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五、展示汇报:用发音齿轮、钢尺展示音调和频率的关系,用音叉和乒乓球展示响度和振幅的关系用收音机展示响度和远近的关系。
八年级物理上册 1.3 声音的特性导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1.3 声音的特性导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3声音的特性导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初中物理声教案的特点(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第三节)教学目的、任务要求:1、理解人声音的特性。
2.体验声音的特点——音调、响度和音质。
3.了解声音特性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方法:实验、探索、讨论、归纳和实践。
学习过程:(课前已让同学们准备好教学案、课本和器材)一、导言:用不同乐器演奏同一乐曲“爱的奉献”问学生能否分辨出来,反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我们学习了这节课后就明白了,(激起学生气氛“大声回答想不想知道”)二、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声音的特性这节课(板书课题:三、声音的特性)大家都知道,小沈阳在春节联欢晚会上唱的歌,因为音调太高,拉不出红艳的花朵。
俗话说,“如果你想唱歌,你必须先改变音调”。
这里的“音调”是我们想在这门课上学习的声音特征之一——音调(板书:一、音调)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这里的高度不是指我们生活中声音的大小,而是指音乐学中的音阶,比如1234567i (让学生通过唱歌或演奏来感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听到的声音有的浑厚低沉,有的清晰尖细。
前者音调低,后者音调高(用画眉哨演示让学生感受声音的高低变化)一般来说,男女学生的语调比男生低,比女生高。
什么因素与音调水平有关?让我们探索一下:大家手中有橡皮筋把它拉不同长度拨一下听听声音的音调高低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可能有很多回答,注意引导到橡皮筋振动的快慢上去)然后将钢锯片作为一个实验:将不同长度的锯片移出桌面,聆听声音的音调。
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可能有很多回答,注意引导到锯条振动的快慢上去)学生填写学习和讨论教学计划的2个和3个问题,并总结教师的总结:2、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音调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音调就越心、爱和专注1低。
在物理学中,为了表示物体振动的速度,引入了一个重要的物理量——频率。
3.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引入频率的概念)Hz大家知道我们人类交流也好歌唱也好,发声是有一定频率范围的(比如调高了唱不上去,过低了说不出来),实质上我们的听觉也有一定的频率范围,大家快速阅读课本20页,你发现了哪些重要知识点,小组交流分享并填写教学案学习研讨的4小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声音的特性-导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导学案一、学前感知1、学习目标:1、通过自学知道声音的特性。
2、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影响声音三个特性的因素。
3、通过自学和亲身体会得出人耳听到的声音的范围,体验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从而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
2、重点难点:重点:1、在探究中体会和理解音调、响度和音色。
2、通过实验探究音调、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难点:音调与响度的区分3、课前准备:1.人耳听到声音的物理过程:发声体振动→声音在介质中以_______形式传播→人耳接收到声波引起_______。
事实上人听到声音是由两条路线传入内耳的,即空气传导和_______。
2.乐音的三个特征是_______、_______和音色。
音色是听觉所感受到的声音的特色,它是由物体本身决定,人们根据_______能够辨别不同的乐器或不同的人。
3.音调是反映声音的_______。
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有关,频率越高,音调_______。
4.响度表现为声音的_______。
响度跟发声体的_______和距离_______有关,振幅越大,响度_______,距离发声体越远,响度_______。
二、课堂互动活动1:体验与思考:手耳并用。
请利用手边的器材(包括老师提供的器材及学生自带的乐器)来发出尽可能多的声音,仔细倾听,尝试用不同的形容词来描述声音的不同,并展示自己的做法。
小组合作填写下面的空。
有的声音_______ ,有的声音_______,有的声音_______,有的声音_______,有的声音_______,有的声音_______,有的声音_______等等。
小组讨论:声音的音调是指上面的哪些?声音的响度是指上面的哪些?总结一下音调和响度的定义。
音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响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声音为什么会有不同呢?研究问题要追根求源,从本质入手。
推荐八年级物理上册《1、3声音的特性》教案新人教版

二、新课教学
1、音调
让学生听歌曲,感受高音与低音的不同
敲打盛水不同的杯子,使学生感知音调的不同
设疑:音调的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老师演示纲锯条实验
结论:音调的高低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响度:声音的强弱
试验:研究响度与振动幅度的关系
课本如图示
结果: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第三节声音的特性
第3课时第三节声音的特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声音的特性。
2.知道声音的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有关,音调跟发声体的频率有关。
3.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做“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的实验”和“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探究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和总结出对音调、响度、音色概念的理解及其相关因素。
难点:本节中出现的名词:乐音、音调、频率、超声波、次声波、响度、振幅、音色。
教学准备
多媒体、音叉、乒乓球、铁架台、钢尺、鼓、橡皮筋、乐器等
集体备课
个人备课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请两位学生分别回答问题,其他同学闭眼。
2.了解探究学常用的方法──转换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体会现实世界中物体发出的丰富多彩的声音,欣赏美妙动听的。乐曲,充分享受科学的美感。
2.通过参与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科学探究实践的思想意识和互相配合协作的精神。
教材分析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应该使学生了解声音的特性,知道振幅的大小决定声音的响度,频率的大小决定音调的高低,音色即声音的品质。
声音的特性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声音的特性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声音的音调、响度、音色三特性2、知道频率决定音调、振幅决定响度3、极度热情、投入学习。
重点难点:音调、响度、音色。
学习方法:合作探究一、自主学习1、问题引入:有的声音高,有的声音低;有的声音大,有的声音小。
这些差别是什么因素引起的?2、钢尺实验:控制不变的是,改变的是,观察的是,结论是。
3、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划得快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______,这说明音调跟发声体的______有关4、知识点一:音调(1)声音的叫音调,它决定于物体振动的。
(2)物质振动的快慢用来表示,它是物体每秒内振动的,单位是,符号。
(3)人耳发声的频率范围是()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HZ~HZ,(4)低于HZ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HZ的声音叫超声波,人耳均听不到这两种声波。
(5)你能从课本中找到哪些声音是超声波,哪些是次声波吗?知识点二:响度(1)声音的叫响度,它决定于物体的。
(2)物体的越大,响度越大;越小,响度越小。
(3)增大响度的方法知识点三:音色(1)音色是、决定的,我们能区别音调、响度完全相同的两个不同声音,主要就是不同。
(2)“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来判断说话者。
二、课堂检测:、“震耳欲聋”指声音的,“悦耳动听”指声音的,舞台上模仿各种动物的声音,模仿的是。
蚊子和牛的叫声的音调高, 响度大3、雷雨季节,有些小孩害怕雷声,是因为雷声的()A.频率很高 B.振幅很大C.响度很大D.音调很高4.吉它是年轻人喜爱的一种乐器.在演奏前,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这样做的目的是调节琴弦发声时的()A.振幅 B.响度 C.音调 D.音色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我们能区分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声的音调不同B. 我们不能听到蝴蝶飞过去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声响度太小C. 敲锣鼓时用力越大,它发声的响度越大D. 歌唱家引吭高歌,其中的“高”是指音调高6、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则男低音比女高音()A、音调低,响度大B、音调低,响度小C、音调高,响度大D、音调高,响度小7.弦乐器的音调高低决定于弦的长短、松紧、粗细。
《声音的特性》教案导学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导学案)第二章《声现象》第2节声音的特性课题声音的特性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声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2.了解超声波和次声波.3.知道声音的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4.知道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过程与方法1.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2.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培养学生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的品质.2.培养学生联系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的意识.教学重点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及其相关因素.教具准备钢尺(若干)、示波器、音叉、吉他、口琴、乒乓球(系有细绳)、铁支架、笛子、小提琴、录音磁带、录音机教学难点探究决定音调和响度的因素;超声波和次声波的概念;通过示波器的波形图比较声音的音调、响度、音色.教学课时1课时课前预习1.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调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音调就越低.2.频率是指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它是用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单位为Hz .大多数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从20Hz 到20000Hz ,把高于20000Hz的声叫超声波,把低于20Hz的声叫次声波.3.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人听到声音是否响亮,除跟发声体发声时的响度有关外,还跟人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系.4.音色是指声音的特色、品质.不同发声体的音色是不同的,音色取决于发声体本身的材料、结构等因素.我们能区分不同的人或物体发出的声音,就是因为它们的音色有差别.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有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新课导入师:振动会发出声音,为什么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却能听到讨厌的蚊子声?为什么用力鼓掌比轻轻拍掌发出的声音大?为什么我们接电话时,能通进行新课音调和频率1.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教师给学生分发几把钢尺,引导学生把钢尺紧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然后拨动钢尺,使钢尺振动发声.师:下面请大家观察老师演示的实验,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发声时的振动情况和发声特点.演示1:教师使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短一些,并拨动钢尺.(钢尺振动较快)演示2:教师使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长一些,再次拨动.(注意要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此时钢尺振动较慢)生:当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较短时,钢尺振动较快,发出的声音尖而细;当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较长时,钢尺振动较慢,发出的声音低而粗.师:同学们刚刚说的声音尖而细和低而粗就是指声音的音调.那么,音调的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呢?生: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刚才的实验中,钢尺振动得快,音调就高,振动得慢,音调就低.教师鼓励学生的回答,并进行总结和板书.板书: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在物理学中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频率”来描述振动的快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频率.板书:1.物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频率的单位为赫兹,符号为Hz.2.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例1】(多媒体展示)(2015·安徽)许多男生在变声期后,说话时声带振动的频率比以前低,因而声音的会降低.解析: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频率高则音调高,频率低则音调低.答案:音调2.观察声波的波形图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示波器的作用,并向学生演示示波器的用法.生:示波器为什么可以显示声波的波形呢?示波器的构造复杂,工作原理要在高中物理的电场部分才学习,目前同学们的知识还不足以理解它.另外,我们也没有必要弄懂它,只要我们会正确使用就行了.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完成两个实验.实验1:通过示波器观察两个频率不同的音叉发出声音的波形,比较不同频率的声音的波形有什么差别.实验2:通过示波器观察不同的男女学生发出声音的波形,比较男女学生声音的波形有什么不同.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并总结实验结论:结论1:两个频率不同的音叉发出声音的波形相似,但频率高的音叉的波形要密一些.结论2:男、女学生声音的波形不同,女同学的音调比男同学高,波形就密一些.板书:观察波形图时,波形越密,说明音调越高;波形越稀,说明音调越低.超声波和次声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33~P34内容,回答下面的思考题:(多媒体展示)思考题:(1)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多少?(2)什么叫超声波?什么叫次声波?(3)生活中你对超声波、次声波了解多少?能说出它们的一些用处吗?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并讨论上述问题.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并板书:板书:1.人耳对声音的听觉有一定的频率范围,约为20Hz~20000Hz.2.超声波:人们把高于20000Hz的声叫超声波.3.次声波:人们把低于20Hz的声叫次声波.师:有趣的是很多动物都有完善的发射和接收超声波的器官.例如蝙蝠在飞行中不断发出超声波的脉冲,依靠昆虫身体的反射波来发现食物.海豚也有完善的“声呐”系统,使它能在混浊的水中准确地确定远处小鱼的位置.生:老师,现代的无线电定位器——雷达,就是仿照蝙蝠的超声波定位系统制造的吗?师:的确是这样,这门新学科叫仿生学.另外,有些动物对高频声波反应灵敏(如猫、狗、海豚),而有些动物对低频声波有很好的反应(如大象可以用人类听不到的“声音”进行交流,实际上大象的语言对人类来说就是一种次声波).请同学们课后通过查阅资料、访问网站等多种途径,了解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应用,并在课后进行交流.【例2】在四川雅安大地震救援中,采用了音频生命探测仪(如图),它的多个探头接触废墟,收集到废墟下幸存者的微弱呼救声、呼吸声、心跳声等,探测仪将音频信号放大,救援人员就可以发现幸存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探测仪收集声音信号时利用了固体可以传声B.幸存者发出的声音与外界声音的音调、音色不同C.幸存者能听见探测仪发出的超声波D.白天噪声较大,探测仪更适合在安静的夜晚使用解析:超声波是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人耳对声音的听觉有一定的频率范围,振动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人耳听不见,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人耳也听不见.所以若音频探测仪发出的是超声波,则人耳是无法听见的.答案:C进行新课响度1.认识响度师:声音有音调的不同,也有强弱的不同.物理学中把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响度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声音的大小.板书:物理学中,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请同学们思考怎样才能使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更响.学生大胆地猜想:应该使物体振动的幅度大一些.同学们能设计一些切实可行的实验来证实你们的猜想吗?生1:轻敲鼓面,鼓皮振动的幅度小,声音弱,响度小;重敲鼓面,鼓皮振动的幅度大,声音强,响度大.生2:轻轻拨动小提琴的琴弦时,琴弦振动的幅度小,琴声弱,响度小;用力拨动小提琴的琴弦时,琴弦振动的幅度大,琴声强,响度大.2.实验探究响度跟振幅的关系师:同学们刚才的猜想和论证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值得表扬.下面让我们利用准备的仪器进行探究活动,证实同学们上面的猜想.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材料P34“演示”,然后用多媒体展示课件“实验探究响度跟什么因素有关”,引导学生边思考边做实验.实验探究响度跟什么因素有关(多媒体课件)实验步骤:(1)用细线把乒乓球吊起来,使乒乓球静止在竖直位置,恰好跟音叉的一个叉股接触.轻敲音叉,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如图)(2)重敲音叉,使音叉发出响度更大的声音,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3)比较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时,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有什么不同.实验分析:通过上面的探究活动,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可适时指导、点评)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并总结实验结论:结论1: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小时,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小,音叉振动的幅度小;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大时,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大,音叉振动的幅度大.结论2:通过上面的探究活动可知,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板书:声音的响度一般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课堂延伸:进行新课生:振幅是决定响度的唯一因素吗?实际中,响度还跟听者与发声体的距离有关.距发声体越远,听到的声音越小,响度越小.(教师可以向学生简单介绍原因:因为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越到远处越分散.)板书:响度还跟听者与发声体的距离有关,距发声体越远,响度越小.【例3】(多媒体展示)(多选)下列几项措施中,不能使声音的响度变大的是()A.使声源振动的频率变大B.使声源振动的振幅变大C.使声源离人耳更近些D.使声源振动的振幅变小解析: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声音的响度与声源距离人耳的远近有关,声源离人耳越近时,响度越大;声源离人耳越远时,响度越小.答案:AD3.探究音调与响度是否有关教师用口琴先用力吹“1”,再轻轻吹“5”.引导学生比较它们音调的高低,响度的大小.生1:“1”的响度大.生2:“5”的响度小.生3:“1”的音调低.生4:“5”的音调高.教师总结: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可以发现:音调和响度是声音的两个不同的特性.响度大的声音,音调不一定高;音调高的声音,响度也不一定大.在同一首歌曲中,音调低的“1”可以唱得比音调高的“5”更响.板书:音调和响度是声音的两个不同特性.响度大不一定音调高;音调高不一定响度大.音色1.音色教师让后排的两位同学朗读教材P35“音色”中的内容,前排的同学不看后排,仔细辨别刚才是哪两位同学在朗读.(前面同学很快分辨出是谁的声音)教师提出问题:我们是怎样分辨出不同声音的?仅仅根据音调和响度行吗?学生交流讨论后回答:他们说话音质不同.我们能听出他们的声音不是依靠音调和响度的.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这里的音质其实就是物理学中的音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形状、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例2】(多媒体展示)“闻其声知其人”意思是说只要听到熟人讲话的声音,即使没有看到讲话的人也知道谁在讲话,这是根据声音的的特性来判断的.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频率不同解析:我们可以合唱同一首歌曲,说明不同的人可以发出同一音调.当然,不同的人发声时,也都有正常的响度,可见音调和响度不是特色,也就是说,我们不能根据音调和响度来判断是谁在讲话,但是不同的人讲话时的音色是不同的,这就是特色,我们可以根据音色来辨别发声者是谁.答案: C2.波形图中的音调、响度、音色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35“演示”,观察图2.2-4中的3个波形图(如图甲、乙、丙所示),比较它们的波形有何异同.教师也可以将话筒接在示波器的输入端,用不同的乐器(音叉、钢琴、长笛)对着话筒发出相同音调的声音,然后引导学生比较各波形有何异同.学生交流讨论后积极发言.(教师适时点评)教师总结:从甲、乙、丙三图可知音调相同的不同乐器发出的波形总体上的疏密程度是相同的,因此频率相同;波的振幅相同,响度相同;但是波的形状不同,即音色不同.板书:示波器中的波形图可以反映出声音的三个特性,如波形的疏密,可以反映声音的音调;波形的振幅(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反映了声音的响度;波形的形状,可以反映声音的音色.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课件“音调、响度、音色三者的比较”,并讲解.音调、响度、音色三者的比较(多媒体课件)教学板书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声音的音调,知道了音调取决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了解了人能听到的发声的频率范围,以及超声波和次声波的知识.我们还学习了声音的另外两个重要的特性——响度和音色,通过实验探究我们知道响度与振幅有关,还跟听者与发声体的距离有关,也知道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形状、结构有关.我们从波形图中进一步体会了音调、响度、音色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最后我们学习了乐音和乐器,知道了乐器的种类和发声原理.这节课就学到这.好,谢谢!教学反思1.声音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日常生活中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发声体所发出声音的特性各不相同.但是学生对于声音特性的有关知识(尤其是音调和响度)十分模糊,甚至存在错误观点.而本节课能否完成教学任务就看能否顺利改正学生的错误观点,真正理解并能区分音调和响度.2.音色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易感知,教学中应尽量让学生体验.可设计游戏使学生切实感悟到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便是音调相同、响度也相同,声音还是有区别的,有各自的特色.3.教学中安排的观察波形的演示实验,除了能让学生比较形象地认识声波,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外,还可以让学生清楚地看出不同音色的声音本质,增加学生对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的感性认识.4.这节课是本节的重点内容,在设计时要突出以学生为主的方法,适当增加学生的活动,对一些学生不易观察的现象可进行多媒体动画或录像呈现.让学生通过听、看、想、做等活动,来感知声音的特性,对于“音调”、“频率”、“超声波”、“次声波”、“响度”、“音色”等的理解不能死记硬背,要在结合生活实例的基础上,灵活处理.。
[精练精析]1.3《声音的特性 》(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上)
![[精练精析]1.3《声音的特性 》(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上)](https://img.taocdn.com/s3/m/ec631a68804d2b160b4ec086.png)
三、简答题(3分)
11.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齿上划,探究塑料片振动发声的高低与振动快慢的关系.
活动1:如图所示,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齿上划两次,第一次快些,第二次慢些.
活动2:如图所示,用薄塑料片在甲乙பைடு நூலகம்把塑料梳子的齿上用同样的速度划一次.
(1)比较你在探究活动1中听到的两次声音,分析音调的高低与划得快慢有什么关系.
A.音调B.响度
C.音色D.振幅
【解析】选C.本诗的意思是:作者与弟弟在战乱中离散,十年后在某处偶尔相逢,作者在与他互道姓名的声音中,判断出此人就是十年前离散的亲弟.这里通过相关的诗句考查对声音的品质即音色的认识.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的特性决定的,而与其他因素无关.作者正是根据声音的这一特性来判断阔别已久的弟弟的.
【能力提升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2010·烟台中考)吉他是年轻人喜爱的一种乐器.在演奏前,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这样做的目的是调节琴弦发声时的()
A.振幅B.响度C.音调D.音色
【解析】选C.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是在改变琴弦振动的频率,也就改变了声音的音调.
2.下面对老牛和蜜蜂的对话描述正确的是()
【课时速达标】
1.男同学一般比女同学的声音沉闷、浑厚,这是因为男同学发声时()
A.频率高,振幅大B.频率低,振幅小
C.频率低,振幅大D.频率高,振幅小
【解析】选C.声音沉闷,是指音调低,故频率低.浑厚说明声音响度大,振幅大.
2.下表列出了一些音阶的频率,由此可以看出( )
A.音阶越高频率越大
B.频率越大响度越大
5.“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大.月宫里的嫦娥不会听到你说话的声音,因为_____不能传声.
物理:1.3 声音的特性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上)

1.3 声音的特性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声音的特性。
(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3)不同的发声体发出的音色不同。
2、过程与方法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研究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
教学重、难点:1、重点: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及其相关因素。
2、难点:探究决定音调、响度的因素。
教学方法:探究法演示法讨论法教具准备:音叉乒乓球铁架台口琴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生活中我们听到的声音各种各样,千差万别,其中有许多声音让我们感到悦耳、动听,有的声音却使人烦躁、难受。
即使同样是动听的乐曲,它们也存在不同的地方,有的音调高,有的音调低;有的声音大,有的声音小,而且各种乐器即使演奏同样的曲子,给人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声音的特性。
二、新课教学1、音调(1)演示实验:用口琴吹奏“1、2、3、4、5、6、7”,感知音调高低的不同。
音调高→听起来感觉声音比较尖细音调低→听起来感觉声音比较沉闷、浑厚(2)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演示实验:将钢尺的一端紧按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拨打钢尺,一次伸出短一些,一次伸出长一些,听两次发出声音的不同。
实验时要注意使钢尺两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注意观察钢尺的振动快慢与音调的高低。
实验结论: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越低。
(3)频率: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定义: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
·单位:赫兹(Hz)阅读课本:P20二、三、四段,你有哪些收获?·人类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20Hz-----20000Hz。
·声音可以分为三类:A、可闻声:20Hz-----20000HzB、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C、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地震、台风、火山喷发时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声音的特性导学案

声音的特性导学案年级:八年级学科:物理课题:声音的特性课型:新授课【导学目标】1、音调的高低与什么有关.2、正确区分音调,响度和音色.【导学重点】音调、响度和音色与哪些因素有关.【学法提示】探究的内容请同学们结合教材所提的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实验。
【导学过程】一、预习导学:(利用15分钟的时间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问题)声音的三要素、、。
音调:声音的___________叫音调。
频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简称:_____符号:______.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________.人们把高于_____ HZ的声音叫_______.人们把低于__ _ HZ的声音叫________.响度:声音的叫响度。
振幅:。
我们能够分辨出各种不同的声音主要是由于_____不同.如动物间有趣的交流方式。
二、问题解决:1.音调的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跟随老师一起做实验)结论:(1)发声体振动越_____,音调越_____,振动越________,音调越________。
(2)练习:(1)物体在1秒的时间里如果振动200次,频率是__________.(2)音调的高低与频率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跟随老师一起做实验)结论:物体的_______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_________。
物体离发声体,听到的声音的响度_________。
三、拓展练习1.发声体在1 s内振动的次数,叫__________.2.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___决定的.__________音调越高;__________音调越低.3.响度跟发声体的_____有关系,_____,响度越大;____,响度越小.响度还跟____有关.4.开大收音机的音量旋钮是为了( )A.增大声音的响度B.提高声音的音调C.改善声音的音色D.减小噪音5.比较牛和蚊子的叫声,________的叫声音调高,________的叫声响度大.6.人的听觉范围是________.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________Hz的声音;次声波是指频率低于________Hz的声音.7.男低音歌手独唱时由女高音歌手轻声伴唱,下面对二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B.“男声”音调高、响度大;“女声”音调低、响度小C.“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D.“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8.钢琴和提琴分别演奏相同的乐曲,常能明显区别出钢琴声与提琴声,是因为它们的()A.音调不同 B 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 D 音调和响度都不同四、反思升华反思: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反思本节课我学会了什么?总结:(1)本节内容涉及到的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2)本课我学到了:声音的三要素、、。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1.3 声音的特性导学案 新人教版 (I)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1.3 声音的特性导学案 新人教版 (I)一、学习目标1、能从生活经验体会中去正确区分乐音的特性(响度、音调和音色);2、能用实验去验证影响乐音音调、响度的主要因素(频率、振幅);3、知道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了解一些动物能听到的大致频率范围;二、课前预习: 1、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2、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吗?有怎样的大小关系?3、人听到声音应具备哪些条件?三、课内探究:【学点一】音调1、感知音调不同的声音:利用吉它的同一根弦,弹出音调不同的声音。
提出问题:“音调的高低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根据观察,猜想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
我的猜想:( );实验探究:利用身边的钢尺,模仿吉它弦,紧按在桌面上进行探究。
(注意:实验中拨动钢尺时用力的大小应大致相同)比较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物体振动得快,发出的音调就 ( ) ,振动得慢,音调就( )。
(阅读课本19页音调部分的内容,进一步明确音调的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 2、思考:大象可以用我们人类听不到的“声音”进行交流。
大象发出的声音为什么人类听不到呢?振动会发出声音,为什么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却能听到讨厌的蚊子声?(阅读课本20页,知道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了解一些动物能听到的大致频率范围。
)【学点二】响度1、将手按在自己的喉咙上,分别小声和大声发出声音,通过感觉声带的振动来猜测决定声音响度的因素。
2、探究实验:观察比较音叉发声的响度和乒乓球被弹开的距离,将实验结果填入下表: 结论: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 ( );幅度越小,响度越( )。
(阅读课本21页响度部分的内容,进一步明确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点三】音色活动:做一做:请两位同学分别朗读课本上本节一段相同的文字,朗读时其他同学闭上眼睛。
那么我们能不能通过听觉分辨出前后朗读的两位同学呢? 调1思考:我们为什么仅凭声音就能分辨出前后两位同学?为什么不同乐器发出音调相同的声音,我们也能分辨它们呢?(阅读课本22页音色部分的内容)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所决定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声音的特性
学习目标:
1.了解声音的3个特性是什么?
2.知道声音的音调跟发音体的什么有关? 响度跟发音体的什么关? 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什么不同?
学习重点:声音的三个特性及其决定因素。
学习难点:响度与音调的区别。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1.音调
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声音各种各样,千差万别。
请同学们注意听下面的歌曲(男低音独唱曲、女高音独唱曲),比较这两支歌曲的演唱有什么不同?你会发现前者的声音比较 ,后者的声音比较 。
(选填 尖细或闷粗) 在物理学中,我们把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活动1:阅读课本19-20页“音调”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什么叫频率? 频率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问题2.在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是什么? 简称: 符号:
问题3.物体振动得快慢、频率跟音调的关系是什么? 问题4.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什么? 问题5.什么叫超声波?什么叫次声波?
问题6.生活中你对超声波、次声波了解多少?能说出它们的一些用处吗?
思考1:振动会发出声音,
为什么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
发出的声音,
却能听到讨厌的
蚊子声? 2.响度:
声音有音调的不同,也有强弱的不同。
物理学中把声音的强弱(或大小)叫做响度。
响度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声音的大小。
怎样才能使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更响? [探究]响度跟什么因素有关?
活动2:阅读课本21-22通过上面的探究活动可知,响度跟发声体 有关,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声
音的响度
拓展1:振幅是确定响度的唯一因素吗?
实际中,响度还跟听者与发声体的距离有关。
距发声体越远,听到的声音越小,响度越小。
(因为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越到远处越分散。
)
拓展2:日常用语中声音的“高”“低”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含义不是唯一的。
例如,合唱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或“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来”,这里的“高”“低”指的是音调;而“引吭高歌”“低声细语”里的“高”“低”指的却是声音的响度。
物理学中的用语要求清楚准确,含义惟一,不能产生歧义(音:qí yì),所以在物理语言中,声音的“高”“低”只用来描述音调,而用声音的“大”“小”来描述响度。
练习1:一个男低音放声歌唱,一位女高音轻声伴唱,谁的音调高?谁的响度大?
3.音色:
活动3:阅读课本22页“音色”部分回答下列
问题
频率的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调。
但是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便音调相同,我们还是能够分辨它们。
这表明在声音的特征中还有一个因素是十分重要的,它就是音色。
物理上,把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特色叫音色(musical quality )。
音色和发声体的 、 有关
P23“想想做
做”答案 用录音机录下自己的声音并播放,自已
听起来不像是本人所发出声音。
这是因为录音机录下的说话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我们听自己发出的声音,主要是通过“骨传导”的方式来传递的。
由于空气和骨头是不同的介质,所传播声音的音色发生改变,听起来感觉也就不一样了。
当堂训练:
1、请解释下面几句话中的“声音”各指的是声音的哪个特征?
(1)对不起,请您讲话声音高一点( ) (2)李宁唱歌的声音真好听( )
(3)电锯发出的声音很尖,很刺耳( )
2、有经验的养蜂人根据蜜蜂飞行时发出的声音就可以判断蜜蜂是采了花粉回来还是出去寻花源,是因为蜜蜂飞行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的( )不同。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都不是
3、用小木槌轻敲与重敲同一锣面时,音调、响度、音色中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不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
4、寓言故事中的兔乖乖听见说话和敲门声之后,根据什么没有将门打开( )
A.说话声的响度B.说话声的音调
C.说话声的音色D.敲门声音的不同
5、拿一张硬纸片,把它的一头伸进自行车轮的辐条中间,
然后转动车轮,就会听到纸片振动发出的声音。
当减慢
车轮转速时,你能听到() A.音调变
高B.音调变低C.响度变大D.响度变
小
6.我们能听到蜜峰飞行发出的声音,却听不到蝴蝶飞行发出的声音,这是由于它们发出声音的()
A.音色不同 B.音调不同C.响度不同 D.振幅不同
7.用吉他和笛子同时演一支曲谱,一听声音就能区分别是吉他声还是笛子声,这是因为吉他和笛子声的()
A.音色不同 B.音调不同 C.响度不同 D.音色和音调都不同
8.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歌唱,为他轻声伴唱的是位女高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男歌手的响度大,女歌手的音调高B.男歌手的响度大,女歌手的音调低
C.男歌手的音调高,女歌手的响度大D.他们的响度一样大
9.养蜂人分辨蜜蜂是飞去采蜜,还是采蜜回来,根据是()
A.蜜蜂翅膀振动的频率 B.蜜蜂翅膀振动的振幅
C.蜜蜂翅膀振动的多少 D.蜜蜂翅膀振动的数量
10.关于声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频率越大,响度越大B.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C.不同发声体它们的音色不同D.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物理阅读
昆虫的嗡嗡声
为什么昆虫在飞的时候时常会发出嗡嗡声来呢?它们大多数是没有发出这个声音的特殊器官的;这个嗡嗡声是只有在昆虫飞行的时候才听得到,原因是昆虫飞行的时候,每秒钟都要振动它的小翅膀几百次。
振动着的翅膀事实上就是振动着的膜片,而我们知道,所有振动得足够频繁的膜片(每秒钟振动数超过16次的),都会产生出一定高低的音调来。
人们是用什么方法知道各种昆虫飞行时候翅膀振动的次数的呢?这件事情很简单,只要从听觉上判定昆虫发出嗡嗡声的音调高低就行了。
因为每一种音调都是跟一定的振动频率相当的。
在“时间放大镜”的帮助之下,人们确定了各种昆虫的翅膀振动次数是几乎不变的;昆虫要调节它们的飞行,只是改变翅膀振动的大小就是“振幅”和翅膀的倾斜度;只在受到天冷的影响的时候才增加每秒钟振动翅膀的次数。
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昆虫在飞行的时候发出的音调总是不变的。
人们已经测定了,譬如说,苍蝇每秒钟振动翅膀352次。
山蜂每秒钟振动翅膀220次。
蜜蜂在空着身子飞的时候,每秒钟振动翅膀440次,如果带着蜜飞行,翅膀每秒钟只振动330次。
甲虫飞行时候发出的音调比较低,两翅振动得比较慢。
相反的,蚊子每秒钟要振动翅膀500~600次。
为了使大家对于上面这一些数目有比较进一步的了解,让我来告诉你一个数目:飞机的螺旋桨,平均每秒钟只转25转。
乐音和音阶
优美动听的音乐可以陶冶情操,给人以美的享受,而电锯锯木头的声音、小刀刮玻璃的声音使人感到刺耳难听。
声音可以分为两种:悦耳动听的声音叫做乐音,令人厌烦的声音叫做噪声。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乐音和噪声的差别是什么呢?
乐音的振动虽然不一定按正弦规律变化,但仍是有规则的,振动的周期是一定的;而噪音的振动没有规则,没有确定的周期。
既然乐音具有确定的周期和频率,一种乐音的音调就是确定的。
在音乐理论中,把一组音按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就成为音阶,也就是大家都知道的 do,re,mi,fa,sol,la, si(简谱记做l,2,3,4,5,6, 7)。